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嗚呼!仲達之惡。空有其念。尚損作相之現福


時間:2018/5/18 作者:三個根心得分享

嗚呼!仲達之惡,空有其念,尚損作相之現福

【宋衛仲達。初為館職。被攝至冥。核善惡二錄。惡錄盈庭。善錄只一小軸。冥官色變。索秤稱之。小軸反壓起惡錄。官喜曰。君可出矣。】

宋朝有這麼一個官員叫衛仲達,「初為館職」,這個官不大,做個小官的時候,大概是當一個政府里的秘書工作,那個時候很年輕,三十多歲。「被攝至冥」,魂魄就被小鬼抓到陰曹地府去了,冥間地府,判官要審判他,閻王爺判官專門是審判人,把他的善惡錄拿出來核查。一個人造做的善,造做的惡鬼神都有記錄,閻王爺那裡都有檔案,檔案很齊全,比我們現在電腦還要完整,它絕對不會漏掉,也不會出差錯。那麼核查他的善惡兩個本子,發現「惡錄盈庭」,記載他惡的那個本子很多很多,把整個庭院都布滿了,不是一本兩本,肯定是好幾百本。善錄只一小軸,一個小本子記的,過去是用竹簡寫字,所以用軸把它捲起來,一小軸。「冥官色變」,這個判官臉色很不好看,生氣了,這是個惡人,你看惡錄這麼多,善錄只有這麼一點點,不成比例,命小鬼「索秤稱之」,拿秤來稱一下,看哪個重,善錄重還是惡錄重。結果「小軸反壓起惡錄」,記錄善的那一小軸竟然還比那個惡的所有的本子加在一起還重,那天秤上那善的壓起那惡的,這個判官才轉怒為喜,「喜曰:"君可出矣"。」,好吧,可以放你走了。

這時候衛仲達就說了,【仲達曰。某未四十。安得如許惡狀。】我還沒到四十歲,怎麼會得這麼多的惡錄,就是記錄我惡的帳簿這麼多?【官曰。】這個冥官就說了,【但一念不正。鬼神無不知。知即書之。不待為也。】只要一念不正,有邪思邪念,鬼神沒有不知道的,這是把真實話跟他講了。鬼神知道之後,馬上把他的惡念記錄下來,還不等你去犯那個惡,那已經被記錄。我們看到了這句話,會不會毛骨悚然,汗毛直豎,真的我自己都是汗毛直豎,我們相信他絕不騙人,真的天地鬼神就在頭頂,天天監察我們。

過去衛仲達犯了這麼多惡,他沒到四十,我今年四十了,我想我的惡錄也很多很多啊,只要有一念私心,肯定就造惡。這時候必須要痛改前非了,所以小朋友從小就能聽到這種聖賢教誨好,自然就不敢造惡,不敢起壞念頭,有機會能夠學到這種聖賢教誨,終身都受益。我們很可惜就是小的時候沒學這些,沒有,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那時候別說《太上感應篇》了,《弟子規》也沒有,什麼都沒有,純粹就是靠家裡父母、老人身教的影響,聖賢書是沒有機會讀了。假如從國小因果,父母能帶著我們讀《感應篇》,扎這個因果的根,知道「一念不正鬼神無不知,知即書之,不待為也」。你知道這樣,還敢造嗎?孩子自然從小就規規矩矩,不敢起惡念頭,不敢得罪天地鬼神,天地鬼神絕對是真的,你看歷史上這麼多的記錄,如果是假的,早就被推翻了。

所以這衛仲達,這時候又問了,【曰。小軸中何事。】看到自己記錄善的有一小軸,那小軸里記的是什麼事啊?

【官曰。朝廷嘗大興工役。修三山石橋。君力諫之。此疏稿也。】

這冥官告訴他,有一次朝廷要大興土木工程,修什麼呢?修三山石橋,勞民傷財。君,就是對衛仲達的尊稱了,就是您啊,力諫之,你奮力寫了一個疏稿去力勸皇上不要去大興土木,這就是你的疏稿。

【曰諫之未從。善力何能至此。】衛仲達又說了,我當時是勸諫了,是有這麼回事,但是皇上沒聽從呀,我這善力怎麼能這麼大,你看把所有的,你看那些惡的記錄都壓過去了。

【官曰。】冥官就說了:

【公用念甚真。言可訓世。向使聽從。功德何量。乘此度世何難。奈惡念太多。善力減半。不可復望大拜。後果官止吏部尚書。】

衛仲達問我這麼一點點善還沒有成就,居然有這麼大的力量。冥官就跟他回答,回答的特別好,冥官說「公」,這時候也是用尊稱了,「公用念甚真」,你當時寫這個勸諫的疏稿,那個念頭是很真的,真誠,不為自己,只考慮天下萬民,沒有想到自己的得失,沒有想我這個勸諫給皇上,皇上要是不高興了,我就會不會得罪皇上了,沒有想這些,沒有私心,所以用念甚真。人有真誠心,那寫出來的文稿就「言可訓世」,你的那個語言,你的那個文字,可以作為教導世人的好文章。所以最重要是要無我,特別是從事聖賢教育,弘法利生的人,最重要是要無我,無私,你有私心,你絕對不可能明白聖賢教誨,你更不可能給世人純真無妄的教誨,所以自己要真修,要養大公無私的心,處處為別人著想,不要為自己著想,有好的東西首先想到給別人,不要想到先自私自利,養成這個善心了,自然就有機會做大功德。衛仲達當時發起這一個念頭來,大公無私寫了這篇文稿,遞上去給皇上,可是皇上沒聽。

「向使聽從」。假使皇上聽從了你的勸諫,「功德何量」,功德還有限量嗎?無量啊,無邊啊。當然你即使現在這個善念沒有成就,但是你發了那是真心,你這功德也是很大的,所以能蓋過所有的惡。

「乘此度世何難」。「乘此」就是借著這種善念,你可以度世,救度世間,愚痴顛倒的人們,這都不難。換句話說你能成聖人,這都不難,難就難在你這個念頭不能保持,奈何「惡念太多」,起了這個善念,沒多久就忘失掉了,惡念就起來了,自己私心夾念就起來了,善力減半了,所以你的命運,就不可能很好。本來你可以做宰相,但不可復望大拜,大拜就是拜相,就做到總理這樣的高位,你現在沒有了,不要再望了。後來果然「官至吏部尚書」,吏部也是很重要的部門,專門主官員的升降任免,就像我們現在中國講組織部,組織部的尚書就是部長,這個官很大,但是比總理要低,宰相是總理。

底下有句感嘆說:

【嗚呼。仲達之惡。空有其念。尚損作相之現福。仲達之善。空有其言。即壓盈庭之惡錄。況實作善惡者乎。可見一念起處。即禍福之門也。】

這是畫龍點睛,「嗚呼」,是感嘆。衛仲達的惡,只是空有其念,只是念頭而已,他沒做什麼壞事,尚且損他做宰相的現生福報。那衛仲達的善呢?「空有其言」,勸諫也沒有落實,皇上沒聽他的,即能夠「壓盈庭之惡錄」,充滿庭院的惡錄都抵不過他那一念善,更何況實際上作善作惡呢,這個例子很說明問題。可見得「一念起處。即禍福之門也。」原來禍福真的就惟心,你這一念善就招來福,一念惡就招來禍,禍福之門就是你的念頭,怎麼能夠不謹慎呢!

實例摘自《感應篇彙編》(定弘法師講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