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見到這種法師,你應該生出一種好像見著佛的思惟


時間:2019/6/21 作者:清凡居士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

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

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

上饌妙衣服床臥皆具足

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

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假使你能受持、讀誦這部《妙法蓮華經》,這就好像佛常住在世是一樣的。

「以牛頭栴檀,起僧坊供養」:牛頭栴檀是香之中最貴重的。點這牛頭栴檀,四十里地以內,都聞到這種香。用這牛頭栴檀香木起造道場來供養。

「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所起造的殿堂有三十二棟之多,這也就表示三十二相;堂高有八多羅樹,這是表示八十種好。

「上饌妙衣服,床臥皆具足」:供養最好的飲食,饌是飲食;最微妙的這種衣服。床是臥具,是被子、毯子、sleepingbag(睡袋)之類的。就是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一切都具足。

「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百千比丘眾在這裡邊住,又有花園子,又有樹林,又有沐浴的池堂,又有經行的地方,又有坐禪的地方。這種種的,都是非常莊嚴、非常妙好的。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

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

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

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

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

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若有人對《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能有信解的這種心,或者自己受持、讀誦、書寫,或者又教人受持、讀誦、書寫,以及供養這部經典。

「散華香、末香」:散一些花香、末香。「以須曼、薝蔔、阿提目多伽」:有沒有人知道「須曼、薝蔔」是什麼?須曼那,就是稱意華。怎麼叫稱意呢?也就是適意的意思。稱意,就是稱心滿意,這花非常之好,很細,又很香。薝蔔,就是金色華,這種花也是很香的,有一股香氣。阿提目多伽,這是一種胡痲。這個胡痲的籽是紅色的,葉是青的,可以造油。所以用稱意華、金色華、胡痲籽來造油,「熏油常然之」:「熏」也是一種花,這種花也可以製作出油;在《法華經》所在之處,用這種油點燈。

「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像這種種地供養,能以得到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功德,好像虛空那麼樣的無量無邊的。他得到的福德,也像虛空這麼大,也是沒有邊際。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

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

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

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

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

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

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

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

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

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況且這個人又能受持《妙法蓮華經》,又能兼行布施、持戒、修忍辱,又歡喜坐禪修定,對於一切眾生,不生瞋恨心、沒有惡口。

「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見到塔和廟都恭敬,對於一切的比丘也都很謙恭,沒有增上慢的心,遠離貢高我慢的心──就「自大」的那個心。常常所思惟的,就要思惟智慧,不要思惟愚痴。

「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有誰來給你種種不容易答覆的問題,而你能不生瞋恨心。隨順這種種因緣、種種的眾生,來給他解說這些個困難的問題。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假使你能修行這種的行門,所得到這功德就是很大了,大到無法計量。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假使你見到又能講經、又能說法、又能修六度萬行的這種法師。他所成就的,有不可量的那麼多功德;天人就應該散天華來供養,以天衣遮覆這位法師的身上。

「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五體投地,這叫「頭面接足禮」;頭面叩到地上,兩手來接佛的足。對於這位法師,你應該要五體投地的頂禮,生出一種好像見著佛那種的思惟。

「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場」:你又應該作這種的觀念:這位法師不久將來就應該坐道場了。詣道場,就是到這菩提道場。

「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這位法師已得到無漏的三昧、無為的妙法,他能廣度一切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

「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在這位法師所住止的地方,或者他經行的地方、坐臥的地方,乃至在他說一個偈頌的地方,「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在這些地方,都應該給他造個寶塔;用種種的七寶莊嚴,令寶塔有這種非常美妙、非常不可思議的妙好。「種種以供養」:用種種的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供養這位法師。

「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這是法王之子住在這個地方,就同佛是一樣受用──這種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

「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時常在這道場裡邊,也經行,也坐臥,不離開這個道場。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淺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