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無需言語,便與佛心心相印!


時間:2018/6/12 作者:定英蔣德英

印光大師:就像當年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典故中那樣,迦葉無需言語,微微一笑,便與佛心心相印!

相與理體二種法,兩者並不互相分離。

由於有清淨心(心,即是理體),才會有清淨境(境,即是事相)。如果沒有清淨境,如何顯出清淨心呢。

印光大師: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無需言語,便與佛心心相印!

心淨則佛土淨(心清淨了,佛土就清淨了),這叫做心具(自心性中本來具有一切事相)。如果不是自心本具,那麼有因也不能感得果報了。

你的意思認為,事,就只是事相莊嚴。理,就只是心性理體。理體在事相外,事相在理體外,這怎麼能稱作為理事呢。譬如建房屋,要有棟,梁,椽,柱,牆壁,這是事。房屋是空的,這是理。必定要有棟樑椽柱的實有,才能得到房屋空(的用處)。由於有了空,才可以實施安置棟樑椽柱。

理和事互相作用,也如同空與有互相作用一樣。怎麼能死死執著偏頗的知見,認為有就沒有空,空就沒有有呢。這種義理,如果不明白,就應當精勤持誦(精,不雜。勤,不懈怠。持,不忘失。誦,泛指讀誦。讀是依文字,誦是離文字),不要妄生猜度(妄想中生出猜測計量)。

久而久之,業消智朗(業障消去智慧明朗),自然可以一笑而喻(直譯是笑一下就明白了。意思指,覺悟到理事無礙,空有不二的微妙道理後,也不是言語所能表達。

就像當年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典故中那樣,迦葉無需言語,微微一笑,便與佛心心相印)。古人最初,都在認真用功上著力,不在卜度思量(推測思慮的意思)處用心。所以古人的一舉一動,都不是今人所能達到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