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什麼是功德?如何做功德?


時間:2018/5/3 作者:仁澤

功德(佛教解釋)

功德,指功業與德行;泛指念佛、誦經、布施、放生等善事。語出《禮記·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如何做功德?

不論做功德,還是做善事,都要把握機會。社會上有一些人對於「及時行善」非常疏忽,對於「及時行樂」倒是非常認真。錢財如流水,流水一去不再回來,為什麼不及時行善呢?對於做功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入手,選擇自己能做到的一種。

第一、以物質金錢來做功德:

過去佛教設有磨坊、當鋪,乃至施茶、修橋等,以利益眾生;近年來,佛教徒也會以物質金錢做功德,支持各地道場發揮弘法利生的功能,如舉辦文教活動、慈善救濟等。另外,現代人工作忙碌,不克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有的人也會把平時的儲蓄挪出一樣獲福無量,功德一樁。

第二、以服務奉獻來做功德:

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今天社會上,有一種善良風氣是很可貴的,即不少人會到各個機關團體去擔任義工,到醫院裡做義工,到寺院裡做義工,甚至到學校里擔任愛心媽媽;到沙灘、山林、公園裡、大街小巷去掃地、清理垃圾等等,都是以服務奉獻來做功德。

第三、以語言讚美來做功德:

有錢,用得不當會造罪;出力,你出力、他出力,也沒有那麼多事情可以做;因此,比出錢、出力更高一層的功德就是語言讚美。說好話不怕多,一家說好話,家庭和樂;人民說好話,國家安定;全世界的人都說好話,世界則能祥和歡喜。眾多功德中,以語言讚美最為重要,例如普賢十大願中的「稱讚如來」;佛弟子以梵唄唱誦讚嘆佛法僧三寶;甚至每部經後面都有一段「歡喜讚嘆,信受奉行,作禮而去」等字句;釋迦牟尼佛比彌勒菩薩早成佛,就是多修了讚嘆功德。不必花任何金錢、力氣,就能做功德自利利他,是多麼經濟實惠。

第四、以心意祝福來做功德:

或許你說我沒有錢、不會做事,也不會說話,沒關係,別人做好事時,我心裡歡喜,就是最大的功德。所有功德中,以心的祝福,功德最大,因為物質的布施功德,是有形、有相、有量、有邊的,而心的祝福卻是無形、無相、無量、無邊的。比方說:「在三寶加被下,希望你健康快樂」、「誠心希望你福慧雙增」等,乃至別人做功德,我們心存歡喜讚嘆,這也跟對方一樣具有同等的功德。

功德引證解釋

1、功業與德行。

①《禮記·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②元·張憲《鹹淳師相》詩:「諛言佞語頌功德,邊事軍聲聽寂寥。」

③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鈴閣宣勞,海上著安攘之績;蘭闈申儆,閨中宏靜好之音。功德賢均,內外恩並。」

④趙朴初《金縷曲·周總理逝世周年感賦》:「雪侮霜欺香益烈,功德長留天地,卻身與雲飛無際。」

⑤晉道恆《釋駁論》:「是以知三尊為眾生福田供養,自修己之功德耳。」

2. 宗教語。

《大乘義章·十功德義三門分別》:「功謂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眾生,名之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3. 多泛指念佛、誦經、布施、放生等事。

①《南史·循吏傳·虞願》:「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罪高佛圖,有何功德!」

②《水滸傳》第六十回:「寨內揚起長幡,請附近寺院僧眾上山做功德,追薦晁天王。」

③《紅樓夢》第八八回:「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

4. 指做好事、有益的事。

①明·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空同子功德我者厚矣!」

②明·胡應麟《詩藪外編·六朝》:「功德詞林,故自匪淺。」

功德辨析

不等同於利益

功德不等同於利益,不能將功德視同財物一般。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較量布施功德緣品,這個標題也可看出,功德不是緣起及所緣的果報,利益、錢、物是果報,在第十品中也說得分明,經中原文有「功德」「福利」「果」「報」這些詞,仔細看的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功德不是福利,不是果報,是什麼?是善行!是布施、修寺、造像、抄經、放生等善行!標題的意思就是說:分別考量布施功德所緣的福利福報。

功德的含義很廣,在此經第十品中,是布施行為的褒獎語,好比說:某人收復了失地,就稱為中興之功,功勞不是獎勵官職、財物等,功德也類似,功德不是獲得的福利、善報,功德能緣起福利、善報。

功德與福德的區別

淨空法師於1996年4月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在《地藏經大意》中講到:

福德是可以自己與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錢、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淨心是可以讓福德轉化為功德。斷惡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緣,獲得福報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報,但是不管怎麼大也脫離不了六道。而功德不一樣,功德是可以幫助勇猛精進修持佛法的自身脫離六道,來到一真法界乃至極樂淨土所必須的,簡單的說,就是功德大就是功夫得大力,功夫成片,果報自然稀有殊勝。

其它概念

【功德】《佛學大詞典》

梵語guna。音譯作懼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景德傳燈錄卷三有如下記載,梁武帝問於菩提達摩(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蓋此僅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所謂真功德,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求於世。往生論注卷上亦詳論虛偽、真實之二種功德。大乘義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勝鬘寶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廣喻為海,稱功德海(梵gun!a -sa^gara),其貴重如寶而謂功德寶(梵gun!a -ratna),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莊嚴、功德林等多種名稱。[維摩義記卷一(慧遠)、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吉藏)](參閱『利益』)

【功德】《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術語)功者福利之功能,此功能為善行之德,故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大乘義章九曰:『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台仁王經疏上曰:『施物名功,歸已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曰:『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功德】《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誦經布施供養等,都叫功德。

【功德】《六祖壇經》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套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懺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懺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懺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