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一心不亂”應該怎么解釋


時間:2018/12/5 作者:淨山

那么這裡我們來看看“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這個眾多的解釋非常多,一心不亂,怎么談?“一心”和“不亂”它的表述的是是樣的一種情況,“一心”是從正面表述;“不亂”是從反而來表述。那一般又分為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是以那種如子憶母的那種懇切的心啊來念;事相上去念;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念在這句佛號上;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這就是事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亂可以伏滅煩惱,伏滅見思惑,就是事一心不亂初步的功夫能夠伏住煩惱,伏住見思惑。那么功夫深到家了,就能夠斷見思惑。如果你僅僅是伏煩惱,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如果斷了見思惑,就往生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這就稱為事一心不亂。進一步事一心不亂,你還能夠侵斷塵沙,就能夠破一品無明,這時候你就能夠得到理一心不亂。理就是你能夠契證到無生法忍,自心 的理體,真如理體。你得到理一心不亂,那么你就是大菩薩了,那往生的就是在實報莊嚴土裡。

所以古來的注經家對這個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這樣的一個表述的話,實際上我們在座的所有的人是無份的。但我們要了解這個情況,所謂一心不亂從這個解釋它是非常高。我們權且不說理一心不亂,就是事一心不亂,我們想伏煩惱,都是很難的。先不談斷的問題,伏煩惱,你看智者大師這樣的一個天台宗的祖師號稱後釋迦,臨終的時候問他修行的品位,他說自己如果不領眾就一定會得六根清淨位,領眾太早損已利人但登五品,這是智者大師臨終示位。

但登五品是什麼?五品就是,啊!圓教五品位,在六即佛裡面是屬於觀行即佛的位次。觀行即佛是什麼情況呢?就是他沒有斷見思惑,但是伏住了見思惑。智者大師臨終示位是伏住了見思惑,換句話說智者大師也只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那蕅益大師臨終示位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他示現名字即佛。名字即佛是什麼情況呢?就是還是凡夫。他不僅沒有斷見思惑,甚至見思惑都沒有伏住,但是在這個水平他大徹大悟了,開悟了,見解與佛同齊。也就是說臨終示位,連蕅益大師都沒有得到這個事一心不亂,更何況我們?

所以,這個淨宗祖師在解釋當中,可不要把這個一定要得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得不到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如果得出這個結論,那就讓我們不安了,我們能得一心不亂要提倡,要精進辦道,要用功,當然很好。得不到一心不亂,但只要具足信願,照樣可以往生;散心念佛,具足信願,絕對可以往生。所以這就涉及到這句經文翻譯的問題,這個我們來對照一下玄奘大師的翻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他翻譯這個是翻譯成“繫念不亂”,就是在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這七日當中你一心繫念這句名號不亂,這個條件就降低很多,“繫念”,繫念住。

我們這個真的是懇切用功,還是可以做得到的。繫念並沒有說一定要伏煩惱、斷煩惱、破無明、沒有提這個要求,只是繫念。繫念就是什麼?就是我的心,念念都系住這句佛號,不能讓他打失,不能讓他漂走。所以玄奘大師翻譯 “繫心不亂”,我們就對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這個就有一個互補性的理解。

那後面你看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這個由於一心不亂的功夫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現在其前,心不顛倒。世人說心不顛倒,心不顛倒其實它也談功夫問題,心不顛倒就是為什麼大家會有人一定要念頭正念在阿彌陀佛上,念頭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大概也跟對這個“心不顛倒”這個理解有關。那么心不顛倒正念分明我們能做到固然好,但是不能要求很多的人都靠自己的能力做得到。

對這句話我們又對應玄奘大師翻譯,他是怎樣翻譯的呢?翻譯這個阿彌陀佛來的時候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你能得到不亂,不是自己的功夫,是阿彌陀佛現前佛光注照之後,由阿彌陀佛的慈悲光明的加持護佑,來令我們得到不亂的。所以能夠也就是得到一心不亂,正念分明,也不是自己的功夫,完全是來自阿彌陀佛的加持。那么玄奘大師的這種翻譯,更符合這樣的一個事實情況。實際上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也包含這個意思,但由於他非常簡潔,我們就會帶有通途的功夫的角度來給他一些詮釋,這些我們都要注意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