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意在言外,這是佛法的難處


時間:2019/7/27 作者:心源

佛用了許許多多不同的名詞術語,用意何在?我們一定要曉得,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執著名字相就錯了。連中國的道家,《老子》,第一句話也是這樣教給我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是教我們不要執著。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導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學佛?他給我們說了三句,學佛,一個是讀經,一個是聽講,聽教,讀經、聽教都要知道不著言說相,我們聽講的時候不要執著言語。經典的文字是言語的符號,也就是說不執著言語,你也就不要執著文字,執著文字錯了,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意思在哪裡?意在言外,這是佛法的難處,你必須要懂得。所以弦外之音奇特,說不出來的,言語是一種善巧方便,把它烘托出來,你要有這個能力。第二,不能執著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這是假立、假設的。為什麼要假設?這些名詞術語,你懂得它的含義就省了很多事情。這就是現在學術裡面都有專門術語,這裡面含義很深很廣,用簡單的名詞把它敘說出來。第三個,不能執著心緣相,心緣是你聽了、你看了,你起心動念在那裡想這是什麼意思,這不能想,一想就錯。為什麼會錯?因為佛說法、菩薩說法都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所以必須我們自己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聽他的話就有味道,一聽就懂。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人家講經說法的人他不起心、不動念,他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你說我們怎么能聽得懂他的話?所以絕大多數學佛的人聽經或者是讀經,那是誰的意思?都是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開經偈裡頭講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句可不容易,你要是能解如來真實義,你就入了如來境界。沒有入如來境界,你聽,聽懂了,有道理,看,看了不錯,全是自己意思,不是如來真實義。這個道理要懂。當然我們明白了,一時做不到,一時還是得用自己意思去猜測,希望自己這個意思與如來真實義愈來愈接近就好,那就算不錯了,可不能有偏差。如果我們是執著言語、執著名相,往往就走向偏差。

所以佛在一樁事情說很多名相,用意很深,知道所有名相說的是一樁事情,就不會執著;如果他專門一個名詞對一樁事情,我們很容易產生執著。所以佛法的教學,前面講得很多,最要緊的是幫助我們開悟,不是幫助我們記得多。聽得多或者是記得多,這背誦就是記,連中國古聖先賢都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記問之學是什麼?我們現代的話說,常識,常識很豐富;用在學術上的名詞,像現在所說的知識,博聞強記,知識很豐富。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講,知識再豐富,不足以為人師。要什麼人才是好老師?智慧,智慧不是記的,智慧解決問題決定沒有後遺症,為什麼?它是正確的,知識靠不住。所以知識,你看看以科學家來說,前面科學家發明一個定律,認為是真理,過個幾十年,後面又出一個科學家把他的定律推翻,這就是什麼?這是知識。如果是智慧永遠不會推翻。所以東方人著重求智慧,跟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學的全都是知識,這個要知道。知識裡面有分別執著,智慧裡頭沒有。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九集)2009/2/9台灣華藏電視台檔名:12-047-0009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