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徹悟大師:遺集卷上 示眾26


時間:2019/2/18 作者:清淨心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如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眾生不知也。佛於無量劫前。對世自在王佛。普為惡世界苦眾生。發四十八種大願。依願久經長劫。修菩薩行。捨金轉輪王位。國城妻子。頭目腦髓。不知其幾千萬億。此但萬行中內外財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圓修萬行。力極功純。嚴成淨土。自致成佛。分身無量。接引眾生。方便攝化。令生彼國。然則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若以眾多觀之。佛則普為一切眾生也。若以一人觀之。佛則專為我一人也。稱性大願。為我發也。長劫大行。為我修也。四土為我嚴淨也。叄身為我圓滿也。以致頭頭現身接引。處處顯示瑞應。總皆為我也。我造業時。佛則警覺我。我受苦時。佛則拔濟我。我皈命時。佛則攝受我。我修行時。佛則加被我。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不過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脫眾苦。廣受法樂也。欲我輾轉化度一切眾生。直至一生補佛而後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雖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聞開示。安知此意。不讀佛經。安曉此理。今而後。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盡報歸誠。拚命念佛而已。復何言哉。一切眾生。為利鈍十使所使。久經長劫。流轉生死。受大苦惱。不能出離。可悲也。十使者何。即身。邊。邪。見。戒。此五為利使。以發動輕便。故貪。瞋。痴。慢。疑。此五為鈍使。由利使所生。對利說鈍故。此之十使。眾生或多或少。各有偏重。若帶之修道。但唯增長邪見煩惱。決無相應分。如欲斷之實難。以此十使。於四諦下歷叄界九地。有八十八使見惑。八十一品思惑。但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況思惑乎。若見思二惑。毫髮未盡。分段生死。不能出離。此所謂豎出叄界也。甚難甚難。然此十使。總名眾生知見。古德謂眾生知見。須以佛知見治之。佛知見者。即現前離念靈知也。然此靈知。不能孓然自立。必隨緣起。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緣起。離十界外。無別緣起故。欲隨佛界緣起。無如以信願心。持佛名號。但信貴深。願貴切。持名貴專。果以深切專勤之心。信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而為知見。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見。治眾生知見也。熾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願持名之心。即轉生界緣起。為佛界緣起。此於修道門中。乃點鐵成金極妙之法耳。只須赤體擔當。久久勿替。管取金臺可以坐待。寶蓮不日來迎。是為從此同居。生彼同居。橫出叄界。較之豎出者。不亦省力也哉。一句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無病不療。是如意珠王。無願不滿。是生死苦海之慈航。無苦不度。是無明長夜之慧燈。無暗不破。但得一歷耳根。便為有緣。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應。信心果真。願不期發而自發。只將此信願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明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嚴命。憶念不忘。作為第一件要事。不論所處境界。靜鬧閒忙。多念少念。總皆為往生正因。只恐把作近似間耳。【或作只恐介在勤怠間耳】吾人曠大劫來。久在輪迴。豈永不發出離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皆廢於因循。敗於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惱。今聞持名簡要法門。若仍因循故轍。安於覆敗。可謂第一等無血性漢子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