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智旭大師: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57


時間:2019/5/22 作者:清淨心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57

智旭大師著

卯二、偈頌二。初頌說法門。二頌嘆法門。辰初、中二。初重頌。二孤起頌。巳初、又二。初頌近文顯性以為修本。二頌前文示修以合妙性。午、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此中真性二字。先標非真非妄之體。即初卷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第二三卷所謂如來藏妙真如性。第四卷所謂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第六卷所謂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乃至第十卷所謂精真妙明本覺圓淨也。有為。指根塵識相。有為之法。其體本空。以緣生故。喻如幻事。無為。指根塵識性。無為之法。亦復不實。以元無起滅故。喻如空華。次轉釋雲。何故有為無為皆空而不實耶。以言妄顯真。乃是對待之法。故妄既是妄。真亦是妄。而同為二妄也。所以妙明真性。猶非真與非真。云何可是能見之根。及所見之塵耶。須知內根外塵。及中間之識。皆無實性。是故但若交蘆而已。既無實性。故結解同一所因。而聖凡總無二路。汝試觀彼交蘆中性。謂之曰空。則蘆相宛然。謂之曰有。則中無實體。故空有二俱非也。但迷晦此俱非之理。即為無明。發明此俱非之理。便成解脫矣。蓋真性本自非凡非聖。迷晦即為縛為結為凡。發明即為脫為解為聖。而凡情不立。聖解亦空。故上頌雲猶非真非真。有為既空。無為亦不實也。

午二、頌前文示修以合妙性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此遠頌前第二決定義中之文。以示修行方便也。承上縛脫雖唯六根。但解結必因次第。故須一門深入。而六解則一亦亡。故得浮塵諸相。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是以初下手時。須於六根之中。選擇其圓通者。從此入法性流而成正覺。便有日劫相倍之殊也。

巳二、孤起頌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梵語陀那。此雲執持。上文雖明選根入流。但此六根。乃根本識之所執持。而此陀那微細識。其習氣種子。能成暴流。謂之曰真。則是生死根本。謂之非真。則是離波覓水。故說真非真。皆恐人迷而執著。我所以常不開演也。夫一切根塵識等。皆是唯心所現。若依根取塵。舍塵取根。乃至舍根塵而取識。舍六識而獨取第八識等。皆是自心還取自心。致使本非幻妄之性。全體成幻妄法。但使修行之人。達一切法即心自性。寂然不生取著。則不惟無幻。並無非幻。夫非幻尚自不生。幻法復云何立。譬如空尚不生。花豈有生也哉。然自心取自心。亦是重頌知見立知。非幻成幻法。亦是重頌即無明本。不取二字。亦是重頌知見無見。無非幻等十三字。亦是重頌斯即涅槃無漏真淨。蓋無非幻。是無真。無二乘涅槃也。無幻。是無妄。無凡夫生死也。無涅槃無生死。是名無住處大涅槃。惟其孤起而兼重頌。故下嘆雲雜糅精瑩。

辰二、頌嘆法門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初三句。出其三昧名字。次一句。顯其功能殊勝。後三句。明其眾聖共遵也。初三句。須作一氣讀之。言此三昧。名為何等。乃是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昧也。以真性妙理。在有為而非有。在無為而不無。於淨無著。於染無污。故名為妙蓮華。以般若妙智。觸有有敗。觸無無壞。二邊叵得。中道不居。故名金剛王寶覺。以解脫妙行。有為亦如幻。無為亦如幻。二邊亦如幻。中道亦如幻。故名如幻。合此不思議三德。成一正定。故名三摩提也。此即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亦即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種種異名。種種取義。終無二體故也。彈指超無學者。分證固超。破無明故。相似亦超。伏無明故。觀行亦超。能圓伏故。名字亦超。知佛性故。阿毗達摩。亦云阿毗曇。此翻無比法。通則小乘論藏。亦得此名。非世間法所能比故。別則一乘了義。乃當此名。非權乘法所能比故。薄伽梵者。佛之嘉號。具含六義。故存本音。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也。初捲雲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先門而後路。先解而後行也。此雲一路涅槃門。先路而後門。先行而後入也。前是出生死門。此是入涅槃門。又迷則本鄉皆他國。悟則普天皆故鄉。迷則出涅槃入生死。悟則出生死入涅槃。門之與路。約義說二。體即非二也。

壬二、兼顯六解一亡二。初疑請。二答示。癸初、又二。初敘益。二請疑。子、今初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祗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澈。心目開明。嘆未曾有。

⊙祗夜。此雲重頌。伽陀。或雲偈。此翻孤起。亦名諷頌。言能詮之祗夜伽陀。則雜糅而精瑩。所詮之妙理。則清淨而了徹也。

子二、請疑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

⊙此即牒前偈中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之義而發問也。問端有六。一問六解。二問一亡。三問舒。四問結。五問舒結各有倫類。六問舒結各有次序。此隨文便作此列示。若據答中。先答結中次序倫類。次答六解一亡。及解中次序倫類。至文自見。

癸二、答示二。初結巾喻迷。二解巾喻悟。子、今初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祗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祗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我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此先答其所問結之次序及倫類也。涅槃僧。此雲裡衣。即是下裙。僧伽梨。此雲雜碎服。即是大衣。劫波羅。此雲時分。夫綰結者。取其巾而左右交加。從本向末。以顯次序之義。蓋巾喻本識。綰喻造作名行。綰時必具結想。以喻想陰。綰竟便成一結。以喻六根受陰。結外必有餘巾以對於結。以喻六根必有所對六塵。兼彼浮根四塵。總名色陰。故知一一根中。皆具五陰。次第重疊而得生起。幽溪所謂橫中之豎也。總成六結。顯倫類義。謂結雖有六。其類是同。一一皆以次第綰成。然不取六結先後以喻六根。以六根無先後故。即是豎中之橫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