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第七編(三)01


時間:2019/5/24 作者:清淨心

第七編往生品位

第二十二章邊地疑城

第一節邊地疑城的因行相狀

當前位置:無量光明>淨土宗>淨土經論>淨土宗教程第七編(三)

淨土宗教程第七編(三)

淨土經論|發表時間:2014-07-23[投稿]

第二十二章邊地疑城

三輩九品往生之外,還有一類往生者,稱為邊地往生、疑城往生,或稱胎生。此類淨業行人以疑惑心修諸功德,念佛生到西方淨土界邊七寶城中,於中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類似此土八難中的邊地之難,所以,比喻為邊地。此邊地七寶城乃疑人所居,故又稱疑城。淨業行人於疑心中念佛,生極樂世界,華不開放,處華胎中,未能見聞佛法,暗障猶存,如胎生人,人法未成,所以,又稱胎生。這三種稱謂只是象徵性的譬喻,非實八難之邊地(五百年後還得見佛聞法故),非實胎生(西方淨土均是蓮華化生故)。

茲擬從邊地疑城的因行相狀、般若導引淨業修持兩方面,略施討論。

第一節邊地疑城的因行相狀

《無量壽經》對往生邊城疑城的因行相狀有詳明的介紹,茲謹依經語,圖示表出,用便觀覽。

總結邊地疑城往生者之行因果報,可歸納如下幾個特徵。

邊地疑城往生者的心態,信心不具足,半信半疑,猶豫不決。細分有二類,一是信自不信他,二是信他不信自,茲分述如下。

1.信自不信他。

有一類行人執著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信十萬億剎土外,有西方極樂世界,不信阿彌陀佛究竟圓滿的智慧,若了佛智,則知非淨非穢,淨穢歷然,無彼無此,願生彼國,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違不決。具言之有四項懷疑。①

(1)懷疑佛的不思議智。

佛智淵深,九法界眾生不可測度,淨宗十念必生,橫超三界,生彼土即圓證三不退,至心稱名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等,皆由阿彌陀佛不思議智(或雲成所作智)所建立。有人懷疑,凡夫眾生曠劫以來,具造諸有漏業,云何不斷三界結惑,只以少時念阿彌陀佛,便得出離三界?此事想來必不可靠。不思議智有大威力,如來自性方便,能作不思議事,非思量所能及,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懷疑阿彌陀佛無礙之妙法。以凡夫心識或通途教理揣度淨宗圓頓妙法者,大多難以透過此關。

(2)懷疑佛的不可稱智。

佛智眾多,非言能盡,此智亦名妙觀察智,此智觀察不可稱境。離言絕慮,絕待圓融,智不可稱,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稱。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於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

(3)懷疑佛的大乘廣智。

佛智究竟通達一切法,知之窮盡,名為廣智。此智亦名平等性智,不同小乘,以同體智力,普載無邊有情,皆令同至無上菩提,故名大乘廣智。有些行人不了佛的大乘廣智,懷疑佛不能實度一切眾生,復疑一切念佛眾生豈能皆得往生淨土,故於阿彌陀佛作有量想。阿彌陀佛大悲大智,於諸有緣眾生,無不運載而入涅盤,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義,令諸有情以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故能令念佛眾生皆生淨土。念佛往生,為大乘廣智所感,於此有疑,名不了大乘廣智。

(4)懷疑佛的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正是如來大圓鏡智。自性本體,無不圓照。此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此智唯佛頓證,不同菩薩漸得前三智,故名無倫;此智超過不思議智故為最;逾越不可稱智,故為上;寬於大乘廣智,故為勝。故名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此智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法義。念佛往生法門,乃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所發,於此有疑,名不了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淨業行人對佛智有如上四疑,便不能對淨宗生起正信,雖生彼國,乃感胎生,而在邊地。此因淨宗之得益乃在於乘阿彌陀佛願力,帶惑往生,如懷疑佛智佛力,則在乘願往生花開見佛上,效果便降低,故吾輩行人於此得深加警覺。元曉法師雲:「如其有人,雖未明解如前所說四智之境,而能自謙心眼未開,仰惟如來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隨其行品,往生彼國,不在邊地。生著邊者,別是一類,非九品攝,是故不應妄生疑惑也。」①淨業行人若能信了如來諸智是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虛心自謙,仰信佛智,亦得往生,不墮疑城。

對佛智的仰信,乃能全身心靠倒阿彌陀佛,堅信自己的一切罪業,就阿彌陀佛大願之海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是不會障礙阿彌陀接引之願力的。反之,如果自傷惡業深重,疑慮重重,認為自己不夠往生的資格,如是心態,障礙往生;僥倖得生,亦滯邊地。

2。信他不信自。

這類淨業行人深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極為仰慕西方淨土,然而,對自性善根難以生信。常懷自卑感,對是心是佛,念佛成佛之理,不敢承擔。或曰:本人障深慧淺,文化又不高,別的法門修不了,湊合著念念佛吧。這類淨業行人,智慧短淺,信願不堅,雖也精進念佛,以願生故,仍得往生,但滯邊地疑城。袁宏道居士雲:「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果者,即頓了自心,不從他得。是以入悟方能脫疑,是故未悟而修,終隔疑胎,胎以裹蔽為義;未悟之義,諸障未徹,合得是報。」②證知:有決定智方能決定信,有決定信方能決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3.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攝受疑悔行人往生邊地。間雜疑心的淨業行人,雖也持齋修善,然每常心口各異,狐疑佛經,對西方淨土暫信暫不信,如是之人,當自然入惡道中,其人壽命病欲終時,阿彌陀佛生哀愍心,自化佛身,令其人見之(或令其人於臥夢中,見西方淨土),其人口不能復言,心中歡喜踴躍,後悔生前修善念佛不力,以臨終自悔力故,不滯娑婆,得生極樂世界邊地。①邊地疑城並非阿彌陀佛的按排,而是疑悔行人唯心所造,業力牽引,自見西方淨土界邊自然七寶城,心中便大歡喜,道止其城中。阿彌陀佛惟願一切眾生高登蓮品、疾速成佛,然淨業行人疑心業障所阻,生在邊地疑城,不入三輩九品。

4.疑為罪本,懺除乃出。

感生極樂世界邊地者,亦於七寶池蓮花化生,無有穢惡,各種受用稱心如意,然於五百歲(以此土計)不能見聞三寶,不聞經法,不知菩薩法式,由所知障故,心不開解;由煩惱障故,意不歡樂。阿彌陀佛慈悲哀愍胎生眾生,令其於蓮胎中見佛光明。由佛光消障開慧之力,行人深刻體認到囿於蓮胎不得自由的原由,疑惑是羈束之罪本,故而生起殷重之懺悔心,深自呵責自己或懷疑佛智或懷疑自性善根的迷心。由懺悔斷疑之力,胎生行人得出疑城,見佛聞法,久久薰習,始得心開意解,具諸神通,遍供諸佛,隨其功行、斷惑程度,亦通三輩九品。

出離疑城的時間,一般須經五百歲。然時間無定性,亦不可拘定,或長或短,能悔即出,不悔必滿五百歲,五百歲末方識罪懺悔,乃邊地往生者之多數;不待五百年懺悔得出,乃其中之上根者。如明代袁宏道居士,曾作《西方合論》,棲心淨土,念佛願生,後在僧寺無疾而終,生到極樂邊地。袁宏道以神力攝受其弟袁中道夢遊西方淨土,袁宏道對他說:「我淨願雖深,情染未盡,初生此間邊地,今居淨土矣。終以乘急戒緩,僅地居,不得與大士升虛空寶閣,幸夙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論(指《西方合論》——注)讚嘆如來不可思議度生之力,感得飛行自在,游諸剎土,聽佛說法,此實為勝,使吾生時嚴持戒律,尚不止此。」①袁中道居士的智慧願力,在此土行人中,應屬優等,尚且只生到邊地(淨土聖賢錄中多有精進念佛生邊地的記載),可見,三輩九品的往生成就,不可等閒視之,沒有相當的決斷勇猛心,雖邊地往生亦不能得矣。

綜上所述:邊地疑城往生者由修善念佛力故,得以往生;由疑悔心雜夾故,滯留邊地疑城,不得見佛聞法。雖於五百歲蓮閉心暗,然畢竟超離三界輪迴,雖不盡善盡美,倒也值得慶慰。念佛法門是阿彌陀佛無上圓滿究竟智慧所建立,能予眾生以橫超生死、圓成佛道的究竟大利。吾人應明信阿彌陀佛無上智慧,全身心皈依阿彌陀佛。疑信雖在一念之間,然所得禍福卻懸隔天淵。經雲:「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②淨業行人亟須斷疑生信,乘阿彌陀佛大願船,直入西方淨土涅盤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