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念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就見著阿彌陀佛,見著四色蓮華


時間:2020/1/5 作者:清凡居士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經前懸談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舊金山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談到「心法妙、眾生法妙、佛法妙」,現在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來解釋這個妙法。

六即佛,就是(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

什麼叫「妙法」?「妙法」就是你沒有法子以你的心來思量它,沒有法子可以說完了它;說也說不完、想也想不盡,這所謂「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不可以用言論來議論它。

所謂「妙法」,在佛的份上沒有增加一點點,在眾生的份上也沒有減少一點點;在諸佛的份上也不淨,在眾生的份上也不垢;在諸佛的份上也不滅,在眾生的份上也不生。這「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都是妙法的本體;這種妙法,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可是我們卻不知道。

這也叫「佛」,叫什麼佛呢?叫「理即佛」;理,就是「道理」。因為它以理來講,就是佛,有具足佛性的這個理,而不是說現在就是佛;這個「理」,就是「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隨拈一法,無非不是法界。「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說「人人都是佛」,可以的,但是只可以說是「理即佛」,不可以說即是佛。

我們人人來聽經,明白經的道理、明白佛所說的法,明白「心就是佛、佛也就是心」。

佛之所以說法,是因為眾生有這個心;若眾生沒有心了,佛也沒有說法。你知道心即佛了,這是有了一個佛的名字,這就叫「名字即佛」。

你知道心即佛、佛即心,可是要用功修行,如果你不用功修行,你就單單知道這「理即佛」、「名字即佛」,就是佛,也沒有什麼用處的,你還要修。修,是什麼道理呢?就是我們的自性里有佛性,這個佛性就等於在礦裡面的金一樣;礦裡頭的金,你把它取出來,還要鍛鍊,用火來燒它;鍛鍊之後,這才是真正的精金,變成真正的金子了。

不錯,人人是佛!在礦裡頭的那個金,就譬作「理即佛」;由礦裡邊把金拿出來,這叫「名字即佛」;那麼你又加一番修行鍛鍊,用火把這個金煉過,這就譬喻人的修行;這又有一個名稱,叫「觀行即佛」。

行,在這裡要念去聲「橫ㄏㄥˋ」。你修行,就相當於鍊金,鍛鍊這個金,可是還沒有正式成就,這叫「觀行即佛」。

你再繼續修行用功,或者參禪打坐,或者是念佛、念經;無論你用什麼功,總而言之,要專一。

專一修到什麼程度?修到「內無六根,外無六塵」;內邊六根的境界都沒有了,外邊六塵的境界也空了。這時候,內無身心,外無世界,迥脫根塵──根塵脫落,根塵都沒有了!既無人相、更無我相、也無眾生相、也無壽者相;也沒有過去心、也沒有現在心、也沒有未來心。三心了不可得,四相也空了;這時候得到一點妙法的滋味,但是還沒有真正確實知道這個滋味。這又有一個名字叫什麼呢?這叫「相似即佛」。

在這個時候,還不能停止,還要用功修行;用功修行修得怎麼樣子呢?修得能見著本來的面目了──在禪宗裡頭叫「本來面目」,你本來是一個什麼樣子;在天台教,這叫得到「一心三諦」的境界。

三諦,就是「真諦、俗諦、中諦」,也就是「真諦理、俗諦理、中諦理」。

在淨土法門裡頭來說,後世大德將念佛至「一心不亂」,分為「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得到了三諦,這就是「理一心不亂」。

怎麼叫一心不亂呢?這一心不亂的境界,就是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念得風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成了一個;盡三千大千世界,就在這念佛的一念裡頭包含著。

這時候,也沒有山河大地、也沒有房廊屋舍,也沒有我、人、眾生、壽者,什麼都空了,你念佛念得想要停止這個念也不可能,想要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也辦不到了,就像water fall(瀑布)的流水似的往下流,你想停止也停止不了,這叫「一心不亂」,得到「念佛三昧」;念得不念自念,你想要不念佛也停止不住。你說:「我不要念佛了!」但是心裡頭還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像流水似的,「嘩嘩嘩……」不停止了。這個時候,我告訴你,才妙呢!

這妙到什麼程度上呢?你聽人家說話,也是「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你聽見颳風,也是在那兒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聽見流水,它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水流風動演摩訶」,水流、風動,都是演這個摩訶大法。啊!這種境界你說妙不妙?太妙了!這叫「理一心不亂」。你念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就見著阿彌陀佛,也就見著七寶蓮的四色蓮華--青色青光、白色白光、黃色黃光、紅色紅光;啊!這四色的蓮華,放四種的光明,你都可以見得到。

這個時候,可以「百界成佛」,不單單在一個世界成佛,你願意到那個地方成佛去都可以的;在淨土法門來講,這叫「理一心不亂」。

不明白佛法的人,或者聽見聲音,他就以為這是一種境界,這其實很平常的。

好像我們來了一位老居士,他說他聽見鍾「當…」的一聲,問旁人有沒有聽見?因為他以為是一種境界,其實這是很平常的。你要是用功的人,那種奇奇怪怪的境界多得很;可是你不要著住它。在禪宗所謂的「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是佛來了,你也不要動心。你要修得有定力,不要說:「喔!佛來了,我歡喜了!」生了一種歡喜心。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你生的什麼歡喜心?你生歡喜心幹什麼?一切有相都是虛妄的。你在那個有相里看得空了,這是個「真空」;在那空的地方,你又能看著是有,這是「妙有」。啊!「真空本不空,妙有也非有」,你說這妙不妙呢?

到這個時候,這叫什麼呢?這叫「分證即佛」。分,就是「一分」的「分」;證,就是「證得了」。

雖然分證即佛,可是還沒有究竟,必須要像什麼呢?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徹法底源,究竟證得了;這又有一個名稱,叫什麼呢?這叫「究竟即佛」;這時候,才親證得妙法的本體。這是以「六即佛」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妙法。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淺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