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養性 《尚書》大智慧:這5種德行,做到3種就很了不起


時間:2018/7/30 作者:妙音居士

皋陶說,這9種智慧,能做到3種,就可做卿大夫;做到6種,就可做諸侯了。

《尚書·皋陶謨》中,皋陶說,人的德行有9種。

曰:「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皋陶,是與堯舜齊名的上古聖人,他指出這9德,本意是為國家選用賢才。

但皋陶所說,對我們的每個人也有醍醐灌頂之效。

或許我們平時會想不明白:

為什麼我明明「很好」,卻沒有被大家喜歡、尊重?

為什麼我明明做得「正確」,卻沒有被他人肯定?

答案就在皋陶的話里。

01

寬而栗——寬仁,而又嚴肅;不淪為沒有原則。

《紅樓夢》中的賈母,對賈寶玉是心頭肉一般,十分寵溺、寬縱。

但在五十六回中,卻也對來拜會的甄家人說:

「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容不得他刁鑽去了。」

平時的疼愛、寬縱,是對寶玉的寬仁。

作為貴族公子,見人要有合乎身份的禮數,是對寶玉的嚴肅。

皋陶說,「寬而栗」。「寬」即寬仁,「栗」即嚴肅。

雖寬仁,但該嚴肅的事一定嚴肅,該有原則時定有原則,該講道理時定講道理。

可能有時我們會納悶:「啊,為什麼我這樣寬容,卻沒得到下屬的心,反而很難開展工作?」

也許你的寬容,有些「沒有原則」了,導致工作中沒有規矩、規範。

可能有時我們會納悶:「啊,為什麼我這樣寬容,他/她卻沒有更愛我?」

也許你的寬容,有些「沒有原則」了,導致你們之間沒有是非對錯,對方稱霸稱王。

《格言聯璧》中說:「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

寬仁的人,不能讓人有恃無恐。

寬仁,要用嚴肅來中和。

02

柔而立——性情溫和,又有主見;不論為沒有自我。

胡適推廣白話文時,受到許多文言文堅定衛道者的反對,甚至謾罵。

其中一位,便是著名國學大師黃侃。

他曾罵胡適說,「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未必出於真心。如果你身體力行的話,名字不應該叫胡適,應稱為『往哪裡去』。」

胡適哭笑不得。

這仍算罵得輕。且黃侃不僅當面罵,上課時也罵。

胡適先生不與他計較,從不說什麼。這是他的溫和。

但種種指責並不影響他倡導白話文的行動。

這是他的主見,與溫和的性情是兩回事。

這便是皋陶所說的,「柔而立」。

性情溫和,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一種為人處世的修養,一種無分別的博愛之心。

但這「溫和」,卻應建立在有自我、有主見的基礎上。

性格過於溫和的人,可能會一味順應他人,容易淪為好好先生,毫無自我。

這並不會被人喜愛,也很難被尊重,很難成事。

03

愿而恭——小心謹慎,而又莊重;不淪為膽小怕事。

小心謹慎,是為人處世、建功立業最為需要的品性之一。

《詩經·小雅·小旻》中也曾說,在世上行走,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但若謹慎過頭,容易淪為膽小怕事,怯懦無為。

這對生活與工作,乃至整個人生,都非常不利。

司馬遷有個女婿,叫楊敞。

最初因謹言慎行受大將軍霍光賞識,做了軍司馬,一路升職。

後來,車騎將軍打算謀反,有個叫燕倉的知道了,告訴楊敞。

楊敞謹慎、害怕,不知如何是好,裝病臥床在家。

燕倉又將謀反之事告訴諫大夫杜延年,杜向皇帝告發,燕、杜兩人都因此封了候。

楊敞自然沒份。且明知謀反卻不告發,甚至獲罪。

小心謹慎,是做事穩妥周全,不輕易踏出一步。

但若有勢在必行之事,也應大膽去做。

皋陶說,「愿而恭」。「願」是小心謹慎,「恭」是莊重。

小心謹慎,要用莊重來中和,應當能理智地思考、分析問題,能面對、能解決事情。

04

亂而敬——有才幹,又辦事認真;不淪為驕矜、馬虎。

無論是過去各朝各代的經世治國,還是如今大大小小的企業經營,都需要人才。

但有才幹的人,要做事認真,這「才幹」才算數。

若仗著有才,便驕矜、馬虎,這樣的「高才」,往往不如一個踏實做事的普通人。

明朝朱元璋在建國之初,常從太學中選用人才,先派去抄寫朝廷公文。

一次,卻見這些才子或因自持才高,工作極不認真,嬉笑喧鬧。

但有一人與眾不同,正襟危坐,一心做事。走進一瞧,字型也一絲不苟。

這個人名叫夏元吉,後被提拔為戶部侍郎。

夏元吉做到戶部尚書時,還常把府庫、田賦資料做成條子,隨身攜帶,以核實、記憶。

皋陶說,「亂而敬」。

「亂」,是有才幹;「敬」,便是「執事敬」,事事敬慎認真。

可能有時我們會納悶:「啊,為什麼我這樣有才幹,卻沒得到重用?」

也許,是你的工作態度,有些驕矜或馬虎了。

05

擾而毅——能聽取意見,而又果斷;不被外在意見擾亂。

劉邦,是個十分能聽取意見的人。

漢四年,劉邦被楚軍圍在了滎陽,要韓信來救。

韓信卻讓使者送信說,自己想做齊國的代理國王。

劉邦一看,破口大罵,「我盼你來救,你卻想自立為王?」

但張良、陳平暗踩他腳,低聲暗示,此時還指望韓信來救,不可得罪。

劉邦立即明白,繼續大罵,「做什麼代理國王,要做就做真王!」

皋陶說,「擾而毅」。

「擾」是柔順,指能聽取意見;「毅」,是果斷。

劉邦聽取張、陳的意見,這是他的「擾」。

能立時辨別這意見的好壞,登時改口,這是他的「毅」。

善於聽取意見,能匡正自己的錯誤,能得到群策群力的良謀。

但這要求你自己,必須心明如鏡。

如《格言聯璧》所說,「處事要精中有果」。

做事,要精明而果斷。

不能一件小事問遍了朋友圈,到最後還是不知如何是好。

甚至,還被眾人各不相同的說法,更擾亂了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