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


時間:2019/1/15 作者:王習訓

一 贊淨土超勝

大矣[1]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2]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3]宜挹[4]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5]頓漸[6]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7]流;大小[8]權實[9]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10];即此一生,圓滿菩提。

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11],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12];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13]。釋迦後身[14]之智者[15],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16],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17]五性[18],總證真常[19];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鹹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20]之極談,一乘[21]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勤修習![(正)印施極樂圖序](《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線裝書局,2014年版)

註:

[1]矣:表示感嘆,如“大矣哉”。

[2]直指人心:參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直指人心,即無須向外界尋求,而直觀自心、自性;所謂見性成佛,即無須分析思慮,而透徹覺知自身具有之佛性,即達佛之境界。此語與“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皆為禪宗表徹悟境界之用語,其他諸宗類似“見性成佛”一語者有觀無量壽經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華嚴經之“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等。(《佛光大辭典》)

[3]益:更加。

[4]挹:通“揖”,推崇。

[5]偏圓:判教理勝劣之稱。偏者偏僻所說之理偏於空乃至中也。圓者圓滿一切具足也。一往配之,則小乘為偏,大乘為圓。然再往論之,則大乘中亦有偏圓,華天所謂圓教獨圓,如他之通別二教(台家),終頓二教(嚴家),偏教也。(後略)(《佛學大辭典》)

[6]頓漸:頓教與漸教。頓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漸教是逐漸成功的教法。(《佛學常見辭彙》)

[7]法界:此雲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實相。法界之義有多種,以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後略)(《佛學大辭典》)

參見“一法界”條。

[8]大小:參見“大小二乘”條。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攝一乘與三乘中之菩薩乘,與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後略)(《佛學大辭典》)

[9]權實:適於一時機宜之法名為權,究竟不變之法名為實。(後略)(《佛學大辭典》)

[10]補處:前佛既滅後,成佛而補其處是名補處。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也,隔一生而成佛,則謂之一生補處。又此位名等覺,彌勒即為釋迦如來之補處菩薩也。(後略)(《佛學大辭典》)

[11]法華一稱:“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大正藏第09冊)

[12]起信:參見“起信論”條。(書名)大乘起信論之略名。馬鳴菩薩作,有二譯:一梁真諦譯一卷,二唐實叉難陀譯二卷。為使起正信,說大乘之極理者。(《佛學大辭典》)

[13]婆沙:“十住毘婆沙論”,又雲十生論,十七卷,龍樹造,秦羅什譯。(《佛學大辭典》)

[14]後身:謂來世之身。(中略)即今俗轉胎之說也。(《佛學大辭典》)

[15]智者:參見“智顗”條。智者大師。他在天台山創立天台宗,世稱天台大師。(《佛學常見辭彙》)

[16]永明:宋智覺禪師延壽,住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故稱為永明。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佛學大辭典》及《佛光大辭典》“延壽”詞條)

[17]三乘:即三種交通工具,比喻運載眾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種法門。(一)就眾生根機之鈍、中、利,佛應之而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後略)(《佛光大辭典》)

[18]五性:法相宗將一切眾生的根機,分為五類,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羅漢果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聲聞。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緣覺。三、有可修成佛果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菩薩。四、兼有以上二種或三種的無漏種子,則將來所證之位,遇緣成熟,並不一定證何種果者,名不定性。五、並無以上三乘的無漏種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種子者,名為無性。(《佛學常見辭彙》)

[19]真常: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也。楞嚴經四曰:“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佛學大辭典》)

[20]一代時教:指釋尊自成道至滅度之一生中所說之教法,即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等。(後略)(《佛光大辭典》)

[21]一乘: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盤岸,故謂之乘。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後略)(《佛學大辭典》)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