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為何佛陀默然不答


時間:2019/2/1 作者:定英~蔣德英~仁弘

No.1

某日外出遛彎,偶遇一小伙兒,小伙兒精神很好,走起路來像小伙兒。見我過來,便堆著笑臉迎上來,手裡的扇子一邊扇一邊說:“師父,我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可不可以詢問你?”看小伙精神正常、身體各項指標正常,我一拱手:“慚愧,不敢不敢!您有何問題?”然後小伙眼睛一亮,撒開嘴開始問,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

聽完之後,竊以為自己做了較為滿意的回答,小伙似乎並沒有滿意,甚至根本就沒打算滿意,開始反問,開始質疑,開始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去反駁,巴拉巴拉。當然,我一看勢頭,也立馬暗運一下內力,調用畢生所學去回應。你來我往,天昏地暗。到最後,我出門遛彎,腿沒得到鍛鍊,嘴卻得到了充分的鍛鍊。最終小伙以一句:“果然不出我所料,你們還是不行”,結束了所有的對話,怎么就不出你所料了?怎么就不行了?光頭一臉茫然。

回去後我痛定思痛,終於發現問題不是出在我說的不夠好,不夠天花亂墜,而是當我選擇開口的那一瞬間,就錯了。從一開始我就應該閉嘴,保持沉默,因為小伙並不是來請教問題的,也不是來探討的,其實就是來找茬,拿我這個光頭開涮的。

蒼天!你根本無法讓一個不打算聽你講話的人明白你說的是什麼,因為人家壓根就不打算要聽你說話,要跟你講論辯,更沒打算跟你討教什麼學什麼,只是想單純的跟你……撕逼。如此單純的動機,你還天真的以為對方要趨向無上正等正覺!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tive!!!

No.2

相信諸位在生活中大約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雖然上面的故事演繹和編造的成分不少),當別人問我們關於佛法以及相關的問題,我們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呢?下面咱們就來聊聊。

《法苑珠林》卷第24載:“《十誦律》云:有五種人,問法皆不應為說,一試問,二無疑問,三不為悔所犯故問,四不受語故問,五詰難故問。”經典中說,當你遇到有人抱著這五種態度中的任何一種態度向你問法的時候,你根本不需要說話,如果你覺得這樣不禮貌,那你可以用溫柔的目光注視著他,用甜美的笑容溫暖著他。為什麼對這些情況保持沉默呢?因為求法若不是以恭敬心和虔誠心,就算給對方說再多也不會有太多意義。

假如對方只是試探的問問,沒有學習的心,或者他本身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只是想聽聽你是怎么說的,那這樣的回答只是徒增談資而已,於己於人都發揮不了實際的利益。甚至有的人是為了駁倒你,才來聽你的觀點和認識,抱有這樣的心態,更沒有必要對他做回應了,因為別人就是想幹掉你,你越優秀,回答的越好,就越會急著幹掉你,反正就是想幹掉你。

相似的案例也出現在儒家的經典里,《孟子》有言:“挾貴而問,挾賢而問,挾長而問,挾有勳勞而問,挾故而問,皆所不答也。”這意思就是說對那些倚仗著自己的權勢來發問,倚仗著自己賢能來發問,倚仗著自己年長來發問,倚仗著自己有功勞來發問,倚仗著自己是老交情來發問,孟子都一概不理。因為他們並不是真心實意來求學的,也沒有一個求學者該有的態度,所以面對他們就是笑而不語。

No.3

除此之外,就算問法者是出於謙遜求學的的態度,但是問的問題“有毛病”,也應當不予回答。《雜阿含經》卷第34載,一個叫欝(yù)低迦的外道來問佛:“世界是有邊的?還是無邊的?還是有邊無邊的?還是非有邊非無邊的?”對於這樣的問題,佛陀的態度是“默然不答”,外道不死心,二次,三次的繼續問,佛陀老人家的態度很是堅決,“佛亦第二、第三默然不答”。佛陀對待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回答呢?接下來經中就用了一個譬喻進行說明:

「譬如國王,有邊境城,四周堅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門。立守門者聰明黠慧,善能籌量,外有人來,應入者聽入,不應入者不聽。周匝遶城,求第二門,都不可得,都無貓狸出入之處,況第二門?彼守門者都不覺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從此門若出若入,更無餘處。如是,世尊雖不用心覺悟眾生,一切世間從此道出,及以少分,然知眾生正盡苦,究竟苦邊者,一切皆悉從此道出。」

這段譬喻的意思簡單概括就是我們學習佛法就像一個在城外的人一樣,學佛就想要斷苦證道,城外的人就想要進城內,證道就需要遵循佛陀所教授的法道,如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法隨法行,因此為正道,可趨涅槃。而進城的人看到一座城,知道只有一扇進城的門,他只要找到這扇門然後進入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比如城外栽了幾棵歪脖子樹,樹上有幾個鳥窩,鳥窩裡有幾枚鳥蛋等等問題,對進入這座城沒有任何幫助,只會浪費時間分散精力。所以一個進城的人,不以進城為目的而做的其他行動就是耍流氓;一個修行人,不以解脫為目的的修學就是耍流氓。

No.4

在《箭喻經》中把那些看似很重要實則不重要的問題總結起來列了十四條。

分別是:

1、世界是恆常的嗎?(世有常)

2、世界不會恆常嗎?(世無常)

3、世界恆常而又不恆常嗎?(世非有常非無常)

4、世界非恆常非非恆常嗎?(世非有常非無常)

5、世界是有邊際嗎?(世有邊)

6、世界是無邊際嗎?(世無邊)

7、世界是有邊際而有無邊際的嗎?(世有邊無邊)

8、世界是非有邊際非無邊際的嗎?(世非有邊非無邊)

9、生命就是五蘊的身體嗎?(命即身)

10、生命與五蘊的身體並非同一的嗎?(命異身)

11、佛死後還存在嗎?(如來死後有)

12、佛死後不存在嗎?(如來死後無)

13、佛死後存在而又不存在的嗎?(如來死後亦有亦無)

14、佛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的嗎?(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對於這類問題,佛陀都不予回答。佛陀同樣用譬喻來說明為什麼對這些問題都不予回答,譬喻如下:

如果一個人中了毒箭,當醫生想幫他拔下來的時候

他說:“同志且慢,我要先查一查射箭的那人姓誰名誰,睡覺打呼嚕不”。

或者說:“同志且慢,我要查清楚射箭的人是黑人、白人還是黃種人,是左撇子不”。

又或者說:“同志且慢,我要先查清楚做這個箭的人是誰,他高否,帥否,有六塊腹肌否”。

又或者說:“同志且慢,我要查清楚射箭的人是本村,還是外村的,還是跑江湖沒有固定住所的”。

又或者說:“同志且慢,我要查清楚這個箭頭是啥做的,箭尾是啥做的,箭桿是啥做的”。

又或者說:“同志且慢,我要……”(演繹成分太離譜,建議諸位去讀原典)

別說等他把這些事兒弄清楚了,就是等這人叨逼叨說完這一大通,估計已經口吐白沫,一命嗚呼哀哉了。稍微有一點點兒腦子的人都知道,中了毒箭,第一件事就是要拔箭啊,至於刮不刮骨,療不療毒還得根據個人情況,這是後話。無論怎樣,絕對不會有人先去研究關於這箭的祖宗十八代以及相關的一切,想想都覺得扯啊。

No.5

在《雜阿含經》卷第16中也有對熱衷於世間論說的駁斥,文載: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食堂,思惟世間而思惟。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之所念,往詣食堂,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間思惟。所以者何?世間思惟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覺,不順涅盤。

汝等當正思惟:『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則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盤。

作為一個修行人,目的就是為了解脫,而這些很“哲學”,很高大上的問題,雖然研究起來感覺很帶勁,又似乎很重要,但是跟解脫並木有什麼關係,並且這些問題,本來就如同像問一個瞎子看到的花是什麼顏色的,瞎子根本就看不見,何談那個看不見的東西是什麼顏色呢?

佛陀在經典中無數次的說其所教授的就是讓大眾了知苦以及苦的止息,所有的教授都是圍繞這兩點展開來的,跟這兩點木有關係的,就不在佛陀教授的範圍內,因為就算一個人把世間的所有知識全部掌握,比如你會織毛衣,織帶花的那種,會燉大鍋菜,色香味俱全的那種,會寫程式代碼,巧妙無比的那種,也無法依此趨向涅槃。

沉默啊沉默,選擇沉默並不是我一無所知,而是就算我滔滔不絕,從日出講到日落,從花開講到花落,你也無動於衷,就算你用動於衷也並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那就沉默吧,微笑的沉默吧,拈不拈花,另說。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