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四十五章)02


時間:2019/10/13 作者:清淨心

宗鏡錄略講上冊 (第四十五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五章天地一耳聽無盡02

釋曰:此是直說,如今一切眾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非待證聖,方有斯事。故法華經偈云: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釋曰』,從這裡開始是永明壽禪師說明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殊勝。『此是直說』,觀音菩薩用耳根聞、思、修而證果,只有這個法門是直截了當的。『如今一切眾生,日用現行聞性三真實之理。一圓真實。二通真實。三常真實。』就是一般凡夫,日常生活中一天到晚誰不用到耳朵。現代科技昌明,噪音特別多,是噪音的圓真實、通真實、常真實。因此之故,身心不得安寧。如果真懂了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修持要領,第一,耳朵就不再受到噪音的影響,耳朵不會聾;第二,無論是如何恐怖的聲音都不會怕;第三,就是整個地球爆炸了,心念也不會動。

『一圓真實者,以聞性遍一切處』,所謂圓真實者,因為我們能聞之性無處不在。『十方聲塵,應時無有前後』十方八面的音聲一響,立刻同時聽到。『以同時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離水』,能聽聞十方有聲響,是依自性而起的作用,就好像水上起了波浪一般,波浪本是水變的,所以波不離水。『以聲處全聞,聞外無法』。由此可知,聲音來它完全聽得到,除了能聽的聞性之外沒有第二個東西了。『即是本聞,自具圓通之性』,以人來講,能聞之性的本身具備了圓通的功能。『非待證聖,方有斯事』,並不是要等做功夫證到聖人的果位了才有這個本事。

『故法華經偈云:父母所生耳,清淨無瑕穢。』佛在法華會上說,父母所生給我們的耳朵,自性生來本自清淨而沒有雜質。『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如果人的心能夠寧靜下來,所能定力功夫訓練好了,就憑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聽到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音聲。

『又云: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真依《法華經》來修持佛法而進入法華境界的人,雖然尚未得到天耳通,就憑我們現有的耳朵就有那麼大的功力,可以聽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音聲。換句話說,可見我們的生命原本具有這個功能。但是這個生命無限的功能一輩子都沒有發起來過,只有靠修佛、打坐靜定到極點的境界,與生俱來的功能才會復活起來。

二通真實者,且眼根見性雖即洞然,能觀前而不觀後。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緣不定,念念遷移,故五根所不齊,唯耳根圓通無礙。聽響之際,任隔礙而遠近俱聞。妙應之時,無揀擇而大小鹹備。故高城和尚歌云: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鐘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則處凡身而不減,居聖體而非增。常現常通,塵勞不能匿其神彩;非間非斷,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壞緣生之耳根,圓具一靈之妙性。

這一段是永明壽禪師說明耳根聞性具通真實的部分,內容大部分我們在前頭已解說了,就不再贅述,請大家自己看。至於高城和尚則是宋代以前的禪師。

萬法如谷響

三常真實者,音聲性動靜者,動靜是音聲之體,性於聞中似有似無。若無聲時號無聞,非實聞無性。以聞性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聲塵自有,聞性非生。又非唯聞性無生。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如華嚴論云:一切諸法,猶如谷響。

我們選重要部分再做一次說明。『以聞性常在』,耳朵聽到外來的聲響時叫動,沒有聽到時叫靜。無論是否聽到外來的聲響,聞性的功能常在。『若聞性隨聲塵滅,則前聲滅時,後聲不合更聞。』假如我們認為外來的聲響沒有了,耳朵聽聞的功能也就消失了。那麼在前面聲響消失後,我們就不應該會聽到後來的聲響。這就說明了我們耳朵聽覺的功能是永恆的存在。『故知聲塵自無,聞性非滅』,由此,我們應該能了解,聲音來了耳朵反應就聽見了;聲音沒有了,耳朵還是聽見了,聽見沒有聲音的境界。所以聲塵本身沒有自性,而我們能聽聲音的功能——聞性,並沒有隨著聲音的生滅而起變化。『聲塵自有,聞性非生』,聲音的本身沒有自性,生是自有,滅是自滅;而耳朵能聽的功能則生而不生,應而不應。

『又非唯聞性無生』,再說並非能聽的聞性本身不起作用。『返觀聲塵,亦無生滅。以從緣而起,自體全無。』我們進一步地來觀察聲音的本身,聲音從有到無本身並無生滅,只是能量的轉換而已。這個原理現代的物理科學探討得很清楚。聲音的產生是由因緣和合而有,因此它沒有裨的本體存在宇宙間。『如華嚴論云:一切諸法,猶如谷響』,由音聲的道理推而廣之,來看宇宙萬有一切現象的產生都和聲音一樣。好像深山的幽谷中循環振盪而起的回音,雖然有現象,有作用,但是卻沒有真實的本體存在。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