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原創

口業警示集41(第七章 謹言慎行 七、三緘其口)


時間:2018/8/4 作者:妙啟

七 三緘其口

○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所行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不聞,神將伺人。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毫末不扎,將尋斧柯。誠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傷,禍之門也……(略)」

孔子既讀斯文也,顧謂弟子曰:「小子識之,此言實而中,情而信。《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過患哉?」 (《孔子家語•觀周第十一》)

【譯白】孔子到東周觀光,前往瞻仰周的太祖后稷的祠宇。祠宇右邊階級之前,有一座銅鑄造的人像。人像的口上被封了三重,他的背上刻了銘文說:「這是古代說話非常謹慎的人。大家要警戒啊!不要多說,多說的往往多敗;不要多事,多事的每每多患。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一定要戒慎恐懼。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後悔自己的多言多事。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傷,那引起的禍患將要影響深長;不要說沒有什麼損害,那引起的禍患將要繼續擴大;不要說上天聽不到,天神正在觀察著你呢。火剛冒煙的時候,你不去撲滅它,到了火勢很大的時候,又怎麼辦呢?水還是細流的時候,不去堵塞它,那麼最後就要擴大成為長江大河的;細微的線縷,如果不去撅斷它,有的就可能被織成大的網羅;最小的幼苗,如果不去拔除它,將來就非用斧頭不可啊。假如真能慎之又慎,那就是致福的根基;多嘴多舌不是沒有損害,它正是致禍的門徑……」

孔子讀完了這篇銘文,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年輕人要記住啊!這些說得很具體而又很中肯,說得合乎情理而又很有說服力。《詩經》中說:『恐懼戒慎,好像下臨無底深淵,生怕跌了下去一樣;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塊上,生怕陷了進去一樣。』這樣去要求自己,難道還怕嘴巴會招來禍害嗎?」 (節自智悲德育網孔子故事《三緘其口》)

○俗話說「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言語表現了一個人內在品德修養。然而,人們知道言語能夠彰顯自己的德行,卻不知道,謹慎言語,才是培育德行的所在。像文中金人三緘其口,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封了口,形象表現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言態度。如此,不得不讓我們提起警惕,謹防口過。 (智悲德育網孔子故事《三緘其口》)

○某農場的劉君(化名)為人正直,他對場領導貪贓枉法的事情看不慣,曾私下裡勸「一把手」「注意點形象,別太過」,為此得罪了領導。場領導僱人在過春節時把劉君一家砍傷。很明顯的案子,在領導勢力面前,就破不了案。為了封住劉君的口,某家曾被人縱火,於是場領導設計,採取體刑和逼供的方法,將劉君做為縱火犯判刑入獄。 (《太上感應篇新證》)

○寡言。此事最為緊要。孔子云「駟不及舌」,可畏哉!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駟」字意為馬,「駟不及舌」是說馬跑得再快,也不及語言傳得快。所以這真是很重要的很可怕的事情。《世范》一書有言:「言語簡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意思是說話要簡短且少,這樣對我來說可以減少「話多必失」的悔恨;對於別人來說,可以減少對我的怨恨。

《三國演義》中有個叫楊修的人,非常聰明,但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嘴巴,喜歡多說話。一次曹操建造花園時,動工前,工匠們請曹操審閱花園工程的設計圖紙,曹操看了什麼也沒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解其意,忙驚動楊修請教。楊修說:「『門』內一個『活』乃是『闊』字,丞相是嫌園門設計得太大了。」工匠們按楊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見改造後的園門,心裡非常高興,問工匠們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們說多虧了楊主簿的指點。曹操口中稱讚楊修,心裡卻嫉恨楊修的才華。

後來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欲進兵,怕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恰好掌管廚房的人送雞湯,曹操見碗中雞肋,沉思不語。這時有人入帳,稟請夜間口令,曹操隨口答「雞肋」。楊修見令傳雞肋,便讓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將士們問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師,楊修說:「從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魏王班師就在這幾日,故早準備行裝,以免臨行慌亂。」曹操早恨楊修才高於己,今見楊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雷怒,以擾亂軍心定罪,殺了楊修。這也正應驗了一句俗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說話太多而犯錯或產生矛盾的事,可能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有時是自作聰明,有時是要洩憤,有時是好為人師,有時是不知深淺,為此得罪親朋好友或者結下仇怨的人也不在少數。如果我們能夠管好自己的舌頭,多做事,少說話,應當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好處,會減少被人認為說大話、傳是非、大嘴、口快等形象的機會。還要想到,即使你和親朋的關係非常好,也不可以把自己或者別人的隱私全都說給人聽。因為一旦雙方關係惡化,那麼從前的所說所述,就會成了他人和你爭訟時所憑藉的資本了。 (阿蓮《論弘一大師改過經驗談》《洛陽佛教》2010年第2期)

○是否應管住自己的嘴巴?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敢於納諫、從善如流的明主畢竟太少,喜聽恭維讚頌之辭,也是人性中的一大劣根性致命弱點。楊修的被殺,顯然是由嘴巴引來的橫禍,其教訓是慘重的,其啟示是頗耐人尋味的。有嘴巴可以說話是幸福的,然而也正應了老子的那句名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從口出,嘴巴竟會導致殺身之禍,在下從中讀出了古代智者所說「慎言」二字的沉重分量。在心胸狹隘、忌賢妒能的上司面前,管好自己的嘴巴舌頭,守住自己心靈的大門,關鍵時刻,沉默是金,也許是最好的人才自我保護的護身符。 (達亮《留意自己的嘴巴》《廣東佛教》2007年第1期)

○在弘一法師的好友眼中,弘一法師是一個寡言君子的形象,因為弘一法師真正理解了中國那句古話:言多必失。言多必失,有些時候,講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樣便很容易產生各種誤會,在無形中結了許多怨恨,招致以後的果報。

鬼谷子說:口可以吃飯喝水,不可以多話。意思是說要克制自己,不要亂說話。程明道說:道德提升,言語自然簡潔。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自然寡言。朱晦翁說:覺察自己的話多了,就要檢點。意思是說,話要適可而止,才不至失言。古人告誡說:凡是喪身亡家的人,因說話起禍的,占了十之八分。

因此,言語謹慎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得多了,話里自然而然便會暴露出來很多問題。話多的時候,難免會涉及其他人和事,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話由於地點、語氣的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不盡相同,別人就難免會對你所說的話,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從而招來很多不必要的痲煩。

南北朝時,賀若敦(dūn噸)是晉的一員大將,自以為功高,不甘心居於人下,看到別人做了大將軍,唯獨自己沒有得到升遷,心中十分不服氣,口中多有抱怨之詞。後來,他奉調參加討伐平湘洲戰役,打了勝仗之後,全軍凱旋,他自以為必然要受到封賞,不料由於種種原因反而被撤掉了原來的職務,為此他更加不滿,大發怨言。晉公宇文護得知以後,十分震怒,把他從中州刺史任上調回來,迫使他自殺。臨死之前賀若敦對兒子賀若弼說:「我有志平定江南,為國效力,而今未能實現,你一定要繼承我的遺志。我是因為這舌頭把命丟了,這個教訓你不能不記住呀!」說完,便拿起錐子,狠狠地刺破了兒子的舌頭,想讓他記住這血的教訓。

災禍往往出自於口。無論你身處什麼位置,也不管你財力、勢力有多麼雄厚強大,言辭均既能幫你平步青雲,也能讓你遺臭萬年。所以,管不好自己的嘴,就相當於在自己身上綁了一顆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炸彈。 (節選自於海英《做人的無比智慧》)

○今生怎麼了法?兢兢業業,謹慎注意身口意三業,不叫它犯戒,這樣才有臉見阿彌陀佛。十業當中,唯口業難守。身犯殺盜淫,可起正意念防止;心最難防,也可起正意念防止;唯口業不得了。一言剛出口,已經追不及了。話剛出唇,已經造業了,最難防。希望大家防三業,要從口業防起。時時刻刻謹慎檢點自己。你們不要僅僅看我是你們的師父,應看每人是你的師父。對每人現前,都不敢有一點放逸,這樣道業才能增進,希望大家各自勉勵。 (智諭法師《夏雨清涼節要》)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上師、高僧大德等嚴厲對境面前,千萬不能說些亂七八糟的刺耳語。否則,上師若因此而顯現不高興,甚至示現圓寂,捨棄利益眾生弘揚佛法的偉大事業,那你會有極大的罪過! (索達吉堪布《前行廣釋》第63課)

○有些事你心裡明白便可以了,不要說出來。想必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景,有些事情只能心裡明白,但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便可能會引起不好的後果。比如在一個特定的形勢、場合、背景下,儘管有些事你心裡知道,但是不該說的就不說,說了反而不如不說的好,甚至還會帶來災禍。或者是有人私下裡向你打聽一些有關別人的私人信息,或者是有人不懷好意地詢問你對別人一些行為的看法,試圖和你一塊在背後控告、挖苦別人,這些時候,便是你運用「知者不言」的智慧的時候了,給他來個假裝沒看見、沒聽見,或者裝傻充愣,這才是真正的「智者」了。相反,那些不知輕重,不知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毫無顧忌地拿起什麼說什麼的人,表面上似乎比別人多知道些東西似的,其實是真正的「不智者」。現實中,因為不懂得適時沉默,因此給自己帶來痲煩,乃至帶來災禍的人,可謂數不勝數。 (文若愚《道德經大全集》)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