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輪迴中的患者


時間:2018/10/25 作者:淨心淡淡

佛經中,稱佛陀為「大醫王」,因為他能「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

佛教是教育,也是心理學。其中既有對心理現象的分析,告訴我們,什麼是心靈的健康狀態,什麼是患有疾病的症狀,同時還介紹了如何治療的具體方法。

佛經中,經常將佛陀和眾生的關係比喻為醫生和患者,並稱佛陀為「大醫王」,因為他能「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

那麼,為什麼將眾生稱為患者呢?難道我們都有病嗎?須知,這個病不是身病,而是心病。

在佛教中,對心理疾病的定義就是貪嗔痴。這一點,和心理學的定義不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那些異於常人且帶來各種障礙的心理問題,才被列入疾病範疇。至於常人都有的貪嗔痴,並不在其治療之列。

而在佛教看來,只要我們內心沒有擺脫貪嗔痴三毒,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都屬於輪迴中的患者。佛陀曾經也是這樣的患者,但他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最終在菩提樹下,通過順觀緣起,了知輪迴的因果;通過逆觀緣起,了知解脫的因果;通過順逆觀緣起,了知諸法實相,成為透徹生命真相及如何療病的覺者。

成道後,佛陀在鹿野苑首次說法,講述了「苦集滅道」四聖諦,這是根據印度醫生治病的原理施設的,也是佛陀一生說法的綱領。所以說,佛法就是佛陀找到的、解除貪嗔痴的方法,而且是包含理論和實踐的一整套方法,能針對眾生的不同根機和病況因勢利導,對症下藥。

從這個意義上說,修行就是一個治病的過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