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警官:如何做到《金剛經》的行一切善離一切相之一


時間:2019/1/11 作者:心愿

那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說,竇燕山的行善態度跟心念,我在這邊為什麼要特別引用《無量壽經》的批註呢,因為我們看過很多人在行善,可是為什麼竇燕山做得到,為什麼我們有些人做不到呢。我最近也有一個朋友趙先生,他剛舍報沒多久,六十幾歲,他也是喜歡行善,福報也是很大,他常常跟一位解賢法師到越南去賑災義診,但是他就是沒有辦法像竇燕山這樣改變業力、改變命運。那麼這個《無量壽經》裡面給我們提供答案,怎麼樣去能夠做到《金剛經》裡面講的行一切善,離一切相,《金剛經》跟我們講這樣,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就是不住六塵布施。行一切善,離一切相,是《金剛經》告訴我們的一個行善的原則,如果你能夠這樣,就會成就功德,那功德可以滅罪,那福不能夠抵業,福報只是可以讓你享用,但是功德可以滅罪。

那怎麼樣可以成就功德呢?《無量壽經》第八品裡面這樣跟我們講,《無量壽經》的第八品,《無量壽經大經解》裡面,《無量壽經》第八品裡面講,「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無有虛偽諂曲之心」。這一段經文我把它引用出來,剛好可以跟竇燕山,他的善行做一個對照,那麼如何做到一個行善布施呢,如何成就功德呢,黃念祖老居士的批註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

第一個要利他惠施,它這邊講說,「專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淨之法」指一切善法,那什麼叫「白淨之法」呢,「白」就是清淨,「白淨」就是清淨,「白淨之法」就是你清淨的布施,就是你做一切善事,都要有這個清淨心。那麼《會疏》裡面講,「大乘法,名為清白」,「大乘法」就是菩薩法,菩薩法就是利他,你唯有去利他,才能夠自利,那在利他的六度萬行裡面去成就這個功德。那「惠利」呢,「『惠』者惠施」,「利」就是利濟,所以經義裡面提「專求無漏大乘清淨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樂群生」。我們看竇燕山,他的行善的過程裡面,你看他蓋了書院四十間,那麼四方的孤寒的,有志要求學的,他還給他「廩糧」,來請老師來去教他們,這個叫做什麼,這個叫做大乘法。它這個大乘法就是什麼,不分貧賤高貴,平等法施,平等布施,所以第一個我們要如何去成就功德呢,第一個,要利他惠施。

第二個,「慈忍為懷」,竇燕山對於這個家僕,他「忍力成就」,「忍」就是「於諸有情,常以慈忍為懷」。你看他對這位家僮,把他盜了二萬錢要賣這個女兒,竇燕山他馬上把這個切結書把它燒掉。竇燕山的這個善行,這個行為,把這個切結書燒掉還交代他太太,好好把他這個女兒扶養長大,你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他「於諸有情,常以慈忍為懷」,有這個慈悲心,有能夠這個忍耐,可以忍受。

那麼接下來,「和顏」就是柔和之顏容,在布施的過程裡面,要和顏很不容易,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會疏》裡面跟我們提,「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所以能夠「和顏」,我們要去給人家布施,也要和悅的臉色。那像這個我就必須要檢討啊,像我就有時候,可能是職場的關係,有警察的這個特質,看起來就比較嚴肅,所以我常常在說法的時候,或是在講法的時候,同學就跟我講,老師,你要展現笑容啊,你展現笑容就好看,或說你很嚴肅就不好看,那我就比較做不到這個「和顏」。所以你要去布施,你怎麼樣才顯示出你的慈悲,慈忍為懷呢,你怎麼去關懷這個貧苦的人,怎麼去關懷這個弱勢,怎麼去關懷這個煩惱深重的眾生呢,你要「和顏」。那麼這個「和顏」,你有柔和的臉色,你自然而然,你為什麼,你內心離開這個妄想跟染著,你內心沒有這個妄想、染著,自然而然態度就溫和。

接下來第三個要清淨不染,在《勝天王般若經》裡面,它有跟我們講,它說,「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什麼叫「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登彼岸,「波羅蜜」就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叫「波羅蜜」。菩薩去行般若波羅蜜,去行這個智慧行的時候,他是「如是隨順佛清淨教」,菩薩他因為他可以隨順佛菩薩所教授給我們的,要清淨心布施,他會看待這些眾生,「面門先笑」。所以你要去布施、你要去捐錢、你要去關懷,你先去布施你的笑容,你要去當知客,你要去接待眾生,你要去接引眾生,很簡單你先把笑容先布施給對方。所以我們山門裡面為什麼先擺四大天王,然後再進去就是擺彌勒菩薩,為什麼?歡喜佛,彌勒菩薩,有容乃大,然後笑嘻嘻的,他就告訴你什麼?你學佛從這個地方開始學起,你進來的時候先學慈悲喜舍。

我們台灣就有一個歡喜菩薩,她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常常用的一個法語,叫歡喜就好,台語就是歡喜就好。她是什麼?隨順。歡喜就好就是隨順眾生、恆順眾生。所以我們要學佛,隨順眾生,你隨順眾生、恆順眾生就能夠清淨不染,如果你有執著,你就沒辦法清淨不染,你會有罣礙,所以你「視諸眾生」,你對待眾生要「面門先笑」。你看竇燕山,他那個家僮盜錢的時候,知道他把這個切結書燒掉了,把他女兒嫁出去了,他很感動,這個僕人就趕回來。竇燕山,沒事沒事。所以「面門先笑,曾無嚬蹙」,沒有憂愁,為什麼?因為菩薩本身「心離穢濁」,心裡沒有煩惱,離開這個穢濁,那麼「諸根清淨」,六根清淨,「不染離垢」,他心中不染,那麼「心不瞋恚。內無恨結」,內心沒有煩惱。

摘自《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四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