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劉素云:無量壽經31集文字版


時間:2018/9/2 作者:蓮藏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第十五品經文,這品經文的題目是:

【菩提道場第十五】

這一品經文,是四十八大願中的第四十一大願——「樹現佛剎願」的成就,主要是介紹阿彌陀佛講堂旁邊的菩提樹。所以,今天,大家跟隨我繼續旅遊,去看看阿彌陀佛講堂旁邊的菩提樹是什麼樣子。

先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

用白話文解釋一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堂的周圍有菩提寶樹,高達四百萬里。其樹身粗大,周圍一圈兒便有五千由旬。它的枝葉向四周伸展的範圍有二十萬里。

這裡面有一個詞叫〔其本〕是指什麼?是指樹的主幹。

開頭的一句:

〖又其道場〗

這個「道場」有三層含義,我們下面就說說。

第一層含義,是指佛成道的處所,這叫「道場」。

像印度的菩提道場,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成佛的處所,所以我們稱它為道場。這是第一層意思,佛成道的處所。

第二層意思,是修行的方法。

這個對我們來說是比較新鮮的。修行的方法,就是研習、修學的方法,也可以稱為道場。這是第二層含義。

第三層含義,供佛的處所。

現在佛雖然不在世,我們供養佛菩薩形像的場所,也可以稱為道場。還有,學道的地方也能稱為道場。在我們國家,普遍地稱寺院為道場。

我們這裡所說的「道場」,就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叫道場。就是前面有三層含義,後面告訴我們,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道場,就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

在這裡呢,我們要解決一個認識問題,什麼問題呢?有人問,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在哪裡?剛才我們不是說嗎,我們這裡說的道場,是指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那有人就問了,那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處所,又在哪裡呢?

大家可能想,西方極樂世界人那麼多,數都數不清,而阿彌陀佛只有一位,那些人到哪裡去聽經啊?一位阿彌陀佛,那麼多人都要去聽阿彌陀佛講經,到哪兒去聽呢?

我們要知道一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特別的世界。注意這個詞,是一個特別的世界,特別就是與眾不同。前面我們已經講了西方極樂世界許許多多超勝的地方、特殊的地方。現在,我們在這裡又遇到這個問題了,那又特殊在哪裡呢?

答案是這樣的:阿彌陀佛不是一個身,他有無量無邊的應化身,他有無量無邊的道場。他可以化現在一切道場,為一切大眾講經說法。這就是標準答案。

我再說一遍,同修們仔細聽。阿彌陀佛不是一個身,他有無量無邊的應化身,他有無量無邊的道場。他化現在一切道場,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這個答案就明確了。

因為什麼?因為境界是隨著阿彌陀佛的心念自然轉變的,所以阿彌陀佛的道場遍及國土,處處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道場。那我們娑婆世界,自然也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道場。

我們在《觀經》裡可以看到,幾乎每一處七寶樹下,都看到西方三聖在那裡講經說法。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雖然多,沒有一個不是天天在阿彌陀佛身邊聽經聞法的。佛沒有離開他,他也沒有離開阿彌陀佛。這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個不可思議的無比殊勝。

下面看這三句經文:

〖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

這幾句經文,總體地說,是說樹的高大莊嚴。

大家想,這個菩提樹「高四百萬里」。我們想一想,就用我們的思惟想,這四百萬里該高到什麼地方了?再說那樹的主幹,我們用粗細來說,就是樹幹的粗是五千由旬。然後它的枝葉一散開,範圍是二十萬里。我們平時都說,到樹蔭底下去乘乘涼,這個樹蔭可真是大——二十萬里。

如果說這個樹高四百萬里,打一個比方說,就是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到月球這個距離,可能都不足四百萬里。那如果我們想從地球搭一座橋到月球,這一根菩提樹的主幹就足夠了。我們這麼一想,可能稍微好理解一些。所以說,一根樹幹就可以從地球到月球搭一座橋,你說這是不是真的不可思議。

看下面一段經文:

【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暉遍照。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為瓔珞。雲聚寶鎖。飾諸寶柱。金珠鈴鐸。周匝條間。珍妙寶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這一段經文比較長,但是它的意思很簡單。我們聽了這段經文以後,眼前就又出現了一幅一幅的美麗畫面。

用白話文翻譯一遍:

這個菩提樹是由一切寶物自然合成的。它的花果繁榮茂盛,並且放大光明,遍照一切處。又有紅、綠、青、白等摩尼寶,這個「摩尼寶」是眾寶之王,以此做為瓔珞,由雲聚寶鎖成的鉤鏈,來裝飾菩提樹旁邊的寶柱。

大家跟著我的思路走,你就看到這個美麗的畫面了。

金珠鈴鐸遍懸於菩提樹的枝條之間,珍稀奇妙的寶網羅覆在菩提樹的上面。由於它是眾寶所成的,所以有百千萬光色交相輝映,自然發出無量的光芒,照耀之遠沒有極限。一切莊嚴之相,隨著眾生的心念自然應現。

這一段經文整個來說,就是這樣的意思。

我們看看幾個比較難理解的詞語:

第一個詞語〔敷榮〕:這個「敷」是開放的意思;「榮」是繁茂旺盛。

〔摩尼寶〕就是我們翻譯的如意寶。

〔瓔珞〕是用珠寶綴成的裝飾品,點綴用的。

〔雲聚寶鎖〕:「雲聚寶」是一種寶的名稱,由雲聚寶鎖成的鉤鏈,稱「雲聚寶鎖」。

〔寶柱〕是指樹的主幹。

〔金珠鈴鐸〕:「金」是純金;「珠」是珍珠;「鈴」是鈴鐺;「鐸」是鈴中的木舌,用以擊鈴使它發聲,這是其中的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這個「鐸」是大鈴。它有兩個意思,這個「鐸」。

〔周匝條間〕就是遍懸於菩提樹的枝條之間。

〔羅覆〕是羅列遍覆。

〔互相映飾〕是彼此相照,互相輝映。

〔光炎〕即是光耀的意思。

〔無極〕是沒有極限。

我們看下面四句經文:

〖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為瓔珞。〗

紅、綠、青、白這四種顏色是原色,就是無量的色彩都是由這四種顏色配起來的。

這個「摩尼寶」呢,就是我們所說的如意寶。這個我們在電視裡有時候看到,有的電視劇里就有這種東西——如意寶。

這種寶呢,它的特點是能隨人的心意而變化。比如說,你喜歡什麼顏色,它就變作什麼顏色;你喜歡什麼形狀,它就變成什麼形狀。所以說,這種寶是眾寶之王,是一切寶里最好的、最殊勝的、最微妙的,因此稱之為「王」。

下一句「以為瓔珞」,「瓔珞」我們平時都認為是掛在身上的裝飾品,在這裡瓔珞不是掛在身上的,它是掛在樹上的裝飾品。

在極樂世界,因為這種東西太多太多了,不足為奇。那要在我們這個世界,這瓔珞都是珍寶,是不是這樣?在西方極樂世界,它就不足為奇了。

下兩句是:

〖雲聚寶鎖。飾諸寶柱。〗

這兩句不是那麼太好理解。如果用我們現在的語言去解釋它,不是那麼個意思;如果不用現代的語言去解釋它,又表達不出來,大家又想像不到。所以就儘可能地說,能說到什麼程度就說到什麼程度。

這個「寶柱」是什麼?是欄桿,我們說就像柵欄吧,欄桿。一排欄桿在拐彎的地方,都有一根柱子。這個我們想,我們用人間的話說,你夾這個杖子,是不它有拐彎的地方?每當拐彎的地方,都有一根立柱,起固定的作用。這個柱子是比較粗一點的。

這個「雲聚寶鎖」就是在接頭的地方,用我們人間的話說,就是接頭的地方形成一個直角,然後用螺絲一擰,它就固定了。那我這麼說,有同修可能會笑的,說劉老師,西方極樂世界有金屬嗎?有木頭嗎?那肯定是沒有的,只能用咱們人間的這個來打個比方跟大家說。一切都是眾寶合成的,而且不是用人工來做的,是不是這樣?所以怎麼能想像出來這個東西的美麗。

然後往下看:

〖金珠鈴鐸。周匝條間。〗

鈴鐺我們世間有,這個一說大家都能想像得到。這個「鐸」呢,就是大一些的鈴鐺,那就是大鈴鐺、小鈴鐺。

這些裝飾在哪兒呢?是在網與網之間。不但很美,而且風吹動的時候,它就自然奏樂,非常好聽!你想我們家的那個鈴鐺,你要是開窗戶、開門,風一吹,它不也互相碰撞嗎?一碰撞,它也發出非常好的聲音哪。但是我們那個鈴鐺,和西方極樂世界那是沒法比的。所以它那個音樂呢,非常好聽,我們的人間音樂沒法比。

這個「周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枝條之間都有這種裝飾。

我想,怎麼說能給大家說明白,讓大家有切身感受。比如說,我們現在過聖誕節,雖然是外國的節,現在我們中國,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也喜歡過這個聖誕節。聖誕節都喜歡有一棵聖誕樹,我們把聖誕樹用什麼裝飾?五彩燈泡,是不是啊?比如說一些紅包,孩子們喜歡的小玩具,都可以掛在這個聖誕樹上嘛。然後電燈泡一亮,閃閃發光,特別美麗。

這個只能啟發大家來想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美景。我們的聖誕樹,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裝飾,那是沒法比擬的。只是用來提示一下大家,往這方面想。

下面看:

〖珍妙寶網。羅覆其上。〗

它那個羅網,是從樹上整個從頂上蓋下來的,所以它用個「覆」。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人世間也有羅網。聽說北京故宮,它上面也用那個網覆蓋,是起保護作用的。而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網,它不是起保護作用的,它這個網是起裝飾作用的。所以它那個網的作用和我們的網作用是不一樣的,它的功能不同。

下面幾句:

〖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這幾句經文是總說。總說什麼?總說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莊嚴」。

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是本有的家珍,不是向外求來的。你只從心性當中求,它自然就現前。到外面去求,是求不來的。

色彩太多、太美,美不勝收。為什麼?因為它是眾寶和合而成,而這眾寶又都放光,它的光又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你說,這個詞是不是非常準確——「照耀無極」。因此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日光,不需要月光,也不需要燈光。為什麼?它所有的萬物都放光,連大地都是放光的,因此,稱為「光明世界」,也稱為「香光世界」「香光莊嚴」。

這都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這一段是說寶樹,重點是說菩提樹。句句真實,沒有一句妄語,我們要完全相信。看了這菩提寶樹,看了這各種裝飾點綴,我們心裡有沒有一幅美好的圖畫?

看下一段經文:

【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這一段經文比較容易理解,它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微風徐徐吹拂,搖動菩提樹上的枝葉,發出無量妙法音聲,傳遍十方佛國。聞者清淨、舒暢,悲心智慧油然而生。音聲微妙,安和雅正,在十方世界的音聲中是無與倫比的。

這一段主要是說音聲。

看下面幾個詞:

〔徐動〕是慢慢地吹動。

〔清暢哀亮〕:「清暢」是清淨舒暢;「哀亮」,「哀」是悲哀,「亮」是明亮。這裡的「哀亮」是說,聞者都能發大慈悲心,都能開智慧。

〔和雅〕:安和雅正。

這一段經文是說寶樹之德。咱們人講德,這樹也講德。這一段是說寶樹之德,奇妙不可思議。

因為枝葉花果都是眾寶所成,微風吹動,音聲自然就像我們的風鈴那樣,音聲特別美妙好聽,類似我們世間的交響音樂。我們世間的音樂不能講法,西方極樂世界的音聲是講法的。你想聽什麼,它就給你說什麼。這真是妙不可言,不可思議,所以稱為極樂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音聲是說法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生活環境惡劣,苦不堪言。就拿人事環境來說吧,已經惡到了極處。人與人之間不能和睦相處,你爭我斗,爾虞我詐,沒有真誠可言。一切以利為重,為了利益,什麼親情、友情、愛情都可以置之不顧。這種情況近一二十年來是越演越烈,真是可怕之極!我們現在看看我們自己,看看我們的周圍,是不是這樣?

過去有一個詞,叫同床異夢。雖然睡在一個床上,但是兩個人做的夢是不一樣的。現在看看我們,好多時候,這個詞都是非常準確的。就連夫妻兩個,現在有多少人不是同床異夢?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現實。

比如說,現在很多老人心不安,很多原因。但是據我了解,老人心不安最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兒女不和。可能我這麼說,很多老人都深有感受。為什麼兒女不和,仍然是你爭我斗?無非是爭父母的那點兒所謂的財產。實際現在父母有多少財產?但是不管多也好、少也好,當老人在世的時候,兒女們已經開始爭奪了,別說等老人走了以後。

所以有時候我就想啊,過去說屍骨未寒,有的可能父母走了,真是屍骨未寒兒女們已經打翻天了。你就說,讓老人在天之靈都不得安寧,你說這樣的兒女是不是大不孝?!

西方極樂世界環境殊勝美妙,人人心地清淨,那清淨心感應的必然是清淨土。

我們現在念佛人多,往生的少,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用不清淨的心念佛,怎麼念都不能往生。

那有人會說,那你為什麼還讓我們念佛呢?不能往生,那不白念了嗎?。

如果你用清淨心念佛,你一定能往生;你不用清淨心念佛,你也不白念。為什麼呢?你可以得六道里的福報。

那六道里的福報,要看你自己本身的修養。

比如說,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你修的是上品的五戒十善,慈悲喜舍,你來生得天福,你升天享天人的福報。這是你修上品的五戒十善;如果你修的是中品的五戒十善,你來生可以得到人間的福報;如果你修下品的五戒十善,是得阿修羅的福報。這個層次,我今天講的還是比較清楚的。念佛一定是要得福的,這一條是肯定的。如果你沒修五戒十善,你所得的福報是什麼?就是說,你沒有修五戒十善,因為你念佛,你也會得到福報,你這個福報是到哪去享呢?到餓鬼道、到畜生道里去享,享這個福。

我說了四個層次。

那有人說了,那餓鬼道、畜生道我可是不願意去,怎麼那裡還有福報呢?

對了,那裡你可以去當個小官兒。什麼官兒呢?你到餓鬼道,你可以去做城隍,你可以去做土地。

大家想一想,你是願意去當城隍,還是願意去當土地,還是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作菩薩、作佛?你一對比你就知道了,那你就知道你該怎麼念佛了,你該怎麼修行了。

看下面兩句:

〖其聲流布。遍諸佛國。〗

西方的一切萬物,沒有一樣不是隨心所欲的。心一動念,想聽什麼就聽什麼,因為法音是流遍其國的。

這一段是講什麼?講樹能說法。

我們娑婆世界的樹,找不出來一棵樹能說法。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樹能說法,不單是樹能說法,花草樹木、小鳥,一切萬物都能說法,你說殊勝不殊勝?

《阿彌陀經》上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眾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這些個樹也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所以,樹說法、鳥說法,你說是不是阿彌陀佛在說法?這回聽明白了。

下兩句:

〖清暢哀亮。微妙和雅。〗

前一句「清暢哀亮」,是音聲之美。後一句「微妙和雅」,是告訴我們節奏一點兒不亂。

前面表音聲,後面表節奏。這能啟發智慧,幫助我們斷除煩惱、斷除妄想。斷除妄想之後,智慧自然就現前了。

下面兩句:

〖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論說法,音聲美妙動人,容易令人開悟。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說法的音聲善巧,都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我們現前的境界,「法音」是指什麼說的?法音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再擴大一點,就是這部《無量壽經》。

這回我們確切地知道什麼叫法音。法音是一句佛號、一部《無量壽經》,這是諸佛所宣揚的第一法音。

看下面一段經文:

【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這一段經文是說:

如果有眾生見到了菩提樹,聽到寶樹宣演佛法的妙音,聞到它散發出來的寶香,嘗到了它果實的美味,身體接觸到它的光明,以及憶念寶樹的種種功德,都能夠得到六根清徹,永斷煩惱憂患。所以在修行上能安住於不退轉,直到圓滿成佛。

看下面幾個詞句:

〔清徹〕是清淨明徹。

這一段經文是說什麼呢?說樹能給眾生真實的利益。六根,因為寶樹都能得到不退轉,都能得到成佛的利益,這真是不可思議!

為什麼能做到這點呢?這幾個詞解釋完了,大家就明了了。

剛才說「清徹」是清淨明徹。

眼見是眼根。眼見菩提樹的形色,這是一個根。

下面〔聞聲〕:這是耳根聽到寶樹說法的聲音。

第三個聞香:這是鼻根,樹有香味,西方極樂世界一一物品都是寶香合成,所以那個世界是「香光世界」,有無量的寶香。

第四個〔嘗其果味〕:這是舌根。

下一個〔觸其光影〕:這是身根。

〔念樹功德〕:這是意根。

上面所說的,就是我們經常談到的「六根」。

那你想,六根接觸的是這樣的殊勝無比的境界,你說這六根能不清淨嗎?六根所對外面的六境,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塵境。我們現在六根所對的六境是塵境,是對的六塵。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完全是性德的開顯。六根根性它是緣外面的性境,根性緣外面的性境,所以皆得六根清徹,清淨到了極處。

看下面兩句:

〖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會退轉,念念增長道心。我們在這個世間,時時刻刻都在退轉,進一步甚至要退十步,你說哪能成就得了?

為什麼會退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讓我們生煩惱,往生極樂世界,真的沒有把握。因為你煩惱不斷,而且是天天在增長。特別是我們今天看不上這個,明天看不上那個,與人不能相處,你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難了,遙遙無期。

所以,我這一段時間,幾乎天天跟大家說,千萬不要搞人我是非,不要看不上這個,不要看不上那個,那真是耽誤你自己往生成佛的大事!

你為什麼看不上別人?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給你的障礙。你不把這個障礙除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沒有份兒。

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境緣」兩個字,這個「境」是物質環境,這個「緣」是人事環境。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說人與物沒有好醜,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邪正。那這一切好醜、善惡、是非、邪正,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你自己的心裡生出來的。

所以,會修行的人,一接觸到外面的境界,心一動念,他立刻迴光返照。返照什麼?是我自己錯了,不是外面錯,這是會修行的人。不會修行的人,就是自己全對,外面全錯。這個就是不會修行。

那幾句名言,前兩天我說了,六祖惠能大師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相左。」這真的是幾句名言,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已經成為我們的口頭禪了。但是,光口頭說不行,必須要在生活中真正地把它落實。

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做人學起。如何能用清淨心、平等心,跟一切人、事、物相處,我們要從這裡修起。你的境界是清淨的、是平等的,你的自性自然就現前了。這時候你會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德同時顯現。智慧、福德在你的心清淨之後,它同時都會顯現出來的。

佛門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兩句話怎麼理解?性德現前,真的有求必應。注意了,性德現前,真的有求必應,有時候你不求,佛菩薩自然來應。我說到這兒,可能有很多同修不理解,不是有求必應嗎,怎麼不求還應呢?這就是菩薩、佛慈悲到極處的具體體現,他知道眾生需要什麼,你不求他,他都來應。

舉一個例子。

我姐姐往生之前,有佛菩薩點化我,告訴我說,姐姐往生有障礙,而且這個障礙很大。告訴我八個字,讓我「退則是進,以靜制動」,就這八個字。我後來跟大家說,我說這是佛菩薩給我的八字方針,給我的定心丸。告訴我這八個字之後,還告訴我,「掀不起大浪翻不了船,韋馱菩薩親自護法。」

大家想,這樣的話,我是絕對編不出來的。因為我心裡有底了,所以在我姐姐往生過程當中,儘管遇到了那麼大的障礙,我真是穩穩噹噹,把我姐姐安穩地送往生了。所以,從這一點,我就特別相信,當你的性德現前的時候,你真的是有求必應。有時候你不求,佛菩薩主動來應。

我這一次,我剛才跟大家說的,就是佛菩薩主動來應的,我沒有求。我能做到,我相信我的同修們,你們也能做到。

再說一說,什麼叫「性德」,什麼叫「修德」。

「性德」是你自性的自然流露,它不是修來的,它是長久的,是用不盡的,這是性德。

「修德」,是你修來的。修來的,有時候它會失去,它不是永遠保持不變的。這是修德和性德的非常大的一個重要的區別點。

所以說,我們的性德,如果你現在能夠透露出來那麼一分分,這按老法師的話說,你的性德能夠透露出一分分,你都受用大自在了,你就得大自在的受用了。如果你透露出來的是多多分,剛才咱們不是「分分」嘛,向外透露,如果你能透露得多一點兒,恭喜你,你成佛了!

所以,我們的性德多麼重要!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性德,通過我們的學佛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我們的性德,一定要通過我們學佛、念佛,把它開顯出來。

下面一段經文:

【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因為看見菩提樹的緣故,立刻獲得了初地至八地大菩薩所證的三種境界。

「音響忍」是一、二、三地菩薩們的境界;「柔順忍」的「柔順」是四、五、六地菩薩的境界;「無生法忍」是七、八、九地菩薩的境界。如果你到了無生法忍,你已經證得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簡單說說這三種忍:

〔音響忍〕是信難信之理而不惑為「忍」。就是這個難信之理你能夠信,你心裡不生疑惑,這就叫音響忍。聞法悟道,知一切法不實,如空谷迴響,名音響忍。這是簡單說,大家先了解一下。

〔柔順忍〕:對順境不起歡喜心,對逆境不起瞋恚心,從順、逆境中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叫柔順忍。

〔無生法忍〕是以真實的智慧,安住在不生不滅的事實真相中。

這三種忍都是地上大菩薩證得的境界,大家看,這三種忍是大菩薩們證得的境界。這一段經文,是非常具體地說到真實的利益。這三種忍,六根緣寶樹就都能得到。大家想,這三種忍是大菩薩們證得的境界,我們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三種忍我們立刻全都得到了,你說這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太殊勝了!就是你看見菩提樹,這三種忍你就都證得了。眼見色得三種忍;耳聽聲得三種忍;鼻嗅香得三種忍;舌嘗味得三種忍;身觸其光影得三種忍;乃至於憶念這樹的功德,也得三種忍。

這真實的利益,實在是太多、太大、太殊勝、太不可思議!

這三種忍是不是一般修行人夢寐以求的?在西方極樂世界,得來全不費工夫。這句話大家聽明白了,這三種忍是我們修行人夢寐以求的,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得來全不費工夫。

我舉個例子給大家說,說什麼呢?比如說,有一句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個大家都經常說。是不是心裡對這幾個字、這句話有真正的認識呢?不一定。那如果你真的認識到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說你還爭什麼?

有人曾經跟我這樣說,他說,「劉老師,我也知道,死了以後帶不去。但是我現在的想法就是,死了以後我能不能帶去我不管,現在我活著,我就想擁有。」你看,這幾個字他知道。他說「死了以後能不能帶去我不管,我現在活著,我就想擁有。」

那我再跟你說一句,你說你想擁有,你能擁有得了嗎?不說別的,我給你打個比方,比如說你晚上睡覺,你兩眼一閉,咱別說你死,先說你睡覺兩眼一閉。兩眼一閉之後,你說什麼東西是你的?什麼東西都不是你的了!你說你為了擁有,你自己給自己加了多大的壓力!你說你自己的負擔該有多麼重!你的煩惱該增加了多少!你就為了你所謂的你要擁有,你把所有的快樂和自在全都拋棄了,你說你是聰明?還是智慧?還是愚痴?

有這樣一個例子,就是一年前吧,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看了這麼一個報導,那應該是真人真事。南方的某一個城市,有一家花兩百萬買了一棟房子,我估計是別墅吧,兩百萬買的。然後又花了一百萬,把這個房子裝修好了。裝修好了,一家三口人,夫妻帶著一個孩子,就住進去了。住進去不久,三口人全死了。怎麼回事兒?中毒了。就是裝修材料有毒,沒等這個毒消盡呢,人就進去住了,所以三口人都死掉了。

大家想想,他擁有了沒有?擁有了房子,但是命失掉了。擁有了房子,失掉了生命,你說哪個重要?是不是還是生命比那房子重要。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來到這個道場以後吧,去年十月份,不就是有這個提示嘛,就說我該講《無量壽經》。當時呢,這面的護法居士非常上心吧,非常認真負責。

她跟我說,她說:「老師,講《無量壽經》是一個大事,我得弄一個錄影室錄像。」

我說:「用不著,咱們就隨便找一個小房間,給它收拾收拾,就可以了。」

我說:「以前小於給我錄像,不也都是那麼簡單嗎?也沒有什麼錄像室啊。」

她說:「不行。」因為什麼呢?我住在這個地方啊,它離飛機場比較近,每天那個飛機都要起落若干次,那個聲音確實很大。

我說:「這個也不要緊,咱們再想辦法克服。」

她總覺得講《無量壽經》是一件大事,不甘心,所以就弄了一個錄影室。不是特別複雜的,也不是特別簡單的,中檔的吧,弄了一個錄影室。因為當時有點兒著急,就趕快進住吧。錄影室建好的第一天晚上,把衛生打掃打掃,第二天我們就進去錄音錄像了。

當時,因為我嗅覺不靈敏,我聞不著味兒。同修們說那個味兒挺大,行不行?我說沒事兒,我聞不著味兒。結果就在那兒錄了十一集,就是《真情無限》的那一個專題,還有後面《智者非凡》這一個專題,兩個一共是十一集。

但是,到最後我是越來越有感覺了。什麼感覺呢?我仍然是聞不著味兒,但是我覺得我氣短,上不來氣了。尤其是那個《智者非凡》,如果同修們要注意認真看,到後面的兩集,尤其是最後的那一集的後半段,我幾乎都要堅持不下來了。我就採用開快車的方式,趕快給它說完。所以那兩個專題,就是在我中毒的情況下給大家講的。所以,可能大家一看,老師這一次好像精神狀態不是太好。你們要看出來了,那就對了。

因為什麼中毒了呢?甲醛中毒了。那個甲醛中毒啊,真的挺厲害的,就是上不來氣、眩暈。因為我從來沒眩暈過,我不知道眩暈啥滋味兒,這回我可知道了,整個房間都是轉的,不是晃的,是轉的。所以我告訴大家,以後誰家裝房子,裝修完了一定要放它個幾個月,半年一載的,然後人再進去住,這樣是比較安全的。

我說這個事兒,那大家是不是應該提起警覺?後來我中毒了,這面的護法居士真嚇壞了,把老師整中毒了。

我說:「沒關係,過些天就好了。」

那我現在不是挺好的嗎?我說:「你不聽老師話,你就吃虧了吧?不讓你整你非得整,你要不整這個東西我能中毒嗎?」我們後來都當玩笑來說了。

所以現在呢,我給大家講《無量壽經》是又弄了一個小屋,這個比原來那個更簡單了。我說那個屋看看行不行,那個屋比這個屋大。因為這個屋吧,有的時候都感覺到機器有點兒伸展不開。

我現在主動要進住了,護法居士堅決不讓了,說:「我可不敢讓你去了,再去再一次中毒可咋辦?」

我說:「不至於,還有佛菩薩保佑呢,是不是?」

所以說,這些東西,就是你追求的那些東西,有的時候就一點用都沒有,完全沒必要。

我是一貫主張,把複雜的事兒變簡單,大道至簡。千萬別把簡單的事情變得那麼複雜。

老法師曾經給我們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台大,那就是台灣大學唄,有一位老教授,他是教考古學的。這個老教授他教了幾年書,過的是比較清苦的生活。後來這個老教授他就開始做生意。做什麼生意呢?專門出版古書。因為他有方便條件,他和故宮歷史博物館這些人關係都比較密切,因為他是考古學教授嘛。所以呢,他的方便條件就是可以把博物館裡的古書借出來影印,然後出版。他就做這個買賣的,賺了不少錢。這個東西我不知道為什麼,怎麼那麼賺錢,賺了不少錢。

他賺了錢以後他開始幹什麼呢?買房子,置不動產。老法師出家不久,有人告訴他,告訴咱們老法師,「那個某某教授啊,他現在已經買了五十多棟房子了。」這五十多棟是個什麼概念?我想像不出來。「再過幾年哪,就更不得了了,至少他能買一百棟房子。」再過一二年,這個教授死了。

辛辛苦苦地拚命賺錢,買了五十多棟房子,你說他擁有了沒有?既擁有又沒擁有,對吧?說擁有了,他買到手了;我說他沒擁有呢,他人死了,你說這房子還歸他嗎?不歸他了。

這是老法師給我們舉的例子。

在這裡,我用這個例子告訴大家,真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忙,這句話好好掂量掂量,我真不知道你為誰辛苦為誰忙!

所以說,這幾種忍我給大家說了,然後又給大家舉例子,不知道大家這一次能不能夠有所收益。我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真的提起來,假的放下。

看下一段經文: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這一段經文,佛告訴阿難,極樂世界,如是稀有不可思議的寶樹、花果都做佛事,使見聞的人能夠破迷開悟,這都是無量壽佛的威神力、本願力、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所成就的。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樣的殊勝?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的。這一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寶樹、花果都做佛事。

在我們這個世界,怎麼做佛事?現在老法師經常提倡,要把宗教的佛教回歸於教育的佛教。就是說我們現在做的所謂的佛事活動,有點兒偏離釋迦牟尼佛的正軌了。

解釋這麼幾個詞語:

〔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事」是事業。合起來,「佛事」是指講經說法,令眾生破迷開悟,這叫「佛事」。

〔威神力〕指彌陀果德威神之力。

〔本願力〕指彌陀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之願力。

〔滿足願〕是四十八願願願圓滿了。

〔明了願〕是智慧,指彌陀的願都是智慧所成就的。

〔堅固願〕是指彌陀永遠精進,沒有退轉的堅固的願力。

〔究竟願〕就是幫助所有眾生一生平等成佛的大願,這叫「究竟願」。

佛告訴阿難:

〖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

這幾句經文是敘事,敘述事情,事實真相確實如此。

「佛事」是什麼?是講經說法,教化眾生。

名詞沒有錯,現在不也叫佛事嗎?名詞沒有錯。但是現在的佛事內容變了,變質了,不是原來的那個意思了。從前佛事是教學,講經說法。現在我們一聽到佛事,往往立刻就想到了寺院裡做經懺佛事,超度死人,這個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真正的佛事,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現在的佛事,經懺佛事,超度死人。

所以老法師多年來,一直是力倡要把宗教的佛教回歸到教育的佛教,並且身體力行,給我們樹立了榜樣。老人家的功德無量無邊,真不愧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當代聖僧!

看下面幾句: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這段經文是總說,是阿彌陀佛的神力、願力變現出來的。就是我們今天這一品經文所說的這些內容是怎麼來的?是阿彌陀佛的神力變現來的,是他的願力變現來的。

這個「滿足願故」啊,就是說阿彌陀佛願心圓滿了,願心具足了。

四十八願的展開即是無量的行願,所以我們讀了這一品經文,學習了這一品經文,我們是不是應該信念更加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該是我們不變的信念,不變的願力。

隋唐時代的大德呀,他們對《無量壽經》的讚嘆,是這麼說的,《無量壽經》是大乘中之大乘,一乘中之一乘,這不是普通的法門。修學這個法門的,皆是不可思議的根器,不是普通的根器。

最後這兩句話,包括我們所有的同修們。你們選擇了這個法門,隋唐大德說「皆是不可思議的根器,不是普通的根器。」你現在認識你自己了嗎?你不是普通的根器,你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這樣的信心和願力、會更加堅固的。

下面,我們說一說這一品經文的幾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這一品經文介紹阿彌陀佛講堂旁邊的菩提樹。

這些樹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樹說法就是阿彌陀佛在說法。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說法的音聲善巧,都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法音」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這是諸佛所宣揚的第一法音。

第二個要點,極樂世界是一個很特殊的世界。

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應化身,有無量無邊的道場。他可以化現無量無邊的化身,到無量無邊的道場,為無量無邊的眾生講經說法。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阿彌陀佛講經說法的道場,這是不可思議的無比殊勝。

第三個重點,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性德現前,真的是有求必應。有時候不求,佛菩薩自然來應。

修德與性德不同。修德是修來的,不是自性本具的,修德會用得盡。性德不需要修,是自然的,是自性本具的,是用不盡的。性德現前,受用自在,使我們能夠不退成佛。

第四個要點,在西方極樂世界見到菩提樹,就可以證得三種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從中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非常具體的真實利益。

念佛法門真的是難信之法,念佛法門是一切法里的真實法。

這是這一品經文的四個重點。

這一節課的交流就到這裡了。

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