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22


時間:2019/4/11 作者:清淨心

寅二、轉破非見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只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阿難言。我實遍見此只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佛言。如是如是。

⊙常情既聞破物是見。必將轉計物非是見。故乘此即反征之。而阿難亦知其無非見也。佛亦印之。

寅三、大眾茫然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是義者。無是非是之義也。終者。義所歸竟。始者。義所從來。答中本是妙明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正顯是義之所始。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正顯是義之所終。又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則是非方始。繇是真精妙覺明性。則是非終息矣。

寅四、世尊安慰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梨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此義難明。須待文殊對辯。故先以慈音安慰之也。無偽曰真。稱理曰實。不變名如。心境相應名不誑。懸見未然名不妄。亦名不異。如來五語。大與外道四種論議不同。須是諦審思惟。方有會悟。不宜徒自辱其哀慕。此亦策以觀心默體之意也。不死矯亂。解在行魔文中。

醜二、會通真性一理二。初文殊述疑啟請。二如來垂慈示答。寅、今初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若此前緣下。代眾述疑。惟願如來下。正請垂答也。

寅二、如來垂慈示答二。初示妙體絕待。二示迷悟得失。卯初、中二。初正明絕待。二引例釋成。辰、今初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此是第四番徹底顯性之文也。自住三摩地者。所謂自受用三昧。即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是也。如來究竟。菩薩分證。故皆能知法自性。徹法源底。不墮是非是妄想中也。見者。八識能緣之見分。見緣者。八識所緣之相分。此二即是依他起性。如以痲為繩。亦如依於真月。捏成二月也。所想相者。於此相見二分。不了惟是依他起性。妄生我法二執。名為遍計執性。如以繩為蛇。亦如迷天上月。捉水中月也。如虛空華本無所有者。不惟遍計本空。抑且依他如幻。如痲上不惟無實蛇相。亦並無實繩相。真月不惟無影相。亦並無二相也。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者。以真如不守自性。於自證上。幻成見相二分。只此二分。全是自證之體。所謂正隨緣時。而常不變。如繩二分。全體皆即是痲。如天二月。全體即是真月。云何可分是與非是耶。既知繩即是痲。二月惟一。則雖指蛇即痲。指影即月。亦無不可。但遍計無體。故不說之。此菩提。亦指四智菩提。所謂第八識之見相二分。元是大圓鏡智菩提妙淨明體。第七識之見相二分。元是平等性智菩提妙淨明體。第六識之見相二分。元是妙觀察智菩提妙淨明體。前五識之見相二分。元是成所作智菩提妙淨明體。寂照不二。故妙。照而常寂。故淨。寂而常照。故明。又既是菩提妙淨明體。亦即涅槃元清淨體。妙故即是性淨涅槃。淨故即是方便淨涅槃。明故即是圓淨涅槃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