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白話解


時間:2019/1/22 作者:王靜思

二、經 文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全經四十八品,可分成(1)序分,(2)正宗分,(3)流通分三個部分。序分像是人的頭部,俱有眉眼耳鼻口,能表現這個人的智愚善惡;正宗分像身體;流通分像手足。本經的第一第二兩品是通序,也叫證信序。這是各經通有的,其中包括:信、聞、時、主、處、眾六種,來證明經文確是佛說。這六種,教中叫做六成就。原說是誰,聞後重說是誰,時間、地點、同聞大眾是誰,都寫清楚,來證明說經是事實。第三品是發起序,單表發起本經的因緣。

經文第一句「如是我聞」,各種經典都是一樣的(《心經》是刪去首尾的中段,其它全譯,仍是從「如是我聞」開始)。這是世尊遺教,囑咐阿難,在經典開頭之處,先標「如是我聞」,這是「信」「聞」兩種成就。隨即寫出其它時、主、處、眾四種,證實經文確是佛說,令大眾生信。

「如是我聞」最簡單明了的解釋就是:我從先師釋迦牟尼佛所聽到的開示,就是以下這樣的。這就證明經中的開示確是世尊金口所宣,沒有走樣,大家可以放心信仰,所以這是「信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自稱。在阿難於佛涅槃後結集經文為大眾登座重說時,大眾當時有三種疑惑:一種是錯認為佛又復活了,另一種誤認為阿難成佛了,再一種是他方世界的佛來到此土。現阿難一開口就說,這是我阿難從釋尊親自如實聽到的。以上的三種疑惑全部瓦解冰銷。

有人問,佛法主張無我,為什麼阿難開口仍是我?殊不知問者這種想法墮在偏空,把無字型會成龜毛兔角般的根本沒有,這是不合於第一義諦的。《金剛經》處處不壞假名,例如「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才不墮凡夫的有、二乘的無,從容中道,才契合第一義諦。大乘菩薩是「常樂我淨」。可見所無者只是妄我而已。

「一時」,時成就。沒有具體的年月,只說某一時。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註解說,或者是說法的人證得了「陀羅尼」(超過三昧的水平),能在一剎那之間,甚至在說一個字當中,遍說了一切法門,這人就是把一剎那延展成無量劫;或者是聽法的人得「淨耳根」,在聽到一個字時,就能對其餘一切完全通達,這就等於把多劫收縮成一剎那。可見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所以「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指弟子)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大師是說:佛同弟子相會一處,聖師願吐出心髓,演說淨宗妙法,普施真實之利;賢徒們也多劫善根成熟,堪受大法。自覺覺他,機緣感通,說聽完畢,就叫做一時。現代科學證知,太陽圍繞它的中心運行一周(即太陽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時間的二萬萬年。且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指出:當某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就隨著這個物體的速度而變化,時間並不是定量。更重要的是,愛因斯坦說:時間、空間和物質都是來自人類的錯覺。(舉一個極淺的例子,一輛接近光速的火車向前飛駛,一節車箱中前後都坐了人,前進中乘務員在下午六點點燃了車箱中間懸掛的一盞燈。坐在車箱前部的人,要等燈光的光線照射到眼前,才知道燈亮了。可是光前進,人也前進,光要緊追,但光速比車速快,終於趕上了,這時人才開始知道燈亮了。這離實際時間已晚了一段,說它是六點十五分吧。可坐在車箱後部的人,人迎著燈光前進,燈光直向人射來,幾乎不要經過什麼時間馬上看見燈亮了。一節車上便出現兩種時間。這是經中「一時」的科學解釋。)

「佛」,主成就。在這六種成就裡面,最為主要,所以叫做主成就。佛是三覺圓滿的大覺者。自覺就超越於凡夫的不覺;覺他就超越於二乘的獨覺;覺滿就超越於還在因地、未滿果位的菩薩。三覺一齊圓滿,聖中最尊,稱為佛陀,也稱為智者,具有無上智慧,也正是覺滿的涵義。文中的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處成就。此城有新舊兩城,說法處是王舍大城,是舊城。又叫上茅(或上第)城。五天竺有十六大城,王舍城最大。

「耆闍崛山」,意譯為靈鷲山,在王舍城外五山中最為殊勝:(1)此山近城,所以入城乞食不疲勞;但又難上,所以閒雜的人少來干擾。(2)是福德吉處,聖人喜住。(3)是三世諸佛住處。(4)此山清潔閒靜,十方菩薩讚嘆,八部鬼神恭敬守護。

最末是眾成就。本品的「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以及普賢、文殊、賢劫一切菩薩。下品的「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經末的「天龍八部。一切大眾」,這是本經的眾。單說地球上人類中的四眾弟子就是兩萬人。這是兩萬人的大法會,這是兩萬人同聞。本經第三十八品極樂聖眾剎土的殊勝顯現,也是兩萬人同時親自看見的。

「比丘」。依佛戒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比丘是梵語,含有三義:㈠乞士。乞是乞求之義,現指乞食乞法。出家的人依佛戒律,不經營貯積謀求生活,故以乞食(討飯吃)來維持生命;進一步還需要乞求妙法,尋師求道,修養自心。㈡破惡。指能破煩惱,用守戒來防止身行的過失,習定來消除自心的亂動,用正慧來觀察,使心悟解,能破見惑與思惑,二惑盡消,就出三界。㈢怖魔。由於比丘能破惡,魔就恐怖,認為這個人不但超出我的管區,而且他會教化我的眷屬徒眾和我遠離,使我宮殿形同虛設,所以心中驚怖。

「大比丘」的「大」字很重要,是指回小向大的比丘。從原發的只求自覺的小乘心,發展為普度無量無邊一切眾生的殊勝廣大、無上的覺他大願;從原先的小乘,迴轉到趨向大乘;從行聲聞道變為行菩薩道,這就是回小向大。參與法會的一萬二千比丘,都已發起大乘心,正在行菩薩道,所以叫做大比丘。嘉祥大師說:生大解,破大惡,證大果,叫做「大」。《佛地論》:一、最極利根,二、已證阿羅漢,三、證果後更趨大乘菩提,叫做「大」。

「萬二千人俱」。許多經典都是千二百五十人,《法華經》與本經同是「萬二千人」。希有的盛大法會,正表所說的經法,正是本師釋尊久蘊在心中,欲說而未能說的真實心要。這兩部經典都是開權顯實,都是大白牛車,都是每人衣底久有的寶珠,都是佛的知見,所以參會法眾,盛大希有。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小乘初果以上,可以叫做聖人,但須回小向大,行菩薩道方才能稱大聖。又他方世界的佛菩薩,權巧示現,表面是聲聞,實際早證大果,也稱大聖。「神通」,身、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漏盡六通。阿難當時只證初果,沒有得漏盡通,為什麼也列在神通已達的大聖之內呢?《淨影疏》說:阿難是特殊的利根,雖然沒證阿羅漢,可是他成就「無上勝妙功德」,對於神通「解了畢竟,亦名已達」。《淨影》著眼點有二:一是阿難成就了無上的殊勝功德,他能憶持佛所說一切經法,又在今經里,能問妙諦,因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度脫之法。二是對神通雖未全證,但已徹底了達,從因知果,故也可稱為神通已達。再者阿難正是方才提到的大權示現的人物。在密教《胎藏界鬘陀羅鈔三》說:「阿難密號集法金剛」。密教中,金剛是顯現威猛相的佛,可見阿難之本早是法身大士。阿難在教中,集結經藏;在禪宗,繼承迦葉成為二祖;在密教,把世尊預囑傳咐之法,轉授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可以這樣說,佛教能傳下來,首先是依靠阿難,傳承聖法,這是多麼勝妙的神通。

以下列舉大比丘中幾位年高望重、四眾欽仰的大德,作為代表。首先是:

「尊者憍陳如」。尊者,梵語是阿梨耶,翻為華文是尊者、聖者之義,是對阿羅漢的尊稱。憍陳如,全名是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是姓,華語是火器,因他的祖先是婆羅門,祀奉火神,所以家族用祀神的火器當作姓。阿若是名,翻為了本際、解本際。本際的解釋是,每人本有的實際,即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真心、佛性,於此有所開解了達,就是阿若的原意。他是世尊最初轉法輪,首批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佛在《增一阿含經》中稱他為「我聲聞中第一弟子」,並稱讚他:「寬仁(寬大的仁德)博識(廣博的知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培育同修證入初果到四果聖位),不失威儀(嚴持戒律,所以在行住坐臥中保持威儀,作大眾的模範)」。憍陳如在經中名列第一,他的實德也正是釋尊門下比丘四眾的第一,恰好暗示,凡能信受本經的人,都是佛法中第一弟子。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再有,最令人感動的是,憍陳如過去生中即是《金剛經》中的「歌利王」,他污衊忍辱仙人(本師因地的一生)是引誘婦女,並且用節節支解(把身體割成一一小段)來殘酷迫害仙人。但是世尊真實平等,冤親普度,就是這個歌利王成為第一個得度的弟子,並在弟子中列為第一。世尊的大智、大慈、大恩、大德,令人從衷欽仰,刻骨銘心,永劫頂戴,無有變易。

「尊者舍利弗」。「舍利」的意思是一種鶖鳥。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眼睛象鶖鷺,大家就用鶖鷺來形容他的母親。「弗」是子的意思,她的兒子所以叫做舍利弗,就是鶖鷺子。也叫做珠子,拿珠子來形容他母親的眼睛。又叫身子,因為他母親身體很端正。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跟人家辯論,就能勝過餘人,並且能勝過她兄弟俱希羅(俱希羅很有學問,後也成佛的弟子,證阿羅漢)。舍利弗八歲就登外道的講座,對大眾說法。他十六歲到各國去遊說。他說法宏揚,辯論無雙。他學佛之後,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智慧第一。本經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見《阿彌陀經》),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夠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後,就是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大目犍連就是摩訶目犍連。目犍連是他的姓,可以譯為贊誦、采菽、萊茯根等等。他這一族裡頭出家的人很多,對於他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他的名字是拘律陀,本是樹名。他的父親是宰相,他從拘律陀樹神那兒求子,得了兒子,就把樹名作為他兒子的名字。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智度論》說: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足第一。舍利弗在佛的右面,目犍連在佛的左面。他的神通很大,曾把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托到天上去避戰禍。阿羅漢都有降龍伏虎、顛倒日月種種的神通,但他是其中拔尖的人物,最為第一。

「尊者迦葉」。迦葉也是姓。這個姓翻成為「龜」或「飲光」。名字叫畢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向樹祈禱得子,就把樹的名字作為兒子的名字。因為他智大、德大、心大,所以稱他為大迦葉。也因佛弟子中有三個迦葉,尊者的年歲最大,所以稱大迦葉。迦葉翻為龜,因為祖先學道,曾有靈龜負仙圖的瑞相,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又叫飲光,因為上古有仙人名為飲光,迦葉族是他的後代,所以用飲光來作姓。又因為在毗婆尸佛的時候,尊者是一個鍊金的師傅,他一時要為佛像貼金,但他的金子還欠少一點,不能把像貼金,當時有一個貧女,恰好有這一點黃金,貧女就布施了這一點,正好使他補足了佛像。那麼,從這以來,九十一劫這兩個人都身如黃金,光色顯耀,好像月明星稀,他們身體很光,別的光就不顯了,所以稱他們為飲光。在佛弟子之中他頭陀行第一。頭陀行有十二,現在只舉兩種:㈠就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而且不喝漿,水都不喝了。㈡是不睡覺。但坐不臥。老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你已經老了,別這麼苦修了,但他還堅持。佛很稱讚他,讚嘆他沒有想求安逸的心,並說:有頭陀行,我法就久存。頭陀的意思就翻譯為抖擻。抖擻有去掉的意思,抖擻這些塵勞煩惱。但是更應當注意的是,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初祖。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梵王到了靈山,拿金色缽羅花獻佛,捨身為座。用自己的身體作床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於佛法是這樣的恭敬。佛就登座,拈起梵天所獻的花給大家看,大家莫明其妙,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領會佛心,十分慶幸,不覺笑了出來。佛就宣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囑咐摩訶迦葉。」這就是世尊傳心的拈花公案。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大法心印傳付已畢。正法眼的藏,涅槃聖德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一齊囑咐給大迦葉。於是迦葉成為禪宗初祖。

迦葉獨佩法王正印,涅槃等經多有傍證。《涅槃經》說:佛將涅槃,諸比丘再三請佛住世。佛說: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我所有的「無上正法」都已經咐囑給大迦葉,他為充當你們的大依止。又《舍利弗問經》:「我(世尊)尋(就要)涅槃,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迦葉傳付阿難。……」又《華手經》,世尊看見迦葉到來,就分半座,讓給迦葉,並說:「汝當就此如來半座。」

以上的引證,深表法王心印的重要、傳佛心印的禪宗的重要。顯明了禪宗,也即是讚揚了淨土。《大集經》稱淨宗為「無上深妙禪」。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淨宗的一切能所無一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世尊咐囑給迦葉的,也正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淨土與禪,從來不是兩物。

「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阿難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成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淨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淨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歡喜的日子,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吧。在佛的成道日他才出生,所以佛說法三十年後他才當侍者。他隨佛到了天宮、龍宮,見到其中極美的婦女,都不生喜愛的念頭,所以又稱為無染。阿難出家隨侍世尊二十五年,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一個字不忘。所以《涅槃》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讚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以上五人,是會中萬二千人中的上首弟子。

「又有普賢菩薩」。菩薩,它的全稱應該是「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摩訶」翻「大」,「菩提」翻「道」,「質帝」是「心」,「薩埵」是「眾生」,或有情。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為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涵義就是覺有情。佛所證的是覺,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情,要使有情的覺悟都同於佛,就是覺有情,這就是菩薩。所以覺有情就是「菩薩」兩個字的含義。為什麼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和淨土宗的祖師)說菩薩有四種「大」:㈠願大。有大志願,求大菩提。㈡行大。要廣利眾生。㈢時大。可以經過無量無數大劫來度化眾生,沒有疲勞與厭倦。㈣德大。具足一佛乘(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的種種功德。因此稱為大道心。《法華》指出六大。就是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具足六大叫做大道心。

「普賢」也可名遍吉。《清涼疏》說有三種普賢:㈠位前普賢,就是發起了與普賢十大行願相同的大菩提心。所以修一切佛法,先要發菩提心。淨土宗三輩往生的人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你只是專念,沒有發菩提心,就像腳踏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的心,融合無礙的心。㈡位中普賢,指等覺菩薩,就是等覺的普賢。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就是佛。等覺菩薩只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點一破就是佛。㈢位後普賢,已成佛之後的普賢。因他得了佛果,還不捨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後。《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地曰賢。」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就叫做普。他已經成了佛了,他還不捨因地做菩薩時的行願,還在普度眾生,所以叫做賢。這是位後普賢的含義。至於《會疏》說「體遍法界,故曰普」(妙體遍於法界就叫做普)。「位鄰極聖,故曰賢」(所證的果位靠近了極聖----佛,所以叫做賢)。這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他的覺位鄰近於登峰造極的聖果,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會中的賢護正士就是等覺菩薩)。普賢菩薩在法會聖眾中位列上首,德為眾遵,位超一生補處(彌勒)與等覺菩薩,可見是位後普賢,早圓妙果,為速圓導歸極樂的本願,所以示現菩薩身,助佛教化。

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士,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四十華嚴經》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普賢。這是什麼意思?因為古人重視長子,正常情況國家的皇位是由國王的長子繼承的,先主嘛,長子當太子。如來有長子,這是一切如來的繼承人,這就是普賢。從密教來看,普賢大士就是密教的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在《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又《五秘薩訣》說:金剛薩埵者,就是普賢大菩薩的異名,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也叫做大阿闍黎。現在我們經中,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是顯密淨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禪宗說:一徑草可以當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一徑草用。實際上許多問題都是仁者妄生分別。先師夏老說:「淨土宗就是密教顯說。」藏密的最古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

「文殊師利菩薩」。翻為鬘殊室利,也翻妙首、妙吉祥、妙德,是諸佛之師。《放缽經》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今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是由於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諸佛(過去說不清的那麼多的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未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加持所成就)。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贊文殊大士是一切佛出生之處。《法華嘉祥疏》說:「文殊此雲妙德,以了了(明明了了)見佛性故。」疏文真是一語破的,由於明明了了見自佛性故,於是涅槃三德,全部圓證,如來妙果,攝盡無餘。所以說「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無邊至德,無量聖果,只由於了了見佛性,一齊圓滿,所以名為妙首、妙吉祥、妙德,實在是眾妙之中的最妙。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他在北方的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大士是大智宏深,表示淨土法門,唯有大智才能信入。《阿彌陀經》說淨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一切世間」里包括一切世界的六道、聲聞、緣覺、菩薩這九種。清淨的信心正是來自殊勝的智慧。

「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是姓,可以翻慈氏。他的名字叫阿逸多,翻無能勝。合說就是慈無能勝(古代也有人主張慈氏是名,無能勝是姓)。《彌陀疏鈔》裡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這一族都叫做慈氏。又過去生中遇見大慈如來,他也發願,願意跟他一樣的名號,他就得了慈心三昧。再有,在他當婆羅門的時候,他號稱一切智,在八千歲裡頭修習慈行,又在弗沙佛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一塊兒發菩提心,修習慈定。《思益經》說慈氏,「眾生見者」都能得慈心三昧。《悲華經》說:彌勒大願,在刀兵劫裡頭擁護眾生。現在慈氏在兜率天內院,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之後就到人間成佛(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地球的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三會龍華。有人說咱們現在不成功不要緊,現在修過佛的人,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六百萬年,這一段時間你要輪迴六道,天堂地獄去轉,那就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生死了。

這三位大士作為法會的上首,因為這三位和淨土的緣特別深。首先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行願品》裡頭說:發了十大願的人,「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一個人到了臨命終時,自己的六根都敗壞無用,自己的名望、威權、勢力、學問全等於零。所有的財寶、產業、心愛的珍品、可靠的親信,沒有一樣再能伴隨自己。當此之時,唯有自身的願王不捨離自己,在一切時中引導自己往生極樂,面見彌陀。一部《華嚴》最後歸到《行願品》,《行願品》導引我們發願往生極樂。這就是一代聖教的指歸。普賢大士又說:「願我(普賢)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就是法王長子普賢大士求生淨土的發願文。大智文殊,諸佛之師,也發同樣的願。他的願文是五言,《文殊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兩位大士都發大願求生極樂。這兩位菩薩在會中列為上首,普讓大家崇仰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見賢思齊,學習先聖。我們也要導引眾生同歸極樂。

彌勒大士在《大寶積經》中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往生彼國世界。世尊,何等名為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國世界。」這就是彌勒大士請佛開示念佛往生法門。而且本經的後半部,佛把本經囑咐給彌勒菩薩,並說這個經是一切諸佛所讚嘆的廣大微妙法門,囑咐彌勒「汝等作大守護。為諸有情長夜利益…當令是法久住不滅」。守是保守,護是護持,所以守護也即保護與護持的意思,現在上面加一個「大」字,這就超越常情,更有殊勝的涵義。簡單說這個「大」字有四義:(1)法大。這是釋尊唯說,普令眾生得度之法。(2)益大。普被三根,究竟方便,橫出三界,直證不退。(3)願大。所以弘贊淨土之一言一行都會歸彌陀願海。(4)智大。於此法門信受弘揚,實因希有智慧。彌勒接受世尊的囑咐,他必然在龍華會上演說本經,並且盡未來際常說本經。

「賢劫」,就是現今我們所在的劫。在這一劫中,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佛相繼出世,這是非常希有的殊勝情況,所以叫做賢劫。有的劫里一尊佛也沒有。根據《佛祖統計》,第一個佛叫做拘留孫佛,第二個叫做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個迦葉佛,第四個釋迦牟尼佛,以後還有九百九十六個佛。但是這一個佛到下一個佛之間,間隔的時間很長,例如剛才說釋尊與彌勒之間是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時間很長。可見世界上有佛的時候少,沒有佛的時候長啊!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賢劫中未來有九百九十六佛,現在還都是菩薩,他當然包括在「皆來集會」的一切菩薩裡面,並且還包括此外的一切菩薩。賢劫未來諸佛,全部蒞會聽法,也都和彌勒一樣,同受釋尊大悲慈父從衷的囑託,弘揚護持如來無上心寶——淨土法門,永為眾生照破長夜黑暗的明燈,普令離苦得樂,契入本有的寂光真淨(常寂光土強名為法身佛的國土)。

德遵普賢第二

本品是第一品的繼續,是通序中眾成就的補充,不但是補充數量,而更重要的是會眾崇高無比的妙德,無邊的聖眾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之德說不能盡,他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之中,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法王的繼承人。普賢無量無邊功德的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一部大經的指歸。現在來會聖眾都是遵修普賢之德,當然都是遵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這一品首先補充了賢護等十六正士。正士跟大士等等的都是同等的,但是正士是在家菩薩。至於「十六」,密宗把十六來表示圓滿無盡,所以十六正士就表示無量無邊的正士。

「賢護」正士,梵名跋陀和,翻成賢護、賢守、賢首和善守。這些名號在經論中常見。《思益經》說:眾生只要聽到他這個名字,就必定要得三菩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號有如此的功德,所以就叫做善守。聞名就得功德正是善於守護眾生,所以稱為善守。在《大方等大集賢護經》,這個經以賢護為名。《賢護經》裡頭說:「王舍大城有優婆塞」,這是居士。「名曰賢護,為眾上首」,在大眾的上首。《大寶積經》有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種種快樂的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說他雖然現在人間,他所享的福報,不但人間不能相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釋都比不上。《名義集》裡說:「發陀婆羅」,翻為賢護,不但自己護持自己的賢德,並且也護眾生,所以名為賢護。又稱賢首,因為他位居等覺,是一位等覺菩薩,是賢中之首。賢護正士雖示現為王舍城中父母所生的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身,但他的實證,是一位等覺菩薩,已超十地,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了,就與佛相等了。賢護正士示現為生在王舍城的一個普通人,但已是證到了等覺的在家菩薩。這是維摩詰之外又一個極殊勝的在家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必定可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種菩提。這一史實十分重要。還有《般舟三昧經》說,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的發起人,這就和淨宗更有因緣了。他親見了阿彌陀佛,所以他為眾上首,參加法會,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宣揚念佛三昧無上法門。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寶,所以稱為寶王三昧。

「善思維菩薩」等。《四童子經》說:善思維、慧辯才、觀無住、神通華,是他方世界菩薩,應化托生印度成為在家菩薩。《佛名經》說:光英、智上、寂根、願慧,《月燈三昧經》說,香象。二經共指五位正士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來到這個世界聽受《無量壽經》,助佛宏化。從賢護到香象共十人,都有經典作為根據。其餘尚有六人未經經典提到,但古德說其餘六人也都是他方世界大成就的在家菩薩,來到此界聽經與助佛宏化。

本經超出常情,特別標出十六正士在家菩薩作為大眾上首,這就表示:淨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修持。因這個法門契合於當前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越發達,物質世界的發展越快,彼此間的競爭越殘酷,要搶時間就越忙。越現代化,每人所應掌握的科技知識就越多,生活的節奏也越緊張。你還想像上古的人遠入深山,一切事情不問,只是自修,恐怕時代不允許了。所以一定要有很多人不能出家,要保留在家身,為社會服務,並且也還繼續要修,那麼這種修持就以淨土宗最合適。清末,沈善登居士作了一部《報恩論》,讚嘆《無量壽經》和淨土法門。他說:淨土法門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契機。國家與社會需要有很多在家人辛勤獻身於種種崗位,把事辦好,這就只有淨土法門可在行世法的時候不必離開佛法。不需入山,不需閉關,不但上班能修,上火線也能修。只要所發是利他的心,所念的只需六個字甚至四個字的一句佛號,就是淨宗無上修持。每日十念,再忙的人也十分從容。所以不離佛法,把保家衛國、福民利眾的大事都辦了。只要是真純地這樣做去,你何必廢除應行的世法,同樣契證佛法。不離開佛法可以行世法,不廢除世法可以證佛法,這是淨土法門特別殊勝之處,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此《甄解》說:十六正士列為上首,「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此說很有見地。

「而為上首」。普賢、文殊是來參加法會一切聖眾的上首,是全體聽經人的上首;彌勒大士是賢劫一切菩薩的上首;賢護等十六正士是會中一切在家菩薩的上首。大會聖眾實是無量無邊。《月燈三昧經》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閦佛,與那由多(即那由他)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那由多應指一萬萬。由此可見,一位正士便與一萬萬菩薩同來,全會聖眾,實是無量無邊。香象正士在阿閦佛便是同行菩薩的上首,可證十六正士的勝德。大眾同尊。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是說一切聖眾,無論在家出家,共同遵守修習普賢大士的妙德。從這一句直到本品末後「不可思議」,都是讚嘆上首普賢大士和會中的一切菩薩的勝德。「大士」就是菩薩。「普賢之德」上品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第九是恆順眾生,第十是普皆回向。這個願王在人最後的時刻,一切諸根敗壞,什麼都不行了,什麼也不能跟著自己了,在這個時候,唯有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在前引導,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就自然生在蓮華之中,蒙阿彌陀佛授記,於是可在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無量的智慧,隨順著眾生的心念廣作饒益,能在煩惱苦海中普度眾生。這就是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十大願王,第十願「普皆回向」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願到第九願,顯出普賢這個賢字。永劫勤勞沒有疲厭,十大願王永無窮盡,成佛後還在度生,顯出普賢之普和普賢之賢。上品中提到《清涼疏》:「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雖然得到無上成就,但不捨在因地所發的度眾生的大願,仍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所以這是位後的普賢。普賢大士在未來不可窮盡的長劫中,永不間斷,在實現他的偈語:「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願一切眾生都到無量光佛剎,這是普賢大士大願的結晶。十大願王是以彌陀願海作為歸宿,也正和彌陀第卅五願互為表里。卅五願:「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當前的彌勒就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必定要補佛位)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切眾生,他必定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之位,而且必定成佛。但是也有往生之後他不在極樂世界成佛,願文說:「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他有本願為眾生,要披著弘誓的鎧甲,到無量世界去教化一切有情,勸發信心,都修菩提行,同行普賢大士聖道。這類自願來到穢土的人,「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願中普勸十方,修行普賢之道,也即是導歸極樂之道。生極樂後,若度生情切,就被起弘誓做成的鎧甲,再返此界救度眾生。普勸一切眾生,同遵普賢之德,求生淨土。為什麼只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因為只有這一個法,能給眾生真實之利,能救眾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也就是來會一切大眾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的原因。

「具足無量行願。」《攝大乘論釋》裡說:「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這個數不但你沒有法子具體說出來,並且也不可以用譬喻來比擬,就叫做無量。「行願」,《清涼疏》說:「造修希求,目為行願。」《觀經》說:「是心作佛」。「作佛」就是「造修」的涵義。「造」就是「一切唯心造」中的「造」字。「修」是修持。所以「造修」是行動。「希求」,「希」是希望,「求」是願求。所以「希求」是願望。行動與願望的結合就叫做行願。「具足」,具是具有,足是充足,所以「具足」是圓滿無缺的意思,一切都有了,不再缺少什麼。「具足無量行願」就是說這一切無量無邊的殊勝行願都已具足圓滿無缺了。

或有人懷疑:參加法會無量無邊的菩薩,或如位後普賢,成佛後再來;或是等覺,如同賢護;或從初地到十地;或者只是地前三賢(住位,行位,向位)。覺位有天淵之別,豈能各各都能圓滿無量的「行願」?此問很合情理,但未知淨土是無上圓頓法門,超情離見。《普賢行願品》說:「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就是說,若人能受持宏揚《普賢行願品》,於一念之中,就可圓滿所有的行願。一念之間圓滿一切願,乃是最圓極頓的妙法。《淨土生無生論》說:「一真法界,即眾生本有心性,此之心性,具無量德。」「故眾生本有性體,即諸佛所證法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而此心性,豎貫三際(過去、未來、現在),橫裹十虛(方),佛法生(眾生)法,正法依法,因法果法,一念圓成。」可見眾生的心,本具萬德,即是諸佛法身,也就是法界圓融的妙體,所以佛與眾生,正報(佛菩薩等)依報(國土),因與果等等一切法,都在我介爾一念心之內。只要一念相應,一切圓滿成就,所以這是無上圓頓之法。如斬一把絲,一斷,一切絲都斷。又如染物,一成,則染缸中所有的東西都已染成。上品中說到文殊大士成為一切諸佛的父母,只因「了了見佛性」。《淨土生無生論》說:「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清淨寶覺。」此心是佛性,也是法身,所以念佛時就是相應時,一切圓滿,絲毫沒有欠缺。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一句應該與上句聯讀,意義才完整。本品開頭這三句,是會中菩薩聖眾不可思議功德的總贊,也是本品的綱。為了明解其中的深意,先把本句逐字註解一下。

「安住一切」。《會疏》說:「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功德法」,「功」是功效,行善有造福眾生的功效,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效使眾生得到真實之利,是你行善的自然結果,所以功效就是善行本有的德,所以叫做「功德」。德的本體就是「法」,這是《淨影疏》所指出的「德體名法」。善行必有利生的功效,種種善行、種種功效、種種善行本有的美德,都是事,事相有種種差別,但事相必有同具的體性,那就是法性。所以《淨影》說:「德體名法」。法性就是有情與無情同具的體性(在有情就稱為佛性),也就是法身。所以「一切功德法」就是諸佛無量微妙功德的本體,也就是法性和法身。在此安然常住,沒有退失,就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在種種行善利他的功德事相中,自心仍是寂然安住在萬德本體法性之中,如如不動;自心雖遠離種種差別,一心寂然,可是又「具足無量行願」。於是這兩句經文的意義更為深刻,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修一切善法(具足無量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大乘佛法種種妙義都在這兩句之中。安住於一切如來無盡果德的本體,具足無量大菩薩的行願,理體和事用齊顯,空邊與有邊全離,理不礙事,事不礙理,正顯與會諸大菩薩的聖德。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游步就是旅遊、週遊、游化的意思。十方就是四方四隅和上下各方,指的空間了,一切地方。「游步十方」,就是週遊一切處。權是權宜、權變。俗話常說「有經有權」,經就是常規,權就是變通。一個人應「通權達變」,不死守規章制度。孟子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古時候禮節。倘若嫂嫂掉河裡了,你用手把她拉出來可以不可以呀?你若死守禮節,說男女授受不親,我不管,那豈不是天地間最大的蠢人。這是行權方便的意思。《法華文句》解釋:「方者法也,便者用也。」粗淺來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方便。你要有切實便利可行的方法,讓眾生真能解決問題,叫方便。《法華玄贊》解釋:「善逗機宜曰便。」逗機,就是說法的人能行權巧,把對方的靈機逗發出來。例如禪宗,德山與龍潭夜間談話,德山剛出房門,因外面黑,就回來,於是龍潭點著一根紙媒子遞給他。德山剛一接,龍潭噗一吹,紙媒子滅了。這就是逗他的機。德山當下就恍然大悟了。因為他正想接這個紙媒子,誰知又把紙媒子給吹滅了,完全不可理解,所以他的思想就斷了。這就是逗機,也就是方便。所以《淨影疏》說:「化行善巧,隨物(對象)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所行教化非常善巧,隨著眾生根器與環境的不同情況,分別傳授種種不同修行方法,隨物所宜,而有種種不同與之相應的所現,這個叫做「行權方便」。《大集經》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現在把以上的註解匯到一處,「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就是:普遍週遊一切世界,用一切善巧穩妥方便的法,能妙契或逗發眾生的根機,把他們引導到究竟的果覺。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嘉祥疏》解釋是「解契宗源」。契是契會,解是理解。所解契會到佛教宗旨的本源,叫做入。與《法華》「入佛知見」是同一個入字。「藏」,《嘉祥疏》說:「名理為藏。」這就是說,理的名字叫做藏。理是理體,就是實際的本體,這就是藏。所以「佛法藏」就是佛法的法性的理體。法性中自然含藏無量的性德,本性本有的妙德就稱為性德,所以這個「藏」既然是理體,它就含有無量的性德,因此稱為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叫做佛法藏。「入佛法藏」就是契證法性的理體,其中包括無量的性德,含攝一切佛法。所以「入佛法藏」就是《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入了佛慧,就是「入佛知見」。《甄解》有個解釋說:如來的一切佛果功德的寶藏叫做大寶海,這個寶海叫做佛法藏,也就是佛所得一乘妙果。根據《甄解》,會中一切菩薩都已經入了佛的法藏,入了佛的功德之海了,證入如來一乘(一切眾生普成無上正覺)果覺,因此全是大權示現,是從果向因,已入如來一乘果海,還不捨因地的修行,示現在法會中,贊助釋迦牟尼,宣揚淨土法門。

「究竟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淨影》: 「涅槃彼岸,到名究竟。」到達涅槃彼岸,證入如來果覺,就叫做「究竟彼岸」。「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同指證入佛的一乘大功德的寶海,契證了佛所得的涅槃。前後諸說,可以互通。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舍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這一句表明會中菩薩為度眾生,所以願到十方無量無數的世界去示現成佛。《普門品》「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正是這個意思。其中「願」是誓願,依據《法窟》,對於出世之道,有所希求,叫做願。「世界」,「世」表時間,過去、未來、現在,叫做三世。「界」表空間,就是十方。

「等正覺」,舊譯是等覺。等覺有兩個含義:㈠是菩薩的最高位置,就要得到妙覺的佛果了,稱為等覺。他的智慧功德就跟佛的妙覺相等相似了。已經是十四的月亮了,比十五還差一分,但是就很接近了。㈡等覺就是佛。《往生論注》:諸法平等,所以諸如來平等,因此諸佛如來叫做等覺。《大智度論》也說:「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所以等覺有兩種含義,可以是等覺菩薩,也可以是佛。通常等覺是指低於妙覺的菩薩,在本經中等覺是佛。會中菩薩到十方示現成佛。

「舍兜率。降王宮……」叫做八相成道。這是釋迦牟尼與一切諸佛示現成道的通常途徑。依照嘉祥大師,「舍兜率」就是第一相。「降王宮」是第二托胎、第三出生兩相。「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出家。「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第七相,轉法輪。到了最後「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就是第八相,滅度。來會的菩薩都要到無量世界,去示現這八相成道的佛。

「舍兜率」,是從兜率天下降。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但特殊的是有兜率內院,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降王宮」,《因果經》說: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肋進入自己身體,可以從腹外仍可看見菩薩在腹中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而生,生下來自己就行走七步,並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影疏》說這是於十方周行七步,表示什麼呢?表示大丈夫奮迅之力。「唯我獨尊」,這個「我」字不是有我相的這個我,是離相的真我。「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魏譯》說得很詳細,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看見這些,於是乎決定出家,捨棄眷屬,騎著白馬越城出去,出家學道後在樹下苦行了六年,一天只吃一痲一麥(一顆莊稼)。我們看到畫著一個人端坐,象是包了一層皮的骷髏,那就是太子苦行學道的像。

「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這一切都是示現。上述降胎王宮,出家修道等等,都是為了隨順世間而作的示現。《法華壽量品》中佛說:我實在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因見眾生樂於小法,智德很薄,垢障很重,對於大法他不能接受,所以為了這種人,我就示現少年出家,後來成佛了。可是我實在是成佛以來久遠久遠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為了教化,只好示現剛成佛啊。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魔」是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能給修道的人作障礙;又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所以翻為殺者,又翻為惡者,因他有很多的愛欲。魔有四種,《淨影疏》講:一個是煩惱魔,貪嗔等煩惱這都是魔。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第三是死魔,破壞人的命根。第四是天魔,專門破壞別人行善。經中所說的魔就是天魔。《婆沙論》:菩薩在樹下的時候,魔現了很多美女來誘惑,但這些魔女一走到菩薩跟前,自然變得非常醜陋,她幻化的那種冶容艷色,媚態淫姿都不見了;後來發動魔軍武力相迫,放箭投石,種種武器,來相逼害,誰知菩薩覺察後立即入定,這些兵仗在佛身前,自然停在空中,尖端變成蓮花。《大智度論》:「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魔無所施其伎呀,就敗退了。所以佛降伏了這些魔軍之後,當時魔王問佛,你有什麼功德,有這麼大本領?佛說地神乃知。問地神哪,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地不是菩薩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地神作了證明。由上可見菩薩不是以神通戰勝魔軍,而是以定慧之力,降伏魔怨。這是第五相,降魔。怨就是怨家。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成道。《維摩詰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實際的理體,當人的自性和佛的知見妙理,這不是語言和分別心所能知。《淨影疏》:「理是妙法」,指出「妙法」就是理體。由於顯現了這個本體,所以成正覺。所以「得微妙法」就是證得了理體。入了佛的知見,究竟了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了。「成最正覺」,遵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真正之道,為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第七相,轉法輪。佛之出興於世是大事因緣哪,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度眾生啊,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哪,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是一個核心。這些諸大菩薩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主要是要在十方世界去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最長,從「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而現滅度」以前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

「天人」呢,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歸」是歸依,仰是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世尊,請佛轉法輪。據《大智度論》: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卅五天沒有在印度說法(世尊成佛之後,頭三個七天裡在天宮大說《華嚴經》。但是這些個聲聞緣覺乘的弟子,如聾如盲,沒有領會)。一直到五個七,佛自己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阿羅漢弟子都不能知,一般眾生更是無法知了。一切眾生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就是粘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那麼還不如涅槃吧!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先說小乘法。《法華經》也有同樣的記載。

「轉法輪」。《法華文句》解釋說:「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化他的法,也就是化眾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眾生的心裡邊去,這就叫轉法輪。把佛心中的法傳入到眾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使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就是「轉」字的含義。嘉祥大師說:「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所以叫做轉。「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大教的緣起。世尊受請轉妙法輪,這是第七相。底下就是轉法輪的內容了。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因為世尊的佛的說法,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也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只體會是佛菩薩現出身像,演說經教是法音。應知「百草頭上祖師意」,無情的百草頭上也在說法,這個就是法音的廣意。「世間」呢,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接受了菩薩、天人的請求,廣演一代時教,有大乘小乘、權法實法、偏圓種種的法,都是轉法輪。因為眾生根機不一樣,根機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先說小乘,然後慢慢地就小向大,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讚嘆大乘,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後說實法,說《法華經》,開權顯實,最終目的全是要成佛的。《法華》是圓教了,淨土宗也是圓教。世尊說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應病之藥,都是為使眾生覺悟。「諸世間」就是三界。恆演妙法,普令覺悟,就是「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十煩惱。天台宗就講得更深一點,就以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我們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得很好,煩惱是什麼呢?「能令心煩,能作惱故」。你高興,興奮欲狂也都是煩惱啊。「城」呢,指的是城堡,堡壘。佛演說妙音,就是摧破眾生身心裡煩惱的堡壘。「壞諸欲塹」。食慾色慾都是欲,其中嚴重是色慾。《甄解》說「愛欲是諸苦之本」。《淨影疏》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佛說「愛」是最可怕,最不好辦。如果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愛欲同等地難辦,那一切眾生就不能成道。一切眾生都因愛欲成為生死之本,若再有一件事情同樣嚴重難破,那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塹」就是護城河。愛欲象洪流,眾生漂溺其中,頭出頭沒,不容易度脫,就把它說成是欲塹。除舍愛欲之心就是破壞欲塹。

「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嘉祥大師說:消除迷惑與垢污就叫做「洗濯」。前節所述的十煩惱與三煩惱,都是應該消除的迷垢。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可是一念迷妄,墮於無明。一面明鏡,鏡面全是污垢,不顯本有的照用,所以首應去污,這就是「洗濯垢污」。去污的妙劑是「無相之解」。這完全不是佛學家的知解。古雲「知解門開,則悟門塞」。《首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離見,斯即涅槃真淨。」存在知見相的知見(有能知的我,與所知的內容,有能有所,就不是離相),這就是無明的根本。這是又在鏡面上污墨,不是去污。要有離見的解,才真解了如來真實義,才能恢復鏡子(眾生心地)的本明。這個明,嘉祥大師叫做「無漏之明」。漏就是煩惱,離開了煩惱垢染的本明,叫做「清白」。所以消除煩惱迷惑,以離相的慧解,恢復本來離垢的光明,叫做「洗濯垢污,顯明清白」。《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象下雨一樣,雨後樹木房子等等都乾淨了,顯露了清白的本體。眾生怎麼洗濯?那只有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真正認識本體才是顯明清白。如果融會禪宗,「洗濯垢污」就是百丈禪師所說的「迥脫根塵」,迥然超脫了六根六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不可思議的光。「獨耀」。獨,就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就陷入矛盾之中。「獨耀」就是「不與萬法為侶」。會合淨土宗,「都攝六根」就是「洗濯垢污」;「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

轉法輪這段經文首先指出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這四句,實在是關鍵。一切大菩薩都是從這些地方走過來的,所以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現在有的人,自己還帶著種種煩惱垢污,也並沒有真實明心見性,只是想成名成家,當佛學大師,座下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垢污。要離開這些,發起真實利他的心。自己不覺悟,就不能覺醒別人,這一點是應該深思的。

「調眾生。宣妙理」。調是調和。宣是宣示。妙理,就是實相的理體,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佛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是宣妙理。要讓一切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就是調眾生。

「貯功德。示福田」。備具多德就是「貯功德」。這些大菩薩都有種種的功德,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福田」者,就是種福的田(種稻的田叫稻田,種福的田稱為福田)。所貯功德示現於外,接客群生供養,讓眾生造福,叫作示福田。《俱舍論》有四個福田:一趣田。趣是畜生,現在很多外國人愛護動物。你愛護眾生啊,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第二個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師長等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身邊行孝,就是種恩田。第四是德田。小乘大乘一切賢聖都是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眾生有種種病啊。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也就是八萬四千種藥。應病與藥,藥是喻如來的妙法,病是喻眾生的苦。所以《涅槃經》說:「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三苦」有兩說:㈠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1)這個事它本身就是苦的,是苦苦。(2)這個事本身你是可喜的,但一旦破壞了,你難過了。你有個很好的電視機,天天要看,一天被人砸掉了,你就很難過,這是壞苦。(3)行苦,因一切都在遷變、轉化,無有停息,而生苦惱。㈡嘉祥大師:三苦是三有之苦(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三苦是指三界眾生的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都對。但是嘉祥大師的解釋很合淨土宗的宗旨。淨土宗的特點是使眾生即身出離生死苦海。別的法門要出三界須斷見思惑,達到阿羅漢的水平。現在世界上找個能證初果的人都很難得,何況是阿羅漢。只有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斷盡見思惑出三界是豎出)。這是帶惑往生,帶業往生,不是叫你斷惑,所以這個是最突出之處。所以用淨土法門信願持名的無上醍醐妙藥,來普救眾生沉淪三界生死苦海的厄難,叫做「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

「升灌頂階」。以下一共六句,所談是密法。「密」字是指法門奧密幽深,不是保密、秘密的意思。顯教密宗互為表里,好像人手,顯是手背,密是手心,握拳時手心就看不見了。目前有些佛教徒把顯密對立起來,這是很片面的。至於淨土宗,先師夏老曾說:「淨土宗是密教顯說」。也就是說,淨土宗就是明顯宣說的密法。密宗要義:「如實知自心」,即本品中「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自己的妙明真心。又「方便為究竟」,正是本經宗旨,以信願持名的方便妙法,普令眾生頓超生死苦海,普惠「真實之利」。淨宗持念的萬德洪名——阿彌陀佛,即是密宗秘密莊嚴心所流現的真言(咒)。來會的大菩薩都曾受無上灌頂,都能教導大乘行者,充當金剛阿闍黎,足證會中聖眾都是顯密圓通的大菩薩,也表淨密二宗,本來不二。

「升灌頂階」。印度古代,國王要即位的時候,取四大海的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了。密法也相同。舉行灌頂法式簡說有兩種:㈠結緣灌頂。你來求法,引你到灌頂的壇里,教給你本尊的手印、咒語,以後你就有了資格去修習所傳的法,這叫做結緣灌頂(很多密宗的書皮上印著「未經灌頂不許翻閱」。這就是說你沒有得到本法灌頂,這個經典或法本你不能看。其中並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是為了慎重)。㈡受職灌頂。如法修行的人,得了密法灌頂,嚴持戒律,精進修持,積久功深,智慧開發,可以為人師表充當金剛上師,於是對他進行受職灌頂,授與金剛阿闍黎職位,然後才是如法的上師(現在許多人都不很如法。沒有親自得到自己上師的允許,自作主張去傳徒弟)。在受職與結緣之間還有四種灌頂:㈠瓶灌。㈡密灌。㈢慧灌。㈣大手印灌。接受這四種灌頂都需要受密戒。有人不受戒就修法,實在是欲升反降。灌頂還有初位與後位之分,前面說的是初位,後位就不同了。在《秘藏記》裡頭,初地到十地菩薩,乃至到等覺菩薩,到了正式要證入佛果,要成佛的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為他灌頂,他自己就自然圓滿證入佛果了。現在來會的這些菩薩多是位後的普賢,是從果向因,是佛的示現,所以他們當然受過後位灌頂——成佛的灌頂。至於還是初地到等覺位的菩薩,也都須受這個灌頂。「升灌頂階」正指這兩類菩薩都須經過後位灌頂。

「授菩提記」。佛對於發大菩提心的眾生,給他授記,也就是預告將來一定作佛,作這樣的懸記,稱為授記。授記就是宣說當來的果,使你知道你因地的修行的殊勝希有,鞏固得記人的信心和修持,讓他知道現在種的是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果。「授菩提記」表示會中大士都是得過佛授記的,都當得佛果;並且也表示這些菩薩也給眾生授記作佛,因為他們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給無量眾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阿闍黎翻為軌範師。密宗稱為金剛阿闍黎, 因為密教的阿闍黎,代表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就是普賢大士的示現,永為密教初祖。這些大士德遵普賢,普賢化身金剛薩埵,所以現在這些德遵普賢的聖眾也教導其他菩薩去充當阿闍黎。

「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彼此能相契相合稱為相應。比方說,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叫做「境智相應」。你能理解「五蘊皆空」,這屬於智慧,若你真把所對的境看成空了,境跟智就一致了,就相應了。反過來看,你說我照見皆空了,可是獎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你這個境一點也不空啊。密宗特點是三密相應,所以密宗也稱為相應宗。修密所以能即身成佛,就是讓眾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眾生有三業,身業口業意業。密法的特殊方便之處,是使眾生的三業頓然相同於佛的三密。身,結印;口,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能這樣三密齊修的人很不易得。那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也就是淨土宗的道理。你就念一句佛號,就是從一個語密下手,也能相應,也能即生成佛。但當你成佛的時候其它兩密也自然相應。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善根者,指的是自己身口意三業所行的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再一個含義,它能夠出生妙果。因為修了善,還能出生其它的善,還能結出很好的妙果。例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有福能生般若光。因為善事引善事,能出生余善,又能結果,所以叫做根。善根有深固、生善與結果之義。所結的果,應該辛勤培育,使它們成熟,才是圓滿。所以會中諸聖都在幫助其他十方無量無邊菩薩,去成熟他們無量無邊的善根,使之圓滿成就。於是無量諸佛對於會中這些大菩薩共同護念(保護和憶念)。《淨影疏》說:護念我們,讓惡事自然遠離,善事自然增長。會中大士護持一切菩薩的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一切大菩薩在一切的國土都能示現種種應身與化身,如同一個很善巧的幻師,幻現種種不同的像。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傳教士,她告訴我一件奇事,和中國《聊齋》偷桃這一篇所說的一樣。一個人把繩子扔到天空中,繩子就掛在天上,一個人就爬繩子,爬上天了。這人屢次表演,轟動了許多人,就有人用電影機來拍攝全部過程。洗出一看,才發現那個人一直在地面上靜坐,根本沒動。因為看的人有意識,他就用催眠術催眠了,所以就看見這個人上天了。電影機它無心,不受催眠,它照出來的底片是真實情況,那個人坐在地面沒動,所以這是幻術。再舉一例:六十年前,東安市場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有很多樓,樓下有個雜耍場,有種種雜技表演。有一天,有一個人在茶館樓上坐在一個靠窗的座位喝茶,他看見雜耍中正在變戲法(魔術表演)。他很納悶,為什麼觀看的人這樣全神貫注並感覺驚奇,他自己認為沒有什麼精彩之處。等一會,表演完了,很多人上來喝茶,大家交口嘖嘖,稱奇讚嘆,他們紛紛說「真奇怪,今天把牛硬拽到罈子裡頭去了。」這個樓上的人說:「哪有這個事,我親眼看見他把個蛤蟆放到罈子里。」這個樓上的人沒有被催眠,那麼,他就看見實際是個蛤蟆。但被催眠的人看見的是個牛到了罈子里去,精彩得不得了。這就是幻術。這種譬喻說明:這些大士在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的異相,但「於彼相中。實無可得」。《寶積經》:「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幻師在那變幻國王大臣,宮殿園林,別人誤認是真的,他自己明知是自己的幻術,是虛妄的,當然不會著迷。會中大士在十方世界示現種種身,示現八相成道,普度無量無邊眾生,這是「終日度生」;了知這一切皆是幻象,「知幻即離」,所以「實無可得」,這是「終日無度」。不落兩邊,從容中道,「此諸菩薩亦復如是」。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通諸法性」是照真,「達眾生相」是達俗。所以我們常常說修行的人要照真達俗,既要照到真體,又要通達俗諦,要度眾生啊。眾生是俗諦,所以要「達眾生相」。但只是度生,不能離相,於是墮在有為法中,不能使廣大眾生得真實之利,自己所得只是有為功德,所以要「通諸法性」。法性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等。以上提過的佛性和法性本質上沒有分別,我們通常把佛性說在有情方面,有情、含靈、眾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塊、桌子、板凳有佛性,因為它是無情的,至於法性,通於有情無情兩方面。法性和佛性本無分別,只是在使用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的註解上說:「法性者,……通與一切法為性。」這就是說一切法的本性叫做法性。所以不管是有情是無情,所有的這一切它的本性都是法性。據《大乘義章》與《唯識述記》,性即是體,「一切法體,故名法性」。法性即是實相,即是真如。華嚴宗認為真如有不變隨緣兩個意思:它隨緣,所以能夠變成一切法,變成種種的內容;又因為它不變,雖隨緣變染變淨,有情無情一切萬物種種差別之法,可是它的本性不失,所以一切六趣的眾生,螞蟻蒼蠅,油鍋劍樹中的罪人,他們的真如不失不變。因為真如不變隨緣,所以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但是他真如本性不失,故隨緣而不變。就好象水可隨緣變成波;變成波,它的本性仍是水。法性、真如,本來是純善無雜,但是因緣會合變染變淨,例如穢土淨土,就有了差別。所以這個「通諸法性」就是要通達隨緣不變的實相,「達眾生相」就是了達不變隨緣而顯現的種種差別相。《會疏》:菩薩有兩種智慧,能作為一切修行的根本。一種是「如理智」。它就是照見諸法的本性是「不一不異」,不是「一」也不是「異」。例如水,說它是一,可是它能生出千差萬別的波;說它是異,可是千姿百態的波,彼此本無差別,只是同體的水。所以在差別沒有差別,在沒有差別中又出生無量差別。總之是不落兩邊,所以是「不一不異」。同時也是「不生不滅」。波生水中,但全體仍然是水,所以是無生;波滅也只是回歸本體,並不是斷滅,所以是不滅。能照見種種諸法不一不異、不生不滅的本性,就叫做「通諸法性」。再有,「如量智」。如理智是如本體的智,如量就有了數量,能夠照見種種不同之相叫「如量智」。剛才說眾生有種種根,所以我們給種種藥,若不通達眾生病況,就不能開出對症的藥方。眾生有種種差別,有種種病,這些差別相都能了知,就是「如量智」,也即是「達眾生相」,也就是掌握病人的病情。「通諸法性」是所用諸藥的藥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能治病救人。

「供養諸佛。開導群生」。上面是照真達俗,底下就是上供下度。我們修行要上供諸佛,下度眾生。供養:㈠財供養,香花、飲食、藥物,等等。㈡法供養,拿身體、頭目腦髓去供養,不如以法來供養。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是最殊勝。什麼是法供養?如說去修行,就是依佛的教導去利益眾生和提高自他覺悟。

「開導群生」。「開」,開化。「導」,導引。「群生」即眾生。《華嚴普賢行願品》說:「若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由此可見,「開導群生」,令眾生歡喜,諸佛就歡喜,也就成就了對佛的供養。我們以殊勝的淨土法門教導眾生,正是遵佛開示,惠予眾生真實之利,正是無上的法供養;並在下度眾生之中,有上宏聖教之功。隨順眾生,發菩提心,究竟果覺。

會中菩薩具如理智,所以「通諸法性」;又有如量智,所以「達眾生相」,於是化現其身,遍諸佛剎,上供諸佛,下導眾生,廣作饒益,如大幻師,示現種種幻相,上供下度,雖作種種示現,但以通達法性,深契諸法平等,無有差別,故於相中心無所著。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大士化現他的身體,快如天上閃電。觀音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能於一念之間普至十方國土,行動之速就跟打閃一樣,上供下度,平等普照。《會疏》說電光有四個含義:㈠是快。菩薩能應眾生心念立即感赴。㈡能破眾生的黑暗。眾生愚痴不明白就是黑暗,佛法如電光,能破眾生心中黑暗。㈢不住。菩薩又能化無量的身,到無量的國土去,如空中一個閃電,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㈣無分別。如電光照物,平等普照,沒有愛憎取捨。所以用電光來譬喻大士們的化現。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裂」就是破裂。「魔」的含義呢,《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叫做魔。奪掉人的慧命,一個人生起正信的心,這是他的慧命的開始,但魔給破壞了。慧命的重要比生命不知超過多少萬倍,魔就是奪走這個慧命,破壞你修道法做功德種種善行的根本,所以叫做魔。「見」,廣義說,凡夫心中所起的都是見;狹義說,決定性的見解叫做見,人們常說的「見」是指後者。你有一個固定的看法,你看什麼東西都是這樣,像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鏡,戴了紅的眼鏡,看什麼都是紅的。所有的凡夫都離不開常見、斷見這兩種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斷了,沒有了,這叫做斷見,這是錯誤的。我修的升了天了,永遠不死了,這個肉身成了金身,永遠不壞了,這是常見,也是錯誤的。斷常二見叫做邊見,邊見是矛盾的一方面。斷常是一對矛盾,斷是一邊,常是一邊,凡夫不落「斷」邊,就落在「常」這一邊。邊見是十種見惑之一,都是邪見。一個人成見過深,如人體內長成骨刺,行動不便,十分有害,這樣的成見就叫見刺。邪見很多,就叫見林,身陷林中,不易出離。種種邪見錯綜交織,形同蛛網,就叫見網,令人難脫,所以也叫邪見網、魔見網。四無量心,慈、悲、喜、舍。「舍」,首要舍見。要捨棄一切邪見、一切分別,這就是「裂魔見網」。但古雲捨身容易舍見難。直須猛追大勢至菩薩,單提一句聖號,淨念相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才能透脫魔見網。「解諸纏縛」。據《淨影疏》,一切煩惱結都是纏縛。菩薩化現十方,教化眾生,斷離煩惱,叫做「解諸纏縛」。

「遠超聲聞辟支佛地」。「聲聞」是佛的小乘弟子,聞佛所說苦集滅道四諦教法等(聲)解悟其中妙理,斷除見惑與思惑,出離分段生死(生死苦海),證入羅漢果位。「辟支佛」,辟支是梵語,翻為因緣,「佛」是覺者,所以舊譯是緣覺,新譯是獨覺。觀十二因緣法,得覺悟的叫做緣覺。觀風吹樹動、葉落花飛的外境而成道的叫做獨覺。他們雖是中乘法中的聖位,但沉空滯寂,未能發起平等普度無量眾生、齊趨無上佛果的大心。會中諸大士,善巧方便,隨機度生,能示現聲聞辟支佛教化眾生,而離聲聞辟支佛之相,所以遠超二乘。

「入空無相無願法門」。綜合《淨影疏》與《大智度論》:「觀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啊。所以《心經》講無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都是無呀、空啊。所以諸法都是空,這就叫做空門。《空轉》的意思就是,這個空的含義轉化為無相。空中無相可得,不可取相,這是無相法門。無相就不應有所作為。無相之中就沒有相可取,也就遠離了能取,能所之相都不可得,還有什麼可作?這是無作門(即無願門)。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既然無作就遠離三界生因。

《大智度論》有個好譬喻,譬如一個城,有三個門(假定北京有三個門,你一個人決不可能從三個門同時進城。要進西直門,你從西直門進。不可能你一人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同時進城),從一門就進來了。進了門,城是什麼?城就是涅槃。我們大家要知道,這是選佛場,我們都要成佛,要證涅槃,不是當個方丈,作個大法師,成一個了不起的佛學家而已,我們要進涅槃城。這個城有三個門,空、無相、無願。《大智度論》說:一個人進了空門,不但諸法皆空,他也不見空相,也不停住在空上,他從這個空門進來了。倘若入門時,見有一個空相,就在空相上有所取,有所著,在空上停滯,這個空門就堵塞,不能進入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人能夠入門,但剛一進去門就堵塞了,非常可惜。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你抓住個空相,堵住了。如果這時去掉空相,這就是無相門。不但一切可見之相都除了,連空相也除了。你真的無相了,那你就從無相門進來了。可是呢,「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無相也就成了一個相。這個相就是無相的相,叫它無相相。心一執著就生出戲論(錯誤的乃至無用的見解言論稱為戲論),無相門也就堵塞,不能進城了。這個時候你把無相之相也除了,在無相裡面,沒有什麼是可作的,這就直入無作門了。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是有三個門可以隨宜而入。這就叫「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方便」,前面的解釋不再重複。現在引《法華義疏》:「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常連在一塊兒說,方便善巧。這個人很善於說法,很巧妙地能夠救度眾生,這稱為善巧。善巧就是智慧的套用。從智慧本體顯出的作用叫做方便。《涅槃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我們以大智慧為本,隨宜來建立法門,應機說法,隨緣救度,這是方便,它很重要,是眾生的父。《會疏》說,方便有兩種:㈠「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對「空」有深解了,了達了,開解了這個空,對於空不是很淺地解釋理解,但不取空相,也不證空。有很多他就是漸法,若在途中有所取證,那麼,他就慢了,他在這個地方就停頓下來。所以對於一切都不取證,直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打個譬喻,你坐電梯,你一下子,你中途一切地方都不停,直上二百層摩天樓的屋頂,就是直趨無上正等正覺。㈡因實相妙理極深極妙,眾生水平太低,無法相信與接受,所以需要方便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先以欲鉤牽,後令入正道」。眾生所需是欲,以此為鉤來牽引眾生,就是方便,而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入正道。所以這一些方便,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最突出是魚籃觀音。常見的畫像:一個極美的少女,手拿竹籃,籃里一條魚,所以稱為魚籃觀音,這是觀音的化現。一個漁村,有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打魚,許多青年男子向她求婚。她說:這麼多人,我嫁你們誰呀?這本《心經》你們拿去念,明天誰能背,就嫁給誰。第二天有很多人都能背,於是把《普門品》發給能背的人,「三天你們誰能背《普門品》,就嫁給誰」。三天之後有七個人能背,當然還不行,於是給出《法華經》。幾天之後,只有一個人能背,這個人姓馬。就結婚哪,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子不舒服,一下死了。大家很懊喪。一年後,來了個和尚,大家還在議論這個事。和尚說:你們怎麼這麼愚痴呀,那是觀世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該有難,觀音菩薩教你們讀經消災呀。大家不信,就打開棺材檢驗,打開一看,棺材是空的。這就流傳魚籃觀音,馬郎婦。為解釋「方便誘引」,舉了這個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對於他本來不能信受的人,使他信受;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得到救度了,這是大慈悲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若沒有大悲,不肯這樣用心;若沒有大智,想不出應機施教的辦法。所以「方便」是菩薩的父親。以種種的誘引讓眾生漸悟而得度,這就稱為善立方便,善巧地建立了方便度生的方法。

「顯示三乘」。三乘就是羅漢乘、辟支佛乘、菩薩乘。《法華譬喻品》:如來能給一切眾生一佛乘,當來都成佛的法,但不是所有的眾生都能接受。所以說到《法華》,最後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還要有五千人退席呀,不能信受啊。所以諸佛就以這個方便之力,一個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哪、辟支佛呀、菩薩呀,這三乘。《法華》的火宅喻:有個大長者,看見自己的兒子在火宅之中,就告訴他們:大火燒身了,你們快出來呀。可是諸子貪玩,不肯出來。長者想出個方便的辦法,就說:外頭有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吧。這些孩子就跑出來了。跑出來一看,就不至於在火宅里燒死了。給他們的是什麼呢?給他們的是每人一輛大白牛車,超出他們的想像,人人都乘大白牛車,都成佛。這就顯出「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的含義。所以這些諸大在家菩薩、出家菩薩具有這樣的盛德,來參加這個法會,來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因此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了。(以上是第七相轉法輪)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三乘法有上有中有下,對於中根下根的人才示現滅度。這個現滅度般涅槃是第八相(八相成道的第八)。滅度是涅槃兩個字的舊譯(唐朝後來譯為圓寂)。「滅度」,滅生死的因果,度生死的瀑流。此岸是生死,中流是煩惱,彼岸是涅槃。度過了煩惱的瀑流,登上了彼岸,這是滅度的含義。《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滅了煩惱是涅槃,離開三界一切有是涅槃。「圓寂」怎麼講呢?《賢首心經略疏》說:「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甄解》說:「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任何間隔模糊與欠缺,稱性盡性,這叫「體窮真性」。「妙絕相累」,除絕了一切相的累贅,一切相不能給我添痲煩了。由於本體微妙絕倫,不為一切相所累,所以叫做「寂」。示現滅度是應中下的根機。《法華壽量品》:「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若是上根,如來本沒有去來,哪裡有生死!上智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世尊雙林入滅,只是示現。會中大士宏化十方也都為中下,示現滅度。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無生無滅諸三摩地」。「三摩地」舊稱三昧,翻為正定、正心行處。善心正心為定慧所攝,安住一處,叫做三昧。種種三昧,各有名稱,「無生無滅三摩地」,「三摩地」是通名,「無生無滅」是別名。《小品般若經》中,薩陀波侖菩薩於聞說般若時,即在原座上,得「諸法無生三昧、諸法無滅三昧」等等六百萬三昧門。三昧眾多,所以說「諸三摩地」。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叫做王三昧。

「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翻為總持、能持、能遮。能持就是他能夠維持、保持住種種的善法,不讓它散失。好象一個完整的碗,倒進了茶水,把茶保持住。碗要是裂了口,茶就漏了,就不行了。所以陀羅尼的意思,一個是能持善法,另一個是能遮惡法,就是消除抵制不好的東西,要是動了惡念,想要做壞事,陀羅尼有遮止的力量,能夠使你做不成。所以得了陀羅尼,你的功德能夠繼續,保持不失;反之,要想做壞的事情,能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是陀羅尼的殊勝的地方。《大智度論》講,你入了正定來修行,久了之後成陀羅尼。這些三昧更加上諸法實相的智慧,一起生出陀羅尼。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就出生陀羅尼,所以陀羅尼比三昧殊勝。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法。什麼叫相應法呢?就是你必須是一心專注,比如入定,你要攝心入了某一個禪定,這時才能出現三昧中的境界。「三昧」就是相應法。陀羅尼不是這樣,你在生氣,罵人,心裡在煩惱,可是這個陀羅尼中所有的功德依然存在,你不失。所以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了。還有,「三昧」你今生得到了,往往來生就沒有了。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多少生永得。所以陀羅尼兩個特點:㈠雖在煩惱之中,陀羅尼的功德不失。㈡陀羅尼一得永得,多生不失。

「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悟入」,「入」就是常說的入定出定的入字。前已說明入三昧是由於定力與智慧,現入此三昧主要靠智慧,所以叫做「悟入」。「隨時」等於隨念,要入就入,想入就入,中間不須有過程(一般入定,端坐,澄心,不使妄動,慢慢地專一清淨,達到定中境界,中間有過程),所以不經歷時間。隨著自己心愿,一念動就能入,所以說是「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這個三昧是以一真法界作為本體。沒有對待,平等不二,所以叫做「一」;真實無妄,所以叫做「真」;融攝一切萬法,叫做「法界」,就是諸佛的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所以叫做一真法界,是一部《華嚴經》最極玄妙的理體。一真法界融攝萬法,萬法都是因緣所生,從緣而起,所以有無窮無盡的緣起,就出現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這些事事物物,乃至一一微塵,都從一真法界緣起所現,所以各各都是一真法界,於此了解,就依此勝妙之解生起種種勝行,來莊嚴自己的佛果,叫做華嚴。以一真法界為本體,為宗趣,為歸尚,專心修習,達到一心,叫做「華嚴三昧」。菩薩萬行如華,拿來莊嚴佛果,就叫做「華嚴」。《淨影疏》說,這一個三昧,統攝法界的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法界記》說,「華」是菩薩的萬行。華會結果。「嚴」,諸行成就,果實圓滿,始覺與本覺相契相應,垢障永遠消除,所證理體圓滿。「三昧」,「理智無二…能所斯絕」。本體與智慧如一,像珠發光,發光是珠本體所生,光所照到的,首先仍是照到珠的本體。所以珠子喻本體,珠光喻智慧,它們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是如此,也沒有二,就跟珠子和珠子的光一樣。「交徹熔融」,光從珠生,所以光在珠中;因光珠顯,所以珠在光中。此兩者理體與智慧不是兩物,何來能所彼此的分別。達到一真法界,一切都不二。《合贊》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他特殊的見解。「法界」指一真法界。他說「法界唯心」,一真法界就是每人你自己的本心。所以對於自心能如實了知,就是華嚴三昧。一真法界就是真心。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陀羅尼有四種:㈠法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夠記住不忘。㈡義陀羅尼,於諸法的深義、真實之義都能夠總持不忘。㈢咒陀羅尼,於咒能夠不忘。㈣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叫做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就安住於佛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忘失。所以持忍,稱為忍陀羅尼。安住於實相,實禪密淨三宗共同的無上殊勝境界。「百千三昧」,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你要給大眾救窮,就必須有種種技術、原料、資金、廠地等等準備。窮人太多太窮,需要得也太多,你為大眾拔掉苦根,就要有種種的辦法和條件,才能實現除貧的願望,所以菩薩要百千種三昧。具有所有的三昧,叫做具足百千三昧。三昧久修就出生陀羅尼,就是總持。所以經中大士「具足總持百千三昧」,這兩種都具足了。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

「住深禪定」,依《會疏》意:所住的禪定是微深幽玄。微是微妙 ,深是深廣,幽是幽奧,玄是玄妙。不是二乘阿羅漢哪、辟支佛呀、初心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所以叫做深禪定。《甄解》,在《唐譯》這一句是「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佛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如來全部理體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所以很深很深。這是理定,不是事定。

「悉睹無量諸佛」。住定是寂,睹佛是照。入淺禪定,定中就不能生起照用,內心一動,就失禪定,「寂」與「照」互相妨礙。但現是甚深禪定,是如來智慧的禪定,所以理與事不相妨礙,寂同照可以同時。所以在深禪定之中,能見無量諸佛。

彌陀「定中供佛」大願:十方的菩薩,聽到彌陀名字,都可得到種種三昧同總持,「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供佛自然會見佛,所以定中供佛與此處的住定見佛互相呼應。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這「一念」指的是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有四個說法。為了簡單好記,現採取《智度論》與《探玄記》的說法:一念是一個剎那。一彈指就有六十個剎那。一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一念頃」就是一念所經歷的時間,就是一剎那,就是一彈指裡頭的六十分之一。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裡,已經遊了一切國土,所以打破了常識的時間概念。

以上正是《華嚴經》延促同時事事無礙境界。「延」是長的時間,「促」是短時。一小時有三千六百秒,這是常識;要說一秒裡頭三千六百小時,大家就說你是白痴。殊不知這正是華嚴境界。局部可以包括全體。現代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說:「時間是由於人類的錯覺」。愛因斯坦說由於錯覺,我們說是由於妄想。由於一念妄動嘛,所以才有無明,所以才有了世間,才有時、空、世界。世就是時間,界就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對立起來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正同阿彌陀佛的十一願吻合。願文是:「於一念頃」,「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那由他是億),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遍到無量佛土去禮供諸佛,要做的佛事很多,所需的時間很長,都在介爾一念剎那之間全部圓滿,顯示往生極樂的人,與本經會中諸大菩薩都是華嚴境界。會中大士悟入華嚴三昧,自然時時是華嚴不可思議境界,處處是事事無礙玄門。一念萬年,以剎那之間完畢所需多劫的時間;因一念的動,就圓滿廣大無邊的勝行,前者是延促同時,後者是一多相即。一念是一,供養無量諸佛是多,無量無邊的「多」,在一念間攝無不盡,可證一中有多,一多相即,都是華嚴事事無礙的玄妙。

「得佛辯才」。嘉祥師說:「疾速應機名辯。」很快就能夠對應問者或聽者的根機,來做最適合的啟發與開導,這個叫做辯。《會疏》說:「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所說的話能夠開脫解除人的疑惑,使人從迷亂困惑當中清醒悟解,叫做辯。能隨人的根機,並能靈活巧妙針對他的根機,使聽者心悅誠服,樂於接受,種種方便善巧,都是聖智所流現,所以稱為「佛辯才」。《淨影疏》說:得了如來的四無礙智,所以興出了無礙的四辯:㈠義無礙。一切諸法的道理,沒有矛盾牴觸之處,通達無礙。㈡法無礙。了知一切諸法名字,善能分別,正確無礙。㈢辭無礙。一些名詞義理,能夠隨順一切眾生的種種不同的語言方式,給他們演說,令得了解。㈣樂說無礙。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他所樂聞的法而為說之。你所說的,正是他人喜歡聽的。《甄解》有一個獨出絕妙的說法:若果依了根本教(日僧稱淨土宗是根本教,彌陀第十八願又是根本教中的根本),只說一個字也叫做佛辯才。為什麼?你傳播了如來的如實的言教。所說的一個字,正是如來的真實之語,你正是「得佛辯才」。不但會中諸大菩薩是這樣,就是今天你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也同於諸佛辯才。《甄解》這一說很好。

「住普賢行」。會中菩薩都是德遵普賢,所以住普賢之行。普賢之行最重要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部《華嚴》的總結。歸向極樂是普賢大士願王的核心。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密跡經》說: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垓,那由他)種類的眾生,各有不同語言種類,可是菩薩能隨眾生的種類,按其語言方式給它們說法,令它們理解。《稱讚大乘功德經》說:「傍生(畜牲)、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所以佛菩薩用隨類音度生,畜牲和鬼能夠聽到它所能懂的語言(隨類音)在對它說法。隨它們種類的語音,叫做隨類音。眾生無邊,眾生語言種類也無邊,但是法身大士都能解了,所以說「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而且還能隨各類眾生本有的語言,廣為演說妙法。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句話不但概括全經,而且是釋尊一代聖教的根源。一切教化都在這一句之內。天台宗奉為純圓獨妙的《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就是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所以「開化」就是「開」。「顯示」就是「示」。「真實之際」就是「佛知見」。但是佛知見「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眾生的知見,都是情見,起心動念都是妄想分別,所以根本不能如實了知佛的所知所見。因此「佛知見」不但是眾生還未了解,而且是不能了解。所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即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即釋尊出現於世間的唯一大事因緣。眾生學佛,就是徹底粉碎自己的眾生知見,如實契入諸佛知見,也即是「真實之際」。

《智度論》說:如、法性、實際,這三個詞都是諸法實相不同的名稱。也就是:真如、法性(佛性)、實際、實相,是同一本體的不同名字,本來都是一體。「際」字,《甄解》的解釋是「實相妙處盡理至極」。就是說:把實相微妙之處,窮究它的理體,窮盡了它的根源,究竟到了極處,登峰造極,無以復加,叫做「際」。今稱「真實之際」,正顯真如實相窮微絕妙的理體,也就是佛的所知、佛的所見。

一代時教有事理、空有、頓漸種種不同,而十方諸佛普贊的唯有淨土法門。淨土妙法會全法界一切有情,同歸一佛乘。三輩往生都鬚髮菩提心,《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凡往生者均乘大白牛車,必定究竟佛果,全仗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仗佛願力,持名往生,超出眾生情執,全體是佛知見。水鳥樹林,悉皆說法,十方佛國,寶樹中現,處處是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全彰諸佛妙見。所以《會疏》《甄解》都以「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今經會中諸大士,普為眾生,宣演諸佛同贊的「誓願一佛乘」,為十方眾生開示佛之知見,故經雲「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持名有事念與理念,理一心則可破無明顯法身,往生淨土最上為常寂光土,寂照同時,心土不二。《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知淨佛國土,就是淨我自心。是以四料簡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在為人師,將來作佛祖。」隋唐間布袋和尚的偈:「只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妙用縱橫可憐生,一切無如心真實。」所以真實之際也就是自心,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也就是明自本心,見自本性。至於念佛法門,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還是佛呀,能念的佛就是這個本心,所念的佛號也正是本心,能所不二,唯是一心,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大集經》上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所以禪宗和淨土何嘗是兩物。

「真實」一詞,在這部經里三處出現:㈠「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㈡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㈢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一部經里,三個真實可以概括。㈠真實之際是本經的理體。㈡真實之慧,莊嚴成就極樂淨土。㈢真實之利,平等普惠一切眾生。真實之際是根本,從真實之際產生真實之慧,阿彌陀佛住於真實之慧來莊嚴淨土。有了淨土法門,就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就這一部經的所謂畫龍點睛的地方,這是最精要中的精要了。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世間諸所有法」,就是指著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中種種的法。六道眾生,生生死死,生是一段,死是一段,這是分段生死,阿羅漢能超過。阿羅漢、緣覺以上,到地前、地上菩薩,一直到等覺,須破四十二品無明,經歷四十二個階位,每一個上升都有空前變化(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叫做變易生死。《淨影疏》與《合贊》說:「超過分段、變易二死。」不但超過了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而且超過賢聖位的變易生死,叫做「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會疏》就說,欲界、色界、無色界,總名「世間」。眾生與國土有種種差別,叫做「諸所有法」。超過一切差別,達到性空無相,平等一味了,叫做「超過」。《甄解》說,世間一切法都是有為,都如夢幻,是可以破壞的,所以叫做「世間」。《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是大士們知道這些都是虛幻,但不捨世間,知道眾生本空,而仍然救度眾生,這叫做「超過」。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淨影疏》:諦住就是安住。會中在家出家的菩薩,自心恆常安住在真實無為的度世的法,救度一切世間、一切眾生。《甄解》說:「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這話很好。跳出了有為,證無為,但不執著無為。心中一有所執,墮入情見,就把無上的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正因為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所以有為功德跟無為功德一比,有為功德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法華》龍女八歲成佛。涅槃會上,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都是真正達到了無為,其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念佛,真要老實念,就暗合道妙。先不管有為無為,但只要老老實實去念,就可暗合道妙。你什麼都忘了,就剩這一句了,這就是即無為還不著無為,功德不可思議。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一切萬物」就是一切諸有。「自在」就是通達無礙。《法華經序品》說:一切「有」像繩子一樣,打了死結,把人給捆住。要全部斬除這一切結縛,身體就自由了,得到「自在」。人為什麼被束縛?就因為你的內心隨著境界而轉。見色聞聲,你的心就隨著所見的東西轉動了,所以就被煩惱捆住了,因此別人讚嘆你,你很高興;有人要罵你一句,你就不高興。因為隨它轉,自己沒有作主的份,叫你高興你就高興,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就為煩惱所縛。凡夫就執著於諸有,愛這些東西,世間諸所有物呀,功名富貴、妻兒子女,這是著有啊;阿羅漢他們就停滯在空相裡頭,皆墮落在情執之中。大士就深達法性,他們當相離相,不是撥相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只要無心就是,哪怕萬物來圍繞你呀。所以老是厭煩取靜,找個合適的地方才能修,都是為物所轉哪!主要是見相離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與一朵花的照片、一株樹的照片沒有分別,你就不為它所轉。再進一步呢,物隨心轉。外物可以隨你內心來轉,所以隨意自在了。《淨影疏》說:由於成了勝通,得到了殊勝的神通,所以對於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這樣就可以對於眾生,讓他們得到利益,這就成為利物,這個叫做自在。神通當然不是壞事,《淨影》提出神通,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那你這個方向就錯了。這個方向的錯誤,就必定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你越走得遠,將來退回來的路就越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末了的邊上的事情。比起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唐代黃櫱大祖師,他還沒有開悟,跟一個人結伴去遊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原有的路成了河,過不去了。那個人就把草笠拋在水上,他蹦上草笠,順水漂過去,並招呼黃櫱說:你來你來。黃櫱說:早知道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這時漂水而過的神僧連聲讚嘆說:「真是大乘法器,吾不如也。」行人如果真能當相離相,也就是轉物了,所以宗下說:「青青竹葉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竹葉菊花無非法身、般若,一切萬物都是如此,所以不必等待神通,眾生也能自在。「首楞嚴」的含義,「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萬物都是究竟堅固,本來平等,沒有差別。這不就轉物了嗎,不就可隨意自在嗎。一切事究竟堅固。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類」就是指眾生。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也就是說不待眾生的請求,主動來幫助眾生。《會疏》說:眾生背覺合塵,所以沉迷煩惱之中,漂流生死之海,如同天生的瞎眼,從來沒有出離的心。菩薩起憐愍心,沒有疲厭。所以《阿彌陀經》,佛不問自說,也正是不請之友的典型。《涅槃偈》說:「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世間的救度者,需要你請求他,然後才能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如來呢,不等你請求,就來讓你得到歸宿,讓你得到依靠。所以這就是真善友,這就是慈恩無極的大導師。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有兩種解說,都極殊勝。㈠《淨影疏》、《大乘起信論》,人人都有如來藏,對於如來藏性,能明白修習,得到殊勝的開解,就是「如來甚深法藏」。至於「受持」,不是叫你得到什麼,只是叫你去掉愚痴障礙,因為你本來具足,你只是多了一點髒東西。例如陰天,沒有太陽,雲一去,太陽就出現,這就是受持。所以明見自心、如實知自心作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㈡《甄解》把所聞三世一切如來法藏,這是萬法,現萬法歸一,攝多聞歸一聞。《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多聞可以歸於一聞,一聞就是聞名號,這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上兩解,一個指明心,一個指聞名。實際兩說還是可以會通。「一聲佛號一聲心」,一聲佛號,你的自心在這一聲中顯現了。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就是保護、護持、維持。「佛種性」,《會疏》作了四個解釋,下列舉三個:㈠開發眾生本具佛性。眾生個個都有佛性,這個是本來不變的,能出生超過恆沙那樣多的功德。現在雖然是眾生,但本有的佛性沒有變過,沒有減少過。但是現在為無明所蔽,像陰天的太陽.被雲遮住了,雖有同無,可是太陽無邊的功德一毫也不損失。菩薩的教化,就是開發眾生的如來藏,明顯本有的佛性,這就叫做「護佛種性」。㈡是以菩提心作為佛種。《華手經》意:沒有牛就沒有牛奶,沒有牛奶怎麼能作出醍醐呢?若沒有菩薩發心,就沒有佛種。若有菩薩發心,佛種就不斷。㈢以稱名為佛種。《寶明經》意:種樹得有樹種,種子種下去就能生芽,就能長成大樹。善男子聞見佛的名號,就得了種子,聞名之後你能夠信受持名,深心發願,信願持名,有這些好緣來護持種子,將來你一定要受記成佛。這個就是《會疏》的三個解釋。發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正合本經宗旨。

「常使不絕」。下面介紹兩種解釋:㈠《嘉祥疏》:「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保護如來法種,不讓它斷絕,就是「常使不絕」。《淨影疏》:護持眾生,離開那些罪障,並且沒有間斷地生起善念,這叫「常使不絕」。從「興大悲」起,到「拯濟負荷」,都是表示這些大士的大慈大悲。

「興大悲。愍有情」。愍就是哀念。菩薩悲憫眾生,這是平等的大悲,對於一切都是平等對待,沒有冤親愛憎等等分別。

「演慈辯。授法眼」。從慈心出發救度眾生,讓他得樂,而為說法, 這個叫做「演慈辯」。「法眼」是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之一。法眼是智慧,能夠抉擇一切法門。《會疏》說:對於佛道生起正見,名為法眼。《淨影》說「智慧型照法」,也就是智慧能了別一切法相,叫做法眼。所以法眼就是能夠適應眾生種種的根器,選擇最善巧的方法。這樣的智慧稱為法眼。所以我們教導眾生,對於佛法,生了正知見,就同他自己有了智慧,得到法眼,所以就稱為「授法眼」。尤其是淨土法門,眾生能夠抉擇、重視的智慧,是很不容易;要真正得到法眼,才能知道。但是佛把這個法眼交給你,告訴你淨法殊勝,你能信、能念、能如法去做,就等於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樣,但這是佛所授與你的,這就是「授法眼」的意思。

「杜惡趣。開善門」。「杜惡趣」,就杜塞、止住畜牲、鬼、地獄這三惡道。惡趣苦不可言,三途(惡道)一報五千劫。若墮地獄,其苦就更不可說了。所以大士們杜塞住墮落到三惡趣的門戶。所以阿彌陀佛大願里:「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開善門」就是菩提涅槃的門。本經里說:「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這是開善門。這個佛國非常容易進去,進去之後,不再入三惡道,而且必定一生成佛。因為一是不退,二是壽命無量,焉能不一生成佛。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這叫同體之悲。《涅槃經》有這偈子:「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一切眾生受了種種的苦,實際就是如來一人在受苦。

「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拯濟」,救度。「負荷」,背、擔。《大法炬陀羅尼經》說,菩薩的擔子就是誓願要負荷、要救度這一切眾生出離世間。佛視一切眾生就跟他的一個獨子一樣,什麼東西都要給他,以至於要讓他進到無餘涅槃。都達到涅槃就是「皆度彼岸」。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就證實前面所說:這一切大士都是具有如來果覺無量功德上的人,回果向因示現菩薩位。「悉獲」,都得到。來會的都是大菩薩,都得到一切佛的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就是說大士們都得了如來的智慧莊嚴。肇公解釋:智慧(實相般若)是體,聖明是用。凡事都有體有用。對於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通達的,叫做聖。菩薩的照是靈明的,沒有任何一種世間東西可以打比方,所以稱為靈照。不可以用語言和思想去琢磨去形容這個聖明到底是個什麼,以眾生的凡情絕對不能理解,也絕對不能夠去演說,這就叫做「不可思議」。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是這樣的這些大菩薩無量無邊哪,一時都來了。以上就總結德遵普賢這些大菩薩,這些正士,為了來聽法,來讚揚這個淨土宗,要廣弘普賢的十大願王,為了普度十方的三世(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有情,讓他們怎麼樣呢?讓他們能夠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可以究竟涅槃,所以同德同心一時來會呀。此外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清信士就是優婆塞、男居士,有七千(表明這個淨土法門是適合於在家人的)。所以一萬二的比丘,有七千男居士,比丘尼是五百,女居士也是五百,加在一塊兒整整兩萬人。兩萬人的大法會。所以後來看見極樂世界,不要忘了是當時在場的地球上的兩萬人。還有欲界天、色界天、天眾,諸佛菩薩無量無邊,德遵普賢那些大菩薩更是無量無邊。這兩萬人是真正咱們地球上出生的人。經末還提出,一切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所以天龍八部也參加法會。

大教緣起第三

底下是別序。別序是本經獨有的序。經中世尊放光現瑞,阿難請問,世尊回答,演出彌陀願海、第一希有難逢法寶《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里。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

「爾時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了。「威光」,「威」是威猛,使大家生畏敬的心,叫作「威」;「光」者,本身亮叫作光,能照物叫作明。

「威光赫奕」,就是佛在放光。光有威神,所以叫「威光」。「赫」是明朗。「奕」是強盛。故知「威光赫奕」就是佛所放的光雄猛有威,明耀強盛。

「如融金聚」,象熔化的金子,聚匯在一起。金子本來就是很光明,它熔了之後就更光亮。鋼、鐵,本來是不發光的,但煉鋼爐的鋼光亮極了。

「又如明鏡。影暢表里」。佛身放光又像明鏡,鏡子的光照到鏡外了,叫作「影表」;放了光不但是照到鏡外,也照到鏡子裡頭,所以鏡子裡頭也明亮,這是「影里」。佛身光明和鏡子一樣,內外都明亮是「影暢表里」。

「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大光明」,這個「大」字,表此光非常殊勝明耀廣大。並且光的形色不停的轉換變化,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轉換,光的形狀不停轉變,越變越妙,這就是「數千百變」。

「尊者阿難。即自思惟」。「阿難」是佛的侍者,證了初果。佛在法華會上宣稱,我和阿難他們都同時在空王佛處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喜歡多聞,「我常勤精進」,所以「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阿難就要護持我的法,也護持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薩眾」。阿難還沒有成佛。可見阿難與世尊同時在空王佛所發心,阿難的任務之一是教導菩薩眾,也即是可以充當菩薩的老師,這就是阿難的本跡,現是初果只是示現。實際上阿難所顯現的這一生,是大教的關鍵人物,非常重要:㈠是他集結經藏。㈡傳佛心印他是禪宗二祖。㈢密典中稱阿難為集法金剛(金剛位同如來)。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出生以後,是從阿難那兒領受了釋迦牟尼佛預囑傳授之法。所以阿難護持佛法是他的本願。他示現成為佛的侍者,而且他傳承了禪、密兩宗,續佛慧命,繼往開來,所以他在本經當機呀。

「即自思惟」。阿難見佛現希有瑞象,放空前殊勝的光明,他內心中就在思考: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色身所具眼耳鼻舌身諸根顯得歡樂愉快(悅豫),而且非常「清淨」。「清淨」,根據《寶積經》,如來身本性清徹,因為如來久已遠離一切垢染。如來身就「如淨鏡中微妙之像,如淨水中明滿之月」。

佛為什麼這樣歡喜呢?這有兩個意思:㈠是念阿彌陀佛所有聖行功德圓滿。㈡因眾生同得法益的希有時機已到。可見本經,大暢如來本懷。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都是極大的歡喜,因為眾生得到真實之利的時機來到了。

「光顏巍巍」。「巍巍」是高大尊勝的樣子。「顏」是容顏。佛的容顏有光,所以叫做「光顏」。「寶剎莊嚴」,光中出現寶剎,這是《宋譯》中的話。「剎」是佛土、佛國。「寶剎」是佛淨土。在佛光中現出諸佛莊嚴的國土,這正顯示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佛身光是一是小,佛剎是多是大,一中有多,小能包大,都是超情離見殊勝妙境,都是自心本具功德之相。這樣殊勝瑞象,「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這是我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看見過的。「喜得瞻仰」。今天我高興地「瞻仰」佛這樣的瑞相。從內心生出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誠懇恭敬的心,這就是「生希有心」。於是他就從座而起,站起來把袈裟披好,袒露右肩,這是比丘表達極敬的儀式,叫做「偏袒右肩」。兩條腿著地叫「長跪」。阿難長跪在地,向佛稟白。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涅槃經》說:「我於此間娑羅雙樹,入大寂定。」佛在涅槃的時候,雙樹之間,所入的定,叫做「大寂定」。《涅槃》又說:「大寂定者,名大涅槃。」這涅槃三德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圓滿是大涅槃。《甄解》說大寂定是念佛三昧的另外的一個名字。現在佛要給大家說念佛法門了,所以就安住於念佛三昧了。根據《涅槃經》,大寂定就是大涅槃;結合淨土就是念佛三昧。兩說並沒有矛盾。圓頓教主張「因果同時」,念佛三昧是因,證涅槃是果,因果同時,所以兩者同時顯現。

「住奇特法」。《淨影疏》說:佛所得法,不是菩薩等人所能得到,世間所無,所以叫做奇特。《甄解》對此有很精采的議論,現在只介紹其中最精妙的一段。他說: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若說是一法,可是極樂七寶池中,一花里有無量的光,無量的光一一出無量的佛,無量佛給十方眾生演說無量妙法,可見從一裡頭就出生了無量。若說是無量,但只是一句名號。《往生論注》說: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都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這一句名號。由上可見,若說是一,可是一裡頭有無量妙法;若說是多,無量莊嚴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就是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也不可以安名,勉強稱之為奇特。這是《甄解》的解釋。另外蕅益大師說,往生極樂凡聖同居土的人,雖仍是凡夫,可是已經不退轉;若說他已證不退轉,可是他仍是凡夫。這是十方之所無,所以這是「奇特」。阿難當時看見世尊示現空前殊勝的瑞相,所以他推測到佛是住於奇特之法。

「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這也是阿難當時的內心活動,認為佛現在現瑞,必定是安住諸佛所住導師聖行、最殊勝之道。「佛所住」,《淨影疏》說:「諸佛所住」,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之果,是諸佛所同住的。佛佛道同,所以釋尊也同住在所住的涅槃果覺,由大涅槃出生殊勝的教化妙用。所以今天佛住在導師之行最勝之道。《甄解》說: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之異名,「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三世諸佛都在念佛三昧之中念佛,這是諸佛所住,今天釋尊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是三昧中之王,所以稱為寶王。從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大導師」就是「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所謂導師者,能給眾生指示正路的叫做導師,能教人出生死是導師。《佛報恩經》說:「能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常樂」,叫做「大導師」。眾生病根是有為,雖然學佛,但因執著的情見很深,把佛法也變成有為法。《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是泡影,那就都虛妄了。所以做大導師的人,主要是引導佛徒棄捨有為,了達無為,才能直趨涅槃,證到常樂我淨。凡夫有四個顛倒:以無我為有我,以無常為常,以垢為淨,以苦為樂。《金剛經》講無我,可是眾生處處執我,一生之中沒有一念不是為了這個妄我。這是第一倒。人生無常,只是肥皂泡,可是眾生只是看到肥皂泡的五顏六色,而忽略了馬上就要破滅。這是第二倒。世間任何容色美好的男女,尤其是情人眼中,那是天使,是仙花,甚至是神聖,可是實際,只是一個會走路的廁所。這是第三倒。世間是八苦交煎,但眾生樂此不疲。世人吸毒酗酒,好賭荒淫,正在興高彩烈,誰知身陷苦海。世人所追求的,實在是苦事,自己不知,反覺很樂。實際都是苦,沒有樂,眼前的享樂是壞苦,樂境破壞了,自己很苦。這是凡夫的四倒。證了阿羅漢,解決了這四倒,但他又有阿羅漢四倒,菩薩的常樂我淨他不知道,菩薩是真常、法樂、真我、本淨。《甄解》說:「導師之行」,「即是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甄解》的好處是結合本經,彌陀世尊是平等普度,沒有分別。不論聰明人、愚蠢人,好人、壞人,有冤的人、有親的人,都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不捨一個眾生。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阿難思維:今天佛住導師之行中的最殊勝之道,所以必定同去來現在這三世之中諸佛一樣,佛跟佛都是相念的。諸佛光光相照,心心相印,所以「佛佛相念」。於是阿難提問:今天世尊你是念過去佛呢?是在念現在佛呢?不然的話,為什麼現在世尊「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阿難因為佛光空前獻瑞,準知世尊必同三世諸佛一樣,正在念佛,但不知所念是過去佛,還是現在佛(其中暗攝哪一尊佛),所以請問。阿難並提出自己這樣構想的根據:要不是佛在念佛,為什麼佛現在的威神是這樣的明顯光耀?所放光明是這樣的明潔、祥瑞、殊勝、微妙呢?請求世尊「願為宣說」。阿難末後,請求釋尊慈悲宣說。

【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世尊回答阿難:「善哉善哉」。從衷驚發的稱讚之辭。並讚嘆阿難:「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哀」是哀憐,「愍」是悲愍。你是慈悲憐愍眾生,要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你是這樣偉大的心,所以才能問這樣殊勝微妙的問題。世尊歡喜。《甄解》說:阿難所問「稱可佛心」。所問的問題正稱佛的心,並且契合時機,所以佛讚嘆阿難能問如是殊勝微妙之義。「微妙」兩個字:法體幽深玄奧叫做微,所以「微」不是微小的微,而是精微的微;不可思議叫做妙。阿難所問正是一個義理深妙、超情離見、眾生心行不能到、語言文字不能及的問題。

「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功德很大。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南瞻部州、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一天下是四大部洲之一,例如南瞻部洲。佛第一句贊阿難提問的功德,勝於供養一天下(全地球)的阿羅漢辟支佛,下一句是也勝於累劫布施諸天的人民和蜎飛蠕動之類(蜎是帶翅膀的小蟲。蠕是爬行。累劫的時間長極了,對於全球這一切人天各種生物,以至於小飛蟲、小爬蟲都布施的功德)。提問的功德勝過前兩者百千萬倍呀。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功德?因為你這一問引出佛的回答,於是「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

「當來」,就是從這以後,未來的。「諸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含靈」即眾生。一切的含靈,皆因汝阿難這一問而度脫生死。因為這一問,問出來淨土法門。

大家要知道:㈠「當來一切含靈」,包括當前一切眾生,當然包括你我,所以你我都依淨土法門得到度脫。㈡皆因問出的淨土法門得到度脫,可見法門無量,我們能依靠來度脫生死,直登彼岸,只有淨土法門。

【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汝今所問。多所饒益。】

底下佛又說了:「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前已提過,《普賢行願品》說:諸佛是以大悲心作為本體,要用大悲的水去饒益眾生,才能長成諸佛菩薩的智慧華果。「無盡」就是《行願品》裡頭的「無有窮盡」。諸佛菩薩是以無盡的大悲心「矜哀三界」。「矜哀」就是憐愍,憐愍三界的一切眾生。「所以出興於世」,就在人世間就出現了。《法華》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興於世。」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正是佛的知見。佛現世間,就是為了「光闡道教。欲拯群萌」。「光」是光大,「闡」是開演。「拯」是救度。「群萌」,萌是萌芽,群萌就是眾生。「欲」就是表示願,我要來救這一切眾生,所以這個「欲」就是願。這兩句話有兩個意思:㈠承上。因大悲為體,就要度脫一切有情,所以要光闡道教,就是為了來拯救群萌。㈡啟下。為要真實拯救群萌,所以要「惠以真實之利」。「惠」是施給、恩賜。「真實之利」,就是普願一切眾生都能進入彌陀大願之海。日德說:這是善導大師「獨步妙釋」,只有頂門具眼、古今獨步的善導大師才能有這樣窮盡理體、究竟方便的無上微妙開示。善導大師的偈子:「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甄解》:「真實利者,指此名號,即是佛智也。」所謂「真實之利」,就是名號的大利。大利的徹底圓滿,就是無上的涅槃妙果。因為這一句名號的究竟之利,就是無上涅槃妙果。蕅益大師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佛把自己所證的真實法全部授給眾生,只是為了眾生得到真實之利,因為只有這一法才是最真實。

從世法看小乘,從小乘看權大乘,從權大乘看實大乘,從實大乘看彌陀大願,那就前者是權假,後者是真實。彌陀大願以第十八「十念必生」願為核心,所以這一願是一切真實裡面的真實(《甄解》對於以上的比較有個解釋:這是從利益上來比較,其它教法經論有疾速成佛的教法,但眾生根器不夠,所以很難看到現生立即解脫的人,因此持名法門獨有真實之利,萬修萬人去)。

淨土法門是從「真實之際」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無為法身、諸法實相的究竟處。《彌陀要解》說:淨宗「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淨土法門,你能說這個法,所說的內容;你在這度化大家,你所度的;你能夠信和你所信的內容,以及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都是實相正印所印。「正印」的印字應重視,印是印章印鑑,古代公文必須有主管的大印才能生效,近代銀行存款,提款單的個人印鑑必須相符,才能領款,可見印是印證。並且蓋印不同於書寫,字是一個一個一筆一筆有前有後的寫出來,蓋印就不同了,印上的全部文字同時顯現,一時頓成,一成一切成,完全表示圓頓之法。現所說一切都是從實相這個圖章所印出來的,那麼所顯現的,必然各個都是實相。於是能說所說,能說的人,所說的內容;能聽所聽,能聽的人,所聽的內容;以及能發願往生的人,同所願往生的國土;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號,這一切一切,都是實相正印。所以「首楞嚴」的含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為什麼能究竟堅固?就因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沒有一樣不是法身,本來沒有一切分別。

密宗稱為大圓滿,大圓滿中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大圓滿,一句佛號就是大圓滿,就是實相。所以密宗說:「聲字皆實相」。耳之所聞是聲,目之所見是色,這不都是六塵嗎?可是禪宗三祖《信心銘》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所以開口便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試問一切都是實相,閣下怎麼揀擇?所以能修的人、所修的法都是實相,所念的咒字,所觀的字種也都是實相。可見入了淨土法門就是入了實相。這就是真實之利。

「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值」是會遇。「優曇花」希有出現,很像無花果,葉子像梨,果有拳頭那麼大,不開花就結果,也有時開花,但很難碰見。《涅槃經》說:如果開了金花,那就會有佛出世,多少劫才開一次花,是極大的祥瑞。所以佛就打譬喻,佛的難遇難見就像優曇花,是「希有出現」,在無佛之世,只結果不開花。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佛喚阿難,並說:你要曉得,如來正覺的智慧是難以測量,一切通達,沒有障礙。「正覺」,《淨影疏》說:「如來正覺,總舉佛智。」此智妙絕,不是凡情所能稱量測度。大家在法會上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化身。《甄解》說:應身佛就是法身佛。因為佛從法身流出報身,從報身流出化身,其本源就是法身哪。智慧和法身是一體的。所以今天說法的釋迦牟尼即是毗盧遮那法身佛,與彌陀同一法身,也如彌陀常住於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能發極勝妙的智慧,所以說「其智難量」。由於這個勝妙真智照了真如,窮盡法界,故能通達一切法,無有阻礙。

「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念頃」就是一剎那,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時間。這麼一點時間,能夠住無量億劫,所以我們說咱們這部經就是中本的《華嚴》,所以就能打破時間,就顯在《華嚴》的十玄裡頭。「劫」是多長的時間?每邊四十里的大石頭,幾百年天人下來一次,用身披的輕紗,在石頭上輕輕一拂,把這個石頭完全磨得沒有了是一劫。現在是無量億劫,是極長的時間,釋迦牟尼佛在剎那一念之間,就住這麼長的劫,身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都沒有增減,沒有變化。在一念之間就住了這麼長的劫,住這麼長的劫只在一念,正是《華嚴》十玄門裡頭的十世隔法異成門。《晉譯華嚴》說:「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延促同時,打破了世間的時間概念(近代物理學認為空間、時間、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也突破了舊時間概念)。一念和無量劫平等平等,所以超思量。

「如來定慧。究暢無極」。「定」是禪定。「慧」是智慧。「究」是究竟。「暢」是通暢。「無極」是沒有極限,不能窮盡。此處單獨提出「定慧」,因為六度萬行之中,這兩門最為尊勝,如車的兩輪,似鳥之雙翼。永明大師說:「定為將,慧為相,能弼(輔助)心王成無上,永作眾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又說:「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如來定慧究竟通暢,無以復加,只因「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離開煩惱的束縛,通達諸法,沒有阻礙,叫做「自在」。在《華嚴經》有十個自在:㈠命自在,就長壽住世沒有障礙。㈡心自在。有智慧調伏自心入種種三昧,沒有障礙。㈢資具自在。可以出現無量的珍寶來莊嚴世界。㈣業自在。菩薩能隨種種業,示現受種種果報。㈤受生自在。隨其心念示現受生。㈥解自在。勝解成就,能夠示現種種的身像,演說妙法。㈦願自在。隨願在一切國土示現來成佛。㈧神力自在。神通威力廣大難量,能示現種種變化。㈨法自在。於諸法之中,演說無邊的法門。㈩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之中顯現如來的十力無畏,成等正覺。以上十種自在,第十智自在是根本,是究竟。這十種自在都已經圓攝在裡頭,就如《法華經》所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是最勝自在。由於最勝自在,所以如來定慧究暢無極,在一切法中都得到最勝自在。「阿難諦聽」,阿難你好好聽啊。「善思念之」,要深入善巧去思念。「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別序又叫做發起序,發起本經的正文。序主要是為了證信,前兩品六成就是證信,在發起序里又有五番證信:第一是放光獻瑞,前所未有。第二,阿難就知必因佛佛相念。第三,佛讚嘆說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第四,佛告訴阿難,佛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為了給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是下面要說的彌陀願海、彌陀名號、念佛往生。第五,宣說佛的定慧究暢無極,一剎那與無量劫平等,於一切法最勝自在。以上是五番證信,因為淨宗妙法與如來聖智都不是等覺菩薩所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一乘願海六字洪名的真實功德,都不是凡夫所能夢見,所以佛只有宣說自身不可思議的定慧妙用,勸後世學人對佛所說的微妙信願持名法門,雖不能理解,但應當仰信,歡喜尊重,依教奉行。久久修習,就會一天比一天明白。

序分中介紹了真實之際與真實之利,這和蓮池大師《彌陀疏鈔》開頭的兩段話一致。《彌陀疏鈔》:㈠「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所以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究竟之處,就是自性,就是這個靈明洞徹湛寂常恆的大哉真體。這正是本經的真實之際。㈡《彌陀疏鈔》接著說:本來是沒有濁沒有清,沒有背沒有向,但是眾生已經濁了,已經背了,背覺合塵呀,所以澄一澄,「澄濁而清」,把濁的東西澄清了。「返背為向」,把背覺變成向覺。「越三祗於一念」,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這是終教所堅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過,一句名號可以成就無上果覺,並且「齊諸聖於片言」,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聖人,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歟。」也就是說這個妙用就在於持名念佛。剎那一念的功效,可比三大祗劫的修行,一句名號頓然位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大哉不可思議的妙用,正顯眾生所得的真實之利。兩經同一宗旨。這樣的妙用,在一念之間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你念了一句佛號,無有雜染,你就跟諸聖平等。這就是諸佛出世給予眾生的真實之利,我們幸而得聞,這實在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

法藏因地第四

以下是正宗分。正宗分如身體,心臟――血液系統、肺――呼吸系統、胃腸――消化系統,都在這裡,所以很重要。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佛告阿難」,世尊開始回答阿難的提問。「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無央數」者,就是無盡數。上面又加上無量不可思議,那更是說不清那麼多的過去劫中,有個佛出世,名字叫做「世間自在王如來」。《甄解》用涅槃三德解釋佛名:「世間」,有智慧才能通達世間,這是般若德。「自在」,煩惱束縛就不自在,自在就得到解脫,這是解脫德。王就代表法身德,從法身流現一切。世自在王圓攝三德。「如來。應供……佛。世尊。」這是佛的十號。一切佛都有十號,實際是無量的德號,但是簡之為十號。佛的十號有不同的提法,本解根據《涅槃經》,無上士和調御丈夫分成兩號,佛跟世尊合成一號。

「如」就是真如,從真如之道來成正覺,所以叫做「如來」。又如來者,如過去諸佛一樣而來。過去諸佛說法度眾生,今佛也是這樣,所以叫做如來。《會疏》說:「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⑴《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個說的法身如來,是法身境界。《天台壽量品疏》:「遍一切處而無有異(兩樣)為如,不動而至為來。」⑵《轉法輪論》:「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第一義諦空有圓融本來不二,是如。自然契合第一義諦成等正覺。這是報身如來。⑶《成實論》:從過去如來所行之道來成無上正覺。這是應身如來。那釋迦牟尼佛示現成太子,在樹下睹明星成道,這是應身如來。由於如來有法身、報身、化身,所以對於如來的解釋也有三種不同。

「應供」。佛的一切結使都沒有了,萬行圓滿福足慧足,應該受一切天上人間的供養,所以稱為應供。

「等正覺」。梵音就是三藐三菩提,說全了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譯是無上正遍知。道莫之大就是無上,沒有任何其它的道再能超過於此,就是無上。對於實際理體(本體)能徹底照了,所以稱為正遍知。

「明行足」。「明」字有各種解釋,一般解釋為三明(宿命、天眼、漏盡)的明,《淨影疏》進一步解釋為智慧;獨有《涅槃》所解最深。《涅槃經》說:「明者,名得無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說:得無量善果,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叫做明。「行足」。《涅槃經》說:行名腳足,腳足「名為戒慧」。修戒修慧,功德圓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明行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定慧都圓滿具足,證入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善逝」。善就是好,逝就是去,所以又叫「好去」。《大智度論》說:好去就是在種種甚深的三摩地(就是三昧)、無量的大智慧中離去。佛以一切的智慧作為大車,在八正道的覺路上行履,證入涅槃,叫做好去。

「世間解」。又名知世間。綜合《淨影》、《甄解》、《會疏》之說,世間解就是化他的勝智,如來如實知道世間出世間種種因果的法,來教化眾生,令得解脫。

「無上士」。天上天下唯佛獨尊,所以稱為無上。「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你有所修有所斷,就只是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智度論》說,佛將導引一切眾生入涅槃。一切法中涅槃是無上。佛以持戒、禪定、智慧教化眾生,一切都不能同它相等,當然更不能超過,所以稱為無上。

「調御丈夫」。調御就是調伏。調是調伏,御是制御。善能調伏一切眾生,令離垢染,得大涅槃,名調御丈夫。《合贊》說:「若具四法,則名丈夫。」㈠是近善知識。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具有正知正見就可稱為善知識。你能遇到善知識,你應當象對如來一樣去尊重他。㈡是能聽法。佛說《華嚴》連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聾如盲,可見能聽法不是小事,須具至誠心、恭敬心,不我慢貢高,不自以為是,虛心聽受,無有厭足,才能聽得進去。㈢是思維義。不但能聽,而且善於思維呀。要消歸自己,不是在文字上尋行數墨。那些東西,經論上的東西,那都是書。或者你很有學問,你只是個活的佛學大辭典,那些都是死句。要消歸自己,融入自己的殊勝的智慧,也就是讓他來熏發自己的本覺。我們的本覺勝智在自己內部熏無明,現在我們又有所聞,從外面又在熏無明,於是無明的轉變就快了,這才能把那些死句變成活句。㈣是如說修行。能說而不能行就不是丈夫了,因為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具以上四條才是大丈夫。這裡單提丈夫,《智度論》說,丈夫就包括女人、二根、無根,種種其他都包括了。

「天人師」。能以正法近訓天人,名天人師。他能以正法來教導人和天。又所有天上人間,釋梵天龍種種人民,乃至魔王外道,悉來充當弟子,所以叫天人師。

「佛。世尊」。佛就是三覺圓滿。世尊呢,世尊就是婆伽梵,圓備眾德,為世欽重,故稱為世尊。以上如來等十號是通號,世間自在王是別號。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教導四十二劫,時間很長。諸佛住世時間長短並不一樣,釋迦牟尼佛是很短,世自在王佛住世時間就很長。「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為大家說法,開示正道。通到佛果的道路叫做道。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宏法利生的時期,有一個大國王,名叫「世饒王」。這個國王,就是阿彌陀佛多劫以來的前身,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內心歡喜踴躍,十分慶幸,並且頓然心開,理解了如來的真實義。對於學教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叫做大開圓解。要開解,而且是大開圓解,這是在深入書本之後,突然從中跳出,開解了超越文字的實義。

「尋發無上真正道意」。「尋」是隨即。「尋發」是緊接著就立刻發起。「無上真正道意」。無上真正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佛所得的道。「意」是心意,即指能求的心。所以「發無上真正道意」,就是發無上大菩提心。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這就是世饒王發菩提心後的實際行動。「捐」也是捨棄的意思。世饒王就捨棄了國王的地位,這就是眾生的榜樣。封建社會國王是人類最崇貴的地位,同時富有四海,享受也是人間第一。聞法後毅然決然一齊放棄,表現了真實的出離心,這是學道的基本。一個人雖在宏法利生,講經說法,可是內心深處,總和聲色貨利、功名富貴、名譽地位、眷屬恩愛,攪成一團不能出離,那要想成道,請您等待驢年吧。

「沙門」。原先各種宗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門」,後來成為佛教僧侶的專稱。《四十二章經》說:「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識心是識自己的本心,達本是通達萬法的本體,也即是本源,可見要做一個名實相符的沙門十分不易。以上經文簡單說來,就是世饒王不當國王,出家為僧,法名是法藏。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的因地(成佛是果地)。

【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逾者。】

「修菩薩道」。法藏比丘發起無上菩提之心,自然要行菩薩之所行,所以「修菩薩道」。「高才勇哲」,《淨影疏》說,才就是才巧,才能。「高才」,就是才能過於常人。心志廣大堅強叫做「勇」。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一切都不能動搖,才是真正的有志之士,這才叫做「勇」。「哲」,「心明稱哲」,自心明顯叫做哲。法藏比丘的哲,是明自本心見自本心。《嘉祥》說,什麼叫高才呀,「稱逸群之能」,你這個能力、才能逸群,超逸於民眾了。就好像你賽跑,你跑到最前頭了,你就超過其餘的人。把大夥都超過去了,那你第一嘛!你可以得金牌。所以這個超,逸群之能,稱為高才。什麼叫做勇啊?這個「勇」字,《嘉祥疏》說:「勇」是自勝勝他。自勝是超過自己,戰勝自己,這個叫做勇。確實,這真是大勇。自己是什麼?所勝過的對象是什麼?這就是自己的見,尤其是自己的成見。我給一位朋友臨別贈言,我說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作了核心,你老去看經,哪怕閱了全部大藏,你選擇一些有益的話來,加在你這個核心之上,來裝飾它、美化它。你以為這是用功,是提高自己。其實,你不知道,你這個核心就是癌細胞。四無量心:慈、悲、喜、舍,舍就是除掉自心所有的差別見。但「舍」字很不易,所以說「捨身容易舍見難」。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勝」。「勝他」,⑴要勝過外面的一切干擾。這是外面來的,不是我自己的。所謂貧賤、威武、富貴、美色、黃金都是他。還有許多邪說異端,都要勝過。⑵幫助別人也破癌細胞,共同走上菩提的大道。這是勝他,這才叫做勇。「高才勇哲」中,勇哲兩字的解釋很深。

「與世超異」。《會疏》說:「不常人所及」,這不是常人所能趕得上的。《淨影》說:「與世超異」,因為法藏比丘「此德孤出」。孤是孤獨、孤單。「此德孤出」,要理解這個「孤出」,用禪宗臨濟禪師的話,「孤明歷歷」來對比最好。臨濟說「孤明」,《淨影》說「孤出」,「出」,是顯出、顯明,所以「孤出」正是「孤明」。「孤」正是禪宗的「不與萬法為侶」,就是說不與任何一法作侶伴。沒有任何侶伴,活畫出「孤」的涵義。百丈禪師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是證悟的境界。其中「靈光獨耀」正與「孤明」「孤出」是一個鼻孔通氣。「孤」是無所住,「明」是生其心,無所住則離妄緣,離妄緣自然真心顯現,所以百丈禪師說:「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正是「孤明」的妙義。「歷歷」,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從以上宗門「孤明歷歷」等的對比,可以了解法藏比丘「此德孤出」的妙德和「與世超異」的原因。《合贊》對「與世超異」中的「世」字,別有一說,他說:在登地以前都稱世間,登地的菩薩才稱出世間。法藏比丘超過登地以前的種種世間,所以他這時的發心大約是地上菩薩的發心。《合贊》未敢肯定,但是曇鸞、嘉祥、善導與《甄解》都認為法藏此時已是登地的菩薩。

「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信是相信和接受,《大乘義章》說:對於佛法僧三寶能生清淨的信心沒有懷疑,這個叫做信。信很重要,《晉譯華嚴》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解是了解、開解等等。《華嚴》一部經講信、解、行、證,要有信解,才有行證。「明記」,就是記憶的很分明,很準確。「悉皆第一」,有兩個解釋:㈠信解的能力至高無上,誰都比不了。㈡法藏所解都合於第一義諦,不是常人那樣聽見有就著有,聽見說空就著空,聽見始教就停止在始教。法藏比丘所解不落兩邊,不能局限,都合第一義諦。所以圓人就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頓法,這兩個解釋並不矛盾,因為所解都是第一義諦,所以「信解明記。悉皆第一」,沒有人能及。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殊」是特殊,「勝」是勝過。超凡絕俗,希有難逢,就稱為殊勝。「行願」。行是身行,願是心愿。《菩提心論》說:「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發菩提心是願,修菩提心是行,所以求菩提的人要有願,有行。信、願、行是三資糧,缺一不可,例如照像機三條腿的架子,一條腿不能缺。法藏比丘的殊勝信心居第一位,已介紹於前,所以緊接著介紹願行。願字很重要,這是自覺覺他的關鍵。「願」是從信而來,有了信心才會願意去做,它是信心的果實,而且它必然要產生行動,所以願字是承信啟行的關鍵。彌陀因發大願的誓海,稱為大願王,為證此願海,法藏比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一心莊嚴極樂淨土。由大願產生大力,出生了大行,成就了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與普度眾生的淨土法門。其中的關鍵是「願」。

「及念慧力」。 「念慧力」就是五力裡頭的念力、慧力,加上信力、精進力、定力,就叫五力。由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因為修持,得到增長,增長了就產生力量,不被種種煩惱魔外破壞,所以叫做五力。五力裡面,念力、慧力尤為重要,所以提出來代表五力。「念力」,靈峰大師說:「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叫做「念力」。這個念根增長,就能消除邪念,而且使出世正念的功德增長,這種力量就是念力,能使正念增長,出世功德增長。「慧力」,大師說:「能遮(遮是止)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通惑是⑴見思惑(破了見思惑,稱為漏盡,就證阿羅漢)。⑵塵沙惑(眾生無量的病,有無量的治病方法,這都不知道叫塵沙惑)。別惑,無明惑。這只是別教的菩薩應破的惑,稱為別惑。所以慧力能止見思、塵沙兩通惑與無明別惑,但都是止惑,不是根除。智慧的力量能止三惑,就能夠發起無漏的真實智慧,所以慧力很重要。

「增上其心」。增上的含義,就是有一種力量能幫助增長叫增上。比方我們說給植物施肥、澆水、除害、光照都很得法,它就增長了,也就是說我們用這些方法,使這個植物增上了。正好是這個意思。此處要注意的是增上什麼呢?是「增上其心」。《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增上其心」同「而生其心」,這兩個「其心」是同樣的。所增上的正是《金剛經》中無所住的心,也就是每位你當人的自心,自己的本妙明心,不是你的那個妄心。每個人正在當家作主的心,那是妄心,你認賊作子。大家都是妄心用事,認賊為親,所以是可憐憫者。正因為如此,自己本有的妙明真心就像濃雲密布中的太陽,人們所見只是烏雲,一點陽光也不能透露了;又像明鏡,鏡面上厚厚的垢污,遮蓋了整個鏡面,這面鏡子就什麼也不能照了,所以修行之道,只是恢復本明。明鏡弄穢了,不能照了,所以要去擦鏡子,除了污垢,光明就顯現了。因為光明不從外來,不能照見的時候光明也沒有損失;把它擦乾淨的時候,光明也沒有從外來,也沒有所增長,所以說不增不減。但是在你沒有擦之前,就是不能照;現在你能照了,這就是增。對於本體上說,沒有增減,現從照用方面,鏡乾淨了才能照。增上指的修德來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對於本體之德,需要有修德才能使得它開顯,所以就出現了「增上」。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而且是堅固不動啊。它這個心「堅固不動」。「堅」是堅定,「固」是強固,「不動」是不動不搖。法藏比丘的信解志願與念力慧力,都十分堅固,不可移動,不被一切所動搖,如同金剛般若,能破一切,不為一切所破,其願堅固沒有動搖。《金剛經》說:「如如不動」,前一個如字是動詞,後一個如字是名詞。老是如同真如,沒有動搖,沒有打失,安住在如如之中,念念之間沒有遷移,這是「堅固不動」的解釋。

「修行精進。無能逾者」。精是精純,沒有惡濁雜染。進就是上升前進,沒有懈怠。是超過。法藏比丘的精進修行,在世間自在王的世間大眾之中,最為第一,沒有人能相比,更沒有人能超過,所以說是「無能逾者」。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贊佛。發廣大願。頌曰。】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法藏比丘到世間自在王如來那裡,給佛頂禮。「頂禮」就是用手接佛足,佛最低的是足,自己最高的是頭,把佛最低的足放在自己最高的頭上面,表示對於佛的崇敬。「長跪」是雙膝都跪下。兩手合掌,向佛恭敬讚嘆,用頌念伽他贊佛功德,並發廣大誓願。「伽他」,即是「偈」,翻成「頌」。偈中每句長短一樣,並且可以唱。「頌」很像詩歌,文字雖少,可是含義豐富,便於念誦和記憶。

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聲 有情各各隨類解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

「如來」,指世間自在王佛。「色」是色相,指佛的實報莊嚴土與報身的色相,都是「微妙」「端嚴」。「微妙」前已提過是智慧。本經《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在佛前發了四十八願之後,就「住真實慧…… 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可以證明極樂世界的端麗莊嚴,超過十方佛國的原因,就在於法藏比丘大智慧的流現。再有《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攝入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說佛身佛土的莊嚴,都是來自真實智慧,所以奇麗莊嚴不可思議。再者「微」是精微,就是精妙與微細的意思。眾生心粗不能入微,佛的相妙有無量莊嚴,可是眾生不能覺察。「妙」是絕好,具有不能比、不可思,贊不可及的意思。妙字更加一個微字,更是精妙之極。「端嚴」,是端正莊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此處「一切世間」是指十方一切世界之間。法藏比丘讚嘆世自在王如來的報身報土色相的微妙端嚴,不是他所能見到的一切世界中的種種身土所能同等的。這就同常念的贊佛偈「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也正是一個意思。

「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佛放無量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佛光所照之處,日、月、火和珠都「匿曜」。「匿」是隱藏,「曜」是光亮。在佛光中,日月火珠的光芒都不顯現了。例如:月明星稀,今天大好的月亮,所見到的星星就少了。「珠」是指的摩尼珠,印度話是「震多摩尼」。摩尼珠,也稱為如意珠,因為它能給眾生許多如意的勝妙之物,並且有大光明。《會疏》說:「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世界中萬品萬類,它們的光明照耀,沒有能超過摩尼寶珠的,可是在佛光之中,摩尼的光也是不顯。

「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如來演說,能在一音聲之中,普令法界一切有情都可以隨他的本類的語言,得到理解。在一音聲,包含了無邊的妙用,一中有多,正是《華嚴》事事無礙的境界。《普賢行願品》:「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這個偈語正同本經一致。世間語言,聽者因為方言不同,水平不齊,常常聽見同沒聽見一樣。但是如來的語言,沒有上述的障礙,所有聽到的對象,不管是此方人,彼方人,是智人、是愚人,是人、是獸,都是愉快的理解,其關鍵就在於如來之語是清淨語、清淨句,是從離垢無染的自性中流出的微妙音聲。所以一一音中都是全部的性德,都含無邊妙用,能包括佛的辯才海,當然就包括一切眾生願樂欲聞的語言,每一眾生都可得到與他相應的部份,歡喜開解。凡位的眾生陷於妄想執著之中,自心從來沒有一刻清淨,自心不明,妙用不顯,自然處處都是障礙。

「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佛有五種身:(一)法身,是中道的理體,離一切相同戲論,具無邊真淨功德,是佛境界。(二)報身,地上菩薩才能看見。(三)應身,指八相成道的佛。(四)化身,指一時化現的佛。(五)等流身,示現與天、人、鬼、畜等等種類同一形象的身,可使異類眾生也能見佛。例如面燃大士,就是觀音現鬼王身,可使鬼趣眾生得見聞法。現在贊佛現一種微妙色,可使各種各類眾生,各各隨其本類所能看見的形體,而能見到佛。上面說音聲,這兩句指身相,同顯華嚴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功德。

願我得佛清淨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

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

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絕塵勞

超過無邊惡趣門 速到菩提究竟岸

無明貪嗔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

以上是贊佛功德,本段以下是發大誓願。發願很重要,蓮宗祖師省庵大師說:「修行要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具發就是全發,要全部發起自覺覺他的菩薩大願。因為要覺他,首先要自己覺悟。我們要使別人覺醒,要把別人從睡夢中叫醒,你自己必須是清醒的,所以要度眾生,首先要自覺。現在很多人雖有度生之心,但自己還是迷迷糊糊的,渾身的毛病,就想去弘法利生,這確實是脫離實際。例如:一個人想當大夫,給人治病,可是他既不研究醫學,又沒有臨床經驗。你這樣去當大夫,必然犯兩種錯誤:一是無照行醫,一是庸醫殺人。診斷錯誤,把病人治死了。雖是出自好心,可惜全成壞事。人命關天,焉能輕視。可是人的慧命更重於生命,所以覺他,首先要求自覺。法藏說:「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這一段全顯覺他與自覺不可分割的關係。前面贊佛能用「一音聲」使一切眾生各各都了解,因此法藏發願,能有同樣功德,也能用清淨音聲,宣揚妙法遍及「無邊界」。界有兩個意思:㈠空間,此處表國土。㈡類別,例如三界,世俗常說的政界、商界、各界人士。界是用來表示人在工作與生活中的類別。這裡的界字包括這兩種涵義。由於佛的音聲清淨,是從佛的智慧海中自然流出,沒有任何私心雜念、妄想執著,所以能夠法音宣流,傳播到一切世界,饒益無量無邊種種不同類別的眾生。為了無限的利他,所以願求無邊的功德。廣演妙法,首先是「宣揚戒定精進門」。戒定精進是六度中的三度。戒是三無漏學(戒定慧)、六度萬行的第一位,是寶塔的第一層。在無佛之世,眾生要「以戒為師」,可證戒律極端重要,所以法藏所願說法利生內容中第一個字是戒。可是教化眾生僅是前五度是不夠的,必須以般若為前導,所以緊接著就是「通達甚深微妙法。智慧廣大深如海」等等。甚深微妙的法,那就暗指智慧。除了教化眾生能行前五度之外,還希望眾生能通達般若才是法藏的本意。為了眾生通達般若,那首先必須自身的「智慧廣大深如海」。這正表明覺他必須先覺自,為了覺他才覺自,所以不同於二乘。《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說:「一切諸佛薩婆若海,皆從般若波羅蜜生。」「諸佛一切智慧,亦從般若波羅蜜生。」「世無佛時,所有善行正行皆從菩薩出生,菩薩方便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由上可見,一切佛菩薩智慧方便都是從般若出生,所以般若叫做諸佛之母。至於什麼是般若呢?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說:「般若者,達如之慧也。」了達真如,達到真如的智慧叫做般若。這不是世間任何的智慧,不是你說法如雲如雨,不是寫論文,著作等身,汗牛充棟,而是通達真如的智慧。《大乘義章》解釋慧字說:「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這是說明心見性才是智慧。有的人誤認世智辯聰是智慧,這恰恰相反了,世智辯聰是修道者的最大障礙。一個人很精明,很世故,很有策略,很有手段,八面玲瓏,能說會道,這是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其中包括瞎子、聾子、啞巴、神經病,世智辯聰就同神經病患者等人並坐在一條板凳上,這不是優點,是缺點。慧是什麼?第一句是「真心體明」,你真心的本體明白了。「自性無暗」,自性是自己的本性,「暗」是指無明。消除了無明,也就是遠離了痴暗,自性朗然顯現這個叫做慧。《嘉祥疏》:「五度為行不能出離生死,要須智慧達解本源,方皆過出。」疏意是說僅修前五度,不能出離生死苦海,必須依靠智慧的力量,通達開解本心本性本來具足的根源,也就是徹底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才能出離。以上三注同一宗旨。嘉祥師復指出,五度須般若才能到彼岸。《小品般若經》說:「五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中而得增長,為般若波羅蜜所護故得向薩婆若。是故阿難,般若波羅蜜為五波羅蜜作導。」所以筆者常說:末法中任何人修行都必須是「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話都是依據聖言量的。

「內心清淨絕塵勞」。塵勞就是煩惱。塵就是染污,勞就是憂惱。蓋覆你的真性,擾亂你的身心,所以叫做塵勞。「智慧廣大」必然「內心清淨」,必然也就沒有塵勞。所以《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般若智慧朗現的時候,自然了達證知色受想行識都是虛妄(現在科學家都懂得了物質(色)是由於眾生的錯覺)。妄就不是真有,妄就是空。五蘊都空了,還有什麼苦厄?當然就沒有塵勞了。「絕」是斷滅,「絕塵勞」是徹底斷滅一切煩惱。由於智慧如海,內心清淨,根除塵勞,於是「超過無邊惡趣門」。惡趣門,就是到鬼趣的門、到畜牲趣的門、到地獄的門。為什麼說無邊呢?這就告訴你:三惡道,你隨處都可以進,這個門是無邊無數無量,在你前後左右都是門,在你舉足下足之處都是門,隨時隨地都可以墮入三惡道。只有智慧廣大,心淨絕塵,才可以超過無量無數無邊、不可說不可說的惡趣門。所以我們時時要學菩薩,善護己念。

「速到菩提究竟岸」。菩提是覺,菩提究竟,即是究竟覺。岸是彼岸。究竟就是決定、完成、至極的意思。究竟覺就是徹底窮盡了染心的源,始覺全部同於本覺的如來果覺之位,達到涅槃彼岸。

「無明貪嗔皆永無。惑盡過亡三昧力」。「無明」《大乘義章》:「 痴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無慧無明,全體痴暗的心,就是無明,加上貪嗔就是三毒。無明覆蓋,所以本具的法身不顯。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破盡四十二品無明,就是成佛了。「惑盡過亡三昧力」。惑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無明盡除,三惑全消,當然不再有什麼過失,這是由於三昧的力量。大慧如海,又加三昧定力,定慧等持,功德最為殊勝。三昧之中,念佛三昧稱為三昧中王,稱為寶王三昧。阿難問話時已提出,佛佛相念,故知法藏比丘的三昧,應為寶王三昧。

亦如過去無量佛 為彼群生大導師

能救一切諸世間 生老病死眾苦惱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進定慧六波羅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養恆沙聖 不如堅勇求正覺

「亦如過去無量佛」。法藏菩薩繼續發願說:我也象過去無量的佛一樣,「為彼群生大導師」,要充當一切眾生出生死苦、得究竟樂的大導師。我要能救度一切世間六道、二乘和菩薩,解除生老病死種種苦痛(六道有分段生死,二乘和菩薩有變異生死),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個波羅蜜,沒有得度的有情,要讓他得度,已得度的(例如菩薩)我要護持他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假使你供養恆河沙數的佛菩薩,不如你自己堅定勇猛來求正覺。《普賢行願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這是說,在一切供養之中,用如說修行等等佛法作為供養,是最殊勝的。為什麼呢?《行願品》接著說:「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為什麼法供養功德最大?因為諸佛所重視的是法,更因為依照佛、經典與善知識的教導去老實修行,就可成就正覺。這是諸佛出生的地方,所以實行法供養就是圓滿成就了對如來的供養。蕅益大師說:「自未能度,云何度人,如被漂者,欲拯岸行。」這話非常深刻。你自己還未得度,就像你自己正在河裡頭掙命,若是你還要救岸上的人,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這不是阿羅漢,只求自己覺悟,這是為了要真正去救度旁人,要負責任,認真徹底去貫徹,那就只有先度自己。是為度他,所以先度己,不是只為自己。

願當安住三摩地 恆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廣大清淨居 殊勝莊嚴無等倫

輪迴諸趣眾生類 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無邊苦眾生

上面這一段共八句,是以上全部願文的總結,也是阿彌陀大願王四十八願的核心。四十八願只是比這八句話更具體,更詳盡,更完備,是這八句話的發揮和補充。「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我願正當安住於正定之中的時候,不斷的大放光明,普照一切。安住於正定之中,是體;放光普照一切,是照,是用。所以有體就有用,體用總是相聯繫的。這兩句也表明定慧等持,安住三摩地是定,恆放光明是慧。所以修持,要像鳥有雙翼,車有兩輪,都要並運,定慧要等持。恆住三摩地又遍放光明,寂和照也是同時。有的人入了定之後,不能照;有的一照,心就有所住,甚至散亂,就是不能同時。教中有名的偈語:「境為妙假觀為空,能所兩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泯無蹤。」也就是忘照同時。真實修行的人,可從這個地方入手,從忘照同時契入寂照同時。寂是體,照是用,也就是體用不二,理體與事用不是兩個,正是《華嚴》的所謂事理無礙。理,寂然不動;事,感而遂通。通是通達,就是有所變化。這不動和通達,在眾生分上就是矛盾,就有礙,只有達到忘照同時的人,可以真實體會事理無礙的境界。

「感得廣大清淨居」。「感」是感應。「居」是國土。法藏菩薩祈求:願以自己寂照同時、理事無礙、定慧等持等等功德,感蒙加被,得到一個廣大清淨的國土。極樂世界沒有邊際,正是「廣大」。《往生論注》:佛土莊嚴入清淨句中。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是如法藏心愿,極樂是個清淨國土。法藏菩薩所求國土不但是廣大清淨而且是「殊勝莊嚴無等倫」。「無等倫」,沒有能夠相等的,相比的。「殊勝」是微妙奇麗並有超絕的意思。《嘉祥疏》:「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絕。」所以殊勝不但表國土形色的美妙無比,而且顯示所含利益眾生的妙用。所以水鳥樹林齊演妙法,隨其所聞與法相應。「莊嚴」有具德同嚴淨華麗兩種涵義。所願國土殊勝莊嚴,超過十方,沒有能夠相比的。成就這樣殊勝的國土,只是為了「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願一切眾生來受真實的利益,而且此心此願永不中止,眾生有盡,我願無窮,所以「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我行決定堅固力 唯佛聖智慧型證知

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

「我行決定堅固力」。法藏菩薩發願,開頭用「願」字,可是在結尾處,不說我願,而說我行,足見法藏之願,已經成為行動,所以說願以起行。而且我之所行是:決定不能改移,堅固不能變動,這種決定堅固的力量,唯有佛的聖智才能證明和了解。唯有三覺圓滿、五眼明朗、智慧無礙的世間自在王如來,唯有佛才能知我,可以給我作證。因為下地菩薩不知上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所以不能了解。最後兩句是「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一般人一碰到打擊,壯志就消磨完了,學佛只是五分鐘熱氣。唐譯里是「縱沉無間諸地獄」,這地方就包括地獄,本經是「諸苦中」,當然包括地獄。所以法藏菩薩的誓願,縱使墮入地獄,此行此願也不退轉,這正說明決定堅固。如果只有願沒有行,這是虛願;單有行沒有願,這是盲動,所以要願行相輔,願以啟行,行以證願,才可以圓滿成就大願。

至心精進第五

【法藏比丘說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取願作佛。悉令如佛。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無上正等正覺。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來生我國。悉作菩薩。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寧可得否。】

法藏說完了上偈之後,就向世自在王稟白說:「我今為菩薩道,已發無上正覺之心……」現在我是在行菩薩道,還是在菩薩的地位,可是我已經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發了成佛如佛的心。我要「取願作佛。悉令如佛」。我願自己成佛,而且讓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願佛為我廣宣經法」。因要廣度無量眾生,就要具備消除眾生種種身心疾苦的能力,所以請佛大開方便給我廣說經法。「我當奉持。如法修行」。我一定會信受遵奉,如法修行。「如法」很重要,修得不如法,就稱為盲修瞎練,不但沒有好處,反有壞處,所以必需行解相資,先要有正見。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勤」是勞。「苦」,憂的意思。所以「勤苦」就是勞苦、憂苦、苦苦(苦中極苦)的意思。法藏菩薩說出請佛廣宣經法的目的,是為了拔掉眾生極苦的生死根本。眾生不明本來是佛,枉受輪迴,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沒有出離的日子。今願徹底救度,就是拔掉他們的生死根本――無明愛欲。破除了眾生的妄想執著,恢復了眾生的本明,所以「速成無上正等正覺」。為了無量眾生脫離生死,速成正覺,所以我願望,當我成佛的時候,自己的智慧光明(正報)、所居國土(依報)、我的教授(教化)、名字(佛號),都是聞名十方。法藏菩薩首先提出「智慧」,因為以下的光明、國土、教授、名字,都是智慧所生。其次是「光明」,《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禮讚》說:「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為了眾生無邊,所以要光明無邊;為了眾生得道無邊,所以要光中具德無邊。「國土」是眾生來生之處,首先要眾生都知了這樣一個勝妙國土,並且這是奇特突出超越十方,大家才願來。更重要的這個國土給予眾生的真實之利最多,最大,最徹底,這就須自己的「教授名字」都勝其他佛國。「教授」是教導與傳授經法義理的意思,也就是宏化、教化(這樣的善知識叫做教授善知識)。極樂國中凡夫往生都在此生之中,位齊補處,同於兜率內院裡面的彌勒大士,正因殊勝教化之力。凡夫能夠往生,往生就登補處,主要只憑一句名號的功德,萬類眾生但能信願持名,沒有不能往生的。為了眾生能持名,所以願求自己名聞十方。並願生到自己國土的「諸天人民及蜎蠕類」(天趣的人很高;蜎蠕,小飛蟲、小爬蟲之類的眾生很下等,這代表一切眾生),這樣的眾生之類,生到我國都作為菩薩。這就證明,極樂世界是一乘大法,所有人民都行菩薩道,都是菩薩,都決定成佛。正如《法華》所示:沒有羊車、鹿車、牛車,人人所乘純一是大白牛車。正如本經,往生之後,個個是菩薩,個個成佛,純真的一乘法。法藏菩薩末後說:我立了這樣的願,要勝過無數諸佛國,能夠滿願嗎?這個地方切須仔細想,要勝過無數諸佛國,千萬不可看作:法藏菩薩想要蓋過余佛,超越一切。若起這樣的心,他就絕對不能成佛了,那只能成為阿修羅王。阿修羅的特點就是逞能好勝,不允許任何人強過他;要是強過他,他就要破壞。法藏菩薩不是這種心,要超過其餘一切,而是要使眾生得到別的佛國所得不到的殊勝方便、利益安樂。是想給眾生,不是自己想要,要地位、要名聞、要什麼什麼。是想給一切的眾生,希望他們所得到的好處要大於別的佛國,所以這個才稱為大願之王。這件事太重要了,又沒有先例,所以向世間自在王請求開示。

【世間自在王佛。即為法藏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世間自在王佛就對法藏菩薩開示經義說:譬如大海非常深廣,一個人用斗來量大海,一斗一斗地把海水取走,經歷了多劫的時間,尚且可以讓海露底。若有人堅定志願,至心求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老是精進,沒有中止,這就決定可圓滿本願。經文「會當克果」,「會」是必然的意思,「克」是得,「果」指願望的圓滿。底下佛繼續說:「汝自思維。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你自己深入想想啊,修什麼方便的道法,才能成就佛剎的種種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經文就是說,怎麼樣契合本願,如法修行,你自己應當知道。願得的清淨佛國,你應當自己去攝取。

世間自在王佛首先肯定了,志心求道,何願不得!對於怎樣來滿願,一連串指出「汝自思維」、「汝自當知」、「汝應自攝」。一口氣連下了三個「自」字,真是其妙絕倫。三個「自」字很可讓我們深思,這就跟《法華》大眾三度請佛演說實法,世尊都回答:「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三次「止止」同此處的三個「自」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不須說」,就因為「妙難思」。這法本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唯當默契、自知。所以《法華》的「止止」同樣是指出這個「自」字。所以這三個「自」,我們可從禪宗公案來體會。六祖答話就說「密在汝邊」。密,密在你那一邊。如來密藏是在你那一邊,就是說在問話者那一邊,就是你有全部如來密藏還來問我作什麼?也是直指問話者的自己。還有古時禪人答問,說:「汝自會取好,我不如汝。」這都是最好的開示。更直顯的,如「即汝是佛」(你就是佛)、「清潭對面」(人問:什麼是佛?答:清潭對面的是佛。清潭對面不正是自己嘛)。臨濟說聽法的人是佛。世自在王如來一連擺出三個「自」字,正跟禪宗一致。《會疏》對於三個「自」字有三個解釋。第三是「凡於淨土,有報有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唯應自分,宜攝取之也。故云『汝當自知』。」這是說淨土中報土、化土。報身佛的實報莊嚴土,是報土。化身佛居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是化土。還有法身佛所居的常寂光土。如來有兩種報身,⑴自受用身,⑵他受用身。菩薩只能見他受用身,所以自受用身所居的報土也和法身土一樣非常高妙,不是菩薩所能見、能知、能測的事,因此唯有以「自分」來攝取,也就是說,唯有自己的本分來攝取。自己的本分,正是自性、佛性、真如、實相和法身。常寂光土是法身境界,非菩薩之分,必須要超過這個有修持有次第的分際,超過這一切,那只是自分。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法藏菩薩答佛的開示,稟白說:佛所說的義理太廣大、太高深呀,不是我的境界。「境」,是指心所游履攀緣的地方。它不是腳所行履經過的地方,是你心所能達到的地方。你心之所游,心之所緣,所以叫作境。例如眼所見的色,若看見顏色,這個顏色就是眼識所游履之處,就稱為色境。法是意識游履的地方,稱為法境。「界」,前已解釋。所以境界是指心所能行到的、意所能攀緣的處所,以及自己修持所得到的結果。「非我境界」,表示這不是我的水平,不是我心所能達到的、我心所能想到的。我理解不到這個境界,這不是我的境界。

世自在王佛連拈三個自字,教導行人尊自己本有的靈性,教中叫作內重己靈。法藏菩薩說「非我境界」,仍請佛開示,這是外慕諸聖。這也是淨土宗特有的家風,叫作他力法門。外聖正是他佛,末法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就可以往生。這全仗彌陀一乘大誓願與六字洪名的無邊功德的加持力,這就是他力。他力法門也叫果教派,是從佛果上開始修持的,所念這句佛號是佛曆劫精修、萬德圓滿的果實。現在我們念佛號是從佛的果實開始,譬如饅頭,須經過農業、商業與廚師長時多種勞動,方才有熟的饅頭,我們現在的任務只是吃,吃就享受佛萬德成就的果實。所以淨宗是易行道,是方便裡面的究竟方便。以上內有己靈,外有諸聖,有自有他,有內有外,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們應在差別中了達無差別,先師夏蓮居《直念去》偈:「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到這時己靈與外聖、能念同所念,都是彌陀,自然能所兩忘,自他不二。

「唯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我只是盼望如來呀,他就請求了,「應供」「正遍知」(用這兩個佛號,代表佛的十號)呀,請給我廣泛顯示諸佛無量妙剎,讓我知道諸佛無量無邊的剎土,是什麼殊勝情況。「若我得聞如是等法」,了解一切佛剎的殊勝和差別,我必定努力修習,使我的佛剎超過一切,圓滿自己的本願。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愿。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高」是崇高、高超,指持戒、禪定超過世間。「明」是明哲、明智,指智慧明朗,照了諸法。「志願深廣」,所發的志願深遠廣大。遠至未來沒有窮盡,普攝一切沒有遺漏,所以叫做「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世自在王佛就宣說了二百一十億佛國。為什麼二百一十億呢?這有兩個解釋:㈠《華嚴經華藏世界品》佛剎蓮華世界海有二十重,每一重有二百一十微塵數的佛國。本經也是二百一十億,正好相合。看來是用二百一十億代表二百一十微塵數,也就代表無量的佛國。㈡《大智度論》講:佛導法藏比丘遍至十方。佛把他導引到十方,顯示種種的佛國,令法藏從中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他所願成的國土。可見佛所顯示是十方種種佛剎。根據以上兩種意見(⑴二百一十億暗括無量,⑵佛導法藏遍至十方),所以二百一十億是指十方無量佛剎,因此法藏比丘所攝佛國能勝過一切佛土。世自在王佛宣說種種國土功德嚴淨(莊嚴清淨)、廣大圓滿(圓是圓明、圓融,滿是具足,所以圓滿就是《華嚴》的圓明具德)的無邊的妙相,為了滿足法藏菩薩的心愿,就全部都顯示與宣說了。說法的時間,經過千億歲。時間長短,本無定格。現在人壽不到百歲,彌勒下生時,人壽八十萬歲。

至於所顯佛土其中有沒有穢土,過去有爭論。但根據淨影大師對本經經文的分析,以及《悲華經》的經文,所示佛國其中應該包括穢土。本經法藏比丘於見土聞法後,就思考所見佛國的「天人善惡。國土粗妙」。若是人惡國粗,那就是穢土呀。還有《悲華經》說: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可見當日所示諸佛國中,包括穢土。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眼睛看見叫做睹,以智慧來見叫做見。兩個字都有,那就是眼也見了,心也見了,也就是智慧的見,象《唯識論》所說見分,是推求照察的意思。見了心裡頭都通達,就是所謂心明了。法藏比丘還是因地之中,但由於世自在如來的威神加被之力,所以能同佛的天眼一樣,十方國土都在一時之內完全目睹心明了。「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起發」就是發起。「殊勝」就是超出其他,絕妙希有。「無上」,沒有比這個更上更高。所願成就的佛剎,國土莊嚴,人民受樂,他的光明、壽量、名號功德等等都是無上,超過其他佛國。

「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對於他所看到的一切世界中天人的「善」與「惡」,以及國土的「粗」與「妙」,他都徹底「思維」,求其「究竟」。至於善惡,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標準很不一樣。例如飲酒,世人看作風雅,佛法就定為重戒。在佛法中也因行人水平不一,而有不同的善惡標準。《淨影》判為三種:㈠「順益為善,違損為惡」。這個相同於《唯識論》,是用順益與違損來判定善惡。所行對於現在與未來相順有益就是善;相反,對於現在與將來相違有害就是惡。㈡「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是無相空性,比方你要布施,若能不住於相,施者、受者同所施的東西,都體空無物,這叫三輪體空,這是順理的無相的行動,這就是善。你如果有所著:我做了功德,把錢布施給他了。這是違理的有相行動,這就是惡。所以這就比㈠深刻了,超出人們一般想法:布施給他錢,做了好事總是善。殊不知你有所著,覺得做了好事,不能離相,這個就是惡。所以這麼來看的話,那麼就是只有佛菩薩,下至阿羅漢,所修的法才是善法。人天眾生所謂的善法,沒有離相,都叫做惡。㈢「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是實際理體,也就是真如實相、中道、第一義諦等。順於理體的,才是善;跟理體相違,都是惡。這正同於《菩薩瓔絡經》「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心起一念,所住之緣只是自體,任運施為都合理體就是善。所以凡夫二乘以至菩薩,一切有所住緣未能順理的修,都叫做惡。法藏菩薩對於所見的二百一十億佛國的善妙與粗惡,一一思考比較,對它們的因果得失,深入思維,達於「究竟」。「究竟」用俗話說,就是徹底裡面的徹底,是對於這些法的本源深入追究,窮盡根源。這個本源就是經中所說的這個真實之際,也就是《往生論》裡頭說的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藏菩薩的思維達到了究竟,所以稱為「思維究竟」。

「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一其心」,淺近地說,就是把自己專一起來,集中到一處。從所見的諸佛國里,挑選自己「所欲」,即自己所須所求,也正是度生所須所求。所挑選的,都是能使眾生普得最極真實之利的地方,這樣形成大願。經文是「結得大願」。進一步來說,一其心就是一心。心無異念叫做一心。《教行信證文類》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心無異念」是指自心專一沒有雜念,「信心無二」表信心純一,都是事上的一心;若能契入實相便是理一心。所以說一心即是真如。法藏菩薩的一心是事理兼備,所以成為清淨報土的真因。本經第八品法藏菩薩「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於是從法藏本心流出西方極樂淨土,正顯一心是清淨報土的真因。

「精勤求索」。「精」是精進,「勤」是勤苦,「求」是願求,「索」是索取。法藏菩薩為了圓滿大願,他勇猛精進,勤勞辛苦,一心愿求成就大願,對於形成之願就「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慎重。「保持」與禪宗的保任同一個「保」字,這也實是同一意思。宗門悟後還要保任。「保」是「心心不異謂之保」(「任」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這個心和這個心一念一念之間沒有兩樣,沒有兩樣就是彼此相如,念念都相如。所以如如不動,不是這個心一點不動,是堆死灰,而是隨便你是動是靜,想這個,想那個,種種動作施為,都與實相不相違背。「持」是行持、奉持。所以「恭慎保持」,就是恭敬慎重,一心專注,念念不異,自然奉持。

「修習功德。滿足五劫」。古德有爭論:有人認為是發願之後,修行的時間用了五劫;有人認為這仍是發願的時間。根據《宋譯》「住一靜所,獨坐思維,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所以在五劫中既在思維,又在修習,正同於嘉祥師所說,這五劫是「修行、發願」時也。法藏菩薩經五劫長時,於二十一俱胝(即二百一十億,俱胝即千萬)佛土中種種「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於是舍其粗惡,廣選善妙,結成心愿。願中的佛國「超過於彼」,「彼」就是二百一十億佛土。此時願中的佛國譬如建築中的藍圖,但從藍圖已可看出佛國殊勝獨妙,超越十方。

【既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時。汝應具說。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法藏菩薩在完成了攝取佛國的具體大願之後,他又去參見世間自在王如來。「稽首禮足」,「稽首」是頂禮,頭要碰地或拜墊(反之就不恭敬,叫做我慢禮);「禮足」是用自己的頭部承接佛足。然後繞佛三周站立合掌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發願要超勝一切佛土,是自己從真實之際的開化,唯願一切眾生得真實之利,迅速同證大覺。所願所行,都是真實智慧的流現,故所行清淨,現在此行已經成就。「佛言善哉(是讚嘆之詞)。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法華》要開權顯實,也同樣用了「今正是時」。為了讓十方九界一切眾生,都入彌陀一乘大願之海,一切含靈都能依此妙法來得度脫,這樣一件大事,現在因緣成熟,你現在說正是時候。你應該全部都說出來,普令大眾全都歡喜,也令大眾聽了之後,得到殊勝的法益,所以經文說「得大善利」。「大眾」指當時會上以及未來的一切凡夫、二乘與菩薩,當前我等凡夫自然包括在內。讓大眾聽到得大歡喜,也能夠對於佛剎修習攝取,這樣的話,都可以「滿足無量大願」。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說:「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云『滿足無量大願』。」大師是說,種種行願,廣大如海,雖然無量無數,可是只要滿足往生極樂淨土這一願,一切其它的志願,全部得到滿足。這一開示超情離見,純粹是華嚴境界,和盤托出了諸佛的心髓。末世修行人,在當前「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的形式下,但能信奉滿足往生淨土的一願,就投入彌陀一乘大誓願海,就同彌陀同體,一切大願都得圓滿。方便直截,不可思議。曇鸞大師的希有開示,應與以下妙句同參:善導大師的「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蕅益大師的「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嚴普賢行願品》「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以及本經釋尊讚嘆阿難說「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都是畫龍點睛的無上開示,都是教眼,都是釋尊一代時教、十方諸佛無上大法的心中心。若能染入心神,決定立脫生死,直趨究竟。

發大誓願第六

本品是法藏菩薩遵從世自在王的訓示,在大會中宣說自己所發的大願。法藏菩薩成就阿彌陀佛,世人稱為大願王。一切佛沒有一個不是大願的,沒有大願怎麼能談是佛呢。但唯獨彌陀稱為大願之王,可見因地中所發的大願特別殊勝。《甄解》贊說:四十八願功德成就,歸結到阿彌陀佛成佛。四十八願就歸到無上正等正覺,正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誓願是本來修習的萬德之海,叫做弘誓本乘海,也叫做悲願一乘。一乘者,一切眾生都令成佛,沒有其他的乘,因為眾生本來成佛。這就是彌陀正覺的功德,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由於誓願不可思議。《甄解》又引證《行卷》說:宏誓一乘海,成就了沒有障礙、沒有邊際,是最勝深妙不可思議智德,是最殊勝的、最深妙的,是不可思議至高無上的妙德。誓願象虛空,所以廣大無邊的一切勝妙功德,從中出生(因為空,所以出生一切,如同白紙才能作畫)。猶如大車乃至大風普行世間,救度一切,沒有障礙,能夠出三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系縛)。外道以生天為究竟,我們以生天為墮落,六道輪迴是最大的系縛。而且誓願海開顯了度生方便的寶藏,一切方便度生的妙法都在彌陀大誓願之內,沒有其它更方便之法了。當然大家知道,密教是以方便為究竟,但是,大家要知道,淨土宗就是密教的顯說,就是說把密教這部分公開了。禪密教觀、六度萬行,種種方便度生之法,都在一聲佛號六字洪名之中,而且最穩最妥,萬修萬去,所以大誓願海是方便藏,「良可奉持,特可頂戴」。這個法門這樣殊勝,我們應當崇敬遵從,信奉受持,不可須臾離也。不可思議的功德法門,就來源於不可思議的願海。一切功德,一切殊勝,一切方便,皆是由於這個不可思議的彌陀的大願之海。

底下還有一個問題: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只是彌陀四十八願度眾生,而不知本經古譯(漢譯、吳譯)都是二十四願,只有唐譯和魏譯是四十八,宋譯是三十六。《後出阿彌陀偈經》特別指出「誓二十四章」。所以古籍之中,提出二十四願的占半數,提出四十八願的只有三分之一。先師夏老會集本經正好章數是二十四(共分二十四段就符合二十四章),所包括的細目恰恰是四十八願,這樣就把古譯二十四和四十八兩種說法都巧妙地融會在一起了。

【法藏白言。唯願世尊。大慈聽察。】

下面我們看經文,法藏菩薩向佛稟白:「唯願世尊。大慈聽察」,敬請世尊在大慈的心中垂聽和照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一、國無惡道願。二、不墮惡趣願。】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四句是極樂世界的總贊。「我」是法藏菩薩的自稱,在成佛時,所居住的佛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具足」是圓滿之意,指含攝一切,沒有久缺。「無量」,指沒有方法用數字等等來表示它有多少。這個佛剎具有遍一切處、含攝一切、無有缺少、無有不足、不可用數量表示的殊勝功德和清淨莊嚴。這一切都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不可思,人的頭腦想不到。不可議,人的舌頭說不出。人的頭腦口舌都不中用了,所想所思的都不對,說出來的也全不對,凡有言說皆無實意。極樂世界的功德,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知,非語言文字所能表達。極樂國土是這樣的功德莊嚴,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是《華嚴經》的特色。教中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理法界是實際理體,那就是本來無一物。事法界,種種事相森羅萬象,男女老少,大地山河都是。事理無礙是大乘所共有,雖然本體是寂,然而常照;雖然常照,本體仍是空寂。理體不礙事相的發揮,事相不妨理體的一味,這個事理無礙的道理,大乘經典里都有。唯獨事事無礙,是《華嚴》所獨具。《無量壽經》就是《華嚴》的中本。《無量壽經》和《華嚴》一樣都是十玄具足。《華嚴》的十玄主要是: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重重無盡、圓明具德。一多相即。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因此一句佛號,具足無量無邊的一切法門。小大相容。大的屋子裡裝人,這是常識;我說人裝屋子,大家就想不通了。華嚴境界就是如此。須彌山容納芥子,芥子容納須彌山。芥子為什麼能容納須彌山?因為芥子的體性是法性,巨細萬物同具法性,法性遍滿一切,包容一切,也就是遍滿十方包容萬有,所以須彌山就在芥子之內。小大互容就是這個原因。廣狹自在。廣大境界可出現在一個狹小區域,例如一尺的鏡子,可以照見十里的光影。本經在極樂世界寶樹中可見諸佛淨土。寶樹是狹,諸佛淨土是廣,但都可「寶樹間見」。延促同時。延是長時間,促是短時間。一萬年和十分之一秒是一樣。這個道理愛因斯坦都懂了,愛因斯坦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他的一個朋友死了,他寫了一封悼念的信說:你走了,不久我也就來了,但是這個有先後的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重重無盡。兩面鏡子對照,就照出無窮無盡的鏡子。我與他兩個人對面看,就是重重無盡。我看見他,我的瞳仁里就出現他的形象,他的瞳仁里也出現我的形象。我看見他的時候,我就看見他眼睛裡的瞳仁,我也就看見他瞳仁中的我,他瞳仁中的我也就包括了無窮無盡、一層一層的他。這個你只要把兩面鏡子對面一放就清楚了。因為極樂世界具有重重無盡的玄門,所以這個世界的功德莊嚴是重重無盡。極樂世界中隨處一朵蓮華放三十六百千億光,其中每一光就出現無量的佛,每一佛又有國土,又有蓮華,華又放光,光中又有無量的佛。一重又一重無有窮盡,這是華嚴境界。因此我們應當深信,阿彌陀佛就是毗盧遮那,極樂國土和華藏世界有何分別。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都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一一都具足華嚴的一切玄門。所以說極樂國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因為具足了華嚴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具足事事無礙的境界不可思不可議的無量功德。所以能夠讓眾生「聞名得福」,一聽名字就得福。別人一說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得了福了。

「聞名發心」,聽到佛的名字就願意發心。「十念必生」,你至心信樂,念十句就生極樂世界。所以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你再困難,再忙,每天只修十念總是可能的。法源寺新圓寂的老方丈,他是禪宗,他修十念法,也可以往生。凡夫往生極樂就不再退轉了,就是阿鞞跋致,還有什麼法比這更頓。連動物乃至地獄罪人都可以往生,所以是普度。還有「見樹得忍」,極樂世界的菩提樹,若有人看見,就證無生法忍。菩提樹的功德是這樣不可思議。打個比方說,禪宗的舉拳豎臂,問話人看見拳頭就開悟了。極樂世界的樹,更加不可思議,任何人見到樹就得無生法忍。淨宗不可思議就在這個地方。同時也由於極樂國土具足無量不可思議莊嚴,所以國土中萬物嚴淨。一切東西都非常莊嚴,非常清淨,極微絕妙,無以復加;並且萬物都是光瑩如鏡,都像鏡子一樣,可以照到十方世界,而且光明遍滿虛空。若有眾生接觸到光明都得安樂,滅除垢污,出生善念。國中萬物都是妙寶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到香味,自然修習佛所傳授的妙法。所以極樂世界一塵一毛都是華嚴境界,圓明具德。圓具一切光明清淨,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所以願文開頭這四句是表示整個極樂世界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完全是華嚴境界,也是每一位讀者自心的妙明境界。每一願都是為眾生,每一願都是阿彌陀本妙明心的顯現,每一個事相都是清淨句。天親菩薩說:極樂世界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底下說,在此佛剎中,「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以我們也就看出,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第一個願就是國無惡道願,國土裡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沒有三惡道。願文中「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指的是畜生道。地獄,古印度話是那落迦或是泥黎,有四個意思:一、是不可樂,苦極了,沒有可樂之處。二、不可救濟。三、冥暗。四、地獄。地獄有三類:㈠根本地獄,包括八熱與八寒地獄。八熱地獄的最下第八獄,叫做無間地獄,所受罪報,相續不斷,沒有間歇,其苦無量。㈡近邊地獄,在八大地獄每一門之外附近處。㈢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種類無數,受苦無量。地獄苦果,最重之處,世間一日之中,地獄眾生八萬四千生死。《地藏經》希望大家看看,曾經有人說是假的,其原因可能是世間流傳的共有兩種,其中一種在大藏裡頭沒有根據。但是大藏中有《地藏經》,是唐朝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翻譯的,有根有據,不能說《地藏經》全是假的。希望大家看看《地藏經》,我讀這部經總是落淚悲泣,當我看到遍虛空,十方世界,一切地藏王菩薩都聚會到一起,釋迦牟尼佛拜託地藏王菩薩說:地藏啊地藏,一個眾生,只要他有一絲一毫的善因,你就不要叫他進地獄。世尊一度又一度的拜託地藏王菩薩。我每次讀到這裡,每次都是淚不能止。

其次是餓鬼。餓鬼經常飢餓,所以叫餓鬼。經常千百年聽不到水的名字,更不用說看到水接觸到水了。他膽小害怕,所以叫做鬼。他有他的威力,所謂鬼神,能降禍於人。鬼可以把人抓走、殺死等等,又常被諸天驅使強迫勞動。所以鬼很苦。鬼沒有不餓的,所以佛教中老放焰口,就是給鬼施食,把鬼的喉嚨打開,把所施的食物變成甘露,鬼才能夠吃。

第三是畜生。新譯叫做傍生。「傍」是橫,形狀是橫的。貓狗不像人,人是直立站著的,貓狗是橫著的。畜生道遍在各處,披毛帶角,有鱗甲,有羽毛;在水裡也有,空中也有,陸地也有;互相吞啖,你吃我,我吃你,受苦無量。常見的豬,都要受一刀之苦,而且子子孫孫都被斬盡殺絕。尺蠖(槐樹上的綠色肉蟲)掙扎在蟻群之中,一口一口地被螞蟻活活咬死。報紙上誇耀名廚的技術,一盤活魚被客人吃光了,嘴唇和眼睛都在動,這就顯示人在咀嚼品味之際,魚正慘受千刀萬剮粉身碎骨之苦。從以上常見的事,可略窺畜生無盡諸苦。

極樂國中沒有三惡道,所以是淨土。《阿彌陀經》:「彼佛國土無三惡道」,國中眾鳥是彌陀教主「變化所作」。以上是第一願。第二不墮惡趣願:「焰摩羅界」就是焰摩王的世界。焰摩羅常譯作閻魔。焰摩王主守地獄,主管世間生死罪福種種業報。本願承接第一願,國中不但沒有三惡道,並且國中眾生永不更墮三惡道。願文是:閻摩羅界、三惡道中的眾生「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本願有三個重要涵義:㈠惡道眾生同可往生。㈡往生的眾生決定都成佛。㈢往生者縱有極重的罪業也不墮入三惡道。從本願中完全托出了彌陀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本心。極樂國中不但沒有三惡道,而且三惡道中的一切眾生一旦生到佛剎之後,受到佛法的教化,都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國中沒有惡趣,大家都來,來了之後大家都要成佛,這就是佛的本願。更應注意和感恩的是㈢「不復更墮惡趣」。到了極樂世界,不會再墮到惡趣里去。從這句願文就可破現在有種反對帶業往生的說法,他們舉出淨土三經味濟揮寫業往生的明文,就認為帶業往生這話是錯的。這種論證不但違反淨土宗教義,而且這個態度也是違反科學的。彌陀大願中明明白白有「不復更墮惡趣」的話,若是根本往生的人都已惡業全消了,阿彌陀佛還要加這句願文幹什麼!應知不更墮惡趣是由於佛的願力。他雖然帶著應入惡趣的罪業來了,但他可以在極樂國土勤修功德,更加極樂種種增上因緣,成就殊勝功德,可以消除一切罪障,所以不復再墮惡趣。不復再墮惡趣,就是對帶著惡業去的人說的。如果來的人,每個人都沒有惡業,還說你不用更墮惡趣幹什麼!那這話就是多餘的了。法藏比丘怎麼能說廢話發廢願呢?所以龍樹大士說:「若能生彼國,終不墮三趣。」龍樹菩薩這話也是如此。倘若往生的人的罪業已經消清了,龍樹菩薩還說這話幹什麼!龍樹大士大家都普遍尊重,是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的話,希望大家重視。這個願非常殊勝:㈠是惡趣的眾生也可以往生,而且不再墮入三惡道,表示彌陀的悲心無盡。㈡是往生的人都要成佛,這是大誓願海的本心。可以看出,彌陀聖心,願願都是為眾生,願願都是願一切眾生成佛。在這願之末是「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現在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實際上阿彌陀佛已經久遠成佛,成佛十劫還是示現),所以這一切願都已成就,都是現實的。我們只要如法奉行,就一一都可完全實現。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三、身悉金色願。四、三十二相願。五、身無差別願。】

第三,身悉金色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眾生,讓他們生到我的國土時,身體都是紫磨真金的顏色,都是真金色身。紫磨真金是最好的真金,中國人說是赤金。好金帶紅色,金的成份足。諸佛都顯金色身,善導大師解釋:諸佛為什麼顯金色身?往生的人也都顯金色呢?因為金的顏色光亮潔淨,令人喜悅。而且金是不銹不壞的。一塊鐵會上銹,變得難看,甚至就爛掉了。很多世間東西也比不上金子,總會發霉變色生鏽。金子就沒有這些毛病,所以金子可貴也在此。諸佛現金色身,是要借金子的不壞不變,來顯常住之相,所以顯金色身。所以善導大師說:「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金色身。」《會疏》說:金色表示中道實相,因為人民都是一樣,沒有差別,都是金色,彼此平等。平等正是中道之意。

第四,三十二相願。願文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三十二相的具體內容詳細寫在《大乘無量壽經解》中,這裡不重複了)。《智度論》說:佛顯三十二相,是隨此間閻浮提(地球)眾生的根器而說的而顯的。古印度外道修習梵天的法,能看見天界天王的三十二相,所以佛就顯這個相。實際佛是無量的殊勝,三十二相只是化身佛應此界眾生的根機所顯之相。至於報身佛,《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里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所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適應地球上人類的水平所顯現的化身佛的相。八萬四千相、八萬四千隨形好,還是報身相,報身還是從法身中流出來的。真正的法身不可色見聲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五,身無差別願。願文是:「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不取正覺。」曇鸞大師解釋說:「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三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咱們現在地球上就有黃人、白人、黑人等等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因為不同,所以會產生優等民族、劣等民族的錯誤分別。我們這個世界例子很清楚。有高有下,就有此優彼劣,優者依仗優勢就欺壓弱小,於是就爭戰不息,是非迭起。「是非既起,常淪三有」。恃強凌弱,殘殺無辜,罪業不停,成為惡魔,就要墮落沉淪在三有之中出不去了。是故如來興起大悲之心,發起大悲平等的勝願,願國中人民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端莊嚴正,明潔清淨,「悉同一類」,沒有差別。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是非高下的退緣。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六、宿命通願。七、天眼通願。八、天耳通願。】

第六,宿命通願。願文是:「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作善惡。」大意是:每一個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夠自己知道自身無量劫以來的宿命。「宿」是宿世,就是過去世,俗稱為前世。知過去多生做的一切善,一切惡,這個就稱為宿命通。這是第六宿命通願。「通」就是神通的簡稱。「窮潛神異,所為不測」叫做神。深藏在神奇之中,所有施為別人不能覺察,不能猜測,無法預計,叫做神。「所作無壅(沒有堵塞不通的地方),自在無礙」(自由動作,沒有障礙),叫做通。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漏盡,是六通。其中只有第六通,唯是聖人所有,唯聖人所能證。外道再修只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不能證漏盡通。若證漏盡,分段生死、輪迴六道就沒有了,所以唯聖。前五種是通於凡小,凡夫也有,小乘也有,甚至妖魔鬼怪。北方的四大家,黃、白、胡、柳(黃是黃鼠狼,白是刺蝟,胡是狐,柳是蛇),它們也都可以得一點點初步的邪通。所以佛教不許修行人賣弄神通,因為這些神通,妖魔鬼怪也能有,它們炫術欺人,招遙惑眾,謗法禍人,為害嚴重,所以佛法禁止賣弄神通,若真有神通,一般只是在寂滅之前,稍微顯現一點,不準招搖。神通只是聖末邊事(聖道裡面末尾的邊邊上的事),若與智慧相比,那就是次要里的次要,實是不能相比。不重智慧專重神通,是舍本求末,長此以往必入魔途。漏盡就是要斷見思惑。證初果要斷見惑,見惑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嗔、痴、慢、疑。思惑是貪、嗔、痴、慢。要把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貪嗔痴慢全部斷盡才證阿羅漢,這就是豎出三界,修行的道路很難。往生極樂世界是橫出三界,所以叫做易行道。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由彌陀願力的加被,一生到極樂世界,就具足神通,並比凡夫外道所得的通大得多,也比小乘正道從禪定所得的大得多。《事贊》說:「三明自然乘佛願,須臾合掌得神通。」以彌陀弘願作為增上緣,所以神通超過常規情況。

小乘的神通要跟佛菩薩相比,有九種差別:㈠寬狹不同。範圍不同,聲聞的天眼、天耳所能通達的,是兩千個國土,緣覺是六千個國土,現在本經中說億那由他百千佛剎都能通達,不知比這強多少倍了。㈡多少不同。聲聞緣覺小乘,他一個心念做一件事,不能辦很多事;佛菩薩能化現到十方一切的世界,同時同一剎那,能現各種身,天身、修羅身、人身、鬼身、畜生身,都能現。㈢大小不同。二乘所現大身不能進到小的空間,現小身裝不下大的東西;佛菩薩所現,大身能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能讓這樣的身體入一個微塵之中,也能現一小微塵的身容納大千世界。㈣遲速不同。我們這個神足通,二乘到遠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到;佛菩薩就不是這樣,不需要時間,一念能到十方世界。㈤虛實不同。二乘阿羅漢所現他只是相似,沒有實用;佛菩薩所現都有實用。(六)所做不同。二乘所現就是不能讓他有心;佛菩薩能化現無量人,可以叫所化的各各有心,各各去做不同的事,讓人覺得每個就跟真實的人一樣,有心有想,而二乘做不到。㈦所現不同。佛菩薩只現一個身,能讓大眾看到種種不同的人;能只出一聲,令人各各異聞;並能安住一處,現身十方,二乘不能。㈧化根用不同。菩薩是六根互用,眼睛、耳朵、鼻子等等都可以互用,但二乘不行。㈨自在不同。《涅槃經》說:諸佛菩薩,凡所做為,身心自在……身現大的時候,心不跟著增大;身現小,心也不小;形象現喜,心也不喜;形象現發愁,心也不發愁。這二乘不行。二乘得的神通比大乘差這麼多。

生到極樂世界得的是大乘不共的神通,更加上彌陀的殊勝願力,所以超越常規。宿命通自知無量劫時宿命所做善惡,例如釋尊在世時,有一個人來求出家,諸大弟子觀察這人的善根,直到八萬劫,都沒種善根,於是加以拒絕說:不行,你走吧。你沒有善根,不能出家。他就走了,路上碰到釋迦牟尼佛,跟佛說他要出家,釋迦牟尼佛收了,後來他得道了。大家說他沒有善根,佛說,你不知道,八萬劫前,他是打柴的,碰到老虎,他爬到樹上,老虎走了,他輕鬆地念了這一句「南無佛」。因此一念的善根,八萬劫後遇到釋迦牟尼佛還是出家了,還是得道了。佛神通沒有限量,遠超一切阿羅漢。《會疏》說:宿命通能知道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的宿命及所做的事,也能知道六道眾生各各的宿命和所做的事。得這個神通很有好處,日本澄憲師說:不知道宿命,你就對善不進,對惡不怕,於是懈怠。阿羅漢想到在地獄中受的苦,他就流汗,甚至流出血汗,知道可怕。阿羅漢得了通,所以不忘,一般眾生都忘了,地獄中人更健忘。在地獄中的,火燒著的銅柱,他見到是一個極美的女人,就過去擁抱,一抱就把自身燒枯了。燒枯了,風一吹又活了,活了他就不記得了,又看見美女又去抱,又燒了。一夜之間多少萬次,他始終記不住。阿羅漢記住了,想起來流血汗。他知道恐怖,就不敢再做惡,他來勸大家就非常親切。第二,知道宿命不會自高自大,你知道你過去所完成的功德,都是由於佛的加被。我們之所以能往生,不是由於自己的功德充分,而是由於阿彌陀佛的誓願。你把你多生的行業都加起來,要知道罪過很多,功德很微弱,而今日能得這殊勝的因緣,全因彌陀加被之力。這才知道全靠佛德,才深生感恩敬仰之心。

第七天眼通願,第八天耳通願。兩願合寫,願文是:「皆能洞視。徹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不得是願。不取正覺」。「洞視」。「徹聽」。洞是洞達,「洞視」是徹底看清楚。「徹聽」是全部都能清徹聽到。看到一切,聽到一切,所以能「知十方去來現在之事」。這兩句中就包括天眼通、天耳通,是第七、第八兩願。天眼通也叫做天眼智通,也叫做生死智通。為什麼叫做天眼?因為這是天道的人所得的眼,他能夠看到遠的、近的、粗的、細的一切的色。太細的人們看不見,這很顯然,蒼蠅腿上有多少細菌,我們看不見,要藉助於顯微鏡,要儀器,天眼就不用。太大的人也看不見,你一上北京北海的白塔就知道了,你就看見個圓圈,以自己的立足點當圓心,拿視力當半徑,於是你所看到的區域成為圓的。在圓圈以外,明明是有,但眼睛看不見,所以人的眼睛就很有障礙。而且這個天眼通,又叫生死智通,能夠知道眾生去來生死之相,能夠知道眾生死後生到哪裡去。《大智度論》裡講:天眼所能見的範圍是「自地」及「下地」。譬如一個欲界天的天人,他的「自地」是欲界天,「下地」是欲界天以下,人、修羅、畜生、鬼、地獄他都能看到;至於色界天、無色界天、佛菩薩的境界,超過他了,他就看不到了。天眼通遠勝肉眼,還在於天眼的「洞視」。肉眼只能見障內(障礙以內),例如眼前的牆壁是我們的障,牆壁以外我們就不見了。天眼不同,能透過牆壁,障以外一樣見,出世和世間種種的形色都不能障礙。再比較一下,龍樹菩薩說:小聲聞一般是能看一千個世界,「作意」(就是他入定了)能看到兩千國土;大聲聞多一點;緣覺又多一點;大緣覺不問作意不作意都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諸菩薩能見無量世界的事物。至於極樂世界的人民,《宋譯》中說:「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看百千俱胝(百萬)那由他(億)世界,粗細色相……」億可作十萬、百萬、千萬、萬萬,不管是哪一個數,連乘到一起正是一個非常大的數。今經說洞視十方,也即是能知能見無量世界。極樂世界的人所得天眼通,十方無量世界去來現在之事都能夠洞視,就是由於彌陀的願力,遠遠超過其他由報得或修禪定所得的通。

彌陀願海中天眼通一願,包含了啟迪人民修持的妙用。日本淨宗大德說:有的眾生看不到苦果,他就不怕種苦因。有了天眼,知道未來之事、各種苦果,所以畏怕就不造苦因;也看見樂的果,就修樂的因。肉眼看不見障外,不見地獄餓鬼的苦,不見自己過去身中父母師長正在受種種慘報,所以不思救濟,不肯精進修持。倘若親見親聞,你還忍心享樂嗎?還能繼續懈怠嗎?自然厭離心切,報恩思深。這就是天眼一願的重要意義。更進一步說,極樂人民的天眼,不但可以明照十方一切眾生生生死死、去去來來的相,並能普見無量塵數的佛國,於是他就可以發心以大圓普度的淨土法門,來救濟眾生,利樂萬物,廣使眾生同得真實之利。這才是本願的殊勝意義。

第八,「徹聽十方去來現在之事」,是天耳通願。天耳通能聽到障內障外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以及遠近粗細的一切語言與音聲。我們的聽力很有限,所聽到的聲音只是在幾十周波以上、幾萬周波以下這一小段里的聲波。幾萬周以上叫做超音波,有許多作用,但人耳聽不著了(肉眼所見的光也只是一段,紅光與紫光之間)。根據《魏譯》,天耳就是可以聽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都能受持。《唐譯》,天耳能聞「億那由他百千逾繕那(即由旬,舊傳為四十里)外說法」。極樂的耳通,不但能聞世間音聲,並且包括遍聞諸佛說法,這是極殊勝之處。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九、他心通願。】

第九他心通願。願文如上。大意是: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能知道無量無邊佛剎眾生心之所想。《會疏》說:我們來到極樂世界的聖眾,不需要修持,自然就能知道他心的情況。因為知道他心之所想所念,我才可以應其意樂隨緣接引。這願文中「億那由他百千佛剎」是他心通的廣度。另一問題是深度。例如唐代印度大耳三藏有他心通,他到中國,唐帝請南陽忠國師去考驗,國師頭兩度設心――看猴猻與看賽划船。大耳三藏都說對了。可是到了第三度,大耳瞠目結舌,不知所云。國師劈面打大耳一掌並說:「你這野狐精」。從這公案可以看出神通與明心見性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一般的他心通也只是大耳的水平,對於國師的心境,是無法測知的。但極樂人民的通,超越常情。《甄解》注釋《魏譯》中極樂人民的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他認為文中「下」字指眾生心念,其「上」就可知諸佛菩薩的心。二乘只能知凡夫與小乘的粗心,諸佛菩薩與極樂的菩薩能知佛心。

禪宗的話:「我此門實無一法與人。」什麼叫善知識?沒有一法與人,只是給人解粘去縛。你粘住了,撥一撥,不要粘住。你捆上了,我給你解開扣。這扣是你心裡的扣,首先須知道你的心念,並且又能知如來真實之意,方便的法門,所以就能解你的扣。極樂世界的聖眾具有極廣極深的他心通,就可以教化多方了。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十、神足通願。十一、遍供諸佛願。】

這一章把第十、第十一兩願合寫,文字十分簡潔,其中「周遍巡歷」顯第十神足通願,「供養諸佛」遍顯第十一遍供諸佛願。神足通也叫神足智通、神境智通、如意通、身通等等。《大論》說,如意通有三種:㈠是能到。能到有四種:第一是能飛如鳥,第二是移遠令近,把遠移到近(相對論也有這個提法,當你速度極快近於光速的時候,空間距離也在縮短)。第三此處沒,彼處出。這邊沒有了,那邊就出來了。第四就是一念能到。一念之間就到,一舉念就到。如意通的㈡是轉變。大能變小,小能變大,一能變多,多能變一,種種東西都能讓他轉變。一般外道的轉變,最久不過七日。過去傳說,有人從神仙學點金術,當他知道五百年後金子就不存在了,這人說你這術我不學了,學了之後就會叫五百年後的人遭災。金子又不是金子了,我寧可不學了。他的師父告訴他,你這一念,圓滿三千功德。可見外道的轉變不能永遠。㈢聖如意,是六塵之中,色聲香味觸,不可愛的不淨的東西,能夠讓它淨,觀成可愛的、清淨的;相反,也可使可愛淨物,觀成不淨的東西。這個聖如意,唯佛獨有。「神通自在」。生到極樂的人,都具足神通,自在顯現沒有障礙。「波羅蜜多」是到彼岸。因能徹底貫徹一切自行與化他的事,能同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所以說波羅蜜多。「於一念頃」。一念的時間前頭說過,只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就是一剎那。在極短的一念頃里,可以在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而且供養諸佛。這個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議的。周遍巡歷,表示他所游的國土非常廣,供養諸佛,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都在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時間之內全部完成,全顯極樂世界延促同時的事事無礙。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十二、定成正覺願。】

第十二定成正覺願。願文如上,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所有一切眾生,生到極樂我國,都遠離一切分別心,六根都寂然安靜。若有人不能決定成佛證入大涅槃,我決不成佛。本願往生者決定成佛,顯出彌陀的本心,就是一佛乘。所以《法華》佛最後說法,聲聞、緣覺是化城,沒有二乘、三乘,只有一佛乘。當佛說《法華》的時候,跟隨佛幾十年的大弟子,有五千人退席,不能聽。釋迦牟尼佛說「退亦佳矣」,沒有留他們。極樂世界就是都成佛,「二乘種不生」,這是大乘游履之處,二乘不能往生。善導大師對這個願安了四個名字:一個是必至滅度願,一個是證大涅槃願(阿羅漢是小涅槃),第三是無上涅槃願,第四也可以名為住相證果願。因為修淨土法門,觀佛也罷,念佛也罷,一般都認為,觀就有色相,念就有聲音,都是有相,要離相才證果。可是善導大師說,這是住相證果願。是住相仍然證果,這個提法提得很殊勝。至於密宗,是首楞嚴的精神。首楞嚴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顯法身,聲色皆實相,你住相就是住了實相,所以住相證果,這就同善導大師一致了。善導大師還說,修淨的人不要急於離相,但能依相專至,決定往生。所以念佛法門不要求你離相,你不要管離相不離相,就是老實念去,都可往生。這實是無上開示。《甄解》說:「高祖(日本人對於善導是尊敬到極點,稱他為高祖)願名太盡願意矣。」他極贊善導為本願所立的四個願名,認為這能徹底顯明願文的真實意。中國對於善導的尊敬不如日本,因為國內有一個傳說搞錯了,以為善導自殺了。錯了,記載有錯誤。自殺者是向大師問話的人,不是大師。現在本經願名是定成正覺願和善導大師這點相同的。善導大師在四十八願當中,特別挑了五願,叫做真實願。定成正覺、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諸佛稱嘆、十念必生,這五個願是四十八願中的真實願,也就是四十八願中的心要和核心,也就是彌陀宏願的心髓、彌陀的本心。要依照這個最簡單、最容易、最圓融、最頓速的徑路,念佛往生。

「遠離分別。諸根寂靜」。分別就是識別一切事呀理呀、這個和那個,種種的不一樣,它是以虛妄分別為體性。第六識就是分別識。本來平等,本來不二,但在這裡頭生出種種差別了,妄在本來無分別的法上分別出人呀我呀、是呀非呀,故稱為分別的惑。斷了這個惑轉為無分別智,所以第六識就轉為妙觀察智。願文中的「遠離分別」就是舍離分別的妄惑,了達「萬法一如」,真如就是萬法,萬法就是真如。「諸根寂靜」,六根都寂靜。「寂」是寂然,離開煩惱叫做寂。「靜」,安靜,絕除苦患叫做靜。《華嚴經》說:「觀寂靜法,離諸痴暗。」你在觀修寂靜這個法時,慧明自現,你就離開了愚昧和冥暗。釋迦牟尼四個字是寂默能仁。「牟尼」就是寂然、寂靜的意思。身、口、意都寂靜,稱為牟尼。身、口、意代表六根,身、口、意寂靜,就是經中的「諸根寂靜」,也就是涅槃的本性。

由於遠離了分別的妄惑,而眼、耳、鼻、舌等等諸根也都寂靜,相契於涅槃的實際理體。「決定成等正覺」就是決定成佛。「證大涅槃」。涅槃可翻成圓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妙德無不圓備,一切障礙無不消除)。「大涅槃」,指大乘的涅槃,它與小乘涅槃的分別有四個方面:㈠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大乘涅槃證這三德。小乘呢,三德之中只有解脫德。他解脫了,他沒有證法身,也沒有般若智慧。三德之中只具一德。㈡常樂我淨,菩薩具足常樂我淨。二乘的涅槃只有常、樂、淨,他也不滅了,他也很安樂,也很淨,但是法身真我他沒有見(常樂我淨這個我是真我,不是《金剛經》裡我相那個我)。㈢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大涅槃,兩個都離了,而小涅槃呢,他只離了分段生死(六道輪迴的生死斷了),變易生死還有,還要發大菩提心,還要經過四十二個位次,登妙覺位。每一個位次都是一個變易,也是個生死。㈣身智。大涅槃具無邊的身和智,小涅槃,灰身滅智。大涅槃和小涅槃不同(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也是有餘涅槃。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凡往生者將來都證大涅槃呀,怎麼能說咱們的世尊反是有餘涅槃呢?有一些說法,不管說的怎麼有名,我們一定要以聖言量為標準,不要貪新好奇)。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十三、光明無量願。十四、觸光安樂願。】

第十三光明無量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本願也就是善導大師五個真實願中的第二個。大意是:願自己成佛時自己光明不可限量,無邊無際,普照十方上下一切處所,所放光明要絕對的勝過一切佛光,要比日月的光超勝千萬億倍。光明遍一切處,光的功德妙用也就遍一切處,可以攝受度化的眾生也是無盡的,所以這是大悲方便之本,是報身佛的真實功德。我們大悲度生要有方便,所以光明遍照來攝客群生。日本望西師說,十方的虛空沒有邊際,所以國土也就沒有邊際;國土沒有邊際,所以國土中的眾生也沒有邊際;有無量的國土,就有無量的眾生。所以法藏大士這個大願不是只度一個地球上的全人類,而是各種眾生。還不只是一個地球,而是無量的地球、無量的天體。天體無邊,眾生無邊,所以佛的大悲也無邊,給眾生的利益也就沒有邊(見第十四觸光安樂願),而這個利益之深也是沒有邊際。正因從眾生出發,要讓眾生得到利益是沒有邊際,所以光也無邊。

「絕勝諸佛」。佛佛平等,怎麼又阿彌陀佛的佛光絕勝諸佛呀?這就如本經所說「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又「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這都因過去在因地願力各各不同,到成佛時,各各按照自己所發的願,自然成就,不須安排。法藏所發既是超勝諸佛的願,所以成佛時,威神光明在十方佛中最尊第一。法藏要「絕勝諸佛」,絕對不是逞能好勝,突出自己,而是切願自己對眾生的奉獻,給眾生的真實利益超過諸佛。所以彌陀稱為大願之王、諸佛之王,其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玄奘譯的阿彌陀經)中說:「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彼佛恆常不斷在放光,所以彌陀又號常照光。佛光明無量,所以號無量光;常照不斷,又號常照光,所以佛光「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一切凡光不能相比了。

第十四觸光安樂願。願文是:「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光明無量只是為了利益無量,任何一人見佛光照,或者佛光照到身上,都是當下就身安心樂。並且這種安樂不是世間任何安樂所能比的,這是一種清淨真實的極殊勝的安樂。於是自然就引起了他的慈心,自然勇於作善。更重要的是生起「來生我國」的宏願,因之他就會生到極樂淨土。所以真正見到阿彌陀光的人,都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本經《光明遍照品》說:「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垢」是污垢、惡濁,指種種的煩惱,這些就都消滅了,自然生出普共眾生同生極樂的善願。「身意柔軟」。娑婆眾生最大弱點是剛強難化,堅執情見,不肯放舍,所以難於化度。但一遇佛光身和意都一齊柔軟,諸佛才可施教,受教者才能得度。這就是遇光所得的法益。《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說:念佛法門是仗他力。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一切念佛眾生,永恆的攝取,而且一個也不捨棄。凡是遇光的人,都可以往生佛國。佛光的利益、佛願的宏廣、佛恩的深厚,都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總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十五、壽命無量願。十六、聲聞無數願。】

第十五,壽命無量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佛壽命以及聲聞天人壽命都是無量。佛的壽命無量,而且不但佛的壽命無量,國中的一切聲聞天人壽命都是無量。本願佛壽命無量,這是無量壽。無量壽,所以佛身常住,有無量的過去同未來,打破了時間。第十三光明無量願是無量光,所以遍滿十方虛空,光明所及之處,悉令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與安樂。《甄解》說:這無量光與無量壽兩願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因佛光遍一切處,佛的教化與攝受就遍一切;佛身常住,則眾生永有依靠與導師。《甄解》又說:「若約佛所證,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甄解》的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證的境界,那麼整個的四十八願都可以流入無量光壽法身。法身必定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無量光壽法身。從這個無量光壽法身,流現出彌陀一切大願、極樂依報正報一切功德。這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寶池啊、寶樹啊、宮殿啊、德風華雨等等,正報:彌陀、觀音、勢至等等一切聖眾,以及種種殊勝方便,都是從彌陀的法身所流現。所以這四十八願就包括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以及無量無邊攝客群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願顯的是法身功德。時常有很多人說,極樂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黃金為地等等,覺得沒有什麼興趣。實際這些黃金並不是說咱們世界的黃金貨幣,而都是真實法身哪。善導大師說: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顯的是法身。

「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日本澄憲師,他稱讚這是「淨土第一德」。在淨土饒益眾生的功德中,這是第一的大德。他打個比方說,極樂世界這樣十分殊勝:見佛聞法親近聖眾、無有退緣、處處增上,如果人不久之後仍然會死,那像個什麼,像個「玉杯無底」。一個極寶貴精美的玉杯沒有底,那有什麼用,再好也沒有用。生到極樂世界,倘若還是要死,死就是退緣的根本。所以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的功德。望西師說「諸樂根本,只在此願。」極樂世界沒有諸苦,但受諸樂,根本就在這個壽命無量的大願。在極樂國中,常見彌陀,恆聞妙法,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增上因緣,都是使你增上,流水、寶樹都在說法,聞香、吃飯,增長善根,一切一切使你增上,而且你想聽什麼法,就聽什麼法,更重要的是一聽就懂。極樂人民處處增上,沒有退緣,尤其是壽命無量,焉得不成佛!佛法難聞,不僅是說你沒機會聽見,而是你聽見了不懂,所以開經時要祈求「願解如來真實意」。極樂人民一聽就懂,又沒有退緣,壽命再無量,所以不管根器如何,臨終念佛能往生,都決定成佛。極樂世界殊勝就在此。

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願文是:「(國中聲聞無數)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總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弟子無量,我們不要擔心,極樂世界中人過多,人口密度過大,無法容納。愛因斯坦都已經了解:物質是人們的錯覺。不但極樂世界,連地獄都是如此,多人亦滿,一人亦滿。不管獄中人多人少,反正都是滿的,到處都是受罪的人。同樣,地獄也是化生的,生地獄不需要有父母,直接就進入了。或有人認為極樂國中有聲聞,與《悲華經》矛盾。《悲華經》說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悲華經》極樂國中「無有聲聞」,本經第十六願說「聲聞無數」,看來恰恰相反,其實本經的聲聞緣覺,是指往生的人在極樂中斷惑的情況。因為凡聖同居土中,凡夫就可以往生,凡夫當然沒有斷惑。若斷了見思惑,就是聲聞緣覺;斷了塵沙惑、無明惑,那就是菩薩;無明要是斷盡了就是佛。在往生人中,過去世中的修習偏於小乘,所以先斷見、思兩惑,這就叫做聲聞或緣覺。實際往生的人個個是大乘。《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這還可以參考《宋譯》的願文。也就是法藏比丘說的「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眾生,令生我剎(令生我剎,有佛力加持攝受之意),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請看這些聲聞緣覺,是什麼程度,他能到這麼多的寶剎去作佛事。作什麼佛事呀?要那兒的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他能作這樣的佛事,這個人還是聲聞緣覺嗎?當然不是,當然是大菩薩。若只是聲聞緣覺,就不聞他方佛名,也不想度生,也沒有想度眾生成佛的大願。可見西方極樂世界中所謂的聲聞緣覺,是指他斷惑所達到的水平。實在他已回小向大,是一佛乘的菩薩了。

至於極樂國土中,聲聞有多少,壽命有多少,願文說:「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總計校(計算)」,一塊都來計算,就好像大家的計算機都開動,都來算,也算不出這個數來。因為它是無量大,數學上叫做無限大,用∞來表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教化的領域,也就是一佛的國土。一小世界,用須彌山做中心,包括日月諸天和地球,叫做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因為大千世界是三度用千來乘世界,所以又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實際只是一個大千世界,並非是三千個。三千大千世界具有一千億個世界。我們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整個太陽系是不是一個最基本的世界,恐怕還不夠,因為要包括須彌山才算一世界),太陽系是銀河裡的一員,太陽也圍著銀河的中心在旋轉。這箇中心現在暫假定是黑洞(這是一個力量極大,場極強的這麼一個空間,是空的,成為一個天體的中心)。太陽圍著這個銀河的中心公轉一圈得兩萬萬年。咱們圍太陽轉一圈是一年。銀河裡有一千個恆星(相當於太陽)。現在我們可以這麼說,地球是太陽系裡的一員,太陽是銀河星雲的一員,宇宙有很多星雲,而銀河星雲也在運動。我們圍著銀河中心,銀河也在圍著它的中心運動。再大一層的宇宙是什麼,目前不清楚,大到什麼程度為止?現在科學已經告訴大家,其大是不可窮盡的(這個小也是不可窮盡的。小到原子,原子裡頭有原子核,原子核裡頭有中子、質子、電子。中子、質子都可以打破,電子也不是最小,現在有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東西叫中微子,但可預知,這也不是最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這個數目是大極了,都成了緣覺,都有極大的神通,運用他們的神通,一齊來計算,也算不出佛與人民的壽命是多長,緣覺人數是多少。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七、諸佛稱嘆願。】

第十七諸佛稱嘆願。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無量佛國裡面的無數的佛,假若不都在稱讚我的名號,演說我的功德和國土的善好,我不成佛。願文中「稱」是稱揚、宣稱,「嘆」是讚嘆、嘆賞。十方無量佛國無量諸佛全在讚嘆阿彌陀佛與極樂國土。願文說:我成佛的時候,十方無量的世界、無量的佛剎之中無數的佛,假若他不都在稱揚讚嘆我的名號,讚嘆我的功德、我的國土的殊勝與善妙,我就不成佛。換句話說,我要成佛的時候,十方的佛都在讚嘆稱揚我的名號、我的功德、我的國土之殊勝。實際正是如此。十方佛都稱讚,都勸他各各的國土的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望西師說:彌陀願中「此願至要」,「若無此願,何聞十方(如果沒有這個願,阿彌陀佛名號怎麼能十方都知道)。我等今值往生教者(我們今天能遇到往生的聖教),偏此願恩(偏屬於這個願的恩德)」。正是因為彌陀有第十七大願,所以我們今生能遇見這樣一個殊勝方便的法門。大家好好想一想,法藏大士當時願求聞名十方,是為什麼?那絕不是為了自己的知名度,而是心心念念都是為普攝十方一切眾生往生極樂,究竟成佛。如果沒有這個願,「十念必生」以及其它的願,也同於虛設。「十念必生」是無比殊勝,但根本就沒聽見過佛的名號,又怎麼會有十念,就連一念也不會有啊!

彌陀聖願不可思議,可從眼前的日常生活中,得到證明:我們常見中國人,不管男女老少,在歡喜時、憂悲時、憤恨時,都會情不自禁的從口裡跳出這句――阿彌陀佛,可是阿彌陀佛是遠在十萬億佛土的佛,可是他的名號卻人人都知。奇怪的是其他無量的佛,毗盧遮那佛、寶生佛、不空佛、藥師佛的名號,一般人都不知道。更奇怪的是,本鄉本土地球上的釋迦牟尼佛,反而知道的極少極少,甚至有些出家人也很生疏。你若指著廟中釋尊的寶像問他:「這是什麼佛?」常常遇到的答覆是「如來佛」。這就像一個學生對人介紹他的老師說:「這是系主任、教授。」只有職稱沒有名字。「如來」、「佛」都是佛的通號,其中沒有名字。這個事正是說明彌陀大願之力,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八、十念必生願。】

第十八,十念必生願,是彌陀大願的心中心。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至誠無上的信受之心和樂意往生的心,於是就把自己所種的一切善根,以清淨誠懇的心,念念相續回向到往生極樂國土,所念佛號,乃至少到只有臨終的十念(平素的十念法亦包括在內),都可以往生。此願若不成就,我不成佛。本願所要除開的唯獨是犯了十惡重罪還又誹謗正法的人。日本淨土宗繼承善導大師的遺教,對於本經和經中的第十八願,有很深的體會,他們的古德所發的讚辭,會使華夏的佛徒十分驚愕。例如說到《華嚴》是圓教,超勝於小、始、終、頓諸教所教經論,這些若同《華嚴》相比,那只有《華嚴》最真實。但《華嚴》和本經相比,那本經就更真實(從眾生獲益來說,雖在末法,念佛往生者仍然時常聽到)。本經若與四十八願相比,那四十八願是真實的。大願裡頭,各願來比較,那第十八願最真實。所以第十八願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中真實裡頭的真實。這是日本淨土宗繼承善導大師的評論。這同我國蕅益大師的提法是吻合的――《華嚴》、《法華》的秘藏和精髓,就都在這個淨土念佛法門之內。

「至心信樂」。至心是至誠的心,是誠懇到無以復加、登峰造極的心。《金光明經文句》:「至心者,徹到心源,盡心實際,故云至心。」例如,真實找到黃河的發源地,叫徹到其源。全顯本心的實際,才叫盡心實際。可見「至心」很深。初步說來,就是從自心本源自然流出、清淨無染、純正無雜的心。「至心信樂」,淺近的說就是以一種很真、很實、很誠、很純的心,一種很信受、很願意、很愛悅的心、很歡喜慶幸的心,我能聞到這樣的法,非常慶幸,這樣來信,這樣來高興,就是「至心信樂」了(「至心」底下還要解釋)。「心心回向」。「心心」是沒有雜染、清淨本然、真實純正的心。「心心」,心心相續、淨念相繼的心。「回」是迴轉,「向」是趣向。把自己所修的功德使它趣向於自己的期望,就叫「回向」。《往生論注》:「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普同眾生共見彌陀往生極樂是自己的期望,用自己一切功德,求達到這個目的,就是回向。《往生論注》所說,正與本經配合。「願生我國」正是回向的所期,正是日常所念「同生極樂國」。

「乃至十念」。淨宗的宗是信願持名。「至心信樂」主要是信,「願生其國」是願,「乃至十念」是持名。「乃至十念」是你念的不多,甚至你只念了十念,也可以往生。念多了就更好了。「十念」就是連續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或有人問,經中只說十念,沒有說持名呀?念佛有四種:持名、觀想、觀像、實相,經中但說「十念」,焉見得就是持名?這個問題――十念但指持名,有以下三種經證,確實無疑。(一)《宋譯》:「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發志誠心,堅固不退。彼命終時,我令無數苾芻現前圍繞,來迎彼人。經須臾間,得生我剎。」「念吾名號」只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做任何其他解釋。(二)《般舟經》裡頭還說:「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三)《觀經》下品下生的人,臨終之時,由於惡業,地獄猛火,一時現前,幸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無法觀想,乃教以持名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就可以證明,這裡說的「十念」我們可以確信無疑,就是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個人在臨終時看見地獄,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獄消滅,得到往生,這是我的一個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實情況。我的這個朋友姓王,江蘇有名的中醫,也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個闊公子,生活放蕩,青年得病,臨終時也是地獄相現了,十分恐怖,哀求他哥哥救濟。哥哥說:「趕緊念佛」。並請多人一齊助念,病人自己也念。他在母親逝世時曾念過佛,這個時候,地獄都看見了,還能說不信。轉眼那油鍋里就是自己啦!想不想躲開,所以這時念佛那就是真誠了。弟弟念了一陣之後就說:好了,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就走了。這就是二三十年之內的真事)。

有人懷疑,本願中是「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觀經》也是「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這個「至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心?「十念」到底是怎麼樣的念?對於這個問題,引證鳩摩羅什大師的話,是最恰當了。大師打個比方:譬如有人,在曠野荒郊,沒有人可以求救,碰見強盜了。他拿著槍,拿著刀,要來殺你。這人趕緊逃跑,拚命地跑,可是看見眼前有條河擋路,必須過河。但這可痲煩了,後頭有追兵,前頭有條河,要活命就得渡河。渡河的時候,我穿著衣服渡呀,游泳不方便啊;脫衣服,唉呀,又恐怕來不及了,他追上啦怎麼辦呢?此人這時心裡所想的就是這個事,怎麼過河,脫衣服還是不脫衣服?沒有別的考慮。他不會再想,我還有兩萬塊錢的帳,人家還沒還我呢,我怎麼找他要帳。不會想了。什麼事也不想了。這個時候就是想渡河,就只是一個念頭――渡河,沒有其他的念頭了。如果念佛的時候,和這個人一樣,心中只是一句佛號,沒有任何其它雜念,這就對了,就是「至心」。這樣念佛連續念到十句,就是十念。若能達到鳩摩羅什大師所說的至心,每一念中都具有無邊的一切功德。一就是一切。你萬緣放下,一切污染都沒有了,這是「無所住」;可是自心中一句體具萬德的佛號,歷歷孤明,相續不斷,這是「生其心」。於是《金剛經》無住生心的妙諦,便在念佛時刻中,暗合道妙,自然達到了。無住生心的功德,不可思議。只要老老實實、綿綿密密地念去,自然暗合道妙。你念念之中就離念了,念而無念哪,所以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是最容易。這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所以蓮池大師說:《觀經》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念念是理一心,所以念念都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想一想,八十億劫是多麼長的時間,生死重罪是什麼樣的罪?八十億劫這麼長時間所犯的一切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就消滅了,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妙用。所以蓮池大師稱為彌陀化身,指明箇中原因,《觀經》中所說十念,念念是理一心哪。到了理一心自然破無明,見法身,功德不可思議。淨土法門老實平常,所以夏老師《淨語》詩中有兩句:「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人們不知道,總喜歡玄妙,不知道越求玄妙就距道越遠。老實念佛,暗合道妙,自自然然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金剛般若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彌, 勒發問經》的隱密十念(初地以上菩薩才能具足),以及禪、密、戒、定無邊殊勝功德,都在一聲佛號之中。以凡夫生滅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最為容易。念佛為什麼有這樣殊勝功德?因為念佛暗合實相。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是五逆他可以往生了,但本經多了一個誹謗正法,所以不能往生。「誹謗」,誹的意思跟謗字一樣,就是把人家的罪惡說得超過實際情況,就叫做謗。說別人的壞話,添枝加葉,超過事實,就成為謗。你所謗的是佛法,謗的是大德,你的罪就極大。所以五逆仍可往生,加上謗正法就不能往生。又有人就設問,五逆不謗正法可以往生,只謗正法不五逆,可以不可以往生啊?在一般人想,這只是說說而已,寫寫文章而已,沒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等的重罪,那麼可以往生吧?恰恰你想錯了!不行。二祖曇鸞說的。他接著說:五逆十惡,入了阿鼻地獄,在這個世界毀滅的時候,一個大爆炸,地獄也空了,那麼地獄的罪人也就都解放了。但是謗法的人,碰見這樣的情況,照樣不能解放,要轉移到其它世界的地獄去受罪。為什麼誹謗正法的罪這樣重,曇鸞大士開示得很好。五逆罪人為什麼犯五逆呀?因為他不知正法嘛。如果知道因果報應,為善得福,為惡受報,應求解脫,解除這些貪嗔痴。他聞了這些正法,他就不會五逆了。所以五逆的根源,就在於沒有正法。因此你謗正法,你的罪就比五逆還重。

善導大師於四十八願中,選出真實五願,在五願里更選第十八願是核心裡的核心。所以在《事贊》裡說:「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這就是說:每一條願,都是第十八願的引申。《甄解》繼承大師,同樣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又說:「謂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因為此願就是攝客群生都能往生,都能證入無量光壽的誓願海的無上大願,顯出彌陀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普令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第十八願主張信願持名。名號是什麼?名號就是佛所證的實德。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密教的話,「聲字皆實相」。《首楞嚴》中,「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聲字都是實相,所以名號就是佛德。聲字就是實相,所以十念必生願的功德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十九、聞名發心愿。二十、臨終接引願。】

第十九是聞名發心愿(「臨壽終時」以下是第二十願)。願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既發大心,必有大行,所以勤修種種功德,依佛的教導,堅定進修六度,不怕任何挫折與阻撓,自心堅固決不退轉。並且用所修一切善根,回向淨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專一其心,持念佛號,白天與黑夜都沒有間斷。以下便是臨終接引願,這樣修持必得接引往生的勝果。

本願的重點在「發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本經的綱宗,經中多處提到。為了大家能深入了解,所以每處都要集古代大德以及經論中殊勝開示,來作注釋。譬如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遠近高低所見不同。所以廣引諸家之說,只是為了介紹一個完整的「廬山」。但勝義菩提心也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注中種種言說只是指月的標而已。

菩提心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結合一體的心。譬如油燈,要有燈心、油與光明才是明燈。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譬如迦陵頻伽的幼雛,還沒有從蛋殼裡出來,它發出的音聲已經超過一切諸鳥。十方眾生一聞彌陀名號,就發起菩提心,這實在是阿彌陀佛的無上恩德、無上慈力。

「發菩提心」。現引證唐代朝鮮國淨宗大德元曉師在所著的《宗要》裡面的文字。他說菩提心有兩種:(一)是隨事發心,也稱緣事菩提心,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二)是順理髮心,也就是緣理的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勝義菩提心(勝義就是指第一義諦、勝義諦)。第一種跟四宏誓願是一致的。「煩惱無邊誓願斷」,是如來斷德的正因。「法門無盡誓願學」,是如來智德的正因。「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如來恩德的正因。所以斷德、智德、恩德,合起來就是無上菩提之果,「無上菩提誓願證」。以上斷、智、恩德三心,就是無上菩提的因。從妙因花就結成如來無上菩提的妙果。蓮花裡面的蓮蓬,與花落成熟的蓮蓬,雖然只是一個蓮實,但它的初生與成熟仍有極大的差別。可是成熟的蓮蓬中的一切都是從初生的幼果而來,成熟時所含也即是初生時的所含,所以經里說「發心畢竟二無別」。此下還有三句是:「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大家要知道,在這兩個心裡,初發心的人,自己尚未得度,可是首先去度脫的不是自己,而是「他」。自己仍在苦海,可是先救別人,所以說初發心更難哪。在這樣的煩惱惡濁之中,能發起菩提心,就跟火里生出蓮花一樣,「是故我禮初發心」。

(二)順理髮心。《宗要》說:「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首先應該相信和理解,一切諸法,都象幻術所現,象夢中所見。《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真正相信諸法都同幻夢。「非有非無」。一般人不是著有邊,就是著空邊。應知「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佛所以說諸法都是空,就因為眾生著了「有」,就告訴你是空,你若因此就著於空,那麼諸佛也無法度你了。所以就是「非有非無」,不落空有二邊,才是《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深義。不落二邊,才顯真諦。真諦是什麼?那是「離言絕慮」,須要離開言說,斷絕思慮。所以「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行不到處」是指眾生心行所不能達到的地方。常說「心行路絕」,也正是同義。心的行處也是指思慮所及之處,人們怎樣「行」到這個「行不到處」呢?那就必須除盡你的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要先證到無所得,才能遠離一切顛倒妄想,證究竟涅槃,成無上正等正覺。一般修行人總是有求,有得:求妻求子,求富求貴,求吉祥,求長壽;稍好一點的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說法利生,想開悟,成為什麼什麼。總之都是有所得心,都在思慮之中,再加上唯喜高談闊論,最多只是相似般若。所以經云:末法中,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只如麟角。所以應該是「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不是說無,是不見,不見什麼?不見他們的分別),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撥無就是排除)。」不見有煩惱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這樣就契合中道了。有善法可修,有煩惱可除,這就著到「有」邊了;另一個,沒有可斷,沒有可修,又著到「空」邊。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不妨仍有煩惱可斷,善法可修,這正合《金剛經》無眾生可度,仍終日度生的妙義。「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就是說,雖然仍願斷盡煩惱,修盡善法,可是不違反無願三昧;雖願度盡一切眾生,可是心中沒有能度的我與所度的人,這樣才不落二邊,隨順於空三昧,隨順於無相三昧。空、無相、無願稱為三三昧,也叫做三解脫門。但是一般都把空與無相等體會偏了,成了頑空,把這個無相的「無」字當作「沒有」講了,當成龜毛兔角,墮入斷滅見了。

《金剛經》:「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的心是不可思議,發起這心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這是順理髮菩提心。隨事發心的人若遇退緣,可能退失本願,這是缺點。例如舍利弗,發菩薩心己修到六住,再前進一步,修到七住就不退墮了。可是遇見有人向他乞討眼睛配藥治病,他割了一個給他,誰知那人說左右不對,不能入藥,於是忍心割了第二個,那人接到眼睛,用鼻子聞了一下,說這眼臭的,扔在地上,拿腳給踩掉了。舍利弗自想:這個大乘的行持,我辦不了,算了,我別度人啦,還是自度吧。他就退心了。所以這依事發心是可退失的,舍利弗是很好的例子。順理髮心,沒有退轉。因為所順的是理,就沒有可退之因了,菩薩性人才能發起(決定成菩薩的人是菩薩性)。這樣發心,功德無邊,諸佛窮劫來說這個發心的功德也說不盡。

《勸發菩提心文》裡頭說:「發菩提心,諸善中王。」又引《華嚴》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忘了菩提心,去修種種善法,這是為魔作事業。《無量壽經起信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佛是什麼?佛者覺也,三覺圓滿就是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眾生妄執成為不覺。背離六塵,反合本覺,叫做始覺。始本不離,直趨究竟,大覺圓滿,就是成佛。所以菩提心是諸佛的本源、「眾生之慧命」。我們應該知道:慧命比我們生命重要億萬倍。你有生命,這是人身的壽命,不見得有慧命。以廣大甚深的智慧當作生命叫做慧命。又諸佛法身拿智慧當壽命,所以叫做慧命。《四教儀》說,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傷害慧命,忘失法身。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這是因小失大。這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所以佛教中,師恩比父母恩重。父母給你的是你的身體和生命,善知識給你的是慧命。因為菩提心是佛本源與眾生的慧命,所以「才發此心,已成佛道」。發心是因,成佛是果。圓教妙法,因果同時,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本經是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見發菩提心是首要的事。

「修諸功德……晝夜不斷」。發了大心,自然生起大行。倘若不修大行,證明所發的心只是狂妄的心,所以應修下文中種種功德。首先是「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大行之中,首先是信修六度(六度包括萬行)堅決固定,不因任何原因退轉改變。「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又用修習六度萬行的種種善根,回向到求生極樂世界。「一心念我」。「一」,在這裡指的是純一堅定的信心,這個心不被他心所轉換,不會被別的心:什麼貪求心、憎恨心、愚痴心、淫慾心,侵占奪走你的信念。《教行信證》說「信心即是一心」。因為信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實清淨純一的信心。「一心念我」。《止觀》說:「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余緣。」一心念佛,就是念時心中專一,只有這句佛號。念時萬緣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沒有任何其他念頭,就是「心不余緣」。這樣念就是一心念。所以願文中「一心念我(佛)」的意思,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就這麼專念,行也念,坐也念,臥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之間都不離開這句佛號。當年他在長安教大家念佛,長安城裡頭沒有不念佛的。善導大師念佛,每念一句佛,口中就一道光明。「晝夜不斷」。《淨修捷要》說:「始(覺)本(覺)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又《淨語》:「念佛即是自心現。」所以念佛是直接趨向大覺的道路,若暫爾之間,打失了這一句,便立即墮在無明之中。所以願中指出,應該念念相繼,白天黑夜都不間斷。大家應注意:持名往生確是易行道,比任何其它法門容易億萬倍,但也絕不是悠悠忽忽所能成功的。本願是一氣貫通的,真發了菩提心,必然會走上一心專念,無有間斷的道路。若不肯這樣做,就證明他還沒有真發菩提心。

第二十臨終接引願。以上第十九是因,本願是修因所得的果。願文大意是:如以上發心勤修,念佛不斷,求生淨土的人,在臨命終時,我(阿彌陀佛)同西方眾多的大菩薩,一齊出現在這人之前,接引他往生,只經過大約四十八分鐘的時間,就已生到極樂國土,成為不退轉菩薩。這願若不成就,我不成佛。這個臨終接引願十分重要,因為在臨終時正是極度的昏亂與顛倒。宋代靈芝大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正當臨終的人識神已經昏亂,不能做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作的善事、所作的惡事,在你自己八識心田所留的種子都要發現。人在臨死時,他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出現。作了壞事心裡非常痛苦,有的會起惡念,或起邪念。例如有人一生吃素,臨終忽然要吃肉;有的修行了幾十年,臨終罵佛,種類很多。或者貪戀世間,不能放下;或者猖狂發瘋,種種惡相,都叫做顛倒。所以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已經苦不可言,再加上顛倒,這個時候想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要沒有特殊的修持,那就是不可能了。現在所憑仗的,唯賴彌陀大願的加被。《圓中鈔》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雖然能念佛,可是他浩浩蕩蕩如同洪水一般的見惑、思惑,實在並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連伏都沒有伏呀。壓伏一下都沒有辦到,在這種情況下,而能在臨終的時候,「心不顛倒」,能念佛,不是自力而能主持,單靠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的。專靠自力,不能主持,所以全仗阿彌陀佛前來拔除業障救濟。這個時候,完全是仗彌陀來接引救濟的大力。雖然本不是正念,可是能生正念。所以「心不顛倒」,往生極樂,這全仗佛的加被力。

大家日常念誦的《阿彌陀經》,在秦代鳩摩羅什大師所譯,這段的經文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羅什大師因為「秦人尚簡」(中國人喜歡文字簡要),所以譯文極簡,但仍可體會到,臨終的人所以能心不顛倒,往生極樂,是因為佛與聖眾現在其前。至於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叫做《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字較詳,經義明顯。經文是:「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從經文可見,是由於阿彌陀佛慈悲加佑,臨終的人,心不顛倒昏亂,正念分明,隨佛往生。《悲華經》,就更加清楚,經文是:「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他看見佛來接了,就歡喜了,放心了。佛這個時候,「入無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故得寶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以上的《悲華經》文,更加詳盡。因佛來接,臨終之人,生大歡喜心。佛當即入無翳三昧,因這個三昧的加持力,佛為他演說妙法,當他聞法之後,當下斷除一切苦惱,如夢初醒,如一燈照破了千年的積暗,所以出生大歡喜心。

這個「大」字,不是與小相對的大,是絕對的「大」,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當下就證入寶寘三昧,因為這個三昧的力量,心能安住正念,並得無生法忍(安住在無生法中,八地以上菩薩才能完全契證),所以命終之後,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唐譯本》與《悲華經》幫助《秦譯》顯明淨土法門是他力門果教派。這與本經願文完全一致。

「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翻譯華文就是不退轉,這是菩薩的階位。不退有三類:第一是位不退,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已經作了聖人的同流(入聖流),不再往下退變為凡夫了。藏教的初果,已入了聖流,他就不是凡夫了。第二、行不退。永恆是度生的大乘行,不再退為只求自度的二乘,度生之行不退,藏教根本沒有資格。第三、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就是如來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每一念都流入如來智慧之海,那遠遠不是凡夫了。這需要別教的初地才到念不退。別教是純一大乘的教,別教的菩薩正是通常所說地上菩薩,這才能到念不退。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正因為念念都是如來智慧,所以別教地上菩薩才能達到這個境界。遠離兩邊,妙契中道,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才開始證到念不退。可是本願十方眾生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要解》又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也同於地上菩薩同證三不退,這實在是十方世界之所無,極樂淨土所獨有。凡夫去了就是阿鞞跋致。他雖然是阿鞞跋致,他不退轉了,可是他還是凡夫;雖是凡夫,可是他已是阿惟越致。此土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一般還都是生到凡聖同居土,你不是生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所以還是容易去呀。那往生之後所貴者,就是成為阿鞞跋致。所以十方諸佛讚嘆,就是如此。又容易又殊勝。你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不殊勝。殊勝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得到。往生極樂是第一的容易、第一的殊勝。極容易極殊勝同時並得,真是不可思議。所以蕅益大師讚嘆:是十方世界之所無,唯極樂所獨有。如是勝異超絕(勝是殊勝,異是奇異,超是超出,絕是絕妙),言思莫及。「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蕅益大師的讚嘆,是發自肺腑。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這樣的超情離見,這是極樂唯一獨特超異之處,凡夫往生都不退轉,並壽命無量,所以都是決定成佛,這不是凡夫卜度計較的思維心所能測。如果不是當人的妙明真心、眾生本有的佛性登峰造極,持名的奇異功德,彌陀大願的弘力,如何能有這樣殊勝的妙果。這正是六字洪名一乘願海的不可思議功德。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一、悔過得生願。】

第二十一悔過得生願,重點在悔過。本願前部與第十九願非常接近,願文大意是:十方眾生聽到彌陀名號,就至心嚮往,一心想念極樂國土,並且發菩提心,非常堅固沒有退轉,培植眾德的根本,勸修種種功德,廣種善根,念佛是諸善中王,當然都在勤修,並用至誠的心來回向,求生極樂,沒有不遂心如願的。把這一段與第十九願相比較,兩者基本相同,唯一重要差別,第十九願中「一心念我。晝夜不斷」是專修持名,本願是「植眾德本」,是兼修或其它不同於專修的修持。這不宜把植眾德本也是專念名號,那便與第十九願重複。這是不應該出現的。第十八、十九兩願都是專重持名,本經的綱宗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足證專修持名是淨土正宗。但從古至今持咒誦經參禪以及種種兼修而得到往生的,也常見於多種著述之中,這正在本願所攝之內。最明顯的例子,蕅益大師說:參禪的人不必放棄禪改修念佛,只要把參禪功德回向極樂就對了。大師真不愧為「真佛眼」,是開顯彌陀本心的大善知識。

本願以下闡明悔過得生的特點。「若有宿惡」。過去多生直到今世所造下的罪惡,叫做宿惡。一般人肯定是有,往往不自知,若有人聽到佛的名號,尊法重道也差別很大。罪只有從懺悔滅,你不能夠以你做好事來贖罪。做好事得福報,做壞事是惡報。你要消這個報,你只有靠懺悔。承認自己的罪惡,虔修懺法,痛心悔改,誓不再犯,學道行善,持經持戒,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人在壽命終了之後,不會再墮三惡道,立即生到極樂國土。按他生前的罪惡原本應該入三惡道,但以彌陀大願加被,直接往生極樂。既生極樂,就永不再入三惡道,這就是一乘願海的無邊功德。所以此土人民縱有宿業重罪都可帶業往生。目前海外有人認為,不能帶業往生,消業才能往生;也有人說帶業往生是帶善業。這都不合經義。第一願中「不復更墮惡趣」與本願的「不復更三惡道」都表明往生的人仍有再入三惡道的罪業,現因彌陀大願加被,往生極樂,不再墮三惡道,所以帶業往生之說是肯定的,歷見於種種古德的偉著,不能否定。至於帶業必須是指惡業,若帶善業,那就用不著說了。至於消業之說,請看蕅益大師所說:念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人每天早中晚三個單元的時間,都在念佛,每念都消八十億劫重罪,念一百年,所能消者,只是像人手爪甲上所帶的一點點土,所沒有消的還像整個地球的土。請問這業怎樣消?所以萬不可用消業往生來代替帶業往生,那樣的話就沒有淨土宗是易行道的說法了。據筆者之意,消業兩字也有重要性,本願中的悔改,就表明願意消業。只要你肯消業,知道自己有業,肯去消業,符合本願指示去修持,你這一生消不完的罪業不管有多少,你往生的時候,都可以帶,阿彌陀佛給你全部承包了,都可以託運。如果你有業,就是不肯消,那你往生不了,因為消業才是本願的悔改行動表示。所以你肯消業,不管你還有多少未消的罪業,都可以帶。根本不肯消業,那你也往生不了。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二、國無女人願。二十三、厭女轉男願。二十四、蓮華化生願。】

第二十二國無女人願。願文就是開頭這兩句,就是說,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土之內,沒有婦女,都是男子。這正是極樂世界沒有退緣的主要原因之一。經中說,人世中男女間的愛欲,是學道最大的障礙。所幸只有這一個,若再有相等的另一個,那麼一切人世間眾生都沒有希望解脫了。現在極樂只有男子,所以這致命的障礙也沒有了。

第二十三厭女轉男願。願文是從「若有女人」到「來我剎土」(共八句)。願文大意是:若有女人,聞我名字,能得到清淨無染、無疑無垢、遠離煩惱過惡的信心,發菩提心,厭惡與憂患女身,覺得自己這個女身可厭、可慮,於是希望捨棄女身。這位女修行有了清淨信,又發了菩提心,必有修持,並且求生極樂,在命終之後,立即化為男子,往生極樂我剎土。這願既表示有願必滿,有人厭惡自己的女身,在往生時自然化為男子,再者表示極樂國中沒有婦女,十方世界的女性,只要如法修持,並厭患女身,在臨終時,自然轉成男子,隨即往生。例如《法華經》龍女成佛,當時也是先化成男子然後立即成佛(在密教中,女身也可成佛)。

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大意是:十方世界種種眾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在七寶池蓮華中化生,是在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蓮華里變化生長出來,所以叫蓮華化生。這是超於胎卵濕化四生的化生,不需要父母,不需要外緣,就是只需往生者的功德和彌陀的願力相應,就自然化現而有身。在《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光明赫奕。」所以不是血肉之軀,也不需要父母,都在蓮華中化身。至於為什麼要用蓮華呢?根據《大日經疏》,世間喜歡蓮華,因為蓮華很吉祥。很清淨,出污泥而不染。在密法方面,也是認為妙法蓮華最秘密吉祥。又天台宗說:蓮華中表極殊勝的大法:(一)花多果多。有的他是有花無果,有的有果無花(無花果),但蓮花是有花有果,不但是有花有果,而且是花也多,果也多。你看花里有很多瓣,果里有很多蓮子。(二)它不但花多果多,蓮華最殊勝的意思,是「因果同時」,表現了最殊勝之法,也就是很難信之法、很難思之法,因和果同時出現了。我們一般的想法,是從因到果,是先有因而後有果,這就是一般的漸教了,那就三大阿僧祗劫不斷的種因,不斷的得果,不斷的輾轉增上,但圓頓之教,因果同時。所以淨土宗說「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那麼你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因果同時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九品蓮華,正是顯大日如來的密意,蓮華是最秘密最吉祥。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二十六、聞名得福願。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第二十五天人禮敬願,以及聞名得福、修殊勝行兩願都沒有提到往生,可見不是所有念佛的人個個都能往生,只有認真如法修持的人才能如願。還有一些呢,肯定可以得好處(天人禮敬、得福、來生修梵行都是好處),但不能往生。所以這三個願,是指著這個雖然聞名,雖然也信樂,雖然也禮拜歸命,也來修菩薩行,修種種善,但是缺少發菩提心與一向專念,功德不足,不能如願。第二十五願大意: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聽到我的名字,就歡喜信受,虔誠禮拜皈依,用清淨心修習六度萬行菩薩所行之法,種種天界以及世間有情,對於這人沒有不尊敬的。第二十六聞名得福願:「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願文中多見這個「聞」字,這個聞包括了信受,不等於一經於耳。由於聞名包括相信和接受,所以聞名得福。雖不能往生,但壽終以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最要緊的還是意根。這個人很明白,不糊塗,不顛倒,沒有精神病。最苦的是精神病。

第二十七修殊勝行願。大意是:由於聞名信受,所以得二十六願的福,但更重要的是「常修殊勝梵行」。梵行是清淨的行,一般是指的離欲的行。這個梵字,指的是梵天。梵天是色界天。梵天就無欲了。這個梵天雖然有形色,但已經不是血肉之軀了,所以離開了淫慾。按一般的修持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這個男女之間的肉體關係,就沒有資格生到梵天了,可見生天也不容易。所以橫出三界,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梵行是清淨無欲之行,《法華經嘉祥疏》說:通說則是一切的戒都叫作梵行,特別說斷淫是梵行。另外一個解釋就更深入了,他說:「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所以梵行是根本法輪大涅槃,是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圓滿的大涅槃。達到大涅槃之行就是真正梵行。經中說修殊勝梵行,包括以上兩個意思。因為聞名信受的功德實在不可思議,所以來生可望達到這樣甚深的境界。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二十八、國無不善願。二十九、住正定聚願。三十、樂如漏盡願。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第二十八國無不善願。願文是:「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阿彌陀經》:「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極樂國中沒有三惡道,連名字都沒有,更何況有實。這些鸚鵡、孔雀等等,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生。本經中是「無不善名」,那就不僅是沒有惡道的名字,並且擴大到沒有一切不善之名,於是龍樹大士的解釋很合本經。龍樹大士說:「彼尊佛剎無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乃至無有諸趣惡知識。」我們現在就有種種的惡知識,他以善知識的面貌出現,自稱法王、活佛、種種大法師,而實際他是惡知識,是假冒別人商標和包裝的假藥。所以現在修道之難就難於分別善知識與惡知識。要尊師重道,可是你尊的是什麼樣的師?你重的是什麼道?你從惡知識那兒來一點邪道,你要去尊重,最後就同《楞嚴》所說的:「師及弟子,俱陷王難,死墮無間獄。」所以極樂世界沒有諸趣的惡知識,天趣的(天魔)、人趣的(盜名欺世為非作歹的假佛徒)、修羅趣的(撓亂正教的阿修羅)、畜牲趣的(例如中國北方的黃白鬍柳)、鬼趣的(種種邪惡鬼神)。當然地獄趣不會成惡知識了,他不自由。

第二十九住正定聚願。願文:「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大意是:生在極樂不但是形狀相同,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並且心也同一,都是「住於定聚」,安住在正定之中。聚就是類,也就是安住在正定這一類之中。「正定聚」也叫不退轉,就是阿鞞跋致。眾生可分為三類,也可以說分為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這麼三類。這三類的劃分有三種不同:(一)以必墮六趣為邪定,像人已在六趣,以及必然要墮到六趣的都是邪定。以一定會要達到菩提果的,叫正定。在這兩者中間,這叫做不定。這樣劃分三類,邪定就很低了。(二)就是說,必定證悟的是正定。決定不會證悟的是邪定。例如現在有人跟著這些邪惡知識,修他的邪法,入他的邪定,那怎麼能證?怎麼能悟?都不可能了,所以是邪定聚。介乎二者之中的,就是不定聚,有緣就會證悟,無緣就證悟不了。(三)《起信論》說,在十信位以前,就是還沒有達到十信的人,都叫邪定。在別教的十住位以上才是正定,這是大乘正定聚,決定成功了。在十信位是不定,十信位的人,就如春風中的柳絮,隨風上上下下,升沉不定。所以修行的人,不要認為我有水平,其實這個水平不見得會保持得住。十信位尚如柳絮忽上忽下,何況連信位都沒有到,所以我們今生必須要討個決斷,其中最殊勝方便的法,就是求生淨土。憑佛大願的力量,極樂人民都入正定聚。龍樹菩薩說:以信佛的因緣,願意生到淨土,發菩提心修行種種功德。以佛的願力的緣故,行人得到往生。由於佛願力的加持,都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以上龍樹大士法語正好解釋本願。

以上所說凡夫往生淨土,雖未斷惑仍是凡夫,但都入正定聚,都是阿鞞跋致,這已令人震驚了,可是善導大師還有更令人震驚的話,大師開示說:本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意」,就是說彌陀這條願也包括我們仍在地球生活還沒有往生的修習淨業的人。大師是依據經中二十二品裡頭(原是唐譯)「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若當生」怎麼講?應當生,還沒生。咱們算不算?你現在雖然沒有往生,沒有!你還是個人,但憑彌陀大願之力,你臨終會往生,你現在人世就已經住於正定之聚,超過十信位,不是升沉不定了。這才叫不可思議之法,所以大恩大德。又《阿彌陀經》:「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要發了願,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轉了,就是正定聚。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就在這裡。所以善導大師就說,這個願也具現生不退之密義。

第三十樂如漏盡願。願文是:「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大意是:心中清涼,永遠離開遍體如燒、心中如焚的苦惱。不但除苦,而且所受快樂,像得了漏盡通的比丘,就是證了阿羅漢。《法華經》說:「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大智度論》說:「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正是本願的「永離熱惱,心得清涼」。往生極樂國土即是進入清涼池,身心清涼,一切都是殊勝、美妙,所以就永離熱惱,但受諸樂,所受的快樂「猶如漏盡比丘」。「漏」是洩漏,也就是煩惱的另外一個名字。因為有煩惱存在和活動,你的心就被它所牽引,念念都是在煩惱之中,一念接一念,煩惱不斷。這心跟著煩惱跑,就像器件漏水,總有水外流,所以叫做漏。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門,天天流泄煩惱。斷盡煩惱的比丘,沒有煩惱了,稱為漏盡比丘,就是阿羅漢。這個通叫漏盡通。前五種通是有漏通,天耳天眼等等的。第六通才是無漏通。有漏通,其他的外道邪魔,都可以得到,唯除漏盡。當然漏盡了那就不是外道,而是阿羅漢。所以漏盡比丘,沒有染著,這個樂是真樂,是大乘的法樂。所以就是說,極樂國中的人,有的雖然仍是凡夫,但是沒有熱惱,清涼安樂,如同漏盡比丘。這種法樂法喜,不是世間的一切快樂所能相比於萬一。

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願文是:「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若起心動念,去貪求留戀執著計較自己的色身,我就不成佛。這條願正是破除身見的良藥,身見是見惑的第一位,因為許多修行人是附法外道(名為佛教徒,可是有外道思想),他們有嚴重的身見。雖也念佛誦經,可是心中還是留戀自己的這個身,考慮這個身,老為這個身作打算,就是吃點什麼,煉點什麼,研究種種的養身之術,如何把這個身體保養好,修煉好;或想肉身在世間多呆一會兒,最好是長生不老;或者修出新的身,成為金仙,這都是貪計自身,執著有一個我的身體,而貪著計較。《會疏》說,於自己的身體妄自執著,所以有愛,有憎,有違,有順,就有這些分別。《往生論》說:若人老是供養恭敬自身心,

障礙菩提心。老想保護這個身,換句話說,就是執我。大乘行人要破我,無我。貪計身心和無我是矛盾的。《金剛經》:「若人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所以先要去人我,然後去法我,極樂世界人民都沒有貪計自身的想念。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二、那羅延身願。三十三、光明慧辯願。三十四、善談法要願。】

本段有三願。開頭兩句(「生我國者。善根無量」)是三願共同之處,所以總述在前面。善根是身口意三方面所行的善,非常堅固不能拔動,所以叫根;又因行善可以生其它善果,所以叫做根。

第三十二那羅延身願。願文是:「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大意是:往生極樂的人,都得到那羅延金剛的金剛身,具有非常堅強牢固的力量。其中「金剛」,梵語就是跋折羅,翻成金剛,是金屬中最堅硬的寶物,色如紫英,可以切玉,看來即是印度出產的金剛石,俗稱鑽石,硬度最高,可以裁玻璃。金剛又是金剛杵的簡名。金剛杵本來是印度的一種武器,密宗拿來表示堅利的智慧。所以《大日經疏》說,伐折羅(即跋折羅)是「如來金剛智印」。《仁王經念誦儀軌》裡頭說:「手持金剛杵者,表起正智,猶如金剛。」所以我們學佛,關鍵在於智慧。有人只是求禪定、神通,都不究竟,成佛關要就是智慧。唯識宗最後是轉八識成四智,八識能轉成四智就成功了,所以成功就因智慧。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因智慧才能顯現本有的法身,因智慧才能斷盡煩惱妄想得到解脫。所以密教《仁王經念誦儀軌》手持金剛杵表示行人發起正智,這個智慧如同金剛,能破一切,但不被一切所破。「那羅延」,譯成勝力或堅牢,有四種含義:(一)是梵天王的另外一種名號。(二)是天力士的別名。(三)那羅延天三面,乘鳥,表示飛空,是佛的化身。(四)那羅延金剛是十九執金剛之一,《維摩經》稱之為那羅延菩薩。從以上顯教經論可知,願文中「金剛那羅延」是指天界那羅延力士,手持金剛杵,具有金剛身與堅固力。至於密教中,執金剛、金剛手、金剛薩埵是一個名字的不同翻譯。

根據《仁王經念誦儀軌》金剛手菩薩就是普賢菩薩。《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即從如來得持金剛杵。其金剛杵(一般是五股)五智所成,故名金剛手。」經中指出金剛手是證法身的大士,所以顯教稱之為菩薩,密教稱為金剛。按密教之義,金剛就是現威猛相的佛,又指出就是普賢,這裡的普賢是指他的果位,稱為普賢王如來,所以不宜只看作是護法。金剛手是從佛得到與執持金剛杵,此杵乃表法,這是五智所成。密教在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之上更加法界體性智成五智。金剛杵一般五股,表是五智所成。手中執持的金剛杵是五智所成,那麼那羅延身必然是智慧之體,也即是金剛之體,也常稱為金剛身。《密跡力士經》說:「如來之身成鉤鎖體,鏗然堅絕,不可破壞。」《涅槃經》:「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所以往生的人,因佛的願力加被,皆得金剛不壞的身,長壽自在,並且有堅固之力。

第三十三光明慧辯願。願文是:「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願文大意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頭頂有圓形頂光,身部有身光,都是常光,都很光亮明潔,朗照顯耀。由於光明是大智所發,人人有光,正因人人都已開發一切智慧。由於殊勝無上的智慧,所以人人都有無邊的辯才,宣演法音。往生的人身頂都有光。因為佛是無量光,所以往生的人,身頂有光明照耀。「光明」,自己發瑩亮叫做光,能夠照東西叫做明。據《超日明三昧經》:「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意思是:內具的大智慧發露於外,能夠照法界,叫做光明。所以光明就是智慧的作用。《涅槃經》:光明名為智慧。光明與智慧兩者正是一體。人人身頂皆有光明,所以人人成就一切智慧。曇鸞大師無量光佛偈說:「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佛光是真實明,正與本經三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同體,直指真實之光就是真實之慧,智慧與光明不二,所以此光明能開曉啟示情器一切諸相。又於贊解脫光偈中有「神光離相」、「因光成佛」,於贊無等光偈有「清淨光明無有對」,都是完全證實光明即是智慧,所以離相無對,整體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才能令諸大菩薩蒙光的啟示而成就大覺,所以說「因光成佛」。《涅槃經》直指光明就是智慧,往生之人的身和頂都有常光,正顯智慧成就。又因無量光佛妙光的殊勝加持,使往生的人因光成佛,所以都能成就一切智慧,對於本經中所說到的五種殊勝的智慧: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都能契悟照了。

一切智慧都成就了,顯示極樂國土因果同時不可思議,並且往生的人都獲得無邊的辯才、無礙的辯才。辯才就是善巧說法的才能。菩薩說法的智辯,有四辯,也稱四無礙辯,四種無礙,也可以稱四無礙智慧。往生的人既然成就一切智慧,自然出生無邊辯才,辯才是由智慧而來。四個無礙都是什麼呢?(一)法無礙。教法裡面的名、相、文句都不能障礙,都能夠表達得很清楚。(二)義無礙。對於教法所表達的真實義理,都能通達,沒有阻隔,叫做義無礙。(三)辭無礙。中外各地的文辭方言,都能通達,運用自在,這是辭無礙。(四)樂說無礙。由於具有以上三種智慧,樂於給眾生說法,所說契於正理,自在演說如來真實之義,沒有障礙,也叫做辯無礙。極樂人民都能用四無礙辯,宣講法要。

第三十四善談法要願。願文是:「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意是:往生的人都善於談說顯密諸法的深秘之處、緊要之處。普通人只能談談枝葉,大做表面文章,深入的義理,自己也不明白。在說經與行道(是經行,一邊走一邊念誦)的時候,聲如洪鐘,字字句句如同靜夜鐘聲,震破昏迷,清醒覺心。末後兩句是,若不是這樣的話,不取正覺。這兩句同樣用於以上兩願。

「秘」就是秘奧,指法門深奧;又是秘密,指法門隱深,不易表示。《法華文句》說:「四十餘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為『秘』。」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四十多年把一乘實法,存在心裡沒有說,別人不知道,所以這是「秘」。《法華文句》說:「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云『要』也。」三乘法,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是權法。《法華》開權顯實,不再委曲自己,直說一乘一切成佛的法,這是實法,是直道,顯露污垢破衣中隱藏的明珠。八萬四千種修行,莫不從此一門而入,所以說「總攝萬途」。這就是「要」,重要、緊要、簡要,等等。

「語如鐘聲」。深夜之中,這鐘聲一到,頓時俗慮全消,一切清淨。《佛祖統記》說,人命將終,聽到鐘磬的聲音,可以增加他的正念。《增一阿含》說:「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例如鍾正響時,地獄裡也須停刑,罪人可以稍息,這都表鐘聲的作用。「語如鐘聲」一方面表說法的人聲音如同洪鐘,很宏、很正、很靜,能持續,能遠聞,能震醒人的昏迷,引出善心。「語如鐘聲」兼表說法的聲音的功德,跟鍾一樣。這裡稍作引申,鐘上都有很多經咒,大鐘寺的鐘,鐘身是一部《華嚴經》,鐘口上是一部《金剛經》,還有很多咒、字種,所以你敲它一下,那就是這一切經、咒、字種,都在震動,都在發聲。在這一聲之中,包括了《華嚴》、《金剛經》、許多咒語的無邊功德。極樂世界說法的人,也和這鐘一樣,一字就包括《華嚴》、《金剛經》等等這一切功德在內,聞者聽到一聲,也如同聽到這麼多的經咒聲一樣。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弘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雖生他方世界。永離惡趣。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五、一生補處願。三十六、教化隨意願。】

第三十五一生補處願。願文是:「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所有的眾生能生到我國,都畢竟成為一生補處菩薩,如同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轉生必補佛位。一生補處,密宗說,從一實的理體,得淨菩提心登初地。一一地中發生無量無邊三昧總持門,次第增上,登十地,更登第十一地,再一轉生就補佛位,所以叫做一生補處,再生到世間就成佛了。如現在兜率天內院的彌勒大士,將來他下降人間,三會龍華就成佛,這就是一生補處。到了極樂世界的人,必定成為一生補處,也就是決定成佛。

第三十六教化隨意願。願文是從「除其本願」以下到終了。大意是:「除其本願。為眾生故。」除了一些人不是這樣,不在極樂世界成為一生補處,他的本願是要度眾生,急於度眾生,所以「被宏誓鎧」,拿宏大的誓願,作為鎧甲(古時候,戰將身上披掛鋼鐵的鎧甲,現在避彈衣,也是同類),用來保護自己。極樂大士要到娑婆之類國土去救度眾生,所以用宏深誓願當作鎧甲,降臨種種穢土教化一切有情,度眾生的心非常切。為了教化有情,都生信心,自己先要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不能自覺焉能覺他,於是才能教化其他眾生,修菩提行,行普賢道。因有了這樣宏大希有的誓願,雖然生到他方娑婆世界等等,但永遠不會因他的罪過墮入惡趣。自願到畜牲道去度畜生,到地獄、餓鬼道裡頭去度鬼,這是大菩薩的偉大行動,不屬墮入地獄之類。至於生到凡聖同居土仍是凡夫的人,你這時的能力,還不能像地藏王菩薩等等,入地獄中去度眾生,那在上升到實報莊嚴土以後是可以的。在生到他方國土時,「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者你示現樂於說法,或是樂於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或者有人願意示現神通,以及其它種種,都可隨自己的心意去修習,都可圓滿達到,「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所以這願叫做教化隨意。若沒有自覺,就想度人,往往是害人,所以必須自己修習圓滿,再說法度生,才能惠以真實之利。本條大願是:極樂世界的人,願意回娑婆等世界苦的地方來度生,都可滿願。雖在穢土,不會再因種種因緣墮入三惡道。不會了。再有,一切修習都圓滿,永遠不退墮。這就是仰賴彌陀大弘誓願的加持。所以先師夏老把「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偈中第四句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在花開見佛之後,就要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弘一大師同樣改了這一句,同表度生的心很切。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三十七、衣食自至願。三十八、應念受供願。】

第三十七衣食自至願。願文是:「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大意是:在我成佛的時候,生到我國的人,所須要的一切衣食,以及供佛所須的種種供物,隨著他心中的想念,自然出現在前,沒有不能滿願的。彌陀這一條願,是針對極樂國中還沒有全超凡情、斷除習氣的人和仍是凡夫的人而發的。凡聖同居土中許多人並沒有斷惑證真,雖是蓮花化身,本不需人間的衣食等,可是多生的習氣仍然會出生宮殿、臥具、穿衣、吃飯等等的凡念。在人世間,為了衣食生活,勞苦萬般,永不安寧。並且種莊稼,要消滅病蟲害,殺傷無數生靈,穿絲綢皮革要斷送多少動物的生命。到了西方再不會勞苦與造罪,想什麼就有什麼,應念就到,自然在前,吃食飲水還增長善根,吃完了,一切餐具自然化去(見漢吳兩譯)。「種種供具」包括幢幡、寶蓋、珍珠、瓔珞、衣服、臥具、飲食、湯藥、香花、音樂等等用來供佛的勝妙物品,也都是心中一想就出現在前,用來供養十方諸佛。

第三十八應念受供願。願文是:「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這又是不可思議境界。在極樂世界中的人,起一念要用某一供品或多種供品供養他方任一國土的佛,隨著他的起心動念,他方世界的佛立即接受了供養。沒有時間的間隔,也就是完全打破了時間,同樣也打破了空間。極樂世界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世間最快是光,光速約為每秒三十萬公里,光跑一年的距離叫光年,是十萬億公里,恰巧也是十萬億,但一個是公里,一個是佛土。近代天文學所發現最遠的星是一百四十億光年,它雖最遠,恐怕也沒有超出一個佛土。所以宇宙極大,大到無邊。《宋譯》說,極遠之處有無量的佛,極樂的人雖有殊勝神通也不能到,這就全靠彌陀之力,令他方的佛伸出手臂到極樂國土來接取供物。《宋譯》深顯彌陀加被之功,是顯他力。《魏譯》說:「一發念頃,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就是在極樂國人一發念的剎那之間,就能供養無量諸佛,哪怕是極遠的佛,都能普遍供養。在這廣興供養的殊勝功德中,他仍安住於定,不失定意。這正顯自力。可以看出,極樂人民的水平,雖然差別懸殊,或惑自力不足,但仗佛力加被都能圓滿本願。才生供佛之念,諸佛已全攝受,因果同時,超情離見。

【我作佛時。國中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雖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不取正覺。三十九、莊嚴無盡願。】

第三十九莊嚴無盡願。大意是:國中一切萬物都是莊嚴、清淨、光明、美麗,形與色都殊勝奇特。形是形狀,指大小、方圓、長短等。色是顏色,指青黃赤白紫黑等等。這一切都是十分美妙,奇特,無以復加,所以說「形色殊特」。「微」是精妙,「微妙」是精妙到極點。「窮」是窮盡,「窮微」是有美皆備,無妙不收,沒有欠少,沒有遺漏。「極妙」就是絕妙,神妙。對於極樂國土的微妙,就沒有人能夠來稱揚讚嘆,測度推算,所以說「無能稱量」。《會疏》的解釋很好,現引申其意,解說於下:在一個極小的微粒(例如中微子),也是包攬全部理體而成,一切事相當體全是妙理所顯的相,所以相而無相,是無漏的相,是實相的相,一切形相都是彌陀清淨心。極微之中,全是妙體所現的相,都是實相,所以「窮微極妙」。由於極樂世界全顯事事無礙法界,一中含多,多可入一,小可包大,互融互攝,重重無盡(你們拿兩面鏡子對著一照,你就看到無窮無盡,重重的鏡子在裡頭),所以不可稱不可量,世間的辦法沒有了。極樂淨土只有佛跟佛「乃能究竟」,所以除了佛之外,九界一切眾生都不能夠分辨極樂萬物的形色(形狀顏色)、光相(光的相好)、名數(名字數目),更何談到總為宣說一共是多少,總體是如何,都是不可能,所以說「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數。及總宣說者」,彌陀就不成佛了。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無量色樹願。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第四十無量色樹願。本願願文到「亦能了知」為止。大意是:國中有無量的色樹,色樹就是國中一切寶樹,都是七寶所成,光彩明亮,顏色美麗。高度或者是幾百由旬、幾千由旬。一由旬,有的說四十里,有的說六十里,有的說八十里,這個是距離的單位,但是它不是很嚴格的,就是古代帝王行軍一天的路程是一由旬,所以很有出入。我們若取最大的八十里,那么九千由旬樹的高度是七十二萬里。更殊勝是道場樹,道場樹就是菩提樹。在印度正覺山的西南,再走十四五里地,有一個畢缽羅樹,佛就坐在樹下成佛,所以這個樹就叫做菩提樹。《維摩詰經肇注》:此道場樹放光沒有照不到的地方,香氣也是遍薰一切處,形色微妙到極點,隨著看的人的心之所好,你喜歡什麼它就現什麼。樹不但有光有香,而且說法,極樂世界的人喜歡聽到什麼,就聽到什麼。眾生若能遇到菩提樹,就自然悟入菩提之道。極樂國中有眾多的菩提樹,都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菩提樹比色樹又高數倍,高度是四百萬里,在極樂世界人民中,雖有善根低劣的,也能了知,也能從樹得到真實利益。

第四十一樹現佛剎願。願文是「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大意是:極樂世界的人想能看到十方諸佛種種國土的清淨莊嚴,不用離開本國,就在寶樹之間分明得見,就像從明潔的鏡子,看到自己的面像。十方的佛國廣大眾多,但可以在一個狹小的樹間全顯出來。小能容大,從狹小的樹可顯十方眾多廣大的國土,這是《華嚴》境界。《華嚴》十玄的道理,處處在《無量壽經》中反映出來。

【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第四十二徹照十方願。「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廣」是寬廣,「博」是廣大,「嚴」是莊嚴,「淨」是清淨。並且國土是「光瑩如鏡」。「光」是光明,「瑩」是晶瑩,光潔明亮和鏡子一樣。「徹照十方」,可以照到十方一切微細之物與極遠之地的「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華嚴經》說:「於彼鏡中,見無量剎。一切山川,一切眾生,地獄餓鬼,若好若醜,形類若干,悉於中現。」《華嚴經》的鏡子,正同本願的明鏡相同。一切到極樂世界的眾生,與十方一切世界的眾生,如果看到極樂世界這種徹照十方國土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相,都會生起最難得的希有心哪。《涅槃經》:譬如水中生長蓮花就不算希有,火中生蓮才算希有。《涅槃》指出,「希有心」是說火中生蓮那麼難得的心,不久可以成就正覺(見《宋譯》)。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第四十三寶香普熏願。本願內容:「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徹上徹下,其中所有的宮殿、樓觀(觀是樓台,台榭)這些建築,寶池流泉,種種寶樹以及其它所有的一切萬物,都是用無量的寶香所合成。所以極樂一花一葉、一滴水珠都是億億萬萬說不清多少種類的寶香所成,這是《華嚴》的一切入一。因此一滴流泉、一瓣落花,其中包括無量無邊的寶香,這就是《華嚴》的一中一切。一一的香都是寶香,決非世俗凡香所能相比,並且是無量寶香所合成,所以這個香就殊勝了,它「普薰十方世界」,十方世界都能嗅到。一切眾生只要聞到極樂的妙香,自然身心清淨,修習佛所教導的種種勝行。於是又顯出《華嚴》玄妙境界,無量寶香入到一個香味裡頭,香是香塵,一個香塵就能遍薰十方世界,這個「一」就遍滿十方。一遍一切,一就是多,就是一切,都是不可思議。香本是塵,極樂的香能做功德,這正用於《維摩詰經》眾香國香積如來派眾香菩薩來見維摩詰,維摩詰就問:你們香積如來怎麼說法呀?眾香菩薩回答:我國如來不用文字說法。在這個香積如來不是拿文字來說,只是用種種的香,令諸天人能夠合乎戒律,菩薩各各就坐在香樹底下,聞這個妙香,就可以得到一切德藏三昧。所以極樂的香也是如此,「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極樂是廣攝二十一俱胝佛土一切殊勝之處,香積如來以香作佛事的功德,這極樂世界也都攝入了。

【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四十四、普等三昧願。四十五、定中供佛願。】

第四十四普等三昧願。願文是:「我作佛時……至於成佛。」從本願起,這五願都是指他方世界聞名得益的情況。他方淨土中人都是斷見思惑、發菩提心的大心行者,都是菩薩,沒有凡小,所以願文直呼為「十方佛剎諸菩薩眾」。只要一聞彌陀的名號,「皆悉逮得」,逮是追的意思,跟上的意思,也就是跟著就得,得到清淨、解脫、普等這三個三昧(《宋譯》是「應時證得」,正與「皆悉逮得」同意)。清淨是什麼意思呢?沒有疑、垢、染著。阿彌陀佛又號無量清淨佛。在本經中,行人如能達到「一念淨心」、「一念淨信」,求生極樂淨土,都可如願。可見清淨十分重要。正定在清淨之中,就叫清淨三昧。現在很多人,入定時稍有一點淨境,得到一點輕安就喜歡,這就是染著,就要走上錯路了。稍微用一點功的人都知道世間的樂不算什麼,與法樂是沒有法子相比的。應知清淨三昧是無染無著的三昧。「解脫三昧」是離開一切纏縛、自由自在的三昧。聽到一句不順耳的話就生氣,你就被動得很,你被捆住了,他一扯你,你就跟著跑,哪能自由自在,到了解脫三昧你就拴不住我了。所以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只是給人解粘去縛,哪個地方粘住了,撥一撥;哪個地方捆住了,解一解。所以禪宗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與人」哪。第三個「普等三昧」。普等,「普」就是普遍,「等」就是平等。不要小看普遍平等這四個字,一切東西你普遍都能平等了,這什麼境界!這就到了不二法門。所以《維摩詰經》就是要入不二法門。不平等就是二,邪和正是二,善和惡是二,佛和魔是二,種種種種的二。世間的二就更多了,男人女人也是二。一切都沒有差別,才是平等。普遍沒有差別,就普等了。普等三昧是很深的三昧。

「諸深總持」。「總持」我們講過,總持就是陀羅尼。「住三摩地」,就是安住在正定正受(現在許多練功,不是正定,由於邪定引發邪通,走入了邪道,最後墮落,所以欲升反降,越練越壞)。因聞名得普等三昧是本願正意。於是自然得到種種甚深總持,安住在正定,最後果滿功圓「至於成佛」。願文中三個三昧,《會疏》說: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都是念佛三昧。因為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寶王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寶、一切三昧中之王,就具足了一切三昧的功德。既然具足了一切三昧中的功德,當然它也具有一切三昧的名號。念佛三昧具有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以及種種其它三昧的名稱,所以最後是他方佛國的菩薩一聞佛名就得殊勝三昧至於成佛。聞名所得之益超於以前各願,這就因為聞名的是菩薩,已經斷了見思惑,正在斷除塵沙與無明,惑障已輕,易與菩提相應。就像垢鏡已經打磨,自然易顯來照者之形。一句佛號,因果同時,具有寶王三昧一切功德,亦即一切三昧功德,他方菩薩聞名相應,同契入寶王三昧、普等三昧、一切三昧,並具足一切三昧功德。

第四十五定中供佛願。「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方菩薩由於聞名住於正定,在定中常供一切諸佛。雖在廣興供養,正處於繁忙的功用之中,可是「不失定意」,所以本願叫做定中供佛。這是甚深的上地菩薩境界。《會疏》認為他方初發心菩薩,因為聽到佛名,頓登上地,得諸三昧,所以能定中供佛。《論注》說:「八地以上菩薩,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聞名頓登上地,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彌陀願力不可思議。

【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四十六、獲陀羅尼願。四十七、聞名得忍願。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第四十六獲陀羅尼願。願文是:「我作佛時……獲陀羅尼。」大意是:他方世界的菩薩大眾,聽到我名,就可證入離生的法。「離生」,就是離開生死。三乘行人,斷見惑、思惑,離開三界的生死,證離生法。菩薩斷惑,斷見思惑是第一步,再有塵沙、無明惑,共三惑。聞名不但離生,更重要是「獲陀羅尼」。陀羅尼前已講過,不再重複,現應補充的是:陀羅尼有四個意義:(一)法陀羅尼。對於世尊一切教法能聞能持永不忘失。(二)義陀羅尼。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義能總持不忘。(三)咒陀羅尼(咒又名明與真言)。對於所聞的咒不忘。(四)忍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裡頭,這個叫做忍陀羅尼,也就是安住於實相的境界,安住於法身的境界。在禪宗稱為破重關,再破一關,那就見與佛齊,稱為素法身。同於諸佛的法身,只是萬德還未圓滿,欠少莊嚴,所以叫做素法身。十方菩薩聞了佛名,就安住於諸法實相,真是無上的殊勝。

第四十七聞名得忍願。願文是:「清淨歡喜……應時不獲一二三忍……不取正覺。」「清淨」是沒有染著的本來。「歡喜」,心中喜悅,寂滅為樂。「平等」,《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安住在平等法中,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得平等住」。以平等普度之淨土法門自覺覺他,普惠真實之利是「修菩薩行」。這樣修行自然具足一切佛果功德的根本,這就叫做「具足德本」。「應時」就是當下,立刻。「一二三忍」是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魏譯》說:我成了佛之後,十方眾生,聞了我的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宋譯》:「聞我名者,應時即得初忍、二忍、乃至無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第三忍就是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略名無生忍。就是真實智慧安住於無生無滅的實相理體而不動,叫做無生法忍。也即是如如不動的安住在本無生滅的實相的理體的智慧,叫做無生法忍。《大智度論》說:「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智論》是說:對於本來沒有生滅的諸法實相,能夠「信受」,聞了就生信,如教奉行;「通達」,融通理解;「無礙」,沒有障礙矛盾;「不退」,前進不退,這就叫做無生法忍。根據本經魏宋兩譯譯本,第三忍就是無生法忍,不容生疑。又本經第十五品,見菩提樹得三種忍: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真理),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三無生法忍。此三忍就是願文中的「一二三忍」。龍樹大士說:初地菩薩以上也可得無生忍,但根據《仁王經》、《與地經》,無生法忍,在七地菩薩、八地菩薩、九地菩薩的地位,所以常說是八地菩薩和八地以上真正得無生法忍。可見他方佛國,往生極樂世界以外的佛剎,其中初發心菩薩一聽彌陀名號就頓證無生法忍成為上地菩薩,聞名功德不可思議。

第四十八現證不退願。願文是:「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他方佛國的一切菩薩,一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證不退轉,成為阿鞞跋致。《仁王經》說:別教的信位菩薩,稱為輕毛菩薩,就像風中的一片鳥毛,隨著風上下不定,東西奔波。又《涅槃經》:「魚子庵羅花,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肚中魚子很多,能成魚的很少;庵羅花開花很多,結實很少;菩薩初發心的很多,能成佛的很少。所以說「三事因中多」。又《十住菩薩斷結經》:舍利弗曾經在六十劫裡面升降於初住與六住之間,得不到不退轉,現因彌陀大誓願海的力量,他方菩薩一聽到佛名,就證不退轉,實在是一乘願海、究竟方便的難思妙用。此處的不退同無生法忍並列,可以證明是不退裡面的「念不退」,念念流入如來的薩婆若海。彌陀願王的功德願力不可思議。

由於法門極端殊勝,末世眾生實在難於生信。應當想想,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沒有欺騙我們的必要。騙咱們幹什麼?他想當國王嗎?國王他扔掉了。成佛前是苦修,成佛後仍是要飯,風餐露宿,風地里吃飯,露天中住宿;到什麼地方去,不但不是飛機,也不是汽車,是步行,常常是帶著弟子一路討飯從一處到一處。一位太子,捨棄了一切,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度我們嘛。騙我們幹什麼?!所以對於這個法門,我們應生實信。

阿彌陀佛,大願之王,四十八條勝願,正是彌陀萬德圓明的本心的流露,條條都超情離見,不是眾生妄心所能揣摩估計,這是徹底的殊勝方便,沒有一條不是為一切眾生殊勝永恆的真實之利。古德說:每條願都是為饒益有情;每條都是願共眾生究竟成佛。這兩句話點出了彌陀的聖心。

彌陀大願,分別說明就成為四十八願,若再細說,可為四百八十……四萬八千等等願。合之就是彌陀的大誓願海,也稱為一乘願海。一乘願海就是淨土法門的寶中之寶、王中之王、心中之心、妙中之妙,縱有億口億舌,也說不盡讚嘆之辭。全部大願譬如一匹光華耀目精美絕倫的錦繡,每一條願就象錦繡上面的圖案花紋,例如蟠桃、佛手、蓮花、牡丹、仙鶴、孔雀,都無上美妙。雖然妙態各殊,可是參差俯仰,配成整幅佳畫。全錦織成,只是經緯兩條線,一條線是:遍十方虛空,盡未來劫數,一切國土、一切眾生,不分族類,不計善惡智愚,哪怕是惡道眾生,一律平等攝受教化加持接引,令離惡趣,但受諸樂。一條線是:願一切眾生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遠離妄想執著,恢復如來本性,生滅頓消,寂滅為樂,證大涅槃,究竟成佛。

極樂世界凡夫即是阿鞞跋致,無情說法,蓮池寶樹宣演法音,香光遍滿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種種超情離見,無上希有之事,整體是不可思議,囫圇是華嚴境界,極樂國中一塵一毛,各各都是圓明具德,圓滿具足,圓融無礙,清淨光明,徹照十方,一切妙德無不具足。正如《往生論》說:「極樂國佛、菩薩、國土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說明國中一切無非彌陀的智慧與法身,所以無不圓明具德,無不絕妙奇特,能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

本經三真實,正與天親菩薩的開示互為表里,彼此呼應。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正與天親大士三種莊嚴入於真實智慧的說法相合。本經所開化顯示的是「真實之際」,正同於天親大士的「無為法身」,所以極樂窮微極妙,超逾十方,普給一切眾生「真實之利」,普令住正定聚,證不退轉,契悟無生,決定成佛。

彌陀大願深顯大乘佛法的理事無礙境界。極樂的本體是無為法身,可是國中萬物微妙奇麗,無盡的莊嚴,並且普令見者聞者悉皆增上。無為的法身理體,顯現無量莊嚴,無邊妙用,這正是理不礙事。再者國中人民普至十方廣供諸佛,可是不失定意。大作佛事,但仍在定中,這是事不礙理。理體與事相不相妨礙的妙境,遍於全願全經。

極樂的一花一香、一塵一毛都是圓明具德,也就都是《華嚴》的一真法界的特徵,也即是彌陀和行者當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境界不可思議,具足《華嚴》的十玄,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在願文中都很明顯。例如:以眾寶合成一物,是多入一,此物所放的香,只是一個香塵,可是遍滿十方世界,這是一入多。一可入多,多可入一,這就是一多相即。極樂一國如鏡,能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是小中容大。「諸佛淨國莊嚴」是廣,「悉於寶樹間見」,寶樹是狹,這是廣狹自在。「於一念頃」(在動一念的剎那之間),可是完成「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這須多劫長時才能圓滿的佛事,所以延(長時)促(短時)相同了,這就打破了時間。極樂境界深玄,但也可從世例來作粗淺的比方,譬如北海池水中的一個波,波的前後左右當然都有波,但是你怎麼能劃清這中間的波與它相鄰四波的界限?這是不可能的。每波的本體只是水,水就是囫圇的一整池的水。於是一切波都在這一波的本體之中,所以說一波含有一切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正因一即一切,所以一句佛號具足顯密禪淨無邊法門的一切功德一切妙用。所以具縛凡夫只要信願持名,臨終自然眾佛接引,帶業往生。生彼土後雖然仍是凡夫,卻已位證不退,雖有重罪未消,決定不墮三途,花開見佛,頓悟無生,常寂光中,決定成佛。這都是由於六字洪名圓明具德、一乘願海圓明具德。

蕅益大師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一入淨業門中,便是身在實相大海,無論你是俯是仰,是自由式是蝶式,或深潛,不論向東向西,或沉或浮,總之都不離這個實相大海,也即是彌陀大誓願功德之海,也是大智慧的薩婆若海。只要深信切願,便入此海,即是入了彌陀智慧功德之海。超情離見,人類語言無法宣說,眾生妄心永不能測。可是大恩大德彌陀世尊,特垂方便,普興救度,開此妙門,一切眾生聞佛名號,深心信受,老實念佛,願共眾生同生極樂。只要此心真實,這個人雖身在娑婆,已蒙彌陀攝受,不再退轉。正如《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必成正覺第七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以偈頌曰。

我建超世志 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復為大施主 普濟諸窮苦 令彼諸群生 長夜無憂惱

出生眾善根 成就菩提果】

本品是「必成正覺」。上一品「發大誓願」是因,本品「必成正覺」是果。有大誓願的勝因,必然感得成就無上正覺的妙果。以上發大誓願的人是法藏大士,所有的願文是釋迦世尊在無量壽會上轉說。在佛說完願文之後,就對當機的阿難尊者說:當時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來之前,說了以上的大願之後,又用偈頌表達自己的心愿,當時法藏所說的偈頌是:「我建超世志……當雨珍妙華」。

開頭的「我建超世志……成就菩提果」這一小段,是法藏大士大願的核心與全體。開頭四句,大意是:我已建立超越一切世間的志願,決定成就無上的至道,這個願若不能滿足,我決定不成佛。所以這四句就是織成四十八願的經緯線,決定成佛的大願。

以下六句的大意是:在我求成正覺的同時,還要當種種眾生的大施主,救濟他們的貧窮與困苦,要讓種種眾生在生生死死的長夜之中永離憂苦,並生出種種善根,成就菩提妙果。這便是織成四十八願的另一條經緯線,願願為一切眾生。至於本段中重要的經句解釋於下。

「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超世」是超越一切世間,這裡所指不但超過聲聞、緣覺、菩薩,而且超過諸佛。經中已經說過,法藏大士發願時說:「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還有《後出偈經》裡頭說:「發願逾諸佛,誓二十四章。」「逾」就是超過,我發的誓二十四章超逾了一切諸佛。這就是說法藏大士所發大願是要超過諸佛。在經中成就文里,極樂世界「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所以說法藏比丘的超世之志願,所謂超世,實際是包括要超過諸佛的大願。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極樂種種殊勝莊嚴都是彌陀自心真實智慧的流露,正與《往生論》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彼此契合。「無為法身」就是每個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種種依正莊嚴,全是顯的我們自己的心。所以先師夏老居士的《淨修捷要》說「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哪。托是假借,依靠。就靠了這個極樂世界的依報的國土,這色、光、聲、香,正報就是諸佛菩薩,托彼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顯現自己的本心。既然你自心所本具,也即是諸佛法身的流現,所以一塵一毛都是一真法界,各各圓明具德。理事無礙:水鳥樹林都說妙法,聲、色、香、光都增長道念,尤其是凡夫帶業往生都證不退,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事事無礙:芥子容納須彌山,剎那即是億萬劫,完全打破世間一切情見。所以法藏大士的大誓願海,叫做「超世志」。

「必至無上道」。「道」就是覺悟,「無上道」就是最高無上的覺悟,也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法華經》說:「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法華經文與法藏比丘大願,完全一致,都是要眾生成佛。「必至無上道」貫徹在全部大願之中,既是大願主體,又是大願的殊勝之果。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眾生成佛,所以這是本願的主體。所謂果者,眾生依止遵奉此大誓願海,必定證入無上菩提。「復為大施主」,我還要做「大施主」。這個大施主就是要包括財施、法施。因為眾生還是凡夫,他還離不開這些物質生活,所以還要財施。只是財施,那你救人沒有徹底。救人需救徹,還得法施,讓他自己明白。本經《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拿六度來教化眾生,讓眾生安住於真正之道,這就是法施。又「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這就是財施。所以財法兩施,就是大施主,才能真實的普濟諸窮苦,使種種眾生脫貧離苦,聞名得度,往生淨土,究竟成佛。所以「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眾生一念妄動,墮入無明,永劫輪迴在六道裡面,生死黑暗,所以稱為長夜。而且無明遮蓋了眾生的本心,也是黑暗,也是長夜。在這個生死的長夜之中,要讓眾生無憂無惱,那就是讓他們「出生眾善根」,要使得眾生出生善根,出了善根,善根就要結果,必定「成就菩提果」。這是慈悲至極的救度,這樣救人就能救徹。你看一個人可憐,你請他吃一頓美餐,可是明天、後天他又挨餓。這就沒有救徹。為了救人救徹,就要讓他成就種種善根,那就必然成就菩提的果實,永離憂患,徹底解脫。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 利益諸群品

離欲深正念 淨慧修梵行】

本段標出無量壽,下段標顯無量光。正因全部大願都是以無量光壽作為主體,所以古德說:一一大願歸光壽。因為佛壽無量,所以眾生永有佛陀作為自己的依怙,永不會變成失母的孤兒,並且任何時間彌陀都是「今現在說法」(《阿彌陀經》),在無量劫以後,仍是「今現在」開導眾生悟入佛的知見,永遠不會終止。又因佛光無量,所以普照十方虛空,普對一切眾生廣作饒益。正因無量光壽,所以其它各願可以實現。一切眾生聞名發心,憶念彌陀,都往生極樂,都成為一生補處,必定成就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可見因佛的無量光壽而成就各願,眾生依彌陀決定成就無量光壽,淨宗玄妙不可思議。

本段大意,法藏大士說:我法藏將來成佛的時候,佛的名號叫做無量壽,一切眾生只要聽到我名號,歡喜信受,依教修行,就全部都會來生極樂國土。生到極樂的人都是真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生到極樂的人,並不是在極樂中安享自身種種不能形容的妙樂,而是學習教主阿彌陀佛,也發起大悲普度的心愿,誓為一切眾生謀求究竟徹底永恆無上的真實之利,願度一切眾生共生極樂。為了覺他,首須自覺,所以自己遠離一切世間情慾,深入正念,用清淨的智慧,勤修證入涅槃的無上清淨無欲的諸行。

上段開頭這四句,就是四十八願的核心哪,也是全經的教眼、十方的如來接引眾生的妙手、一切眾生出苦的寶筏。四十八願就是這四句的展開。阿彌陀佛聖號,有無量的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智慧、無量菩提,也就是無量的無量。無量壽就表示法身常住,所以無量壽這一名號可以攝一切名號,這一句也就廣攝阿彌陀佛一切功德。有緣眾生聞到名號,由於彌陀大誓願海無邊的願力加被,就都願來極樂國土,於是至心信樂,稱念阿彌陀佛,乃至只念十聲,也沒有不往生的,所以說「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正是大誓願海的核心,第十八願的重述。足證法藏大士的偈頌雖短,可是包含了四十八願的一切精湛至妙之處。能聽聞到阿彌陀的名號,才能念阿彌陀佛,由於信願持名,就得生淨土。到了極樂國土,種種都是增上,沒有退緣,壽命無量,決定成佛,所以稱為大願之王。這些眾生都來到我剎,都跟佛一樣具有金色之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以及種種勝妙之相一齊圓滿。往生的人不但身形似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念也都在學佛,如佛。大家來到極樂國土,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為了學佛,願同阿彌陀佛一樣,也是以永恆的大悲之心來利益眾生。所以《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你只是求自覺,自己安樂,自己享受,甚至只是自私自利,個人打算,這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要發大菩提心,要「利益諸群品」。往生之人,他們不但是金色光明大丈夫相,更殊勝的是都有大悲之心,願有如佛一樣的大悲之心,來利益種種品類的眾生。你要覺他,要去度眾生,那你不能不自覺呀!要使別人覺悟,你自己還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蕅益大師說的很好哇:你自己沒有覺悟,就想覺他,就如同你自己正在河水中漂流,自己正在掙命,可是你要救濟岸上的人啊,這豈不是笑話。所以蕅益大師說的透徹,自己覺得岸上的人有危險,而不知自己更危險。既然是如此,所以要救度眾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覺悟。筆者建議大家,沒有時間念《無量壽經》不要緊,只要常念這一段偈頌,功德不可思議。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欲」就是貪慾。《四十二章經》說:「離欲清淨,是最為勝。」既然離欲是最勝,當然不離欲就是最為危險了。目前有許多怪現象,有些佛教徒不但不離欲,甚至縱慾,讚嘆縱慾,邪見纏身,怪論惑眾。初機行人,必須小心識別。所以要離欲啊,離開這些欲染。「正念」,是八聖道之一。一、正見,二、正思維,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正念是以真智憶念正道,是以無漏的念作為本體。也就是離開邪見分別,念法的實性叫正念。「深正念」是很深的正念。例如《心經》的深般若波羅蜜,是指不是小乘共同的般若、不共的般若,所以是深般若。「深正念」,《觀經疏》說:「舍相入實,名為正念。」舍離一切相,入諸法實相,這個叫正念。能入實相這是深正念。

「淨慧」,《會疏》說:就是般若波羅蜜,不是人間小乘的不淨的智慧,它與深般若是一樣的。「梵行」,就是清淨無欲之行。一位菩薩對於一切不善之法都能對治,能離一切過失,身心清淨,這就是梵行。又能證到涅槃的六度萬行,稱為梵行。法藏大士為了實現普度眾生的弘願,所以自己離欲,入於甚深的正念,並以清淨的智慧,來照破一切欲染,勤修證入涅槃的種種梵行。至於聞名的眾生,來到我剎,一樣也都發大悲普度的心。大悲普度眾生在使眾生覺悟,若要覺他,首先就要自覺,自己就要離欲,就要有深正念,以清淨的智慧來修證入涅槃的梵行。

【願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剎 消除三垢冥 明濟眾厄難

悉舍三途苦 滅諸煩惱暗 開彼智慧眼 獲得光明身】

「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這兩句直接指出無量光佛。智慧光與無量光都是十二光佛之一,都是無量壽佛的不同名號。並且佛光普照十方,正是無量光佛的妙用。在《唐譯》中,是「願獲如來無量光」,所以智慧光就是無量光。所以本段和上段,正是提出了無量光壽這一大誓願海的依止和歸宿。願文大意:願我無量的智慧光明,普遍照到十方的佛剎,消除一切眾生貪嗔痴三種垢染所產生的冥暗,救濟種種的苦厄和災難,讓一切眾生都舍離三惡道的劇苦,消除種種煩惱所結成的黑暗,開發眾生心中本具的智慧眼,並證得如來的光明清淨法身。至於段中經句的重要涵義是「智慧光」。無量壽表法身常住,這是本體,無量光是本體所顯的妙相,智慧光則是本體本具的妙用。以下「消除三垢冥……獲得光明身」這六句正顯妙用。曇鸞大師偈:「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由於佛光能破眾生的根本煩惱無明暗惑,所以佛就以智慧光作為名號,所放能破無明的光就是智慧光,這與《涅槃經》「光明名為智慧」是一致的。「普照十方剎」。智慧光即是阿彌陀十二光(無量、無邊、無礙、無等、常照、清淨等等光)之一,這裡面每一光,都包含十二光所有的一切功德妙用,所以智慧光同樣是無量無邊,可以普照十方剎土,遍照十方一切虛空,遍一切處,沒有地方不能到達。而且這一光明,它就是智慧,不只能破我們的這世間昏夜的黑暗,而且可以破除眾生的無明。眾生之所以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念妄動出生了無明,於是墮落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佛光普作饒益,不僅只是在極樂世界的眾生,而是對全法界一切眾生,佛光普照,平等加持,只是人們的無明的殼太厚了,不能明顯感覺,可是佛光冥冥加被,是決定不虛。任何一個真實的佛徒都可以這麼說,我們能有現在的這個情況,都是在佛光的慈悲攝受之下,才取得現在的情況。

「消除三垢冥」。三垢就是貪嗔痴。貪嗔痴給眾生造成了無知,由於無知就不能知真實的義理,也就沒有真實的見解,所以稱為「冥」。鬼界稱為冥界,那更是糊塗黑暗了。佛光普照,廣為一切眾生消除貪、嗔、痴所造成的黑暗、無知,所以說是「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根據日《會疏》的經本是「廣濟眾厄難」,並註解說,明濟就是廣度的意思,廣度一切厄難。「厄」就是疾厄、苦厄。「難」,災難、困難。世人無知,所以就會做錯事、上當、受騙、犯法、造罪,於是受刑、受報。人在陽世間的罪報之苦,死一次就完了,雞鴨一刀,罪人一槍就完了。在地獄中,死苦是無窮無盡的,死了之後,風一吹就活了,活了之後再死,死了之後再活。一夜之中,不知道多少萬遍生死。眾生有無量無邊種種痛苦跟災難,唯有仰賴佛的智慧光才能救濟。彌陀第十四願說:「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本經《光明遍照品》:「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這裡面的「垢滅善生」、「皆得解脫」,正是「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眾生在地獄極苦的地方,蒙佛光照,都得到休息,命終解脫。佛光勝妙,佛願弘深,令眾生感恩戴德無有窮極。智慧光的恩德,是令苦難眾生「悉舍三途苦」,完全舍離了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的苦,這個很苦啊!並滅除一切煩惱所造成的愚痴昏暗。無明等煩惱蔽障了本心的光明,使人愚昧無知,所以叫做暗。暗是譬喻,佛的智慧像是日光,日光能破黑暗,所以說「滅諸煩惱暗」。

「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開」就是「開佛知見」的開字。如來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唯一的大事因緣,才出現在世間。諸佛開示佛的知見,眾生悟入佛的知見。眾生具有佛的知見,即是開發了本有智慧德相,也就是此處的「開彼智慧眼」。人們習慣認為,開示就是說法,這是以音聲為佛事。眾香國以香為佛事,眾生嗅到香氣,自然道業增長。此願是以光明作佛事,眾生見光開佛知見,即是開智慧眼。這個「眼」字所代表的是「見」。密宗心地法門的修持以「見、修、行、果」做綱宗,「見」(見地,觀點與主導思想)在首位。必須有正見,才有正修正行與契證的正果,反之那只是盲修瞎練而已。通常咱們講五眼,《華嚴》講十眼,第三是慧眼,第六眼是智眼,第十是一切智眼,又名普眼,見普門的法界。經中的「智慧眼」就相當于慧眼、智眼、一切智眼,能見普門的法界,也就是無上般若。所以可以說,智慧眼就是眾生本有的如來智慧德相。眾生愚昧無知,不知道自己本來就有佛性與佛的智慧,由於自己不具眼,所以就把佛的智慧德相推到了佛的一邊,認為是佛所獨有,於是彌陀大悲,佛光垂照,「以此光明宣妙法」,開示眾生,令眾生開發自心中本有的智慧之眼,明見自心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在無量壽部分指出了持名極要之法,在本段里說明智慧的無上妙用,暗顯了菩提心。大悲大願在偈頌中都已詳明,現已補足大智慧,於是全顯了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三輩往生的必具條件,是本經的綱宗,在這個偈頌中,再度指出。「獲得光明身」。讓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光明之身。《思益經》說:「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如來身具無量的光明,所以如來身就是無量光明的寶庫。《往生論注》:「佛光明就是智慧相。」所以光明藏就是智慧藏,光, 明身就是智慧身。所以開了智慧眼,便也成就了光明身,因為智慧與光明是不二的。由此可見,佛願一切眾生,也都有佛之智慧、佛之身哪,身心都與佛一樣,同於如來。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以上無量光壽兩段殊勝誓願無邊妙行,它的出發點,它的全部,它的歸宿,只是一句話,為了無量一切眾生普得徹底究竟的真實之利。再說得簡要一點,那就是為利他。這就是根。《毗盧遮那經》:「大悲為根。」所以上段四句指出大願根源。

「閉塞諸惡道」。要把一切通到惡道的通路都堵住,讓它不通,讓他一切眾生不能再入惡道了。此處惡道是指六道,都在輪迴之中,所以都沒有徹底離開鬼畜地獄三途,所以都是惡道。《無量壽經魏譯》說:「橫截五惡趣」。五趣是把修羅趣分散開了,因為修羅有好多情況(有天修羅、人修羅、鬼修羅、畜修羅)。所以「閉塞諸惡道」是指六道的路它都不通了。「通達善趣門」。這裡說的善趣,只是在極樂世界或他方佛剎、兜率內院等等殊勝道場,登菩薩位成佛作祖了。佛要為一切眾生消除煩惱,封閉惡趣六道的路,打開往生極樂世界等善趣決定成佛的門,那就首先要為眾生開示妙法,令眾悟入,所以「為眾開法藏」。「法藏」,又叫做佛法藏,它是法性的本體,法性之中含藏了無量的性中本具之德,也就是當人本來具有的如來藏性。所以開法藏即是開顯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再者如來所說的一切教法無量無邊,多法集合結積,所以稱為法藏。又佛的教義,所含藏的義理無量無邊,不能窮盡,所以叫做法藏。佛要廣為九界眾生(菩薩、緣覺、聲聞、六道眾生)杜惡趣開善門,就必須大開法藏,開示佛之知見。而一切法藏之中,這個淨土是一切眾生賴以度脫的法門,能惠與眾生真實之利。

「廣施功德寶」。「功德」,利益他人的是功,消歸自己的是德。又惡全消儘是功,善悉圓備是德。上句為眾開法藏,其目的就在於廣泛施與眾生無上功德之寶。「寶」有三個意思:(一)美稱。例如,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佛菩薩的這個印契,稱為寶印。(二)寶是摩尼的直譯,若是意譯,應為如意寶珠,能滿眾願。因為摩尼珠可有種種顏色,隨著念珠人的心愿,現出他願見的色。(三)真實法寶。《智度論》說:「於諸法中,法寶是實寶,今世後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得法的人從現在直到入涅槃,都從中得利益,所以稱為實寶。現在經句中所施的功德寶,這個「寶」呢,具有以上三個意義:(一)美稱、(二)能滿眾願、(三)真實法寶。從當前一直到涅槃都從中得益。

《觀佛三昧經》有一個極好的譬喻,其中說一個王子出遊,帶了一個寶瓶,裡頭有王的寶印。一個窮人用騙術把寶瓶偷跑了,大家就追,許多毒蛇也從四面八方來咬偷瓶的人。這個人最後爬上了樹,有六個黑象,用鼻子把樹拉倒了,這個窮人從樹上掉下摔死了。可是在這緊急的關頭,這窮人早就把瓶子和印都吞下去了。窮人摔死之後,身體散壞,可是這個寶印在瓶內還在放光,便把這些毒蛇都嚇跑了。佛的譬喻說完了,佛就告訴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

釋尊的開示「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這真是如來無上心珠、一代時教的至寶,也即是真實究竟的功德之寶。所以淨土法門,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贊,正因為「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心印,心印兩個字是什麼份量!諸大祖師祖祖相傳的,正是佛的心印。當年靈山會上釋尊拈花,迦葉微笑,佛說:我的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囑咐給摩訶迦葉。迦葉傳阿難,直到達摩,那傳的是心哪。「印」是法王的正印。「印」是譬喻,並非真指法王的印璽,而是表明其重要作用,如同印章。佛教諸祖相傳的是心。過去的地方長官交接的是印,接了印便接了一切權力,指揮軍隊,掌握財權、法權都憑這方印。以這來譬喻佛佛相傳、祖祖相授的心。心即是佛的印,印表示佛的心,心印合在一起,意義更為深刻明確。所以諸佛諸祖心心相傳,心心相印,所以說佛佛道同。這是根本的根本。一個住於念佛的凡人,就有佛的心印,並且心放光,這就像那個摔死後的窮人,因為身有寶印,屍體還在放光。所以這真是一大藏教的眼目。你持名念佛的時候,就是你心印放光的時候,所以說「一聲佛號一聲心」。住於念佛者,就是心印不壞,就是常照,就是放光,那你念佛的時候,必然心光顯現。所以《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是禪,不但是禪,是深妙之禪;不但是深妙之禪,而是無上深妙之禪。如來「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的開示,正是諸佛以心印心的印、諸祖以心傳心的心。若能信受,就是給我們開了智慧眼,必得光明身。

【如佛無礙智 所行慈愍行 常作天人師 得為三界雄

說法師子吼 廣度諸有情 圓滿昔所願 一切皆成佛】

上段以前,都是彌陀大誓願海四十八願的總結、提高與深化。本段這八句的內容,是願文中沒有提到的,這也是佛經的常例,在偈頌中添補了長行所沒有的內容。本段的內容,確實是有無比重要的涵義。

本段的大意是:我願有如同佛一樣的自在無礙的佛智,和佛所行大慈大悲普利眾生之行,願如佛一樣常作天人的導師教化有情,成為三界中無所畏懼的大雄。我願圓滿我過去所發過的一切大願,那就是:「一切皆成佛」。這八句偈,尤其是前六句,法藏大士願成就無量壽、無量光,普開智慧眼,同得光明身的同時,力求自覺,不斷增長,等同如來。由於全部誓願都是覺他,若要別人覺悟,首先須要自己覺悟。自己還整個在無明分別之中,全體是迷,怎麼能啟發引導大眾求得覺悟,其結果只能是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在當前末法中,這個毛病特別顯著,無論在家出家,往往好為人師,或自加活佛、法王等美號登壇賣法,或者自誇妙悟,妄談相似般若。其上者於弘法中難免放毒,所謂治病實質是庸醫殺人。其劣者則毀教敗法,盜名欺世,斷人慧命,作惡多端。所以真實的佛教徒對於這些應該十分警惕。

所以法藏大士為了真實貫徹自己的大願,就必須不滿足自己的所得,繼續直攀妙高峰頂,究竟證入無上菩提。據善導、曇鸞兩大師所說,法藏大士這時已是十地菩薩,可是大願無盡,誓求如來悲智雙圓的無上覺悟,祈得佛的「無礙智」與「慈愍行」。

「如佛無礙智」是願求自己有等同如來的智慧。「無礙智」,對於生死涅槃等等不二之法均自在通達,自在融通,沒有障礙。《大集經》說:無礙智慧無有邊(不能窮盡,沒有邊際),善解眾生三業事(一切眾生的身口意三業所造的一切事,如來都善於了解,善於解除)。又世尊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無礙智,自在通達,自在融通種種不二法門,正是「於法自在」,所以無礙智是如來智慧。所以法藏大士願有如佛一樣的無礙智。

「所行慈愍行」。這一句是法藏大士願如同佛的大慈大悲,自己所行如同世尊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看待眾生等同一子。這兩句話,上句求無礙智,願有與佛同等的智慧;下一句是求同佛一樣的慈悲。這兩句話很重要,就是智悲並運。智慧慈悲如同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常作天人師」。天人師是佛的十號之一,以前講過了。「得為三界雄」。「三界雄」,也是佛的一種德號,因為佛斷盡了一切煩惱,雄猛無畏,所以成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的大雄。所以寺院的正殿供養釋尊叫做大雄寶殿。所以這兩句就是說,願意福和智都如佛,為天人之師普施教化,無所畏懼,成為三界之大雄。

「說法師子吼」。師子就是獅子,古說獅子一吼百獸畏懼,譬喻世尊所說之法,是無畏決定之說,可以使大眾震動,外道膽寒。

「圓滿昔所願」。「昔所願」就是法藏比丘在五劫中所結成的四十八願。這一切大願,我都要圓滿。怎樣圓滿呢?那就是末後這一句:「一切皆成佛」。

奇哉,奇哉,一切皆成佛!這一句粉碎虛空,平沉大地!不但有情的一切,蒼蠅、螞蟻都成佛,地獄中的眾生都成佛,而且無情之物,大地山河、磚頭瓦塊、桌椅板凳、衣服鞋襪都成佛。所以這一句就是四十八願的本體,從這一句話流出四十八願。《往生論》可以給這個做一個註解。西方極樂世界,國土是莊嚴的,這是依報,表示無情;佛的莊嚴,菩薩的莊嚴,這三種莊嚴就進入在一個法句之中,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一切一切,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顯露的,也就是一切都是法身佛。而且清淨有兩種清淨:一個是器世間清淨,一個是情(眾生)世間清淨。那麼這個有情的眾生世間、無情的器世間一齊清淨,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有情無情同成佛道。整體是《華嚴》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大法玄妙的本體,沒有對待所以叫做一,真實離妄所以叫做真,融攝萬法所以叫做法界,綜合起來就叫一真法界。在法界一一微塵都是一真法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整個是不可思議。

又《三藏法數》說:「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故曰法界。(與上同)即是諸佛平等法身,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是名一真法界。」可見一真法界是諸佛法身境界,根本沒有生滅、空有、名相、內外種種差別,超情離見,事事無礙,不可思議。總之,沒有那些二,有二就是差別。有了差別,就不是平等,就不是一味平等的大覺。極樂世界七寶蓮池中的水能夠說種種的法,滿眾生的意,想聽什麼,水就給你說什麼,多少人同時在游泳、沐浴,各個可以聽到你願聽的妙法,而且聽了以後,你馬上就懂。請問這是什麼樣的水!水就是佛。一切皆成佛!水成佛了。不是佛焉有這樣的智慧?你想深水就深,你想淺水就淺,你想淋浴水就從頭上淋下,你想暖水就暖,你想涼水就涼,最奇的是上面能滿各個的心愿,宣說種種不同的妙法。這是什麼水啊,叫佛水也行,水佛也行。可見極樂世界無一不成佛。豈但極樂世界,一切世界,沒有一樣不成佛。所以一切皆成佛這句話,可以說是禪宗向上一路、末後一句,也可說是密宗的大圓滿。大圓滿中無一不圓滿,各各圓滿,一一具德,一一都成佛。密宗殊勝也正在這裡。《首楞嚴經》「首楞嚴」的意義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的事,任何的事沒有一個不是究竟的堅固,是常恆的,是徹底的堅固,這與一切皆成佛是一句話。這句話,萬德圓成,一法不立,再有言說,便是畫蛇添足(可惜已經添了不少)。

[斯願若克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神 當雨珍妙華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四句偈文的大意是:我所發的大願,若能圓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聖靈,都應受到感動,空中諸位天神,自然歡喜,示現瑞象,可從天降落一陣珍奇美妙的花雨。

「斯願若克果。大千應感動」。「克果」,「克」是成,「果」是達到目的,也是成就之意。我所發的願如果能夠成就的話,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聖眾都應受感動。所發誓願如能成就,祈求天神,諸天示現瑞象,從天降下珍奇美妙的花,下一陣花的雨(雨花就是從天降花,紛紛而下),作為印證。底下又是長行,釋迦牟尼佛這時告訴阿難,法藏比丘剛說完頌,當時獻瑞:大地六種震動。(一)指的六方。這種震動是個祥瑞,完全不同世間災難性的地震,這是普地震動,各方都震動,不是某一個地方震,其餘的地方不震。《大般若經》:震動時,「地皆柔軟,令眾和悅」。關鍵是正當震時,大眾和樂歡悅,沒有恐怖,更沒有災難。它與世間震災完全不同。(二)這個震動有六種動象:動、起、涌、震、吼、覺。「動」是動搖。「起」是上升,地會鼓起來。「涌」是波動,有處高有處低。「震」是有聲。「吼」是巨大的聲音。「覺」是使大家都感覺。「六種震動」,包括各方、各種動象。「天雨妙花」。天就雨花了,花紛降在法會的上空。自然空中就有音樂,並且贊說「決定必成無上正覺」。證明法藏大士決定必然成佛。因為這個大願,處處表現無上的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也即是無上大菩提心,不可思議的因,必結不可思議的果,所以決定成佛。

積功累德第八

願文每天念一遍,當然很好,但這只是薰習而已。要根據自己的願出生行動,才真成為你的願。願要起行,有行無願,是盲目的行動;有願無行,只是虛浮狂願,甚至只是狂想曲,所以一定要有行動,要「積功累德」。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上段大意是:佛喚阿難,並對他說: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來之前,在法會裡天人大眾之中,發了以上的弘深誓願,於是安住在真實智慧之中,勇猛無所畏懼,精進修持,一心一意莊嚴自己的淨妙國土。經過多劫的積功累德,所修成的佛國,開通無礙,廣大無邊,殊勝超眾,微妙無比,安然建立,永劫常然,永無任何衰壞異變。

「阿難」,是釋迦牟尼佛叫阿難。佛說: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之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了這樣弘大的誓願之後,就安住於真實之慧。《往生論》說:三種莊嚴入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都是真實智慧,都是無為法身。當年法藏大士莊嚴淨土的時候,正是安住真實慧中,「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是本段總綱。

「弘誓願」。弘就是廣大,普遍平等普度的願叫做弘願。希求滿足叫做願,更堅決的願叫做誓願。別的東西來干擾,你有堅定的誓願就能排除,我不能管那些,我自己有誓願。

「住真實慧」。這個真實慧跟前頭第二品《德遵普賢品》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裡「惠以真實之利」,這三句話說的是實際理體的三個方面,一個是真實之際,一個是真實之利,一個是真實之慧。三句不同,但是三句中有共同的,那就是「真實」。《大乘義章》說:「法絕情妄為真實」。徹底超情離妄顯現本真才是真實。所以真實就是本體,真就是真如,實就是實相。真如實相,《觀佛三昧經》:「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到了佛的果位,果上的德就是真如實相和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就是勝義諦空,這是空有不二的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這樣的空。與色對立的空,是頑空。空是一邊,色是一邊,兩邊對立叫做邊見。第一義諦與真如、實相都是佛地果覺的聖德,這三者是同一涵義的不同名字。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又《教行信證》說:「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可見真如、實相與法身只是名字不同。天台宗說「諸法實相」,華嚴宗說「一真法界」,可見真實兩個字有無上甚深的涵義,有無量無邊的妙德。真實之際,就是真如實相究竟徹底的本源。譬如探黃河的原始處,必須要窮黃河的源流,真如實相的究竟根源,叫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呢?本經《大教緣起品》說:「如來…所以出興於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所以普令眾生都得到真實之利,是如來出世的真實目的。那麼如何能叫得到真實之利呢?那就須要宣說能令一切含靈都得度脫、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萬類齊收、三根普被的淨土法門。

「真實之慧」。能顯示真實之際的本體,流出真實之利妙用的,正是真實之慧的全體大用。《大乘義章》說:「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真心就是指當人的妙明真心,又叫自性清淨心,也叫佛性、真如、實相、法身、法性、如來藏、法界等。釋尊證道時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指這個真心的本體,但由一念妄動,於是「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倘若「真心體明」,那就是本有真心的本體恢復了本有的光明,這一句也就是禪宗五祖所說「明自本心」。為什麼能明?就因為「自性無暗」,這與「真心體明」是一句話。自性就是指自己本有的佛性。譬如一面明鏡,本是十分光明,可惜被污垢濁穢的東西把鏡子弄髒了,鏡子被暗所遮,就不能照東西了。自性上消除了一切暗,這就是「自性無暗」,也就是禪宗的「見自本性」,這才叫做慧。所以明心見性才是本經所說的真實慧。

前已提到:「法絕情妄為真實」。法指的一切所有有情的、無情的、有形的、無形的種種都叫做法,不是專指佛法叫做法,或者法律叫做法。佛教這個法字的定義,是最普遍了,什麼都可以稱為法。什麼叫真實?就是對於一切法都要離開情執與妄見。眾生都是在情見之中,所有的見,都是眾生知見。佛出現世間的大事因緣,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佛的知見。我們的修行是什麼?就是要把我們的眾生知見,轉變為佛的知見,就是這麼一件事。所以要舍除自己的一切知解和成見,日新又新,所以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能否去掉這些東西,破除這些東西。不是把自己的這些見,做為核心,慢慢豐富,慢慢美化,這只是自欺。譬如貨物,只用名牌貨的包裝,實際的內含是自己的劣貨,你始終是假的。你得把這個自己拋掉,無我嘛!真正要無我!沒有我,還有什麼見!沒有我相、人相、我見、人見,不但要無相,而且要無見。眾生所有都是情見,都是妄見,真實法中沒有情見,沒有虛妄,所以叫真實。所以真實之際、真實之利、真實之慧都是這個意思。所以離開妄的本心,也就是自性、自心,也叫做真如,也叫做佛性,也叫做法身等等。真心是體,有體就有用,從真心所流現又能表明本心並起無邊妙用的就是慧。所以修行不是修成植物人,人跟植物一樣,沒有腦筋,只會吃喝,而是要從真心本體上,流出無邊殊勝無比微妙的照用。這不是第六、七兩識所產生的妄用。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我,這兩個識在那產生的錯覺、妄想、執著,遮蔽了本來的智慧德相。再者,本經的三個真實,可比擬涅槃的三德。真實之際就是法身德。真實之利,使眾生不為煩惱所束縛,不為三界所拘留,是解脫得。真實之慧是般若德。所以這三真實就如同涅槃的伊(梵文為\)字三點,不縱不橫(不是:也不是…),即三即一,說它是三,對,有三點;說它是一,也對,只是一個字。伊字三點,即是三也是一。涅槃三德同於本經的三真實。發願之後,法藏大士積功累德,第一句話就是住真實慧。這就是畫龍點睛。極樂世界一切種種的殊勝莊嚴,都是真實慧所流露的,也就是說真實慧所成就的。

「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勇猛精進」就是沒有間斷、雜亂,沒有疑慮、畏懼,沒有懈怠、停頓。「一向專志」就是心志專一,心是專一、固定的,沒有轉變,沒有悔改,一往直前。「妙土」指精美絕倫的佛土,它的精美不但一切不能和它相比,並且它的美妙大家想像不到,贊不能及,所以稱為妙土。如何來莊嚴妙土呢?粗淺的說,就是以很尊重的、很恭敬的,等等的美、等等的善來做裝飾。法藏大士有種種的妙德,這個妙德是能莊嚴,能做莊嚴的事,所莊嚴妙土,是所莊嚴。法藏大士以本身的萬德來裝飾所建的妙土,所以國土具足莊嚴。再進一步說,極樂世界依正一切莊嚴,直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由於心土不二,自心清淨光明即是國土清淨光明,心具萬德就是土具萬德,所以法藏大士住真實慧,莊嚴國土,這才是真實莊嚴,這就是極樂世界的大根本。本經二十六品中,阿彌陀佛對十方來極樂禮供聽法的大菩薩們說法:「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這兩偈是彌陀宣說成就佛剎的關鍵,也等於開演怎樣住真實慧莊嚴淨土。第一偈說,首先要了達覺悟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回聲)。這與《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一味的,這就證明金剛般若是成就佛剎的根本。有了根本,再滿足大願,就決定成功。第二偈,首要通達一切法性,是第一義空無我,既沒有人我,也沒有法我。這和第一偈在根本上一樣了。你所專志求得的清淨佛土,也正是於諸法性中一切空無我,所以若能這樣通達,這樣志求,你才能圓滿。所以人我法我俱空,才能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才能真正通達真如、實相,契悟法身。從這裡可以流現一切。一切空無我,還在求淨土,這是真實慧。明白了本體,又從本體起照用,這是真實慧。所以無我無人仍專志莊嚴淨土是真實慧。總之一切無我是理,莊嚴佛土是事,雖然沒有我,也沒有土,可是仍然「一向專志莊嚴」是理事無礙。佛國離相,不妨專志莊嚴;雖有種種妙相,可是即相離相,當體即空。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建立道場,只是水中之月;大做佛事,如同夢裡空花。這樣就事理無礙!空有雙融,遠離二邊,契合中道,這樣圓修、圓證,所以彈指圓成。所以說住真實慧,專志妙土,是大願之本。從真實之體,才能產生真實的照用、真實之慧;安住於真實慧,才能如實顯示真實之際。寶珠放光,首先照亮寶珠的本體。所以極樂世界的水鳥樹林,一塵一香、一草一木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的流現,無一不是一真法界,無一不是圓明具德,不可思議。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開」就是開放,張開;「廓」是開廣空虛。「開廓」,就是空廣開闊。《往生論》說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就是「開廓廣大」之意。虛空不可壞,不可燒,不被淹,所以究竟常存。「超勝獨妙」。《法華游意》說:「妙是精微深遠之稱」(精彩、微妙、深入、久遠)。《大日經疏》說:妙是「更無等比,更無過上」。沒有能比的,更沒有比它更好的。《會疏》說「超勝獨妙」,不僅僅是廣大,而且其中這一切莊嚴之事,佛身、國土、依報、正報,都是第一無比。超諸佛剎,是最為精美,所以故作「超勝」。唯有極樂這一國土,最不可思議,所以叫做「獨妙」。《會疏》又列舉了七件事,說明極樂世界的超勝獨妙。現選出其中精彩的四項:(甲)「佛身光壽,超過諸佛」。佛光無量,壽命無量,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超過諸佛。(乙)「名號利益,獨出難思」。彌陀聖號名聞十方,十方諸佛都稱讚,都勸其國眾生,大家都念阿彌陀佛,可見彌陀名號「獨出」。十念必生,所以功德難思。(丙)「往生正因,易修易獲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往生的正因,任何智愚閒忙,男女老幼,都容易修,容易得到果,甚至五逆十惡,臨終的時候,地獄惡相顯現,此時懺悔,持名念佛,仍可往生,所以是「易修」。真要修,信願持名,十念必生,所以叫「易獲」。(丁)「生後得果,太頓太高故」。往生以後得的果,太頓了,太高了。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就能往生,就是不退,太頓了。帶惑的、帶罪業的凡夫,只要橫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就是阿鞞跋致,就跟一生補處菩薩相當,故曰太高。善導大師說:「四十八願莊嚴起(極樂世界是四十八願莊嚴而起的),超諸佛國最為精。」所以叫做「超勝獨妙」。

「建立常然」。最初興起是「建」,最後成立叫做「立」。「常」,常恆,「然」,就是這樣。「建立常然」指從初興直到無盡的未來永遠,就是這樣了。「衰」是衰退、衰弱。「變」,改變、變壞。極樂世界建成了之後,永遠不會衰退變壞。「常然」。「常」有三種:(一)本性常(凝然常),(二)不斷常,(三)相續常。(一)本性常是法身,法身無生無滅,本來常住。(二)不斷常是報身,因為報身是從法身所流現,所以也就沒有間斷了。(三)相續常,指應身,應身化現於這個世界,前一個應佛剛剛過去,又另顯現出一個應佛,前後相續。善導大師《事贊》說:「極樂無為涅槃界」,「無衰無變湛然常」。這就是說極樂世界是法身常。至於密部《大乘密嚴經》也說極樂世界是常住不壞的,經文說:「而依密嚴住」。密嚴是大日如來的國土,就是極樂莊嚴國。經文接著說:「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這就是說,彌陀就是大日如來,密嚴國土,就是極樂世界。底下又說:「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密嚴國土就是大日如來(也就是阿彌陀佛)所顯的他受用土,是為他佛受用的報身國土,是從法性上由大慈悲的願力而建立的。這個淨土跟法性土,跟常寂光土一樣,沒有無常的過失。《密嚴經疏》說:「今此密嚴藏(國土),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經中說:微塵聚為世界,世界散為微塵(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但極樂國土、密嚴國土,是如來清淨藏心所顯現,不是微塵所成,本來不是物質(所謂微塵,不是人們過去認為光線中照出空間小小的微點,那還是太大了。近代科學家發現微中子,他空間所占的區域等於一個電子的多少億分之一,它可以透若干億公里的鋼板,因為它太小了,它瀰漫在太空之中。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就出現大量的微中子,微中子慢慢匯聚為世界。看來宇宙大爆炸的壓力波,就是佛教所說三災中最大的風災)。密嚴、極樂都不是微中子這類東西所形成,而是如來清淨妙心的顯現,因此它「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嗔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本段大意:上一段住真實慧,成就妙土,超勝獨妙,建立常然,是積功累德的總綱。本段開始是積功累德的詳說,第一句就標出法藏大士莊嚴妙土是長期不懈,是經過無量劫的精進修持的。於長劫中積累培植種種具足功德之行,心中不起貪嗔痴三毒,也不貪著色聲等六塵,一心所樂只是憶佛善根,念佛名號。憶佛念佛,自得心開,入三摩地,斯為第一。同時深入寂滅為樂的無上寂靜、入無餘涅槃的妙行,遠離虛妄這個一切惡事的根本。以第一義諦的法門勤修萬德的根本。念佛名號是善中之王,所以同於三世諸佛常修念佛三昧。不去計較種種苦惱的干擾,對於生活沒有貪求,不追求安逸享受,厭惡名利,少欲知足。於所發誓願,永遠沒有厭倦,堅決剛毅,得成於忍,如同忍辱仙人被歌利王誣衊並節節支解,不起嗔恨。以下分句解釋:

「積植德行」。積是累積,一點一滴的積聚。植是種植,像種植樹木,多年成林。「德行」是具足功德的行持。這樣積德修善,久經時劫,沒有疲厭。「不起貪嗔痴欲諸想」。在自己心中,貪、嗔、痴、欲(色慾、食慾),內心不起了。對於外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貪著,只是喜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一切都放下了,心中所念、所憶,只是佛啊,所以這個很精進。《首楞嚴經念佛圓通章》:「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華嚴經》:十地菩薩,每一地菩薩都不離念佛。本經《大教緣起品》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

《觀佛三昧經》說:「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在說此經的法會中,十方來的菩薩,太多太多,不知有多少。)「各說本緣」,每一位菩薩各個都說自己過去是怎麼修成的。當然每人本緣不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由於念佛得道的。於是,「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以上《觀佛三昧經》這段經文實是無上希有的殊勝開示,經義是:釋尊告訴阿難尊者,你現應當好好的記住,千萬不要忘記了。我釋迦牟尼佛同十方諸佛以及娑婆世界在當前賢劫中的一千佛(釋尊是第四佛,彌勒大士當來成佛是第五位,一直排下去,這一大劫里共有一千佛,所以叫做賢劫千佛。從彌勒大士起都是未來佛),所有這些現在與未來的佛最初發心,到得一切種智究竟成就,都是因得念佛三昧的大力。佛佛相念,佛佛道同,十方諸佛,賢劫千佛,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這樣,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憶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佛德,於是感恩圖報,要學佛之所行,依佛之所證,憶念不忘,這叫做憶佛。佛所修的善根之中,念佛是諸善中王,最為殊勝,我們要跟佛齊等的話,首先應當學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字有萬德,總攝一切善要,具足一切法門,所以在念名字的時候,只要心也在名字上,也就是憶念了一切佛的功德。

「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這四句應一口氣讀下去。其中第二句是「遠離虛妄」,虛妄兩個字很壞,不實就是虛,違反了真就是妄,虛假不實叫做虛妄。《圓覺經》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虛假浮動的心又有多種巧見,好多心眼,好多花招,好多策略,這樣的人「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涅槃經》有句話很深刻:「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所以我們經中講三個真實,所貴的是真實,所忌的是虛妄。虛假、浮誇、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惡事都是從虛妄所生。法藏大士,積功累德,首先是遠離虛妄,就杜絕了一切惡事的根本。

「寂靜行」是如來所行的究竟清淨的滅度法,是諸大菩薩趨入無餘涅槃的妙行,寂靜幽深,不是言語所能宣說。法藏菩薩住真實慧,遠離一切虛妄,所以行的是寂靜行。「依真諦門」。「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世間、出世間的道理,決定不虛妄的,叫做諦。大地山河,世俗認為是真實的有,認以為實,為了順世俗迷情建立世諦,也稱俗諦。智慧所見的涅槃,寂靜、真實的理叫做真諦、勝義諦、或第一義諦。《智度論》說:「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所以《金剛經》說,我滅度眾生,這是世諦;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終日度生,終日無度,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第一義諦。「依真諦門」,就是依勝義諦為門(能夠通入到涅槃,所以叫做門),依靠第一義諦的門路,來培植眾德的根本。例如《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就是此處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修一切善法就是植眾德本。植是種植,培植。「德本」。「德」是善,「本」是根。在《教行信證》裡說:「德本者,如來德號(指佛的名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只要你念一句),至德成滿(登峰造極的功德,就圓滿了),眾禍皆轉(種種災禍都消除轉變了)。」剛才引證的《觀佛三昧經》說:「十方諸大菩薩皆依念佛得。」又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就是證明。佛號就是德本,當代眾生,念阿彌陀佛就是植眾德本,發菩提心,老實念佛,就是「依真諦門」,廣植德本。華嚴玄門,一多相即,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一句佛號,名具萬德(萬德都在一句佛號裡面),名召萬德(在持名時,所召喚來的正是彌陀多生多劫積功累德所圓滿的至德)。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菩薩萬德齊修證入涅槃,但萬善之中,持名是善中之王,所以直指德本就是持名,因為華嚴境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逼惱身心的叫做苦。常說八苦交煎,這一切苦都不計較了。法藏大士發願「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就是不計較這些苦。「少欲」,《涅槃經》說,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雖然少,我也不惱恨。《遺教經》:「行少欲者,心則坦然。」沒有貪求,也就沒有恐怖與憂患。又「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倘若自己的欲望很多,對於世間還有種種貪戀,出離心還欠缺,焉能談到涅槃。「知足」,「汝等比丘,若欲脫離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法華經》說:「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可見對於「少欲知足」萬萬不能輕視。「專求白法」。《大乘義章》說:「善法鮮淨,名之為白。」所以白法就是白淨的善法。專求善法、白淨離過的法,來利樂群生,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叫做「惠利群生」。「志願無倦」。《普賢行願品》大願的末後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無倦」就是沒有疲厭。「忍力成就」。「忍力」是指六度中忍辱度的力用。法住師說忍有三種:(一)安苦忍,對於世間違緣的事,能忍,能受。(二)他不饒益忍,對於別人違害損傷自己,也能忍受。(三)法思維忍,於法無分別,對於一切法遠離分別,這樣安住,是第三忍。三種都成就,稱為忍力成就。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本段大意:對於一切眾生,心中時常懷想的是大慈與安忍。對待別人是和顏悅色,即是經中的「顏色常和」。愛語是四攝法之一,要攝客群生,要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委婉善巧的良言相告。「勸諭策進」,來勸說促進,幫他開佛知見,悟佛知見。自己是盡未來際,永遠恭敬佛法僧三寶,尊重奉事師長,為師長服務。在奉事師長這句經文自然包括孝順父母,父母正是「長」。自己沒有一點點虛偽諂曲的心,沒有一點虛假、造作、恭維、奉承的心。所以《維摩經》:「直心是菩薩道埸。」肇公註解說:「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的根本。」《涅槃經》說「一切惡事,虛妄為本」,可是質直無諂,是萬行之本,兩相對比萬分重要。所以學佛不是要寫論文,當佛學家,升座說法,而是要有真實修行,成為軌範,才是大丈夫事。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一段是法藏菩薩律已方面,也就是自覺方面的行持。筆者常說,對於自己生活享受、名譽地位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對於自身的覺悟則是越高越好。法藏大士要求自己具足福慧莊嚴,徹底覺悟,以身宏道,永作楷模(榜樣),真是萬世模範。本段的大意是:

「莊嚴眾行」。「眾行」表六度萬行等一切行持。「莊嚴」,《涅槃經 》說:「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所以「莊嚴眾行」,就是用福德同智慧來莊嚴自己的六度萬行等一切行,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行中都包括了福智,都具足了福智。這表示大士的妙行成就。「軌範」。軌是軌則,范是模範。由於所行,具足福智,所以言教都成軌則,所行所示,成為模範,所以說是「軌範具足」。「觀法如化」。《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化」就是幻化。「觀」,我們常說作觀、觀想,其實觀字很深,就是觀自在菩薩的這個觀字。離開一切情才叫做「觀」,「觀」就是智慧的另一個名字。觀和想也是這樣,有心的叫做想,離念、無心的叫做觀。一般所謂觀想,都不容易達到「觀」,只是想想而已。觀和照都是高深的,想就是粗淺的。所以我們也知道五蘊皆空,但不能度一切苦厄,就因為你所理解的都在想的範疇里,他對於五蘊皆空,是想明白了,不是照見五蘊皆空。若是照見,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觀法如化」,就是照見一切諸法都同幻化,都是魔術師變出來的,還有什麼可執著呢!「三昧常寂」。「三昧」就是正定。「常」就是離開生滅之相的真體。離盡煩惱之相叫做「寂」。由於照見一切都是幻化,在本體之上絕除名相,沒有煩惱,不生不滅,住於常寂甚深三昧。「善護口業」。三業之中,口業還是很容易犯的,所以要善於護持,主要就是「不譏他過」。譏是譴責、誹謗。不要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口業不說別人的過失,實際是意業的不見他人過失。上品偈語末後一句是「一切皆成佛」,《首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就是不見他人過失的根本。但也不等於是糊塗,一個人好,一個人壞,我一點也不知道。這些地方,有兩句話很合適,「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善於分別,而在第一義上沒有動;在第一義上不動,還是善能分別諸法相。總之,都不是落在哪一邊上,這才是中道。「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就是戒律,「儀」是儀則、儀式、儀軌。防惡止非的法叫做戒律,依止戒律而行動叫做律儀。《瓔珞經》:「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戒是根本,所以善護身業,嚴守淨戒,作為人天模範。「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由於智慧猛利,觀想得力,三昧功深,正定常寂,復又善護身口,嚴持律儀,故能深達法源,從容中道,善護已念,清淨無染。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所有國城、聚落(就是鄉村中的居民點)、珍寶,這一切一切都無所執著,這一切都可以經常拿來布施,這是財施;更重要的是法施,把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的行來教導度化眾生。這樣殊勝的財法二施,連城池、聚落、珍寶等都可施人,唯樂以菩薩大法教導救度眾生,正是無上殊勝自他兼利的大行。《會疏》說,「教」是以道傳人,「化」是轉惡為善,安住正道,建立大心,叫做「安立」。「真」是真實,沒有迷妄。「正」是於理無差,沒有邪曲。「道」,《華嚴大疏》說:(一)通至佛果故名道。(二)涅槃之體,無障無礙謂之道。所以道就是能達到涅槃的道路,也就是涅槃的本體。所以「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住」是安住,「無上」是更沒有能超過它的,在它之上的,「真正」是真實契合理體,「道」,能通到涅槃,並且就是涅槃,即使無量眾生都得到教導與度化,能安住在無上真正之道,到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由於成就了這樣的善根,「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福慧雙修所得到的果實,自然福慧雙圓,所以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寶藏」是儲存珍寶的倉庫,「發」是開發,「應」是應化,就是說無量儲放妙寶的倉庫感通化現,自然開發。這就是福報。他或是「長者」(年高財富),或做「居士」(居士過去也是很高的,守道自恬,寡慾蘊德,名為居士。不像現在,只要是佛教徒也可以稱居士),「豪姓」(指名門大族),「尊貴」(指高官顯吏),「剎利」是王家貴族,或者是國王大臣,「轉輪聖帝」(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金管四天下)、「六欲天主」(是欲界六天,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樂化,六、他化自在),乃至「梵王」(是大梵天王)。由於菩薩所修無量功德,所以生生尊貴,德高望高,財富充足,並常能遇佛,都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所以功德說不能盡。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旃檀。優缽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法藏大士身口常出無量微妙的幽香,香味很像旃檀(柱香)和優缽羅花(青蓮花、紅蓮花),能遍熏到無量世界。他不論生在何處:長者、剎利、天界等等,都是色相端正莊嚴,

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相好都是色法,都是來莊嚴顯發佛身。《大智度論》說「相粗而好細」,有相沒有好就不圓滿。輪王、帝釋、梵天,他們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他沒有好,於是相就不微妙。眾生見到佛,能見到相,好則難見,因為眾生眼觀察不到這麼微細。由此可見,相是粗的,好是細的,是不共的,是微妙難見的。法藏菩薩,在因地之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而且手中常出無盡之寶、供養之具,都用來利樂有情,普施眾生。所以本經此處也顯示了華嚴境界,在一隻手裡頭能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無窮無盡,普作饒益,正顯一中有多,小中含大,圓明具德,不可思議的華嚴事事無礙境界。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緣」。因為以上種種積功累德的因緣,能使無量無數眾生,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讓無量的眾生髮菩提心,就是如來出現於世的目的,使眾生能得真實之利。法藏大士於無量劫勇猛精進,積功累德,所得的妙果,也就是讓無量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們這些末法眾生,現在能發起菩提心,都因彌陀大願多劫教化的結果。經中三輩往生,都因發菩提心。此心殊勝,「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若能發起,實是大事因緣。

圓滿成就第九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從本品起是大士無量勝因所感的聖果。一切誓願都已圓滿成就,這就成為本品的品名。本品開頭這幾句話,文字極少,可是描出法藏大士不可思議的功德成就。大意是:

這時候佛告訴阿難說:法藏比丘,修菩薩所修六度萬行,廣積種種功德,無量無邊,於是就「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對於一切所有種種的法,都通達自在,沒有阻礙)。這句話意思很深。佛曾經這樣說過「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沒有人超過我,控制我,我為法王,所以在法中自在,一切法中圓融無礙了。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法藏比丘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的讚嘆。也就是說法藏比丘此時就同釋迦牟尼佛一樣,達到了諸法平等,自在無礙的無上覺悟。底下又緊接一句「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原表明法藏大士的無上成就,當然其中包括「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是無比的奧密,言語道斷,所以不是語言所能通,心行處滅(心的作用達不到了,眾生的心只是分別,都是第六識的作用,只要念起,便有分別)。現指出不是分別心所能了知的,所以人的妄心便不能為力了。這就是說法藏大士不是眾生的凡心所能猜測。以下再把兩句重點說明一下。

「而得自在」四字的深義,還可以從《心經》中觀自在菩薩的名號得到體會。「自在」兩字有很深密的意義,「自」就是自性、自心的自。「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心、自性在不在。什麼叫做「在」?宗門祖師說:「罄然獨存」。罄然就是百丈禪師的「迥脫根塵」,從六根六塵中桶底脫落了,「獨存」就是百丈禪師的「靈光獨耀」。可證十方諸佛、歷代祖師都是一個鼻孔通氣。這個自性、自心,正如布袋和尚說是「十方世界最靈物」,故稱「靈」。光明就是智慧,故稱「光」。孤立無侶,無一物可當情者,故稱「獨」。寂然常照故稱「耀」。所以「罄然獨存」和「靈光獨耀」都是顯示了自心的「在」。所以觀自在就是了了明心,了了見性。要在任何情況下,自心自性了了現前,不為一切所礙,那才是「於一切法而得自在」。現在有些修行人偶爾也能想到自心自性,但是一轉眼,就不知道哪兒去了,就被煩惱和世法牽著鼻子圍著茅廁坑轉。若真是了了見心,了了見性,這就是甚深般若,最徹底的般若,所以能照破五蘊,度一切苦厄,自在無礙了。所以應該以知有自心為因,知自心本不生滅,沒有增減;一切時處觀照自心是為因,所得的果,就是徹底恢復自心的明朗寂然常照,所以因果一如不可思議。

「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也很好懂,但是「佛學」越深的人往往越不懂。他不承認這句話,他大概認為別人可以不懂,他是佛學家,所以他都懂;他不但懂,還可以當裁判員,對於不順眼的佛經,他可以說是假的,於是出示紅牌,罰出場外。「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同《法華》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完全是一味的。兩句在文字稍有出入,可是實義上完全沒有兩樣。我們常讀的開經偈最後一句:「願解如來真實意」,這句很好,表示眾生當前的生滅妄心理解不了,所以祈禱佛力加被,讓我能解。《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個大事因緣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是要大家能夠悟入佛的知見,但是佛的知見,經中說「唯有諸佛世尊,乃能知之」。既是眾生,現在所有只是眾生知見,所以就要用慈悲喜舍中的舍字,你要舍掉自己的知見。許多人只是抱著自己的知見不放,根據自己的眾生知見來評定批判佛的知見,他就永劫也不能懂了。所以要先舍掉你的眾生情見。常雲捨身容易舍見難,所以首先要在舍字上用功。常說「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就是說你先舍盡你的凡夫知見。譬如一隻裝滿了漿糊的瓶子(佛教稱為滿器),你拿來裝甘露,那是裝不進的,必須把瓶中洗乾淨再說。《圓覺經》(圓覺也就是真如實相的另一個名稱)說:「未出輪迴,而辨圓覺。」沒有出輪迴,仍是生死之中,你的心就是生滅心。在生滅心中,妄想是相續不斷的,前一念滅,後一念生,老是生滅生滅不停,妄想不斷,所以「未出輪迴」。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辨別什麼是圓覺,其結果只能是「彼圓覺性,即同流轉」。也就是說,你想辨認的圓覺實性,它就同你的妄想一樣,也在流轉了,所以你不能真實理解圓覺。以上《圓覺》經句,證明本經的「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與《法華》的「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與教中所說:太末蟲(微生物)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火炬之上;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完全一致。所以如來真實義不是眾生在思量分別、語言分別的妄心中,所能理解的,因為如來的真實義,都隨著你的妄心一起流轉了。我們應知如來一切言教都是指月的標,如來指出見月的方向,切不可不要如來這一指,這叫做棄指認月,那就更難見月了;更不可執指為月,把如來的手指認成月亮,那就三世諸佛都含冤了。所以經教像是指路牌,做一個箭頭,上寫頤和園,大家按箭頭方向一定找到頤和園,但決不可認為指路牌就是頤和園。又像地圖,譬如幾個朋友在我家中,想從地圖找出巴黎在什麼地方,其中有個眼睛好,首先發現了,他用手一指圖上的巴黎並說:「巴黎就在這裡!」這位先生的話也對,也錯。說他對,因為他所指確是圖上的巴黎;說他不對,因為他和地圖都是在中國北京黃念祖的居室之內,這裡不是巴黎。

【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上段是法藏大士正報的成就,這一段是所攝佛土的成就,也就是依報的成就。段中大意是:過去所發的四十八願,全部實現,所建佛剎是「如實安住」。「實」是實相,也就是真如,所以如實而住就是如如而住。極樂一切所有都是「如如」(如同真如)妙境。國土遍攝十方佛國的勝妙,所以說「具足莊嚴」。佛土一切莊嚴令人肅然生敬,這是「威」。國中萬物都使人增上,是為「德」。國土一切都不窮盡,所以叫做「廣大」。彌陀另一名號是無量清淨覺,所以所居佛土是清淨國土,心土如一。「圓滿成就」。「圓」是圓妙。「滿」是具足,一點沒有欠少。「成就」是實現、成功。《往生論注》說: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今天都真實成功,已成了阿彌陀如來了。由於誓願自然產生了神力,這是「願以成力」,由於你的願出生了力量;「力以就願」,我的願力就是來實現我的本願。「願不徒然」,願不是虛發,「力不虛設」,所產生力量也不是虛設無用。願必產生力量,力量就是要實現本願,力和願是相符的,是一致的,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使得本願能實踐能落實,所以法藏大士所發的四十八願圓滿成就。

「如實安住」前已說過,即是如如而住。「如實」的意思正同密宗的「如實知自心」的「如實」相同。密宗的要領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的知自己的心。「如實安住」、「如實知自心」,兩個「如實」是一樣的。但在本經更進一層,不但是知,而且是安住,也就是安住於自心,也就是安住於真實之際,也就是安住於諸法實相,也就是安住於法身。《往生論》說:極樂國中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既然極樂身土就是法身,法身常住,三際一如。過去現在未來是三際,三際沒有分別,打破了空間,這是法身境界。法身真常,所以極樂究竟的國土,叫做常寂光。

「具足莊嚴」。法藏大士在發誓修習的時候「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又《國界嚴淨品》:「彼極樂界……具足莊嚴……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可見極樂乃廣攝無量佛國的微妙莊嚴而成就,所以是「具足莊嚴」;又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的流現,心淨則土淨,所以「具足莊嚴」。

「威德廣大」。可敬可畏叫做「威」,可尊可愛就是「德」。「威」是威力、威儀,令人肅然起敬不敢放肆。「德」是有德於人,令人尊愛。極樂國土香光音聲都作佛事,饒益眾生,一毛一塵都是圓明具德,所以有德。再者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折服,一是攝受。折服是威,攝受是德。並且在度生時,往往先須折服,才能攝受。例如與外道辯論,只有在折服他,把他說敗了之後,才有可能攝受他作為佛教徒。「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是「大」。窮極本體、妙用無窮叫「廣」。「廣大」的含義,可以用近代語言來說明,那就是數學上的無限大,符號是「∞」。無限大減去任何數仍是無限大,把它分為千分萬分億分,不管是多少份,每一份仍是無限大,因此它就不可窮盡。現在十方佛土中的如來都勸說自國人民往生極樂,這麼四面八方永不停止往生極樂,極樂永遠也不會容納不下。極樂人民到十方去供養諸佛菩薩,所須供養之具,永遠沒有窮盡,就像「∞」,怎樣減,怎樣分,結果仍是無限大。

「清淨國土」。經裡頭說,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逾十方」,而清淨也是佛號,漢譯就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佛都無量,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種種的無量。由於阿彌陀是無量清淨,心淨則土淨,所以極樂世界是無量清淨。再者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也就是密嚴世界。《金剛頂經》說:「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這就是說密嚴與華藏兩個佛剎都是金剛自性清淨,不是由凡物所成。又《密嚴法藏疏》:「今此密嚴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這說明密嚴國是由於彼土如來的清淨如來藏心所現。所以極樂世界是清淨國土。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本段大意是:阿難聽佛說完以上開示,就問佛:法藏比丘成就菩提了,他是過去佛呀?未來佛呀?還是他方世界中的現在佛呀?世尊回答:「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從沒有所來的地方而來的,去是向沒有所去的地方而去的。)這同《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完全一致。「彼佛如來」就是阿彌陀佛,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處處是自家,本來是一體,怎麼能說從哪裡到哪裡。靈峰大師《金剛經破空論》說:真如不能從自體以外一個地方到這裡來,也沒有自性以外另一個處所可以去,只是有緣則現。池水清涼了,天上的月亮就現出來,月亮也沒有下來,水也沒有上去。回頭陰天了月亮又不現了,可是月亮始終是無來也無去呀。不是說看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到水裡來了,不見時月亮從水裡又走了。根本沒有來去,這就打破了空間。

「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這就打破了時間。非生非滅這同於《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也就是《楞嚴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眾生在妄,一念一念生滅不停。滅了生滅,所以說「非生非滅」,但生滅滅已不是就斷滅了,而是「寂滅為樂」與「寂滅現前」。《觀音耳根圓通章》說:「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種殊勝。」這就是禪宗常說的從冷灰中突然蹦出熱豆。正當火滅灰寒的時節,偏偏從冷灰裡頭蹦出一顆熱豆,這常用來譬喻禪宗開悟的情況。現在許多人火不滅,灰不寒,領了一隊人熱熱鬧鬧扮神扮鬼,只是自欺欺人,大家胡鬧一場。這一點很重要:要在一切能所都除消淨盡了之後,連能滅所滅都盡了之後,這時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別有天地。這個無生無滅,不是斷滅,而是「寂滅為樂」。「寂滅為樂」四字是教眼。「非過現未來」,現在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都懂了,他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過現未來,只是因為有妄想,前一念就是過去,現在又有一念這是現在,底下還有一念跟著就要來,就是未來。離開妄念什麼是過去現在未來!(入禪定的人,往往不知不覺好多天過去了。先師虛老山中靜修,一次大雪封山,大家以為虛老怕是死了,大家用長竿在雪中探路,找到閉關的地方,大家敲引磬叫門,把虛老從定中驚覺了。開門相見,大家高興極了,虛老說:你們這麼遠來一定餓,我這兒煮的芋頭可以請你們吃。我煮上芋頭,就打坐了。誰知打開鍋蓋一看,芋頭長的毛,都長得好長了。多少天了,但只覺得是在片刻之間。)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信心銘》最後一句「無去來今」,沒有過去,未來與現在。這就表示過、現、未三世,本來沒有差別,都不離當人的一念。上面所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表示十方就在當下。世人所執的時空概念全部打破了。

以上所說是法藏大士所證法身理體,也就是本經的「真實之際」,在這裡可以充分看出本經與《金剛經》本無分別。彌陀成佛究竟了法身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什麼眾生可度。可是理不礙事,在寂滅中正好廣顯大用,所以寂而常照,理事圓融,加以本願無盡,所以要廣施真實之利,普利眾生。

「但以酬願度生」,這一句就表明了為什麼從法身境界流現了體兼報化的極樂國土,只是為了酬願度生。「酬」是酬報。「酬願」,就是俗話說的還願。俗說既然許願就要還願,也就是要實踐自己的誓願,所以要酬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度眾生,這個大願成就,當然要酬願度生。怎麼度呢?所以「現在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現」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極樂世界是從如來的自性清淨心所流現,這是「現」字的意思。(二)是現在的意思,他現時正在說法。「西方」。專指西方,是密宗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無上殊勝密意。如《法華》所說,佛看眾生的根機,「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等等)」。佛已明說了,佛所說法是隨眾生根器利鈍而有種種的不同,佛的名號壽量等等都是隨著眾生所能接受的水平而說。「現在西方」就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殊勝方便。善導大師主張:娑婆眾生妄心爆動,指方立相,尚未能專注,況無方無相耶?「爆」,例如爆炸。眾生的妄心,經常狂動,所以要指方立相,使能專注,所以《佛遺教經》:「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道理都是一樣的。《上都儀》說:「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繫心,尚不可得,況離相耶?」因為眾生的心十分狂亂,要使他的妄心先能專住一處,所以指定西方並建立壇城事相。這樣來攝凡夫的心還做不到,你還光叫他離方離相,他怎麼下手?並且密教五方佛,阿彌陀佛是妙觀察智,也正好在西方,這都是密宗的概念。實際我們老說極樂遍一切處,哪裡有定方。小小的地球是圓的,你一直往東走,後來就走回原處了。「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魏譯》、《唐譯》都是十萬億佛土佛剎,本經數字比《魏譯》大一百倍。這裡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佛是隨著眾生的根器不同,隨宜而說,所以不同。(二)「百千俱胝那由他」本來就不是具體指一個數,例如,百千三昧,不是說一百乘一千,而只是說許多三昧。例如,我們說千萬人所不能及,「千萬」也不是一個死數——一千乘一萬。所以兩譯數字不同也沒有關係,何況方才說過空間只是妄執,還有什麼距離可談。總之娑婆極樂都在自心之內,經云:「十方虛空生我心中,如片雲點太清里。」說遠說近都成戲論。所以《觀經》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蓮池大師《疏鈔》的話更好:「分明在目前。」淨土宗跟禪宗哪裡有兩樣。什麼十萬億、千萬億國土,只是「分明在目前」就在諸位眼前。

「有世界名曰極樂」。「世」,代表時間,指過去、未來與現在這三世。「界」,代表空間,指四方上下。時空相合,叫做世界。這個世界的名字是「極樂」,梵語就是須摩提,可以翻譯成安樂國、安養國、清泰國等等。《要解》說:「永離眾苦,第一安穩。」(永遠離開諸苦,而且最極安穩)《疏鈔》說:「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樂之比。」(是登峰造極的快樂,不是人界和天界所有種種快樂所能相比的。)所以這個國土叫做極樂。

「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法藏已經徹底覺悟究竟成佛,佛號阿彌陀。《彌陀要解》說:「今雲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又「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要解》的話,非常精妙,它說此處的極樂世界是指四土裡面的凡聖同居土。但殊勝之處,在於它也同時橫具(齊時並有),也就是同時也具有以上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這正是極樂世界最極殊勝的地方。《要解》又說:這裡經文所說的阿彌陀佛正指佛三身中示現在凡聖同居土的示生化身佛,可是同時也就是報身佛與法身佛。佛有三身:一、法身,居住常寂光土(所謂居住,只是示現令眾生可以理解的話,實際是身土不二)。二、報身,居實報莊嚴土。三、應化身,常示現在方便有餘及同居土。又化身有兩種,(一)示生化身,示現八相成道的佛身。(二)應現化身,應眾生的機而示現的應化身。又可分為:(一)佛界化身,現佛界的身。(二)隨類化身,示現與九界眾生同類的身。本經正是示生化身,就是在西方同居淨土,示現佛身的應化身佛。但應注意同時也就是報身佛,也就是法身佛。佛的三身就像摩尼寶珠,寶珠有珠體、珠光、珠的影子。珠體是本體,是法身;珠光是相用,是報身;珠的影子是全珠所顯現,是化身,但是三個不相合離。所以佛的三身也像伊字三點,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生到同居,你見到是化身佛,也即是見到報身佛、法身佛。你所居的國土是同居土,但它也橫具上三土。所以極樂的同居功德殊勝不可思議。

「阿彌陀」就是毗盧遮那,也就是大日如來。在《彌陀疏鈔》裡用密宗的道理來解釋:五智成為五方佛,毗盧遮那在中央,表示法界體性智,其餘四智現出四方如來,妙觀察智就現作西方的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彌陀疏鈔》的話:「一佛而雙二土也。」彌陀跟毗盧遮那就是一尊佛,兼領兩個佛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東密又說,阿彌陀佛就是大日如來。日本的興教大師是密宗的大德,說是大日如來或名無量壽佛,因為不生不滅;又或名無量光佛,因為光明遍照。所以大日如來又名無量壽,又名無量光。大日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三字有無量的勝妙密意,無量壽、無量光、甘露王、無量清淨,等等等等。而且阿彌陀三個字,每一個字都有無量的密意(拙著《大乘無量壽經解》寫得較細,請大家參看)。《阿彌陀密釋》(也是密宗的書)說:「唱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這三個字,可以消滅你無始以來的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專念阿彌陀這一佛,就成就了不可窮盡的福智。「如帝網一珠」,就像帝釋天宮中寶殿上寶網上的一個珠子。「頓現無盡寶珠」,無量無邊的一切寶珠都在一個珠中出現。所以「念阿彌陀一佛,速滿無邊性德。」書中極贊專念阿彌陀佛的殊勝,很快圓滿無邊的自性本具的功德。這個《密釋》的無上開示,大開諸佛的秘藏,顯示持名一法總攝一切法的功德,只要專念彌陀,就可迅速圓滿自性本具的無邊妙德。這正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知見。念佛的福、念佛的德,以及殊勝功用,「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徹底知道。若能了知很小的一部分,已經超凡入聖。一般只彷彷佛佛,迷迷糊糊,將信將疑,似懂未懂而已,因為這個法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阿彌陀成佛到現在,一共有十劫了。這也是權說,若論實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都是久遠成佛了。《法華經》說,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無量劫前大通智勝如來沒出家時的王子,他們本來是弟兄,後來都隨父王出家了。釋迦牟尼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的塵點數的劫,是不可說不可說的多劫。阿彌陀佛同樣早已成佛了,「於今十劫」只是示現而已。「今現在說法」,就直指當下了。「今現在」,表示阿彌陀佛是現在佛,就在我們這個時候,正在給眾生說法。再過多少年,有人讀到「今現在說法」,就是說在他正讀經,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正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極樂世界本土有無量無邊的聖賢大眾,十方無量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聖賢到來禮覲聽法,法會廣大莊嚴,都圍繞彌陀座下,恭敬聽法。

皆願作佛第十

【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

本品是說,佛答阿難後,法會中有一王子與五百大長者,都以金華蓋供獻釋尊,並願自己成佛時,一切都像阿彌陀佛。

本段大意:佛說完了阿彌陀佛在菩薩因地當中,成就了所發弘誓願海的時候,法會中有一聽經的王子,名字叫阿闍,他同五百位年高德重、威望很高的大長者,聽佛說法之後,都引發了空前未有的歡喜心,各各拿了一個金質的花蓋到佛前禮拜供養。這五百零一人都是在家居士,他們共同行動,又帶了同一的供品,可見他們是一同來的。他們把花蓋奉獻以後,就都回到大眾中,在一旁安坐聽經,這時每人心中發願,願我們成佛時,一切都同阿彌陀佛一樣。文中是「我等」,足見這是共願。

【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迦葉佛時。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

本段大意:阿闍世王子等發起大願,世尊馬上就知道了,所以說我們的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我們的心和佛心沒有一毫一厘的間隔。佛當時就告訴在會的一萬二千大比丘:王子等人,以後都要成佛。這也相當在大會中,為這五百零一人授記作佛。佛並對大家說:他們前世一直都修習菩薩的大行,安住於菩薩之道,經過了無數大劫,曾經供養過四百億(億最小是十萬,最大是萬萬)佛,廣種功德,今天又發起願如同阿彌陀佛的殊勝大願,所以都必定成佛。

末後佛再指出這些人與佛的宿緣:在迦葉佛住世的時候,他們是我的弟子,今天在法會上,他們供養我,這是再度相逢了。

當時會上一萬二千大比丘聽佛所說,沒有一個人不替阿闍王子等五百多人歡歡喜喜。經中有三處應該重視:(一)是發願。阿闍王子等才發願我們皆如阿彌陀佛,馬上就得到授記,將來一定成佛。(二)是因緣。過去生中在迦葉佛時,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現在又在法會相逢,又獻供養又來聽經,又進一步結緣。因為緣法很重要,佛也不能度無緣。當年佛在王舍城的時候,有三分之一人不但沒有見過佛的面,根本沒有聽到過名字。佛這麼樣的威德,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連佛的名都不知道,就是因為他無緣。(三)本法居士非常相宜。在《德遵普賢品》,文殊、普賢、彌勒之後,就是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在本品中,聽佛說完法之後,首先歡喜振奮來獻供養,來發大願,又是阿闍世王子等五百多在家人。正是表示淨土法門非常適合於在家人。在家人就更需要這個,因為在家人有工作,有家庭,有負擔,有好多事,還想靠禪定種種的其它的辦法,就是行不通,所以在家人非常相契。

國界嚴淨第十一

【佛語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永無眾苦。諸難。惡趣。魔惱之名。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復無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鐵圍。須彌。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自本品到第二十一品,主要宣演極樂的國土莊嚴。《往生論》的畫龍點睛的妙語——極樂三種莊嚴(一佛、二菩薩、三國土)入一法句,一法句即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極樂全部只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其中萬事萬物,一草一木,沒有一樣不清淨;沒有一樣不是真實智慧——甚深般若的顯現;沒有一樣的本體不是無為法身。法身無相無為,也無無相,也無無為,所以繁興大用,現一切相。曇鸞大師《論注》說:「相好莊嚴即法身」,全顯事理無礙無上殊勝的離言境界。若專執法身無相,則未免仍偏於執理廢事。因此,經中一切妙相,「當相即道」(這是密宗言語);「即事而真」,事相即是真如。而且事相體用一切圓融無礙,一毛一塵沒有一樣不是圓明具德,一一豎窮三際(串徹於過現未三世),橫攬十虛(在空間遍一切處),一一都是不可思議。不能以情相見,不可思慮而知,所以處處事事無礙,處處是一真法界。這是我們在研讀以下二十品經文前首先應當明白的。

本段大意:佛對阿難說:那個極樂世界,是無量功德所成就,所以國土莊嚴清淨,具足一切莊嚴,永離種種苦難、三惡趣(鬼、畜、地獄)與魔惱的名字。眾苦諸難惡趣魔惱,連個名都沒有,何況有實。國中沒有春夏秋冬、寒冷暑熱、陰雨的現象,也沒有海洋、河流、山陵、坑坎不平、荊棘、沙漠、鐵圍山、須彌山、土石所成的種種山,只是一片平坦整齊、廣大無邊、以自然七寶和黃金所成的大地。國土是妙中的妙,所以叫「微妙」,華麗中的華麗,所以叫「奇麗」。國土的清淨莊嚴超過十方一切世界。以下再把重要文句詳細解釋一下:

「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曇鸞大師《論注》說:「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也。」《論注》是說:法藏菩薩住真實慧,莊嚴佛土,所以說是「菩薩清淨業起,莊嚴佛事」。這兩種說法是完全一致的。《往生論》又說,極樂三種莊嚴,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現《論注》說:「依法性入清淨相」。法身即是法性身,也即是法性。法藏菩薩莊嚴佛土,是從法身理體顯現清淨國土,這也就是《往生論》國土莊嚴入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正因本體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是真實之際,「不顛倒,不虛偽」,所以這樣顯現的一切事相,「名為真實功德」,更沒有任何另外的一法。蓋離開了真實便是虛偽,所以真實功德就是「無量功德」,自然也就「具足莊嚴」。

「諸難」又叫八難:(一)地獄難。在地獄中聞法很難。(二)畜生難。(三)餓鬼難。(四)長壽天難。壽五百劫,是色界四禪中的無想天。他的無想跟魚在冰中凍了一樣,一旦冰化魚又能動了。(五)北俱盧洲,那兒佛不去,困難。(六)盲聾喑啞難。瞎子、聾子、啞吧,這都很難。(七)世智辯聰難。自命聰明的人都要警惕,如果你只是世間邪智,再加上能說會道,長於舌辯,會寫文章,喜愛外道理論,不信出世正法,就屬於這一類,要成道很難。(八)生在佛前佛後難。最後是生到不遇見佛的時候,很困難哪。

「惡趣」,就是三惡道。「魔惱」,魔能惱害人的身心,所以也叫魔惱。魔是魔羅的略稱,也就是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的另一個名字,這類鬼神有很大的魔力,能惱害修行人。

「亦無四時。寒暑。雨冥之異」。「四時」是春夏秋冬。「寒」是大冷,「暑」是大熱。「雨」是下雨。「冥」是陰天。這些都沒有了,那就永遠在溫和晴朗的天氣之中。以上是天時。至於地理,也沒有大小江海的驚濤駭浪、丘陵坑坎的蜀道難行,荊棘不生,沙礫絕跡,更沒有鐵圍須彌土石等山,只是一片平坦方正的無邊大地。須彌山是四大部洲的中心,鐵圍山是外圍。日月圍著須彌轉,四天王天在這個須彌山的半腰,頂上是帝釋所住的帝釋天。須彌山以上還有色界天、無色界天,都在空中了。這是一般世界的安立情況。

但在極樂,須彌山、鐵圍山都沒有了。在極樂世界「唯以自然七寶、黃金為地。」地是七寶跟黃金所合成。「自然」表示不是造作所成,不因安排而得,所以說是自然。這是由於修德有功,性德的自然顯現。七寶的名稱各經不同,這無所謂,這些寶只是打比方而已。因為極樂的美妙,世人無法想像,只好用世間的寶來作譬喻。本經七寶是:金、銀、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瑪瑙。至於地的形態,則是「寬廣平正,不可限極」。「寬」是寬闊,「廣」是廣大,「平」是齊平、平等,「正」是正大。地平如掌,沒有邊際。因為它「不可限極」,所以《疏鈔》說「分明在目前」。極樂世界的天時沒有寒暑陰雨之別,一味是溫和晴朗,大地上沒有山河險阻,一片是平坦寬廣,這都是由於法藏菩薩住真實慧,莊嚴佛土,所以心淨土淨,心平地平,心和一切皆和。正如曇鸞大師說「依法性入清淨相」,極樂眾相都是依性而入,法性平等一味,無差別相,所以天時地形無有差別;法性廣大無有邊際,所以極樂國土不可限極;法性普具善美,窮微極妙,所以「微妙奇麗,清淨莊嚴」。「妙」就是勝妙難思,「微妙」就是妙中之妙、難思中的難思。「麗」就是華麗,「奇」是奇特,「奇麗」就是獨超無比的美妙和華麗。《觀經》說,極樂大地是七寶所成,每一個寶里有五百色光,這些光就像花朵,像群星,像月亮,懸在空中。極樂世界美妙奇特,最重要之處在於整個極樂都是清淨莊嚴。世間也有許多惹人愛戀喜悅的東西,如誘人情慾的邪香、鄭衛之聲的音樂、令人狂亂的流行舞蹈,令人心歡,令人中毒。但極樂國中一切景色令人心悅而無染著,境與心都是「清淨莊嚴」。清淨是無染,莊嚴是具德;清淨令人心靜,莊嚴令人心敬。這就因為極樂國土是清淨本性所莊嚴成就,所以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

【阿難聞已。白世尊言。若彼國土無須彌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說到這兒阿難就問了:彼國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天王天、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在哪兒存在著?阿難是按這個世界的現況發問。

【佛告阿難。夜摩兜率。乃至色無色界。一切諸天。依何而住。阿難白言。不可思議業力所致。】

佛就反問阿難:我們這個世界,夜摩天(從夜摩以上的天住於空,叫空居天)、兜率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依什麼住啊?這些天界住於虛空並不依賴須彌山,你為什麼認為必須依須彌山呢?阿難答:是不可思議業力所致。「業」是造作,例如目前小學生在家中應做的功課練習,叫做家庭作業。俗話中事業的「業」也是這個含義。行善的業叫做善業,作惡的業叫惡業。善業就有出生善果的力量和作用,惡業就有出生惡果的力量與作用,這就是業力。阿難是說,從夜摩天以上的諸天,不依靠須彌山能住於虛空,是因眾生不可思議的共同業力所造成的現象。

【佛語阿難。不思議業。汝可知耶。汝身果報不可思議。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其國眾生。功德善力。住行業地。及佛神力。故能爾耳。】

佛就對阿難說:不思議業你可以知道嘛?你本身的果報不可思議。「果報」,總起來說,是指過去所作的善業或惡業所感得的結果與回報。佛接著又說:「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業報」指業因與果報。《普賢行願品》:「由貪嗔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據《俱舍論》惡業勢力最為強盛,雖世尊也不能遮免抑制。)所以,「眾生業報亦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所以《大集經》說:「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這兩句話很深很深。臨濟禪師說:「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又說:「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六道神光: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能嘗味、口能說話等等,都是神光作用,從來沒有間斷。這個是臨濟的語錄中的精華。禪宗古德有一最精妙的偈語:「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偈語是說:凡人的心總是隨著外境而轉動,這本是妄動,但是這能隨外物而轉動之處,實在是幽深奧妙。若能認清了這個轉處,那就是隨著流轉而認識本性了,識了自家本性,當下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虛空都碎了,還有什麼叫「喜」叫「憂」。以上「聽法的便是佛」、「六道神光未曾間歇」、「隨流識性」,皆直指眾生的善根,實在是超情離見,不是思量分別之所能知。以上是宗門,若論教下,亦復如是。《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都成佛道了,所以同顯眾生的善根不可思議。

「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宗鏡錄》:有五種力不可思議,佛法威德力是五種力之一。佛力不可思議,故成就的佛土也不可思議。曇鸞讚嘆極樂世界,「光」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水」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底下都有,樹影子也能作佛事,聲也能作佛事,怎麼可以思議呀!最後還有一句話,最重要,贊諸往生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往生極樂的人沒有斷煩惱就得涅槃,這樣的殊勝方便怎麼能思議!這正是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

「其國眾生。功德善力」。「其國」,指極樂國。「善力」,修善所得之力。往生眾生髮菩提心,一向專念,正助兼修,有種種的功德善力,於是可以安住在阿彌陀佛大願大行大業成就之地。安住極樂就是「住行業地」(住於彌陀行願成就之地)。進一步據曇鸞大師說:見彌陀身相得平等身業,聞佛的名號得平等口業,遇見光知法得平等意業。住於如來身口意,這就是住於如來行業地。由於往生眾生有殊勝功德善力,並且安住極樂學習彌陀所行,更加上導師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力,所以彼土不賴須彌山。

【阿難白言。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於此法。實無所惑。但為將來眾生破除疑網。故發斯問。】

阿難稟白說:這個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沒有疑惑。極樂世界以無比殊勝的因,得無比殊勝的果,我沒有疑惑。我是為將來的眾生,替他們破除疑惑,代替他們提問。

光明遍照第十二

經中正在講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這些莊嚴,都是事相,所以有人感覺淨土法門跟《金剛經》好像是兩回事。但《淨修捷要》中「托彼依正」(借彼土的依報、正報),「顯我自心」(來顯明我自己的心)。所以種種依報、正報、無量壽、無量光、泉池寶樹,都說的是自性,不是心外取法。所以先要有這個根本的認識,才是真正信入淨土法門。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遍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本段大意:佛對阿難說:阿彌陀佛的神威和光明,在最尊貴中居第一位,十方一切諸佛都比不上。佛光遍照東方如同恆河的沙子一樣多的佛剎,其餘南西北三方與上上下下,也都一樣是普照。倘若是化現的頂上圓光,可以是幾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至於諸佛的光明,近的照一二佛剎,遠的照百千佛剎,唯獨阿彌陀佛光明普照到無量無邊的佛剎。諸佛的光明所照的遠近,根據他前生求道時所發的願的大小和種種不同,在成佛時各各自然得到不同的佛光的妙果。都是自然成功,不靠安排造作。阿彌陀佛光明賢善美好,超世間日月的光明千億萬倍。阿彌陀佛的光明在一切佛光中極為尊貴,彌陀實是佛中之王。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威」是威德。「神」是神妙、神采。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在十方的佛中最尊第一,所以佛的光明稱為光中極尊,彌陀號為佛中之王。至於佛佛道同,「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出現了最尊和第一的差別呢?日本古德望西師回答得好,他說:「常同常別。」經常是同,又經常是別。所以這四個字,道理很深。在我初學法的時候,常聽見上師說「於差別中解無差別意,於無差別中解差別意」。經常無差別是「常同」,經常有差別是「常別」。現打個譬喻,故宮珍寶館有許多金器,我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金的。這句話成立。又告訴你這是不一樣的,這個是盆,這個是碗,這個是塔,這個是佛像。並且佛像也不一樣,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有種種差別。這句話也成立。剛才我說是同,這話成立;現在又說不同,有差別,也成立,所以「常同常別」。所以不同於形式邏輯,承認了同就不承認別,承認了別就不承認同。諸佛妙德相證是同;菩薩成佛各有願力,所以隨著本願的內容不同成就自然不同。發願有大小,所以光有勝劣。因為法藏大士在因中發願就是要「我作佛時。光明無量……絕勝諸佛」。所以成佛後,佛光最尊第一。法藏發這樣大願不是想我要拔尖,要超過一切佛。若有這類思想,那就是魔了。這是為度眾生故,要給無量眾生最大的真實之利,所以他需要光明無量。

「遍照東方恆沙佛剎」。佛的光明,可以照東方印度恆河的沙子那樣數不清的佛剎(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就是十方(正有四方,四個犄角又四方,再加上下就十方),佛的光明都能照到。「若化頂上圓光」。佛頂上圓光的大小呢,「或一二三四由旬」(由旬這是個裡數,是古代印度行軍一天的里程。有的說相當於我們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等。總之是五十里地左右)。佛頂圓光有的是一兩個由旬、幾個由旬,有的佛是百千萬億個由旬。佛的光明,有的照一兩個佛剎,有的照百千個佛剎。唯獨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於他前世求道的時候所發的願的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所以願不虛發。「自在所作。不為預計」。等到得道成佛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這樣形成了,不是事前設計安排的。「阿彌陀佛。光明善好」,這光明之善,光明之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所以他的光是光中極尊,阿彌陀是佛中之王。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一直到最後「不思議光」,出了十二種光的名稱。這十二光名,也稱十二光佛,總之都是無量壽佛的名號。在《首楞嚴經》這個大勢至法王子和其同倫五十二菩薩一起來在佛前說,過去恆河沙劫以前(所以我們說十劫是示現,這個地方又一個證明)「有佛出世」,名字叫無量光(你看無量光不是恆沙劫前就成佛了嘛)。「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有十二個如來在一劫中相繼成佛。「最後佛名為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是從恆沙劫以前的無量光佛那裡學到了念佛三昧,所以大勢至菩薩是淨土宗的初祖,是專純修持名念佛的。

(一)「無量光」。曇鸞大師(現在我們淨土宗祖師裡頭遺漏了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今後必須更正。)在《論注》裡發揮淨土宗玄旨,非常透徹,是稱為大德。他還著有《贊阿彌陀佛偈》對於十二光佛,每佛他都作了一個偈子。贊無量光偈有:「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這四句話深有意趣。大師這個贊,契合諸佛的本心,指出光明的殊勝體性。我們不要把光明只看成是事相,應知光明就是智慧,智慧跟光明是不二的。為什麼可以這麼說呢?這個無上殊勝的妙義,可以從《首楞嚴經》得到理解。經中《觀音圓通章》說:「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經中大意是,從耳根這一根返聞自性,達到本源,所有六根同時都得解脫。恢復了聞性,如幻翳的六根頓然銷除,外面的六塵同時銷滅,顯現了圓淨的本有的覺性。清淨達於極度,本有的光明自然顯發,寂而常照,含容十方虛空。)這一段經文說明了恢復聞性,六根解脫,塵消覺淨,淨極光通,全部顯示了智慧與光明的不二和兩者的妙用。以下幾句經文更有幫助:「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智慧與光明都登峰造極即是如來。根據所引《首楞嚴經》文,我們可以理解曇鸞大師偈中「智慧光明」之義。下說「不可量」。由於眾生六根六塵都成障礙,因此一切都有限制,都是有礙。佛是根塵俱消,覺性圓滿,所以一切無礙,不能局限,無法稱量!所以說無有量,所以佛號無量光。凡是有量的一切根心世界都因佛光而能開曉,「是故稽首真實明」啊。這個明稱為真實明。所以我們看古人的東西,一個字都不能放過。「真實明」是說這個光明就是真實,所以要禮敬。本經的特點就是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這裡曇鸞說的真實明,佛光也是真實。由此可見極樂的依報正報是純一真實。

前頭講過彌陀的本願「一切皆成佛」,所以光明就是真實就是佛。宋大慧禪師說:「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極樂世界一切都可以令人增長善根,都可以做佛事。國中萬物放香,香可以做佛事。菩提樹影能令見者得三種忍,都是在做佛事。可見極樂一切都有妙用,但是唯有光明的妙用無窮。十二光佛都是顯示佛光的妙用,佛光是光中極尊,佛是佛中之王。可見佛之功德遠勝余佛也,因佛光妙用超過一切。《禮讚》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唐玄奘大師所譯阿彌陀經叫做《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經說:「彼如來(阿彌陀佛)恆放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以上引證,足證極樂主要是以光明攝化眾生,施作佛事,正與禪宗大慧禪師的「只以此光宣妙法」完全相合。下一句:「是法即是此光明」,正顯是法與光明本來不二,即智慧與光明不二。「是法」,指真如與諸法實相,即是真實之際。曇鸞大師稱無量光為真實明,真實明就是本經的真實之慧,是真實之際所發的光明,所以光明就是智慧。「不離是光說是法」。「是光」指佛光,清淨本體所發的光,不離這個光明來說真實之法。光明是真實之際的照用,本體的照用就是真實之慧,顯示光明與智慧的不二。「只以此光宣妙法」就正是惠以真實之利。正顯本經的三真實。本經中說:佛光照到的人「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又《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都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曇鸞大師偈中說「有量諸相蒙光曉」。因為這是智慧光明不二的真實明,所以能開曉諸有中一切的相。偈中的「開曉」,在此處是顯現的意思。至於眾生,也是諸有中一切相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意思,簡淺的說就是開示眾生明悟本源。這就是一切眾生蒙光曉的真實之利,因此明曉了達真實之慧。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說:一個眾生如果遇見彌陀如來的光,意業上的種種纏縛都可解脫了,「畢竟得平等意業」。將得到如來究竟的平等意業,也就是自己與佛心心相印了。這就是遇見佛光所得的利益。所以曇鸞大師最後要「是故稽首真實明」,要向佛光頂禮了。

(二)「無邊光」。許多古德把「邊」字解釋為邊際。「無邊」乃是顯示佛光普照、廣大無邊的意思。唯曇鸞大師高出一著,把「邊」字解成「二邊」、「邊見」的邊。曇鸞大師贊佛偈中:「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曇鸞大師用解脫來註解無邊是比其餘的人都殊勝。解脫是涅槃三德(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之一。法身是人人本具,但因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能契合實際,了解真如之法本來不二),不覺起念,於是墮在無明,輾轉成為無量煩惱與纏縛。現要解脫,返本歸元,認識本有的法身,就須清除一切差別,遠離兩邊,合於中道,契會真如。因此解脫正顯離邊絕待,所以曇鸞大師用十二光中解脫光來顯明「無邊光」的深義。這是第一層,以下還有。「輪」是圓具之意,例如腳踏車的輪子,輪是圓的,輪中裝有許多根輪條,少了幾根條你就不好用了。所以「輪」是表示圓具,具足。所以解脫光輪,就說明解脫德的圓滿具足。「無限齊」。「限」是局限,「齊」是同樣,所以「無限齊」是沒有局限,也沒有能跟他同等相比的。沒有局限所以稱為「無邊」。這是第二層涵義。贊中第三句「蒙光觸者離有無」。有是一邊,無是一邊。人都在邊見之中,要不就說有,要不就說無。可是佛光一照,就離開了有無兩邊,離開了一切邊,邊和中也都離了,一切不二,契合中道,究竟解脫,所以稱為解脫光。這才是無邊光的殊勝本意。這也就是《論注》所說:蒙光一照,得到阿彌陀佛的畢竟平等的意業。平等之中當然就沒有一切邊見的差別了。末後贊雲「是故稽首平等覺」。「平等覺」就是指阿彌陀佛。漢譯的《無量壽經》就稱為《清淨平等覺經》,所以無量清淨平等覺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覺就是佛,漢譯的本經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又稱為無量清淨覺。所以無量清淨平等覺就是無量清淨覺,就是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曇鸞大師這四句偈,粗淺的大意:無邊光者就是遠離開一切有無等等的邊,而得解脫,圓滿具足,就是圓證涅槃三德中的解脫德。這個光的妙用是沒有局限,一切光都不能同它相等,相比。凡是蒙受此光照觸的人都離開有無等邊,得到解脫的真實利益。所以我頂禮無量壽佛——平等覺。

(三)「無礙光」。曇鸞大師偈:「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無礙」是自在無礙的意思。沒有障礙,才能自在;相反,處處都受抵制,都有約束纏縛,便沒有自在了。世間最無礙的是虛空,阿彌陀如來所放的光或雲(雲狀的光)也都同虛空一樣,沒有任何障礙,所以佛光又號為「無礙光」。本師釋尊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佛光,一切無礙。眾生在迷,在纏縛之中,處處都是障礙,這些有礙的苦難眾生,若能蒙受佛光的照臨,都受佛光的恩澤,消除障礙,足證佛的悲心愿力、佛光的妙用,都不可思議,所以我應頂禮。

(四)「無等光」。見唐宋兩譯,魏譯是「無對光」。「對」是對比,「等」是等同,都有相等相同的意思。無等與無對只是譯者用字的不同,所以可以引用曇鸞大師贊無對光的偈語。偈子是:「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系除,是故稽首畢竟依。」佛心清淨,所以佛光清淨。佛的清淨的光明,沒有任何其它光明可以相等和對比的,所以稱為無對光。沒有對等,這是絕待,就沒有對待了。用語言文字來解釋絕待,是說不清楚的,勉強說有點像世間用語中的絕對。絕對,那就沒有對待的了。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說個絕對早己是相對了,絕對跟相對就是一對,它就有對了。這是語言達不到的,這些道理只有自己真實用功,真參實究。「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大家所看到所聽到的,都是從眼耳等門進來的,這不是你自家的珍寶。《首楞嚴經》佛問文殊:你是不是文殊?文殊大士答:「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則二文殊。」這個意思絕待了。文殊菩薩說:我真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倘若是文殊,那就有兩個文殊了。真文殊,沒有什麼是不是,說是說非,早是落二落三。所以無等光,沒有對待,正顯本經的真實之際。

(五)「智慧光」。曇鸞大師在無量光佛偈中已指出「智慧光明不可量,是故稽首真實明」。贊無量光為真實明,顯明佛光是從真實本體所發的光明,佛光即是真實之慧,所以智慧光明本來一體無二。這方面前已宣明,所以在本偈中,只贊智慧光的妙用。偈說:「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因能破無明的只有智慧,佛光既能破除眾生無明心垢,所以稱為智慧光。唐代高麗大德憬興說:「光從佛無痴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品心,故智慧。」憬興師說佛光從清淨心所起,又消除眾生無明,所以是智慧。佛光具有消除眾生根本無明的妙用,真能給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阿彌陀佛贊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六)「常照光」。見《宋譯》,《魏譯》是「不斷光」。淨影師說:「常照不絕,名不斷光。」足證《宋譯》的常照光就是《魏譯》的不斷光。曇鸞大師偈:「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贊佛光明在一切時中,光明普照,沒有間斷,沒有遺漏。妙光普照,妙用常存,大恩大德,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七)「清淨光」。曇鸞大師說:「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大師稱佛光是道光,當然遠遠不是凡情的俗光,火、珠、日、月等等。這是由於道而生的光,與道一味的光,所以明朗,並且妙色超絕,超過一切世間,所以稱為「清淨光」。大師又說,這光只要一照到你,罪垢就消除了,都能得到解脫呀,所以我頂禮阿彌陀如來。所以《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清淨光就是清淨句,就是法身,也正是我們的自心,所以才能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妙用。

(八)「歡喜光」。曇鸞大師偈:「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遐,是遠,是廣。由佛慈心而生的光,能普遍照到無極的遠方,能把安樂普施一切眾生,眾生得到安樂皆大歡喜,所以又號歡喜光。

(九)「解脫光」。見《宋譯》,《魏譯》只有「無稱光」。從曇鸞大師贊光偈可以看出,無稱光的實德,即是會本所選《宋譯》的解脫光。贊語說:「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嘆故頂禮。」「神光」是贊佛光神妙,凡情是無法推測。神光本是光,但神光是離開相。光離開一切相正顯即相離相,當相即道。這個是密宗的道理,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需要除去一切事才是真,事就是真。這同《首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完全一致,事相併非虛妄,而是究竟堅固。一切事都究竟堅固,正與本經的「一切皆成佛」同是一真法界,無上大圓滿境界。這樣的妙光,它的妙德,無法安名,無法稱讚。阿彌陀佛的成就,正因如是離相的妙光,所以曇鸞說「因光成佛」。如是妙光炳赫虛空,十方諸佛都同聲讚嘆這樣不可思議的光明,所以曇鸞由衷發出願向光頂禮。

大師的贊語也正切合《宋譯》的「解脫光」,解脫德是涅槃三德,只有當相即道,才能不為相累,真正離了相。必須即事而真,才入如來智海,觸目菩提,「因光成佛」,正顯智光妙用,照見五蘊都是第一義空,煩惱即菩提,究竟解脫。由般若德而解脫德,恢復本有法身德,圓證無上菩提。正是因光成佛。乃知此光正指解脫德,修德功圓,究竟成佛。可見《宋譯》中「解脫光」正與《魏譯》之「無稱光」不二。佛光離相,指出事理之本體;因光成佛,顯出解脫光的妙用,所以經中說,贊佛光明,至心不斷,即可往生。

(十)「安隱光」(即安穩光)。見《宋譯》,在《魏譯》中是「炎王光」。曇鸞大師偈中是「光焰王」。《唐譯》是「光照王」。曇鸞大師贊:「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焰王。三途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魏唐兩譯與曇鸞大師贊中,這個光的名字中都有一個王字,大師贊中又說「佛光照耀最第一」,正顯彌陀光明是光中極尊,乃光中之王。所以稱王的原因,就在於最難救度最極苦痛的三惡道眾生,在惡道之中蒙光啟發,離苦得樂,成就菩提。這是十方諸佛度生大願登峰造極的地方。顯此光德,所以《宋譯》此光用安穩為名。脫離三惡道,往生極樂,無有諸苦,但客群樂是安;在彼國中壽命無量,證不退轉,一切外緣莫不增上,決定解脫,因光成佛,萬修萬去,萬去萬證,極安極穩。足證彌陀悲心、願力、智慧、方便,圓滿究竟,超勝一切,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宗鏡錄》說:「安隱快樂,則寂靜妙常。」既寂靜又妙常,是寂而常照。既妙常又寂靜,是照而常寂。可見「安穩光」正指常寂光,所以魏唐等譯光名中都有王字。常寂光是法身彌陀的妙德,所以能令三途眾生蒙光離苦,向道眾生因光成佛。

(十一)「超日月光」。曇鸞大師「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釋迦佛嘆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超日明三昧經》中說,太陽的光能照一切有形,生長天地萬物,但不能照無形……不能照明人的本心。太陽來了,黑暗取消了,看見東西了。但是自心是什麼?自己不知道。在這方面太陽就沒有用了。超日明三昧能普照十方,一切不能障礙。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和六道有情,都能徹照,令明本心。超日光三昧尚且是這樣,何況彌陀光明超越一切,具足一切三昧,所以佛光就號作超日月光。

(十二)「不思議光」。見唐宋兩譯,《魏譯》為難思光。曇鸞大師說:「此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十方諸佛嘆往生,稱其功德故稽首。」不思議光,偈中指出,佛這個光明除了諸佛之外,大菩薩也不能測。所以本經說:「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正是不可思,不可議。例如佛的他受用實報莊嚴土,各地菩薩所見不一樣,所現不一樣。至於佛的自受用實報土,一切菩薩都不能知。這個光除了佛之外,一切大菩薩莫能測,無法思考,不能宣說,所以稱為「難思光」。這個光,即是唐宋兩譯的「不思議光」,不思議就是不可思議。我們《阿彌陀經》的名字就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當時法會上「十方恆沙諸佛,皆共贊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這給我們現在能信淨宗的人一個證明,一個授記。你只要信,你就是不可思議,你所得的果報也不可思議。以凡夫身,到極樂世界,就是阿鞞跋致,這真是不可思議。這也就是不可思議的果報。因為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這樣難信之法能生信心,所以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念一個佛名,一切佛就護念。念佛的人,佛就護念,大勢至菩薩首先護念,阿彌陀佛派二十五位菩薩來護持你。再有一句最極重要與殊勝的話——《彌陀要解》中蕅益大師說:「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大師是說,行人如果能夠深信切願持念佛號,你就把佛的功德全都攝受過來了,成為你自己的功德。佛的功德全部攝入成為自身功德,自己就具有彌陀的功德,所以說念佛時即成佛時。這正是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就是本經中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所以印光大師稱讚《要解》說:「理事各臻其極(說理說事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大師說古佛再來親自註解也不能比《要解》再高了。印光大師真是蕅益大師的知音。所以大家如果真正發無上菩提心,就請多多參研《彌陀要解》。常看看,如教修行,定在「不思議」光中,全攝阿彌陀如來不可思議功德,成為自己的功德。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經文大意:上面說的十二種殊勝妙光,普遍照耀到十方一切世界。佛光雖在十方世界中平等的普照,但能見到佛光的人,仍是十分希有的,所以經說「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佛光普照,為什麼眾生有遇,有不遇呢?可以打個譬喻,例如常用的收音機,廣播電台播送節目的電磁波遍一切處,東西南北各方都能收到,但是收音機的天線、各種零件出了故障,或沒有調好,甚至只有一根線的接觸不良,就會收不到。電磁波譬喻佛光的常照遍照,收音機有故障譬喻眾生沒有遇光。如果遇到佛光,你就塵垢消滅,善根增長,所以經中說「垢滅善生」,並且「身意柔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剛強難化,情見牢固,寧可捨命也不捨見,十種見惑,根深蒂固,對於佛陀超情離見的教化,不能信受,所以變成柔軟就好教化了。倘若在三惡道里最極苦痛地方,「見此光明。皆得休息」。更重要的是「命終皆得解脫」,在這一期受苦的壽命終了之後,都可以立即得到解脫。否則三途一報五千劫,何日才是解脫時!所以眾生若能聞知十二光佛的殊勝光明,以及光明能令眾生破暗生明、除障解縛、頓脫生死、證三不退的威神功德(利人為功,歸已為德,彌陀內證無上果覺的實德,故能外施究竟解脫的實益),聽到之後「日夜稱說」,以至誠的心相續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隨你本人的意願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讚嘆光明也可以往生。

壽眾無量第十三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又有無數聲聞之眾。神智洞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佛對阿難說:無量壽佛命有多久,沒有方法能說,不可以稱量,不可以計算,數目太大,電子計算機也算不出。還有聲聞之眾也無數,這些聲聞都「神智洞達」。「神」,神通,「智」,智慧,「洞」者,貫通;「達」者,通達。並且都威力自在,能夠在手掌裡頭持放一切世界。以上這一小段經文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佛的壽命無量。頭兩句就是「壽命長久。不可稱計」。因為佛是法身,就三際一如了。沒有什麼叫過去、現在與未來,過、現、未是一樣,那既然過、現、未一樣,未來即是現在、即是過去,過去即是未來、即是現在,這個時間就打破了。所以愛因斯坦就明白了時間是眾生的錯覺。實際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佛證無生,既然無生,當然也就沒有與「生」對立的「滅」。佛的法身是這樣,從法身所現的一切聖眾也都無滅,也就是壽命無量。又佛的無數聲聞弟子都「神智洞達」,他們具有神通智慧,透徹通達事理,並且「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這樣無比的自在威力,能在一個手掌之中握持一切世界,極顯這個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維摩詰經》中「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這就是說,菩薩能把「一佛土」即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全放在自己右掌之中,飛到十方佛國,顯示給其中一切眾生。菩薩雖在十方賓士說法,可是並沒有離開本處。這又打破了眾生的空間概念。《維摩經》同顯一掌中持一切的不可思議境界。

【我弟子中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於一晝夜。悉知其數。】

佛又說,「我弟子中大目犍連」,在弟子中是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眾生」,有多少星星,有多少眾生,目犍連在一個晝夜之內全部都數清楚,都知道它們的數目。

【假使十方眾生。悉成緣覺。一一緣覺。壽萬億歲。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盡其壽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會中聲聞之數。千萬分中不及一分。】

假設十方的眾生,都成緣覺,每一個緣覺都有萬億歲的壽命,神通都同大目犍連一樣。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頭,都竭盡他們的智力來推算極樂世界有多少聲聞,仍是算不清,所計算出的數,達不到實際數目的千萬分之一。

【譬如大海。深廣無邊。設取一毛。析為百分。碎如微塵。以一毛塵。沾海一滴。此毛塵水。比海孰多。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如毛塵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譬如大海,它的深和廣都是沒有邊的。再假設把一根毛分成一百份,把它碎為微塵,拿一個小毛塵,去大海中沾一點水。這一滴水,跟大海水比,哪個多?哪個少呢?佛就告訴阿難,「彼目犍連等所知數者」,因為十方眾生都假設成為目犍連,所以佛稱為「彼目犍連等」。這樣多的目犍連,這樣竭盡壽命與智力來計算,所知道的數,就是毛塵上那一點點水,所不知道的是大海水。

【彼佛壽量。及諸菩薩。聲聞。天人。壽量亦爾。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

以上顯示了極樂國中佛壽無量、聲聞之數無量。本段表明,國中菩薩聲聞天人都是壽命無量。凡夫往生到極樂的凡聖同居,沒有斷惑還是凡夫,這就稱為「天人」。「聲聞」也是如此,極樂國中都是大乘菩薩,哪裡來的聲聞,這是根據他斷惑的程度,倘若先斷了見思惑,這時的水平等於聲聞,也就叫做「聲聞」。國中從菩薩到天人也都是壽命無量,「非以算計譬喻之所能知」。凡夫若能帶惑往生,一到彼土,就不退轉,再也不退了。在這個世界,都是進進退退,甚至「進一退九」,進了一步,退下九步。到了極樂世界既不退轉,又是壽命無量,他不成佛,成什麼!老不退轉,老活著,那不就決定是即生成佛嘛!

寶樹遍國第十四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余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幹。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餘諸樹。復有七寶。互為根乾枝葉華果。種種共成。】

在彼佛國土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是單獨一寶所成,沒有摻雜其它的寶。極樂世界的樹,美好到無法形容,只有拿寶來作比方。還有兩種寶、三種寶、以至於七種寶轉換共同合成,根莖枝幹是某一寶所成,華葉果實就是其它的寶變化所作。例如,有棵寶樹,黃金做根,白銀做樹身,琉璃做枝,水晶做梢,琥珀做葉,美玉做花,瑪瑙做果。其餘的樹又另有七寶,互為根乾枝葉華果,組成種種不同形色的七寶樹。余經七寶之名稱與本經稍有不同,但亦不必分別,總之七寶直是無上微妙的一寶,就是彌陀與讀者本人的心寶。

【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

上段介紹寶樹的實質,本段是寶樹的排列。「各自異行」,各自成一行。「行行相值」,就好像現在咱們練操,大家排成一個隊伍,你橫著看,人是排成一條直線的,直的看也是排成直線的。人對人,空間對空間,很整齊。「莖莖相望」,不但寶樹行行對正,就是樹幹彼此也都對稱。「枝葉相向」,一枝一枝都很整齊,相對相向。譬如一顆樹在中間,東邊的枝葉與東邊相鄰的樹的枝葉整齊對正,其餘三方也是一樣。「華實相當」,各樹各枝的華、果的位置都有規律很整齊,彼此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繁茂的妙色,光明照耀,令人目不暇接,看都看不過來了。

《定善義》說:「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因為佛心是無漏,所以樹也都是無漏,所以沒有老死、病害、初生、漸長種種變化的相。所以諸樹必然同時頓起,等齊劃一,井然有序。

【青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清淨無漏的德風,應時而發,隨人的意樂自然吹來。而且風搖枝葉,自然發出微妙的樂章,宮、商、角、徵、羽(這是中國古代樂律的根本,再加變宮、變徵就是現代音樂的七聲)五音相和,非常悅耳。這些寶樹,周遍在他的國土裡。

菩提道場第十五

【又其道場。有菩提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華果敷榮。光暉遍照。復有紅綠青白。諸摩尼寶。眾寶之王。以為瓔珞。雲聚寶鎖。飾諸寶柱。金珠鈴鐸。周匝條間。珍妙寶網。羅覆其上。百千萬色。互相映飾。無量光炎。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

在佛道場(修道之處叫做道場),有菩提樹,這個菩提樹就更高了。上述的寶樹也很高,在法藏大士第四十一願,寶樹高是百千由旬,要是用一百乘一千再乘上由旬,那將是四百萬里,或者更高。看來百千不是直接相乘,就是說很多的千。菩提樹高四百萬里,樹身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向四方分布二十萬里。有人挑剔說樹太高,這個葉子分布的不夠廣。這是因為他沒有考慮底下還有極高的寶樹,又不能把陽光都擋住了,所以樹長得細高。這種樹是一切眾寶自然和合而成。「華果敷榮」。這個菩提樹的華與果,開敷得繁茂旺盛,呈現欣欣向榮的景相,並且放大光明,遍照一切處。復有樹上頭的莊嚴,有青、綠、紅、白各色的摩尼寶,就用這眾寶之王的摩尼寶來做瓔珞,懸掛樹上。樹上還有寶柱,寶柱彼此之間要有聯接,這個聯接叫做錙,一般是木結構,極樂國的聯接是雲聚寶。這個有證明,《唐譯》說:「有獅子、雲聚寶等,以為其錙。」所以這很確鑿。用這種雲聚寶所成的鎖來莊嚴寶柱,又把許多金(純金)、珠(真珠)、鈴(鈴鐺)、鐸(鈴中木舌,敲鈴發聲)遍掛在菩提樹的枝條上面。又在樹上掛了珍妙寶網,周遍蓋在菩提樹上。摩尼、瓔珞所懸掛的金珠鈴鐸以及珍妙寶網流放百千萬的光明,彼此相照,互為莊嚴,互相輝映,互相作為裝飾,放無量光明。光焰明耀,所顯妙光及所照之區域都沒有極限。一切莊嚴之相,普應群機,變化不拘,隨意而現。

【微風徐動。吹諸枝葉。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本段顯極樂寶樹演說妙法的不可思議功德。「微風」是清細和緩的風,徐慢的飄動,吹到菩提樹的千枝萬葉,演奏出無量的美妙音聲,都是在宣說微妙之法呀。「其聲流布」。這個音聲就流通散布諸方,遍滿一切佛國。菩提樹所發的法音,清淨通暢,「哀亮」,能引發聽者生起悲愍眾生的心。好的音樂總是含一點悲意。「亮」是明亮,響亮,此處是指音樂的節拍鮮明,音調爽朗。「微妙」,因在音聲中宣演妙法,於是音聲也就微妙,它的善好到了無法宣說的程度。「和雅」,指安和雅正。聲音安和就令聞者心中安和。雅就是脫俗,正就是離邪,不是鄭衛邪盪的音樂。所以極樂世界的音聲,在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本段表彌陀大願的功德不可思議,所成就佛土的殊勝不可思議,菩提樹能施之法益不可思議。「若有眾生。睹菩提樹」,倘若有眾生眼見菩提樹了;「聞聲」,耳聞到這個妙法音聲了;「嗅香」,鼻聞到樹的香味了;「嘗其果味」,舌嘗到所結果子的味了;「觸其光影」,身體接到樹的光或影子;「念樹功德」,意根在憶念樹的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清淨無垢,徹辨無遺(例如耳目,對於所聞到的聲與色,都能完全辨別,沒有遺漏,叫做徹)。《會疏》的話「耳根無垢曰清」。一個人成見牢固,對於正確的東西聽不進去,就由於你耳垢太重了。「徹聽眾音曰徹」,對於種種聲音都能聽到了叫做徹。其餘五根可以舉一返三:意根是意根無垢為清,徹了諸法為徹。「無諸惱患」。《唯識述記》說:「惱是亂義」。所以無諸惱患,就是沒有種種惱亂所造成的過患,於是就可以安住於不退轉之位,達到圓滿佛果。

此下更顯菩提樹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又因為能看見菩提樹的緣故,可以得到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見了樹的人,可以得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的增上,真是登峰造極。三種忍的涵義是:「音響忍」。《淨影疏》:「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就是說,從聲開悟,於是知道一切都如山谷的迴響。只是迴響而己,根本沒有人在說話。於是知道這一切都同迴響一樣,沒有誰製造這個響,所以說沒有作者。了解以上的真實義叫做音響忍。這是二地以上菩薩的境界。「柔順忍」。「舍詮趣實」叫做柔順忍。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義理叫做詮,一切經論、禪宗的公案都是詮,正是指月的標。許多人抓住這個手指頭,要從手指頭上找到月亮,那就請等驢年。現在言詮都舍掉了,雙眼正對月亮,這就是舍詮趣實。所以舍離言詮,趣入實相,得柔順忍,在四地、五地、六地了。到七地以上,就「證入實相,離一切相」,這才是無生法忍。證入實相,離開一切相,安住於無生法中,是七地以上菩薩的事情。見到菩提樹,就得到這三種忍,足證彌陀的願力與無上威神功德力,都不可思議。《彌陀疏鈔》解釋無生忍(無生法忍的略稱)有兩種:一種從法上說,一種從修行上說。從法上說,種種沒有起念,沒有造作的實際理體,叫做無生。具有無為智慧的心,在理體上安住,叫做忍。也就是說:無生法就是遠離生滅的真如實相理體。真智安住在這個理體上不動,叫做無生法忍。《大智度論》說:「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智論》開示得很清楚,對於本無生滅的諸法實相,能夠(1)信受,(2)通達,(3)無礙,(4)不退,就是無生法忍。

從行上說,更上一層樓。《疏鈔》說:「報行純熟,智冥於理,無相無功,曠若虛空,湛若涥海。心識妄惑,寂然不起,方曰無生」。文中「報行」是對有功用的集行而說的。集行指心心精進,念念勸修,加功用力,墮在功用道中。這是七地以上菩薩的境界,於是漸增,轉為報行,並且純熟。報行是無功用道,不必起意運心,自然任運流入如來智海,是八地菩薩境界。這時自心真智與理體冥合。理體無相、無為、無功、無相。行無另外之體,只是以智慧為體,智與理不二,所以行與理相同,也無相、無為、無功、無相,都是廣大如虛空,清湛似止水。這時慧日朗照,心識種種妄惑自然不起,這才叫做真得無生法忍。

菩提樹功德,能令看見的人位登八地,正因極樂即是華藏。華藏世界,一真法界,十玄妙門,全在極樂。全體包括一一局部,這是婦人小孩都知道的常識,可是局部包括全體,乃現代科學所證實的華嚴玄門。見樹就是見整體的華藏世界,圓滿具足一切功德。見樹得忍,不算份外,並且這正是華嚴十玄門中託事顯法生解門。從具體事相,可以開佛知見(顯法),示佛知見(生解),立即悟入佛之知見。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靈山會上拈起華來叫大家看,大眾都莫明其妙,獨有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破顏一笑,他開悟了,成為禪宗第一代祖師。這就是託事顯法,花是事,迦葉所悟是法。所以極樂世界菩提樹,你看了就證無生法忍,也都是託事顯法。

【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

佛告訴阿難:極樂世界,華果樹木都能給眾生作佛事。什麼原因呢?是由於兩個原因:(一)是無量壽佛的威神力。阿彌陀佛已經成了佛了。阿彌陀佛有如是的威神,有這個力量。(二)是本願力。過去發的願,所以現在實現,能讓眾生看見樹就得三忍。所以本願力是總,底下滿足願、明了願、堅固願、究竟願,這四個是分別說。(1)「滿足願」。《淨影》說:「願心圓備」。發願的心是圓滿具備,所應為眾生構想的都想到了。(2)「明了願」。光明、智慧共同相應故。(3)「堅固願」。是「無退精進」,沒有退心。(4)「究竟願」。「期盡有情法界際故」,所以稱為究竟。因為他要度盡法界一切有情,所期望的只是度盡一切眾生,所以這一切願,都必然是以真實之際為體,從真實慧所發生,具足究竟方便,所以他能令眾生普得真實之利。

堂舍樓觀第十六

【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無量壽國中說法的講堂、修法的精舍,以及一切「樓觀欄楯」(「觀」音貫,也是樓。「欄」是欄桿,直的叫欄,橫的叫楯),也都是七寶自然合成的。並且也都懸掛了白珠摩尼等等寶作的瓔珞,交叉懸掛如同網路,互相輝映,互作裝飾,光明美妙,沒有相比的。諸菩薩眾,所居住的宮殿也是一樣,顯示平等之義。

【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有在虛空講誦受聽者。經行。思道。及坐禪者。】

上一段是境,這一段是極樂的境中人。其中有種種形象,有人在地面上講經,當然就有很多人在聽經,誦經,受經。還有人在地面經行的。經行有兩種方式:(一)繞念。(二)是在直線上來回走著念,象織布機上的梭子。也就是要有一點活動,要避免昏沉,所以坐念與經行就交替為用。還有人在地面上思道(「思道」就是思維於道)與坐禪(就是打坐修習禪定)。極樂世界在虛空中同有上述種種修持的人。

【或得須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羅漢。未得阿惟越致者。則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在極樂凡聖同居土中,種種修持的人,「或得須陀洹」,須陀洹初果,以及下面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指的斷惑。若把見惑全斷了,就等於證了初果。但是他發心不是只是初果,這是由於對於前生的修習,在這一方面的居多,所以這方面相應的比較快,所以先斷見惑,程度等於初果。實際極樂國土一律是發大心的菩薩,《往生論》「二乘種不生」。初果名為入流,是凡夫初入聖道的法流。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斷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還須到人或欲界天受生一次。三果阿那含譯為不還,斷盡欲界思惑之後三品,不再還欲界,以後受生只在色界與無色界。四果阿羅漢譯為殺賊、應供、不生,斷盡上至非想處一切思惑,入有餘涅槃,不再來三界。

「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彌陀要解》說:「(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是一切種智海,也就是如來果海。須要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一念一念都流入到佛的智慧之海,所以這是極高的境界。但是凡夫往生之後,首先是位不退。極樂國內唯演一乘,諸往生者都發大心,所受用者,大乘法樂,所以不墮二乘地,證行不退,極樂國內沒有退緣,一切都是增上,壽命又是無量,所以必證念不退。所以《要解》說:「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都得三不退也。」並極力讚嘆說:既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既是阿鞞跋致可他仍是凡夫,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若非自心自性登峰造極的妙德所致,與持名功德之奇特功勳,再加上彌陀的一乘願海,要不是這三個方面,怎麼會有這樣殊勝無比的奇蹟。

泉池功德第十七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

本品是講泉池的功德。上品中所說的講堂,在其左右是「泉池交流」。開頭這兩句是極樂的總相。「講堂左右。泉池交流」,國中各處都是這樣。在講堂之外,泉池環繞,四通八達,國內到處都是如此,所以是總相。以下「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標泉池的大小,這是別相。泉池的長寬和深淺有不同的等級,有各種的形式,都是調諧相稱的。各種大小形式、各種長度、寬度、深度、淺度都很相配,這是「皆各一等」的意思。泉池的大小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由旬,乃至到百千由旬。池中的水,「湛然香潔」,清湛、芳香、潔淨,具有八種功德,所以叫做八功德水。《阿彌陀經》的唐譯本中說:「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長樂受用。」水能除餓,長生諸根,還能增益善根,真是不可思議,極樂眾生真是多福。

【岸邊無數旃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岸邊有無數旃檀香樹(旃檀是印度香木,俗稱檀香木)和「吉祥果樹」。吉祥果中國沒有,形狀象瓜簍,中國用石榴代表,一花結許多石榴子,表示吉祥。「華果恆芳」,華跟果都經常是芳香。「光明照耀」,花朵果實都放光照耀。「修條密葉」,很長的枝條,很密的葉子。水邊、兩岸都有樹,樹長了很長的枝條,延申相接蓋覆在池水上面,「交覆於池」,放出種種幽香,香氣美妙不是世間的種種妙香所能比擬。隨著清風散布本體的香馥,沿著池水流送花味的芬芳。境界美妙,文字也美妙。「隨風散馥。沿水流芬」,使人身臨清風流水送來的芬芳幽馥之中。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還又用七寶來裝飾這些蓮池。池的底部上面鋪滿金沙。池水上是四種顏色的蓮華:「優缽羅華」,青蓮華;「缽曇摩華」,紅蓮華;「拘牟頭華」,黃蓮華;「芬陀利華」,白蓮華,覆蓋池水上面。蓮花各放妙光。《阿彌陀經》中「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說明四種妙蓮放出妙光與本經的「雜色光茂」正好一致。「雜」字有眾、集、和、合的意思,所以此處的雜色是指不同顏色的妙光會集和配,並且光色明亮,所以經文是「雜色光茂」。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

彼國的眾生,若要在池水中沐浴、游泳。(我看過敦煌壁畫明信片上的極樂世界游泳池的情況,池水中有正在游泳的人,頭上都有圓光。游泳池邊岸上也坐了好幾位,頭上也都有圓光)。在池中的人,心中想水到足就到足,到膝蓋就到膝蓋,到腰就到腰,到腋就到腋,到脖頸就到脖頸,想淋浴就淋浴灌身,想它涼一點就涼一點,溫一點就溫一點,想水沖得急一點就急一點,慢一點就慢一點。「其水一一隨眾生意」,池水對於每一個眾生,都能滿他的意。試想只是在一個池子裡頭,許多人都在游泳、沐浴,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意思:你要淺就淺,你要深就深,想它急就急,想它慢就慢,想它溫就溫,想它涼就涼,各人滿各人的意。可是一個池水可以同時滿足許多人各別的意,這就徹底打破眾生的情見,全顯華藏世界十玄妙門不可思議功德。在一真法界中,一根毛、一粒微塵就是全法界。局部可以含攝全體,如同帝網上的千珠,每一珠都映出千珠的光彩。一真法界就是法身,就是佛心,也就是每一個眾生的妙明真心。因此,極樂池中的水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無知而遍知一切在水中眾生的心意,不須造作安排,自然一一圓滿各各眾生的心意。同時同地出現各種不同差別境界,妙應無窮,不是有思量分別的凡心所能理解。

「開神悅體。淨若無形」。水不但自然適應每一浴者的心愿,更殊勝的是這水能開你的神明,使你心神爽朗,增長智力,並且洗後身體舒暢安樂。水清湛淨潔如同虛空,沒有形狀,水清見底,池底的寶沙都能徹底映現。水中沒有任何一個深處是寶沙映照不到的,所以說「無深不照」。

【微瀾徐回。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本段水說妙法,顯示極樂世界無情說法的不思議功德。水中波浪,大的叫做瀾,小的像水面的細紋,叫做波。現經中說「微瀾」,所指是波。這些水波安和的徐慢旋迴,波與波的水互相注入,水流有聲,演放出無量的微妙音聲。水波正在廣宣法音,饒益眾生,使聞者各各聽到自己願聞的法。

(一)「或聞佛法僧聲」。佛法僧是三寶,《阿彌陀經》:「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二)「波羅蜜」。譯為到彼岸。修菩薩的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叫做波羅蜜。

(三)「止息寂靜聲」。止是停止,息是休息,指息滅種種妄想。止息即止觀,《止觀三》:「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這是說寂然不動叫止,相當於戒定慧三字中定字的意思。在寂定之中仍有覺照的作用,就是觀,相當於三字中的慧字。「寂靜」見前諸根寂靜注。

(四)「無生無滅聲」。清涼國師:「諸法本自無生,便自無滅。」《仁王經》說:「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心經》的空相就是《仁王經》的「真實空」,就是第一義空。一切法既是真實空,從何處又有生滅去來,所以本經「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遠離去來、生滅、空有一切分別的相,所以清涼國師說:諸法本來無生,既無生,當然也就無滅。

(五)「十力無畏聲」。十力是佛證入實相的智力,共有十種(詳見《大經解》四十六品十力注)。無畏是佛在大眾中說法泰然自若無所畏懼的德,一共有四:(1)說一切智無所畏。(2)說漏盡無所畏。(3)說障道無所畏。(4)說盡苦道無所畏。

(六)「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無性」,一切法都沒有實體,所以說「無性」。「無作」是沒有安排造作的意思,和無為相同。如有所作為就成有為法了。《法事贊》:「極樂無為涅槃界。」涅槃是無生無滅,除盡一切有為的法,離開一切有為造作。天台主張,權教法相宗的佛是修行感得佛果而成的佛,為酬報三大劫修行的因所成的佛,所以是有為法的佛;圓教佛的三身都是本來自然如是的性佛,不是由因地中修行造作的果實,所以叫做無作三身。《法華守護國界品》:「有為報佛,夢裡權果。無作三身,夢前實佛。」這是說:權教從有為法修成的佛,這個佛果只像人在睡夢中所得的果實,這是如來為眾生權巧方便而說是佛。若是由無作法所證圓教佛的法報化三身,那是入夢以前真我,這才是實佛。

「無我」。有恆常一定的體,又有主宰的作用的,叫做我。在人身中執定存在這個的,叫做人我。若在法上執有這個的,叫做法我。人身只是五蘊的假和合,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沒有人我。諸法總之是因緣所生,也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也沒有法我。《止觀》說: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認為有我。若用智慧來觀照,實在是沒有我。要說有我,我在哪裡?從頭到足,各支各節,一一尋察,但找不到我。可見何處又有他人和眾生呢?又《原人論》說:肉體形象所顯的色身,以及能思能慮的我心,從無始以來,由於因緣之力,一念與一念,就是一生一滅,後念生則前念滅,念念相繼,就是生滅相續,沒有終止。像是涓涓的水流,後浪追前浪,又像燈蠟的火焰,前焰剛熄,後焰已燃,焰焰相接,生滅不停,人的身心與之相類,由於因緣,身心假合,好像是一,又好像是常,其實只是相似相續,既不是一,更不是常。但是凡愚的人,缺少智慧,認以為我,寶重此我,引發無量貪嗔痴三毒,造一切業。

(七)「大慈大悲喜舍聲」。慈悲喜舍是四無量心。(1)慈,與眾生樂。(2)悲,拔眾生苦。(3)喜,見他人的離苦得樂,自心生起歡喜的心。(4)舍,內心平等沒有執著,於眾生舍一切冤親等等的分別,捨棄一切貪、嗔、痴過失。眾生修習得無量福與果。

(八)「甘露灌頂受位聲」。甘露本是天人的不死藥,吃了能延長壽命,味美如蜜。密典《秘藏記鈔》:用法水給弟子灌頂,叫甘露灌頂。《大日經》說:如來是法王,為令佛種不斷,用甘露法水給弟子灌頂。從這以後,一切聖眾對於得受灌頂的這個人都很敬仰,知道這個人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一定繼承法王之位。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段表明極樂眾生聽到水聲說法,所得法益。往生的人聽到以上種種妙法音聲,大家心中清淨,離開垢污同雜染,也離開了種種虛妄分別、對待,入了不二法門,契合中道,所以經說「正直平等」。不二無別就是平等,中道就自然正直。不邪為正,沒有任何邪思邪見;不曲為直,「直心是道場」。禪宗提倡直起直用,唐代有台山婆,人問台山路怎麼去?她只回答:「驀直去。」這三字,極平常、極奇特,無邊妙義與玄理都在其中。於是善根自然成熟。《阿彌陀經》:「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天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彌陀疏鈔》說:「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這一點是極樂最殊勝之處。在極樂世界所聽到的法,你不但都能領會,並且立即同法相應。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豈但不能同法相應,就是正確領會也極端困難。我們娑婆眾生,極多的人都沒有達到六根清徹,耳內有許多垢污。打個比喻:象是拿個杯子去舀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剛剛裝過敵敵畏。用這個杯子,你喝甘露,喝了就會把你毒死,你杯子裡有毒呀。所以要無垢,也就是先要消除貪嗔痴三毒啊!至於「相應」,十分重要。相應就是契合。《往生論注》說:「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這就是說,相應就像匣蓋的相稱相合。《華嚴論》說:「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其願聞者。輒獨聞之」。自己想聽什麼,就自己聽見什麼。不想聽的人,就一點也聽不到,一點也不受干擾。時時聞無上法,處處得真實之利,「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十方世界的佛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稱讚極樂世界,勸自己佛國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十方佛土的人民大量往生極樂。所以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十方世界這麼多佛都在勸導往生,十方國土大量人民都是依教奉行,所以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要依教奉行,而不是只把它當學問去研究。如果不是只想當個學者,而是要成就自覺覺他普利眾生的大願,你就須依教奉行,求生極樂。得到往生,都在七寶池的蓮花里自然化生。由於不經過胞胎,又不是由於自己妄業的惑報,而全憑彌陀無上願力,自然出現,所以叫作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呀。這個「清虛」、「無極」出現於漢、吳的譯本。因為那時佛教剛來,翻譯經典,很自然就採用當時道教的常用文字,所以經中出現清虛啦、無極啦這些道教的用語。嘉祥大師說:神通廣大,無所不至,沒有極限,所以稱為無極,是無極之體。如光如影,不是血肉之身,所以稱為清虛之身。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啊。《阿彌陀經》說:「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又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又《論注》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所以經中說在極樂國中「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所以彼國名為極樂。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極樂國。所有眾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鹹同一類。無差別相。但因順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本品叫「超世希有」。超出一切世間,表示優越高超;人世間希有,顯示少見難得。在極樂國中,所有的眾生,容貌和色相,非常美好(美妙是妙到了極點,所以稱為微妙),都是超世希有。他們都不是有漏的有生滅的身體,並且都是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更重要的是:《往生論》所說,他們是「清淨智海生」,是清淨的智慧大海所出生。正如《往生論》所說,極樂的菩薩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所以極樂眾生容色的清淨莊嚴,超越一切世間,至為希有。極樂人民的形狀色相,彼此相同,經文是:「鹹同一類,無差別相。」就是說彼此相如,沒有差別;只是一種,沒有兩類,當然不能更分什麼貴賤高低了。當然,也不是說大家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是一樣的,分不清楚,誰也不認識誰是誰。不是那個意思。就像兄弟很像,但是都易於認清的。至於稱為天人者,是隨順世間的方俗。本經《禮佛現光》品說:彼土「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可見極樂國中,都是聖賢。那為什麼又稱為天人哪?這是隨順世間的習俗。義寂說:念佛的人兼持五戒,初往生時就是人,比這更低也一樣。念佛又兼修十善,修十善是天業,他這麼初得往生時,叫做天。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苦乞人。在帝王邊。面貌形狀。甯可類乎。帝王若比轉輪聖王。則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醜劣。假令帝釋。比第六天。雖百千倍不相類也。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

說超世希有啊,這裡有五重的比方。第一重,拿乞食的人比帝王。一個乞丐,憔悴、醜陋達到極點。一個窮苦的叫化子,站在帝王身旁,他同帝王能相比嗎?帝王養尊處優,儀容當然不一樣,再加上裝飾,就不能相比了。二、要拿人間的帝王比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是四天王天的王。人世的王就卑鄙醜陋多了,就像乞丐在人王的身旁一樣。三、轉輪聖王,雖然威相第一,可是要比忉利天王(這是俗話說的玉皇大帝、帝釋),那麼轉輪聖王又比帝釋醜劣很多了。四、假設帝釋比第六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這是欲界天最高的一個天),又不如遠甚,相差百千倍都不止。最後把第六天跟極樂世界的天人、菩薩、聲聞來比,又不如遠甚,「雖萬億倍。不相及逮」。就是說把第六天的人,容色的水平,提高一萬億倍,也趕不上(「逮」字同「及」字意義相同)。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

極樂人民所居住的宮殿、穿著的衣服、吃用的飲食,這些享受都同他化自在天王一樣。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天最高的第六天。

【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阿難應知。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

「威德」是威神功德。極樂世界的人,他們都「神智洞達。威力自在」。開顯了神妙難測的智慧,洞然通達本源,並且威力無比,自在無礙,所以他們的威德無比。「階位」。「階」,是階級、階梯;「位」是品位、地位。極樂人民的階位更是十方世界都不能相比的。蕅益大師稱讚極樂的凡聖同居,說這是十方世界所無。既是阿鞞跋致,但還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可又是阿鞞跋致,他三不退。這是極樂國土所獨有,十方世界之所無。凡夫就不退,這個階位,是十方天人不能比呀。他們必然輪迴,所以決定要退。例如一個帝釋,忽然五衰相現。他有天眼通,可知道自己的未來,他觀察一下,看到自己下生將生到某地一個驢耳朵里,驢耳長了瘡,瘡裡頭有蛆,他也要變成驢耳朵里的蛆。於是大恐慌,求佛加被。佛傳了他法,讓他修法,他才避免了。只有極樂世界,只要一去之後,就再不退了,所以一切天人不能相比。「神通變化」。極樂的聲聞,掌中能持一切世界。就以現在世間的天文學來說,宇宙有多大?星球有多少?都不可測,何況十方。可是極樂的聲聞一掌之中都能抓住,這是多麼大的神通!再者極樂人民能在一念裡頭,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在一念的剎那之間,超過這麼多佛剎,而且「周遍巡歷」,「供養諸佛」,所以遠遠超過二乘,何況天人。所以說「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是「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所超過不是百千萬億倍,而是說不清的倍數。佛就叫阿難,你要知道,「無量壽佛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所以一部《華嚴》就是不可思議,《阿彌陀經》經名也是稱為不可思議,這兩經都同本經同部,本經舉體是不可思議,所以「超世希有」。

受用具足第十九

【複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再者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或是已往生,或現在生,或未來當生,都能得到遠勝第六天王的諸妙色身,像貌端正莊嚴,福德沒有限量,並且「智慧明了」。在本經《菩薩修持品》裡說:彼國一切菩薩,「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密藏」的密字,不是指保密,而是指:對你說,你也不能懂;告訴你,你也跟沒聽見一樣;你看見,也跟沒看見一樣。所以叫做密。佛的密藏,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可是這許多菩薩也都徹底明了,所以說,極樂世界的人「智慧明了」。「明」是明明白白,「了」是了了分明。明白什麼?怎麼才叫了了分明?那就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知道自己的本心。這也就是禪宗與大密宗的核心。「神通自在」,上一品里已談過,極樂眾生的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本經《菩薩修持品》又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方便智又名差別智、權智。根本智是實智。宗門常說,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一代佛教化導的作用在於方便智,度生妙用權化的法都由方便智。由於此智的顯現,可增長對於自心實體的了知。且度生事業不離神通,方便智的開顯,認清了從本以來,自然安住於神通法中。所以「智慧明了」是達神通之本。達了神通之本,就自然了知神通本有,所以說「但得本,莫愁末」。根本智是本。你雖破本參,你悟了你自己的本有,是知有了,這個是根本。那神通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末了邊邊上的事。現在很多人捨本逐末。你說他不信佛?他信佛。你說他不用功?他用功。但是他不在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說顛倒見!若不信佛法,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可是你單單看到神通、奇異功能、瑞象與靈感,就叫做附法外道,是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由於「福德無量」,所以種種受用,一切都豐富充足。「宮殿。服飾。香華。幡蓋。莊嚴之具」,隨自己心裡想什麼,就有什麼。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到了想吃東西的時候,七寶的缽器自然出現在前,多種美味所成的飲食,自然充滿缽內。雖然顯現食品,但實際並沒有真正吃飯的人。這都是由於他們的習氣,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想吃飯了。寶缽和食物自然現在前面,但並沒有人去吃它,只是看看就行了。極樂人民「以意為食」,看看食物的顏色,聞聞香味,意思上領略了,就是吃了。凡聖同居土中許多人仍是凡夫,所以吃食後身體與力氣都增長,並且沒有大小便。受用極樂食物的人「身心柔軟」。人的身體,年青時柔軟,越老越硬,死了就僵了。心意的缺點是剛強難化。柔是柔和,和順才好教化,所以「柔軟」很重要嘛。極樂眾生對於味塵不去執著,對於飲食毫不貪戀。吃飯這也是件事,飯吃完後,不要人收拾餐具,自然就沒有了。所以,這一切都巧妙靈活,來也無所從來,你一想它就來了。來了你見色聞香,身體也得到好處。事情完後,剩下的東西、器具自然就沒有了,極其自然。到了你又想吃了,寶缽與飲食又自然出現了。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上一段是飲食,這段是服裝。「眾寶妙衣」,是用多種寶物所做成的美妙衣服。「冠」,帽子。「帶」,身上系的衣帶。「瓔珞」,印度古時貴人把許多寶串聯起來,掛在身上,叫做瓔珞。也有的用花做的瓔珞。以上種種都有「無量光明。百千妙色」。這個衣服、瓔珞等等都是眾寶所成,寶物放光,所以光色微妙,像《觀經》所說「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所以有「無量光明」。而且《觀經》又說「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每一個光裡頭具有八萬四千顏色,所以「百千妙色」。色又放光,《觀經》說:「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所以光中出色,色中出光,微妙光色「悉皆具足」。這種勝妙的衣服都「自然在身」,不須剪裁,縫製。

【所居舍宅。稱其形色。寶網彌覆。懸諸寶鈴。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上兩段是衣食,本段是住所。極樂人民所居住的房舍與宅院,它們的形狀同色彩都非常相稱,調配巧妙,並且也同居住的人的大小色貌相稱。例如:多少由旬高的身體,那要有與它相稱大小的房子。房子上有以寶珠、摩尼等等的織成的寶網普遍覆蓋(彌覆)在上面。「懸諸寶鈴」。寶網上懸掛種種寶鈴。所有的寶鈴寶網和舍宅都是「奇妙珍異」。「奇」,奇特。「妙」美妙。「珍」,珍貴。「異」,特異。都是出奇的美妙,珍貴希有。如上所述的房上有網,網上有鈴,遍布在極樂國土,彼此「校飾」。「校」是相交相互的意思,表示所有諸寶彼此裝飾,作為莊嚴。並所有諸寶都放光明,光中有色,色中有光,而且晃動變化,明亮顯曜,極其莊嚴,極其美麗。國中「樓觀」(樓台)、「欄楯」(欄桿)、「堂」(殿堂、大殿)、「宇」(屋檐、屋邊)、「房」(箱房,居室)、「閣」(樓閣)、它們有「廣狹」(寬窄)、「方圓」、大小高低,或者在虛空,或者在平地,種種的情況。都是「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會疏》說:極樂沒有五濁,所以說「清淨」;沒有變易(不衰不壞),所以叫做「安隱」;塵塵都不可思議,任何一個微塵都不可思議,所以說「微妙」;永離身心之苦惱,所以叫做「快樂」。極樂世界的人,心中之所想念的物品,立即顯現,所以是「應念現前」。隨想隨到,沒有不如願的情況,所以是「無不具足」,沒有欠缺。

德風華雨第二十

【其佛國土。每於食時。自然德風徐起。吹諸羅網。及眾寶樹。出微妙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佛法主張日中一食,過午時一發,就不能食。「食時」指正午。極樂國土到了中午,自然徐慢地吹起了德風。《吳譯》說「此非世間之風」,是「八方上下眾風之精」自然合會而化生的風,「不寒不熱,常和調中,甚清涼好無比也」。這個《吳譯》本所說「風中之精」正指德風,所以很和適,很愉快。「自然徐起」,徐徐吹動寶網上的寶鈴,演出微妙的法音,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根據《俱舍論》,諸法等待因緣而生,所以不是常。種種逼迫惱害,所以叫做苦。見有男女生死種種差別的相,可是實際沒有,與自己所見相違(反),稱之為空。所見既與自己相違,怎麼自己能做主宰。沒有主宰,不能當家做主,就是沒有我嘛。《往生論》說:「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所以風聲所說的法,不僅僅是二乘的苦空無常,而是可以讓人悟入、能證涅槃的波羅蜜。曇鸞大師說:「出有而有曰微。」「出有」指出三界的有:無欲,所以離開了欲界;他地居,所以不是色界;它有色就不是無色界。不是三有,所以淨土非三界所攝。出於三有,所以說「出有」。「出有而有」,「而有」者是什麼?淨土之有,由於彌陀一乘願海而有。離二邊,超四句,出有而有,所以「微」。二邊是有無、是非、邪正、凡聖等等對立的兩邊。四句:說有是一句;說沒有是一句;說也是有也是沒有是一句;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又是一句。這是四句。你不管怎麼說,你總不能離開四句。這是咱們眾生的語言,就在四句裡頭。你腦子裡所能理解的也就在這四句裡頭。極樂世界出有而有,不落兩邊,離開四句,所以說是「微」。能使聞法的人開悟,所以叫做「妙」。法音微妙,能使人悟入深遠。

再者,風送德香。「流布萬種溫雅德香」。「溫」是溫和。「雅」是雅正。香氣溫和適人叫做「溫」。香氣遠離愛染為「雅」。例如世間許多化妝品,你聞了之後,產生愛染的心,就是鄙俗不雅;甚至引起慾念,那就是邪香。「溫雅德香」。能使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所以叫做「德香」。「塵勞」就是煩惱。「垢習」,是煩惱的習氣。由於極樂萬物都是圓明具德,所以風具萬德,能令聞者煩惱同習氣自然不起。這是風香做佛事。

第三,就是風的妙觸。這個德風碰到人的身體,讓人感覺得非常安和,調心適意,這個快樂像比丘得了滅盡定。這個定又叫做滅盡三昧,是滅盡六識的心和心所的這樣的一個禪定,是不還果以上的聖人才得。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的人,他的快樂就跟得滅盡定的比丘一樣。

【復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種種色光。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潔。如兜羅綿。足履其上。沒深四指。隨足舉已。還復如初。過食時後。其華自沒。大地清淨。更雨新華。隨其時節。還復周遍。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第四,隨風送華。風吹這七寶林樹,吹下來的華,就很有秩序,隨本身種種不同的色、不同的光,自然飄聚在一起,遍滿在國土中,覆蓋了整個的大地。隨著花色分類,黃的、紅的,這樣的花、那樣的花,各各自然成聚,沒有雜亂。這花在地上很柔軟,也很光明乾淨,像「兜羅綿」,就是花絮。好像楊柳花等等很柔軟的東西。踩到花上,腳就沉下去四指深。你一起腳,花又平了。清晨所雨的花,一過中午,這些花自然都不見了。在花化盡之後,整個大地恢復了清淨,於是虛空又雨新花。從日出到正午叫做晨朝,這是第一時,然後,(2)日中、(3)日沒、(4)初夜、(5)中夜、(6)後夜,這就是一天的六時。《阿彌陀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隨著這六個時節,循環雨花化花(就是經文的「還復」),每次的花都遍大地(經中的「周遍」),同時化去,大地清淨。這樣雨花化花這叫「反」,每天六次說「六反」。每次完了,大地清淨如初,所以說「還復如初」。極樂世界仍說晝夜,這也是隨順世間習俗。《疏鈔》說彼土沒有日月,但常是光明的。所以花開了,鳥在叫,就是白天;花合了,鳥也棲息了,就叫做夜,窺基大師的《彌陀通贊》說「花開金沼」,在金色池沼上的花開了,極樂的人就認為天亮了。「鳥宿瓊林」,鳥息宿在寶樹林中,極樂菩薩就認為是昏夜了。這《圓中鈔》更進一步說:「以華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栖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淨土氣氛。」因為眾生多是帶業往生的,還沒有徹底忘記穢土的情況,有晝有夜。若是上頭三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就沒有這些花開、鳥宿、有晝、有夜的分別相。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復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映飾珍奇。明曜日月。彼蓮華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

本品極顯極樂世界具有華藏世界十玄妙門中的重重無盡玄門。在極樂國中有眾寶所成蓮華,周遍布滿整個世界,都是一一寶華各各具有百千億葉(花瓣)。這些花是光明所成,華就是光明(例如廣欽大師火化前三天在天空拍照出的蓮花照片,可以清楚花的本體就是光明)。光中具有無量種妙色,青色花放青光,白色花放白光,什麼色的花就放什麼色的光。玄黃朱紫色的寶蓮也都相同,也都放與花色相同的光。在花色中,青白玄(黑色)黃朱(朱紅色是正色),另有間(雜)色是紫、綠、紅、碧、駰(赤馬黑鬃表赤黑相間的顏色)、黃,經中提出紫字來代表其餘。還有無量的妙寶,同百千種的摩尼映飾在花上。《觀經》說:「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所以經文是「映飾珍奇」。「映」是映照,「飾」是裝飾,「珍」是珍貴,「奇」是奇特。眾寶摩尼都是奇珍妙寶放光,光有眾色,色又放光,彼此映照,互相映飾,光明顯曜,如同日月。蓮花的大小,或是半由旬,或是一、二、三、四由旬,或是百千由旬,大小不等。「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百千億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三十六在下段一併解釋。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每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又是三十六。為什麼都是三十六百千億呢?筆者沒有看到解釋,只好自己權作說明。因為極樂世界有四土,每一土都有九品,那就恰好三十六品。每一品都有百千億蓮,每一朵蓮花就具有其他一切蓮花的光,所以每一朵蓮花都是三十六百千億光。光中現佛,「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底下更殊勝的,是重重無盡。在阿彌陀佛一個佛的國土裡頭,到處都是蓮花,每一個蓮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每一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每個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可見這許多佛不是權巧示現的妙相,而是具有無邊真實妙用的如來。既然如此,每一佛有國土,有無量蓮花,每一蓮花放出三十六百千億光,光現佛,佛又有蓮,又放光,又現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重重無盡。所以這重重無盡,超情離見,不是眾生情見所能及。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複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歲月劫數之名。復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亦無取捨分別。唯受清淨最上快樂。】

「決證極果」,阿彌陀佛的大願就是如此。為什麼要有極樂世界?就是為一切眾生成佛,所以往生的人是決證極果。在彼佛國土中,沒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晝夜等等現象。沒有黑天,所以不用火光(篝火)、星曜、日月來照明。沒有日月,就沒有白天黑天,也就沒有什麼歲月。日月年劫都沒有,這就打破時間了。按漢吳兩譯說:日月處空。有日月在空間,但是日月是不動的。《魏譯》沒有說到有無。《唐譯》和《宋譯》就說無有日月。現在會本所取是唐、宋兩譯。蓮池大師的解釋:那麼,如果你把古譯也考慮在內,日月雖然有,但是佛的光明很大了,例如月明星稀,月亮很亮的時候,許多星星都看不見了嘛。蓮池大師又說:沒有日月是正說,因為忉利天以上,都不假日月了,何況極樂呢!沒有日月,當然就沒有歲月劫數這些時間上的名稱。這個歲月劫數,從這個也可以看出來,就是從漢吳兩譯「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也是同樣的結論。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這是一年(人們就看成是太陽圍著大地轉)。是不是?都是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要圍著它的中心轉。可見時間就由於運動。地球自己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系在轉,而且是銀河也在轉,都在轉,所以出現各種長短不同的時間。如果日月地球根本就不動的,也沒有晝夜,沒有年,沒有劫。

極樂世界也沒有「住著家室」。這裡的沒有住著家室同《受用具足品》的「所居舍宅」沒有矛盾。本品並不是說根本就不存在舍宅。而是說雖有舍宅,但沒有執著與留戀。對於隨身的舍宅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所有,是自己棲身養命的地方,是自己不可離的住所,所以說沒有「住著」;更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家,當然沒有愛家、戀家、思家等等情執,所以說沒有「家室」,所以也就沒有「標式名號」(標誌、門牌號數,名稱)。極樂人民每日所聞都是無我的法音,並且一聽自心就相應,除了我相,心中清淨。既然沒有我,哪裡又有什麼我的家室?並且大眾彼此都無我,何須在隨念而現的舍宅加上標式名號?本來沒有分別,何必畫蛇添足。

【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佛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往生,若應當往生,都入了「正定之聚」,決定成佛。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叫做三聚。「聚」,就是物以類聚的「聚」,也就是類。關於三聚的解釋,大乘與小乘差別很大。淨土是一乘法,純一大乘,所以這裡不介紹小乘的說法,我們看大乘。大乘也有許多不同的提法,現在只選擇切合於當前佛教徒水平的解釋:(1)《大智度論》說:「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這就是說:能決定證入涅槃圓滿無上佛果,叫正定聚。相反,決定墮入三惡道,叫邪定聚。時好時壞,進退不定,目前不能決定是成功還是墮落,叫做不定聚。《智論》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2)《釋大衍論》一書裡提了三種說法,本書只選一種。「十信前名邪定聚……三賢十聖名正定聚……十信名不定聚。」到了信位很不簡單。十信以前,就是邪定聚,因為你「不信業果報故」。如果你真信造業受果報,你敢破戒!你敢做壞事!為什麼你敢?因為你不相信決定要受惡果報。一般人,說起來信,但在實際行動上卻是不信。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為什麼你不研究戒律,當做自己真正的老師!為什麼破了戒不趕緊懺悔!所以你就是不真信哪!所以作為邪定。「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是大乘的賢人,稱為三賢。到了十地,就是「十聖」。三賢十聖是正定聚,成為賢聖就必入涅槃了。所以「十信」叫做不定聚,因為他或進或退升降不等。但是在這之前,不信業果報,所以是邪定。於是跟那前頭一樣,必定要入惡道,所以是邪定。到了三賢、十地是正定了,也就必入涅槃了。到了三賢、十地,必入涅槃,才是正定聚,所以這是佛教中很崇高的境地。

經中說,往生彼土的眾生,都是住正定聚,是屬於正定這一類,是相當於三賢十聖必入涅槃之類。唐代新羅國(朝鮮)憬興師說:若生淨土,不問凡聖,一定趣向於涅槃。往生的人一定要行六度,一定會得解脫,所以必定是正定。《甄解》遵善導大師的意思說,淨土一切眾生都是大乘,所以也都是住於正定之聚了。有的顯現十地三賢,但本體必入涅槃,因為三賢十地當相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甄解》認為,三賢十地本體就是法身,所以是入正定聚,所以「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應特別注意:《唐譯》、《宋譯》不但是「已生」,甚至「當生」也住於正定之聚。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人將要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當生」。若有人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就合乎彌陀的大願,佛必定在這人壽命終了時慈悲加佑,接引往生,所以這樣的修行人,就是當生。當生的人,不須等生到極樂世界,已經是正定聚了,已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度生方便,顯示了一乘願海與六字洪名的奇勳。當生也入正定聚,也是善導大師的意思。善導大師世間公推是彌陀化身。蓮池大師讚嘆說:縱然不是彌陀化身,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的同流。善導大師在長安教化,長安城裡人人念佛。善導大師主張正定聚的利益通於彼此二土。彼土是極樂,此土是娑婆。《甄解》說:「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極樂世界一切都增上,所以入正定聚是決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非常明顯,這是顯益,明顯的利益。在我們世界,你如果真能信願持名,或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真實做到,就應當往生。你也入了正定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利益是密益,這個利益不是那麼明顯,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確實得到了這個利益,所以稱為密益。《甄解》又說:「若為現生密益者,今家不共義也。」日人對於善導是尊崇極了,稱為親家,今家,是非常之親善、非常之崇仰,說這是善導大師不共的見解。一個當生的人,雖然身還在娑婆世界,已經得到了入正定聚的利益,這是不共的妙意。

先師會集本經,采入唐宋兩譯的經文,正是同善導大師心心相印。《唐譯》文為:「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涅槃處。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其中關鍵的話——「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這是反證法。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的人,就不能夠建立這個當生的因。當生的因是什麼?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徹悟大師的話。要解決大家的生死問題,不要在六道中頭出頭沒,枉受輪迴。你本來就是佛,你現在是做夢,做了個惡夢,你十分恐怖,沒叫醒你之前,就跟真的一樣,所以要把大家叫醒。自己也要醒,自己還在夢中,我能知道把別人叫醒嗎?出了夢,便知要自覺覺他,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你真是這樣的情形。那邪定聚和不定聚不能建立彼因那。有邪見的人,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那不可能。所以說「不能建立彼因」(彼因就是上面所說真實發心,信願持名的勝因)。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彼因,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今天發心,明天退心,進進退退,升升降降,經不起考驗。「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籽很多,成魚的極少。庵羅華是印度一種華,開花很多,結果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所以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並且由願起行,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願。這樣修行,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保護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擾。真正發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決定往生極樂,決定成佛。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定聚的人沒有恆心,也就是沒有真實發心,所以不能建立決定成佛的妙因。

當生的人同往生極樂的人一樣,都住於正定聚,決定成佛。這個意思《阿彌陀經》裡頭也有。經文是:「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要真實發願,願意生極樂世界,你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就入了正定聚了嘛。大小兩經相合,證明當生極樂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樣「入正定聚」。這真是無上的幸運,所以先師夏老聽到淨土法門後,一個人在屋子裡頭笑了幾天。就是自己笑,笑什麼?笑「我這回可得到出去的路啦」。不然,哪裡有路!所以這一點很要緊。

十方佛贊第二十三

【複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佛又對阿難說:東方虛空有如恆河的沙那麼多的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頭有如恆河沙那麼多的佛,每一尊佛都示現廣長舌相(廣長舌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又廣又長又軟又薄,舌頭從嘴裡伸出來,到上頭能蓋住自己的臉並能達到自己的頭髮)。「廣長舌」,表示無量劫以來,沒有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四種過失,所以感得廣長舌相。《圓中鈔》說:「惟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阿彌陀經》「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慈恩窺基大師解說:「佛之舌相,證小(給小乘做證明的時候)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要證明淨土法門這件大事,所以遍覆大千世界。大師底下又說:「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 (能覆面的舌,已經沒有妄語,何況現在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還有不真實的嗎!)本經未現遍覆大千世界的相,可是「放無量光」。放光與舌相,同是啟發眾生的信心,證明佛所說沒有虛妄。

「說誠實言」。《彌陀疏鈔》說:「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的確)諦(同審)不虛。」「千聖復起不能易(千聖再起也不能改變),萬世守之為楷則者也(萬世都應遵守,做為楷式與法則)。」十方恆河沙數佛所說的誠實之言,就是「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因為這就是萬世不能改的楷則,所以十方諸佛同贊,千經萬論共指。東方是如此,十方都是如此。《會疏》說:雖然諸佛所證都是平等一味,但以念佛往生的利益,是彌陀不共的妙法,所以諸佛推讓,讓十方一切眾生都歸向於阿彌陀佛。十方佛稱嘆的多,眾生聞名的就多,才能求生的多,得度的多。所以十方諸佛與彌陀是一個心,都沒有別的想法,只是為了眾生真實得度,都是最真實的肺腑之言。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稱讚阿彌陀佛呢?就是想要極樂世界以外(他方)所有的眾生聞到阿彌陀佛名號,「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沒有垢污雜染的淨信的心。《勝曼寶窟》說:「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這就是說:淨就是信,起了純一的清淨的信心,不夾雜任何煩惱,叫做淨心。《疏鈔》:「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念)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其中千信千生,萬信萬生,信佛名字,諸佛救護,都是無上開示,是佛知見,是淨宗與佛教的心髓。「憶念受持」。「憶」就是憶佛功德。「念」說是念佛名號。「受」就是信受。「持」就是堅持。「歸依供養」,以自己身心歸向彌陀,依止彌陀,永不捨離。再者,「供養」,「供」有兩種:(一)財供。香花、飲食、湯藥、財物,你用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的這一切都可以拿來獻供。(二)法供。例如:如說修行,發菩提心,用來獻供。「養」,指養活、養生、奉養、調養。對於身、對於法,有所利益,就稱為養。

「一念淨信」。本段全盤托出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體與用。經中極言一念的重要,慈舟老法師為本經作科判,特別提出往生極樂的一心三輩。老法師頂門上有金剛正眼,才能開顯前人所沒有說明的內容。本經與科判關鍵在一心,所以在這裡應深入參學。

筆者認為這個「一」字不宜只看成是數目字(一、二、三……)中的一個數「一」,而應看成它是代表「不二」的聖義諦(真理)。《維摩詰經》主要闡揚了不二法門的妙要。因為「二」就有「差別」、「對立」、「矛盾」等等情見。出生差別,由於「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應注意這裡的「一」字,真如之中萬法皆如,一切都如,也就是一切如一。這個「一」正是「一念」的一字。所以《大智度論》說:「行般若波羅蜜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就是說修習智慧到彼岸的人,能把十方一切像恆河沙那樣多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地與諸山所有的一切微塵,在一念之中散盡。為什麼一念有這樣大的力量,正由於「一念」契合了真如。所以彭際清居士說:「行者誠能於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勳。」

「一念淨信」,《教行信證》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我們說一念就是指信心無二的心,無二所以叫做一念。一念也就是一心。一心就是往生清淨報佛國土的真實正因。)《會疏》說:「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這就是說,往生的正因,只在你的信心達於一念(一心)的程度。能達到,決定往生,不依靠你念多少。這與《要解》往生全憑信願的說法一致。

《教行信證》指出「信心無二心」,又說這是往生清淨報土的真因,現《會疏》「往生正因唯在這一念」,兩者都把一念、一心結合於信。《疏鈔》說「信即心淨」,也等於說信心就是淨心。一念淨信就是契合於「真如法一」的淨信,所以經中下文是「願生彼國隨願皆生」。這與《教行信證》的報土真因、《會疏》的往生正因,都是互為表里,正好參證。

《彌陀疏鈔》引證了《成唯識論》「信者,謂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什麼叫做信?就是對於真實的妙德,能深入的安忍,歡喜願求。信以心淨為他的性。什麼叫做淨?因為心很殊勝,如同水清珠。珠子放在很濁的水中、水當時就清了。信心就有這樣的妙用。種種染法,各各都有自己的相,唯有「不信」這個染法,它有一個特點,是「自相渾濁」。它不但自己渾濁,而且它還能渾濁其他的心所。如極髒的東西,它不但本身髒,誰碰到它誰髒。所謂「自穢穢他」。信正好相反,能清濁水,把問題翻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說:「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修淨的人,以心淨為主,所以生信是緊急的要事。)

「所有善根。至心回向。願生彼國」。一念淨信是信,從信起願,所以信願是往生的根本。所以用自己所有的善根,至心回向求生極樂。「至心」,《觀經》就是至誠的心。善導大師說:至就是真,誠者就是實。就是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必須是真實心中的東西。不應當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裡面是「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這種人的內部是貪慾、嗔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蠍。「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當然表面上也做好事,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所以要用自心所修真實善根來回向「願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有了一念淨信,把這一念淨心回向,決定「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本品名為十方佛贊。十方佛為什麼要讚嘆彌陀呢?就是願意聽到的人都發清淨的信心,來憶念、受持、歸依、供養阿彌陀佛,乃至能夠出生一念淨信,也就是不二的信心。正如《信心銘》「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非去來今就是打破了時見,當然一併打破空見和一切虛妄情見。在這種遠離一切垢染的清淨信心中,把所有善根回向,願生極樂,於是隨你發的願,必定如願往生,而且住不退轉,乃至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十方諸佛沒有一佛不讚嘆,沒有一時不讚嘆,只是希望一切眾生能聞如是妙法,希望每一眾生聞佛名號同生淨信,至心持名,願生極樂,隨願皆生,同證菩提。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

前一品是第十七諸佛稱嘆大願的成就,本品是大願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願的成就。此願是從真實之際、真實之慧所生的真實之利。凡夫持名,橫出三界,往生極樂、證不退轉,決定成佛。這是眾生離苦得樂,真實永恆的徹底利益,也正是諸佛無上悲智,度盡眾生究竟方便的極致。

《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花瓶里插的花未嘗不好看,但是無本之木插不了幾天。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要成佛,佛就是覺悟。要覺悟就須要種覺悟的因,覺悟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心是因。至於所得的果實,是善巧普度一切眾生。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極端便利的具體方法來救度眾生,這個方法的徹底便利,就是落實度生大願的究竟保證。方便成為究竟圓滿的標誌,這就是方便為究竟的涵義。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尊來度眾生,所以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落實。我們要依靠彌陀本願之海,而且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最快最穩和最好的來實現度生的心愿。不然你只是個願度眾生的空願,你自己還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兒出來,一會兒進去,怎麼能度眾生。

本段大意是:佛告訴阿難,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發至誠心,願意往生極樂國的,可共分為三輩。《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為上生、中生、下生,稱為九品。《無量壽經》的三輩與《觀經》的九品,其中內容是否彼此對應,符合相通?還是各成一套,彼此無關?從古以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曇鸞、淨影、憬興、嘉祥諸師。還有蓮池大師說:「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本書繼承曇鸞……蓮池諸位大師的卓見。

【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回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上輩」。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類,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輩,所以包括的範圍很廣。《觀經》每輩再分三品,於是成為九品。九品當然比三輩細多了,但是從實際來看仍不可能很細,實際上可分的品級是無量的。

《觀經》分品分得較細,彼經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經上輩中最上的代表人物,彈指之間往生極樂,得聞妙法,立即契悟無生法忍,在須臾之間,在十方佛前受記成佛,回到本地得無量的陀羅尼門。陀羅尼的功德超過三昧,一得永得,不再退失,這是上品上生,這是地上大菩薩的境界。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凡夫,念佛往生,也能上品上生嘛?這個問題古時的說法認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薩才能達到的品級。幸在唐代善導大師廣引經論,力破舊說,主張極樂九品都是濁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級位。只因眾生所遇的因緣不同,所以出生九品的差別。例如上三品是遇大乘法的凡夫所生。中三品是遇小乘法的凡夫所生。下三品是遇善法的眾生所生,這類人因造惡業,本應墮落,但以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念佛是諸善中王,他既懺悔,又持名號,於是靠彌陀十念必生勝願不可思議的力量而得到往生。由大師的話可見極樂世界的上中下三輩,都是凡夫可以修到的。只是因緣各各所遇到的佛法不同而有差別。所以大師主張往生的三輩九品,總是為了「五濁凡夫」。雖然上品上生殊勝超絕,但是我們這些五濁惡世的凡夫,只要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念到理一心,乘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上品上生極樂世界。不僅是這樣,晉朝有一個窮苦的人,生活很困苦,他聽到淨土法門後,就閉關念佛,他對於塵世十分厭倦,所以一點沒有留戀,只是一心老實念佛。他念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看見阿彌陀佛,並聽到佛說法,於是就在人身得無生法忍。可見極樂三輩九品大家人人有份,只看修持的努力程度。

海東(朝鮮)元曉師的《游心安樂道》說:「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因彌陀四十八願,願願為眾生,所以極樂的九品蓮池,品品為眾生(舊說是中品中生以下才是能生的地方,顯然這種說法不合佛心)。本經《菩薩往生品》十方世界要往生的菩薩,只說名字,一劫也說不完。可見三輩九品實為一切凡夫兼為三乘(菩薩、緣覺、聲聞)聖人。

本段首先上輩往生的人所修的因,然後說明所得的果。上輩往生,誰不羨慕嚮往,但須圓滿上輩往生的因。因也可說成「條件」。這一小段的大意是:上輩往生的人,他們捨去世俗的家,丟掉陷人的情慾,出家為僧,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並修多種功德,回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上輩往生的人,在所修的因行中,第一句就是「舍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就表示上輩往生的人都是出家眾。但這顯然同淨土三經中的《觀經》有了根本矛盾。《觀經》上三品沒有提到出家,只是在中品上生,指出「修行諸戒」,中品中生指出「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觀經》中九品,唯有以上兩品指明了出家。但是本經恰恰相反,上輩指明出家,中輩也與《觀經》相反,指明「不能行作沙門」,也就是未能做到「舍家棄欲」。

淨土兩經在上輩往生中出現這樣的差別,首應圓融目前兩說的對立。我國蓮宗諸祖,慧遠、曇鸞、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等等祖師都是上輩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經的。但《觀經》中,王太后韋提希夫人「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彌陀)身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可見韋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現世悟入無生法忍,希有成就。還有韋提希夫人的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釋迦牟尼佛)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經中又說,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頃(就像一念間的時候)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即開。……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現五百侍女「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可見她們最低也是上品中生。這五百人是在家婦女,都是上輩生。在文字只是一筆,但在家往生的人數是五百人。

還有上面指出的晉朝某窮人,閉關念佛,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登菩薩位,然後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土《報恩論》中說:晉代廬山遠公同社念佛的劉遺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見佛。在遠公往生時,親見劉遺民隨佛來迎,向遠公作揖致敬,並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 (就是說,師父您早就發心了,為什麼晚來?)所以沈老居士說:「自當上品非出家也。」(劉遺民當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傳》中還可找到上輩往生的居士,這裡不列舉了。

竊按世尊所說並無定法,只是應病與藥,熱病則給清涼藥,虛寒就給溫補藥,隨宜而說,不可死於句下。孔門弟子問仁問孝,孔子的回答各個不同,也是這樣。佛說本經時,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薩無量無邊,乃一正規盛大的淨宗道場。本經是淨土第一經,故所說往生條件都是正宗典範。且聽法對象又是出家大眾,在這一法會上聞法往生上輩的人自然是比丘,於是契理契機所以指出上輩是舍家棄欲的沙門。至於《觀經》則是一個特殊因緣,佛偕目連、阿難飛降王宮給禁閉中的王太后說法,聽法大眾只是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個在家婦女。這一會中能上輩往生當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門二字涵義甚深,經云:「識心達本,名為沙門。」所以不依事相(僧相僧裝)而看本質,識心達本的人才能上輩往生。這是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身出家與心出家之別。這裡有四料簡:「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那麼雖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輩。是乃《觀經》所說。身心都出家,當然上輩。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於比丘,也可上輩生。真實說來,心地是起決定作用的,「一切無如心真實」。心出家,識心達本才是沙門,都可上輩生,這是本經正宗的說法。於是本經與《觀經》圓融無礙。必須是識心達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輩往生。至於形式上儀容衣服上所區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輩生。

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

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回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zèng然燈,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這是一個關鍵的部分。《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一切樹木要有根,那個花瓶裡頭插的花未嘗不好看,但是插不了幾天。它沒有根,是無本之木。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菩提為因」,這個因果律,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要成佛,佛就是覺悟啊,要覺悟就須種覺悟的因,菩提就是覺悟,所以要有這個覺悟的因。菩提心是因,覺悟是因。那麼所得的果實呢?落實在什麼地方呢?落實在你有沒有大悲菩提所能達到的,解決了問題了,實現了願望了。要度眾生,這不是一個空話,不是個狂願,不是喊口號。誰不願意幫助別人?與人為善,咱們儒家有這個思想,連基督教都有,但是你有沒有具體的方法?所以「方便」可以很粗淺很粗淺地解釋為一個便利的方法。要有個便利的方法度眾生嘛,所以你這個方法越是徹底地便利,那你這個所證的果也就是究竟的果。那麼眾生怎麼能夠去啊?這方便為究竟的果實就落實在這裡。我們學經也是如此,我們出家學道為了什麼?當然有不少的人是發心不純的。你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就是為了一個職業嗎?還是真的為離見?所以這齣家是大丈夫事啊!非將相之所能為!不是總司令、國務總理這一些個世間上的名人他們所能做得了的!是大丈夫事啊!怎麼叫大丈夫事呀?就是要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所以叫大丈夫事。那麼我們要怎麼能夠得到自度?怎麼還能夠度他?我們也知道「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就是要度眾生,就是說了個彌陀本願之海。而現在這個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一個落實,所以我們也就是要依靠這個彌陀本願之海,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這個非常重要。這一章就是說,我們如何具體來實踐這個求生淨土、普度眾生的心愿。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最快地、最穩和最好地來實現我們度眾生的心愿,不然你只是個空願。你自個兒還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兒出來一會兒進去,你怎麼能度眾生啊?而且你要有方法,你要有一個大的救生船,你就可以度很多的人。你赤手空拳,你也度不了人,而且你還不會游泳,甚至你還在苦海中頭出頭沒。所以這就是這一段的重要性,就是實現彌陀的願望,也實現我們學佛的願望。實現、實踐,再簡單說就是落實,要落實我們學佛的這個心愿。而佛的心愿的落實,要有我們的心愿的落實。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下面就要注意了,說的就是人民,不是十方世界的聲聞、緣覺、菩薩,就是人民,而人民就可以是凡夫。「至心」,這個就要注意,要至誠的心、真實的心。那麼這樣願生彼國,一共可以分成三輩,所以咱們《無量壽經》是三輩往生,這個地方就要跟我們淨土宗另外一部基本經典《觀無量壽經》的內容一起研究了。《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再分為上生、中生、下生,三三見九成了九品;《無量壽經》是三輩。那麼這個三輩與九品的內容,是相對應的、相符合的,還是兩件事,各說各的?在這個問題上,從古以來是有爭論的,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有好幾位,一個是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在《略論》裡頭說,《無量壽經》是三輩,《觀經》的一品(上中下品)相當於一輩了,三三見九,成為九品了,這也是認為這兩個是一致的,不過這個意思不很明顯。《淨影疏》就說得比較明確了,他說往生者一共有三輩,《觀經》的粗分為三,細分為九。《觀經》它不是有三品嗎?上品、中品、下品。不也分成三嗎?而一品再細分那就分成九了。那麼這也就是說,這個三輩和他的三品,一個是粗,一個是細。嘉祥《觀經疏》裡頭說《無量壽經》這個三輩,在《觀經》裡頭,把三輩開成九輩。這個一步一步的意思就明確了,這個事嘉祥說得更明確了,《觀經》就是把《無量壽經》這個說得更細。新羅憬興師曰:「今即合彼《觀經》九品,為此三輩,故其義無異。」就是《觀經》的九品跟這本經的三輩這個意思沒有兩樣的,這個話就更肯定了。而蓮池就更肯定了,「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還有天台的《觀經疏》也是說,《觀經》的九品就是《大本》的三輩。這麼多的古德都是贊成相同的。

另外也有兩個很重要的人,頭一個是靈芝,宋朝一個大德,他注了《阿彌陀經疏》,幽溪大師根據他的《疏》寫了《阿彌陀經》的《圓中鈔》。靈芝他就說,這個三輩裡頭,跟《觀經》相對應的只有《觀經》的上品,《觀經》的中品、下品都不對應,不包括在我們這個經裡面。那就差得很多了,為什麼呢?因為《觀經》的中品、下品都沒發菩提心,咱們這個經都是要求發菩提心,這是他的一個論點。孤山比他寬一點,他說是,我們這個經只包括《觀經》的上品、中品,不包括下品。他說有三輩只包括它六個,不包括它下面三個。為什麼呢?因為它的下品往生的人都是惡人,都是有罪惡的人,所以他們臨終懺悔而往生的,所以這兩經不能相配,這是這方面的主張。一方面我們是看到贊成相配的多,還有,就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頭把這個問題解決得很好。他不但是說明了自己主張,而且把為什麼贊成是相配合的原因作了解釋,也把他們認為不配合的道理予以承認,但是這裡頭還要圓融。他說是贊成同的這一方面,只是論往生以後你的位次,就是你到底是哪一輩哪一品,這個位次;靈芝他們所著眼的是往生以前的行持,你往生以前發菩提心沒有?你是行善還是行惡?他注重往生以前的行持。那麼《觀經》的那些人,確實是惡人,在臨終才悔改;而《無量壽經》呢,三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這個就不一樣了。但是他說,(這就說到《圓覺》上了,高啊)「煩惱不異菩提」呀,這一句大家不大容易接受,底下一句就可以接受了,「始惡何妨終善。」開始是惡人,何妨最後變成善人呢,所以就是要從發展看問題啊。他開始是惡的,最後他變成善的了。一變善的,那就賢聖同科,惡人也變成善人了,都可以往生嘛,都同科了,所以三輩九品正相配合。這個主張就把問題說清楚了。也就好像咱們現在學校裡頭,很多學生都是好的,考取了。但其中可能也會有些是被勞動教養過的,但是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功,教養釋放以後,表現很好,那麼他也來投考,考取了。考取了嘛,你照樣就可以分大學、本科、研究生,都可以按照這個水平來分班。所以這個能考取之後,分班就是這些班了,不會再有一個勞改人專修班,沒有這個班了,就是論他進來之後的這個階次,所以論位次就這個情況。但你要說他過去入學以前的情況那就很不同了,有的學生是三好學生,有的是個勞改犯或者小偷或者流氓,小偷和流氓跟那個三好生那當然是不一樣。但是他後來他改了、教養了,他悔過了。悔過了之後,他也變成好人了,他也考取了,那他就是學生,這個道理我們就清楚了。

《報恩論》說,我們分成三輩九品是最簡單的分法了,實際應該說是無量品。這個三輩分後每一個分上、中、下成了九品,九品中每一品又可以再分三品,這可以一直無窮盡地分下去。因為人種種的根器不同,所以往生之後,種種的情況也是不同的。但是概括地說,總是有上、中、下三等嘛。所以現在也都是分嘛,有先進的,有落後的,有中間的,總是可以分成這麼三大類嘛。那麼《無量壽經》就是很概括了,《觀經》分得細一點。《報恩論》說《觀經》是「極其優降」,把這個優和降發揮到極點。《觀經》的上品上生那是殊勝極了,馬上就隨佛到種種世界,就得種種陀羅尼。得這個陀羅尼這個事比得三昧強,得了陀羅尼之後,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心情,這一切的陀羅尼的功德都現前。這個三昧,你只是入三昧之後你顯現出這個三昧的功德,你要不入三昧的時候,這個顯現不出來。而陀羅尼永遠不失,種種無量的陀羅尼,從此就可以分身無量的世界去度眾生,極優啊!那都是上品的菩薩,都是上地的菩薩,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可以這麼說。那麼最壞的呢?到了五逆的惡人,五逆的惡人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等等的惡人了。這極降,地獄都現前了。「極其優降」是《觀經》的特點,所以看的好像覺得是跟我們這個就不相配合了.所以這麼看起來,「乍看似異」,而「實旨」是相同的。三輩和九品,這是第一個要討論的問題。我們這一段裡頭有三個問題,我們就一個一個談論。

首先就是說,這個上品往生這麼殊勝,我們凡夫修行,能不能修到這個地步?這個也有爭論。一些很有名的人主張,往生上上品需四地到七地的菩薩。你已經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薩你去修行你才能得到上品上生。上中品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薩,要這麼高。只有中品中生以下,就是中品中生、底下是中品下生、下品上生這四類,這才是凡夫可能達到的。善導大師把這個說法否定了。善導大師是個大德。因為佛經到中國來,過去也沒有很多,所以有些體會往往要憑自己的意思,經典看得也不夠多,這往往就會有錯誤。佛法在漢朝就來了,這《無量壽經》漢朝就譯了。善導大師到唐朝了,他就「廣引經論,力破舊說」,對於以前的這些說法大力地破除。如果像善導以前的大德所說的,都是到了已經修成地上菩薩再往生,那麼我們凡夫無份了,根本沒有資格去,那麼淨土法門又成了難行道了,這就不是淨土宗的特點了。

善導大師有個很有名的著作叫《四帖疏》。他說看這個文義,這些個往生的都是指的佛去世以後五濁惡世的凡夫,三輩三品都是這些人。「但以遇緣有異」,他的緣不一樣,所以就有九品差別了。上品三人是什麼呢?是遇大的凡夫,他遇見大乘法了,這樣的凡夫他的發願往生求生淨土,結果他就可以上品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所遇見的法、所聽的法,都是小乘的法,所以他一往生之後他就證阿羅漢、證初果、二果,到了極樂世界之後都是發大乘心的,他不是定性的聲聞。而下品三人是遇善的凡夫,聽了一些善法,這是所遇的法不一樣。這個帶業往生,現在還有人寫文章(反對)。除了以前的陳建民之外,現在又出了一個人,他自稱他見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叫他來反對帶業往生。所以現在這個邪說,大家要知道,非常非常多啊,大家確實要小心,不能一聽有名的人,一聽是出了書什麼就(相信),我覺得十分地荒唐。你看這幾句話不就是帶業往生嗎?「以惡業故」,他還有惡業,他惡人嘛,臨終藉著一點善,乘佛的願力,他悔改了,得往生,這惡業還都帶著。所以這就說明,往生有上輩、中輩、下輩,都是我們凡夫有份的,不但是中品、下品,上品上生都有份。晉朝有一個人,他就是念佛念了幾天之後,他就見著佛,他在人身就得無生法忍了,他這有份。所以這是一個最極圓頓的教法,所以根器大的眾生,如果能夠信受、能夠圓解圓修,他就是跟普通人的修行日劫相倍。你真正能夠理解這個信,能夠生起六信,信彌陀的大願,信這個殊勝的道理,你這麼精進去修持,你這就是圓解圓修,你修行一天等於別人一劫,所以他一生之內就能夠達到這樣的功德。

底下就是再引本經的話來證明善導大師的話。本經《必成正覺品》的偈子就是佛敘述的彌陀的情況:「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他令一切的群生,就是眾生,在這個生死長夜之中沒有憂惱。所以彌陀所發願要救度的正是在長夜中的憂惱中的眾生嘛。這不就是凡夫嗎?所以彌陀這些願就是為凡夫啊!出生善根嘛,他善根還沒有出生,讓他出生嘛,這還不是凡夫?讓他成就菩提果嘛,善根既然出來了,是成就菩提果嘛。「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這就是法藏的願,我要成佛,這佛號叫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這得的果是很殊勝,都成佛。這不就是為眾生嗎?這事情很清楚,就是令這個長夜昏昧中的眾生,離一切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啊。所以佛就知道這所要救度者,實在是就是為眾生,一生之後就成佛了。這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完了,頭一個問題就是兩個經合不合,第二個問題這就是這些個上輩是不是凡夫有份。那麼這個就是為我們凡夫而說的,凡夫都有份。

【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上輩是這樣。舍家棄欲就出家了,棄欲是離欲了。他這個地方就是第三個問題:是不是出家的人才能生上輩,其他的人不能?這個問題就需要圓融。因為出家分心出家和身出家。你身出家了,你心不入道,這個等於沒有出家。你是穿著一身出家人的衣服,這個並不算。如果心出家,身不出家,實際上還是出家了。你看維摩詰居士,我們這個經裡頭,賢護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尤其是《觀經》,聽經的都是國王夫人、侍女,她們當時就得無生法忍。這個裡頭不同的就是,像這個彭紹升,他就很贊成做出家人是(上輩往生)正因。海東元曉,他這裡頭稍微有點不同,他說「舍家棄欲而作沙門」是顯發正因的方便,那也就是說,不是必須要舍家棄欲做和尚了,這個是成為往生正因的一種方便,這是第二種說法。至於《報恩論》呢,就相反了,他就舉了劉遺民居士是上品生啊,舉了些例子。

實際上我們真正看這兩部經,(《觀經》裡頭)王夫人痛苦極了,兒子要殺她。天下只有殺父親的國王,沒有殺母親的國王,這個國王是昏惡到了極點了,所以她也苦惱到極點了。把她都關起來了,她就求佛了,佛就到了,給她說法。而讓她看各種世界,她就看了西方極樂世界,她說我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請佛給她說淨土的法。這個韋提希夫人她當時得無生法忍。五百個侍女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都給她們授記,來了之後都得什麼什麼三昧了,這都是上品生的。所以在《觀經》裡頭,不但事實上所說的都是些在家人,而且在上品上生的這個文裡頭,就不像《無量壽經》說出了「舍家棄欲而作沙門。」他在中品裡頭說出來做和尚,上品里沒有說。所以這兩部經我們就應當圓融看了。這部經特點是什麼呢?這部經聽經的大比丘是一萬二千人,五千個男居士,這一萬九了;再有一千個女的,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兩萬人的大會。所以比丘僧是一萬二千人,比丘尼是五百人,一萬二千五百都是出家人,出家人是絕對多數了。而且這些都是跟著佛一直聽經的,所以在這個裡頭,這個往生上輩的那絕對都是以在座的這些出家人為主。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佛這個文字中就特別提出舍家棄欲了。在《觀經》那時候,阿難他們不是來聽法的對象,真正請說法的是韋提希夫人和她的侍女,都是在家人。而她們都是上品生,她們當然不是出家人了。所以在這個文字裡就沒有出家人。總之,要往生到上品,不管你是尊《觀經》也好,尊《無量壽經》也好,心出家,這是共同的(條件),所以把這個(舍家棄欲)解釋為心出家,這之間就沒有分歧了。

現在有許多出家人,他是離開了他世俗的那個家庭了,但是他這個廟又成了他的家。這廟裡好多事情,這樣那樣的事情。要齋糧要香火;要照顧施主;甚至於還有些派別:這個是我同師的什麼,這個是我同鄉,這個是我什麼的同屆,這個是和我沒有關係,這個是什麼……這都是家務事,與出家、與修行毫不相干,這還是在家,這是出家在家。所以這就有《四料簡》嘛: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這四個類型。希望大家能「出家出家」是最好了。何必出家還在家。在家人一切放下,一心為了弘佛法,那是「在家出家」嘛,心出家嘛。

劉遺民在廬山參加過(共修),請了陶淵明,陶淵明沒有酒喝,跑了,這可惜得很。劉遺民是三次見佛,等到遠公往生的時候,劉遺民隨著佛來接,劉遺民還跟遠公說:「師發心早於我們,為什麼來得晚?」所以這個就是在家人的出家,在家人的上品往生的例子。

還有就是我們再略微提一提,我們現在不要是拘於這個形式,四眾弟子都要很好地配合、合作。密宗裡頭的噶舉派,他的祖師就是居士,所以稱為白教。為什麼呢?因為居士是白衣嘛,所以他們穿法衣,就是在這個衣服之上穿一件白袍子,然後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這不忘本。他現在就算是和尚,就是喇嘛,受了出家戒,他這個上座還是這麼穿,要穿一件白衣,然後再披袈裟。

維摩是金粟如來的化現。咱們的經一開始,賢護十六正士代表一切大居士,還有《賢護經》,在居士中還有很多很多。還有一個女居士說法,而阿難重男輕女,在法華會上,在龍女面前,他認了一次輸;在維摩詰會上,天女散花,他又輕視婦女,又認了一次輸,後來還有一個女居士,他也看不起,她先是沒有出來,後來把她請出來,他們一問法,舍利弗又有點輕視,最後還又認輸了。所以就是說這些居士,甚至於女眾,都有龍象,但是舍家棄欲是共同的。

至於是不是示現出家人的這種身形,這就好像中國南方人拿米當主食,北方人拿麵粉當主食,米和麵粉不一樣,但作為主食是一回事。所以就是說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當然是可以,「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你「出家在家」、「在家在家」的都不可以,所以這就是這一部經裡頭的第三個問題。所以就是一上來第一句話,上品上生中提出「舍家棄欲而作沙門」,這第一句話,確實是很重要。你總要離開這一切,都是些家務事、這閨閣瑣事,灑脫這一切。「棄欲」,一切情慾都斷絕,這上品生必須如此。所謂「愛不重不墜娑婆」,還在情愛、情慾之中,那你就是對娑婆還很留戀,這個牽掛很深,而牽掛很深你就出離不了嘛,所以要舍家棄欲。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句話我們很熟。這是在一開始我們就大講特講的,這是本經的宗。在明宗的部分我們已經很詳細地講了,一經的宗就是一經的宗旨,一經的修行方法,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個信願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的所謂信,這個是截流大師所謂的正信!你要不是正信,你這個念、修行是結三世怨,你第三世就苦了。因為你今天修持,沒有解決問題,來生就大富貴,大富貴就造業,造業就入地獄,這第三世就入地獄。你在修持,這裡面有些人他們就造惡,就是殺豬,就是以屠殺為業,種種的殘酷,好多罪孽,他死了就入地獄。你修行了,你死了之後富貴,但是第三生也入地獄,跟他只差一個前後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要極力提倡正信嘛,不然他不信,怎麼肯修行呢?所以我們所討論的信不是一般的所謂的信。那麼蕅益大師講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這個因果不是信的世間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那個因果,那個太淺了;你相信:我就是能夠信願持名,就一定得往生。以信願持名為因,必定得往生、登不退轉為果,這個能信才是信因果。能相信,圓人修持和不圓的人的修持,日劫相倍。圓人修持一天等於不圓的人修持一劫,這因不同嘛,果不同嘛,在這些地方能夠信。信願持名是小本的宗,大本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所以就是說這兩個宗旨是一回事,一樣的。真是深信切願,對於娑婆世界一點也不留戀了!這個是大家真正要做到了,你有深信有切願,必然會念,所以你決定往生。

這裡我們就把我們的這個宗和小本的宗再聯繫一下,把這個小本的信願再和《觀經》聯繫一下。咱們淨土宗主要是這三經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觀經》中主張三心,一個是至誠心,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是什麼?就是真實心。這個文字用得很簡練,但是注得很好。怎麼叫至誠啊?我一個表侄他禮拜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他很誠懇,他都是磕響頭。他在房間裡磕響頭,院子裡都聽得見,你說他誠不誠啊?但是這個人就在咱們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車撞死了。所以你磕頭磕得如山崩那麼響啊,這個不是至誠,要真實心啊!所以說善導大師解釋得很好,至誠心是真實心,非常真實。再說,什麼是真實心?就是你真實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個心。所以《觀經》的三心第一個就是至誠心,就是真實心,雖然只有三個字,注得很好。但現在大家初步還不能明心見性,不知自個兒的心是什麼,你就是先老老實實,不要心口不如一。這個心口要如一就是很大一個進步。嘴裡說到的要實際要做得到,自己所表現的要真正是自己,一切話,這都是屬於真實的範圍,先從這兒做起也不錯嘛。深心就是深信心。善導大師很能夠接引初機啊,是以「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啊!要深信自己確實是這樣啊!這個多劫以來流轉生死,沒有出離的因緣啊,出離不了。第二,「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客群生」,要「乘彼願力,決定得生」啊!自己是這麼一個苦惱的情況,而這個法門是如此地能解決你的問題,絕對的,這是深信。第三,回向發願心,就是從真實的深信的心中來修的這一切的善根的功德,拿來回向,來求生極樂世界。《觀經》說修這個三心的話可以往生,這個也就是跟小本的信願持名的宗是一致的,那麼也和我們的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一致的。那麼發菩提心這個事,不管你是修什麼法,這是共同的。我們已經講了兩次了,在前頭《概要》講過一次,在講彌陀四十八願中,講到這個發菩提心這一條願裡頭也講過一次。將來大家可以把這幾部分匯在一塊兒看一看。

這個《安樂集》,道綽大師他講的,有「四番議論」。第一是顯菩提心的功用。這個菩提心實在是往生淨土的源。源是源流、本源、根本。所以不發這個心,你雖然修得很勤,也就好像是什麼呢?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根的樹,那插瓶的花,有人送花圈送什麼,那些花沒兩天就完了;無源之水,流兩天就幹了,就臭了。底下他解釋這菩提,菩提是什麼呢?菩提就是覺。菩提是印度話,因為我們中國沒有字跟它恰恰相應,所以就用它的這個音,翻譯它的音,不翻譯它的意思。這跟般若一樣,沒有恰恰好的字。比如智慧,智慧我們已經用亂了,不是我們所謂這些智慧。我們這些智慧有很多是正好相反,是世智辯聰,是學佛的最不利的條件,所以沒有適當的文字,加個大智慧,所以說恭敬不翻,就是般若好一些。菩提也是如此,菩提就是覺,無上的覺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無上佛道,就是這樣一個名稱。所以這個菩提很重要嘛。你要發心作佛,就是發起個什麼心呢?發起了《觀經》裡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心。而能夠發這個心的這個心本來就是佛。我們現在在作佛,你在修行,大家經常在上殿、在什麼,是在作佛,大家念佛、看經、在聽講,都是在作佛。你這個作佛的這個心,也就是本來是佛的那個心。此心就是廣大啊!豎,從時間來說,這個三際,你找不到頭,過去沒有一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未來你也不可能找到有個什麼什麼時候這個就終了,找不著始找不著終,所以豎窮三際,你三際你找都找不著了。橫就是說空間了,遍於十方虛空啊!這個心,超空間、逾時間,遍入一切空間,遍入一切時間。我們要發菩提心就是要求成佛,求成佛的這個心廣大,周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而且這個心究竟,非常徹底,徹底到等於什麼?「等若虛空」,和虛空一樣。這個「究竟」兩個字,「究」是「究極真際,窮盡法源」,「究竟」者,就是這個意思,把這個真際達到了極點了,法源是窮其源。而且這個源確確實實不可窮的,這極盡其源,有這個意思,是契合於這個心。所以我們這個菩提心是等於虛空,他究竟,是契這個本源,不可得。「此心長遠,盡未來際」,剛才已經說是豎窮三際,這兒再重複一下,這個心是長遠的,是「明寂真常,永離生滅。」不像都是有生有滅的,這個心是離開生滅,它無生,無生它就無滅。「此心普被,離二乘障」,此心,它就是具足一切功德,離開了二乘之障,所以大家這個修法,有人說稱讚你是羅漢什麼什麼,我說這個大乘佛法你要稱讚是羅漢,那你是罵他哪,你是退大乘心了嘛!所以很多人羨慕羅漢有神通,不知道發大乘的心,你說他是羅漢,你這是罵人呢,所以這二乘是障。所以我們大家學佛要有一點志氣,要知道所做的這個事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這些法界之上,不但是到天界是墮落,而成了聲聞、緣覺都是墮落。《首楞嚴經》把證阿羅漢叫做著魔了,魔界,那是最突出了,在五十種陰魔之內。所以這個心遠離了二乘的障,不會墮落成聲聞、緣覺。「若能一發此心」,只要你一發這個心,就「窮無始生死有淪」,這句話很難講,這個是古人的文章,不大好講。「窮」是窮盡、倒出去了、扔了,無始以來生死這個「有」、這個輪迴、輪轉、淪陷,這個不是那個車輪的「輪」,是淪陷的意思。你淪陷於這個生死「有」的這樣一個苦境,現在把它拋棄了。一發這個心,就把無始以來生死諸有這一切淪落都窮盡了。並且你又把你所有功德來回向菩提,就必能成佛的,就必能夠上證佛果,所有功德絕不唐捐。所以道綽這個話把菩提心的功用就說出來了,一發這個心,這個心是如此地殊勝。這個心它就是廣大、遍一切時間、遍一切空間、是沒有窮盡的,而且此心是究竟的。此心就普備一切功德,離開了二乘的障,而不是地獄、餓鬼、畜生那個障,是離開了聲聞緣覺的那個障。一發這個心,無始以來生死諸有的種種的沉淪,都消除了、窮盡了,再也不會有了。所以這個是超情離見,微妙難思。

現在很多人想修密法,都是緣木求魚,爬到樹上去找魚去了,不知道密法的根源。有一個人從大同來,我問了問:「學密是為什麼?」後來我告訴他,我說你這個根器不能學密,你不夠。他只知道密法成就快,威力大,想學密。我說你不能學密。密宗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最強調菩提心!它之所以殊勝,完全在菩提心,就要求你行者,必須發菩提心,天天都是唯此事物,沒有發的勸你發,已發的要你增長。為什麼這麼重視菩提心?《菩提心論》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故。」一切菩薩的功德,那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金剛薩埵等等的這一切菩薩都在內了,這個菩提心就包括一切菩薩的功德。「若修證出現」,所以這個裡頭就不單純是一個理解的問題,說「我懂得了」,這個事也是好,但他不等於出現。我曾經打個比方,你把一個杏仁、杏核,你要種在土裡頭,它要發芽,而這個發芽有很多過程。最初就在杏仁裡頭開始綠了一點,然後這個綠的東西長出杏仁這個肉,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長出杏仁的軟皮,又是一步;第三步,長出杏仁的硬皮,出了殼了。第四步,出了土了,這都是有具體的內容的,不是一個理解。真正從你內心裡頭有所開發,有所啟發,當然拿世間物質來比方,永遠不恰當。這是南嶽讓的話:「說似一物即不中。」像什麼?說像一個什麼,那就不恰當了,但是勉強可以這麼說。這個就說明什麼呢?這個不光是你懂的事兒。所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所以《華嚴經》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還有比這更圓更頓的嗎?你說要快,還有比這更快的嗎?「若歸本」,這兩個字又很有意思了,「若歸之於本,則是密嚴國土。」所以這個心,如果不外馳,歸本,始覺合本也是歸本,而珠生了光,珠光還照本體,也是歸本。歸本,你這就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你就這坐著,你不用起來,一切佛事都完成了,所以這個是極圓頓之法,是讚嘆菩提心的殊勝,這個也確實可以說是大暢佛的本懷了,超情離見了,你不能信就是了。這是道綽大師的第一段話。

第二段,關於菩提心的名和體。第一個是法身菩提。底下是報身菩提,化身菩提,他分了三個說。我們的法身菩提,禪宗六祖他大悟,這個時候所悟的心,就是法身菩提心。法身菩提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第一義空。道綽說:第一義空是「自性清淨,體無穢染。」這個法身菩提是自性、是清淨,清淨為自性,本體沒有污垢,沒有染污。「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天真自然,不需要修成。不像現在練功,你這練功練出來的,就決定不是法身了。這就是禪宗六祖在聽到這個「無住生心」之後說的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嘛,所以六祖他這才是發心了嘛,這個心從內心發出來了。我們哪裡想到啊,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所以這跟道綽所說的「自性清淨,體無穢染」,這是一句話。那麼底下道綽說是「理出天真,不假修成」,這也就是當時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哪裡想到我這個自性本來就具足,還需要你修什麼,成什麼?所以一部《心經》就講的無所得,現在的人偏偏想有所得,這是背道而馳,緣木求魚。你就是要跟觀音菩薩抬槓,那沒辦法。有很多人他就是這個心,他就想得點什麼,今天得點禪定,明兒出點神通。出點神通幹什麼?嚇唬人去。神通不能弘法,只能嚇唬人,再就是欺騙人。就是這樣的話,五祖聽見之後就給衣缽嘛,就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呀!「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六祖是很好的例子。一個沒有受過戒,沒有看過經的人,就只是一部《金剛經》,聽別人念了五分之二,他就發了菩提心了,他就成了人天師了,就是佛。所以當時大家去追,不要怪怎麼那時候的人那麼爭名奪利,我是給大家解釋,我說這個你得理解他們的心情,你要在那兒你也會追。這太想不通了,這個佛傳的衣缽,怎麼我們這些出家人,我們的首座神秀沒得到,讓在廚房裡頭那乾苦活的這麼一個苦力,他拿走了,這個事不對,非追回來不可!他就是這樣兒,這個很自然嘛,你要在那兒你也追。所以這有人怪神秀,神秀很好。要是神秀太低了,那六祖也就不高了。那武則天要請神秀當國師,神秀說,我不能當國師,我的師兄才是國師。神秀不說出別人不知道,所以武則天才派薛簡去接六祖,接六祖接不來嘛。人家是真出家,國師也不當。這一則公案是很好。現在世界上把禪宗列為中國的,也是我們的光榮。所以一發此心就頓登祖位啊。這個菩提心是「迥出凡情,功用難思」。《金剛經》處處給我們講了菩提心,「佛滅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菩提心。要度眾生,這是慈悲,要度生而無度,這就是智慧了。而他這個本心裡頭自然就是智慧、就是慈悲,這就是菩提心。如是的心性,「名為法身」,是佛道的本體,這就是法身菩提。

還有報身菩提。法身是你本來有的,這是性德,性中本有之德。但是人人都有性德,怎麼大家這個性德不能發揮作用呢?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哪!你修德出了功效,你性德才顯現。所以修六度萬行,功德莊嚴,就得這個報身的佛果。得了報身佛果,就圓明具德,通達無礙,所以道綽稱為圓通無礙,這個是報身菩提。本來這些是從法身所顯現的,但是因為你修德這個功效,而這個顯現了報身了。從報身,因為你悲心不盡,就流現化身,這是隨機化現,隨對方的機緣,而現種種身。所以就是說從二臂一直到八萬四千臂到無量臂,從一個眼到無窮的眼,從一個頭到無窮的頭,種種的相,隨機應現。在一個會上,大家說觀音菩薩怎麼還不來啊?釋迦牟尼佛說,觀音菩薩正在度茅子裡頭的蛆。他變了一隻蜜蜂,給茅子裡的蛆說法。這個蜜蜂,這個蛆能看得見。它在度眾生嘛。這個就是化身了,隨機化現,妙用無窮。所以道綽這兒稱為「益物圓通」,益物就是使我們所要救度的對象得到利益,我所要救度的對象就稱之為「物」,不是咱們物理學的那個「物」,這個「物」是指著我們救度的對象。對他有益,而圓通自在,使他得到真實之利,這是化身菩提,這是道綽的第二段。

第三段就是發心。他舉出二種,一種是普通的,一種是淨土的。因地的發心要發三種心,第一個叫做「識達有無。」道綽這個話非常精練,「識達有無」,咱們先說怎麼識達「無」。《心經》中是一串的「無」字。從「無眼耳鼻舌」,最後到「無智無得」,這一大段都是「無」。要菩提心,要先識這個「無」。在《涅槃經》,佛入種種禪定,他告大眾:「我遍觀了三界,找無明本際,了不能得。」眾生都是因為一念妄動,就成了無明,就流轉生死。眾生的性本來是解脫的,無明就沒有在那纏縛什麼。乃至老死也是解脫的。「我在十方一切世界都去找這個無明,了不能得」,一點點兒也找不到,哪有一點兒無明?我找不到。「推本無故」,它根本沒有,那麼從無明所生長的一切,這十二種因緣以及老死、憂悲、苦惱等等,也都沒有了。所以「無明解脫」,都解脫了。以這個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所以這給我們證明,無明是十方你找不到。這個就是永明大師他在《宗鏡錄》寫的,願於無量劫把皮剝了當紙、拿骨頭來當筆、血當墨來書寫這個話來報佛恩。沒有無明啊!所以我們《心經》我們隨嘴就讀過了,「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根本無無明,你還迷個什麼呀!這是知「無」。我們也知道是在妄中,但是這個妄它本來是空,並不是實際。就像你做夢,這個老虎也來了,這個山也要崩,這兒要著火了,你要是想法子阻止這個山崩,救火,要把老虎拴起來,那很費事。但是你只是夢,它根本沒有啊!夢一醒就完了嘛,不用移山倒海,不用這些事兒,你這是夢嘛!妄它就是這麼回事兒,所以這個就是你要是真正了達妄的本空,真性自顯。所以禪宗開悟,那開悟應該就是真性自顯,那不是一個口頭的事。現在有人略略嘗了一點清淨,嘗了一個什麼頓然間消除了一些粗的妄想,就以為自己是開悟了,這個有時候很危險,有時候就要變成大妄語,很危險。這個是知「無」。還有知「有」。宗門就說「必須知有始得」。這曹山也就說,他必須要知「有」,無論你在煩惱無明之中都不要緊,你就是你要知「有」。有什麼?就是《涅槃》的話,「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嘛。所以六祖說,「密在汝邊」嘛。密,那個佛最密的就在你那邊。有人說:「你在井上看看」,井裡看那井水上,那就是自己嘛。傅大士的《心王銘》說:「水中鹽味,色里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水裡的鹹味,有沒有?一嘗,鹹的,決定是有,但是鹹味是個什麼東西呀?你把這鹹味抓出來,抓不出來,但是味兒決定是有,這是打個比方。我們現代可以打個更好的比方,就是磁性。那個比方你還可以說,因為這個水裡有鹽,我可以把鹽拿出來。那個比方過去是夠了,現在就有點說不清楚。這個磁性,它能吸鐵。磁性消失了,它就變成一塊普通的鐵;一充磁它就又能吸鐵了。電磁是一充電它磁性就出來了,電一沒有了,它磁性就沒有了。磁性那可厲害了,多少噸的東西,它這一吸就吸起來,力量大極了。但什麼叫磁性啊?你把那個鐵弄成碎末兒,它那個粉末兒也找不到磁性。現在我們就找到一些更好一點的比方、譬喻,來譬喻咱們眾生的這個佛性,決定是有,不見其形。那南京的軍訓鴿,他坐飛機帶到北京,到北京一放它就飛回南京了,它是靠磁的感覺,它在飛機上頭沒有看見下邊是什麼樣,它就靠磁的感覺飛回去。所以這動物就比我聰明啊,你要是找個地方,讓我從飛機上下來再走回北京,我回不來。所以要知有,就要知有這個佛性啊!這《心燈錄》也說,教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所以曹山自比為小釋迦,也就是因為他有這個把柄,他真知「有」。這個地方,第一句話就是要「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淨」,所以清淨者,其它皆無,然而自性決定是有;第二,「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密門」,這個是等於樂修一切善法了;第三就是「大慈悲為本」了。這裡在因地中發菩提心,要這三樣,頭一個就是至誠心,第二個就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回向發願心。

再有一種就是《往生論注》裡頭所提的。發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就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就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即願生淨土,故先鬚髮菩提心也」。這麼一看,我們往往就容易覺得,好像是前頭要真實心、要能識達有無,種種,是難一些。好像這個就容易一些,這是願作佛,願度眾生,是讓眾生生有佛國土。實際是不然,因為這個淨土往生法門是一個難信之法,所以夏老師在他的會集本上就把玄奘這個「極」字攝進去了,淨土法門是個極難信的法啊!所以你要說是讓眾生生極樂世界,自己要求生淨土,這個信心是很稀有,難信之法呀!這個《阿彌陀經》,十方諸佛都稱讚本師,為度眾生,在這五濁惡世說這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在咱們《無量壽經》的《獨留此經》這一品裡頭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聽到咱們這個大經,你能信能樂,能夠願意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奉持,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難裡面的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你要說,這個經要去念念也就兩萬多字嘛,有什麼多難的,比那個《大般若經》要容易多了。你要說講這個道理,也比《楞嚴》也好念,這個不是那麼難的,為什麼說這麼難啊?總之佛無虛語嘛,真實話。因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是你不肯。所以我們知道,這樣就表明,能信淨土實在是一切世間的難中之難,對於這個難信的,難能就可貴嘛,難信的你能信,這就是大智啊!信和智是一致的,而信和清淨也是一致的。而順著這個信心,你要發起要成佛、要度眾生、要同登淨土這樣的願,你這已經把智慧就包括在裡頭了。又有這樣大的願,又有普度,悲也在裡頭了,這就是發了菩提心了。但能「真實」地信受啊!這個字中「真實」兩個字擱在上頭。所以一般人只是能夠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往生是好。所以我常常說,有的人念佛是為什麼呢?就是為消災免難,今生要好,死了之後也要好,總是個人打算,那這個生不了極樂世界啊!而阿彌陀佛,他這個裡頭他一切都是利他的,發了大乘的心。所以都是真實信受這個法,才能夠發這樣的心。

第四,就提出一個問題了,就是說,要修萬行才能感受菩提。《諸法無行經》說:「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你要有求生淨土,又要度眾生,那麼這就跟《諸法無行經》這裡有矛盾。你求菩提,就沒有菩提了;「是人遠菩提」,這人離開菩提就太遠了,「猶如天與地」,隔多遠呢?遠得像天與地一樣。那麼你又說,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這事怎麼能夠解釋啊?我們往下再看道綽的話,他引了《大智度論》的話。《大智度論》說:「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你就是束縛了;「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你也是被縛了,也是捆著了;「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你看通過這幾句話,彼此都互相矛盾,你見般若也是被縛,不見般若也是被縛,你見般若也是解脫,不見般若也是解脫,這四句話是互相矛盾。龍樹就解釋得好,這四句話都成立,關鍵在哪兒?如果你這個見解沒有離開四句,就是縛;離開四句就是解脫。都可以說,但是你要離開四句。所以從前方馨問我:「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有。」我說:「極樂世界是離四句的有。」所以你見般若也行,不見般若也行,總之是要離開四句,不是用你那個形式邏輯,有就不是沒有,要沒有就不是有。這種執著,這種分別,那你怎麼著你也是被縛,你沒有離開四句。怎麼離開四句呀?在凡夫份上,最好的辦法,你去念佛或念咒吧。你怎麼都在四句之中。有人很執著地念佛,那還是在四句之中。你老老實實念,念得很綿綿密密,很綿綿密密,暗合道妙。暗合道妙,你一切都放下了,就「無所住」;而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綿綿密密,老是相續不斷,就是「生其心」。所以這個要地上菩薩才能夠實踐的「無住生心」,凡夫能「暗合道妙」,這個是持名的最殊勝之處。不是阿彌陀佛希望你念他,他就保佑你。你不要說阿彌陀佛了,有人說念黃念祖,我就保佑他。我還真覺得你念黃念祖,我嫌討厭哪。不就有這麼一個人,這個女眾天天念觀音菩薩,念得這個丈夫很討厭,很膩了。他就叫她名字,成天叫,她說:「你吵死我了,你叫什麼。」他說:「我吵死你了,你天天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不被你吵死了?」她不念了。那這兩個都不通。所以菩薩並不喜歡你念,連我都不希望人家念,那個女的也不希望人家念,她說吵死了。這就是因為這裡頭他暗合道妙,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這樣就清楚了。你要是能離開四句,你所有的都是般若。你不離開四句,你所為的都是有為法,你做什麼都是有為法,都是有漏,你不能無漏。

三種與菩提門相違的法,這個地方我們也說一說,什麼叫相違呢?其一就是我心貪著自身;第二是無安眾生心;第三是恭敬供養自身心,這三個必須遠離。

第一個,是我心貪著自身。所以我們這個邪見之中,第一個邪見是身見。所以現在這個氣功是風行天下,氣功的最大的一個毛病就是在身見之中。他就是練的是身,調這個身,使這個身轉換,變成了金身,永遠不死,都是練這個身,這第一個是我心貪著自身。

第二是無安眾生心,沒有讓眾生安樂的心,這當然不行,這三個都是違反菩提心的,這都是要注意的。

第三個是恭敬供養自身心,「自身」前頭提過了,這兒加上一個「心」字兒,這很重要,這個就不僅僅是氣功方面的人了,這就更普遍了,是恭敬供養自心。能從這個毛病里出得來,大丈夫啊!所以阿難之所以雖然能夠聽到,能夠記得十二部大經,證了初果,仍不能免摩登伽難,也就是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佛給他總結,你不識兩種根本,你不明白一個生死根本,一個是涅槃根本,你自己在認賊為子,你以為是你自己的心,結果那個是什麼呢?那個是賊,是害你的賊啊!而你拿他當作寶貝,供養他。所以這個話就和佛說阿難的話是一致的,不要去供養我們這個妄心。一個就是我們使得他得了很多的知識,很大的能力,這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我有了一個見解之後,別人的東西來時,跟我這個是不相容的,那我就是要捍衛我這個腦子裡的這個東西,我可以跟別人不惜一切的去作戰。這都是供養自身心,所以就是說是認賊作子。人對於子,都是用很好的東西來養他,而我們養了一個什麼呢?養了一個賊。所以《四十二章經》就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這都是一致的,所以修行的人就先要破這個妄,自個兒在腦子裡現在當家作主的,這個裡頭有賊在這兒,我們要十分地(謹慎)。關於這個菩提心就說到這兒。

底下第二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裡頭說:「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就是最直捷了當的、最圓頓的,「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這話就說到極端了。「又一切念佛法門之中」,念佛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這個至簡易、至穩當的,莫若信願專持名號,這個就是一個總結。所以為什麼《無量壽經》要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呢?這《彌陀要解》提出這一個理由來,這是一方面。又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是萬德所成就的名字。「名以召德」,這個名字就能把功德召出來。就好像瓦匠在房上喊:「瓦刀」,這瓦刀上去了;「灰」,灰再上來了;「水」,水再上來了,這名字就把東西叫來了。「名以召德」,萬德都召來了,沒有不盡的地方嘛。所以你只要執持名號就是正行,不必要再需要觀想、參究,還要參念佛的是誰,還要觀這觀那。當然這個我們也可以補充一句,你要是習慣於,要是覺得是我加一點兒就很好,也不妨加,但是不是說必須得加,是越簡單越好。但有的人他這個簡單不行,一簡單他就必須要加一點東西,才能勉強做得下去,這也不是不允許。但不是必須那樣。因此他是至簡易、至直捷,最簡單了。那密宗也是,大家也都是不懂,喜歡求那個大法,這一法這麼厚一本,我就抄過好多本。而一座法修三個小時,以這個為高深。不是的,越高的法越簡單哪!中國的的《易經》為什麼叫《易經》呢?最殊勝的法,就是易,它就是簡易。易則易知,簡則易行。最高深的法,越高深的越簡單。繁言不要,要言不繁,繁瑣哲學,沒有好東西。幽溪大師《圓中鈔》說,初心的凡夫,只要有口能夠稱名,有心能夠思念,「皆可修之」,都能修。殘疾人一樣。殘疾人他還有口有心,他都可以修,你四肢都沒有都不要緊,所以至簡至易。還有他又說「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那黃打鐵,就在打鐵勞動之中就成就了。「行住坐臥,皆可修之」,你這躺著一樣念,在勞動幹校,多少人看著我。當時他們最忌諱我念佛,那怎麼辦?那就躺著修法啊。你還能端坐修?我就上床睡覺了,我睡覺躺床上修,他們也知道,不過拿不出證據。又說,「稱名之法,不擇賢愚」,賢人、愚人,賢是賢者、聰明,愚是愚蠢,男的、女的、貧的、窮的、富的、貴的、賤的都可以修,「攝機」得很廣。《游心安樂道》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是總結了萬德而成的。「但能一念念佛名者」,你就在這一心在念佛的時候,這一念之中就是總念了一切萬德了。蕅益大師還有一句好話啊:「全攝佛德成自功德」,你念佛時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攝成你自己的功德。還有就是釋迦牟尼佛勸父親,這個事情已經前頭說過一次了,這個地方這個內容稍微補充了一點。佛後來度父親,就勸父親學念佛三昧,父親就說是:「你還有很多深妙的境界,為什麼不叫我作呀?」佛就說了:「父王啊,那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所以佛經所說有好些,不是凡夫你能行得到的。告訴他父親啊,那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所以有許多事,馬上現在我就要做就要修,就有躐等啊!躐等你修不成功。所以才勸父王修念佛三昧。他父王就問:那麼念佛又是有什麼樣功德呢?佛就給打比方了,佛告父王:如這個臭林子,伊蘭林,四十由旬,裡頭長出一棵旃檀樹來,剛剛發芽,還沒出土。那麼這個林子怎麼樣呢?臭!吃了它的花,吃了它的果子就會瘋。後來這個旃檀樹的芽就長起來了,要成樹了,香氣就出來了,能改變這個林子,眾生一看見就生稀有心。佛就告訴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這個苦海之中,這個念佛的心也正是這樣。」一個臭林子,這吃了東西都使人瘋,但是你這個旃檀樹長起來就變了。念佛就是這樣,如果是你能夠老這麼接著念,「繫念不止」,就一念接一念地念,相續地念,「定生佛前」,你定生到佛的前面;「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一往生之後,這一切惡都改了。所以這又是一個證據,你往生之後,才能改變這些惡。所以現在這些人說是反對帶業往生,這都是邪說啊!「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文殊般若經》說:「眾生愚鈍,觀不能解。」教他修觀,修唯識觀,修一真法界觀、圓頓三觀,他不能理解。就教他念聲相續。這《文殊般若經》是大智慧的文殊教的法子,還說是愚夫愚婦的法子啊?他就是念的聲不斷,就自然就得往生了。所以《淨修捷要》,我的先師就讚嘆這個念佛法門,「六字統攝萬法」,六字統攝了一切萬法。「一門即是普門」,這個念佛的門就是普門,一切法門都在內了。「全事即理」,你這個事就是理,念佛號,佛號是事,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事,這個事都是理。你看那個波,它就是水,波沒有別的,事它就是理。這樣就「全妄歸真」,在你念的時候,你本來是個妄心,你全妄就歸到真實際了,真如了。是「全性起修,是心是佛」,從「是心是佛」來念嘛,所以是要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修的什麼?修的你這個始覺就合乎你的本覺,念的就是你的本覺,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壽就是我的本覺,就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要學得很廣就是為了深入。「專修即是總持」,所以一門專修就是總持一切。「聲聲喚醒自己」,這句話就是參禪了,一聲一聲就是把你自己喚醒了,喚醒自己,你不就是開悟了嗎?「念念不離本尊」,這一句就是密,一念一念都不離開本尊,所以禪和密都在裡頭。又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是我的本覺,你起心念佛才是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我就假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一切的殊勝,顯什麼?都是顯你自己的心!我們不是心外求法,這阿彌陀佛的功德,這一切觀音、勢至的功德,這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那個水鳥樹林那麼微妙,那麼能隨眾生意,那麼樣的功德,那都是聞香、聞一切的聲音都能增加道念,如此殊勝,這些殊勝都是從哪兒來的?都是你自心的!「始本不離,直趨覺路」,你老是這麼念,始覺跟本覺就不離開,就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還有彭紹升的《起信論》說,「持名一法,最為捷要」,而初發心的時候就「貴有定課」,你要有個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所以人家口氣很大,第一句話就是千聲,底下就說萬聲、十萬聲,從少到多,開始只有少,慢慢來。「由散入定」,這你一散念都是很散亂,都是暫時「散善」入位,之後,然後你的心定了才能夠「定善」。「隨其念力,俱可往生」,你看這句很好,「俱可往生」,不管你是少或者是散,或者只要你肯念,你相繼地念,你一輩子都堅持下去,堅持到最後,都可以往生。《安樂集》說,稱名就是這樣,「但能專至,相續不斷」,你專一地念,至誠地念,相續不斷,定能生到佛前。「現在我勸後代的學者」,咱們就是他的後代的學者了。「若欲會其二諦」,有真諦,有世諦,都要會懂得這二諦。你要知道「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這個一念一念在哪裡呀?是什麼呀?不可得呀!這就是智慧,可是你還念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還不斷,這就是功德門,智慧跟功德同時就都顯現。所以經說「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就是功德智慧,你看前頭又是功德,又說智慧,這不都有了嗎?而這麼修其心,又是功德又是智慧。「若始學者,未能破相」,始學者,你沒有能夠離開相,淨土上最要緊的地方就在這。所以大家(看到)很多老太婆不懂的都能夠去,所以這個事非常殊勝。「但能依相專至」,你就依了這個相,你專心地,你至誠地念。「無不往生」,沒有不往生的。「不須疑也」,所以你一上來你不需要離相,不需要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都不要管。所以念佛有四大秘訣:「不貪淨境」,他打坐,一個清淨的起行,不管這,我都要念;而「不除妄想」,妄想不去除它,我就念;「不求一心」、(「不參是誰」),不管那個不是山,是水?你是誰?我念我的,就對了。就說這四大秘訣,就這麼念,就老實念,所以這個誰都辦得到。「依相專至,無不往生」,所以這個就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先求離相,我要應當老實持名,依相專至,就無不往生。這個就是說明本經的往生的上輩的是如此,中輩的也是如此,下輩的也是如此,沒有例外,那麼中輩、下輩咱們就不再講了,這上輩講了之後,中輩、下輩就相同了。

現在我們再把一向專念再引申一步,這一向專念到底是什麼含義呀?《觀念法門》說,一般是提五念法門,禮拜呀等等的一共有五種【禮拜、讚嘆、作願、觀察、回向】。他說這個一向專念有三個類型:第一個,「廢舍余行,專立念佛」,什麼都不作了,所以有人供佛像只供一尊,就是別的都舍廢了,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一向專念。這就是「廢舍余行」這一類;第二個,「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修諸行」,說我這個念佛是正業,可是我要幫助這個正業呢,我還修其它種種的來幫助主念和主修,和助修圓融,同入彌陀願海,也叫一向專念;第三個就以念佛為正,別的「行」為傍,正和傍也有別,主次也分明。二和三差別不大,一個是為主,一個是為正,一個是為助,一個是為傍,但是要主次分明,這也還是一向專念,不捨余修。所以這就是說念佛人也就五念,就是禮拜,作願,回向等等,沒有不做這些事的,這個都是一向專念。

那麼根據上面說的,念佛的人念念往生咒、大悲咒、準提等咒,或念《心經》、念《金剛經》,只要你主次分明,念佛綿密,也都不違背一向專念。現在有人說念《普門品》都不見得合適。至於彭紹升的《起信論》的說法就更廣了,他說,只要發了菩提心就當修菩薩行,在世間他也要度生,所有的善乃至無邊的功德都回向極樂,也是一向專念,「不必棄捨百為」,不必把一百樣事兒都扔了才叫一向專念。這個很合乎時機,因為現在大家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你不能夠什麼事情都不做,整天一個人就念佛,這個事實上是做不到的。你只要是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來了事就做事,事去了之後我就念佛。這樣世法做到究竟,也無礙於佛法,「一切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何況我們把世法出世法這一切善都來回向呢?只要我們拿至誠心來回向極樂,也叫一向專念。比方說你將來當了方丈,你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廟裡有什麼職務,或者自個兒還有什麼著述,但只以這個念佛為主,是我唯一的一個目的,其餘都是附帶的,那麼這個也算一向專念。所以現在根據他說的,世間的善還可以一向專念呢,何況我們還可以修出世法呢?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我們要用圓融一點的看法。參禪的人想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不是說你不參禪去念佛去了,你只要你有信願,你求生淨土,你參禪也是淨土行。所以蕅益大師是最圓融的,他自己閉關,閉的是念往生咒的關,這也是一個例子。作《彌陀圓中鈔》的幽溪大師,他一生修《法華懺》、《大悲懺》、《光明懺》、《彌陀懺》、《楞嚴懺》等等,「無虛日」,天天都修這些懺法,臨終預知時至,寫了《妙法蓮華經》五個字,並且唱這個經題,一直到後來往生了。所以修懺法、念經也是淨土行。所以這麼來看,我們只要發菩提心、持佛名號,雖然也兼修一點其它的法,也還是可以叫做一向專念。我這個「一向專念」的解釋,也比現在外面的一些淨土宗的(說法)廣一點、寬一點。但是多門的修總不如一門深入。

我們這個修行,就是要把生處變熟,熟處變生。我們這個貪嗔痴啊種種的這個太熟了,我們打妄想太熟了,從來不需要你作什麼準備,妄想自然而然就來了,這太熟了,什麼時候都孳出來。但是這一些菩提心、這一些念佛、這一些個出世間的事情,我們太生了,我們的修行就要把熟的地方變生,生的地方變熟。那麼就是你專一於一門,就比較有效了。你一會兒修這個,一會兒修那個,那都生,誰也不熟。這樣的話呢,一心專至,就容易把生的變熟,熟的也就變生啊!這個就是「一向」的好處。善導大師底下又說:「大聖悲憐,就勸直稱名字」,因為稱名字容易,只要能相續就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就這麼一念一念你相續,一直到念到最後;十就十生啊,一百個人就一百個生啊!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你沒有雜緣,而且得到了正念;而且你是「與佛的本願相應故」,佛的本願是十念必生,就是勸大家念佛啊;「不違教故」,你沒有違背咱們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發願往生,要念佛,「順佛語故」;「若舍專念,修雜念者」,專念你不修,修雜念,不是說絕對不行;「百中稀得一二」,百中很少能得到一個兩個,「千中稀得三四」。所以就難一些。所以我們這個一向專念可以廣一些,但是要注意到,我們還要使得那個熟處要變生,生處要變熟,善導大師還是希望大家專念,這就是把咱們本經的宗,也就是三輩往生,每一輩所必備的條件,我們在這兒作了一個匯報。

我們正在研究本經、也可以說是淨土這一宗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三輩往生》和《往生正因》。所以我們學佛不只是學問上的研究,而是要真正地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問題,這是個大事啊。那麼怎麼解決呢?他就有具體的行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就是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這非常重要。這個第二十四品,佛就告訴阿難,上輩者,是「舍家棄欲而作沙門」,出家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三輩中每一輩都有的,是個共同的必備的條件,因此這個是咱們這一部經的「宗」。

【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修諸功德,就是願意修種種功德,修六度、萬行,這個行持很廣大。而修這一切功德,為了什麼呢?就是為願生其國,願意把這個功德回向,能生到極樂世界。永明大師說「萬善同歸」,要廣修萬善同歸極樂,也就跟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阿彌陀經》就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眾生聽到這個法門,聽到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而且這個世界是沒有退轉,壽命無量,種種的增上,「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再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應當發願。所以這個願就導行嘛,有了願就有行動嘛!那麼這樣的行動,又發菩提心、又一向專念、又修種種功德,發願回嚮往生極樂,這一切都是因。

【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這樣的眾生,在臨壽終時,這個果就顯現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重視。有人說,「你們修淨土法門都是死後的事兒」,不是這樣子。有的是在今生就證得,很多很多了。即便達不到這一步,也是在壽命未了的時候,臨欲壽終的時候(往生),還是今生,而不是中陰哪!比如黃教的宗喀巴大師是中陰成就,那是他死了以後,中陰的事兒。這個(往生淨土)是即身成就啊!我曾經問過貢噶上師,我說:「生極樂世界是跟我們這個密宗的即身成就是不是一致啊?」他反問我一句:「你問的是什麼世界啊?」我說:「我問的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喔,那一致的」。是即身成就!所以人家都把這個即身成就推到密宗那邊去了,這是個很大的錯誤,是謬解,這都是即身成就。西藏中理論與實踐都考慮的第一位,就是先師貢噶呼圖克圖,這是他的話。

所以在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現在其前。這個「其」就是以前修種種功德的這個人,現在這個人的前面,這就是淨土宗的極殊勝的一點。在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裡頭,這一段比鳩摩羅什翻譯的詳細。他也說到「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不光是阿彌陀佛一個人,是證到聲聞的、證到菩薩的種種弟子,無量無邊圍繞。「來住其前」,來到這個臨壽終的人的前面。那麼這個時候佛就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佛以大慈悲為懷,就是要度眾生。這就顯出什麼力量來了?顯出他力!有許多修行是專靠自力,當然是好的,佛法沒有不好的,但是沒有能夠憑藉他力。所以打坐、靜坐,就是這個例子,那靜坐當然是好的。戒定慧,持戒、禪定而智慧,這個就是攝六度了。但是你這個前五度沒有般若,都不能稱為「到彼岸」。沒有般若,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樣,到般若才有眼睛。你這個禪定一般是得福。所以有的人福報特別大,做國王如何如何,往往是他前生禪定的功德。這個清淨是福,然而他不能解脫。就有人參禪參得走火入魔的,先是走火,後來就入魔,這個多極了、多極了,修什麼都有這個事兒。釋迦牟尼佛說,你們真要想(只靠)打坐,不靠他力,沒有這可能,有種種魔擾。他這個是自力門,所以很困難。淨土法門是他力門果教派,仰仗他力,仰仗彌陀大願之力。這個聖眾來迎接,慈悲為本啊,他就加佑這個臨終的人,「令心不亂」,讓這個人的心不亂。因為在臨終的時候是一個極難用功的時候,如「風刀解體」,風就是這個氣,練氣功的這個氣,練氣功的人斷氣時是苦惱極了。有的人他就說啊:「你拿刀來給我割斷吧。」他這個氣斷不下去;如那個「生龜剝殼」,像烏龜活剝那個殼一樣那麼難過,用功不了。只有這個法門,你念到你能夠達到這個條件,那第十八願,你至心信樂,願生其國,你乃至十念都可以生,你只要符合這個條件,佛就來接引你。接引你做什麼?不是一個禮節問題,我來接一下你,而是加佑你讓你去,所以這是個關鍵哪!他捨命之後,就隨佛到了極樂世界。《悲華經》裡頭,大眾圍繞,到那個時候佛入無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跟這個人說法,這個人臨終聽到佛說法,就大歡喜,就斷除一切苦惱,也得到寶窴三昧,而以這個三昧的力故,他心就能夠念,就得到無生法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這個淨土法門他不可思議啊!所以我常說:「你修什麼都可以,你不求生淨土,你想今生要脫離這個六道是沒有可能性了。」當然你可以再來嘛。再來就是很難說了,今生的事情有時候你都忘得一塌糊塗了,怎麼也想不起來了,你還說來生還記得今生的事情?你今生的事情都忘了。今生,你以前念過的書,大家還能記得多少?能背出多少?不要說這個是小時候念的,就是前兩個月念的,現在你恐怕也就都忘了,還要去等到來生?

這兒說:「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剛才我們所說的,都是解釋這幾句經文,更引了一些其他的經典來作證明,所以這是千經萬論共指,不是一部經說的,千經萬論都給大家指示這條路。「十方諸佛同贊」,十方的一切佛都同聲讚嘆這樣一個微妙法門。所以這個「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是淨土宗的心髓。正如達摩說的「汝得吾髓啊」,這就是淨土宗的髓。是由於佛力加被,這個行人才心不亂,不是要求你在這個現生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這要求太高了,所以往往人達不到,達不到就心灰,就放棄了,去學別的法門,不知道別的法門更難,最後一事無成。你要知道達到一心不亂,你生的就不只是凡聖同居土了,事一心你就可以生方便有餘土,理一心你就生到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了。當然是好,但是這個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不要因為達不到就灰心啊!你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蕅益大師講得最好嘛,關鍵在於信願。很多學淨土宗的不認識這一點,所以念得也是灰溜溜的,心灰意冷。

【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往生之後,就「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在七寶所成的蓮花之中。這個七寶,我們不要以為是故宮中的那種什麼寶石作成的這些個盆景。那一種東西,我說老實話,你擺在我這兒我都嫌討厭,笨拙極了。這個不是那樣的,拿些什麼翡翠呀、珊瑚,作成一個金字,作成一個盆景,是說它極莊嚴、極殊勝、極乾淨,「極」就拿世間的寶來作譬喻,種種的寶所合成的蓮花,在這種蓮花之中「自然化生」,自然而然地就化生了。這個「化」字在這個地方呢,很容易被體會為「胎、卵、濕、化」的化生。這個化生不能夠這麼體會,這不是胎、卵、濕、化的那個化生。這個是有根據的。東密的「金胎」兩部,金是金剛部,胎就是蓮華部,《胎經》就是我們淨土宗的經典。《法華文句》中他就說了,《胎經》所說的蓮花中生,不是「胎卵濕化」中間的化生,是「非化而言化也」,這是不可思議的,超乎世俗的這種化生,是以彌陀的大願的力量之所感,就自然而生,不是以業力的因緣而生,能生天也是化生,你有天的福你就生了,入地獄也是化生,沒有說是父母生出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在地獄中就傳宗接代,沒有。你死了之後你自然就在地獄中去受生,而且死了之後馬上活,活了之後馬上再死,一天不知道死多少次,那是罪業所定的。這跟那個都不一樣,所以不是「胎卵濕化」的化生,也不是濕生。按佛教說,人的這個來歷,胎卵濕化這是四種,都可以生人。而最初的人可以化生,所以也可以從猴子變,也可以濕生。《涅槃經》講濕生,他說庵羅樹女等等人,因樹上的花里有濕氣,它就出生了人了。她是靠這個濕氣而生,而極樂世界從蓮花中生,跟這個不一樣。大家想想看看,要是這個濕生,先要有了這個樹,有了樹上的花,然後生出人來。而現在極樂世界,你人和花同時出現了,所以不是因為花的濕氣而生,皆是彌陀願力,大願之所感,這超乎世間所說的「胎卵濕化。」

【智慧勇猛,神通自在】而且生下來之後怎麼樣呢?「智慧勇猛」,智慧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成佛就是開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成功了嘛。而這些往生上品的人,「智慧勇猛」,勇猛精進,智慧猛利,能夠斷一切煩惱。而且神通自在,他通達無礙,所以極樂世界(的人),他掌中持一切世界。現在我們知道天體有多麼大,就咱們人類的知識知道的天體,十四萬億光年,這麼多的世界,那極樂世界的人掌中都能把一切世界都抓在手裡頭,有這樣的神通。那現在這一點什麼氣功師的奇異功能,那提都不要提了,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

【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回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所以底下,釋迦牟尼佛再敦促咱們大家一句,「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所以這個往生不是以後的事,是今生的事。你要今生見阿彌陀佛,怎麼樣呢?「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你要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還要念極樂國土的種種功德。所以還是上頭的話,這兒重複一句,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還要「積集善根,應持回向,由此見佛。」所以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下輩的也是如此。如果你想高一點,你還要作種種功德拿來回向。「由此見佛」,由於這些功德而能見佛。「生彼國中」,見了佛之後就能生到極樂世界,一生之後再也不退轉了。你就是再回到娑婆世界,你就再到地獄中去度眾生,你到任何不好的地方去,你不會再退,你所達到的這種覺悟的水平,再不會退步了。在我們這個世界是進一退九,好容易進了一步,底下就要退九步在等著你,所以可怕,這是說老實話。所以我們就必須得逆水行舟,一篙子松不得,這篙子把船撐上去一點,馬上第二篙子馬上又頂上去了,只有這樣用功,一個鬆懈一衝下來就(退步)好多好多。這一段就是講上輩往生。在《觀經》裡頭講到上品上生,比我們這個詳細。《觀經》是把兩頭都說到極端了,最好的是什麼情況,最低的是什麼情況可以來,那五逆十惡,地獄都現了也可以來。咱們這個三輩是指的,用現在的話叫機率最多的,就是往生多半是這種情況的,這兩種略略分成三輩。所以我們這裡往生的多半是善人。那《觀經》惡人也可以往生,最低的也可以來。這個上品上生,我們稍微讀一讀《觀經》的話,也可以增加大家的歡喜心。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來接的是這樣一個景象,都來了;「觀世音菩薩持金剛台」,這是一個蓮花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到你的面前,因為這個蓮花台就是你要乘坐的。阿彌陀佛這個時候放大光明,「照行者身」,加持行者,與諸大菩薩一起,「授手迎接」,伸出手來迎接你。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數菩薩讚嘆你:善男子啊,善女人啊,你真很難得,修持精進啊!這個時候婦女也轉為男身了,然後上蓮花台;「行者見已,踴躍歡喜,自見其身乘金剛台」,自己看見自己上了這個金剛台;「隨同佛後,如彈指傾,往生彼國」。這個就是接引的情況,而且馬上就可以分身塵剎,供養諸佛,聞種種妙法,得種種陀羅尼。

所以上品往生之後,你最低(程度)是初地菩薩,《疏鈔》說甚至於到八地菩薩!你今生就證到這樣的位置啊!所以有很多人輕視淨土,就東學西學,這個事情我們覺得是很可惜呀!又不是不信,但是就找不到一條光明的、平坦的道路,枉自辛苦,就越忙越亂。

那麼底下一個討論,這裡頭我們很強調(他佛),談了他佛的接引,剛才說的都是他佛的功德。那麼就有人懷疑,你跟禪宗就矛盾,那個禪宗都是講自心功德嘛,你這個不推崇自心,而讚嘆他佛、靠他佛,你怎麼解釋呢?現在引了三部論的內容來證明,真正說透了之後,實在是「自他不二」。《維摩詰經》裡有一品叫做「不二法門」,你永遠在「二」裡頭,你永遠也入不了不二法門了。我們頭一個用蕅益大師的《要解》說。他也設了一問,他說既然你《觀經》裡頭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談的是你自心,你何不就言自佛就好了,幹嘛一定要強調他佛呢?這是蕅益大師設的這一問。這種問題都是很好的,我們將來有的時候自己心裡也有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解決,自己要說服自己,還要能說服他人。蕅益大師就答覆了:「此之法門」,這個法門,「全在」,完全在於「了他即自」;剛才我已經說了一句「自他不二」,這兒就更深刻了,蕅益大師的話。要能夠「了」啊!你這個「了」字兒,最粗淺的說吧,就是了解。而這個「了」字不僅僅是了解的「了」啊,「了」有解決的意思。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那「了」什麼?了「他」就是「自」!「若諱言他佛」,你很忌諱談他佛,一談他佛你就不高興,「則是他見未忘」,你在見地中還有個「他」,你有分別。「若偏重自佛」,我就老強調自佛,那是什麼呢?「卻成我見顛倒」,因為「我見」很深,你在顛倒啊!「又悉檀四益」,用四悉檀來利益眾生,四悉檀就是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從世界悉檀讓他發生慶信心,發生信心,如果世界悉檀都不能使他得利,那麼所謂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就談不到了。所以這兒就講極樂世界,就是這個世界悉檀要不知道,你這個欣慕極樂、厭離娑婆,這種利益你也得不到啊!你現在就連往生都談不到了,你還說你要能夠悟入到「理佛」?理上的佛就破無明了,那就是地上菩薩了。你連往生都達不到,你連「欣厭」之心都不能生;唯有「即事持達理持」,從這個事持開始,你不知不覺達到理持,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念,這個最微妙,就是你不知不覺,你一切都放下了,只是這一句彌陀朗朗現前了。這個時候,都放下了就是「無所住」啊,這《金剛經》的話啊,這一念現前就是生其心啊。本來應該是地上菩薩才能達到的境界,然而你凡夫就能達到啦!所以這個念佛功德就殊勝在這個地方,是暗合道妙。所以以凡夫的心要入諸法實相,只有念佛最容易。其他(法門)也沒有一個不能的,但都比這個難哪!因為我們正處在這個世界,種種的動亂很多,我們總是要求一個我們還能做得到的方法。你這個做不到的、很困難的方法,在這個時候有等於沒有。所以我常常說,你得了這個病,你要到美國去,那裡有一個專門的大夫,他給你一看就好。事實都是事實。但我們這兒的病人他怎麼能到美國去呢?到了美國他怎麼能找到這個大夫呢?怎麼去看病?雖然有(辦法),跟沒有一樣。很多法門也都是真有,真是這樣,但是有,對於你來說跟沒有一樣。在美國還不見得人人都能找得到這個大夫呢,比我們強一些的,他找到了那他就治好了,他也有找不到的。還有他很忙的話排不上號的。「即事持達理持」,你就這麼念的話,念到念念是暗合道妙,你就到了理持了,而理持就可以破無明,證無生法忍,你就是地上菩薩。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就是本性的明顯!彌陀聖眾現前,不是他佛來迎,是你自己的本心的明顯哪!這個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就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夏老師在《淨修捷要》裡有兩句話也很好:「托彼依正,顯我自心。」托什麼呢?托彼,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用這八個字解釋這個話很好,我們要把這八個字記住。托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拿觀世音菩薩以及七寶宮殿、這個八功德水等等的這一切的莊嚴,幹什麼?顯明你自己的心啊!你自心有這麼莊嚴你不知道,讚嘆極樂世界這一切,就是讚嘆你的心啊!你怎麼能都推到他那邊去了?所以密宗它殊勝,你修法你自己就是本尊。現在很多人不從根本上入手,就是要找個便宜的法,想很快成功,那只有很快成魔。底下還是蕅益大師的話,「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這個淨土宗不只是一個愚夫愚婦行的法,這個法門是極深極妙;「斬盡一切意見,破盡一切戲論」,一切戲論都破盡了,一切情見都給你斬盡了。你還有這些東西你就不能很好地去信入。

從前佛學院講《佛教史》的方馨問我:「極樂世界的有到底是什麼樣的有啊?」她說了兩種,我沒有理,我沒照她兩種回答,我說是離四句的有。這四句都是戲論嘛。「有」是一句,「無」是一句,「也有也無」是一句,「也不是有也不是無」又是一句。這個是離開四句的事情嘛,所以「斬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才能徹底荷擔得去」,只有這種大人物、大宗匠才能承當。而我們糊裡糊塗地認為只有愚夫愚婦去搞,還在輕視,這是什麼?這是顛倒見!把殊勝的看成輕,把輕的看成好,你自己正在顛倒見中,你還在那兒拿大頂呢,頭衝下,腳衝上,很辛苦啊!這些人才能擔當,其餘的世間的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他越想,越琢磨,越想越遠,越不能明白,反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了。這兒對這些通儒禪客的批評很切合實際。所以他笑話那些愚夫愚婦,他反不如那些愚夫愚婦。印光大法師,現在很多人很尊敬啊,稱為我們近代三大高僧之一。印光大法師讚嘆《要解》是《阿彌陀經》最好的一部註解,釋迦牟尼佛自己親自動手來寫也不能超過。

第二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問:臨終見的佛是自佛還是他佛?他這回答也很厲害了,他說若是他佛的話,那是成了魔了;若是自佛的話,你自個兒想出來的,既然這樣,你怎麼能往生呢?他也設過這個問。這彭紹升居士答得也很好:「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你說自說他都是戲論,都在那兒開玩笑;「人我兩亡」,你修行的人,人跟我都忘了。所以《金剛經》的贊子,「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我解真空」,你這老有「人我」,你「人我」得兩忘,才「解真空」。「自」跟「他」不二,「不異」就是不二啊!《維摩詰經》不二法門,一切不二啊!所以我們壞就壞在第六識。第六識是什麼?就是分別識,這種種分別。諸佛的法身是湛然常寂,但是彌陀以他的本願力故,跟我們修的人都感應道交。也就是即自即他,自就是他,他就是自,本來是一體的嘛,我們的本心和彌陀的法身,本來是一體的。現在就是我們自己情生就智隔,一生情念,智慧就隔住了,就不能了達了。實際上「無實無虛,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就是由於業緣,就妄有分段生死,這個就是由於你業力的關係。像在屋子底下搭了很多棚棚看不見天日,你如果念得很誠懇,這一些個緣就清淨了,這個時候把那個棚棚拆掉了,豁然見天日了,你就可以往生,往生之後你證無生忍,發明自己的本心,這也就是本來你所有的嘛。這是第二個議論。

第三,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說,「著事而迷理」,世間很多修淨土法門的人就屬於這類,執著這個事相,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黃金為地,他說好極了,但是他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就像什麼呢?像小孩子念《四書五經》,他不懂,他就只是會背。能夠背全部的《四書五經》,但不明白道理的人很多啊。他年紀很小,智慧沒有開,就只能讀文章,不了解意思啊。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你整天在念佛,你不知道是佛在念,我們在念佛,正是佛在念我啊。這是一類。另一類呢,是「執理而遺事」,執著這個理。什麼東西都不能執著,理是好,但有人執著這個理,只承認這個理,把事丟掉了。就像一個窮人拿到了闊人家的帳本兒,什麼銀行有多少存款,什麼銀行有多少股票,而自己說我發財了。帳本是人家的啊,「數他人寶」,你數別人的寶貝,跟你自個兒有什麼關係啊?雖然知道即佛即心,佛就是心,可是你的心,現在決不是佛啊!拿鏡子作譬喻,我們的本心如鏡明照,但是讓紅墨水、藍墨水、瀝青什麼的都塗滿了,你自心的光明就顯不出來啊。只看見這是紅的藍的一大堆啊。你現在心不是佛啊!所以「約理」,從理上說,就沒有可念;再從事上說,「無可念中,吾固念之」,無可念中我就是念,這有事有理,雖然在無可念中,我還就是念。為什麼?念就是無念,又破你的情執,你說這個只有一切都無,這個「無」字就搞錯了。就好像都說「無相、無念、無為」,很多人把這個「無」字就作成一個斷滅的「無」去理解,是個大錯誤,念就是無念。你要真是都沒有了,那就是頑空,再說的不好聽是斷滅見!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空有不二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兩個不是兩回事嘛!不相異嘛!有念不異無念,無念不異有念嘛!這不就是一樣的話嗎?就是理事雙修,又修了事又修了理。「即本智而能佛智」,所以一句用蕅益一句用蓮池,也可以作個對子。蕅益是「從事持達理持」,蓮池這兒「即本智而佛智」,這一樣的,這是叫做大智啊!蓮池大師再說,「你著事而念能相繼」,執著這個事相,可是你這個念佛的這個念頭能夠相繼,能夠相續,「不虛入品之功」,你還可以得到往生,得到入到品位的功德;「執理而心實未明」,有的人就覺得我信了禪宗,我很高,執著這個理,而廢除這些事,看不起這些事,「反受落空之禍」,這幾句話好。大家都要很好地去衡量衡量自己。你並沒有真正地開悟,你就反而看不起念佛,你就受到一個什麼?落空的禍啊!那個還有入品之功,你這就是落空之禍。底下他又說,如果是逞這個狂慧,沒有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危害非細」,這個害不輕啊!這個就是把上品的往生介紹了,而且把這個自佛他佛,理和事,作了一些討論。現在有的人只是重視這個淨土,談一點禪都不許,就好像你就是背叛了我的淨土宗了,這個也過了。一部佛法沒有不好的,你只要能把一切好的都吸收來,都是好事。總之不要腳踩兩隻船,那是決定不行。你用什麼法門都是一樣,兼修都是好的,但是你是腳踩兩隻船,那是一定要掉到水裡頭去的。這個兼修和腳踩兩隻船怎麼分別啊?這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得清楚的。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底下我們談中輩往生。上輩說的是作沙門,這裡頭不要執著,我們要「心出家」。《觀經》就說這箇中品的是出家人,咱們這兒說這箇中輩的就是不作沙門了,上輩的是。《觀經》(上品)沒有說是出家人,聽經的都是上品往生,那是國王夫人、都是宮女,所以這個地方也不要執著。我們說的是心出家,不是這個形式,穿上什麼衣服就算了。現在有些出家人,那整個是在家,比這個在家的煩惱一點不少。你不能心出家,不能大修功德,也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中輩也是如此,下輩也是如此,都這樣。

【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就是量力,量自己的力來修行,作種種功德。「奉持齋戒」,戒嘛,你受什麼戒就好好持戒。有好多人貪功德,說別人都受了菩薩戒,我沒有受,我也要受受戒,這個就很冒險啊!這個戒是不受則已,你受了之後破戒,這罪是大極了。所以要很務實啊,你是什麼身份就好好地受什麼戒。蕅益大師的比丘戒就退了,說「我持不了比丘戒」,退為沙彌戒,現在人家都說他是大德,沒有說蕅益怎麼那麼沒出息。他是認真的,他不是貪圖這麼個虛名。我持不了,我退嘛,我把沙彌戒持好。你看很多經上寫「沙彌智旭」,那就是他正是執持沙彌戒的時候。中輩者,隨己作功德,要奉持齋、奉持戒,齋是什麼?就是八關齋,齋就是過午不食。這個八關齋戒嘛,修一天也可以,今天我只受了這一天,還有幾樣,不要廣床大被,不要去擦化妝品,也不要看電視,這些音樂什麼都不行,這一天八關齋戒功德很大的,這是齋。戒嘛,居士就是受五戒、菩薩戒,而和尚是比丘戒、菩薩戒。

【起立塔像】「起立塔像」,「塔」是供舍利的,「像」是造佛像。造像的開始就是佛登天為母親說法,國王思念佛,就用這個旃檀木作了佛像,這是咱們地球上有佛像的開始。等佛從天上下來的時候,這個木頭佛也出來接佛。這尊木頭佛像,大家知道不知道,到了北京,在北海附近有個旃檀寺街,那兒就有個旃檀寺,旃檀寺供的這個像,就是當年這尊旃檀像,到了中國來,後來起火燒了,在清朝的時候。這個像的畫像還有,故宮裡頭有,這都印出來過,很莊嚴。

【飯食沙門】「飯食沙門」,供養出家人。《會疏》說:你得滿四天下寶,你得多少寶貝?滿四天下,你把一個太陽系的所有一切地方的寶,你都得到了,充滿了這個四天下的這種寶貝都得到了,你不如請一個清淨的出家人吃飯哪!這個清淨首先是戒要清淨啊。你看這個齋僧的功德多大。是清淨的沙門,不光是身出家,也要心出家。

【懸繒zèng然燈,散華燒香】「懸繒燃燈」,繒是佛幡。點燈、散花,印度的花很多。我們是用的鮮花,他們拿這個花散在佛的身上,作為一種供養。燒香,這我們都知道,這個花跟香很特別。這個花,佛歡喜,鬼神討厭。所以現在大家都去親近很多氣功師,實際是親近了很多鬼神,這個鬼神跟佛法是完全不相應的事情,大家要知道。於這個花來說,鬼神討厭。他對於花,他看作跟大便那麼討厭。香也是如此,你點香佛歡喜,但是魔就跑了。這個是魔外啊,有許多,這兒要有個分別。你要徹底來說,那都是佛,但是平等之中有差別,差別之中有平等,不能單指一樣,那麼剛才說這一些呢,是從差別方面說的。

【以此回向,願生彼國】下面舉了例,中輩的人作這些功德,「以此回向」,就拿這些功德來回向,回向到哪裡呢?就把功德回向到願生極樂世界啊!所以我們就要求往生的人,就要把所作一切功德來回向、集中到求生極樂世界。曾經有一個人,見過我老師,他說他念準提咒。老師問他:「你為什麼要念準提咒。」他說:「我想當國務總理。」他真念了,真當了國務總理,但是我們替他很可惜,你求這個太可惜了。你念,你作功德,你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慈照宗主,他勸人發願有幾個偈子,「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土」,你持戒沒有信、沒有願,不能往生;「唯得人天福,福盡受輪迴」,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盡還得受輪迴;「發願持戒力」,你又發願又持戒,「回向生樂國」,拿這個來回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這樣的行持,一千個人中一個也不會丟掉,就決定如願哪!《會疏》也說:行了諸善,要回向,就成為往生極樂世界的因。你不回向,那就是給你增加一些福報。所以那一個人,他去做這些事,他求當國務總理,他短期當了一下,那是軍閥混戰的時期,當了一下國務總理。所以回向、發願不可少。

【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來迎接的阿彌陀佛就化現他的身,這樣一個化佛,這個化佛的光明相好跟真佛是一模一樣的,但來的是阿彌陀佛的化現。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說:真佛是說的什麼呢?是說的是阿彌陀佛的應身,這個化身就是從應身再變化出來的,這是他的解釋。《會疏》的解釋不同一點兒,這兩個都可以並存吧,這沒有矛盾。他說是,《觀經》裡頭這個上輩往生的,都是說的阿彌陀佛和多少化佛來接,所以他認為真佛就是指著上輩往生所見的佛,那麼從這個佛再化現的,那就是化佛了。不過這個沒有關係,這個法身、報身、應身、化身,是名字上的差別,都是一體的,即化、即法、即報。

這個裡頭,和《觀經》稍微有一點出入。《觀經》中品的沒有說發菩提心,我們這裡頭特別講了要發菩提心。再有,《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那就跟我們這個一致了。不發菩提心,那就是二乘種性,那不能生啊!這個事情怎麼圓融呢?隋朝慧遠大師的《淨影疏》,他有個解釋,他就專為答覆這個問題。《觀經》說小乘可以往生,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說二乘不得生,怎麼回事兒?他就回答了:說二乘不得生者,是從咱們這個國家走的時候的情形說的。這個修小乘的眾生,一直是修小乘,在他臨終的時候要發起大心來,就能夠往生了。若果是用「小心」,「小心」是什麼?就是只想到自己,我要往生我得好處。實際上我們大家念的這個偈子,「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大乘心啊!我這一報身完了之後願和大家一起,所有的人報身盡了,都同登極樂國,是這麼回向的,這是大乘心!你應該慶幸啊,我願意我自己得到好處,也願意別人得到好處,而且是真實的,要發起利他的心啊,所以這個時候很自然會發起大乘的心來!如果這時候還發不出來,就往生不了!說老實話!所以那個女人不得生,在阿彌陀佛的願裡面說得很詳細,她厭離之後,她往生的時候,她就先見自己轉為男身,轉了男身之後,然後才往生嘛,就在這個世界就轉了,在這個世界,臨去的時候說的。你要是女人不得生,你要是二乘不得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國,無得去理」,你只是只想自私自利,只為個人求解脫得好處,沒有能生之理。我常常說,我願意念佛,今生保佑我消災免難、遇難呈祥,一切都好,死了之後還要跑到好地方,就是為個人打算,這個人往生不了!要利他的心才可以,才能跟彌陀的願相應,所以我們這個法就是為一切眾生啊!當然小乘還是好的,你能夠真正地知苦、斷集、入滅、修道,還是可以證阿羅漢。從大乘觀點上說,這是焦芽敗種啊,他發不起大乘心來。所以天親菩薩就說了二乘種不得生。底下他又問了,去的時候用「大心」,怎麼到那之後他得聲聞小果呢?《淨影疏》他又解釋,因為他在咱們這個地球上,所學習的都是小乘的內容,所以去的時候先證小乘果,這個很自然,那就把這個問題說了。

【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底下是下輩,那麼下輩者是不能作諸功德,這個因緣更差一點了,但是還是要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發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你不管修什麼,你不發菩提心,在大乘法中是無法相應啊!

【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那麼這樣的話,「歡喜信樂」,知道這個法門,他非常歡喜,非常相信。他是「樂」,願意去。「不生疑惑」,所以這個很重要,你聽到之後要能信,要不疑呀!所以《金剛經頌》第一句話就是「斷疑生信」。你想了解這個般若,第一是要斷疑,才生信;「絕相超宗」,才離開這些相,超出一切宗;「頓亡人法解真空」,你才能解真空,「般若味重重。」

這個人「歡喜無疑」,沒有疑惑,這個很重要。他又發菩提心又念佛,那麼這個人臨終夢見彼佛,也能夠往生,不過功德智慧比中輩差了。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也是念也是歡喜,不懷疑。不懷疑,應當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懷疑——極樂世界有沒有啊?阿彌陀佛有沒有啊?這個念佛能不能往生啊?這種懷疑是一方面。還有人這些都不懷疑了,懷疑自己——我這個根器能行嗎?我這麼念行嗎?這也是疑,要把這些都去掉,你不疑那一頭,疑自個兒這一頭,你最多就是生到邊地,這九品,你不行了。

夢見彼佛也能往生,這個「夢見」有兩個解釋,兩個解釋都通。一個是日本人的解釋,望西師說,先是夢見,臨終還是親眼見佛。而他引了漢譯的經文,漢譯裡頭三輩都有夢見之說,在這修行的時候夢見過阿彌陀佛,但是臨終的時候你還真是親眼見著阿彌陀佛,這是望西的解釋。他的論點有三個:一個是彼佛有臨終接引之願。所以對於下輩也要來接引,這個是一個論點,他要是不來接呢,他這個願就不合了。第二個,《觀經》裡頭所說的下品,還都是惡人,惡人佛還來接呢,那麼我們是善人,還作這麼些功德,一點疑惑心沒有,這樣的比他那個水平還高,佛還不來接嗎?這是第二個論點。他第三個論點就是根據漢、吳兩譯,上輩、中輩都有夢佛之說,後來佛來接引。這幾說都是通的。

另一說是《會疏》的說法。像《觀經》的下三品,連看見地獄中火在那兒燒,馬上自個兒就要進油鍋了,這個時候緊張,他說在這種情況之下,都沒有佛來接,他怎麼能夠有十念了?就是佛來加持他,才能夠有這個十念。但是,雖然佛來接了,因為他正在緊張,他這個恍恍惚惚好像在夢中一樣,這個解釋也很近情理。不然的話,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怎麼能夠念呢?所以這個地方的「臨終夢見彼佛」,就有兩個解釋了。一個就是說,他是以前夢見,臨終這個時候還是佛來了,他還是看見了。再一個解釋就是說,真是佛來接了,他才能念,可是他這個緊張什麼的,這一切好像是不是那麼明徹,就好像似是夢中。所以這個都是靠了佛來接引。佛是來接了,但本人不見得能看見。有時候同樣的一個情形,有的人能看見,有的人不能看見。比方現在這個「梵音洞」,就有的人能看得很清楚,有的人看不清楚。常來旁聽的一位,他和一個黨員一起去出差,到了普陀山。他是看見像就磕頭,他是佛教徒,那個黨員一律不磕頭,也是個年輕人。他說到了梵音洞,他恍恍惚惚看見一位白衣觀音,他正在看的時候,旁邊那個共產黨員趴地上磕頭了。他說:「你看見什麼了?」「我看見白衣觀音了。」他真看見了,所以就是同一個地方,各人根器不一樣。所以在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你,你看見得清楚或不清楚等種種(情形),這是現生,平常的時候都有這種情況。那一個人看得很清楚,他磕頭了,這個很自然。你想,一個共產黨員他在那他要不是真看見,他會磕頭啊?他也用不著用這種話來粉飾他自己。我們也就是說明這個「恍惚」,就是今生他有的還恍惚呢,所以臨終恍惚很自然。

所以這個臨終接引,我們這個經在講,《阿彌陀經》也講。還有《稱揚諸佛功德經》:「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住其人前。」你看,他只要聞名信樂,阿彌陀佛就住在其前。這個魔不能「壞彼正覺心」,這個時候魔不能干擾你。所以有人就說,我這個臨終見佛來接,他是佛來還是魔來啊?你不要擔心了,這個時候魔不能來。那《鼓音王經》,他又說了這個:「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能好好念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其人前,令其得見」,臨命終佛來接引,讓你看見了。所以能看見並不是普通事。你看,這個人老修行他還沒看見,而那一個人根器好,他看見了。所以就是說,到這個時候佛的加被讓他都看見。

底下又作一個討論,「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那麼為什麼我們這兒講佛現其前呢,佛來接呢?不就有來有去了嗎?那麼現在我們就把蓮池、幽溪、蕅益這三個大德在《疏鈔》、《圓中鈔》、《要解》中的議論介紹一下。

蓮池大師說,古德說佛是無所來無所去,怎麼說佛現在其前呢?他答:「感應道交。」因為我們和佛之間彼此有感有應,這個感應,能感能應,這個道就相交,就「不妨是不來而來,無見而見」。佛雖然不是要起個心,要安排一些交通,自己跑來,不用這種來,可是來了。「無見而見」,見的人也「無見」,也沒有要見之心,而自然就看見了。所以永明大師說:「知幻非實,則心佛兩忘」,知道一切都是幻相,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心跟佛就都忘了。但是並不是沒有幻相啊!「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是說諸相根本就沒有啊!你看見這些相,而不著這些相就是「諸相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先說這些相是虛妄,那見這些相,還是先見了這個相嘛,而你「非相」,而不存這個相的這種知見,「則見如來」嘛。所以不是無這個幻相,這麼也就不壞心佛嘛。你知道這一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心佛都空了,但是你不妨「不見而見」。那這個時候怎麼樣呢?心佛也沒有壞,也就事理雙融嘛。蓮池又說:「法身真佛,本無生滅」,法身的佛沒有叫做什麼「生」。無生嘛,無生就無滅了,《心經》說「不垢不淨」,也沒有這一切,沒有生沒有滅。「從真起化」,法身佛是沒有生滅,從這個「真」,從法身他化現出報身,報身再化現出應化身,來「接引迷根」,這就是佛大慈大悲了!從體上起用。要有體有用啊,佛還是要救度眾生,他有他的妙用。這個是佛的本願功德,令有緣的眾生你專心去想佛念佛,就能夠在自心中見到佛來迎了。你要知道,你見著佛,佛就在你自心之中。你知道你自心有多大呀!你自心遍虛空啊!十方的佛都在你自心裏面,沒有一個佛不在你自心裏面,你雖然不見,可還是在你自心裏面嘛。因為你專心想這個佛,感應道交,你就見到你自心本有這個佛了,不是佛派這麼一個化身來迎接你。「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之形」,鏡中之形是有沒有?是真有。那鏡子中有沒有啊?這個比方很好,這鏡子照,裡頭有一個我,這個形宛然啊,那鏡子裡有我沒我啊?鏡子裡哪會有我?我在這兒呢,鏡子在那兒呢。鏡子中有我,這現出我來了。所以佛教是無盡藏,我們學佛是深入的事情啊,要通達這些道理之後,將來品位很高,也真能夠自利利他,能和這一切人打交道,可以弘法利生,才能夠使得人能真正折服信受,這佛法很殊勝很高明。所以這個鏡子裡頭那個我不有不無。它有嗎?你把鏡子砸了,也砸不出個黃念祖來,是沒有。沒有怎麼現出我來?不是沒有。所以有和沒有都對,有和沒有都不對,言語就不行了。所以為什麼說言語道斷?這個言語就不夠用了,就這麼一個事情就是不夠用了。所以經中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也是這個意思。「水清就月現」,大家到北海去,這水一清就現出月亮了,月亮也不要跑到水裡頭來,水也不要跑到月亮那兒去,然而月亮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心中現出佛也是如此,感應道交,這是一個解釋。

底下《圓中鈔》就說:見佛要論感應,你平常是參禪的或者修空觀的,那麼你所見的,就是魔境。因為你修的是空,你突然現出相來了,跟你所修的不相應。或者是你這個功用很明顯,你自己的這個心佛自現,也可能,也需要觀空。所以這個就是跟你修持有關,看你是修哪個法門。你這是從空門入,那你現相就是魔來擾。一種就正是自心,你要觀空,而不生動搖。現在是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這是一種好的感應。感應道交,法爾如是啊。這個就是《圓中鈔》的說法。

《要解》的說法,十萬億佛土,都沒有在我們一念心之外。而且我們又靠自心的佛力來接引。他不光是自心,而且自心中有佛,佛又來接引我,這都是超乎情見的思想,這是符合實際的,怎麼不往生呢?所以自力中還有他力,他力中還有自力。這個鏡子可以照多少層的樓台山水,一層一次,不需要先照到淨土,然後照到窗戶外頭的那個丁香樹,然後照到那個松樹,再然後照到大殿……一下同時都出來了,沒有先後。所以這樣來看,「十萬億佛土」也是如此,就在這兒,一個鏡子,就沒有遠近了。而「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也是如此,咱們臨命終時彌陀來接引我們也是如此。這個就是蕅益大師的說法,這一些說法跟禪宗就相通了。「自他不二,而自他宛然。」光是自他不二,都不二了,就無差別了,然而自他又宛然,有自有他。生佛不二,生佛宛然,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這是不二。然而咱們是眾生,佛是成佛的佛,這個生跟佛還是宛然,宛然不同。而不同,這本體是一樣。本體是一樣,形象和作用又不同。所以來迎的佛就是自心中的佛,所以自他不二。佛也不來,人也不去,而宛然現出有佛來迎,有自己往生,這叫「事理圓融」,事和理都圓融啊!所以事理無礙是大乘法門,有事有理。執著事不知理,那體會得很淺。只知道理廢了事,反受落空之禍。所以既要了解事,又需要了解理。那麼這個三輩往生,就都介紹過了,還作了不少的討論。

底下這一段是一個特殊的殊勝之處。到了下輩之後,這一段在《魏譯》本裡頭是分成兩節,一開頭前頭有一段,最後的下輩裡頭有一段。所以古人對這已經懷疑,這樣的水平怎麼擱在下輩裡頭呢?《唐譯》就是成完整的一段,所以蕅益大師他認為唐譯比魏譯好。夏老師就是按著《唐譯》把這個兩段集中了,所以下面這段經文主要是唐譯。「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大乘法,就那麼說啊;非小乘,而大者所生,就是普利一切眾生,皆得究竟成佛。而且「住於大乘」,安住於大乘,這是什麼水平啊?這個就比那個發菩提心還要高啊。發菩提心是你初發這個心,要增長,慢慢之後才能說住於大乘。「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十念,乃至於發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都定生彼國。一念淨心,一念的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這個夏老師就把它集中了,這是一個大功德。

慈舟老法師是華北三大高僧之一,現在在台灣、在國外,好多都是慈老的弟子。他們來信要慈老作的這個科判。慈老為這個經作了個科判,他這個科判,也是他的心光的流露。他提出一個「一心三輩」。「一心」是一心不亂那兩個字,這裡又有一個三輩,這是古人所沒有的。那麼後頭這一段話,就不屬於前頭,而這個裡頭也包括很廣。所以一個大德就是這樣,他提出這四個字,這裡有很殊勝的內容。他是「一心」,可以說是在淨土宗別具一格,這裡頭也有「三輩」,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淨土宗前所未有的。那麼我又根據慈老這個科判對於這一段經文(作註解),因為古人沒有作過註解,古人作註解的是魏譯本,日本人、中國人作的都是魏譯本,唐譯沒人作註解,所以這個註解,就我第一次來解釋。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若有眾生住大乘者」,《報恩論》說,這一段講十念往生,一念也往生。作《報恩論》的沈善登對於無量壽經做了很多的工作。他說這個是專指著住大乘的人來說的。既然住於大乘,大家要知道,這就不是凡流了。他就舉例是指什麼人呢?他說這禪宗破參了,真正地開悟了。不過現在這個「破參」大家解釋不同了,一般解釋得太淺了,而這種解釋比較深了。「破參」只是破「初關」,那現在就是真正地開悟了,但是只破「初關」,以及讀大乘經典得解悟,是大開圓解了。讀大乘經典可以忽然間,一下子的感應道交,大開圓解,這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是這樣一點點看,一點點懂,又多讀,增加一點增加一點,不是那個境界了。豁然開朗!真是大開圓解!所以修持要到這一步就是宗通。所以我們說法的人,你要只是按經典講、按很多註解講叫說通,說通不可貴。你要宗通,有的人宗通之後,他沒有研究這些教理,他有時候也很困難,所以宗說具通是最好。有人稱讚這是宗說具通的大德,那就非常難得了。而這裡頭得解悟,這種人是住大乘者,而這些人他不是專修淨土。例如誰呢?例如智者大師、永明大師之類。這話很好,不過他舉永明,舉的那個例子舉得不大好,永明念佛可是念得不少,他「晝夜彌陀十萬聲」啊!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不過意思很清楚了,住大乘者,這個就是禪宗的破參、教下的大開圓解這種人物,他才能住於大乘;「以清淨心」,「清淨」兩個字非常重要,是沒有這些污染、雜垢、懷疑;「向無量壽」,他是無疑、無垢、無染,很純潔的這個心回向無量壽。這樣的念「乃至十念」,他哪怕他只是十念,「願生其國」,這樣的人可以生,這是一個類型。

【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底下「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都得往生。這個十念我們還比較熟悉了,因為前頭第十八願「十念必生」了。而這個底下,他如果達到一心,一念的淨信,只要念一句就行了。這個底下我們要研究一下了。這個說的是「一念淨心,發一念心」,「發一念心」這是一心。「一念淨心」,這是一念。一念和一心是不是一回事啊?一念和一心是一回事。《教行信證》裡頭講,一念是什麼?是信心無二。這個信裡頭沒有「二」,沒有這樣的心。因為一有「二」,這「二」就是矛盾嘛,就對立嘛。無「二」,所以就是一念了。這個一念就叫做一心,就是無二的信心,這就是一心。這個一心是什麼呢?一心就是清淨的報土(報佛的實報莊嚴土)的真因。咱們現在生到凡聖同居土,這個四土中的最低的土,去了之後還是凡夫,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這是(阿彌陀佛)最大的恩德了。那這個地方他說,你如果達到一心一念,你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因。所以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嘛,因跟果是一致的嘛,因也清淨,所以果就清淨了。所以這麼看來,這個信心無二的心,就是一心,也就是一念,而這個就是清淨報土的真實的因。也就是說往生者,你是登了實報莊嚴土,你證的是報身佛了,而且分證常寂光,分證法身。《信心銘》裡頭最後的四句話,這是禪宗的祖師,他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到了不二的信心的時候,你言語之道就斷了,說不清楚了,說不明白了,離開了去、來、今,時間就沒有差別了,三際一如。所謂三際一如,過去是一際,現在是一際,未來是一際。三際一如,過去、未來、現在就是一樣的事情了。現在科學家不是都懂得這個道理嗎?愛因斯坦他們懂得這個道理,時間、空間、物質是人類的錯覺。很多道理不好講的,「色即是空」,這桌子空不空啊?現在你去找愛因斯坦去吧,他就告訴你,這是你的錯覺。我們佛教有妄想(這個詞),妄想跟錯覺不是很相當?妄跟錯,覺跟想,差不多的東西。不過他們究竟還是淺,不過已經體會到這個地方。所以言語道斷,我們這個語言是不夠用的。沒有去、來、今,時間、空間、這一切物質都是眾生的錯覺。「非去來今」,就離開了錯覺了。《信心銘》的話也就表示不二的信心是不可思議。現在我們這兒是,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因為他是一個不二的心 。一念的時候,這個所行成就了。達到這「一念」的時候,就有伏惑的能力。咱們不是有惑嗎?惑是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就連無明惑也能夠伏了。有這個伏惑的這個功能,臨終正念就顯現了。不是給你除斷,他把這個惑伏住就一定往生淨土。所以達到一心,有一念的淨信,就是不二的信心,就可以突破這一些時間的障礙,有伏惑之功。要這樣來念,往生淨土是必然的。

再說「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彌陀疏鈔》裡頭說:「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老念,沒有第二念,不為一切所亂,這個叫做事一心。這個理一心呢,他就不是這麼念佛了,他是反觀、體察,找我們這個念的根源,對於自個兒的本心,忽然間相契合,這就是禪宗了。禪宗不只是參究、參禪。古時候沒有參話頭,後來變成參話頭,然後這一句把它突破,突然間相契,自心的本明就顯現,這個就叫做理一心。

咱們這兒是說,這一念就是一心,這發一念心念於彼佛的這個功德。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說的究竟是理念是事念呢?要說念佛這一念,就指你念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你念十句、十聲就是十念。《觀經》說,五逆(之人)最後就這麼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是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往生極樂世界了。所以彭際清說,你這個十念是十聲,臨終的時候,你真正地回心了、懺悔了,用這種不亂的心,清淨的心,哪怕只念一句,沒有不往生的,佛的本願力故。

《疏鈔》對於這個解釋得很深入。他說是念一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這個人念佛,他已經到了理一心了。你看,這個五逆十惡的人,剛剛要入地獄,可是別人告訴他,你念佛,他相信,他念,這時他念佛就是理一心哪!所以說佛法的不可思議就是在這兒,他不是像我們要講資歷的,要講實際的!這個事咱們設身處地體會一下:他那兒油鍋在炸人,慘不忍睹,底下要炸的就是我,我就要進去了。那現在有一個方法:念佛,不進去了,到極樂世界。這種人他的心情是怎麼樣呢?他任何什麼思想都沒有了,頭一個,他不能進油鍋呀!眼看著就是要進去。這(情形)離開咱們稍微遠一點兒,我們就醉生夢死,其實就在你旁邊呢。那真把這個信了之後,你念念試試,所以他這個念就是理一心!理一心是什麼?一切放下了!你的本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性,雜的東西一放下,那本體不就顯露?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所以句句是理一心,句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句就往生了!理一心的功德嘛!所以這個頓法就是如此。你這悠悠忽忽,你修多少輩子,一輩子修,下輩子再來。我常常說那個開水,你還沒開就端下來了,明天又煮,煮一萬年它也不是開水,從來沒開過。你開一回了之後,它涼了也叫涼開水。所以我們修行的人要「開一回」,你把水煮開一回,你不開一回總是騙人啊,而實際是騙自己!那麼這個「事一心」雖能夠滅罪,但力量差,要很多的念才能滅很少的罪。這個至心念佛,是理一心。這個心要是一明朗,妄就是空,所以千年的暗一燈就破了。這個暗室,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燈一照,那黑暗就去了,不需要一千年才去,當下就去啊!所以《觀經》的至心,就說明這就是理一心的心,就是一心的功德。所以這一段我們就說明了這個一念淨信,這個信心的功德,一心的功德,一念的功德。

所謂「至心」,再解釋一遍。就那過河的,後頭追兵來了,你這要過河。你現在別的都不想,就想著怎麼過河。說脫了衣裳還是不脫衣裳?脫了衣裳他又馬上追上來怎麼辦?不脫衣裳在水裡怎麼辦?你想的就是這件事情——怎麼渡河?這叫至心!這麼念佛的話嘛,你要能相續至十念,乃至於就是一念,都能夠得結果。因為這樣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那麼不需要你懂得這些,自然而然你就合乎這個妙道,你很巧地入到無生裡頭來了。所以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一念也可以往生嘛,這就顯彌陀的這個不可思議的本願的功德。這是法藏比丘五劫在那兒思惟,想出一切一切的這些個願、這個度生的方法,我們稱為大願之王。而只有靠這個方法,眾生才能出生死。尤其是現在,現在還要能閉關多少年,就這麼去修的人太少了。這麼忙,這麼亂,還要想出生死,那離開了求生淨土,不可能啦!稱名,就離開了妄惑,可以入理一心,因為你一契理的話,一切罪都消滅,那就是地上菩薩了,所以不可思議。

底下再討論一個問題。有的人聽說十念、一念也行,他就說,那容易,我只要等臨終我去念十念,下定決心。這個想法是不行的。你要是平常沒有修持,你臨終怎麼能念得出十念呢?臨終怎麼肯念呢?《彌陀要解》說,沒有平日的功夫,不會有臨終的十念或者一念,這都是多少的因緣才有啊。這個怎麼念呢?你念的佛本來就超情離見,你不用再說玄說妙了,說這說那,都用不著。只貴你「信得及」,你真正能相信,這一句就是一切法門,就是一切咒,就是一切一切的戒律,一切一切的善都在裡頭;「守得穩」,不為外面那個邪風牽引;「直下念去」,就這麼,所謂直念去,就這麼一句一句這樣念;「或一晝一夜念十萬或五萬或三萬」,你看蕅益大師這個數,最少是三萬。現在我把它降低了,我說念一萬。連一萬也不肯念,那就不好辦了。這是真的,你又想得點結果,又不想用功,換句話說,這就是自己騙自己嘛,沒辦法。這兒以「決定不缺」為準,既然定了之後,就是一天也不能缺。「畢此一生」,這一輩子決不改變;「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如果不得往生,三世諸佛都是說誑語。當然這個裡頭有前提,你是信願持名,你是正信。現在這個外道,他想飛的時候,就念觀世音那個咒,觀世音菩薩的《心經》,「揭諦揭諦……」那個咒,他飛得是快了,不過他只能夠飛,這個咒的別的功德他得不到,因為他求是求的這個。所以這個必須是信願持名,那麼你一定往生。他又說如果要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要數珠,要用念佛珠。所以有很多人就是說不肯用念佛珠,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好處,它能夠提醒你。所以說若要佛不離口,先須珠不離手,這都是我們切實做功夫的一些個辦法。這久久純熟,就「不念自念」了,那要念得熟了之後,就不需要我現在要來念,就自然而然念。這種境界很多人有,真實用功的人也都有,但是就是不經常,那偶爾出現這種情形差不多都還有,不念自念,經常那就好了。到了這個時候,完全是不念自念,你計數不計數就沒關係了,拿佛珠不拿佛珠都沒有關係了。所以道綽大師說,「若始學者」,如果一上來就是要談破相,那不行,不如就「依相專至,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專心、至心地去念,你不管他破相不破相,無不往生。你不能破相,你水平低一點。但是你真正念的話,你暗合道妙啊。這就把這種念得很少而能夠往生的功德作了解釋了。

那麼在實際修持中,「十念」有兩種。一種就是像《彌勒發問經》,我們過去講過,那是菩薩念法,那樣的十念,凡夫做不到;再一種叫十念法門,就十口氣,這兩種就是平時修的;再有就是臨終,你能念十句,乃至於念一句都能夠往生。【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是因,結果呢?「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底下我們就要解釋這個「如在夢中」。因為咱們是「一心三輩」,所以這個「如在夢中」,我也分三輩來講。這個沒有前人(註解)可參考,因為前人沒有做過這個工作。而那麼這個一心三輩中仍然也有個上、中、下嘛。那上者是怎麼樣呢?上者,生死之情早已經盡了,沒有什麼叫生死了。「凡聖體空」,那禪宗啊,聖凡的差別沒有了。明明都認識到佛是沒有來去,而可以見佛來。而見佛來,佛也是沒有來去。「了達生死本來是空,而現往生」,雖然生死都空,還現往生。「舍此生彼」,舍掉了咱們這個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也如同於幻夢,所以說「如夢中」。這個就是一心三輩中的上品的「如在夢中」的解釋。「無來去而見佛來,無生死而現往生」,一切一切都是如同幻夢。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作一切佛事都是夢中佛事,也就是這兒的「如在夢中」,此是「如在夢中」的第一解。中輩的呢?中輩也了達這個世間都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此對於這個世間的一切有為法毫無留戀,什麼妻兒子女什麼什麼的全無留戀了,看淡這種臨死的愛別離苦,如在夢中。這是一心三輩中的中輩。第三種呢?就上次那個解釋,仿佛似夢。因為水平不大夠,這個時候看見佛來,這個心不十分明朗,有點恍惚,如同夢中。這個就低了,這是一心三輩中的下輩。

如果沒有慈老這個科判,要作成三種解釋,我這個膽量還不見得夠。因為他有了一心三輩,那你必然要對於「如同夢中」作三種不同(解釋)了。那麼就「定生彼國,得不退轉」。所以咱們這裡頭講了兩種往生,一個是三輩往生,一個是一心三輩。這個裡頭,前頭的「三輩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本經的宗。而後頭呢,這「一念淨信,一念往生」,這樣往生的一念是什麼?一念是實相!實相是本經的什麼?本經的體呀!本經以實相為體。一上來,《概要》就講「實相為體」,這一念,這是一念不二的這個淨心,整體就都是菩提心!這還不是發(菩提心)?他已經是了!念於彼佛他就是「專念」。你看起來在(三輩往生)之外,又有這麼個一心三輩,但是他同樣還是說的本經之體,也就是菩提心,也就是專念,所以還是相通的。

再底下,《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有這個情況,你臨終痛苦,你念不成佛了。不出聲不要緊,可以默念;念不了六個字念四個字;四字念不了,可以念一個字;有的人他不能念,就手寫,寫「佛」字,都行!這兒《法鼓經》說,你不能作念,你只要知道彼方有佛,你這一心只是想往生,也可以往生。所以佛是大慈大悲。這個時候你不是不想,你是力量不夠,你有這個力量不念也往生不了。你力量不夠,你盡了你的最大努力了,如來悉知悉見啊!不是看你條件不行,是看你的發心哪!你真正是想去,憶念彼佛,願意來,我想去是做什麼?我願意早日去實現我度生的願望!我們談度眾生,你怎麼度眾生?自己還是糊塗蟲,怎麼度眾生?自個兒在水裡頭一頭出一頭沒,你救誰?你自個兒還等人救!要往生之後你才有這個能力去度眾生嘛!我們就為實現這個願望求往生,這是大乘心!不是求自己,我這輩子要好,下輩子也要好,我怕苦,我這永遠不苦了,我求逃難。就好像打內戰,跑租界去,我就保險了。那要用這種心念阿彌陀佛,我說,你還不行,你還不能來,你這個心還不是淨土眾生的心哪。所以「如來有勝方便」,這是道綽大師的《安樂集》的話,「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只要你專意在念佛,隨願皆生。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

複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閒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嗔怒、嫉妒。不得貪餮tiè慳qiān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行菩薩道。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底下是《往生正因》,他補充了這個三輩九品(的內容)。當然另外還有一種,後頭要講,這種也可以先提一下。就是不到這個三輩九品的還有兩個(品位),還有邊地。智慧不夠,但是還是修善、念佛,這種人可以生到邊地。懺悔,然後能夠見到佛,以後再講。但是除了這三輩九品,這些修持、這些品位之外,往生的一些個因,在第二十五品又給羅列一下,這些都是在《魏譯》裡頭本來沒有的。

【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那麼這個裡頭,今天我們只要講一個問題,往生正因,這第一類的正因就是,「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此經典是什麼經典呢?就是咱們這《無量壽經》啊。現在在台灣有人一天念十二遍,我們應當向海岸那邊的同修致敬。現在說老實話,是北京的最不行,南方比北京又好一些,海外比我們更好得多,人家是真在用功。就「聞此經典」,這個《無量壽經》;「受持讀誦」,受是信受;持,接住了,奉行啊、修持啊;讀誦,讀就是念,誦是背。過去我們有幾個就很寶貴,現在在國外,能背的人很多很多了;書寫,寫這個經;供養這個經,你把經擺在佛桌上,像佛像一樣去供養;在日本,它那個《法華經》就是受尊敬,你隨便走走去看,石頭上就刻著「南無妙法蓮華經」,供養這部經;如果對於這個經典,你能夠「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在這個往生正因之中,頭一個正因單提這一條,而這種往生的時候,是「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這就是上輩的情況。

而這個情況、這個正因之中,單獨提出《無量壽經》,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大家重視。因為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一切佛為什麼到世間來示現,出兜率,降王宮,出家修道,然後樹下成佛,轉法輪,降魔等等等等的,出現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唯」字很厲害,唯獨就是要說阿彌陀佛本願之海,就唯一為了這個事而來的!善導大師,日本人對他恭敬極了。咱們中國這個記載錯了,說他是自殺了,說他念著佛跳樹,這就弄錯了。道宣的記載很清楚,(自殺的)是那個問法的人。問法的一個青年人跑去,道宣正在那兒說開示,他跑進來問道宣,他說:「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就念著佛死,能往生嗎?」道宣說可以。他就聽這話就念「阿彌陀佛……」,出去,就出來廟門,爬上柳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摔下去了。是問話人的事情,那麼後人記載成是善導大師爬到樹上摔下去了,那麼這個事情就是對於善導有點抹黑了。有解釋也都是解釋不圓,不是他的事情,記載的錯誤!你像道宣那個時候跟善導大師同時,而道宣是律宗的祖師,都是講真實的,不能有妄語的,他的記載能有錯呀?所以就因為這樣,我們對於善導大師就不大恭敬,而日本人恭敬極了。蓮池大師都承認善導是彌陀的化身。蓮池說,就算他不是彌陀化身,他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流啊,同等人物啊。所以善導大師的話,我們要重視。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說彌陀本願海。那麼說彌陀本願海的經是什麼經?那不就是我們這一本《無量壽經》嗎?當然它不止一本,我們一共是九本。但是九本裡頭能把彌陀願都包括進去的,只有這一本!而別的這個願裡頭,像魏譯本雖然很多,它有的重複,實際不足還有缺陷,像這個「國無女人,蓮花化生」,它都沒有。所以現在我們這本經就很重要了,彌陀的本願就是要說這個法。那麼這個彌陀本願之中就是這一點,而且是什麼願呢?就是第十八願嘛,十念必生。你這做得到啊!你十念法,你這念十口氣,誰不行啊?但是你是成天在那兒玩,你修十念法你決定往生不了!你這別的時間都有很重要的事情在做,或者你在弘揚其它的,有許多許多工作,你十念法可以。那麼為什麼十念法可以得到往生,得到不退轉?剛才我們講這些,這就是理一心。而現在再補充一句,也就好懂一點的,也是蕅益大師的話,你念佛「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名以召德,他萬德洪名嘛,念什麼來什麼。所以你念這個名字,阿彌陀佛的萬德就都到你心裏面來了,所以就「全攝佛德成自功德」。如何下手?你就從事念開始,拿著佛珠念。剛才蕅益大師那個高度,一萬大家念不了,你先從一天念一串開始,一串一百零八粒,你慢慢增加,你總要進展嘛。只要你相續不斷、堅持,盡你最大的努力,這一點必須要清楚,如來悉知悉見,不能騙人啊!你要盡了你的最大努力,就決定往生!你要依如來之教,如教奉行,盡了你最大努力。你自己放棄了,就在那兒跳迪斯科,去吃館子,為這些事情耽誤了時間,你這個功課做得不夠,那就不能原諒了。你自己主動地把這個時間拋掉了,沒有辦法,但你只要不這麼做,如來悉知悉見。所以從事持達理持,達理持那一念,念念有無量無邊功德。所以這個事情不光是咱們這部經的一個核心,是整個佛教的一個核心啊!整個的佛教,佛就是要說的是這個淨土法門,彌陀本願之海,談彌陀本願之海的就是咱們這個經。本願之海中核心的核心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念」為什麼這麼殊勝?佛的功德就成了你自己的功德了。你怎麼下手啊?你就事念,就「南無阿彌陀佛……」,你不管他破相不破相、理一心不理一心、什麼般若,都不管,你就這麼念。「老實念佛」就這個意思,這老實念佛,大家不肯老實,你老實念,就行了!

上一次介紹了《三輩往生》,在結束的時候也把《往生正因》裡面的,第一段正因裡頭的第一句話——要讀誦《大乘無量壽經》,也作了介紹。這兩品所談的對於我們來說都非常切要。我們知道了很多很深的道理,知道了很多極樂世界的好處,知道了這是度眾生的、可以說唯一的方便法門。但是,具體怎麼做呢?需要些什麼條件呢?這個經的完整性就(體現)在這個地方。有的經只講了一些方法,而沒有談出很深的原理;有的只是談了一些理而沒有事。都怎麼做啊?

那麼前一個就說是可以把這個往生很粗很粗地分為三種類型:上、中、下。這也是極粗的三個大類。《觀經》就分為九品,就是三中再分三。實際是可以無窮盡地分下去,是無量的品,這個是從往生以後的水平方面著眼的。當然這個水平是個「果」,上品是個果,中品也是個果。你要達到這個果跟他的因也有關係,也談了一些因,共同的因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但是他並沒有把往生的(其他)很多正因都概括進去,所以這一品呢,就是對於前頭的補充,還有其他許多許多的往生方面重要的行持都是正因。那麼也就可以說,要得到三輩往生,你也需要種這些個正因。你行這些正因,你將來得到的果位,也就是前頭那一品,三輩往生那些果位。所以這兩品是互相補足、同等重要。但是這裡頭分了三段,也是第一段最殊勝,中間一段稍微差一點兒,後頭一段又稍微差一點兒,那麼也好像正是相對應於那個上、中、下。在正因方面說,也可以說這是一個上中下,但是這個上中下不對應於前頭那個「往生三輩」,不能這麼機械的聯繫,這個裡頭還要看情況。

那麼今天我們就接續來看第一類的正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這是一個方面,包括了六句。《觀經》也說了讀誦大乘,讀誦大乘都是共同的,必要的。那麼這個經,他是淨土的第一經,也可以說大乘第一經。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十方的如來為什麼要出興出於世啊;「唯說彌陀本願海」,唯獨就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那麼這一部經就是說彌陀本願之海,而十方諸佛的心愿就是要說這一部經。所以可以說(本經)不但是淨土宗的第一部經,(而且)是整個佛法中的第一部經。最近我寫了一篇論文,說這個(經)就是《華嚴》、就是禪、就是密,這是整個佛法中的第一部經,所以單用他來代表,實際上並不是說,只是念這一部經,別的經不要念了。用這一部經代表「讀誦大乘」,而大乘之中首推這一部經,尤其是學淨業的人,那更沒有話說了,以它為代表了。這是第一句要說的。

【求生彼剎】第二句就是「求生彼剎」,求生淨土啊。我常常說,不管大家是學什麼法門,各人有各人的許多的因緣願力,這個不能勉強。不可能說這一個道場或者咱們一個班,都是淨土宗。除非說開始就是以修淨土這個目的集合的,不然人各有志。但是求生淨土卻是共同要遵守的,這是必要的。不求生淨土,當然其他路還是有的,但是困難。如果還希望在這一生之中能夠把生死的事情解決,不求生淨土,可以說沒有希望!所以第二句話就是「求生彼剎」。

【發菩提心】第三句就是「發菩提心」,這我們過去講了,這是共同的。

【持諸禁戒,堅守不犯】第四句,持戒。這個戒,是(學佛的)寶塔第一層,沒有戒就是漏器。我這個茶杯里放了很好的茶,但是它是漏的,我就喝不成了,倒的茶全漏跑了。雖然你也做了很多功德,它存在不了,你沒有守住戒。所以這個戒是這樣,不受則已,受了就要好好地護持。人不能夠一下子就做到沒有缺憾,要趕緊懺悔,所以要嚴守淨戒。第五是「饒益有情」。這些話也可以說是修行人共同要守的準則。各有各的戒,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薩戒,像我受的三昧耶戒,這是密教的,也可以說是金剛戒。各有各的戒,都要遵守。

【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要「饒益有情」。你的修持是為利他。《普賢行願品》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所以說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以我們先要做到讓眾生歡喜,首先「饒益有情」,「三聚戒」中有饒益有情戒。

【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最後第六句就是最關鍵的,「憶佛念佛」,所以這些就跟上頭那些(內容)是相輔相成的,不過又多補充一些,最大的一個補充就是要念《無量壽經》。念佛是善中之王,捷徑中的捷徑。這個是《往生正因》第一個段落中所修的因。

【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修了這個因就一定得果,(就跟)這影子隨著身體一樣,必定有個果。這個結果,就是「是人命終,如佛色相」。所以他這個品位,我說是相當於上品。因為這些個修行的因也是上品的因,所以得的果也是,他就是跟佛一樣,具足種種佛的功德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在寶剎中往生了,極快地聞法,這隻有上品能做得到。這個是第一個往生的正因。

【複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第二個,「複次阿難」,佛又跟阿難說了,有的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前頭是讀誦大乘,持戒,禪定,很精進;「盡持經戒」,我們知道前頭說的這個「經」是以《無量壽經》為代表的,他這個「盡」字兒有很多很多的意思,不過我們也不要誤會。現在有人就認為專念《無量壽經》,有的甚至認為念《普門品》他覺得都不專,這也稍微體會得偏了一點。好是好的,不過就是狹隘了一點。以這個經為代表的,它是第一部經。他跟那個經有緣,他念了很熟,那麼他繼續再念還是很好,但是你要求生淨土。不能盡持經和戒,戒也不能受得很多。所以蕅益大師退戒。他認真,蕅益大師那樣的大德,他最後退得只剩了個沙彌戒,所以有的著作寫的「沙彌智旭」,智旭,蕅益大師的名字,他那時就退成沙彌戒了。我要是比丘我就要持比丘戒,沒有退菩薩戒我就要持菩薩戒,菩薩戒起心動念就是犯戒了。他這個就是認真。所以從來也沒有人說,蕅益大師退了戒,大家看不起他,而是更尊重他,說他是認真、負責任,不欺騙佛,不求好看。我說得很好看,實際沒有做到,這個是有點假。

【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不只做不到,不能大精進,不能盡持經戒,那怎麼辦呢?那你要修十善啊。殺盜淫,這是身三,是身業三方面;語業有四:妄語、綺語、惡口、兩舌;意三:貪嗔痴。身、口、意這三業造十惡。把這十惡翻過來就是十善。例如我不殺生了,那只是說我不行十惡了。我不但不殺生,我還放生。昨天那個電視裡頭就介紹那個人買鳥,籠子裡頭把它裝了之後,然後把它放走,電視裡介紹得很清楚。現在的人提倡,這都是好事。他不但不殺生,他還放啊,他拿他的一點點工資,他還這麼花了,這就是善。你不但不偷盜,而且你還布施,這就是十善。諸如此類,我們就不再一一地說了。光是十善不夠,十善,他是世間的善。當然這個世間的善也有好處。沈善登在《報恩論》裡寫,「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你行的這個善行都可以作為往生的資糧,但是必須要常常念佛和回向。你光是修塔、修橋補路、齋僧布施等等的,這是行善,你還需要常常念佛,還把這個功德回向,就能轉世間的善為淨業的因。這一轉很重要,不然你只是人天的福報,享了福之後還要墮落。

【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第二句,經上說:「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這個晝夜思惟,也是要求得很高很高,不僅僅是白天,而且包括夜裡頭啊!底下那一段正因,也是晝夜常念,不光是白天還包括夜裡,那就是沒有間斷的時候了,夜裡頭也在用功,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在我們初下手時,我們就是要注意保持。像孵小雞,要抱這個蛋。過去的老方法,這個母雞就要用身體,趴在這個蛋的上頭保持雞蛋的溫度。那麼母雞當然有時要離開雞蛋,它要找東西吃,但是它不可能因為找吃的之後它就忘記了它的小雞,忘記這些蛋,它就不回來了,以至於這個蛋都涼了。涼了之後它再回來抱,這蛋也孵不出來了。你中間可以找一找食物、跑一跑,但是不能使這個蛋斷了暖氣,斷了暖氣再孵也不中用了。我們將來要注意的也就是這個事情。比方現在許多廟裡頭,有的僧人打掃衛生,這一天忙得不得了,腰酸腿疼。真正要看書啊、修禪定等種種修持的時間是沒有的,也是很困難,但是這個淨土法門還好辦,你心中還可以念,要保持這個「暖氣」。當然有的時候還要當知客,要招待客人、招待旅遊,還要給人導遊,你這個時候(修行)就耽誤了,這些事情也很難避免,但是你心中不要忘了你的「小雞」,要給它保暖,從這個地方去下手。達到了這個條件的話,只要是自己不放棄,不管是白天夜晚,都能夠自己抓緊用功,那也就符合、趨向於這個條件了,夜裡有時也念得很自然了。我記得四十年前,有這麼一次,半夜裡頭,被很大的念誦的聲音吵醒了。醒了之後,我說「是誰呀」,這已經是深夜了,他還這麼大聲地念。仔細再聽一聽,(原來)是自己在念。這個現象只是發生過一次,如果老發生,那比現在水平還要好一點。就是說這些情形都是可能的,只要你真是去用功,他也就很自然可以做得到。「晝夜相續」,晝夜念佛就是資糧位的功德。這裡頭就是《往生論》的五念法門,一是禮拜,我們每天都有禮拜;二是讚嘆,讚嘆裡頭就是包括稱如來名;三是作願,要發願;四是觀察,觀察就是憶念這些功德莊嚴,就是極樂國土的佛有什麼功德莊嚴,菩薩什麼功德莊嚴、國土什麼功德莊嚴,這樣的觀察也就是憶念;第五是回向。這就是五念法門。這個意思就是說,一方面修十善,一方面修《往生論》的五念法門。

【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是人臨終怎麼樣呢?「志心歸依,頂禮供養。」用極虔誠的心來歸依,「歸依」就是歸命;「頂禮」就是上頭說的第一,第一個念佛門;「供養」,就是法供養、依教奉行、發菩提心等。《往生論》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老是這麼修的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決定得生,能夠見到阿彌陀佛。他以修這個的因,感受這個果。所以在命終的時侯,佛的願力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所以這個人他就「不驚不怖」,沒有什麼可以驚慌失措的。「怖」是害怕,也沒有什麼恐怖、畏懼。「心不顛倒」,「顛倒」是錯亂,人有時候到了臨終他會錯亂。我有一個親戚,他一生念佛,到了他臨終的時侯,他變成罵佛、恨佛,就錯亂了。所以我們要堅持到最後,這個事情不是很容易,還不光是現在,現在當然是關鍵,但是就是要堅持,不要遇見什麼原因(就退轉了)。所以我常說,往生法門是一切法門中的最容易的一種,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看容易了,以為就是自個兒這麼舒舒服服地、悠悠忽忽地,跟玩兒似的,這樣就可以得到往生,這個是不可能的。你看上頭提到要「晝夜」啊!這就說明要很艱苦。如果這樣的話,那當然最後就是不驚不怖,也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可以往生了。這個地方沒有說見佛,但這必定是佛來接引,因為這是佛的願力,凡是符合條件,佛都來接引。而且看他臨終的情況,他能夠在臨終的時候不驚不怖,一般是首先怕死啊,害怕得很啊。「不顛倒」,這也就是有佛的加被了。他既然能得到這樣一個果,就是佛在前加被,使得他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第三類呢,事情就更多了。不要說在家人,我看現在有的時候,出家人的事比我們在家人也不少,這中間也有很多勾心鬥角,世間種種的這一些毛病也都帶到佛教裡頭來了。所以曾經因為這個,我做過叛徒。我從小是(生活在)佛教家庭,我是信佛的,後來看到很多出家人、在家人,這有名的人物,還是機心在那作用,勾心鬥角,還有很多世俗的俗套。那時侯我很小,只十幾歲,我就誤解了,我說信佛信了半天,學佛學了半天,就是這樣,佛法沒用。後來到了大學三年級,看了《金剛經》,這才明白,不是佛法沒用,是大家對不起佛法,這才不當叛徒了。第三種就是事情很忙,不能夠離開家,也不能夠大修齋戒,也做不到一心清淨。這就很符合於現狀,就是現在的出家人,屬於這一類的也還很多,身出家,心沒有出家,那麼在家人當然更是如此了。

【有空閒時,端正身心】那需要怎麼樣呢?這個裡頭一共是兩句,一個是「修行世善」,一個是「忙裡偷閒」。世間的善要好好地修,忙裡偷閒要念佛。那麼這得在有空閒的時候,你總可以抓點時間。你做工作,你總可以有個假期有個禮拜天,年假,有個空閒,「端正身心」,身心要端正,「當自端身,當自端心」,要端正。身也要端,不是一上來,沙發上一靠,兩隻腳蹬到茶几子上頭的那种放逸。所以看中國過去那個太師椅,那都是叫你端坐,你不能像現在那個沙發那樣的坐法,那麼放逸。

【絕欲去憂】「絕欲去憂」,就是在家人,也不能夠行欲道,不能行夫婦這些事情。為什麼?他就要用功。不要淫慾,不要憂慮世間這些事情。

【慈心精進】「慈心精進」,你要是「慈心」呢,就是要利他,你要讓眾生得到安樂,是這種心。「精進」,要勇猛地去修善斷惡。這個「精進」,《華嚴經大疏》解釋得很好,說「精心於法」,精是精純的精、精華的精、精進的精,精這個心「於法」,在法上,這個叫做「精」。什麼叫精進啊?你這個心很精純,都在法上頭。(出家人)要當方丈,這都是世間的考慮,這個都不是「精」。「進」字,就更深了。「精心務達」,以達為務,「通達」的「達」;「務」,事務,做,「名之為進,目之為進」。所以精就是「精其心」,在佛法上,拿這個精心,「惟以識心達本為務」,為事業,叫做「進」,不是就要當佛學家。現在有的人想當個佛學家,這都是「不務本」,捨本逐末。你要識你的自己的「本來」,你連自己的「本來」都不知道。「本來」不顯現,你雖有,雖跟如來同等的智慧、功德莊嚴,不顯現。你不以這個為務,而只搞些個枝枝葉葉的,裝飾門面,這就不精進啦。所以「精進」的意思,是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作為自己的正業,不作這個,就是不務正業。

【不當嗔怒、嫉妒】「不當嗔怒」,所謂「一點嗔心火,能燒功德林」,所以不要隨便。嗔心是地獄業,為什麼嗔心這麼嚴重啊?因為在你嗔恨的時候,你一點兒慈悲心也沒有了,對於任何人都不慈悲了,所以嗔心的果報很慘。不要嫉妒,這個佛法,我們應當歡迎任何人的成功、成就。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別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別人的成就就幫了自己的大忙,這個道理很淺。黑暗之中,不管在哪兒有一盞燈亮了,那都有好處,多少給你照亮了一點吧。還有這個修持就是消共業,一個人他很進步,他把共業消掉一點。既然叫做共業,就是大伙兒的業,所以你們這幾位用功,消了共業,就是把黃念祖的業消了一些嘛,幹嘛要妒忌呀?應當去頂禮。所以這個妒忌,他這個個人的思想太嚴重了,不願意看到別人成功。

【不得貪餮tiè慳qiān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不得貪餮」,「貪」是貪戀一些個享受;「餮」是好吃;「慳惜」,慳吝。「不得中悔,不得狐疑」。所以密宗裡頭有這個咒,說這個咒絕對靈驗,「而惟除於咒生疑」,你對於這個咒你有懷疑,那就不靈驗了。「念這個咒有這麼大作用嗎?」好,你只要這麼一想,你念咒就沒這麼大作用了。所以「疑」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金剛經》的這個贊子,頭兩個字就是「斷疑」。「斷疑生信」,沒有疑才能生信;「絕相超宗,就頓忘人我解真空,般若味重重」,要從斷疑起。咱們淨土宗祖師的話,疑是個髒的東西,就像大便一樣,它不單是自己髒,要碰到你的帽子碰到你的衣服,你都不好辦了。粘了好多大便在上頭,你這個帽子就不大想戴了。疑就是這麼個東西。

【要當孝順】「要當孝順」,要行世善,這是第一個善。因為老年人很苦,行動不方便,處處要人家照顧,要人照料,而且也不惹人喜歡,很孤獨。因此要報這個養育之恩,要孝順!

【至誠忠信】要「至誠忠信」,一個忠一個孝。咱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就是好,它很全面,把這個做人的各個方面都給大家點到了,不是片面的。你要學好佛,你先要做好人,你這就以身弘道。你看你這佛教徒所行所為,就是大家,值得人的恭敬。你反之,人家說,你看看你們佛教徒都這個樣的,那這信佛有什麼用?你看我過去我就犯過這個錯誤,認為佛教沒用,就是看到這些佛教徒不夠爭氣。所以要「至誠忠信」,這個「忠」、這個「信」都是指的世間法。「信」指著信用,要忠心於我們的國家,忠心於人民,忠心於我們的事業。所以我也常常跟在家居士們說,我從來不贊成擠公家的時間來用功,你還應當很好地做好你的本位上的事情。「信」是信用,人無信不立,對於誰都要有信用,說話算話,不能欺騙人,這要真實。

【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佛經語深」,你應當相信佛經裡頭的話很深啊!這個地方的「信」就跟剛才那個「信」不一樣了,剛才那個「信」講的是信用,這個「信」就是「信願持名」的那個信,指的出世法了。什麼叫做信呢?《唯識論》說,「於實德」,真實的德,能夠相信、能夠堅忍,能夠很歡喜地做到,心很清淨,這樣一個情況,這就是「信」字的性質。要「信佛經語深」,我們不但是信了佛,而且要信「佛經語深」。我曾經碰見過幾個居士,他們也都講講他們對於佛經的體會,一塌糊塗了。他就把他所理解的當作佛的那個話來體會,不知道「佛經語深」,不是這麼庸俗,不是這麼膚淺,是很深入啊。佛法是無盡藏,你深入之後,還可以深入,還可以深入,永遠沒有窮盡,「切不可得少為足」。再有,「語深」是什麼?深入嘛,正確嘛,這是真理嘛!所以「當信佛經語深」啊!

【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當信作善得福」,行善必然得到福報。要奉持以上所說的這些個法,而「不得虧失」,不得有所減損。

【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思惟熟計,欲得度脫」,自己好好考慮,我這樣持戒,放棄這些世間的事情。我不像別人那樣子,吃好東西、穿好東西,我受了一點苦,(福報)不如人,這不過是很短時間的,但是從無盡無盡的時間(來看),我得到了解脫,而且我還可以繼續救度別人。這樣來「深思熟計,欲得度脫」,就是要出離。

【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晝夜常念」。有的大德就是認為,你夜間要是不能念,你應該起來痛苦流涕地懺悔,這要求很高很高。我們現在就要求能夠做到不要斷暖氣,有的時候有所間斷,但只要一有時間、一清醒,比如我們睡著剛一醒,頭一句就是阿彌陀佛,就是這樣。「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那這種情形之下能堅持十日十夜,乃至於少到只是一天一夜,都可以往生,「壽終皆得往生其國。」這是第三類,但這一類,比前兩類又差一點。

【行菩薩道。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但是所有這些人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大乘人。經中稱讚這些人是什麼呢?是行菩薩道的人。所以他們都發菩提心,(經中)沒有明白寫出來,實際他們都已經在行菩薩道。這樣的一個「行菩薩道,諸往生者」,這個行菩薩道,是指著上面所說的,這一切往生正因的所有這些人的。所以在這裡頭我們不要懷疑。不是說我們都要是發菩提心才能往生,怎麼這些人沒有發菩提心?因為這些人所行的已經是菩薩道,所以發菩提心也就是不言而喻了。在頭一類裡頭寫明了發菩提心,這第二類當然是不像頭一類那麼完整、正規地發了菩提心,但他所行的還都是菩薩道,有這種心才有這種行嘛。但是具足不具足、廣大不廣大?那又是一個問題嘛。所以上面所說這些個正因,都是大乘行者,都是菩薩道的行人。這些人到了往生之後,都是阿惟越致,都是阿鞞跋致,都是金色三十二相,都當作佛,想在哪一方世界作佛,隨他的願力,隨著他的精進的程度,早晚求道的這個無有休息精進的情況,當然會有一些差別,但總之都要得到,他預備在哪方得佛,都可以哪方得佛,就是早晚(問題),總之不會失掉他的所願。

【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這些無量無邊的這些多的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那麼多世界的一切佛如來,都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所以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贊」,是一切佛都在讚嘆的法。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咱們要不信,咱們還算佛教徒嗎?但實際上,真正問問大家信不信,大家不大信。真不大信。我給大家提這個問題啊!你們對釋迦牟尼佛這個信心不夠啊!這是個大事!既然說這都出家了,都做了和尚了,你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信心還不夠,這個很值得警惕!你自己可以問問,你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如果是假的,那刀山劍樹決定不虛!你不要自個兒騙自個兒!這個淨土法門是十方諸佛共贊,千經萬論共指。

「惠以真實之利」,這個「利」字有兩個解釋,一就是「堅利」。這個道理就如「金剛般若」那個「金剛」的意思一樣,他可以摧毀一切而不為一切所摧毀;可以破除一切邪見,不會被一切邪見所干擾,是這個「利」;第二,「利益」,這個法門能惠以真實之利,你要真能接受,你就得到。諸佛之所以要出興於世,就是要給眾生真實之利,你就得到這個真實之利。所以就是說,「阿難,以此義利故」,能夠給大家真實之利,因為他是真理,不會為一切所破壞的,所以十方無量無數、無有等等、無邊、不可思議的諸佛如來,都稱讚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複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為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布道化,稱讚佛土功德莊嚴。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東方諸佛剎數如恆河沙

恆沙菩薩眾往禮無量壽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

鹹以尊重心奉諸珍妙供

暢發和雅音歌嘆最勝尊

究達神通慧游入深法門

聞佛聖德名安隱得大利

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

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

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

因發無上心愿速成菩提

應時無量尊微笑現金容

光明從口出遍照十方國

回光還繞佛三匝從頂入

菩薩見此光即證不退位

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

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

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

無邊殊勝剎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各發菩提心

舍彼輪迴身俱令登彼岸

奉事萬億佛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

【複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為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布道化,稱讚佛土功德莊嚴】下面一品,大家應當很感興趣,是阿彌陀佛說法。咱們經本裡頭有阿彌陀佛說法的很少。第二十六品,這是《禮供聽法》。因為十方世界都稱讚嘛,十方世界的人民都到極樂世界那兒去,這兒就說的是這一類。你剛才不是說這無量無數的世界都稱讚嗎?他的人民那就到那兒去參訪參拜阿彌陀佛。底下《禮供聽法》品,釋迦牟尼佛複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因為聽到這些話、讚嘆阿彌陀佛,就想去瞻仰、禮拜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帶著香花、幡幢、寶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去恭敬、去供養、去聽阿彌陀佛說經,「宣布道化」,聽了之後,自己也可以再為別人轉說,來稱讚佛土功德。因為我到了極樂世界,我就告訴別人,極樂世界是什麼什麼樣。因此,十方世界不可說不可說的菩薩就都到極樂世界。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東方諸佛剎數如恆河沙恆沙菩薩眾往禮無量壽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鹹以尊重心奉諸珍妙供】底下,世尊就說頌了。佛當時說法有兩種體裁,一種是長行,就是咱們這種文字,散文;再一種是頌,就是唱詠、詩歌的這種體裁。這種體裁言簡意賅,而且很深刻,而且也很容易用這樣文字的精美、音調抑揚來感動人。「東方諸佛剎,數如恆河沙」,從咱們這兒往東,一切佛的佛剎,「剎」是剎土,其數如恆河之沙。那裡頭都有很多很多菩薩,像恆河沙那麼多的菩薩「往禮無量壽」,這些國土有這麼多菩薩,到極樂世界去禮拜無量壽佛。這兒說的東方,那麼「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也是如此;「鹹以尊重心」,都是以很尊重的心,來「奉諸珍妙供」,來奉獻很珍妙的供品。

【暢發和雅音歌嘆最勝尊】下頭,這就是去的這些菩薩的情況了。去了就是「暢發和雅音」,他們去了要供養、要贊佛。從心中流露出來的,所以叫做「暢發」,從心而出的,比如說暢談,就是說沒有保留。這「暢發」,就是從心裡頭髮出來的和雅之音,來歌頌讚嘆最勝的世尊,就是阿彌陀佛。

【究達神通慧】「究達神通慧」,佛的功德是什麼呢?究竟地達到了。達本嘛,這不但是「達」,是究竟地「達」了。「達」,洞達,神通跟智慧都洞達了。神通跟智慧,這裡頭《六波羅密經》講了一點。佛說「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極微」,極微細。比方現在我們說是蒼蠅腿上有細菌,那大家是看不見的,太小了,用顯微鏡就看見了。哎喲,可怕,真有這麼多細菌。這還不是極微啊。現在要放大若干若干倍,現在科學進步得了不得了,但這倍數還不能說是極微。這個神通就是能看到極微之色,不需要器械,這個眼睛能看到極微。那麼智慧呢,以清淨的法眼,看到這一切極微的色。我們知道這個色的本性是空,色即是空,所以這裡也無所取、無所著,這是智慧,這神通智慧就這個分別。你神通能看到極微,肉眼所不能見的,這個淨法眼就知道這個色境是空的,無取無著,這是智慧。這個意思就把各土都講了,這舉了很多例,我們就不一一說了,就對於這個神通和智慧都究竟通達。

【游入深法門】「游入深法門」,「法門」,肇公注《維摩經》,他這麼講:「言為世則謂之法」,你說的話,可以作世間的準則,這個稱之為法,這是法度,這是軌則,這叫做「法」;「眾聖所由謂之門」,眾聖、一切聖,都要經過這兒,聖人就是經過這兒成了聖人了,這叫做「門」。所以「法門」擱在一塊就清楚了。佛所說的是個軌則,叫做法,那麼這個法就是眾聖入道的門,叫法門;「深法門」,窮盡源底,這叫做深法門,不是淺淺的,達到究竟了。那什麼叫做「入」呢?窮本叫做「入」。《淨影疏》說,能夠窮其本。就說咱們找黃河(源頭),找到了最初的發源地,這叫窮其本。你在山東那是下遊了,到河南什麼還都不行,還一直往上,陝西,還不行,一直跑到大西北,現在到電視裡可以看見,咱們跑不去,那小小的一點點水,那個是黃河的源,那叫窮其本。我們的本心,實際上沒有像黃河一樣有這麼個地方,這是譬喻。一切譬喻都不能來解釋佛法,世間的這些東西不夠。這是窮極了、窮盡了,叫做「入」。「游」字兒,遊戲三昧。《會疏》解釋說「出入無礙」叫做「游」,很自由自在地。這個「游」字應當等於「遊戲三昧」那個「游」。所以佛的這個境界,不要把他看得很執著。我們再打個比方嘛,就象孔子問大家的志向,有的說領兵的,有的說搞經濟的,有的說願意搞外交的。曾子的父親他說,我(的志向)就是到了春天,換了衣服,帶幾個中年人,帶幾個童子,出了城外去洗洗澡,乘乘涼,唱支歌回來,我的志向就是這。孔子說:「吾與典也」啊,那我跟你一致。所以聖人就是聖人,他這就是要你體會這個「游」字,很自在、很自然,沒有那麼些做作。「游入深法門」,這是大家讚嘆阿彌陀佛的話,不但入法門,是深法門,更是「游入深法門」。所以《會疏》解為「出入都無礙」也可以,這些當然無礙,但他有「游」字的意思在這裡頭,沒有法執,沒有造作。

【聞佛聖德名安隱得大利】「聞佛聖德名」,大家就說了,我們聽到佛的聖德的這個名號,大家都得到好處,過去的願力之中有聞名就可以就出苦、聞名得福、聞名發心、聞名得忍。所以聞名,大家得到很大的利益,都得到安隱。因為聽到了這個名,這第十七願「十方讚嘆」,大家就要持名,就都可以同入彌陀願海,同證無上菩提,得大利益。

【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種種供養中,勤修無懈倦」,我們要供養如來,(報答)如來的恩。種種供養中,我們很勤奮地在修持,我們沒有懈惰,沒有厭倦。這個供養之中,主要的是法供養。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提到獻一些物質上的什麼東西,這個很微不足道。《普賢行願品》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客群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菩提心很重要,不能離開菩提心。都勤修這些供養,沒有懈倦。

【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觀這個殊勝的極樂的佛剎。這種「微妙」,「妙」就是不可言說,叫做「妙」。「微」字又進一步形容這個「妙」,更微細了,這妙中之妙了。這個妙是難思難議,說不出來。

【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功德普莊嚴」,這個極樂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怎麼說這國土是佛的「功德普莊嚴」?《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佛國土功德、佛的功德、菩薩的功德,一共二十七種功德,這二十七種功德入了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這二十七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就流現出二十七種莊嚴。而這個一法句就是真實智慧,所以這一切莊嚴就是智慧之所流現,所以是「功德普莊嚴」。所以這個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法身智慧的功德所莊嚴而成就的極樂世界的種種的依報、正報,一切都不可思議。所以這個經上說極樂國土「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所以底下就說了,「功德普莊嚴,諸佛國難比」,一切佛國比不了,他們都是從(其他)佛國來的,到這兒來讚嘆極樂世界這個功德普莊嚴,一切佛國難比。

【因發無上心愿速成菩提】極樂國土這麼殊勝,我們也發了無上菩提之心。大家都到了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獻供養、讚嘆佛,同時也發心,有個表態——我們都發了無上心,願很快要成就菩提之果。這一些話是釋迦牟尼佛轉述的,轉述什麼呢?轉述十方的菩薩到了極樂國土之後,受感動而向佛獻的讚嘆,表達自己的心意。

【應時無量尊微笑現金容光明從口出遍照十方國回光還繞佛三匝從頂入】底下,是佛「應時無量尊」,「應時」就是當時,就在大家說讚嘆的時候,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佛一般就是靜坐,就是授記的時候才笑,因為又有人可以成佛了,佛就歡喜,佛就笑。那這個授記的笑,看是授什麼人的記。現在要是授這個菩提記,這些菩薩都要成佛,所以這個光出來之後,就從頂上還到佛身體中來;「微笑現金容,光明從口出」,為什麼要笑?因為要授記,授記什麼?要授記大家成佛。所以這就放光,放光之後、光從嘴裡出來之後,先是遍照十方國,然後圍繞佛三匝,然後就是從頂上又融到佛的身體裡頭來了。這是一個很大的瑞相。這個境界不是在當時會眾兩萬人在印度親自見的,這是聽佛說的。這些境界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的。後頭的「禮佛現光」,是咱們地球上的兩萬人,親眼見到極樂世界了。所以有人說極樂世界有誰看見了,這不都看見了嗎?《觀經》那個皇后跟五百個侍女都看見了,這個淨土三經,兩部經裡頭都大家共見了。

【菩薩見此光即證不退位】「菩薩見此光」,去的那些菩薩,看到佛放光,他們就證到了不退。這也就是《華嚴》裡頭的十玄——「託事顯法生解門」。托一個事,可以顯它這個法,你可以得到解。這個菩提樹也是這樣,看見極樂世界菩提樹的人,哪怕看見影子,就得三種忍,最後是無生法忍。而極樂世界看見樹都能得到這麼大的益處,現在看見佛在放光,所以看見的人都證到了不退之位,這是很殊勝的事情。「託事」,有一個事,這一切事全體是理,全體是阿彌陀佛的妙明真心的顯現,所以具有無邊功德,這就是「十玄」中的一玄。

【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這個時候在會上的一切聖眾,互相慶祝,都看見這個光,都證到不退,彼此道賀、歡喜,大家今天都得到這樣的聖果。

【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底下阿彌陀佛要說法了。「佛語梵雷震,八音暢妙聲」,佛說的話是極清淨的,梵天就是清淨,所以稱為梵聲。佛語是清淨之聲。梵天王的聲音就有五種特色。一個是深沉、像雷一樣。現在我們唱歌就是太缺少這種深沉了。(二是)清澈遠聞,非常清澈,能聞得很遠,而且聽到的人心中很安悅。第三,就是人心都敬樂,能生恭敬心、生高興的心。第四,梵天說話,人容易懂。現在我有時候很怕聽有些人說話,實在不好懂,他這不是梵天的音,這個好懂。(第五),聽者無厭,他說出來的話,人聽了之後想聽、願意聽。這是佛語梵音。「雷震」呢,「雷」就是譬喻這個法音。因為佛說法,以無礙的智慧震動你的情識。在唐譯本裡頭是這麼寫的:「震大法雷,開悟一切」,震動這個大法雷,叫你開悟。這雷的作用,也就是去掉你心裡頭這些個蓋覆的東西,能夠開悟。佛語梵雷震,像是雷震一樣。

「八音暢妙聲」,用八種音聲,來暢達自己微妙的法音。這個八種音聲,《梵摩喻經》裡頭說:一個是最好聲,聲音最好了,「其聲哀妙」,不是讓人家很浮躁。極樂世界(的音聲)也是哀雅。因為(阿彌陀佛)悲憫眾生,所以有這個哀的意思;第二是易了聲,容易辨別、容易了知、很容易懂、很容易聽得清楚;第三是調和聲,這個聲音大、小、輕、重,合乎中道之理;第四是柔軟聲,其音很柔軟,不是很剛強,不是盛氣凌人;五是不誤聲,沒有錯失;六是不女聲,說話男子聲音就是男子聲音,不像是有的男人聲音聽著像女人,那就是女聲,佛沒有這個女聲;第七是尊慧聲,有尊嚴有智慧,讓人聽了有這個感覺;第八,深遠聲,這個聲音很深遠,像打雷一樣。跟那個梵天的是一致的,這個叫做八音。另外一個解釋呢,嘉祥師,他作《無量壽經義疏》,他提了個八聲:一是響;二是徹,這能夠聞遠;三是清;四是柔;五是哀;六是亮;七是和;八是雅。這個(與上頭)都可以合起來,總之佛的聲音是非常微妙。也有人到過兜率天聽過彌勒講經,就說彌勒這個聲音,讓大家都願意聽。這個暢妙聲就是和《阿彌陀經》裡那個「其音演暢五根五力」,是同一個「暢」字。所以用八音來暢達、暢述、深說微妙的法音,也就是這一句的意思。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志求嚴淨土受記當作佛】阿彌陀佛開始說法了。「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咱們經一開頭就是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薩。「正士」跟「大士」是菩薩,而「正士」更偏用於在家菩薩。「吾」指的阿彌陀佛自稱。你們十方來的諸位正士,我完全都知道你們大家的願望。所以如來悉知悉見啊!大家不是想都成菩提嗎?佛都知道了,佛就回答這個問題。想得授記,想自己也成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的剎土。因為看見殊勝剎,微妙難思,功德莊嚴,就發無上心嘛,願自個兒也成菩提,也能成就這樣的國土。你要成佛,你要得授記,你要成就這個國土,就這個心愿,阿彌陀佛都知道了。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怎麼能成就像極樂國土這樣的剎土呢?你要覺了一切的法啊!這「一切法」,就是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的法,都在內了。而這一切法又是有為法,這就是如夢、如幻、如響,都如夢幻響。這話有兩段解釋,一段是《大智度論》,一段《會疏》,我們就介紹《會疏》的解釋了。這個「如夢」,就是說你看見種種事,就好像你夢中所見的是一樣,醒了就沒有了,這叫做如夢。這個「如幻」呢,就好像看魔術師變魔術,變現出了東西,有時變出的那個東西還是真的,但是印度有些幻術,那些東西出來也是假的。中國過去也有,出來的都是幻人、幻物,這東西根本就是幻相,沒有實際東西。「雖似實化現」,很像是實際的東西,他們化出來的,它沒有本體,「諸法亦復如是」,這就叫做「如幻」。「如響」,空谷的迴響,沒有真是一個人在那兒說法,這是聲音的迴響,回來回去回來回去,找不到這個聲音的自性,如這個幻響、虛響。

「滿足諸妙願」,覺了諸法如夢幻響,這個是智慧。你先要有這個智慧,底下你還要滿自個兒發的願,你要成就國土,你要去滿足這些願。所以他不是說,這一切都如夢如幻,我就一切也不做了,還是要去滿足這個願。以智慧為因,又以願力為因,以這兩個為因。《淨影疏》就說:你舉這個智和願,就可以給你授記,你必定要得到極樂世界這個土。你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是舉出你的智慧;你滿足諸願,是舉你的願。你能成這些剎,就是授記你能得土,所以必定要成這些剎土。《淨影疏》比較好,我們就介紹了《淨影疏》的。你了了諸法空,還願意取淨土,所以你就沒有落在空一邊,也沒有落在有一邊了。不落兩邊,你就可以契中道,這是淨土宗的本旨。《維摩詰經》也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佛國和眾生都是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佛國是空,我還修淨土;眾生雖空,我還教化眾生。所以一部《金剛經》也就是這個宗旨,終日度生,終日無度,而終日無度,終日度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只是一邊倒。一邊倒就是邊見。兩邊都不落,這就是圓教的事理無礙的境界。這是第一段,這裡一共三段。

【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第二段,「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知土」,這個國土就如同東西的影子所現的相一樣,所以說「如影」。《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了知國土就是這個「影」,這個智慧很深了。而這些個正士了了國土也是空,可是還發了弘誓願的心,來成就國土,教化眾生,這也就和維摩詰一樣了。不但有願,從願起行啊,他行究竟菩薩道。「究竟」是登峰造極,在菩薩道上,自利利他。他這樣子又有智又有願,行解都好,他就具足功德之本。功德之本,就是功德的本源。《圓覺經》就說,「本源清淨大圓鏡」,本源是什麼?「本源」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這個本源清淨得像個大的圓鏡子一樣。裴休作《圓覺略疏序》,他說「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眾生之本的源流,這個就叫做心地。你現在具諸功德本,那你就是具足了這個本源,窮盡了本源,所以才能具諸功德之本,也就入了諸法實相了。所以這才是說,「具諸功德本」,一切功德之本都具了,你就真正窮盡了這個「心源」,本心的這個源。

底下「修勝菩提行」,修習無上的佛道的行,就是「修勝菩提行」。「菩提」就是覺悟,覺悟就是佛。那麼「功德本」,這個是「根本智」,這是本源、本心。在修種種的救度眾生(的智慧),這就是「差別智」啊。所謂「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你要救度眾生,而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你有八萬四千種藥,藥都要對症,就要有差別智。所以這個「修勝菩提行」,從這個本出發,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救度眾生,從文殊的大智,起了普賢的大行,而普賢之大德就在導歸極樂。所以這就是說,這一些大士,他們覺了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還要滿足自個兒的妙願,這是上一段。這一段呢,知土如影像,還是發弘誓願。底下從這個願起行,究竟於菩薩的這個行道。達了、窮儘自己的心源的本,從根本智而差別智,來修種種殊勝的菩提行。這個就要授記而得成佛,「受記當作佛」了,就是這一段。你看看每一個授記、每一個成就剎土,都是在理上、這個本源上先通達了,這個是根本了。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第三段,「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個「我」是指人我,凡夫就把這個五蘊和合的假身認為是我,並且錯認為真正有一個能夠自主、做主宰的人,這個就叫做「人我」。如果你能夠了達,這個身體不過就是五蘊的假合。實際上你的身體一天天都在變化,到最後就只是一堆灰。而且也沒有那個能做主的人,誰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嗎?你要能做得了主,就沒有那個不如意事了。沒有能做主的,你做主你就不死了。誰做主讓自己死啊?沒有這個做主的,不可得!他自己覺得,有個能做主的是「我」,這是「人我」了。所以阿羅漢破「人我」,破了「人我」就不受咱們這個凡夫的生死了,但還有「法我」,就固執這有一個實法,有涅槃可證,有煩惱可斷,就稱為「法我」。若要認識這一些法也都是因緣生法,緣生故有,緣生故空,沒有自體,就是「法無我」。小乘只是悟了「人無我」,大乘則有兩個無我了。「唯識」裡頭就講「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所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這個就深入一步了。上頭說的一切如夢如幻,你像做夢一樣,醒了就沒有,那還是世諦的智慧。現在通達法性也是空無,這個是真諦的智慧,這是《淨影疏》的話。那麼用這個智慧來求淨土,還是有願。要「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無我」就是「空。」《大乘義章》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空」跟「無我」是說的一件事情,就好像「眼睛」跟「目」,文言文叫做「目」,俗話叫做「眼」,「眼」跟「目」不是一回事嗎?「空」跟「無我」也是一回事。所以「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那就是無我、也就是空,這是智慧。通達這個智慧,而又深入一步,通達這個法性。隨便一件東西,要求它的本性是不可得的,所以是空。那麼「一切空無我」,就不落空邊,還求淨佛土,就必定能成就這樣的佛剎。這一段是阿彌陀佛對來的十方菩薩的開示。因為大家來了都想學阿彌陀佛,想成就這些剎土。首先要「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底下「知土如影像,還發弘誓心」;「一切空無我」,還是法性的空無我,還是求淨佛土,所以事和理沒有礙。一般人認為理是空無了,它就沒有事了;沒有事就落到斷滅那一邊了,落到空那一邊了,就發不起大乘的廣度無盡無窮眾生的心了。但是你只是有這樣的心,你不明本體,你這個心也堅持不了。所以舍利弗,最後人家跟他要眼睛,他退了大乘心了,缺少智慧啊。必須這樣事理圓融,這是無上的開示。

剛才講的這一切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個語言很短,和我們這兒是一個道理。常常有人說《金剛經》、《阿彌陀經》好像就是矛盾。《阿彌陀經》就是短了一點,你經常念,能背,短的是好一點。但是有的事情它解釋得就少一點了,像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它這個問題就不出來了,這不跟《金剛經》是一樣嗎?如夢幻響、諸法性空無我,都如影像,這不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嗎?那還要發弘誓願,還要修菩提心,還要怎麼怎麼樣,那不就是「修一切善法」嗎?那就要得授記,就要成佛土,那就「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嘛,一樣的。所以現在《無量壽經》和《金剛經》也沒什麼差別了。當然一個就是淨土講得多一點,一個是跟禪接近一點,實際是一味的。如來者也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示現在西方,今現在說法。所以十方來的正士都達法空的道理,專求淨土,這就是遠離四相;而現在又發這樣的大願,「必成如是剎」。阿彌陀佛的開示,釋迦牟尼佛的轉述,到這兒就完了。

【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這底下,從「聞法樂受行」起這一段,有的時候你很難找得清這個眉目。有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有的是阿彌陀佛說,有的又變成釋迦牟尼佛說,底下合攏又有,十方的菩薩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這一段要注意一點。

「聞法樂受行」,這說的是誰啊?不是別人,就是當時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因為他們本國土的佛勸他們去見阿彌陀佛,他們來了,聽了佛的開示、聞了法,他們聞了之後當然很歡喜。這些人「得至清淨處」,這個「清淨處」怎麼講呢?有兩個說法。《淨影疏》說,他這樣去修持的話,將來一定可以得一個妙土,這個是得到了淨處了,這個和以上佛的開示都相合,這一說成立。《會疏》說,「清淨處」就是說淨土,也就是說必成像這樣的淨土。這兩說文字上不一樣,實際說的是一樣事情,都是說建立了一個像極樂世界這樣一個佛剎,是得清淨處。我在這個地方另外作一個解釋。我同意他們的解釋,但另外還有一個解釋,這就是從那個「一念三輩」出來的。上頭就是三輩往生的解釋,還有個「一念三輩」。所以這個經很特殊,整個包括禪。這個清淨處是指著什麼呢?指著本淨妙心啊!你聞法信受,這些都是先一上來都講理的,無我、法空。你一念能夠相應,你也能夠直截徹到心源。朗然大覺,要知道自性本來清淨,本自具足,頓然契入法身,這也是「得至清淨處」,這是一類。第二,咱們經是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心、一念淨信,這就是有剎那之間能夠和清淨處相契。上頭證的成份多,這裡就證的成份少,是悟,也是「得至清淨處」。再下就至誠念佛,一切的世間的俗慮都沒有了,淨念相繼,中間也沒有間斷,暗合道妙。這念中離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而念,這個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時候做到,念得很誠懇的時候,他就是不用自個兒要起個心,而自然能念,但是也不是經常的,偶然會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冥至」,冥冥地、不是很明顯地,「暗合」,到清淨處。那麼這種也就可以在阿彌陀佛那兒,或者是明顯地、或者是冥冥中地得到授記。所以「得至清淨處」,這個是另一解。「聞法樂受行,得至清淨處」有兩解了,一個就是說去實現自個兒的本願,莊嚴自個兒的剎土,最後成功了;一個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淨處」,也可以得授記。

【無邊殊勝剎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無邊殊勝剎,其佛本願力」,來的這些人看見了極樂世界無邊的殊勝,他的超勝、他的微妙沒有邊際、沒有量數,不可稱說,所以稱為「無邊殊勝剎」。這個無邊殊勝剎超越十方,全是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的力量。第十七願,十方諸佛都稱嘆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名的人都可以得福、得忍,也都可以信願持名,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到了不退轉。所以十方的國土的人,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要求往生,就要信願持名,「自致」是可以使自己達到不退轉。因為你信願持名,才有佛力加被,所以自他不二,就是自己使自己達到了不退轉。這還都是這指著這個十方來的這些菩薩,他們聞法修習,就得到了清淨處,必定在無量壽佛那兒得授記。菩薩看見這個剎土是無邊的殊勝,是都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家聽到這個名號,大家願意往生,而使自己達到了阿鞞跋致,證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普念度一切各發菩提心舍彼輪迴身俱令登彼岸奉事萬億佛飛化遍諸剎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菩薩興至願」,菩薩都發了很大的願。這個就表示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也都願意使自己的國土和極樂世界一樣。「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來救度一切眾生,各個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而所有這些往生得度的(菩薩),他們也要去到各個世界去聞法,去「奉事萬億佛,飛化遍諸剎。」往生極樂世界後就到各處地方去聞法,都是歡喜恭敬而去,聞了法之後,回到極樂世界。所以這些話,有的人說,到極樂世界聞法的那些人,他應當回到他自己本國,怎麼回到安養國?這些人,他們得到往生以後,他們的國土就在極樂世界了。還有他們輾轉度脫的,也都在極樂世界,這些輾轉度脫的,將來也包括我們。我們將來也是游化遍十方啊。「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所以輾轉教化,輾轉度脫。

這一品是《禮供聽法》。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供養諸佛。華香幢幡,供養之具,應念即至,皆現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諸佛,及菩薩眾。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熏。蓋之小者,滿十由旬。如是轉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前所散華終不復落。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都悉集會七寶講堂。無量壽佛,則為廣宣大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香風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jī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供養諸佛。華香幢幡,供養之具,應念即至,皆現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諸佛,及菩薩眾】底下《歌嘆佛德》。「飛化遍諸剎」,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他方的佛。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承阿彌陀佛的威神,所以他的神通是超過了一切的世界的人的神通,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於「一食頃」,一頓飯的功夫,可以到十方無邊的佛剎,去供養諸佛,供養「華香幢幡」,種種供養之具。這些供養之具「應念即至」,一想就來了;「皆現手中」,這個也就是《華嚴》的十玄的境界,手中可以出無量的珍寶,一中就是如一切;「非世所有」,奉侍他方的佛跟菩薩。這極樂世界的眾生,往生之後就是這樣,所以他修善容易了。

【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其所散花」,在空中合為一個花。這許多許多花在空中合成一個花,這表示多法如一法,一多相即,這也是「十玄」。這花在佛的上頭,向著下頭的。「端圓周匝」,花是很圓的,很端正的,成為花蓋。「蓋」是傘蓋。在太陽底下,我們用傘蓋。現在印度、東南亞還有這個傘蓋,這是花成的傘蓋。

【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熏。蓋之小者,滿十由旬。如是轉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百千光色」,百種千種的光,光中有百種千種的色。而且香,「香氣普薰」,極樂世界人散了這些花,到他方去供養禮讚;「蓋之小者,滿十由旬」,這花蓋,一由旬說小也四十里,十由旬就四百里,十由旬再以至於轉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隨其前後,以次化沒。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前所散華終不復落。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先來的就化,後來的又來散,前頭的就消失不見了,後頭的花蓋又出現了。「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後頭要不散花的話,這個花蓋就常住,始終不會落下來,並且在空中奏天樂,以微妙音來歌嘆佛德。這就表示極樂世界的這些個菩薩到十方去供養贊佛。

【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都悉集會七寶講堂。無量壽佛,則為廣宣大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須臾」是四十八分鐘。四十八分鐘就回去了,這比光速快得多了,不知快多少倍了。在極樂世界的七寶所成的講堂,聽阿彌陀佛宣說大教妙法。大家都歡喜,都心開解,都得道。這個地方討論一個問題,清朝的彭際清,彭紹升大居士,有很多著作。他問極樂世界說什麼法,是說一乘法還是說三乘法呀?他說,如果是說一乘法的話,怎麼極樂世界還有聲聞眾呢?如果在極樂世界也說三乘法,那幹嘛說二乘不能生極樂世界呢?到了極樂世界也還在說小乘法呀。他設這樣一問。他回答說極樂世界所說的法純是一乘法,大白牛車,都是成佛的法。這豈但佛在七寶講堂所說的法純是一乘法,沒有聲聞乘、緣覺乘的法,乃至極樂世界「一一花」,一朵一朵花,一一的光、風聲、水聲、諸音樂聲,所說的都是一乘法。所以《妙法蓮華經》說:「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所以說,說到《法華》的時候,五千弟子退席,不能聽,接受不了了。這是圓教,不是人人都能聽的。五千人退席,那(場面)就很騷亂了。佛說什麼?「退亦佳矣」,退也好,讓他們退吧,不留他們在這兒。為什麼極樂世界會有聲聞乘啊?因為眾生的根智還是有差別,他往生之前所聞不同,所以到極樂世界所證的也不會同。所以雖然都說的一乘法,可是有人就聽到佛聲、法聲、僧聲、無我聲,或者聞的人有的得須陀洹,或者得二果、三果、四果。這是順其他的佛土(眾生)前生的修習,在哪一方面先成熟了。(最終)實在都是決定成佛。因為什麼?因為他都能夠回小向大了,而且還有佛的本願,所以純是一乘法。這個就把佛在講堂講什麼法(的問題),作了一個問答。經上沒有明說,但是彭(紹升)作了解釋。

【即時香風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即時香風吹七寶樹」,風就吹樹,樹就出五音聲,微妙的音聲。無量的花隨風就四散,風一吹這花就飄,飄在天上飛舞。「自然供養」,不需要人來,這花就散在講堂裡頭、大眾的身上等等的,來作供養。

【一切諸天,皆齎jī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前後往來,熙怡快樂】「一切諸天」,這裡頭很有意思,天也來了。「皆齎百千華香」,都拿了百千的花香,帶來了;「萬種伎樂」,音樂隊奏樂,來供養阿彌陀佛,供養諸大菩薩、諸聲聞;「前後往來,熙怡快樂」,這個天來了,供養完了走了,那個天又來了,前前後後,人很多,大家都很高興,很快樂。

【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此皆無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等等,這個就表示諸天的供養。而諸天怎麼能到極樂世界來供佛呢?這個有幾個原因。一個呢,就經這裡所說的,「無量壽佛本願加威」,是阿彌陀佛他的本願來加被、攝受.你看彌陀的第二十五願裡頭,「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諸天對於這個念佛的人、去修行修大乘的人都恭敬,而對於極樂教主焉能不恭敬啊?所以他們來恭敬,這是很自然的。第二,就是這些天,他是為什麼能來呢?這是有因緣的。因為他們過去已經曾經供養如來,他的善根可以相續,「無缺減故」,所以接這個緣很要緊。我們是過去種了這個善根,現在還使得他相續,這因緣引因緣,所以這是很要緊的事情。所以就表這些天,他們能到極樂去供養,因為過去生中早跟彌陀結了緣,早就已經供養過如來,並且很善於使這個善根增長,叫他相續,不要叫他有缺減,這就是第二個原因。第三,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就是說這一些個來的人,他們善於修習,要來繼續修習,再攝取,使自己善根增加,以至於成就,就先來到極樂世界供養彌陀,「前後往來,熙怡快樂」,使得善根更增上。所以極樂世界這箇中間有許多國土的菩薩到他方世界,去供十方的佛,十方的佛土(菩薩)也到極樂世界這來供養,來聞法。他方世界(菩薩)來了之後,佛要給他們作開示,本土的這些菩薩供養他方回來之後,在講堂之中,佛也要作開示。諸天不斷地來獻供養,往返不絕。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現居此界,作大利樂。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諸天人民以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意善惡,口所欲言,何時度脫,得道往生,皆豫知之】第二十八品,就是《大士神光》。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悉皆洞視徹聽」,「洞視」是通達;「徹聽」,全能聽到,能聽八方上下、去來的事情、現在的事都能知道,也就知道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這一切的心意善惡,嘴裡要說什麼、何時得度。這就顯什麼呢?就是五神通。洞視是天眼通,徹聽是天耳通,知道別人的心意是他心通,知道過去的事是宿命通,知道現在去來的事、知道眾生生此生彼,這都屬於天眼通,這些菩薩都有這些通。

【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又彼佛剎諸聲聞眾,身光一尋」,這些個聲聞眾,身光有一尋。一尋就是八尺。還有一說就是,鄉下沒有尺,就兩手這麼一伸,這就是一尋。極樂世界的菩薩的身光也不大,不過他的身體比我們大,他這兩手一伸,比我們大得多。

【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有兩個菩薩最尊第一了,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就問了,「彼二菩薩,其號云何」,這兩位菩薩的名號是什麼?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一個叫做觀世音,一個叫做大勢至。觀世音又名觀自在,《心經略疏》裡頭說得很好:「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叫做觀自在。事理無礙,在這個方面能夠觀達,很自在,所以稱為「觀自在」;「隨機往救」,眾生一念就會去救,「自在無失」,就叫做「觀世音」。所以前頭一個解釋是從智慧說的,因為他通達這個理;後頭是度眾生,是從「悲」來說的。觀世音跟大勢至,是西方三聖。顯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密教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觀世音的本地是正法明如來。《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有不可思議威神之力,過去無量劫中,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所以早已成佛了。又《觀音三昧經》說,觀音成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叫做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是觀音的弟子,所以觀音是古佛。《首楞嚴經》講,觀世音菩薩無量劫前,在古觀音如來,得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法,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楞嚴》說的是觀音的成就。總之觀音很不可思議,在《觀經》裡說,觀音菩薩頭上這個圓光里有五百個化佛,這化佛都跟釋迦牟尼一樣,一一化佛還有五百個化菩薩圍繞,五百乘五百,這都在觀音的頭上光裡頭,還有無量的天人作侍者。所以觀音菩薩,是跟我們這特別地有緣。

觀世音菩薩成道的因緣,主要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這裡頭把他歸納為四句話:「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返聞自性,得無上道。」過去遇見了古觀音,傳授觀世音菩薩如幻的聞薰聞修金剛三昧。這個三昧怎麼修法呢?就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聞思修」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們修行都是要走的道路,但是要知道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比我們這個「聞思修」要深入得多。我們現在的「聞思修」,是說你聞了經典、聞了法,你要去思惟,弄清楚之後,你就要有行動、要實踐。這個意思很淺,不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他以為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聞思修。所以有好些人,就是違反了咱們經上那句話——當信佛經語深。他們沒有信這句話,以為佛經語淺,所以很淺地體會,以為就是這樣了。所以有些人寫的小冊子講觀世音這一段,我看了我就笑,說這個倒是好講了,要你好懂了,但是觀世音不是這麼回事兒。

聞思修這個「聞」字,是指著「聞性」,首先是認識了聞性。你聞的是「塵」,聲音。而能聞的這個耳根、耳識,它還有一個本性,這個能聞的性稱之為「聞性」。要從聞思修,或者先從聞性這個地方下手,然後安住於這個聞性,然後不斷地徹底,這叫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那這個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禪定了,也不是一般的三昧了,是楞嚴的三昧,大三昧,是一切事究竟堅固。這與咱們經上的一句話「一切皆成佛」,是同樣的語言。所以我們這個經有一些登峰造極的文句。「一切皆成佛」,你還有什麼不了的,還有什麼可修的,還有什麼可斷的?這一切都成了廢話了。正因為「一切皆成佛」,所以《楞嚴》才有這話——一切事究竟堅固。你現在都說這一切事是虛妄的、是生滅法,那《楞嚴》不是這麼提了,一切事究竟堅固!不但堅固,究竟堅固,說到他本體上去了,這些事相都不離開他本體嘛。所以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入的是楞嚴三昧,沒有出沒有入,有出有入的都是普通的三摩地,這個沒有出沒有入,「大」是「大定無出入」,這個就是文殊總結歸納的話。(《楞嚴經》)一上來講的是如何見道。你不見道怎麼修道?所以「見」很重要。七處「征心」,阿難求心不可得,最後在見道上,有所了悟了,底下就要修道。在修道的時候,就請了在座的二十五個大聖,各自說自己的修持經過。說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都好,就讓文殊根據咱們這個眾生的情況、這個時節因緣,讓他品評,談談誰最好。文殊指出是觀世音。觀音最主要的是「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有時候海外出的書,他前頭那段可以勉強把他照著禪定去講,到文殊這兩句,是講不了了。觀音怎麼修的?他是不去聽外頭聲音了,(反過來找)這個能聞的本性,這樣成的無上道。所以,禪宗一向都以觀音所說的代表禪宗,大勢至所說的代表淨土宗。而實質上,要是真要儘快地來證得「首楞嚴三昧,一切事究竟堅固」,文殊的總結確實是不錯的。因為他總結的是這樣一個條件,所以觀音這個(法門)第一。如果要去總結什麼(法門)是在這一生之中就要出離六道,按這個範疇來總結的話,那就是大勢至菩薩第一了。所以有的人在這個地方很(喜歡)抬槓,你用不著抬槓,就看你是從哪個方面來總結的。

而第二位就是大勢至了,「勢」(表示)這人很有勢力、有威勢,形容一種威力。這個「至」字當作「到」字講。菩薩的智慧和力量、威勢,可以遍至一切處,可以達到一切處,所以稱為大勢至。在《首楞嚴經》裡頭,「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同時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樣入了無生忍。因此淨宗學會把大勢至菩薩作為(淨宗)第一代祖師,因為大勢至菩薩真正是以念佛為法門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除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外,我不需要再有其他的任何的方便來助道,如參禪、作觀、參究、持手印、念咒等等,都用不著,「自得心開」,自然而然心就開了,心開不就是開悟了嗎?「今於此界」,這個「此界」就是咱們娑婆世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幹嘛呢?要攝受一切念佛的人,使他歸向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他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觀經》說,大勢至菩薩的這個名號是「以智慧光」,這個光是智慧之光。說這個「勢」就是表現為光,這光是由於智慧,「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讓一切都離開三途惡趣,得無上之力。能夠振奮,能夠超脫,「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這跟前頭的一致,不過更把這個智慧和光明跟這個「勢」結合在一起了。又《思益經》說,大勢至自稱,「我投足之處」,一下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三千大千世界和魔的宮殿都震動,因此「號為大勢至」。你們看看,這個念佛成就的菩薩,有這樣的威力。而且經典上說,大勢至菩薩在極樂世界是永不涅槃的。《觀經》還說,「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有五百億寶蓮花湧現出來。這個蓮花就是莊嚴,就像什麼呢?像極樂世界一樣,各個世界都要現出蓮花。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這兩個菩薩都是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他們就常在阿彌陀佛左右。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兩個菩薩跟我們有緣,他們本來就在這個世界念佛往生的。所以這兩個菩薩示現往生,就給十方世界的人民示現了一個典範。大家都應當學他們求生淨土。

【現居此界,作大利樂】那麼現在怎麼樣呢?「現居此界」,現在還在此界。此界就是這個娑婆世界。他還在這個娑婆世界,這個沒有妨礙。像彌勒是在兜率內院,但同時也在極樂世界。我們不可以拿我們的俗眼來看這些佛菩薩,他只能在一處,就不能在另一處了。他不離本處,就可以一時遍現於十方;「作大利樂」,作什麼利樂呢?就是於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你是念佛的眾生,他就攝受你,從來不丟掉你,把你忘掉了,不捨棄你。讓你幹嘛?讓你離開三途,只要你念佛。而且不但是讓你離開三途,更好是讓你能得到無上力。所以我們能夠往生,出這個輪迴,是需要這個無上力,不是個小緣。不是像現在練氣功的,得一點什麼功能,這些事情是微不足道,不能相比的。這需要無上力啊。所以這是他力門。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攝取這些眾生,給我們這個力量;「令離三途」,這個「令」字看見沒有?是他們讓這些眾生離開三途,得無上力,這就顯出了他力來了。所以,為什麼有些人修法,先是很快就得點甜頭,隨後就出了很多很多不可思議的慘劇?這個昨天晚報上登的那個「宇宙語」害人,都是高才弟子,後來他就自個兒拿刀殺他的母親,殺完母親要殺自己,這是練功練的,入魔走火。所以不能盲修瞎練,不能看到有些什麼便宜、什麼巧取(就受騙)。這些都是種誘惑、魔網。得無上力,最後就是這個力的作用,讓大家都同生極樂。

【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觀世音菩薩,咱們都稱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所以這兒就說了:「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他特別提出觀世音菩薩,兩個菩薩都在此土攝念佛人,而這裡單提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單獨有這個願。因為大勢至菩薩他只攝念佛人,而不是非常廣泛。而這個觀音菩薩就廣泛了。你遇見急難恐怖的時候,你臨時「抱佛腳」,可以。允許你臨時「抱佛腳」,觀音菩薩馬上就救度。佛這個心胸氣魄,跟常人不是一樣的。臨時肯「抱佛腳」還是不錯的。《法華經》也說了,苦惱眾生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這一念,觀世音菩薩馬上就聽到你的音聲,你就得到解脫。《楞嚴經》說,觀世音菩薩一切都放下,最後連「滅」也滅了,就「寂滅」了。寂滅之後,忽然間就生出兩個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這個時候,自己的心和佛的心和眾生的心就是一個心了,三無差別了。所以眾生的心,一有什麼事,就是觀世音的心,觀世音就知道了。而觀世音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力量馬上就到了,中間不需要傳達。《普門品》又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能夠讓你無所畏懼;「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都稱觀世音菩薩為「施無畏者」。我有一個老同修在電台工作,解放了之後就把他解僱,遣散了,給他三個月工資,他就拿這個錢跑去北方走單幫做買賣,維持生活。(冬天)北方河水結冰了。(有一次)要過河,走到中間河水解凍了。他退回去也不行了,只有往前走。這個時候,他念觀音了,他說一生念觀音,就是這時候念得最好,他也平安度過了。所以有急難恐怖,求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為度群生,作師子吼。擐huàn大甲冑zhòu,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底下是《願力宏深》品。「複次,阿難」,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就是現在在極樂世界的,以及將來要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一切菩薩,都應當「究竟一生補處」,能夠完全證到,徹底地證到一生補處。

【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為度群生,作師子吼】但是也有人有特殊的大願,他願意離開極樂世界這種清淨的,這種安樂的道場,到生死界中來救度眾生。有個念佛(法門)的偈子——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原來的偈子是這樣的。後來有兩個人都把這個偈子改了,一個是弘一大師,一個是我的老師夏蓮居。他們沒有商量,都改了同一句,改的字雖然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就是把第四句「不退菩薩為伴侶」,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這是我老師改的,弘一大師改的跟那個意思也是一樣的。你去了(淨土),花開見佛悟了無生之後,馬上回到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在彌陀大願裡頭有「教化隨意願」,也談到這個,跟這一類人是一致的。他有本願力,他可以到他方世界去救度眾生。雖然他還到他方有生死的世界,但是他「永離惡趣」,不會墮入惡趣。這是這個願文的原文。

「為度群生,作獅子吼」,他到生死界做什麼呢?為眾生來作獅子吼。佛的說法稱為獅子吼,因為獅子一吼,一切獸都震驚,譬喻佛的說法能夠降服外道,能夠震醒愚蒙。那麼現在這些人到極樂世界之後,他又來到咱們世界來,又示現成了某個法師,或者某個居士,在那兒講,也稱他為獅子吼。為什麼呢?因為他既然往生了極樂世界,證悟了無生法忍,他所知道的都是從阿彌陀佛那兒聽到的,他再來轉述,因此也稱為獅子吼。 【擐huàn大甲冑zhòu,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擐大甲冑」,「擐」字是專門指著身上披掛、鎧甲,叫做擐。他到這個世界作獅子吼,他是披了很大的甲冑。這是個譬喻。你既然到了極樂世界,還願意到娑婆世界這種穢土,這種五濁惡世,來度眾生。那麼你怎麼才能來啊?這兒很可怕,你要武裝起來,那麼你就要以自己的誓願作鎧甲。

【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這四句,是一小段。雖然是生在五濁惡世,很容易入三惡道,而他還是示現有生有死。晉朝有一個人,很窮,他發憤念佛,念了幾天,他真的見了佛。他不是死了之後見佛,就是現生見佛,得了無生法忍。往生之後,在清朝之前,曾經七度到這個世界上來。世界上沒有誰知道他,從來不知道有個極樂世界來的菩薩,到咱們世界來。他來了之後,他示現的跟眾生一樣,他也有生有死,大家看不出來。雖然「示現同彼」,這個「彼」指著咱們五濁惡世,可是直到他成佛,他也不會受惡趣的報,不會因罪報而入惡趣。而且「生生之處,常識宿命」,一生一生,他還能記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極樂世界再來的。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彌陀的大願,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之類,都叫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讓叫他們得到涅槃,無上果。來了作菩薩的「令悉成佛」,要叫他成佛。成了佛之後怎麼樣呢?「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這跟阿羅漢不一樣,涅槃了,就自了了。成了佛之後還要去教授其他的人、菩薩成佛。這種「轉相教授,轉相度脫」,使大家都度脫,如是這麼輾轉,那這個輾轉也就無窮。那麼所度的十方世界的眾生諸往生類「不可勝數」,數不過來了。

【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雖然十方世界這麼多輾轉度脫,都在往生極樂世界,然而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它老是這樣。這個就不好懂。打個譬喻,就像大海,各處陸地的所有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裡頭,這個海面並不馬上往上漲。大海老漲不已,咱們沿海的地方早就沒有了。

【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譬如八方上下,佛國是無數的,這麼多人都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沒有變化。「阿彌陀國」,是「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在彌陀發願的時候就問過這個問題,問世間自在王如來,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要勝過一切其他佛土的,可以嗎?那當然是可以,他滿足了他的願,所以他(的國土)勝過一切佛國嘛,他發的願力大;「長久」是恆常,無衰無變,建立常然;「廣」是寬廣、廣大;「明」是光明;「好」,是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就是因為在法藏比丘做菩薩求道的時候,他自己所願。所以,現在這個大願成就了,阿彌陀佛的「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阿彌陀佛普施真實之利,不僅僅是咱們一個地球上,是十方無窮無極世界的一切眾生。這個恩是深大,是無量,不可勝言的,你言說是說不盡了。

這個地方說是「常如一法,不為增多」,可以拿數學來作比方。咱們數學有個數就是把這個「8」字橫寫「∞」,叫做無限大。那無限大,大家知道,什麼數加無限大還等於無限大,無限大減多少還是無限大,無限大被什麼數除還是無限大。它既然叫做無限大,它就是不可能減少。(如果)減了一點它就小了,那就不是無限大。你減多少它還是無限大,你加了它也無所可增,那也是無限大。多少人去分成幾份,每份也是無限大。所以「常如一法」可以用無限大作為譬喻。所以,(學佛)不可以有有限的、機械的思想。過去牛頓那時候的科學,這個數學老早就有了。像現在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概念,「物質是妄念」,這是新的(科學)。過去都不是這個樣子,那跟佛學是格格不入了。

菩薩修持第三十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余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淨;慧眼見真;佛眼具足,覺了法性。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再底下第三十品是《菩薩修持》。「複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彼佛剎就是極樂世界。禪定是六度裡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這兩個,是六度中最重要的,所以就拿這兩個來代表六度。極樂世界的佛剎裡頭,一切的菩薩,他們禪定的境界,和他們的智慧,這兩個之間也很有關係。《會疏》說,如果有定而無慧,就變成了二乘聲聞羅漢了,「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滯下來了,就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了。有慧而無定,就同於外道的邪思了。還有一種比喻也很好,說慧和定的關係,像是燈籠裡頭的光明和燈罩。過去那個燈,你外頭要有個罩。現在電燈當然沒有這問題了,過去是點蠟燭,點油,沒有罩,風一吹,燈就滅了。所以有慧沒有定,就像那個沒有罩的燈,有定無慧就像沒點著的燈。你有罩,但是你根本沒點著,你根本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這個是「禪定智慧」。

底下是神通威德,「天眼通」、「天耳通」,這都是神通。證果的人,都是自然就得到這些神通。神通,確實是能夠(通過)精進修持得到的,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這個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裡頭的末了上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你這個禪定,尤其是智慧,更是根本中的根本。這個智慧不是指你寫文章什麼的這類智慧,而是你指識心達本,明白你本來的自心。只要得本,就不愁末。就像一個小男孩,還沒有長鬍子。他不用發愁,等長大了,鬍子自然會長出來的嘛,並不是因為這個小孩智商太低了,所以不長鬍子,這沒有關係。神通就是這樣的。佛菩薩的「神通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都沒有不圓滿的,一切都圓滿。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些菩薩境界都很深,對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了」。不僅僅是明了,是徹底地明了。「密藏」是什麼呢?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指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一些真實的語言,凡夫用分別心聽了之後不能理解,往往就是錯解,或者聽了跟沒聽一樣,因此把這個叫做密藏。再有,《僧史略》裡頭說,密藏者是陀羅尼、是咒。這個咒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薩、佛才能了解它的意思,所以這個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薩所能夠理解的。這也是諸佛密藏的(另一個)解釋。這兩個(解釋)不妨合起來,就是說諸佛這種深密的語言以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夠究竟明了。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調伏諸根」,「調」就是調和,「伏」是制伏。因為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根)要造業。我們就需要來調製身業、口業、意業,叫他不要造惡。「根」,就是我們的六根。所以我們調伏諸根就是能夠調製自個兒的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惡。能夠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跟剛強是相對的。還有很多人很自負,自個兒成見很深,實際上他不知道這正是缺點,正是剛強難化。而這些菩薩他們不是這樣,身心柔軟。

【深入正慧】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無邪,離開了顛倒才叫做正;你能夠契真入實,能夠契會這個真如,能夠入這個實相,這才叫做正啊;離開了虛妄分別,能夠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都是能夠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夠「了」,「了知自性本來空」,這個「了」字兒(意思)很深。「未了還須償夙債」,你要能「了」,你所有的罪性就空;不「了」,你的債還都在那兒,一樣也少不了。所以這個「照」和「了」,這個「了」字在「照」字的後頭,你能「照」之後你才能「了」,這個叫做「正慧」。這個「深」,是窮儘自心的根源。

【無復余習】「無復余習」,沒有「余習」了。什麼叫余習呢?我們煩惱斷了以後,還存在一點習氣。《大智度論》這個比方作得很好,他說阿羅漢、辟支佛能夠破貪嗔痴三毒,斷了煩惱了,了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但是「氣分不盡」,余習還有。這點要很注意,他斷了煩惱之後還有餘習。譬如香擺在一個盒子裡頭,香拿開了,可是這個盒子裡頭還有香的氣味。香已經不存在了,而氣味還存在,這個氣味就譬喻這個余習。貪心、嗔心、痴心已經沒有了,去掉了,就像香已經去掉了,可是放過這些東西的盒子,還有這個氣味,這就是余習。只有佛徹底才能斷盡這個余習。二乘斷不盡,大乘菩薩也是,隨著水平(提高),慢慢能斷掉一些。他又作比方,像咱們燒炭,把木頭燒完了之後,還有灰在,為什麼還有灰在?因為這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這個最後的大劫,大火燒須彌山的時候是一點余炭不留。太空中還有還有好些灰粒,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燒光了,或者粉碎為一些微中子,大概就這樣,不留下煙也不留下炭。這個就像佛能夠斷余習一樣,他的智慧猛,譬如這個劫的大火。阿羅漢的火就像咱們燒柴燒炭的火,燒完了柴,冒了煙,木頭是沒有了,但是還有灰。又譬如,人被鎖著(久了),剛剛開鎖,你還是(只能)一瘸一瘸地走。所以不但要斷煩惱,還要斷余習呀!這些菩薩「無復余習」了。剛剛說這個余習只有佛才能斷,而這些大士「無復余習」,就是說明極樂世界的大士,功德、成就很殊勝。

【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依佛所行」,他是依佛的道路來修行。「七覺聖道」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大經解》裡頭是舉了兩個內容,我們只介紹一個就夠了。介紹《會疏》說的七覺支。

第一個覺支是擇法覺支。我們要知道,這個擇法非常重要。你要有這個智慧,來選擇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頭一件事就是不要去錯取了虛偽之法。昨天來了一個客人,他上五次當了。這個擇法是很難,不是容易的,所以說頭一個是擇法覺支。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別真偽。省庵大師(將發菩提心)分為真、偽、邪、正、小、大、偏、圓,分得很好。

第二是精進覺支,修精進諸道法,能夠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有的人是盲修瞎練,這個事情很多。不知道光是在大海中走,羅盤方向錯了,這個船要觸礁的。所以你不把工具都準備好,船上水也預備得不夠,燃料也不夠,莽莽撞撞地你就往海里進發,這個事情,智者不取啊。像提婆達多,他提倡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你要跟著提婆達多跑了,你就沒有智慧。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頂兒,裡面夏天熱,冬天冷,這個都不近人情嘛,身調才能心調。所以有時候我們要知道怎麼去抉擇。有很多北京城的老太婆,好多東西不吃,這些苦行沒有意義。外道有苦行,練種種的苦,以為受苦就解脫了,其實都是荒謬的。所以常勤行在真法中,這叫做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用功也叫做胡鬧,叫糊塗。

三是喜覺支,先得到法喜,能夠覺了這個喜,我是因正法而生歡喜,不因那個顛倒的法而生歡喜。

第四,除覺支。除覺支就是別的地方說的輕安覺支。輕安就是你這個身心的粗重煩惱斷除了,很輕快,很安(閒)的感覺。所以修法的人他用功,上了路,就有輕安的感覺。除覺支,比輕安有更深一層的意思。他就說你斷除了這個煩惱之後,你要覺了,把這個虛偽的去掉,但是不要把那個善根去掉,這個叫做除。你要善除,除了這些煩惱就輕安,除掉那些有害的,不要損傷善根。

五是舍覺支,這個也叫做行舍,就是對自個兒心中所住的這個法、這個境界,要能覺了要能夠明白,不要在這個虛偽的境上去追憶,這叫做舍。

第六是定覺支,要知道在發禪定的時候,(會產生)許多假相,不要生愛見,喜歡、貪這個。禪定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也會成了一種障礙。所謂菩薩怕三禪,因為三禪十分地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這個快樂,也出不去了,就不會再進步了。所以發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這些禪定的虛假,不要有愛見,心裡頭要用正定,用定覺支來對治。

念覺分,就是說是修出世法的時候,要定慧均平。有的人是定多慧少,有的是定少慧多,那麼你就要想辦法。如果心裡頭很昏沉,那你就要用這個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你就要用除覺支、舍覺支、定覺支來收斂。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呢,根據《彌陀疏鈔》,一是正見,正見要「以慧安立」,「諦理分明」,要用智慧,要見這個理體,要分明,不要有謬誤。所以這個八正道裡頭,第一件事就是正見,這個非常有深意。所以密宗叫決定見宗。見、修、行、果,以這個見為第一關。禪宗裡頭仰山跟溈山的問答,溈山讚嘆仰山,仰山就說,這個只是我所見,不是我所證,不是我的行履。溈山就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可貴的是你這個見地,不是你去做到的那個情況。當然這個話要理解得不好就成了毒藥了,(理解成)這個做不做都無所謂了,不是那個意思。你的見要是真正對了之後,就不會起這個誤解。你起這個誤解就是見還沒對。第一是正見,要諦於理。

第二是正思惟,你見到了這個理了,要以無漏的心相應,來思惟,而不是以有漏法來執著,來取捨。聞思修也就是這個意思。「聞」就是你有了正見,(悟到)聞性了。那底下是思惟,是在這個聞性上,與無漏心相應。所以,沒有很好地用功、看經,大開圓解,在這些地方上(領悟)確實是很困難的。(正)思惟,使得自己這個(正)見增長,就能夠入涅槃。

第三是正語,不但心不生邪念,而且以無漏的智慧來攝住這四種口業,四種口業就是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不但不做這四惡業,而且用這個口來行善、來傳播正法,這就是正語。

第四,正業,無漏的智。漏是什麼?漏就是見惑、思惑。你在見惑、思惑之中就是有漏,離開了見惑、思惑就是無漏。這個思惑就是貪、瞋、痴、慢。見惑是有十種: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貪、瞋、痴、慢、疑。這都是稱為惑,也就是漏了,你有無漏的智慧就離開這些惑。

第五,正命,以無漏智慧除掉三業中的五種邪命。這五種邪命,第一種就是給人家現出種種的奇特之相來求利養。現在有人說要得神通,要現神通來弘法,這是不對的。你要在人間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這就是邪命;第二,自說功德求利養,我自個兒說我有什麼功德,什麼功能;第三就是學占卜,像國外的林雲、盧勝彥他們就是會算卦、看風水,無所不能,他們都發財了。其實這都是違反佛法的。他們那個地方水平還是低,如果民眾水平高一點兒,上當的人也就少一點,大家不明白啊。現在香港已經連續幾期對盧勝彥作了批判;第四是高聲現自個兒的威勢,來要求人家進供,來求利養;第五種就說所得的利益。我在台灣就說,我在美國多少人供養我什麼什麼;到了美國,說我在台灣多少人供養我什麼什麼,就號召大家來供養,這都是屬於邪命。

第六,正精進:以無漏智來勤行精進,趨涅槃;第七,正念:以無漏智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第八是正定,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理是本體,正住在本體,決定不移。正是什麼?就是不偏、不邪,所以叫做正;能至涅槃叫做道,八正道就是這個意思。《華嚴》說八正道都是菩薩道,小乘也修這個法。他說正見就離開一切邪見;正思惟就舍一切分別心,隨順一切智。乃至於到正定,就是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所以八正道是小乘的法,可是跟大乘是相通的。《疏鈔》就說「道品是一」,但是你觀的智慧有大有小,因此(大小乘)不定了。

【修行五眼,照真達俗】底下「修行五眼,照真達俗」。「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照真」,就是能夠見到真空。因為「照真」,所以自覺就能夠圓滿。這裡不但「照真」而且「達俗」。《無量壽經》的好處就在「照真達俗」這四個字了。「達俗」就能夠知道這個有為的世間裡頭的眾生種種的情況、種種的根基、種種的病、種種的藥,來隨機設教,度生無量。「修行五眼,照真達俗」,你肉眼也是達俗,天眼也是達俗。淨土法門正是如此。因為你是「照真」,所以「如實」,這都是真實的,真實之際,真實之慧。你「達俗」了,才能普惠真實之利,所以「修行五眼」,就「照真達俗」,而「照真達俗」正是淨土宗最主要的內容。

【肉眼簡擇】「肉眼」,我們很明白,就是咱們人長的眼,叫「肉眼」。「簡擇」,你看東西,什麼是什麼,都看清楚了,這「肉眼簡擇」。

【天眼通達】天眼是天道所得的眼,天眼能看到自地,就是天界,與下地,種種的人和東西,是近是遠,是粗是細,種種色相,這個「色」不一定是顏色,就是形象,都能夠明了,都能夠照,眼睛都能看得見。這個是《大智度論》說的天眼的定義。《淨影疏》裡頭說「一切禪定,名為天住」。你進入到某個禪定,你就達到某天的境界。這個禪定,「名為天住」,天人就有天眼。依這個禪定,你得到眼就叫做天眼了,能夠看見眾生從哪兒生哪兒死,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從人變成狗,又變成老鼠,這事都知道。所以天眼有兩個含義,這兩個含義都是包括在內的。但是這兩種都是指是修得的。真正生到色界天的,不一定等到修。天上的天女,她一生下來就有天眼,這屬於報得。所以有的是修得,有的是報得。也有很多人一生下來之後就有帶一些神通。有的人不但能看見,眼睛還能放光,他一看書,眼睛就放光,夜裡也可以看書。有的小時候有,長大了就沒有了,這都是個報得。有的有神通,能知道很多事情,這也沒什麼奇怪。所以天眼就通達。為什麼說天眼通達呢?肉眼就是看見近處,你看不到遠處;看見前面,你看不見後面;看見外頭,裡頭心什麼樣肺什麼樣?不知道。白天能看,夜裡沒有光就不能見;天上能看,地底下什麼樣看不見。而這個天眼是遠近、前後、上下、內外都能看,沒有障礙,這是天眼的好處,所以叫做通達。但是,在咱們這個穢土得的天眼通,他眼睛所看的超不過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阿羅漢也是如此。現在我們這兒有人說從這能看見湖南就了不起了,這就太小了。那麼極樂世界的天眼,那就恆沙世界都知道。恆沙世界眾生生死,生此死彼,死此生彼,他都知道,都清清楚楚,都能看得見。這是第二種。

【法眼清淨】第三是法眼。法眼,現在我們是說「法眼清淨」。《三藏法數》裡說,菩薩為度眾生,就要用清淨的法眼,來觀一切法。再說這個八萬四千種法,這一切法我應該都要知道,而且我還都要能行,知道怎麼做。你又要知道去修哪一種法能夠證哪種道,亦知道一切眾生種種的方便,他怎麼才能夠學會這個法,能夠修這個法,用什麼方便,要他能夠修,還能夠證。這樣的眼叫做法眼。這是必須得清淨,你沒有這麼些染污、沒有一些個垢染、愛著,你才能遍知這一切一切。所以菩薩對於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道種種所行的法與他所證之道,還知道有種種方便的辦法,來普度眾生,這個叫做清淨法眼。

【慧眼見真】第四,這慧眼見真。《淨影疏》說,能夠見到真空,所以叫做見真。而《大智度論》說,慧眼就能夠看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破相空理」,把相破了,顯出真空來了。這個空理他能見。所以這個「見」,就不一定是用眼睛看見的那個「見」,就是以心眼見,也是見。及見真空,這不是一個有形象的(東西),實際是了了見。「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所以見空是這樣子,你是真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可是沒見到什麼;你沒見到什麼,你真的清清楚楚地看見了,這個「見」字要這麼體會。所以底下就說,為了實相,所以你就要求慧眼。你得了慧眼,這慧眼是平等法了,你不見眾生有生有滅、有一有異,你就離開了一切執著,你就不受一切法,這一切都無所謂分別,你也就無所謂「簡擇」,你也就不受一切法。底下一句很重要,「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所以這個佛法之殊勝,就在於(智慧)隨時都能流露出來。什麼叫慧眼?這前頭都好懂,能見真空,不見一切眾生,不受一切法,而且這個智慧本身自內就滅。《思益經》問:「慧眼為見何法?」慧眼是要見什麼呀?答言:「若有所見,不名慧眼」,你見到一個什麼東西,就不叫做慧眼了;「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是這樣?「有為法皆虛妄分別」,為什麼不見有為法?因為有為法都是虛妄分別,我不見這個虛妄。「無虛妄分別,是名慧眼」,不見有為法,無虛妄分別,才名慧眼;「無為法空無所有」,既然無為,就無所有,就空,這過於眼道的事情,不是眼睛所能及的了,所以慧眼也不見無為法。這兩段關於慧眼的解釋很殊勝。

黃檗的《傳心法要》是一部好書,那是一部成佛的書,大家都應當注意。到了最後他就說無分別智,如金剛王寶劍。有人就問他:「怎乃有寶劍在?」你說你什麼什麼,還是你就是有這無分別智,就如金剛王寶劍,你不是還有個「金剛王寶劍」嗎?這一問很厲害。黃檗答:「劍自斷劍,智自害智」,這個劍,自己斷自己,這個智慧,自己消滅自己。就是這兒的「智慧自內滅」。

(學佛)跟這些個道理違背,那你這就不叫佛法了,你是跟佛法唱對台戲。你要知道佛經語深,對這些(經文)要有很深體會。所謂「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抓一句對頭的話,就要依此來執著地去做,那這一句話就是萬劫的拴個驢的橛子。所以不見一法當情啊,是一法不立啊。那麼你這個念佛,你這不就是有了一法了嗎?念佛它妙就妙在這兒,它就是「念即無念」。你真誠懇了之後,這個念本身就無念了。所以一上來還是有心在那兒念,慢慢的,自然而然地,有的時候就會出現暗合道妙的情況。常常暗合道妙,決定往生啊!你再高明一點,你常暗合道妙,你也就可能明合道妙了。明合道妙,你就是「帶角虎」了,你就是「現在為人師,當來作佛祖」了!所以像這個地方說「智慧自內滅」、「金剛王寶劍自斷劍」、「智自害智」,一般人怎麼下手?連理解都不容易理解。但是,你叫他念佛他會,所以這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就(體現)在這兒。實際這都是一個道理,阿彌陀佛這個法就是一個特殊的方便,使愚夫愚婦(依教)奉行,也能夠暗合這個極深的、極玄妙的道理。教了一個法,他去修,這有什麼不容易?但是妙在它還叫你能暗合。這「無住生心」要到地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賢」,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你凡夫怎麼「無住生心」?過去六祖聽兩次(金剛經),第一次聽就超過神秀,第二次就是成天人師,得衣缽。「無住生心」好是好,你怎麼辦(得到)呢?念佛的人,萬緣放下,就是無所住;一念單提,就是要生其心。你真的要做到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你不就是無住生心嗎?你就暗合道妙了嘛!所以這是「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一般的修持是明合道妙,正入無生,難啊!所以(念佛)是個方便,能夠普度一切。所以「智慧自內滅」跟「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這是「慧眼」(的作用)。而有所見就不叫「慧眼」啦。所以說有很多人還抬扛,你說「我對」,我說「你不對」,這恐怕都不是「慧眼」,這還是「吵架眼」。「智慧內自滅」,也正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他自內就滅了,還有什麼叫做智啊?所以講轉八識成四智的是法相宗。到了深的般若,無智了,也沒有得了,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眼具足】底下是「佛眼」。「佛眼具足」,就是一切眼的功能,佛眼都有,這稱為具足。憬興說,「一切種智為體」,佛有一切種智;「無法不照」,所以說具足,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法華文句》說:「佛眼圓通,本勝兼劣」,佛眼本來就勝,而且前四種比佛眼差的眼睛(的能力),佛眼也兼備,五個都有,所以叫做佛眼。四眼都入了佛眼,就都叫做佛眼了。所以圓人就是法法都圓,小、始、終、頓全成了圓法,就無法不圓。到了佛這(五眼)都成了佛眼了。佛眼本來就是無上殊勝,所以叫做「本勝」。但是也「兼劣」,「劣」就指其餘四眼。「本勝」指什麼呢?就是能夠見佛性。所以印度那麼些大德遍山,沒有人說過這個話啊:「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宗教界也沒有說過。前兩天來了兩個回教的阿訇,他們到阿拉伯去參聖。後來到了上海。上海的李正友介紹他們兩個來我這。一來馬上就提問題請教,他們看了很多佛經,問了好幾個問題。後來那個老的,他問我什麼是「妙有真空」,我給他們講。他們一邊聽一邊稱讚,他們是發自內心地點頭,說佛法就是好。所以佛法不可思議。這個本勝兼劣,就是佛眼的作用,能夠照真達俗。回教的宗教性色彩最濃了,界限最明了,所以佛教徒都(被他們)稱為異教徒,(他們認為)殺了異教徒就可以上天。但(現在)他們也能認識佛教,稱讚佛教。也有人說,佛就不是肉身了,怎麼會有肉眼呢?這是《大智度論》說的,說這個慧眼、法眼、佛眼當然是殊勝,但不是見眾生的法。欲見眾生,是要用肉眼。而要化度眾生,就現出了有相的佛,所以也兼肉眼。

【覺了法性】底下就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就是剛剛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有佛提得出,別的宗教提不出來。一切宗教徒,一切眾生,他們也有佛性。雖然信了回教,他們也要來請問佛法。所以這一段是從「究竟密藏」開始,到最後這一句是「覺了法性」。憬興的話,能跟佛的種智、一切種智相應,能夠覺了中道第一義諦,即空即假,勝義諦,這個叫做「覺了法性」。

底下這個設了一問,別的經裡頭,這個慧眼跟法眼的次序(和本經不同)。像《金剛經》,就是跟我們這個不一樣。我們(這個經)慧眼排第四,法眼是第三,《金剛經》,還有一兩種別的經是倒過來,有這兩種類型。為什麼有兩種類型呢?一種解釋就是說,法眼跟天眼跟肉眼所見的,都是俗諦。法眼也見眾生,他還是沒有離開眾生的心念,什麼都跟他相合,這都是些世諦,俗諦。所以這個慧眼它見真,見了佛性,見了真空。真就比俗好嘛,所以這個慧眼應當排在後頭,就是我們這個排列的解釋。另外一種排列呢,就是你先需要了達真空,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有的經,像《金剛經》就把慧眼擱在前頭,就是因為你要先見了真空,你才能夠度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後。《華嚴演義鈔》說:「為道養生,先修肉眼」,要求眾生要修肉眼;肉眼只看得很粗,不能見細,就修天眼;而天眼只看見種種的形色,不能見真境,所以修慧眼;慧眼是見了理,不能見事,所以就修法眼;法眼還沒有圓滿,故修佛眼。所以這種說法跟前說是一致的,他這個慧眼是在前的。因為他認為達真方能導俗,本經就認為真諦超勝於俗諦,所以慧眼作為第四。所以這個地方其實沒有必須分出哪一個好,用不著。

本經這一段從「究竟明了,諸佛密藏」,到最後「覺了法性」,意思很深刻。我們必須要明了佛的密藏,就好像我們「探水得源」。研究一個問題,你找到他的「源流」了,找到他的根本了。「尋枝得本」,你這個樹枝的本是在哪裡呀?你得到了根本就不愁枝末了,枝末就必然會得到的。古云:「得其一,萬事畢。」得其本就不愁末啊。所以「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體」,明白佛的密藏,他就自然就會調伏諸根。剛才說的,黃檗的話,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來者俱斬。不管什麼來了,佛來了就斬佛,魔來斬魔。自個兒也不存,劍也不是劍了,劍自己也斷了自己了,所以就善於調伏,身心就和順,就深入正慧。身心也調了,正慧也分明,所以煩惱的余習就不斷而斷了。這是志願無上,要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所以讓七覺、八聖道成為自己的履踐。佛的五眼也就成為自己所修習的內容;「照真達俗」,我們都要照真達俗,要明白真,還要了達俗。自覺覺他,從容中道,精進不已,那麼就可以明了本具的佛眼。徹底知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那麼這就覺了法性了。一切妙德,無不從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也沒有不流回這個海的。所以這一段的修持也說明這一點,從明了諸佛密藏出發到最後還是覺了法性。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底下就「辯才總持」,「辯才」就是說法之才,所謂「智慧辯才」。說法是很難啊,我們去說就總是容易有所偏差。從「辯才總持」到「遠離顛倒」這一大段,是說極樂世界菩薩的這個慧辯的功德。「辯才總持」是(出自)宋譯,在魏譯裡頭稱為「具諸辯才」,所以「辯才總持」可以作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呢,「總持」就是魏譯「具諸」的意思。再有一個意思就是,總持是總持陀羅尼,總持一切,這些菩薩都得了辯才的陀羅尼。得了陀羅尼他就是永遠不會退失,自在無礙。所以他這個辯才是一切無礙。這個「辯才無礙」可以分為「四無礙」。《涅槃經》說「四無礙」,第一是「法無礙」,說一切法都無有障礙,沒有一個地方(與佛法)有牴觸;「義無礙」,義理上無有礙,沒有障礙;「辭無礙」,有的時候,言說表達不了了,但是這個辭無礙的人可以用譬喻來作一些說明;「樂說無礙」,從沒有說「我疲倦了,我不高興說了」,這叫四無礙。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就是差別智。剛才我們說的「知真達本」,這是根本智。所謂是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所以就要從根本智入差別智;「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個是差別智,也可以說是權智。要善於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歡的東西,隨他的根器,隨他之所宜,很善巧地跟他說法,這樣才能契他的機。

【所言誠諦,深入義味】「所言誠諦」,所說的話非常誠懇,非常真實,「諦」是真實。因為你明了根本智,所以說你契了實相的理,你就有真實的智慧,所以你真實。而且你現在又有差別智,你了知他的根機,你可以隨他的機而說法,所以聽的人就覺得「深入義味」,他覺得又有意思,又有趣味。又有意思就是說有內容,他又有趣味,就是對他的機。你所說的都是些低級、庸俗(的內容),他(感覺)很有趣味,但是你這不叫說法,你這叫做「綺語」。

【度諸有情,演說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度諸有情」,聞法就得益啊;「演說正法」,因為契理,所以說的法都是正法。如是正法,是什麼樣呢?正法就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所以現在還有很多外道還是拿著這個練功的心來學佛,都是有相有為,那不是佛法。《淨影疏》說:「諸法悉空,名為無相。」無相與空就跟「眼」和「目」兩個字一樣,意思是一回事。無相跟空,寫出來不是一個字,意思是一樣的。因為諸法是空,所以叫做「無相」,無相無為。《涅槃經》裡,這個「無相」說了十個,沒有「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男、女的相都沒有,所以稱為「無相」;「無為」,沒有因緣造作,所以就無為。不是靠一些條件,有計畫地在那兒安排,在那兒造作,所以稱為「無為」。無為也通於無作;「無縛無脫」,沒有誰捆住你,也沒什麼叫解脫。有人對祖師說:「我業障很深,我希望得到解脫。」祖師說:「誰捆你了?」聽這話的人當時就悟了;「無縛無脫」,世間以無明煩惱叫做「縛」,你斷「縛」,顯了真,這叫「脫」,但不知道無明跟法性是一體。無明實性即佛性,所以無明跟法性本來是一體。法性就像水,無明像冰。水就無礙,到哪兒都能適應。冰就有礙,到哪兒都不適應。冰跟水不是一個相,可是這本體都是氫二氧,沒有兩樣,所以無明這個冰全體就是法性的水。所以說無明跟法性沒有分別,所以既然冰跟水是一樣,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叫做「縛」,什麼叫做「脫」。

【無諸分別,遠離顛倒】「無諸分別」,沒有種種分別,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妄想就是分別,你著在上頭就是執著了,就不能證得了。法界本來的實際的理體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說不二法門,是平等的,他沒有差別的,所以叫做「如」。「諸法皆如」,一切都「如」,所以稱為「如如」。根據《大乘義章》的話:「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大家都「如」,所以就稱為「如如」了。「如非虛妄」,「如」是實際的本體,所以不是虛妄,所以就稱之為真如,是真諦。這都是名相,總之是表真實平等、非虛妄之法。《文殊般若經》說:「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金剛經》也有這話,「一切法皆是佛法」,這跟「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堅固」都是一脈相傳的。你聽了這個法,你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你不害怕,也不懷疑,能夠如是堅持,你很快就成佛。文殊就給大家授記了。《大寶積經》說:「乃至諸法本性與佛性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所以諸法就是佛法。就好像有各種各樣的冰,但本性跟水一樣。現在哈爾濱,把那冰作成千奇百狀,但實際它就是氫二氧,所以是「一如」。雖是一如,然而有千奇百樣,就是這樣。所以如果能夠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少了好些分別、鬥爭、區別、愛憎、取捨。這愛憎取捨就是毛病。「遠離顛倒」,這樣的話,沒有分別就遠離了顛倒了。

【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極樂世界(眾生)遍游十方佛國去供養去聽法。他知道一切皆無,沒有顛倒。對於在極樂世界所得的受用也(無所)攝取,不想要什麼了。遍游十方的佛剎,他也「無愛無厭」,沒有所喜愛和討厭。所以說你們不要把往生的這個願——欣仰極樂,厭離娑婆的這個「厭」字當作「討厭」啊!當作「討厭」講就錯了。往生之後,還有很多人「擐大甲冑」,還要再來嘛。不是說「這種地方真討厭,我再也不來了」,不是這種情緒。這個「厭離」就是說我們對於娑婆世界沒有留戀,沒有一件事情我們捨不得。音樂太好聽了,跳舞太好看了,或者是什麼燒鴨子好吃了,我們還想再吃一點兒,還想再享受一點兒,這就叫留戀。你留戀娑婆,你就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了!但這不是討厭。對於(娑婆世界)起了一種討厭心,再也不來了,那就不對了,要平等普度。我們要知道,我們所接近的這些人,不管是好是壞,都結了很深的緣。這些有緣眾生你不度,度誰呀?

【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金剛三昧經》:「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入道有很多條路,但是(扼要)地說,不出兩種,一種是理入,一種是行入。一種從本體來入這個道的門,一種是從實行入。行入有四,其中第三為「無所求心」。「世人長迷」,世人就是迷,處處都貪求,我要求這、要求那,求利養、求名聞。有的人只知道我要求利是不好,不知道求名聞,讓人家恭敬,讓人家都知道我,這跟那個求利、求黃金美鈔是一樣的事情,一點也不高。所以這名聞利養,我們要警惕,名聞還在利養的上頭。所以不貪財了是不錯了,但是你還在求名聞,你跟那個貪財的人沒有多少分別。智者悟到了真諦,他就安心、無為。他住於這一切法,「寂然」是本來無所有,本來寂滅。而且「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在這個地方上真正地安心了。我們沒有法子來形容這種安,他超過一切世間了。他無所為了,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他還「為」什麼?無所為啊!萬有皆空,無所希求,真正地無求。這個叫做無所求行,這是《金剛三昧經》裡頭的。所以我們這兒的「無希求想」,對於一切佛剎無愛無厭,也沒有愛,也沒有討厭,也沒有「希求想」,就是無所求行。可是還有「無不希求想」,就是對於「不希求」也沒有,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無求。「無希求」是無為,「無不希求」是不住無為。所以禪宗的話,「有佛處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在那兒呆著;那麼無佛處怎麼辦?「無佛處急走過。」所以禪宗,他這個不給你留一點點叫你執著之處。所以我們淨土宗,先不要求你離相,你就先執著吧,你先念起來,然後暗合道妙。這個地方是講極樂世界的菩薩修持了,他這個境界就不是我們這個境界了。他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而你說就是我不要有為,我就要無為。這是什麼?這不就是求了嗎?你不就有愛有厭了嗎?愛無為,厭有為。所以我們現在不著有為,到了無為也不住在無為上,這才契入中道,這個時候就叫理入了。先不要去希求,這是行入,到了亦無希求,也無不希求,從容中道,這是理入了。

【亦無彼我違怨之想】由於平等,所以就沒有彼我違順之想、人我是非。彼我就是人我。人和人之間好多意見,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對方非。而他都沒有這些問題。違順,同意我的時候是順;和我相違,就是跟我結怨。他就沒有這些「彼我違怨之想。」

【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何以故?因為「彼諸菩薩,於一切有情,有大慈悲利益心故」。這一切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大利益之心。他要舍離一切執著,他已經成就了無量功德。他是以無礙的智慧,「解法如如」。引一句《會疏》的話:「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淨影疏》說如如就是解法如如,就說明這些大士的理解。這個「如如」呢,是《楞伽經》所說的五法之一。《楞伽經》的「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是法相宗的最寶貴的東西。五法是什麼呢?就是相,一些現的現象,相。第二是名,名是名相。第三是分別,有的就譯成妄想。第四是正智,正智就是包括了無漏心的妄想,並不完全是智慧,但是他裡頭有無漏心。真正修行人,在這時候能出現無漏心,但是還是有妄想。還沒有證果以前,雖然他有的時候還沒有離開妄想,但是這裡頭也有無漏的氣分,或者有無漏的成分,這就叫正智。要沒有這個過程,他怎麼能從妄想一下子跳到真如,到如如?那只有禪宗,就只有兩個台步,迷則眾生,悟就是佛,一下子妄想頓然斷了,他是頓然斷的。我們用別的方法修,是讓你這個意根,枯萎了,不起作用了。禪宗是「嘣」,折斷,所以他這又是「教外別傳」,又是一條路子。所以我們就從正智而如如。這個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這個是《淨影疏》的解釋。那麼彼此都如,都不一不異,所以他就沒有彼我違順之想了。能平等普度了,也就沒有執著了,他這不也成就一切功德了嗎?

【善知集滅音聲方便】「善知集滅音聲方便」,這個「集滅音聲」,「集」是指著四諦法中的集諦,「滅」是滅諦,苦集滅道嘛。集諦裡頭就包括了苦,滅裡頭就包括了道,所以他說了「集滅」兩個字,實際代表了四諦法。這個四諦的教就稱為「音聲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呢,就是善知四諦法的這個內容和他度生的方便。善知,就是對於教理解了。那麼集善的教叫做集音聲,滅惡之教叫做滅音聲,這個音聲就是指著一些教裡頭的教言。所以「集滅音聲方便」,音聲就作為教言。菩薩對於這個都能夠了解,而且善知,巧知,叫做方便,所以「善知集滅音聲方便」。

【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不喜歡世間這些個談話,樂在正論。所以平常談話,有的時候真是「開口見心」,一個人說幾句話,這個人什麼水平也就可以知道了。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最後一段,「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維摩詰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會疏》說:「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般若的殊勝的智慧,就可以證到一切都寂滅了。觀世音菩薩就證到「生滅即滅,寂滅現前」,證到寂滅了,證到平等了,跟佛、跟眾生都齊了。所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這個空就是不可得,沒有實性,但是不是斷滅的空;「生身煩惱,二餘俱盡」,上頭這個「生身」就指著分段生死的這個肉身,還有變易生死的身。那麼這個(生身)有餘習,煩惱也有餘習。這兩種余習都除盡了,這一切有漏的果德也都斷盡了,所以叫做「二餘俱盡」。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於三界中平等勤修」,在色界、欲界、無色界中平等勤修,究竟通達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圓最頓的教法,就稱為一乘法。《法華》、《涅槃》,就是一乘法。《法華》裡作個譬喻,父親把孩子騙出來後,他沒有給「牛車」,也沒有給「羊車」、「鹿車」,通通給了「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表示佛乘。《法華》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到究竟,十方國土都是一乘法,惟除佛慈悲,看見眾生根器實在不夠,方便而說成三乘。若論實際的,都是一乘法。所以在《法華》中佛就說阿羅漢是化城,就是化出來讓你休息一下,所以實際說來是沒有三乘法,還是一乘法,它是化城嘛。佛法雖然是有很多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又好像很多乘,而實際是沒有兩樣的,最後都是要大家證到涅槃三德,所以「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對於這樣的「一乘」,你能夠窮盡,你沒有什麼不懂,沒有什麼沒「了」,就叫做「究竟」,「究竟一乘」就是這樣講。極樂世界大菩薩,悲誓宏深,雖然是在極樂世界,可是還是示現在三界之中,所以「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習,最後就究竟了達實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涅槃的彼岸,故云「至於彼岸」。

【決斷疑網】「決斷疑網」也有兩個解釋。《淨影疏》說是「除妄顯真」了,你妄除了,真當然就顯現了,還有什麼疑?這叫做「斷疑網」,《會疏》也是這麼解釋。《嘉祥疏》就不同了,「決斷疑網」者,是能斷眾生疑,就是說這些菩薩能夠讓別的眾生斷疑。其實這兩個沒有什麼差別。你要是能夠給眾生斷疑,他自身必定也無疑了,也包括那一種;自身既能斷疑了,那麼智慧也就出來了,也就會給別人斷疑,所以這兩個都是各人說了一半,我們把他們(意思)合起來就完了。

【證無所得】「證無所得」,最後證什麼?證「無所得」啊!也就是《心經》的「以無所得故……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底下說得很好,《涅槃經》的話,「無所得者,則名為慧」,無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我想這個話大家都應該作為座右銘。一旦你覺得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現前了。底下再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圓覺經》說,說自己證了,自己悟了,都是人我四相,「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所以無所得就名為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維摩詰經慧遠疏》就說:「菩薩破去情相」,離開情執,破相,達到了、證到了無得之處,名為無所得。本經說證無所得,就是到了無得之處了。

【以方便智,增長了知】「以方便智」,方便智就是權智,就是了達於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權智跟實智是相對的,你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叫做如來的實智。了達諸法的差別,這叫如來的權智,都是如來的大智慧。密教裡頭把蓮花那個八瓣代表權智,蓮花中間那個心代表實智。「增長了知」,就是形容它這個蓮花一開,那個蓮花中那個瓣不就是都開開了嗎?就大了,這個就是所謂了知。這個蓮花開了就代表這個方便智在增長了。蓮花在開的時候不就顯出那個花台來嗎?那個花台就表示根本智,是實智。所以這也啟發我們,以方便智的開明,又回過頭來,使得我們的心源可以徹底地顯露。這個就是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的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我就增加了方便了,這個方便越用越熟,而且實智也(日益顯現)。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權智實智都明了,這個神通就自然出現了。而且一切妙德都圓滿,就入於實相,證無所得,而無所得就得一乘道,無得故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心經》講了無所得,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以為無就是斷滅的無,但是當你有所得的時候,你絕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行)難就難在這兒。你真正證到無所得了,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還在有所求、有所得的時候,你所得的一切,那是無明,那不是正智。「不由他悟」,這個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我們這個「不由他悟」用的是唐譯本的話。「不由他悟」,這個更明顯一點。魏譯本是「慧由心出」,這個智慧,真實的智慧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淨影疏》說「真解發於中」,這個叫做「慧從心出」。都是同一個意思。他解這個「慧由心出」,就等於解釋了我們「不由他悟」,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所以望西在《無量壽經疏》說,疑網既然斷了,「實理忽證」,這個「忽」字用得多好!是不由你思議的,不由你安排的,忽然觸著、碰著!所以古人(的著述)一個字都不能放過,是「忽然」證了!你能證的智慧,不是從他生,所以不由他悟。所以用他這個話來解釋這個「不由他悟」,這更好,不是從他生,必定從你自心出來的。所以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什麼是門?眼睛是門,耳朵是門,這都是門。從這些(地方)進來,你看來的、聽來的,從外邊來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寶,你自家的珍寶要從你自心出來。所謂「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得一乘道就是這樣得,能證這一乘道的智慧,必然是從自心出,絕不從他處生,所以不由他悟。所以這是無師智、自然智,這些不從他得。總之就是朗然大悟,證入實相,在這個時候,忽然就得了,無師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齊顯。悟是由於自心,不是從外面得到的。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六祖答覆人的話說:「密在汝邊。」你要問我密,密在你那邊,都是開顯這個(道理)。所以諸佛密藏,你本來具足,悟了就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也願我們早早晚晚都得一乘道,但是絕不由他悟,都是每位你們自心的朗現。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其心正直,善巧決定。論法無厭,求法不倦。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淳淨溫和,寂定明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引導群生,舍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摧伏一切魔軍,尊重奉事諸佛。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常為諸佛所共稱讚。究竟菩薩諸波羅密,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行遍道場,遠二乘境。阿難:我今略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真實功德,悉皆如是。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真實功德》品。極樂世界這些菩薩所做的功德是真實功德,我們要注意「真實」這兩個字。《壽樂無極》這一品所採用的文句,不是常見的魏譯本,魏譯裡頭沒有,是古譯本裡頭漢譯、吳譯所有的內容。所以這個內容,很多人雖然是修淨土宗,但沒有見過,不要說是去註解、去研究了。所以今天這個內容非常突出,也非常重要。這個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著的人就不會很多了,往往都是如此。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眾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本品)一上來就打了很多譬喻,說明極樂大士的功德智慧深廣,就如大海。菩提是覺悟,覺悟的高和廣大就像須彌山。用大海,用須彌等等作譬喻,來描述極樂世界這些大菩薩的功德莊嚴。

【其心正直】從「其心正直」起到「遊戲神通」這裡頭一大段,是說明極樂世界菩薩自覺覺他、弘法利生的真實功德。我們當信佛經語深啊!有的時候,我們看到這個經書,也就把世間的所謂的「正直」的(意思等同於)極樂世界人的「正直」了,那麼往往就把很深的法當作很淺的內容體會了,這個體會就有點辜負經文了。「正直」這兩個字,正就是不邪,直就是不曲,這是這兩個字的含義。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正直」呢?可以舉《法華經》裡頭的話為例:「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說在一切諸菩薩裡頭,他就用正直的這個態度,而舍掉了以前那些方便之道,而採用正直之說了。正直之說是說什麼呢?「但說無上道」啊!「但說」就是只說,「只」,只有;「唯」,唯獨,「但說」是這個意思。唯獨說如來的無上道啊!所以世尊說了《華嚴》以後,大家都不懂,而梵天勸請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權法,所以佛就說了小乘,方等等等。好多都是權說,權巧方便之說。到了最後呢,就舍掉這些方便,而「正直」了,說無上道。所以「正直」的含義很深。

《法華文句》就解釋了這幾句經文。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看一點好的註解。看不好的註解還不如只看經文了,但是如果有好的註解的話,那確實是莫大的幫助。經是「定藏」,是體;這些註解屬於論藏,他是「慧藏」,屬於慧。要用「慧」來顯明這個「體」,不然,這個凡夫心,很難去如實地體解、如實地領會。這個解釋就是說,五乘之法都是彎曲的,都是一種方便、權宜,不是直,這個解釋就深入了。「五乘法」有好多種說法,在《法華文句》中,他就分人乘、天乘。也有把這兩個合起一塊兒的,反正大意是不差,但是這個分類,不同的書,不同的註解,往往有不同。人是一乘,天是一乘,聲聞是一乘,緣覺是一乘,菩薩是一乘,稱為五乘。我們常常說三乘法,因為在我們中國的佛教裡頭,就不大談人、天之乘了。因為人、天兩乘的這些法,從古到今,在咱們中國說得很詳細了,也很深入了。孔子之道是人乘到天乘,老子之道是天乘兼人乘,這兩方面把人天兩乘的法說得很夠了,所以就沒有再藉助於印度的。所以我們在翻譯經典方面就比較少一點了,只說三乘,實際是「五乘」。講這個「五乘之法」,這是佛委曲了,遷就大家的水平。所以說法人常常很委曲啊,不能暢所欲談啊!所以(祖師)有這話:「老僧若一向依本分接人,堂前草深一丈。」我如果一向就是拿本分話來接引一切來人的話,我堂前的草要長一丈深啊,誰也不來啦!所以大家知道,往返於善知識家門,你是聽了很多法,可有的時候你們沒有聽到他的心裡話。為什麼如此?這沒有辦法,他真要說了本分話,大家就不來了!所以這個「曲」也是不得已,也是不可少的。但是一直這麼「曲」,那還有什麼意思啊?所以到了《法華》,就舍方便,說正直之法了。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五千弟子,一直追隨佛多少年,還是不能聽,要退席啊!你想想,一個會場上,五千人退席,是多大的騷動。世尊說,「退亦佳矣」,退了也好嘛!就是說有些法,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這個很自然。所以五乘之法都是佛委曲之說,是種方便說,不是佛的直說,佛的本心所要說的話不是這些!

「通、別」,《法華》判教,判為四教,把整個佛法判為四個種類,就是「藏、通、別、圓」。「藏」是小乘法,「通」是通於小乘和大乘的法,「別」是單純的大乘法,「圓」就是圓教了。在這裡「通、別」就指著通教、別教,那藏教就不用說了,藏教是小乘法。後頭通教和別教,通是通於大乘、小乘的,別教是專說大乘法的。這些法都是傍、偏,不圓。「傍」是射箭打中了靶子了,還沒有中紅心,不是「正」,圓教才是「正」;「今皆舍彼偏曲」,把這些個偏的、不圓的、彎曲的、不正的都舍掉;「但說正直一道」,但說正直的法。「正直一道」是什麼?就是《法華》所說的一乘法。《法華》打了個火宅的譬喻,說這個老父、大富長者的這些孩子貪玩,在著了火房子裡不肯出來了,就要全燒死了。他騙孩子說:「你們快出來,外頭有羊車、有鹿車,有牛車,你們出來得到這些車,好玩極了。」小孩們聽見外頭有車,就都跑出來了。跑出來之後,房子燒了,他們都沒有遇難。那麼父親就給他們一人一輛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遠遠超過那三乘的車子。所以這就是權法、實法的譬喻。

所以大家覺得《法華》好懂,實際是很不好懂。要是好懂的話,為什麼五千大弟子退席呀?現在就是「但說正直一道」,所以說正直者,其心正直,就是說極樂世界都是離開了偏、曲的這種教導。佛心中所思惟的,自己所受用的,都是一乘教的圓教的方法。那《法華》就方廣平正,其疾如風,大白牛車,這像風那麼快,一乘法就是殊勝啊!這段說明彼土菩薩的心都是契於《法華》圓教所說的大白牛車之法,一乘教。

【善巧決定】「善巧決定」,《佛地論》說:「稱順機宜,故名善巧。」他的所說順乎這個「機」。我們說法,要「契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運。所以有的時候,某一宗大盛,又有時候別的來代替。這(取決於那個時代)的時機,眾生的根機。所以你所說的法,和聽的人的根器是適當的,跟這個時代是適當的,跟這個法運是合宜的,這叫「稱順機宜」。所以要善巧啊!你就蠻說,聽得他很厭惡,很反感,他還要罵兩句,就逼著他毀謗佛法,你還說我有弘法的功德,那不行啊!那是你做錯了,做反了,所以要善巧嘛。所以《文句》中又說,「顯善權方便」,顯出善於行權,行方便;「明觀行精微」,表明了觀行的精和微。所以上一句「顯善權方便」,這個是覺他。我能夠善於行權,善於方便,善於覺察他現在宜於聽某種的法,應該用哪一些譬喻等等,來指點他,這個就是利他方面所需要的;「觀機逗教」,就是引發他的善根,引發他的疑問。所以禪宗(公案)里常常有些很怪的問題,底下再一句,他就開悟了。這個就是把他的根本疑情給逗出來。現在這樣說法的人就太少太少了。

下一句呢,觀行就「善入精微」,這個是自覺。因為只有自覺才能覺他,這一點大家必須要知道。最近我這裡來往的客人很多,幾乎是每個禮拜都有這麼一批兩批跑來。有的人也(發了)很好的心,他們從台灣來、從美國來,到處參訪。他們提出一個問題,說發現中國有很多和尚很可憐,不知道怎麼能幫助他們啊?現在確實是有這個情況,所以才需要辦佛學院嘛。所以國際友人一見面一談,就發現這個問題,人家很著急,他的意思就是說,是不是弄些錢來,弄些經書來。我說最好的辦法是你們每個人好好去修持,好好地「自覺」,你不自覺你不能覺他。這話也很難懂,在美國自覺,跟咱們中國和尚有什麼關係呀?就有關係嘛,地球就是一個嘛,小得很!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要這麼樣「自覺」,善入精微,你才能夠方便地去利他,才能夠隨機應緣,才能夠善巧。什麼叫覺悟啊?你睡著了在做夢,咱們現在都在夢中。你睡醒了,夢中這一切就如夢幻泡影。夢中明明就是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剛才夢裡這一些個金銀財寶也沒有了,讓你害怕的老虎正在咬著我,老虎也沒有了,覺了就沒有了嘛。你看見大家都在作很可怕的夢,很可憐,你要把他叫醒。這個叫醒的人,自個兒還正在做夢,他能叫醒別人嗎?他不還在睡大覺嘛?所以你自個兒必須是醒了,你才能叫醒旁人嘛!這種道理是非常清楚!所以有很多人自個兒還在糊塗,就想說怎麼說法度眾生,怎麼怎麼樣,實際上是瞎忙。你自個兒還不明白,怎麼能使別人明白啊;自個兒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為了覺他,先要自覺。而單純為了自覺,就是阿羅漢,焦芽敗種。但是你真要行菩薩道,你要自覺,這個自覺是為利他而自覺的,這就很殊勝了。

「決定」,就是固定了,不會改變的,叫做決定。決定就指的是真實不變的。而在善巧之中,就是隨緣、隨機決定。所以這就是隨緣中有不變的,不變才能隨緣。善巧而決定,是真實不變。也就是我隨緣所施的善巧,也都是真實。所以世尊說了三乘的法,十方佛還是讚嘆嘛,都是真實嘛。但是世尊自個兒說,這個是權說,阿羅漢是化城,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圓融。《法華》說了這個火宅喻,說了要給三種車,小孩子(從火宅)出來了,就得救了,這得救是真實。三種車沒有給他,但是給他更好的大白牛車,這就是決定,這是有真實之利。他這種真實之本際、真實的智慧所演出的一些權說,也同樣的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善巧決定。同時這裡頭還有隨緣而不變、不變可以隨緣這兩方面的意思。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論法無厭,求法不倦」,現在有一些人就說,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什麼都不管了,這樣來問我(這樣做好不好),我說:「這很好嘛,你(這麼做)能成功啊。」後來我才知道,問話的這個人,他說什麼都不管了,是法上他不管了,世間的事他樣樣管,沒有一樣不管的,那就不行。法上你不管了,我就念一句阿彌陀,世間的事情,功名富貴,什麼什麼的樣樣都要管。這個鄰居稍微有點什麼東西擺得不合適,就要吵架,居士林里一個很有修為的老(居士),就為這個就氣死了。你什麼都不管,你就全不管,你一念單提,這個才有希望。所以現在還有人這麼問我,我就要給他作解釋了,不能給他肯定了。所以這裡這些菩薩「論法無厭」,覺他,跟大家討論,無有厭倦的時候,(不會說)我膩了,我要休息了,我不願意跟你說了。孔子也是誨人不倦嘛,也是教導別人,沒有厭倦的時候,都是為利他;「求法不倦」,還要去求法。這是說自覺。自覺和覺他並重。

【戒若琉璃,內外明潔。其所言說,令眾悅服】「戒若琉璃」,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所以要奉持戒律,明淨清潔,以自莊嚴。持戒跟琉璃一樣那麼乾淨;「內外明潔」,「內」指著心,「外」指著威儀,表現於外的,表里一如了,所以他說的話,大家心悅誠服;「其所言說,令眾悅服」,大家聽了很高興,很佩服。

【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破痴暗】「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會疏》就解釋了,「法音高響,猶如鼓聲」,說話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振動大家,猶如鼓的聲音;「威德摧邪,猶如勝幢」,他的威德使得邪魔外道自然心服。猶如得勝所建立的幢,這個幢是作譬喻。建立一個幢,是印度當時打仗勝利時候的一種表現。所以法幢是在法上取得勝利的時候的一種形式。「慧日」,空慧的、智慧的光明像太陽一樣,照破一切迷惑。「曜慧日」就是菩薩的智慧照破眾生的黑暗,使得群迷能夠覺醒。

「破痴闇」,「痴闇」指著是什麼呢?就是指的無明。《華嚴經》說:「如來智慧無邊緣,一切世間莫能測,永滅眾生痴暗心」,這個佛的智慧能夠永遠消除眾生的愚痴和「闇」,「闇」是無明。所以佛的智慧,一切世間莫能測。眾生的這種痴闇,是極其嚴重的。就拿我們來說,我們也都十分地不容易。人身難得,都已得了,就不說了。佛法難聞,佛法難信,大家起碼是聞了、是信了,這都是甚為稀有。這個也不能都歸功於自己,說自己有這個根器,這都還是如來的智慧之功。因為如來的智慧之功,使我們今天聽到佛的言教,這些文字般若,使我們還能夠破自己的痴暗。所以我們要感佛恩!

【淳淨溫和】再底下,「淳淨溫和,寂定明察」,「淳」是純潔,「淨」是清潔,很乾淨。這個「淳淨」指內心的清湛離塵,像水一樣湛清,一點髒東西都沒有,這是淳淨的含義。「溫」者是溫良,我們讚嘆孔夫子是「溫、良、恭、儉、讓」。「和」,儒家也有很好的解釋啊,「發而自然中節,之謂和」,事情發生之後,自然中於節度,這叫做和。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咱們中國這個「和」字道理很深。「中和」這兩個字,你能夠致力於此,天地就是以此而定位,萬物以此而生育。所以這個裡頭,「淳淨溫和」指著儀表溫和。剛才要照我的那個解釋,也可以解釋為內心了。總之內外都是清湛,都是自然中節,自然合乎戒律、法度。

【寂定明察】「寂定明察」,這些話都有很深很深的含義。「寂」,常寂光的寂,寂滅為樂;「定」,戒定慧的定。所以入大寂定,就指的是入大涅槃。所以這個是實際的理體,理的本體。所以「寂定」兩個字代表的是本體;「明察」,就是智慧的照用,照見五蘊皆空。《宗鏡錄》就是這樣的一個宗旨: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照見一切,了了分明,秋毫不爽,一點錯沒有,所以叫做「明察」。所以寂定明察擱在一起,就是寂而常照,在寂裡面去照。不是一般的定,一「寂」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這種定就不是大乘的定的境界了。

【為大導師】底下「寂定明察,為大導師」,這些大士是大導師。什麼叫導師呢?《淨影疏》說:「以慧開人,名為導師。」拿智慧來開導人,使人開解、開悟,這個人叫做導師。《會疏》說:「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你能給迷了路的人指出正路,你是導師。所以這個很具體,不是說是在課堂上講講,就算導師,這個不行。你只是能講幾句經文,那不是導師,那教員而已。那麼,什麼叫大導師呢?極樂這些大士是大導師,他們都是德遵普賢。在咱們這個經第二品,來的這一切大菩薩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這種最極圓、極頓的法,來普利九界,六道是六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就九界了,能普利九界的一切眾生,在菩薩中也是導師,所以稱為大導師了。這些極樂大士,他為什麼能稱為大導師?(因為)寂定明察,寂而常照,有體有用。

【調伏自他】「調伏自他」,作為大導師怎麼樣呢?就是自也調伏,他也調伏。調是調和、調順,是調其心。伏者,就是降伏、制伏,是降伏非心。而《金剛經》問:「應云何住?」我們的真心應當云何住啊?「云何降伏其心?」所問的就是「調伏」兩個字的意思。「調」字就是開顯本心,「伏」字就是降伏非心。那麼既然是大導師,必然能夠對於自心、他心悉能調服,這個境界就很深了。我們就很慚愧,我們的自心尚不能調伏,煩惱來了還要動,更談不上調伏他人的心了。這些大導師,能使他人的本心明顯,能降伏他人的非心。這個就是自身入道,也普令眾生入道;自心大覺,也廣令眾生都大覺,這個就是「調伏自他」(的意思)。

【引導群生,舍諸愛著。永離三垢,遊戲神通】「引導群生,舍諸愛著」,這調伏自他,首先就是引導一切有情,一切眾生,先要舍這些愛,這些執著。世尊在悟道的時候就是(悟到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首先要斷愛,斷了愛(之後)還要斷執著。古雲「愛不重不墜娑婆」。既然墜到娑婆,這個愛染在心中是很深的,還有執著這個人我、法執。所以就是要引導群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怎麼調伏他?要引導這一切群生舍離這一切愛著;「永離三垢」,永遠離開了貪瞋痴三垢,那思惑就沒有了。而且讓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這自在無礙啦。所以這一段就是講這一些大士自覺覺他的功德。

【因緣願力,出生善根】下面一段,「因緣願力,出生善根」。這個因緣有兩個解釋,一個解釋是《淨影疏》裡頭說的,過去所修的這一切善行,能夠讓我們又生出今生的善來了,這就是「因」的力量。我今生又去親近善知識,又去聽法;「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沒有過來人給你說,你雖然有智慧,也不能理解。而他要有這個因緣。你本來過去修了善,又引出今生的善,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過去的善是因,現在聽法是緣。有因有緣,這個因緣願力,就出生善根了嘛,這是一個解釋。《會疏》的解釋就不一樣了,他說「菩提心」是因力。因為菩提心是佛道的本因,你不發菩提心,怎麼能成佛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發什麼心,得什麼果。因為菩提心是本因,能夠讓十方三世能夠貫通,也讓一切魔怖畏。所以不管你修哪一宗都可以,發菩提心是不可少的。以什麼為緣呢?就是「廣求知識,大聚眾善」,補充一句,還要行善。就是以這個為緣,有轉凡入聖的大威力,這是《會疏》的解釋。這兩種解釋,一個是以前生的善根為因,一個以今生髮菩提心為因,這兩說可以互相補足。你過去生中種了很多善根,所以你今生才能發菩提心;你今生能發菩提心,就是過去已經有善根。這兩個解釋,雖然是說法不同,但沒有矛盾。

「起行之願,名為願力」。你在發了願之後,你並沒有行動,這是空願。所以(判別)你的願是空願、是狂願,還是真實的願,就看你發這個願之後是不是能起行,起行之後能不能堅持、貫徹,(如果能)這就有了願力了。所以《會疏》就說,願力是什麼呢?是四弘誓願。他就能夠清淨佛國、佛土,能夠成就眾生,這就是願力。你真的去「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證」,這種種的都做到了,那不就是清淨佛國土嗎?就能成就眾生。有願而沒有行,就叫做虛願了,沒有力量。那麼現在這些個極樂世界的菩薩呢,又有因緣又有願力。這樣的話,你就自然會生出新的善根。不但極樂的大士是如此,我們每個人也應當走這個道路。我們肯定我們有因力,我們不是過去生的修持,怎麼能出家呢?怎麼能聞這個無上法呢?四眾弟子,能深入到圓頓法門,因力、緣力都還是具足的。本來你的善根就有一些,你再增長出生新的善根,那麼這樣不斷地增進,一直到朗然大覺大悟。因此,我們就要廣求善知識。像「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十八歲就解決問題了,可是八十歲還在登山涉水,參訪、尋求善知識,在深山老林裡頭,找著沒人知、沒人曉的大德,去請問一句半句。八十還在尋求善知識,還在請教啊。所以我們也應當如此,就可以生出新的善根。這個善根,像《大悲經》講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我們要種善根,出生善根。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善根一直到入涅槃界,這個涅槃界就是整個的法界,這個善根是不可窮盡的。所以過去的善根是因,現在我們又有願力使他增長。這個因就結果,果裡頭就有籽。蓮蓬是果,而蓮蓬裡頭就有蓮子,種下去又出現新的蓮花。那這樣輾轉,善根就無盡嘛。

【摧伏一切魔軍】「摧伏一切魔軍」,魔能奪人的慧命。慧命比性命還重要。性命是咱們這個一期的肉身的性命,這個丟了不可惜,因為一入胎又有了性命了。慧命可惜,要斷了慧命,那就不行了。你不信了、你不修了,你慧命就斷了。這魔,他奪人的慧命,他壞你的道法,壞你的功德善本。此類鬼神確實是有的,有大神力。所以現在我們發現很多人著魔,也都很神異。有的把自己母親殺了。在修持的時候,他就看見那師傅在對面嘛,這有這類鬼神,不都是自個兒的心理作用。要知道這個宇宙間確實有一種存在,叫做魔。所以大家有時候說空,你說魔沒有,是空,你也可以這麼說。那你就是說你現在你自己就是空,這一切都空,那這也可以說空。你認為這些都有,那魔也就有,鬼神也都有,天堂、地獄也都有。「催伏一切魔軍」,魔的隊伍就稱為魔軍嘛,他專門跟你修行人搗亂的。所以(修行人)往往就是為魔所纏繞。所以《楞嚴經》講,你要不靠咒,你專門靠自個兒入定去打坐的這個力量,你要成功是很難很難的。那魔他在搗亂,你沒有法子對付,他的本領比你大得多。

【尊重奉事諸佛】「尊重奉事諸佛」,這個奉事諸佛是不容易的,如果我們生到邊地,只是有菩薩到那邊說說法,他不能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也不能飛行到他方世界去拜佛。所以奉事諸佛要有很大的善根,很大的福報,這一些極樂世界的大士就是降服魔軍,奉事諸佛。

【為世明燈】「為世明燈」,世間的明燈,這就譬喻菩薩的這個智慧,能夠照破黑暗,照破那些迷惑,為眾生開解正道,指示正道。黑暗中有個燈你不就看見路了?不黑了,這是很好的譬喻。「為世明燈」怎麼講呢?這個《淨影疏》就解釋,「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明燈」,「物」字就是眾生,你自己有智慧,能讓眾生生出正解,這個就叫做世間的明燈。

【最勝福田】「最勝福田」,種福的田。《探玄記》說:「生我福故,名福田。」能夠給我生出福報來,所以叫做福田。《優婆塞戒經》就指明三個福田,一個是「報恩福田」,我們要報恩,父母師長的恩,這裡頭可以種福,這是一個福田;第二個是「功德福田」,你供養佛法僧三寶,你可以生功德;第三個福田是「貧窮福田」,他很窮,很苦,你對他們行布施,給他們謀福利,這也是福田。今經說「最勝福田」,我們要注意了,什麼是最勝呢?就是說這些個菩薩,他能夠幫眾生生出最殊勝的福報。這是最殊勝的福田,因為他給你的果實是最殊勝的。

【殊勝吉祥,堪受供養】底下「殊勝吉祥,堪受供養」。剛才說「為世明燈」,他有光明,他有智慧,這個是大福田。「殊勝吉祥」,這就是文殊菩薩的名號。文殊就是文殊師利,可以翻譯成殊勝的勝、妙。所以文殊又號為妙吉祥、第一,「師利」也可以翻成德、翻成吉祥等等。文殊就表現根本智,是七佛之師,所以殊勝吉祥,所以他就是明燈,就是最勝福田了;「堪受供養」,受得起這些供養。

【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底下「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赫」是光明,「奕」是茂盛、強盛,像火焰,很明亮,很有威勢;「雄猛」,《法華經》就稱世尊是「大雄猛」。因為世尊斷盡一切煩惱。咱們這兒大殿就叫大雄寶殿。「大雄」,無所怯畏,勇猛精進,所以雄猛。所以這些菩薩都「赫奕」,形容他光明的熾盛,形容他勇猛精進;「無畏」,修四無畏,無所畏懼。《大乘義章》講:「化心不怯」,化度眾生的心,永遠不怯懦,叫做無畏,這些菩薩也是如此;「身色相好」,身的這個形色,相好,相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際這個是指著應化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真要顯到報身的話,(那就是)無量的相、無量的好,我們的眼睛就辨別不了了。所以我們這麼來看,「赫奕」者,表菩薩的光明、殊勝。「歡喜」表這些菩薩,內心很自在,形容也和悅。「雄猛無畏」表現這些菩薩的實德,勇猛精進,說法度生沒有怯懦,沒有畏懼,並且顯出這個儀容是威神無比,大雄不怯。

底下說「功德辯才,具足莊嚴」,他還具足其他種種的功德,這兒就只舉出了一個辯才;「具足莊嚴」,功德智慧莊嚴其身,具足了這些功德,就具足了莊嚴。這就是讚嘆了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

【常為諸佛所共稱讚。究竟菩薩諸波羅密,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常為諸佛所共稱讚」,十方諸佛都讚嘆這些大士的功德;「究竟菩薩諸波羅密」,這六度波羅密也是包括萬行。所行的這些六度萬行都徹底了,都達到了究竟圓滿;「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他雖然在究竟種種的波羅密,可是他常安住於無生無滅的三摩地。不生不滅就是寂定。《涅槃經》說,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維摩經》就說:「法本不生,今則無滅」,這個不生不滅就離開生滅了。小乘的解釋是有餘涅槃的解釋,偏於空,大乘就「空、假、中」了,從空入假。他作種種波羅密,要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等,都是有修、有為,而在這個事相上顯示出本來無生無滅,不是都要離開相。二乘是離開相,一切相都要破相,而說「空」。這個大乘法就「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剝開了相去談真,這個顯相的時候它就是空。相就是道,即事,事就是真,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常常有人問,色即是空,你桌椅板凳呆在這兒,你怎麼說它是空啊?這明明看得著的。那麼現在就不用講很多佛理了,就用愛因斯坦的話來回答了:「這一切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你說有桌椅板凳在,明明是有,那是你的錯覺。科學家給你答覆了,不用咱們費勁。所以我們以後講佛法好講了,有人要問這個問題,你就把愛因斯坦的話搬出來。這即事而真,所以這些菩薩終日度生,終日無度。他在不生不滅三摩地之中,而廣修種種諸波羅密,廣修種種萬行。

這「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最近我們看了台灣一位老和尚的一個對話,我非常欣賞。這個老和尚入定,能一入入四十天,而這個教理不很深,知道的很少,禪宗領略得也不深,他的基本功是打坐和念佛,但是定功很深。有人問他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要像老和尚這樣子成天在打坐呀?」他有真實修持,他直起直用。所以他雖然不是很會禪,可是他這句話是說他自己的本地風光。他並沒有想安排一句話來回答你,我這話有禪機。那這樣的話,在禪宗里早就應該吃棒子了。他回答:「我是因為聽了你說這話,我才知道我是在打坐。」所以在人家問他這句話之前,他並不知道他在打坐。可是他是在打坐,所以這不就是「終日打坐,終日無坐」嗎?他不知道他打坐。所以過去也有一個公案嘛,這個不大記得清了。大概是藥山,看石頭(希遷)在那裡坐著,他問:「你是在閒坐啊?」你什麼都不乾,你是在那兒閒坐著呢。藥山回答:「閒坐就是『為』了。」什麼叫有為?什麼叫無為?這一點要好好體會。那閒坐是為啊!你要是以為閒坐是無為,那就是永遠不明白什麼叫做道了。所以就是在現代人生活裡頭的事情,也能暗合到這兒,這「終日度生,終日無度」嘛。「日涉萬緣,一心空寂」,所以在布施、忍辱等六度都究竟,還安住在不生不滅三摩地中,這就是說這些大士的功德。

【行遍道場,遠二乘境】「行遍道場」,這不是說成天在大道場那兒跑,沒有地方不跑,這是說凡是在道場中的一切行,他都圓滿了,這是「行遍道場」;「遠二乘境」,《十住毗婆沙論》這幾句話也是很驚心動魄的:「若隨聲聞地,及辟支佛地」,「若隨」,你隨著這個聲聞地、辟支佛地,你依照這些地去修持;「是名菩薩死」,這就叫做菩薩死了;「則失一切利」,你就失掉了一切利益;「若隨於地獄,不生如是畏」,就是說你要是隨著阿羅漢、緣覺這個道去修行的話,你要生很大的怖畏,要比你去做這個破戒入地獄的事兒還要更害怕。經裡頭的這些話,只能作這一個解釋,不能作第二種解釋。

「遠二乘境」,極樂世界的菩薩就遠二乘境,所以「二乘種不生」。佛說二乘是焦芽敗種,定性聲聞就是焦芽敗種,是焦了的芽,腐爛了的種子。密教裡頭有戒條,你在聲聞眾中住了七天,你是犯戒。當然,你如果是去度他們,那又另當別論了。你要是跟他們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待七天就破戒。所以這個受戒就是要嚴,現在人很多隻受戒,不研究戒,破了戒也不知道。遠二乘境,這個裡頭什麼道理呢?你殺盜淫了,你壞了戒了,你就要入地獄。但你不要害怕,你破了戒,還不是最壞的事兒,最可怕的是你破了見了,壞了見了。因為破了戒之後,你去懺悔,將來這個破戒的罪受完了,你還可以繼續修嘛。在地獄中的眾生如果肯念佛,有一天罪報滿了之後,他一出地獄就是清涼花菩薩。破戒不可怕,你壞了見就不行了。現在很多人不重視這個「見」。當然守戒就是好的了,我們也讚嘆。但是我還是要進一言,底下還要重視自個兒的「見」。比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是壞了見了,他就要以損人利己為正當了。這是「見」的錯誤,「見」的錯誤不好辦,所以捨身容易舍見難。這是很粗的見,還有很多很細微的見,是更難捨,所以菩薩要修「慈悲喜舍」。所以這地方就是「遠二乘境」,底下引出了「戒」和「見」的問題。密宗裡頭就特別重視(見),禪宗也是如此,溈山說仰山:「不貴子行履,只貴子見地。」所以你破了戒了之後你可以懺悔,你去受罪。這個罪報完了,出來了之後,你的見解還是對的,你可以繼續努力。見要錯了,你永遠要繼續錯誤!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好好地廣求多聞,要讀誦,要修持,就是要使自己有一個很正確的見,一個決定的見,一個圓滿的見。

【阿難,我今略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真實功德,悉皆如是。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阿難,我今略說」,這是釋迦牟尼佛叫阿難了。我現在略略說明極樂世界所生的菩薩,他們的真實功德。我還是略說,如果我廣說,百千萬劫說不能盡。

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無懈時。外若遲緩,內獨駛急。容容虛空,適得其中。中表相應,自然嚴整,檢斂端直。身心潔淨,無有愛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求道和正,不誤傾邪。隨經約令,不敢蹉cuō跌diē,若於繩墨。鹹為道慕,曠無他念,無有憂思。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含哀慈愍,禮義都合。苞羅表里,過度解脫。自然保守,真真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無比。著zhù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橫截於五趣,惡道自閉塞。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所牽隨。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何為著世事,譊náo譊náo憂無常。

這個題目也很有意思,《壽樂無極》,無有極限。第一句話就是「佛告彌勒菩薩」,我們就要重視,前頭都是佛告阿難,這個地方是「佛告彌勒」。所以這個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從這以後是彌勒當機,阿難退居第二位。在這個經後頭,佛告訴彌勒,「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我現在如這個實際之理,向你們宣說了這麼樣廣大、微妙的法門,就是指著念佛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十方佛都稱讚;「付囑汝等」,現在就囑咐給你們,就指著阿難和當時在會的一切大眾,菩薩以及地球上的兩萬人「作大守護」。你們要好好的守護,而且是作大守護。所以在這個會上,彌勒當機,接受了佛這個囑咐。下一個來成佛的是彌勒,佛的囑咐他承當了,所以他來之後,一定要大弘這個法,作大守護。有人以為將來彌勒(成佛)之後,只是說「法相」。「法相」當然要說,唯識觀是彌勒(修行)成功的法門。但是他受了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必定要對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作大守護,要講述、弘揚《無量壽經》。下一個佛,在這個問題上要接班。所以從這個地方起就是彌勒菩薩當機了。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佛告彌勒菩薩、以及當時諸天人等」,在這個會上,地球上的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兩萬人,還有諸天人民,還有諸大菩薩,這是無量無邊。佛告訴大家,「無量壽國」,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那兒的聲聞、那兒的菩薩,功德智慧是不可稱說。(極樂世界人民)是遠二乘境嘛,那這個聲聞是什麼呢?這是從他所證的斷惑的水平來說。他斷了見惑、思惑,是相當於聲聞的水平,稱之為聲聞,(實際上)都是發大乘心的。彌陀的願海是一乘的願海,這都是「大白牛車」。而大家具體的修持就是念六字洪名,求生淨土。就是使自個兒這個求生的信願,投入在彌陀這個一乘願海的大願之中,彌陀的大願之海,就成了自己的大願之海了,這就是這個法門的微妙。這些功德不可稱說,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這裡是略說。

【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靜若此」,這個國家是微妙、安樂、清淨成這個樣子,「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啊?這一段話見於魏譯,而後頭又是古譯了。後頭這一段話,也從來沒有人寫過註解,我是第一個動筆的。那麼也希望有人將來寫得更好,超過我這個。那麼現在我們也是在做一次檢驗,(看看)這個裡頭還有什麼更好的、更恰當的一些解釋。

「微妙、安樂、清淨」,這是魏譯的話,日本人作過註解,說「莊嚴超絕」,他的莊嚴超乎一切,絕妙,所以叫做「微妙」;「無有苦惱」,他的國家沒有苦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安樂」。而且這個國家是無漏相,他不是有漏之相,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漏的。他這個水鳥樹林,雖然跟我們世界這個東西形象一樣,但是他是無漏的功德所成,是無漏所顯出之相,是實相而現之相。實相是無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他也沒有不相,不相也是相。而「無不相」就雙重否定,負負就得正。所以實相可以顯一切相,是實相所顯之相,所以清淨,因此極樂世界是如此地微妙、安樂、清淨。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對當時在會的眾弟子說的話。這個「力為善」,《淨影疏》又解釋,就是盡力地去行善;「念道之自然」,就是說你念佛,自然就往生了,不用你自個兒費什麼力量,自然達到的,這叫「念自然」。《淨影疏》把「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完全歸到念佛法門,這是中國人的解釋。日本人的解釋就廣一些,(他說)這個彌陀的本願是他力,所以這個他力法門、他力大道,靠他力,不是依靠自己力量在那修持。靠他力,所以到臨終的時候,這佛來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還有經說佛是以三昧力使得這個臨終的人也入三昧,因此自然而然發生正念,隨佛往生。這是非常自然,不是靠自己的造作,不是靠自己力量所能達到的,這樣叫做「自然」,這是《會疏》的解釋;再一個,他說,「三乘法所證」,三乘道的行人,他們所修的道是什麼呢?就是無為,無為而自然,你有為就不自然了。無為就自然而然的,不是由於造作而成的。所以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他就是很天真,有的人很做作,所以是真是假,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了,那個做作的人往往比那個率真的人差得很多。那種人(往往)表現得很有道德,但是他是做作的,咱們經常說「假道學」,他做作。所以這個三乘法,也是無為自然,沒有造作,就叫做自然。所以這兩個說法相比較,《淨影疏》,就以為善,去求往生,叫做「力為善」。你自然得到往生,叫做「念自然」;《會疏》的意思呢,他就是以「他力直超」叫做自然;以「無為無作」,也無為也無作,這個也叫自然。而「納以初義」,以前頭那個「他力直超」作為自然(的解釋)為主。《會疏》這個說法很好,因為什麼呢?因為和淨土宗的奧妙相同。他這個裡頭雖然是兩種(解釋),但這兩種他互相含攝。因為在你這個念佛(過程)之中,就暗合道妙嘛。所以蕅益大師說,「從事持達理持」,你只要事持,就是老老實實,一句一句這麼念,這是在事上在持名。可是從事上持名,你可以自然而然、不知不覺而達到理持。到了理持,那就無為了,也就是無作了。所以第二種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第一種裡面。

底下我們是用的古譯,古譯底下有一大段的句子都有「自然」兩個字。「自然嚴整,自然無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自然所牽隨」,八處用了「自然」。這個「自然」不是無因外道所主張的那個「自然」,我們叫做「自然外道」,他們就主張「自然」。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這個字相同,就以為他的實義也相同。有的人就是凡是用「自然」(的地方)都迴避了,因為外道用過這個詞,(佛教)就不能用。有的時候你沒辦法。像「無為」兩個字,是咱們中國道教用的。大家稍微看過一點道家書的(都知道),道家常常用「無為」嘛。那咱們經里還是用「無為」嘛,這個無妨礙,但我們的意思比他深了。「自」者就是自性嘛;「然」,《楞嚴經》講「清淨本然」啊。所以「自然」這兩個字就是自性的「自」和清淨本然的「然」。自性清淨本然,這稱為自然,而自性的本然就是真如實相。所以「念道之自然」,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實相。為什麼說你持名就是念實相啊?蕅益大師的解釋最好了。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可以作為我們學習淨宗的一個綱。他裡頭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舉整個實相的全體作依報作正報,要是倒過來說,依報也是實相,正報也是實相;「作法作報」,法身是實相,報身也是實相;「作自作他」,他方的佛是實相,我也是實相,你們也是實相;乃至「能說所說」,能說的佛,所說的經文;「能度所度」,我們去買點兒螃蟹什麼放生,我是能度,螃蟹是所度。這菩薩在度我們,菩薩是能度,我們是所度;「能信所信」,我們信極樂世界,我是能信,極樂世界是我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這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所印出來的!實相如同一個圖章,印出一切印文,這一切都是實相這個圖章印出來的。你看蕅益大師這個話跟咱們淨宗的「一切皆成佛」,跟《楞嚴》的「一切事究竟堅固」,這都是在言教之中登峰造極的東西。所以印光法師讚嘆,(即使)釋迦牟尼佛(再來)重寫《阿彌陀經》的註解,也不會超過蕅益。我因為這句話而佩服了印老。過去這個三大德裡頭,我總覺得印老弱一些。但是印老敢說這樣的話,沒有金剛骨頭,這事要用世俗的概念就不敢這麼說。因此這個持名就是念實相,念道之自然。

【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無懈時】「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底下就顯出極樂這個會眾的殊勝功德。「出入供養」,(極樂世界菩薩)到各個世界去供養諸佛。不停地去供養,這是修福,「觀經行道」就是修慧。(具足)福慧兩種莊嚴,所以就「喜樂」,就生法喜、法樂,願意永久修習,沒有懈倦。所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老在增上,這也就是我們要生極樂的原因;「才猛智慧」,咱們這個經中稱讚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與世超異」,「才猛智慧」跟這兩句經文是同一義。「心不中回」,「回」是退,中途退了就是「中回」,他沒有這箇中回;「意無懈時」,他沒有懈怠。

【外若遲緩,內獨駛急】「外若遲緩」,「遲」是遲徐,安安靜靜地,慢慢地;「緩」是緩和,現在大家不都希望緩和嗎?不喜歡緊張;「內獨駛急」,內心是很駛急呀!「駛急」是疾速,很快;「外若遲緩、內獨駛急」者,就表示,他表現於外的是很緩和、很安閒,好像沒有事,但是內心是精進不已,念念相繼,沒有一念懈怠,這稱為「駛急」,沒有剎那失照,所謂「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他就沒有這個同死人的時候,這叫做「駛急」。

【容容虛空】「容容虛空」,「容容」是和同之義,我們能融入叫做「容」。「容容」,他就跟大家都能夠相和、相同,沒有標新立異。「虛空」,他跟虛空一致,沒有不同於虛空之處。所以這些聖眾之心同於虛空。虛空沒有邊際,自心也沒有邊際;虛空無一物,自心也無一物;虛空是空無的,可是萬象都生在空中。我們的心也是如此,我們心中也建立萬物。無一物,就不在「有」邊了,而容萬物就不落空邊了,所以他是不落這兩邊。無一物而又能容萬物,無一物是空,容萬物是有,空有雙照。容萬物,可又沒有一物,空有都沒有了,無一物,則「空有俱泯」。「容容虛空」中就可以解釋出這些個很重要的含義。

【適得其中】「適得其中」,自然合乎中道,所以「從容中道」。「適」就是適合,「得」者是契會,無所得,契會於中道。這也像《金剛經》說的「無住而生心」,生心就無住,無住就生心,這就是中道。

【中表相應,自然嚴整,檢斂端直】「中表相應」,「中」是裡頭,內心,「表」是表現於外的。表里一如,所以就「中表相應」。沒有安排,所以就「自然嚴整」,這兒又出現一次「自然」,自然而很嚴整,莊嚴整齊。「檢斂端直」,「檢」是檢束,不要分散;「斂」是收斂,就是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的意思;「收視攝聽」,這是聽自己,反聞自性,這都是收斂之意。「端」是端正,「直」是不曲、正直之義。所以「檢斂端直」,收視攝聽,心不外緣。

【身心潔淨,無有愛貪】這樣就「身心潔淨」,你不去追外頭的塵緣了。所以你身也清淨,心也清淨,就是耳目口鼻,身心都端正了。於是「無有愛貪」,沒有所愛,沒有所貪求。

【志願安定,無增缺減】「志願安定,無增缺減」,「安」就是決定、堅定的意思。彼土的聖眾所發的誓願自然就是堅定的。「無增缺減」,沒有增加或減少,沒有忽冷忽熱,又出了什麼新的願,或者哪條願我又放棄了,一會兒又添一點了,一會兒又減一點,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又不及了,沒有這些事。

【求道和正,不誤傾邪】「求道和正」,剛才說的這個「和」字,很重要,就是「自然中節」。他就不是為「傾邪」所誤,「傾」是歪,「邪」就是邪惡。現在種種的(邪教)很多,現在批判了一些,暴露了一些,國內國外都有,政府也抓起來了一些。很多修行人上當,就是誤了傾邪了,但極樂世界永遠沒有這種事情,不為傾邪所誤。

【隨經約令,不敢蹉cuō跌diē,若於繩墨】為什麼能不為傾邪所誤?他「隨經約令」,按著經書的約束和教令(修行)。所以要尊重經教,皈依法嘛,皈依三寶嘛,皈就是歸命啊!所以(修學)密宗,違反了佛說的話,就要入地獄,這一條戒就不得了。所以,隨便就學密,入地獄有份,因為老破戒!他要(聽從)經的約束和命令,要聽佛的話。現在有很多人都想自出心裁,想自己標新立異,不知不覺有好多地方變得功不抵過。弘法也很有功,但是出了許多不符合於佛的原意、自己杜撰的一些說法。這個就有謗法的過失,這個過就超過了他的功。「不敢蹉跌」,不敢稍有損失,稍有違反,稍有疏忽。「若於繩墨」,就好像木匠做工,拿那個墨繩子,那個墨線,裁縫也拿那裁縫線,就是這個繩墨之義。這繩墨當然專指木匠,繩子上帶上了墨,一彈,木頭上就一條線,你的鋸子就按這條線來鋸。

【鹹為道慕,曠無他念,無有憂思】「鹹為道慕,曠無他念」,所慕的只是「道法」。心中空曠,只有「道慕」,沒有其他的念頭了,「無有憂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都是至道;第二句,其心空曠,沒有妄念;第三句是信心堅定,智慧明了,就「無有憂思」了。你有了正信,你的願力很堅固。由於有智慧,所以對這一切世間的事情沒有憂慮,對於法也無疑。沒有憂慮,無有疑,你才能夠做得到無有憂思,這三句是這個意思。那麼從淨土宗來說呢,「曠無他念」就是萬緣放下;「鹹為道慕」,就只是慕道,就是一念單提;「無有憂思」,當念,這一念就是嘛。

【自然無為】底下這一段就很深入了,「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為什麼自然無為?因為上次說的「適得其中」,因為他已經從容中道,所以他自然就無為了。他不是用一種什麼力量去怎麼克制、造作而達到的,自然安住在無為法中,這才是真的無為。如果是由於你的造作,逼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有為。

【虛空無立】「虛空無立」,虛空指心如太虛空,寬廣沒有邊際。也離開塵,也無染,「空」中是不受一塵;「無立」,就是禪宗說的「一法不立」。前幾天來了一個人,他最後說:「求你給我說兩句吧。」我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予人。」他是臨濟寺來的,禪宗的。那就是禪宗的話。我這個門裡頭,沒有一個法可以給人的,一法不立,若立了一法,就是害人了。所以「虛空無立」就是這個意思,如太虛空,一法不立。

【淡安無欲】「淡安無欲」,諸葛亮教子就是「淡泊寧靜」,「淡」就是淡泊,「安」就是寧靜,所以「淡安」就是這個淡泊寧靜的意思。這個「無欲」,欲就是求,這是淺說。這裡的「欲」,應該用《俱舍論》的解釋,是希求做到什麼事業,叫做「欲」,「亦無希求、不希求想」,那「淡安無欲」,(就是)一切都淡泊寧靜,沒有希求,也沒有不希求想。

【作得善願,盡心求索】「作得善願,盡心求索」,有了善願,盡心去求索,要實現這個志願。就好像法藏比丘有了這個心愿,要超勝一切佛國。他花了五劫時間去求索這個願。這個願發出來之後,他又多劫修行去實現這個願。先是五劫結得善願,後來的修持就是「盡心求索」。而極樂國土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如此。那麼前面已經說「淡安無欲」,沒有希求不希求想了,而這兒又有大願,又有「盡心求索」,初看好像是矛盾。這個也就跟咱們一上來的《德遵普賢》這一品一樣。《德遵普賢品》說,來釋迦牟尼佛這一會的這些大菩薩都入了「空、無相、無願法門」,而這些菩薩又都「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我們初學要想深入佛法,就要善於去發現這些矛盾。發現了這些矛盾,再解決這些矛盾,你(見地)就深入了。第一步往往發現不了,第二步是發現之後解決不了,這個就是我們用功的過程。你看這是矛盾,正好是事理無礙。空、無相、無願這是理,而無量行願是事,這事理無礙啊!所以終日度生是事,終日無度是理,不是偏於某一邊兒。事度的菩薩,這些個小菩薩,他們是偏於事一邊,底下阿羅漢偏於空一邊。這還都是聖人,聖賢,但是都有所偏,不是「圓」。要「圓」,你首先要事理無礙,進而再到事事無礙。

【含哀慈愍,禮義都合】「含哀慈愍」,「含哀」是悲心,心中哀念眾生;「慈愍」是憐憫眾生,這是慈心。大慈大悲,願意度眾生;「禮義都合」,所享得的這一切,自然契理、契機,合乎禮,合乎義。

【苞羅表里,過度解脫】「苞羅表里」,「苞」是包含,「羅」是攝取,「表」是事相,「里」是理體。所以這一些大士是事理雙圓,真諦和俗諦並照;「過度解脫」,這個「過度」的解釋是什麼呢?這也就是吳譯的題目,稱為《過度人道經》。這個「過度」就表示自個兒出生死,也令其他的眾生也出生死的意思。這樣就合乎事、合乎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解脫。

【自然保守】底下這一段也是很多人讀這個經不懂的地方:「自然保守,真真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這個地方,(體現出)這宗門和淨土,禪淨本來不二。所以你看,「自然」就是「保任」的「任」字,「保守」那就是那個「保」字。「保任」的「任」字是什麼呢?就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沒有這樣那樣的考慮,更沒有裝模作樣了。這個「保」是念念不異,前念跟後念不異。安住於實際的法身實相之中,就叫做「保」。所以「自然保守」,自然就是任運,這任運這底下就是保守,正是禪宗的「保任」。一般說來,保任是悟後的事兒。那麼這個地方怎麼一上來就把這個解釋為保任呢?底下「一旦開達明朗」,才是大悟。要知「悟」有種種層次。這些大士何嘗不悟?宋朝的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無計其數;而六祖,第一次聽《金剛經》,已經就有所悟,就超過神秀。你看看一個文盲,馬上超過神秀,這因為什麼?就是他比神秀多一點悟,但是還不徹底。所以再次(聽《金剛經》)才真悟。高峰,中峰國師的師傅,第一次大悟之後,第二次又多少年之後才徹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剛是個小悟,就覺得不得了了。這大慧法師是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數不清了,這才是精進!所以這個保任擱在後頭這個大悟之前,這沒有矛盾。因為以前說的這個境界,已經是甚為深玄的境界了。

【真真潔白】「真真潔白」,兩個「真」字,這個「真」字就是一真法界那個「真」,真如本性那個「真」,妙明真心那個「真」,與本經的真實之際的「真」,是一個字。所以兩個「真」字擱在一塊兒呢,就表明這個不是和「妄」相對待而說的真,而是個絕待的真,就是真中之真,所以叫「真真」。「潔白」,「潔」就是無垢,「白」就是無染,沒有垢污。好好一件白衣服,一染色,你再洗它也洗不掉了。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潔白」。用百丈的話:「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心性沒有染。而他這個本來就清淨,你又無染,那他不就是真真潔白嗎?所以所保任的正是這個無染、本淨的絕待真心。但是(同樣是)明心見性,這個「見」的程度和水平,大大有差別。所以「當信佛經語深」,境界很深,佛經是無盡藏,禪宗亦復如是。所以悟了和悟了的人相見也有高下之分,有很多問答是非常玄妙、非常殊勝。

【志願無上】「無上」,(《往生論注》說):「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在理體、在自性上窮盡了,沒有再過於這個的,稱為「無上」。咱們一般以法身為極則,到了法身,出生報化。這個禪宗,不落在法身數裡頭。一般以毗盧遮那為法身,那唐朝的國師跟皇帝說:「陛下,你應當在毗盧遮那頂上行走。」你應當在毗盧遮那佛的頭頂上走路,超過法身。所以這叫做「法身向上事」。還有「法身向上事」在,這是「無上」。這個「志願無上」就是以這個(法身向上)為志願的,在淨宗說,這是寂光上上品。

【淨定安樂】「淨定安樂」,「淨」是清淨,「定」是不動。「其心清淨,寂然不動」,是「淨定」。那麼這樣當然就安樂,因為「安然自在,任運(常樂)。」而這個樂是超過一切,無法形容的。

【一旦開達明徹】「一旦開達明徹」,突然有這麼一剎那。為什麼不說你這樣用功多少年之後,多少天之後,或者什麼過程之後,就到達這樣一個境界?要這麼說就錯了。因為這個「無上」,不是一個「行」所能到之處,這是一個「行不到處」。所以宗跟教在這個地方,教就說如何如何修,宗門就是「教外別傳」啊。這是一個「行不到處」,你用修行你不能達到的地方。那怎麼能夠達到這個「行不到處」?必須除盡有所得心。你把有所得的心除得乾乾淨淨之後,你才能行至「行不到處」,你才能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因此既是個行不到處,這個行程就說不出來,而行程是不可知,這個程期當然也就不可知了。這個「無心三昧」,是高峰(禪師)的話。正當開悟的時候,那個開悟的人「突然」間證入無心三昧,「突然」間觸著碰著,兩個「突然」。就像全套的自動生產系統,你把這個開關開了,於是全機都骨碌碌動起來,全場都動了,碰著了。你要碰不著這個,那你也沒辦法,你什麼也不懂。比如說上次,世界上很怕美國或者蘇聯的兩個首長,誰一下子按錯了旋鈕,核戰爭就打起來了。自動控制,你這一按旋鈕,一下子核彈什麼的都發射,飛機也出去了,對方馬上就應戰,就打起來了。這個旋鈕就是如此,他這觸著、碰著就像按動這個旋鈕。禪宗管這個叫做「向上關捩子」,向上一路那個「電門」,讓你摸著了,「剎那即相應」,你就能「窮極心源,契入理一心」。「契入理一心」,這不是禪宗的話,這是淨土宗的話。這也是說明淨土宗的理一心也達到這樣的高度,他破無明了。當然四十一品無明,破得有深有淺,徹底破無明,就是常寂光了,但總之是破無明了。所以「一旦開達明徹」,就是宗門大徹大悟的這一天。「開」者就是心開,「達」者就是了達。「明」就是明明白白,所以《信心銘》說「洞然明白」;「徹」就是透徹、徹底。

【自然中自然相】所悟的是什麼?一旦開達明徹,是「自然中自然相」,是自然裡面的自然之相。《首楞嚴經》也有頓的地方,也有還稍微漸一點的地方,都包括。一個經裡頭,常常是各個方面都包含一些。最頓的地方就是「狂人失頭」那個譬喻。狂人自己已經照了鏡,看見別人都長了頭,長了面很好看,他自個兒看不到自個兒的臉。「怎麼我沒有這個頭呢?別人都這麼好,我怎麼看不見我自己的呢?」就以為丟了頭了,成天找頭,就被稱為狂人了,這狂人就說的是我們。有一天忽然間明白了,喔!我的頭就在這兒,不狂了,好了!所以「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個最頓了,一歇就是菩提。所以說開悟是什麼?喔!我的頭就在這兒!這自然嘛,我本來有頭嘛,頭在這兒,那何等自然。這狂心歇了,歇了就是菩提嘛。還有開悟的古德說,「原來師姑(師姑就是比丘尼呀)是女人做的」,他悟了之後就說了這麼一句話。這是自然中自然相。因為他這個破了這一切法執了。還有一句:「早知燈是火,成佛已多時」,這也是古人說的。但是更好給改兩個字,也是古人說的,就比這個更好一點,「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成佛」兩個字就不如「飯熟」兩個字好。我早知那個燈就是火的話,我不就用燈把柴禾點著,我做飯,飯就熟了,早就飯熟了。當然這個「飯熟」就譬喻的是成佛,不是極自然的事情嗎?我當時就不知道那個燈是火,我滿處找火,鑽木取火,忙乎了半天,這火是不是有,還不知道,這飯始終吃不上。我早知道那個油燈就是火,把那火引著了,燒上柴,這個飯不就做得了嗎?所以「比丘尼就是女人」,「燈就是火」,都是自然中自然相。還有,沒有悟的人,山是山,水是水,男是男,女是女。初步悟的人,也就破初關破什麼,這就變了,所以就往往沒有共同語言了。那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男不是男,女不是女。在他徹悟以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所以,高峰(禪師)的話:「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了。這是禪宗的說法。「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這也是悟境。歸來還是那個我,可不是我的行履之處,不是過去了,這也符合實際情況。再說,「歸來不是舊時人,仍是舊時行履處。」也是悟人,我回來的這個人不是原來那個人了,那不同了,但是我行履之處,我吃飯穿衣,我還是吃飯穿衣,仍是舊時行履處。所以這兩句都成立,但是不如高峰(禪師)這個「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境界。所以就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一切仍舊。這個「仍舊」多自然啊。所以要能知道別人的話的深淺,這很不容易。他這第一個情況,第二個情況,第三個情況,這裡頭你分辨得出嗎?不過總之,我們還是回到這裡來,這一切仍是如舊,所以這也說明就是自然嘛,何等自然啊。所以這個「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都是清淨本然,一切都是自然中自然相。所以一切山、水、男、女、今時、舊時等種種,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所以既然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所以這一切相一切事,都是清淨本然,所以這個一一也都是自然當中的自然相。

【自然之有根本】「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根本」說的就是本體,也就是一切諸法的根本的自體,他的本體。《大日經》有這話:「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就是一切事都是從本體所流現,也都同歸於本體。這就是「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他有一個本體。這個「有」字很是關鍵,這個如同狂人的有本頭。

這個傅大士給梁武帝講經,揮了一下戒尺就下座了。寶志公告訴梁武帝,大士的《金剛經》講完了。他(寫了)一個《心王銘》,他說:「水中鹹味,色里膠青」,水當中的那個鹹味兒,有沒有這個味兒呢?真有這個味兒,決定是有。可是你要找這個鹹味兒是什麼樣子,是個什麼東西呀?鹹味是長的、是方的、是圓的、是紅的、是藍的、是白的?不可得。而這一切不可得,但是它是有。它有,而這一切不可得。所以這個決定是有,這個「有」字很重要。

所以我們學佛就要先知「有」。所以這個曹山,曹洞宗的祖師說:「只要知有便是」,知道「有」就是,就對了;「無論當煩惱無明之時」,哪怕你正有煩惱,你正在無明之中,你能知道是「有」就是。所以這個「有」字非常重要,不能放過。

「自然之有根本」,可以分兩方面來說,一者是萬象森羅,他的體性是沒有兩個,所謂「千波皆水」,一切波,大波、小波、平靜的波、驚濤駭浪的波都是水;種種金作的器具都是金子所成的。水就是波的本體,金就是一切金的器件的本體。所以這一切之中,他有個本體,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他不由造作,一念頓然就悟了,所以是自然。那麼他悟了之後,是了知無有一法在自心之外,盡在自心,頓見真如自性,所以「了了見,無可見,無可見,了了見」。所以明心見性這個「見」字,怎麼講啊?「了了見」,清清楚楚地看見了,看見什麼?「無所見」,沒有見著什麼;「無所見」,我沒有見著什麼,「了了見」,你清清楚楚地看見了,這就好像有點不像話了。正因為他不像話,所以他對了!非思想、語言、文字、分別之所能知,所能表達。你認為他處處都對了,那他都說不到,沒有說到。就是你認為這個不像話了,這個你想不通了,那倒是對了。所以這個時候就知道自心、自性,這就是根本,也就是「自然之有根本」。所以《維摩詰經》說「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當時豁然大悟,還得本心。就是自個兒,就是那個狂人沒有丟頭,你沒有得到什麼,就是認識了。心也是如此,得本心者就是明本心。所以「豁然」就是剛才講的「一旦開達明朗」,而「還達本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了,跟這《維摩詰經》一致。又《菩薩戒經》說:「我本元自性清淨」,本元的自性是清淨的;「若識自心見性」,認識自心,見自本性,「皆成佛道」。所以就和曹山說的「只要知有便是」(一致),這個是佛佛相傳的心印。

【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自然光色參回」,從事相中顯現一切妙光、妙色。「參回」,「參」是交參,相入;「回」是迴轉。這些極樂世界聖妙光色,在這個殊勝的境界之中,顯現出一一光中有種種色,一一色中有種種光,相參,相迴轉,「變化不拘」。

【郁單成七寶】「郁單成七寶」,這句話很難懂。這個你要查了古譯才有法懂。「郁單」是北郁單洲,我們四大部洲之一。這個部洲比咱們都好,他這個土地都不要耕種,自然出生很多很多糧食,衣食不缺,而且每個人壽命一千歲。我們經中采的這句話是(出自)漢譯本,「郁單成七寶」。吳譯本是「郁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我們參考吳譯,這個意思就好懂了,就如同北郁單洲那種自然情況出生一切東西一樣,而極樂世界這些淨佛國土如同北郁單洲,自然而然就能生出七寶。

【橫攬成萬物】「橫攬」,「橫」就特指空間,就能成萬物。

【光精明俱出,善好殊無比】「光精明俱出」,「光」是光明,「精」是精妙,「明」是明淨,一切都出生。此心本來具萬德,他沒有無明,沒有垢污。所以清淨莊嚴,光明微妙,精美純淨,一切的妙相就同時「俱出」,沒有先後,同時都出現。

【著於無上下】「著於無上下」,「著」是顯著之義,這句要不解釋又很難懂了。什麼叫「無上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都平等,沒有這些差別,叫做「無上下」。就是說你這個「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智慧就顯著了一切平等的實際。所以《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楞嚴經》的觀世音菩薩,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這些高下、差別之分了,就顯示出「無上下」的這個本體了。

【洞達無邊際】「洞達無邊際",洞然通達;「無邊際」是無有窮盡了,這是心的照用。這個「無上下」是心之本體,「洞達無邊際」是心之慧用,一個是如如理,一個是如如智。所以「著」就是明,「明」者就是明心見性的「明」,明了這個,顯著了什麼?一切平等、無上下的本體,就是這個心。窮盡心源,洞達,這個智慧所照的沒有邊際,這就是「無邊際」。這就說明,這一旦開達明朗之後,「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越變越殊勝,就出現七寶,出現萬物,光精明都出來。

「善好殊無比」,這個善好沒有能相比的,就是顯明了「無上下」的本體,平等之本體,這個實際的本體。這個智慧所通達、所了達的、所照的無有窮盡。這以上都是極樂世界大士的境界。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底下是佛開示在會中的眾生、大眾。他說「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大家都要勤奮,要精進,要自己努力地去求道。「必得超絕去」,必定也可以超絕,可以往生到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土。

【橫截於五趣,惡道自閉塞】「橫截於五趣」,你就橫著截斷五趣。我們都說六趣,為什麼這兒又說五趣呢?因為把修羅道打散了。修羅有天修羅、人修羅、畜修羅、鬼修羅,把他分到這個裡頭去了,就剩了五趣。「橫截於五趣」,這個五趣裡頭,包含大家都知道的三惡趣,同時還包括了人天。因為人天也帶兇惡,但是沒有三惡道那麼惡。三惡道是純惡,人天是雜惡。人天跟三惡道比是善道,但是人天要是跟極樂世界比,人天也是很苦,也稱為惡道,所以這個惡趣包括人天。這個「橫截」就不是次第斷了,就是一下子把這五種惡趣的路都斷了。到了極樂世界,就不會因罪業再墮在這五種惡趣之中了,人天道也稱為惡趣。所以別的教以升天為究竟的果實,咱們佛教把升天看成是入了惡趣了,這就是佛教的不同之處、殊勝之處。而橫截於五趣,惡道自然就閉塞了,惡道這路不通了。

【無極之勝道】「無極之勝道」,到了極樂世界,這是無有極呀!因為這是漢朝翻譯的,所以有些字句跟這個道教的字句是一樣的,「無極」呀、「太極」呀。用道教的語言,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借用,像「無為」還是用了嘛,這個沒有局限的。

【易往而無人】這個殊勝之道,指的是淨土法門,是「易往而無人」,容易去,但是大家信心不夠,去的人很少,「無人」者,就是極其少有。雖然十方世界都有往生者,可是在咱們這種娑婆世界來說,你要知道咱們這個地球上有多少生命?一滴水有多少蟲子?能往生者,當然始終不斷,像咱們當中從台灣美國來的人,說念佛往生的時有所聞。咱們大陸上也有,但是和你十一億人口(相比),你這是很少得很,因此就說他是「無人」。很容易往生,但是沒有什麼人,不是一個都沒有,是和所有的這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來比,這個人數可以忽略不計。

【其國不逆違,自然所牽隨。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何為著世事,譊náo譊náo憂無常】「其國不逆違」,極樂世界沒有拒絕誰去。是「自然所牽隨」,你修這個因自然就得這個果。所以大家應當「捐志若虛空」,「捐」是放棄,把你這些世間的這一些個志向,把它都放棄,心如虛空;「勤行求道德」,要修道,更要得道;「可得極長生」,往生者都是無量壽;「壽樂無有極」,到了極樂世界,人人跟無量壽佛一樣,壽命無量,而且都受大乘法樂,永遠沒有退轉;「何為著世事」,為什麼你們要執著世間的事情?「譊譊憂無常」,「譊譊」就吵吵鬧鬧,我在這兒吵吵鬧鬧,這對於這個無常的事情憂患,這是佛在勸告大家。

那麼這一段也正好把極樂世界的大士介紹完了,這彌勒當機也介紹出來了,最後這一段又作了勸勉。再下面重點都是勸勉的開展,就勸大家,這個世界怎麼怎麼苦,我們要求往生,把極樂世界現在大家之前。後頭還講了兩種邊地往生的情況,讚嘆了這個經的功德,法門的殊勝。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冤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慳意固,無能縱舍。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lì;或時心諍,有所恚huì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身愚神暗,轉受余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嗔恚,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慾,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

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各懷防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這一部大經,在第三十二品以前,都是阿難是當機,代表最當機的弟子。從三十二品開始,這彌勒成為最當機的人物了,阿難降居第二位。這也就說明,彌勒再來的時候,「三會龍華」裡頭,還要再大說《無量壽經》。我們可以說不光是彌勒,這未來的佛、一切的佛都要大說《無量壽經》。這是十方諸佛同贊嘛,你既然贊,言行就是一致的,佛的言行還不一致啊?贊了,就要弘揚這個法門,就要勸自個兒這個國的眾生,往生其國,那就要說這個法門啊。所以從這裡頭,我們可以理解得到。這個時候彌勒當機,佛怎麼囑咐彌勒,彌勒表態,如何護持這個經,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將來大家要是作為助手幫助彌勒來度化眾生的時候,恐怕也都是要來弘揚這部經了。在三十二品以前,一上來就說到會的這些什麼人,都是德遵普賢。佛就現瑞,阿難就發問,佛就答覆放光現瑞的原因,是要說淨土法門。就從世饒王說起,出家成為法藏比丘,如何發成四十八願,如何成就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如何如何莊嚴,一直到如何才能往生,彼土的這個大士是有什麼樣的功德。從彼土大士的功德讚嘆到了「自然中自然相」這一段,這一段就是「開達明徹」。所以修行人,都需要常常達到這一步。當然現在在這個地球上的人所能達到的這一步,一般說來,就不像經中極樂的大士,達到這樣的深度,這樣明徹。這個大慧(禪師),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沒有這樣的經歷,就表示你從來沒有悟過,自個兒要知道,那只是限於解,那不是悟。所以到了這個地方,就「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善好殊無比,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到這裡都是讚嘆大士的話,對於極樂大士讚嘆到登峰造極了,不能再加什麼了。所以這裡話頭一轉,就面向聽會的大眾,勸大眾發心(求生淨土)。極樂大士能達到這樣的覺悟的境界,所以這極樂世界之最殊勝者在此。因為沒有退緣,壽命無量,每個人必須要達到這一步。釋迦牟尼佛在咱們這個穢土中也表現了這一步,他在樹下靜坐,睹明星悟道,就是這一步,以這一步為究竟。所以在這一步之前,有很多可以跟這個差不多的、類似的(境界),都是好的。所以到了這個地方之後,就勸大眾都要「勤精進,努力自求之」,何必要執著於世間的事,這是「譊譊」,吵吵鬧鬧,在這個無常裡頭煩惱憂愁。這下面都是如此,所以文章到這兒就是一個大的轉折。

這一品是《勸諭策進》品。「勸」是勸告大家,「諭」是教育大家,要鞭策大家去進步。「逐進」,在逐層裡頭進步。佛愛眾生,勝於愛子,所以苦口婆心勸導眾生。前一品說「何為著世事,譊譊憂無常」,底下就全品都是勸諭策進。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世人共爭不急之務」,這第一句話就把全品的內容都概括了。世界上的人,都在那兒爭,要爭什麼呀?爭的是些「不急之務」,無關緊要的事,世界上沒有人能免的。那麼換一句話說,爭不急之務,對於真正迫要的事情就無人過問,所以(眾生的)可哀就在這兒。大家還有應當忙的事要做,但是大家不知道,不管了,不過問,就是在那兒爭那「不急之務」,無關緊要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東西,拚命地,咬牙切齒地,竭盡一切精力地在那兒鑽,在那兒求,在那兒摸。

【於此劇惡極苦之中】「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劇」就是很甚,很厲害。後頭的這個經文中說:「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只有咱們這個世界上,這個五惡世間,是最為大苦,這個世界的人苦得很。又說,「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世間人所作的就是這一切,所作的是五惡,將來所受的是五痛,來生所受的是五燒,人就像在大火中活燒。所以這個就是劇惡、劇苦。惡是因,苦是果。因為是劇惡,所以受極苦之報。

【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在這個「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營」是經營,「務」就是事務。要勤勞其身,來養活自己,來經營一些事兒,「以自給濟」,是這個世界上的人的情況。總的說起來就是如此,都在那兒爭那不急之務。在這種劇惡極苦之中,這惡之苦報,猶如火在燃燒,是極苦。在這個之中幹嘛呢?就是這身體成天在那兒忙,在那兒經營事情,在那兒做事、工作,在那兒奔波;「以自給濟」,要求能夠解決自個兒的生活問題。「自給」就是自給自足那個自給,「濟」是救度的意思,能夠過日子。

《會疏》解釋這個「共爭不急之務」,他說「物有本末,事有緩急」,東西有本有末,事情也有緩有急。所以我也常說,我們自己要能夠分辨得出這個輕重緩急,哪個是迫切的,應該先做的。你把那個不需要的事就先做了,那個重要的事,馬上要做的事,你耽誤了,你這種人將來是必定失敗,不會成功的,所謂輕重緩急很重要啊!他打了個譬喻,比如你一個人進了一個大城市了,你第一件事情是幹嘛呢?得找個住處。你找好了住處之後,然後再出去工作,聯繫事務。這常出差的人都有這經驗了,你不能把你的什麼東西帶著扛著,到別的單位去聯繫工作,回頭也沒地方住,也苦惱。就要先找個住處安頓下來,這種事就急,古代說「下處」。等到天黑了,那麼你就有住的地方了,你就不著急了。所以人生的急務就跟這個一樣,就是要修淨土。人早晚有大限到來的這一天,這個時候你就生在蓮花之中,就不落到三惡道,這重要不重要啊?世間人不管這事,把那不重要的事都看作是最重要的,在那兒忙。所以這一句話就把這一品全文都說清楚了。《會疏》說得好,「諸人緩於火急之事」,這已經是「燃頭之急」,頭髮都著火了,這樣的事兒,他從容,還不過問。而且是「走不急之經營」,(還在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而「大命將盡」,你的命總有一天要盡的。現在我對這個是很有體會。時間(過得)太快了,就算我再長壽,你再給我一個七十八,也只是一剎那,奇快奇快,越老就越知道這個快。小孩不知道,小孩盼過年,盼過生日,總覺得時間過得慢,大了就不一樣了,老了更不一樣,實在是快。所以這一段,就是對我們的教育啊。我們要聽經,就要身臨其境,就等於我們自己在參加當年的這個大會,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對我們說法,就是在對我們勸諭策進,這樣才聽得親切,你才能夠有大的觸動,有變化。世人就不然了,他不知道重要的事,他只知道忙生活,所以「勤身營務,以自給濟」,以為這是可以常保的。

【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於是「尊卑、貧富、少長、男女」,這是什麼意思?地位高的是尊,地位低的是卑;「貧富」,有錢的是富,沒錢的是貧;「少長、男女」,年輕的是少,年紀大的是長,有男有女。這就把(眾生)說盡了。不管你地位高低,不管有錢多少,不管你歲數是大是小,不管你是男是女,反正都沒有例外,都是「累念積慮,為心走使」。「念」就是心念,就是苦心積慮,憂念重重;憂,老在發愁,老在那經營,老在那兒考慮。今天多賺,明天能否再多賺一點,如何能夠把對方打敗,超過他,勝過他,把他那個買賣搶過來,這就是「累念積慮」。「為心走使」,我就是心裡想什麼就做什麼,但是智者就不是這麼辦了。你成了你這個妄心、慾念的心的奴隸了,都為他奔走。你心裡這個欲望的心想到哪兒,你就去到哪兒、奔走到哪兒。「使」是使喚,聽他的使喚。就為貪慾的心奔走、服務,聽他的使喚,這個叫「為心走使」。所以我們處處都要提醒自己。一般人都說,我為我的心去工作,正是為了自己嘛。而不知道這個不是你自己。所以我們在這些地方上,要常常要能夠深思。「為心走使」,欲望這個心是賊,我們認賊作子了。他奪了權,他讓真心靠邊站了,他站在這兒發號施令,他不是你自己。但是世人不知道,不管是尊卑、貧富、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例外,心裡頭成天苦思苦慮,就為這個心。不但是心在想,而且身體也在那兒奔波勞碌。

【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無田憂田」,沒有田的人就發愁,想有田;「無宅憂宅」,要是有人沒有房子,那兒正在賣房子,大家就想怎麼能找到更好的房子,在那兒憂愁憂慮;要有眷屬,有人要結婚了,要有孩子,要有房子,要有田地,要有家宅,要有親眷,要有財物。現在所謂幾大件,電冰櫃,錄像機,等等等等的,要有這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是時時想有,是「有無同憂」。你本來是沒有,你就發愁,就想有。但是他這個事就是沒完沒了的,他這不是說,你有了就解決問題,就不憂了。有了同樣還是憂,不管是沒有還是有,都在那兒發愁。(「有一少一」),你晚上看電視,這個要看足球賽,那個要看跳舞,這倆人就吵起來了。那麼像街坊他那兒有兩個彩色電視機,我就就想跟這個鄰居一樣,有一個還嫌少一個。到了外國,那每間屋子都有電視機,你要再請一個保姆,保姆那屋也給她弄部電視,那就是五六個、七八個了。你那個汽車上也要有,到處都要有;你這個欲望是無止境的,你「思欲齊等」,越比越高。

【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冤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碰巧你運氣還不錯,稍稍地有一點了。「適」就是碰巧。有了之後就好了,你不解決了問題了嘛?「又憂非常」,又在那兒發愁,萬一要沒有了怎麼辦?所以是「有無同憂」;「水火盜賊」,現在你看這地震,這一下子就沒有了。火山爆發,外國這個水災,龍捲風,多少房屋都毀了;「盜賊」,這個恐怖主義、黑社會;「怨家債主」,他不只是這一生,還有多少生之前的(冤親);「焚漂劫奪」,火就是燒,水就是漂,而強盜就是搶。有了之後怎麼樣?我又怕這個非常之禍。要碰上這些水火刀兵,那麼有的東西馬上就消散磨滅,化為灰燼了。

【心慳意固,無能縱舍】「心慳意固」,心很慳吝;「意固」,很頑固;「無能縱舍」,沒有一樣能夠舍掉,不要了,放棄了。對於這一切,在有壽命的時候,就是想要,就是想多。就常常為它害怕,怕他沒有了。

【命終棄捐,莫誰隨者】到底你都有個「命終」啊,在你命終的時候,一切所愛的,這眷屬、財寶,你全部都得舍,沒有任何一樣東西,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跟著你啦,是「獨去獨來,無能隨往」啊。至愛之人,這感情最好的人,你死我也死,可以殉情,可以同時死,但是不能同處去。你要到哪兒去,是由於你的業力因緣而決定的,不是你的主觀能決定的。這兩個人同時死了之後,所到的地方就千差萬別了。所以這一點要知道,有的人就很愚蠢,以為兩個人就這麼就一塊兒死了,將來就一定是在一起的了。這個果報是千差萬別。這業因不同,果報就不同,那麼去處當然各各就不同了。所以「莫誰隨者」,古時候皇帝讓多少人殉葬,能有人給他殉葬嗎?給他服務嗎?要讓她陪葬是可以。陪葬之後,讓她去服務,達到他的殉葬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只是更增加了他的罪業。他不定跑到什麼地方去當牛當馬,甚至入地獄去了。覺得這些人能夠替他分擔,那不可能。所以「命終棄捐」,就「莫能隨者」,所以「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貧富同然,憂苦萬端】這種情況,是「貧富同然」。你闊人(錢財)多也帶不走;你窮人(錢財)少,也同樣帶不走;「憂苦萬端」,這種憂苦說不能盡,憂苦無盡,所以說是「憂苦萬端」。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底下從「世間人民」起,是說世間的人民、父子,當然也包括母子、兄弟,當然也包括姊妹、夫婦、親屬,這一些親眷,應當互相恭敬,互相愛重,應當互相照顧、體貼、關心,同時還要恭敬;「無相憎嫉」,不要(互相)討厭,「嫉」是嫉妒。有的人對於別人的成功還不嫉妒,對於自個兒的親戚,要是誰勝過了自己,他就特別嫉妒。兄弟之中有時候也是如此,誰要勝過了自己,他就嫉妒了,這就不對嘛。佛告訴我們,應當敬愛。所以夫婦之間,一個「敬」字很重要,有這個「敬」才能持之長久,不光是愛。不可以互相有所憎恨,不可以互相嫉妒,(應當)互相幫助。

【有無相通,無得貪惜】「有無相通」,這個錢財,急用的東西,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怎麼辦呢?應該要相通,有的人可以給沒有的人;「無得貪惜」,不要貪戀,捨不得,就是要幫助人,這個(就是)布施。所以我們要能夠讓人家得到利益。

【言色常和,莫相違戾lì】「言色常和」,言語和一些臉色,「色」是指臉色,看起來很和氣。在親屬之間,都應該如此,有無相通,互相幫助,這言語、容色都很和藹;「莫相違戾」,不要彼此牴觸,彼此鬧意見。「戾」是指兇狠,狠毒。

【或時心諍,有所恚huì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或時心諍」,「或時」,就是指某一個時候,心裡頭生了氣了,彼此之間有所斗諍,於是就有恚怒。這個脾氣上來了,發怒了,這就不和了嘛。這個事雖然是個小事,但要知道,冤冤相報是沒有停止的時候;「後世轉劇」,到了後世,它愈演愈烈,這互相的冤報,就結成大怨了。(本來)只是一個小的爭吵,傷害了對方,後來愈演愈烈,就「至成大怨」了。這個來要帳的,沒有一個不是會要過了分的,所以他這個事情不能「了」。因為他很狠毒,他決不是說,你曾經打過我三棍子,我就回你三棍子,我就要回了帳。他要打你三十棍子,他才出氣。那麼你這個二十七棍子就是冤了,不應該受的。因此你本來是欠帳的,你就變成債權人了,你有二十七棍子的債權,你將來可以跟他要。當你要的時候,你就不是要二十七棍子了,你給他三刀。所以說你又變了欠帳的了,就這樣互相(報復),越來越厲害。所以怨家宜解不宜結,就是這個道理。有的人有神通,能看見武則天和那個皇后(的後世)。那個皇后死得太慘了。她就發願生生世世當貓,要把這個武則天撓住,活活把她咬死。因此她就如了願,她就咬死了不知多少生的武則天。但是咬多了之後,武則天她又變成債權人,她又變貓咬她,現在這兩個人還在那變老鼠跟貓,還沒完呢。

【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世間之事,更相患害」,彼此互相成為患害。「患」是病患、禍患,「害」是毒害;「雖不臨時」,雖不是馬上就在眼前給你表現出來,可是因果是不虛的,決定「不爽」。所以就連佛成佛之後,還要示現馬麥、穿足之報,因為什麼?因為很多阿修羅壽命很長,他看到這個你修行的人最後就不受報了,他就說這個因果沒有了,所以佛就示現了。琉璃王要打釋種的時候,佛也頭疼了幾天,也都示現成了佛還要受報。當年大旱天裡,沒有東西吃了。有一個池子裡的水幹了,魚都死了,(釋迦族的前世)就把這些魚吃了。釋迦牟尼佛當年是個小孩,看到有條魚很大,他也沒吃魚,他就拿竹竿敲了這魚腦袋三下。結果這些魚轉世成人,又到印度了,聚族而居,成為貴族,就變成琉璃國。這個大魚變成國王,就領了軍隊來殺(釋迦族)。大目犍連看見佛不救他的這些本族人,就很奇怪。這佛不管了,大目犍連就管。大目犍連神通第一,他把與佛比較親的這些人一起擱在一個缽裡頭,托上三十三天。等到戰爭過去之後,大目犍連把缽拿下來看,裡頭全化成了血水了。他這因果不虛啊!佛其實已經無所謂,了知罪性本來空。底下那一條公案是百丈的,(一位法師)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就當了五百年的野狐狸。(野狐狸化成一個老人)問百丈(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百丈說:「不昧因果」,這個野狐身就解脫了。他不是墮落在因果,他不昧這個因果,這因果還是照樣有。所以說法哪有那麼容易?一字之差,五百世野狐身啊!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責任非常大的問題,不是一個可以遊戲的事情。所以因果這個事,結成大怨,雖不是你馬上就看得出來,但是你一定要想明白。你對於這一切一切,不要那麼愛戀,去享樂,沒有一樣帶得去的。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底下再說「人在愛欲之中」,世人(整天)就是想得到這個,想得到那個,愛這個,愛那個。這個「欲」,想得到什麼東西,都是欲。可是,你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生也是自己一個人來的,你什麼也沒有帶來,也沒有誰陪著你來,死的時候就獨去獨死;都是「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你受苦受樂都是你自己承當,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你。你至親的兒女、夫妻,他們憂心如焚,但不能因為他們的難過而減少你的難過。所以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受報)的,是自個兒所作的,一樣也跑不了。

【善惡變化,追逐所生】「善惡變化,追逐所生」。「善惡變化」,這裡就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憬興的解釋,就說善變化就是指著善趣的報應,惡變化就指著惡趣的報應。善惡變化,就指著善、惡兩種報應,這是一個解釋。再有《會疏》解釋說,「今生雖是善果」,今生,你是在享福,是善的果,可是你所做的事,所作的業都是壞事,因此你來世的報就要變了。今生你享福,可是你現在做了壞事,來世你要變成什麼呢?變成受罪。你現在雖是受惡報,你在受苦、在受罪,可是你都情願做些善事,那麼來生你要變為福報。「善惡變化」,「千變萬化」,這都是文字問題,實質上沒有分別。總之,都是如是因,如是果,確實千變萬化。所以造因不同,果就不同。這一切善惡,這一些果報,「追逐所生」。你生到哪裡,這一切報應就跟著你走。

【道路不同,會見無期】至於這些個親屬呢,所去的道路,那也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於說,一個炸彈下來,(一起被)炸死的人,去處也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一樣的,因為什麼?因為大家性質差不多的也有,不能說絕對都不一樣。「道路不同,會見無期」,這個再相會就無期了,而且就是再相會你也不認識了,這個是最苦的事情。一轉眼,誰跟誰都不認識了,所謂「鍋蒸外婆肉,鼓打舅母皮」,這都變了豬、變了牛了,皮剝下來,打鼓了,肉在那兒燉著宴請賓客了,這些(豬牛)都是親屬,就是再見也不相識了。這就是提醒我們,不要爭這些不急之務。這裡給我們詳細地開演,爭這一切(不急之務)都沒用。我愛這個,愛那個,到了最後,你自己走你路,誰也不能替你。你愛她,你也盡不了一點力量了。所以你要不往生,對於你的眷屬你能盡什麼力量?眷屬對你還能盡一點力量,還可以念念佛,追悼你,超度你。你自己不知哪兒去了,你也不知道你的這些(眷屬)在哪裡,見到你也不認識。所以這個往生就是把一個大悲劇變成大喜劇。這不是死,這是生啊!這個不是愛別離,永別離,而是一個大團圓的開始!(這些眷屬中)有一個人往生了之後,就可以去輾轉把所有這些親眷都度脫了,都在極樂世界會面,這是真正的大團圓。世間的大團圓,是一剎那,馬上就分家了,誰也不認識誰了。只有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大團圓的開始啊!這「道路不同,相會無期」,世間的人愚痴,不知道。

【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所以佛就勸勉:「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為什麼你們還不在你們還強健的時候,努力去修善,你們還等什麼呀!人生最難得的是「暇滿」之身,我們還都是「暇滿」之身。「滿」者,是沒有殘缺,智力、體力都還是健全,不瞎、不聾,神經也不錯亂。總是還有時間,有閒暇,可以修持,這「暇滿」之身很難得。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這一切「難」,都已經都通過了。所以說,何不再趁強健時突破這一關?所以大家都要爭取,爭取什麼?爭取對於往生有把握!我們說,大家都是有希望往生。尤其臨終,你要善根發動,很好用功,那佛來接引,往生就很有希望了。但是哪一位敢說,自己已經有把握決定往生,恐怕就不好說嘛。我自己也不敢說,所以我要爭取到「有把握」這一步。這是個大事,這才是最急之務,不要去忙那一些不急之務。現在圓德師就不行了,他被送到醫院去了,摔了一跤之後,躺了一個多月,長了褥瘡。而且這次病了之後,人就不容易提起這個精神了。大家必須要知道,你在強健時,還不能念(佛),你到了有病痛的時候就更不能念了。你心力不夠了。不要說:「病都來了,自然而然我就會知道這個要緊了,我去念。」不盡然了!在這個病中,確實是難念啊!所以就是說趁強健時,要增加自己的這個(念佛的)能力,能夠達到佛的願裡頭所說的這些條件。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十念必生。你是「至心」,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心,你的「信」和「樂」都到了登峰造極了。我們敢說我們是至心了嗎?我們是有心了,我們也是信了,我們也是樂了,但是不能自個兒給自個兒加個封號,說我是「至心信樂」,我就符合第十八願。(經文)每一個字你都不能輕易放過。「至」字怎麼講啊?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聖人中的登峰造極的聖人,就稱為至聖,皇帝稱為至尊。所以我們何不於現在強健時去爭取有把握的往生啊!而這怎麼做?你去做到至心信樂,把所有的(哪怕是)一點點的疑都要破掉。有什麼地方不懂,那都是疑。當然那不是教海去算沙,追求名相了。現在,上海這個「帶業不能往生」之說大盛,這都是陳健民去造謠弄事!這是一種邪說!現在我們就是要真正地相信這個帶業往生,要沒有帶業往生就沒有淨土法門,淨土法門也不可貴了。正是因為如此,現在對於這個問題,國內、國外解決得都不夠好。而且上海的徐恆志,他來信跟我說,回響這種邪說的人很多。總之,大家對於這個正法很難生起正信,那麼對於這一類的邪說,大家很容易感興趣。所以就是「下里巴人」,大家都喝彩,這「陽春白雪」沒人理。我們要堅持(擁護)正法的住世,都要趁強健時,努力修善。這念佛是善中之王。

我們《往生正因》品里,「讀誦大乘」,讀誦《無量壽經》,這是第一句話。「欲何待乎」,還等什麼,這話很深刻。還有人年青(的時候)不修,就要等退休,等什麼什麼時候(再修)。《涅槃經》裡,佛打了個譬喻。譬如甘蔗,大家知道,那個甘蔗壓出汁來去熬糖了,或者喝了,那個(剩下的)滓子沒味兒了,甜汁都壓去了。佛說「壯年盛色,亦復如是」,壯年時候的盛色,這個體力,他說也是這樣子,像那個甘蔗一樣,也是很充足的;「既被老壓」,老了之後就等於這個甘蔗在機器上壓了一下,就成了滓子了,就「無三種味」,就沒有了三種味道。一個是「出家味」,這老年就不能出家了。按正規的(規矩),老年出家只能當沙彌。有些都是破格。因為那個嚴格的戒,老年人受不了了,所以不如名符其實,只當沙彌。有很多老年人,像那個香港的沈久成,他出家當沙彌,那個是比較如法的;第二是「讀誦味」,讀經、誦經,腦力不夠嘛。人老了之後,十個有八個腦力下降。不但(學)佛法是如此,就是(搞)科學,他們都說二三十歲這一段(時間),是腦力發展最利的時候。(年歲大了),首先記憶力不行了,還有點理解力。有的人再老,連理解力也不行了。再讀書、看書,這個味兒,那就跟被壓過的那個甘蔗一樣了,沒味兒了;第三是坐禪味。這個坐禪,你這一座總要在兩小時以後,你才能夠體會出坐禪的作用,你才能夠得到進步。老年人一坐兩個鐘頭也是不可能了。上次來的那個劉氣功是被夏老師稱為中國禪宗第一的馬一浮的弟子,這知道的人很少,知道是個大學者。這個劉氣功,他學「心中心」。他說「心中心」也學不了。「心中心」那條件,一座得兩個鐘頭。他說我最長一座,只能坐一鐘頭。真正盤腿這麼坐著,不是咱們這麼坐,要端坐。所以大家要練習端坐是很重要的,要練習盤腿,這都是基本功。這基本功你不趁年青的時候練好,老了你沒辦法,連腿都硬了,更沒法盤了,老了之後才能放腿兒。所以說,你們現在何不趁這個時候努力呢?這就是《涅槃經》的話,你等了老之後再來(勤修),這當然時間是有了,可這三種味兒就沒有了。所以要說來說去,(感謝)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幸虧有他的淨土法門,不管你老少、什麼賢愚都收。所以大家及時努力,莫要蹉跎。這是佛來勸我們,「欲何待乎」,還等什麼呢?

【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下面又一段,「世人善惡,自不能見」,世間的人看不到這個果報。因為這個果報,是屬於三世的因果。有人就是常常那麼說,為什麼不立即給他現報?那是不可能的。也就說是你自己(因緣)排不進去,只有特殊的情況才能排得進去。你排不進去了,那不能今生就給你受報,(除非是)極特殊的、極嚴重的(情況)。張寶勝,這個氣功師,他就是和鬼道(打交道),這個他跟別人不說,跟劉世為【音譯】,他說點實話。他的後台就是個無頭鬼,他到陰間,看見過生死薄。劉世為就問他,他這個生死薄有能改變的嗎?他說有,但極少,只有你特殊的善、特殊的惡,才能把你已經已排定的程式(改變)。但是一般沒有這麼大的力量,那也就是(按)原來的(排序)不動。所以佛教講的宿命,不是宿命論,就是因為他都可以改。但是,不是特殊的因緣,這個過去的一筆一筆的因果測下來,這自然而形成一個(排序)。有的是雙方的(宿債),我要還帳,那個債主他要來了,我才還給他。我要還帳,他不來,我還給誰呀?那麼這個事就很複雜了,所以說因果、因緣等種種都要排在一起。所以這就是算命(的原理)。但是,不是絕對的,不是宿命論,但承認宿命,就是這個道理。關鍵自己是不能見,但是有三世因果。剛才我說還有很多阿修羅,壽命很長,他都記得,誰做過什麼什麼事,將來他受不受報。自個兒看是看不見了,阿修羅都看得見。因為你看不見受報,所以你不信因果,(現在)的人就是不信因果。誰信做好事得好報,做壞事得壞報?貪污,這個錢我不拿白不拿嘛,這個思想在這兒了嘛。他不相信這個以後要有果報,所以「吉凶禍福」,吉的事、凶的事、禍的事、福的事,都努力去做,拚命去做,「競各作之」。

【身愚神暗,轉受余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身愚神暗,轉受余教」,「身愚」,因為你的身老造惡,所以說「身愚」,你這是身作的。心不信正道,所以說「神暗」。「轉受余教」,他不信佛教,他跑去幹什麼呢?跑去信邪教去了,信外道的邪說。所以現在真正說起來,眾生裡頭能信正教的很少,能信邪說的人確實是多。那個張香玉,(信徒)有幾萬人,現在逮捕了。其實她這個(騙術)非常落後,非常無知,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應該信。但是我看很有常識的人,恐怕都也要信,那就屬於這一類,願意信邪教的。因為他「心愚神暗」,他就是愚痴,不能正信因果,聽受經法,反而對於外道邪說,他很容易相信接受。這些人都花了很多錢,聽她說說或者加持一下,一次要交幾十塊。現在在北京二百八十多個病號,都是經她醫治而生病的。就是說對於正法不能生信,「轉受余教」。現在有很多人說是信佛,實際上是糊裡糊塗的(迷信)。以前來了一個教師,一個女的,先教數學後教語文,最後教政治經濟學,教了多少年,現在好像她還有點地位,打著什麼佛教協會的印子到處跑。她見過上海的鄭頌英,鄭頌英把我的那個《大經解》送給她,她說她看了很有好處。她說她念佛的情況,這點還不錯,她說是她不用念,也不用嘴裡念,也不用心裡念,她自個兒用耳朵聽,還能聽到這一句。她說她還要搞道教,她說我這小周天、大周天,是不是都不要?我說根本用不著管道教這些事。她說可有人又這麼說,你信了佛教,你把道教的加上去,不就更快嗎?這種思想很可憐!這個佛教的東西我也來點,道教的東西我也來點,好處我都修在一塊了,我不更快嗎?勸她的人就這個理由,她也就接受了。我說這樣的話,你連佛教徒你都不是了,你連三皈依都沒有了。所以就是「轉受余教」,要相信別的教去了,所以堅持正信很難。常來的那個巴戒明【音譯】,他原來信耶穌教。前不久曾經有兩天又念咒了,他現在很高興,他說我可以見黃老了。因為我跟他說,你去(做思想)鬥爭,什麼時候勝利,你來看我,不勝利你就不要來了。這第三天又不念了,就是善根業力在那兒斗。所以每個人都要知道,,要趁著我們現在善根占上風的時候,趕緊用功,切防業力發動,(用功)最怕業力發動。所以巴戒明在這個地方,(本來)好好的,他跟那個楊XX為點不值得的事鬧意見就不來了,信耶穌教去了。你要是怪楊XX,不如說是他自個兒業力發動。所以(修行人)要謹防業力發動嘛。「轉受余教」,也就是最可怕的事。一切障礙之中,最可怕是中斷障。把你殺了,只是斷了你的壽命,你要是不信了,你這個修持中斷了,這是斷你慧命。所以中斷魔、中斷障是最厲害的。「轉受余教」,這個就是顛倒見,你連佛教都不信,你全去信邪教,這不就顛倒了嗎?而這種顛倒見相續不絕,就更能產生出無窮的顛倒,於是乎就永溺於生死苦海之中。那這個(顛倒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因為愚痴,「身愚神暗」。所以生死是以痴為本,就是以無明為本。「顛倒相續」,這就是無常的根本。

【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再底下一段是「蒙冥抵突」,有眼睛而不能見,叫做「蒙」;「冥」是表示暗昧、無知,「抵」是牴觸,「突」是衝突。義寂解釋這幾句就是說 「無所了知」,這個人很無知,碰見事他就違犯(常理),他就不同意。如同小兒在夜裡頭看不清道路;「狂犬妄走」,像瘋狗不知道方向,胡跑;「無所不作」,沒有什麼事不敢做的,這個就更低了,愚昧啊,所以他不明白經中的意思,跟他講也不懂。而且他還牴觸,聽了就衝突,他還要批評,所以對於經法不能信受。

【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嗔恚,貪於財色】心裡頭沒有遠慮,考慮不到來生這些事情;「各欲快意」,就求眼前痛快,(今朝有酒今朝醉)。而且是嗔心很重,很容易生氣,「迷於嗔恚」;「貪於財色」,(前頭)一個是說的嗔,(一個是)財色、貪。貪嗔痴,這是「三毒」。不信經法,沒有遠慮,就是嗔恨,貪財好色。

【終不休止,哀哉可傷】沒有休息的時候,一直到最後也不休息,所以「終不休止」,沒有停止的時候。佛感嘆,這種人是「哀哉可傷」啊!悲哀可傷啊!

【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先人不善」,這些人怎麼(會這樣)呢?就是由於他的祖先就不好,就不善,不懂得道德。沒有人跟他講,「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所以也怪不得(他們)了。所以現在常常就是,把抓到的那些壞人的父母抓去陪斗,父母是有負責。

【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生死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信,很多人都是這樣。因為沒人跟他說,他也不相信,佛的話他也不聽。聽的時候,他也不同意,他牴觸,他就認為這一切都沒有。你說都沒有,可是你自個兒會看得見;「更相瞻視」,你只要你好好注意看一看,你自己會看見,或者父親在哭兒子,或者兒子在哭父親,「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這個哭那個,那個哭這個。

【一死一生,迭相顧戀】「一生一死,迭相顧戀」,一個死,一個活,這個時候互相思慮、留戀。存在者就傷親人之永別。我還存在,可是我這個親人就要和我永別了,我很悲傷。死的呢?就要「悲自身之長逝」。我這個身要(離開)這個世間,不存在了,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再也不能同大家相會了。所以這愛別離苦,生離死別,「互戀難捨,如刃刺心」,就如同刀子扎在心裡頭一樣。這個你必定看得見嘛,你不信你也不能免,你也看得見。

【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昔日的這一些恩愛,現在都成為憂苦了,愛要別離了。愛也罷,憂苦也罷,這兩個事情束縛你的身心,沒有解脫的時候,如同繩子打了個結兒,讓你出不來,所以說「憂愛結縛」。眾生就是如此。《大乘義章》說:這個煩惱、這個惑,能夠把行人捆住,就叫做「結」;「又能縛心」,把心也捆住了,所以「亦名為結」。這個「結」字就是兩方面的含義,一個是像打上結,打上翻身扣了,你跑不開了,這個叫做「結」,一個是它能結集生死,有這兩方面的含義。

【思想恩好,不離情慾,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要知道「思想恩好」,彼此都要相思,「思」,就是互相想念。彼此有恩,彼此感情很好,是「不離情慾」啊。所以外國西方的文學讚頌愛情,東方不如此,愛情沒有什麼神聖,是「不離情慾」啊。那「情」還高超一點,「欲」就跟動物是一樣的。動物都有「欲」,所以(稱為)獸慾。「欲」,比動物不高多少,談不到多麼神聖。一個人為什麼不愛一個歲數很大的賢者,不管是男的或者是女的,必須看上一個年紀相當的、美貌的男子或者女子?這就是「欲」,沒有什麼理智,也沒有什麼尊重。與其說是愛對方,還不如就是說,他要滿足他自己本身的要求。說穿了,就是這麼一回事兒,沒有什麼高超。再上一點就是情。比如(夫妻)有一方殘廢了,他還對她很好,這就高了。就這裡頭就不只是欲了,而且有情啊!但是要知道,在修道的人的裡頭,「情」這個事情,也是墮落之因。一個是「情」,一個是「想」,咱們人是「情」和「想」各占了一半。所以「純想即飛,純情即墮」。如果是這種情念就墮落了,「純想」,這個「想」就是理想的那個「想」字,就離開了情了,就是超情離見;「純想即飛」,你就可以升天。或者你善根厚,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再高的話,你可以當下成就,你「飛」在佛的心中。這個「飛」,大家也不要體會成,真是一個鳥那麼飛,這個「飛」就是表示快速,超越空間。所以「純想即飛」,這不是墮落。墮落也不要體會就掉下去了,不是說地獄都在地心。你要墮落再深的時候,從美國那邊出來了,大家都不要這麼執著。這地獄哪都有,這個經上說海邊上,樹林子裡頭什麼的都有地獄,這空中都可以有。

【惑道者眾,悟道者少】於是「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對於「道」(產生)迷惑。這個「道」字兒是一個(意義)很深的字兒。鬼神重德,他不懂得什麼是道。德,大家都能夠懂了,就尊重了,百神都呵護。對於「道」這個事兒,他不能懂。像牛頭(禪師)沒有見四祖以前,百鳥銜花、猿猴獻果,尊重他。等到開悟以後就沒有這個事了,這鬼神不能測,不了解了。因此像這種還在情、欲之中的人,他怎麼能夠悟道呢?他只能對於「道」迷惑。所以「惑道者眾,悟道者少」,能夠懂得「道」的非常少。

【各懷防毒,惡氣冥冥】「各懷防毒,惡氣冥冥」,每個世人的心裡頭,都有殺業這個毒,這個就是嗔恨之心。古人說:「一點嗔心火,能燒功德林。」這個嗔心(的果報)是地獄報,因為嗔心一來,他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了。世人能夠醒悟的很少,懂得這些因果的很少,更談不上悟道了,對於正道他是迷惑的。所以這心中就有一種防毒。有人說,好像沒有誰證實這世間上的人都有防毒啊?這個世間上吃葷怎麼沒有防毒啊?這個過年過節,這一個年一個節殺多少啊!那他為什麼不覺得慘?讚嘆吃活的,讚嘆把魚吃完了,魚眼的珠子還在動;讚嘆南方人吃那個熗蝦,蝦子在桌子上亂蹦,接著就送嘴裡頭吃,這不都是防毒嗎?耶穌教說這是上帝造給我們吃的。他造出的這些東西很有美味,而且它們被吃了並不痛苦……所以耶穌教的致命傷也就在這兒。(要是真這樣),我要給上帝磕頭,我也就不吃素了。它真疼啦!那你就不公平了。螃蟹在蒸鍋裡頭爬,活活地蒸死,死得這麼慘!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五惡五痛這個毒(相當嚴重)。大家說「好像我從來沒有殺過人或什麼什麼」,但是要仔細想想,這個口福之禍就是很嚴重的殺業。現在(世界上)又有各種的恐怖主義,就以殺為能事,得意。

【為妄興事,違逆天地】因此就「為妄興事」,所做的事都是錯事,所追求的都是妄。眾生太喜歡作(貪嗔痴)這些惡事。《嘉祥疏》說這是「上不順天心,下違閻羅王之意」。

【恣意罪極,頓奪其壽】恣意作惡,任意作惡,這個罪就到了極點了,惡貫滿盈。惡貫滿盈的時候就「頓奪其壽」,這就立時報應了,不是按他(原來)的宿命,這要改生死簿了。「頓奪其壽」,就不等他的壽完了,頓然就把他的壽命給斬斷了,截住了。嘉祥師就說,頓奪是「滅壽」,把他的壽給滅了。比方說壽命是70,奪過來了,就沒有了。這兒的意思就是說,世間人因為愚痴就發生了嗔心,相殺相害,心懷毒惡,所做的都是妄事,沒有正事。(今生)就這麼造罪,過去生中又有罪惡,這種業力把種種的惡緣都湊在一起了。因緣願力能生善根,壞的因緣、壞的業力也能出罪根。這樣的話,他就「恣意」作惡,得意忘形地、任性地做壞事。等他惡貫滿盈的時候,這個果報就顯現了,就「頓然奪其壽命,墮落三惡道」。

【下入惡道,無有出期】墮落之後你就沒有出來的時候了。地獄中(果報)最嚴重的是無間地獄。有一天,咱們這個宇宙大爆炸了,一般的地獄(眾生)就釋放了,可是無間地獄不行。這種人還得換到他方世界、沒有爆炸的世界去入獄。因此要入了這種獄,他就沒有「窮極」、沒有出期,所以叫「無有出期」。

【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若曹」,就是你們,就是釋迦牟尼佛(勸告)大家,「當熟思計」,好好地想一想。要「遠離眾惡」,不要覺得這無所謂,這一切惡都要遠離;「擇其善者,勤而行之」,要挑我們這個人生之中的善事,要「勤而行之」。所以我們說善中之王是念佛,是弘法,要挑這一些(善事)去「勤行」。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要知道「愛欲榮華」,是「不可常保」啊,自個兒所愛的,所想要的,所享的這些榮華富貴,這一些安樂享受,是不能夠常保持住的;「皆當別離」,都會和你分手的,都是假的;「無可樂者」,你現在認為的可樂的東西,實際上也沒有可樂的。我常說,看著很好看的(事物),不過是一個肥皂泡,看著五光十色,實際上馬上就要破的。一般人就常常有這種感覺,一個盛會,等到席散人空的時候就覺得有些悲哀,剛才的盛會不在了。我從小就有這個感覺,就是正當這個盛會正在興高采烈之時,我這種悲哀的心情已經出來了,所以這是「無可樂」啊。有的時候還覺得,看見我自個兒也摻在裡頭,我真的是「無可樂」。看見別人在那兒狂歡,我覺得這些人都很苦。實際就是這樣一種感覺,「無可樂者」。尤其是現在,你看到有一些音樂、舞蹈,是表現狂歡,實際也可以說是一種掙扎,一種嘶叫,很苦。在娑婆世界,真沒有什麼是真實可樂之處。

【當勤精進,生安樂國】「當勤精進」,你們應當要勤奮,要精進。當時在座的,一萬二千是比丘,七千是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兩萬人了,還有天人、阿修羅等等,那些不知道多少數量了,還有往來的諸大菩薩。這個「汝等」主要的是指著這裡頭最當機的、以阿難為首的地球的這些人;「好好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這一切都「不可常保」,皆是「無可樂者」,要勤精進。你們已經做了和尚、做了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今天又聽說了極樂世界。底下還有《禮佛現光》品,極樂世界現前,所以在這一會的人都有大因緣,都要精進啊。這個進步是指在正法上進步,不是得點什麼(福報,神通)。佛正式地勸所有在法會上聽法的人,實際上也是在勸我們,要生到安樂國。我們今天讀到這個經,也等於聽到釋迦牟尼佛在告訴我們,應當生到安樂國。

在以前,我一開始(讀經)就能懂得,念佛是無住生心,所以這個(念佛)最妙(的地方)就在這兒。《金剛經》最妙是「無住生心」,但是凡夫要達到「無住生心」,那就是要靠念佛。不過當時在想可能念咒更好一些,因為念佛號,這兒還有一個「佛」字,裡頭還有一個「見」。(念咒)就離開了一切了,咒裡頭沒有你可思想的,可能更好一些。那時候我二十幾歲,第一遍看《金剛經》,只承認了(淨土法門)這個好處,而對整個世界,「黃金為地」這一些殊勝,就覺得這是說給普通人聽的。但是現在才知道,這一切依正都是自心。所以夏老師在《淨修捷要》裡頭說:「托彼依正,顯我自心。」靠這個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明我的自心,我的自心到底是什麼樣啊?能不能拿個鏡子看看?那講了極樂世界的依報是什麼情形,正報是什麼情形,那就是你的心!然後再來,就知道這個「生安樂國」的重要。(無論)修什麼法,你不能不受「後有」。與其受其他的「後有」,就不如受極樂世界這個「後有」。所以不管什麼人,你要想真正(一生)超脫,只此一法,唯此一門。所以我們要去弘揚(淨土法門)。「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這就是這個涅槃門。

【智慧明達,功德殊勝】生到安樂國之後怎麼樣呢?「智慧明達」呀!生到安樂國,你的智慧自然而然就會明達,這個是最要緊的事情。現在這個世界上,多少人修行,也能夠生正信,能夠很勤苦,能夠很用功,以至於能夠守戒,能夠作功德,這些方面還都有人,但真正能夠生出智慧的,就甚為稀有了。這裡的「智慧明達」,「明」就是明心見性那個「明」,「達」者就是識心達本那個「達」。最後也都是像那個極樂的大士,一旦開達,豁然貫通,「自然中自然相」,如「光精明俱出,善好無能比」。在到那一步之前,這個智慧是一步一步不斷地明達;「功德殊勝」,這個往生到極樂世界所得到的功德是十分殊勝的,所以勸大家要去往生啊。

【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這兒又說了一個「心」,告誡我們要重視,不要隨順自己的(妄心)啊!這幾段的勸告很重要;「勿得隨心所欲」,現在很多人的毛病都是出在這兒。還有很多人修了很久,還是對於這個(問題)沒有認識。一種「隨心所欲」就是,我心裡想什麼就要幹什麼,這個叫「隨心所欲」。當然大家一般都知道這個是不行了,這個不好。你想做很多壞事,那要克制,不能做,這個大家還能明白。但是還有許多是細一些的「隨心所欲」,就是你所做的,都是按你心裡所能想到的去安排、考慮之後,你認為這是可行的事,這個事也就成了你「所欲」了,你去做;不符合這個的,你就不做。這是一般人的情形了。所以阿難已經證了初果,碰見了摩登伽女,幾乎就要大墮落了、大翻車了。他能記得住佛說的十二部經論,都可以背,自個兒也得了五神通,證了初果,也斷了見惑,怎麼出這樣的大婁子?佛就給他開示了:「就是(因為)你不明白這兩種根本。」一種是生死根本,也就是你這個認為是你的(攀緣心),他不是你,他是你的敵人。大家還不免在這個問題上敵我不分。不是全不知道,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敵我不分;另一個是涅槃根本,是你現在不認識的那個不顯現(的真心)。而那個不顯現的才是真代表你,你認為是你的,這不是你,這是敵人,是敵人派來的特務,可是你上當了。《四十二章經》是最早(傳到中國的經典),是漢朝翻譯的經,他是選了一些最重要的經(傳到中國)。經裡頭就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不要相信你(自個兒)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所以我們時常都要從佛的經裡頭汲取一些東西,來打倒你那顆(妄)心,而不是給他抹粉塗胭脂,把他裝扮起來,(認為)這是一個已經修道精進的你,就上當了。《涅槃經》說:「常為心師,不為師心」,你應當常常做你的心的老師,不去做「師心」。陸贄有句話叫「師心自用」。這句話怎麼講啊?「師心自用」,你就把你的心當老師,你就自個兒用。一般人說,是這個人不肯接受別人意見,沒有體會到我們這個高度。所以(我們)也要聽別人意見,你就想著你自己(的想法),這個決定要不得的;「當為心師」,你要做你心的老師,你要校定你的心,去管你的心;「莫師於心」,不要把你心中所決定的發號施令的,當作你自己,所以「師心自用」是行人的大錯。咱們現在是用妄心。這個妄心,就正是《楞嚴經》裡佛對阿難說的生死根本。你去把這個妄心當老師,你不是認賊作子,讓敵人派來的特務當總司令嗎?這是「煮沙作飯」,這是《楞嚴經》的話。這樣的修持,你是煮沙子去作飯。何況你還任著這個性,胡作非為,所以「勿得隨心所欲」。這一段好幾處的這個「心」字,都是指的妄心。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是妄心。所以有時候自個兒有所「見」,都對這個妄心沒有認識。真正能夠認識了,能夠和這個妄心劃清界線,分得出關係,修持上就大大地進了一步。要是隨著妄心,你就會「虧負經戒」,你虧待了經,你就不會好好地去守戒,辜負了戒,就「在人後」了,在同修這麼多人之中,你就落後了,這是佛的勸告。

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彌勒白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佛為法王,尊超群聖,光明徹照,洞達無極。普為一切天人之師。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佛告彌勒: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拔諸愛欲,杜眾惡源。游步三界,無所掛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應。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

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彌勒白言:佛語教戒,甚深甚善】第三十四品《心得開明》。我們修行主要就是為了這件事,要「心得開明」,這一品以這個為名字。這一品是很重要的內容,是未來佛與現在佛的對話。彌勒是當來下生,是未來佛。從三十三品以後,彌勒最當機。這一點也是很值得我們重視的,未來佛是最當機的聽眾,也就是對於(弘揚本經)這個事兒,他最合適、最有緣、最有責任,他最能領會,所以說最當機。他聽了佛的「勸諭策進」之後,就向佛匯報,要陳述自己聞法以後的情況。這就像病人吃了藥以後再看到醫生,要(向醫生)匯報吃藥之後的(病情),那個大夫才知道這個藥對於你是不是合適。求法同然啊,所以好的、壞的都應該說,這都是必須的。現在這一段是彌勒的匯報。「白言」,「白」是啟白,就說了:「佛語教戒,甚深甚善」,佛說的這些個教導,這些個誡勖(xù),都是契合於第一義諦,都是契理的,所以就「甚深」。而佛之所說都能轉凡成聖,所謂「至理一言,轉凡成聖」,一句話就把凡夫指點成了聖人,所以「甚善」啊,非常深、非常好啊!

【皆蒙慈恩,解脫憂苦】這個「甚深甚善」具體表現在哪裡呢?「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他是當機者,代表諸大菩薩、人天、一切與會的大眾,都蒙佛像慈父一般的恩澤、恩惠,都從憂苦中得到解脫,而且是得到徹底的解脫,所以讚嘆「甚深甚善」。

【佛為法王】「佛為法王」,《法華經藥師品》說:「如佛為諸法王」,佛是諸法中王。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個謙虛當然是好,但是過度的謙虛就變成虛偽了。佛也不要謙虛地說「我不是法王」嘛。所以直起直用,如實而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裡沒有一點兒我慢。而「於法自在」者,就是不為一切法所拘束、所限制、所煩惱、所干擾,所以才得自在。不是說是我這個地位高出一切,我是最高的主宰,那就成了上帝了。佛法是最平等的,沒有這種思想。說是法王,也不是說我地位高,是指覺悟高,大家要知道。所以我常常說,大家在名利上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對於覺悟的要求是越高越好。這個法王是覺悟高,是於法自在,禪宗說「無一法當情」,沒有一法可以當情了。有一法當情,你對於這一法,你就不自在了,你就不是法王了。你被捆住了,就有一個「系驢橛兒」把你栓在那兒,你就成了一條驢了,不是法王。

【尊超群聖】「尊超群聖」,佛受世間的這個尊崇、這個依止,超過其它的一切聖。小乘教初果以上稱小乘的聖人,二果、三果、四果都稱為聖人。大乘法以初地以上稱為聖人,而三賢位是賢人。

【光明徹照,洞達無極】而且「光明徹照,洞達無極」,佛的智慧光明徹照一切了。《淨影疏》解釋,這個光明徹照,是達空無極,光明徹照什麼?是了達這個「空」沒有極限。所以上一句「光明徹照」是表示自己的大智。這個「洞達無極」呢?就是說,佛要普度一切有緣眾生,沒有極限。所以這兩句話,是從體起用,是悲智並用,智慧和慈悲,這個妙用是沒有窮盡的。

【普為一切天人之師】因為「佛為法王,尊超群聖」,這個自證是究竟的,度生之願是無有窮盡,沒有邊際的。因此「普為一切天人之師」,為一切天人之師。佛的十號里就有「天人師」。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總是(對佛法)信不及,東學一點這個,西學一點那個,學什麼氣功、道教,不知道這個氣功、道教所崇奉的天,都以佛為師,佛是一切天人之師啊。(佛說過:「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雲門說過:「我當時若見,一棍子打殺,餵狗子吃。」這就是凡夫對這兩句話的體驗。他這個「獨尊」不是那個地位的尊,是覺悟的尊。這「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你要體會成是個地位的尊、神通的尊,學問(的尊),以及其他的什麼方面,那都應該一棍子打死。但是佛的本意不是如此。所以「唯我獨尊」,所以「普為一切天人之師」。

【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今得值佛」,「值」者,遇也,即現在我們能遇到佛。佛是難遇的,我們現在生於佛後,就沒有能遇見佛。但是現在還能夠來接受這些遺教,那實在已經是莫大的幸福啊!當時在法會上的人,那是比我們福氣大得多了,他們親自見極樂世界,這個信心就還會有動搖嗎?「今得值佛」,已經是殊勝(中的)殊勝了,還又聽到了關於無量壽佛的這些教導,這些「聲」就是指著教導。

那一天我又寫了一篇文章讚嘆善導大師。咱們國內的人對於善導大師很不尊重,他們台灣也是這樣子。(那天)來了一位懺雲法師,他還不知道那個善導大師的自殺是錯誤的記載,我告訴他,他們都很驚訝,這就給善導大師抹了黑。善導大師被公認為是彌陀化身,日本人對於這個信得很結實。他就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為什麼要出現於世?《法華經》答覆這個問題:「為一大事因緣故」,為了一個大事因緣。什麼是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法華》的話。那麼現在這個善導大師怎麼說呢?「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彌陀本願海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大事因緣。所以蕅益大師說,這一句佛號就是釋迦牟尼佛之所證,傳給眾生了。

【靡不歡喜,心得開明】因此,能夠聽到佛的這些言教,「靡不歡喜」,沒有一個不歡喜;「心得開明」,所以就得心開,就明白了。所以這是「演慈辯,授法眼」,這佛是慈辯,把這個法眼授給了每一個人。因為眾生沒有這個能力,知道有這個阿彌陀佛,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這一些是不理解的。只有聽見佛的教導,才能夠相信,才能夠明白,而「心得開明」,等於自己有了法眼。再說,禪宗和淨土,「若待融通是兩物」。(有人問:)禪淨如何融通啊?答話的人說:「若待融通是兩物!」若等著融通就是兩個東西了!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達人」的見解和凡夫的見解,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們修行就要放棄這些俗人的見解,把它丟乾淨才行,一點也別叫它剩啊!所以就「心得開明」。這就是彌勒當時把在會的大家的情況向佛匯報。

【佛告彌勒: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佛告彌勒」,佛就告訴彌勒:「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這四句話在這麼一大藏教中,是很重要的,也就包括了整個大家要注意的事情;「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你能對佛恭敬,這是「大善」。這個裡頭我們所要注意的是這個「敬」字。所以一般人只能體會到,我要怎么正心、誠意、恭敬,在佛前頂禮,貢品要洗得很乾淨,這個髒東西都要擺得很遠,其實這不相干。「敬」字的真正含義,你像《淨影疏》的解釋:「敬荷佛恩,名為敬佛」,「荷」是承擔。什麼叫敬佛?你能夠承當,承擔,擔得起,你能夠領受佛的教誨,這才是敬,不是這個形式。像上次有人讚嘆這個王勝軒,念佛之前要洗三遍手,這都是形式,也可以說都是囉嗦。所以「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你要承擔,你要領受。「領受」就是佛說的話你要理解。「承擔」,你要把佛的這個弘法利生的偉大的誓願承擔起來,作為你自己的誓願,這才是「敬佛」。不是到時候就是弄點供品啊,多磕些頭啊什麼的叫做敬,這都是表面(工作)。初機當然要從這兒入手,連這個都沒有,你更不行了。但是僅僅是這樣,那就很不夠。

「敬於佛者」是什麼?要當佛的接班人啊,這才是真正的敬。這是「大善」,大善不是對待、相對的善。因為佛萬劫薰修才入佛知見,就拿佛的知見來開示我們,讓我們也都能夠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拿佛的果地的覺位作我們眾生因地的初心,所以就可以不去經過三大阿僧祗劫,頓入佛智,這一生就成辦了。所以我問貢噶上師,貢噶上師親自回答,往生極樂就是密宗的即身成佛。所以凡夫處處都是二,達者處處都不二。所以大家就少「二」一點。京戲有一句話:「你就是壞在這『二』上。」夏老師常常把一些京戲的話拿來說無上法。那麼我們接受佛的教誨,佛給我們這些遺教都是文字般若,咱們從文字般若來起觀照嘛。像「無住生心」,你這個不容易(觀照)。你先從「如夢幻泡影」開始,這個你可以觀照嘛。事情來了,(不論)喜、樂,都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你要能做到這個,你就「大變活人」了,人家都覺得你變樣了。你現在就是不大當夢幻泡影,認真。從這個(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觀照愈入愈深,最後證入實相般若。所以我們要承這個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就「橫生四土,圓登不退」,這才是真實的「敬佛」。因此「敬於佛者,是為大善」,不是要求你恭敬、上供或怎麼樣。這些表面也如夢幻泡影,有什麼真實意義?但是初機、初心(去作),也是有功德,也或者說是福德。

【實當念佛,截斷狐疑】「實當念佛,截斷狐疑」。蕅益大師說,釋迦牟尼佛成佛所證的就是這一句(佛號),所以就應當來念佛。你自個兒「明(合道妙)是做不到的,你只要去念佛,你就暗合道妙,你不知不覺也能契入「無住生心」,所以應當去念佛。這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是佛恩中最上的恩,我們要領受這個恩,那就要自己念了。但是不要狐疑。狐狸就是多疑,所以渡河的人看見有狐狸的腳印就可以放心走過去了。它要聽底下有沒有流水的聲音,它很小心。所以我們不要狐疑,要勇猛直前。不是像狐狸那樣過河,走幾步要聽一聽,走幾步聽一聽,在那兒老在琢磨。所以就是時信時疑,一會兒信一會兒疑,半信半疑。或者勉強念一念,可是心中還不安,哎,我這個這麼著沒法子,這麼修再說吧。或者雖然在念佛,心裡想著其他的,還想著有什麼機會去學點別的,這都不是真實念佛,這都是有疑。所以密宗裡頭就是這樣,說老實話,那些個咒的功德都(大得)嚇死人,但就是唯除於咒生疑。你聽了這些咒的功德,你覺得嚇一跳,你就是生疑了,(這個咒的功德)就不兌現了。不生疑才是「截斷狐疑」。這個「截斷狐疑」有兩方面的意思,一個就是說,你應當不要狐疑,老實念佛;還有,念佛可以去你的疑。所以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裡說:有的三昧能除貪,有的三昧除嗔,有的三昧除痴,(有的三昧)能除現在的、除過去的、除未來的(罪業),只有這個念佛三昧,一切都除。所以你只要念佛,到了念佛三味,這種疑就自斷了。

【拔諸愛欲,杜眾惡源】「拔諸愛欲」,要把這些種種的愛欲都拔掉。這愛欲是世間人最貪戀的東西,它這是苦的因。所以「欲為苦本」,龍樹菩薩在王宮受難的時候就體會到這一句。為什麼受這苦?是因為你的愛欲,要拔掉種種的愛欲;「杜眾惡源」,「杜」是塞住、堵住,堵住一切惡的源流。因為你作了惡業,就要入惡趣。惡業就是惡源,你不做惡業了,叫做「杜絕惡源」。再有一個是日本《會疏》的解釋,他說,煩惱之中,嗔恚是最重,嗔恚(果報)是入地獄的。又說無明也是惡源,佛對於這個(無明)都斷盡了,沒有餘殘。這兩個(解釋)不妨合參。

【游步三界,無所掛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游步三界,無所掛礙」,於是乎在三界之中,諸菩薩都是遊戲(神通)了。我們念佛得往生的人,乘佛的威神也同樣可以分身到無量佛剎度無量眾生,也如大菩薩一樣游步十方,游步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一切往生的這些菩薩,「隨意修習,無不圓滿」。隨他的意修習,沒有不圓滿的,所以就游步三界,無所掛礙,隨緣度脫,教化無邊眾生;「開示正道,度未度者」,到三界去,做什麼呢?就是為他開示正道,開示佛的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這個往生(法門),明白自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這一些真諦,來度那一切未度者。

【若曹當知十方人民,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底下,「若曹當知」,你們應當知道,十方世界這一切人民,「永劫以來」,就是長劫以來,這個時間不可說了。輾轉於五道之中,這兒把修羅拆開了,就剩了五道,輾轉在五道裡頭;「憂苦不絕」,憂愁,苦痛,沒有停止的時候。天人雖然壽命很長,但是從整段時間來看,還是只有一剎那。所以憂苦是不斷的。這個眾生,生的時候很苦痛,老了也苦痛。咱們歲數大了,今年就保不住去年那點健康,那點福了,這福就減少了。再要多一點病,也苦痛得很,「死極苦痛」啊。

【惡臭不淨,無可樂者】「惡臭不淨」,眾生為什麼「惡臭不淨?」《大智度論》裡講了五種不淨。一是種子,種子就是父精母血,不乾淨;二是住處,是胞胎,胞衣裡頭,不乾淨;三、當體不淨,你這個人的全身都不淨。在河南幹校,他們派我殺豬,那都是唯命是從。當然我是從來不動刀,我就在旁邊看著,(算是)幫凶吧。一刀子下去,這個皮一剝開,有一股臭味從裡頭噴出來,真是惡臭不淨。所以這人就是一層皮,剝開了之後,全體都不乾淨,而且是臭的,是一個行動的糞坑;四是外相不淨,不但是裡頭不淨,外相也不淨。你看看這個鼻涕,眼睛也分泌出一些東西,渾身出的臭汗,那毛髮也臭,外相也不淨;五是究竟不淨,徹底說,整個身不淨,死了一燒,也是一堆髒啦吧唧的灰,這都不淨。這五種不淨就是:種子、住處、當體、外相、究竟,都不淨;「無可樂者」,眾生不知道,自身也是如此,有的時候有許多迷戀,被一些假相所迷惑。聊齋的故事講《畫皮》,(色相)實際就是一層皮,「無可樂者」。

【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應】「宜自決斷,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應」。這個「決」,就是下定決心;「斷」,就是斬斷這些惡因;「洗除心垢」,我們要斷除的惡因,也就是這些貪嗔痴,正是心垢,要把它洗乾淨,要把它去掉;什麼叫「忠信」呢?「如言而行,如行而言」,叫做忠信,你說的就是你做的,你做的就是你說的,這是「言行忠信」;「表里相應」呢,他就說了,「表」是語言,「里」是心,言和心不相違約,心口如一。底下談到心,那麼對心來說,你的「行」還是表現於外的。有的人,他做作,言行都一致了,不見得是「表里相應」,他內心不是那一回事。現在就有人成天說假話,他這個習氣不得了。我看也沒有必要,他有什麼必要這麼說呢?但他成天說,所以這個很可怕。言和行不一致,這就表里不如一了。總之這都是很大的毛病,所以我們都是要避免這個(毛病),我們要叫它決斷,要洗除心垢,言行要忠信,表里要相應。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至心求願,積累善本】「人能自度,轉相拯濟」,你只有先能夠救度自己,才能夠互相救濟;「至心求願」,以至高無上、至誠的心去追求,以達到你的本願。現在大家都有往生之願,那麼我們就要去達到這個本願。這不只是拜佛,求佛保佑我,達到這個願。是,也需要這麼做。但你光求佛了,你自己不做,佛就不加持你。你這個願到底是不是真的?你要是真的,你自然有行動,你自然而然能夠一天天放下所留戀的東西;你改不了的毛病能夠改;你做不到的那一些個修持,你慢慢能做得到。這不是要到你最後死才證明,這天天都能證明,你不用問人。你只要自己真有這個願,真正負責任,那天天有分數卷子判給你看。就怕你不看,裝沒看見。有的人根本不看,看見了也不管它。所以我們要「至心求願,積累善本」,我們現在這個淨土法門,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就是善之本,「積累善本」就相當於一向專念。

【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拔生死之本,無復苦惱之患。壽千萬劫,自在隨意】這麼做「雖一生精進勤苦」,這一生你看見他也不是去弄些好吃的,弄些享受,去遊山玩水,歌台舞榭,很勤苦、很精進,但是這只是一段很短的時間,「須臾」是四十八分鐘。等生到無量壽國,快樂無極;「永離諸苦」,這一切苦決定地離了,不是暫時地離了。所受都是大乘法樂;「永拔生死之本」,這是最可樂的一件事情,這個生死的根本就一下子拔除了;「無復苦惱之患」,再也沒有生活、眷屬、生病等種種的事情來擾亂你,都沒有了;而「壽千萬劫,自在隨意」,壽命是無量的。

【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城中,於五百歲受諸厄也】所以各個都應當要精進,「求心所願」,求到你心裡頭所願的這件事情;「無得疑悔」,不要又懷疑又後悔。「悔」,就是說,不想再這麼做了,改變了。我們眼前的那個巴戒明,就是很好的例子嘛。這一些個具體的例子,在目前還是反面教材,將來能不能轉過來,不知道。他說成天在忙道場,剛朝完五台山回來,他就跑到耶穌教去了。所以誰說你就能擔保你自己啊?他一直沒有什麼變化,這朝了五台回來,這些佛教(活動)他又都不參加了,回到他耶穌教了,這就叫「悔」了,因為他不幹了。不要懷疑,不要悔;「自為過咎」,自己給自個兒造罪過。那麼這樣的話,這個罪過就更嚴重了。你還沒有離開佛教,你還是在念佛,可是你不是那麼精進,你就半信半疑,你對於這個佛教的道理不明白,你就算是其它的功德很殊勝,能夠得到往生,(也只能夠)生到「邊地」。生到了邊地,比下品還差一點兒的,這個主要的特徵是什麼呢?智慧不夠。所以不要又動搖了,自個兒又遲疑了,將來自己生到邊地裡頭去,是「自為過咎」。不是誰在那兒不讓你去,不讓你入界,不給你辦戶口,是你到那兒,你就再不往前走了,這是打個譬喻。邊地是七寶的城,也是跟極樂世界一樣的莊嚴,勝過一切天宮。「於五百歲受諸厄也」,在五百歲裡頭受這個厄,什麼厄呢?就是不能見佛聞法,所以心裡很著急,就受這個厄。這個五百歲,我們在這個地方應當把他解釋為是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那麼就長了。不過我們在這個地方不要太執著,總之這個時間都是活的。現在這個時間,根本是眾生的錯覺,那極樂世界更是活的。要從《觀經》說,那個最下等的(下品下生),要十二大劫花才開,那個十二大劫是指著咱們這兒的時間。那這個五百歲呢?是極樂世界的時間。但是有的人也不需要一定要這麼長的時間,可以提前。像這個袁中郎,他作《西方合論》,只生邊地。那天來了一個人,他說自己估計是生中品,其實這也估計高了,生中品談何容易,一般能生到邊地就不錯了。袁中郎寫的《西方合論》列入《淨土十要》。所謂《淨土十要》,就是(蕅益大師)在所有淨土書中,挑出十部最重要的,他這個《西方合論》在裡頭。他就以作《西方合論》的功德生到極樂世界。他把他弟弟袁小修接到極樂世界。袁小修的《紀夢》,這篇文章可以看,介紹他夢中見到哥哥的情形,哥哥最初生邊地,是因為戒不夠。所以他這個這三輩九品種種所說的,不能把全部(情況)都概括,有各種各樣的特殊情況,千差萬別。他智慧不夠,聞法也不懂,戒行有差,所以他這個房舍不在空中,他還在地面上。但是他很快就離開了邊地,很快就見佛聞法。而且後頭也說,你怎麼才能出來(邊地)?你要懺悔。你對於佛的智慧不信,對你自個兒的智慧不信。你懺悔了,你這個業消了,就出來了。所以這個五百歲不是一個死的時間,可以說是一個統計的平均數字,不可把它僵化。

【彌勒白言:受佛明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說到這之後,彌勒又白言,就匯報了,「受佛明誨」,受佛的這樣明白的教誨,我們應當「專精修學」,要專心精進,來修持學習;「如教奉行」,這四個字是最重要的。我們能不能夠成功,就在於你能不能夠「如教奉行」。因為「汝意不可信」。一般都是信自己,那告訴你「汝意不可信」,那信誰?信「教」!你所認為的善知識,他教你怎麼做,經上叫你怎麼做,你就按著「教」去做,不要按你自個兒的意思去做,所以這個「如教奉行」是一個關鍵。你老把自個兒的意思擱在善知識的意思的上頭,甚至於擱在佛的上頭了。GCD「批判接受」,堅決批判,我認為同意的我才接受,那就把自己(的知見)放在佛之上。有很多人是這個態度:這個經是假的,那個經是錯的,哪一句可以接受,哪一句不行,現在必須得改,那個行不通,這叫「批判接受」。咱們要「如教奉行」。也要選擇適合於你的(法門)。你既然選定了,就按這裡頭的這一些教化(去修行)。不但是密宗尊師,禪宗也是一樣。「欲求無上道,第一莫疑師」,因為不能信己,你怎麼辦呢?所以要求無上道,第一個就是不要懷疑老師;「但摘果子吃,莫問樹橫直」,你摘果子吃就算了,你管它那個樹的枝子是橫的是直的?你多事!所以彌勒回答「如教奉行,不敢有疑」,對於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不敢懷疑。當然,你心中起了個疑,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仰信,從仰信開始,你相信這是佛說的,佛是大智慧,佛不能有錯,你不要相信你自己。所以都是要破除自己,這最後就是要「無我」。現在只是告訴你,不要相信你自己,實際上你要真正做到沒有你自己。佛的東西是一貫的。自個兒有一個想法,自個兒有個概念,自個兒有個見解,這個東西牢不可破,這個就學佛就慢了。對於這個(我見)要破除,要依教奉行,對於佛之說不要懷疑,先仰信,仰信之後你去做,做了之後你就會明白。那個宋敬強本來不信淨土,他讓很多人都去學密。他是搞氣功的,他有兩百多個徒弟,我說:「你把徒弟都介紹到密宗是個錯誤。」他馬上改了,看了些淨土的書,現在也信起來了。那先是仰信,他並沒有理解,他就照做。照做之後,他自個兒也看看書,也信起來了。有的時候就是說,不敢有疑,你就先仰信,就不能信自己!最不能信自己!

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何等為五:

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dàn。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yīn啞、痴惡、尪wāng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淫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xī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神明克識zhì,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妷yì;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zhù於人鬼。神明計識zhì,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計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舍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huò。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xǐ倚yǐ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游散,耽dān酒嗜美,魯扈hù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斗亂僧眾。愚痴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下一段,是《濁世惡苦》品。這一段,魏默深全部給刪了,這就是他這個會集本的欠缺之處。這個地方很重要。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端心正意」就是正心誠意;「不為眾惡」,不做種種的罪惡的事,這是個大德。「德」者「得」也,能夠得到東西,你不為惡嘛,這是一個大的功德。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所以者何?」為什麼呢?「十方世界善多惡少」,他那兒都是善人多,惡人少,他們這個性格裡頭也是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很容易就能勸導、教化他了;「唯此五惡世間」,這個地方是五種惡具足,這樣一個世間,「最為劇苦」,這是最大的苦。佛也說咱們這兒的人是「剛強難化」,非常難於教化,特別地苦。

【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我今於此作佛」,我在這個世界作佛。《阿彌陀經》裡頭大家都稱讚釋迦牟尼佛,在這樣的世界上成佛,真了不起。那就是為了度大家嘛,要讓大家幹什麼?要讓大家都舍掉這五惡。「我」到這個世界上來,在這個世界成佛,就(為了)讓大家舍掉這五惡。舍掉五惡就去掉五痛。你作了惡,今生你就要有很多的苦惱,最後是眾叛親離,受法律的制裁呀等等,這是五痛。死後還有更嚴重的,入地獄萬劫千生受苦不盡,這是五燒。那怎麼能「去五痛,離五燒」?先得讓他不作五惡啊。佛要「降化其意」。所謂「慎勿信汝意」,佛的出現就是要降伏眾生這些意!我們不要以為這兒說的惡人沒有我的事兒。都有份兒!怎麼沒有您的事兒啊?所以要「降化其意」,我們這個意是不是能化、能降,就是看你學佛能不能深入。不但不作五惡,還要反過來修五善,獲其福德。修行五善,持五戒,或者是十善,這可以升天。

【何等為五?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何等為五」,是哪五樣呢?「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第一個是指著什麼呢?是殺惡,所謂五戒就是「殺盜淫妄酒」。底下佛再說一下,這個五戒又包括十惡,所以佛的教戒是很全面的。世間諸眾生類,內心就是想作種種的惡。現在看見國外正在紀念撒旦,很多人準備好了,把一歲多的兒子殺了,要殺十多個(嬰兒),拿這個血來祭撒旦。他們在這個集會中強姦少女,做著種種的不法的行為。所以這個眾生,有種種惡的根性。「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就有想要作惡的天性。有的小孩就殘害動物。「人之初,性本善」,有人(把人之初)解釋成小孩本來是善,大了就是(變壞),這麼解釋是錯誤的,沒有的話。小孩虐待動物,把那個蟲子拿去餵螞蟻,哪兒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是指著人之本,人之本是善。

【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dàn】「強者伏弱」,恃強凌弱;「轉相剋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互相剋賊。「克」是克制,「賊」就是害。互相偷襲,螳螂吃了蟬,沒想到黃雀在後,又把螳螂又吃了;「殘害殺傷」,活活的一條生命,給殘害了。你看螞蟻吃那槐樹蟲子,槐樹蟲子疼得蹦起來。蹦下來之後,這螞蟻咬著不放;「迭相吞噉」,互相,你吞我,我吃你,就是「迭相吞噉」。

【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瘖yīn啞、痴惡、尪wāng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不知為善」,不知道行善。現在的人也是一樣,只不過就是經過廚房就是了,也是成天在那兒吞食動物,沒有兩樣;「後受殃罰」,以後受到災殃,受到罪罰、罪責。所以在世界上有「窮乞」,很窮的、討飯的;「孤獨」,沒有人養的,小時候是孤兒,老了之後是五保,沒人照顧的孤獨老人;聾子、瞎子、啞吧、愚痴,「尪」是瘸腿的,「狂」是精神錯亂的。這都是因為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就造成今天這個樣子了。

【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另外有一種是「尊貴、豪富」,地位很尊貴,家裡很有錢,而且有的是很賢達,很明白,是「長者」,年歲很高,家裡還有錢,稱為「長者」。「智勇、才達」,有智慧也勇猛精進,也有才華、也通達。這一類的人,都是由於多生的慈愛和孝順。所謂「父慈子孝」,「慈」是與人為樂。為什麼孝道可貴呀?因為孝道不是為自己的。你跟愛人好,一半兒為對方,一半兒為自己。你愛兒女,你喜歡兒女,你慈悲,一半兒為兒女,自個兒也喜歡他,覺得他高興,你看著你也樂,你也就高興了。他那兒愁你也就苦。只有對於父母,這個心是在父母那一邊兒,不是你自己得到什麼好處。所以這個功德,是多生的慈孝、積德修善所致。

【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世間有此目前現事」,人世間就有這樣的在眼前的現成的事情,有的就受罪,有的就享福;而且「壽終之後,入其幽冥」,到了陰間了,這冥界;「轉生受身」,你要轉世,要另外受一個身;「改形易道」,你(本來)是人變成了鳥,你就改形了,不是這個形狀了,你(本來)沒翅膀的,你現在有翅膀了。而且也換了道了。你(本來)是人道,你現在變成畜生道了。痲雀變成鸚鵡,這是「改形」了,沒有「易道」,都是畜生道。所以這樣就有「泥犁」,就是地獄;有禽獸;「蜎飛蠕動」,指小飛蟲、小爬蟲,最下等的動物。

【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這一切像什麼?就如「世法牢獄」。咱們世間法也會有牢獄,這個牢獄(之災)是受苦,是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魂神」是指著第六識,「命精」指著第八識,之後就隨著你的很多罪業,而定下你的下一生的趣向,到哪個地方去。五惡、五痛、五燒,就譬如這個世法牢獄。世法牢獄也是如此,他先是給你帶個手銬腳鐐,關起來,到最後才處以極刑。

【所受壽命,或長或短】「所受壽命,或長或短」,後世你如果入到地獄裡頭,那(時間)就長極了,多少(劫)不得出。你死了之後,這個是魂神命精隨你的罪投奔,你這個(壽命)或長或短。多少萬劫不得出來是「或長」;你像是一個朝生夕死的小蟲蟲,一天幾生幾死,就是「或短」,這個都不一定。短,它也並不是說你這一下子就解決了,不是。(死了之後),它又生,它老是(變成)這個東西。所以一個阿羅漢給釋迦牟尼佛布置精舍的時候就哭了,說前一個佛修精舍的時候,這些地上的螞蟻,它們就是螞蟻。現在換了釋迦牟尼佛了,他們還在當螞蟻呢。兩個佛(出世)之間,(隔了)多長的時間!你這個善趣就希望長,惡趣就希望短啊。所以佛說念長壽咒的人不要對著動物念,就是這個道理。你念了之後,它聽見了長壽,那對於它是很大的禍患。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而且是「相從共生」,來世都是因為這個業力的關係,你跟著我、我跟著你一塊生。你要去討債,那必須到世間來,那個欠你債的人,他也得來,你才能要這筆帳。你來他不來,他來你不來,這帳要不成了,都是如此。所以一生的來來往往,這些個討債的、還債的事,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債務關係,從我們當奶娃到現在都是債務關係,人欠我,我欠人,就是這問題,你擋住怎麼樣?還又新結了一些帳,你還是債務關係。我放出些錢,我又欠了些錢,都是債務關係。互相有關係的人要債還債,又都一塊一塊地出現於此了;「更相報償」,你來回報,我來償命,互相就這樣子,沒完沒了。

【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如果「殃惡未盡」,是永不得離。你這個罪殃,沒有受盡;「終不得離」,永遠是出不來;「輾轉其中」,就在那兒轉。就好像那個肉蟲讓螞蟻咬,在那兒蹦來蹦去,不等你都吃光了、吃死,停止不下來。所以「累劫難出」,多少劫就像那些螞蟻一樣。你想,它的識神裡頭是什麼?它所見的只是螞蟻,它的同志都是螞蟻,它的敵人也是螞蟻,它沒有別的。所以它又結了些新債,新債還是螞蟻,它欠人,人欠它,又出不來了;所以「難得解脫」,你不容易解脫。而且就是信了佛,修了佛法,還是「難得解脫」。所以夏老師聽到淨土法門之後,一人在屋子裡「呵呵」地笑,笑了幾天,笑什麼?笑這回可有辦法出來了!所以這才是真是生死心切,大家缺少點這個心。這個生死心不切,不知道這個生死可怕啊!而不知道,我能夠出去,就這麼重要啊!所以那個王XX,我說你這個「信不深、願不切」,就是(因為)生死之心不切。他現在這麼老了,七十多歲了,還要研究韋馱。他把我的那段話放到雜誌上寫出來了,他說黃老師批評我「信不深、願不切」。我哪敢隨便批評人?我這是根據他的行動嘛。你這個事情這麼重要,你哪有閒功夫搞那些事情。這「如救頭燃」啊,不光歲數大的人「如救頭燃」,年青人一樣「如救頭燃」!你腦袋上著火了,哪還有那些閒情逸緻?「痛不可言」,這個痛苦是不可說。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看見那個鳥吃蟲子,就要出家嘛。就是這兒,就是互相殺,互相吞噉,互相報應,難得出離。它這個痛苦,它不是就是死一回,他老生老死。現在這一種科學培養(肉雞),大量地孵出來,這個生死報應更快了。多少肉雞、多少肉豬,一出出多少,一殺殺多少,一會又出。這個周率快了,就是這一個時間之內生死的次數更多了,被殺、挨刀的次數更多了,簡單說就這話。以前還慢一點,現在是更快了。

【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天地之間,自然有是」,天地之間,自然就是這樣,自然如是。你作了五惡,就要受五痛,死後受五燒。「雖不即時暴應」;(報應)雖然不是當時、頓然地就給你顯現出來;「善惡會當歸之」,但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作善業、惡業都歸在你本身上,一樣也跑不了,這是第一。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婬驕縱,任心自恣】第二是盜業。五戒裡頭第二個就是盜。這個盜的含義是,不屬於自個兒的東西,有主的東西,不管是多是少,(東西的主人)不給你你就拿了,這就叫做盜。其實我們現在還應當再擴大一點,還不光是東西,連這種美名、名譽,把別人的功勞歸於自己,這都是盜。不應該我享受的東西,我享受了,都是盜;「世間人民不順法度」,這裡是通論。比方說殺業,我說每個人都有份!你這不都吃過葷嗎?誰沒有份?所以不要覺得跟自個兒無關,盜業我看也一樣,每個地方都有份;「不順」,不符合於法律和制度,不順著這個法度;「奢婬驕縱」,這「婬」有女字旁,是指男女之事。「奢」是奢侈、很多、過度,過度地貪戀男女之事;「驕縱」,驕橫放縱;「任心自恣」,就隨著這個心,縱情於享受快樂。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這都是擱在盜戒裡頭了。在上位的人,是過去說的宰相。這樣的人,不明白,不能選賢與能,任人不是唯賢,用人唯親,這就是盜。混到這種地位,你不用賢德的人,用你的「親」,你看這不是盜,是什麼?你「居上不明」;「在位不正」,你有地位,你當權,但你不正派。「在位不正」四個字裡頭包括多少壞事,可以行男女關係,可以接受賄賂,可以結黨為私,種種的(壞事)都(包括)在內了,這都是「盜」;而且「陷人冤枉」,誣害人。因為你不正派,你又怕人知道,對於知情者你就要打擊、就要陷害;「損害忠良」,因為你(不正派),跟忠良之人就不能和平共處,有的人還要直言不諱,不能容忍,那麼他就加以陷害。那麼這也就要兼到殺業嘛,所以這個罪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相牽連,這個罪就更大了。

【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心口各異」,這種居上位的人,說的和行的完全不一樣。不但如此,而且「機偽多端」,種種的機詐、虛假,這些政客,哪一個能例外啊?「尊卑中外」,不管是地位高的,或者地位低的;不管是本國人、外國人;不管是內外、親疏,一切不顧,都是「相欺誑」,說假話騙人。這不是妄語戒嗎?這破了一個戒,別的戒連著都破了。他為達到他的「盜」的目的,鞏固他的地位,所以就作這些惡。

【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顧前後】他自己本身是怎麼樣呢?是「嗔恚愚痴」,火氣很大,自個兒很糊塗。他自個兒以為很能幹,很有地位,很有本事,我有很多權術,能夠發動多少人打擊對方,不知道自個兒正是最糊塗的人了;「欲自厚己」,只想自個兒沾些油水,使自個兒得利益,這是最糊塗的地方;「欲貪多有」,想貪多想占有。這裡頭就有鬥爭,有所謂的商業戰,不光是指打仗是戰。都是要打擊,把對方打垮打死,把人家的公司弄破產,我來吞占。所以這裡頭為了利害,就要有爭,有爭就要有勝有負。而且大家就結成了仇了,就報復,使得人家家破人亡;所以「破家亡身,不顧前後」,自個兒弄得自個兒也家破人亡,這前因後果都不管。

【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這種人很富有,但他很慳吝。他有錢,他盜了很多東西,但他不肯布施,不肯給別人;「愛保貪重」,這種「愛」就指著那種情愛、欲愛。把自私這種心保持住,貪心很重;於是乎「心勞身苦」,心也很勞累,身也很苦。那麼這樣帶來什麼結果呢?「如是至竟,無一隨者」,你這麼去爭,可是到了後來沒有一個人跟隨你。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只是你所作的這些業跟著你。

【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所以「善惡禍福,追命所生」,一個人有善有惡,他就有禍有福,追著你的這個命根子,跟著到你所受生的地方。至於你所貪戀的、所愛的人、想占有的東西,一樣你也帶不去。所生之處,或者是在樂的地方,或者是在苦的地方,都是一場空。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xī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還有的人,這就更指明盜戒的惡了,「見善憎謗」,看見人家行善事,他生氣、他毀謗;「不思慕及」,他不想跟人家去學習;「常懷盜心」,常常有偷盜的心。我們這有個熟人,他也曾經因為宗教信仰而被(勞動教養),裡頭有好多扒手,有很多女孩子很年青就當了扒手,也在勞動教養。他們一塊開會都要各自談這些情況,這些扒手說:「我們這個思想就是這樣的,我看見別人有一隻好的鋼筆,我也會把它偷過來,(不偷)心裡難受,就好像我也有支好的鋼筆被別人偷走了一樣。」這個是他們的心情,不偷白不偷,不占公家便宜白不占,不貪污白不貪污,接受禮物,接受贈品,這種種的情形,都是個「盜」字;「悕望他利」,本來不是你應有的,從他人那兒得到。得到了之後,就壓榨了別人,供給了自己。用這樣的方式得來的東西當然就容易了,也很快就用完了,用完之後再來辦這種事兒,「復取」。

【神明克識zhì,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神明克識」,晉譯《華嚴經》,就是《六十華嚴》,最早的《華嚴》,裡頭講,人生下來有兩個天老跟著你,一個名字叫做「同生」,同你一塊兒生,一個名字叫做「同名」。這兩個神老跟著你,他看見你,你看不見他。這種神跟人一塊兒生,就稱為俱生神。不光是《華嚴經》,《藥師經》也說:「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閻魔王」,他把你所作的罪,所作的福,都給你記下來,寫成檔案,交給閻羅王。「克識」,照這個講法呢,「識」是記,人間這些善惡,神明都做了記錄,都要去上報。所以《五戒經》裡頭講:「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三覆」,「覆」就是回復。正月、五月、九月,三個月,向天去做匯報。現在是我們地球是四天王天管。「八校」就是八個節氣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八天也去匯報。還有六天是六齋日。為什麼六齋日要吃齋呢?因為這六天就是四大天王天來檢查人間善惡、聽取匯報的時候。另外一個解釋就是說,不是天神記識,而是人有第八識,自己所作所為都存在自個兒心內這個檔案裡頭,這一點不錯。那麼日本的義寂呢,就把這兩個匯合起來了,既有天神作記錄,又有自個兒第八識的儲存識,種識,就都儲存下來了。那麼這個說法比較好,這也符合唯識嘛。你這兩個神也是唯識所現,這就都消歸自己了。那麼都是識,不妨現出兩個神來管這個事兒,豈但這兩個識是你所現,那個閻羅王都是你所現。所以做壞事就這樣,這個「神明克識」,都給你作了記錄了。所以你終入惡道,你一點壞事也逃不過去;「自有三途無量苦惱」,三惡道裡頭的無量無邊的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又一個「痛不可言」,多少劫都出不來,痛怎可言!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妷yì;煩滿胸中,邪態外逸】第三,是殺盜淫。「世間人民相因寄生」,都是因為這個共業,互相為因。你兒子就要靠父親撫養,你生下來,你要有父親,都是因為這些因緣關係而生。壽命很短,就在呼吸間。但是「不良之人」,不良善的人,他「身心不正」,(心念)也不正,(身行)也不正;「常懷邪惡」,心裡所想都是邪事、都是惡事,不走正路;「常念淫妷」,所想的事情都是淫妷,黃色的這些東西;「煩滿胸中」,這些個慾火在心中就都滿了,很煩躁。因為內心是充滿了這種慾念,所以這一種不正派的邪態就流露於外。

【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那麼所做的事情要「費損家財」,要浪費家財;「事為非法」,所做的事兒不合乎法度,胡搞;「所當求者,而不肯為」,應當作的不作為。像年輕人,你要好好地求學,好好地工作,而他偏偏不三不四,成天去跳舞,成天去參加流氓集團;這還有「交結聚會,興兵相伐」,他就接著犯淫戒,還要發展成犯殺戒,淫、殺是相連的。結黨成群,這一派和那一派打仗。所謂的這些個幫會,互相要斗,有時候連政府都管不了。大則國家和國家打起來了;「攻劫殺戮」,打仗,攻城取地,互相殺戮;「強奪」,強取,搶過來;「迫脅」,威脅他,把東西給我,就是所謂強取豪奪,就得到些的利益。他把這些東西弄來幹什麼?帶回來給老婆孩子,給女人;「極身作樂」,得到這些個勝利品,他就放逸、狂歡。

【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zhù於人鬼。神明計識zhì,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這一種作法是「眾共憎厭」,大眾沒有不討厭的;「患而苦之」。你像這個紐約,現在九、十點鐘晚上,婦女不敢單獨出門,到處都有這些流氓集團,所以大家都「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這種的罪惡昭著於人鬼;「神明計識」,都有記錄,自然入到三途里去;「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這個是這個淫報。這個淫報有的時候,當然是要侵犯到別人了,就造了更多的罪了。若僅僅只在男女兩者之間,為什麼說他這個(罪業)這麼惡呢?他並沒有傷害對方。但是這件事兒,最受傷害的是你自個兒的心。因為這個事兒縛住你的心,比什麼都厲害。淫罪大就大在這兒。所以出家人第一條戒是淫戒。(釋迦牟尼佛)說,世間再有一樣事情,像這個淫這樣難對付的,一切眾生都不能得度了,幸虧只有這一樣。一個人一生只要有一次男女的事兒,就不能升梵天了,所以你們想出這個三界,談何容易!要想生梵天,有人還有希望,(比如)小孩,其餘成家的人全無望了。所以沒有往生法門,你就是沒辦法(出三界),大家要知道。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四是妄語戒,這個戒是很大。上頭三樣戒是殺盜淫,「身三」。這兒說一個妄語,實際上他說了四樣,「口四」都在裡頭,就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兩舌」就是搬弄是非的話,煽動,挑撥離間;「惡口」就是惡言相加,令他受惱。讓人聽見了很生氣,這叫惡口;「綺語」,就是人家那個愛染心所愛聽的,不是道心所愛聽的話。所以廣義說起來,連作一些詩詞什麼的,都屬於「綺語」。那麼狹義一點,就是黃色的東西:黃色的言論、黃色的文章,那是典型的「綺語」了;「妄言」就是不真實,不符合實際(的話)。這妄語戒是最難除的一個戒。妄語的本身就是不淨的心,預備騙騙別人,應該掩蓋真實,說出不符合於實際的話,造了口業,這就叫做妄語。這種定義也適合於底下幾種。底下幾種每個有它每個的特色。世間人民不想到修善,他就「兩舌、惡口、妄語、綺語」。

【憎嫉善人,敗壞賢明】「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他憎恨、嫉妒善人,敗壞賢良。他嫉妒善人,他又敗壞賢良,怎麼敗壞呢?就說瞎話了。你「敗壞賢明」頭一個,就是妄言。這裡有挑撥離間,那就是兩舌。這個說了傷人的話,讓人家煩惱,這不就是惡口了?所以我們就不要去(分別)哪個是屬於這四種中某一種。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所以這種人對於好人,他是要敗壞的;對於父母是不孝的;對於師長是輕慢的;對朋友是無信的;「難得誠實」,不誠實,說瞎話。騙朋友,跟朋友合夥,把朋友的東西騙來獨吞。你看這兒不但是妄言,還兼盜,所以好些罪都不是孤立的。

【尊貴自大,謂己有道】「尊貴自大,謂己有道」,這就是「妄言」最主要的原因。他就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很自大,說自個兒已經得道了。如果你自個兒沒有悟說自個兒悟了,自個兒沒有得道,說自個兒得道,這不是普通的妄語,是個大妄語。南山律宗的祖師,道宣法師說,這個戒,人多喜歡犯。為什麼呢?因為妄語這個業,是多生積累下來的,「識種尤多」,在你的八識裡頭種的種子特別多。因此,隨著塵緣的境界一來,就「虛構」,俗話說就是瞎編了。昨天還有人給我帶話都瞎編的,這可怕。這是他多生的妄習。《智度論》裡說,這個妄語有十種罪。第一「口氣臭」,常說妄語口氣臭;第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善神都躲開很遠,(讓鬼神占了便宜);第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就像狼來了一樣,老說狼來了,狼真來了也(沒人)信;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真有智慧的人在商量事情,不約這種人來參加;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第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第八、「種誹謗業因緣」,作了這個業是誹謗業;第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第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你變了人之後,常常被誹謗。這個妄語就有這十種過失。

【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謂己有道」,就「橫行威勢,侵易於人」。自己就作威作福、虛張聲勢。「侵」是侵犯;「易」是輕視,瞧不起別人,侵犯別人的名譽;「欲人畏敬」,希望別人都怕自己,恭敬自己;「不自慚懼」,自個兒也不慚愧,也不害怕;「難可降化」,這種人你不容易降服他,不容易教化他。他常常所懷的是驕縱我慢的(心念)。

【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賴其前世,福德營護」,前生他種了福德。「營」是保護的意思,這福德保護著他;「今世為惡」,福德盡滅」。福德就沒有了,就消滅了。在他這個福德還沒有滅的時候,他還可以繼續在那兒作威作福。等到(福德)全完了之後,這個壽命就終了了。這些諸惡轉來轉去,都繞回到他身上了。

【又其名籍,計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舍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huò。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這個登記簿上早就有了他的名字了,早就記在神明那兒去了。那麼這就要受報嘛,「殃咎牽引」,這個罪業、這個罪報牽引著他,他沒有法子舍離的,他只能夠跟著業報走;「但得前行,入於火鑊」,入於銅牆鐵柱、炮烙、油鍋;「身心摧碎」,身和心都摧毀了,都破碎了;「神形苦極」,「形」是指這個身形,「神」是心神,身和心都是苦到極點;「當斯之時」,在這個時候,你再後悔還來得及嗎?這是第四樣。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xǐ倚yǐ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第五,這一點要說一下,裡頭提到「耽酒嗜美」。第五樣說的是酒戒。另外有些大德說,這個地方,實際不光說的是五戒,說的是十惡。因為身三說過了,口四也說過了。這個第五段,是說的貪嗔痴。這麼著呢,這五段實際指的是十惡。這兩種說法都對,所以我們兼取。我們既要大家重視五戒,重視這個酒戒,但也要知道這裡頭不限於酒戒。這裡頭很多很多話,是廣泛地談了意業,貪嗔痴。同時再進一步說,這兩者沒有矛盾。酒這個戒很重要。以前,我一個(親戚),就是「南梅」的兒子,他就不服氣。他說這個酒戒定得不公平、定得太重。現在才知道這個酒,它是很厲害。因為酒能亂性,所以酒後就容易發脾氣。有的人發酒瘋,這就是嗔恨;喝酒的時候人就糊裡糊塗了,所以酒後說錯話,或者酒後昏睡,就生愚痴;酒後就放縱,平常能夠維持的事情,他酒後就持不住了,就「亂性」,男女關係有時候也因為酒,這個(屬於)貪。因此這個酒能生出貪,能生出嗔,能生出痴。所以把這個酒跟貪瞋痴擱在一塊,這不是很合適嗎?所以為什麼把酒定得這麼重?正是防患未然啊。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徙倚」是徘徊,「懈怠」是懶惰。「不肯為善」,對於善的事情,他就是拿不定主意,也不願意作;也不願意「治身修業」,自己克制自己,一些正當的事業,他都不打算做了;對於父母的教誨是「違戾反逆,無有報償」,他對於父母之恩,他沒有回報,沒有償還。

【放恣游散,耽dān酒嗜美,魯扈hù抵突】「放恣游散」,就放縱、遊樂、散漫;「耽酒嗜美」,好酒貪杯,喜歡吃好東西,這裡正式說到酒了。所以這段,你說就是五戒,完全是對的。佛禁止這五樣事情。但同時這段又說了十惡,廣泛的意業上,貪瞋痴也算在這段裡頭。「魯扈」,「魯」是愚魯,「扈」是跋扈。這種好酒貪杯的人,他根本沒有什麼智慧,他都是很跋扈。「抵突」,衝突。

【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不識人情」,不懂得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你把你這個好酒貪杯的錢,拿去孝敬孝敬父母,好不好?救濟救濟窮人,好不好?「無義無禮」,沒有義氣,沒有禮貌,沒有禮節;「不可諫曉」,這種人你勸不好他,你不能讓他明白。「曉」,是要他明白。

【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六親眷屬」,「六親」有兩種解釋:一種就是指著父母、兄弟、妻子,叫做六親。再一種「六親」呢,以上三代: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以下三代:兒女、孫兒女、曾孫男女。這兩種的說法不一樣,我們不管它,反正都是至親吧。六親以外就是眷屬了。對於這些眷屬,他們的資用、養身的資用是有沒有?糧食夠不夠?冬天夠燒的不夠燒的?衣服夠暖不夠暖?錢夠不夠花?他不能夠替他們擔擾,替他們想到這些事。

【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惟父母之恩」,不去維持父母之恩,父母之恩你沒有答報;「不存師友之義」,心中就沒有老師和朋友這種彼此的這種義氣;「意念身口」,在自個兒的意識裡頭、念頭裡頭,自個兒的身跟口「曾無一善」,一件善事兒都沒有。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不信諸佛經法」,諸佛經法,他是不信;也「不信生死善惡」,「善惡」就是果報,「生死」的這個輪迴。生死事大,你不但不想別人出生死,自個兒也都不管。「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一句話就夠說明問題了,他還有什麼?

【欲害真人,斗亂僧眾。愚痴蒙昧,自為智慧】「欲害真人」,「真人」是指羅漢。所以再發展下去,這種好酒的人,他就胡作非為;「斗亂僧眾」,破和合僧,挑撥離間,讓他們(內鬥)。現在很多人喜歡做這些事,挑撥他們,讓他們不和;「愚痴蒙昧」,這種愚痴,蒙昧。「蒙」是愚蒙,「昧」是暗昧、愚昧;「自為智慧」,他還以為自個兒有智慧,自個兒覺得自個兒很聰明。越是自個兒覺得自己有智慧的人,往往就是最愚蠢的人。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知生所從來」,生從哪兒來?死後到哪兒去?不知道。這個事兒可是個切身的問題,將要到哪兒去?總得有個去處,這不能不想,不想也得給我去處。人不總想挑個好點兒的地方嗎?挑個好點兒的結果嗎?都要挑挑揀揀嘛。怎麼唯獨這個事兒不挑一挑呢?你到哪兒去啊?

【不仁不順,希望長生】「不仁不順」,沒有仁愛之心,不和順,希望長生不老。這幫人一聽說練氣功祛病延年,就跟瘋了一樣,多少人就跟他練,一群一群的。他就是想多活,留戀這個肉體,希望在世間上再多喝幾杯。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慈心教誨,而不肯信」,你很慈悲地去教化他、去勸他,他不肯信。苦口婆心地跟他說話;「無益其人」,對這個人一點(幫助)也沒有,他聽不進;「心中閉塞」,他的心中(像個酒瓶),瓶塞兒(塞住了),你往裡頭擱甘露,你擱不進,閉塞;「意不開解」,他堅持己見,不能開解;「大命將終」,等到壽命(將要)完的時候,悔恨和害怕都來了,「交至」。不預先修善,到(這時),你再後悔,你還來得及嗎?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所以「天地之間,五道分明」,這五種道路很明白;「善惡報應,禍福相承」,來生,你修善得福,修惡得禍。因為咱們眾生所作都不純。所以往往好著好著,忽然間壞了;壞著壞著,忽然又得點好事,這裡頭因果很錯綜(複雜);都是「身自當之」,都是你自個兒來承當,沒有誰能替你的。該生病,該開刀,甚至於要受種種折磨。甚至於有人身上插五根管子,插了很久很久。這位法師插了五根管子,插得不可忍耐。他給拔掉,旁人又給塞進去,這麼長都是血。這個苦是沒有人能替你,只有你自個兒承擔。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善人行善」,善人所行的都是一些善事;「從樂入樂」,他行善(的時候)本身就很快樂。所謂「為善最樂」嘛,你做善事最快樂,那遠遠不是那喝一杯的味道(所能比的)。今天真正幫助了人,今天真正是做了好事,是利益了眾生,這個是最快樂;「從明入明」,從光明再入光明。咱們這個行善,這個就是從樂再得樂,繼續又再修善。你這就是光明,而最後能往生極樂世界,那就「從明入明」了,那是永久的光明了,大光明了!

【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惡人可不是這樣,惡人就行惡。他是從苦入苦,他作的是苦事。上次我就說過一次,看見這些人在狂歡。我在年青的時候,我始終都覺得(很悲哀)。所以親戚有許多什麼典禮,後來我都不去。年青的時候不能做主,媽媽說要帶著去,只能跟著去。等到要徵求我意見的時候,我一律都不去。這些個結婚什麼什麼,我看都是苦。那些什麼狂歡,可悲,非常可悲,不要等席散人空。那做苦事就更苦了,你「從苦入苦」,來生受更大更苦的結果,最後是入到地獄。入到地獄之中,這更是互相殘殺。那個地獄中的眾生你碰了我、我碰了你,就相互報復,就跟咱們這個公共汽車上一樣,最後就是要掏出三棱刀子來扎一刀。他們的苦,他就是這樣。你把那個痲雀放生,它們互相就鉗腦袋,都鉗破了。因為它們很苦,它不能飛,它就嗔恨,彼此就互相啄,一個一個腦袋全是破的。若在地獄中更是如此;「從冥入冥」,入在幽冥裡頭,一天比一天黑暗。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這種情形誰能知啊?誰能知道,唯獨有佛知道。這一些事情,只有佛才能開導我們,才能說得出來。佛就用佛的教言開示眾生,但是能夠信、能夠接受的非常少;因此「生死不休,惡道不絕」。這個生死輪迴就沒有休止,惡道就不會絕,所以地獄永遠不會空;「如是世人,難可具盡」,這樣的世間人是說不盡啊。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三惡道,無量的苦惱,在這其中輾轉!「世世累劫,無有出期」,多少世、多少劫,沒有出去的時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不容易得到解脫,這個痛苦是不可說了。

【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如是五惡、五痛、五燒」,這五樣事情;「譬如大火,焚燒人身」,就好像著了大火,燒這個人的身體;「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如果人能夠在世間這種五惡之中,「一心制意」這四個字要注意。所以「慎勿信汝意」,這個告訴你「制意」,要自個兒管著自個兒,管什麼?管你自個兒的意。首先就要「一心制意」。「制意」,就是要能發現自己的毛病到底是在哪裡。人人都有毛病,各各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你先要管你那個主的(毛病),不要去管那些枝枝節節。你不能等開悟,這個事是應當在開悟之前就把它做到的。一定要知道自己思想上、見地上,病在哪裡。而這一步很不容易,你要認識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就是叫你不容易認識你自己,所以叫做「自欺欺人」嘛。他先得把自己欺騙住了,之後才可能欺騙別人。沒有一個人不自欺的。所以「自知之謂英,自為之謂雄」,你要是能夠自知、能夠自為,就是英雄人物,不是普通人嘛。所以要自知啊。「一心制意」,就是整個兒的心,就在辦這件事兒,叫做「一心制意」。你不是二心二意的,不是可有可無的,你整個兒的精神就要管這件事。制你的意。這你先要問自己到底有什麼毛病?你不知道病,你怎麼冶啊!你要是開刀,你把那個好的地方拿掉了,那個病還在那兒,這有用啊?只有更壞;「端身正念」,身要端,念要正。

【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言行相副」,所說如所行;「所作至誠」,要誠懇,不要。這個虛假是很壞的事情,我們這裡倒沒有人有這個毛病,特別喜歡虛假。但是確實有人(有這個毛病),他這個習氣很重,幾乎是一說就是假話。所以我們知人也得知己,要照鏡子。現在幸虧我們這方面不是很嚴重,眾生就是難度,就難在這些地方;「獨作諸善」,要做諸善;「不為眾惡」,就是惡業都不作了。那這樣,你就可以度脫嘛。度脫之後,你可以得到這個福德,行善得到善報;「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這個「長壽泥洹之道」,你往生了你就是無量壽,都要成佛,這是涅槃之道;「是為五大善也」,把這個五惡反過來就是五大善。

這一段主要說的是人天乘。一個人,如何做好人,如何行善。這個五乘佛法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經)翻譯到中國,人天乘的法,沒有怎麼翻譯。因為中國有孔老之教,是人天乘,基礎很好了。實際上佛法整個的是五乘。而有人對於人天乘就很輕視,說這個很淺。這兒舉一個公案,當年鳥窠禪師的弟子會通跟他告別。待了多少年了,會通待不住了,走了。鳥窠禪師就問,「你為什麼走?」他說:「我到別處求佛法去。」鳥窠問:「你要為這個,怎麼不早說呢?你要求佛法,我這兒也有嘛。」會通就磕頭求。鳥窠從衣服上就找了一根布毛,一吹,把布毛吹走了,會通開悟了。那麼這個(事情)就是讓白居易聽到了。白居易那時候正在寫《琵琶行》,就上山見鳥窠禪師,他也希望鳥窠禪師給他吹吹布毛。鳥窠禪師告訴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就輕視這兩句,不滿意,他說:「這兩句,三歲小兒也說得。」三歲小孩也會說。禪師說:「八十翁翁行不得。」你說三歲小兒都會說,八十歲的老頭也做不到。惡你都不作了,眾善都奉行。我們到了八十歲,也行不到啊!所以白居易在這裡就有一個分別了,以為這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是淺,「吹布毛」是深。(其實)這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跟「吹布毛」是平等平等。他並沒有瞧不起人嘛,你來的是太守,隨機說法嘛,這個(法)對於你正好。但是一迷一悟,就差遠了。如果是法法都圓,這人天乘就是一佛乘。所以對於這個人天乘,這一點我們的認識應當有個提高。

實際上這一品所說的是濁世的惡苦,都是事相。實在也是圓顯自己的心。我們不要以為,只是極樂世界那種莊嚴,是「托彼依正,顯我自心」,那些個依正都是顯我們自心。那個《地藏經》裡頭,那些個種種地獄現象,那些銅牆鐵柱,都是自心!所以這裡頭所說的種種(情景),也都是自心。《彌陀要解》說:娑婆就是自心所感的穢,它這個穢土就是自心所感的。那麼自心的穢當然不要嘛。你自個兒心裡頭為什麼要它穢呀?極樂就是自心所感的淨,因為是自心淨,那當然我要求,要保任。所以你這個厭穢,需要舍,舍到究竟,沒有可舍;欣淨土,也需要取到究竟,也沒有可取了。要到取捨到極點的時候,跟不取不捨,也沒有異轍。如果不從事上取捨,沒有這個欣慕極樂,厭離娑婆的心,只是說不取不捨,這個(見地)不但不高,而且有毛病。這叫做「執理廢事」,你執著了理,廢掉了事。你廢了事了,你這個理就不是圓的了。所以你這個「理」要打個引號了。如果你能夠了達全事就是理,全波就是水,波是事相,水是本體。整個兒的波是什麼呀?不都是水嗎?「全事即理」,那麼你取也是取的是理,舍也舍的是理。你「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所以蕅益大師這一段話是非常殊勝。(《佛說阿彌陀經要解》)是蕅益大師九天寫出來的,這個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九天寫出這麼一部著作。憨山大師寫《楞嚴通議》,凡是從腦子出來的東西都不要。這才真正是「慎勿信汝意」。因為腦子裡頭出來的都是意。大家都想寫幾句東西,不知道你這東西沒價值,是你腦子裡出來的。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qióng煢qióng忪zhōng忪zhōng,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做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上次講了娑婆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佛無量地慈悲,再三勸告。這個悲痛,「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啊。所以底下就告訴大家,你要如何來避免。說這些話,就是要給大家指出方向。第三十六品、第三十七品,就是這個(內容)的繼續。底下《重重誨勉》,一遍再一遍,一層再一層,一重再一重,來進行勸告,勉勵大家,要止惡行善。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佛告彌勒」,現在的佛囑咐未來的佛,對他說,「吾語汝等」,我跟你們說,「如是」,這麼樣的「五惡、五痛、五燒」,它是輾轉相生。因為你造了五惡,現世受報,名為「五痛」;來生受報,名為「五燒」。這個「輾轉相生」是什麼意思呢?「輾轉」就是反覆地轉,像輪子似的,「輾轉相生」是痛燒又能生惡。那個鳥、螃蟹,你把它們擱在一起,它們在很苦的時候,就互相殺傷。所以在地獄之中的眾生互相殺傷,這也是地獄中的苦的一個原因。他彼此都在極端痛苦之中,所以誰碰誰一下,都是不可忍耐,就加倍地報復(對方)。所以他在這個痛燒之中,他並不是知道悔恨,而是更能夠增加他的瞋毒、愚痴的毒。那個罪人是怎麼趴上去,怎麼抱著那個燒紅了的銅柱子的?不是需要一個小鬼把他推上去的,是他自己去抱的。他看見是美女,過去一抱,啊!燒死了。燒死之後,他並不因此明白,下次再也不抱了。他死了之後,馬上活(過來),這又看見,還是美女,過去又抱,沒完沒了的。所以不會因為這一種痛燒,使他能明白,而是更增加了他的嗔,他的痴,他的恨。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敢有犯此」,如果你敢犯這些個五惡的業。大家要知道,這個五惡裡頭就包括喝酒。大家都認為這是很風雅的事情,也是很愉快的事情,那麼你也就犯了。而你敢犯這個,比方有些人占公家便宜,實際是盜戒。「不占白不占」,有些(單位)管理很鬆懈,公家的東西,不拿白不拿,並不犯刑法,也沒人管你,但是你這是做了盜惡。你要受了戒,就破盜戒。還有這男女之間胡鬧。所以這個眾生,不知不覺就在犯戒。而你這麼大膽,敢來犯這些個惡的事情、罪業,你的結果,一定要到三惡道裡面去。這句話,咱們不要把它看得很小啊!你就是不受戒,它還是惡。而且這個惡,它會造成其它的惡因。而造了惡因,侵犯了別人,別人就要報復。越發展,(惡業)越來越大,要到惡趣。常常有人說,「大人物不拘小節」,這是自己掩蓋自己(的罪業)。現在一些所謂大人物就是(地位)高,當然是犯點小節也沒人敢提意見,但你這大節就難過得去了。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敢犯這個的話,「或其今世,先被病殃」。這個地方的「被」就當作「受」字解。你要是當作「被動」解釋,你就要被動地得了病、得殃,那麼講也可以,不過中國文法不是這麼用,就是「受」。你今生受到的病,也是一種禍害。「殃」是禍,受到痛苦、受到災禍;而且「死生不得,示眾見之」,像北京一個大和尚,最後身上插了五個管子,插了(不知道)多少時間。他求死求生,都不得自由。想把兩個管子拔下來,這都不行,別人又給他插進去了。所以生時知名度很高,死後還要入惡趣,這個知名度管什麼事兒啊!那法源寺還有一個人。這個人極荒唐。他就是慘叫,幾條街都聽見他叫,是解放以後死的。而送到醫院他就不疼不叫了,醫院說你沒病,就送回來。一回到他住的地方就叫。再送醫院,醫院說:「沒病我們怎麼能收啊?」又回來,回來就叫,就這麼叫死的,他就活入地獄。這個人罪惡萬端,沒法說了,當時也是方丈。所以有一次開會時一個人看到他,就說:「這個什麼人,說話這麼輕佻啊?」後來別人告訴他,這是誰誰誰。「噢,怪不得,原來是他,不然怎麼會這麼輕佻。」所以我們決不能因為(某人)是個佛教徒,就認為這個人就必定是向善,這個完全不一定了。不管怎麼樣,他受了戒之後(作惡),就加了破戒的罪。一般人作惡,只有作惡的罪,沒有破戒的罪。你持戒,你行善。你不光是有行善的功德,你還有持戒的功德,這持戒功德很大。但是你要作惡呢?你不但有作惡的報,而且有破戒的報,那就是地獄的報啊!這種作惡就要在今世示現這種報。那是他現前的真事啊,罪有應得。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殺傷】或者今生,或者壽終,就入三惡道。而且可以這麼說,這種人往往是死生不得。壽終之後,看來只有入三惡道了。這種「愁痛酷毒」,這種憂愁,這種痛苦,「酷毒」是極嚴酷、極厲害的一種毒。在這種痛苦,毒害之中,「自相燋然」。「燋」就是把他是燒糊了,自個兒燒;「然」就是燃燒。(這個字),古時候就當燃燒的「燃」用,就和加上「火」字旁那個「燃」字一樣的。(彼此)就互相燒,你燒我,我燒你;「共其怨家,更相殺傷」,你就入了三惡道之中,和你自個兒有怨的人互相在這兒,你殺害我,我殺害你。

【從小微起,成大困劇】「從小微起,成大困劇」。所以菩薩畏因,而眾生就畏果,知道這個果可怕呀,而不知道去害怕這個(造惡因)。為什麼得到這個果啊?是因為你種了這個因。而往往是因小果大,行善作惡都是如此。一個小的因它所結的果那就大,這個是自然的嘛。你種一顆麥子,這後頭長了一棵麥子穗,這有多少顆麥子粒兒啊?這就是自然的規律嘛。你種了桃核,出了桃樹,結了桃,整個的那棵樹有多少桃核?有多少桃?所以說這個果,它就是大嘛。所以菩薩畏因;「從小微起」,做很微小的一件事情;「成大困劇」,「劇」也是大的意思,這大的困難。這個「大困劇」在別的譯本裡頭,《魏譯》就是(翻譯成)「久後大劇」,久後變成更大(的困苦)了。「大困劇」就是說,這個苦,它是增長的;「更相殺傷,從小微起」,越來越大,越來越困難。所以我們要畏因,我們要知苦,要斷集。你要找苦的原因,苦的原因是集。所以知苦就要斷集呀!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這個苦因「皆由貪著財色」。你貪戀,「著」就是你抓住了不肯放;這個「財」,就是包括現在所說的,有幾大件、什麼黃金首飾,再有就是錢,這平時住的房子,一切享受,這都屬於財。這個財就是代表錢財、貨物。近代的這些新的設備,都屬於財。大家很貪愛,很捨不得丟,就是「著」;「色」,《嘉祥》的話好:「或貪財,或貪皮肉」,就是對肉身的這一種貪著。男女之間,現在還不僅僅是男女之間,同性戀,還有人和畜牲,這都是色。這個在真正的戒條里寫得很清楚,都在內了,這都是要禁止的。所以壞的東西都是共同的,中國有,外國也有。中國古代有,一直傳到現在,現在還是有。中國在春秋時候就有所謂的男色,一直傳到現在。在外國,這都還是很發達,這各國都有。這個壞的事情,就很普遍,大家都貪著嘛;「不肯施惠」,這種利益、好處,不肯給人家。你不肯去給人方便,去救度別人。你的財物,不肯布施。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你貪財好色,你慳吝。

【各欲自快,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富貴榮華,當時快意】「各欲自快」,每個人都是想自個兒痛快。所以現在出現了一種新的(邪教),恐怕也是古代的,不過現在它很發達,崇拜這個撒旦。現在他們的紀念日快到了,已經有十幾個人把孩子都準備好了,要把自個兒的小兒子殺了來祭祀,胡作非為。在禮拜、行禮的時候,可以強姦少女。他們就是要求什麼?要求自由解放。而這個自由解放,實際上就是在「各欲快意」。我要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不受一切拘束。你只考慮你的自由,你考慮沒考慮別人的自由啊?我要想強姦就強姦,你這自由了,那個被強姦的,她自由嗎?這是魔說!而且現在這個勢力很大,有組織。這個叫「各欲快意」,到這個時候,登峰造極了。

【不能忍辱,不務修善】「不能忍辱,不務修善」。所以這個忍辱的「忍」字兒,(意義重大)。中國中興清代的名臣,曾國藩,他的語錄里有兩句話,我是老記住的,是「千萬忍耐,忍耐萬千」。千萬你要忍耐,你所要忍耐的事,不是一件兩件,你要成萬成千的忍耐。佛教這個忍辱是六度之一。所以在《金剛經》裡頭,特別指明了忍辱。先講的是布施,應該要怎麼不著相的布施,三輪體空。而具體舉例就舉的是忍辱,歌利王節節支解。這個忍辱很重要。所以就是要「難忍能忍」。所以一個人不能忍,處處要講自由,處處要講我,老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你將來非乾到地獄去不可。這都要有所不為嘛。所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這都有約束嘛,哪裡能這麼放縱啊?我就只考慮我自己,我要幹什麼,我要怎麼著。你侵犯人家對方的自由,這不就是造惡嗎?還自個兒覺得很有理。忍辱者,就是克制自己嘛,把這個自由讓給別人,你就忍辱了。他罵你,你要回罵,倆人就彼此都不自由了。他罵我之後,而我沒有反抗,他不就自由了?這讓給對方嘛。為什麼必須我得自由,不讓別人自由?「不務修善」,不肯修善。所以在這一點上,耶穌教的話很徹底嘛,當然那是稍微有點偏:「當人家打我左臉的時候,我把右臉送上去。」有的年青人,就各欲快意,我想怎麼痛快就怎麼做,這個很危險。

【威勢無幾,隨以磨滅】這「威勢無幾」,你要知道你現在,你想痛快,你還想橫行,你還在享受,你還有威有勢。但是你這個威勢沒有多長的時候了。你前生修了善,你今生得了人身,你享受這個善報。這事你等於說是,一個人他繼承了他家的遺產,還容許他揮霍。但是你沒有多少,你坐吃山空,你這沒有幾天就花完了。這個威勢,你沒有多少。你就「隨以磨滅」,都消磨了,除盡了,叫做滅了,就全沒了,全完了。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天道施張,自然糾舉」,「施」也就是「張」。天道就講自然之道,因果之道。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很多這個外道就是求天,其實天,他也是在執行這樣一個法度,是執行的人。他也要秉公辦理。不能說,因為你給他磕頭,他就赦免你。你上上供,就把你(報應)減了,那不是天在那兒受賄嗎?有很多人糊塗。這個天,他就是自然的因果,他就是要「施張」,他就是要起作用;「自然糾舉」,自然而然,所以這個「自然」二個字就點出來了。不用造作,不用安排,自然而然;「糾」就是咱們那個糾正的那個「糾」,「舉」就是舉發、檢舉。就是自然而然的,把那些個罪,就都給你暴露了,都要有個追究。

【煢qióng煢qióng忪zhōng忪zhōng,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煢煢忪忪」,「煢煢」是很恐慌的相貌,是種憂思,是無所依,孤獨。「忪忪」是心慌、失措。「萬般將不去」,你的這些同夥、哥兒們、至親愛的眷屬,沒有一個誰能跟著你的;「只有業隨身」,孤獨得很。而且這個時侯,你恐慌得很;「當入其中」,你自然就受你的罪業(牽引),就輪迴在五趣裡頭,到你應該到的地方;「古今有是」,從古到現在,都有這樣許多的事情。這些事情是「可傷」啊。眾生本來是佛呀!自個兒不明白,不相信。自個兒不但是妄想執著,而且造種種惡,冤枉受輪迴。在這夢中,惡夢是越做越惡,越做越恐怖,不能醒。所以哀哉可傷、可痛啊。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汝等得佛經語」,就指著在會的大眾,以至我們後世的人。「得佛經語」,看見佛經,就是得佛經語,當時在會的人更是如此了;你們要「熟思惟之」。你看這個地方佛的教導。所以大家往往不大肯思維,只肯背誦。要好好地思維,你在那兒背,那是走過程,也有功德。聞思修是三慧呀!這個念只是聞;聞,你要進一步就得思啊;思了之後,才有修。你不要以為你在念著就是修,這個不夠。你這是個程度、水平太低的,所謂初步的,也可以叫做初步的修的準備吧。要經過思,經過修。這個不就是佛在說的,你得佛經這個語,熟思惟之啊!你要很好地去思惟。那麼現在這個經語之中,這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那淨土經就要緊了。而淨土三經之中,《無量壽經》是第一,這個經就是詳談了(阿彌陀佛的)這個本願之海。所以別的經你不去思惟不要緊。對於這個經,你要好好去思惟,你好好去想一想嘛。這一句話什麼意思?你要把自個兒擺進去,要聯繫自己。哪一些都是說我呢?這大概是前年的事,居士林的一個老太太,她聯繫了我,害了兩年的一個病好了。當時我就講了什麼?我舉了個例,你這個燒開水,要把水一口氣燒開了。燒開了之後,你再放涼,也是涼開水。那一把壺擱在爐子上,你燒三分鐘拿下來,明天再燒三分鐘拿下來了,後天再燒三分鐘拿下來了。一百年之後,它還不是開水。那是一曝十寒,你這個爐子,這個水也在這兒,燒一會只是幾分鐘。拿下來,你就是寒的時間長,你這不起作用。她當時聽了這句話,她說:「一曝十寒,這不就是說我嗎?」她說她這樣一想,當時就覺得她害了一年多的病好了。這都是真事,人也胖了。老太太念觀音,結果著魔了,就是見了滿屋子都是人,不能睡覺。多少人在屋子裡,擠滿了,都沒法子,整天緊張,都要死了。有人叫她念大悲咒對治,我說不要對治了,就給她講了一個禪宗的公案:「(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她說我記不下來,我叫我那小女兒寫個條子給她。第二次我再看見她,就告訴我,自從那條子到手之後,這些現象都沒了,給我很深的問訊,說謝謝,就胖了。就是這些事兒。你把自己擺進去,不要就在那兒走過場。這個作用是很殊勝的,這些也沒有什麼法術嘛,也沒有什麼特殊嘛,很簡單嘛。就是不要一曝十寒,不聞不睹就對了,平常得很嘛,就是這樣子。「熟思惟之」,要在這思維上用功。

【各自端守,終身不怠,尊聖敬善,仁慈博愛】「各自端守」,這「端守」,是指按著佛經的話去做。讓你端守什麼呀?叫你思維,你知道了這個道理,你要多(依教奉行),這就是修。「終身不怠」,你不要懈怠。要「尊聖敬善」,這個大乘,初地以上都是聖;小乘,初果以上稱為聖。對於這個聖,我們都要尊敬,要恭敬「善」。所以經中以「善男子善女人」稱呼大家。所以都是要止惡修善,要停五惡,修五善,要恭敬這個「善」。憬興說:說到聖,那就包括了佛跟僧。佛當然是聖,還有這些菩薩、羅漢以及僧。這僧本來是和合眾,除了佛之外的修行人,都通稱為僧。這個尊聖,就包括了佛和僧。善是指著世間法、出世間法。比方咱們這個仁、義、禮、智、信。按儒家的話,你能夠把這個五常,仁、義、禮、智、信都能夠實踐,你這個還可以保持人身,就相當於這個佛教里受五戒,這都是善。那麼這就是法寶。「仁慈」,就是仁慈博愛。「仁」者,安忍,普利,慈悲為懷,所以「仁慈博愛」。

【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當離三途憂怖苦痛之道】「當求度世」,要求得解脫,要自度度他,自覺覺他。所以這個「度世」不是說只求自覺,而且要覺他,要普令一切眾生都永離生死。所以佛就說,你們得了佛的經語,要好好思惟,要好好去實修。不要懈怠,要尊敬三寶,仁慈博愛,自覺覺他,自度度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要拔斷這個生死、惡的根本,斷這個根本;「當離三途憂怖苦惱之道」,要離開三惡道這些個憂愁、恐怖,這些苦痛的道路。而怎麼離呢?你要拔斷這個生死的根本。那麼這就是說,要拔斷生死眾惡之本,你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瞋痴是罪惡的根本。輪迴六道,貪慾為本。那麼要(怎麼)解脫呢?生死苦海,智為能度。所以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拿智慧的劍,來斬斷無明等等的煩惱。那這樣,就永離三途之苦了。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若曹」,佛就勸導大家了,要作善。這兒進一步開示,你們說要行善,什麼是第一呀?我也常說,我們應當把咱們的這個鋼,用在咱們刀尖上。那哪兒是刀尖啊?佛反問大家,你們想想,什麼是第一呀?就是當自端心嘛。你要端正你的身心,這個就是作善裡頭的居第一位的;「作善」,淺說,就是行善事。如果要說到究竟,這個第一的善,那就是「是心作佛」。既然「是心作佛」,所以我們就是要在這一切之處,端心、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皆當自端」,淺一點來講嘛,那就是非禮勿視。不合禮的事情我不看,你那跳脫衣舞,我不看;「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一些叫端身、埠(等等)。

進一步說這個端,我們怎麼端耳啊?《楞嚴經》裡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只用耳根。他這個耳根,很多人在這兒(理解)錯了。一個外國來的居士,很有點名望,到處講。他講《楞嚴》這一段,聽著聽著我就聽出他毛病來了。我說你「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入什麼流啊?他說:「入那個聲的流。」我說你錯了。美國有個沈家楨把問題講淺了。講淺了還可以原諒,他整個就講錯了。他就是不管這個聲,他是聞本性,他就反聞聞自性。你還在那聽這個聲音,你還不是在那追那個聲塵?你還不是在務外?還不是向外賓士?那又什麼叫返聞呢?所以他錯在哪兒?他說:「這麼講,凡夫才有法子下手,要是這個『聞』字解釋為聞性,那凡夫無從下手。」對,凡夫是無從下手!所以淨土法門才殊勝啊!你都想到凡夫能從這兒下手,遷就這個下手的地方,你非講錯不可。所以這個「入流亡所」,「所」是所聞,要這麼一講,大家也就很明白。肯定他是錯的,沒法辯。他這人很聰明,他馬上承認(錯誤),他馬上要給我磕頭,我把他拉住了。你這「入流亡所」,你這個耳根的「所」就是聲嘛,你是忘記了聲,不是在那個聲中呆下來了。所以很多人不思惟。這(意思)很淺,(有人)把他這個講的稍微聽過來,就以為是這樣,不肯深思。你深思,自己就能發現矛盾,沒什麼難懂。你這個耳朵的「所」是什麼?不是聲音是什麼?而入了流,那當然就跟那個「所」是對面的了。把「所」忘了,把聲音忘了。你還說在聲音中呆下來,天下哪有人這麼糊塗的呢?而這個人極端聰明,說老實話。而聰明的人才糊塗,我告訴你們,這是真理。這些糊塗人都是聰明人,他要不聰明,他不糊塗。所以我們要「端」,就順便講到這兒。我們要端耳,那就是(學)觀音。

同樣的,不去追色塵,而返聞自性,是端眼,這種種不是都一樣嗎?所以「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端心,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這樣的返觀自性,這叫做「端」。於是六根都不去追六塵,而都返回來,返照、朗照自己的心源,本心之源,這才是端正。就是這兒所說的「端」字兒,「當何第一」,就是應當這麼端,那這樣才是第一。至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初下手的人也是要做的,也不可忽視。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你看這個「善」字,剛才我們對於「善」的解釋,這就對了。不然你這個一般的行善,跟你身上乾淨不乾淨有什麼關係?這個身心潔淨才跟這個「善」字相應。而這個第一之善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身心潔淨,你不去追尋六塵,他不就乾淨了嗎?朗照心源嘛,這個跟善相應。

【勿隨嗜欲,不犯諸惡】不要隨著嗜欲、嗜好跟欲望。但是很多人還是離不開嗜欲。自個兒所嗜的是留戀,不肯舍,更不肯說斷。就是粘粘纏纏,像老太婆,這樣子,沒有一點丈夫氣。「勿隨嗜欲,不犯諸惡」,所以剛才數過這些惡,都不能犯。

【言色當和,身行當專】「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對待一切,我們都是和顏悅色。「身行」,我們每天,身之所作,這一切一切都應當專一;這個「當專」就是說,應當專精行道。那麼從本經來說,就是指著勸大家「一向專念」,所以「身心當專」。

【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動作」就指著行動,「瞻視」是看。這一切一切都應當「安定徐為」。很安定,就是很和緩,不是很粗暴,不能自制。所以現在你看這些個跳舞的動作,就跟這個「安定徐為」都是相反的。所以這個吳季子觀樂,他聽見這個音樂,他可以知道哪一國,是什麼音樂,這個國家過去是如何,今後前途是如何,都可以知道。那現在這些個歌舞,那就告訴我們,世界中有很多禍亂,這個禍亂還要一天比一天加深,等到達到了登峰造極,轉過來,它就是開始減少了,現在還沒有,還正在爬坡呢。「安定徐為」,咱們中國這個諸葛武侯,他就是教他的兒子淡泊寧靜,不要隨著世欲,要淡泊。而且這個欲中,最大的欲就是男女之欲。你不要去追求這個東西,你要淡泊以明志。你有沒有志氣,就看你肯不肯淡泊。寧靜以致遠,「寧」就是安,「靜」是清淨。寧靜就是安定,你安定才能「致遠」,才能經久,才能有遠大的作為和遠大的宏圖,不是這種跳躍、瘋狂、掙扎的變態(行為)。

【做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做事倉卒,敗悔在後」,做事就沒有預計,都是臨時,倉倉促促,忙忙亂亂,慌慌張張,這個「倉卒」就是慌張,失敗和悔恨跟著就來了;「諦」就是審慎,你不審慎,不慎重;「亡其工夫」,你的這些功夫就滅亡了。這不是忘了,你為什麼不謹慎?正因為你是「亡其工夫」,功夫亡了。這話怎麼講呢?我這個解釋有證明嗎?有啊!所謂「一點嗔心火,能燒功德林」,你的功夫不就是功德林嗎?這一點嗔心之火就能把整個功德林燒了,統統燒了,那不就亡了嗎?你過去的功夫就全沒了。所以修道千日,敗道一時,大家要知道。所以就要善護己念,重重誨勉。

那麼剛才這個講到「云何第一,當自端身,當自端心」,又結合到觀世音菩薩的這個返聞。如果結合到本宗呢,那這個第一之善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念佛,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攝住,而且是淨念相繼,這個是第一之善。一聲佛號,六根都攝住了,六根自己就「端」了。所以「耳目口鼻,皆當自端」。心是佛,六根也都是佛了,這就是真正的自端,自然端正。所以就自然身心潔淨,與善相應。善,剛才我已經也提過,「是心是佛」。那麼這就把這一段的意思,結合到咱們淨土本宗。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奉持經戒,如貧得寶。改往修來,灑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吾般bō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 ,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受佛重誨,不敢違失。

下面,世尊對於大家那是慈悲極了,一步一步地開導,底下再進一步地在勸說。

【汝等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世尊勉勵大家,「汝等」,如果是能「廣植德本,勿犯道禁」,能夠「忍辱」,還「精進」,「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我們應當很珍重我們現在的時間。你在這個世界能夠修善一天一夜,就等於你到往生之後,你再為善一百年。

「德本」,根據日本的《會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六度」是德本;再有一個,六字洪名具足萬德是為德本。這裡實在是兩個意思都有。既然是廣植德本,那也就是說,念佛也兼行六度。而如果你閉關念佛,這個念佛之中自然包括了六度,實際上是如此。念佛就是利他,你天天回向:「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國。」你這就是很大的布施。念佛就是持戒,你念佛,你的心這麼端正,你的惡都止了,這還不是很好的戒嗎?你忍辱,你沒有和任何人鬧脾氣,什麼都忘了,什麼辱都忍了,這時候,就這一句佛號;這個精進,一句接一句;而禪定,就是別的(雜念)都沒有,就是這個(佛號),這不就定在這兒嗎?所謂「迷時不念悟時念」,你念的時候就是悟,那還不是大智慧嗎?所以一句佛號,六度具足。但是,不要說因為我這個(念佛)六度具足,所以六度的事,我這都不用再做了,那又不對了。相應的,六度具足,但是其他的因緣恰好能做,還是儘量地做吧。這「廣植德本」,「植」就是種植;這個「不犯道禁」,「道禁」就是六度的戒。為成佛道,我們要禁止作惡,這就是「道禁」,這是為修道之所禁,你不要去違犯,就是「勿犯道禁」,這就是指著持戒;「忍辱」,這裡就把這個六度中的幾個又特別提出來。要持戒,要忍辱,要精進,不是修兩天後來就不修了。所以咱們之所以不成功,就是退緣多嘛。所以我們就是要不退。要老是退,就給自個兒打個楔兒。汽車在上坡,你不開(發動機)的時候,你(要在)那個車輪子後頭塞個楔兒。你要沒有楔兒,這個車就往後走,這衝下去就全部翻到懸崖,摔下去。所以有的時候,你打一個楔兒,不要叫他往後退。退起來是可怕的,你不能控制的,你要受滅頂之災。所以要精進。

「慈心專一」,要去救度眾生。所以念佛求往生,要是為自己,怕受罪,怕入三惡道,求去早點成佛,早點去享福。以這樣(的目的)來求生極樂世界,絕對是往生不了的!我給大家都做了保了,告訴你,絕對!要利他!所以要慈心,要有普利眾生的心。為什麼要往生?就是儘早地實現我們廣度眾生的願望。現在,你能分身塵剎說微妙法嗎?你只能在這個地球上胡說八道,實際就是這樣,你能做什麼好事?只有往生之後,你才能分身塵剎說微妙法,普惠予真實之利,往生是為這個。所以這叫「慈心」,要專一地去修。

【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如果能夠這樣,你齋戒清淨。齋戒是八關齋戒,八關齋里有「過午不食」,那是齋。持八關齋這個事,就是持一天一夜,這個功德也是很大的。何況你還是廣植德本,作種種的(善行),這樣來持。八關齋戒就可以受一天,就這一天,我要特殊的持戒。你廣床大被,那現在大家都買那個床,講究這個床,那你就完蛋了,你就不能受持八關齋戒了。你不能用那個床,要用我這個小木頭床;從來不要廣床大被,好的被,那繡花的被,我不能用;化妝品全不能用。這個電視機也不能看了,這些音樂跳舞都不行了。他除了五戒之外,加上幾條。允許你受一天,功德很大。那咱們在這個世界上,受八關齋戒,廣植德本,能夠一天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你比在那為善一百年還強。

【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這個是什麼道理呢?《寶積經》裡頭的《文殊師利受記品》有這個話:「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眾生在婆娑世界,能夠在一彈指的時間,發生了慈悲心,你所得的功德就超過在那個極樂世界億百千歲,修種種的清淨行、梵行。《思益經》說,「我見喜樂國,及見安樂土」,「安樂土」就是極樂世界;「此中無苦惱,亦無苦惱名」,不但沒有苦惱,它連名都沒有,何況其實呢;「於彼作功德」,在那個地方作功德;「未足以為奇」,你作功德也沒有什麼稀奇,你要什麼,自然就來了,所以就把東西給人了。那咱們現在(這個世界),你也能給,就好難;在這個煩惱處,「能忍不可事,亦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你在這個煩惱的地方,能忍這些不可忍的,種種的不合理的橫加於你的事情。而且也教他此法,所以你要轉教。所以就是「唯說彌陀本願海」嘛。我們也教他修這個法,其福為最勝嘛。所以大家都應當發這個願。

這個不像禪宗、密宗。禪宗、密宗給人家演說,確實是很難,不能隨便說,你一說錯,那就不可挽救。淨土宗,只要你老實,你錯不到多少去,甚至於可以基本上不錯。這一點上,膽子要大一點。但是也要發大願,要很用功,要努力求佛加被。就在力之能及,緣分所到,也教他此法。其福為最勝,就是如此。《善生經》還說了,彌勒出世的時候,「百年受戒,不如我土一日一夜」,不如現在在這個世界一天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滓故」,「我時」是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除了五濁惡世,這個時侯眾生有五滓、五惡。彌勒的時候,大家福氣都很大。那時比現在的好,人壽八萬四千歲,身高八萬四千尺。它雖然是個「地球」,那個「地球」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彌勒成佛的時候,迦葉從雞足山就出來了。迦葉沒有般涅槃,他等彌勒。現在都有人到雞足山,虛雲老和尚去的時候聽見裡頭敲鐘嘛。大家就說虛老和尚很難得。來禮拜的人聽見裡頭敲引罄就很好了。虛老在磕頭的時候,這敲鐘。到那個時候,迦葉就出來禮拜彌勒。彌勒的諸大弟子就說:「奇怪,來了一個長得像人的小蟲子。」那時人都高大了。那個迦葉當然比我們大一倍以上了,但那時候的人看他就像個小蟲子。彌勒就告訴(弟子):「你們不可輕慢,這是前一個佛的大弟子,是傳佛心印的大弟子。」這時候,迦葉把佛的袈裟獻給彌勒,彌勒接過來。袈裟都是很長,但彌勒接過這個袈裟,只能蓋兩個手指頭,你說要比釋迦牟尼佛大多少?但是他一展開就合適了,就披上了。這時迦葉就涌身虛空中,現種種神變,般涅槃了,完成任務了。所以在彌勒那個時候是好,但你在那個時候,一百年受戒不如現在一日一夜。許多經典都說到這一點,不只是這一個經說了。

這個地方,也可能大家又出了一個想法。既然這個世界這麼好,我們就在這個世界修好了,何必往生極樂世界呢?是不是?這個就是說,他這個功德(之所以)大,就是因為修難成。所謂難能,難能就可貴。所以我們不是一定要看那個時間。看你這個決心,你的精進,勇猛。他這個難啊,很不容易啊!那麼實際再說起來,能不能在這個土修下去呀?我看有誰真能在這個世界上,一日一夜的慈心專一、齋戒清淨二十四小時,有誰能做到?你們自個兒可以想想,自個兒做到了沒有?所以看著就這麼一句話,你們也不妨下個狠心去做到二十四小時。所以事非經過不知難啊。我倒曾經是在除夕之夜,徹夜地不睡,一直修到天亮。天亮之後,到夏老師那兒拜年。但只能說這一年就這麼一夜。那時候有幾年都是這樣,也就是幾夜。但是白天那些時間幹什麼呢?還是有人來有人往,還是要準備這些事兒,哪裡是在修行?所以不要把這個話看得很(容易),沒有誰真能做到。大家是一個不睡覺就在那兒犯困了,昏沉了,那個昏沉還在修嗎?所以這只是教你知道一個對比,要在這個世界上精進修。如果你能用功三小時,當然這有人(能做到)。用功三分鐘那麼比,就不行了。你前提都不存在了,(這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要知道在(娑婆世界)這個地方,要勇猛,這個事情是很難的,非常可貴。能夠二十四小時始終清淨,始終專念,始終專一,實際上是很少有人做到。所以不要把這句話小看了。

那麼再有一個,為什麼要往生呢?雖然在他那兒(修行)跟這兒比,好像沒有這兒(效率)沒有這麼高。但在極樂世界,他沒有時候不修,沒有人不修。你在休息的時候也是修。你在這兒聽點音樂,看見人家游泳,聞香,欣賞花,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增長你的善根。你這喝水、吃飯,(善根)無時不在增長,無時不在修。但是,我們在這個世界待下去,你修的效果雖然這麼高,但是你能修的時候很少。就剛才我說,真正能做到一日一夜是很稀有的。所以說這個話,不是勸大家:「你們就別去極樂世界,在這兒修吧。」是告訴大家,要知道在這兒為善難能可貴,這個功德是非常殊勝的。你在這修一天一夜就等於極樂世界修一百年。所以這個就是鼓勵大家的意思,鼓勵大家這樣去修,求生淨土。這個是真實的意思。

【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佛就自個兒作了解釋,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他自然都有這個福德。他要布施,什麼都有,他無所缺。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阿羅漢在化緣,碰見那個洞洞裡頭有一個女的,她說:「你是阿羅漢的話,你等一等,等我丈夫回來,我供養你一個毯子。」這個女的不能出來,因為那兩夫婦(家裡)就只有一個毯子。這個時候男的要出去化緣,那毯子給男的,那女的就沒有衣服,出來就是裸體的,她就不能出來。等丈夫回來,她說:「我要把這個毯子供養他。」這丈夫說:「你瘋了,供養他,我也不能出去要飯了,咱們不都餓死?」她說,咱們今天這麼窮,就是因為咱們沒有布施。今天有這個機會布施,咱們再不布施,我們以後怎麼辦呢?就沒有機會了。這兩人一商量,好吧!因為兩人都赤身裸體,這很不禮貌。這兩個人就在裡頭,一棟房裡從窗戶裡頭,就(把毯子)從頭上頂出來,獻給這個阿羅漢了,阿羅漢接受了。後來這兩個都證阿羅漢了。在極樂世界你有這個機會嗎?這要什麼有什麼,所以他就沒有這個機會做這樣的功德。所以說做這種功德只有在咱們娑婆世界。大家都很困難,你得一點東西很不容易。你肯把這樣的東西拿來作供養,殊勝就殊勝就在這個地方。他方世界沒有造惡的地方,這個世界「善少惡多」啊;善事少,惡事多;善人少,惡人多;「飲苦食毒」,喝的就是苦,吃的就是毒。就整天生活在苦和毒之中;「未嘗寧息」,沒有一個時間可以安寧,可以休息。

【吾哀汝等,苦心誨喻,授與經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吾哀汝等」,我憐憫你們,苦心地來勸喻你們,教給你們經法;「悉持思之」,你看又有一個「思」字。這是佛在說啊,大家要注意,不光是念,要很好地去想,去「持思之」,而且去「奉行之」,教導我這句話,我要去做。

【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而且是「尊卑、男女、眷屬、朋友」,不管是地位高,地位低,是男是女,親眷朋友,「轉相教語」,互相告訴他們,教給他們。不是一律地不說,但也不是一律地去宣傳,要隨緣度脫。但是自個兒要把這個當作是自個兒應當做的一件大事。不是自個兒沒有責任,我就不要做這個事,與我無關。你這個事情做得好,你任務就完成得好;你做得不好,你任務完成得不好;你沒有做,你沒有完成任務。要這麼看,是自個兒的任務,要「轉相教語」。

【自相約檢,和順義理,歡樂慈孝】要「自相約檢」,自己要約束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管自己,誰也管不了。要真正下了決心,管起來也很快,所以說「三日不見,刮目相看」。知識分子,三天不見,再看見你,我得換個眼光看你。就是你不振作,你振作起來變化就是很快;「和順義理」,就是說一切的言行舉止就合於意、順於理。跟這個「意」是相合的,和「理」是相順的。合情合理,合乎道理,合乎這個世間的要求,也符合佛法的精神;「歡樂慈孝」,心裡很高興,皆大歡喜嘛。夏老師的誓:願我一世生歡喜。所以一個人要常常生出歡喜心來,要慈孝。佛視眾生等同一子啊!這就是慈心。要孝順,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要報他的恩。

【所作如犯,則自悔過。去惡就善,朝聞夕改】「所做如犯,則自悔過」,你要想不犯是不可能的。所以「所做如犯」,你就是犯了戒了,你馬上要悔過,懺悔呀!懺悔,就不是把(過失)藏起來呀!夏老師生了病之後,見誰都說:「我這次生病,就是因為我放逸了。來了好些地方戲,我去看地方戲看多了,所以我生病了。」到處對人家講,不是藏覆起來。所以說這個植物怕露根,這根是一露就死。植物一露根,養花人就培上點土。因此,你的善根別叫它露了,一露出來,它死了;這惡根,要叫它露,希望它死,別再作惡。所以世間很多人的做法都是自個兒害自己的,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悔」就是改,一個人就是要不斷地改。「悔」不是後悔,後悔有什麼用啊?後悔不但沒用,還是一種消極的行動,灰溜溜的。「悔」者改也,我要改;要「去惡就善」,止惡行善;「朝聞夕改」,你看這「改」字點出來了。所謂「朝聞道夕死可以」。聽見這些個道理,我要改啊。

【奉持經戒,如貧得寶】「奉持經戒」,我要奉持這個經,守這個戒。如窮人得到了寶貝一樣。這窮人得到一個寶貝,一切都有了,一生都安樂了。那就是要保護(這個寶貝),如護頭目。這一品的名叫《如貧得寶》。我們聽到了這些經上的這些個話,我們就如窮人得到了一個寶貝(一般),要有這種情緒。

【改往修來,灑心易行】「改往修來」,你看又是一個「改」字兒。所以學佛的過程是改造的過程,不斷地改造自己,不是老一套。我改得還很不夠,但是我確實改了好幾回了。(改)一次和以前不一樣,又一次又和以前不一樣,現在還在改。要「改往」,過去、既往的(習氣)都要把它改掉。老還堅持自個兒的老一套,你的見解就是老一套,你沒有進步。「改往」,過去的(習氣)是改掉了。「修來」,你要修什麼?修這個未來的事,你比從前要好、要光明;「灑心易行」,要洗除心垢。所以「君子革心,小人革面」。君子改革的是心,小人改革的是外表,那個不行,那是小人。要洗心,洗了心之後,自然就換了行了,行動就不一樣了。

【自然感降,所願輒得】要這樣的話,「自然感降」,自然得到感應,得到佛恩的加被;「所願輒得」,你(所求)的這個心愿,就有願必滿,都可以得到。所以這個「有願必滿」,的確是有條件的。得到了經戒之後,你能夠如窮人得寶一樣,你就「改往修來,洗心易行」,這才「所願輒得」啊!你(的發願)才是真的嘛!不然怎麼表明你是真的?我只想得博士(學位),我就是不下苦心念書。那這博士當不了。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底下就「佛所行處」,佛所經行到的地方,佛的經論所到的地方;以及我們現在能達到,看到這些書(的地方),還是「佛所行處」,這個佛法所流通之處;「國邑丘聚」,「國」,大家知道國家;「邑」,是一鄉一邑,鄉里;「丘」,有人把他解釋成山丘,這地方是不對的。《周禮》說,四個邑叫做丘,丘是大一點的邑;「聚」是聚落。都是所謂不管是大的城、鎮、鄉、市,這些小的聚落,都沒有不受到教化的。「化」就是變,「教化」,人就化了。這兒(眾生)剛強難化啊!所以我們往往是不喜歡「改」,不喜歡這些化。要不斷地改,不斷地化,(修行)是一個改造的過程。我老講學佛是要大變活人。而一般要變個活人,你是再投一次胎,那太笨了。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必須得投胎才變?現在就變,好不好?要大變活人。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因為大家都變化,所以這個時候,天下都和順,天下大同,沒有侵略,都是厚往薄來,沒有壓榨。「厚往薄來」,我這個國給別人東西很多,別人給我,我就要得很少。如果國與國之間都是這樣,那多好啊!這是中國過去的思想。「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風調雨順;「災厲不起」,「災」是天災,「厲」是病。現在就出了很多很多很奇怪的病,層出不窮。這最近這半年,這個地球上的禍太多了。火山爆發、洪水、海嘯,森林大火,各種的災患沒有斷過。這國內嘉陵江漲水,我在電視上看見,那個長江在武漢的江水跟岸平了。(抗洪)還是在跟雨情賽跑,江水在漲,還要趕緊弄沙包。我這次看見這個局面,就是洪峰到了。所以這個天下就是災厲很多。

【國豐民安,兵戈無用】佛所行處,佛經所經行之處,很多人都信奉(佛法),不是光在念經,(而且)實踐,按佛的這些道理,端正身心,這才是真的(學佛)。我是佛教徒,廟裡我就是去念經,到時就是去捐點錢,這是個皮兒,皮是不管事的,要端正身心。那麼這個世界上,就「國豐民安」,國家很富足,人民很安樂;「兵戈無用」,武器沒有用了。裡頭也沒有盜賊要鎮壓,外頭也沒有人來侵略,就用不著兵戈了。所以秦始皇就把這個武器鑄為金人十二,這都是說明兵戈無用了。

【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崇德興仁」,尊崇道德,要興仁義;「務修禮讓」,要講理,一切要合乎情理,要讓。這個「讓」字很重要,你要原諒和「讓」。所以有人結婚了,要請我去講話,我就很強調這個「讓」和「諒」。兩個人之間能夠互諒、諒解,要讓,彼此得讓一讓。誰都有一個氣頭上,你讓一讓,這天下就太平了。而且推廣到所有地方,都可以讓一讓。正果法師他要買個碗,結果買了一個壞的碗。他很高興拿回來了,他說:「這個壞的碗要是我不買,就賣給別人了。」我何必要把好的留下,把這壞的給別人?我買也一樣。就是這種精神!你不要看這是個小事,就買個碗(而已),這種精神是很好、很可貴的。(現在人)就必須要挑,我就不能要這個壞的。我要得了個壞的,我就很惱喪,你不肯讓!我就要拔尖兒,這個好的都要留給我,壞的給別人。所以我們說(學佛)是一個改造的過程。你念了半天佛,你就只是想占便宜,得佛保佑,我現在就平安,將來死了之後,到個好地方,比別人都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不是佛教徒!

【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國無盜賊,無有怨枉」,這個國家,大家都安居樂業,沒有盜賊。而這個居官者都是很廉明,就沒有錯案,沒有錯案就沒有冤枉。你別看這個事(很小),沒有冤枉,這個事很了不起;「強不凌弱」,現在(我們這)就是恃強凌弱。我這兒寫著:「霸國則恃其軍力,以欺凌弱小。」稱霸的國家,靠他的武力來欺凌弱國、小國;「富者則仗其財富,以榨取貧窮」,這經濟情況,大魚吃小魚,大公司吞小公司,我的錢多就把別人的給吞了;「執權者常逞其權勢,以魚肉人民」,他有權有勢,他就仗著他的權勢來魚肉人民;「為非者」,就是做壞事的人,「則結成幫匪」,結成黑幫、黑社會,現在外國都有,非常黑暗,非常殘暴,「以迫害良善」,這都是恃強凌弱。靠著強,欺負弱小。「佛所行處,強不凌弱」,是有強的,但他不欺負小的,而是幫助小的;「各得其所」,各個得到他的安身安心之所。各得其所,各有其所安,各有其所得,各個都得到其所。所以夏老師就把這十二句拿出來了作為一個願文。

【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哀汝等,甚於父母念子」,我慈悲,我憐憫你們,勝過於父母哀念兒子。父母只是一生,佛就是無量劫啊;父母就不平等,有的喜歡老大不喜歡老二,有的喜歡么兒子不喜歡其他的,而佛是平等的;父母不喜歡那個不孝的,而佛對於「五逆」,一樣是憐憫的,一樣是救度的,所以勝於父母愛子。

【我於此世作佛,以善攻惡,拔生死之苦。令獲五德,升無為之安】「我於此世作佛」,我在這個娑婆世界作佛;「以善攻惡」,提倡善,來制服那些惡,拔掉生死的苦本;「令獲五德」,五德就是五善;「升無為之安」,一步步地,達到無為之安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嘛。而這個無為法,那就不是夢幻泡影了,是究竟的常樂我淨。

【吾般bō泥洹,經道漸滅,人民諂偽 ,復為眾惡。五燒五痛,久後轉劇。汝等轉相教誡,如佛經法,無得犯也】「吾般涅槃」,我般涅槃以後,佛要般涅槃,就入寂了,「經道漸滅」,經道要一天一天地滅下去。《法滅盡經》說,《首楞嚴》先滅,然後一部一部都要滅,最後就剩下咱們這部《無量壽經》了。在這個經道漸滅的時候,人民就「諂偽」,人民就是拍馬吹牛,這些都是欺詐,不老實;「復為眾惡」,又都來做種種的惡事;「五燒五痛」,久後五惡、五痛、五燒就更厲害了;「汝等轉相教誡」,你們要輾轉地、互相地來教導來告誡,讓大家「如佛經法」,不要犯這個道禁,不要破戒呀!

【彌勒菩薩合掌白言:世人惡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脫之】那麼這是彌勒當機,彌勒就合掌了,要代表大家匯報,「世人惡苦,如是如是」,彌勒當然他知道這一切情況。世人的惡和所受的苦,就是這樣;「佛皆慈哀,悉度脫之」,可是佛你這樣慈悲,你哀愍(世人),你全給度了。這句話很重要。那麼這裡要稍微作一點解釋,在咱們本經中《決證極果品》裡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已經生在極樂世界,或者是應當生,那這些人已經都住於正定之聚了,決定要成佛了,不退轉了,那不就都度脫了嗎?已生當然如此。「當生」,是還沒有生,應當生。那這應當生,咱們這裡頭,是不是要有人可以列入到「當生」啊?你要信願持名,就「當生」啊!你「當生」,你就是住了正定聚了!你就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嘛!這也不就度脫了嗎?《阿彌陀經》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說是,這個人已經發願,現在正在發願,(或者)還沒發願,以後要發願,這些人他們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這個就更廣了。咱們現在已是發了願了。當發願的這些人早晚都得成就,也都度脫。這《彌陀要解》說得更好,你「不論至心、散心」,不論你是至誠的心、散亂的心,你有心念,還是無心念,或者理解,或者不理解,你但持彌陀名號,或者六方的佛名,或者這個經的名字,《阿彌陀經》,「一經於耳」,不是用「聞」字,「聞」字有要求。「一經於耳」,就是你一聽,「假使百千劫後,必定因斯度脫」,百劫、千劫以後,你還是因為曾經聽過這個名字,而得度脫。那麼,彌勒說:「佛皆慈哀,悉度脫之。」這句話就完全合乎經義了,都度脫了。因為今生、當生,今發願、已發願、當發願,都得到解脫。

【受佛重誨,不敢違失】最後就「受佛重誨,不敢違失」,受了佛這樣重要的教訓,大家都不敢違反,不敢把他忘掉。用了「不敢』兩個字,這就包括了仰信!因為有時眾生很難信佛之說,但是你要仰信,你不要信你自個兒的意思。所謂「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放棄你自個兒的意思。不是你承認了(佛說的是)對的,你這才能信。既然你基本上你接受了、承認了釋迦牟尼佛,你皈依了釋迦牟尼佛,對於佛的教導,你一時你還信不了,那最大的方便,就是先仰信。那個宋勁強,就是給嚴新治病的那個人,他念咒曾經一下子一閃,他自個兒說開悟了,其實沒有。好些人都是這樣子,他原來不服。我後來告訴他,我說你就是擊石火,打個石頭打個火,冒個火星。他說引了好些人學密。我說你都帶大家去學密,你這是錯誤,應該勸大家信淨土。他對於淨土就是仰信,他原來不懂。現在看了很多書,他也生起信來了。深信淨土,不容易。你看那個王XX,他對於淨土沒有信心。但是你第一步如果能先仰信,佛是這麼教導的,我先信上再說。然後你再去念經,再去思維,因為佛有加被力,還有攝受力,你就可以信了。因此彌勒說,受佛這麼重的教誨,不敢違失啊!也是感恩的意思。有的(時候)大家一時智慧不夠,也應當仰信。信了之後,當然就不能違反,不能把他忘掉。所以這整部經就是一篇極殊勝的文章。先就是一問,佛為什麼放光?佛就說出了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得佛授記),如何發願如何成就願,極樂世界是什麼什麼樣子,怎麼才能夠往生。又談到極樂世界的菩薩是什麼情況。那這個說完之後,一轉,就轉到「自然中自然相」,登峰造極。(然後勸導眾生),你們應當如何如何,這也就把這個世界上的五惡、五痛、五燒都擺出來了。他把這個五惡、五痛的本身說到極點之後,就是上一品。今天再勸勉,再告訴,叫大家如貧得寶,要重視。所以這經典有時候也是最美的文章。

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佛告阿難:若曹欲見無量清淨平等覺,及諸菩薩、阿羅漢等所居國土,應起西向,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阿難即從座起,面西合掌,頂禮白言: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供養奉事,種諸善根。頂禮之間,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嘆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

阿難白言:彼佛淨剎,得未曾有,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作是語時,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以阿彌陀佛殊勝光明,極清淨故。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剛、鐵圍大小諸山、江河、叢林、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此會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阿難及諸菩薩眾等,皆大歡喜,踴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鐘磬、琴瑟、箜kōng篌hóu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於虛空,散作供養。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彼見此土,亦復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

《禮佛現光》,這個眾生,只有依許多理論,才可以信(淨土法門)。但是有好些人,就信得不結實。所以這一品是不可思議的。你去拜了佛,佛就出現了,放大光明,(這是)一種極殊勝的境界。這是第三十八品。

【佛告阿難:若曹欲見無量清淨平等覺,及諸菩薩、阿羅漢等所居國土,應起西向,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到了這裡,現在當機的是兩個人,首先是彌勒,其次是阿難。而現在佛就對阿難說,「若曹」,你們如果想見「無量清淨平等覺」,這個是漢朝譯本的名稱,就是無量壽佛。他譯為「無量」兩個字是沒有變,無量清淨佛。「平等覺」就是佛;無量,無上正等正覺,「等」就是平等嘛。咱們這個經名字,《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清淨平等覺」就是無量壽,漢譯的名字。這個佛號就很有啟發性了,是清淨,是平等嘛。咱們就是不清淨,咱們一點也不平等嘛!這種種的分別,好、壞啊,是、非啊,邪、正啊,眾生、佛啊,好吃、不好吃啊,好看、不好看,有這種種的分別,所以不能平等。所以這個佛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個平等,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和佛和眾生,這三個沒有差別,一有差別就是眾生嘛。我在天津大哭大笑的時候作了三個偈子,中間就有一句「生佛兩泯即是佛,才相對待便成魔」。生佛兩個都沒有了,就是佛。你才相對待,有生有佛的對待,你就成了魔了,你要有平等啊!所以這個佛號就有極深的意思,「阿彌陀」這個含義可以翻譯成很多很多,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淨、無量清淨平等覺等等都是,甘露王、無等光、無礙光,都是「阿彌陀」的翻譯,可以翻譯出無量的名字。

極樂世界沒有阿羅漢,都是菩薩,都是大乘。這些阿羅漢實際上是從他斷惑的水平而說,他只達到阿羅漢的水平。所以你是發的大乘的心,你所證只證到阿羅漢的這種水平,斷惑只斷到這個水平,就斷了見惑、思惑,就成了阿羅漢了。換句話說,你們就是想見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怎麼樣見呢?你們應該起來,衝着西邊,「當日沒處,恭敬頂禮」,當著太陽落的地方,恭敬頂禮,去磕頭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口裡要念,一方面頂禮,一方面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們要想見佛,就這麼做。

有人說,何必要專說西方呢?這個事情善導大師回答得好。這個是「指方立向」,要指出一個方,立出一個向來,即事而真,這個就是密宗的道理。這不是有個方、有個事嗎?這個事,它就是真。所以給你指方立向。他說給眾生指了方、立了向,眾生心還不能夠專一呢。你告訴他佛遍一切處,哪兒都是,他心就更專不起來了。所以,這個念都是面壁朝西,等等等等的,就是為了讓你這個心專趨向一個地方。《四十二章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要制心到一處。你用太陽鏡把這個陽光聚焦了,就能燒東西了,平常的太陽光它就是不聚在一塊,它就燒不了東西。所以「制心一處」,他這個是指方立向。這即事而真,是為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實際上無量光,他遍一切處,怎麼專在西方呢?就在咱們這兒!不在咱們這兒行嗎?佛身上缺一塊?佛就在你身體裡頭!「無礙光」,沒有什麼東西能擋得住的,所以他透進來了;「無邊光」,他沒有邊兒,沒說到我皮上就是邊兒;「無量光」,沒有受限量。他無量、無礙、無邊,怎麼不透你的身體呀!當然,你說你身上也乾淨不起來,你那個肚子裡頭(全是污物)。佛他就是平等嘛,他是不垢不淨,他沒有這些分別,他沒有說你臭,遍一切處,在任何一切地方。所以這個西方的這個「西」,這是指方立向。所以「現在西方」,都是為眾生,實際是遍一切處。因此佛告阿難,要面西,合掌,恭敬,禮拜,念佛。

【阿難即從座起,面西合掌,頂禮白言: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供養奉事,種諸善根】「阿難即從座起」,他就起來了。他朝著西合掌,頂禮,磕頭,就念,先啟白了一句說:「我今願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現在願意看見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就發願了。我願意供養、願意承事,「承事」就是服務、事承,來種種種的善根。

【頂禮之間,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端嚴。如黃金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頂禮之間」,就在他這個頂禮磕頭的時候,忽然間看見。這都是頓法,這些事情,就突然全現了,「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阿彌陀佛現身了,這個容顏廣大;「色相端嚴」,這個相端莊、嚴麗呀!「如黃金山」,金色的光明的身,像一座黃金的山;「高出一切諸世界上」,在一切世界之上。

【又聞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稱揚讚嘆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同時又聽到,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在稱揚讚嘆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無礙無斷!他這個事情,說是事相,實際是華嚴的境界。就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極樂世界就在對面,不但看見了阿彌陀佛,而且當時在會的兩萬人都聽到,十方世界的佛在那兒讚嘆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他演說的是「四無礙辯」,一切辭無礙,義無礙,樂說無礙,(法無礙),一切都無礙。他(演說)也沒有間斷,當時大眾都聽到了。這證明確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且十方佛贊,大家也都聽到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瑞相。一部經中三度現瑞,這是很稀有的。一開始說經就現瑞;這等於中間的現瑞,這個瑞相很突出了;說完經又現瑞,這一部經三度現瑞。

【阿難白言:彼佛淨剎,得未曾有,我亦願樂生於彼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阿難就對佛說了,「彼佛」指著阿彌陀佛,他的清淨的國土,「得未曾有」,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我亦願樂生於彼土」,我也願意,我也高興能生到彼佛的國土;「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親近無量諸佛,植眾德本」,你不是看見很多人都生在極樂世界了嗎?這些生的人,他們已經親近過無量諸佛,種了種種的善根,種了種種功德之本。

【汝欲生彼,應當一心歸依瞻仰。】「汝欲生彼」,你現在要生到那兒去,也「應當一心皈依瞻仰」啊!這兒指出「一心」兩個字。他們都供了無量佛了,種了善根才能去。你現在也應該是怎麼樣呢?要一心啊。這個一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你一心皈依瞻仰阿彌陀佛的時候,就等於親近諸佛,植眾德本了嘛。他們是親近了諸佛,植眾德本而能夠往生。你現在一心地皈依供養,你也就可以去。那不就是說,你這個一心跟那些功德,就相等嗎?所以我們難得一心!都是半信半疑,三心二意。要全心全意,這都是一心的初步啊!要一心,無二意,來皈依、瞻仰。「瞻仰」,是尊崇、仰望。

【作是語時,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以阿彌陀佛殊勝光明,極清淨故】釋迦牟尼佛說這個話的時候,「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從手掌中放出無量的光明。阿彌陀佛將來接引大家,也是用這個手托著蓮花來接。所以「接引佛像」是一手捧著蓮花,一手是接引相的手印,是這個接引印。手垂下來,伸出來,也是這個手掌啊!這個掌中放出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現在我們讀經要身臨其境,所謂「依文作觀」,隨著這個文字就要觀想。這個時候佛放光,這個光照著十方的佛土,這一切佛國都明現了。這《觀經》也是如此,佛給韋提希夫人也現出了許多許多佛土,韋提希夫人她最有緣,她說:「我願意去極樂國土。」所以再給她說了《觀經》。而這個時候一切的佛國都明現了;「如處一尋」,「一尋」就是八尺。從咱們這個世界看十方的佛國,就好像好眼人看八尺遠近的地方一樣。這個阿彌陀佛的光明殊勝,「極清淨故」,佛的光明極清淨啊!

【於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剛、鐵圍大小諸山、江河、叢林、天人宮殿,一切境界,無不照見】這個世界上一切黑山、雪山、金剛山、鐵圍山大小諸山,等等的山;以及「江河」,是水;「叢林」,這個大樹林;一切天人宮殿。咱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也包括天,天還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不是指地球,南瞻部州才是地球。娑婆世界就大了,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這些地方全都照明了,大家都看見了。

【譬如日出,明照世間。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就譬如太陽一出來,把世間照亮了;「乃至泥犁」,地獄、「溪谷」,很深的山谷裡頭不見天日的地方、幽冥之處,都亮了,都看見了;而且「皆同一色」,都同一個顏色。從許多經典,我們就看到過。《觀經》說:無量壽佛在空中,觀世音、大勢至兩個大士在旁邊,光明是「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這說明是金色。這個第八觀,是「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又是金色。《七佛神咒經》說:「其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作金色。」《法華經》裡放光現瑞的時候也是說:「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所以佛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皆同一色」,應該指的是金色,都現金色光明。

【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汗,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猶如劫水彌滿」,像這個大劫的時候,遍地都是水。其中的一切東西都沒頂了,都看不見了;「滉漾浩汗」,這唯一看見就是一片大水呀!「彼佛光明,亦復如是」,這個世界,都是佛的光明。

【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在這個時候,聲聞的光明、菩薩的光明,這一切的光明「悉皆隱蔽」。月明星稀,月亮很亮的時候,星星就看不見了。那個星子它也有光,但為月光所掩蔽,這肉眼就看不見了,所以這個(是同一個)道理。這個時候佛光明顯,所以菩薩的光,別的光,就不顯現,隱蔽了;「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光明照耀,明顯、赫奕、有威力。

【此會四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圍繞恭敬】此會的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八部」就是八部鬼神,人非人等,都看見了。四眾弟子是人,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就是護法,看見「極樂世界種種莊嚴,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在高座之上;「威德巍巍」,這個佛是有威有德。現在咱們漢地的像,把佛畫成一個胖坨坨的人,跟這個藏像不一樣。藏像是都顯出佛的威德;「巍巍」是莊嚴、高大貌;「相好光明」,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種種的光明。許多弟子,聲聞、菩薩,圍繞恭敬。

【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及異形類】「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明現照耀,清淨平正。無有雜穢」,佛這個像是什麼呢?就像是須彌山,須彌山是一個咱們這個四大部州的一個中心。它是在這個海面出來,這個海不一定是水所形成的海。你比方說,像這個空中到處都是微中子,這是微中子的海。不一定是氫二氧所成的水的海,到處都是微中子。這個須彌山就在這樣的海裡頭,「明現照耀」,因為須彌山是四寶所成,不是咱們這個土地所成,它可能就是在高熱的時候生成的高度的結晶。「明現照耀」,看得很清楚,它也放光,很清淨,很平正,沒有雜穢。這個「譬如須彌山王,出於海面」,須彌山是寶所成,它也很清靜。這個是作為譬喻,譬喻這個佛在高座上,光明出現,他的光明普照,菩薩的光都不顯了。同時也看見國土,國土也明現,也照耀,也清淨,也平正。沒有雜穢,沒有一切不乾淨的東西,也沒有異形類。

【唯是眾寶莊嚴,聖賢共住】「唯是眾寶莊嚴」,這個都是七寶莊嚴所成的;「聖賢共住」,這是凡聖同居呀!地上的菩薩是聖,剩下的「地前三賢」就是賢,還有凡夫共住。

【阿難及諸菩薩眾等,皆大歡喜,踴躍作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阿難及諸菩薩等,皆大歡喜」,當時大眾不止阿難一個人,所有的人,都非常歡喜;「踴躍作禮」,歡欣鼓舞。這個情形,要比那個足球進球,那要恭敬、生動、踴躍、誠懇得多。大眾歡喜,在這兒禮拜。在這個時候,都稱念南無阿彌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我們的咒語的話就是「三藐三布達亞(Samyak-saṁbuddha)」,翻譯為「正遍知」,就是佛的十號之一。大家都在念南無阿彌陀正遍知。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這兒不但是大眾、四眾,跟人非人等、天龍八部,我們這裡頭天界的人民,以至於小蟲蟲,能夠看到阿彌陀佛這個光的,「所有疾苦,莫不休止」,自己的疾病、痛苦,都停止啊!「一切憂惱,莫不解脫」,都得到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這是一個大加持啊!這個加持,大家要知道,是很殊勝的,普及一切。這個地藏菩薩(前生)是個女的,她母親入了地獄,她超度她母親。結果她母親出了地獄,不但她母親出去了,同地獄的人都出去了。就像那個董兆榮,現在還在郵電部當技術處處長。南下工作的時候,半路上有人告訴他,怎麼還不念咒啊?就念起來了。結果過一個公路橋,一個車隊都掉下去了,他也掉下去了。所有別的車的人都死了,他這個車上也沒死人,他在念。所以這些事情,佛就是平等。你只要有人在念,佛就救度,那是很平等的,別人同樣得到好處。所以在這個情形下,「蜎飛蠕動」,小蟲蟲都得到法益。

【鐘磬、琴瑟、箜kōng篌hóu樂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各持花香,來於虛空,散作供養】一切的樂器,鍾啊、罄啊、琴瑟啊、箜篌啊等等的,都是不要人彈,就自然就奏樂,演奏;「諸佛國中,諸天人民」,其他的佛國,還有諸天界都有菩薩拿著花,拿著香,到我們這個虛空來散花,來燒香,來作供養。你們現在要把這整個場面在心裡想一想。我們在這個時候是釋迦牟尼佛在說法,大家大會中兩萬多人。而這個時候,極樂世界在我們眼前,十方佛國都顯現,而我們大家都在這兒歡欣鼓舞。而且十方佛國的菩薩大眾都來獻花、燒香。

【爾時極樂世界,過於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以佛威力,如對目前,如淨天眼觀一尋地。彼見此土,亦復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這個時候「極樂世界,過於西方」,從這西方過去,是「百千俱胝那由他國」,就是十萬億佛土;「以佛威力,如對目前」,以咱們兩土的佛的威力,就像在眼前一樣;「如淨天眼觀一旬地」,像清淨的天眼,看八尺的地方;「彼見此土,亦復如是」,他們看見我們這個世界,也是這樣;看見「釋迦如來,及比丘眾,圍繞說法」,看到這個娑婆世界,看見釋迦牟尼如來,大比丘眾不是有一萬兩千?四眾弟子加起來是兩萬,圍繞著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說法。釋迦牟尼佛在說什麼法呀?在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啊!他們也都聞到。

《禮佛現光品》這一品很重要。因為這個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法門深奧很難信,這是一方面,超情離見;再有,末法的眾生,他就是信不及。所以就會說,極樂世界誰也沒看見,這就懷疑呀!所以在這個經裡頭,實際不止這個經裡頭,多次地讓大家都看見極樂世界。從這個方面講,意義是十分深刻的。這個經,咱們地球上的兩萬人,親自看到極樂世界,聽到十方諸佛在那兒稱讚阿彌陀佛。另外的經呢,我們這兒引證了幾種,恐怕還不止,事實上絕對是不止這幾種。今天我就翻到了,還有一種。沒有看到的恐怕也還很多。這幾種都有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的記載。

最主要的是淨土三經裡頭的《觀經》。這個國王要殺父親,這個母親就去探監,身上擦了點什麼果子醬之類的東西,和點面,國王吃了就可以不餓死啊!後來就查出來了,是母后做的,大怒之下就要殺母親啊!這個母親就非常愁悲苦惱。他皈依了釋迦牟尼佛,就求佛(現身說法)。佛就飛到她那兒去,給她說法。那麼她說,這個世界我是不想呆了,我想求到一個別的佛國。佛就給她現出了很多佛國。(她說)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特殊地把極樂世界詳細地現給她看。那麼在這一個法會上,韋提希王后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這種廣長之相,看見佛身、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歡喜讚嘆之至啊!豁然大悟,得無生忍。這根器(很利)。所以這個出家人、在家人的根器,不是一定要這麼劃分,說是出家人必定是要高於在家人。在無量壽經兩萬人的大會裡頭,沒有這個記載。而韋提希夫人這會就豁然大悟,得無生忍。所以有人說,念佛就只是臨終往生。這個(例子)不就是現身得無生法忍嗎?所以說有的時候大家常常有這種情見。這個念佛主要的作用是在臨終才表現得出來。但是,在生命未終了之前就得大受用,就證入無生的人,自古至今還有很多。只是大家用功得不夠,這個情執深重,所以就不能豁然(大悟)。你心裡都捆住了,捏得太緊了,就放不開。五百侍女同時看見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經中常常記載,把發菩提心作為一件大事記下來,這就是發菩提心的重要。於是乎這五百個侍女都會往生,而且是往生之後,都得諸佛現前三昧。這是到了時候就得三昧,當然不如王后夫人了。這是在《觀經》的記載,這是五百多人親自都見到了,同時見到了,而且得大受用。

第二個,《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裡頭有這樣一段:「時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會中」,咱們這個世界上,釋迦牟尼佛的法會之中;「所有諸菩薩摩訶薩一萬二千人,苾芻二萬人、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梵王、帝釋、護世四王」等等,「悉能見彼極樂世界」。這兩萬比丘,還有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等,他們都看到了極樂世界,看到無量光如來,菩薩、聲聞大眾圍繞;「光明熾盛,如妙高山」,佛的光明熾盛如妙高山,妙高山就說的須彌山。須彌山那是高極了,微妙極了,不是磚頭瓦塊所成,乃是眾寶所成。這個大會上,比丘兩萬人都見了。

再有《十往生經》:「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應當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觀阿彌陀佛國,願見阿彌陀佛。」就是教給他,你應該這麼做。向西,正念,不要任何的邪思,觀想彼國,發這個心,你願意見阿彌陀佛。因為這一說嘛,山海慧菩薩是當機,全體都站起來了,都合掌,都在作這個觀想。就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現大神通,放大光明。本來大家沒看見,這兒一起立一合掌,阿彌陀佛當即就感應了。這中間不需要時間,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薩身。「爾時山海慧菩薩和大眾,即見阿彌陀佛國,所有莊嚴妙好之事」,都是七寶,「七寶山,七寶國土;水鳥樹林,常吐法音,彼國日日常轉法輪」。都見到了這個極樂世界一切一切。不過,這個裡頭需要解釋一句,免得將來遭誤會。極樂世界是地平如掌,沒有一切山,那這兒說的七寶山,怎麼講啊?這不是一部經,多少經都說,沒有一切山,地平如掌。而且《觀經》是觀想那個水上凍了冰,冰上一層玻璃,這是大地嘛。水上凍了冰,那當然是平的嘛,平如鏡,怎麼這兒出了一個七寶山呢?所以這些問題,我們都應當搞清楚。首先要知道地上沒有山,第二還要能夠解釋這個經裡頭的山。

有一部假的經,這是《西方極樂遊記》。那天有個人拿來了。我說這個是假的,他還不服,我幫他找出證據來。我一翻就翻出了這個證據,他說到了極樂世界,首先看極樂世界中央一個大黃金山。我說這還不就是假的嗎?極樂世界地面上沒有山,他怎麼看見山了?沒有山,那這兒怎麼又說山呢?所以我們(理解)就是要深入。《觀經》,剛才說了琉璃地觀想之後,要觀想琉璃地的地下,有金剛七寶所成的金幢,金色的寶幢撐著這個地。這個就很像我們的供盤兒,七個圓盤兒,地下有一個撐著它的。這個幢是八方,八個面,有八個棱兒。一一方面是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有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這個撐著整個極樂世界的寶幢,就是這兒所說的七寶山。所以地下就有這個山,而地面以上是琉璃地,是平的,沒有山。這個附帶說一下,萬一有人在這個地方搞不清楚,將來就可以(為人解答)。佛法沒有說不清楚的,你放心好了,只是現在人不清楚,眾生不清楚。答話的人可能不清楚,也是你答話人目前不清楚,不是佛法不清楚。這個地方不能懷疑!所以這舉了這些證明。今天還看了那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受記等等,這些經裡頭都含有類似這些內容。我們還有很多沒看到的經,這些經里的記載也是很多很多的。

本品這些示現,具四悉檀。「悉檀」,這個是印度話,可以翻譯為「成就」,翻譯成「宗」。那四悉檀呢,就是四種成就,四種宗。再有後來南嶽思,他有一個解釋,他說「悉」字兒是咱們中國的話。「悉」者就是普遍,是如來悉知悉見的「悉」,是這個意思;「檀」是檀波羅密。檀波羅密是布施,悉檀是普遍地布施,就是普遍地饒益有情,有兩個講法。不過前者的說法,尊崇的人更多一些,是為了成就眾生的四個方面。這個四悉檀,第一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就是要說這個世界,讓眾生生歡喜心。那麼這整個極樂世界現在大家之前,這是世界悉檀,大眾都歡喜;第二個就是為人悉檀,對人有幫助,為了大家。那麼大家看了之後,都踴躍歡喜,都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都作禮,都念佛,這個就是為人悉檀;第三,(對治悉檀),大家是破了疑了。唐密裡頭,很多經咒的功德(不可思議),那麼裡頭有一句,叫做「唯除於咒生疑」。你對於它懷疑:「念這個有用嗎?有這麼大的功德嗎?它有這麼大功德,我念,行不行啊?」都是有疑。一有疑,那些所說的功效不顯現,你自個兒給它否定了。你懷疑就是你否定。你就是佛,你要否定,那他功德就顯不出來嘛。它是唯心所現嘛,你的心就是否定它,它還現什麼?它就現出那個否定的結果,你自個兒現的。所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大家不要以為疑根沒有斷(沒什麼),那個疑根就是罪業的根;「信力圓時,全成佛力」,等到你這個信力圓滿的時候,你的力量全成了佛的力量,佛的力量也就全成了你自個兒的力量;第四就是第一義悉檀。上面說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那都是初步。真實要普利的那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諦。所以這個裡頭就顯出心佛不二,感應道交,事和理也不二。從事上說,十萬億佛土,現在「如對目前」,就在當下。本來就沒有空間,用現在這個科學的話,空間是錯覺。那麼這個是理體。這個事跟理就不二,顯出第一義諦。就說明這一切都是你本來所具有的。所以「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就假託著極樂世界,依報莊嚴,正報莊嚴,顯示你自心莊嚴。不然你不能信,你也無從去想。這是借著他而顯自。這個就為了「令入實相故」。這是第一義悉檀。那麼我們如何來領會這第一義諦呀?這個彭二林,他的《起信論》裡有這樣一段:極樂和娑婆同一個法界,沒有彼此之分,也沒有東西之別。極樂世界也遍娑婆,娑婆也遍極樂。這一切一切,所謂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是眾生眼睛裡頭有了翳子了,眼睛得病所看見的。那個巴戒明【音】有青光眼,他說我感謝我的青光眼,我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好東西。就是現種種好看的光,好看的色,他就是眼中有翳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無量光明,普周塵剎」,這無量的光明,塵塵剎剎無不遍滿;「三塗六道同時解脫」。所以這頓法,有如染絲,一成一切成。

那麼不獨是阿難當時蒙佛的威神加被,可以看見阿彌陀佛的身,及種種依報正報的莊嚴,「也令末法眾生」,也就是我們在座的大家一起;「但能入此法門」,你真要能入這個法門;「不離當念,疾得見佛」,就不離開你當下這一念,很快見佛。《華嚴經》說:「諸佛一似大圓鏡」,佛就像大圓的寶鏡;「我身猶若摩尼珠」,佛是如鏡,我如一個摩尼的珠;「諸佛法身入我體」,我這個摩尼珠中,可以現一切一切的景象。諸佛的法身,我這個摩尼珠都攝盡,都入我體中;「我身常入諸佛軀」,我的身體就常入一切諸佛的身軀之內。所以互融互攝,都是我們攝一切佛,我們也融入一切佛,為諸佛所攝,諸佛也融入我們的自身自心。所以說「無毫釐許間隔」,沒有一毫一厘那樣的地方是間隔處;「是知諸佛眾生,本來不二」,剛才舉了這個《華嚴經》的例子,那還能還是二嗎?水跟牛奶倒在一個杯子裡頭了,還是二嗎?你還拿那個勺子,擓點水出來?擓點牛奶出來?誰也擓不出,分別不出來了。「本來不二,名為見佛」,什麼叫見佛?這個叫做見佛。所以大家這個見解,這個地方要扭過來。不一定是見佛見光,才是見佛。你如果真正地了達「諸佛眾生,本來不二」,這個叫做見佛;「實無見者」,實在說沒有見者,這個就高了。所以不是說「見佛見光」的人沒有,那個水平低。在這個第一義諦之中,這樣的見佛,實在沒有見者,何以故?「不可於一體中互相見故」,既然是一體,誰見誰呀?你的眼睛就從來沒有看見過你自個兒眼睛什麼樣?誰看見(自個兒)眼睛什麼樣啊?你有沒有眼睛啊?你要瞎了,就什麼都看不見。你這沒瞎,你就有眼睛,什麼都可以看見。你眼睛什麼樣啊?你眼睛不能看見自個兒眼睛嘛。那個比丘尼能變成轉輪聖王,排在頭一個來接佛。佛說:你沒有先見到我,而須菩提第一個來見我。他見著我了,他是頭一個。而須菩提當天,他也知道佛要從天上下來。他在山洞裡頭那兒修行。今天佛回來,很多都去接。他說是「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無所來,無所去,我們又何所接呢?佛也無來,我怎麼接?不去了。他這不來的人,先見了佛。排隊排在第一的人,佛說:「你沒有先見到我。」這才是佛法,不然你就是附法外道,那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

《無量壽經》它這部經,確實是很殊勝,沒有一個地方鬆懈,一步一步加深,一直到最後。底下,就是現在的佛和未來的佛著看極樂世界,倆人正在那兒說,這非常生動。剛才說無所見嘛,這個說的什麼呢?這個說的是法身境界。須菩提沒有來,看到佛是法身境界。那天暢明婉【音】提了一個問題,他看了黃檗《傳心法要》的一段,裡頭說,這一切都無所來無所去,說你們臨終看見什麼,你也不要跟著走。他說,那麼這個我們往生,怎麼辦呢?他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說,禪宗修的是法身境界,這法身還得向上。所以他就跟須菩提那個「如來無所來,無所去」一樣。你臨終跟誰走啊?我說你要知道,這個淨土宗的往生,是凡夫的事。你是凡夫,你反正得有所去。所以不能不受「後有」,就不如受這個往生的「後有」。真能不受「後有」了,那你自由自在了。你不能不受後有,那只有隨佛往生。所以他說:「不問不問了,我明白了,這是不同的境界。」所以這個往生也有《四料簡》嘛,「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決定生,去就沒有去;要「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跟著去,我是決定去了,可沒有什麼叫生。要證無生嘛,什麼叫生啊?「生則決定生,去則決定去」,是一句;「生亦實不生,去亦實不去」又是一句。所以這些意思我們都要圓融,各個按照自己的(情況),所謂「量體裁衣」,你要做衣服,你得先量一量,就是合乎你的身體,合適才對。那麼再進一步說,縱然就是證了虹光身了,這個來去自在了,就是文殊、普賢嘛,他還要示現,求生極樂世界。所以就是說是,「八十翁翁舞」,八十老翁在這兒跳舞。「教導兒孫故」,是為了教導兒孫,八十老翁也要跳跳舞。因此你不管是上賢、下智,都應當示現往生,求往生,得到往生。

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遍佛剎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佛言:汝見彼國淨行之眾,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復有眾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眾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汝見極樂世界宮殿、樓閣、泉池、林樹,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汝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諸香華,遍佛剎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見。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阿難對曰:唯然已聞】所以佛就跟阿難和彌勒菩薩說:「你看見沒看見極樂世界的那些宮殿,這樓閣啊,那些泉池啊,那些個林樹啊,七寶樹啊?具足微妙、清淨莊嚴不?你看見沒看見?一切一切清淨,具足了這莊嚴等等。」你們看見沒有啊?你們看見「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這是色界天,拿了香花灑到這個佛剎裡頭,看見沒有啊?阿難就回答,說是看見了。佛又問:「你聽見沒聽見,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啊?」,他的法音流布,告訴一切世界,來教化眾生。聽見沒有啊?(阿難回答),是啊,聽見了。

【佛言:汝見彼國淨行之眾,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及見彼等念佛相續不?復有眾鳥住虛空界,出種種音,皆是化作,汝悉見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佛又說,你看見沒看見那個佛國中在淨行之中的大眾,在這個虛空裡頭(或遊走或停留)。他們可以把宮殿蓋在虛空裡頭的,不是在地上。也不用蓋,自然出現的。而且這宮殿可以隨身,走到哪兒,宮殿隨到哪兒。「游處虛空,宮殿隨身,無所障礙,遍至十方供養諸佛不」,看見沒看見啊?他在虛空之中,宮殿是隨著他,可以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看見那個「彼等念佛相續不?」看見沒看見極樂世界那些人,他們都在那兒相續地念佛?這句話要緊。不是說我念佛,念到往生我就不念了。那這個恐怕也往生不了。盡未來際,他就是自然念佛相續。所以到了極樂世界,就正好念佛,沒有這些干擾,在我們這個世界難得念的幾句好的。還有眾鳥在虛空中出種種的法音,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你們看見沒有啊?慈氏答言:「如佛所說,一一皆見。」每一樣我都看見了。所以這就是現在佛、未來佛在這一次法會上,對於極樂世界來作個證明。

為什麼佛一上來就專指這兩個人呢?因為阿難是結集經藏的,彌勒是當來下生。佛滅度之後,佛法要存在於世間,靠這個經。這阿難是結集經藏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阿難,他很重要。結集經藏的是他,傳佛心印的是他。迦葉之後,這二祖就是阿難。傳授密法的還是他,蓮花生大士(的法),是阿難得到釋迦牟尼佛預先囑咐了,傳的法。所以佛把這個微妙法門囑咐給這兩個人,這是大事因緣。

佛說,「上至色究竟天」,「色究竟天」是淨居天,這是天界上一個特殊的地方。是三禪天,外道也可以到這個地方,只要是證到三禪了。阿羅漢證第三果,不還果的人在淨居天,所以他不到地球上來了。所以淨居天都是修行人,都是聖人所住之處。這個聖人是包括小乘的聖人。

【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處於宮殿。又見眾生,於蓮華內結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緣故,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的是胎生的,有化生的。特別指出胎生的,那裡有胎生的,你看見沒有啊?彌勒白言:「世尊,我見極樂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彌勒說:「是,我看見了,我看見他們極樂世界人,所謂住於胎者,他的享受跟夜摩天一樣。」夜摩天這個天,是非常愉快,那裡天人時時就在那兒高興的喊,快哉快哉!那麼這胎生者,他們跟夜摩天人一樣,在宮殿之中。同時我又看見了,有眾生在蓮華中跏趺坐,是自然化生的。他說是什麼因緣,他們那個極樂世界的人民,有的是胎生,有的是化生呢?所以魏承貫他的會集的書,為什麼不好呢?他就說是彼國無有胎生。那麼就跟這個經抬槓了。你會集,你不能夠自個兒出主意。這明明說有胎生嘛,他那兒會集本里說沒有,所以夏老師只有再會集一遍。不能改人家東西,你不能強加於它。這個胎生,他也是化生,但是借這個胎來說明。胎是還沒有成人嘛,所以人的功能他還沒有嘛。還有是他這個「暗」,沒有出胎之前,他都不見天日。就說明,這一類的眾生,他如同胎中的小兒一樣,說明什麼呢?愚痴啊,所以就管他叫胎生。他疑惑沒有盡,所以障礙還存在。他不能夠見佛,他見佛聞法,他也聽不懂。所以就用胎兒作譬喻,不是真正的父母胎之所生,都是自然化生。所謂「胎生」就是這個意思。

邊地疑城第四十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回向。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這是第四十品,《邊地疑城》。「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這就說明了,為什麼說(極樂世界)有胎生。有的眾生他也作功德,可是他是心中的疑沒有斷。他要求生淨土是實在的,但是他「不了佛智」,不能了達佛的智慧。這一句是總說。不能了達哪些呢?底下就分成四個,就展開說了,他就對於「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四個智慧,他不能了達,他疑惑不信。可是他還相信因果,相信有罪有福。這修善得福、造惡得罪,他不敢做壞事,多做好事;「修習善本」,念佛就是善本,善的根本,是最重要的善;「願生彼國」,來求生其國。就是這個水平,這就胎生了。

底下是曇鸞的話,他說是還有一種往生極樂世界(的情形),「不入三輩中」,不在這個三輩裡頭。那麼他這種人怎麼樣呢?這種人在「五百歲中常不見佛」。這個五百歲到底是指著哪兒的時間,以後再解釋;「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就有這樣一種人,他是往生了,但他不在三輩往生的三輩裡頭,五百歲里見不著佛,聽不到經法,也不見菩薩大眾等等的。那麼這樣的話就叫做邊地,也叫做胎生,就區別於三輩往生。所以「邊地」和「胎生」,就是同體異名,指著一件事情,兩個名稱。底下又說「邊地者,其言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生在「邊地」,沒有佛法的地方叫邊地,這是學佛的「八難」之一。他到了極樂世界,他也不聞(三寶)。這個困難和在咱們世界上的情形一樣,因此就管它叫邊地。「或亦」,曇鸞他沒有把它肯定,也或者這個地方就在安樂國土正邊邊上。這曇鸞大師為什麼不肯定啊?因為說這個極樂世界,有個邊,這個話也不大好說。但是,對於這種有疑惑的人,他就疑惑出來個邊。不過底下根據懈慢、懈怠國來說,那就是在邊上,也是很對的。「懈慢、懈怠國」,到中間就不前進了,那麼這是到了邊上。所以這些說法,你們往生之後才會完全清楚。這個邊地是難聞佛法,咱們世界上是如此。他生了之後,五百歲中很難聞到(佛法),因此也管它叫邊地,也可能它就在(極樂世界)邊邊上。「胎生」,也是作譬喻,就是說這小孩兒還沒出胎。所以「邊」就表示這個(聞法)難。「胎」表示他暗,眼睛耳朵鼻子都沒用。胎兒,(眼耳鼻舌)他都有,但還沒出胎,這沒用。所以這兩個各說了一邊。這個「疑城」,剛才說了邊地了,這說了胎生。人如果在疑心之中念阿彌陀佛,生到極樂的邊地,這七寶宮殿裡頭,「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有疑惑的人所居,所以稱之為疑城。《守護國界主經》說:「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具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這個人決定(往生)了,這個種種吉祥相都現出來了;「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他沒有精進的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有惡相,決定不往生;沒有善相,也沒惡相,生前也不是很特殊,這種人「地府不收,淨土不攝」。安養不攝,陰間不收,這個三輩往生的這個裡頭也沒有他,他就如睡眠而去。所以我們向人證明,就根據這些經上的話,不能離開聖言量。離開聖言量,按自個兒的思想辦事,有時就會說錯話;「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這五百歲都幹嘛?他還要修,修這個「能生信,能發大願,方歸淨土」。所以這個就是生於邊地疑城(的情況)。生於邊地疑城,我們還說他生了淨土。夏老師說:「邊地我現在要去,還去不了呢。」所以大家給人家引證的時候,都不能按自個兒的思想辦事。總之「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得記著,只能根據聖言量。沒有聖言量,你自個兒的意思就是不能信。要跟人說,絕對是錯。他要不是絕對是錯,佛幹嘛告訴你不要信啊?這錯是錯不完的!只有是豁然大悟,那個就猛一下子,揭一層皮兒。但是那也沒完,沒有那麼容易。這就是討論在邊地疑城的景象。現在很多人很多人(往生)就都依靠這個,說老實話。你生在邊地疑城,先道喜呀!不是容易事。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樣的人都攝受。

還有一個「懈慢國」。咱們這個國土和極樂世界(距離)十萬億佛剎。就在五萬億佛剎那個地方,有一個懈慢國。生在這一國的人,就貪著這個國土的快樂,快樂極了,都滿意了。他就是懈怠了,也就驕傲了,「不更前進」。這還要修信修願,還要懺悔。你要出這個邊地疑城,要大大地懺悔。懺悔到輪王赦免你的罪,你才能出這個邊地疑城。「懈怠我慢」,所以稱為懈慢國。《菩薩處胎經》說,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國土,有一個懈慢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前前後後的、過去的、未來的,都想生阿彌陀佛國的人,到了這個懈慢國,都貪著這個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這還沒到邊地。因為他在中途已經傲慢了。這個罪是現行的,所以他比邊地還差;「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何以故?皆由懈慢執心不牢固」,很多人都到了這個懈慢國了,他這個一定要往生的心不牢固,就到這兒,就不前進了。所以這麼看來,懈慢國也屬於邊地疑城的一個種類。

底下我們就要討論這些智慧了。「不了佛智」是總的,對於佛的殊勝的智慧,你不明了。底下是《淨影疏》的話,什麼叫「不思智」?就是佛的智慧,是「淵深」,淵廣、淵博、深奧;「余不能測」,除佛以外,其餘的人,沒有法子去測度。你猜也猜不到,你想也想不到,所以名為「不思智」。你這個思是達不到的;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語所能盡,所以就「不可稱」;「於一切法門,知之窮盡」,對一切法門,窮其根源,儘其所有。沒有不能夠了達的,沒有剩下的,所以名之為「廣智」,廣大;「位分高出」,這個智慧很高,所以名為「無等倫最上勝智」,沒有能比的。

底下是海東元曉師(的解釋)。他的好處,就是把這四種智慧,配了大家都知道的「轉八識成四智」的四智,這個結合得很好。這「不思議智」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我們都懂。這個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轉識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他說這個智,能夠做不可思議的事情。你這一念稱名,多劫的重罪永滅。十念功德就生「界外」,出乎三界之外,叫界外。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測的。這樣來度眾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議,所以稱為不思議智;

「不可稱智」是妙觀察智。這個智慧能夠觀察不可稱的境界,「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所以這個妙觀察智是什麼?他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如此,都如夢如幻;非有非無,不落在兩邊;離言絕慮,凡有言說,皆無實義,你思慮是達不到的。所以我後頭那個《注經偶頌》:「立論唯依聖,得旨在忘情。」你要立個論,有個所說,這個論點是什麼?「唯依聖」,唯獨是要依聖言量,不是我自個兒獨出心裁。唯獨是要「依聖」,完全依止於聖言量。你要能「得旨」,聖言量那不是一句一句經上的話嗎?你把他都抄出來,你是不是能「得旨」啊?得旨在於什麼?得旨在忘情。你把情忘了你才能得旨。你在情見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別、有眾生、有佛,你懂不了了!都忘掉,情見掃光,你才能得旨。這個不可稱智不是追逐言語者所能夠稱量的,所以稱為妙觀察智。這個妙觀察智是轉什麼?轉意識,意識就是分別。你都有分別,你就不可能了解實際情況。你這分別就是錯的嘛,無分別中你妄生分別。根本就錯到底了,那又怎麼能夠有智慧?就是識!所以要依智不依識。你這依識,不行!腦子裡都是識,要忘情。不可稱智就是離言絕慮。

大乘廣智就是平等性智。「此智廣度」,這個平等性智可以拿來廣度一切眾生。他「不同小乘」,小乘就是自了,這個是(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間歇的時候,沒有疲厭的時候。他「游於無我」,在「無我」中游泳。這「游」就是游泳的游。所以不要再用別的字了,就是在「無我」裡頭游泳。你看在游泳池裡游泳,多麼舒服。在清波中游泳,現在這個清波就是無我。游於「無我」,同時也沒有「不我」,也就也無「無我」,不但「無我」,「無我」也無。也沒有「我」,也沒有「不我」,所以就沒有不相等,可以平等地來攝受(眾生),所以就可以普度了。平等性智,你冤親平等,善惡平等,邪正平等,一切都平等。現在我們還有些不平等,看見有些人根器太困難,就說我沒辦法,我告饒了。也是沒辦法,確實沒辦法。所以平等普攝,只有佛的這個智慧,才能夠真正做得到。我們起碼應該心嚮往焉,應該是這樣去等攝。所以用這個同體的智力,載運無邊的有情,皆叫他「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叫做「大乘廣智」。都(證得)無上的菩提,而且廣度一切,這就是平等性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大圓鏡智。這個時候他轉了本識,「本識」是阿賴耶識。前頭就把各種識都轉了,到這兒剩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轉為大圓鏡智,「方皈心原」,你才真正歸到你本心之源;「一切種境」,「種」是心裡頭的種子,「境」是種子發現而出了外頭的境界。在心內是種,發現為外就是境。一切種、一切境,沒有不圓照的,無不照見,所以叫做大圓鏡智。所以這些朝鮮人的議論都很不錯。他說前頭這三個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這個是菩薩漸漸得到的。一點一點修持,智慧一點點增長。大圓鏡智是「唯佛頓證」,只有佛一個人能證到,而且是頓證;「更無餘類」,沒有其他人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所以稱為「無倫」。「無等」,這是得到解脫之身,二乘也能得到這個身,這是彼此共同的。這個大圓鏡智是法身,不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做「無等」。這是第一個殊勝(之處);而前頭三個智是菩薩漸得,而現在大圓鏡智是佛之頓證,這個又是一個殊勝(之處),所以叫做「無倫」;第三個,他說「過於不思議智」。他超過不思議智,所以他是「最」呀;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他是「上」啊;而寬廣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啊;所以(稱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兒把每一個字的含義都講了,總之是大圓鏡智。(眾生)於這些個(佛的智慧)不能生信,生了疑惑。他疑什麼呢?我們就把它從四方面來說了。那麼這個是綜合了曇鸞、元曉、峻諦,兼取憬興的(解釋)。

第一,就是不信「不思議智」。他就懷疑,我就念阿彌陀佛,我未必能生吧,能生嗎?他不知道這個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這種人很多,「我沒有作什麼功德,我就念念,我行嗎?」這一句名號的功德非思議所能及,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要是廣說起來,一切萬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你怎麼能夠用你凡夫的有礙的情識,來懷疑如來無礙的妙法?你這是情見,你沒有離開心意識。(你怎麼能)拿你這樣子很有局限性,根本不能正確的這種情識,來懷疑如來的無上的殊勝的妙法?你知道不知道,一小面鏡子,能夠現一萬種相啊;「千年積薪」,千年堆的柴火,一個洋火頭就能把它都燒盡。豈但堆的柴火,那個森林大火(都能點燃);「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這第一個就破這個(疑)。因為他不相信這個不思議智,他就懷疑。所以有的人就說:「我這是念一句佛,希望死了之後,陰間多個元寶。」還有一些人說我就是希望死了誰,那人死了,我念佛,他能得到點好處。他都不能相信這個(念佛)有如是功德。

二者,是不信「不可稱智」。他不知道佛智是沒有對待,是離過絕非,所謂「離四過,絕百非」。這眾生(知見)都在這個「四過百非」之內。曇鸞師的話,說佛的「不可稱智」是「絕稱謂」,不可稱。他絕了對待,沒有對待的。不是有相形、相待的東西,也不可稱量。「何以言之?」為什麼這麼說呢?說「法若是有」,你就有一個「知有」的智慧了;「法若是無」,你也要知道這個「無」。你對於這個是「有」是「無」,你可以知。可是這個法,它「離於有無」。所以「佛就冥諸法」,放下諸法。放下諸法,你這個知有的智、知無的智,就沒有對待,沒有對立面,所以我們「絕對待」。所以「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佛就是什麼?佛就是知。這就是神會的立論了。胡適寫哲學史,寫到後來寫不下去了,只寫了一本。他先是批判佛教,看到六祖,就不行了,擱筆了。看到神會,就決定不寫了,他是寫不了了。因為他不肯向佛教來磕頭,他就不肯寫了。「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說,佛就是知,你不知道佛;「以不知取佛」,你說,佛就不知,你也不知道佛;「也非知非不知」,雙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來「取佛」,說佛是這樣的,也不對,也不是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也不是知佛。就這四句嘛,知、不知、非知非不知、非非知非非不知,總之是在四句之內。在這四句之內就是有過,都不正確。離四句再說一句來,眾生就沒得說的了。所以眾生就這麼點本事,你那全不對!告訴你。離四句,就離了百非。這個法,這個本體,是離開了對待。(有人)說《楞嚴經》是假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抓兩頭,抓一個先滅的,《楞嚴》;抓一個最後滅的,《無量壽經》。《楞嚴》裡的話最好,佛問文殊:「你是文殊嗎?」文殊說:「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即二文殊。」「我真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如果說個「是文殊」,就倆文殊了。所以說是說非,都早已經成了對待。「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是文殊」,就兩個文殊了。兩個文殊就成了虛妄了嘛!直截了當!所以這個智慧,是離四句絕百非,絕諸對待,思量所不能及。不可稱,也就是不可說。這個智慧不可說,而從這個智慧流現出的念佛法門,其功德也不可說,所以他產生的作用也不可說。對於以這個智所成的念佛法門,你不能生信,懷疑,就叫做不了「不可稱智」,這是第二。

第三是不了「大乘廣智」。你懷疑佛不能度盡一切眾生。這麼多眾生,佛一個人怎麼能度得了啊?也懷疑一切念佛的眾生,哪裡都能夠往生淨土啊?所以對於阿彌陀佛,就起了一個有限度的想法。這麼多世界的人都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那兒裝得下嗎?這是超情離見的事情。十方的國土,都叫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一切(境界),用言說總是表達不清楚0「大乘廣智」,這個智慧是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要運載一切(眾生),都入無餘涅槃,所以這是大乘的智慧,叫大乘廣智。這個法門是能運載無餘的。至於所運載的呢?是無限無際。「限」,到了限度了,有了邊際了。無量無邊都能度,所以稱為廣智。又一方面,「於諸法門,知之窮盡」。這個大乘廣智,對於一切法門,能夠「知」到窮其源、盡其有、徹其根本,所以叫做「大乘廣智」。正因為對於一切都能「知」到這個程度,所以才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對於某一個法能夠度什麼人,你無所不知。正因為如此,所以可以無盡無餘地度盡一切眾生。所以就能「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在幾十年前,有一個比丘尼,她死了之後,這個天靈蓋燒不壞,上面顯出四個字:心作心是。這都是瑞相。

這個念佛法門,是從念佛而入無念,這是念佛法門最巧妙的地方。你說了很多第一義諦、說了很多理,凡夫無從下手。有很多人就以為說這個高尚,這個對,你們都是膚淺,要從理入。實際他又是妄生分別!那理你入不了!有的人他自欺。一位老先生說:「我就是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這位老先生歲數太大了,我只是婉轉地給他指了一指。話是不錯,你用不上。我沒有直說。我用彌勒菩薩的唯識觀,一切都是識所現。你保險吃好(東西)的時候你高興,吃不好的時候你就皺眉。你這不就是騙了自己嗎?你這還叫修唯識觀?那只是理論上,我就聯繫聯繫實際而已,使不上。「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那都得達到這個境界。他就是要從有念而入無念。所以《彌陀要解》有一句話:「從事持達理持。」理持大家是做不到的,事持是人人可以做的。從這個事持,你不知不覺暗合道妙,達到了理持了。這是阿彌陀佛這個大悲慈父的大恩大德。這是最巧妙的方法。所以我在二十歲的時候看《金剛經》,自個兒悟出一個道理來,這就是「無住生心」了,但是凡夫怎麼辦?凡夫用不上。後來想念佛還是最可行的辦法。又一轉念,可能持咒更好,那時還對密宗一點兒也不懂。因為念佛還多個「佛」字,你就有「佛」見。你念咒呢,腦袋裡連「佛」也沒有了。就是這幾個音沒假,你不要去想它了。

這就是「從事持達理持,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那些自命高明的人,我們沒辦法。我們並不捨棄,咱們只能夠叫他自個兒先修著,光說不行。淨是嘴說,那天下就大亂了,就斗諍牢固,我說我的好,說你的不好,跟他們一樣。你要以身弘道。以身弘道不是說你要顯什麼神通,那又是錯誤,那是更大的錯誤。你真正信心堅定了,一天天明白,一天天慈悲了,那就不會放棄這個法門了。堅決地修下去,這樣就是給大家作榜樣,不要去跟人抬槓,那就陷入爭論了,這是非就這樣越扯越多。對於這個帶業往生,有人現在還在爭論。有人勸我去說,我說我不介入,這個扯不清的。只有自己真正堅持信念。我們就是事持了,就是有念,但是你可以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嘛。「從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持名念佛)就殊勝就在這兒。我又摘了《彌陀要解》的兩句話,「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成了一副對子,事理都在這兒。從事持達理持,凡心就成了佛心,直截了當,所以就能令念佛的眾生都生淨土。

四者就是,他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懷疑佛沒有得一切種智,對於佛的這個智慧,他測不到,他沒有想到能到這樣的境界。他就是以他的思想來看待佛,就說:「你不恭敬佛,佛會生氣呀。」就這個話,你想想,他對於佛,他理解不理解啊?他還認為很對。「你這個樣子佛要見怪」,佛還會見怪啊?佛還會嫌髒,要挑乾淨,要這要那,要上供等等的?這都是不了佛智嘛。他也(不一定是)不相信佛的一切種智,(而是)對於這個名詞,他也沒有概念。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他把佛看成也是跟平常人一樣,還是人情世故,還是喜歡(聽好話)、你給我磕頭,乾乾淨淨,不知道有個穢跡金剛,什麼髒都只管來,越髒佛越放光。修穢跡金剛有往生的,顯神通很厲害。我見過一個姓李的,他念穢跡金剛試了試,穢跡金剛真來了,他嚇得躺桌子底下。穢跡金剛說:「你請我來什麼事?」他也說不出來,在那兒發抖。一聲雷(穢跡金剛)就不見了,他嚇死過去了。穢跡金剛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

對於佛的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大家不能生信,因此對於佛這種智慧中所流現出來的淨土法門,就沒有產生正信。正因為如此,所以就感得胎生之報。對於佛的這一些智慧,眾生你是不會理解的了,那怎麼辦呢?應當仰信啊!彭二林也說:「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這是一心的顯現;「離於想念」,這是離想離念的境界;「眾生妄見境界」,這個境界是你妄見、錯見。這就跟科學家的話很類似:「這些物質是眾生的錯覺。」物質不就是境界嗎?這是眾生的妄見。本來是無一物,而因為這樣的虛妄所見,你就產生了一些分別、一些分歧、一些界限等等。因為這一些個境界是你妄念起而顯現。因為他「不稱法性」,不符合於法性。因此,對於這個淨土法門你就不能覺了,你就沒有這個決定的信心。而諸佛如來,是「離於見相,無所不通,無所不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嘛,他是離於這個見相。諸相都非相,他沒有「見」。因為他離了這個「見」了,所以就無所不遍。你有所「見」,就有所局礙;「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真實的自心,就是諸法的本性。自性自體能夠顯、能夠照一切的妄法,有大的智慧之用,有無量的方便,能夠隨(各類)眾生所應得的解,來給你開示種種的法義。這眾生也都是妄嘛。哪裡有眾生?因為沒有眾生,所以無眾生可度嘛,這都本來是佛嘛。但是(眾生)雖然是妄,佛也能照見嘛。能夠照見,所以就有大的智用,有無量的方便,能夠隨眾生的所應得的解,給你開示,讓你得到種種的法益。這個是「一切種智」。佛有這「一切種智」,能夠無所不知、無所不窮、無所不盡。有這樣大的智用。什麼是佛神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所以那些禪宗的祖師,個個都是佛神通。搬山倒海,那是「末技」。這「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無所見。無所見,就無所不見,正好拿這個來對治第四疑。這個眾生有疑惑,是哪些疑惑?就這些疑惑。

元曉又說:「若人不決如是四疑」,這四個疑,你不能把它消除;「雖生彼國」,你就是用其他的功德生到極樂世界,你只能到達邊地。所謂「邊地」也是一個譬喻。就是說你在宮殿之中,不能見佛聞法,這就叫做邊地。不是佛不叫你聞法,實際是自個兒如聾如盲,你聽到跟沒聽到一樣。所以「難聞」,更進一步的是指著這個。那些阿羅漢一直跟著佛那麼多年,一直到了最後,佛說《法華》的時候,還有五千弟子要退席呀!不能聽啊!所以要知道眾生多難度啊!聽不下去啊,培養那麼久,到這裡聽不下去了。很多弟子就哭,「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一直跟著佛,這別人都成佛了,都得大解脫、大成就,而這些個弟子不知,跟沒看見一樣。他無動於衷,跟沒聽見一樣。所以他們不是真瞎真聾,就是如聾如盲。到極樂世界也是這個情況。阿彌陀佛(說法),你跟沒看見一樣,就好像與你無關,你所關心的不是這個事兒。一定要等,要等到幾百年之後,你增加你的信願,懺悔你的疑惑,把這個疑惑的罪清除了,你才能得出。

有人對於上面說的這四種智慧,還不能夠完全明解。但要是能夠自謙,(也能往生)。所以不要我慢,不要驕傲。印《谷響集》的那個人,最近我有兩年不給他回信了,我就看見他露了點驕傲的根兒。這驕慢不行,要自謙,要知道自己的心眼實在沒有開,只能仰信,只有相信佛所說是對的,接受佛的話,不能自個兒出一點兒主意。你出主意,就是最大的我慢。你怎麼能自出心裁,出主意呢?一切聽佛的!我不知道的,我查書,以佛所說的為依據,這樣叫仰信。佛說的,我就是不敢還價。我不懂,我就說我不懂,但是我仰信。這個很好。「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你能夠自謙,能夠仰信,雖然不能明白佛這樣的智慧,你也可以往生彼國,不在邊地上停留。

「生彼邊地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因為他疑惑,不按佛說的辦事,這種種的,也都屬於這一類。對於佛的智慧沒有深信,也因此(生出)我慢。總之說,貪、瞋、痴、慢、疑,這是「五毒」,這是最嚴重的(煩惱)。後來有人把這「貪瞋痴慢疑」改成「貪瞋痴慢嫉」,「嫉妒」的嫉。你要沒有「疑」了,那第五件事就是「嫉妒」。如果你還有「懷疑」,那這「懷疑」比「嫉妒」還嚴重,那還應該回到「貪瞋痴慢疑」。所以如果能夠仰信,你還可以九品往生。

底下這一段,若對於這個「智」產生了疑惑不信,但是還相信「罪福」,還修習善本,肯念佛,發願生極樂世界,那這個就是往生邊地的人的情況。這一類人是信福不信智。對於「福」的事情他相信,對於「智慧」他信不及。「信事而迷理」,「事」他信了,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因果;「理」,他是迷的,他不懂得,所以墮在疑城。

【復有眾生,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復有眾生」,這又是一類了,對於佛的智他能信。他「積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這是信「他」了。佛有這三種智慧(指後三種智慧),他都能信,可對於「自」,不能生信,「故於往生清淨佛國,意志猶豫,無所專據。然猶續念不絕。結其善願為本,續得往生」。他對於佛的智慧是信了,但對於自己,不夠相信。這是另一類,信他不信自。《彌陀要解》裡頭不就是說六信嗎?「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這個人雖然知道希求佛智,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所以還是信不深,六信之中,不能「信自」,這個「信理」也就不大行了。

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前面說了四個智,這兒說了三個智。這個是文字的問題。前頭的四種智慧是《魏譯》裡的,這裡的文字是《唐譯》的,《唐譯》就合併成三種。這只是譯本的開合的不同,實質是一回事。「威德廣大不思議智」,就是以前的「不可稱智、不思議智」,這兩種,「普遍智」就相當於「大乘廣智」,「無等智」就是「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的簡稱。這三種智就是前頭的四種智。總之,不同時代的譯本,不同的人所採用的文句會有不同,開合也會不同,這個不主要。

這種人,能夠知道「希求佛智」,能信他佛,但是對於自佛不能生信,對於「是心是佛」的道理,他有疑情,所以只信他佛而不信自。你對於「是心是佛」這句話,不能生正信。彭二林這個大居士是很不錯的,他有一段議論很詳細。他說是,須要了達佛智,乃至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才叫做真信,因為一切智都不離自心。佛這些智是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就是從自心所生的。「無我、無我所」,這些智慧根本是「無我」,也沒有「我所」。有「我」和「我所」,就是識了,就不是智了。智慧之中沒有「我」和「我所」;「凡聖一如」,凡夫也如此,聖人也是如此,都同一智慧;要「全信自心本一切智」,你要信你這自心就是一切智,「本來成佛」。這個地方就是很難懂。連圭峰大師對於「本來成佛」還信不及。他註解《圓覺經》的時候,他說這一句,(解釋成)「本來是佛」好一點。他是禪宗開悟的人,華嚴宗的祖師。所以真正能夠承當能夠信,是不容易呀!

你這個心本來成佛!在自個兒的心之外,沒有另外一個信佛的心。這句話換句說法,也是就沒有一個所信的佛。因為心就是佛,他本來成佛嘛。所以自心之外,沒有另外的心,也就是自心之外,沒有另外有佛。心就是佛,是心是佛嘛。「如是回向,是名唯心淨土」,你這才真正是唯心淨土,很快能見佛。所以(見佛)快慢,這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你往生的品位,也從這兒分。(若無信願),你甚至於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透,都不能往生。所以我老說,不要論功夫,(道理)就在這兒,要重見地。這些密宗(修行的次第)就是見、修、行、果。必須有正見,才有正修,才有正行,才有正果。你沒有正見,你的修行是盲修瞎練。「若於自心諸智,猶滯疑情」,對於自心的這個智慧,你還存在著疑情,這就難免要心外見佛了。所以禪宗說:「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你去求那個有形有相的佛,「與汝不相似」,這個「汝」是了不起的。「汝」的自心,那就是佛,一切佛從你自心流出。你對於自心滯了疑情,你就不免會心外去見佛了。所以禪宗老罵,說你們這個淨土宗是心外求佛。不是我們心外求佛,是有些修淨土的人是心外見佛。不但修淨土的人心外見佛,那修密的人也都是心外見佛。我說學密的人的通病是執著;「雖修諸善,乘願往生,不得見佛」,你修諸善,憑這個願力,你可以往生,但是你不得見佛。為什麼?「以不契佛智故」,因為你沒有契佛的智慧,但你作了很多功德,你可以勉勉強強地往生。所以《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都是依靠你自心(顯現);「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修行的菩薩們,如果能夠了知,諸佛和一切法皆是唯心所顯現,皆是唯心之量,就可以得隨順忍。所以,見了(極樂世界的)菩提樹,可以得三種忍:隨順忍、音響忍、無生法忍;「或入初地」,或是證初地菩薩,「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所以說,你信佛智不信自心的毛病,有這麼大。要能信,你就可以證初地,或者生極樂世界;「故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你有這個決定的智慧,你才能產生這種決定的信心!有了決定的信心,才能夠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千萬要慎重,不要因為疑惑而失掉大利。都到了極樂世界還不能聞法,那是失大利了。所以「意志猶豫,無所專據」,就這麼來的。總是猶猶豫豫的,他總是沒有「專據」,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發愁,拿不定(主意),自個兒也沒有把握。這就是對於自個兒信不及。「信願不堅,依據不專」,這種人信願就不堅定,他所「依據」就不專一。可是他能念佛相續,念佛就有不可思議功德;「以念佛力及發願力,仍得往生」,所以暫時在邊地待著。

【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道止佛國界邊,七寶城中。佛不使爾,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是諸人等,以此因緣雖生彼國,不能前至無量壽所」,這些人以剛才說的這些因緣,以念佛力、發願力,生到極樂世界,不能到無量壽佛前頭,他就只在「佛國界邊,七寶城中」。所以曇鸞說,或者就真是在(極樂世界)邊邊上,這也是他的依據。「佛不使爾」,佛並不叫他這樣,是他自己的身行所作,就生到了這兒;「心自趣向」,是他的自心之趣向。

【亦有寶池蓮華,自然受身。飲食快樂,如忉利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隨意高大】也有寶池蓮花,跟極樂世界一樣,也是自然受身,不要經過父母,不要住胞胎;「飲食快樂,如忉利天」,快樂極了。忉利天是欲界天,是很快活的天;「於其城中,不能得出」,他在這個城中,這就是他的(活動)範圍,他出不來。因為你有疑惑,你就有限度了,就把你(自己)框起來了。這框框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是你自個兒框出來的,作繭自縛。而所居的舍宅在地上,不能在虛空中,也不能隨意高大。

【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其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開解,意不歡樂。是故於彼謂之胎生】「於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這是這個邊地疑城的缺點。五百年「常不見佛」,不是絕對地不見佛,是時常不見佛,很難得見佛;「其人智慧不明」,這個人的智慧不明;「知經復少」,知道的經又少;「心不開解」,心裡頭沒有開解,所以「意」也就不歡樂,他不能夠享受大乘的法樂。生活、飲食上的快樂超過天,那是快樂極了。在心中,他沒有享受大乘法樂,他沒有見佛聞法,還有這個缺陷;「是故於彼謂之胎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話,所以對於這種人,管他叫胎生。不可以理解成,(往生極樂世界)兩種方式,一種是化生出來,一種是胎生出來的。這都是化生,但是這一類,他有這個局限性,愚昧。他就像個小胎兒似的,眼睛、鼻子沒有起大作用,所以管他叫胎生。還要懺悔,還要增加他的信願,他才能夠見佛聞法。見佛聞法還要慢慢地有個過程啊。這都是「心自趣向」,《華嚴經》的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都是心造。

憬興師根據漢譯本說,這個「五百歲」是指著咱們這個世界的年歲。他的話是有根據的。因為這漢譯本說,釋迦牟尼佛「於是間五百歲」,於這裡的五百歲。「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說經的地方,是咱們這個地球,是地球的五百歲。《魏譯》本的沒有,《漢譯》有這個話,沒有說「彼國」的五百歲。那(如果是)「彼國」的五百歲,絕對是指極樂世界的五百歲,那就遠去了。但是,也不可以把他執定。你要是把他執定,那《觀經》(下品下生)十二大劫花才開。所以這個「五百歲」是常情,是指著一般的情況。這個「五百歲」,是咱們這個世界的五百歲。但是《觀經》那個第十六觀里,五逆十惡,(臨終)就要入地獄了,念了十句佛往生,這種人要十二大劫,花才開,那就遠去了。

明朝的袁中郎作了《西方合論》,以這個功德往生,一去是邊地。因為他有智慧,聽經聽得懂,不久很快就從邊地出來,就見佛聞法,又把他弟弟召去了。他回來勸大家好好持戒,要吃素,沒有天天「日啟鸞刀」,還能往生的『「口貪滋味」,你殺了別的生命,來貪自個兒的滋味,連這個都還解決不了,你還說什麼慈悲,那不都是騙人嗎?所以自個兒家裡頭不能再殺,這一點兒要注意。南方人有的時候,喜歡吃活的。這個家裡頭不要殺生,而且不吉祥。許多鬼神喜歡吃這個剛死的動物的出來的血,他就跑到這兒來,來享受這個東西,所以不吉祥,這個要(注意)。袁中郎說:「我沒有想到極樂世界是如此地快樂。」他還剛出邊地,他不能到虛空,但是他可以到各處去參加種種的法會,那快樂極了。他弟弟還在世,所以他不到五百歲(就出離邊地了)。所以這個五百歲是指著咱們這兒的五百歲。但是也有不到五百歲就出來的,也有還得十二劫才出來的。總之,你得識其罪本,懺悔之後,斷了疑,你才能出來,這是出離邊地的關鍵。時間不是絕對的,可長可短。這兒所說的五百歲,也可以說是統計數字,一般都是五百年。

最後這句話,就說「其人智慧不明」。這個「其人」就指著生邊地的人。「智慧不明」,他就是愚痴少智。所以他不信自己。對於「是心是佛」,這個他沒有真能信;而「知經復少」,他大乘經典知道的又很少。所以就是「宗說俱不通」。「宗說俱不通,黑漆皮燈籠」,這個「黑漆皮燈籠」,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後,也不能夠見佛聞法;「心不開解」,這個垢染很深,所以不能心開意解;「疑慮重重」,所以這樣的人(往生淨土)叫做「胎生」。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斷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諸功德,至心回向。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若有眾生,明信佛智」,相信佛的智慧;「乃至於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都能相信;「斷除疑惑」,這些疑惑都斷了;「信己善根」,所謂「外慕諸聖,內重己靈」,對於外,要仰慕諸聖,一切大佛菩薩;對於內,要「重己靈」。這兩句話,少一句都不行;「作諸功德」,作種種功德;「至心回向」,以至誠的心來回嚮往生極樂世界;「皆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都在七寶的蓮華中,自然而然地就化生出來了;「跏趺而坐,須臾之頃」,須臾之頃,就是三刻鐘;「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你看看這個(往生情形)跟那個(胎生)差多遠!那個就是不能見佛,這個就馬上身長三十二相等等,放光明;「智慧功德,具足成就」,一切成就,一生就具足了。那個上品生,當下就隨一切諸佛,往生諸佛剎土,得種種陀羅尼,分身塵剎去度眾生,那個(境界)起碼是地上菩薩。所以往生是大事因緣啊。

【彌勒當知: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佛又告訴彌勒:「彌勒當知」,彌勒你應當知道;「彼化生者,智慧勝故」,為什麼他化生?(因為)他智慧高;「其胎生者,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無因奉事無量壽佛。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作對比了。這些個奉事無量諸佛的他就是智慧生,那一些胎生的,就五百歲中,不能見佛,不知菩薩法式。因為沒有聞法,他也沒有正式地按著所聞的法來進行修習,也不能來奉事諸佛,也沒有這個機會來種這個善根,這就是因為這種人過去生中沒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所以不光是淨土宗,禪宗也是一樣。《金剛經》一上來那個贊子,就是四句:「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我解真空。」先斷了疑,才能生信。生了信,才能「絕相超宗」,這些相才能夠絕,你才能超出這一切宗;「頓亡人我解真空」,頓然間人我全忘了,你才能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沒法理解「真空」。所以開悟是無心三昧之後的事情。

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鎖系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舍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汝見愚痴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鎖系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四十一品是《惑盡見佛》品,疑惑盡了就見佛了。佛又告訴彌勒,他說,「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轉輪聖王拿這個七寶作成的監獄;「王子得罪」,轉輪聖王的兒子要得了罪罰,就被關在這個七寶的牢獄裡頭;「層樓綺殿」,高層多層的樓,很華麗的殿。七寶作的帳子,金子做的床;「欄窗榻座」,短榻座位,比床矮一點兒,小一點兒,有格子的窗戶;「妙飾奇珍」,種種裝飾奇妙的珍異之物。他在那兒吃的東西,穿的東西,跟轉輪聖王一樣。但是拿金鎖拴住他的兩隻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問彌勒,這些王子他高興嗎?地方也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享受也好,就是鎖起來不讓走;「慈氏白言」,彌勒就說了,不,世尊,他們不高興;「彼幽縶時」,受著禁閉,他心裡頭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他用種種的方法,「欲求出離」,想(從七寶宮殿)出來;「求諸近臣,終不從心」,拜託這個近臣,跟父親親近的大臣,總達不到目的。等輪王父親自個兒歡喜了,你才能得到解脫。這是彌勒答的話。這些王子他不高興。他最後必須要求得到輪王答應他,放他出來,才會解脫,他心裡頭才能夠自在。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不生欣樂】「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這些在邊地疑城的眾生,也跟這些王子一樣;「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這個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對於佛的這些廣大的實際的智慧,他並不能信得及;「由聞佛名起信心故」,聞了阿彌陀佛的名字,他生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雖然生到了彼國,「在蓮華中不得出現」,就如同在蓮花裡頭,不能出來。實際上,他並不像咱們想像的,是在一個花骨朵裡頭。其實他在宮殿裡頭,很大的宮殿,這就是他的胎。還是園苑、園林、宮殿。為什麼?「彼中清淨」,沒有穢,沒有髒,沒有惡的東西;可是「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這個就是苦,因為不生歡樂。

【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眾生明白他自己這個罪的根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他就自個兒懺悔了,知道這個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離開現在這種邊地疑城。等他這個過去生中,所有的過失都盡了,就出來了。

底下就是「識自本罪」。「識自本罪」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曇鸞的。那麼這些人,他很悔責,希求離開這個邊地。出了邊地,他跟三輩往生的人還是一樣。將來什麼時候(出來)呢?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罪了,他就懺悔了,這就出來了;另外一種是嘉祥的說法,他說「深自悔責」,不管哪一種,不限定一格,他只要能悔,把這個過失懺悔掉了,真正悔改了,就出來了,不必一定五百歲。這兩說可以並存。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夠認識罪,才懺悔,這是邊地中的多數的情況。嘉祥所說的,在這(五百年)中間能懺悔,就能出去的,這是其中的邊地裡頭的上根,像袁中郎。所以這兩種都存在。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才能夠從邊地疑城出來,到無量壽佛面前,聽聞經法。「聽聞」這兩個字,「聽」,就淺一些;「聞」,就深一些。大家往往對於「聞」字,體會得不夠,以為就是「聽」了。可這個「一經於耳」,就是經過耳朵,不管你懂不懂。你只要耳朵聽到了,那就都算。而「聞」,就很深入了,你得信受奉行才叫「聞」。所以說到「聞」的功德,大家不是說只聽到這個名字,聽到這一句話就(有功德)。你得信,你得接受,你要去執行,這才是「聞」。所以「聞」的含義很多。所謂「聞菩提」,這是西藏的話,你一「聞」就可以成佛。這個「聞」字,也應當照我後頭這個解釋,不是「一經於耳」。

【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久久」,不是當時。從邊地疑城出來,見佛聞法之後,是「久久」,兩個久字,也會開解歡喜。所以我們現在有些人,比較急躁。「為什麼我還不懂啊」?不知道你這些想法是不合規律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嘛。「當信佛經語深」啊!哪裡是三言兩語,你用過那麼幾天功,就能理解的啊!這佛之所說就是佛的知見,而眾生心中是眾生知見,這兩個是水火(不容)。你心中是眾生知見,你怎麼能夠接受佛的知見?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眾生知見。而這是要有一個過程。不然,你自個兒以為是懂了,這就更危險了,你不知道你懂成什麼樣了。你「一懂」就錯了!尤其是禪宗,你不懂,還有法子開悟,「懂了」,就沒法子開悟,就更遠了,你不懂,還近一點。所以這個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兒。所謂「開解」,心開得解。這個還不是開悟,就是你理解,理解真實義。這不是像我答卷子似的,你說一個什麼問題,我會答,我答得很正確。那是學生考試卷,那個容易。要真正是開解,就歡喜嘛,踴躍歡喜。

(生邊地)後的人,深自悔責之後,還是能見佛聞法。用了兩個「久」字兒,就是(告訴我們)不能急躁。我們在佛經之中,能懂得幾句了,哪怕是粗淺地懂得了,這就很寶貴。不能(急躁),一有個急躁情緒,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就是錯會,拿你的主觀的東西,以為是佛的意思了,那就離題更遠了。

【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這就初步出現神通。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無量無數諸佛,都可以普遍去供養,普遍去承事,普遍去聽法,這個(修功德)就快了;「修諸功德」,要修種種的功德,所謂是「諸善奉行」,一切功德,這種種陀羅尼,種種的妙法,都在修。所以要「久久」才能達到這一步。因為這個人,他是生了極樂世界,但是(由於)前生「智慧不明,知經復少」,他疑惑,沒有開智慧,知道的經又很少,所以他墮入疑城。那麼現在雖然親自看見了阿彌陀佛,親自聽到了佛的開示,可是心中的污垢還沒有除,情見還存。眾生知見就是情見。所以我們要「超情離見」。現在談「離見」還早了一點,但是「超情」確實需要。要超乎這一切情見。所以「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需要「多聞薰習」,多度地聞法,多度地思惟。在極樂世界,耳聽目睹都是增上(緣),這樣就增長了智慧,這才開始能夠信佛的話,理解佛的話。所以這就說明了為什麼需要「久久」,而不是一剎那。因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那個上根,在這兒還沒有斷氣了,那已經就是菩薩了,那早超過這個境界了。所以大家要知道,那上品上生的根器,那和這個往生邊地的根器他就是不一樣。不是佛在選擇,我去厚待誰,讓誰走後門了,不是這個事,他自然如是嘛。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我們就是要好好地修持,使得我們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根器。

【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汝阿逸多」,阿逸多是彌勒菩薩的號。釋迦牟尼佛又叫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讓大家重視。阿逸多,你要知道,疑惑對於一切菩薩,是個大的損害,是「為失大利」,就失掉了最大的利益。望西在《無量壽經鈔》裡頭,他設了一個問:「怎麼說菩薩還有疑惑呢?怎麼還失大利呢?」他解釋,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薩呀?或者,縱然是菩薩,如果生疑,也失大利?他沒有作肯定。其實他用這個問號,是很謙虛,這個事是肯定的。按別教的說法,這叫做信位的菩薩,信位的菩薩如空中之絮。咱們春天看見柳絮,它就是在空中飄忽升沉,變化萬端,這就是信位菩薩的情況。那麼咱們凡夫真實發起了菩提心,就可以稱作初發心菩薩。這樣的菩提心,就是像《論注》所說,無上菩提心,就是願作佛的心;願作佛的心,就是要度眾生的心;度眾生的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怎麼度眾生啊?你要把眾生攝受到有佛的國土。你要不是發一個空的願,你就要有具體的做法,產生了效果,這才叫做願嘛。(你的)所作所為不能達到你的目的,這是空願、誑願。要發這個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成佛。怎麼來度這個眾生?總之是要發攝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淨業的行人發這個心愿: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天天這麼念,這不就是在發菩提心嗎?「同生極樂國」嘛。那麼這也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而初發心菩薩,再進一步,甚至於到了信位的菩薩,有時候初開悟的人都在信位,都如空中之絮,忽升忽降,因為他總還是有疑。這就是明白了根本智,還沒有明白差別智。對於差別智,他還是疑惑。信位菩薩、初發心菩薩要是退轉了,就太可惜了,所以「為失大利」。

「大利」是指著什麼呢?就是經中說的「真實之利」。十方婆伽梵,住於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三個真實:真實之慧,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十方的佛就是這樣住於真實的慧,顯示真實之際,這樣子來給大家利益。所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值」是遇著,你碰到了;「難見」,難得能夠同會一處,更難得見面了;「如優曇花,希有出現」,如曇花一現。現在是難逢的也逢了,難聞的也能聞了。可是(由於)疑惑,而沒有信受,所以叫「失大利」,是最可惜了。何況咱們這個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一乘大願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無量。只要信願持名,很簡單,就徑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實利中最真實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所以對這個(法門)不信,就失掉了真實大利。

底下,為了深入,我們再引證一些經文。《十往生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對於《十往生經》,能產生正信,「愛樂是經」,「愛樂」,歡喜信樂這個經;「觀導眾生」,拿這個經來引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個經的人、聽這個經的人,都可以往生。「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這樣的人,有在說、有在聽的,「我從今日」,就從這個「說的、聽的」這一天起,就常派二十五個菩薩「護持是人」,護持這個人。那麼這個「今日」,也就代表佛說這個經的時候,這個是阿彌陀佛當時說的。對於我們來說,你要是也這樣,那你也能得到這個利益,那(佛)就派二十五個菩薩來護持你;「常令是人無病無惱」,沒有些疾病來纏擾他。到了病中,告訴他念,他就難念了。這裡兩個病人,一個費吉梁【音譯】,他是念不了了;圓得師也是,大家怎麼勸他也不行,他不肯念。最後什麼情形,我不知道,中間曾有這個情況。你真是發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個菩薩護持你,不讓你這麼生病,沒有煩惱,「人」跟「非人」都不能去搗亂你。你行住坐臥之中,不論是白天是黑夜,「常得安穩」。所以你這就好修了。這個就表明,你信的人,能得這個利益。相反呢,經中他又說了,「於後閻浮提」,指這地球的比丘、比丘尼,看見讀誦這個經的人,他很生氣,或者心中毀謗。他這是門戶之見,就是所謂的斗諍牢固。所以我們不可以產生門戶之見。產生了門戶之見,對於不是自己的、異己的(宗派),就是很厭煩。那天我看見淨空法師那個弟子,一個比丘尼,她對於別人念《普門品》,她那個厭煩的情緒,表現得很充分,非常生氣。所以這種情形是常有的。那麼如果有人對於念《十往生經》的人,也是同等的態度。他誹謗,他發怒,他就誹謗了正法。這種人怎麼樣?就「諸惡重病」,這個身體也殘缺,聾盲喑啞,這生的身體,瞎聾啞巴、水腫、有鬼來纏。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個法師身上插了五條管子,插了很長很長時間。後來實在難過,自個兒把鼻子管子拔掉,小和尚趕緊又給他插進去。那個管子一寸多長,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那麼如果死了的話,「墮於地獄」,就入地獄。所以這謗法之罪是最大。我們一方面要護持自己,要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決心,不可以謗法。這一問三不知,都不要緊,「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你不明白就存一個問號。不要隨便作結論,隨便表態,隨便批評。如果墮於謗法,那這個就更嚴重了。你「八萬劫」,不是「八萬年」。一劫是不止八萬年,八萬億年也不止。那把一個大石頭,用輕紗一遍一遍擦過,把石頭蹭沒了,這才是一劫,你說多少年?為什麼謗法之罪這麼大?眾生這麼苦,能出離唯一的(途徑)就是靠佛法,你毀謗這個!你說你罪大不大?這有道理的。比方這個莊稼熟了,要等著秋收,你一把火都燒了,這老百姓沒東西吃,這個罪也很大。這是他最急需的!所以(謗法的罪報)勝過於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所以我們這個言論,要十分小心啊!「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所以為什麼大家施水啊?這個惡鬼就是百千萬世,不要說沒有水跟吃的,他就連這個名兒都聽不著。所以為什麼老放焰口?就是請鬼吃飯。它苦,它得不到東西吃;「久後」,出來之後,變成牛馬豬羊。因為它愚痴,就要被人殺,受極大的苦。最後這些(業報)都消滅,變成人,也出生下賤,也「百千萬世不得自在」,也是「永不聞三寶之名」,這種人聽不見三寶之名。

「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這兩句話我們要注意。說法的人,為什麼不輕說?為什麼要慎重?就是(因為)這兩句話。你在那個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面前),不要說這個經。所以最近我正要進一步的關門(謝客),不是自個兒想休養,實在是(考慮到),還是少說為宜。聽了(這個經)之後,他疑謗,他得了這麼大的罪。這兩句話也提醒我們大家,你去說這些經,不能隨便說說,你都要看對方的機緣。為什麼密壇不讓人進?這都是同樣的道理。沒有什麼可保密的,只是為了對方的好處。我們有一個法本,鎖著不能讓別人看。別人要是偷看了,他看的人有罪,你這個主人同樣有罪,是你收藏得不好嘛,就是你不負責任,不小心。所以這「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法」,都要看對象。所以我們看到,疑和信,只是當人的一念。可是這個差別,豈但是天淵之別!

【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最後就說「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應當明白地信,不是迷信。這明信是最好了,佛所希望的是(眾生)明信。你做不到,先仰信。要信佛所說,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地學習、參究,希望一天一天地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貴的,你通過仰信能達到明信。不能隨意就下評論。也不要輕易以為,我現在所理解的就都對了,要打個問號。你要把它釘住了之後,再接受新東西,它就成了障礙了。無止境地在發展的,你怎麼能釘得住呢?你不想再發展了嗎?你上梯子,在這一層,你就把腿捆上了,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能好受?但是人都喜歡栓在梯子上。要放棄以前的,再前進,那都不可停留。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因為大家都看到,極樂世界還在現前,底下彌勒菩薩就(提問)了:「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種眾生,「雖亦修善」,他也修善,但是不求往生,為什麼呀?

佛告彌勒,說:「這等眾生,智慧微淺」,智慧很小很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他覺得西方不如天界。這樣的人,沒有知識的人,就不說了。有知識的人,我見過兩個。一個大居士的女兒,她不求生西。她說西方極樂世界老開會,她想要生天,這就是這一類。還有個胡亞龍【音譯】的翻譯,他也不是生極樂世界的。所以真有這樣的人,我們不要以為沒有,很多人是這樣。他認為(極樂世界)「不及天界」,他就不求生了。因為他智慧微淺,他就有這種分別心。

【慈氏白言:此等眾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剎,何免輪迴】慈氏就接著說:「此等眾生,虛妄分別」,這些個眾生是虛妄分別,這個分別是錯誤的。「虛」是不實,「妄」就是錯的;「不求佛剎」,他不求生佛剎;「何免輪迴」。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是彌勒,未來佛的話。你就是等到彌勒來(成佛),彌勒佛還是這個話!「不求佛剎,何免輪迴」啊!你修唯識觀,你也要求生淨土。你不求生淨剎,你何免輪迴呀!要眾生不受後有是什麼境界啊?有時候,禪宗三關齊破的人,所謂「三為國王,便失神通」,當了三個國王之後,他神通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入胎很可怕。「不求佛剎,何免輪迴」,這個語言多精煉!

彌勒這兩句話,是指著兩種人。一種就是從享樂的觀點來看,他覺得天界快樂,尤其是有男女之欲樂,所以留戀。當然這樣修善,你可以達到你生天人的目的。但是你這個福報盡了之後,還要輪迴;第二種,各宗各派的,有許多人,以生淨土為著相。有的人他就死於句下。這次從美國來的一個人,他就看了黃檗《傳心法要》,他說了一段(裡頭的話):「佛有什麼相可見,有什麼可來可去?所以臨終見佛,你也不要跟他走啊。」這就跟淨土這個(理論)不合,就問我。我回答說:「那個禪宗,都是法身境界。」須菩提,佛來了不去接。無來無去,有什麼可接呢?他是先看見佛了,是這個境界。臨終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聖同居土,你還是凡夫境界。你當然要跟著去嘛。他懂了,其實這個話還沒有說透。這句話有「四料簡」:「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沒有去。往哪兒去啊?都在自心之內,你去哪兒?這不去就是不去。就如須菩提不接,他就見了;再有「去則決定去」,去就是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生了之後證無生,我生什麼?你的境界,不要在這語句上,去執著。有人就不行,就認為我們這個禪宗高,你們這個隨佛接引低。所以這《四料簡》,他都知道了之後,那有什麼叫來去呀?有什麼叫跟不跟?實際上,都是以情見心,來推測往生的情況。在往生的那個情況下,佛力加持之下,遠離這些「跟不跟,去不去」這些思想,沒有這些。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裡還有這些起心動念、這些琢磨、這些安排?就是用這個凡夫境界,去推測許多殊勝的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雖然很精進修持,但是不以淨土為歸宿,那麼在現在生中,要坐斷生死,可以說不可能了。這是彌勒的回答。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佛就接著說了:「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越討論越深入了。佛經中有許多問答,許多交流,經中就是這些內容。咱們《無量壽經》,不就是阿難問嗎?而《金剛經》不就是須菩提問嗎?經中有很多菩薩來提問,佛來回答,這才能引出佛的殊勝的開示。佛就說「彼等所種善根」,他是種了善根,但是他種的善根不能離相,把這個觀點說出來了;他「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底下就進一步指出這個著相和離相的差別了。就有一種人,認為「今天我是作了很大的功德,我在廟中是大施主」,端著一個大施主的架子在那兒,這就十分地著相了,這就是住相布施了。還有,單跟某一個什麼(師父)有情感,這就多去(供養)他,這都是住相布施,著相啊。這個修福不光是布施。你要在禪定中去著相,那就要一定要著魔的,難免輪迴。所以你求往生,不是你著相就能往生的。你要是離相,那麼就真正能得解脫。

【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那底下佛就說:「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他去作布施,也供養、裝金、造像、放生等等,作了很多很多功德,但他所求的只是人天的果報。他得到這個福報的時候,是一切豐足,可是他沒有能夠出這個三界的牢獄。不但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牢獄。這就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地方。只有修佛法,你才真可以出三界。你修這個人天福報,你所得的,只是人天的果實,你出不了三界的牢獄。

【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舍離,常處輪迴,而不自在】那麼你死了之後,你的父母、妻子,你的種種眷屬「欲相救免」,請人給你作功德,做許多許多善事,來救度你、超度你,「邪見業王,未能舍離」啊,這四個字分量很重啊!他前生幹什麼來著?前世他還是修善嘛,問題就是著相!佛對於著相的人用這四個字,這要接受批評啊!你為什麼著相啊?是(因為)你的「邪見」的業王,這個罪業的王,它離不開你。所以你在生前,就是著相修福。你死了之後,雖然用搞大法事、修大法會,進行超度,兒女給你誦經,給你作種種功德,但是,你這個邪見之業王,也還不能離開你。因此你常處輪迴,沒法救你。活的時候,你種的福就是升天。而這個福報盡了之後,就要輪轉。輪轉之後,別人要救你,救不出來。你的邪見業王在,你出不來。這是佛所批評的(其中)一種,這還是(業障)輕一點的。

【汝見愚痴之人,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問題)更嚴重一點的,「汝見愚痴之人」,這樣一幫糊塗人,「不種善根」,前頭還種善根,他還念佛,但不離相,不求佛慧。這個「不求佛慧」,比「不離相」又更嚴重一層了。你現在沒有達到離相水平,但你在求佛慧,你學般若。學般若(的人),稱為學般若菩薩,你在學。你不學,那就「不求佛慧」了,那你結果就是這樣,邪見業王,你常在輪迴中,出不來了,這還是好一點。更(嚴重)一點的呢?就是「不種善根」了;「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這個批評就很厲害了。現在這樣的人多啊。「世智聰辯」,世間的智慧,能說能夠辯論,能夠寫文章,能夠咬文嚼字,能夠誇誇其談,這「聰辯」就是誇誇其談;「增益邪心」,本來眾生就是迷惑,就是邪,正的東西很少。但是他就是用這個世智辯聰,增長他的邪心,他沒有用佛的智慧去除掉自個兒的邪心。所以有的人研究佛教之後,說這個經是假的,那個經是假的。當然有一些經是假的,你說出來,那就是很有功德。但是明明是對的,因為跟你所理解的不一樣,你愣要說成是假的,(罪過很大)。你要知道這個「四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你那個是「不了義教」,你就應該放棄你那個,依「了義教」。他就堅持他那個「不了義教」,來說這個「了義教」是假的。這種人就不好辦了;「云何出離生死大難」?他如何能夠出離生死這個大難?這個無量無窮無盡無邊的生死,這個大難,怎麼出離呀?大家看見這個病人的痛苦,他疼得要死了,這就十分可怕。「世智聰辯,增益邪心」。前者是修善,求世福,所以不能出輪迴。這個就更愚痴了,不種善根,他反而靠他的世智辯聰,驕慢自大。他沒有生長正心,反而助長他的邪心,不知道世智聰辯,正是咱們這個(學佛)「八難」之一。你有世智辯聰,就跟那個瞎子、聾子,啞巴、瘋子(學佛),這是同等的困難。那個盲人能讀盲文,將來會有盲文的佛經讀了,他還是有希望得度。你靠這個世智辯聰來增益邪心,這個確實是困難了。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復有眾生」,再有些眾生,雖然種善根,「作大福田」,種了很大的福田;可是「取相分別」,他著相,有分別心,「情執深重」,這個情念、執著,很深很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這一段就是說,如果是你這個「取相分別,情執深重」,雖然種善根,作大福田。「作大福田」就是念佛號,這才可以稱為大福田。但是你是這種情況,要「求出輪迴,終不能得」,你求出輪迴,你還是得不到。咱們經裡頭,說三輩往生都是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兩個條件。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的心,圓融成為一體了。你「情執深重」,那就是愚痴。你不愚痴,為什麼情執深重啊?既然是愚痴,你哪裡有大智啊?你「取相分別」,你就有取有舍。有的是我要的,有的是我不要的;有的是我喜歡的,有的是我不喜歡的。那你怎麼能夠興起無緣大慈啊?無分別的、普遍的、究竟的心生不起來,怎麼能生起同體大悲呀?那麼這個大悲的心,他也不具足。所以他這個既無有大智,又無有大悲,這樣的人,怎麼能談發菩提心呢?所以念佛也不能得到往生三輩,最多最多達到邊地。所以蕅益大師說,念佛如果沒有信願,不能往生。這一點,很多人都不清楚。我們首先要念佛,不念是不行。而念佛之後,大家就要提高(自己)的信願。沒有信願,(就算)念到如銅牆鐵壁一樣,也不能往生。你如果決定有信有願,你哪怕念一句,也可以往生。所以我們大家既然念了佛了,作大福田了,就必須要爭取(往生淨土),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大家在這個地方上還需要好好思惟一下。在座的人,大家都肯念佛了。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現在就是要提高一步,你不能留戀在這兒。我在梯子上頭,我比平地人看得遠一些。這個梯子,你能老呆著嗎?所以要更前進啊。

所以著相修福,其福就有盡。底下我們引些《金剛經》的原文:「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底下蕅益大師的《金剛經破空論》裡頭解釋:「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密,而不取相。」這幾句話很深很深。用無所住的法,住在般若之中。不是有所住,而住於般若,是無所住,而住於般若,「熾然修行六波羅密」,這火是蓬蓬勃勃地,在那兒修行六波羅密,「而不取相」,沒有一切相可取。這才是《金剛經》的宗旨。有人看《金剛經》上,「無為」啊、不動、「無相」啊什麼的,都跑到「無」一邊去了。不知道「熾然」啊!是「熾然修行六波羅密」。所以有人說《阿彌陀經》是「有」,《金剛經》是「空」,錯了錯了!《金剛經》是「空」,蕅益大師把他們所謂的「空」給破了。大家所體會的那個(斷滅空),都是片面的。這樣的「熾然修行六波羅密」,他不取相。為什麼?他以無住法,住於般若之中嘛。所以他就能夠使他很少的一點布施(的福德)跟虛空相等。而眾生相反的,「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自己就這麼著計果計因,「觀大觀小」,作種種的分別,所以就如「仰箭射虛空」了。「若能稱性而住」,怎麼住?稱性而住!稱於自個兒的本性而住!就是如法性而住,也就是如「如」而住。不住於一切相,只住於「如」。譬如,芥子當中一點的空,跟十方的虛空,有什麼分別啊?實際就是這樣嘛,因為你執著了,它就不一樣了。你要不執著,本來就是如此。所以你這個微小的布施可以與虛空等嘛。這個芥子中的「空」跟十方的「空」,性是無二無別啊。因為空沒有內外、彼此、方隅、形象等等的差別,也沒有「小空」與「大空」的不同之處。你說「小空」跟「大空」什麼不同?同樣是一個空嘛。「無相之福,其福乃大」。所以離相念佛,離相修法,離相作一切的功德,這個福就大了。你一個芥子中的「空」跟十方的「空」是一樣。《金剛經》的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違反了這些道理,所以很大的福田也成了有限度的。(譬如)你那個杯子裡頭有毒物,你裝了很好的藥,把它喝下去,就中毒死了。那藥沒有毛病,是你杯子不乾淨,你就吃了毒藥了,你還怪大夫。所以要把杯子洗乾淨,就是不要執著。往往,大家就總想得境界,得神通,得感應,都是有所求。一有所求,就都成了有為、有住,你作的功德就七折八扣了。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以無相的智慧來種植諸德的根本,來求生淨土,就得解脫。眾德之本,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我們的宗。「無相」,色受想行識這五塵,這是五相;加上男相、女相、生相、住相、壞相,這個叫做「十相」。沒有這些相就叫做「無相」。《涅槃經》解釋這個「無相」:「涅槃名為無相。」《演義鈔》解釋說,「寂滅」者,就是無相的意思;「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這個寂滅,這個涅槃,只是你的心,你自己證的,不是從外而得,所以說沒有一切相。你有一個地方給你得到了,你就存在出現了那個地方的相。你完全是自心的自證,所以不從外來。所以不能心外求法。心外無法,你還有相嗎?都是心,還有什麼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有的本子說「則見如來」,都一樣。這版本不同,好多字有出入,意思相同就行了,我們不去考證這些。這幾句非常好。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時候,請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愚痴的人,就在這個虛妄之中,去求這個虛妄,(所求)都是虛妄。你見著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嘛。不是說根本沒有相。你若在見相而非相、無相的時候,你就見到如來了。又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這是極直捷的事情。離開了一切相,就叫做一切佛,所以哪有那麼些囉嗦?都是自己找的!而修行了之後,又自個兒找了好多好多東西,搬了好多糞,往腦袋裡裝,天天往裡「運糞入」。所以修禪宗有兩句話是「運糞入」與「運糞出。」一種人的修行是「運糞入」,把這個糞往裡頭搬,都塞進來,叫「運糞入」。這「運糞出」,是把你的糞運出去。「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都是來表明這個無相的智慧。

現在咱們把這個經和《金剛經》來匯合一下。我們經上說:「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那「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就是「永得解脫」。那麼這不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這個蕅益大師的解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你不了達「無我」,總有個「我」在這兒。所以《金剛經》的離相,首先就是要去「我相」。現在大家處處有一個「我」,處處突出「我自己」,「我」怎麼怎麼樣,碰著了「我」,順著「我」,不順著「我」,合於「我」,不合於「我」……這個「我」,是沒完沒了了。你不了達是「無我」,根本沒有「我」呀!這個「我」天天在那兒死掉,又出現一個。一會又死掉,一會又出現一個。哪個是你呀?這個身子是你?我年青的時候跟我(現在),一點都不像,不一樣。(年輕的我)早都死光了。連阿賴耶識也是在變化,它只是相似相續。哪裡有你?什麼是你?沒有!所以你不達「無我」,你雖然修一切善法,你只是得人天的偽果,這個果是假的。「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蕅益大師這個議論好。你不修善法,你只是證我空,這個叫阿羅漢。阿羅漢確實「我空」了,所以他沒有(分段)生死了。他有六神通,那是不可思議的神通。現在這些奇異功能,那(連阿羅漢的神通的)萬萬分之一,九牛一毛也比不了。這就是佛呵斥的焦芽敗種。再一種,就「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這種人現在也很多,自個兒說:我也空了,法也空了。是妄言,是胡說。可事實是隨意在那造惡。這是闡提,地獄種子。所以蕅益大師這一句,很切中時弊。(有些人)自個兒吹得很厲害啊。最近盧勝彥他的吹噓又升格了,他說他是「法王中的法王,無上中的無上。」現在大家都認識了。這可是恣行惡法,這是闡提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無上菩提。」這裡把《金剛經》這兩段融合起來,這個功德非常大。我們把《金剛經》跟蕅益大師的(破空論),和我們這一段拿來比較。咱們經中說的「無相智慧,遠離分別」這兩句,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我們這兒說要「植眾德本」,要「求生淨土」,「趣佛菩提」,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法」。咱們這兒說「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金剛經》就說:「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咱們這個淨土宗和《金剛經》,分別在哪裡呀?完全是一味!就是同一個道理!「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這方便有多門,而真正到了這個真實法中,就是一路涅槃門。

這個淨土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難信之法能夠信,這就是無相智慧。按(道理)說,「無相智慧」我們沒有啊。而《金剛經》也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的章句,乃至能夠一念生到淨信的,「是諸眾生」,這些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麼這些眾生,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又說,你聽到這個經,你能夠信。你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沒有這四相。蕅益大師又解釋,那麼反過來證明,你有一點點我人等相,你決不能信這個經。能夠信解受持,你決定可以了達我相、人相等等的相,當體都是無相,當體皆空。所以說能信這個妙德,他的本體全部就是無相智慧。你要住相你絕不能信。你要能夠信,能夠受持,你一定可以了達這些無相的真諦。所以這個信和智慧是不二的。淨土宗是最圓最頓的法,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的法門,如果能對於這個法能夠生出「實信」,真實的信心,「六信」具足,「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那麼這個人他必然也超情離見。超情離見,就是無相智慧。所以在咱們經中最後的《獨留此經品》說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你聽到了這個經,你相信,你快樂,你願意接受,願意去奉持,在一切難中,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現在大家第一步,有的人肯相信肯念,逐漸逐漸地達到受持。「受持」兩個字也是不容易的,能夠把經中的道理接受了,能夠堅決見之於行動的,才是持。前面說到的這個信解,是無上之難。能信就是智慧。而前頭說到,你取相分別,你種了大福田,甚至於念佛,你求出輪迴,終不能得嘛。這蕅益大師不是說了?念到跟銅牆鐵壁一般也不能往生。這就是取相的過錯。而現在「若以無相智慧,植種德本」呢?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就是離相的殊勝。三輩往生,在七寶池中,聞受妙法,就可以分身塵剎,廣度有情。或者你就墮落在疑城裡頭,你取相分別,你缺少智慧。這個關鍵就在於能不能離相。這個經文說:「身心清淨,遠離分別」,因為你無相智慧,萬法一如了。既然如一了,你還有什麼叫染,還有什麼叫淨?「一個」了,這不就平等了?你還有什麼可取可舍?所以身心就清淨,一切皆如,就離開分別嘛。念佛嘛,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淨念相繼,所以就身心清淨,也自然就遠離分別。或者有人會懷疑:你這個淨土宗,要厭離娑婆,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嗎?這不是分別嗎?《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你這個取和舍,達到了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這個又是淨土宗之妙。要達到極點,你跟那個不取不捨,不是兩樣事情。你「舍」到了極點,什麼都舍了,他就是我們常說的「萬緣放下」。都舍了,他六根寂靜,萬緣放下。「取」到了極點,那就是一念單提。只剩這一念了,這才說到達極點了。你這麼念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念單提。跟那個不取不捨的人念佛(是一樣的)。不取不捨,他對於一切都無取捨,內心清淨,他在念。而他也自然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嘛。我這也萬緣放下,一念單提,那豈不就是一樣嗎?所以說不是「異轍」,不是兩件事兒。我們要求離相智慧,大家有可能專門注意離相去了。是要學習,要明白這些事兒,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了。那麼說不取不捨才對,我就要不取不捨,這就是「執理廢事」!你不是執著了這些個情見了,你執著了「理」,你把事給廢了。你也有執著,把事情廢了。你既然「廢了事」,離開了事,理就不圓滿。理要靠事來顯,你把事都廢了,理就不圓滿了。如果你能夠了達「全事即理」,這一切事就是理,那麼你取也是理,舍也是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所以這一種淨土宗的妙諦,不是情見所能及的。所以我們求生淨剎,這是「至心信樂,願生彼國」。那麼「至心信樂,願生彼國」,就是把我們的微小的,一念的求生彼國的心愿,投入到彌陀的無邊的一乘的廣大的願海裡頭。彌陀願意眾生求生彼國。所以攝受了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

底下,我這寫了兩句:「攝彼彌陀的一乘無邊的願海,進入到我自個兒的介爾一念的心中。」前頭一句好懂,我這個心愿就投入彌陀的願海裡頭了,我(和佛)就成為一體了。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底下說,這樣的話也就是等於,把彌陀的整個的願海攝入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個就費解了。就我看,這兒還多出了一個「攝」字。本在我們心中啊!所以十念必生,有願必滿。我們在因中發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於佛的菩提。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所以說「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就是我們本經的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而照著宗去修持,宗就指明了修持的捷徑,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所以剛才我們說到這一些,都是離相智慧。以這個離相的智慧,來求生佛剎,就永得解脫。所以現在大家對於這些個內容,就應當去掉這些執著。我常常說,咱們修行如剝筍皮兒。一個筍來,很髒,很粗,應該耐心地去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嘛。而剝到最後,筍芯都露出來,就無可剝了。這就是如此,你這個剝的過程,就是筍芯顯現的過程。在這個裡頭如果貪著,自己要得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嘛。你「無智亦無得」嘛!所以有的人不用功則已,一用功就想馬上要修出個什麼樣來。一有個樣兒不就壞了嗎?有個相了嘛。「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愣要出個什麼相。只是要去東西,掃除這些情見。一方面要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書,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中的這些個絆腳石,要避免盲修瞎煉。要知道,我們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眼睛也要好好地擦亮,看不清,是很危險的!

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彌勒菩薩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諸佛剎不退菩薩當生極樂國者,其數幾何?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底下就是《菩薩往生》品了。這也就是正宗分的最後一品。這表明不但是凡夫往生,十方的菩薩,無量無數,都要求往生。我們求生極樂世界是為了得到不退轉。已經到了不退轉的菩薩,也還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就很有意思了。彌勒菩薩就問佛:「現在這個娑婆世界跟各個佛剎,不退轉的菩薩有多少啊?」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有七百二十億大菩薩,過去供養了無數的佛了,作了種種的功德,都要往生極樂世界。「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應當往生者,不可稱計」,這個數目就不可說了,不知有多少,包括咱們都算在裡頭了。「小行者」,是指著十信(或十信以下)的菩薩。因為十信還在退,所以那(十信)以上都是不退的菩薩,這裡頭他稱為小行。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從遠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薩摩訶薩,生彼國土。東北方寶藏佛剎,有九十億不退菩薩,當生彼國。從無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龍天佛剎、勝力佛剎、師子佛剎、離塵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華幢佛剎,不退菩薩當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釋迦牟尼佛接著又說,不但我這個(佛土的)諸菩薩等,「他方佛土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底下談了很多佛國的名字。這些菩薩,他們要往生者,或者數十百億,或者數百千億,乃至萬億。

【其第十二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二佛」,這個按著《唐譯》的情形來參考,我們知道就是第十二個佛國。因為前頭都談的是佛剎。這位佛名無上華,有無數的諸菩薩眾,都不退轉了。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他們是趣向於一乘法。「於七日中」,七天裡頭,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你看,七天之內,他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的,大士所修的堅固的法。他都能攝,都能圓滿。這樣的菩薩,就當往生。這是第十二佛國。

【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第十三個佛叫做無畏。「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就是說說這個名號,窮劫也都說不盡。

這個第十二佛國的菩薩,皆修堅固之法。這所謂「堅固之法」,就是修不退轉之法。能夠攝集這麼無數無邊的菩薩的堅固之法,皆當往生。第十三佛國,說到了這個名稱。在《大智度論》裡面,有這樣的問題,這龍樹菩薩造的:「菩薩應該度眾生,為什麼到極樂無量壽佛的國土去呢?」龍樹菩薩回答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慈悲心多。他的心,多是為眾生,這是一;第二種,他願意來攝取一切佛的功德。一類是願意多為眾生,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度眾生了;一個就願意親近佛,把佛的這些功德都攝受住,把他自己的學習圓滿,就到無量壽佛國土。這就把菩薩分為兩類了。

曇鸞大師的《論注》說,「未證淨心菩薩者」,什麼叫「未證淨心菩薩」呢?指著初地以上到七地以下的菩薩。這些菩薩,他能夠現身,若千若百若萬若億,乃至於百萬千億,到佛國去作佛事。要作這些事的時候,他需要作心,入三昧,才能做得到。他不是以「無作心」,因為他要有所作。因為他是心有所作,所以就叫做「未得淨心」。所以你看看,這種心就不叫做淨心,「未得淨心」。這類的菩薩,七地以下的菩薩,那是很高很高的菩薩了,要分身這麼多塵剎,去度眾生,他要入了三昧之後才能做得到,所以叫做「未得淨心菩薩」。這種菩薩,他要生到安樂國土,馬上就可以見阿彌陀佛。見著阿彌陀佛的時候,跟「上地諸菩薩」,那就跟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畢竟身等法等」。所以(進步)是快啊!龍樹菩薩、婆藪槃頭菩薩等等,他們願生極樂世界,就是為這個。他到了極樂世界,馬上跟上地的菩薩「身等法等」。又說「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這一點很特別。這個事要不是大菩薩說,凡夫是沒法子知道。菩薩在七地的時候,得大寂滅,一切皆空。大寂滅了,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這個時候他就想般涅槃了。在這個時候,若沒有十方諸佛神力加被勸導,他就滅度了,就跟阿羅漢一樣了。所以七地菩薩這兒,還有這麼一個岔路。他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畢竟平等,也就必定寂滅。他就要入寂,那就跟二乘的證涅槃一致了。十方諸佛要加威勸導,這才繼續前進,所以上面的《大智度論》,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這兩部是重要的論著,都是說明不退菩薩要往生的原因。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

《無量壽經起信論》有一番議論。他說明,這個往生的菩薩不可計數,這都是如來願力加持,光明所攝,無量光的光明在攝受。例如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讓這些門人唱無量壽佛佛號,還有《觀經》的題目,《觀無量壽經》。然後合掌,說了一個贊子:「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很容易去,可惜沒有誰去。「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在地獄裡頭,那個「火車」的相現前了。在這種緊迫的時候,這麼樣的罪人,一念改悔。悔過,念佛,「尚得往生」,還能夠得往生。「況戒定薰修」,用戒、用禪定,來薰習、來修持的人,「聖行道力」,聖之所行,修道之力,「實不唐捐」,不會虛廢的。這(智者大師)臨終證明嘛。他已經見到了這一切,說這一些眾生,臨終都還能往生。那麼現在的人,你要是好好地去修,那決定功不唐捐。說完了之後,唱三寶名,就安然而逝了。這智者大師當時是一代大師,總結佛教,是了不起的人物。這是他臨終的時候的景象。這都證明是什麼呢?證明無量光,光明普照,攝受大家往生,所以往生菩薩是不可計數。這是《起信論》的又一個說法。都是對的。

唐朝法照上五台山,到了竹林寺,看見文殊、普賢兩個大菩薩。他問這兩個大菩薩「修行之要」,這個(修行)重要的是什麼?文殊回答:「諸修行門,無如念佛。」種種修行的法門,沒有能夠和念佛相比的;「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文殊就是這樣,在過去劫中,因為念佛,我成佛了。文殊老早就成佛了,他現在是示現為菩薩身;「是故一切法要」,一切法的重要之處,像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禪定。般若、禪定,這六度裡頭最重要的兩度,一個是慧,一個是定,攝了其他(四度)了,「乃至諸佛正遍知海」,再說諸佛的正遍知海,這個大智之海,「皆從念佛而生」,都從念佛而生。所以文殊這段開示,非常親切,非常扼要。這個法照他也很善問,他接著問:「當云何念呢?」怎麼念呢?所以這個問很重要。(如果)不問,這個事情就平平淡淡地(結束)了。所以什麼人能報佛恩?兩種人可以報佛恩,一種是善問,一個種善答。把這個善問的人擱在前頭。因為你有善問,才有善答。怎麼念呢?(文殊菩薩)回答得很好:「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在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關鍵就在這個「願力不可思議」。你只要是真正地深信切願去念,種種的根器決定皆可得度,這才是不思議願力。所以(淨土)難信,也難信在這兒。一個是下等的凡夫,沒有甚深的智慧,他怎麼能夠往生?這個(需要)不可思議的智慧。「汝當繼念」,你就是這麼念,接著念,「令無間斷」,難就難在這兒。念佛是易行道,是一切修行中最容易的道路,但是也不是誰都行。所以「易往無人」嘛,很容易往生,但還是沒有人(往生)。一個是不肯信。信了之後,你要念到不間斷,也確實不容易。所以夏老師說:「火中生蓮,旱地行船。」火裡頭長出蓮花來。不要把(往生)看成,好像我垂手可得。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就是這一個「令無間斷」,這一輩子能不能做到?所以說很難很難啊。要說容易也是容易嘛,誰攔著你了?就是自個兒不能下這決心。命終之後,那又有什麼話說,他已經有了正信,有了正願,又這麼念,那還不往生,能怎麼樣?「汝以念佛不思議故」,你因為這個念佛這個不可思議功德,「畢竟證無上菩提」,給他授記了。授記,就是說你一定要成佛。還沒有成佛,但給你授記,決定成佛。「命終之時,決定往生」,這一期壽命終了,決定往生。這是他在五台山的一段因緣。

又有一個慧日,他渡海到了印度。這個山有觀音像。他七天在那觀音像前磕頭,又不吃飯,願意磕到命終為止。到了七天七夜了,忽然看見觀音,紫金身,坐在寶蓮華上頭,伸出手來給他摩頂,「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就唯獨去念西方世界阿彌陀佛。這一切都是證明念佛法門勝過其他(法門)的地方。

這個大的經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馬鳴大士的《大乘起信論》,智者大師的《十疑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還有永明啊、天如、楚石奇、蓮池、蕅益,諸位大德等等,他們的著述都是殷勤讚嘆(淨土法門),都是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贊,都是勸導大家到西方,這裡頭絕沒有欺世誤人的事情。有好多人是乾欺騙、誤人的事情。他最近他們從美國帶來了一個錄音帶,說是黃念祖居士念佛,其實不是我(念的)。有人就是要作點假,而這個(經論)裡頭沒有,這個都是真實的。何況我們已經生在末法,「法弱魔強」,要是靠自己力量去修行,可以說總會走上錯路。如果還在徘徊,還在留戀這個塵勞,喜歡這個世間,放不下、舍不掉,就像什麼呢?就像飛蛾撲火。這個燈蛾,它看見光明,撲上去了,結果把自個兒燒死了。現在許多眾生,都是奔向他自個兒所謂的光明,結果都是把自個兒生命送掉;「如魚處涸」,(就像)魚跑到沒有水的地方去。這個不要多久,一期報身的壽命就沒有了;「大苦隨後」,大苦就要來了;「宜各猛省,莫更他求」,我們應當很好地省悟,不要再求其他的事情了。尤其是很多人,恐怕還是塵緣,塵世間的事擺在第一,那這就很不夠了。我現在不是勸大家「唯一是佛法」,這普遍做不到。但是要把佛法擱在第一位。當兩個不能得兼的時候,就應該放棄塵緣而取佛法,這是第一位。有的還可以得兼、可以並行的時候,你就不妨並行,不妨兼。總之慢慢地,是不是修行有進步了?不是你見佛見光什麼的,而是你的塵緣慢慢地淡了;佛法的道理你能夠明白了;你的慈悲心擴大了。人對於自己的獨生子女是愛護備至,這是小慈小悲。如果把這種心,擴大到無量無邊的眾生,你就是菩薩了。那我們要慢慢地要擴大,擴大出自己的慈悲心,行解相資,來發起菩提心,一向專念。當然,不是想生邊地。但也應知道,生到邊地就不容易,就很好。但你最高的志向(如果)只是想生邊地,萬一沒有達到,那就落空了。所以我們的努力,應該更向上,多看一點。不行,達不到,這落後一步還有個邊地。所以真正明信佛的智慧,或是深信自己的智慧,不是那麼空空洞洞的。「你信不信?」「我信啊。」這個跟不信沒什麼分別。你信了佛的智慧,佛所說的,你就自然會依教奉行嘛。佛只管說,我還是照我的老法子去做,(這種人)沒有信佛的智慧!佛早替你想好了,他給你安排了最佳方案。但是你自己有你自個兒的最佳方案,這就是沒有真正信佛的智慧。所以這個真正信,很難。不是一個空洞的信。還自個兒生出很多知見來,得少為足,或者生出輕慢的心來。能信自心,這種種的囉嗦就沒有了。也就不可能被這些個邪徒的邪說所動搖了。所謂「四依」,不依不了義。要真正信了自心的話,你對於這一種不了義的東西,你也就能夠辨別了。所以這個裡頭,還都有可提高之處。但是大家還是很有機會,(應當)很慶幸能夠遇到這樣的法。除了這個(法門),只有更難,這一點可以肯定。不然我也變成謗法,我謗了別的法。我深知謗法之罪,我不敢謗法。所以大家在今後要共同努力。這個正宗分就到這兒。

彭二林的《起信論》裡說,「正宗者」,為什麼說是正宗呢?因為這裡說了四個大問題。第一個大問題,首先說明了法藏比丘,他廣大的誓願,這個四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所以這個經的大功德就在這兒,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佛之出興於世,就是要說這個法的,就是(要說)這部經。將來獨留在世間的,也是這部經。佛說了這個誓願海,讓眾生「生擔荷心」。法藏能發這樣的大願,我們至少也就是共同投入這個願海,「擔荷」,發起大悲大智的心,也發起導歸極樂,普賢之願,這是第一。第二,說明法藏比丘的廣大功德。以五劫的時間來集結這四十八願,然後又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淨土。種種的「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讓咱們行者生出真實心,彌陀如是修持。我們今天能夠相信彌陀的法,研究《無量壽經》,過去生中我們就是得過彌陀的救度,結了這個善緣。所以(阿彌陀佛)一直在救度我們,現在還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要生出真實心,要廣行方便。廣行方便者,就是說你要用這種便利的方法,來勸說大家相信這淨土法門,來圓滿普賢之行願。再有,說了極樂世界的種種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令生者生決定心。過去不知道這個(依正莊嚴)才是事事無礙,總覺得(只是)說些境相。後來才知道,這是完完全全說的事事無礙,是「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啊!你的自心不可思議,怎麼個不可思議?就假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現我們自心。這完全是華嚴境界,事事無礙,完全是自心功德。若非自心,你不可能如是微妙。再一個就是說,我們這樣的話,就是至誠回向,要是相信佛的智慧,不要墮到疑城裡頭去。第四個就是說,往生的正因。這三輩往生以及往生正因,令大家生了決定的心。用這種修持,生精進心,念佛,成就三昧,成菩提果。《起信論》分析,為什麼以前叫做正信?正信裡頭有這四個內容。第一個就是勸願,就是阿彌陀的這個願;第二個說明彌陀的功德;第三個,我們也應當要勸信,這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第四個就勸行,你要去修行。頭兩個就是指信願,信願就是發菩提心。底下勸行,要持名等等,這就是一向專念,就是本經的宗嘛,所以這個是正宗分。

再者,經分三分。第一是序分,就是阿難請說;當中是正宗分;末了是流通分。靈峰蕅益大師說,這三個是初善、中善、後善,都是好的。序像一個人的頭,這五官都在頭上。這是靈峰大師跟別人劃分得不一樣的地方。有的人把那個重要的(內容)全擱在正宗分裡頭,一開頭一點兒,那叫做序分,最後末了有幾句話,叫做流通分。蕅益大師他說不然,他說三個,都各有其重要。序如頭,那眼耳鼻舌什麼都在頭上。正宗如身,這個心肝脾肺腎等等,都在身體軀殼裡頭。這身體還是主要的,心臟都在這兒。流通如四肢。你要沒有流通,你走路就是都不方便,做動作不方便。所以流通分呢,就是要廣泛去流通。我們應當使這個經,能夠流傳,能夠普利,就叫做流通。

流通分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四十三品以後,是這部經的第三部分——流通分。流通,這個意思很清楚,要普遍地流行,就要流通嘛。我們讓更多的人能夠聽到、能夠修習,而且輾轉地接引,這也是流通。從四十三到四十八品是流通分,其中第四十三品呢,就是《非是小乘》。這個淨土法門不是小乘法。佛有大乘法,小乘法,用「乘」作譬喻。像一個小車子,你只能夠坐得下兒童,叫兒童車。你這個車是列車,那什麼人都可以坐上去。這個人坐得進很多,叫大乘。乘就是車,拿來作譬喻。這個「不是小乘」,是件大事因緣。很多人不知道,往往說錯話,說這個淨土宗,是小乘,是愚夫愚婦都能夠修的,看不起,自個兒不屑於來修這樣的法。其實(這種人)不是很高,而是很愚痴、顛倒,很可憐憫。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佛對彌勒菩薩說:「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你看到沒有,上面所說的那些個菩薩摩訶薩,「摩訶薩」是大,那些大菩薩,他們都求生淨土,生到了淨土; 「善獲法益」,善於去得到這些法的利益。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諸大菩薩,他們都聞名往生,得大利益。那麼這個利益有多大呢?《大智度論》說,在七地以下的菩薩,他到了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他馬上他就跟上地的一切菩薩「身等法等」,身也相等,法也相等。所以說諸大菩薩都善得利益。所以就勸十方的眾生,也當深信,也應當求生淨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不論是哪一方、哪一個世界,這個行善的男子、行善的女人,他能夠聽到阿彌陀佛名號。阿羅漢都不知他方的佛的名號。所以除本方的佛名號之外,他方的佛是很難得聞,阿羅漢都不能得聞,除非遇見因緣,佛告訴他,(否則)他不知道。所以極樂世界距我們十萬億國土之外,而以彌陀的願力,所有的人,他們才能夠(往生淨土)。我們現在,誰都知道念阿彌陀佛。不管信不信的人,都知道這個名號。你去問問那個念阿彌陀佛的人,咱們這兒的佛叫什麼?他只知道「如來佛」。「如來佛」那不是名號。第十七願,十方佛都稱讚,所以十方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夠聞到阿彌陀佛名號。

【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你聽到名號之後,「能生一念喜愛之心」,你能夠生起這個喜愛之心,哪怕只是一念;「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瞻禮」就是禮敬、供養等等,(依佛所說)修行,這個人同樣得大利益。「一念」,在咱們經中說是「一念喜愛之心」。參考其他的譯本,《漢譯》說:「聞無量壽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踴躍,心意清淨。」他沒有用「一念」的字樣,但是也把當時的心情描寫出來了。聞到無量壽佛的這個名號,就生起了慈心,就非常地歡喜。「踴躍歡喜」,身心都踴躍,手舞足蹈,心意清淨。手舞足蹈不難,難的是心意清淨。自個兒內心是非常清淨。這樣的手舞足蹈,才是可貴的。現在大家都是手舞足蹈,但是心中狂亂。跟這個就沒有共同之處。這種叫狂歡,那不是歡喜。加一個「狂」字就不得了了,就是發狂。狂心不歇,就是眾生。而狂心一歇,歇即菩提。《吳譯》也基本是如此:「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一念信心」,這是一念的信心。我們這兒是「一念喜愛之心。」《魏譯》說:「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所以《魏譯》的解釋,就可以有兩種: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只有這一念喜歡,這個心;(另一種)也說得通,乃至於達到一念的境界。這個歡喜清淨,沒有二念。你可以參考《漢譯》出來,他是「清淨」嘛,他心裡很清淨,他沒有別的念頭。無量壽佛叫無量清淨佛,無量清淨平等覺,他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四個字的意思呢,可以解釋為就是《三輩往生品》中所說的「一念」。「發一念心,念於彼佛」,跟這兒「一念淨信」是相同的。所以這個裡頭可以這麼講,這也有一個範圍吧,有個上限下限吧。用咱們這個世俗的話來說,就好懂一點。而低的呢,就是乃至於只產生一念;那高的,就是達到一念的淨信,這是一念心。所以慈舟法師判這個一心三輩,就超出這個三輩往生之外。日本有一個宗派,就是崇奉這個。他們並不念佛,他們就認為,只要能達到某一念淨信就往生了。這又稍過了一些,失掉了淨土宗的原意。但是他這個也還是從淨土宗裡頭流出來的一種支派。嘉祥大師是三論宗的祖師。他說:「一念即是具足無上功德者。」上面這個任何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聽到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如上諸大菩薩的功德,他也可以得到。那麼這一念能有這麼大的功德,就說明這個利益之深遠。所以有人聽到就狐疑不信,你這個(一念)有這麼大的功德?《金剛經》說:你早上起來拿無量的身命布施了,這中午又這麼做,晚上又這麼做,做了多少多少年。你看人能把性命什麼都布施了,施捨給人。舍自個兒,活人家的命,救別人,多麼偉大。這樣子做多少多少萬天,一天不知做多少萬遍,做多少多少年,而這個功德不如把《金剛經》四句,為人家演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怎麼能夠騙人呢?真實就是如此,大家要知道。因為你以一生的性命,去救別人,這(只是)救了他的身命,跟他的慧命無關。你說法,你是救人的慧命。這身命何足貴?這是夢幻泡影。要緊的,是人的慧命。他要解脫,他要超出六道。所以這個(身命)就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凡夫愚痴,他就覺得捨身命難,講四句偈語算什麼呢?這就狐疑不信,就信自個兒的情見。所以生一念淨信,就獲無上的利益。這一些,就是蕅益大師六信里所說的信因、信果。這一念是因,得這麼大利益是果。而這個你信不來了,你就懷疑,有這麼大的果實嗎?你一懷疑就完了,你一懷疑,就完全不是一念了,你都是狐疑。你這個狐疑,不但沒有利益,你還有罪。上次不是說了嗎?罪過大極了。所以不給無信無智的人說這個經,就是這(道理)。他聽了之後,他要狐疑,他有罪。所以大家要知道,(有些人說)我沒做錯事,我沒有罪。你不知道那個罪已經犯了很多很多了。所以要從這地方考慮,你這是慧命,眾生最大的利益,是這個。這個底下就解釋了,因為你「一念至信」,你這一念的信,是至誠地信。沒有別的任何摻雜,也沒有任何的顛倒,沒有任何的錯誤。你清清淨淨,這一念。這樣的至信,你來發起行動、修行、來發願,你必生淨土!這個「必」字,大家要注意,這不是(模稜)兩可!「終得佛果」,所以具足這個無上功德。這是嘉祥大師的話。菩薩就是如此,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夠這樣,也是如此。無上的功德,就是橫出三界,圓登四土嘛,最後是究竟成佛。

【心無下劣,亦不貢高】而這個人「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所謂「心無下劣」,就是說「於自善根,能生信故」。上次說了,這個生邊地的人,於自己的善根不能生信,不能相信自己本來是佛。總是說:「我就是眾生,我怎麼能說是佛。」是心本來是佛,現在是心在作佛,我焉得不成佛?這就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有的人就說,我這麼想豈不是貢高我慢嗎?那不對,也沒有這貢高我慢之心。你信佛,你就是明信佛智嘛。能明信自智,也明信佛的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信的是佛的平等智,你說我就是佛,你哪裡有貢高?就覺得是我要是佛,我就是貢高我慢了。沒有說你這個妄心是佛,說你本來的那個心是佛。佛是什麼?佛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貢高在哪裡?比誰高呢?這平等嘛,所以「心無下劣,亦不貢高」。

【成就善根,悉皆增上】「成就善根,悉皆增上」,你信自己的智慧,是心是佛;又明信佛的智慧,是心在作佛。所以這樣的人就成就善根。《阿彌陀經》在六朝的石刻的本子,那個(時代)離鳩摩羅什翻譯的時候非常近了,就(多了一句)話,現在我們經文丟掉了,所以幽溪大師認為需要補上:「以稱名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你稱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因為你這樣念,精進再精進,最後就淨念相繼,所以他的善根都是都在增上、增長。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說,「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凡聖同居淨土是增上的善業所感應的。你念佛是善,你老在念就增上,是增上的善業所感應的。講到這個緣,就是有親因緣、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種。你念念念的是佛,你念念就是佛了。所以就是說「念念即佛」,就是佛了,是成佛的親因緣;你念念是佛,這是最親的因緣了;淨念相繼,是等無間緣,是平等、沒有間斷的緣。我就常常打比方說,你燒開水,燒了兩分鐘拿下來了,你再離開,它就又涼了。你要再燒兩分鐘拿下來,這個水永遠不會燒開。你(念佛)間斷,心一跑,心裡的佛全沒有了。你一上班就想上班的事,那煩惱跟著都來了,清淨也沒了,佛也沒有了,什麼全都忘了。你不要間斷。我常常打比方,這個老母雞都抱蛋,它出去打食去的時候,心裡還沒忘了那一堆蛋。所以他這個是等無間緣,就是個殊勝的緣嘛。以佛號為所緣的境,他的心所住的境是什麼呢?所住的境就在這句佛號上!這個是所緣的緣,所緣又殊勝,因為佛就是他所緣的境。這個佛號是萬德所成,佛號中就具有萬德,名字就能召來萬德。以這個(佛號)為之所緣,這是所緣的緣;增上緣,就把前三個都加在一塊了,擱在一起。這個念佛是有大力用,有大的力量、大的作用,就把這個「增上」作了一個解釋。所以他就「成就善根」,就當得如上的功德。

【當知此人非是小乘】釋迦牟尼佛又告訴彌勒:「當知此人,非是小乘」,這個人他不是小乘人,他不是為了自私自利,他不只是為了自己想生淨土。這個小乘,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以佛在《法華》上說:阿羅漢這些(階位)都是「化城」,你暫時在中間休息休息,將來你還得發心去成佛的,你要回小向大的。這個極樂世界「二乘種不生」嘛,所以都是大乘菩薩。《法華》用三個車作譬喻,把小孩從火宅中把他叫出來:「外頭有羊車、鹿車、牛車,快出來玩吧。」孩子們就跑出來找這三個車來了。這三個車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外面沒有這三個車,都給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都讓大家成佛,就是大白牛車。極樂世界就是如此,最後大家都成佛。二乘種不生,去的皆是大乘菩薩,純一無雜。所以法華會上,五千人退席。佛說:「退亦佳矣。」這就不雜了。有人鄙視(淨土),這就是沒有明白佛的意思。念佛不是自了,佛都親口作了證明了,這樣的人不是小乘人。極樂世界純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所以說「非是小乘」。

【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底下再進一步來讚揚念佛的人,「於我法中」,「我」字兒,這是釋迦牟尼佛自稱,在我這一代時教裡頭,應該叫做「第一弟子」。這樣的人應該叫做整個的佛法門中的「第一弟子」,第一流的,居首位的,非餘人所能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念佛法門最為第一,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而且直捷究竟。不管你是什麼水平,你不能明合道妙,你只要老老實實念,自然暗合道妙,只怕不老實。暗合道妙,就巧入無生,潛通佛智。阿彌陀佛用五劫的工夫,思維出來四十八願這樣的法門,是沒有再巧妙的了,所以(淨土法門)是無上的方便。密宗就是說:方便為究竟。你這個覺悟是不是究竟,就看你度生的方便。你的方便達到了究竟,徹底地方便,你的成佛也就徹底了。念佛法門,是人人能修,三根普被,所以法門最為第一。「最為難信故」,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連天人什麼的都在內,都是不容易信受這個法。當然還可以補充一句,這是「深契入佛心故」,這個法門是深深地契合於佛的心。佛為什麼要成就極樂世界?就是利益眾生嘛。佛要這麼一個世界幹什麼?佛的自受用就是常寂光,還要這個實報莊嚴、方便有餘、凡聖同居作什麼啊?利他呀!而這樣一個法門,使得眾生都容易在這兒獲利,通通在這裡究竟成佛,這才深契佛的本心。因此對於這個難信之法能信,如教奉行,所以應該稱為第一弟子。

【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佛底下又說:「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所以我要來告訴你們,這諸天來聽的很多。人類,兩萬人在聽講,一萬二千和尚,七千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這是天人,還有阿修羅、天龍八部等,金翅鳥、龍等等都在內,這來聽經的很多,無量無邊。我們不要看作一個小法會。實際上是個很大的法會,肉眼不能見。你們都「應當愛樂修習」,都應當喜愛這個法門,應該要如教修行,應該生希有心,覺得這個法門是希有難逢的,不是輕易可以遇到的。所以信佛的人很多,真正能深信淨土的人,就不是很多。而(很多人)信淨土是有名無實,他是迷信。這迷信就不行,你信願不具。信願持名嘛,你頭一個,信就不夠了。所以要生希有之心。

【於此經中生導師想】要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對於這個經,你應該(當成)是你的導師。最要緊是依教奉行,依這個經的指教去做。所以一切在法會上的大眾,你們都應當愛樂修行淨土法門。應該對於這法門生希有心,難遭難遇。對於這部經,要護持、認識,(這部經)就是導師!佛在世的時候,可以問佛。佛已經涅槃了,那你以誰為師啊?佛這不就告訴我們了嗎?這部《大乘無量壽經》就是導師。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十方的佛要出現於世,他只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咱們這部經,說的正是彌陀本願之海。淨土五經裡頭,只有這一部經,說了彌陀怎麼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怎麼成功的,四十八願是什麼內容。所以應該「生導師想」。

【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欲令無量眾生」,這都是對大眾說的話。你們中間有人想要令無量的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很快地就能夠安住,不是動盪不寧、徘徊、猶豫,能安住;「得不退轉」,要得到不退轉。這個世界就是進一退九,憂愁苦惱,悲痛萬端。要疾速,讓別的一切眾生,都能夠很安樂,而且得到不退轉。

【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剎,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以及)有這種心,一個是要度眾生,一個是願見彼廣大莊嚴。我願意看到「彼」,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看見極樂世界那種廣大、無沿無邊,多少眾生都往生。他這沒有說,哎,這兒擠了。這種廣大,這眾寶莊嚴,一切萬物都是種種妙香之所合成,眾寶之所合成。而一一的東西,都在放無量的光,無量的香,遍滿十方一切國土,如是莊嚴。你看到(如是莊嚴),你自個兒也就生了一種殊勝的心,要自己攝受佛剎,來圓滿自己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你要起精進的心,來聽這個法門。所以今天有人來聽,這都是符合釋迦牟尼佛的心愿。你們要來聽這個法門啊!你發一個願,你這個願就投在阿彌陀佛的大願海中,同時也把阿彌陀佛這個無量大願之海,攝在你一念心愿之中,要這樣圓融體會。也不是說我要另外找個地方,我又成就一個什麼什麼世界,跟極樂世界可以相等,這就都是一些很執著很執著的眾生的想法。所以這個地方言語就不大好表達了。就是自個兒所攝的佛剎,跟阿彌陀佛所攝的極樂世界的佛剎,是不一不異,沒有兩樣,不是兩個。

對於這個「經中生導師想」,底下再補充幾句。隋朝的《淨影疏》說,這個「是故」以下的,就勸大家來學《大乘無量壽經》。因為這裡經中說了「無量壽」,所以聽到了這個經,你得到很大的利益。我寧可從滿三千大千世界大的火裡頭過去,來聽這個經。這個三千大千世界,那豈但是地球,連太陽系、銀河系都燒了。就這麼大的火,我也要通過這個火去聽這個經;「況余小難」,何況其餘點小難。所以現在有人,學了點佛之後說:「為什麼我念佛之後,還碰上些倒霉的事兒?又這兒不順,那兒不順。」這說明什麼?是佛不管你了,還是什麼呀?就是說明你那個最初發心念佛的心就不對頭。你只是求平安求福。一點點考驗,一點點苦惱,一點點困難(都扛不住)。這兒有這麼大的火,我都應該過去。哪裡能夠說,我信了佛,念了佛,修了法,還遇些困難的事兒,就抱怨。那就說明他最初的發心、最初的信念,都要打很大的問號。所以,真實發心很難,說老實話。為什麼《淨影疏》這麼說呢?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第一經。阿彌陀佛在因地中怎麼發願、怎麼修行;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如何莊嚴;這往生有三輩,三輩往生以什麼為正因?必須有正當的因,有因才有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正因,都在這個經裡頭。咱們是同居穢土,極樂是同居淨土。彼土極樂,咱們這個世界極苦。不過咱們這個苦還是「堪忍」,還能忍得住。現在我們還能坐在這兒來聽經。你還能忍得住,還能夠咬住了牙,不管那些,來看經、來修行,這就是「堪忍」。但是這個世界是險極了!有時候,人到了最後一考驗,就要失敗,這十分可怕。(修行)不在乎形式。而且這個經裡頭(的境界)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極高的境界。說到一切空,這是理;極樂世界又怎麼怎麼殊勝莊嚴,那不是事相嗎?這個「事」跟「理」沒有妨礙,莊嚴不妨礙寂靜,寂靜不妨礙莊嚴。而且事事無礙,打破了時間、空間這一切。我們世間的空間時間這些概念,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一分鐘六十秒。而極樂世界一秒鐘五萬年,這小的可以包括多的。那這個就是事事無礙,這個房子裡頭包含桌子和人,我們說桌子包括房子、包括整個地球,小的裡頭可以容大的。你這個都是空間的概念嘛。現在愛因斯坦都明白了,空間和時間是人類的錯覺。極樂世界這一切一切,於一念之間可以到很多佛的世界、一個手掌之中可以出無量的莊嚴之具、小的裡頭包括包括大的,這種種境界(都是)事事無礙境界。事事無礙境界,唯有《華嚴》才講得多,都攝無不盡。所以應當「於此經中生導師想」。這不是一部很淺的經,是一部極圓極頓的經,是圓頓教。圓人修法一天,等於普通人修行一劫。什麼叫「圓人」呢?就是他「見」是圓的。你執著,那你就等三大阿僧祗劫吧,也可以成功,你慢慢等吧。

【為求法故,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底下釋迦牟尼佛又對彌勒菩薩說,「為求法故」,這眾生要來求這個殊勝的大法,要「不生退屈諂偽之心。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你要求這個法,你不要生退心。「退」就是退轉,往後退;「屈」就是彎曲,這頂不住了,我就拐彎兒了;「諂偽」就是虛妄,假的。所以說有人佞佛,你這是巴結。佛是巴結能夠感應的嗎?恐怕這應該挨打吧。所以不要生出這一種心。要求法,就是直心,而且是(要發)四宏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何況這是淨土宗第一之法,而且這部經也是淨土宗第一經,而且也可以說是整個佛教中的第一經。日本人就是這麼說的,在中國說的時候,好多要反對。這日本的大德就是這麼說,《華嚴》也比不了這個經。在中國過去就是不敢這麼說,蕅益膽子大一些。蓮池大師說,比不上《華嚴》,《華嚴》是全圓,這個經是部分圓。咱們這個經中,彌陀發願:「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你去供養恆沙數的聖人,你不如很堅定地、勇猛地來求正覺。所以應當堅信,不要生退屈諂偽之心。就是你身入大火,你求了這個法,招來這樣的禍,你也不要懷疑,不要後悔。阿彌陀佛因地,「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你在這個大火之中,也不應疑悔。

【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佛就怕眾生不懂,所以就問,「何以故」啊?為什麼呀?底下就從兩方面說明這個意思。從兩方面說,一反一正。從正面說:「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無量無邊的億,億就是萬萬,無量的萬萬的菩薩,都要求這個微妙法門;「尊重聽聞」,要聽,而且尊重地在聽;「不生違背」,對這個經里的話,不要違反,不要相背。「相背」就是差一百八十度,就背了,叫你往東,你往西;「違」就是違反。這就是從正面說,多少菩薩都求這個法門,尊重聽聞,不會違背的。因此大家不要生退屈諂偽之心。

【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很多菩薩想聽這個經,而得不到。今天我們在這兒,人手一冊,這是多少億菩薩想求都求不到的。我們應當相信,這個因緣寶貴,確實難遇。你這個機會(一失去),不會再來的。英文嘛,「Time and tide never comes again」,時機跟潮水,不會再來的,稍縱即逝,要把握住這些機會。所以古人大徹大悟,他們當機,就立斷!他掌握住這個機會了。稍縱即逝,就跑掉了;「欲聞此經而不能得」,佛不騙人。現在他應當有這個因緣,來說這個法。所以很多事,大家都要注意。大家要是聽了點密咒,聽了點密法,都要知道,這是非常難遇的。賢劫千佛裡頭,沒有幾個佛說密法,這釋迦牟尼佛是一個。而釋迦牟尼佛之後,要很久很久,才有佛來傳密法。所以大家也不要太自卑。自個兒現在是不行,確實不行。而自己本來是佛,自己又有這種機緣,遇到了這樣的大法。也不應該錯過這個機會,把自個兒應當挑的擔子,就把它甩在一邊兒了;所以佛就勸大家,「是故汝等應求此法」,就從正反兩面來勸。這是第四十三品。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為他說,常樂修行。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種諸善本,應常修習,使無疑滯,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第四十四品,這個就是勸說法的人了。當然還繼續前品的內容,增加一些對於說法的人的鼓勵。「若於來世,乃至正法滅時」,在以後,乃至到了正法滅的時候。一代時教,經歷正法、像法、末法這三個階段。嘉祥說,佛雖然去世了,可是法的儀軌、儀式沒有改,叫做正法;佛去世時間久了,時間長了,「道化訛替」,這個道,這個教化,「訛」就是錯了,「替」,把別的東西混進來了,來冒充佛法,這個就叫做像法;「轉復微末」,轉,又更進一步,就是些末節,微細的末節,就叫末法了。所謂正者,就是正道;像就是相似;末法就是微末,微小了,沒有什麼了。《青龍仁王經疏》說:「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教也在,人也在,有人在行,有的得到果,得到證,這叫做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教也有,修行的人也有,但是得果和證道的人沒有了,這個是像法。「唯有其教」,就剩下個教,「無行無證」,也沒有人正式修行,當然更沒人證果,這就叫做末法。現在正是這時候,有個教,你到哪兒有廟,有個塔,塔這也有經,也敲鐘打鼓,嗚嚕嗚嚕在那兒念,不是真修行。心裡不知想什麼呢,也不知是為什麼呢。所以有教無行,這種時候就是無行無證,無行你談什麼叫證?這個年數,有許多不同說法。我們採用一個比較多的,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個說法。所以到現在呢,用現在流行的佛曆來說,現在是佛曆兩千五百多年。正好正法五百年也過了,像法一千年也過了,末法也過了一千年了,還有九千年。按古老的說法呢,那已經三千年了。那就是說,(末法)已經過了一千五百年了,還有八千五百年法滅。到了法滅的時候,廣泛的說,也指著像法和末法。因為像法已經在那一點點滅了嘛。「訛替」,假的來了,別的來替代了,來冒充、混淆了。有人印了一本經,《極樂世界遊記》,荒唐透頂,很多人印,拿來流通、來說。所以民眾的水平太低了,他完全違反了聖言量,完全是騙人的東西。這就是「訛替」。造假的人的很多,那上次大家聽的那個《黃念祖居士念佛》,這美國來的,根本不是我。作假的人他是遍滿天下,可以這麼說。像我這無名小卒,冒我的名做什麼呢?他這個就是好事者所為。等到正法滅時,這個時候就怎麼樣呢?眾生的善根更差了。而到了末法,就是無行無證。所以到了法滅的時候,人的根器就更差了。

【當有眾生,植諸善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可是其中必定還會有眾生是特殊的。就是到了正法滅的時候,像法、末法,一直到最後法都要滅的時候,必定還是有在過去生中廣修功德,現前還供佛念佛的人。所以就是「當有眾生,植諸善本」,供佛念佛是諸善之本;「已曾供養無量諸佛」,他在過去生中供養過無量諸佛,現在又在供佛念佛。

【由彼如來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當獲廣大一切智智】那麼由於「如來加威力故」,這句話很重要。這個眾生就包括我們,菩薩以下的都包括。過去生中有善根,今天又再修。由於佛的「加威力」,威力的加被的緣故,「能得如是廣大法門,攝取受持」。所以由於佛的威神加被,所以在現世,他能得到這樣的廣大法門。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能遇見這個法門,我們應當深自慶幸,為自己慶賀。我們就得下定決心,不要錯過。大家也是信,但是這個決心還是不夠,要切莫錯過啊!台灣一位老居士,這很有名,我也就是真實相諫。我說你這個問題就是信不深、願不切。所以大家就是要深信切願,不要錯過;

而必須要「攝取受持」,你要攝取這個法門。什麼叫攝取呀?《往生論》說:「謂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功德成就。」極樂世界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這一切莊嚴功德成就,略說入一法句。」他匯總起來說,就是三種莊嚴入到一個法句裡頭,「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極樂世界,全部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之所顯現,就入了一法句、清淨句了。蕅益大師也說:「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每一樣每一樣的莊嚴,全體是理性。如果你能夠了達極樂世界的一切莊嚴成就,都入一法句,你就「從事達理」,從這些事相,你了達了什麼是理體,理體就是本體。從現象而能夠入到了本體。那麼彌陀名號正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一法句,清淨句。法身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而這個法身功德就入了一法句,名號之中。所以名號的功德同樣是不可思議。所以,你念這個名號,你這就是念的法身。所以法身功德就不可思議,你就在這不可思議之中,這就是「攝取」呀!所以這個裡頭就有理有事。「受持」,「受」者是信受,我接受。信了才能接受,信受,來依教奉行。「持」嘛,就是執持名號,也持誦本經。所以本經的宗,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受持這個經,就是要依這個宗來修。十地菩薩都不離開念佛嘛,地地都念佛。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夠究竟理解。我今天雖然是這麼讚嘆,我所知者,還是如大海水中的一滴水。這個功德利益,唯佛與佛才能究竟。所以等覺菩薩,離佛只差一位的,也不離開念佛。我們凡夫應該怎麼樣?就應當「老實念」。「老實念」這三個字是非常好。夏老師的三字真傳就是「老實念」。美國就來了一個人,拿這個事問我,他說:「『三字真傳』是哪三個字啊?」我說:「不是告訴你了?老實念!」三字真傳就是「老實念」!他以為「老實念」就(沒什麼稀奇),這就反映了一個問題,這也就不相信「老實念」就是三字真傳。所以眾生遇見這個法,就是要一點一點破自個兒那個原來的東西。你不破,你處處是障礙。你那個東西它在堵著那兒。瓶子有個塞子,這還是好的呢。有個塞子,所以東西倒不進去。拿一點髒東西,就像王致和的臭豆腐,你剛裝碗裡,(現在)來裝牛奶,那個味不好聞。再有一個你剛剛裝了「敵敵畏」的瓶子,你來倒牛奶吃,你吃了毒死。這瓶子很要緊。所以要老實念。《彌陀要解》裡有一句話,「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你持名,你的善根福德就跟佛相同。當然這裡我們有很多是持咒的,也不是要把你這個咒不念了,換成名號。也同樣,咒是佛心,名是佛的名號,這是不二。這裡頭憨山大師的話最好。如果人能念佛,念得很得力,那就好極了。如果他念了佛,念了就不踏實、不安定,種種的不相應,他念不下去,那不如就讓他念一句咒,那又比那個打坐啊、研究教啊什麼的,那又不知強多少倍了。所以這個話是最圓融了。所以各各要安於自個兒所修之法,這就是要真正徹底地修下去。你持名,這個善根福德就跟佛一樣。所以我讚嘆靈峰的話,說這個話得十方如來之髓。十方如來就是如此。因為佛就是要把一個最好的東西給大家。佛愛眾生等同一子,誰不是說要把自個兒的這個產業給自個兒最心愛的孩子,除外還有什麼別的心?這拿世間的事,大家好懂。不就是方便為究竟,就是要度眾生,就是要把最方便的法子給大家嘛。所以佛的父親跟佛學法,佛就叫他念佛嘛。他父親說,有很多很多你殊勝的法,為什麼不教我修啊?佛說不行,你做不到。(這個法)凡聖都可以做得到,而且一下子就跟佛的善根福德相同了。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是如來之髓。是應該盡未來際頂禮這一句話,念佛時就是善根福德同佛時。蕅益大師還有一句話,就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完全把佛的功德攝成你自己的功德,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所以剛才我的話說了一半兒。極樂世界這個剎土,就是我成就的剎土,自他不二。還有就「從事持達理持」,我把蕅益《彌陀要解》裡頭的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句,「即凡心成佛心」,正好做成一個對聯。「從事持達理持」,兩個「持」字兒;「即凡心成佛心」,兩個「心」字兒。這都是極精彩的話。你從事持才能夠達到理持,你一上來就要理持,那就是自欺欺人。說了唬唬老鄉啊、唬唬土豹子可以,明眼人,你是唬不住的。你那是自欺,最後還是自己臨死的時候痛哭流涕嘛。「即凡心成佛心」,妙就妙在這兒,你這凡心可就成了佛心了。你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你的善根福德同佛。你的心不就是佛心了嗎?還有什麼不是啊?所以這是極圓極頓之法。

這底下一句就來了,這個末法(眾生),他曾經這樣子供養過無量諸佛,這加威力故,得到這個法門,他攝取受持。能夠攝取受持,就「當獲廣大一切智智」,他就能得到廣大的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佛的智慧,本來是一切智。但是二乘也稱為「一切智」了,所以又再加個「智」字,以分別於二乘也能得的那個「一切智」。這是名詞上的問題,這個不是關鍵。總之我們明白這個「一切智智」,這是跟二乘不共的,唯有佛得的智慧。所以《仁王經》說:「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自性清淨」,叫做本覺的體性。本覺的體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所以皆是明白自心,不是心外有法。從上面來看,今天我們能夠聽到這個法門,能相信這個法門的人,這微妙淨土法門的人,都是由於過去生中已經供養過無量的諸佛了,廣泛地修行了種種的善,憶佛念佛。因此現在能得到諸佛的威力加被,所以才能夠得到這樣的廣大法門。而這個淨土法門,就廣攝萬法,無一法不在此法門之內。所以這也就是《華嚴》的「十玄」的道理。一切法都入一法中,如「帝網千珠」,一千個珠,所有的一切都入在一個珠之中。一方面是廣攝萬法,一方面是普收眾類。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眾生,你是菩薩、聲聞(這個聲聞要回小向大),你是天人、阿修羅、乃至於人、地獄中眾生,(淨土法門都能攝受)。地獄中眾生如果念佛不絕,罪業消除之後,一出地獄,就是清涼花菩薩。於此法門,若能信受奉行,就會得到一切智智,就得到佛的智慧。那就如實地了知自心本來清淨。所以密宗也是講「如實知自心」,它和密宗何曾兩樣。就如這個實際知道自己的心。我常說,大家現在的毛病就是這裡,都在(妄)心上。自個兒的真心沒有看重,忘了。對自個兒的妄心估價得太高,偏高。要「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淨」。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於彼法中廣大勝解」,這個「彼法」就是指著咱們這個淨土法門,於這個無上廣大法門,自個兒得到勝解;「獲大歡喜」,產生了大的歡喜心。這個法樂,是不可形容的。只有這個樂,這個清淨,一切世法不能相比,這稱為大歡喜。

【廣為他說,常樂修行】於是「廣為他說」,就廣泛地為別人來勸說、來演說、來講說;「常樂修行」,不但是(為他人)說,而且自個兒也常樂意修行。單單去說,這是言教了,他還是要自己常常修行。這個廣大的勝解,是了達了淨土宗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修淨土是是心在作佛。而殊勝的一句在底下,這個心就是佛!說你「作佛」,誰都好懂,我現在要修佛要成佛,我「是心」在作佛。那這個心就是佛!這一句大家往往不懂。心佛不二,不是兩個。念佛即佛,你念佛時就是佛!你不念,你就是眾生!這個「圓旨」,就必定歡喜信受,常樂修行,而且要勸他人。底下還有話說,為他演說,最後還有專心信受,持誦說行。這三個地方都說到這個「說」,說這個普勸大眾,演說弘揚咱們這部經,演說弘揚這個淨土法門。現在正是到了流通分了,所以就勸演說,你不演說不能流通。過去那個《願力宏深品》裡頭,就有「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所以這個就告訴我們,我們高高興興地為人家去說,勸導眾生,都來發這個願,投入彌陀一乘願海,求生淨土。這才真是知恩報恩的正行。所以我們得到了佛的恩惠,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恩,你知恩才能報恩。我知道這個恩,我怎麼來報恩?你買了很多東西去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你這個東西幹什麼?所以有個人刺血寫經,我說的話當然是過了一點兒,我說你那個臭哄哄的血,有什麼可貴?說真實話,要你這個幹什麼?當然這是很難得的事情。這個說法有的時候要折,有的時候要攝,這是折服,免得他驕傲。那知恩就要想報恩,這個就是正行。我們使這個妙法能夠流通,輾轉教授,正符合如來的本願嘛。所以如來就是說,十方的佛都稱嘆阿彌陀佛的名字。這個我們可以參考《法華經》。《法華經》的《法師品》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是人一切世間所應瞻奉。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對於《法華經》,哪怕只是一句,你能夠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一切世間都應該當佛那樣來供養你。你這個人就是大菩薩,你已經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極贊這個說法的人。又說:「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善男子、善女人,在我滅度以後,你能夠偷偷地給一個人,並不是要公開爭名爭利,也表示你登座說法,具種種威儀。你就是很不具威儀,所謂這個「竊」,就這個意思。(能竊為一人)說,乃至只說一句,當知這個人,就是如來的使者,是如來所派的,他所做的是如來的事情。「何況於大眾中」,於大眾中廣為人說。所以這個都是讚嘆說《法華經》的功德。蕅益大師說,《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秘髓,秘密的心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演說《無量壽經》,也就是演說《法華》的秘髓。所以這功德與《法華》裡頭所說的是相等了。但這裡頭是一種完全利他的心。你自己要對你所說的很有把握。如果是貪圖功德,這個心就是貪心了,已經是三毒了。貪功德同樣是貪。所以這個事要善護己念,要很分得清楚,不要夾雜。萬一自己還沒有把握,要明知道還有錯,就這麼著為了名聞利養這麼跟人說,這不但沒有功德,而且是造地獄業。

【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底下,就是經上說的「廣為他說,常樂修行」。「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於是法,若已求、現求、當求者,皆獲善利,汝等應當安住無疑」。若善男子善女人,對於這個法,就這個淨土法門,已經在求了、現在正在求、將來要求的,都得到大的利益;你們都應當「安住無疑」,應當安住於這個法門,不要疑惑,要斷疑生信。想說法利人,首先,你自身需要斷盡纖疑,極微細的疑惑都要把它斷掉。你自個兒還是懷疑不解,疑慮重重,不知道對不對,這個時候應當要很好地去進修。所以就是要斷疑,要老實持念,勿生疑惑。我們這個老實念,也是這樣子。這個咒裡頭,就是有極殊勝的功德,但唯除於咒生疑。你對於這個咒懷疑,你就得不到這個功德。你對於這個咒的功德你不能相信。你就是老想說:「能有這麼大功德嗎?我念能有這麼大功德嗎?」這都是疑。「這咒是別人編出來的,是騙人」,這樣就是更粗的疑了,那就更提不上(功德)了。所以這個念也要應當老實持念,都得善利,但是要「安住無疑」。

【種諸善本,應常修習,使無疑滯】「應常修習,使無疑滯」。若疑根未斷,即是罪根。初果要斷這個見惑。思惑是二果以後才(開始)斷的。見惑這第十樣,實際就是疑。所以到了初果就沒有疑了。那麼要斷這個疑根,應當知道如何去斷,知道這個方便。那麼疑惑不斷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的智慧不夠,慧心不明朗。你自個兒這個慧心本來是佛,你為什麼不明朗啊?就是因為你貪嗔痴這三垢,三垢這個障礙很深。所以我們不要生疑,怎麼能夠解決呢?一方面我們要明理,理明就信深;再一方面就好好念佛嘛。道綽祖師的《安樂集》說,念佛三昧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嗔痴一切諸障。有的三昧能除某一種,有的三昧能除現在的,有的三昧能除未來的,只有念佛三昧,過、現、未這貪嗔痴三毒障礙都除。垢一去光明就生了,所以就沒有疑痴了。

【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沒有疑痴了,才「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佛就勸你們不要有疑,有疑你們就會進入到什麼呢?經中剛剛說過,有邊地疑城。於佛的智慧不能生信;或者能信佛的智慧,但是於自己的智慧不能生信,你就生到邊地疑城,甚至於還生到懈慢國。在這一種處所受種種樂,所以稱之為珍寶。也確實都是七寶所成的,宮殿、樓台,在那裡頭生活,但是你不能夠自由地去見佛,所以就稱為牢獄。所以叫大家要斷疑,不要跑到這樣的牢獄裡面去。所以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來看,天、二乘、懈慢國、邊地疑城等等,都是屬於珍寶所成的牢獄。

對於這個念佛,我們提倡「老實念」,《安樂集》這個地方就說:「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你能專一,而且是至一,就沒有疑了。專心,專一,這樣念,一定可以生在佛前。所以勸後代的學者,要深入地明白,知道念念不可得。念念,每一念每一念,皆不可得。你說這一念哪兒去了?不可得。這就是智慧,可是我還是在念,相續不斷,這就是功德。所以菩薩就是以功德智慧來以修其心,來莊嚴其身,這不就是二種莊嚴嗎?但是開始學的人,他不能夠破相,就是智慧不夠。「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啊!這一點很重要。你就依相,但是只要專至,也沒有不往生的。所以我們前頭也大勸,要以無相智慧,植諸德本。那都是上根利器,應當去做。而一般的人很難體會,不要說去修行了。那麼怎麼辦呢?你只要依相專至。你就是(認為)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這個相。你供著佛也是相嘛,你念著佛也是相嘛。你就依著這個相,你專心致志地,專一。「至」是專一到登峰造極,就是這一句,就是有相,只管它有相。你別管它有相沒相了,這個你也把它放開,你就是去念,就只念當前這一句,就是老實念。什麼叫有相,什麼叫做離相,什麼無相,你都不要管了。你就是念當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就老念當前這一句,沒有不往生的,不要懷疑。這是幫助我們斷疑。你說又要離相,又要什麼什麼,那是上品的事。一般還都是凡聖同居土了,達到中品就很不容易了。真正的淨土宗的密藏,淨土宗的心髓,就是這個話。真正能信受奉行,依著這個相專心至念,老實念,你縱然沒有離相,你暗合道妙,決定往生。依相專至,凡夫也能夠做,這離相是菩薩境界。《金剛經》裡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所以非凡夫境界。所以淨土宗的這個(持名),妙用暗合道妙,是方便中的方便。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底下,佛又叫彌勒,阿逸多啊:「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世界上有許多類的,有大威德的人,他能夠在佛法能夠生出廣大異門。廣大異門就是對於淨土法門說的,淨土法門以外的法,稱為異門。就這樣有大威德的人,他對淨土宗以外的一些法門,他能夠理解、能夠演說等等的,能生這廣大異門。這樣的大士,由於對這個淨土法門沒有聽聞,就有一億的菩薩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方面就退轉了。

菩薩為什麼還退轉呢?剛才說信位的菩薩,就如空中的柳絮。為什麼不聞這個法就退轉?因為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啊。你沒有聽過這個法,沒有修習,你也難以究竟自覺。你這個自覺達不到究竟,所以不能成功。再者,念佛法門是度生方面的徑路中的徑路。你沒有聽到這個法,你就不容易去普度眾生。你也圓滿不了利他的勝行。所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就都困難。所以「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你自己就在艱險的道路上,在那兒跋涉,苦得很。對於眾生,你引導他們行於坑坎之路,沒試過平坦的路。你沒有契會到如來的方便,你就難入一乘願海。這個一乘願海的殊勝加被力達不到這個菩薩的身上,所以有一億菩薩沒有聽見這個淨土法門,而退轉於無上菩提。

【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釋迦牟尼世尊(希望)一切凡聖,都能聽到這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所以就勸令大家書寫、供養、受持、讀誦、信受奉行,並且還要流通。說到這兒,有人就說,你說這話說得不對了。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法的時候,《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還沒出版呢。這就是時間的錯覺,又陷在時間的錯覺裡頭去了!逾時間的,大家要知道!「須臾之間」是四十八分鐘;「為他演說」,為他人來演說;「勸令聽聞」,勸他聽這個經,勸他、使他聞到這個經,並且讓他不要生憂惱,這樣說法乃至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這又精進一些了;「於無上道,終不退轉」,這個人在無上道上始終都不退轉。

【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一切如來同所稱讚。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此人臨終的時候,假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哪怕這個時候,三千大千世界,咱們這個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種種的天體,都在火劫之中,都燃燒了,你也能超過那個大火,往生極樂世界;「是人已曾值過去佛」,這個人過去已經遇見過佛,受過菩提記。「受記」,就是佛在他成佛之前,說這個人將來一定成佛,這就叫做受記。像釋迦牟尼佛,這燃燈佛就給他授記了,將來一定成佛。這都是些例子。這個人,假使他能夠讀誦、書寫這個經典,為人演說,以至於晝夜思維等等,他在臨終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也能超過,往生極樂國土。這是由於這個人過去已經遇見過佛,已經受過菩提記。佛都給他授過記要成佛的;「一切如來同所稱讚。」這樣的人,是一切如來都同所稱讚。

這個劫火,大家要知道,這個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這不是個假設,這是個事實。因為咱們這個成劫、住劫、壞劫、空劫,每一個劫要二十小劫的時間。這住劫之後就有壞劫,壞劫之末,有火、風、水三災,這個時候是「劫火洞燃,大千俱壞」,大千世界都燒壞。這個風吹的猛焰燒到天宮,乃至梵王宮殿,連灰渣都燒到沒有了。現在看來,這個劫火就是宇宙的大崩潰,大的核爆炸,互相感應,這個毀滅太厲害了。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這種人還能往生;所以勸大家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專心」就是心專一,沒有餘念,沒有雜念;「持誦」就是受持讀誦;「說行」,如經而說叫做說,依教奉行就是行。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現在我讓大家看見無量壽佛和他的國土,和國土一切所有。因為當前正是極樂現前,會中大眾人人都看見了,這如對目前。這讓大家生起實際的信心。同時又有阿彌陀佛的威德加被,大家都見到彌陀了,威德加被,大家善根都增上。

【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所當為者,皆可求之」。日本《會疏》解釋這兩句話,「所當為者,當為往生願行者也」。你為了往生,要發這個願,要達到、圓滿你所應當做的事;「皆可求之」,這一切願一切行,就皆可求得。所以大家看到極樂世界這個所願所行,都可以得到;不要因為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所以再三勸導大家,不要生疑。有了疑,不是把它硬壓下去。每個人都需要注意這點。有疑應該很好地去解決。應當要找一找,我還有什麼地方有疑。這疑是癌細胞,要醫治。要看經、要請教、要修法,用種種(辦法),去掉這個疑。所以《金剛經》的贊子,斷疑生信,一上來就是斷疑。「疑根未斷即是罪根」。在這個流通分,佛再三告誡大家,要去掉這個疑。不要因為「我」滅度之後,再又生出疑惑來。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將來的時候,經道會完全滅掉的。善導大師說:「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也就是一萬年之後,三寶在世界上就滅了。可是最後這個經還長住百年。大家都同意這個說法,所以我們依止這個說法,別的我們就不談了。

「當來之世」,就是末法一萬年之後,「經道滅盡」,《法滅盡經》講的是先滅《楞嚴》。《淨影疏》上說是《大涅槃經》先滅。總之,就這兩部經先滅。這兩部經都是談佛性。談佛性嘛,大家眾生不容易理解了,就要先滅了。《涅槃經》現在看不出來,但是《楞嚴經》現在苗頭已經很明顯了。《楞嚴百偽考》什麼什麼東西,就說《楞嚴》是假的。現在還有人護持《楞嚴》,比如像圓瑛法師還在講《楞嚴》,講了一百多遍,還在印,還在念等等的。慢慢的,幾千年後,呂學者他這個《百偽考》,那就要成為「聖經」了。那麼《楞嚴》就沒人念了,沒人念就滅了嘛,很自然。所以一本一本地滅,《無量壽經》那就是最後滅了。這個經上說的:「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經道滅盡,最後這個經是誰呀?就是《無量壽經》。《法滅盡經》就把這個問題解釋得很清楚,可以做參考。佛就打了個譬喻,說是燈在要滅的時候,到最後它忽然間要放光,比以前還要亮。人臨死,迴光返照。夕陽也就是迴光返照,所以特別好看。所以這個法也是如此。在法最後要滅盡的時候,這個時候也等於是迴光返照。也等於蠟燭燒到最後,燒油燈,這個很明顯,特別亮。所以這個時候,(眾生)還能夠接受《無量壽經》。不然人愚痴到那個程度,他(怎麼)還能接受《無量壽經》?這個時候,他出現了一個超前的智慧光明。所以(最後)這百年,還可以用一部《無量壽經》得度;「特留此經」,就是如此。因為別的經留下來之後,大家並不能因為這部經而得度。《金剛經》,我們就讚嘆極了,我就得《金剛經》的好處,還願意報恩。但是《金剛經》留下來之後,最後這一百歲,誰能從《金剛經》得度?「無住生心」,「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都是了不起的話。你能懂不能懂?你懂了之後,你又怎麼做?所以《無量壽經》,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嘛。在最後經道滅盡的時候,會念「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人就是金剛阿闍梨。所以有時候我也想,現在我也不能那麼去責備那些法師。都末法了,他只有這水平。將來還要差,最後的阿闍梨,就只會念四個字——「阿彌陀佛」。那不就是很殊勝了嗎?別人不會念,就他會念。所以要隨著這個時節因緣,不能都要求現在的這些出家人,也和蓮池、蕅益那樣,這不可能。但是就是因為這個時候這種光明,所以他還是能夠依此得度。最後就是天空中有這四個字,大家看見,有人還能得度。再過去,什麼都沒有了。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所以這部經就是度眾生最好的一部經。在法滅的時候,還要靠這個經來度眾生。佛以慈悲,特別慈悲哀愍,特別留這部經來度眾生。所以這部經,它的重要,它這個利生的這種究竟的方便,我們應該深深地去體會。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其有眾生,遇斯經者」,眾生,你能夠遇見這個經的,你必定可以滿足你的本願。在最後的這個時候,這個經留下,眾生遇見這個經的,都可以得度。因此我們就知道,在末法的時候,眾生遇到(都能)得度,我們現在根器好得多了,我們能遇到,當然也必然得度。底下說到,得度,就是度生死之海。超越生死,登到涅槃,所以得度。把這個生死看成是中流,咱們是此岸,極樂涅槃是彼岸。得度呢,就是度過這個煩惱的中流,到達彼岸。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底下,釋迦牟尼佛說:「如來興世,難值難見。」如來出興於世,是難得能夠碰見,所以「難值」,而見著更難了。當年佛在王舍城,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佛名,見過佛;有三分之一的人只知道名,沒見過佛;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連釋迦牟尼佛的名字都沒聽過。可以說手裡頭拿著叫做得,耳朵聽見叫做聞,亦可以說你讀誦叫做得,你聽到算是聞,這個都很難。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遇見了善知識,你聞到了法,你能夠行,這也很難。這個裡頭就提到善知識,而這個「善」就是對我有益。我們相知相識,對我有益,廣泛的都可以稱為善知識。那麼《圓覺經大疏》就進一步了:「善能知真識妄」,知道真,能認識妄;「知病識藥」,知道病,認識藥,稱為善知識。能夠了別真妄,能夠通達真際,知道眾生的病根之所在,根據他的病給他藥,這個叫做善知識了。《安樂集》根據《法句經》說:「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什麼叫善知識呀?善知識要能說很深的法,說「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所講這一切都是理體、本體。可是,「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所以善知識這個定義就很清楚,比以前下得好。「於畢竟空」,無所有,沒有這些差別;「熾然建立一切法」,熾然如大火,蓬蓬勃勃地燒著,所以不落空邊。可是這一切法建立在何處啊?建立在「畢竟空」裡頭了。所以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不是說夢中佛事就不作了,是大作夢中佛事。雖然大作佛事,還是如夢;「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善知識者」是什麼呀?是汝父母啊!「養育汝等菩提身故」,是生養你們、培育你們的菩提身啊;「善知識者,是汝眼目」,是你眼睛,讓你看見一切善惡的道路,你要分辨得清楚啊;「善知識者,是汝大船」,你要度這個生死苦海,就只有這個船才能把你運出去啊;「善知識者,是汝韁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有個繩子將你從生死中拉出來。《法句經》後頭還說:「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所以這就是說明遇善知識的重要。

要證菩提,就應當求善友,怎麼求這個善友呢?所以這點很重要,我們就討論一下。《圓覺經》裡頭開示得最好,「末世眾生」,現在是末世,「將發大心,求善知識」,發了一個大心,要求善知識。想修行的,你求什麼人呢?「當求一切正知見人」,要求那個正知正見的人;這種人「心不住相」,他不住於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他不執著於二乘的境界;他是「雖現塵勞,心恆清淨」,雖然他也示現有好多塵勞的事情在做,可是心很清淨;「示有諸過」,他也有過失,可是他讚嘆梵行,他所主張的是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他不讓眾生去破戒。現在有人就是主張破戒,不是善知識啊!善知識讚嘆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不讓眾生做不合律儀的事情。雖然他有錯,但是他的主張是正知正見。所以這個「見」很重要;「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能求這樣的人,你就可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前我不大懂,我說這個條件太低了。現在才知道,這條件一點也不低啊!那就是如此,佛說的一點你也不能還價。這是愚痴,你才會覺得在這個地方就不懂了。那現在懂了,你怎麼知道他是不是正知正見?你要能知,你是什麼水平,起碼你要知道什麼叫正知正見。你還能發現這個人還有哪些毛病啊?你能把他發現出來,這是特殊根器啊!那麼先要求善知識,首須求具正知正見。什麼叫正知正見?《圓覺經大疏》,這是圭峰大師作的,圭峰大師是禪宗、華嚴宗的祖師。「善達覺性」,善於通達本覺的這個覺性。這個覺性是「不因修生」,不是(因為)修而出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覺性」就是性覺妙明,「性覺」就是你的本性的覺。是妙明,微妙光明。你善於通達自個兒本有的這個性覺,這個性覺就是覺的本性嘛,所以就叫做善達覺性。既然是你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不是因為修而得的。這是一個所謂「行不到處」,是你種種行持修行達不到的地方。都是在入了無心三昧以後,你(忽然間)觸著碰著,不是行持所能直接達到之處,所以不因修生。但是也的確需要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不因修生」,不是行所能到的,但你不能離開行;「抉擇」,分別各種法,什麼是大、什麼是小,什麼是正、什麼是邪。《維摩經》的兩句話說:「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抉擇是「善能分別諸法相」,雖然是分別,在第一義上他無有動搖。雖然第一義無有動搖,然而善能分別一切法相。這抉擇無疑。所以這個叫做正知見;「心不住相」,《圓覺經大疏》說:「言心不住相者,離凡夫煩惱境界。若有少法當情」,有一點點小法當情,你就在情見之內,就是你有所分別。所以說,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有一法當情,那就不是了。有一個人少法當情,都叫做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著」,這法執。要取菩提,要證涅槃,都是很嚴重的法執。這個還不取著,「何況世間夢幻境界」,如夢如幻的這些境界。所以「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得無住心,即契圓覺」,你應當無住而生心,等你得到無住的心了,你就契會圓覺了。這個無住心,要到地上的菩薩才能夠相契。「不著」,底下《圓覺經》的話:「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稱讚大乘經》說:「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這是大乘佛法特殊的、不共之處。我寧可在地獄中呆百千劫,我也不發二乘之心。這就真正符合佛的本心。佛(很多時候)是權說,沒有辦法了。說了《華嚴》,大家不懂,佛就要般涅槃。勸請說法之後,委曲求全,將就眾生的根器,說了《阿含》部,說了這一些聲聞緣覺之法,這也都是正法。但是後來,佛就說這是焦芽敗種。你在這兒停下來了之後,就辜負了佛的本心。所以就「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按說密宗的戒律,跟聲聞的大眾,同住在一塊兒住七天就破戒了。所以《圓覺經》的話:「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正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底下「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嘆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就是說他還是有些毛病。《圓覺大疏》,這個圭峰大師說得很好。這個也是跟大家有時常常想的是相反的,所以我們還是存在著顛倒見。「壞見之人,雖不壞行」,這個人見壞了,他沒有壞行,沒有做壞事兒,行持上沒有毛病;「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他不堪給眾生當道眼。這修道的眼目,他不堪;「雖壞行」,雖然壞了行了,行為上有錯誤,可是不破見,「見」沒有錯,「是則人天真勝福田」。所以一般人有的時候,常常在這個地方就顛倒了,看問題看不清楚。不是說這個人可以作道眼,這是真勝福田,這個分量很重。大德下語的分量,很有感染力,(對我們)很有啟發。《大智度論》說:「於諸師尊,如世尊想。」對於這些師尊,你應該像跟佛一樣地看待。這個不僅僅是密宗(是如此);「若有能開釋深義」,有人能夠講出很深的意思來;能夠「解散疑結」,你有疑,打了個結了,要把你這個結給解開;「則盡心敬之」,盡你的心來恭敬他;「不念余惡」,他有什麼毛病不要去想,不放在心上;打了個譬喻,「如弊囊盛寶」,這弊囊盛寶,你不能因為說囊上有什麼(破損),就不要這個寶了;好像「夜行險道」,一個很髒的人,拿著個火把,他照著道路。你不能因為嫌他這個人髒,這個人不好,就連光明都不要。菩薩也是這樣;「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可以從師那兒得到智慧光明,不計較他有什麼過失。禪宗也是如此,「欲求無上道,第一莫疑師,但摘果子吃,莫問樹橫直」,你要求無上道,不要懷疑老師。你不是摘果子吃嗎?你管那樹枝是直的是橫的;所以「彼經結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這樣的人是真善知識,你對於真的善知識,能夠知,能夠求,所以就必然要證菩提。

《圓覺經大疏》又說:「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時指示。」你只要能很好地承事明眼人,明眼的老師,這個老師必然就會在必要的時候指示你的。就如同善財童子在文殊處,文殊就叫他去親近善友。告訴他去見德雲比丘,然後前一個介紹下一個,這是五十三參。這自然就會得到指示嘛。《大疏》又說,以《法句經》為例,有二十一個譬喻,善知識是父母、是眼目,是等等等等的,我們都不多說了。「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大家都哭。想到自己這多少劫以來,都是有善知識在守護我。所以今天我能遇見佛了,能得到這樣的利益。可是我還從來沒有報過過去善知識的恩!我也沒有繼續親近他們。說了這個,「舉身號泣」,把身體都蹦起來,趴在地下,哀哭,感過去善知識的恩。《圓覺經》還有一個《普覺品》,勸大家:「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叫修行的人應當「盡命」,把命都拿出來,供養善友。怎麼供養,怎麼恭敬呢?首先是如教奉行。不是說你要拿什麼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供養),這個表面上的禮敬。是要如教奉行。善知識難遇難求,現在你得到了。善知識給你的指示,你不能信受奉行,你只知道恭敬,那這樣就良醫束手啊!良醫真是良醫,但是他束手,他沒辦法。所以你遇也同於未遇。故於善知識的這個教化,「應聞而能信」。要能夠相信,信而能行,所以這個甚難甚難。所以就是要依據經典。「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如來興世,是難值難見」,諸佛就難值難聞。你能遇見善知識,聞法還能行。這又是非常之難得。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但上面這三種難,莫過於底下這個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乃為難中之難。如果你聽到《大乘無量壽經》之後,還相信,還樂意去信受去修持,是難中之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啦。這個所謂的難,不是說這個法門難修。是說這樣的人,他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難有,難找,這個比遇見善知識聞法能行還難。《淨影疏》說,別的經,佛處處都說。真正開顯淨土法門,教人往生,唯獨這一部《大乘無量壽經》最全。所以說是甚難。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根據古譯,我們知道這兒的「佛聲」就是指的佛的名號。就是若有眾生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聞」字兒就是聞了名而相信,而能接受。因為這個名字具萬德,他又能夠信受,所以能讓聞的人「慈心清淨」,生起了慈心,生起了清淨心。「清淨」嘛,就是純淨無垢、乾淨,心中沒有雜亂;「歡喜」,就是內心歡喜、高興;「踴躍」者,就是形出於身口了,手舞足蹈;「衣毛為起」,渾身毛孔都開張,毛孔都豎立,汗毛都立起來了;「淚出」,眼睛流淚。而這樣的人,都因為他前生曾經是從佛道中來;「曾作佛道」,也就是從佛道中來。「佛道」,佛所得的無上菩提就叫做佛道。「道」同於「行」,在因地上的行也叫做道。佛道就是能夠達到佛地的一切萬行,叫做佛道。總之就是說,這一些眾生,都是曾作佛道,曾經修行,曾經趨向佛的這個菩提,所以是「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他前生都作過佛道,不是普通的世俗的人。

【若聞佛號,心中狐疑,於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相反,若有人,聽到了這個經語,「都無所信」,一點也不信。念佛號,心中狐疑,就是從三惡道中來。河水凍了冰,人只要看見這個狐狸的印兒從這兒渡過了,你就(可以)放心走了。因為狐狸它最多疑的,走幾步,都要聽聽底下有沒有水的聲音,完全沒有,它才走過去;「宿殃未盡」,你過去的那個禍殃、業障還沒消除盡;「未當度脫」,你還沒有到得度的時候,時節因緣對你還不成熟,所以你心中就狐疑。《金剛經》說:「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在後末世,我說《金剛經》有這樣的功德。剛才我說,那麼些身命布施,不如拿四句經給人說。你就不信,這就是狐疑。狐疑不信,所以佛就不能具說,不能隨便說。這些人也是從惡道中來。所以這個法門愈殊勝,世間人就越難信。那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所以對這樣的難信之法,能生信的,就證明你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間稀有之人。對於這個圓教,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你能夠就去進一步產生圓解,由圓解就能產生圓修,你這個就叫做圓人嘛。圓人,不是說你現在就是三明六通、一切具足,那都不是,那都是「聖末邊事」,聖道中末了的邊邊上的事情。大家常常感興趣的都是在聖末邊事,對這個主要的事情是不關心,信不及。嚴新在美國又轟動了,大家關心的就這一類的事情。這些事情根本是邪法,連聖末邊事也談不到。所以這很可憐。我們這個圓信,圓解圓修,你就產生了圓見,你這就是圓人。圓人修行一天,可以當平常人修行一劫。現在密宗稱為決定見宗,就是你這個「見」先要解決。而「見」之後才有修,有修才有行,有行才有果。所以這個「見」字兒,大家要十分十分地注重。也不是悟,也不是理解,在這兩個之間,你要產生圓見。這個大密宗見,它就是圓見,這個是一味的。我們這個淨土宗的圓教之法,你念佛,你的善根功德就同佛。善根福德同佛,那就是佛,「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這一些都是圓見。你對於這個能信,就是圓人。你念一天佛,就等於別人念一劫。他要懷疑不信,那還不止一劫了。所以這個事情就是「全在當人」。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密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堅固深信,時亦難遭。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咐囑汝等,作大守護。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

最後三品了,第四十六《勤修堅持》品。要很勤奮地去修行。你很勤奮地去修行,這就是勇猛心。發勇猛心還不難,難於長久。所以就要堅持,「勤修堅持」。我們已經聞了經了,這些法也知道了,道路也知道了,道理也明白了,宗旨也清楚了,就需要認真去行了。經文中是「應勤修行」,要很勤力地去修行,而且要堅持下去,不為一切所轉動。有點困難,就說,「我修了半天不靈啊」,退啦,這個不行。更可怕的是糖衣炮彈。生活改善了,事情多了,也忙得顧不得(修行)了。腦子裡頭,這些事多了,佛法想得少了,這都是為環境所轉,就不堅持了。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第四十六品,「佛告彌勒」,這個就是現在的佛和當來的佛,面對面地在交待任務。「諸佛如來無上之法」,諸佛,「如來」也是佛的名號。這個無上的法,是沒有別的法更能超過的,所以叫做無上。曇鸞大師說,「無上」就是「窮理盡性」,把這個理的本體窮盡了,沒有落下的。「盡性」,你的本性充分都發揮了、都了達了、都洞然了,再沒有在這個之上的了,才叫做「無上」嘛。有人把無上密,想到這兒,想到那兒,都是錯誤。「無上」就是這個解釋,窮理盡性,沒有過上的,這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究竟的成就。這個法說的是什麼?就說的是涅槃嘛。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是故知無法勝涅槃者。」因為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沒有再超過他的了。

【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十力無畏」,佛有十力,有十種力用。提一個,最後,「漏盡智力」,漏盡通的智慧跟力量,「於一切妄惑習氣,永斷不生」。斷惑,不但惑不生了,塵沙惑、無明惑、見思惑都不生了,連習氣也不生了。能斷習氣的只有佛,大家知道,這個習氣很厲害。那個「牛飼」(比丘),過去生中就是牛,今生吃飯他還要咽下去以後,又過到嘴裡這麼吃,再咽下去。所以人家請佛去受供養的時候,佛不帶他去,因為他太不莊嚴了。自己吐出來又吃,這個牛是反芻的,習氣!今生已經不是牛了。所以習氣都斷盡了,是永斷不生啊!能如是知,不受後有,這是第十種力用。

「無畏」,是四無畏。佛說:「我是一切智人,無所畏。」沒有畏怯,沒有膽虛的地方。說自個兒漏盡、無所畏等等四樣,這是四無畏。「無礙,無著」,能夠通達自在,互相涉入。你裡頭可以有我,我裡頭可以有你。如兩個燈的光,這個燈的光和那個燈的光彼此相涉相入。都遍一個房子裡頭,遍一個空間。你的光包括我的光,我的光包括你的光。融通而為一體,這個就叫做無礙。後頭講的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等等,都是無礙。佛法就是無礙,不是說到這面,就跟那面矛盾了,就不能解釋了,就牴觸了,沒有這個事,一切無礙。那三皈依裡頭嘛,說一切無礙。

「無著」,沒有執著。「執」就是要抓,抓住了不放就是執。「著」就是粘住了不脫,你著在上面了。那個抓住不放嘛,就像猴子。猴子嘛,他住在樹上,可以蹦來蹦去。也可以有暫時片段的時候,手裡沒抓到,但是離開這個枝子往那兒蹦的時候,這個動作不完,那個手必須馬上抓到一個枝子。就抓住不放,這個剛要放,那個就要抓。這個粘住不脫,像蛾子讓蜘蛛網子粘上了,那就擺脫不開了,這就是「著」。「執著」就是這個意思。佛法呢?就是「蓮華不著水,日月不住空」。無所著,無所住。日月不在空裡頭停下來,運行不息。它要是一停下來,就要掉下來了。念物理的人應該懂得,那是運動。它如果沒有圓周運動,它就不能夠再繼續沿著軌道前進了。這日月居於空而不住空,運行不息,光明遍照;「蓮花不著水」,蓮花不但出污泥,而且是出水。蓮花不是死抱住那個水不放,那花就開不出來了。蓮花它不著水,它脫開了水,然後就放出這個萬德圓滿的殊勝的蓮花。所以就是「無著」。這是甚深之法。像《心經》裡頭說:「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這個不是小乘能懂得的那個般若,這是深般若。而且十方如來都是說甚深之法。不但深,而且很深很深,這是佛的法。

【及波羅密等菩薩之法】還有波羅密等菩薩之法。菩薩要修這種六度,都是六個波羅密。六度就包括萬行,波羅密的意思是到彼岸。我們在生死中不停,這是此岸,這是打譬喻。那麼怎麼能夠離開這個生死啊?不生不滅、涅槃,是彼岸。中間隔開一條河,這就是煩惱,河水深,要渡過這個河。這個波羅密不就是度過嗎?不但自己要度過,也願一切眾生度過,這是菩薩。

【非易可遇】這種菩薩的法「非易可遇」,不是你輕易可以遇得到的。確實如是,很難很難。中國十一億人口,有多少人能聽得到這些佛法?就像剛才說的這個賈志賢,他的父親,是這麼一個誠懇的佛教徒,在這個二十多年裡頭他就聽不到了。經過這次衝擊,留有餘悸,害怕。現在甚至於這個外甥女見著姨都不敢暴露自個兒要信佛了。所以「非易可遇」,這個法都不容易遇到的。有的時候因為得來太容易了,大家反而就有輕慢心了。你得來容易,是你的多生的福報,是一個大好的事情。但是你要自個兒覺得這個就是這麼容易,這個沒有什麼了不起,你這生了輕慢心,這個好事可就是要變成壞事了。應該什麼是正確態度啊?應該生起更大的慶幸心,更大的慚愧心。慶幸自己有這樣好的因緣。慚愧,佛這麼攝受我,我有這麼好的條件,可是我現在還只有這樣。我對不起佛和一切善知識,這才是正確態度。就說這個好,隨隨便便都可以,這個無所謂,也沒有什麼(可貴),這就變成輕慢了。這是非易可遇。

【能說法人,亦難開示】「能說法人,亦難開示」,就是遇見能說法的人,能夠把上面所說這些內容給大家開示、顯示出來,也是很難。就算他善於說法,有說法的能力,就是這種人,叫他把如來甚深之法以及同佛說的波羅密的法開示(出來),就很難。他是波羅密,你就很難(開示)了嘛。終日度生而終日無度,你這個就不好講啦。你終日無度就沒有度生嘛,可他又終日度生了。終日又度生,終日沒有一個是他度的。你怎麼能給人說明白?你給說了半天,也就是文字上,他也就是像小學生答卷子似的。這麼答我就答對了就得分,這道題我就得滿分。到底什麼意思?鸚鵡學舌,鸚鵡也說三點半,說什麼您來了,它不明白什麼意思。所以這個能說法人亦難開示,這些普通的法好開示。這是如來甚深之法,這是波羅密,菩薩之法。到了波羅密能度彼岸,裡頭就有般若。沒有般若,沒有智慧,就不能稱「到彼岸」。有了般若才最不好辦了吧,這個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所以有的人能夠研究一點,懂得些道理,就以為那就是了。你懂的全不是!你懂的是你所懂的!當然你需要先懂再說。要會,這事也得從這兒過,但是這個不是「會」。你要到哪兒去,你先看看地圖,好找,但是不等於你到了。

【堅固深信,時亦難遭】「堅固深信,時亦難遭」,對於這些法,你要產生堅固的深的信心。所以我們要深信切願,不是膚淺的信心。現在的佛教徒,十個有九個半,這至少是九個半,都是淺信,甚至於說只是迷信。所以我說,我的妹妹,七十多了快八十了,現在這個迷信老太婆的帽子沒摘啊。她迷信,她沒有懂得這些道理。有的是附法外道,附在佛法裡頭的外道。他那腦袋的觀念全是外道的觀念:「我要不恭敬佛,佛就會生氣了」,你看,佛還會生氣?「佛要見怪我了,佛要責罰我了」,都是外道概念。這個腦子裡有沒有(外道)思想?恐怕有人還就有。有這個思想,就得清除。你這就侮辱佛了,把佛降低為一個神。所以你能產生深信或者堅固的深信,這種時候也難碰,「如盲龜值木」,瞎眼的烏龜,那個木頭上正好有個圓窟窿,這個烏龜腦袋鑽出來透透氣,正好把手,兩爪扒著木頭板。這個時候,就這樣享受自然的空氣。這就是比喻我們。我們現在要聽到佛法,在修(佛法),是瞎眼的烏龜,碰到木頭這個圈。你抓在這兒了,你挺不錯,你碰上這個機會,就非常難得。你能老保持,就很不容易了,大家要知道。所以要生「盲龜值木」的這種感覺。所謂時亦難遭啊!

【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我今如理宣說」,這是把這個情景說了,這個時機環境就是如此。宣說不難,是如這個理。理是什麼?理是理體,就是真如,就是實相。我如這個理體而說,就是如真如而說,就是如如而說。所以《金剛經》說:「云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如如嘛,這個東西是如那個「如」。所以「能說法人,亦難開示」。佛是如這個理而說,是如如而說,是如如不動而說。如如不動,不是說著我的心不動,而是沒有離開如如,都在如如之中。說也罷,不說也罷,拈花也罷,洗腳也罷,都是如如。《金剛經》說佛洗腳了,這都是說法,都在說無上法。而「宣說的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是這樣的廣大微妙的法門。這是在說《無量壽經》之後的結束語。當然,佛說的都是廣大微妙法門,這更是廣說。那要是從這一期的法會來說,那就是要專指,這有廣有專嘛。「專」就說的是這部《無量壽經》,就指的這個廣大微妙法門。為什麼說這個法門廣大微妙啊?因為這個法門「圓具萬德,普被群機」。這個淨土法門,是由萬德之所莊嚴。因為一個名號就是萬德莊嚴。名就召萬德,萬德都圓滿具足。普被群機,上至大菩薩,下至地獄的眾生,五逆十惡,都可以往生,所以稱為廣大法門,沒有什麼人進不去。為什麼說微妙呢?因為你念佛故,你的善根福德就頓同諸佛,「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把佛的功德全攝成自己的功德了,這還不微妙嗎?「頓同諸佛,神妙難思」,所以稱為微妙。

【一切諸佛之所稱讚】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在咱們《無量壽經》就有嘛,十方無量諸佛都稱讚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阿彌陀經》裡頭,十方諸佛稱讚(阿彌陀佛)完了以後,也都稱讚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這位釋迦牟尼佛能夠做很難、稀有的事情,能夠在娑婆世界這樣的五濁惡世,劫濁、見濁、命濁、煩惱濁、眾生濁,這樣惡的世界裡頭,「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又說這種難信的法,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土的眾生就有這個特點。另一個(特點)就是,這一土的眾生還能夠斷一斷欲,比天人強。這一土眾生還是有智慧。所以就是說,在這樣的世間,佛能來說這樣難信之法。在這個地方,有的眾生還能聞這個法得度,這個是甚難稀有。所以十方佛稱讚。我們再看看《阿彌陀經》的名字,《阿彌陀經》和我們這個經是一部經,所以稱為大經、小經,稱為小本、大本。《阿彌陀經》,原來佛說的名字是《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名字就很說明問題,所謂「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這個淨土法門是不可思議的功德,是一切諸佛都在護念,都在護持,攝受你,念念在加被。這是十方諸佛所稱讚的法門。

【咐囑汝等,作大守護】佛就「咐囑汝等」,囑咐彌勒、阿難等等大會上的大眾,對於這個法門要守護。不但要守護,而且要作「大守護」。「守」是把他守住,「護」是護持,把他保住,把他維護住。那麼「大守護」呢?就可以是好多意思了。因為這個法門超越群倫。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嘛,就是要說彌陀本願海,這個經就是講了彌陀本願海嘛。所以這個經就超越其他的經典了,超越一切,是第一希有。佛也說了,於這個淨土法門生信,是第一弟子。你應當比你守護頭目還要盡心,這個也超越常情,不是一般的守護,是勝於防護你的頭目腦髓,所以稱為大守護。

【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為諸有情長夜利益」。在這個黑茫茫的、不見光的漫漫長夜之中,你為一切的眾生作照明,給他們指示方向,給他們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淪」就是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淪」)。從前咱們這兒北京,日本人說叫淪陷區,所以這個「淪」字的意思就很清楚了。「淪」就是沉淪、淪陷。不要叫眾生淪墮在五趣裡頭。這個地方有人很容易講錯,「五趣」嘛,那是把天除開了,這是五趣。這恰恰講錯了,這個五趣包括天,把修羅拆開了。因為以前的經文都是這樣,用這個「五趣」。這個六道變成五趣,就是把修羅拆開。修羅中有天修羅歸於天,有鬼修羅歸於鬼,有畜生修羅歸於畜生,有人修羅歸於人,他就沒了。所以修羅不單成一趣,那就只成五趣。前頭有「橫截於五趣」,這經中都是用這個,不說六趣,說五趣。天趣也是沉淪,這就是(佛教)不和其他宗教共同之處。如穆斯林、耶穌教等等,他們就以升天作為最後的歸宿。這一生就得到一個結果了,就是升天。但在佛教看來,在世尊的眼睛裡頭,這個升天,同樣是淪落。他雖然壽命很長,福報很大,但就是個肥皂泡。時間是人的錯覺,長短都是錯覺。所以我常常大膽地說:「我將來成佛,既是三大阿僧祗劫成佛,也是剎那際成佛。」為什麼是這個就不能是那個?這不都是時間上差別嗎?時間是錯覺,所以兩個就可以都是了。所以升天,是墮落。我們佛法里認為這個到了天界,說實在,是淪落,可悲,要救度。這就是我們高於其他宗教的地方。你們要有這個經,不然你也都是(以為)升天就很好。你念了《地藏經》之後,你死了升天嘛。升天比入地獄強太多了。你作這個功德,你暫時舒服一點,也比你入地獄強。但總之就是說,這個不徹底。但是眾生有的沒有辦法(救度),只能這麼救他。如果是根器較利的話,他能接受淨土法門,那就橫出三界了,不是豎出。要是豎出的話,咱們這屋子的人,誰也沒有法子。你要斷見惑,斷思惑,不要說斷,連伏都伏不住了。在這個「見」上,他就很成問題了,就連初果都到不了。邪見、見取、戒取、邊見、身見,這要是斷這個就難了,就是沒有辦法了,所以升天也是好事。但是這個淨土法門是橫著就出去了。

「備受危苦」,「備受」就是全都受這個危難,這個痛苦。我這兒有《地藏經》,誰要想看,我這兒可以奉送,(你們)也可以轉送給人。要知道,這個經是大乘經典。你沒有「了」。「了」就對境本來空,地獄也就是天堂。不「了」的時候,那銅床鐵柱、刀山劍樹就都是真的了。你做夢不是有時也疼嗎?這個刀山劍樹把你扎死,死了之後又活。那個死活,是真的死活一回,跟你現在這個肉身受的是一樣的。你以為肉身受的是真的,那受的就跟這個肉身受的是一樣的。你說那個是虛妄的,你肉身受的也是虛妄的。現在給你一刀,你說是虛妄的,沒事。你也可以說地獄沒事,虛妄的。如果人在這兒捅你一刀,你說疼,你要流血什麼什麼,那地獄也是真的。我們這個話都是為人。跟他們氣功師什麼的不一樣,他們都是為自己。就是我生病,我要治病,就是這個。自個兒要長生不老,處處是為自己。我們是為諸有情,要作這大守護。「為諸有情作長夜利益」,不要眾生淪墮。沒有首先想到我自己,是想到眾生。所以佛教之偉大就在這個地方,是想到別人。

【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所以我們應該很勤地去修行,不要懶惰。你這一生勤苦,是一會兒的事。我這快八十了,我一會兒的事。再活個八十,彈一指,再彈下指,有多少分別。但是你解決了問題,這個利害關係就懸殊了。《無量壽經》的話說,今生修行,縱一生勤苦是「須臾間耳」,一輩子很勤很苦,都不享受,你只是一會兒的事。

「勤修行」之中,最主要是什麼?就是下面三句話了:「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不是眉毛鬍子一把亂抓。你們現在這樣修行,更不是什麼外道法。有一個人來問我,別人勸他:「佛教你也會,道教你也會,你兩個都來,不是更好嗎?」我說你對於佛教,你的信心就不足了,你就兩個都不是了。所以要「當順我教」,要順從佛的教化、佛的教導。

釋迦牟尼佛被我們稱為本師。我做小孩的時候,差不多十歲吧,大概臘八(那天),廣濟寺晚上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人從大殿走,從甬道到天王殿外頭,從天王殿外頭轉回來,這麼繞一大圈。敲鐘敲鼓,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母親她們都回去,我還不走,還念。後來派個車,派人就去拿毯子,一定要叫我回來。那就一點來鍾,在夜裡頭。那天念得好,就念這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應當聽本師的話,「當孝於佛」,這佛比我們的父母重要。父母生的是我們的肉身,是我們生命,佛生的是我們的慧命,智慧的命。所以智慧的命比你的生命重要得不止萬萬倍了。所以佛就是比父母的恩還深。我們要孝順父母,更當孝於佛。「孝」,底下就要說孝順,大夥要注意這個字。什麼叫做孝啊?你先要能順,順著父母的心。父母所期望的是什麼?我能順著他的意思去做,讓他歡喜,這才是孝。天下沒有不孝的佛。所以孝是這個世間的善行中(之首)。連《觀經》都有,出世三福也有孝順,要孝順父母。孝順的重點在「順」字上。「隨順我教」嘛,底下「當孝於佛」嘛。這兩個「孝」字、「順」字都有了,統一提出這個「順」字,要順從。

「常念師恩」,這就再把「師」字也提出來了。不但是佛,還有師。因為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本師。佛不在世的時候,佛有經教。但是能用經教給我們作演說、作開示,是師的恩。「善知識者,即是如來」。所以上次不是講了?如父母、如頭目等等等等。要老念著師恩,不要忘本。不是要叫你弄一些什麼物質上的供養承事。要知恩才能報恩,也就是要繼承師父的願望,叫這個光明的火炬相續不斷,傳燈、傳心。這是「常念師恩」。恩怎麼報?你自個兒真正得放光。你這個黑漆皮燈籠,你報什麼恩啊?哪怕螢火蟲,它有一點光嘛,螢火蟲都是好的。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當令是法久住不滅」,要叫這個法久住,不讓它滅了;「當堅持之」,你要堅持保護住它;「無得毀失」,不可以把它毀了,把它失掉。那怎麼會把它毀掉呢?底下就來了,「無得為妄,增減經法」。不得做這個虛妄的事,不得讓你任意地去添、去減。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用自個兒的這個思想,這樣動動,那樣動動,這樣就是增減經法。佛告誡,要保持它的原面。

底下這八句,很殊勝,也是全經的長行的最後的八句,也是全經的最後的結束語,就是總結:「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八句,這就是全經的總結,也就是淨土法門的綱要。也就像禪宗說(末後句),這就是淨土宗的「末後句」。這八句話,有理有事。有的是顯了事,沒有顯理;有的顯了理,沒有顯事。這個是「理事齊彰」,理也彰明,事也彰明;「正助並顯」,有正行有助行。有的只有正行,沒有助行;有的是有了助行,沒有正行,就更差了。這個裡頭正行助行都有。所以「如來秘藏,和盤托出」,如來的秘密的法藏,就整個兒的端出來了。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第一句就是「常念不絕」。常念,念什麼呀?當然咱們這個經裡頭,所謂「常念不絕」,首先就是念這部經。《往生正因》品中第一句:「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這兒是晝夜相續。大家也不是不修持,但就是不相續。所以這個(法門)要緊的是要能相續。聽到了這個經典,就受持、就讀誦、書寫、供養、禮拜,晝夜求生彼剎。《往生正因》中的這幾句話,就是這兒的「常念不絕」的意思。要常念這個經。在《非是小乘》品也說:「於此經中,生導師想。」你應該把這個經作為導師。《受菩提記》品說:「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相反的,「若有眾生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等等,須臾間給別人演說,那麼這個人臨終的時候,哪怕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火,他也能超過,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足顯這個經的重要。不聽聞,就退轉;聽聞之後,在這種極艱險的環境之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火了,還能往生嘛。就是核彈爆炸,蘑菇雲都起來了,你還是照樣往生啊。這正是世尊的悲心,憫念眾生。所以勸大家,持念本經。因為經中所宣說的正是阿彌陀佛的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這樣的無上大法。那麼修行人只要能夠聽到這個法,能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必定可以往生,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萬修萬人去」,只要真實修行,一定可以去!但是現在看見有許多佛教徒並沒有去。因為有許多佛教徒,還夠不上擺在這個「萬」字裡頭,沒包括他,你真修才算。而真修,你還要不做反面的工作才算。有很多人做反面工作,那不屬於萬修,你這要打問號了。你真修,萬修萬人去。所以行人受持這個經的話,就要依教奉行,如聽見佛親自訓誨。這是祖師的話:「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具信願,稱誦佛號。」我們這個經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這個宗就是宗旨,也是修行的綱要。你既然念了這個經,要依教奉行,當然就得念佛。所以最後就是要落在這一句名號了。所以「常念不絕」,那就是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絕。「不絕」就是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老這麼念,就「自得心開」,就開悟了。修行人要真實發心。發心不難,難於真實。有的人就是為了好些面子,什麼這個那個而作功德,不是真實發心。也發點兒心,但不真實。老實念佛,沒有什麼巧妙。所以大家總是不踏實,又念幾聲又想改。又聽見別的好,別的我也再念上一點兒。那你對於你原來念的這一句,你的信心就很小了。你對於原來念的那一句,你怎麼信的?你到底是信是不信?你要不信,總覺得不夠,還得添點別的什麼才行,你原來的信心哪兒去了?所以要老實念。老是希望我念了之後,我就會得點什麼,我有點什麼不同。有點不同之後,我就可以炫耀,這完全是「修羅」的道路。幸虧你原來修的是佛法,這有加被力,沒叫你得點什麼。得點什麼,你早就已經列入修羅的隊伍了。要老實念!唯此一句!你念什麼,就念什麼,不是五花八門。要念念相繼,一句頂一句,一句接一句。那就「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呀!你看那個茶葉店的售貨員,身上有香味。那個賣魚的售貨員,你多遠就能聞見魚腥味了。他並不是魚,但那個味兒,自然而然的,他就出現,熏的。所以佛教用這個「熏」字非常好。我講這句話就在熏大家。你就如染香人,在香味裡頭自然就香了。你也並不一定要在身上帶著什麼香精、香料,都不需要。「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的功用)不(僅僅)是往生,有人把它解釋得不圓滿。有一天我聽他的錄音裡頭,沒有講圓滿。臨終就是發生效果了,佛來接引。(其實)不僅僅在臨終。「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都不是臨終時候,是臨終之前就出現了。當然,一般人就只有在臨終(發生效果),那是因為你的功德不夠,但是不局限於臨終。晉朝的一個窮人,他發心念了幾天,彌陀就出來說法,他就在活著的時候得無生法忍。最後,他臨終還是佛來接引往生,這個是肯定的,但不是說只有在臨終才顯現作用。到了臨終接引,那只有在臨終了,不然怎麼叫接引呢?但是他臨終之前,就見佛了,佛就給他說法,他就得無生法忍。那韋提希夫人不也是一樣嗎?《觀經》上韋提希夫人,她就是見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她說法,她得無生法忍了。這五百侍女都有很大的進步,這不是活的時候就得了法益嗎?所以你如果只說成就是在臨終才有,這就不圓滿了。臨終的時候,佛來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決定往生。所以這一般的修行,就是要靠這個慈悲加佑。他力法門,靠著彌陀願海,佛的加被力,徑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涅槃。

所以佛慈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你老念,不要中間斷斷續續,不要停止,得道就快。「捷」是捷徑。「得道」,這是吳譯的話。漢吳的時候,他說是得道。你看釋迦牟尼佛成道、證道,用這個「道」字的地方很多。那現在當然有點變了,不大用這個「道」字了。有時候用「成就」啊什麼什麼,用「道」字的地方就少了。其實所謂「得道」也就是覺。所以這個時候常用的「得道」、「證道」,就是現在所說的大成就,無上的大成就,大覺悟,徹底的覺悟。以這個為道。那麼「常念不絕」,就容易得道,也就是徹底、究竟的覺悟。「捷」是快,也就是說這個是修行的徑路,你老實去念佛,得道很快。因為這個信願持名,是「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以這個果覺作為因心。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是果覺,是法藏比丘萬劫千生修行成就的一個名稱。是萬德之所成就,萬德之所莊嚴。因此這個名字裡頭就具足了萬德。把這個果人覺悟的這一個萬德洪名,作為咱們修行人在因地中的初心。我們發心念這句佛號,我們心中所念就是這句佛號,這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是彌陀的果覺。所以你要知道。你的心是佛的果覺。

《彌陀要解》裡有兩句話,「從事持達理持」,理持你無法下手。什麼叫理持?你不懂,也做不到。所以有很多很多法門,你不悟,你都只是說說。你要知道,知道是應該的,但你做不到。理持你做不到,要從事持才有希望暗合道妙。所以最殊勝的法子是在這裡,比別的法都殊勝。你暗合道妙,不知不覺你就會巧入無生;「即凡心成佛心」,你這個凡心就成佛心了。這是兩句《彌陀要解》的話,不在一塊兒,我把它擱在一塊兒,正好一副對子:「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一副很好的對聯,淨宗的奧妙全在裡頭。所以為什麼要用這個持名持咒的方法,(理由)就在這兒。「從事持達理持」,說理持,你不明白。佛教他父親,也就是教他念佛。父親就說:「你有這麼(多)好的方法,為什麼不教給我?」佛說:「你不行啊。」佛都是最孝的,教他父親也教他念佛,沒有教他真如實相,你下不了手。起心即錯,動念即乖,此心一動就錯了,怎麼下手?你就念佛,就很誠懇,老老實實,念著念著就不知不覺暗合道妙。你別去管他合不合,一管就錯了,就不老實了。老實念,就念這一句,即凡心成佛心,所以得道就快嘛。而且念佛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大願的根本。日本人說,一切經典要跟《華嚴》比,別的經都是不實,只有《華嚴》是實了。《華嚴》如果跟《無量壽經》比,《華嚴》就不實了,《無量壽經》才實。《無量壽經》全部的經文要跟四十八願來比,那四十八願實,其他的就不實了。四十八願中各條的願文要跟第十八願來比,那只有第十八願是實,其餘的都是權。第十八願就是十念必生。所以「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之海就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第十八願就是十念必生。所以大家要注意這個法門的特點。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教父親念佛,彌陀早就替大家想好了,這個最易下手。我們在座的小孩都會念,還有什麼難呢?最易成就,即凡心成佛心,多頓!你就老老實實念,就在你正在念的時候,你凡心就成佛心了。你一琢磨,一乾別的,不是了。所以稱為易行法,徑中之徑,「常念不絕,則得道捷」。這最後叫大家念《無量壽經》、念佛號。有人持咒,也不要妄增分別。《淨修捷要》裡頭不說了嗎?「稱名無異持咒」,稱名跟持咒沒有分別。這是大德的話,夏老師他是大德。我們要好好地聽這些話,不要自個兒老有主意,東聽一句,西聽一句,盲從,那你就很難(成就)啦。你遇見了善知識跟沒遇見一樣。對於他的話你也聽進來,別的話你也聽進來了,你這是個「大雜燴」。所以都要專一,要老老實實修行。

【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底下,「我法如是,作如是說」。這是「佛語梵雷震」,佛語如雷之震;「說法獅子吼」,這就是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腦裂,嚇壞了;「如金剛王寶劍,斬盡一切情見」,就把你這種分別情見都斬斷了。所顯的就是如來的本心,拿佛的心印來印證本經。所以說「我法如是,作如是說」。這兩句印證什麼?就是印證前面的「常念不絕,則得道捷」。也可以理解為,這整部《無量壽經》,「我」的法就是這樣,「我」就是這麼說的,用這兩句來印證。因為只印證這兩句,這兩句所指的念就是念《無量壽經》嘛。所以你在這裡頭沒有分別。六祖當年給人印證,說:「如是如是,汝如是,我亦如是。」像永嘉禪師到六祖這兒求印證,等等。還有一個人,六祖問了一句話,答不出,幾年之後答出來了。最後這回初悟了,六祖給他印證,都是「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汝如是,我亦如是」,你是「如是」,我也「如是」。所以王上師在天津的時候回的信,也是這樣子:「如是如是,汝如是,余亦如是。」這都是最徹底的印證。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如是」,就是這樣。「我法如是,作如是說」,我法就是「如是」,作「如是」說。這個「如是」跟六祖的「如是」沒有分別。「如是如是」就是「如是」。

那麼第一句,「我法如是」,我們勉強地畫蛇添足吧。也不是說畫蛇添足,起碼是牛奶裡頭添點水。有的時候,這個(眾生)就願意添一點水,才好,才肯喝。其實你把它沖得很淡,那就失掉了原味了。有時候就不得已,那現在這也是不得已。第一句說「我法如是」,就是說,我法是「如」。這個「如是我聞」,就是我聞是「如」。我的法是「如」,我所說的是「如」,那麼我所說的法就是「如」,所以我說的就是「如如」了。「如」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實相,也就是咱們經所說的真實之際,是本經的體。本經的體就是真如實相、真實之際,所以說我法如是。本經的體就是以實相為體。本經有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這個本體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如」。我的法就是「如」,我所說的就是如這個「如」而說的,所以「作如是說」,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演說佛法就是真實之際,這念佛演說的就是開化顯示了這個真實之際。那這麼看來,經裡頭的一字一句,都是從如來性海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每一個字裡頭都有無邊的妙理,每一個字都是彌陀性修二德所共莊嚴。有性德是全性起修;而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全修在性,性修兩德都圓滿。這性修兩德共同莊嚴的這些文字,每一字一句都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對於這樣的文字你常念不絕,當然是「則得道捷」,很快就得道。因為這是如來稱性之所流露,是如來稱其本心、稱其本性、暢所本懷而流露出來的這些言教,也是世尊心印之所印記,這是世尊如來的心印。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切能所,能念所念,能信所信,能願所願,一切一切,皆是實相正印之所印。這些言句,都是大光明藏中的言句。所以這都是世尊實相之所印,那實相就是世尊的心印,是世尊的心印之所印。都是我們的大悲慈父——釋迦牟尼佛如理宣說。「如理」,契理而說的話。所以我們應當至誠信受,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念阿彌陀佛。

【如來所行,亦應隨行】「如來所行,亦應隨行」,所以我們要常隨佛學,不是求佛的保佑。我們就是要學佛的偉大,我們無限地崇拜,奉為導師。既然奉為導師的話,就是要跟著導師。找個師傅幹什麼?要跟師父學習嘛。不是空的名頭,我拜誰為師,誰是我老師,去拉個關係。那是咱們這個社會的俗事兒。「馬、尚、荀」【京劇名家: 馬連良、尚小雲、荀慧生】,拜馬連良當師傅,我是馬連良他們徒弟,這就是一個牌號。你念佛還要個牌號幹什麼?不是的,要真的學,真要跟佛學。所以「如來所行,亦應隨行」。我們不說過去,就說這一生,佛把王位、把恩愛的家庭眷屬,一切一切都舍了,跑到山上,一痲一粟,骨瘦如柴,六年。皮包骨頭,那個像,渾身就是一個跟骷髏差不多了,不是現代這個多少萬萬的美金,少女如雲什麼的這些個人。佛不是這樣,要隨佛學,我就要放棄這點。修行成佛之後,有很多國王要把王位讓給釋迦牟尼,佛都不接受,佛還是要飯。佛是在要飯,你看《金剛經》,不就是進城去要飯嗎?走下去,離城是一個小山。上山不很容易,所以別人不常來打攪。但是離城還近,要飯還容易,就選了這麼個地方,下了山去要飯。藏文的《大寶積經》講,這個(要飯)很困難!又在飯裡頭給埋上糞,埋上什麼蠍子壁虎,一吃飯這些東西就出來了;擱毒藥;說佛到家裡來化緣是調戲婦女,種種的侮辱,種種的陷害,種種的困難。所以佛不是要求一個特殊的地位、享受,有名有利。像現在說坐最好的汽車,住最好的房子,這種種一切的享受。佛不是這樣啊!佛是願意眾生得度。就佛這一生的這個行動,從哪到哪,大家都是徒步。你什麼時候看見佛騎馬?有這個圖像嗎?都是走。而「三宿桑下」就是破戒。晚上睡覺,你如果三天晚上都在桑樹底下睡,就違反戒律了。你為什麼單在桑樹底下睡呢?連睡三個晚上,你對這個桑樹就要留戀了。所以不要你這麼睡,你睡了兩晚,第三晚你就換個地方。所以對於這一切都不留戀,連個桑樹都不留戀。所以要常隨佛學,我們看到佛的行動,我們就是要慚愧。有人還說我修行這麼多日,我還沒有用。你那算修行嗎?你跟佛比比看看,你跟那老師比比看看。所以夏老師說:「我是三等人。」他把頭二等一說,你就承認夏老師是三等人。要跟那個高的看齊。有居士就說好多人亂七八糟,所以我比他們強多了。你跟落後的看齊有什麼用?所以要常隨佛學,也應隨行。

【種修福善,求生淨剎】「種修福善」,就是種福修善。一切善都要修,這是助行。我們說到這些「如」就是理,說到念佛就是事。而說到念佛念經是正行,這兒修福修善就是助行。所以就這八句話,理、事、正、助全有了。

最後一句話,「求生淨剎」。你要求生極樂世界淨佛剎,用這一句結束全經。所以(求生淨土)是一大藏教的總歸。不但是淨土法門的總歸,(而且是)一代佛教的總的歸宿。《華嚴》攝諸教,以《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作結束。所以淨空法師講《華嚴》,講唯識,講了講,講到《普賢行願品》,在這覺悟了,導歸極樂,所以現在轉到極樂了。我們這部(《無量壽經》)是《華嚴》的中本。「於此經末,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在這個經的末了,拿這個「求生淨剎」來普勸有情。我也常說,不管你修什麼,你都得求生極樂淨土。當然有人可以求生兜率內院,也是好的,但總之是不如求生淨土。

現在這個地方所勸的,正是彌陀的本願。彌陀當時就發願,我要成就一個國土,超勝一切諸佛國。而要(成就)這麼一個國土,就是為了讓大家去,而不是要蓋個園子,一個人玩,就是為了大家。你去了之後,你就壽命無量,你不退轉了,一切都使你增上。不但決定成佛,而且是很快成佛。這是彌陀的本願,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跟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諸佛的本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和十方三世的佛都在普勸,吐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勸一切有情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光咱們這個世界一個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如是,都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你們要去呀!所以不求生佛剎,你就放棄了一個要實現你度生願望的最好的辦法。好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他以為「我再來,我就度眾生了,我放棄了極樂」,而不知道你是走了一個很費勁的路,你也沒有很好的辦法。你只有蒙古大夫那些辦法,那些醫療手術。你要真想度眾生,見佛聞法之後,你這才沒有錯誤。而且你承佛的威力,你的神通你可以遍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這才真能實現你度生的願望。而且你做的都是真正(對眾生)有利益的工作,「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給眾生的是真實之利,不是浮誇的、虛假的、顛倒的,甚至於有毒的。你要實現度生,你怎麼度?只有自己快快地往生,早早地見佛聞法,(然後)再到一切無量世界中去廣度有情。

世尊釋迦牟尼佛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說了這部《無量壽經》,也就是願意眾生都入這個彌陀的願海,也都得到這個真實究竟的利益。這個「信願行」是三資糧。這三資糧裡頭,願是一個關鍵。你要想出生死海,你必定要有願。所以蕅益大師說,你念阿彌陀佛,念得是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你要沒有願,你不能往生。所以能不能往生跟你修行好壞是兩件事兒。往生(與否)要靠你願的(有無),你修行再好,你沒有這個願,佛不能勉強你,把你拉到極樂世界去。要是能勉強的話早就沒眾生了,都拉去了,哪還有地獄?佛從來不做勉強的事情。所以,佛跟眾生是絕對的平等,絕對的自由。這一切一切什麼事都是你自個兒做的,你腦里的東西都是你自個兒做主的。別人不贊成你,你都可以不管,你都是自己做主。所以自己做主,有時候就主到地獄裡頭去了,有的主到天堂了,有的主到極樂世界了,真是自由。到了地獄之中,那就不自由了,那你就受了限制了。那也是你自個兒去的,自作自受,也是你自個兒做的主。你做了這個,你當然得受。不是別人要你怎麼樣,是你自作自受嘛。你就奔著這個去的,你就到了這兒了。那不就是你自己做主嗎?所以願是一個關鍵,要出生死海就要依賴阿彌陀願王之力。

「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涅槃之門只是一個,但是方便有多門。這要從不同的方便(入手),就有些不同的入口處,因此就有禪、有密、有教、有觀,有種種的修持方法,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可以(成就)。但是「歸元無二路」嘛。方便雖然八萬四千,甚至於不只八萬四千,可以說是無量,但這「歸元」就沒有兩個嘛,那就是一路涅槃門嘛。這方便多門之中,究竟的方便在哪裡呀?密宗是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你有最方便的度生的辦法,才是你究竟的成就。你說你究竟成就了,就看你有沒有最究竟的度生方便,不然你(的成就)是一句空話。而究竟方便就在於往生。你現在就要在這一種世界中修到三惑都斷了,無明都破盡了,那是十分地難。但是有許多工作(可以)到淨土去修,種種的方便,在於往生。所以修行其他的法門,想今生超脫三界是難行道。那麼如果你求生淨剎,你不管是坐禪是修密,都能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蓮花精舍以往生極樂為共願,這個是超出很多密教團體的地方。正因為求生淨剎,所以這是一個易行道。你至心信樂,你願意生,那十念就生。淨宗的正修就是持名。可是你修其他的,你發願求生,也為彌陀所攝受。昨天看了一段《生無生論》,幽溪大師的。所以我們好寶貝很多很多。幽溪大師講《生無生論》,每天講,每天天樂盈空,天空中奏天樂,大家都聽見,這明末的人了。所以我們現在找一個明末時候的這種古師,找不著了。這還不是四大高僧之內的,四大高僧裡頭沒有幽溪。幽溪作了《圓中鈔》,他的《生無生論》,就講到,一個人是念了十萬遍大悲咒而得往生的。所以你什麼都可以嘛,有的人太專啦。有的他就是你只要是至心地回向(也能往生)。當然(念佛)是正宗。我常常說你高中畢業考大學,這是正宗;同等學歷也可以考大學,你用別的方法一樣也可以考大學。但是要做個統計,這些大學生裡頭,是高中畢業生多還是同等學歷多?當然高中畢業的多,分別就在這兒。你說行不行,就看你肯不肯用功,就看你肯不肯發願。正宗,還是念佛,其他都可以。蕅益大師是大德,有參禪的人(求生淨土),他後來說,那我就不參禪,念佛去。(大師說):「不用,你就參你的禪,你以參禪的功德回向淨剎。」這都是最好最圓融(的開示),不然就生了好多好多執著分別,不能圓融。所以這個就是長行的總結了,理呀事啊正啊助啊,這八句都全有了。救命的這一句就是「求生淨剎」,要堅決求生。這個願要切,願要切,你念不念?你自然要念。你相反的,你念得很好,你那個願不堅,你還在留戀娑婆,有時你就不見得去得了。這留戀娑婆,你喜歡誰是留戀,你討厭誰也是留戀。愛和恨是一件事兒,總之是娑婆世界人的情見。你以為我心裡老討厭,討厭得不得了,這同樣是留戀娑婆。這娑婆世界的東西,你老是想著他,你老討厭他。你怎麼老惦記著他?這就是留戀娑婆。你放不下,放得下才叫不留戀。不是說誰跟我好得不得了,我就是捨不得他,這是留戀。一切事,你只要放不下,皆是留戀。我要求生淨剎,你就不要別的,要放下。夏老師的《無量壽經》這次放光,是很殊勝,也出乎意外,這樣流行,印刷,大家念。前幾天來了個(一天)念三遍的人,念得呆呆的。這《生無生論》就是他印的,我還不知道,昨天看,翻書才翻出,是他印的經。他一天念三遍,我說這麼念不行。他說,怎麼辦怎麼辦?我說:「那你把一卷念經的時間改成念佛,另一卷經(的時間)你還看點別的書。你好好地想一想,思惟思惟。」這麼死修啊!死修就是蠻幹,蠻幹是不行的。

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

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

譬如盲人恆處暗不能開導於他路

唯曾於佛植眾善救世之行方能修

聞已受持及書寫讀誦贊演並供養

如是一心求淨方決定往生極樂國

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

如來深廣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

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

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

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

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

是故博聞諸智士應信我教如實言

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底下第四十七品,世尊就說頌了。世尊常常是這樣,用我們普通的這個語言說了之後,就說頌,頌是可以唱的。「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這都是往昔修了福修了慧,才能聞這個法;「已曾供養諸如來」,你以前供養過諸佛,你才能夠歡喜,能信這個事。

【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譬如盲人恆處暗不能開導於他路唯曾於佛植眾善救世之行方能修】「惡驕懈怠及邪見」,你這個人是邪惡,很驕傲,你又懈怠懶惰,你還有邪見,你就信不了這樣的微妙之法。你就如瞎子一樣,在黑暗裡頭,你不能給別人開導道路;「唯曾於佛植眾善」,你曾經在佛那兒種了種種的善根,你才能夠修這樣的救世之行。這個是真正能夠救世的行,要起實際效果的,不是個理論的研究。佛告訴你那些(其他法門)你不行。佛的父親,你想那個善根應該怎麼樣,那是普通人嗎?龍生龍來,鳳生鳳。能生出佛的人,那父親還差嗎?那生佛的人都不行嘛,還得念佛嘛。所以佛最孝嘛,告訴父親就是這法子。你能念佛,你要知道你是有很大的善根,不要輕視啊。

【聞已受持及書寫讀誦贊演並供養如是一心求淨方決定往生極樂國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聞已受持及書寫,讀誦贊演並供養。」你聽了經以後,你就是念,你就是背,你來讚嘆,你演說。「供養」,你把這經擱在那兒,沖他禮拜,拿香花,都是供養;「如是一心求淨方」,如此這樣的恭敬這個心,你一心一意。不是二心、雜心,東想西想,不安。一會又想這樣修,一會又想那樣修,拿不定主意。沒有一個決定的信,那這個就很需要自個兒思考思考了。咒都是這麼說;唯除於咒生疑。作了這麼多功德,是不是能兌現?那就除開對於這個咒有懷疑的。懷疑什麼?它有這麼大功德嗎?你這一懷疑,它就沒有了。你信,這個功德就出來了。你懷疑它就沒有了,大打折扣了,七折八扣了。所以我們植眾善,才能修這個(法門),這是供養。一心,就是不要懷疑地來求生極樂世界,決定往生極樂國。前頭(這些)你都做到了,這個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你到了這個時候,「乘佛威德」,靠佛的威德加被,都能超過。

【如來深廣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如來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示】「如來深廣智慧海」,如來的智慧如海,極深極廣大;「唯佛與佛乃能知」,只有佛跟佛才知道。所以「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這些聲聞阿羅漢拿億劫的時間,共同坐在一塊,來思惟測量,想知道佛的智慧有多大,把他們所有的神通都使盡了,他也不能知。在《法華經》裡頭,說佛的壽量有多大呀?彌勒就答言,說這個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拿無漏智都不能夠知道,不能思惟,不知道佛的壽命有多長。所以這個聲聞是盡其神力不能測。不但聲聞不能知,連這個補佛位的彌勒也都不知道。那麼同等的諸大菩薩也都不能知道。所以「如來功德佛自知」。佛破了最後這一品生相無明。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這如來(的功德)只有佛自知;「唯有世尊能開演」,只有世尊才能夠為大家開示演說這樣不可思議的法門。

【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人身難得佛難值」,人身是難得的,佛是難遇的;「信慧聞法難中難」,你要有信心有智慧,還有機緣聞到法,這是難中之難,難事裡頭的難事;「若諸有情當作佛,行超普賢登彼岸」,這裡頭常常就有極殊勝的文句。如果有情你要作佛的話,你的行動應該超過普賢。所以這個(地方)不知大家過去是不是滑過去了。「行超普賢」注意了沒有?要行「超」普賢!咱們這個經第二品是《德遵普賢》,來會的諸大菩薩都是德遵普賢,是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現在這兒說「超普賢」,這是不是翻譯裡頭有錯誤啊?不是,在我們這種「德遵普賢」的地方,他也是「德遵普賢」。所以可以看到,前面的「德遵普賢」和後面的「行超普賢」,都是梵文的原本,不是翻譯的錯誤。那麼不但不是錯誤,而且實實在在是顯現釋迦牟尼佛至極無上的慈悲心,把心肝都剖出來了,跟大家相見。這地方用了個「行超普賢」,不是「行遵普賢」。普賢是大行菩薩,他表差別智。當初《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十大願王廣大無際,盡未來際,都是無量,供養一切一切都無量,禮拜也是無量,最後是導歸極樂,所以稱為大願之王。所以本會來參加法會的聖眾,都共同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可是在咱們《無量壽經》裡頭,在這個方便裡頭又挑出了方便,方便中的方便,圓頓裡頭的圓頓,就用「信願持名」這一個法,也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個法,來攝盡十大願王,攝盡六度萬行。所以這一切法都融匯在這一句佛號裡頭。普賢大士代表的是差別智,也就是把普賢的無邊的行門,來融匯到文殊大士的一行三昧。文殊就表根本智,他就是一行三昧,就是「繫心憶佛、專稱名字」。就心想到一個佛上頭,就稱他的名字,就念他的名字,這是文殊的法門啊!大智文殊啊!現在文殊菩薩還在五台山,前面二十多年,就有人去到五台山親見文殊。這一行三昧,繫心憶佛、專稱名號。所以這個持名一法是廣含眾妙,普賢這十大願王,是從根本智而差別智。所以廣修十個大願,十里有十,就是一百,就是無窮無盡的大願,導歸極樂。現在把一切願都攝在一句佛號裡頭,就提倡信願持名,那就是從差別智又回到根本智上來了。先從根本起差別,又從差別回到根本,提高了!所以這是行超普賢啊!「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覓長安」啊。(眾生)信不及,老東找西找。

這個持名的妙法,那果覺因心,是因果同時。所以以蓮花喻,蓮花不同於別的花,花一開,小蓮蓬就出來了,果就在裡頭了。桃花杏花,花瓣都落完了之後,慢慢才出來一個小桃子、小李子。果往往後頭才出來。這(蓮花)是因和果同時出現。因中就是果,果就在這時候同時出現。所以性修不二,因果同時,不可思議法門。是直截了當,不落階梯。講那些四諦法,(是因為)有的人就是需要那些法。但是禪宗,和我們這種無上的淨土宗、無上的密宗,都是不落階梯。你也可以按階梯去辦,因為每個人根器也都(不同),不否定階梯。但是,不是說只是需要這麼一步一步爬的,就不承認有坐電梯的辦法。我只承認爬樓梯,爬樓梯可以上樓。對,一點也不錯。但是他還不知道旁邊有一個電梯,用百分之一的時間就到了頂了。《彌陀要解》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念就是,所以即凡心成佛心,所以這是「行超普賢」。普賢大士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現在念念都是彌陀,這是行超,所以要用個「超」字兒。而且十大願王這個道理很深,觀想每一個我同時在拜無量無邊的佛,。每一個佛前有無量無量我在那兒頂禮。這個觀想,有些人就覺得很困難。你供養的東西,都是無量的雲海、無量的塔,好多好多的東西。許許多多都是如此,所以心力你不夠用,而且還要盡未來際都是這麼做,永遠無有疲厭。所以這個義理很深很廣大,一般的人不容易發起普賢這個大願。這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咱們這些小朋友都會念。五逆十惡也行,鸚鵡你教它念,它也可以念。古時候有鸚鵡會念佛,後來死了之後埋了,從嘴裡頭長出一朵紅蓮花,所以五逆十惡也能夠靠此而度生死。這就譬如,咱們這個大夫能夠治那個不治之症。那個癌已經到了後期,已經擴散,他肯定就得死了。那五逆十惡,不就是這樣的病人嗎?地獄都現出來了,有個大夫還能治,你說這個大夫是好是壞?有這樣的蠢人說那個大夫治那種重病,我健康,我沒這麼重的病,我不找他看?沒有這樣的糊塗人。只是說他越能治那個不治之症的人,才是最高明的人嘛。還有那個傻子照相機,連傻子都可以用,不會拍壞照片的,你不懂照相技術,一樣可以用。你說這照相機是傻子嗎?這傻子可以用,它照相機並不傻,發明照相機的那腦子強極了。他那個電腦都給你設計好了,什麼情形都自動化,所以稱為傻子照相機。所以念佛法門就像傻子照相機,像能夠治那個不治之症的大夫一樣,這正是他的殊勝之處。能治不治之症,那是良醫之首啊!而現在能度極惡之人,是善法之王啊!所以說持名,行超普賢,就是這個道理。只要信願持名,一定登彼岸。

【是故博聞諸智士應信我教如實言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是故博聞諸智士」,你這些聽聞很廣的人,又有智慧的人,「應信我教」,應當相信我之所教化的如實之言。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是妙法幸聽聞」,這樣微妙殊勝希有之法,你很幸運,你能夠聽到、聞到。「聽」字兒就淺一點,「聞」字就深入一點兒。「應常念佛而生喜」,你們應該常常去念佛而生起歡喜心來。這個地方是流通分,就是要普遍都流通。所以大家都能做的,也就是廣勸大家念佛,需要常常念佛生起歡喜來。「受持」,你去接受,你去修持。你就可以廣泛地度脫這個生死、煩惱的中流,這個苦海。「佛說此人真善友」,肯這樣做,能夠聽到之後就常常念佛而生歡喜心。他受持,不但他自己可以廣度生死流,而且他(可以)廣泛地去度脫大眾。在生死流中的大眾,他都去輾轉教授、輾轉度脫。佛說這個人是真正的善知識。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並現種種希有神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嘆未曾有。無量妙花紛紛而降。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第四十八品,《聞經獲益》,聞到這個經都得好處。佛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法眼淨」有小乘、大乘兩種。大乘是到初地了,小乘是初果。咱們這個經上不是四眾兩萬人嗎?怎麼這兒出來這麼多的眾生啊?一個法會,(地球)人是兩萬,但是參加法會的(其他眾生)那就不知有多少了,所以說不要覺得這是一個很小的法會。(「遠離塵垢」)就是離開塵垢、塵世、根塵。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塵,離開塵。「垢」,這是垢污,這些塵的垢污都離開了。「得法眼淨」,法眼清淨,見四諦法,就是見「苦集滅道」這四真諦。對於四諦法真正見到了,這是法眼淨,這是見的問題。初果就是斷見惑,「見」上沒有惑了。他這個還不是大乘,底下也還只是三果四果。

【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第二句,「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這是「不來果」,也叫不還果,是三果。再有六千八百比丘,漏盡了,「漏」就是惑。見惑、思惑都盡了,得解脫,這就是得阿羅漢。這之前都得的是小乘果。有人就問了,為什麼佛說的是大乘法,而聞法的人得小乘的果啊?《淨影疏》他這麼解釋,他說這些眾生聽說娑婆世界這樣穢惡可厭,生了厭離心強一些,所以得小乘果。還有憬興,也是這個說法。這麼說當然是成立的。也就是說,(隨順)大家的根器,大家斷惑的程度,你聽了這些法,你見上沒有疑惑了,就是初果。你如果對於天界的這些思惑,你都斷盡了,就是阿羅漢果。這就是(單指)斷惑的水平。你可以是大乘「見」,這個斷惑,他是「證」。生到極樂世界的很多人,那都是大乘,都是發大乘心,但是為什麼說是聲聞呢?他斷惑的(功夫)只是聲聞,只達到這個水平。所以所證跟所見,是應該有區別的。當然有上根利器,最殊勝的,一「見」他就「證」了,這也有。但是可以說絕大多數還是要分兩步走。所以先解決「見」,才有「修」,才有「行」,才有「果」。

【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底下就是菩薩了,四十億菩薩得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不退忍」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念不退。「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就是住不退轉,等於行不退,他不會退回到小乘了。所謂的「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住不退轉,這個是行不退。得不退忍,這是念不退了。

【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這發菩提心是件大事,在經中都大寫一筆。有這麼多的眾生過去沒有發起菩提心,到這個時候,把經都聽完了,才發心;「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而且這些人都會往生,而且在極樂世界以外的國土次第成佛,都號為妙音如來。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還有十方佛剎,現在正往生的,未來往生的,見到阿彌陀佛的,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得到佛的授記。佛對眾生作一種預記、懸記,說他當來要成佛,這叫做授記。授記有四種,一種是,你還沒有發菩提心的,佛已經可以給你授記了,將來知道你一定發心;(第二種,)已經發菩提心也可以授記;(第三種,)「隱覆授記」,別人知道,你自個兒不知道;第四種,「現前授記」,就是佛現前,清清楚楚地給你授記。這四種,你只要得到任何一種都叫做授記。所以這裡有這麼多人得到授記,得到法忍。上面那個得不退忍是念不退,住不退轉是行不退。這個地方得忍,這個是無生法忍。授記成無上菩提。

【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這些有情都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過去生中的願力、過去生中的因緣所感。這一些眾生都要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都是阿彌陀佛宿願所感,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在唐譯里把這一句話還說得清楚一點。這麼些眾生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這是「彼無量壽佛昔行菩薩道時」,過去沒成佛以前,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成熟的有情。佛已經教化大家,使大家善根成熟,所以這些人都當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一切法是從因緣生。如是這些眾生在過去生中,跟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因地中的佛能夠相遇,而得到教誨,這使得善根成熟。而且多生以來受阿彌陀佛的教化,曾經從聞而思而修、發願,有正的思惟、正的願力,印在自個兒的八識心田之中,如是金剛(種子)決定不消。所以這就是無上殊勝的善因,好的因緣。現在彌陀功圓果滿了,成為究竟覺了,這個因緣都成熟了。現在又蒙佛的威力攝受,都得往生極樂世界。已經過去種了種子了,就成為現在的因;現在又蒙佛的威力加被攝受,這成了緣;因緣都具足,所以就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成就)要有因要有緣。過去種過這個根,所以有因。自己又發了這個心,這是因;又遇見許多善緣助緣,這些都很重要。你不是這個種,種不出東西來。為什麼唐朝這些蓮子,現在(還能)長出蓮花來?以前它沒有擱在水裡頭,它沒有這個緣。現在唐朝的蓮子長出來很多蓮花啦,不止一個了。這個因,它是不滅的。現在有水、土,這科學家保護得很好,它就開花了。所以現在也是如此。過去生中彌陀給我們結了、種下這個因,現在又聞法,這就是生了緣了,就可以開出蓮花來了。所以我們就可以想到,極樂世界為什麼往生的無量無邊?正是表示阿彌陀佛在因地之中,在成佛以前,在無量劫中,在生死海裡頭,來教化、攝受種種眾生。所教化的、所攝受的實際是無量(眾生)。所以現在這個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有這個因緣成為善根,得到往生。聯繫到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今天對這個妙法能夠聞能夠信,也肯定是彌陀在過去劫中曾經(救度)我們於泥犁之中。「泥犁」就是地獄,在地獄之中阿彌陀佛也在那兒救度我們,「教誨我於火宅之內」,如大火聚,這個三界無安有如火宅,在火宅之中教誨我們;「攝受不捨」,攝受我們,從來不捨離我們;「勸導不休」,勸我們、引導我們,沒有休止;「不惜共同輪轉於六道」。就是,共同發菩提心的人,如果有一個墮落了,那個不墮落的就要去度他。因為他們曾經在一起發過菩提心,他就要追到地獄中去救他。所以大乘佛菩薩,這個行者的心,就是這樣偉大;「但欲我回心於一念」,為什麼這麼不捨我們?就是(希望)我們有一個機會能夠一念回心,知道過去錯了。所以一念回心,這個不可思議,就怕老認為我一貫正確。一貫正確就表示你這若干年來,你從來沒有得到真的進步。感覺到佛的恩德、威德,給我們培植善根,而且很幸運地,(我們的善根)現在能夠生長、能夠增長,「注釋至此,不禁涕零」!這是當時的情況,寫到這的時候,這眼淚就如雨呀!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並現種種希有神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嘆未曾有。無量妙花紛紛而降】「爾時」,就當時佛說完這個經的時候,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不光是地球,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並現種種希有神變」,一語帶過,不詳細敘述。所以佛教不在這些個瑞相瑞應上頭作過多的描述,一語帶過;「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現大的光明,照明了十方。諸天在虛空中奏樂,用音聲隨喜。幽溪大師在講他的《生無生論》的時候,天空中奏樂,大家都聽到了,每一講都如此。這個音樂,不光是咱們地球聽見,色界天也聽得到諸天中奏樂的聲音。(色界天)比欲界天高多了。這個欲界天已經高出須彌山頂以上了,這上頭就不依靠須彌了,脫離須彌了。他們也都聽得到,都「嘆未曾有」,都感嘆,說這是未曾有過的事情,無量妙花紛紛而降。

【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你看佛不是一定按世間那個(排法)排隊,這個聲聞的名字可以擺在菩薩前頭,擺在當來佛的前頭。因為阿難最當機,所以先說尊者阿難,然後說彌勒菩薩,然後再諸菩薩聲聞,這聲聞才擱在菩薩底下。天龍八部,一切大眾都無量無邊,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所謂皆大歡喜,是因為他能夠信受了。他為什麼歡喜?就因為他信受了。信受了之後,他才覺得這是一種殊勝的、希有難遇的、不可思議的殊勝的因緣。不但是歡喜,是大歡喜啊!聽到的人都是「皆大歡喜」,這個是只有佛才可以做得到。不要把這四個字看得容易了。他不是深受感動、信受,就不可能出現這個「皆大歡喜」。所以從佛以下,只要有人聽到之後能夠歡喜,就已經很難得了。這是希有的法會,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那麼上面表示這個法會圓滿,這裡又現瑞。本經是三次現瑞。第一次現瑞,阿難才問,為什麼現這個瑞呀?中間「禮佛見光」又是現瑞,在這個經末又現瑞。總之,三度放瑞就是要給我們證明,讓大家對這個經所說的難信之法要生起實信。

(聽眾)為什麼歡喜呢?(有三個意思,第一,)《無量壽經鈔》的意思是這樣:「說此經者是我本師,釋迦牟尼佛。」說者是釋迦牟尼佛,是法中之王,於法自在,是很清淨的,因此大家聽得歡喜;第二,所說的種種功德都是一個清淨句。這極樂世界依正種種莊嚴,就是一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說的法很清淨啊;第三,得果清淨。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是全體理性。你依教修持,是橫出三界,徑登不退,究竟成佛,你得的果是清淨的。因為佛說的法具有這三清淨,所以聞者得無上義,所以皆大歡喜。

最後,我們用彭二林《無量壽經起信論》的幾句話來結束這個註解:「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也是具有一切諸佛的全身;「於此信入」,你如果能夠從這個經相信、契入,你就具有一切佛智。所以這句話,大家應當很重視。你要能夠信入,你就具有一切佛的智慧。所以這不是小緣。授法眼啊!眾生沒有法眼,(這部經)就把法眼給你了。所以你沒有法眼就等於有了法眼了,那也就是佛眼了。所以一切佛的智慧,不是現在能夠出現什麼神通,不是那個,而是自度度他。你自度也是(依止)這個法。你能給人把這個法能講明白,讓他能夠去信,你就度了他,這就是佛的智慧。有的人以為四禪八定很深,其實那是走了彎路。「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所以說聞到這個經,在無上道上,你永遠不會退轉了。所以「經藏滅盡,此經獨留」,經藏都滅完了,這個經還留下來。所以「佛慈加被」,也「殊異余經」,也大大地不同於其他的經。「奉勸後賢」,奉勸後世的賢達之士,「普同信受」,都同發心,來相信來接受。南無阿彌陀佛。圓滿!祝賀大家!恭祝大家,每個人的所願同一圓滿。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