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簡說中國漢傳佛教禮儀之四,重視佛教禮儀的意義所在


時間:2020/1/28 作者:釋妙善{小善善}

在佛教中,禮儀又叫行儀、威儀、儀軌等,是一種禮節、制度,具體是指佛弟子們的日常行為規矩、準則、佛教的慶典、傳法、誦經、供養、施僧、拜懺、祈福、薦亡等。是佛教行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是佛教思想、文化、教義、教理的載體,蘊含了豐富的生命倫理思想。在佛成道後的十二年中沒有制定戒律,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十二年後才有人做了不符合佛法的事情,所以佛陀才開始制戒的。而所制定的不外乎分為三個部分:身業、口業、意業。修行就是對這「三業」進行修改、修整。佛教禮儀就是對「身業」與「口業」的一種示範。如馬勝比丘的威儀行路,感動目連、舍利弗來歸依佛,成為佛的兩大弟子。

在/佛/教/儀/式/中

儀式的各種媒介使得儀式參與者體會到莊重感、愉悅感和滿足感。例如,在佛門中,為了表達讚頌佛菩薩及佛陀教法之殊勝,傳統儀式上先用「香贊」來表達敬意。佛教儀式開頭,儀式參加者唱爐香贊請諸佛降臨:」香,可以有燃香、燒香、花香、塗香等方式,贊,即讚頌之意。爐香點燃之後,誠心能使佛菩薩現全身,諸佛的降臨之後。又如,觀音法會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法師用樹枝蘸清水灑在信徒身上,以表示洗清過去的罪惡。在這裡,「水」是「大悲咒水」,具有神聖的力量,經由權威性的法師灑在信徒身上,清洗信徒過往的罪惡。又如偈云:「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得解脫」。從這裡可以看出,佛教的「守口攝意身莫犯」之禮儀,其目的就是「莫惱一切諸有情」,從而達到「如是行者得解脫」。

所以佛教的修行人有各種各樣的行為規則。從一出家開始就是沙彌的「十戒二十四威儀」,然後等受了比丘戒就有「二百五十條戒律」,到受了菩薩戒的「十重四十八戒」時,統稱「具足戒」,就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為什麼佛陀要制這麼多的行為規則?正如古大德所說:「形儀斂束,敬道順俗;內長信心,外生物善故。」儀式制度類型多樣,以法會形式而言,有自我懺悔,如懺摩;有為信眾宣說佛法,如升座說法;有新春祈福,更有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等活動這是佛教禮儀的真正意義所在。

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佛教也不例外。佛教是世界性宗教,也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作為精神方面的佛教文化,是有博大精深的般若智慧、拯救世間的慈悲情懷、高僧大德的菩薩風範等內容所組成,在精神方面佛教素以其哲學思辨色彩濃厚而著稱,其內涵豐富,包含了世界觀、人生觀、實踐論等基本哲學範疇。在世界的哲學領域中,佛教哲學有著深刻的實用性、生動性和實踐性。而作為物質方面的佛教文化,則有巍峨壯觀的寺廟殿堂、美奐絕倫的雕塑繪畫、莊嚴肅穆的儀軌修持以及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等等禮儀的表現形式。

所謂「行於內,表於外」,佛教認為行為就業,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是要受「因果律」約束的,善惡好壞取決在人,命運是可以由自己來創造的,如果能夠使自己的行為如法如律,便能夠解脫眼前和將來的痛苦與煩惱。佛教禮儀的內容,即佛教儀式致力於人的生命解脫,又致力於個人生命完善——修身成佛,佛教儀式呈現不同的方式,佛教儀式過程中所體現的生命倫理,強調人的生命的稀有性和向上發展的可能性。

在佛教傳播實踐中,佛教制度和佛教信仰的神聖性、權威性都在儀式中得以實現。通過在特定的儀式時空、運用特定的儀式,目的在於溝通人和佛菩薩之間情感,規範信仰者的行為,指導信仰者內心的修持表達佛教對於生命的體驗。因此,佛教儀式整合了神聖與世俗的表達。這種佛教儀式轉化基於特定的教義教理,設定至高無上的存在(佛、菩薩)和堅持一套跪拜、唱誦等儀式實踐。正是儀式的過渡性和過程性使得信眾從典籍中學習到的佛教生命倫理思想實踐到日常生活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修於內而形於外,修於心而篤於行」。所以遵循並實行這佛門禮儀的出家眾,不但完美的展現佛教的莊重、嚴謹,令人生信。也是弘揚佛法弘揚的一個視窗、平台,推進佛教與信眾、俗家距離的紐帶,更是佛法傳承弘揚下去的基石,這就是佛教對佛門禮儀重視的原因。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