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菩提心述要2


時間:2018/10/9 作者:阿飛

第1卷

因為有菩提心才能夠生起諸佛的功德莊嚴!

菩提心修學述要的大綱

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中華文化裡面的善是什麼內涵呢?

大乘佛法裡面的善是什麼內涵呢?

行善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修行者五種的心態,決定你五種的果報!

第2卷

放棄今生,追求來生!

這個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我們人生是由五種元素構成的

心住外境,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

生命是修來的,不是爭來的!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你根本思想建立起來了,你修行就上路了!

第3卷

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這個是你可以決定的!

為什麼我們要把善念提升到願力呢?

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楞嚴經》講安住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

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

發願的功德!

第4卷

什麼是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呢?

什麼是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呢?

發菩提心之前先要生起出離心!

我們要思惟輪迴的過患!

我們要思惟死歿無常、暇滿難得!

菩薩有兩種: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

發菩提心的七個次第!

為什麼善光公主生生世世得到尊貴的果報?

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

假借眾生的因緣來產生施捨!

第5卷

觀一念心性的時候,是怎么觀呢?

什麼是痛苦之門呢?

我們怎么打開涅槃安樂之門呢?

從妄想執著當中,回到了菩提本願!

一個人會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

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

有三種障礙會破壞菩薩的菩提心戒體!

保護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空觀的智慧是保護菩提心的!

我們的心性本來是沒有相狀的!

第6卷

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緩的!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一念的平等大願,啟發了真如的功德!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

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皆回向。

你一天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功課!

你發了願以後,你必須要不斷的長養這個願!

你必須要用你的生命,去實踐你這個願力!

遇到逆境的時候,你要用智慧來隨時調整自己!

菩提心的功德!

發了菩提心圓具五德!

好好堅持你的菩提心,用你的生命來守護它!!!

【1】因為有菩提心才能夠生起諸佛的功德莊嚴!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1卷

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好,大家請放掌。

我們有三天六堂課的時間,跟大家談一談菩提心的理論跟它的方法。在我們大乘佛教當中,佛陀開示了很多修學的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乃至於八萬四千法門,但是這些法門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就是整個大乘佛教的核心的思想,就是菩提心。比方說一棵樹,一棵樹它一定是有根,它才有枝葉花果,如果這棵樹沒有根,這棵樹它根本不可能有枝葉花果,菩提心亦復如是,它是整個大乘菩薩他的根!我們因為有菩提心,才能夠生起諸佛的功德莊嚴。

為什麼菩提心這么重要,它能夠當做整個菩薩的根呢?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是用因緣來觀察人生,所謂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在我們生命當中,每一件事情的出現,一定有它的理由——事出必有因。當然,諸法因緣生,這個思想,在世間的道理,世間的聖賢也曾經提過,比方說,儒家說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吧?一個家族要興盛,你得積善;一個家族為什麼會衰敗?因為造了惡業。所以在儒家思想,它對人生的快樂和痛苦,它也是認為背後是有因緣的,人生是有軌則的。

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看這個儒家的因緣觀,是比較狹隘的,因為它只講到今生的因緣——你的父親積了陰德,所以你子孫興盛;你的父親有損陰德,所以子孫就注定要衰敗,只有今生。佛教的因緣觀,是廣大的,它講到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緣。我們慢慢知道佛教的因緣觀,它過去、現在、未來是分不開的,它是一條線貫穿的,你的現在,你離不開過去,你不可能跟過去切割的,當然,你的現在,也離不開未來,所以,佛教因緣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同時存在的。

那么三世的因緣是怎么觀呢?佛法是習慣性從兩部分來看人生,佛教的因緣觀,在祖師大德的這個解釋,他是從兩個角度來看人生的,第一個:你的過去跟今生這一塊,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現在跟未來這一塊,你將往哪裡而去?我們一般的人生是兩個重點。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決定你今生的結果,這一塊是由業力決定的。比方說你今生身體很健康——你從慈悲的業力而來;比方說你今生富貴——你從布施中來。凡是你今生的結果,都是由過去的業力所決定的,所以我們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是吧?你今生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基本上都是跟過去有關。我們今生所造的業,大部分都沒有表現出來,所以我們今生的結果,是在乾什麼?在酬償宿業。人生是來還債的,這句話沒有錯,我們一個人,有百分之五十,是你做不了主的,比方說你身體健不健康,你說了不算;比方說你是不是富貴,也不是你今生可以決定的;比方說,你跟六親眷屬的關係怎么樣,你也沒辦法決定。只要是跟結果有關係的,你大概只有認命,跟結果有關係的,因為,這個是過去跟現在的互動,我們叫做酬償舊業。

所以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無奈的,佛陀要我們放下,就是這一塊;但是人生有百分之五十是充滿希望的,那就是現在跟未來這一塊。佛陀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當你面對這些結果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就決定你的未來。你可以用負面的思考,來面對你的人生;你可以選擇正面的思考,來面對你的人生。比方說一個逆境,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種障礙,你也可以把它當做一種考驗,這兩種心態,到最後這兩個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同樣一個逆境的出現,但是因為他的心態不同,決定他的未來。

佛教是重視未來的,因為過去已經是不能改變,現在是無常變化的,未來是可以創造的,說未來是由誰決定的呢?是由因緣決定的。什麼叫因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在智者大師說:就是你的種性。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種性?你是三惡道的種性,你經常產生負面的思考,你是人天種性,或者你是聲聞種性、菩薩種性,你的習慣性的思考,已經在醞釀你的未來了。所以我們生為一個今生,我們一半是在還債,另外一半,我們又在開創未來,而開創未來這一塊是更重要了。

那么,我們的未來是由我們的思想決定的,這個「思」跟「想」,我們是一起講,其實思跟想是不太一樣的。我們一般人是先有想,想是從什麼地方來呢?從感受而來。我們一個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這感受是直覺性的,跟你的業力有關。但是感受會牽動我們的想像,但是想像也不足以主導我們的行為,但是你如果經常生起一個相同的想像——想久成思,這個思心所就是一種堅定的願力,這個你就要小心了!當你形成一種思想,而且經常的發生,已經從「想」提升到「思」,那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經在引導你的生命,往某一個方向走。

所以,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不是想,其實我們一天打很多妄想,幾千萬個妄想,但是,我們不是所有的妄想都會去實踐,是吧?有些妄想打了就算了;但是有些妄想,它變成一種「思」的時候,一種決定性的力量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去做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反省我們的「思」,這個「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心中的願力,我們心中的願望,或者說我們心中的執著,或者說我們心中所住,我們待會會談到,你住在不同的因緣,會產生不同的「思」,會創造不同的「想」,推動不同的身口意的造作,也不斷的去創造你的未來。

那么所有的思心所當中,最為殊勝圓滿的思心所,就是菩提心了,它是一個美好的想像,加上一種堅定的願望而成的。成佛只有善念是沒辦法成佛的,很多人都有善念——我很想要做好事情,但是你一定要把它提升到菩提心的時候,是我一定要這樣子做。所以菩提心是:一個好人,再加上一個堅定的願望,就變成一個道人。道人跟好人的差別,兩個都經常起善念,但是,好人只是想一想就算了,道人是會把你的想法,變成是一種願望去實踐的,就是把「想」提升到「思」。所以,很多人說:菩提心跟慈悲心有什麼差別?很像,因為它也是希望眾生離苦得樂,但是,慈悲心是:我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菩提心是:我一定要讓眾生離苦得樂,差在這個地方,因為它背後有一個「思」,一種決定性的願望。

我們這三堂課,就是談到:為什麼要發願;第二個,如何發願;最後,發了願以後,它的功德是什麼?我希望透過這三天我們的學習,把我們的善心,把它提升到菩提心。善心是一個生滅法,是六道輪迴的,但是菩提心的時候,就超越輪迴了,這個就是我們這一堂課的主要宗旨:就是把諸位一個慈善的心,把它提升到菩提心,這個就是我們上這個課的主要宗旨。

【2】菩提心修學述要的大綱

好,我們看講義。「將述此義,大科分六」,我們有六個主題,來跟大家做三天的討論。

第一個:生命的主導者。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到底這個生命是怎么來的,是什麼力量來主導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為什麼有些人到三惡道去了,為什麼有些人死了以後,到人天去了,為什麼有些人死了以後,到淨土去了,為什麼?那個引導我們生命的力量,到底是什麼,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發心的差別。我們一個修行者,每一個人對生命有不同的期許、不同的願望,這個地方我們講到差別。

第三個:如何真正的發心。我們如何把我們真正的慈善的心,把它升華成菩提心,這第三個是重點。

第四個,菩提心的退失。當我們生了菩提心,我們要加以保護,那么在什麼情況之下,菩提心會退失,這個要注意的。

第五個:菩提心的增上。當我們菩提心生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用方法的修學,使令它能夠增長廣大。

第六個:菩提心的功德。當我們已經如法的生起菩提心,在我們生命,會帶給我們生命一個怎么樣的殊勝的功德。

我們用六個主題,來跟大家談一談菩提心。

【3】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

我們看第一個主題:生命的主導者。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先講到心為業主——我們的思想,是我們行為的一個根本;第二個:五蘊。在我們五蘊當中,有一個主導的主人。一個是純講理論,第二個是把它落實到我們五蘊的實際的操作,心為業主是理論這一部分的,五蘊主人是講實際的修學。

好,我們看第一段:心為業主。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回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好,我們加以解釋。這個地方,有三大段,我們先看第一段:「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當我們經過一生的修學,我們最後可能會有兩個結果,人生到最後,到臨命終的時候,要算帳,要算總帳,有一種人是成佛做祖,成就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他今生的努力沒有白費,有無量的功德莊嚴來等待著他來受用;第二種人,一生的行為造作,落下了什麼樣的結果呢?是墮坑落塹,帶著滿身的罪業,到三惡道去了。那么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差別呢?同樣是把今生走過了,為什麼有些人成佛了,有些人到三惡道呢?我們說,人生是有它的軌則的,這個軌則就是因緣。什麼樣的因緣決定呢?所「爭」,這個爭就是差別,就是你一念之間,就是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心、境碰撞,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思想。就是說,你的過程是很重要的,你經常用什麼樣的思想,來面對你的人生。

佛教把思想,尤其是《楞嚴經》,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屬於善惡這一塊。它把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先講清楚。這是第一個我們要修的,先斷惡修善;第二個就更高了,講到「真」跟「妄」的問題。什麼是真實的心?什麼是虛妄的心?這兩個層次。我們先求斷惡修善,第二個再求返妄歸真,這個地方我們後面再說喔。總而言之,由善念引生安樂的果報;由真實的心念,而成就出世的解脫。

【4】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我們看第二段的蕅益大師的引證:「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儒家的思想當中,他看到了我們心中啊,有兩種不同的心態:第一個是人心,第二個是道心。這個人心啊,是一種帶有欲望的、帶有私慾的一種自私、保護自己的心態,這是所有煩惱的根本,一個人為什麼起煩惱?因為他保護自己啊,沒有一個人真正喜歡起煩惱的,都不得已的——自私嘛。所有的煩惱,都是跟自我意識有關嘛,因為他保護自己,他只好去傷害別人,所以叫私心,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私心是非常的危殆難安,就是勢力非常強大。那么人的心當中,也有道心哪——這種善念、正念哪,但是微弱難明。從儒家思想呢,他認為說啊:人的心啊,有善惡兩方面,有私心也有道心,但是,邪惡的心的力量是遠大於善的力量,這是第一個思想。第二個:「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一個聖人,如果放縱了心念,他就變成一種狂妄的惡人;反過來,一個狂妄的惡人,如果能夠克制自己的惡念,能夠克制自己的念頭,他就變成一個聖人。

所以,所謂的凡聖,在儒家的思想就是說啊:人性有善、惡的兩面,那么,為什麼他能夠變成一個好人呢?因為他有克制力;為什麼他是一個壞人呢?因為他沒有克制力。也就是說,即便他是一個好人,他也是有惡念,只是他把惡念克制住了。所以儒家思想他強調「克己復禮」,一個人要善於克制自己,這是整個儒家的根本思想,那么這個思想跟佛教很像了,也是講調伏。

我們看他最後的引證:「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所以他引用這個當時啊,舜一個很孝順父母,很勤政愛民,造福人群的一個皇帝;跖,他是當時的盜賊啊,他聚集九千多人,到處搶劫殺人。這兩個人,都很有才華,為什麼舜表現出來的是善的一面,而跖表現出來的是邪惡的一面呢?因為「利與善之間也」——因為舜把他善的這一方面表達出來了,他把惡的部分調伏了;而跖相反了,他把他邪惡的一部分表達出來了。

所以從這一段蕅益大師的開示,我們知道一個道理:每一個人的心中,有無量無邊的寶藏;每一個人的心中,也有很多很多的地雷,就是你惡念。那么,他為什麼往生淨土了,因為他把地雷蓋住了,他把寶藏開發出來,他用正確的方法,來調治自己。他往生淨土,不是說他沒有惡念啊,不是啊,他也有地雷,但他不去碰撞地雷;有些人到三惡道去了,他也不是沒有善念,他沒有去把寶藏開發出來,他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激勵他的善念,反過來他去碰撞地雷,所以他失敗了。

所以方法是很重要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佛做祖;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往生淨土;當然,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墮落到三惡道去,關鍵是你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調治你的內心。

【5】中華文化裡面的善是什麼內涵呢?

我們先從善、惡的角度來看人生好了。你看,什麼是善念?從華人的文化,中華文化裡面,有三個主軸思想:第一個是孔夫子提出的,第一個最早提出「什麼是善」,它的標準在哪裡?

孔夫子提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仁。」

那什麼是仁呢?孔子說:「仁者愛人。」那么,孔夫子提出的這個「愛人」哪,他是怎么思考的呢?他不是平等的喔,他是「推己及人」——我先愛我的家人,我再愛我的朋友、我再愛我的同鄉的人、再愛我同一個國家的人、再愛世界的人,他是一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是從自己推廣出一種善念,而愛所有的人。這個就是一個我們在中華文化裡面,最早提出「善」的第一個標準,就是「仁愛的心。」

當然我們台灣,我們台灣的特色啊,真的有仁愛心的人很多啊,這當中除了我們本身,過去生中的栽培啊,我個人覺得:慈濟——功不可沒!它把整個台灣的善念帶起來了,你看世界各國的災難一發生,台灣的捐款都是排前幾名的——仁愛之心很強。就是說:我希望我離苦得樂,我也希望你離苦得樂,一種感同身受的心、一種愛人的心,這個台灣目前做得非常好。所以我們在整個世界當中,我們相對的安定,雖然世界動盪,我們相對的富足,就是仁愛的心很多。

第二個,繼孔夫子之後,有一個孟子,他對善的定義啊,提出第二個思考,叫做「義」,正義的「義。」那么「仁」是一種慈悲心——我愛我自己,所以我希望我離苦得樂,而我也希望你離苦得樂,一種感同身受。但是「義」,它是比較一種強烈的氣勢,它是一種羞惡之心,羞是針對自己,我自己有做錯事,我感到有羞愧;惡是針對別人,你做錯了事情,我要批判你。所以孟子,我們講孔孟、孔孟,其實孔孟思想不太一樣,孔夫子比較含蓄,孟子是比較張揚。所以有人說:「讀《論語》啊,如沐春風啊;讀《孟子》啊,如聞戰鼓啊。」孟子是好辯的,他好辯他強調義,他就要有氣勢啊,他要伸張正義嘛。

這個是我們中華文化裡面,第一個是仁愛之心,第二個是正義的心,還有第三個思想很重要:就是道家的「無為」的思想,也影響我們華人社會。在道家裡面,因為儒家思想是有所作為了,不管你是去愛人,或者是去「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種正義的心,都是有為的思想。那么道家是無為的思想,老莊認為說啊:人哪,好好活著就好,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講一句話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說啊,天地間有它的規矩跟章法的,你看白天太陽出來了,晚上太陽下去了,它有一定的規矩跟章法,不會因為有聖賢的出世,喔,太陽就會從西邊上來,不可能嘛;也不因為紂桀,那么這個桀,亂做事情,太陽就不出來,也不可能嘛。所以他認為說:什麼仁愛了、正義,通通多餘的,人只要順其自然就好。

諸位可能知道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就是莊子的公案:這個楚國的國君,要請莊子做大夫,就派了兩個使者,去找莊子,莊子在湖邊釣魚,那么這兩個使者就說了,說:賢者,我們國君希望你能來做我們的卿大夫。莊子就說啊,說你們楚國的國君,以前,你們的國君,留下一個這個千年的烏龜,烏龜已經死掉了,但是你們的國君還寶貝的不得了,把它供在廟堂當中,穿上黃金的衣服,就供著。莊子就問那兩個使者說,他說:你們想想看,身為一個烏龜,它是被人家好好的供在廟堂上好呢?還是夾著尾巴,在泥巴裡面打滾比較好呢?他說:那當然能夠活著,在泥巴裡面打滾比較好啊。莊子說:那對不起,我就是準備夾著尾巴在泥巴打滾的那隻烏龜。因為在老莊的思想,認為說:生命的價值,來自於生命本身,自由自在活著就好了。所以這個無為的思想,在華人社會,影響到一種無爭——與世無爭。

那么,在整個諸子百家當中呢,最有價值的三種思想,第一個:孔夫子提出仁愛的思想,這是第一個根本思想;第二個:孟子的正義的思想;第三個就是:老莊的無為思想。

一般來說,華人社會,不管你是在新加坡、在台灣、在大陸,這三塊,只要是華人社會,大概就有這三種思想。我們一般來說,得意——用儒家思想,你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官,你能夠伸張正義,用慈悲心面對大家;你失意,有老莊——無為而治。

【6】大乘佛法裡面的善是什麼內涵呢?

但這三種思想,從佛教的大乘的眼光來說啊,還是不圓滿的,為什麼呢?大乘的核心思想:他必須在善念當中,還多一個重要的智慧。諸位你們猜猜看,是什麼智慧?這三個思想都不錯喔,一個人能夠做到仁愛、正義、無為,與世無爭,那么該幹啥幹啥,已經不錯了。大乘佛法認為:你所有的善念,都必須跟空正見相應!

什麼叫空正見?

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所有的思想,必須從佛性裡面出來的,才算,這標準很高啊。我今天看到一個可憐的人,在我面前出現,我起了一個慈悲心,我因為這個可憐人的觸動,我起了一個慈悲心,在大乘佛法說,這種慈悲心是生滅的,因為你攀緣外境而生的。

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是因為從真如本性開顯出來的,它是由內而外,大乘佛法的標準是:所有的善念,只要是由外而內的,因為外境的刺激,產生你一種感受,這個感受引生的善念,通通不算數。

所以大乘佛法它是稱性起修——你必須要了解你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你為了要開顯你真如的功德。同樣是善念,但是它的操作方法不同,我們一再強調:方法是很重要的。我們這個心態,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念心喔,你的現在的心,可能會讓你墮落,你這個心,也可能讓你變成淨土的莊嚴、變成成佛的莊嚴,但是你怎么去操作這念心,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處處充滿了地雷,我們這一念心,同時也處處充滿了寶藏。

那么,我們怎么把寶藏開顯出來,我再講一次:稱性起修!你的思考模式必須是: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佛性,具足無量的功德莊嚴,但是我必須要假借事修,我必須假借布施的因緣,來啟發我內心當中布施的功德;我必須假借持戒的因緣,去成就我內心當中本具的持戒功德,叫做「托彼外境,顯我自性」,它是「無不從此法界流」——從心性發射出來,最後還回歸到心性。我再講一次:你所有的善念,必須從佛性射出來,最後又回歸到佛性,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

所以,你的善念必須是安住在真如的角度,這種善念,大乘佛法才承認這個叫善念,叫做真實的善念。從表面的角度來說,一個菩薩跟世間的慈善事業非常接近的,但是外表的行為,不足已決定你來生的果報。我們講過,生命是由你的思想決定的,同樣做一件事情,同樣是掃地,你為了要賺錢,你的工作去掃地,你為了護持三寶,你去掃地,你為了要開顯佛性去掃地,功德完全不同。所以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操作你的內心,是很重要的,這個叫做「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方法,來操作我們這一念心,你才可能成佛做祖,不是只是做慈善事業,那是表相了。你的心態的準備、你的方法,是很重要的,這個我們一般叫「止觀」,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觀照。

好,那么這個地方只是提出了一個大綱了,後面我們詳細的說明這個不同的心態會有不同的結果。

【7】行善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看第二段: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講到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法門,比方說你持戒了、比方說你研究教理了、比方說你修止觀了,我們每一天會做很多很多的功課,當然你也會做很多的慈善事業,但是,你的心態用什麼方式去操作,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們看第一個:「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如果你今天做這件事情,是要得到別人的讚美,是要得到種種的利養,那么這個善法,最後會讓你墮落。蕅益大師的這個思想,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修善反而墮落?他這個是這樣:當你用染污心去修善的時候,你這個善法,變成了被你的心所染污了,因為你用名利心來修善,你不是真正的慈悲心,你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讚美、為了搏取別人的利養,這個我們叫做夾帶利名心的善法,你最後是三惡道的果報。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種果報,它本身是善法,所以在戒律上說,說一般來說,用染污心去修善,會有什麼結果呢?你會在卑賤的果報中,去享受你的福報。比方說,你變成一隻狗,但是你跟一般的狗不一樣,雖然你用染污心去修善,但是你還是修善、你還是去捐錢呀,你這隻狗會被人家養的肥肥胖胖的,會讓主人寵愛著你,會給你吃好、穿好、住好,但是,你是一隻卑賤的狗。因為你的心態是卑賤的,你的心態的層次是利名心,智者大師說:你種性如此了,所以,他會在一種卑賤的三途當中呢,去成就安樂的果報,他不可能成就尊貴身,尊貴身是指人跟天。

【8】修行者五種的心態,決定你五種的果報!

好,我們看第二個:「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這種人是有慈善心了,但是他執著取相。執著取相就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執著於心中的我相。他有一種自我意識來修善:誒,這件事是我做的,我見很重,他雖然我見很重,他還是跟慈悲心相應了,這個人是人天果報,這個是執著我相;第二個:執著神通感應。這一般來說就是修行人——打坐。那么執著神通感應,這個就是魔外種子,變成魔道了,這個《楞嚴經》講很多了,就是你追求感應了,你打坐的時候,經常看到佛菩薩來跟你講話了、看到天龍八部來跟你恭敬了,你經常去攀緣這種外境感應神通,來生就很可能變成魔道。

前面兩個都是三界的輪迴,我們看第三個:「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出離心。他所做的善法,都是希望能夠趕緊的岀離三界,他厭惡生死的輪迴嘛,那么這種人是二乘的種子;「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這個是菩提心了,他希望能夠自身的覺悟,他也希望用種種的方法,來幫助別人覺悟,這個是菩薩種子;但是最高的是:「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他能夠迴光返照,一念清淨的心性,從心性當中生起大悲心,去依體起用。那么,依止根源,這個「徹其源底」,就是依止真如本性,「修習一切善法,共回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

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同樣的修行者,有五種的心態,決定你五種的果報:

第一種人:他修善的時候,他為了搏取別人的恭敬。這種人大概來生到三惡道去了,可能變成一個龍王,或者做一隻螞蟻的王,或者做一隻福報很大的狗等等,總而言之,他在三途裡面成就安樂的果報。

第二個:執著取相。以自我意識來修善,或者是攀緣種種的神通感應來修善,那么這種人,可能是諸天的果報,或者是天魔外道,在《楞嚴經》講到叫仙道。我們講六道輪迴,《楞嚴經》講七道,除了六道以外加一個仙道,就是他追求感應神通,來生變成仙人,這也是屬於這第二種。

那么後面三種,都是佛教裡面的好的思想:第一個出離心,第二個菩提心,第三個空正見。大乘佛教所有的修行,都必須用三種的善念,三種的這種思想:第一個是出離心,第二個是菩提心,第三個是空正見來引導,你才能夠把你心中的寶藏開顯出來。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所以,我希望我們大家在判定一個價值的時候,我們不再用這個法門本身,說:哎呀,你持大悲咒比較好,還是持楞嚴咒比較好?這個是外行人講外行話了。法門本身沒有自性嘛,是那個推動的心——能念的心嘛。

這個法,是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什麼叫緣起?你用不同的心態來推動這個法門,比方說你這個車子,車子沒有好壞了,但是你這個前面那個馬,那個馬車的那個馬,這個馬可以把這個車子,可以帶到人天去,這個馬車也可以把它帶到三惡道去了,關鍵不在那個車子,關鍵是在那個馬。所以,你心是一個正確的心態,你修什麼法門,通通是正;你心態是錯誤的,修什麼法門,通通是誤導了。我希望我們慢慢知道,一個佛教徒跟一個慈善家最大的差別,慈善家也做慈善事業,佛教徒也做慈善事業,這兩個心態不同,結果也不同。所以你看,佛教很強調什麼?覺悟,佛者覺也;慈善家他修習善法,他不見得覺悟了,他還是用顛倒妄想來修善,所以他永遠是在六道裡面輪迴了。

所以你自己的心理素質,你用什麼樣的思想,來操作這個善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再強調:我們一念心有無量的寶藏,我們一念心有無量的地雷,是非常公平的,但是你要有一個正確美好的思想,去操作你這念心,你就會出現無量的珍寶;如果你思想錯誤去操作這念心,它就出現種種的地雷爆炸。這個就是我們今天第一堂課我們所要講的——心為業主,也就是蕅益大師強調的:「成佛做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你心態的準備,你心理的素質,決定了你來生的差別。這個地方,我們先講到這裡,那至於我們怎么樣提升我們的內心,那這個下一堂課我們再說明。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鐘。

【9】放棄今生,追求來生!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2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面,乙二:五蘊主人。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心為業主,就是說佛教對人生它提出的看法。佛陀是說我們的生命是一個無量的生命,什麼叫無量的生命呢?就是說人生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佛陀用水流來比喻我們人生。

水流就是說它有過去的水流,流到現在,它也有現在的水流,流到未來。那么水流最重要的思想是什麼?佛陀為什麼用水流呢?因為它有一種相續性。它相續,沒有過去的你就沒有今生的你,你今生從什麼地方來?當然是從過去嘛,你為什麼有今天?那是因為有昨天。今天的你是從昨天而來,明天的你是從今天而來,所以它有一種等流性。這個等流性就是說,我們除非經過聖賢的教化,乃至於佛法的教化,否則你前生是什麼思想,你今生就是什麼思想,我們很難擺脫過去的,阿賴耶識啊!我們的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習慣性的想法,不一定對,但是你如果你不改,你不擺脫你過去習慣性的想法,你不可能改變你的生命的,因為它那個水流是等流性的,你上流的水流是藍色的水流,你今生一定是藍色的水流,除非你做出改變。

那么什麼是改變呢?就是你從佛法的教理的學習,發自內心的一種新的覺悟,而產生一種新的願望。我們從水流的思想當中,又得到第二個啟示:佛教的生命觀是重視未來的,因為你過去你也不能改變。所以,佛法是以願導行,一定是先發願,然後再引導現在的修行,佛法是用來生的目標來引導今生的。你看佛教的經典,你所有的經典,佛陀很少提到今生的功德,說你修什麼布施、今生能夠怎么樣,提得很少很少,大部分的功德都是來生的,來生要么升天、要么到淨土、要么成佛。某種程度,佛法是要我們放下今生的,當你今生跟來生不能夠同時具足的時候,佛陀是要我們放下今生,而追求來生的,你讀讀經典,佛陀有這一層意思了,是重視來生的。

很多人說:佛弟子是很消極的,的確!佛弟子對於經營今生這一塊,是蠻消極的,但他對經營來生,是主動積極的。但是有很多東西,今生跟來生是相衝突的,你如果太重視今生,你來生就不怎么莊嚴。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持戒、你要去忍辱,某種程度是要犧牲你今生的安樂的。

所以這個水流的思想,佛弟子永遠看到了未來,因為他活在願望當中嘛。佛教徒是活在未來的——這個思考,你沒有建立起來,你就很難走出你現在的障礙,佛教有很多基本的概念,你沒有建立起來,你就走不出來了,你就是修了幾十年,你還是原地打轉。

我再講一次:佛教是重視未來,是活在未來。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活?我們不是為了今生而活,記住喔:我們不以今生論成敗喔,佛教徒是為了來生而活。這個沒什麼消極不消極的,放棄今生,追求來生,本來就是佛陀的本意了。

【10】這個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那么,誰能夠把握來生呢?我們都知道,應該為來生而活,那么來生到底誰來主導呢?

「諸法因緣生」,誰掌握了因緣,誰就能夠成功。正確的因緣觀,就是你的思想,尤其是這個「思」,一種堅定的願望,來帶動一個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想像。

佛教裡面講了,所有的善念,只要沒有跟願望結合,這個善念統統不算數了。你到菜市場去,你看到刀下的眾生,你起惻隱之心,把它救回來放生,它是一個善業,但是從解脫的角度,沒有關係,因為你這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嘛。一時的善念跟決定性的願望,就是我一定要這樣子做,不管任何環境,那這個決定性的願望,就是菩提心了。一時的善念,沒什麼大不了,很多人都會做了,任何人看到這種情況,他也會去做了。所以我們今天強調的是一種決定性的願望,所謂的菩提心,就是說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個根本思想、這個主軸思想,是所有的善念都必須跟你的願望結合,跟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結合,這個善念才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所以我希望我們慢慢把一個大乘佛弟子的思想形態跟慈善家的思想形態分開,我們也希望有仁愛的心,佛弟子應該有仁愛的心啊,佛陀講布施,我們為什麼把我們喜歡的東西送給別人,我們也希望他離苦得樂啊,因為我們的布施——離苦得樂,這仁愛的心嘛;持戒的心——我們批判自己的過失,正義嘛;忍辱——我們學吃虧嘛,某種程度,它是一種無諍三昧:「你,對不起我,沒關係,我忍辱」,那是一種無為的思想。

所以佛教徒很多思想的善念跟所謂的世間的善念是很像的,但是它的深廣度是不同的,因為它背後有一個菩提的願望在那個地方支持的。這個地方,我們希望把它釐清的,就是整個聖道的三種根本: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三個思想,你建立起來了,你已經走上了無上菩提的道路了。你要注意你現在要走上什麼道路喔,我們講「道」,佛法經常講道,我們未來有十種道路,有些人,現在是走上三惡道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人天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二乘涅槃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淨土的道路;有些人是走上成佛的道路……這跟你的願望有關係,堅定的願望有關係。

所以我們講心為業主,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我們到底我們心中的願望,是怎么在主導我們,我們看第二段,把它落實到人生的實際的五蘊的情況。

【11】我們人生是由五種元素構成的

我們人生是由五種元素構成的,所謂的色、受、想、行、識。色蘊就是一切的物質的世界,就是我們講外在的環境,你今天會遇到什麼人,你會碰到什麼事情,都是一種外境。人生的外境是苦樂夾雜的,沒有人十全十美的,所以我們一般的中國文化說:人哪——孤、貧、殘,你要么孤獨,感情比較空虛,六親無緣;要么貧窮,你要為衣食奔忙;要么殘缺,你身體有病痛,你一定有一個孤、貧、殘,跑不掉的。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因為為什麼?因為我們以前在造業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全部造善業,沒有一個人!他偶爾也造惡業,所以你必須有那個罪業表現的一個管道了。所以人生不圓滿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以前不可能整天都造善業啊,人造善,也會造惡嘛,所以得果報的時候苦樂夾雜。那么這個是一個物質的世界。

第二個受,受、想是不可以分開的了,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出現的是一種感受。如果你的前生,造的善業多,你從小到大,你快樂的感受的時間會比較長,大部分都會快樂;如果你的過去罪業比較多,你今生,心就經常覺得悶悶不樂,你也不知道為什麼。

受,是由業力變現出來的,你看我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十多年前,讀佛學院,三年當中,出去外面的時間,沒有幾天,大部分都在裡面活動,那個時候佛學院不能請假的,佛學院沒有禮拜六禮拜天的。那么,在三年當中,我們三十幾個同學,每天吃同樣的飯菜,住同樣的寮房,穿同樣的衣服,但是你看那個臉的表情,每一個人不一樣,有些人是三年都活得快快樂樂的,有些人是憂愁苦惱,同樣的環境哪!怎么回事呢?同樣的環境,的確業力不同。有些人是他善業強,就善根啟發起來了;有些人是他已經把善業花光了,福報享盡了,才開始學佛,帶著罪業來學佛,他的善根夾帶著罪業,所以他修學特別辛苦,但至少不錯,他還有道心,他還想改變,還有希望。

所以感受是你的業力所變現的,真的,你看同樣一句話,一個家庭六個人,同樣一句話喔,你媽媽講一句話喔,你爸爸聽到跟你聽到,感覺不一樣,因為業力不同嘛。你過去生有毀謗別人的業力,你聽就覺得好像他在毀謗你啊,就《楞嚴經》講「循業發現」,跟外境沒有關係了,是你自己的業力呀,你沒有那個罪業,你沒有這種感受的,不可能有的!所以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感受,是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外境只是一個助緣。那么感受是很快,因為感受是一種刺激了,當下的刺激啊,其實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

第三個是想像,想像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於境取相。它產生一個相狀,感受沒有相狀喔,想像——透過我們——「喔,這個香很好」,它有一個香的相狀,然後施設名言,它開始講話,開始分別,它可以把感受產生變化,如果你正面思考強的人,你就會把你那個一點點好的感受,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一個人常生感恩心,的確對你快樂有幫助,就是培養一個美好的想像。

感受不能改變喔,受,受不能改變,你透過修行去改變受,不可能!你那個直覺的反應是好是壞,你改變不了。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他過去有毀謗別人的業,他看到別人毀謗,他還是感覺別人在毀謗他,但是他能夠有這種空性的智慧,把自我意識空掉,雖然有痛苦的感受,但是沒有「我」——沒有承受者,所以他沒有痛苦的感受,他可以把感受化解掉。但是他不能夠去改變那個宿業,不可以,除非他死掉以後到涅槃去,叫無餘依涅槃,他只要生命還在,只要還有有餘依涅槃,他就必須承受業力。所以受,是不能改變喔,但是想,可以改變。那么受跟想,都是精神層次了。

行蘊:行蘊呢,就是一種心中的執著。一般想蘊一定要跟行蘊結合,這個想才有用,就是我一定要怎么樣,就是行蘊,一種推動的力量。行蘊就是思心所了,然後變成識蘊,識蘊就是阿賴耶識的儲存。

【12】心住外境,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

這五蘊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重點會不一樣,我們可以把五蘊在你生命中有所住,你所住的地方不同,就產生三種不同的人。最低層次的人,他的心住在色蘊,他把物質世界當做他人生追求的目標了——追求名聞利養。物質的世界,所謂追求成敗得失了,這種人,心住在色蘊的人,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他今生啊,會躁動不安——「弟子心不安」。因為物質世界,不是你能夠決定的,這個是過去的業力,所以你今天追求財富,你把財富看得很重要,你今生大概就不得安穩了,因為這個會變化了,財富不是一條線哪,它還會變化啊,而且它往好的方向變、往壞的方向變,不是你說了算。你只要把物質世界看得很重要,今生就很難安定了,因為你住在一個變化多端的因緣當中,你一定會心隨境轉的,本來我們的心是很安定的,但是你住在外境,你被它牽動了,你啟動你的地雷了,這第一個。

如果你覺得你今生,你覺得壓力很大,心有千千結,經常掛礙這兒、掛礙那兒,你的心已經跑出去了,你都不知道了。你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裡一定住在某一個外境,你不知道了,否則,你不可能有這么多掛礙。這是第一個喔,你心中必有一物,所以你今天會不安穩。

第二個,如果你心中住在外境,《楞嚴經》上說: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因為你向外攀緣,你啟動你生命輪迴的力量,叫輪迴性,《楞嚴經》講向外攀緣是輪迴性。也就是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啊,同樣大家念佛,你念佛的功力跟我差不多咧,你念佛一千聲,我也念佛一千聲,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他往生了,你沒有往生,為什麼?因為你的生死業力強。臨命終有些人可以很輕鬆的走出自己的業力,走出心中的業力,迎向彌陀的光明,他很快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心有千千結,他走不出自己的妄想,阿彌陀佛在外面等他,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必須要心無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啊。

所以,你如果你平常你就覺得你的心,經常起起伏伏,你要小心喔,你的業力比一般人重,生死業力,你臨命終的時候,走不出去,走不出去喔!我們的內心是有等流性的,你不可能說你平常都是這樣子,臨命終突然間變好,沒有這回事情,不可能的!你平常是什麼樣子,你臨命終就是什麼樣子了。

所以你如果你今天——你的子女不聽話,你就很痛苦,你什麼事情,外境有什麼變化就很痛苦,你要小心!你的心已經跑出去了,你那個已經在啟動十二因緣了,你的生死業力很強大喔!所以一個真正能夠了生死的人,臨命終即便帶業往生,他的心一定很平靜的。成敗得失啊,不是說完全沒有,波浪一定要很小很小很小,他的心至少要能夠第一個:脫塵——脫外塵,《楞嚴經》講迥脫根塵,起碼。這個塵,你想要求生淨土,你如果你今生的目標是要了生死,就必須要脫外塵。

如果你今生是要求人天福報,來生做個大國王、大富長者,那就算了,只要你來生要求得解脫,只要!不管你要去涅槃,到淨土去,你跟外境如果不切割,你就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不管你一天拜幾拜佛,通通沒有關係,通通不可能,因為你住在外境,第一個你躁動不安,第二個你啟動了輪迴性,《楞嚴經》講——你的輪迴性太強。不是你修行不好,而是你生死業力太大了,你自己把這生死業力啊,把它轉得太厲害了。人生都是自己造成的了,《楞嚴經》講:我們本來沒有生死,是你自己去攀緣,去觸動生死的,這個開關是我們自己去把它打開的。

所以《楞嚴經》講「妄本無因」,說:本來沒有生死,那怎么有生死呢?因為「仁者心動」,所以有生死的,你念頭動,你往外跑,就有生死了;你迴光返照,就沒有生死了。

祖師不是常講一句話嘛,說是「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是吧?所以大乘佛教講話經常矛盾,說:明明有六趣,有輪迴生死,覺後空空無大千,又沒有生死,那你說到底有沒有生死,這世間上到底有沒有生死輪迴?你們猜猜看?

沒有?

答案是:很難講。對啊,很難講!

如果你繼續向外攀緣,你就有生死嘛,哪有標準答案,「諸法無自性」,就是一切法都沒有決定性。如果你今天把物質世界看得很重要,你現在照顧兒子,老了以後照顧孫子,那你就很難了,你那個情執很重,把物質世界看得很重要,那你就適合第一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就在講你,肯定有生死了。如果你真正學《楞嚴經》——你真的把心帶回家,安住一念心性,一切法如夢如幻,都是一個假相,人生只是一個歷練而已,借假修真,那對你來說,你就適用第二句話——覺後空空無大千,你的生死業力沒有了。有沒有生死是你決定的,不是佛陀決定的。生死的業力是你自己去啟動它的,《楞嚴經》講:你「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因為你住在物質世界了,這個是最下等人了。

【13】生命是修來的,不是爭來的!

第二種:你的心住在感受跟想像。這種人稍微好一點,雖然他也貪念娑婆,但是他貪念的不是物質的娑婆,他貪念精神的娑婆,這種人一般是有一點修養了。他不再追求人世間的成敗得失,他追求什麼——離苦得樂,安樂,安樂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啊,這箇中等人。

我們要離苦得樂,在世間的哲學上,儒家思想說啊,要做到三點:

第一個得位。你要經常找到你的定位,善惡的標準,在世間法說是因你的位置不同,你這句話該不該講,看你是什麼定位,你爸爸可以講,你就不能講,因為你們定位不同。所以你在家庭的定位、社會的定位,因為定位不同,所以它定出一個善惡的標準,你要找到你的位置,第一個得位。

第二個得時。時間很重要,你的時機成熟沒有。

第三個得中。這個「中」,儒家講中,不是大乘佛法的中道啊,它這個「中」,就是謙卑的意思了,「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人要謙卑低調。這個謙卑啊,我覺得懺公師父解釋謙卑,解釋得很清楚,他用學吃虧來解釋謙卑——人從學吃虧當中去培養謙卑的美德。學吃虧,他講到一個人不要爭,人不要爭,你付出很多,你得到很少,你也不要爭——無諍三昧。就是說,生命是修來的,不是爭來的。

那么受跟想,都是一種心靈的層次,但是最高的境界是行跟識——心中的願望,跟你的真如。它這個地方是這樣:大乘佛法,是活在行跟識,是用空性的智慧,去改變這個識——轉識成智,把阿賴耶識轉成清淨心,然後再發起菩提的願望,再轉這個行。

最高等人是安住清淨心,安住菩提心,第三種人,他已經超越吉凶了。第二種人還有趨吉避凶、離苦得樂,第三種人,他只有問事情該不該做了。這件事該做,就算對他有傷害,他還是會去做了,他是活在願望,活在菩提心。一個人安住菩提心,生命對他來說,沒有好壞的概念,叫做順逆皆方便,順境——增長他的信心,逆境——加強他的忍辱波羅蜜,通通是一個所緣境。

【14】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所以說,我們從五蘊當中的執著,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種人:第一個人是追求成敗得失。這種人生死業力就最重,他完全活在外境;第二種人是追求心靈的安樂。這個人他的生死業力相對比較輕薄;第三種人是追求心中的願望,活在願望當中。第三種人是最好了,我們今天要提升就是活在第三種人。所以我們在改變當中,先把這個行蘊跟識蘊,要轉成菩提心,然後再產生智慧的觀照,最後產生安樂的解脫。

所以在這個修行當中,我們要做的:第一個先脫塵。你修菩提心,要先脫離外境,就是色蘊,脫塵。你要把世間的成敗得失看淡一點,今生都是暫時的了,你如果不放棄今生的因緣,你臨命終,你就很難走過生死這一關。

第二個:脫根,脫塵——脫根。你如果是了生死啊,連心靈的感受的快樂,都要放棄,因為它也會牽動生死業力。真正發菩提心的人是對外境、對內心的感受是完全放下的,心中只有一個願望跟一個空正見這兩個,就是活在行跟識這兩個。

菩提心是先從內心的真如安住了,再從外面發出來。反正是這樣:你的五蘊,你的生命的操作,如果你生命的受、想經常是從外面進來的——因為有物質、有美好的環境,所以產生你快樂的感受、產生美好的想像,然後你產生你的執著,最後儲存起來……你的生命的流動,只要從外而來的,你大概就是生死凡夫了;你的生命的整個操作,是你自己決定的——從你的願望發出來,然後從願望當中,去帶動你一個美好的感受,然後再去面對外境去歷練,是從內而外的,你已經走上了菩提道了。這個是判斷你走上什麼道路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你的五蘊的操作是由外而內,叫做攀緣心,還是由內而外,叫做正念真如,這個是最重要的判斷方法。一個叫做「夢裡明明有六趣」,一個是「覺後空空無大千。」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因為我們的執著不同,就帶動了不同的人生。有些人是啟動了生死業力,有些人是啟動了涅槃的安樂,不同的。這個是五蘊的主人的差別。

【15】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我們看最後的發心的差別相。前面是一個綱要性的說明,你是執著物質的世界、你是執著心靈的世界,或者你是真實的安住菩提心、空正見,提出三種差別。但是我們這個地方,把它詳細分成八種發心。我們看第一個:邪跟正的差別。我們先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我們先看什麼叫「邪」。這個世間上有一種修行人,這個還算不錯喔,他也開始斷惡修善,但是他這個斷惡修善,他不向內心中去安住,他心中沒有一個願望,沒有一個智慧,沒有菩提心、空正見,沒有出離心,沒有這三種的根本思想,那么他乾什麼呢?但知外務——他的心哪,老是向外面去攀緣人、事的物質世界。

他四種攀緣:第一個或求利養,追求物質享受;或者追求美好的名聲,得到別人的讚美;或者追求現世五欲的快樂;或者追求來世的安樂。「如是發心,名之為邪。」這種人,在佛教徒來說,只有一種宗教的信仰,他談不上什麼智慧的觀照。

也就是說,他的人生的整個操作方式,是完全從外面而來的——攀緣心。你對我好,我才能夠對你布施了;這個團體,因為對我好,我才願意參加共修,他這個人是「但知外務」,他的心完全活在外境,就是外境稍微動一下,他心就動了,沒有一點安住力、調伏力的。這種人絕對不可能了生死的,因為你平常已經把生死的業力,轉動得這么強烈,你臨命終怎么可能走出去呢?不可能嘛!《楞嚴經》講,你自己創造一個生死的假相,然後你自己被這個生死假相帶動——「自心取自心」嘛,你這個生死輪迴力量已經被你帶動起來了,你臨命終只好這樣子了,順這個生死業力走了。他沒有一點觀照力,沒有安住力,這個叫做「邪」。

我們看「正」——「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求世俗的欲樂果報,但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只要是大乘菩薩的發心要講正,他一定是活在未來,沒有一個菩薩是追求今生的,沒有一個了,他為了來生的了生死、來生的菩提。

佛教的修學,它是先有心理建設,才有行為,不是說你學佛以後,你就開始去行菩薩道,不是這樣,它是要你能夠了解道理、生起觀照,然後發起願力,然後再以願導行喔。佛教是先做心理教育以後,才開始去做事情,否則,你只是一個只有宗教情操的佛教徒。佛教,你沒有智慧的觀照、你沒有真實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你安住,也沒有安住菩提心,調伏煩惱妄想,也沒有調伏妄想的力量,心向外攀緣,那你就是這個了——邪惡的發心,那最後你走上一個邪惡的果報了。所以因緣果報,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你自己要這樣做的。

你真實發菩提心的人,跟別人都沒有關係了,我今天參加共修,跟你對我好不好沒關係了,沒關係了,因為我是假借這個相狀——借假修真,我的功德是我內心的功德,外境只是借這個相來修行,心態不一樣了。所以,第二種人是正確的,他為了來生而活,活在心中的願望。這是第一種——邪、正的差別。

【16】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我們再看下一個:偽、真的差別。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我們看什麼是偽、真。前面的邪,就是說這個人完全沒有佛法的訓練,他也不知道佛法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反正就是你要我去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完全是向外攀緣。但是「偽」不同啊,偽:他已經了解一點佛法的道理,他也有一點善根,但是他善根中夾雜著煩惱,叫做「偽」。不像那個前面的「邪」,邪是完全沒有善根,只有一點小小的信仰,這個偽就是說,他本身有一點善根,但是對於惡法,沒有調伏的力量,就夾雜。

我們看:他有過失,也不懺悔,有罪業,也不除掉,那么,「內濁外清」——內心污濁,外表現出清淨的相狀;「始勤終怠」——剛開始用功,最後慢慢的懈怠放逸;雖有一點善根,但是為名利,強大的名利心所夾雜;雖有善法,也被身口意之罪業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蕅益大師說:這個偽啊——因地夾雜,他有善根,但是夾雜著煩惱跟罪業,最後,他的善根被煩惱跟罪業之所遮蔽。

我們看「真」——「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他的願力很強;「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這個「仞」,一仞就是七尺,「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到達它的高峰,「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偽呢,是他的善根沒有加上一種願力跟空性的智慧,他雖然也知道,說修行要向內安住,他只是一個基本的概念,但是沒有把這種概念,實際上把它明確成一種願望。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願望跟善念的差別?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說:誒,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業了,我也可以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對,我做一個好人也不錯了,我不要受戒了;那我受了戒以後,也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那我問你:受了菩薩戒,跟沒有受菩薩戒有什麼差別?你沒有受戒,你沒有戒體,就是沒有那個願力。沒有願力是什麼意思呢?我很想要做好事情,但是這樣的一種善念是不堅定的,就夾雜了很多很多的變數。

受了戒以後,你沒有選擇——你一定要做好事情,不管外面,不管別人對你怎么樣,你做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他已經是怎么樣?是內心自己自求,自我完善的。我做好事,跟你沒有關係,你肯不肯定我,都沒有關係,他是發自心中的願望去做的,他以願導行啊,不是外境來引導他,不是的。我們一般人要做好事啊,要很多條件,第一個:你要肯定我,我才去做好事,你要讚美我,我才去做好事,這個人是沒有願望的人,只有善念沒有願力,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偽」,你經不起環境的考驗,經不起逆境的考驗的。所以你沒有受戒,你是一個好人;你只有受了戒,你才有資格叫菩薩。

你必須把你的善念,升華成一種願望。願望,就沒有任何理由了,不管別人怎么樣,他的生命是自我完善——我今天做事情,是對我自己負責了,我為完成我的理想,他已經脫塵、脫根了,安住自己的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偽跟真就差在這個地方,一個是活在願望當中,一個還在活在外境,兩個都有善念,但是第一個,很容易被外境影響。

【17】你根本思想建立起來了,你修行就上路了!

我們這幾天談的都是根本問題了,佛教有根本問題,有枝末問題,什麼叫枝末呢?就是你的加行——你做一些什麼樣的功課,比方說你每天有多大的布施、你是持什麼戒、你有什麼樣的念佛、拜佛的定課,這個都屬於枝末問題了。但是你的根本——你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個根本的願望、根本的智慧沒有生起,你那些善業,就不一定能夠讓你成就尊貴的果報,就不一定了。

我們這樣子講,比方說我們現在從這裡要到高雄去,你第一個要怎么樣?修行要什麼——先上路啊,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啊。你修行上路了,你這個速度開得快慢——加行快慢,那是遲早的問題而已了,是吧?但是如果你今天,你心中的這個善根沒有建立起來,只有善念,沒有願望,沒有空正見,那么,你還在市區打轉,你一輩子開車開開開到最後,你還是在台北市區了。一個修行人喔,不怕你走得慢,就怕你現在還沒有入門,還找不到門——「不得其門而入」,就是說,你這個人修行還沒上路啊,還沒有上路,你就是原地打轉,你永遠活在過去了,你不可能創造未來,不可能!你過去是怎么樣的,你前生是怎么樣的,你今生還怎么樣,你來生,一定是這樣子了,你完全活在自己的攀緣的等流性嘛,你怎么會改變呢?

所以我們這個地方,一種自我反省、自我調整很重要,你只有自己可以調整自己,沒有人可以幫你調整,你不改變,你就這樣子下去了,直到有一天,你吃盡苦頭,你還得乖乖的從這個地方下手——建立你的根本思想!

你一個人,你把根本建立起來,我起碼我修行上路了,你就看到你每天在進步喔,進步快慢那是個人的修行造化,但是你會看得到你每天在進步——我今天,你開始對治了,你開始在心地用功了,我今天,外境對我的干擾是九分,明天變八分,後天會……你自己會感覺出你慢慢慢慢跟這個根塵慢慢脫離了,相對來說,你那個生死業力慢慢淡薄,你自己會感覺得出來,你修行會越來越有信心了,你的內心發自內心真實的受用。否則你的心老是向外攀緣,你會茫茫然啊,不知道你在乾什麼,因為你沒有掌握到佛法的根本哪,你修行還沒上路啊——高速公路在哪裡,還找不到入口,你還在市區打轉哪。你修行二三十年,你還是這樣子嘛,你只是積集一點善業而已嘛,你把整個成佛的「根」都沒有找到,你怎么可能會有枝葉花果呢?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這幾天都談到這個根本問題,至於,你要怎么去修布施、你要怎么去持戒、怎么修忍辱,那看你個人的造化了,但是我希望,能夠從三天當中建立你佛法的根本思想。你根本思想建立起來了,你修行上路了——你上了高速公路了,至於什麼時候達到目標,那看個人的精進了,但是上路是很重要。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其它我們後面再來說明。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18】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這個是你可以決定的!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3卷

諸位法師慈悲,社科院趙院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面,乙一:八種發心。

佛法對生命的觀察,是一種無量生命的觀念,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陀對生命的描述,是說我們生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已經經歷過無量無邊的生命,當然,我們也要即將要面臨未來的無量的生命。所以所謂的今生,只是我們無量生命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那么這一個廣大的生命,我們應該怎么去面對呢?從經典上來看,佛陀是要我們把生命分成兩塊來觀察,第一個:我們應該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過去,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是過去跟現在這一塊,這是一個業力所主導的因緣。大概我們今生的生命,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這個都是跟過去業力有關,比方說你今生是不是健康、比方說你今天的家庭因緣怎么樣、你跟六親的互動怎么樣,比方說你的事業怎么樣,這個都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跟你今生沒有太大關係的。這個我們講宿業所感,那是一個已經成熟的業力表現出來的,我們對這一塊,佛陀告訴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認命。很多人都說我們應該去創造生命,這句話是對的,但是開創人生有一個前題的,佛法是站在認命的角度去開創人生,否則你會有很多挫折感,今生的生命不是你說了算,不是這樣子,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成功喔,你沒有那種善業力,你努力還是失敗的。

所以我們生為一個人身,首先第一件事情:先求認命,再求開創。我們不能夠擺脫過去的,沒有一個人可以跟過去切割的,除非你是一個聖人,你是一個法身菩薩,只要你還是一個業報身,只要你的生命還受業力的主導,你就擺脫不了過去。所以我們為什麼不斷的懺悔,就是這樣,把那個罪業降到最低了。所以我們今生,一定要去繼承你的過去,不管你願不願意,如果你今生很富貴,那你前生從布施中來;你今生多病,你過去生中從殺生中來,這個你一定要承當的,沒辦法——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今生的生命有一半是一個既成的事實。

所以學佛第一件事情先能夠承當過去——先求認命,你必須對過去概括承受。這是人生的束縛的一面,但是人生也是有希望的一面,就是你將往哪裡而去?今生的果報,不是你能夠決定的,但是未來你可以決定,這個就是我們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應該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你培養一個布施的思想,你來生就往富貴的果報而去;你培養一種慈悲的思想,你來生往莊嚴健康的果報而去。我們不能選擇今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來生。但是你的機會,在你死亡到來之前,就必須做好準備,如果你死亡到來之前,你的心態還沒有準備好,那么來生到了的時候,你又是一個——「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所以我們面對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我們有兩種選擇,第一個:你把所有的精神體力去經營今生,你忽略你內在的心地法門,就是我們講你去經營外田——外在的環境,讓你自己活得快樂。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今生的因緣,你能夠改變的很有限了,阿賴耶識一旦把這個果報變現的時候,它某種程度已經成熟了,今生努力改變的很有限很有限。但是你把所有精神體力用來創造今生的快樂,等到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怎么面對未來?這是個問題了。所以當死亡到來的時候,你充滿了悔恨、恐懼不安。所以我們應該把大部分的時間經營內田,就是你心地法門——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人生。所以人生,只要跟結果有關的,你儘量放下,但是跟過程有關係的,你要注意!我不能決定我今生是快樂跟痛苦,因為這個是過去,前生的我已經把它做了,前生的我做的,今生的我要去承擔。但是你可以選擇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是你可以選擇的。同樣是一個逆境,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障礙,然後怨天尤人,把你的心地法門破壞了,充滿了埋怨;同樣一個逆境,你可以把它當做你一個修行的考驗,當做你一種增上的資糧,你產生正面的思考,結果那個逆境過去以後,增長你的忍辱波羅蜜。你雖然外田不快樂,但是你心中的田——那種忍辱的功德,建立起來了。

所以我們不能選擇結果,但是你可以決定你的過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這個是你可以決定的。所以今生,只要你到這個時候,今生的生命大概是已成定局了,但是來生呢,有無量的可能性,所以佛教是重視來生。所以我們對於內在的思想的栽培,是很重要的,你必須培養一個布施的思想,你來生才可能富貴;你必須培養一種忍辱的思想,你來生才能夠莊嚴健康。

【19】為什麼我們要把善念提升到願力呢?

那么在思想當中呢、,我們昨天講到,思跟想是不一樣的。我們遇到了苦惱眾生,我們產生了一時的善念,這個是叫「想」——這個國家發生了地震,我們起慈悲心,去幫助他們一下,這個善念叫做「想」,這是一個美好的想法。但是我們佛教徒不能只是停留在這種一時的善念,叫做想蘊,我們一個佛弟子,必須把「想」提升到「思」,所以我們講思想思想,思跟想不一樣的喔。思,是一種決定性的願力——我一定要這樣做,想只是隨順因緣而有,因緣結束了,你就沒有了,生滅的因緣。所以我們必須把從一種我是一個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的這種善念,通過今天我們的這個課程,提升到一種堅定的願力,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為什麼我們要把善念提升到願力呢?反正我起善念,也可以做好事,是吧?但是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就會發覺,不太一樣。如果你今生都沒有受過菩薩戒,也沒有真實的發起菩提心,即便你做了很多很多的慈善事業,對佛教做了很多很多的義工,做了很多的貢獻,但是你都沒有發願,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就發覺你的生命,沒有一種引導的力量。雖然你造了善業,但是你可別忘了,我們阿賴耶識有無量無邊的罪業,當兩個業力對峙的時候,那可能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了。但是你在修行當中,建立一個堅定的菩提願力,你每一次都能夠隨順你的願力去增長廣大,到臨命終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那就不是業力的層次了,那就是「隨願往生」!在《華嚴經》上說啊,一個菩薩發起了堅定的願力,到臨命終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一切眷屬悉皆舍離,一切珍寶不復相隨,唯此願王,現在其前,與一切時,引導其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今天,你發了願以後,你生命才有一個主導性啊,臨終才有一個主導性。如果你受了菩薩戒,你今天布施,已經不是布施了,你是「假借」布施,去完成你的菩提願力,所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增長這個願力呀,是假借善法來增長這個願力,因為你臨命終是靠這個願力來引導的。那如果你不發菩提心,你所有的善法,變成沒有會歸處了,你完全是一時情緒了,到臨命終的時候,誰來引導你呢?當我們的業力善惡交攻的時候,誰來引導你?因為你沒有發過願啊,這個就是一個問題了。

所以你必須發願,你臨終才有一種引導性。你發了願以後,你才知道你為什麼要去做善事,你的行為是由願力而發動的,最後這個善法又增長這個願力。所以你發了願以後,你的人生是為這個願力而活,你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實踐你的理想。到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色身敗壞了,你一切的因緣都失掉了,但是你平常栽培的願力,它不會讓你失望的,它這個時候現出一個光明,引導你的神識,往生到安樂的地方、往生到淨土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因為為臨命終做準備。

所以說,我們這次的課程,就是希望透過這個菩提心的修學,讓你是一個好人而提升到一個道人。做一個好人是不夠的,你必須有一種願望,一個理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你臨命終,才能夠有一個真實的皈依跟引導的力量。

【20】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好,我們看我們所發的願有八種,這八種,我們先把這個相貌解釋。我們今天來看第五六的「小」跟「大」。就是有些人發願,雖然也發了願,但是他的發願比較小,小——我們講小乘的發願,有些人發願比較大。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兩種發心都是佛弟子了,只是說這個小乘人,他把三界的果報,把它當做牢獄一樣不得自在,把生死的輪迴,把它看做——如冤家一樣的糾纏苦惱,所以他心中,也產生一個願望了——他希望能夠趕快自求解脫,但是呢,他並沒有一種願望,來幫助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這個二乘人,他的心態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師說,其實我們菩薩,所有的佛弟子都是觀四諦的,人生是從修行開始觀四諦,聲聞人是把苦諦呀,觀得太過嚴重,尤其是對這個無常。佛法講苦諦,不是講三惡道,因為三惡道的苦啊,並沒有普遍三界,比方說諸天,就沒有三惡道的苦。所以佛法講苦是講無常,就是說生命是變化的——你明天跟今天一定不一樣,但是,是怎么個變化,是變好變壞,你做不了主。

所以,你身為一個有情眾生,你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因為你知道它會變啊——你跟他的感情明天會變,你今天擁有財富,但是你明天早上會怎么樣,你也不知道,所以從無常敗壞當中,我們知道「無常故苦」。那么二乘人對這個無常的苦,他太過於執著——我們講「法執」。所以他那個苦的感受太強烈的時候啊,他就把這個出離生死啊,看得太重要,而放棄了幫助眾生。

其實「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到這個地方都沒有錯,因為菩薩也應該有出離心嘛,我們後面講到——菩提心以出離心為基礎,但是錯在哪裡呢?錯在下面那兩句話——「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二乘人對苦諦太過執著了,我們說這個人是有點悲觀主義者,把人生的價值全盤否定了,把生命的價值,全盤否定了,所以他寧可到偏空涅槃去,他也不願意幫助眾生,這是小乘人的思考。

大乘菩薩應該怎么辦呢?「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智者大師說:小乘人是觀苦諦,而入道;大乘人是觀這個道諦。大乘菩薩他也知道人生有很多的苦惱、有很多變數,但是他認為人生沒有好壞,關鍵是你要掌握那個方法,這個道就是方法。在大乘菩薩認為說啊,你用正確的方法來經營人生,人生有它正面的價值——你可以透過今生積功累德,是吧?你可以透過今生,往生淨土,是吧?但是你今生如果操作錯誤,你今生會帶來很多罪業。所以從大乘的菩薩角度,人生是好是壞——不一定,看你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面對。所以他——大乘菩薩觀這個人生是從道諦入手,所以他觀「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他發起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名之為大」。

其實我們所發的願,跟我們的智慧是有關係的,你的胸量的大小,跟你用什麼角度來看人生有關係的。你用苦諦的角度來看人生,你的胸量變小;你用道諦的角度看人生,你胸量變大了。

這個就是大、小乘的發心不同,因為他們觀人生的切入點不同。

【21】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我們再看最後的「偏」跟「圓」,我們把它念一遍: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偏」跟「圓」都是大乘菩薩的發心,只是這兩個菩薩有一個叫「權教」的菩薩——權巧方便,就這個菩薩,他的智慧比較淺薄,叫權教菩薩。那么「圓」,圓呢,是圓教菩薩。我們看權教菩薩,說這個人,他在觀察一念心性之外,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所以他某種程度,是向外攀緣,沒有向內安住的。所以他對所做的功德,念念不忘,對於自身的我執、法執,也是比較堅固的——「如是發心,名之為偏」。佛法講「偏」啊,就是只要你心外求法,就叫偏了。

那么反過來,「若知一念心性」——其實眾生是我一念心性所顯現,我是假借這個眾生的因緣,來開顯我自性的功德,所謂佛道的莊嚴,也是我一念心性所顯現,是吧?所以我假借佛道的莊嚴,來開顯我自性的功德,就是借相修心。所以「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一切法,都是在假借這個相狀來開顯我自性的功德了,「以無相虛空之心,而發起無相虛空之願,而行無相虛空之行,最後證得無相虛空之果」,最後,「一切法不可得」。因為一切法不可得,為什麼?你主要的目的是把你心性的功德開顯出來——「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22】《楞嚴經》講安住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

你站在攀緣心的角度,你會容易退轉,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就是你雖然發了菩提心,你希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你的智慧平台不夠,你認為眾生跟佛道是在心中之外,你沒有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行菩薩道,這個時候你容易會有挫折感。

《楞嚴經》講安住一念心性是怎么回事?就是說,為什麼叫無相呢?我們一個人,一生活下來,這幾十年光陰,從小的經驗,到長大以後求學,你一路走來,我們面對很多很多的順境、逆境,所以我們心中酸甜苦辣、百感交集,肯定有很多相狀。一個人到了五十歲以上,心中有很多很多的揮之不去的相狀,對不對?但是,我們要想一個問題:我現在心中很多相狀,但是,我本來是什麼樣的?我原來是怎么樣子的?

從《楞嚴經》的角度——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沒有相狀,所有的相狀都是後來的因緣所生法,既然它是個因緣所生法,它只是一個生滅的假相。它之所以在你心中停留這么久,是因為你執著它,你不放掉它,不是說這個相狀不離開,是你不想讓它離開啊,問題在這兒了。

你說我們一個人有很多障礙,你們猜猜看,世間上只有一個人可以障礙你,那個人是誰?你猜猜看。對了!這件事情發生過了,你自己揮之不去,你一定要把它拿出來,不斷的想——「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說,本來我們心性,一念清淨,本來清淨嘛,那么你有這個業力,你遭遇到這個相狀,但是業力釋放完以後,這個相狀照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它是消失掉了,但是幾十年來,為什麼你揮之不去呢?因為你「自心取自心」——你自己攀緣你心中的假相,你把它抓住了,所以它在你心中一直停留下去,是你自己不讓它走的了,不是說我們本來有這個相狀,不是了,我們本來沒有相狀的,我們心中本來就有相狀,那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了。

所以《楞嚴經》它的一個角度,就是修行人第一個把生命歸零——把心帶回家。你如果不把心帶回家,你這一條路,你的菩提道路就很難走下去,你帶著無量無邊的相狀啊,你是心有千千結,你負擔很大啊,你菩薩道怎么走呢?你必須把所有的好壞相狀全部放掉,回歸到你一念本來的面目。

所以,《楞嚴經》強調一個菩薩,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第一個概念:安住真如——清淨的本性。就是你必須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你必須站在一個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你必須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這句話很重要喔!你本來沒有煩惱,但是你也是要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你本來沒有業障,但是你也是要好好的拜八十八佛,來懺悔如夢如幻的業障;你本來沒有生死,但是你也努力的去了如夢如幻的生死,這叫稱性起修。這個觀念,你建立起來,對你很重要。如果你認為煩惱是真實的,真實有的,你用佛號——我跟你拼了,那你就很辛苦了。如果你不把生命歸零,重新開始,你這個菩薩道一路走來,你就很難走下去了,你跟過去就糾纏不清了。

你讀讀《楞嚴經》,佛陀一再的告訴你自己——把心帶回家,要站在清淨心的角度,來面對因緣——以不變應萬變,這些假相——來就來,去就去,你的心就像鏡子一樣——來則顯現,去則不留,你才能夠真正做到心無掛礙。

所以這個地方,圓教的菩薩,他為什麼能夠產生這么大的願望,其實某種程度,不是一時的衝動,不是宗教情操而已,他是有智慧觀察的。

【23】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

那么這八種發心,當然,有這個邪正的問題,前面四個是邪正的問題,還有小大的問題,還有圓滿不圓滿的問題。

在省庵大師講完八種發心以後,他還講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說,他說你不要去忽略你這種當初的發心,他說:「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就是我只是發了一個願,這有什麼力量呢?他說:「當知,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就是說,一個菩薩,他受了戒以後,他對十方諸佛菩薩正式的宣布——「我從今以後,我要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化」!他真實的許下一種人生的目標,產生願望,而且照這個願望去做。雖然這個人,他可能還沒有做出什麼重大的事情出來,但是你不要小看這個人喔,因為,願力它有兩種功能,你發了這個願,第一個:我們前面剛剛講的——有主導性,對不對?臨終可以主導你,往好的地方去;第二個:你發了願,它那個願,有相續性——它會增長廣大啊,它每天不斷的,就像那個菩提樹,它不斷的長大。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女,這個婆羅門女,雖然生長在婆羅門家族,但是她對三寶是有歡喜心的。有一天佛陀來托缽的時候,這個婆羅門女剛好在煮飯,她就想要盛一碗飯去供養佛陀。但是,她把飯盛完以後,她突然想到:誒,她丈夫在客廳——她丈夫是信婆羅門教的,古時候印度女眾沒什麼權力的。她想端一碗飯出去,肯定被罵,這個婆羅門女很聰明,她就把這個飯,把它泡水,泡水以後,再用布把它過濾,把它變成一種米汁,她想說當做餿水要去倒。

所以她拿著這個米汁去倒的時候,她先生以為這個米汁是沒有用的了,她就拿著米汁,走過客廳,騙過她先生,然後供養佛陀,佛陀就歡喜接受,接受以後佛陀就為她咒願,說:「你供養這個米汁的因緣,你三十小劫的時間,在天上受種種安樂的果報。這個婆羅門——她先生在客廳聽到以後,就很生氣,說:你這個沙門,為了騙人家供養,你講出這個虛妄的語言,哪有說一個米汁,就能夠有三十劫的快樂?

佛陀就把舌頭伸出來——出廣長舌相,說:佛陀是生生世世不妄語,是真實語者。佛陀就告訴那個婆羅門說,你看到前面那一棵大樹,印度有一種叫尼拘陀樹,這個尼拘陀樹,非常大,好幾個人才可以把它抱起來,佛陀說你知道這一棵樹,當初的種子有多大嗎?就像一個小芝麻,像一個芥子一樣。它本來的種子是一個芝麻,它為什麼能夠變成一棵大樹呢?因為它輾轉相續了。說這個婆羅門女,她布施我,她有清淨的願力。怎么知她有願力呢?她不是善念而已,如果我起一個善念,我遇到障礙,我就放棄了。說我想要做善事,跟我一定要做善事,有這個願力的加持啊,那得果報不一樣,因為她是一種堅定的願力去布施,所以她得到的果報也特別大。

【24】發願的功德!

所以,有人問我說:你受了菩薩戒跟沒有受菩薩戒有什麼差別?當然有很大差別。你沒有受菩薩戒,你是用善念來布施;你受了菩薩戒,是用你的願力來布施,這兩個果報千差萬別。一個是布施完了以後,你就把它忘了——一時的善念;你今天你用願力,這個願力是恆常存在的,它輾轉相續,這怎么會一樣呢,是吧?一種是堅定的願力,一個是當下的一時的善念,這肯定不同了。

所以說,我們發起了願力以後,在你的生命當中,會有兩種功德,第一個:你的功德是輾轉相續。在唯識學上說啊:即便你晚上睡覺,你的願力都在活動——我一定要怎么樣,我一定要怎么樣,那個種子不會失掉,你發的願,每天隨著你的生命不斷的增長廣大,除非你放棄了。所以菩薩戒的最重要的精神——你可以做得不好,但是你不能夠認為自己做不到。

所以菩薩戒——菩薩的戒體,你看最重要的就是絕不放棄四個字。你可以做得不夠好,但是你不能夠放棄,放棄你的願就死掉了——這棵樹就幹掉了。你可以有很多過失,你可以做得不圓滿,但是,你一定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所以受了菩薩戒以後,諸位,有些人受了菩薩戒,你要保護你的菩薩的願力,很重要!你受了菩薩戒以後,你從今以後,有一句話你沒有資格講,就是——我做不到,不可以講這樣,你說:我慢慢做——可以。我慢慢做,表示你的戒體還在,我做不到,表示你劃地自限了——你不想進步了。

菩薩戒,你發了願以後,最大的忌諱就是——我不想做、我做不到,這個是最傷害的,因為你把你的願舍掉了。你受了菩薩戒,你只有資格說:我慢慢改,我慢慢做。誒,我慢慢做,我沒有放棄啊,是吧?你說我做不到,那就完了唄。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你發了願以後,這個願力,它有輾轉相續的功德;第二個,臨命終它有怎么樣?它有主導的功德。不要小看你發的願,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就知道它的厲害,臨命終的時候。你平常慢慢的培養它,用你的善法去培養它,這一顆強大的願力,臨命終的時候,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所有人都離開你了,你的好朋友都離開你了,但是,它是你最忠實的好朋友,它絕對不會離開你——「一切時中,現在其前」。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講到這個願力的重要,你一定要發一個非常好的願,然後不斷的去隨順它,讓它增長廣大。

我們看第三段,第三段講到四種差別,這個發的願有四種差別。第一個,我們看本質上的差別。菩提心有兩種:第一個世俗菩提心,它緣事相發心的;第二個勝義菩提心,緣理性而發心的。

我們休息十五分鐘,再來講好了。

【25】什麼是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呢?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4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面,乙二:四種差別。

佛教的人生觀認為我們是為了創造未來而活的,也就是說當我們來生的生命跟今生的生命,兩個利益衝突的時候,身為佛教徒,會放棄今生,而選擇來生。所以佛教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把來生看得比今生更重要。也就是說,身為一個佛教徒,在他的觀念當中,我們可以有一個不圓滿的過去,我們也可以有一個不如意的現在,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佛教徒對人生的看法是這樣子的,他是為了未來而活的。

那么未來在哪裡呢?關鍵在哪裡呢?就是你必須有一個堅定的願力,關鍵在這裡。如果你心中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真實的願力,那你就沒有什麼未來可言,那你是隨業流轉,那來生是怎么回事,誰也不知道啊。反正這個人生是這么回事——如果你不規劃你的來生,就由業力來規劃,你臨終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隨願往生」,第二個「隨業流轉」。如果你自己放棄去規劃你的來生,那你就活得很被動,那就是由業力來主導你了,那你來生要漂到哪裡去,就沒有人知道啊。所以你要保證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你一定要有一個堅定的願力,沒有其它的選擇。因為臨命終能夠改變業力的,只有願力,只有願力能夠超越業力,沒有其它的方法。所以我們如果保證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你現在開始發願,還來得及,你必須有一個堅定的願力,然後每一次都能夠隨順它,把它增長廣大,這樣子你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佛教對人生的看法是這樣。

那么我們發願過程當中,我們要簡別一下,其實願力,它的這個劣跟勝,有四種差別。我們看第一個:本質上差別。

我們剛開始,初心菩薩一定是從事相發菩提心了。我們心中本來清淨,但是你在發起這個善心的時候,發起願力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一個相狀,叫「借相修心」。那么借什麼相?有兩種相狀:第一個你借的是一個眾生的相——念眾生苦,發菩提心,不忍眾生苦這第一個:第二個你借的相是佛菩薩的功德,不願聖教衰等等。那么在事相上,緣眾生的苦、緣佛的功德而發心的,這個叫世俗菩提心,剛開始都是這樣,但是你慢慢的提升到約理性而發心。

這個理性發心是怎么回事?他不需要相狀,他是靠智慧,他從智慧裡面迴光返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什麼叫我是未成之佛呢?就是我現在是一個苦惱眾生,是吧?但是苦惱眾生的相,是因緣所生法了,它不是本來是這樣子,所以我把如夢如幻的眾生相撥開來,我的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佛菩薩的功德莊嚴,它也不是本來就功德莊嚴的嘛,他也是修來的,所以他的功德莊嚴也是因緣所生法,是吧?我們也把它撥開來,我們發覺佛陀的心,他的本來面目,也是清淨本然,所以我們跟諸佛是怎么樣——同一個體性,既然他做得到,我們也一定做得到。

所以從自他不二的觀察,我一念心性跟諸佛本來不二,而發起的菩提心——我一定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既然十方諸佛可以做到,我也一定做得到,我為什麼要放棄這個努力呢?所以他是從一念心性——我的心性是「如」,諸佛也是「如」,一如無二如,從自他不二的理性的觀察,而發起的一種增上的願力,這個是比較高智慧了,他不用假借相狀,他會從無相真如的覺悟,而發起菩提心。當然,我們希望能夠從事相而入真如,這是最好的。那么這是從本質上差別。

【26】什麼是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呢?

第二個從作用上有「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願」就是四弘誓願,「行」就是六度萬行。關於這一點,我們看今天的附表一。

這個菩提心,的確是有它的一個優、劣的差別,如果從事相上而發心的,就比較劣;緣真如理性而發心的,比較殊勝。

在經論上說,比方說有些人是看到僧團的莊嚴而發心的,有些人是看到佛的相好,比方阿難尊看佛相好而發心,但是你這樣的發心有缺點:因為你今天所緣的境,是一個生滅相,當僧團的莊嚴,產生過失的時候,你的信心就產生動搖了。所以,約事相而發心是容易退的,因為事相是變化的;所以約理性而發心,是堅定的,因為理性,它本來就是「如」,它不隨因緣變化而變化,所以理性的發心也是比較堅固的,而且也比較廣大。

第二個從作用上說,從「行動」而啟發「觀照」,是比較劣的;從「觀照」而啟發「行動」是比較勝。一個人是先有觀照力,才有誓願力,才有行動力,這個我們後面都會講到。你遇到事情的時候,是先智慧觀照,再付出行動,你這個人,菩提心不容易退轉;一種人是比較感情用事的,先做了再說,先行動,再慢慢的生起觀照,然後再建立願力的,這種人,他容易挫敗,因為他菩提心比較脆弱。

所以你總而言之「諸法因緣生」——你的菩提心,你建立的過程是怎么回事,這個菩提心的本質跟作用就有差別。同樣是菩提心,有很多種,你怎么建立的,這個過程不同,它產生的效果、它產生的作用就有所不同,這個部分,我們後面會講到什麼樣的菩提心是最圓滿。

這個地方講出了菩提心的兩種差別——本質差別跟作用差別。

【27】發菩提心之前先要生起出離心!

我們再看甲三的如何真正發心。我們到前面為止,都說明了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到現在正式講到如何發菩提心。

菩提心的發明發生,有兩種因緣:第一個先發出離心,再發菩提心。發出離心有三種的觀察,第一個:思惟生死過患。這個地方我們把它先念一遍:

一、思生死過患:起惑、造罪、受苦,互相牽引,輾轉增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二、思死歿無常:身世無常,幻緣虛假,多諸辛勞,不得閒暇。多諸怖畏,不得安穩;多諸憂惱,不得自在。三、思暇滿難得:人道難生,佛乘難遇,暇滿難得,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我們在發菩提心之前,先要生起出離心。這個出離心的觀察,有三個角度,第一個:思惟生死輪迴的過患。這個是對治我們對來生的愛取。

從佛法的角度,我們為什麼會在三界得果報呢?為什麼我們死了以後,會一次一次的來三界投胎呢?為什麼阿羅漢死了以後,他就進入了無生的涅槃,而我們死了以後,我們要來三界投胎呢?因為我們心中對三界有一種愛取——貪念的心,是我們自己願意來的。所以,我們必須把對這個三界的愛取,把它消滅掉,我們生死輪迴的力量,才能夠慢慢的停下來。

對生死輪迴的愛取,從兩方面來說:有一種人是對來生的愛取。這種人今生可能是苦惱比較多,比方說他今生多諸病痛,深深受到病痛的折磨;比方說他今生的感情,受到很大的傷害;比方說他今生非常貧窮,深深的為衣食而奔忙,所以他對今生的痛苦有非常強烈的感受,所以他對今生是怎么樣——基本上放棄了,但是他努力的去修善,去做義工,每天不斷的拜懺、誦經,為什麼呢?他隱隱約約有一種對來生的愛取,他希望因為這樣的修學善法,讓來生得到一個安樂富貴的果報。

當然這樣想也不為過了,但是如果你有志於成就解脫的人,這個就是一個禍根哪!因為愛取,我們要知道,它就是一種願望,而這個願望,是一個不好的願望,是貪念娑婆的願望。

在我們的思想當中,如果你一天當中,偶爾生起一個思想,你不必太在意,那可能只是一時的妄想,但是,當這個妄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經變成一個思心所了。就是說,你遇到這件事情,你經常產生一種想法:誒,我為什麼要做,因為我想怎么樣,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我來生希望怎么樣……你發覺你每一次做事的時候,隱隱約約的有一種動力在推動你,而那個願力,是希望來生得到回報的,這個地方,你就要小心了——你已經不知不覺在長養一種貪念來生的願力了,在你臨命終時會產生引導。

我們知道,你生起一時的惡念,在戒律裡面只是一時的失念,它不一定會產生引導,但是,你這個思想重複的出現,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經變成一種願力了,它就有主導性了。

【28】我們要思惟輪迴的過患!

那么如果我現在已經養成一種對來生有所期待,怎么辦?那我們看下面一段,我們要思惟輪迴的過患。

其實你來生得一個果報,會有問題呀,即便你今生修了善業,來生變成一個大富長者,甚至於是一個大國王,但是你在三界得果報,你就一定有三種障礙,第一個:起惑。安樂的果報肯定讓你產生貪愛,或者不如意的時候產生瞋恚,那么這個煩惱活動久了就造罪,第三生就到三惡道受用痛苦了。所以這個三界的果報——這個惑業苦,互相牽引,輾轉增盛。

印光大師曾經警告那些修習善業,甚至於念佛的人,對在念佛的背後已經埋下一個對來生有所愛取的人,他提出一個「三世冤」的警告。他說你念佛人,你不發菩提心,你不發願求生淨土……我們都知道,佛號是無量的功德,阿彌陀佛創造的,所以你的心一接觸佛號的時候,你產生感應道交,你可以把佛的功德,轉成你的功德——「自他不二」;但是,你成就這么大的功德,你沒有發菩提心,你沒有好好的去引導往菩提心走、往淨土中走,而取而代之你對來生有所期待,那么會有什麼結果呢?

你第二生果然是快樂、你第二生果然大自在——大富長者。但是,有問題了:因為你在造這個善業的時候,你已經埋下禍根,因為你已經埋下一個貪愛的種子,所以,你第二生快樂出現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為什麼我快樂一定會放逸?因為你在每一個拜佛的時候,已經把貪愛的種子埋下去了,所以它果報出現的時候,你埋下的種子——那個貪愛的種子就起來活動,你一定會放逸的。一個人一放逸,就開始造罪了,尤其你福報越大,造罪越重。

那么你第二生會因為你福報大的關係——造業,第三生就直接到地獄去了。印光大師說:這個地獄的果報,雖然是第二生造的,但是你第一生的種子已經埋下去了。因為你造善的時候,沒有發菩提心,已經把第三生的地獄種子,預埋進去了。第三生的地獄跟你第一生造善的時候起了一個不好的願力有關係,叫「三世冤」。這個痛苦在第三生才表現出來,我們一般正常是第二世就表現出來了,但是這個種子,因為你不發菩提心,所以你第二世富貴的時候,你就忘了,顛倒妄想,然後就放逸。

所以說你今生對來生有愛取,你要小心!你第二生會滿你的願,但第二生的快樂是什麼?佛陀說:一個人不發起菩提心,而產生貪念娑婆的心,去修善,這個叫做「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就是說,你在享受第二生快樂的時候,就好像你吃一個朱古力蛋糕,吃起來很甜美,很幸福,是吧?但是,不幸的是那個蛋糕裡面有毒藥,你同時把毒藥吃下去了,「初雖美味,終成大患」——等到毒癮發作的時候,你第三生,你就要墮入痛苦。

諸位你去想想看:如果來生,讓你做大國王,然後第三生,讓你去受刀山油鍋,這兩個,兩個都要喔!你願不願意?對了。但是我們很奇怪,我們明明知道,但是你還是對來生有所期待,所以你沒有看到真相,就是我們看到蛋糕,但是沒有看到蛋糕背後的毒藥,所以了解真相很重要。我們往往產生一種直覺性的判斷,所以人生因為顛倒,所以我們做了很多不應該做的事情,其實你把真相看到了,我們改變錯誤啊,不要勉強自己,你必須用智慧來疏導,你才會死心塌地的改變。

所以,生死過患就是說:你來生的期待是有問題的,因為你埋下了第三生的過失。所以總而言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在你沒有成就聖道之前,在你不是法身菩薩之前,三界,包括諸天的快樂,都是火宅,你隨時有墮落惡道的可能,這個你必須有危機意識,除非你成就了法身菩薩,你回入娑婆,乘願再來,那另當別論,生死凡夫先求解脫很重要。所以你對來生有所期待,那你在想到第二生快樂的時候,請你也想一想第三生的痛苦,這個時候你就會改變你的想法了。

【29】我們要思惟死歿無常、暇滿難得!

我們看第二段:思惟死歿無常。這種人今生福報很大,他對今生有所期待,這種人大部分前生的善業強,比方說他身體健康、家庭美滿、子孫賢孝、事業做得很順利,他幾乎是五福臨門,那么我們一個人,一個凡夫的六根,跟這個接觸的時候,我們會被一時的假相產生迷惑——哎呀,這個人生,這么快樂,這個就是我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了,但是你要思惟一個問題呀——「身世無常,幻緣虛假」,其實這個快樂是暫時的,死亡到來的時候,它是完全破壞,那只是一個暫時的因緣,你可不能起常見。而且,你把今生的快樂執著這么重,你有三種過失,第一個:「多諸辛苦,不得閒暇」。我們講「諸欲求時苦」,其實你追求這個快樂的時候,你付出了辛勞的代價——不得閒暇;「得時多怖畏」——你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得到了你應該有的,你可以高枕無憂嗎?不對,福報越大的人,他內心多諸恐懼,因為他擁有越多,他的得失心越重,他反而是不得安穩;「失時懷憂惱」——人有得,一定會有失嘛,所以當他失掉某些東西的時候,他心中啊——多諸憂惱,不得自在。

所以你如果把今生看得很重,你從今以後,你的生命就是辛勞、怖畏、憂愁,三種的痛苦隨順著你,所以,你今生的這個快樂,其實也夾雜著過失。不管怎么樣,不管你今生怎么弄,你死亡到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失掉一切的,所以思惟死歿無常,來對治對今生的愛取。

我們看第三個:思惟暇滿難得。菩提心本身,除了放棄對來生的愛取、對今生的愛取,你還必須有一種想要求增上的決心,這個是對治修行上的懈怠。說:唉呀,我不追求來生的快樂,我也不追求今生的快樂,但是我也不急著馬上發願,來解決生死問題啊——產生懈怠,那么這個地方你要思惟暇滿難得。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三惡道,到諸天去,都不能修行,你必須得到人身;第二個:要佛法住世;第三個:要六根具足;第四個:要無諸罪障。你罪障太重,你會形成障礙;第五個:於法生信——你必須有信仰的善根。

所以,你今生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遇到佛法的具足,又沒有太大的障礙,這是你人生當中無量劫來一個美好的時光,所以你要思惟「人道難生、佛乘難遇、暇滿難得,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我們一般人,可能都沒什麼危機意識了,你想說:怕啥?我今生不了道,來生再來一次吧。但是這個地方有問題喔:我們現在是一個減劫了,就是說我們這個時代,是往壞的方向走,如果你今生不能解決生死問題,你來生——更困難,更困難!不管是外在的環境、不管是你內心的善根,你整個條件更困難!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明天會更好」這句話是騙人的話,佛陀是認為明天不會更好,佛陀是認為整個時代是往末法的時代,是往壞的方向走,修行的環境是越來越糟糕。

所以說我們在修行當中,你不能夠有一種悠悠泛泛的心態,說我今生不能解決問題,來生再來一次,你修行當中,要真實發起願力,你必須背水一戰,把你的退路斬斷,你才有辦法,你要有這種決心。尤其是求生淨土的人,這個地方這一句話更重要,求生淨土啊——「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印光大師說:所有念佛人,要往生,一定是有一個背水一戰的決心。他說你今生要是不能成就,你來生就直墮阿鼻地獄了。你不能給自己一種偷心一種後路,說:哎呀,沒關係了,我沒有到淨土去,我好歹我今生受了五戒十善,我來生做個人,繼續修行——完了,你給自己一條後路,你就完了!求生淨土,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有所保留。因為你面對無始的煩惱跟業力,臨命終的時候,你一點的動搖,你就完了,你不能讓煩惱跟罪業,有一點活動的空隙啊。

印光大師說:往生淨土是生起一種決定性的願力,不是一般的願力喔,是決定性的願力!不是說我想要往生,你如果說我想要往生,你大概不會往生了,你一定提升到我一定要往生!所以,善念跟願力的差別,在這個地方,是我想要怎么樣,提升到我一定要怎么樣,而這種覺悟,來自於這種「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你必須要想像——你今生是最好的時機了。在你無量劫生命當中,我們大部分是在三惡道裡面挨過去的,你今生得到人身、六根具足、遇到佛法的住世、你又明白道理、世間上又沒有太大的災難、衣食無缺,而且你本身也沒有太大的罪障,那這個時候,你很多條件具足了,今生是你最好的機會了,你一定要把你的後路斬斷,就是我們說的「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這種決心,加起來就是我們一個菩提心的基礎——出離心。

【30】菩薩有兩種: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乙二、發菩提心。

有了出離心的出世的情操,我們才有資格發起真實的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第一個:總相的發心,第二個是別相發心。我們先看總相發心,先把它念一遍:

眾生無邊誓願度,依苦諦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依集諦而發——悲增上菩薩;法門無量誓願學,依道諦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依滅諦而發——智增上菩薩。

菩提心,因為它生起的因緣不同,它有悲增上菩薩跟智增上菩薩。如果你這個人,比較喜歡關心弱勢團體,這個沒有對錯,是因為你的根基不同而已了,悲增上跟智增上菩薩,沒有哪一個好壞了。有些人他過去生,是以眾生的苦而發起的,這種悲增上菩薩,他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在佛堂,我們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會偏重於「下化眾生」——大部分時間做義工了。所以他的成佛之道,會先成就福報,再成就智慧。那么智增上菩薩,他比較理性,他是看到經典裡面,看到佛菩薩的功德莊嚴,依法門——佛道的這種清淨莊嚴而發心的,這種人他會大部分的時間在佛堂用功,他比較少的時間做慈善事業。但是,比較少只是行動比較少,他的願望不能沒有。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你發了菩提心,一定要兩個都具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都具足。即便你暫時沒有因緣去度化眾生,但是你不能有捨棄眾生的願望,這個不能有喔。在實踐上、在行動上,可能有所偏重,但是在心中的意樂,不能沒有。智增上菩薩會先成就智慧,再成就福報,所以有這兩種差別。唯識學的確說菩薩有兩種: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就是因為他們所緣境不同。

【31】發菩提心的七個次第!

我們看別相的發心。別相發心在整個大乘的傳承,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阿底峽的「七重因果」,一個是寂天菩薩的「自他交換」。我們先看阿底峽尊者的「七重因果法」,先念一遍:

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

在阿底峽尊者的菩提心,它有七個次第,第一個知母,這個最為重要。那么菩提心——他是緣眾生法界而發的,緣眾生法界第一個:你必須跟眾生要建立一個很親密的關係,什麼關係呢?一種母子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觀察我們在無量的生命當中,我們曾經有無量無邊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一定有一個母親來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所以說我經過無量的輪迴,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比方說天上的飛鳥、比方說地上的螞蟻,雖然我現在不認識它了,但是它一定做過我的母親,這個就是你必須跟眾生建立一個母子的關係。雖然因緣改變了,它現在的相狀,已經不是我的母親,但是,不能忽略了它前生是我母親的事實,就是「知母」。

第二個念恩。他是我母親的時候,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吃,她自己吃最差的,她很辛苦的把我扶養長大,她對我是有恩的,所以說我應該有報恩之心,所以我們對眾生要有報恩的心情。所以菩提心是從報恩的心啟動起來的。那么因為報恩的心的刺激,我們產生了慈心——希望眾生得到安樂、悲心——希望眾生拔苦,最後產生增上意樂,而引生菩提心。

在修菩提心當中,整個祖師大德的解釋,最為關鍵的就是「增上意樂」。他說其實諸天,特別是大梵天,初禪以上的諸天,除了禪定,一定要加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其實諸天在看我們眾生在受生老病死苦的時候,他也有慈悲心,但是為什麼不能講菩提心呢?因為他沒有一種增上意樂。

增上意樂就是你必須把讓眾生離苦得樂當做你自己的使命感,就是我一定要這樣子做,你要有一種承當的使命感。慈悲心,一時的慈悲,跟永恆的菩提心,最大的差別就在這四個字——增上意樂,你要把這件事情,當做是你的生命的使命來做,就是你心中的咒願。

【32】為什麼善光公主生生世世得到尊貴的果報?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波斯匿王,大家都很清楚,他很護持三寶。他有一個小女兒,長得非常的莊嚴,人緣也非常好,叫善光公主。善光公主從小就得到父母的疼愛,波斯匿王特別的寵愛她,幾乎每一天波斯匿王處理完公事的時候,都會到善光公主的房間去,跟她講幾句話、跟她聊聊天。

那么有一天,波斯匿王處理完公事以後,去找善光公主,波斯匿王就一時興起,說:「哎呀,女兒啊,你今生活得這么快樂,那是我做父親的,賞賜給你的」。當然善光公主學佛了,她知道「萬般皆是業」,她說:「父親啊,你對我的恩德,我當然知道,但事實上我的快樂,是我的善業所招感的」。

這波斯匿王聽了很不高興,後來第二天又去問她,說:「你覺得你的快樂,是不是我賞賜的呢?」善光公主又跟他講說:「不是,是善業所感」。連續問了三次,善光公主的回答都一樣,這個時候波斯匿王惱羞成怒了。惱羞成怒以後,他就要報復這個善光公主,他就把他親近的大臣找來說:你去幫我找一個有品德,但是——乞丐,幫我找過來。他就把善光公主嫁給這個乞丐——我看你是不是善業力所感。結果這個善光公主這個人蠻認命的了,她就跟乞丐走了。

跟乞丐走了以後,她問這個乞丐說:你以前家裡是幹啥的呢?他說:我啊,我的祖先,其實做過官,我們也曾經富貴過了,後來到我老父親這一代,就家道中落了。她說:那你家道中落,你好歹有一個房子吧?他說:有啊,但是房子都破舊了。他就把她帶到他的房子去,善光公主就把這個房子整修一下,就開墾這個田地,兩個就種田了,就在那邊住下來了,在老房子住下來了。

住下來的以後,有一天在挖這個土的時候,挖到他祖先留下來的珍寶,哈,結果拿出來,善光公主又蓋了一個跟她以前住的一模一樣的公主宮殿。這個時候,波斯匿王就覺得:哎呀不得了,怎么會這樣子呢?他就請教佛陀,佛陀說:善光公主在過去佛叫毗婆尸佛的時候,她就是一個大富長者的一個女眾——大富長者的夫人,因為毗婆尸佛已經往生了,所以寺廟就做了一個毗婆尸佛的佛像,善光公主看到這個佛像特別莊嚴,她就跪下去,就發了兩個特別堅定的願力,第一個:願我生生世世護持三寶;第二個:願我所有護持三寶的功德,讓我生生世世得到尊貴的果報,她發了兩個願。

當然,她不是一時的善念,她是一種咒願力啊,然後她就從那個時候起就經常天上——人間都是尊貴,一直到迦舍佛,迦舍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代——迦舍佛時代,這個時候,她還是大富貴的一個夫人,那么她先生,她先生不相信三寶,所以她要去布施的時候,她先生都阻礙她,所以她都偷偷的布施,但經過幾年以後,她先生年紀也大了,她就把這個道理告訴他說:其實啊,我們這個金錢是帶不走的,暫時的因緣,你必須把這個生滅的財富,轉成一種你帶得走的功德,你這樣才是一種智慧的判斷。她先生就被她說動了,後來她先生也就隨順善光公主來布施,那么他先生是誰呢?就是這個乞丐了。

所以我們看到他們兩個夫婦倆,在迦舍佛時代同時布施了,後來都同時布施了,但是善光公主布施,她是依止一種清淨的願力——願我生生世世護持三寶、願我生生世世得到尊貴的果報,所以她那個心是相續的;那么她先生做善事的時候,是叫做什麼?一時的善念!他太太如果不找他做,他就沒有這個想法了,他沒有一個堅定的願力了,所以他的果報變得不堅定,他一定要遇到善光公主的帶動,他的福報才會現前。

所以你要知道,比方說你們兩個人,一起去布施,布施一百塊,福報不一樣。因為你那個心力要強嘛——心強則業重,你是依止堅定的願力去布施的,跟反正你找我去,我也不好意思就跟你一起去了,這樣子就差了,帶一點勉強,不是你本願,你只是隨順一時的因緣,那這個果報就差了。

所以說在整個菩提心當中,最重要就是「增上意樂」,就是這四個字而已了。一時的慈悲心跟堅定的菩提心最大的差別,就在這增上意樂,就造成了一個菩薩的同樣的布施結果千差萬別,就差在這四個字——增上意樂。你把它當做你生命的使命感去做,或者你只是把它當做你一時的因緣去做,這兩個結果就完全不同。

【33】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

好,我們看丁二的「自他交換」。自他交換,我們依止寂天菩薩的。「自」,就是愛護自己的心;「他」呢,就轉成愛護他人的心。有三段,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自他交換」修法:自他於苦皆不欲,願得安樂此心同;他之求樂亦如我,自他等視求加持。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交換求加持。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眾生是一個母子的關係——事相的因緣多;但這個「自他交換」,是一種道理的觀察,就是你要有一種智慧,從道理上思考的成分多了。他說「自他於苦皆不欲」,他說我們自己想要離苦得樂,其實,世間上不是你想要離苦得樂,每一個眾生都想要離苦得樂,所以,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角度不同,每一個人站的位置不同,但是每一個人想要追求安樂的心是相同的。你說一隻螞蟻,它為什麼整天跑來跑去呢?它是希望離苦得樂嘛,它也不是想要跑來跑去,它目的想要離苦得樂嘛。所以,每一個眾生想要追求安樂的心跟我一樣,所以——「自他等視求加持」。

這個地方是強調自他平等,它告訴我們什麼意思?就是其實我們沒有比別人差,我們並沒有比較特別,我們凡夫的自我意識,總會覺得你自己很特別,好像說地球是繞著你轉的,你看我們看相片,第一個會先看誰?先看自己在哪裡,對不對?沒辦法,這是習慣了,這自我意識了。所以我們習慣的會認為說:誒,我比較重要,其實不對的。其實你想離苦得樂,別人也是這樣子的想法啊,我們跟別人沒有差別,先有這個概念——「我們想離苦得樂,其實一切眾生何嘗不是呢」?追求離苦得樂的心大家都有,這是第一個概念。

【34】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我們再看第二個:「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好,我們現在修習一個善法,有一種安樂的境界,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把所有的快樂,都放在我自己身上——愛護自己,但是這個結果,卻造成了很多的痛苦,因為你增長自我意識,你啟動了生死的業力,你自己造成了你生死——無量無邊的輪迴;反過來,我們把這種快樂回向,跟一切眾生分享,卻成就一種菩提的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

所以「生佛差別從此出」:說佛陀的發心,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成佛了;而我們生生世世只為了自私自利,只為了照顧自己,所以我們現在變成這副德性。就是說雖然我們過去生也曾經修了很多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但是因為我們沒有一種廣大的胸量來攝持這個善法,使我們現在變成非常的卑賤;而佛陀也同時跟我們曾經去修布施、持戒、忍辱,但是他有一個美好的願力,所以他成佛了。所以,你選擇愛護自己是錯誤的,你應該把愛護自己的心,轉成跟一切眾生分享,愛別人是比較重要!你看我們現在,我們生生世世都是照顧自己,結果我們得到了什麼?也沒什麼得到了,是吧?現在還是這樣子,是吧?我們是不是應該心態改變一下——我們處處想到眾生,結果你自己最受用了。

我們在講到一個觀念啊:你修善的時候,你用什麼樣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因為那個心是業主啊!

【35】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

我們看第三段:「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正式自他交換——把好的善業、好的可樂的果報,都回向給眾生,反而把痛苦的因果,由我來承當。「如風去來」,風呢,把好的東西吹出去,把不好的東西吹過來,產生取捨——我們取眾生的痛苦,那么舍掉自身的安樂——「由此發心求加持」。

這個自他交換,你要修自他交換,你要突破你心理的障礙。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你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你真的能代眾生受苦嗎?眾生的業會跑到你身上嗎?這業可不可以跑來跑去啊?業如果能夠跑來跑去,那佛陀就把業全部帶走就好了唄,是吧?佛陀因地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發這個願呢,是不是?業不可能跑來跑去了,是你自己造的,你自己去承當了,不可能跑來跑去了,但是,你發這個願對你有幫助了。

所以說在整個修菩提心,懺公師父很強調修「學吃虧」,就是這樣,就是:我寧可讓我自己吃虧。學吃虧,你要修自他交換的心態,如果你這個人經常喜歡跟人家爭,要去占便宜,你大概就不可能生菩提心了。

「我付出的很多,但是都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把我當一回事」——誒,這個最好了,最好了!

我問你一個問題:佛法講因果,對不對?你付出很多,結果你得到很少,那個差的額,跑到哪裡去了?

那肯定是保存下來了!所以你要學吃虧,你生命才會不斷的增上啊!你想想看:你付出得很少,結果得到的很多,這樣好不好?你在花你以前的福報啊,你的生命不斷的在退步啊,你是來享福的、你是來消耗你能量的。所以你占便宜,其實你是在耗損你的福報,你都不知道啊。

所以它這個自他交換的基本精神,就是學吃虧嘛!我們一念心性,它很奇怪喔,一念心性,我們一念心性它是一個具足無量的功德,但是你越不要,它就越出現;你越占有,越沒有,很奇怪。一念心性本來具足,但是你必須用施捨的心來薰習它,它才會出現功德;你用占有的心來薰習它,你就變得慳貪。我們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說你今天生起一個佛心,你才會出現佛的功德莊嚴;你生起一個慳貪的心,你自己就變成一個餓鬼道,是這樣子的。你用你的心態,來帶動你內心的這個善惡的功德,功德跟過失了,是你自己的心去薰習它的。

有一個寓言故事是這么說了,說佛陀啊,派了一個使者去考察上天跟地獄的差別。這個使者到了天上,看到這個天上的人,很快樂,氣色很好,他說怎么回事呢?噢,剛好吃飯時間,他就過去參加他們的吃飯,他們吃飯哪,拿一雙一公尺的筷子,那每一個人都用筷子夾給別人,結果大家吃得很高興;這個使者又到了地獄去,他看到地獄的人很苦惱,每一個人面黃肌瘦,也是吃飯時間,他也去參加他們吃飯,筷子也是一公尺,但是,每一個人都想把筷子往自己口裡夾,結果沒有一個人吃得到。所以,這個筷子,就是你內心的操作,你可以選擇把筷子往裡面夾——你生生世世貧窮,你越想占便宜,你來生就貧窮。你必須有一種吃虧的施捨的心理,像筷子——你可以把筷子往裡面靠,你也可以把筷子往外面靠,但是因緣就不一樣了。

【36】假借眾生的因緣來產生施捨!

我們第一堂課講過,我們一念心——「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一念心具足無量的寶藏,我們一念心也具足無量的地雷,你操作得當,它的寶藏就表現出來;你操作失當,它地雷就表現出來。你用慳貪的心來造作,你來生就貧窮,是你自己的心去薰習你的真如,表現出來;你用施捨的心,你是用學吃虧的心來薰習你的真如,它就出現寶藏,就是這么回事,叫做「心作心是」,你內心自己去造作,你內心自己去承當。這個不是佛陀發明的喔,是佛陀他觀察到這個真相,這是宇宙間的軌則——人世間是你自己的心去薰習你的真如,然後,自心——叫做「不思議心不思議變」,它薰習以後產生變化的。你用布施的心來熏真如,真如就出現富貴的果報;你用持戒的心熏真如,你就出現尊貴的果報,這個道理不是佛陀發明的喔,是佛陀發現的。

所以我們用一種施捨的心,經常生起施捨的心,結果不是別人得到利益,是你自己得到利益,這個叫做借眾生的因緣來修心,假借眾生的因緣,來產生施捨,結果讓菩薩自己增上,叫「借事修心」,是這個道理。你必須把這個觀念弄通了,你才知道怎么去做的——自他交換。

這個就是我們前面說過了,先修出離心,再成就菩提心。依止菩提心,我們生命就有一個根本,你以後所有的善法,都必須用菩提心來推動,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這一堂課先上到這裡,其它的有關菩提心要怎么增上,我們建立了菩提心以後,這個菩提心的幼苗要怎么樣去灌溉它,讓它增長廣大,這個我們明天再來做說明。好,我們今天上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37】觀一念心性的時候,是怎么觀呢?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5卷

諸位法師慈悲,社科會趙院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面,甲四:菩提心之退失。

在我們大乘佛教的傳承當中,講到對生命的觀察,最為詳細、最為圓滿的,就是天台宗的《止觀》,天台智者大師他引導我們菩薩應該怎么去觀察人生呢?他提出了一個「一心三觀」的思想,這個思想影響我們中國佛教兩千多年,每一個人都覺得這個是最圓滿的觀察方式。

一心三觀,首先他在觀察人生的時候,他必須要先找到一個所觀境。在天台宗觀察人生,首先你要找到生命的根源,根源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是一個人,我有人的相狀、人的思想、人的感受,但是這個不叫根源,這個是生命的枝末,那是一個業力去薰習我們的本性,顯出來一個暫時的水泡,那不是大海。

什麼是我們生命的根源呢?

就是我們從生命當中迴光返照,找到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簡單的講,就是現前一念心性,也就是諸位你現在你能夠去聽經、聞法,去思惟法義的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這一念明了的心性,這個就是我們的根源。但是這個心性本來沒有相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那么我們在觀一念心性的時候,是怎么觀呢?

是從三個角度觀進去:空、假、中三觀,一心三觀。

第一個我們用空觀來照這一念心性,我們發覺:一念心性本來清淨。這個清淨本然的意思就是說:不是你修行它才清淨的,不是這個意思。所謂的本然就是說,它本來就是這樣子,不管你有沒有修行,它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清淨本然,它不是修來的,它是本來如此。既然是本來如此,表示什麼?表示它不受染污。如果這個清淨是修來的,那就糟了,修來的是有造作性的——因緣所生,它也就會隨因緣而變化。因為它是本來清淨,所以它本身不受染污的。這是從空觀的角度來看——即便我們無始劫來,打了很多妄想;即便我們無始劫來,造了很多的罪業,但是它還是一樣——「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不受染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有一天可以成佛的主要的理論基礎,就是因為心性不受染污,從空觀當中,照了我們心性的本體。

第二個:假觀,這個最重要了。假觀能夠看到整個眾生的因緣果報的差別,我們現在不談十法界這么詳細,我們就把人生,從《楞嚴經》的角度分成兩門,一心開出兩門,《楞嚴經》把我們一念心,從假觀,假觀就是講因緣——不講本體,講作用,它說我們人的心,是有兩個門:一個是前門,一個後門;一個是通往生死痛苦的門,一個是通往涅槃安樂的門。

我們一念心性,同時具足兩個門,你為什麼那么痛苦?你為什麼在六道輪迴?因為你打開了痛苦之門,是你自己打開的。為什麼十方諸佛,他也是一念心性,他能夠萬德莊嚴?因為他打開了涅槃安樂之門,我們沒有把它打開,我們沒有去走這個門。

【38】什麼是痛苦之門呢?

那么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我們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打開了生死痛苦之門。攀緣心是怎么來的,這個我們要了解,否則你不了解它,你就不可能消滅它。佛法最大的罪業就是愚痴,因為你愚痴,所以你沒辦法改變自己,是吧?攀緣心有三個相貌:受、想、行。

第一個感受。一個人會攀緣,它肯定用快樂的感受來引誘你,我們曾經在生命當中有些快樂的感受:比方說你小時候,有人給你溫暖、給你關懷,你產生快樂的感受;比方說你痛苦的時候,有人資助你金錢,你對金錢產生快樂的感受;比方說有人讚美你,你因為別人的讚美,你產生快樂的感受。那么這種快樂的感受會刺激你的想像,你會把這個感受,經過你的想像,把它無極限的擴大。其實很多感受,是我們自己透過想像力把它擴大的,我們——哎呀,這個金錢太美妙了;哎呀,這種被讚美的感受太美妙了,等等。但是想像,對我們還不足以構成一種主導的力量,但是當你對一件事情,你從小到大,不斷的去想像——想久成思,變成一種執著了,變成你一種目標了,變成你生命中的一種願望了,你就要小心了。

所以從感受,提升到想像,最後變成一種行蘊的執取,它就產生一種強大的主導性,就打開了痛苦之門。

我們為什麼攀緣?因為我們曾經對三界的可樂的果報,產生美好的感受,然後產生想像,最後產生執著,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只看到它好的一面,我們沒有看到它痛苦的一面。

其實三界的快樂,在佛陀的經典上的開示:只要你去追求,你一定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的。佛陀說:世間的快樂,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說我去吃這個刀鋒上的蜂蜜,你吃到蜂蜜很甜美,是吧?但是你忘了蜂蜜後面有一個刀,把你割傷了。但是我們一般人很奇怪了,因為它變成一種執著以後,它變成盲點了,他已經不在乎他的痛苦了。

所以你看我們為什麼一次一次在三界投胎呢?因為我們把三界的這種快樂的感受,產生一種盲目的追求,叫做一種「攀緣」,或者叫「顛倒想」,我們現在已經看不清楚快樂的背後的痛苦。所以佛陀說快樂有兩種:一者世間樂,一者出世間樂;世間樂是有過失的,出世間的快樂,是沒有過失的。當然,身為有情眾生,追求快樂,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並不一定要去吃刀上的蜂蜜,我們可以吃桌上的蜂蜜,是吧?我們在佛法上用功,我們去拜佛、靜坐,我們身心也會出現快樂,這個快樂沒有過失。

所以說我們在追求快樂的時候,我們夾帶我們心中的顛倒,所以我們打開了痛苦之門,這個是我們現在就是這個樣子的。那怎么辦呢?那誰來幫我打開涅槃安樂之門呢——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了!看到我們老是走這個痛苦之門,佛陀說其實你有另外一個選擇嘛,我們可以改走另外一個安樂之門的,因為我們心性本來就有安樂之門。

【39】我們怎么打開涅槃安樂之門呢?

佛陀說有三種方式,打開涅槃安樂之門,第一個:就是我們剛開始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的善念,先成就善念力,「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是第一個基礎。從這個善念的福德力,再提升到智慧的觀照,最後,變成你一種願望。菩薩的修學,最高的境界不是智慧喲,是心中的願望——菩提心,最後——咒願。因為菩提心已經沒有理由了,「我要這樣子做,我已經不經過判斷了」,菩薩一但把願發出來以後,他是用他的生命去實踐他的願望。所以從善念到正念,正念就是智慧了,從正念到咒願,那是最高了。

所以我們開始不再隨順我們的感覺而走,我們一個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薩道,你要放棄你的感受!如果你還在乎你的感受,你就一再的啟動生死之門,你要離開三界,變成不可能!不管你多用功、不管你一天拜幾千拜,只要你對你的感受還看得很重要,你就不可能離開三界了,不可能!因為你在走生死的門,你怎么可能出現涅槃呢?不合乎因緣法嘛。

我們要了生死,只有一個方法——慢慢把生死之門關起來,當然,不是說叫你現在——我眼睛也不要看了、耳朵也不聽,不是這樣了,佛法不是逃避,是叫你都攝六根,沒有叫你關閉六根,是吧?就是說你今天遇到一個東西,感受的時候,你要能夠見相離相,慢慢的知道:它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緣生緣滅,你走過去就好了——無住!把你的感受放掉,古人說的:「放四大,莫把捉」——不要老是抓著感受不放,它來就來、走就走,你要慢慢的放下你的感受,你才能夠走上清淨的智慧、清淨的願望的涅槃之路。所以,你必須面臨抉擇,沒有人同時又要走生死之門,又走涅槃之門,沒有這樣子的。

【40】從妄想執著當中,回到了菩提本願!

所以我們今天的菩提心,就是告訴大家:我們必須要慢慢的關閉向外攀緣的這種老是跟著感覺走的這個門。那你說:我以前的生命的動力,都是感覺來引導我的了——我為什麼願意讀書?因為我希望追求快樂,因為我讀書能夠得到好的工作,是吧?沒有人真正喜歡讀書了,很少了,大部分都是為了謀求好職位;但他為什麼喜歡工作呢?他也不是真的想工作,他為了掙錢,是吧?那他為什麼為了賺錢呢?因為他要過美好的快樂的生活……所以說穿了:人還是追求快樂感受嘛!

我們從小到大,一切的努力,只為了一個——追求美好的感受,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所以我們願意讀書,我們願意犧牲我們的時間,去讀書、去工作。但是快樂的感受出現了以後,我們也付出慘痛的代價。你看我們在三界裡面一次一次的輪迴到現在,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只有那種虛妄的感受,但是那個感受,付出我們的辛苦、帶動我們的煩惱、帶動我們的罪業,引生生死的輪迴——我們就為了追求刀上的蜂蜜。

所以我們不能再為了感覺而活了,我們應該為了願望、理想、抱負而活,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必須放棄你的感受,從今以後,你的生命,由願望來引導你,這個時候,你的生死之門就慢慢的關掉了,你就走上了跟十方諸佛同一個道路了——走上了菩提道了。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達佛的境界,但起碼你上路了,是吧?你走上了菩提道了,成佛是遲早的問題,至少道路沒有錯了。

所以所謂的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說:放棄你的感受,打開我們的願望,把心胸放寬,開始根據我們的願望來實踐。那么這樣子,你的生命開始反轉,你的生死業力慢慢的淡薄,你的涅槃的功德慢慢的出現,這個佛法叫做「返妄歸真」——從妄想執著當中,回到了菩提本願,這個是我們這次課程的主要目的。

【41】一個人會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們看講義第十二面——甲四的菩提心的退失。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菩提心的修學的方法,這以下我們要說明:當我們建立菩提心的過程,要注意什麼事情,以避免它的退失。菩提心是打開涅槃的一個重要的鑰匙,但是你不能讓它失掉,我們有兩個因緣會退失,第一個:約本質名退失。我們先看第一段:約本質名退失。我們請兆鵬先把它念一遍: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這個地方《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說:為什麼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以後,他走了無上菩提道,走著走著,後來就不走了呢?這個地方有兩個因緣,第一個:他本身的善根力薄弱——「障深慧淺」,他的障礙特別深。

說有一類眾生,他本身宿世的善根栽培減少,這個人善根少是什麼意思啊?諸位知道什麼叫善根少?如果你學佛法,你經常不看經典,只喜歡做慈善事業,只喜歡拜佛,你就變成善根少,你變成鈍根菩薩!就是你的智慧——判斷力很薄弱。我們所有的智慧來源,只有從經典上——聞、思、修,佛法的智慧,沒有一個是可以從生命中去得來的,沒有!我們生命經驗得來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九全部是錯的,因為你的生命經驗都是從感受來嘛,感受的刺激,產生想像,想像以後,產生執著,你怎么可能產生智慧呢?如果你生命經驗可以產生智慧,佛陀不要出世了,我們也不可能一次一次在生命當中轉,轉這么久還轉不出去。你看經典,佛陀的智慧都是跟我們思考模式相反的,表示我們的生命給我們的經驗的訊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錯的,大部分都是錯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看經典,才知道什麼是生命的真相。

所以善根微小,就是這個人,他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不喜歡讀經典;第二個讀了以後,也不想思惟。這個人他怎么辦呢?他沒有智慧引導,只好跟著感覺走了,是吧?「誒,我感覺很好,我看到這個衣服很漂亮,就去買了,因為為什麼?因為感覺好」——完全由感覺來主導你呀,這個人叫「善根減少」。

「久遠已來,煩惱深厚」,他不但善根薄,他所薰習的欲望特別重,那么這個人,當然他也可能曾經供養三寶,跟三寶結緣,他能夠跟三寶結緣,但是他遇到三寶的時候,他起人天種子,他希望來生得大富貴,他不喜歡要出離;或者他出離,他也是偏向於小乘的空性,沒有大乘的菩薩的願望;即便追求大乘,他的菩薩的善根,也是不決定,「若進若退」。這個「若進若退」,古德——法藏大師解釋:是內心猶豫不決。因為他的善根夾雜了人天的善根,夾雜二乘善根,這個善根——不純。

所以說,如果你本身宿世的栽培,智慧的善根薄弱,煩惱粗重,你現在今生剛開始發菩提心,除非你有很大的決心,花很大的時間去改變,否則,這個人他初發心容易退,這是第一個——本身的內因力薄弱。

第二個:他所接觸的外緣力比較差——環境。說這個人也曾經供養諸佛,但是時間很短,沒有超過一萬劫,那么在這個供養的當中,也可能因為四種因緣而發心,第一個:見佛色相而發心。阿難尊者就是這樣,說:阿難尊者,你為什麼發心呢?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啊,非常莊嚴哪,我也想要這樣子,所以我就發心學佛了——依止佛身相而發心;或者供養眾僧而發心——誒,你曾經到哪一個僧團,看到僧團的莊嚴,發了修行的心——執著僧團的莊嚴相而發心;或者依止這個二乘人這種劣根性的法而發心;或者學他發心——別人叫你發心,你也跟著發心,到底是怎么回事,道理上你也不懂。

那么這四種因緣的發心,如是等四種因緣發心,善根都猶豫不決,遇到惡因緣的刺激,就容易退失菩提心,而墮入二乘地,乃至於人天種性。

【42】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

在《楞嚴經》上說你的發心,不能有一個相狀,我們這樣講高標準哪,高標準!即便這個相狀,是一個佛陀的莊嚴相狀,都不可以!為什麼?《楞嚴經》上說:只要是相狀的東西,它會變化。你說佛相好,但是佛陀他示現他也會老病死,他要衰老,佛陀相好莊嚴,那佛老了以後,你就不學佛了?你看到僧團的莊嚴,到了末法時代,僧團開始不莊嚴了,你就受傷了,所以,你一旦是依相狀而發心,你肯定因為相狀的變化,而產生挫折嘛。

佛陀在《楞嚴經》講出一個譬喻說:你現在的修行,是依止相狀來修行,有一個相狀來帶動你,那表示你的善根是借來的,借來的就不是你的東西。佛陀比方說:你看,天空中有光明,這光明是怎么回事呢——跟太陽借來的,太陽走的時候,它把光明帶走了;你看樹上的風在吹,它那個樹葉在動,為什麼有這個動相——跟風借來的,風走的時候,它把動相帶走了。佛陀問阿難尊者說,說你檢討一下你內心的善根,哪些是借來的?借來的是要還的?喔,你今天拜佛的善根,一定要有一個很莊嚴的佛像、還有一個很好的供品、還要把冷氣打開來、還有一個蒲團,你才可以拜佛,那你這個拜佛,跟四個東西借來的,有四個因緣:第一個要有佛像、有蒲團、有冷氣、有香花燈燭,那你臨命終萬一要缺一個因緣,你的拜佛的善根就生不起來了?

所以叫生滅性就是說:你的心不能跟外面借來的。所以為什麼叫臨終的正念?你要培養一種「離一切相」,就是說:我這個善根,發起來的時候,跟相狀都沒有關係,我的修行只有一個目的,開顯我自性的功德——稱性起修。

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所以,佛陀問阿難尊者說:凡是你借來的東西,都把它還走以後,剩下才是你的東西了。從大乘的高標準,一個人發菩提心,只有一個理由:因為你有真如佛性!你必須把真如佛性的珍寶開展出來,而開展真如佛性的功德的只有一個方法——發菩提心,用菩提心打開通往你珍寶之門,所以我發菩提心。「我為了要開顯我的佛性的功德,發菩提心」,只有這個理由,是真實的。

在《楞嚴經》說,這個理由以外的菩提心,全部不承認,因為這個靠不住。不管這個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的,說:誒,我看到佛像而發心,這個很好啊,是很好,但是不真實,因為你心中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便這個相是佛像,也是虛妄,你發心不能有相狀的。當然,初學者,我們就不要要求太高,但是你慢慢慢慢的,你開始要從一個積集善業,要到了生死的時候,你這個相狀先陪你走過一個初學的階段,但是慢慢慢慢你要把心中的相放掉了,你開始要依真如起修了,人不能老是靠相狀來支持你,因為相狀——你借來的東西,臨命終,這個相狀要還給人家的。我們剛開始可以「借相修心」,但是你借,暫時借一借可以,你把它執著成這個相,就完了,就不可以了。

所以,為什麼這個人會退呢?他是借四種相嘛:見佛色相發心、看到僧團而發心、借二乘人的這個修行而發心,或者是有善知識的引導而發心,沒有一個是依止自己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而發心,沒有。如果你善根真的深厚,你就把你初學者的相——放掉,重新發心——依真如發心。如果你現在「我心中還要靠某些相來支持我、來刺激我對三寶的皈依」,那你就把相狀「暫時」保留,暫時保留,但是這個是暫時保留,你一定要知道:總有一天,你要提升到依止真如而發心的。因為這個相狀的發心,在《楞嚴經》說這叫「客人」,客人他是來掛單的,他有來要有走嘛,你要依止主人,就是你的一念真如本性。

這個地方講本質而退失,就是說一個人會退失菩提心,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你的發心住在相狀。

【43】有三種障礙會破壞菩薩的菩提心戒體!

我們再看乙二的「約作用名退失」。我已經真實發心了,我也依止真如而發心了,但是也有可能會退,就是在你心性的活動作用當中,有三個大忌。我們看講義,先把它念一遍: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一、瞋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二、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三、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三法有一,牽入惡道,忘失信心。

這是蕅益大師對所有菩薩的勉勵。說有三種障礙,會破壞菩薩的菩提心的戒體,使令我們大乘的信心退沒,這是要注意的。

第一個:瞋恚,橫於自他,而生惱害。我們菩提心生起來以後,要注意瞋恚的問題,你說我發了菩提心,但是我很喜歡吃朱古力蛋糕——亂不了!你對飲食的貪愛,不障礙菩提心;但是你經常發脾氣,你要小心了,要小心了!有些煩惱的活動,是不障礙菩提心的,但是有些煩惱的活動,它是會侵損菩提心的,比方說瞋恚,你經常跟眾生產生對立——「橫於自他,而生惱害」,「這個人他闖紅燈、這個人也不遵守交通規矩……」他有過失,沒有錯,但是你身為一個菩提心,你不能批判他,你應該憐憫他,是吧?因為你不是一個凡夫,你現在不是一個好人,你是用菩薩的標準,所以在菩薩戒裡面,諸位,你看菩薩戒的瞋恚,瞋恚,沒有理由!佛陀在制戒的時候,在菩薩戒了,對貪慾,他制的比較松,菩薩喜歡吃好、住好,佛陀沒有嚴格要求,只要不影響你,不要被人譏嫌就好;但是,瞋恚,你看看菩薩戒,你把菩薩戒,不管是《梵網》、不管《瑜伽》,你讀讀看——非常嚴格!

這個人惱害你,你起瞋心了,你一定要馬上調伏;這個人,惱害你,他馬上跟你懺悔,不管你願不願意,你一定要接受。瞋心不受悔——他向你懺悔,他刺激你、毀謗你,他一旦向你悔過了,你馬上要接受。你瞋心——沒有任何理由!不管你是對還是錯,瞋心,因為瞋心本身會傷害菩提心的問題,佛陀是保護你啊。我們遇到了逆境,我們只能夠說:這是我個人的因緣,我今天欠他的,你要轉你的心。你建立了菩提心以後,你的思考模式,不能再用世間的思考,說:因為你對我怎么樣,所以我對你發脾氣是正確的,沒有這回事情。我對你這樣好,你對我無情無義,那是我過去生欠你的,我該還你還你,菩薩是要用智慧來解讀內心的,不是用感覺的。

所以,你一個人經常發脾氣,你經常批評別人的過失,你要小心了——傷害你菩提心。

第二個:我慢,於諸僧寶,而生輕忽。本來高慢心的所緣境是很廣的,包括上面的僧寶、包括你的同輩、包括你的下輩,但是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特別提出了「僧寶」,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善知識,當然善知識有善知識的標準,我們依止善知識,有三個條件,宗喀巴大師說在末法時代,有三個重點是判斷善知識的。第一個:善知識要堅守四重戒法——不殺、不盜、不妄、不淫,四根本重戒,枝末的就不談了,因為末法時代,很多威儀戒,你也不能要求太高,但是至少他的四根本重戒,根本戒要清淨;第二個:他必須有大悲心,具足大悲——他有幫助眾生的意樂;第三個:他有方法——具足善巧。他有慈悲心,他沒有方法,來引導你,那你也不能受益,是吧?第一個:堅持四重;第二個:具足大悲:第三個:他有善巧方便,這個人就值得你依止了,因為他對你就有好處了。所以我們看到僧寶裡面有一些不好的威儀,你就輕忽、高慢,而不肯學習,那么這樣子,也會障礙菩提心。

第三個是懈怠,於諸妙法,不肯學習。這個最嚴重,愚痴了。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以後,不想進步,就不再讀大乘經典了。我們菩提心發了以後,是要用經典去滋潤那個幼苗慢慢增長廣大的,沒有人說發了菩提心以後,就大事已辦了,不是啊。你一個人經常不讀大乘經典,你菩提心就幹掉了,就枯萎了,「常隨佛學」,是吧?你用佛法的水,要滋潤這個菩提的種子。所以,懈怠——障礙菩提心,這三個。

這三個只要有一個,你的菩提心就失掉,你就走到你的生死的道路去,最後乃至於墮落到惡道去,忘失大乘善心。

【44】保護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好,有關這一點我們看附表。佛陀在制了這個菩薩的十重,除了殺盜淫妄四重以外,為了保護菩提心,就提出了六增上戒,在這個《梵網經》十重裡面,除了殺盜淫妄,他提出了六增上戒。

第一個:酤酒戒。酤酒戒呢,這個酒是無明藥,你不能賣酒了,菩薩自己喝酒——犯輕罪,但是你把酒賣給別人,你傷害別人的智慧,因為這個酒喝了以後,你這個智慧就沒有判斷力了——無明之藥,這個是痴。

第二個:說四眾過。這個四眾包括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包括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受了菩薩戒的優婆塞、優婆夷,那么你這樣子則產生瞋心、產生對立,傷害菩薩戒。

第三個:自贊毀他。讚美自己的功德,毀謗他人的過失——高慢。

第四個:慳惜加毀戒。別人向你求法,或者求財,你沒有多少給予、給他,而甚至於加以毀謗、罵辱。高慢心,也是障礙菩提心。

第五個:瞋心不受悔。這個人曾經對不起你,但是他現在如法懺悔了,但是你不接受,你願意讓瞋心相續下去——障礙菩提心,這個是你瞋心。

第六個:謗三寶戒,特別是謗大乘的甚深的佛法。你說這個大乘佛法,非佛說了,怎么樣了……這個就是愚痴了。

那么也就是說其實六增上戒,蕅益大師把它會歸起來,就三種煩惱——瞋恚、我慢、跟懈怠,這三個是特別要注意的,所有的煩惱裡面,你會侵損傷害菩提心的這三個。這個就是講到他在菩提心生起的過程,還有生起以後,在作用方面要注意的兩個事情。

【45】空觀的智慧是保護菩提心的!

我們看甲五的「菩提心的增上」。我們除了在消極上,防止菩提心的退失啊,在積極方面,我們一旦發了菩提心,應該怎么讓它增上。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個:深觀實相;第二個:廣修方便;第三個:歷事練心。

深觀實相,就是你要有經常讀誦大乘經典。菩提心,最重要就是智慧的水要去灌溉它,智慧跟慈悲這兩個,尤其是智慧,初學者,如果你不智慧增上,你菩提心真的守不住,就算你發了,也守不住。那么在智慧當中,空假中三觀,先看空觀,我們經常用空觀的智慧來照我一念心性——如實空義。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複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一個菩提心,要能夠堅固的守住,空性的智慧最重要了,空觀的智慧是保護菩提心的。他怎么修空觀呢?他說:我們應該從生滅的因緣當中,悟入不生不滅的真如門。說你一個菩薩,不要老是在生滅的相狀打轉——這個人對我比較好、這個人對我不好;這個是個好人、這個是個壞人……都是一個生滅的相狀,你要經常的迴光返照你一念不生不滅的清淨心才好。那怎么觀呢?

說你觀察你現在的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不管是色法、不管是心法,心法是受想行識,乃至於外在的六塵境界——畢竟無念。畢竟無念,就是畢竟空寂,沒有一個真實的體性,都是因緣假相表現出來的,它沒有一個實體。因為心沒有一個實體的相狀,所以從時間,十方就包括時間和空間了,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不管是空間上的十法界,去追求,心哪——沒有一個真實的體相可得。

那么沒有體相可得,我們為什麼會認為心中有相呢?是因為我們迷惑了,把東方當做西方了,但是「方實不轉」,但是東方還是東方,西方還是西方。就是說,你把東方當成西方,但是東方還是東方。那比喻說:我們認為心中有相狀,那也是我們的執著,我們認為心中有相狀,其實心還是沒有相狀。所以「眾生亦爾,無明迷故」,所以把心當做念,這個「念」,就是妄想。我們認為我心中的相狀,就是自我,其實心本來就沒有動轉,本來就沒有相狀。所以我們應該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這四個字,非常重要——「知心無念」。我們在跟人、事接觸的時候,第一個是感受,感受沒有相狀,但是感受以後產生想像,就有相狀。如果你跟他結善緣,你產生快樂的感受,這個人在你的心中,他的記憶的保存,你肯定保存一個美好的相狀,你一定把這個相狀,把它放在我最喜歡的那個倉庫裡面;如果他跟你結惡緣,你看到他的時候,你會產生痛苦,你這種痛苦的經驗,你就會安立一個不好的相狀——這個人,他怎么樣怎么樣,你會安立他會傷害你,他會刺激你,你把不好的不美好的相狀都加在他身上,這個人的記憶,就放在痛苦的記憶裡面。但是,你心中帶了這么多相狀——你就完了!因為你把你自己,我們講「物化」,物質化了,因為心本來沒有相狀嘛,物質才有相狀嘛。你心中收集越多相狀,你就越難成佛,你把你的心物化了。

【46】我們的心性本來是沒有相狀的!

有一個獵人,他養一隻老鷹,就為了省錢哪,就把這個老鷹,把它放在那個雞裡面去養,因為小老鷹跟雞長得差不多唄,那么這個老鷹,它一天到晚跟雞在一起,它眼睛看到的就是雞,它六根接觸的相都是雞的相狀,只是大雞跟小雞——母雞跟小雞而已啊,所以,它跟雞在一起久了,它心中產生相狀,它認為它也是一個雞了,哈哈,只是這個手爪比較壯的雞而已嘛。那么它的心被物化了,它被物質化了,被這個雞的相狀——心隨相轉,心隨境轉,所以它長大以後,它有強大的翅膀,但是它飛不起來。因為它認為它是雞——「你看過雞有飛過嗎,是吧」?所以這個獵人看養大了,要帶它去打獵,誒,這隻老鷹飛不起來,它只會跑不會飛,這個獵人很失望,把這個老鷹,帶到最高的山頂上,準備把它「放生」。但是,當這個老鷹一放出去的時候,這個老鷹從山頂上自由落體到一半的時候,它的潛能發揮出來了,它的本能發揮出來了,展開翅膀——飛翔。

我們眾生亦復如是,我們內心當中有無量的潛能,但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的經驗,從小到大,我們接觸很多相狀,我們收集了很多相狀,把自己物化了,我們說:哎呀,這件事我做不到了,因為我從來沒有做成功過;這個人我沒辦法度化他,因為我過去度化他,我產生一個不好的相狀,一個經驗。所以我們被相狀,把我們自己自我設限了,這是障礙喔。你要把這個相狀全部撥開來,看到你的本來面目,你本來沒有相狀的,你自己拿相狀來限制自己,不是你做不到,是你自己認為做不到,就像老鷹一樣,它可以飛,它自己認為它不能飛嘛。

所以我們為什麼經常修空觀?就是把心中的相狀,把它掃掉,重新把它歸零——「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思考模式很重要。菩薩在行動上,可以緩慢,我們有了過失,有些功德,我們生不起來,我們要告訴自己:沒關係,給我一點時間,我慢慢的往好的方向走。但是你不能夠說:我放棄了,我被相狀限制住了,不可以喔!所以你發了菩提心,你沒有資格說我做不到,你沒有資格講,你只要講「我做不到」,你的菩提心大概就差不多沒了。你應該說:我慢慢做,我慢慢做,我慢慢改。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心中也是有很多我相、人相的障礙,那相狀都是生滅的,你把相狀撥開來,看到什麼?看到了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具足無量性功德的一念心性,你可以把它開發出來。不要被心中的相狀產生迷惑,把它放掉,為什麼?「知心無念」,我們心性,本來沒有相狀,記得嗎?你還記得你最初的相貌嗎?本來沒有相狀,相狀是後來有的。

好,我們休息十五分鐘。

【47】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緩的!

《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6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四面,我們講到丙二:如實不空義。

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成就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但是這么多的功德當中,它有一個根本,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學跟種樹的道理是很像的,我們在種樹的過程當中,一定先有根,你把根照顧好了,它才有枝葉花果。沒有一個人說這棵樹沒有根,就有枝葉花果的,不可能,修行它是有它的先後的次第的。大乘佛法的根是什麼?就是你心中要有一個願望——菩提本願,「我從今以後,我不再跟著我的感覺走了,我要依止我的願望去行動」,你必須在心中,有一個理想,有一個願望,來引導你的身口意。雖然我們很多的行為做得不夠好,但是我們經常的依止願望來做,不斷的調整自己,讓這個願的力量,慢慢的擴大,你就有希望了。

所以,你不管你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你一定先有根本,先有本,再有末。如果你沒有菩提心,所有的善法,通通不算,不算數。嚴格來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魔業就是生死業,你這種善法,來生讓你做一個大國王,但是你會放逸,最後,你還是墮落,沒有太大意義了。

所以建立菩提心是刻不容緩的,那是非常重要的,嚴格來說菩提心沒有建立起來,你心中的本願沒有生起來,你根本還沒上路,是吧?你還是跟著妄想在轉,還是活在感受——妄想——執著,你還是隨順著生死的流轉門在走,是吧?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說,你一定要讓自己產生一種願望來引導你,先把你的根,菩提樹的根先種好,有了根以後,你要用智慧的水去灌溉它。前面講到用空觀的智慧,你要告訴你自己:你心中的生命,累積很多的經驗,產生很多的相狀,那些都是後來有的,不是你本來的東西,是吧——「知心無念」。

這個是講到真如的空義。

【48】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

我們講真如的不空,真如雖然空,但是它有無量的功德莊嚴。我們看「如實不空義」,看論文,請合掌:

複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如實不空義我們看,它這個第一段,是把前面的如實空義,這個心性的本體,再重複了一次。它說真如的自體,是整個六道凡夫、二乘人、大乘的菩薩,從一念心性的本體上來看,是沒有增減的,「在凡不增,在聖不減」。修行不是增加佛性,是把佛性把它找出來而已,它本來就在的。在時間上,沒有前後的差別;在空間上,沒有種種的變化。這個地方是前面的「知心無念」,把這個觀念再重複了,它真正要講的是下一段。

「從本已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這個很重要喔,自性有什麼功德呢?它有六種功德,我們古德把它分成三類。

先看般若德。跟智慧有關的,所謂的「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就是我們內心本來就有大智慧光明,那是因為被你的妄想、被執著遮住了。

第二個:解脫德。解脫德就是「自性清淨心故」,解脫德就是相對的解脫,相對的來說是業障,就是本來沒有業障,業障是我們自己妄想打打打打,打久了,自己打出來了——解脫德,自性清淨心故。

法身德——「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法身德就是我們本來沒有生死,生死是你的妄想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只要把你的感覺、妄想、執著,這三個慢慢放下,生死本來就沒有——「本來沒生死,生死由心現」。所以我們的真如本性——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業障、本來沒有生死,那是因為我們錯誤的向外攀緣,所以產生虛妄的煩惱、產生虛妄的業障、產生虛妄的生死,這個相狀就在心性的本體裡面,慢慢的顯出來,但是我們只要逆轉,開始回歸到我們的真如,開始依止智慧、依止發願,這個時候,這些相狀就消失掉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真如是具足這么多的功德,而這些功德跟真如的清淨本體是不離、不斷、不異,它永遠沒有離開我們,而且它也沒有一個斷滅的時候,而且它跟真如又是不異,又不是兩個東西。乃至一切的清淨的佛法功德,我們真如通通滿足而沒有欠缺,名為如來藏,在因地叫如來藏了,在果地叫如來法身。

它的意思就是說,這句話的假觀,這個如實不空就是說,說有一個大富長者,他有很多錢,他有一個小孩,他的家很有錢,但是他跑出去了,他跑出去在外面流浪,搞久了,他自己認為他是一個乞丐,其實他是很有錢,但是他不知道,因為他不想回家嘛,他就在外面流浪流浪流浪……他認為他就是一個乞丐,然後就過著乞丐的生活,那么搞久了,他就認為我就是一個乞丐。他心中產生一個固定的相狀,就認為說:誒,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了,大乘經典所說的東西,我通通做不到,因為它是佛的境界,你自己跟佛菩薩切割。世間上的事情,你說做不到,你果然就做不到了。

所以你不能老是認為你業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認為你業障深重,你到最後,你果然業障深重!你要想說:我本來沒有業障,那是因緣所生法。所以這個乞丐後來是佛陀派人去把他找回來,在《法華經》是這樣講。所以我們的心性本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乃至於常樂我淨義故」,但是我們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把它開顯出來。

【49】一念的平等大願,啟發了真如的功德!

在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講一個公案,值得我們去省思。《竹窗隨筆》說蓮池大師的寺廟,它的山下有一個外道,估計是修道教的,一個在家居士。他有一種加持力,他持一種很特殊的外道的咒,拿那個咒水給人家吃,不管什麼病一吃就好。蓮池大師本來不相信,外道哪有那么好的妙法呢?他就化裝成一個一般人,蓮池大師就混進去裡面看是怎么回事,結果蓮池大師看完以後,他讚美:這個人不簡單,一念的平等大願,啟發了真如的功德,產生加持力。

蓮池大師說:我們慚愧啊,他修的是一個外道的法,他的法力很薄弱,但是他心力強,因為任何人供養他,他從來不看的,他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你來,他就盡心盡力為你服務。他說他產生一種類似菩提心的平等的悲願,他有一種幫助眾生的願力,而這個願力,把他的真如的功德打開了,一念的平等大願,而產生加持力。蓮池大師說:我們如果用這種心態,來修佛法,那是什麼境界?那法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那加起來不得了!你看他用這種心力去修外道法,尚且如此!就是說這個人能力很強,但是他的工具不好,他開的是一個腳踏車,那如果這個人開的是一個轎車,那不得了——說這個人來學佛,不得了!

所以,我們的真如本性的功德,我們為什麼沒有開啟?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發一個平等的大願,我們活在執著當中、相狀當中。我們真如不是沒有功德,佛陀說:「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有六大功德。我們心中有很多珍寶,但是我們要有鑰匙把它打開,就是你要發願,你要有願力。怎么發願,我們後面會講到。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經常用空假中三觀,來觀你的內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慢慢慢慢把你心中過去生活中累積的錯誤的影像,慢慢的把它化掉,心中只有一個菩薩的本願,這個就是用這個智慧,來增長你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要有空正見。

【50】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我們乙二的「廣修方便」。這個智慧是一個正行,廣修方便是助行,這個地方有四種方便。我們把它先念一遍,先念第一個: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根本方便,其實它這根本方便,就把前面的如實空跟如實不空的智慧,再重複一次。說我們剛開始用空觀的智慧,觀一切法——本來無生,本來無生就是畢竟空寂,本來清淨,本來沒有相狀,把心中的我相、人相,過去所累積那些好、壞的印象,全部掃掉,而不住生死。當然我們也應該生起假觀,雖然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清淨,但是你念頭一動,就是一個因緣,就是一個善惡的因果,所以我們應該滅惡生善,生起大悲的願力、廣修福德、攝客群生,成就萬德莊嚴,而不住於偏空的涅槃。這就空、假二觀要平衡,以隨順法性不住故,不住於「空」,也不住於「有」。

不住空、不住有意思就是說,我們在操作一念心性的時候,有兩個原則,《楞嚴經》說:第一個「離一切相」,但是要「即一切法」。我們心中,事情過了,不能再存有相狀,因為相狀,你就產生掛礙,但是法不能沒有,你要有布施的法、有持戒的法、有忍辱的法,要有六波羅蜜的法,所以我們要怎么樣?剛開始要「借相」來修法,比方說我要借眾生的相來布施,來產生布施的法,但是它是「借」,而不是「住」。我借這個相狀,借眾生的相狀,引生我的慈悲心,來修布施,但是過了以後,相狀就放掉,留下布施的法,所以我們要「借相」來修法。

所以《楞嚴經》在講空觀的時候,掃掉一切相;到假觀的時候,它又告訴你:再把這個相,再借回來。再借回來乾什麼呢?「借相修心」,或者說「借假修真」。但是你要先是什麼?相要先掃掉,再借回來,才不會執著。

我再講一次:先把相狀全部掃掉,但掃掉以後,我沒有相,我就不能啟發我的造作,沒有動力了,沒有所緣境了?所以掃掉以後,空觀——離一切相,假觀再即一切法,要具足一切法,再把這個相借下來。我要假借佛像來拜佛,來成就我皈依的法;我要假借眾生苦惱的相,來產生我布施的法,對不對?所以你離一切相以後,把相再暫時的借回來,這樣懂嗎?先把相狀掃掉,再把它暫時再借回來。相狀可以用,但是不能執著,你心中完全沒有相狀,你就產生不了作用,你要怎么拜佛?你肯定要有一個相狀,要借這個佛像,啟發你的皈依的法,是吧?你的慈悲心,也要借眾生的苦惱相,啟發你慈悲的法。

所以,相狀是先放下,最後再提起來。所以,大乘佛法是放下以後,還要再提起來,放下沒有提起來,變二乘人——偏空涅槃。二乘人不修假觀的,二乘人只有「離一切相」,就沒有「即一切法」了,所以他的法身叫素法身——清淨,但是不莊嚴。大乘佛法是先把相狀拿掉——破執,然後再把它借回來,假借這個相狀,來成就你的莊嚴——萬德莊嚴,來修六波羅蜜。

所以,諸位要知道:相狀先把它掃掉,最後還要把它借回來——借假修真,假借這個假相,來產生、啟發你內心的功德。你不能說:那我心中離一切相,我拜佛也不要佛像了,不是喔!你還要把這個相借過來,假借佛像,啟發我的皈依;假借念佛的音聲的相狀,來產生我念佛的功德。還是要有音聲,但是我借的,「借」跟「執著」不一樣,你執著,你就陷進去了,是吧?但是你借,你還是站在真如的角度來借它,你的本位沒有變,你是站在真如的角度來借這個相。

這個地方就是講「離一切相」,最後呢——「即一切法」,先放下,再提起來。所以你看禪宗不是說嘛,剛開始怎么樣——「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對不對?他先離相,到最後呢——又「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但是心態不一樣了,他不執著了,他是假借如夢如幻的相狀,來修習他的功德,叫「借假修真」,他不再顛倒了。

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喔,你一方面不能住於生死,修空觀,不能住於生死,離一切相;但是你又修假觀,生起大悲,又不能夠住於偏空的涅槃。所以第二個要把相再借回來——業果不失,而把相再借回來,這個就是佛教的「中道」,先離一切相,再即一切法。

【51】禮敬諸佛,廣修供養。

我們看二跟三,二跟三很重要喔——定課喔,我們二跟三同時講。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另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嘆、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

二跟三,我們看後面的這個七支供養,其實二跟三,就是我們要用七支——七種法門,來供養你的菩提心。菩提心要有養分的,除了智慧養分以外,這七個法門,都能夠增長你菩提心的。

第一、二個: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的菩薩,你不管怎么忙,你至少要拜三拜,對佛陀要拜三拜,你要有口業的稱嘆,有意業的皈依。為什麼要修皈依呢?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提出一個道理說:因為你要跟十方諸佛菩薩結緣。不是每一個人都修淨土了,有些菩薩道是悲增上菩薩,他生生世世在三界裡面歷練哪,那他必須要有一個條件:他必須要生長在有佛法住世的地方。因為你的菩提心是內因啊,但是三寶是增上緣。

諸位你們知道,你們為什麼能夠生長在台灣,能夠聽到佛法嗎?你為什麼不是生長在歐洲國家,乃至於非洲聽不到佛法的地方,為什麼我們能聽得到佛法,你們知道嗎?因為我們過去生跟三寶有結緣!佛菩薩沒有所謂的偏心,說:喔,我特別照顧誰,不是這個意思了。佛陀的心是平等,但是「諸法因緣生」,你不供養他,他就不能夠跟你在一起,問題不在於佛陀,是我們眾生沒有釋放一種「感」,他就沒辦法「應」啊。月亮在空中,你沒有把這個水拿出來,月亮沒辦法映上去呀,不是月亮不平等,是我們的水沒有準備好。

所以我們拜佛,關鍵不是說佛要我們去拜他,關鍵是我們透過拜佛,我們跟佛結緣,我們來生就能夠遇到佛法。遇到佛法,有什麼好處呢?你在顛倒的時候,有人敲醒你,點醒你啊——出現一道光明哪,否則你沒有遇到佛法,你一輩子就不知道東西南北,你就跟著感覺走啊,就完了。你雖然有善根,但是你善根是在種子位,在睡覺,沒有鬧鐘把它叫醒。

我相信諸位,你能夠利用禮拜六、禮拜天來聽課,你們一定大乘善根深厚,是吧?我們一個法師,只是一個小鬧鐘啊,把你的善根喚醒。我不相信你今生才開始學佛,我不相信,只是你的善根睡覺了,在唯識學叫「睡眠」,種子就是在睡眠狀態,我們今天說法者,只是一個鬧鐘啊,把你過去的善根喚醒,如此而已了。但是你必須跟三寶結緣,否則你就……你會住在隔壁,人家在講經,你還不知道啊,你明明住在隔壁喲!你就是沒辦法知道,因為你沒有緣啊。

所以,我們不斷的供養三寶很重要,你一定要跟三寶結緣。在佛法當中,你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救拔的機會了。世間上只有一個人,不用靠三寶——獨覺,但是他也頂多到偏空涅槃,不可能成佛。沒有一個人,是不需要佛陀幫助的,不可能,不可能!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罵那個禪宗,罵得很兇啊,你去讀讀《印光大師文鈔》——「禪宗不拜佛,來生退轉,比方說某某人,一個大文學士,大文豪,上輩子是出家人,今生看到佛像也不恭敬……」,他說這個人,前生是五祖戒禪師,因為他不拜佛,他看到佛像沒感覺了,不跟佛菩薩結緣哪,所以他今生很放逸啊。他說你不跟三寶結緣,吃虧的是你——偏空啊。所以你不管怎么忙,每天至少要拜三拜,否則你跟三寶的緣越來越淡、越來越淡喔,你沒有三寶的幫助,你空有善根,但是沒有人啟發你。

所以這個地方——禮敬三寶,身口意皈依: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讚、意業的觀想,每天最少三拜,最少!保持跟三寶的因緣。

【52】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皆回向。

第三、四個:懺悔業障,隨喜功德——淨罪集資。懺悔業障是滅惡,隨喜功德是生善——淨除罪障,積集資糧。在《八大人覺經》說:菩薩雖然是重視善根,但是菩薩不能福報太差,尤其是你要利他的時候,你沒有福德資糧,不夠!

當然法門很多,我個人提供幾個參考。我覺得懺公師父一生有三大法門,是很受益的,在淨罪集資方面。

第一個: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如果你沒有時間,我建議你先拜三十五佛,也可以,但是前後的發願文,跟後面的回向文,不能沒有,你先拜三十五佛,你拜一段時間,就感覺不一樣了——業障消除啊,你覺得你身心比較輕鬆,修行比較如意一點,不會障礙這樣多了,第一個拜八十八佛。

第二個:放蒙山——超度冤親債主。尤其是女眾,如果你曾經墮過胎,你一定要放蒙山,否則你很麻煩,臨命終也很麻煩。我個人覺得放蒙山很重要喔,放小蒙山二十分鐘。

第三個:持咒。持咒不是只有懺公師父,印光大師也強調持咒。你雖然念佛,多少要持一點咒,尤其是末法時代——鬼神障,你持大悲咒也好、楞嚴咒咒心也好、往生咒也好,要多少要持一點咒,當助行,懺公師父也持咒。

持咒、拜八十八佛、放小蒙山,這三個法門很快的讓你「懺除罪障,積集資糧」。「淨罪集資」就是讓你這個車乘,走得順暢一點,雖然菩提心是根本,但是你這個菩提心的車乘在走的時候,前面石頭太多,你走得很辛苦啊——破障!

第五、六個: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地方,前面是福德資糧,這個是智慧,我們前面講過增長智慧,成就大悲。你要每天有時間誦經,要不然就聽經,至少三十分鐘,每天!佛法要薰習一下。

諸位要知道啊,你要有一個基本概念:你的內心,如果經常沒有佛法進來,你的內心的訊息,就是從六根裡面得到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而不幸的是:末法時代,你眼睛看到的東西,耳朵聽的東西,都是刺激你向外攀緣的,不幸是這樣的。所以你沒有薰習佛法,你就被世間法薰習了,時間長了以後,菩提心就慢慢慢慢枯萎了。每天要充電——至少三十分鐘,聽聽佛法,看看開示也好,增長智慧。

最後:普皆回向,這個最重要——咒願力。你要把這個功德,回向到你的本願去,不要讓它流落到人天果報。

【53】你一天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功課!

這個功課啊,懺公師父提出一個概念說:修行哪,是點點滴滴的功夫。我蠻認同老人家的看法,老人家一生的修行,他提出一種「水滴式」的修行,不要用「暴風雨」的修行。有些人修行,平常不做功課,一開始用功的時候,一天拜三千拜,然後拜了一個月,又不拜了,這樣不好——暴風雨,不好。

修行,你看那個水滴——「滴水長流,則能穿石」,對不對?好,你時間不夠,沒關係,你有多少時間,做多少定課,你就算拜三十五佛,差不多二十五分,三十五佛大概二十五分,如果你拜八十八佛,大概四十五分,就算你拜三十五佛好了,就算,你今天拜、明天拜、後天拜,拜一年、拜三年、拜十年,就不可思議了!為什麼?因為它相續。

定課,不要多,但是重點在堅持,就是我每天做、每天做,他就走出一條道路出來了。我現在要聽到有人說一天拜三千拜,我聽了很害怕,因為這個人不會拜太久;但是如果一個人告訴我他拜一百拜,我會很恭敬他,這個人可以拜很久——正常。

其實我們不是很羨慕說你拜很多,你那種暴風雨的,不會持久。真正的修行者是「水滴式」的修行——三十年、五十年那個下死功夫,那個稱得上才真的說有成就了;那個一曝十寒的,那個暴風雨來一陣子,過了以後就停很久,那個沒有用啊,沒有用啊。

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啊,這六個定課,什麼叫定課?就是每天固定的功課。你要把它納入你生命的一部分,就跟吃飯一樣,時間到就去吃飯,時間到就去拜佛。但是,你要納入定課,有一個條件:你的功課要合理呀,合情合理。你一天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功課,就對了,合理了。你訂的功課太嚴、太多,不合理,你做一做就不做了,因為有壓力了,修行者也不能沒有壓力了,但是也不能壓力太厲害了。修行人,差不多——四分的壓力,六分的自然;或者三分壓力,七分自然。如果你每次功課,壓力都很大,你功課定太多了。大概三分的壓力,四分的……但是你沒有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你不能夠說你一天有兩個小時的空檔,結果你拜三拜,那就沒有壓力了,那沒有壓力你沒有進步了,對不對?你要訂的合情合理了,就是說這個功課剛好做起來很自然,但是又帶有一點小小的壓力,這個最好;完全沒有壓力,也不好,完全沒有壓力,你就沒有進步了。

所以這個地方的定課,是你每天要做的,什麼叫定課?我們做一個解釋:就是時間到了,我拜佛時間到了,我現在不想拜,我不能跟著我的感覺走,我要依止我的願望,我們講過跟著願望走,我不想拜,但是我不管它,我袈裟一披,我照樣去,香一點,照樣拜,拜幾拜,那個感覺就沒了。你要慢慢的克服感覺,就是說我們的願力,我們心中所有的東西,它的力量都是你給它的。

為什麼妄想對我們產生那么大的牽動呢?因為我們每次隨順它,力量是你給它的。你現在你設定一個本願以後,你既然設定一個本願,你也應該給它一個很大的力量,就是不斷的隨順你的本願。你不是發了願以後,什麼都不管,那你這個願是白髮了,是吧?發虛願哪。你既然設定一個目標,心中許下一個誓願,你就必須賦予這個願望,產生強大的力量——它說了算,它在你生命當中是最重要的,這個願力到臨終才能產生主導性。

【54】你發了願以後,你必須要不斷的長養這個願!

好,我們看最後一段,四者:大願平等方便。這個是做一個收尾,我們把它念一遍: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這個地方講到發願的問題——大願平等,就是把前面的智慧的觀察,還有你種種七支供養的定課,把它會歸到你的本願上去。我們一再強調菩提心,菩提心是個總相,我們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要「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都是總相。但是,你必須把心,要把它實踐,要有一個「願」。

願,就有差別了,我建議大家,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願,因為你菩提心太籠統,那「眾生無邊誓願度」,那你沒有一個下手方便,是吧?比方說你受了菩薩戒,你許了三個願——我要持戒為本、淨土為歸、弘護正法續佛慧命,三個願。好好的持四眾戒、好好的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是自利,自利的功德,持戒念佛;最後,弘護正法,在你生命當中,儘量去弘護正法,去幫助眾生,開啟他的智慧。

那么你發了這個願以後,你每天功課做完,你都要把這個願,所有功課回向以後,把這個願再念一次,把所有的功德,都會歸到這個願。你發了願以後,你必須要不斷的長養這個願,你不斷的憶念它,你憶念它,它就長養,叫「常憶受體」——經常意念你的本願。而且你儘可能不要有第一次的違犯,如果說你心中有某種貪圖、某一種享受,而這個享受,剛好跟你的本願衝突,你面臨取捨,你要放棄你這個感受,你要保存你的願。也就是說,我剛剛講過,你許下這個願望以後,你必須在你的心中,給它一個最高的權力,這個願才有力量。

當然每一個人願不同,你看那個《楞嚴經》有一個持地菩薩,他「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怎么發願呢?他就把這個地弄平,哪一個地方路很危險,有石頭,他就把它搬走,把它弄平,後來,他也成就大菩薩了。但是你看二十五圓通,每一個菩薩發的願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會很堅持自己的願!

【55】你必須要用你的生命,去實踐你這個願力!

我講一個《法句經》的小故事,給大家參考。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有一天他以神通力到了忉利天去,到了忉利天以後,他看到兩個天人,長得很莊嚴,他就問其中一個天人,說:仁者,你以前是修什麼善法,而得到這種莊嚴果報呢?他說:我啊,我以前在做人的時候,我發一個願——我不發脾氣。這怎么回事呢?他說:我以前,我是一個大富長者的一個奴婢,做婢女的,他說我主人脾氣很不好,但是我就發一個願——他不管對我怎么樣,我不發脾氣,結果,我就因這個因緣生天了。

另外一個人哪,目犍連尊者說:仁者,你是什麼因緣而生天呢?他說:我以前是做生意的,我就發一個願——我今生不管怎么樣,我講真實語,不打妄語,發這個願,終生奉行而生天。然後這個目犍連尊者聽到以後,就產生疑惑了,就回到人世間問佛陀,說:佛陀,生天要修很多的十善業呀,這兩個人只修一個善法,就為什麼生天呢?佛陀說:他們修的善法,背後有一個咒願力,他們這個善法,是有一個堅定的願力在支持啊,所以一個善法就夠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修善跟發願不同,發願就是說你用你的生命去實踐它,就叫發願;而修善就是說——我看心情了,我心情好就去做,心情不好就不去做,那么你這個人叫是個好人。所以你看喔,他一生只持一個戒喔——他不發脾氣,生天了;這個人一生只做一件善事,唯一的善事喔——不打妄語,他生天了,為什麼?因為它背後,有一個願力在支持,重點在那個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菩薩修完以後,一定要會歸一個「大願平等方便」,你許下一個願力以後,你所有的功課做完,一定要把它回歸到你的願力,你必須每天去長養這個願力,把它養得又強又壯,臨命終,它才能夠產生主導的力量。你要去灌溉它,用你的智慧水——用你的功課,去灌溉這個願。

但是這個願,注意這個「平等」,還有這個「無有斷絕」,不能有對立,你不能夠發願說:我要度化一百個眾生,這樣子對不對?不可以了,不能設定一個有相的東西,不能說一百個,我要度化眾生可以,不能說一百個、兩百個,不能有斷絕。「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這是第一個,不能有時空、時間性的斷絕。

第二個:不能有空間性的對立。你不能說:誒,我只攝受台灣的眾生,不可以!不平等。不平等你就不能跟法性相應,你就啟動不了法性的功德。法性有六種功德:「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乃至於常樂我淨義故……但是你要打開這個六種功德的門,必須第一個:空間上要平等,沒有對立,時間上要沒有斷絕。

不管你發什麼願,都沒關係,「我不打妄語」,這個願,我不管是對台灣人、美國人、新加坡人、大陸人,我沒有對象,沒有這個空間的對象;第二個:「我不打妄語」,沒有時間性,我白天、晚上,一路做下去,這種願,就是隨順真如。

「以隨順真如,法性沒有斷絕故;以隨順真如,平等無二,不念彼此,沒有對立故,究竟寂滅故」,你的願要滿足兩個條件:時間、空間都沒有窮盡,什麼願都沒有關係,就叫菩提本願,而且,你必須要用你的生命,去實踐你這個願力,就對了。

【56】遇到逆境的時候,你要用智慧來隨時調整自己!

我們看第三段的「歷事練心」,轉「逆緣」成「菩提道」。我們先念一遍:

因緣觀:一、當隨緣消舊業想,二、當善知識想;真如觀:三、夢幻觀身,空護為上。

我們剛開始在栽培菩提心的幼苗的時候,是在佛堂,在看經的時候,在寂靜的時候,但是你要讓菩提心慢慢慢慢樹根長大以後,你開始要從人事去歷練,因為你不可能離開眾生的,你一定要跟眾生的順境、逆境碰撞。那怎么辦呢?有兩個觀想:

第一個:因緣觀,隨緣消舊業想。今天他會跟你做惡逆的因緣,事出必有因,一定是你有罪業。記住:從今以後,把所有的事情,都往內心去觀,不要去怪罪。其實你今生的遭遇跟別人都沒有關係,跟別人沒有關係,他只是一個助緣,《楞嚴經》說:你循業發現,你有這個業,你就發現這個因緣,它只是個助緣。所以,你一個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遇到障礙,你要想說:這個是自己的業障,在消業障——安忍、認命,這第一個。

第二個:當善知識想。這個比較正面,你想說:唉喲,不錯喔,我必須要經過這個歷練,我才能夠成長廣大喔,老是風平浪靜,我這個船,技術也不會進步。你必須有惡逆的因緣的刺激,你這個樹,才能夠長出開花結果。你看那個樹,它一定要經過春夏秋冬,它老是在春天,這棵樹長得不漂亮,一定要經過冬天的寒霜、秋天的這個冷風,這棵樹才會長得漂亮——這個逆境,某種程度,讓你更堅強,當善知識想。

最後的「夢幻觀身,空護為上」。觀一切法空,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這些都是如夢如幻。也就是說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你要用智慧來隨時調整自己。

我們末法時代,你遇到障礙,大概沒有大善知識、沒有神通的善知識在喔,大概都要靠自己調整,自我調整。你的智慧水平不能太差,否則你沒有辦法調整自己,別人又沒有神通,你在起煩惱,別人也沒有人知道。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可能剛開始第一念會落入妄想執著,但是你要想辦法讓自己走出來,你自己要走出妄想執著,就靠你自己的智慧水平,靠因緣觀、真如觀。

其實修行——成佛之道裡面,最大的困難,就這一塊了,就是凡夫這一塊了,尤其是資糧位菩薩,因為你帶妄修真嘛,我們帶著妄想執著來修菩提心。所以妄想會不斷的干擾我們,雖然我們要跟它保持距離,但是畢竟我們已經把它養成習慣了,所以它會反撲,所以我們有時候,又落入妄想執著當中。但是菩薩要透過自覺、自省、自調,你要自己覺悟,自己調整自己,自己走出妄想,很重要。你的智慧平台不能太差,自己觀照的功力不能太差。如果你生長在正法時代,跟佛在一起,你活在妄想當中,佛陀會隨時出現,把你帶出來,那是你福報大,生長在正法;生長在末法時代,你要靠自己了,靠自己了。所以你平常多聽經,加強你自己的觀照力,自我反省、自調,重要!

【57】菩提心的功德!

好,我們看第六段的「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我們分成兩段:第一個成就佛種;第二個圓具五德。先看它的「種」——從根本上來說。好,我們先念一遍: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以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生界,眾智共說無能盡,何況所余諸妙行。

我們不斷的隨順菩提心、長養菩提心,有什麼功德呢?簡單的說啊,它成就無量的功德,它能夠跟一切諸佛的功德相等。怎么說呢?

在因地上,菩提心生出六波羅蜜的妙行,它會帶動你的六波羅蜜;在果地上,它產生一切諸佛的無量無邊的法身般若解脫。

所以,一個人發菩提心,就產生跟諸佛相隨順的功德莊嚴。我們因地叫做「栽培」菩提心,在果地叫做「出生」種種的功德妙用。

比方說,諸位想想看,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可以加持我們,為什麼?我們憶念一個阿羅漢尊者,為什麼阿羅漢就沒有辦法加持我們?因為佛陀有菩提心,有菩提本願。你看佛陀滅度了,他的本願還在啊,我們經常讚美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啊,他的四十八願,你看,我們很少說讚美一個佛陀的智慧,因為智慧大家都差不多了。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他發了四十八願,他用他的生命去完成這個願力,他成佛了以後,這個願力存在法界當中,大家讚美。你一念佛號,四十八種力量加持你,怎么來的?阿彌陀佛經過無量無邊的劫,去把這個願力把它栽培起來。我們一開始是種樹,但是它會到最後,它能夠加被眾生,讓眾生乘涼。

所以,十方諸佛菩薩之所以有加持力,就是因為他因地有菩提本願,是吧?他的色身死掉了,他的本願能夠存在虛空法界,永遠存在,就是因為有菩提本願。

我們不要講那么深說成佛了,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妄想現前、顛倒現前,他有一種菩提心的願力光明把他帶出來,有些人就沒有這種光明把他帶出來,為什麼?因為他平常有養一個菩提心哪,心中有一個願力啊——我一定要「願生西方淨土中」,他把這個願,當做他生命中的主軸、核心的價值來實踐,所以他臨命終的時候,那個願特彆強啊。你平常發這個願,你不當一回事,這個願薄弱啊。

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定會打妄想,一定會打,因為你平常打妄想,臨命終不可能突然間不打妄想,這等流性嘛。但是妄想不可怕,就是說,我們其實佛法不怕黑暗,關鍵是你有沒有光明,是吧?除了祖師大德以外,祖師大德他臨命終,他已經修到業盡情空,他根本沒有妄想,我們一般人,都是在妄想的時候產生反轉的,就是用光明來破妄。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定會打妄想,但是你要能夠憶念你的菩提本願、憶念你的菩提心,你帶動你的佛號,你就出來了。

我再講一次,我們臨命終一定會打妄想,關鍵不是誰打不打妄想,關鍵是你一定會打妄想,但是我們怎么從妄想走出來?什麼叫臨終的正念?不是不打妄想,是臨終的時候你能夠不隨妄轉,我們凡夫的正念是這樣子的——不隨妄轉,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憑什麼不隨妄轉?就是有人引導你,是吧?「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你不斷的做功課,不斷的去培養菩提心,你感覺不出它對你有什麼好處,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色身敗壞了——「一切諸根,悉皆敗壞」,平常對你最好的眷屬,你的子孫——「一切眷屬,悉皆舍離」,「一切珍寶,不復相隨,唯此『願王』,現在其前,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你沒有白白的照顧它,它能夠在你臨命終的時候,妄想干擾你的時候,它出現光明,把你從妄想帶出來。那個時候,你就知道:哎呀,這個菩提心真重要,但是你要是沒有栽培菩提心,你就完了。

所以說這個地方,從遠的地方來說,它是成佛的功德;但是近處來說,它能夠讓你臨終保持正念。

【58】發了菩提心圓具五德!

好,我們再看「圓具五德」,這個是講到事相。好,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這一段是《梵網經菩薩戒》流通分的話,說一個人發了菩提心,建立一個菩提本願,而且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去堅持他的願力,他有什麼好處呢?佛陀說有五種好處:

「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他能夠得到十方諸佛特別的加持,為什麼呢?蕅益大師說:因為他跟十方諸佛啊,氣氛交接。因為十方諸佛安住菩提心,我們也安住菩提心,所以兩個心——心心相印,特別容易感應道交,所以有些人念阿彌陀佛,特別容易感應道交,因為他安住菩提心,這個氣氛容易交接。套一句祖師的話:他跟三世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的,他成就佛的種性。

「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我們剛剛講過,你在妄想紛飛,妄想不斷刺激干擾你的時候,菩提心——你的本願現前,會把你帶出來,「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世,為諸菩薩友」。前面兩個是講今生的功德,後面三個是講來世的功德。你就能夠得到十方諸佛菩薩做你的善知識、做你的同參道友,來帶動你修習佛法。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你的戒波羅蜜,你自然能夠產生防非止惡,菩提心會幫助你在最困難的時候,它提醒你。

「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你福德智慧,能夠快速圓滿。

【59】好好堅持你的菩提心,用你的生命來守護它!!!

好,我們看最後一個跟大家勉勵的話。菩提心是整個菩薩的根,有這個根才有枝葉花果。我們用四種馬,來比喻四種眾生,附表第三:

第一個叫做良馬。這個人「自覺自省、自求增上」,他在末法時代,缺乏善知識的過程當中,他還可以自我要求,不斷的進步,這最好了。

第二個是個好馬。「稍生挫折,隨即省悟」,有一點挫折,他就知道趕快醒悟。

第三個庸馬。「老病纏身,終生道念」,至少他還在臨終之前,趕快的發菩提心。

最後是「生命將盡,悔不當初」,臨命終的時候,妄想現前,業障現前,完全沒有依靠,他真後悔當初沒有把菩提心建立起來。

所以我們希望在臨終之前,必須要把你的菩提的光明相先現起來,這個對我們是很重要的。我們所產生的枝末功德——你有做多大的布施、你持戒有多莊嚴、你有多大的忍辱,這種枝末都暫時不提,我希望先把這個「根」——你所發的願,建立起來,然後一方面平常做功課去實踐,一方面遇到順逆因緣的時候,好好的堅持它,用你的生命來守護它,到臨命終的時候,你會發覺——功不唐捐,功不唐捐!

好,我們這次的課,講到這個地方,因為時間關係沒辦法回答問題,感到抱歉。當然我們這次的課,我們感謝台大社會科學院的趙院長的慈悲,讓我們有這么好的地方聽經聞法!我們感謝妙法協會的北區的負責人兆鵬,還有很多義工,感謝!最後我們為自己鼓掌,我們三天以來我們沒有放棄,我們堅持把這個課聽完,所以我們值得自己鼓勵一下!

好,我們來回向。謝謝大家,阿彌陀佛!回向。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