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佛陀為什麼說自己從未度一個眾​生?


時間:2019/6/26 作者:紫竹林中觀自在~{釋新善}

佛陀在大乘經典《金剛經》之中,不止一次談到度眾生的問題。例如在《金剛經第3品》之中有如是記載: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又如在《金剛經第17品》也有記載: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以上兩段經文的大意是:諸佛菩薩表面上看起來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但是在諸佛菩薩的境界,卻沒有度化一個眾生。為什麼這麼說呢?若諸佛菩薩認為自己度了眾生,則是囿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之中,這種狀態,就不是諸佛菩薩的境界了。

其實,諸佛菩薩說自己從未度一個眾生,有兩方面的含義。多數人只是看到第1個較為淺的層面。

1.破除四相

整部《金剛經》,其實都是佛陀以須菩提為當機者,層層闡釋「離一切諸相」的最高金剛智慧。能離諸相,即是諸佛;不能離諸相,即是凡夫。

所謂諸相,不單是指有形有相的物質之相,也包含眾生的觀念之相。無論執著於物質之相,亦或是執著於觀念之相,皆不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範圍。譬如度眾生這個觀念,若執於此觀念,即墮入四相,就不是諸佛菩薩的境界。

2.眾生本質上皆是自度

佛陀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感嘆眾生皆具佛性。原來眾生的本質都是佛,只是因為顛倒夢想,暫時遮蔽了佛性,沒有呈現出來而已。

佛性暫時遮蔽,稱之為「眾生」,佛性得以呈現,稱之為「諸佛」,這只是權且方便的說法而已。現在的眾生,皆是未來之佛;現在及未來的諸佛,在過去都必然做過眾生。

因此,成佛只不過是回歸到本有的佛性,是回歸本來面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並非通過某種極其神秘的方式發明創造出「佛」這種高級狀態,只是回歸到「佛」的狀態而已。倘若眾生的源頭沒有佛這種狀態,任何佛來度化,眾生都不可能成佛。

因此從本質上講,眾生成佛皆是自度,皆是回歸本有佛性的過程。諸佛菩薩的作用,從本質上講,都是「引導」的作用。諸佛菩薩以「過來人」的身份,引導眾生,能夠使眾生少走許多彎路,從而在最短的時間走上成佛之道。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佛陀在《金剛經》之中,就多次強調自己不曾度一個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