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弘誓大願略說十門之「述本願大綱」


時間:2018/5/18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精解】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弘誓大願略說十門之「述本願大綱」

伍、述本願大綱

此經言:「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彌陀佛智所流出之大願心海,深廣無底,二乘智通,尚且不測,凡夫淺識,何窺毫端?然古德先賢,著書立說,法語教示,多有所在。今錄所得,以示一端,略作四門,以為本願大綱者:

一、生佛

生者眾生也,佛者彌陀也。本佛果德,往生因果,是為生佛二門。淨土法門乃出自彌陀願海,四十八願是為源流,是以本願分為二門:初正覺門有二:曰佛、曰生;後往生門有三:往生因、往生果、聞名益;如是眾義,以收四十八。生佛二門分判,正依第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等五願建立。四十八願統攝五願,五願法義,攝入二門,第十二、十三願是正覺果德,第十一、十七、十八願是往生因果。此之五願以收余願,其餘諸願乃廣說五願;是以四十八願,該歸二門,生佛二門,分別諸願。

二、廣略

廣者廣闊也,略者簡略也。四十八願為廣,一願心海為略。是以四十八願該攝三種莊嚴,三種莊嚴統攝諸願。且就四十八願,更辨廣略之相:《往生論》言三種莊嚴之中,國土莊嚴十七句、如來莊嚴八句、菩薩莊嚴四句為廣,入一法句為略。一、誓國土德者,義約廣門:謂無三惡趣願、國土清淨願、國土嚴飾願、見諸佛土願等,皆約差別相。二、誓如來德者,義當略門:故只說光壽二願,不說華台、相好。是故《往生論注》釋「座」及「身業」功德成就,並引《觀經》顯其相,八種觀佛莊嚴功德成就之中,省卻光壽者,此即略門之義。如其餘誓往生因者(攝生三願),雖是佛不虛作住持功德,然此是佛攝化他方眾生之德用,而不關彼土妙相。故知,土則約廣,佛則約略,佛與土相依相入義成。三、誓聖眾德,於第十一願中,廣略並誓:謂住正定聚為廣,必至滅度為略;諸餘願中,誓聖眾德者,悉皆攝入此願正定聚中。三種莊嚴,廣略相入,願海甚妙,思而可知。

三、因果

就眾生往生因果而論四十八願,佛德及土,該屬因果,謂全土歸佛,則成為因所歸,意即佛是能修因之人;全佛歸土,則成為果所入,意即土是被感果之土。所歸與所入,就因果而言,佛及土皆在因果中。《往生論注》云:「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接著便舉第十八願後言:「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此是明往生因。又接著舉第十一願後言:「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此是明往生果。又接著舉第二十二願後言:「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此是明還相因果。由《往生論注》所示,可知曇鸞大師以第十八、十一、二十二等三願概括四十八願,並彰顯往相及還相之他力因果,親鸞大師承之而言:「往還回向由他力」。

四、安心

四十八願之要,歸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為四十八願之根本,故稱根本願、本願王。此乃凡夫入報土之要道,眾生得安心之真髓。雖四十八願皆是彌陀所選擇,但選擇稱名,絕對救度,唯獨第十八願,蓋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即是明證。故知,本願是眾生安心之法門,故《安心決定鈔》開頭即言:「淨土真宗之行者,應先知本願之生起也;弘誓雖有四十八,以第十八願為本意,余之四十七者,為令信此願也。」又云:「若有一眾生不得往生者,佛則決定不成正覺,知此謂之領解第十八願也。」故知,吾人之安心,乃是明信彌陀,已為每一眾生成就願行功德之時,佛始成正覺,凡夫並藉得往生。故聞名號,頓知佛體即是我等往生之行,一聲稱念之處,往生決定也。

上來四門,第一生佛,依五願立;第二廣略,約四十八願;第三因果,依三願的證意;第四安心,別取一願,即第十八願。四門之中,前三約教義,最後約安心,教義之要,正在安心,安心之立,必由教義,教義安心,相依相成。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