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二十、「人兼具動物性、社會性和超越性」 佛教的人性觀


時間:2018/10/9 作者:恬碧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人性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人性是善的,《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也有認為人性是惡的,因為嬰兒就有「我」的觀念,就有自私心,就有嗔恨心。如小孩剛生下來吃奶,如果再抱一個小孩來分吃,頭一個小孩就生氣,開始蹬腳了,意思就是:「走開!這是我的!」還有一種看法,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惡的,而是像水一樣,你把它裝在圓形容器里,它是圓的,裝在方形容器里,它是方的,你怎麼教育引導,它就往哪個方向發展。

這三種看法都有正確的一面,但都不圓滿,不深入,不徹底。佛教有另外的看法,認為人性是多元的,多元的人性造成現實生活中人的多樣性。人性,從性質上講,可以分成三部分:善、惡、無記。佛教對善的標準是這樣定的:第一,善不僅對自己有好處,更對他人、對眾生有好處,這是從空間的角度說的;第二,善不僅對現在、對今生有好處,還要對未來、對來世有好處,這是從時間的角度說的。佛教的善惡觀從時間、空間兩個維度拓展了善惡的觀念。無記,既非善,也非惡,沒有什麼價值趨向。

佛教還講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一切都是相對的,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凡夫俗子的內心世界,大多數時間是無記,而惡的意念比善的意念多得多。所以佛教響亮地提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從人性的構成來講,著名佛教學者、復旦博導王雷泉教授指出「人兼具動物性、社會性和超越性,可以下墮為畜生,也可以提升為聖賢。」

人受與動物類似的肉體的束縛,就有吃喝拉撒睡、玩耍、性慾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馬斯洛稱其為匱乏性需要,儒家警示說「食色,性也。」這就是人的動物性。個人離不開群體而獨立生存,親友、社團、民族、國家,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文化、藝術……所以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強調人的社會性。螞蟻、蜜蜂等動物也有分工明確的社會性。在終極的層次,人最深刻的需要是要擺脫死亡和毀滅的焦慮,王雷泉教授說:「而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有永不滿足的精神追求,不斷地超越自己的自然、社會層面,使相對、有限、有缺陷的存在趨向絕對、永恆、完美。」《說文解字》講:「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就指的超越性。

人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豐子凱將其比喻為三層樓。大多數人住在一層樓,追求財色名食位,滿足感官與虛榮心,掙錢,生兒育女,吃喝玩樂,跟著時尚走,是其人生目的與意義。「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人為了二巴(上下兩張嘴巴)活著。」是他們的典型語言。「饑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慾」是其一般表現。他們不知道怎麼關心自己精神的渴求,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做什麼,隨波逐流、渾渾噩噩地生存,被盲目的欲望引向深不可測的黑洞。

知識分子中有獨立思想者、藝術家、科學家、學者等少數人不甘心這種動物性的生活,就花力氣爬上二層樓,把全力貢獻於學問的研究,把全心寄託於文藝的創作和欣賞。

還有一種特別認真的人,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想擺脫動物的生存方式,想脫離肉體的束縛,一心探求「生從何來,死向何去」,想徹底解脫自己,渴望精神境界的升華、生命內在本質的開發,尋求生命延續性的存在,希翼一種永恆狀態的來臨,他們努力向第三層攀登。這就是超越性,這就是宗教信仰存在的基礎。

費爾巴哈有句名言:「沒有精神的肉體是動物,沒有肉體的精神是神,肉體和精神的統一才是人。」古希臘神話說:人是神與獸結合的產物。

一般普通人,如果能兼顧動物性、社會性、超越性,和諧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靈魂生活,協調家庭、事業、信仰,就能得到一個完整、圓滿、幸福的人生,並能真正提升生命質量,為今後向高層次生命進化奠定基礎。

二十一、「欲為苦本」——佛法對人類命運的揭示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從史前時代算起,已經有近百萬年的歷史;而自文明濫觴至今,也已經有近萬年的時間。但人類在滿足自身的欲望後,得到的是什麼呢?得到的結果無非三種:

一是欲望未能滿足的痛苦,佛教謂之「求不得苦」,欲望不能得以實現的痛苦,無論是心理的逼迫,還是生理的煎熬,想必大家都有切身的體會;

二是欲望滿足後的空虛之感,愛因斯坦曾經有言:「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解決問題的結果更為重要。」換言之,欲望的實現過程比起欲望的滿足,也許更能激起人類的興奮神經,但是,神經興奮後的結果是無盡的空虛和茫然,被空虛和茫然所逼迫,無疑是種心靈的煎熬,所激起的是心理的躁動不安,而絕非輕安無欲的清涼世界;

三是欲望得到滿足之後隨之而起的更為深重的慾念,古人所謂「慾壑難填」即是此意。無盡的欲望似大海之波瀾,一波連著一波,一浪高於一浪,攪得人在慾海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著逼迫與煎熬。君不見,如今在股海樓市中博弈的芸芸眾生,不是在一波一波的「指數」、「房價」面前,做著發財之夢而不願覺醒嗎?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注釋二五零中所引用,而又一貫被人張冠李戴地說成是馬克思本人所說的名言,實際上這是托. 約 .登寧一八六零年刊登在倫敦《評論家季刊》上的《工聯和罷工》一文中所下的斷言:「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其實,不僅是資本家,只要是一個凡夫俗子,缺少的絕非貪慾之心,而是實現貪慾的機會。就如今天的人們對於吏治腐敗都深惡痛絕,但這絕不意味著自身一旦鹹魚翻身,進入官場,就不會像自己曾經詛咒痛罵過的貪官污吏一般。

地球上的萬物之靈——我們人類,必須隨著自身駕馭自然的能力的增強,清醒地認識到由於固有的傲慢和貪婪,過於自信能夠以所謂的科學技術解決世界上的一切問題,以自身的力量與自然較量,由此所造成的對自然的無度索取、肆意踐踏,已成作繭自縛之勢而無法解脫。只有依照佛法揭示的適度索取、節制欲望,與自然界山河大地、動植物生靈之間和睦相處,尊重生命,善待地球的理念,讓它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佛陀的不倦教誨,當時常作為眾生反省的長鳴警鐘。只有明了「欲為苦本」,並篤行實踐,融入於一切行持之中,以達善護其心之效,由善護眾生之心,達到抑制欲望收斂貪婪的目的,進而達到善待一切生靈、呵護和尊重自然,求得人類文明健康發展的目標。

面對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只要是食人間煙火的凡夫俗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有欲望並不是壞事,正當的欲望如工作欲、事業欲、求知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關鍵是不要不切實際,不要有邪欲。如果人的欲望不能把握一個尺度,不加以節制,甚至為滿足私慾而不擇手段,鋌而走險,就會慾壑難填,最終成為千古罪人。那些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不就是現實中的例子嗎?

總是抱怨自己不幸的人們,不要用沉重的欲望來迷惑自己,不要總是死死盯著你還不曾擁有的東西,如巨款、豪宅、名車、美女,而要靜下心來,放下心靈負擔,仔細品味你已經擁有的一切,學會欣賞自己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點擁有,你就不難發現,自己竟會有那麼多值得別人羨慕的地方,幸福之神已在頻頻向你招手。

中國最早的佛經《四十二章經》云:「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時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塵世的喧囂與浮躁,侵蝕著一顆顆迷茫而脆弱的心靈。當代人的失落,關鍵在於人心的失落。對金錢和地位的追求,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奮鬥目標。其實,人應該知足常樂,常懷幸福感,以一種高雅的姿態處世,守望著飛動的紅塵,不放棄慈悲與善良,崇高與真誠。

佛陀早就說過:「人總是自尋煩惱。」人們欲望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如果人生只有欲望的追求,那麼人生就註定充滿了憂愁和痛苦。古人的一首散曲《十不足》就是一個形象的例子:

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並大廈,床頭缺少美嬌妻。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家人招下十數個,有錢沒勢被人欺。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力卑。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慕做皇帝。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剛放下,閻王發牌鬼來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二十二、「以欲制欲」——佛教的人生欲望觀

「欲」好不好?欲望好不好?其實欲望的本質是中性,沒什麼好或不好,全看你追求的目標是什麼而定,你希望能夠成佛度眾生,希望利益眾生,希望有智慧,這叫「善法欲」,是好的;你希望賺很多錢,然後吃喝玩樂,整天無所事事、有人侍候你,希望有了錢講話會大聲一點,愛面子、虛榮心,講究個人的享受,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惡,就是不好的。

欲望,驅使人嚮往、追求某種東西的內在動力,與佛學的「欲」含義相近。對於所喜歡的東西希望得到、歡喜追求、想要有所作為的一種驅動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

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所有行為從動機發起,動機出於需要或需求。佛學認為,人類的欲望、需求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為七個層次:

1、生的欲望

2、匱乏性的生理需要

3、感官和內心快樂的情緒需求

4、被尊重、被愛的社會性感情需求

5、求知慾、理想

6、長生不死永享快樂的欲望

7、達到徹底解脫——涅槃的欲望

欲是精神生活的動能,人生的一切希望、意義、價值皆因欲而有,一切罪惡和苦難,也由欲造成。佛學將欲分為不善的貪慾和屬於善的善法欲。

貪慾,對世間的財、色、名、食、位等的執著、迷戀和過多的、非分的貪求,通常稱為「人慾」。佛經說:「欲為苦因。」即指貪慾。當貪慾生起時,使人身心勞累、熱惱焦躁,如被火燒,憂苦不安,害自害他,如有人因貪色勾引別人妻子,使其夫愁苦惱恨,決意報復,捆綁、毆打乃至殺害勾引者。貪著性慾的滿足,使人混同於畜生。性愛方面的貪慾,還是造成生死輪迴的根本。男女互相好奇,互相吸引,互相迷惑,互相占用,又互相嗔怪,恩恩怨怨,糾纏不清,一世一世延續下去,無法解脫。《圓覺經》卷一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佛學承認眾生從滿足財、色、名、食、位等貪慾中也可以得到樂,但這種樂有諸多缺欠,很需要反省。如眾人力求的富貴,追求營謀時,要為它付出很多,心中難以安寧,已經是苦;即便求得,也無常難保,終會失去;求而不得,及得而復失,則更為苦惱。如求愛被拒、失戀、被盜、被騙、經營虧損、破產、失業、罷官、考試落榜等,為佛陀所說八苦中的「所求不得苦」。

滿足貪慾所得樂,如馬斯洛所說,是一種匱乏性需要的滿足,如饑渴時得到飲食,酒足飯飽,人皆以為樂,但這種樂以不滿足和痛苦(如饑渴)為前提,總不如沒有它的「無欲之樂」自在。《中觀寶鬘論》比喻說:

「搔癢生樂受,無癢更快樂,如是世欲樂,無欲更安樂。」

就像癢得難受時搔癢得到快感,這種快感總不如原本不癢好。

貪慾非本來常有,乃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由六根對境、被六塵境相吸引迷惑而生。心接觸外境時,對所感知的相(如美人之美)產生不符真實的執著,由此而思慕愁憂,身心熱惱。而貪慾反過來更增長了愚痴,當兩眼緊盯著所貪戀的對象時,人就容易失去理智。

善欲、善法欲:對棄惡修善、自利利人及修習佛法、解脫涅槃、利樂眾生等高尚理想的嚮往、追求。這種欲望是善心所中精進(勤)的前提,被強調為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由善欲接觸佛法,攝取、接受、思考,憶念不忘,修學定慧,最終獲得解脫。對佛法的興趣、愛好、需求、欲望等善法欲,為菩薩成就一切佛法必須具有的首要條件。善法欲是修學一切善法的前提或第一步,善法欲增長叫做精進。精進與智慧、慈悲,並稱佛教的主要精神,佛陀在許多經中倡導精進,以精進為大乘菩薩必修的六度之一,貫穿其餘諸度。當代泰國高僧阿姜查說:「我們帶著欲望修行,如果沒有欲望,我們便不會去修行。」他所說欲望,即是善法欲。

貪慾與善法欲,倫理屬性和引起的結果儘管不同,但都以希望、追求所喜歡的東西為其基本的性質,都具有驅動人積極從事某種事業的作用,是人性中本有的一種源源不斷的力量。同樣的欲望、生命能量,既可以表現為向上的、陽性的、對自他和社會有益的善法欲,也可以表現為向下的、陰性的、害己害人的貪慾。如同樣是想要獲得財富的欲望,當出於滿足一己占有欲時,是貪慾;當出於富國強民、利濟眾生的目的時,可以是善法欲。

不論是貪慾,還是善法欲,都是涌動不已、沒有止境的,永遠也沒有滿足的時候。正是這種永不知足、貪得無厭的欲望,驅使人們永不停息地追求、奮鬥,促使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向上的善法欲,也是如此永不知足,促使人求道不已,追求圓滿人格、深入禪定,提高精神境界,獲得徹底的解脫自在,乃至直趨生命的峰巔——成佛。追求超出生死、解脫成佛、永享常樂涅槃,可謂一種極大的欲望,甚而應稱為欲望的極限。

貪慾與善法欲的區別在於善法欲以如實知見的正見、智慧為主導,以合理地謀求自他的今生、後世、究竟的利樂為目的,求精神境界之提升和對自心的大覺,具自主性、離染性、向上性;貪慾則出於無明和邪見,以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之心為出發點,以不明諸法實性的染污心、迷執心追逐外物,具被動性、染污性、向下性。貪慾與善法欲的關鍵,唯在是否有正見、正智:以如實知見的智慧主導欲望,便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清淨、高尚的善法欲;以無明、邪見為主導,則將本性中的欲力引向使人墮落的貪慾。

批判人慾、節制人慾,為各宗教的共同特質、主要功能。能了解貪慾的過患並自制貪慾,是人類與低於自己的動物的一條分界線。

貪慾是造成諸般痛苦的根源,斷除了貪慾,便掙脫了束縛人的魔網,永離地獄等惡道,永出生死深淵,永享恬淡無欲的解脫自在之樂。能征服自己貪慾、獲得無欲之大樂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才是最有智慧、最為富有的人。

佛教認為,人完全有自主貪慾、斷除貪慾的能力,貪慾並非多麼可怕的東西。《法句經愛欲品》偈云:

「欲!我知汝本;意從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以正見正智決定所思,以精進的意志力就能制止、斷除無益有害的貪慾。

斷除貪慾,必須有追求獲得無欲之樂的善法欲、大欲,《雜阿含經》卷三五佛言「以欲制欲」,即以善法欲制伏貪慾、物慾、情慾。以理智了知無明的、被動的貪慾之禍害,用追求解脫涅槃的善法欲去斷滅貪慾,獲得真正的幸福快樂;或將向下追逐財色名食位的貪慾、物慾轉為向上追求涅槃的善法欲,以如實知見宇宙人生實相的智慧將人性中無窮的欲望引向對清淨、解脫、自在的涅槃之追求,讓欲望創造出對自己、他人乃至全體眾生現前後世最有益、最大的價值,是佛教人生欲望觀的要義。

佛教反對縱慾主義、禁欲主義,主張節慾。佛教戒律只要求在家信眾守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痲醉品)五戒,所禁止的只是損害他人利益、違反世俗基本道德規範的多餘的、泛濫的貪慾,可謂古今公認的「倫理底線」,並未要人斷滅食色情愛等一切人慾,放棄對財富、愛情、事業、成功等的追求,反對的只是非法的、損人利己的、不擇手段的貪求。

欲望是不可斷滅的,以欲望為實有,而有意去制止斷滅,視人慾為敵、為洪水猛獸,大乘佛法認為不可能真正離欲、無欲,反而可能導致貪慾增盛、心理變態。而應該視人慾為修學佛道應如法開採的能源,重在以諸法無我、人慾即菩提的如實智慧觀照人慾,主宰人慾,以理智合理節慾,將貪慾轉化為善法欲,轉化為無窮無盡的修學佛道、利樂眾生的精進。

現代太虛大師在《人慾之分析與治理》中說:在佛法之五乘法中,人乘節慾,天乘、二乘絕欲,大乘化欲。

二十三、命自我立——佛教的命運觀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挫折和失敗都會不期而遇,幸運和厄運同樣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不論我們面臨什麼,都不要得意忘形或悲觀絕望。有些人之所以事業有成,是因為他們在挫折面前沒有放棄,而是另闢蹊徑,從而走向成功。

我們既要享受收穫的喜悅,也要享受「失去」的樂趣。失去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你也在得到,「失之東隅,收之桑隅」,生活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當你遭遇遺憾和失敗時,重要的是看你怎樣去面對和接受這個現實,而不是低頭嘆息,任由其意志消沉。得失興衰,都是人生中不可迴避的組成部分,何不直接接受這一完整的人生?

命是生命,指自然趨勢的生活機能,是人力不可能左右的謂之命。運是運動、運行,是一種自動轉移,運行不息的力量。合言之,凡有生命的事物,無不從自然運行的動態中生長,也在自然的動態中消逝,謂之命運。例如,春天百花開,秋天黃葉落,寒暑遷流,四季交替,是物的生命運行;生老病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輪迴不息,是眾生生命的運行。

例如:人由幼年而童年,而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不斷推進,歲月不停,就是生命運行的旅程。人在生命自然運行的旅程中,有的一生坎坷,滿途荊棘;有的平步青雲,一帆風順。有人富可敵國;有人貧無立錐。有人儀表端莊,美麗可愛;有人容貌醜陋,五官殘缺。有人健康長壽,百病不侵;有人惡疾纏身,或英年早喪。有人聰明伶俐,才智驚人;有人呆頭呆腦,笨拙可憐。有人自小生在富貴家,享受如意;有人自出娘胎,飽受饑寒折磨。同是生命,一般運行,但其際遇苦樂不等,禍福懸殊,是誰的主使?又是誰在安排?因此,有人以為冥冥中有一主宰人間禍福的神靈,操縱人生的命運,其實,安排命運、主宰禍福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二、命運的主宰

因為眾生心念,飄忽不定,時而思善,時而思惡,策動身口的語言行動,便形成一種或善或惡的慣性,貯藏在自己八識心田中,作為一種引生未來生命的力量,佛教名之為業力種子。當因緣聚會時,此業力種子自然引生或苦或樂的果報體,同時也註定一生或苦或樂的運程,此即是俗語所謂:命中注定。

譬喻大地,含藏花草樹木的種子,春天來了,自然萌芽,開花,結果一樣。又等如電腦,能貯藏一切資料;電腦依靠資料,用一定方式操作;眾生憑藉業力種子,依據一定的因果法則,營造眾生的命運。由於業力種子有善惡,故人的命運有好醜。又業種子有共業與不共業的分別,故人的遭遇,運程各異。不共業是指人個別單獨行動的結果;共業是由社會民眾共同操作而形成。我們的世界,是否美好,社會是否幸福,皆由眾生共業使然。至於同在一國,或在同一制度的社會生存,甚至同一家庭環境長大的兄弟姊妹,各人的成就與感受都不一樣,這完全是由人個別所作或善或惡的業種子決定。

業報差別經言:一切眾生繫於業,隨業自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法華經說: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所以眾生的生命,是高貴或下賤,眾生的享受,是上等或低級,皆是由自己的業力安排。業力能將各人身心活動的善惡行為所應得的代價,很公平分配給各人自己享受。故古人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人可能是自己最大的恩人,也可能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人間貧富貴賤,福祿壽夭,智愚得失,皆由自己一手做成,甚至上天堂,落地獄,六道升沉,生死輪迴,皆唯心所現。

華嚴經言:『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 正法念處經:『 心能造一切業,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種種諸心行,能生種種果報。』可知心念是支配人間禍福的主要力量,亦是人行為的決策者,我們欲想改善命運,首先要改善自己的心念。

三、命運的改善

欲想改善自巳的命運,可從三方面進行:

(一)改善心念

人的心念,喜怒無常,愛惡不一,喜愛時,良善如天使;憎噁心生,則惡毒如魔鬼。天使令人幸福,魔鬼給人製造惡運。故改善命運,第一秘訣,就是要注意自己心念,時刻檢討自己,每天有多少善念,又有多少惡念,知其善而精進,知其惡而不為,努力止惡,積極行善,自然轉禍為福,變苦為樂。

古人言: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成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成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好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所謂修心,即修改心中貪嗔痴種種心理毛病。因為眾生自從無始時來,迷失真心,愚痴闇蔽,貪嗔熾盛,順境則貪,逆境則嗔,作諸惡業,流轉生死,六道升沉,苦多於樂。若能修學佛法,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慈悲對治嗔恨,以智慧對治愚痴,徹底取消心理毛病,轉移貪心、嗔心、痴心成為不貪、不嗔、不痴三種善根,自然可以改善自己的運程。

人因貪心,往往不滿現實,時刻追求財富,貪不得時必爭,爭必亂,小則製造社會混亂,大則策動世界戰爭;結果,給自己製造多災多難的命運。若能學佛,以布施心對治慳貪,遠離五欲過患,不致因貪名、貪利、貪財、貪色而互相鬥爭,互相殘殺,反而從善如流,熱心公益,愛人如己,願意與人分享自己所有,用自己的財力,物力,智力,體力幫助別人,隨時隨地,以平等心,恭敬心,歡喜心而行布施,解救民生艱苦,促進社會福利,隨喜他人功德,改善人際關係,自己的命運,亦隨之而改善。

從前中國清朝,金陵雞鳴寺的雜役李慶善,少壯時,以販賣雞鴨為業,中年妻喪子亡,悲傷之餘,頓悟孤苦之報,來自殺生罪孽,立即結束營業,得銀二百兩,投向雞鳴寺當雜役,挑水砍柴、勤勞忍苦,以懺悔業障。雞鳴寺歷史悠久,正梁腐蝕,亟需重建。無奈需金頗鉅,住持無力修茸。一日,當地富商周、邵二人來寺拜佛,問住持印空法師,何不重修大殿?師言:早有此意,奈欠金錢,時適李慶善奉茶至,聞言即說:師父若重修大殿,我願意捐銀二百兩。周、邵二人,礙於面子亦言:「李挑夫能捐銀二百兩,我們亦奉陪。」李隨即入宿舍,取出僅有蓄積二百兩銀,奉上住持,翌日周、邵二人,亦將銀兩奉上,住持立刻開工,重建佛殿,金碧輝煌,煥然一新。

數日後,李慶善不慎墮溪水中溺斃,住持將其遺體火葬,骨灰存磁瓶置佛殿旁,以記其倡建之功。二十四年後,有一新任巡撫名韓瓊林,微服入寺遊覽,住持見其器宇不凡,請坐獻茶。韓言:昨夢觀音菩薩說:『 此寺與我有宿緣,故特來見訪。』 住持導其參觀新建樓房,所過之處,似曾相識,見寺中僧人,甚覺面善。至殿旁骨灰塔處,問是何物?住持將李慶善故事為之詳說。李慶善死時,即巡撫生日,疑李是其前生,晚留宿寺中,再夢見觀音菩薩告其往事。醒後深信因果,努力布施修福,斷案謹慎,辦事公正廉明,用刑甚寬。結果,子孫滿堂,年享八十,無疾而終。這就是舍財布施的善因善果。

人因嗔心,仇恨敵對,不喜他善,不耐他榮,又因利害衝突,是非蜂起,刀槍相見,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致使人間充滿殺機,人的生命財產備受威脅。若能學佛,運用慈悲心對治人心的嗔恨,使人內心平靜,遠離忿怒、仇恨、敵對種種過失,不因嗔恨而殘殺無辜,不因忿怒而虐待生物,反而慈悲、容忍、寬恕,處處為人著想,在在勸人行善,盡己所能,拔他人苦,與他人樂,建立友誼,促進親善,使社會安寧,世界和平。自己的命運,就可以擺脫人為災害,轉入歡樂的運程。

人因痴心,不明真理,不尚正義,不知因果,僅憑情緒衝動,胡作非為,導人於迷信,陷人於邪見,人間苦惱,隨之而增。若能學佛,以智慧心對治內心愚痴,不信邪教,止息邪行,進而洗刷內在無明煩惱的積垢,使內心清淨,不顛倒是非,不嫉賢妒能,不傲慢無禮,輕視他人,抬高自己;反而能夠時刻關懷別人,關懷社會,以智慧劍,斷我法二執,放下個人的利害得失,進而捨己為人,如是積福積德,自然使自己的運程,脫離苦因苦果,長養善根,運行於永生不滅,純樂無苦,純淨無染的真理境界。

綜上可知,學佛的智慧、學佛的慈悲,實行布施,能徹底治療人的貪嗔痴心病,改善人的心念,扭轉人的惡運,所以仁王經說:「治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大智度論亦說:「一切善法,從不貪,不嗔,不痴三善根起。」

(二)改善行為

改善人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嚴持五戒。五戒即戒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

戒殺生:即不殺害一切生物,因為有命盡貪生,不分人與畜。人愛護自己性命,豈可任意殺害其他生命。何況六道眾生,可能是自己過去父母、六親眷屬,亦是未來諸佛,無論基於孝道,或恭敬三寶的原則,皆應戒殺放生。更何況殺生惡業,必招多病短命之報。因果經言:「今生多病人,前身殺孽重。」我們欲想改善多病、或死於天災人禍的惡運,一定要戒殺。不可因嗔恨而殺人,不可因貪圖口腹之慾而屠殺生物。不從事與殺生有關的行業,不經營販賣刀槍劍戟釣具魚網之類的貿易。遠離一切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仁慈愛物,保護一切生命,不止愛人如己,還要捨己為人,自然福報隨身,走向健康長壽,平安如意的運程。

從前有一個屠夫,以殺羊為業,姓金,人皆稱為金屠夫。有一天,金屠夫捆著一頭肥羊,正舉刀要殺,剛巧文殊菩薩化身的戒禪師經過,待死羔羊,看見禪師,咩咩大叫,希望禪師救他。師對羊說:「兩腳不修,遭此活剝。」羊聞言:突然停止呼叫,閉目待死。金屠夫見狀,頓悟因果報應之理,立即放下屠刀,歸依佛門,乞戒師為之剃度,出家為僧,法名可化。自此,追隨戒師學佛,頗有心得。一天向師告假,欲往天台山參拜石橋禪師。半途被一群強盜捆綁在樹上,正要動手活剝其皮,盜首走來,命眾人放他。可化死裡逃生,不敢前進,退回戒師處,將途中遇險事奉告。師言:「不是老僧救汝,已還他八兩。」原來及時出現之盜首,正是戒師化身。由此故事,知菩薩度生,權巧方便,更知殺生業報可畏。

戒偷盜:即安份守己,不非份貪求,不苟取他人財物,不侵犯他人權益,不貪髒枉法,不走私漏稅,不欺騙奸詐,不假公濟私盜取公物,不眼見心謀,出言讚美,令人不得不饋贈自己;或憑藉權職,受人不得不送之禮。凡是用不正當手段,所得非份財物,皆屬偷盜。偷盜之罪,眼前要受法律裁判,死後要償還債務,來生更招致貧窮困苦惡報。若能嚴持不偷盜戒,止息貪念,反而樂善好施,扶危濟困,必可改善貧窮困苦的命運,轉入財富日增、所求如意的運程。

戒邪淫:古人說:「萬惡淫為首 」。佛說:淫慾是生死根本,罪惡之源,故制出家弟子,絕對戒淫;身戒淫行,心戒淫念,身心清淨,不得涉及男女私情。至於在家佛弟子,嚴戒邪淫,除夫妻正常關係,不得另攪婚外情,不得涉足歌舞妓館,不得見色起心,不得非禮、強 奸、或亂 倫。因為邪淫是罪惡行為,有傷風化,侵犯人權,製造人間糾紛,導演家庭悲劇,產生社會問題兒童,眼前招惹官非,受人非議,來生更受妻女不貞,眷屬不和之惡報。故佛制弟子,應嚴戒邪淫,不邪思,不邪行,自然善神擁護,妻女貞節,改變婚姻觸礁,妻離子散的惡運,享受家庭幸福,維持人倫尊嚴。

戒妄語:即言行端正,誠實可靠,不借詞掩飾自己過失,不為名利而妄自誇大、自贊毀他。不因妒忌而挑撥離間,中傷破壞。不因嗔恨,而惡口粗口罵人。不因取悅於人而花言巧語。不為滿足自己,而欺騙對方。尤其佛弟子,更不應為了名聞利養而妄言證聖,或說自己得神通,誑惑世人。當知妄語之罪,毀人信譽,破壞公關,導人迷信,死必墮落地獄受苦。罪畢為人,還要常受他人誹謗,語雖誠實,人不信受等惡報。楞嚴經言:「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是以凡佛弟子,皆應戒大妄語,甚至見惡不傳,聞過不宣,直接建立個人信譽,受人尊敬,保障自己安全;間接平息社會紛爭,維持正常公關。自然可以改善是非口舌,或被人橫加毀辱,惡言中傷種種惡運,漸入善名遠播,人皆信服的佳境。

戒飲酒:酒含刺激,能痲醉人心智,令人頭腦不清醒而胡作妄為,害己害人。故佛制凡佛弟子,不得飲酒。四分律說酒有十過,三十六失。現代科學證明,飲酒,能引生各種疾病,損害健康。講究衛生、愛惜前途的人,尚不飲酒,況佛弟子?佛在世時,有一伏龍比丘,已證阿羅漢果,神通自在,能降伏毒龍。一日乞得含有酒精食物,以致嘔吐大作,醉臥於地,既失威儀,又受蟲蟻欺負。佛因此制戒,凡佛弟子,不得飲酒。包括一切含有痲醉性物品,悉皆戒除,以保持情緒平衡,行為正常。自然改善因醉酒闖禍,招惹口舌是非種種惡運,獲得平安進步,前程似錦的好運。

人因內心充滿貪、嗔、痴種種毛病,加以外界物質誘惑,身作殺、盜、淫,口講妄言、綺語、或兩舌、惡口,致使身口意業都不善,每為自己製造多災多難的惡劣命運,同時危害社會,破懷治安,給人間帶來苦難與不幸。所以佛教弟子,必須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如果人皆不殺,實行仁慈愛物;自可保障一切生命安全,社會何來殘殺,謀殺,暗殺,姦殺種種罪惡行為?如果人皆不偷,實行重義輕利;自可保障他人財產安全,社會自然減少明搶暗偷,強奪巧取種種罪惡案件,必可維持社會秩序,保證安全,社會何來強盜與小偷?若人皆不邪淫,尚節守禮,必可保障婚姻安全,維持人倫道德,增進家庭幸福;社會何來強姦、通姦、亂倫等喪德敗行?若人皆不妄語,誠實可靠,不奸詐,不欺騙,不妒忌饞謗,不挑撥離間,必可維持社會公關,保障互惠互利,互不侵犯的正常操作,何來是非口舌之爭?若人皆不飲酒,提高理智,保持頭腦清醒,不致荒廢正業,危害社會,何來借酒行兇,或醉酒駕駛闖禍種種意外發生?由是可知,受持五戒,奉行十善,直接可以改善個人行為,淨化身心,扭轉惡運,漸入佳境;間接可以防止社會罪惡,保障社區安全,促進社會繁榮,增進人間福樂。

(三)廣修福慧

若想徹底改善命運,除了改善心念,改善行為,嚴持五戒,奉行十善外,還要廣修福慧。因為有福無慧,只是痴福,福盡還墮。反之,有慧無福,變成窮慧,難免貧窮困苦。所以古人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櫻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傳說:從前有兩個出家人,師兄多聞佛法,持戒修慧,但不修福;師弟則勤勞忍苦,布施修福,但不持戒修慧。結果,師兄得證四果,因不修福,故很少人供養。師弟由於破戒墮落畜道,受大象身;但因修福,投生王宮,飲食豐足,常佩種種寶物裝飾其身,以供國王坐騎。有一天,師兄出外化食,空缽而還,途見大象寶物嚴身,無限感慨的說:「我不如你,你不及我。」 因為他們各有所偏,雖證聖道,仍有遺憾。因此,我們學佛,不但要多聞佛法,增長智慧;還要布施修福。例如:我們實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教導眾生,是修福;實行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造福社會,利樂眾生是修福;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修福。但在此同時,當廣學般若,運用智慧來領導布施持戒等福行。將施等功德,回向眾生,回向佛道。如是以智行導福行,又以福行助智行。福慧雙修,自利兼他,直至二利究竟,福慧具足,則何止改善惡運,還可取消煩惱,解脫生死,究竟離苦得樂,證得佛道無上而又永恆的福樂。是以廣修福慧,該是徹底改善命運的無上法寶。

(四)廣結善緣

人與人之間,能和諧共處,親善和睦,全靠緣份。人與人間,互怨互恨,互相鬥爭,甚至互相殘殺,也是緣份。特別是家庭父子、夫婦、子女、親戚、朋友之間,是否關係良好,幸福快樂,更要講緣份。緣份能令人幸福歡笑,緣份也能使人悲傷苦惱。因為緣份有善惡,善緣令人喜愛,互相關懷與照顧;惡緣令人憎恨,互相鬥爭,你死我活。所以說:夫妻是緣,是善緣,是惡緣,無緣不成夫婦;兒女是債,是討債,是還債,無債不來。

從前中國有個讀書人,已經考得秀才,人品極佳,個性良善,人皆喜愛,唯獨家中妻子,與他死對頭,終日吵吵鬧鬧,禍無寧日。其母信佛,知是惡緣所追,虔誠禮拜及稱念觀音菩薩聖號,求解釋冤結。一天,有個和尚到秀才家化緣,剛巧秀才與父母皆外出,惡婦不得不出來奉茶。和尚喝了一口茶,隨即向惡婦面上一噴,同時口中念念有詞。旁人擔心惡婦不肯罷休,豈料惡婦,竟跪地叩首,懺悔,誓改過自新。自此恭敬公婆,體貼丈夫,變為一個賢良淑婦。

當晚,秀才之母在夢中,有人告訴她,秀才前生是某寺和尚,夜間坐禪,常被一隻老鼠跑出洞來搔擾,憤而將洞口封閉,鼠被困死洞中,由是結下惡緣,今生特來報復。若非觀音菩薩解冤釋結,秀才將被磨折而死……。所以我們要改善命運,就要改善人際關係,廣結善緣,千萬不可結下惡緣。

如何廣結善緣?例如,用金錢濟人之急,解人之困,令人感激生歡喜心,是結善緣。用物質救濟貧窮人,或供給父母師長,令生活安定,是結善緣。用知識學問教人,止惡行善,進德修業,是結善緣。用誠懇態度對人微笑,表示親善,是結善緣。用體力行動,對父母師長,執役服勞,或義務協助一切人,是結善緣。用言語來讚美別人,隨喜功德,或鼓勵人向上,都是結善緣。從前,梁武帝與寶志禪師出外郊遊,看見一個農夫在賣瓜。某甲走來,挑選好幾個瓜,農夫偏不肯賣給他。後來某乙走來,農夫卻歡歡喜喜的賣給他。武帝問禪師:是何道理。師言:農夫前世,是個死犯,臨行刑時,甲與乙都在場觀看。某甲說:這傢伙真該死!某乙卻說:這人真可憐啊!因此,結下不同之緣,今生三個人又碰面,所以農夫見了某甲就嗔恨,不肯賣瓜給他,見了某乙卻非常歡喜。由此可知,我們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意念,都與人結下不解之緣。我們要廣結善緣,除了用平等心、恭敬心、來布施結緣外,還要時刻檢討自己的語言,行為,及心念,是否對人親善。如果我們在在處處,時時刻刻都能運用財力、物力、智力、體力以及語言、行動來與人廣結善緣,改善人際關係,別人一定喜歡你,而你的命運亦隨之改善。因此,佛陀教人,未成佛道,先結善緣。

從前,有位禪師,道行高深,名噪一時,人皆景仰。有個惡作劇的青年,捉了一隻小鳥,握在手中,走來問禪師,禪師呀!你神通廣大,但你現在能知道我手中的小鳥,是死的,還是活的呢?禪師心想,若說是死的,這隻小鳥明明是活的;若說是活的,只要這青年用力一握,就會變成死鳥。結果,聰明的禪師說:他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並乘其不注意,用力一拍青年人肩膊,手一松,小鳥飛去了。同樣,人的命運,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惡落地獄,天堂地獄,痛苦與快樂,完全取決於自己。所以孔子說:吾欲仁,斯仁至矣!佛經說一切唯心造。只要自己歸依三寶,明白因果,相信命運可以改造,而運用布施心、慈悲心、智慧心, 來治療貪嗔痴等心理毛病,受持五戒,奉行十善,改善行為;廣學般若,廣種福田,廣結善緣,一則去惡, 一則修善,則善因善果,福報永遠隨伴自己,命運自然美好,前程一定光明遠大!

二十四、佛教的富貴觀

富,指祿,即是經濟收入;貴,指位,即是權力地位,通俗地說,富貴就是有錢有勢。對於富貴的態度,基本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或取之有道,或視若浮雲,或拚命貪求。

而佛教認為,人生的富貴,是一個包羅萬象、內容非常廣泛的概念,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如身體的健康、生活的如意、眷屬的平安、人際關係的和諧、品德的高尚、內心的智慧,等等。

什麼叫做富?是不是要擁有幾千萬幾億萬才是富呢?佛教認為得到人身叫富,衣食無缺就是富,這一頓飯吃完了,下頓有得吃,明天有得吃;這件衣服穿髒了,不會沒有衣服換洗;衣食無缺,有個房子住,能遮風遮雨,然後有一個職業,每個月有固定收入,知足,這就是富。

不是要幾億萬才是富,比如說我有幾千萬、幾億萬,至多也是吃三餐,也是穿這麼幾套衣服;沒有幾億萬的人也是吃三餐,也穿這幾套衣服,睡覺也是睡一張床鋪,並不會因你有幾千萬、幾億萬而睡兩張床鋪。錢多,只是滿足了一點淺薄的虛榮心。所以說能衣食無缺、有遮風遮雨的房子,每月有固定收入,這就是富。這個富屬於身富——身體的富,是屬於小富。

但是人們不滿足於小富,而是拚命地掙錢、攢錢,甚至貪污受賄、違法亂紀,想辦法讓錢保值、增值,或購買黃金珠寶,或購置房產,或炒股、炒期貨……

佛教反對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提倡依靠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安身立命:「謂善男子種種工巧處以自營生,謂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於彼彼工巧業處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

佛教不反對一切以合法方式從事牟利資生的經濟活動,包括借財生利的投資方式。佛經中的「以金錢為毒蛇」之喻,只是反對以單純追求金錢為目的,要求佛弟子遠離對金錢的貪愛,而非遠離金錢,佛教所構想的各個淨土無不以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為特徵。

佛教強調金錢只有工具的價值,而且應該通過正確的途徑而獲得,依正確的方式而消費。因此合法掙錢,合理花錢,放下貪執,錢多錢少一樣幸福。

佛教認為,這個世間有形的財富都是無常的,積蓄終會散失,享受完了就沒有了,地震、戰爭、通貨膨脹、金融危機……你積攢的財富很可能瞬間化為灰燼,只有布施出去的財富才真正的屬於自己,幫助處於困境中的人,扶助弱勢群體,做慈善事業,這是比存在銀行更穩當、利潤高得多的投資——「布施得福」!

佛教反對將任何一種職業看作是一種單純的養家餬口、牟利致富的手段,而是認為,任何一種職業都是修行菩薩道的一種具體方式。雖從事物質生產,與金錢打交道,「未曾暫舍一切智心」;不被得失成敗所系縛,其真心恆超然於物外;雖精勤學習知識技術,「以少功力多集珍財」,但只把它作為利益眾生的一種方便,並不貪著世間的物質文明。

一個人接受教育,追求知識,對整個社會有明確的了解,懂得文學、懂得鑑賞藝術,懂得欣賞詩詞歌賦,這是屬於精神的富,但只是中富。

什麼叫大富呢?懂得學佛,探討生命的意義,懂得布施,就叫做大富,大富是指心靈的層次。

就整個社會看起來,小富的人最多,中富的人也多,大富的人相對較少。就整個社會來講,若追求小富的人多,生命座標定位在物質層次上,問題就出現了,他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把人生的主修定位在追求金銀珠寶財富,以為有錢講話就可以大聲,以為有了錢理所當然要當代表,過去越窮越革命,現在越富越神氣,這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

我們往往認為:當你有困難時,能幫你的那個人就是你的貴人。其實佛法里講的「貴」,是指一個人具備「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心」,能夠克制自己,有廉恥、羞恥之心,壞事不去做,就叫做貴,有學問叫富,有廉恥叫做貴。我們說這個人很有貴氣,並不是他身上灑什麼水,或有什麼氣味,一個懂得修身養性、品德高尚的人自然讓你一看到就肅然起敬,這就是一種貴氣。做生意規規矩矩的,講誠信,是貴氣;做官不去占便宜,不以權謀私,是貴氣!

佛法一再強調,一個人能守五戒,則世世生生得到人身,是貴氣!守五戒,修十善、再修禪定功夫,生天了,人天都是貴氣,在佛法里就稱為小貴。真正的大貴,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稱得上大富大貴。

我們除了衣食無缺、有豐富的知識還不夠,除了求富還要求貴,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希聖希賢,在佛法來講,就是要成佛作祖。在信佛學佛成佛曆程中,要以佛陀作為我們生命最高、最究竟、最理想的學習及成就的座標。

若我們今生今世,乃至世世生生以佛陀的「一切智智」做為最高的生命訴求的話,則這一生的一切一切,包括婚姻、事業、感情種種的挫折,就算不了什麼了,畢竟那些都只是副修,不是我們的主修。我們的主修不能喪失,若不能把握主修,只在副修下功夫,那麼無論副修再修得怎麼好,還是不能畢業;主、從之間,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把握得宜。

如果能把生命的定位認識清楚,慶幸自己得人身、生在人間,能時常聽聞佛法、能親近善知識,有好的同修道友互相提攜,這真是大富大貴。不要以為社會上那些大富豪,以及高官顯宦很富貴,其實他們中的一些人「窮得只有錢」,精神貧乏,趣味低級,如果打開他的靈魂,恐怕看到的只是黑暗與空虛:沒有信仰,精神沒有依託,生命沒有歸屬感,只會追求時尚,追求物質,追求動物性的感官刺激,追求虛榮,缺乏自己的思想,缺乏人的精神境界。

在人生的追求當中,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個最高理想,遇到事情的時候,怎麼去抉擇,怎麼去取捨,都以這個最高的原則作為你人生的取捨準則,這種人稱為念佛的人。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我們稱之為大貴人。

二十五、無常、自私——佛教對性慾、愛情、婚姻的剖析

欲界眾生因欲而生,依欲而活,人受與動物類似的肉體的束縛,就有吃喝拉撒睡、玩耍、性慾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儒家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就是人的動物性,動物具有的本能。西方傳過來的性解放,「婚外戀」「一夜情」「買賣淫」之類,釋放的就是這種最低級、粗劣的動物本能,將人降格於純粹的動物,異性相見,一門心思想的就是對方的性器官,想的就是性交——這與貓、狗有什麼區別?

人之與動物真正的差異來自於能否起覺自省乃至覺悟事理。人類由於可以覺察自己心念而能伏煩惱惡,甚至照破煩惱無明,故而異於禽獸。縱是人身,卻未能覺知自心起念善惡,如殺人、偷盜、邪淫、妄語而失性,這時候的人則無異自失人格,同於畜生。

世間人把淫慾的滿足作為最大的快樂,感官所帶來的刺激、快樂,都有一種類似毒品「容易上癮」的誑惑性,雖然沒有毒品那麼危害劇烈。但快感無法持久,所以不是需要加重刺激,就是需要變換花樣。折騰來折騰去,鹽只有那麼鹹,醋只有那麼酸,過來人仔細想想,兩個肉馬桶抱在一起,也就是那麼一回事而已。

從佛法解脫的角度來看,淫慾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污穢交媾,名為不淨行。淫慾是最粗重的煩惱,是與生俱來的根本煩惱,淫慾這種動物本能,會障礙靈性的升華,情令智昏,會進一步發展出更多的煩惱,佛經上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著名性倫理研究專家夏國美教授指出:「自由總是需要相應的自覺來匹配,你要有充分的自由,你就要有充分的自覺,城市行走的自由需要交通法規的自覺,市場買賣的自由需要公平交易的自覺。所謂自覺就是你要意識到其中的危險,意識到亂來的後果是什麼,有了自覺的自由那才是能夠保障幸福的真自由。我們現在有些人只要性自由,不講性自覺,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人對兩性心理複雜性的了解並不比3歲孩子對城市馬路的複雜性知道得更多。孩子要求父母給他自己穿馬路的自由,能給嗎?中學生要自由戀愛,做父母的不放心是很自然的。因為你還不知道性愛之河的水有多深,漩渦有多險。等你明白的時候可能已經太晚了……性的解放與倫理規範也沒有固定尺度,要以保持社會安穩、家庭幸福的和諧秩序為根本;要以符合人性的健康發展為準則。」

性涉及雙方人格意志的倫理法則,一旦打開了性的大門,纏綿、自私、嫉妒、庸俗、貪婪、卑鄙、情殺都會迸發出來,「婚外戀」 「一夜情」使你越陷越深,滿身泥濘。

至於「買賣淫」,在夏國美的調查中,幾乎無一例外地,賣淫女從身體到精神都毀了。「身體上講,因為大量喝酒,又酒後縱慾,她們的肝和胃全部都壞掉了。至於生殖道疾病、性病甚至愛滋病都無可避免。而在心理上,她們已經無法重建對異性的正常關係,無法承擔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

「很多人想得好,乾兩年就收手,回老家開個店,嫁個人,生個娃,重新開始。」夏國美說:「可是沒有人能重新開始。這樣的生活只要過上兩年,就可以把身心徹底擊垮。更為嚴重的是,最近幾年上海新發現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其傳染途徑幾乎全在性接觸上。」

我國從1979年出現第一例性病,到90年代末期已達到80萬例。愛滋病據官方統計,2003年性接觸傳播比例還在8.4%,到了2008年已經上升到40.3%,2009年繼續上升為47.1%。愛滋病、陰滋病是婚外性中最慘烈的事件了,誰不知其鋒之利?縱然如此,仍有許多人飛蛾撲火般地迎上去,打著所謂的自由之旗,敲著開放之鼓,為痛苦和死亡做著無聊的準備。

有關部門曾做過調查,監獄裡的罪犯百分之八十多出於問題家庭,而刑事犯中,因情、因色而犯罪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強的比例。

無厭足地追求性刺激,不斷換性夥伴,對自己和對方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失,傷腎傷肝,滋生種種疾病,如腎陽虛、肝炎、心臟病、前列腺炎、性病等,腰膝酸痛、四肢乏力、頭暈、失眠、健忘……按照現代醫學統計,女人墮一次胎就會降低百分之二十五的生育能力;也對自己和對方的家庭和親人造成痛苦,「德有傷,貽親羞」;縱情恣欲,無形中會加重感官的刺激需求,使自己增加「心為形役」的大患,讓自己成為肉體的奴隸,成為動物本能的奴隸。

早在遠古蒙昧時代,「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人類由蒙昧走向了文明,由群婚走向了「獨婚」,由「多妻制」走向了「一夫一妻制」。所以淫亂是社會倒退的表現,是社會進步的反動,並不是什麼「前衛」「時尚」。男女兩人相互間的「忠貞」承諾,是情慾世界裡雙方相互繫著(互相占有)的一種心理需求,於是產生了社會法律和道德的一夫一妻制,佛教以「護念眾生」為原則,要求在家佛弟子節慾,實踐「不得邪淫」的根本戒律。

邪淫罪過甚深,陰司譴責最重,消損福祿亦很慘重。本來可以考取功名作官的,因犯邪淫,即會削去功名福祿。邪淫還積累了惡業,在自己的阿賴耶識里播下了邪淫的種子,養成了邪淫的習氣,這一生結束了,就會墮落在地獄裡長劫受苦,明明是燒紅了的銅柱,在邪淫者眼裡是美女,就去抱,燒得皮焦肉爛,仍不死心。地獄的苦受完了,又轉為畜生,因為邪淫者的行為與畜生無異。

有智者說,性亂是社會動亂的根源。斷滅論、享樂主義、個人中心主義、拜金主義……種種邪見濁流匯聚在一起,將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打造成一個情色泛濫成災的時代,到處是充滿肉慾的廣告宣傳,誘惑無處不在,廣州性文化節,在大街上表演各種性交姿勢。表面上,這樣一個「情色消費時代」刺激的是經濟消費,實質上是在引領著整個社會倒向精神頹廢和精神匱乏的深淵。

我們打開網路、電視、報紙,每天各種犯罪、社會問題頻出,「弒親滅門」案時有發生,道德淪喪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步,而它們直接的催生劑就是網路、電視、報紙。有人感嘆,這是一個色情泛濫的年代,色情的危害甚至超過了當年的鴉片。

以新興媒體網路為例,它幾乎是敗壞社會的罪魁禍首。打開各個入口網站,美女、性、胴體,各種誘惑人的赤裸裸的圖片、標題刺激著人的眼球,讓許多網民特別是青少年陷入色情鴉片造就的黑洞中不能自拔:中學生偷嘗禁果,國中男生輪姦女生,高中女生站在講台上,敞開衣服,讓男生們來摸自己的乳房……孔夫子早就說過:「年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色情對青少年身心的摧殘無以復加。

國外的媒體也沒有中國這麼開放,在入口網站首頁上就能看到半裸體照片的國家很少。今天的性開放風氣,其實是西方國家的垃圾,現在人家早就知道社會問題的嚴重了,開始向保守和傳統回歸,開始反省走過的彎路,但是國內的一些不良媒體卻把這些垃圾當成了時尚,肆無忌憚地誨淫。中國古人講天道禍淫最速,一個淫字最減一個人的福分。一言喪邦,誨淫的直接後果就是讓成千上萬的人陷入邪淫的泥潭中,其果報是非常可怕的。輿論導向的媒體人要警惕,要深思。

要戒邪淫,首先要深信因果,「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舉頭三尺有神明,要提高持戒意識,「女人慳妒、嗔諂、妖穢、斗諍、貪嫉,不可親近。」其次,平時不思邪淫之事,「戒淫先戒心」,切斷惡緣,不看、不聽、不說、不寫、不傳播黃色淫穢的東西,不去夜總會、曖昧的酒吧和按摩房,邪緣邪境現前時,馬上警覺和遠離,若邪念種子被觸發,要立即思維邪淫的種種危害或自己以前吃過的苦頭,並以掌握的種種對治方法熄滅邪念。

人是社會性動物,感情性動物,男女之間除了性關係外,還有一種感情上的需要,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愛情。男女互相好奇,互相迷惑,互相吸引,互相利用,互相占有,又互相給對方製造煩惱和痛苦。古往今來,無數文學作品謳歌愛情,給建立在性慾基礎上的愛情披上了一件美麗、神秘的面紗,迷惑了無數少男少女。特別是女性,對捉摸不定的愛情寄託了太多的希望、憧憬,結果常常是失望、撕心裂肺的痛苦。

在現實社會中,愛情是短命的,婚姻是脆弱的,特別是「將競爭機制引入婚姻」的思潮泛濫,令老一輩人概嘆,法律的網眼太大,愛情的基礎太虛,道德的說教太弱,良心的分量太輕,錢財的腐蝕太快,責任的約束太小。現代的婚姻啊,如同衛星上跌落的碎片,在太空中飄忽,不知還能依靠什麼!

你說你很愛你的愛侶,一千句山盟海誓,一萬句甜言蜜語。可是某一天,命運之神也找你玩個遊戲:一夜之間,你天仙般的愛侶變得奇醜無比,你們不知出了什麼事,只知嚎啕痛哭,怨天怨地。這之後,這之後你又會做些什麼呢? 你還會溫柔地擁抱她親吻她嗎? 你還會不知饑渴地陪伴她嗎? 也許你會說:會的,我愛她的靈魂,不是她的肉體。可是,靈魂也會變的呀。如果她的靈魂也變了,不再讓你喜悅、尊敬,你還能那樣愛她嗎?

結果大多是:你會離去,帶著一絲歉疚,但過不了幾天、幾月,也許幾年,這一絲兒歉疚也隨風飄散,可那時,她還是她——你的愛侶。

為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不是很愛她的麼?

不! 命運之神已經證明,你並不愛她,你只愛你自己——以及讓你愉悅的某些東西。

佛陀早就講過:諸行無常。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不可能永遠、長久存在,當然包括與短暫的青春、美麗、感情這些緣緊密聯繫的愛情。愛情讓你享受了愉悅、年輕、美麗、浪漫、激情,也一定要你面對爭吵、煩惱、年老、色衰、平淡、冷漠。

《佛說未生冤經》:「恩愛猶若眾鳥會棲於樹,晨各離散,隨其殃福。」

《長阿含經》卷三中佛說:「恩愛無常,合會有離。」

佛教認為,愛情源於我們心中(阿賴耶識)中所儲存的種子,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業報——「夫妻本是前緣」,過去世就有著千絲萬縷、糾纏不清的關係,願力和業力結合,佛書上就有孫兒娶祖母的公案,所以這一世才能一見鍾情或東碰西撞,最後還是結合在一起。種子遇緣而生愛情,也必將隨著緣盡而消逝,高比例的離婚率證明了這一點。

佛教認為愛情無常的說法也得到現代科學的印證。科研成果說愛情是由於苯乙胺醇(PEA)刺激大腦和中樞神經,使人心情舒暢、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散發吸引異性的體味。同時腎上腺素上升,又會增加多巴胺分泌,我們便有了類似於吸食毒品時的飄飄欲仙與興奮幸福的感覺,這就是愛情,此時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語,一般來說都是真心實意的。

浪漫的愛情至此就進入第二階段的化學反應,兩性受到睪丸素的刺激,將會追求性滿足,世俗的人樂此不疲,新婚肝炎人數不斷上升。高潮之後,腦部增加催產素——自然鎮定劑的分泌,不但會把男女雙方的性慾冷卻下來,也使愛情由濃轉淡。大多數人真正的愛情只能保持18至30個月。當平淡來臨之際,才是愛情成熟之際。

而男性的愛情比女性更為短暫。男人談戀愛的時候,會徹底地投入,女人就是他的一切,獲得愛情以後,事業、交往、朋友等等又會是他的中心,他不可能永遠以女人為中心。而女人卻追求愛情的永恆,希望男人永遠以自己為中心,失望後痛不欲生,以為沒有了愛情,就沒有了一切。

愛情不僅無常,而且極端自私。愛情不能與別人分享,不能轉讓,不能施捨。人們對愛情的追求又是那麼執著、自我、不考慮別人。愛情是一切情感中最自私的,當它受到傷害時,是最不寬容的,「愛之愈深,恨之愈切」,於是情傷、情殺案屢見不鮮。

佛陀在南傳《增支部》1-75經言:

即使一個人用心找遍十方任何角落,也找不到一個自己愛他超過愛自己的人。十方所有眾生愛他們自己超過愛別人。

這也得到現代心理學的印證:人對於異性的愛,本質上源於對自己身上所本有的「非我」的自體愛,是自我愛的延伸。愛美女,愛帥哥,因為對方給自我帶來愉悅,其實質、其深層是愛自己。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佛教心理學》說:愛對方,無不是想得到對方的回愛,以驅逐自己的孤獨寂寞感,發洩自己的愛欲、性慾。

《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說,性慾的後面是一口寂寞的深井,性的意象是尋找安慰和親近的方式。

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中說:論到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即深潛的生存意欲……又名我愛。

有人會說:「我的愛情是無私的!我愛對方,可以為他奉獻一切!」為什麼你會愛對方?是因為對方使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覺——甜蜜、心跳、魂不守舍,甚至是柔腸寸斷、內心溫暖濕潤的痛苦。

男女之情以性愛為基礎,與性慾緊密相聯,表現出強烈的占有欲、排他性,屬於有染污的貪愛。佛經中所言「 愛欲乃諸苦之本 」實為人生真諦,這所謂的愛情其實只是凡夫愚痴迷亂的習氣和妄執。

凡夫的心是無常且微妙易變的,因此愛情從本質而言亦屬無常性,它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煩惱往往遠遠大過幸福。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因愛情而受到傷害,痛苦、消沉得難以自拔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因為沉陷於愛情,而造下了許多愚痴惡業,還有因失戀等感情方面的原因,認為自己的生命存在喪失了意義和價值,而自殺身亡。

據調查結果,全國有一半左右的主婦,其婚姻幸福感並不高。北京2003年登記結婚數是9萬對,離婚4萬對,已經超過40 %。

《佛說老夫婦經》云:「 少不修梵行,喪失聖法財,今如兩老鶴,共守一枯池。」 經中所言的老夫婦,本來天資挺好,但因青壯年時沉溺、執著於愛情,不積福德、不求上進,以致到老來一事無成,淪落到在垃圾場中度日的光景。但即便這樣,兩人還在以「 欲心相視 」,這不能不令人深感震驚與恐怖。

貪愛,被作為佛陀四聖諦中「集諦」的主要內容,過患甚多。貪愛令人熱惱不安,慾火焚身,輾轉反側,十分難受。由貪愛造業,糾纏不清,因業受報,跳不出六道輪迴。佛經上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貪愛、淫慾障礙禪定、神通,使人難以開發出潛在的功能。《四十二章經》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這種情執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不能執著。

佛教洞徹「情」與「欲」的雙重系縛及其衍生的苦難,要求出家僧尼必須斷男女欲,必須斬斷情執,練習不淨觀,觀想異性皮膚下是血、肉、內臟、糞便——「革囊眾穢」,以定慧之力,才能超越肉體的情慾熱惱,不受制於他人的情枷愛鎖。倘能由勉力學習而漸臻乎至境,從情慾的牢籠中解放出來,禪悅之樂大大超過淫慾之樂——「只有從禪定中得來的平和、喜悅和自由,才是真正的快樂。」

加拿大馮馮居士能透視人體,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戀愛結婚,他回答:那些美女在我眼裡,只是一副副骨架掛著內臟,骯髒醜陋,怎麼也愛不起來。

雖然佛教對人類的愛情與婚姻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但是,佛教並不走極端,佛陀多次對在家佛弟子強調家庭和諧的重要,並指導他們努力維護健康、幸福的愛情與婚姻。佛教清醒地認識到,由於願力和業力的相互作用,加上夫妻兩人的習性、家庭、教育、觀念、思維方式等的不同,對同一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實屬正常,由此而吵嘴、打架則不應該。想要改造對方的想法是錯誤的,能改變的只能是自己。「過去事不提,過頭話不說。」

通常脾氣古怪的一方都不自知自己脾氣古怪,反而自以為是,指責別人的不是。探究原因,一方面是欠缺慈悲心,不能善待對方;另一方面是「痴業」造成的,脾氣古怪而不自知。雙方應保持理性,不算舊帳,有誠意地互相勾通,互相體諒。不講道理,也不認錯道歉,一味指責對方的不是,這樣吵下去,感情裂痕越來越深。北京大興滅門案的起因就是妻子的猜疑、控制,引起丈夫的強烈不滿。

夫妻不和,關係緊張,對雙方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對子女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最後導致家破人散,給子女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心理創傷,單親家庭的孩子一般心理上都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佛教對人倫應有的恩愛、友愛、敬愛,包括夫妻之間的情愛,並沒有完全否定。在佛教經典中,也有多處教導在家人如何維持家庭幸福的方法,丈夫和妻子各自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都有詳盡的解說,如《善生經》《玉耶經》等。

但與此同時,佛陀也指導在家居士從緣起、無常角度反省婚姻,由此放棄過多的執著和貪愛,以及對婚姻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實際上,佛教對婚姻的冷靜反思,對維護婚姻的穩定性,反而十分有益。

陳兵教授指出:「愛之所以成為有害的貪愛,根子並不在『愛』而在『貪』——以妄認的自我和我所為中心的占有欲,亦即私慾。愛情、婚姻關係中處理的種種失敗、種種問題,終歸以自私為病根。慈悲、平等、無私利他,乃轉化貪愛,處理好愛情、婚姻關係的關鍵。」

愛情不僅僅是自身欲望、需求的滿足,更是一種彼此的奉獻。愛情的動機是給予還是索取,是健康進步的愛情觀與個人主義愛情觀的根本區別。索取型的結局往往是失望、煩惱、痛苦。而且戀愛中的愛情與婚姻中的愛情是不同的,相比戀愛時期的激情與浪漫,婚姻則需要更多的理性、責任心和義務感。愛情失敗的原因不在婚姻,而在於人們對愛情過分、過高、無厭足的企望與貪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強行斷掉自己的愛情與欲望,無疑會造成心理上的疾病與變態。因此,作為一般的青年人,還是要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戀愛,結婚,生育,工作,生活,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為家庭、為兒女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在這個前提下,作為一名佛弟子,更應該自尊、自重、自強,起碼要守住五戒,特別是不邪淫戒,如此才能在當今社會獨善其身。最好的情況是夫妻共修,建立佛化家庭,以了今生之緣,又能共行菩薩道,結合實際修六度四攝,積功累德,以便為了脫生死輪迴打好基礎。

婚姻的利弊要從修行人的智慧和心量角度去判斷。

愛情之有無深淺久暫,決定於兩性心理陰陽的吸引力;婚姻的美滿與否,決定於兩性心理是否陰陽平衡,保持和諧。

二十六、普度眾生、同成佛道——孝的極致

電視新聞:安陽市文峰區寶蓮寺鎮東風村66歲的呂保弟老人,與其長子董明間因陳年舊事結下樑子,如今老人年事已高,董明間卻不願贍養,與母親發生衝突,眾目睽睽之下,不僅毆打了老母親,還將一桶糞便劈頭蓋臉潑向母親。一時民憤四起。公安機關也要追究董明間的法律責任。而老母親竟強忍屈辱,當眾求情,表示已原諒兒子,望不予追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現代社會,家庭功能逐漸式微,許多老人獨居失去照顧,功利的價值高於倫理的價值,不孝之風泛濫,孝道的忽視,是這個社會中混亂不安的根源之一。

現代社會精神病增多,也與孝道有關。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所生,是父母帶大的,他們是個人潛意識世界中安全感的來源。有些人忽略孝道而無意中傷害了自己的安全感,產生焦慮性精神官能症,或精神生活的失調。

中醫認為,只有孝順父母,這個人心情才是通暢的,陽氣才能充足。陽氣充足了,學習、工作都會興致勃勃,精力充沛,信心滿滿。讓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就是對父母的孝順,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

佛教特別重視孝道,《梵網經》言:戒雖萬行,以孝為宗。《忍辱經》言: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莫大於不孝。釋迦牟尼佛一貫倡導孝道,他不僅強調孝順父母是「佛法」「聖道」,而且在諸多佛教典籍中都倡導佛子要盡心孝養父母,並將孝敬父母的孝道納入戒律之中。

《父母恩重難報經》敘述母親對子女的十項恩德:「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回乾就濕恩、哺乳養育恩、洗濯不淨恩、遠行憶念恩、深加體恤恩、究竟憐憫恩。」並警示:不孝之人,身壞命終,墮於阿鼻無間地獄。

從出生到成人,父母對子女都是百般呵護,不僅供給衣食,還在子女生病時給予精心照料,並教育其做人的道理,供其讀書、升學,甚至長大成人之後還要為其戀愛、結婚、成家、立業、帶孩子等一直操心不已,奉獻不已。所以為人子女者,應當知恩、感恩、報恩。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一個人的本分和責任,也是一個人應該具有的美德。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會相信他的人格,他還怎麼在社會生活中立足成事呢?

在佛教的三福田中,以孝養父母的恩田為第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一個人修行是否能夠圓滿,首先要看其孝道。孝順父母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學佛的基礎,更是得到福報的源泉。

一個人在家庭中如果能遵守孝道,敬愛長輩,然後其德其行才能趨於圓滿,才能更加接近佛道,其慈悲之心才可以擴充到社會大眾及一切眾生。

印光大師在其文鈔中亦有言: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誦修持功德,常時至誠為親回向。令其永出五濁,長辭六趣,忍證無生,地登不退。盡未來際以度脫眾生,令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也。

孝的動機和發心是行孝的基本動力。如果不在宗教和實踐圓滿人生的信念上加強,孝可能漸漸不被重視。佛教將孝列為修三福及完成往生極樂的資糧,這使一個人願意並樂於負起孝的行動。

孝的價值一旦建立起來,成為意識的一部分,孝行才可能持續不變,並心甘情願地實踐孝行。這時就會產生孝的信念和概念,那就是勝解,子女會用它做為行孝的基本依據。

老年人一般喜歡安靜、簡單、有規律的生活,不喜歡吵嚷、繁雜、折騰,只要生活能自理,許多老人都不願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因為生活經歷不同,價值觀念不同,作息時間不同,生活習慣不同,飲食口味不同……

子女對於父母的健康、心理調適、心靈上的撫慰等等,都必須有所了解。進一步對於老人的照顧和安慰,臨終的關懷等等,如果缺乏具體的知識和能力,孝行的質量就得不到保障了。

孝道是一種大愛,是一種對父母的給予和關懷。子女必須定期探視父母,了解他們的需要,能持續用心在他們的身上,才可能為他們解憂,為他們作適當的照顧,為他們帶來安樂。

孝順必須建立在智慧上。子女必須對父母作適時的回應,適當的處置,以符合父母的需要。一成不變的作法,往往使孝行變調變質。由於社會的變遷,現代人應設法解決孝親的問題。在忙碌的工商社會中,子女無法全時照顧年老父母,共同創造老人安養院是正確的方向。不過安養院不是老人棄置所,而是要真正的安養和照顧,子女除了付費之外,要盡安慰、探視和照顧的責任。

孝是發乎心、表於行的真摯親情,不需「等到」,隨時都可以實施。父母最快樂的事是知道兒女幸福,「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故隨時讓父母知道你很好,免其憂,增其樂,即是盡孝。父母最需要的已不再是物質,而是精神上的充實。年邁的人往往易有孤獨感,往往渴望天倫,渴望親情,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表達對父母的感恩、愛和關心,匯報自己的工作成績、自己的見聞,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轉達兒媳、孫兒孫女、岳父岳母的問候,是對父母最好的精神安慰。要有一顆常掛著他們的心。如果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電話里奶聲奶氣地叫一聲「爺爺、奶奶」,衰邁的老人心裡真比吃了蜜還甜。

不必像那些「啃老族」,每周帶著老婆孩子回到父母身邊,大吃一頓,自己不動手,累得老人腰酸背痛,還要吃幾天剩飯剩菜。這種「親情」看似熱鬧,卻讓年邁的父母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其實是不孝,是罪過,是對父母的折磨。

最重要的,是及時,要及時行孝,只要父母健在,只要有機會行孝,哪怕只是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哪怕只是送上一杯茶水,哪怕只是為父母洗一次衣服,哪怕只是給父母盛上一碗飯,只要能做的,就不妨及時去為父母做,不要待父母離去,才想起種種,卻也不過徒增後悔而已。

佛法明示:供養父母比不上勸父母去惡從善;代父母施捨千次比不上勸父母親自施捨一次;念佛萬句回向給父母比不上勸父母親自念佛一句;用自己的心燈照父母行漫漫夜路比不上助父母擦亮心燈照漫漫夜路……

這種孝心,是智孝。如若自身證得佛法,進而度親脫離苦海,又何嘗不是徹底的、永恆的孝。

孝道,是為人之本,而世俗之孝,往往只是養父母身,供衣食住行,冷暖醫藥,以使父母安享晚年。大孝,是養父母心,以讓父母順心、安心,頤養天年。而至孝,是養父母志,以方便善巧,引導、勸化父母學佛念佛,使父母報終,往生極樂,出離輪迴生死苦海。這才是真正地報答了父母的養育恩情!

又,即便父母不在,我們同樣可以在世間行孝。佛教認為,從無始以來,眾生互為父母親眷未有斷絕,故「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如此,推及孝道至任何一位老人,甚至任何眾生,不都是孝道的擴充麼?在抱憾「子欲養而親不在」時,何不放下愧疚,將孝遍諸有情?

遍諸有情的孝,是為菩薩乘的孝——普度一切眾生(包括三世父母在內)離苦得樂,同成佛道。這或許是孝的極致了。

太虛大師曾主張把傳統孝道擴展為孝順父母、孝順師長、孝順業因、孝順法性、孝順佛心。這五種孝順觀,始於以佛心為宗,終於為社會培植佛心;始於以出世佛行為趨,而終於人間佛行。最真切的佛心,離不開對社會的關懷;最根本的佛行,不可脫離世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