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2/13

【感而遂通】

一千六百多年前,慧遠大師與荊州名士殷仲堪在東林寺內一泉邊品茗談易,甚為融洽。殷仲堪贊大師「師智深明,實難庶幾!」大師亦贊殷辯如泉涌,「聰明如斯泉」,聰明泉因此得名。其間殷仲堪問慧遠大師:「易以何為體?」大師回答:「易以感為體。」 據《周易·繫辭傳》,「易無思也,無為也,寂而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易之體是「無思」,就是沒有思維,超越思維的;「無為」是不加造作,無形無相的;寂而不動但是又靈明不昧,一感就馬上顯發出來,「感而遂通」。有感就有應,顯現在卦的爻相上,所以爻相就包含了很多信息。

所以易是很神妙的。神是「聖而不可知之」(引自《孟子·盡心下》),神妙莫測,但又真實存在。正因為「天下之至神」,就是神妙到極點,才能「不行而至,不疾而速」。如果從邏輯思維的角度,無法理解「不行而至,不疾而速」,要從感應的層面,才能理解這些文句。

【感應道交】

「感應道交」是淨土法門的重要特質。感,是從凡夫眾生的層面來看,淨業行人信願持名為能感之機;應,是從佛的角度來看,阿彌陀佛的悲願威神為所應之法。能感與所應通過生佛平等的心性來傳導、互動、交融。通過同體的通道,就能召喚彌陀名號的德能,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

阿彌陀佛對我等眾生所應的救度力量十劫以前已成就,這種悲願威力也在吾人的心念中。只要信願具足,能念之心與所應的佛力即時感通。阿彌陀佛整日伴隨著吾人,須臾不離。如同洪鐘待叩,亦如寂而不動之易體,感而遂通。感通後神妙莫測。阿彌陀佛願力亦復如是。

把握感應道交的原理,便能體認淨土法門的本質理念,信根、信力也能順利建立起來。是故淨業行人以至誠心念佛,即可契入感應之道,成辦往生大事,萬修萬人去,斯語真實不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