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怡西法師:彌勒菩薩(下)


時間:2018/7/19 作者:怡西法師

彌勒菩薩(下)

——怡西法師講於揚州法海寺

2017年春節初一日

諸位尊敬的法師們、居士同修們,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

前面講到的三種慈,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蕅益大師說:「此三種慈,生緣乃三乘之所共修。但二乘本無利他宏誓,故為力微,菩薩修之,力用廣大;次法緣慈,二乘亦能少分修習,正是菩薩所修;三無緣慈,則中道佛法,不共二乘」。

說生緣慈是三乘共修的,三乘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都修學生緣慈。二乘人是指聲聞、緣覺,屬於小乘。二乘人沒有建立度一切眾生的弘願,只求自度,並不求度人,所以他們所修的生緣慈道力就比較微淺。因為發心不夠大,道力是隨著心量的擴大而擴大的,所以度化父母的能力也就受到了局限,受到自己心量的局限。

《佛說盂蘭盆經》裡面,目犍連尊者示現的是屬於聲聞乘,小乘人心量不夠大,所以佛只告訴他度他的生母乃至七世父母,沒有再說更多,就說到七世父母,這個道力就比較微淺。當然,其實目犍連尊者他是法身大士,他之所以這樣示現的深義、密義在於什麼?我們一定要發大心,才能救度無量無邊的父母。佛菩薩也修生緣慈,他們發的是大乘心,所以這個力用就廣大了,力量隨著心量的擴展就擴大了,力量不可思議。

第二個法緣慈。二乘人也修習法緣慈,那是指有一類聲聞、緣覺的修行人,他們的心量比較大,他可以修習少分,也能夠契入少分,可是就般若智慧來講,二乘人是不足的。菩薩有般若智慧,觀一切法是一相,法緣慈這種境界的慈心三昧需要建立在般若智慧的基礎上,所以這正是菩薩的正修。

第三種無緣慈,這是中道佛法,那是法身如來證得中道第一義諦,這些人才能夠修習到的,[不共二乘],就是說明二乘人沒辦法修。這是講到三種慈。

諸佛菩薩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蓋就是沒有頂,沒有比這種悲心更廣、更大,無有更上於此悲者。

對於慈悲,諸多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該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

在諸佛菩薩中,彌勒菩薩是經常以慈悲之心來待人的典範。據彌勒菩薩故事中所載,彌勒應化的布袋和尚,平日經常背一個大布袋到處化緣,不論別人給什麼他都不介意。經常有小孩子見到他背著布袋樂呵呵的樣子,便故意逗他取樂。有的人還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塊或者小魚等不符合出家人所應收的東西時,他也絲毫不生氣,還喜笑顏開地將孩子們給的物品收下。即使戲弄他,輕視他,他仍然不改笑容。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彌勒菩薩為了隨順眾生,令眾生生起歡喜心,他認為能夠令眾生歡喜就是使諸佛菩薩歡喜。彌勒菩薩之所以能做到這樣,一定是對眾生懷有無限的慈悲之心。

彌勒菩薩對眾生慈悲的另一體現是,化緣所得的東西,他並不是自己享用,相反,他一直心繫那些處於痛苦中的人們,常將自己化緣所得的東西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們擺脫現世生活的困境。

彌勒菩薩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更重要的表現是,他經常在兜率內院為弟子說法,勸化更多的苦海眾生離苦得樂。按照《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所說,彌勒兜率淨土和彌勒人間淨土都是國土莊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生到彌勒淨土的人,不僅自己離苦得樂,而且還可以仰仗彌勒菩薩的威德,度化更多的人離苦得樂。因此我們歷代高僧大德,發願求生彌勒內院的很多,比如玄奘法師、虛雲老和尚。

佛教是教育,彌勒菩薩像之所以被擺放在一進寺院山門所看到的第一個位置,就是讓我們看到菩薩的形象,能夠首先想到彌勒菩薩的慈悲之心,也表明佛門以慈悲當先,從而從彌勒菩薩的慈悲心中得到啟示,自己也能常懷慈悲之心,儘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使別人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

彌勒菩薩第二種表達的精神是:忍辱。

佛弟子應當具有忍辱精神。縱觀佛教歷史,從諸佛菩

薩到歷代祖師大德,無一不是從忍辱中磨練出來的。釋迦牟尼在因地修行時,為了救度眾生不僅有“捨身飼虎”、“割肉餵鷹”的大布施之行,即使為了救拔眾生的痛苦肝腦塗地,但仍不能令眾生滿意,甚至有時候還受到嗔心眾生的責罵毀謗,就是這樣的大辱,佛陀也沒有對眾生生起嗔恨之心。

我們的情緒,大多數時候都不能心平氣和。氣不和是由於心不平,經常去比較高下,比的內容很多,往往是拿自己沒有的比別人有的,自己握在手裡的反而視而不見。甚至見到同事家的兒子比自己家的兒子先找到女朋友都很不平,天天打電話跟他兒子說人家的兒子怎么就比你強。沒辦法,逼得他的兒子花錢租個女朋友假裝說也找到了,哄他父母。

人總怕自己比別人低,心裡才不斷產生比較。假如自己高了,就自滿,假如自己低了,就自卑。想方設法要使自己高起來,乃至最高才好。殊不知,在智者看來,唯有不滿才有可能繼續滿,唯有低下才能海納百川。

我們是修菩薩行的,菩薩在世間,明知一切如夢如幻,水月道場,但還要在水月道場大作佛事。以前我也不太明白到底如何套用,佛法的修行一定要學了用得上才對,那怎么用呢?後來有一些感悟,跟大家報告。

夢中空幻的事,本沒有實體,其本質上樂也是假的,苦也是假的。夢中得到一座金山,醒來也不會在枕邊有一個硬幣,夢中再大的傷害,天崩地裂,醒來也不能傷你一根毫毛,早知道就做個順水人情。

那么就知道在夢境的人生當中,當下可以對種種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事採取忽略的態度,你瞧得起我,或是瞧不起我,於我有什麼影響嗎?說起忍辱,其實也無辱可忍。你錯覺中認為的了不起的事,其實也不過是根本沒影響的事情罷了。在夢中選擇直接忽略那些所謂的侮辱,按自己認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佛弟子求佛道就是認定的想做的事,去做就好了,何必太在意夢中的侮辱和不如意。

有不少居士說:我生病了,就怕鄰居說學佛的還生病,我怕人家謗佛。我家有不如意的事,就怕鄰居說學佛的家庭還發生這種事,我怕人家謗佛。天天都在怕人家謗佛的狀態當中,把自己要學佛的事都忘記了。

學佛的人就不能生病,家裡就不能發生不如意的事嗎?這是不正確的見解。只要在這個世間,不如意事是常態,也正是學佛的動力和理由。進醫院的患者,消防隊去解救的事故當中,有多少比例是學佛的,有多少比例是不學佛的?不學佛的發生率更多,因為不學佛的人多,基數更大。

發生了是常態,不如意事常八九,當然會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但是更關鍵的是面對不如意的態度。這個時候你再看學佛的和不學佛的就應該有巨大的差別了。

做為佛弟子,這個時候才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的時候。人家怎么誹謗,侮辱,在人生的大夢當中直接選擇忽略,要做的是大做水月道場的佛事,佛陀讓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想讓人家不謗佛,你做出個大丈夫的樣子來,坦蕩的,有胸襟的。假如人家還要謗,那是他的因緣果報,你只管做一棵直指蒼穹的大樹,不必因為光線的原因影子歪了而感到任何的悲哀和畏懼。侮辱的話就當耳邊風吧,因為再大的侮辱也傷害不了你的本體,有智慧的人直接選擇忽略。大光明大智慧的事都忙不過來,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的話,不是別人的錯,是自己的錯。

作為菩薩中忍辱的代表,彌勒菩薩的忍辱有其典型意義。彌勒菩薩應化的布袋和尚曾到處化緣,將化來的物品分給窮苦大眾。化緣的過程中遇到很多人的白眼,他並不辯解,也不以為意,而是默默忍受下來。我們熟悉的半首偈語:[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就是彌勒菩薩說的,後半首則沒有那么熟悉了,後半首是什麼呢?[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這四句偈語表現了他的忍辱精神。頭兩句說他行萬里路,吃千家飯,是個遊方僧人,一路上都要靠化緣。

“青目”是眼珠子放在正中,正眼視人表示對人尊重。而偈語中說[青目睹人少],意思是正眼瞧他的人都很少,都是瞧不起這位遊方僧人的,也就是說布袋和尚經常遭到冷遇。甚至連問一下路,世人都不愛理睬他,那怎么辦呢?只好[問路白雲頭],向白雲問路。

世態炎涼,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慣用白眼看人的人,而無論我們如何鄙視見人下菜碟的人,小人得志的人,欺下媚上的人,實際上我們自己又何嘗沒有以白眼的眼光或者是心態來看待過別人呢?不論自己給人家白眼,或是對於別人給自己白眼耿耿於懷,實際上都是拿不起,放不下。布袋和尚卻用問路白雲頭的方式,一笑置之。

菩薩教給我們事情的另一種解決方式,我要問路,你就不給我問,這是一個僵局。放棄這個僵局,尋找另一種突破,這時候白雲做為第三個端點出現了,身邊不止有你,還有白雲啊!你不給我問,我問白雲好了!

有時候你會發現打破僵局怎么那么簡單,他就以這種忍辱的方式,不僅不給人難堪,還使自己保持了平和的心態。

我們有些同修因為家裡人不學佛,不吃素很是苦惱,天天一定要讓人家如何如何,氣氛很緊張。固然學佛吃素是好事,但人家不願意的情況下,何不問路白雲頭呢?你可以把對家人一定要吃素學佛的執念化為積極推動佛教教育和素食理念,給那些肯聽話,肯學佛,肯吃素的人,也就是對著機緣成熟的人來勸化更好一些。時間久了,原來不聽的可能就聽了,願意吃素學佛了,那個時候水到渠成。

彌勒菩薩的忍辱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彌勒《忍辱偈》中有說:[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他也省力氣,我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這知訊息,何愁道不了。]

這首偈語不僅表明彌勒菩薩對生活少欲知足,一切隨緣,而且還能夠忍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奇恥大辱,我們世間人常說士可殺,不可辱,把不能受辱看得特別重要,可是菩薩是怎么樣的呢?當有人罵他時,他只說好;有人打他,他自睡倒。有人吐痰在臉上,他也任其自乾,並且心中沒有絲毫嗔恨之心,如同前面講過的釋迦牟尼佛因地與歌利王的事。

所以,彌勒菩薩和釋迦牟尼佛乃至諸佛菩薩都修忍辱,對於別人強加給自己的侮辱,我們一定要有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忍辱精神,這樣不僅能夠使自己全身遠禍,而且還可提高心性修養。

彌勒菩薩經常勸人要學忍辱,他的另一首《忍辱偈》說:[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聲暗消磨。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能使此心無掛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實際上,不能忍辱還是因為有強烈的“我”在做怪,不能當下堪破強烈的我執是激發嗔恨,鼓動身口意造惡的原因。對方罵我,根本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他在罵誰?而罵我的對方,也根本沒有一個真實的存在,誰又在罵我?

罵出來的那些語言,一切的言說、文字都是人為被冠以的名相,比如說罵你是狗,你生氣了,實際上,是因為你執著於名相,認為人是高貴的,狗是低賤的,可是想想,人是人為的命名,狗也是人為的命名,假若說以前就把狗定名為人,人定名為狗,那說你是狗,你就認為是正常的,就接受了。那些小孩子,他們還沒那么多的“我執”,你叫他們小狗狗,叫他們小寶寶,他們都很高興。等到長大一些了,他們就不願意再叫他們小狗了,為什麼不願意了呢?是因為他會分別了。

生活中不過分計較個人恩怨,“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容之心待人”。對於別人有意或無意加給自己的屈辱,要學會忍耐,不要動不動就怒髮衝冠,把本來可以消滅在萌芽狀態的東西,弄得一發不可收拾。對於一個佛弟子來說,忍辱本身就是菩薩六波羅密之一,是菩薩必修功課。

三、寬容

寬容也是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弟子應當具有的基本修養。所謂寬容就是對別人的過錯不予計較,給予原諒。諸佛菩薩都是善於寬容別人過錯的典範。

釋迦牟尼住世時,由於佛陀的威德,有一大批外道弟子跟從佛修行,一個外道聽說了心裡就非常憎恨。於是他特意選了一個時機來羞辱佛,在佛陀向眾弟子說法時,指著佛陀大罵。佛陀聽著外道的咒罵默不作聲,等到外道罵夠了,佛陀說:“你送給別人東西,別人若不收,這些東西是誰的?”外道說:“當然是我的。”佛陀說:“你罵我,我不收,你罵的還屬於你自己的了。”外道啞口無言,連連向佛陀道歉。

面對外道的責罵,佛陀採取了寬容的態度來對待,以智慧來化解。正是由於佛陀寬容了外道,並且採取了方便善巧的方法來對待外道,才使外道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從而為自己的行為懺悔。

作為諸佛菩薩中寬容形象的代表,彌勒菩薩更是以寬容著稱。如上面偈語中所介紹,別人對他的打罵和侮辱,他非但不予回復和說明,反而任由別人所為,這不僅是忍辱的表現,更是對他人極大的寬容。

寬容是難得的質量,有人覺得對人說“對不起”很困難,但是你是否知道說“原諒你”更困難呢?有太多的人將幾十年的恩怨一直背負著,不肯一笑泯恩仇,即使別人說了對不起,仍然無法原諒,不肯接受道歉。當然,他們不肯原諒的理由聽起來也似乎有道理,他們說我受了這么大的傷害,豈是一句對不起就能了結的?這個理由能理解,確實是很難用一句話就抹平巨大的傷害,但是假若選擇不原諒,傷害一直繼續,只會更大。

要知道任何一個因都會結成一個果,假若選擇不原諒,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種行為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對上一次傷害的報復,報復完了,是不是整個事情就終止了呢?並沒有,這一次的反擊是下一次對方再反擊的理由,也就是前面的因產生後面的果,後面的果又成為更後面的因,如此循環往復,大家都處在一個互相報復的圈子裡出不來。

《菩薩戒》當中,佛告誡弟子們,即使有世間人所說的那種天大的仇恨,殺父殺母的仇,都不得加報,目的就是不使再種苦因。更何況一個事情的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如果被人所殺,一定有前世的因果在裡面,如果你能看得遠,就會發現不能接受的那些偶然都是必然。

彌勒菩薩所展現的大肚能容的寬厚形象,就是告訴世間眾生,對別人所做的各種令自己不滿的行為要寬容。寬容他人是自己高尚的修養,同時也能讓他人從你的寬容行為中得到教益。

寬容並不表示自己無能、軟弱,而是表示一個人的慈悲仁愛之心和大無畏精神,能寬容他人的過失,能容納各種不同的見解,能為利益他人忍受痛苦甚至犧牲自我。我們常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以及“虛心能容萬物,大海不擇細流”等,就是要我們學會彌勒菩薩的這種寬容精神,很多時候,退讓不等於不向前。

古人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有道理。比如開車,兩車相遇在一條不太寬闊的路上,有一個車懂得退讓一下,另一個車也就能順利通過,待它過去,整條路都是你的了,你當然可以安然通過,海闊天空。難道退讓不是前進嗎?如果都不退,僵持在那裡,只有互相把路堵死,誰也不能向前。

古時候,“將相和”的故事,廉頗和藺相如成為一段千古佳話,並沒有人認為誰是懦夫,他們兩個人都被後人稱讚。

彌勒菩薩有首《插秧偈》說:[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

這首偈是以農夫插秧勞動這一後退是向前的動作,來啟示我們:與人相處時,應當多懷有寬容之心。特別是與人發生爭執時,應當謙虛退讓。不要把退讓當做是吃虧,自己的所做所為都是培植自己的福田,當你做出謙讓之舉時,往往會使對方受到感化,從而也學會對人寬容。這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

有很多人因為學會了對人寬容,產生了許多流傳後世的佳話。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在京為官時,張英家人在老家修治府第,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生了爭執,兩家在當地都是名門望族,誰也不甘示弱。家人修書將此事告訴了張英,張英知道此事後,遂即修書一封:[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家人接信後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謙虛退讓,不再與鄰居相爭。鄰居看到張家的舉動,自覺也有不妥之處,遂仿效張家也讓出了三尺土地,於是兩家之間便出現了一個六尺寬的巷道。兩家處理鄰里糾紛的做法被傳為美談,安徽桐城的六尺巷至今都使人們受到退讓寬容的啟迪。

四、樂觀

彌勒菩薩展現給人的另一種象徵意義是樂觀。不論身處何境,都要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布袋和尚一直過著“一缽千家飯”居無定所的生活,只有一個布袋隨身,生活並不富足,但他一直以樂觀的心態為人處世,無論身處何境,隨緣自在。

彌勒菩薩曾經作過一首《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這首偈說的是拿起和放下同樣隨緣自在,該拿起的時候拿起,該放下的時候放下。

布袋和尚作為一位出家人,四海為家,無產無資,只有一隻化緣用的布袋隨身攜帶,這只可容納萬物的布袋,他走到哪裡,帶到哪裡,從不離身。所以說,[行也布袋,坐也布袋。]雖然這隻布袋很重要,但是並不是只能拿起,不能放下,雖然拿起來可以得到資身的用具,但是放下它,可以得到自由,並不是說放下它就一無所有了,自由難道不是可擁有的寶貴財富嗎?

我們總是把累積看做是得到,所以總是費勁心思去增加更多,殊不知放下也能獲得,這個事情聽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可是想想遠行的人,負重的人,放下一些就輕鬆一些,或許放下成為了你到達終點的保證。

我們的生活到底需要什麼?需要多少?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不管遇到再多的是非愛憎,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不要悲觀失望,即使身處絕境,千萬不失去信心,一定會迎來峰迴路轉的轉機。

宋代無門慧開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即使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再平常不過的現象,也有那么多動人的美景。

我們每個人,不管遇到如何不開心的事,多想想生活中的希望,想想佛菩薩那樣大智慧的人對我們的教言,仔細想想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和煩惱是不是庸人自擾,心中沒有繁雜瑣事煩惱的時候,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

古往今來,有很多人生活簡單,心態樂觀,孔子的弟子顏回就是其中的代表。顏回的生活十分簡樸,他卻自得其樂。孔子向人說起顏回時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亦不改其樂。]在這些話語中,孔子對顏回自甘淡泊的品格給予高度評價。

在我們周圍,我們常見到有一些人,他們雖然過得並不富足,但他們卻勤勤懇懇。臉上經常掛著笑容。他們對人熱心腸,喜歡幫助別人,喜愛為人排憂解難,仿佛在他們身上從來沒有憂愁煩惱,看到他們,我常想,快樂幸福與出身無關,與貧富無關,樂觀開朗,心繫他人時,雖然貧窮,但仍富足;被煩惱束縛時,物質富足,精神上仍然是貧乏的。

彌勒菩薩作為諸佛菩薩的形象代表,他的形象不只是讓我們產生恭敬之心,更重要的是,他所象徵的慈悲、忍辱、寬容和樂觀的深刻含義。我們要向彌勒菩薩學習,培養自己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的品格。

接下來的一點時間,講兩宗彌勒菩薩在中國的應化事跡給大家聽。選取的是為人熟識的兩宗,都是發生在浙江省。

一、在六朝時的梁朝,就是梁武帝的那個梁朝。彌勒菩薩於今浙江省義烏,現居士身,化名傅翕,當時人都稱他為“傅大士”。傅大士與梁武帝關係非常友好,常被詔入京,於皇宮中大開法筵,皇室及文武百官有不少人聽他講佛法而成為佛教信徒。

武帝的愛妃郗氏,不信佛法,毀謗三寶,因其業障深重,終於急病暴斃,墮入蟒蛇之身。一日夜間託夢向武帝悲哀哭泣,說:“我因生前毀謗三寶,故遭此大蟒蛇之身,請代我禮請高僧大德超度,否則我永不得脫。”武帝驚醒後,即諮詢滅罪之法,傅翕介紹武帝親往鎮江金山江天禪寺,禮請寶志禪師,啟建懺悔法會四十九天,即今日之梁皇寶懺。

其後,郗氏又託夢告知武帝:“得蒙汝禮請寶志禪師,承造功德,已獲超脫蟒身,得生三十三天。”這時傅大士游化他方,不知所蹤,曾著《心王銘》和《法身頌》留傳下來,時人深信傅翕為彌勒菩薩之化身。

梁武帝對佛法很擁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可見武帝對佛教的擁護。這與彌勒菩薩應化的傅大士,在朝庭為佛法傳播所做的鋪墊是有很大關係的,當時朝野之士受其影響,深信佛教,使佛法得以流傳。

二、後五代時,也是梁代,彌勒又應化於浙江省奉化,作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契”字,在佛經中的解釋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布袋和尚身材胖胖的,終日袒胸露腹,出語無定,常布袋游化四方,故世人稱為布袋和尚。

有一次,他於浙江天童寺,聞寺中梆響,隨眾僧到“五觀堂”過齋,他笑呵呵的模樣,老實不客氣的就坐到方丈和尚正中間的法座上,僧值師請他下來,他不理睬,於是又叫行堂的把他拖下來,無奈他穩如泰山,拖也拖不動。

僧值師很生氣,揪住他的耳朵,想把他拉下來,僧值師拉住他的耳朵只顧向前走,並沒有回頭看後面是什麼情況,只有布袋和尚的耳朵跟著僧值師拖了一丈多長,身體還坐在法座上絲毫不動。坐在兩旁的大眾看見了這個情況,都驚得目瞪口呆。

這時候正好方丈和尚來了,僧值師就把這件事給他匯報。滿以為法座上的布袋和尚要被方丈責備,哪想到方丈對布袋和尚說:“請慈悲大眾的無知愚昧吧!就請您坐在這兒。”布袋和尚回答說:“我天天坐在這裡!”

恐怕方丈對於這位布袋和尚的真實身份,早就有所認識了,只是他也不挑明而已,方丈於是就另立座位坐在旁邊,從這天之後,那位布袋和尚,只要在這個寺院,每天午齋時就來了,而且老實不客氣的就坐在中央的法座上!

我們去寺院,看到五觀堂中,中央確實是供奉著彌勒菩薩像的,彌勒菩薩確實是應該坐在這個位置。

到了梁貞明三年,布袋和尚當時掛錫於岳林寺,因為他本期遊戲人間的因緣已盡了,就向大眾告辭,結跏跌坐在大雄寶殿前的石頭上。等到寺中大眾都雲集而來,他留給大眾最後的偈語是:[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

單從上面所說這兩段公案,足見彌勒菩薩與中國真有大因緣,除了這兩宗之外,彌勒菩薩在中國的應化事跡還有很多,我們不一一舉出來了。

今天是彌勒菩薩聖誕,我們以講說彌勒菩薩的方式來恭祝菩薩聖誕,實在是因緣殊勝。將來菩薩下生成佛,龍華三會喜相逢,我們都會因為與菩薩的因緣而再一次相逢在那個時空態裡面,相逢在廣度眾生的大願裡面,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能講的太多,大年初一,祝所有大眾合家喜樂,健康平安。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