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我們感受到的苦和不淨,是否就是真實的?


時間:2018/11/6 作者:定臻

同修:老師,能否再開示「色空不二,又非一」?

老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也都是這種情況,也就是受是空,空是受……

這在文字的表述里,是「不二」的表述,因為他們都是一個事情。但有色、有空的兩種提法,卻又在強調他們的「非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還是如上的描述,二者不相異,沒隔膜。

「色即是空」,強調了兩者的本性相同;

「空不異色」,強調了兩者的作用有差別。

「不二」是強調本性一致;

「非一」是強調作用不同。

就像同樣是杯子的做法,也是杯子的材料,但有的就是做成水杯,有的做成了油壺。水杯和油壺有什麼不同呢?因為在外貌上,會隨承載的作用而調整,這個調整更貼合飲水需求,這就是水杯;這個調整更貼合用油的方便,做的這個就是油壺了。

從製造兩者的材料和工藝上來說,有很大的差距嗎?並沒有。但為什麼又有了油壺、水杯的不同作用呢?本質沒差異,這就是「不二」;但作用卻不同,這就是「非一」。所以,我們不能把水杯當油壺,是因為「非一」;但我們可以把水杯當茶杯,當咖啡杯,當紅酒杯,因為這是「不二」。

所以色和空,受想行識和空,也都是這樣的關係。如果能掌控空,那麼就可以掌控五蘊,同樣五蘊的各種狀態的展現也正在反應空的屬性和特徵。

所以萬事萬物都可以從中展現空性,這也常常是祖師大德開悟所在。

比如虛雲在高旻寺摔了茶杯,茶杯落地摔碎,破了一個茶杯的相,回歸到了茶杯所含的空性里,虛雲長老因此開悟。比如有祖師挑水,水桶底子掉了,水灑一地,就剩下一個圈了,他就很開心,因為這一層木板就隔出了一個功能作用,也就固化出一個水桶的樣子,但這一層木板沒了,水桶也就蕩然無存,這也是他開悟的原因。

開悟並非只是因為水桶、茶杯這類物品的破碎,還是因為同理推論的存在,也就是舉一反三了,這在經典里不會記錄,或者記錄也很少提及的。

茶杯可以這樣,水桶可以這樣,你我的色身是否也可以這樣?是否又是這樣?是否也能這樣?是否必然這樣?是否遲早這樣?是否過去、現在、未來都會這樣?

所以這是一層窗戶紙,薄薄地隔離出兩個空間,所謂的兩個不同狀態的屬性;但若這層紙破損了,這兩個空間,兩種屬性,兩種再不同的功能作用,也就會隨之消亡。

所以色無常,色無我,色是苦,色不淨。

所以空無常,空無我,空是苦,空不淨。

若空沒有苦,空沒有不淨,則由空而成的色,也必然會無苦和無穢污;那麼我們感受到的苦和不淨,是否就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能感受的本身也是假的,是波動的,是變化的,是朝三暮四的。

這樣推演到身心消融,從身相開始破除,這是一路直道的法子。

但因為也需要很大的功夫和精力,且其中多易偏邪,雖然是好路子,卻和當下大眾的根性不契合,使得效果並不理想了。看明白了,也就知道選擇淨土,這是大勢所趨。

同修:老師得道了!什麼話題都能信手拈來,娓娓述說,沒有老師的講解,什麼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只能是淺顯理解為物質世界會敗壞,最後空了,可又覺得這樣理解有點牽強。老師用能量來解釋,對《心經》的內容一下明朗了許多,少了很多迷茫和昏暗,對佛法不再都是迷信了,感恩佛陀!感恩老師!

老師:說誰如何,這是沒任何意義的。我們都來學佛了,本師是釋迦佛,那麼和我們自己的解脫與否有什麼本質性的關係嗎?並沒有。你學對了,才不枉費這一趟行走;學不對,老師是誰又有什麼意義呢?

另外現在人追求玄幻神奇,說別人如何,這多是我們自己希望的投射,但儘量不要去揣測他人的境界,容易造作口業。

同修:人間天老師,我又愚痴了。受教了,懺悔!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