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你糊弄生活,生活也會糊弄你!


時間:2018/10/14 作者:定英蔣德英

人世間的學問有千千萬萬種,說話、做事、做人這三樣是每個人都要學的,並且需要一直學習的功課。

不論是說話還是做事、做人都不能任性而為,都需要有一定的規矩。說話是一門藝術,做事做人更是一門學問。

1

說話不可隨口

話要走心要真誠

「說話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一個人張口說話,真誠是最基本的要求。

說話的魅力並不在於說得多麼流暢,多麼滔滔不絕,而在於表達是否真誠。

我國語言學家王力曾說,

「潑婦罵街往往口若懸河,走江湖賣膏藥的人,更能口若懸河,然而我們並不承認他們會說話。」

真誠是打開人心靈的鑰匙,是吹開人心扉的春風。說話要走心,說話真誠就是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裡。

話出口前想一想

老話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古人也說「覆水難收」,講過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所以一句話在出口前要想清楚。

語言給人帶來的傷害是無形的,但並不能因為你看不見就選擇忽視它。有時候你的一句話可能帶給他人很大的傷害。

我們都聽過釘釘子的故事:一個小男孩總是無緣無故的對他人發脾氣,有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告訴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在柵欄上釘一顆釘子。

釘子很快就沒有了,後來小男孩漸漸學會了好好說話,他的父親又讓他拔下柵欄上的釘子,當小男孩拔完柵欄上的釘子時卻發現柵欄上留下了無數無法修復的小孔。

言語傷害一旦形成,不論你事後如何彌補,都會有痕跡存在。

話說出口前想一想,你的這句話是否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不要把口無遮攔當成真性情!

2

做事不可隨心

事前需三思

做事不能隨心任性而為,如果做事隨心,那麼我們最後可能連自己要做什麼都不知道了。

我們做事應該是放眼大局、考慮長遠的未來,而不是局限於自己一時的小心情。

做事要謹慎,在著手去做之前要多思考。

《論語》中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人生有多少悔恨與遺憾是因為一時衝動釀成的。我們今天所面對的種種問題與憂愁,也是之前沒有深思熟慮的結果。

做事情要考慮後果,孔子說「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越急的事越要慢慢做。

做事要有分寸

世上事都在一個「度」字,我們常說「過猶不及」,事物的這種特性要求我們做事要掌握分寸。

做事講究「分寸」,明理得體。處什麼位做什麼事,端什麼碗吃什麼飯,本分為人,不逾越許可權亦不推脫責任。

做事講求「分寸」,懂得適可而止。錢夠花就好,不要為了追名逐利失去本心;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強求別人也不為難自己。

3

做人不可隨意

做人要有原則

社會有規則,但也有誘惑,所以做人要有原則。生活總有諸多誘惑,人也有劣根性的一面,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控制欲望的能力,有原則。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要有自己的底線,既使再善良,也應該有自己的尊嚴與是非觀。

與人為善,並不意味著一再妥協與退讓,而是以柔軟的心擁抱世界。一個有原則有底線的人才能的到他人的尊重。

做人要認真

有句話說:生活可以有底線的隨心所欲,卻不能盲目地隨波逐流。

人如果意識不到生活的價值,就可能會選擇隨波逐流,生活也會變得了無生趣。

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般的生活看似簡單,其實是一條浪費生命之路。

生活需要認真對待,這個世界上所有人和物都是相互的。你糊弄生活,生活也會糊弄你。

認真生活的人,生活絕不會虧待你。

戊戌年(2018)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供燈法會共修

2018年10月27日(農曆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出家日。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戊戌年觀音菩薩出家日供燈法會共修,祈願善信合家平安、身心健康,天下無災、大地清寧,眾生皆聞佛法、開顯智慧、福德圓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