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法句經》:沙門品第三十四原文和白話譯文


時間:2018/8/8 作者:藎木

作者:尊者法救 維只難

前言:

《法句經》尊者法救(撰)維只難(譯)

《法句經》是從佛經中錄出的偈頌集。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紀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來傳誦的佛祖法句,編集出新的《法句經》。

《法句經》沙門品第三十四

三十有二章。沙門品者。訓以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淨。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可以免眾苦

手足莫妄犯節言順所行

常內樂定意守一行寂然

學當守口宥言安徐法義為定

言必柔軟樂法欲法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正而不費學無求利

無愛他行比丘好他不得定意

比丘少取以得無積天人所譽

生淨無穢比丘為慈愛敬佛教

深入止觀滅行乃安一切名色

非有莫惑不近不憂乃為比丘

比丘扈船中虛則輕除淫怒痴

是為泥洹舍五斷五思惟五根

能分別五乃渡河淵禪無放逸

莫為欲亂不吞洋銅自惱燋形

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

得至泥洹當學入空靜居止意

樂獨屏處一心觀法常制五陰

伏意如水清淨和悅為甘露味

不受所有為慧比丘攝根知足

戒律悉持生當行淨求善師友

智者成人度苦致喜如衛師華

熟如自墮釋淫怒痴生死自解

止身止言心守玄默比丘棄世

是為受寂當自敕身內與心爭

護身念諦比丘惟安我自為我

計無有我故當損我調乃為賢

喜在佛教可以多喜至到寂寞

行滅永安儻有少行應佛教戒

此照世間如日無曀

棄慢無餘憍蓮華水生淨

學能舍此彼知是勝於故

割愛無戀慕不受如蓮華

比丘渡河流勝欲明於故

截流自恃逝心卻欲仁不割欲

一意猶走為之為之必強自制

舍家而懈意猶復染行懈緩者

勞意弗除非淨梵行焉致大寶

沙門何行如意不禁步步著粘

但隨思走袈裟披肩為惡不損

惡惡行者斯墮惡道不調難誡

如風枯樹作自為身曷不精進

息心非剔慢訑無戒舍貪思道

乃應息心息心非剔放逸無信

能滅眾苦為上沙門

《法句經》譯文及解讀--34沙門品

【譯文】

沙門品的大意是以正等的佛法訓誡佛家子弟,並使其接受踐行,然後得道解脫世俗煩惱直至清淨。

端正視聽嗅味等(感覺),身(行)意(念)常常持守在正道之中:比丘所行(若能)這樣,可以避免各種苦(惱)。 ㈠

手腳不要輕意妄動,節制言語使其言行一致;常常以禪定(的)意念為內在快樂,守住一心行為寂靜安然。 ㈡

學習(佛法)應當(首先)守住嘴巴,很少說話就可以平安和緩:以(佛)法和(道)義作為安定意念(的準則),言語則必然柔和中聽。㈢

以(佛)法為樂以(佛)法為慾念的(對象),思想專一地安於佛法:比丘(之輩)順依(佛)法(而行),(行為)端正而不漫無邊際。(四)

學習(佛法)不要追求利益(功利),不要羨慕其他行徑;比丘(如若)羨慕他(行),不能獲得禪定之意。(五)

比丘應該少取(財物),從而保證沒有積蓄;天界人間共同讚譽,一生清淨了無污穢。 ㈥

比丘應當行為(仁)慈,喜愛敬重佛之教導:深深進入「止觀」之中,滅除各種世俗行為便可獲得人生安樂。(七)

無論身心兩面,都不被外界所迷惑:不近「名色」沒有憂愁,這樣便可成為比丘。(八)

比丘(應當不斷)戽出船艙中積水,艙中虛空則船身輕便:驅除(身心之中)淫怒痴(意),(猶戽出船艙中水身心輕盈)這樣便證涅槃境界。(九)

捨棄色界五上分結斷滅欲界五下分結,思惟五善根,除滅貪、瞋、痴、慢、疑,從此度脫生死河。(十)

(應當)禪定莫要放縱,不要使欲望擾亂(心意):不因放逸墮地獄自吞熟鐵丸,以致自我苦惱形容惟悴。(十一)

沒有禪定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不是真正禪定:佛道之境要從禪智之中獲得,了悟佛道便可進入涅槃境界。(十二)

應當學習進入「空」境,安靜其居止息其意:樂於獨處摒棄群聚,專一其心深觀(佛)法。(十三)

應當制伏五陰(蘊),降伏意(念)猶如水(靜):(思念)清淨(心靈)和悅,這樣便可體味出(佛法)如甜美甘露般滋味。(十四)

不接受世間所有(之物之情),這樣便是智慧的比丘:管攝(五)根知道滿足,所有戒律悉皆持守不違。(十五)

活著時日應當行為清淨,尋求好的老師和朋友:智慧之人可以使人完成人生意義,了脫苦難達致喜悅(境地)。(十六)

就像衛師花一樣,花開成熟自然脫落:人若捨棄淫怒痴(意) ,(猶如花熟自墮)生死之苦自行解脫。(十七)

端正身(行)端正言辭,心(念)堅守深深的沈默:比丘拋棄世(間一切),這樣便是進入寂靜(之道)。(十八)

應當自己警策身體(行為勿使放縱),內部與心(念)不斷鬥爭(堅持佛法);護守身體思念真諦,比丘至此住安樂。(十九)

我自然為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沒有我;因此應當不斷減損對「我」的執著,調順了(身心)便是賢人。 (二十)

因聞佛教而歡喜,此種歡喜不嫌多;多聞佛教心靜寂,進入涅槃永安樂。(二十一)

儻有些許修行,再勤修佛陀教誡,(心性)光明普照世間,猶如紅日無雲光明朗朗。 (二十二)

拋棄惰慢(之情)勿有驕狂(心態),蓮花雖生污水(而自身淨潔清香):學習(佛法)能夠擺脫惰慢驕狂的污染(自身淨潔猶如蓮華),知道此層道理因而能夠戰勝(世俗的污染)。(二十三)

割捨愛意無所留戀羨慕,不受外物污染猶如蓮花一樣:比丘渡過世俗欲望之河流,是因為戰勝了欲望污染智慧明達的結果。(二十四)

截斷欲流自思忖,守心退卻貪染欲;割棄欲望若不盡,一意猶墮地獄中.(二十五)

努力呀努力,二正要強行自我制伏放逸心:(即使)出家但卻懈怠(心意),意(念)還會染於(世俗之情)。(二十六)

行道懈怠迂緩之人,外染塵緣沒有清除(乾淨),沒有達到真正徹底的清淨行道(之境),怎麼能獲得(涅槃)的最大寶物?(二十七)

沙門(之輩)為何修行?如果意(根)下加制禁,每步行動黏著表相,只會跟隨思(念)隨便亂走(沒有定止)。(二十八)

(表面)袈裟披於肩上,作惡之行毫不減少:每種惡行都去踐行,這等之人將墮惡道。(二十九)

不去調理(心念)難以持戒,猶如大風吹刮枯樹(極易摧毀):一切行為皆是為著自身(幸福),為什麼還不力求精進(學習佛法)?(三十)

止息心(念)並非表面剃去頭髮,怠慢鬆弛便無戒德:捨棄貪慾思念惟「道」,這樣便符合止息心念要求。(三十一)

止息心念並非表面剃去頭髮,放逸便無篤實誠信:能夠滅除世俗各種苦痛,便是上等沙門之人。(三十二)

【原典】

沙門品第三十四三十有二章

沙門品者,訓以正法;弟子受行,得道解淨。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比丘行如是,可以免眾苦。㈠

手足莫妄犯,節言順所行,常內樂定意,守一行寂然。㈡

學當守口,寡言安徐;法義①為定,言必柔輭。 ㈢

樂法欲法,思惟安法;比丘依法,正而不費②。(四)

學無求利,無愛他行;比丘好他,不得定意。(五)

比丘少取,以得無積③;天人所譽,生淨無穢。 ㈥

比丘為慈,愛敬佛教;深入止觀,減行乃安。(七)

一切名色,非有莫惑;不近不憂,乃為比丘。(八)

比丘戽船④中虛則輕;除淫努痴,是為泥洹。(九)

舍五斷五⑤,思惟五根⑥;能分別五⑦,乃度河淵。(十)

禪無放逸,莫為欲亂;不吞熔銅,自惱憔形⑧。(十一)

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十二)

當學入空,靜居止意;樂獨屏處⑨,一心觀法。(十三)

當制五陰,伏意⑩如水;清淨和悅,為甘露味。(十四)

不受所有⑾,為慧比丘;攝根知足,戒律悉持。(十五)

生當行淨,求善師友;智者成人⑿,度苦致喜。(十六)

如衛師華,熟知自墮;釋⒀踵怒痴,生死自解。(十七)

正身正言,心守玄默⒁;比丘棄世,是為受寂。(十八)

當自餙身⒂,內與心爭;護身念諦,比丘惟安。(十九)

我自為我,計無有我;故當損我,調乃為賢。(二十)

喜在佛教⒃,可以多喜,至到寂寞,行滅永安。(二十一)

儻有少行,應佛教誡;此照世間,如日無噎。(二十二)

棄慢無餘⒄驕,蓮華水生淨;學能舍彼此,知是勝於故。(二十三)

割愛無戀慕,不受如蓮華;比丘渡河流,勝欲明於故。(二十四)

截流自忖⒅,折心卻欲;人不割欲,一意猶走。(二十五)

為之為之,必強自制;舍家而懈,意猶復染。 (二十六)

行懈緩者,勞意弗除;非淨梵行,焉致大寶⒆?(二十七)

沙門何行?如意不禁;步步著黏,但隨思走(二十八)

袈裟披肩,為惡不損;惡惡行者⒇,斯墮惡道。(二十九)

不調難戒,如風枯樹;作自為身,曷不精進!(三十)

息心非剔(21),慢訑(22)無戒;舍貪思道,乃應息心。(三十一)

息心非剔,放逸無信;能減眾苦,為上沙門。(三十二)

【注釋】

①法義:以義為準則。

②不費:不勞神費力。

③無積:沒有積累。

④戽船:用瓢等舀水用具將船內滲入的水舀出。此處船喻人的身體。

⑤舍五斷五:舍五,捨棄色界五上分結,即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斷五,斷除欲界的五下分結,即貪慾、瞋恚、有身見、戒禁取見、疑。

⑥思惟五根:五根,此處指信、精進、念、定、慧。見《智度論》卷十九。又,五根為信、勤、念、定、慧。

⑦分別五:依文義,此處應指貪、瞋、痴、慢、疑。

⑧憔形:使形容憔悴。

⑨屏處:摒棄與眾人相處。

⑩伏意:制伏意念。

⑾不受所有:不被所擁有的萬物所控制。

⑿成人:使人完善自我。

⒀釋:拋開、放棄。

⒁玄默:高度的沈默。玄,深不可測。

⒂餙身:一作勅身,一作飾身,分別《中華大藏經》,宋本《法句經》。約束身體,勿使妄動。

⒃喜在佛教:歡喜之情表現在佛教的教義方面。

⒄余:剩下、殘留。

⒅自忖:自我反省。忖,音cun。

⒆大寶:依前後文義,應是涅槃之意。

⒇惡惡行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行惡。此句宋本《法句經》譯作「作惡者死」。

(21)息心非剔,即息心非剔除心之省略語。

(22)慢訑:訑,音yi,放肆而無所顧忌。慢訑,即傲慢而無所禁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