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攝受二乘人回歸淨土


時間:2019/3/27 作者:淨山

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良以查德我空,即生耽滯,聞說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故令回小向大,發意往生。——《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這是“教起所因”的第四點:淨土法門要教化、引導、攝受二乘行人回歸淨土。

二乘行人指的是“執著空性,不修淨土法門”的修行人。他們有個特點——“查德我空,即生耽滯”。

二乘的聲聞行人修四聖諦,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剛剛得到斷“見思惑”的寂滅,就覺得到家了,就不再向前進了,不再努力去侵斷“塵沙惑”“無明惑”了。

在這樣的偏真涅槃里,二乘行人就自認為已經得到究竟解脫,這種人就叫定性聲聞,迷失了本具的佛的菩提覺性,這樣就會喪失正知正見。

其實,斷“見思惑”只是得到一切智,只得到了“人我空”,進一步的“法我空”還沒有證到,“塵沙惑”“無明惑”還在。

二乘的緣覺(辟支佛)行人,可能通過十二因緣的修法,斷“見思惑”,侵斷一部分“塵沙惑”,但也還不是究竟解脫。

所以在三車裡面,聲聞屬於羊車,辟支佛屬於鹿車。二乘行人,無論是聲聞還是辟支佛,總的特點就是得到“人我空”,就沉浸在這樣的空性里,即“墮無為坑,飲三昧酒”。

大乘佛法講“空”有四種:一種是“人”空;一種是“法”空;第三是“空”空(“空”也得要空);第四種是“空空”亦空,一空到底!表現為十八空,畢竟空、無所有,掃蕩一切,不立一塵,是這樣的。

現在二乘行人在四空裡面只是得到了“人空”,就認為到家了,有增上慢了,就“即生耽滯”了(耽戀在這樣的境界當中不能進步)。

這樣“得少為足”的定性聲聞,即便聽聞到淨土的境界,以及建立淨土教化眾生這樣的目的、發心,都生不起喜樂之心。

《法華經·信解品》中說,佛的四位大弟子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聽到舍利弗被授記作佛,就有所覺悟了,向佛頂禮稟白:“我們都位居在僧人之首,是上首弟子,也漸漸地年邁、老朽了,常常以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涅槃,沒有進一步修道的必要了,所以就不再去求證無上正等正覺。

“(說明:對話或引文較長,要分段的話,規範的做法是從第二段開始,每一段的開頭都要加前引號,對話或引文沒有結束就不要加後引號,後引號加在最後一段)世尊在以往(方等時、般若時),其實都已經在說大乘法,也說了很久了,我們這些人雖然在座聽,但感覺到身體疲勞,內心懈怠。聽大乘的法,也用小乘的心去對待,只在念空、無相、無作,現在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大乘佛法不僅要觀空、無相、無作這三解脫門,還要以悲願生起修一切善法的心。但是聲聞沒有這種發心,對於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等自利利他的菩薩法,不能心生喜樂。

為什麼不喜樂呢?這就是他們不了解佛的方便法。世尊之所以最初在鹿野苑轉四諦法輪(講四聖諦),就是由於他們不能擔荷大乘圓頓佛法,才由實法開出權法,先讓他們出離三界的分段生死。

在法華會上,佛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又授記舍利弗成佛,這樁特殊的因緣,令這些聲聞弟子一下子醒過來了,他們就生起大歡喜之心、大慶幸之心:原來我們這些聲聞也能夠作佛!

就好像一個貧子,忽然得到無量的珍寶,喜出望外,不求自得。

佛教化聲聞弟子是循循善誘,以方便力,柔伏其心,令他們回小乘心向大乘心。在淨土法門,讓二乘行人深信切願求生淨土,就是“回小向大”。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