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希見勝境最易著魔


時間:2019/9/14 作者:淨心淡淡

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固不得不說也。汝最初禮佛所見之大士像不的確,以若果實是,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緣,但不宜常欲見像,但志誠禮拜而已,庶無他慮。臨睡目前白光,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雖屬善境,不可貪著,以後不以為冀望,當可不現。窺汝根性,似是宿生曾習禪定者,故致屢有此相也。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於魔罥juàn,後遂不知矣。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

復何慧昭居士書

《印光大師全集淨土法要》

如誠法師譯:

近來修行的人,著魔者比較多,都是由於以躁妄心,希望得到殊勝的境界。不要說所得的境界是魔境,即使所得境界是殊勝境界,一旦生起貪著歡喜的心,就會受到損害,而得不到利益了,何況所得境界未必的確是殊勝的境界呢?倘若這個人有涵養,沒有躁妄心,沒有貪著心,見到一切境界,如同沒有見到,既不生歡喜貪著心,又不生恐怖驚疑心。不要說殊勝境界顯現有利益,即使是魔境現前也有利益。為什麼呢?因為不被魔境所轉,就能夠向上前進的緣故。這個話,我不常對人說,因你有這種事,所以不得不說。你最初禮佛,所見的觀世音菩薩像不很的確,因為如果是真實的,不至於因為念頭與觀經不合而隱沒。然而你由於這個境界,信心更加真切,也是好因緣,但不適宜常常想要見到佛像,只要志誠禮拜就好了,不要有其它的思慮。臨睡前,眼前現出白光,以及禮佛看見佛像懸立虛空,雖然屬於好的境界,但是不可以貪著,以後也不要期望,佛像應當不會顯現了。看你的根性,似乎是過去生曾經修習禪定的人,所以導致多次有這些境相出現。明朝的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禪師修行的死關前靜修,久後,有了事先預知的能力,能夠預先知道天氣的陰晴,人的禍福。他歸依蓮池大師,蓮池大師聽到後,寫信極力喝斥,說他入了魔網,後來就不能先知了。必須知道學道之人,要認識大節要點,否則得到小小的利益,必定受到大的損害。不要說這種境界,即便真正得到五神通,尚且要置之度外,才可以得到漏盡通,如果一貪著,就很難上進,或者會退墮,不可以不知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