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于丹說佛


時間:2011/10/9 作者:明華居士

于丹說佛

釋寬容讀書筆記

于丹說佛于丹教授在佛寺留念

編者按:前兩年筆者學習了國學大師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近段時間又細心品讀了她著的《莊子》心得及她在揚州講壇等處的一些講演文檔,深有啟發,做了不少的讀書筆記。覺得他知識淵博,領悟精深,觀念新穎,文辭優美,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特別是在引用佛學理論時,也是信手拈來,闡述精確,行雲流水,使人法喜充滿。一般的教授學者或專門研究佛學的大法師也達不到這個境界,不愧為國學大師。這也許就是她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緣故吧!悟而知之。否則,常人通過學而知之,在有限的光陰里,那能有如此精深淵博的學問呢?

現將自己做的讀書筆記中與佛學有關的十幾個段落單獨摘錄出來,原文一字未動,只是為了方便閱讀,筆者給每段加了個標題,供養有緣之人品味分享,以領悟國學智慧,啟迪人生品質。

1、覺悟

天地英雄就是中唐李賀在詩中所說的:「世上英雄本無主。」我們不要老是覺得,那種效忠於君王的忠臣死士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能夠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這樣的一種由自己的心智而決定的人生,會給我們每個人開拓出不同的境界。這就是生命的覺悟。

「覺悟」這個詞是一個佛家語。大家可以看一看,「覺悟」這兩個字的寫法很有意思,「覺」字的下面有一個「見」,「悟」是左邊一個豎心,右邊一個吾。「悟」其實就是我的心。覺悟,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看見我的心」。

我們問問自己,終其一生,有幾個人看見了自己的心?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是覺悟。

覺悟在佛家禪宗的開悟中,被描述為兩個階段:覺是第一個階段,比如說你聽到了某種知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了一句話,突然之間眼界通透,所謂醍醐灌頂,這叫有所覺。

但是你在一生的長長的修為,遇到任何一個事情,要反觀內心,去思考,去明白,日積月累,這個長長的、參化的過程叫做悟。

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終於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2、無憂是佛

我們的生命都像電光石火一樣轉瞬即逝。在這麼有限的生命裡面,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貴,不論你度過什麼樣的人生,最不應該扔掉的是歡樂。

有人問佛祖:「什麼叫做佛?」

佛祖的回答是:「無憂是佛。」

人生真正想要達到逍遙之境,需要打破我們的常規束縛,以一種逆向思維,把這個世間中看似天大的事,關於戰爭,關於政治,關於仇殺,關於恩怨,都把它看小了去,看作蝸牛殼裡的紛爭,看作電光石火的瞬間事。另一方面,把我們自主的靈魂放到無限之大。

我記得豐子愷先生(寬容按:弘一大師弟子)曾經講過,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別主真、主美、主善。

我們的物質生活是主真的。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有規則,有職業,要順應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實而已。

第二重生活是審美生活。這種審美是二三親朋好友在一起聽聽音樂,品品詩詞,完成一種文學的陶冶,藝術的享受。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為他完成了一個審美的過程。

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種靈魂生活,這種靈魂生活是主善的。

人生的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

重要的不在於客觀上我們有什麼樣的寄寓,而在於主觀上我們有什麼樣的胸懷;不在於客觀提供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在有用與無用的判讀上,主觀確立了什麼樣的價值觀。

當我們過分急功近利的時候,我們失去了春花秋月,難道不惋惜嗎?我們失去了與孩子、老人的天倫之樂,難道不遺憾嗎?我們失去了很多逍遙遊的機會,讓自己的年華迅速老去,卻積累了一大堆無用的事功,難道內心不愧疚嗎?

3、清淨心

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權衡。

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境界,有的時候,都是從生活中的最細微處去發現、去感悟的。那麼,怎麼樣才能從細微處見出大境界呢?

有的時候,大境界是從眼前的小物件上看出來的。也就是說,要看到大境界,在於我們有沒有安靜的心靈,有沒有智慧的眼睛。只要我們可以讓心靜下來,真正擁有了空靈之境,讓我們眼睛敏銳起來,我們就會看到在不經意處,有很多至極的道理。

4、超越名利

名利二字,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但是,要想真正感悟莊子逍遙遊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夠超越名利。而有一個淡泊的心態,是超越名利的基礎。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淡泊為大?怎樣才能從莊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間的道理?怎樣才能超越自我,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

超越這個話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談到。

什麼是真正的超越?超越基於現實世界的認知,辨別在紛雜的現實生活中,什麼是恆定不變的,本質是什麼?

先說一個題外話:

據說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金山寺,他問當時的高僧法磐:「長江中船隻來來往往,這麼繁華,一天到底要過多少條船啊?」

法磐回答:「只有兩條船。」

乾隆問:「怎麼會只有兩條船呢?」

法磐說:「一條為名,一條為利,整個長江中來往的無非就是這兩條船。」

5、價值觀與人生感悟

我們經常說,命運這個東西太客觀了,完全依附於機遇。其實,你自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決定你的取捨。

我們需要一種清明的理性。這種理性是在這個嘈雜的物化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種力量。同時,我們也需要一種歡欣的感性。這種感性之心可以使我們觸目生春,所及之處充滿了歡樂。

在宋代的筆記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記載:

蘇東坡和佛印經常共同出遊,看到很多的事物情景,但是他們各自有自己的解讀。

有一天,兩個人結伴出遊,見到一個木匠鋪,看見木匠自己在那兒正在做家具。木匠拿出一個墨盒,「啪」一彈墨線。

佛印見了,馬上就拿起這個墨盒來,做了一首詩:

吾有兩間房,一間賃與轉輪王。

有時拉出一線路,天下邪魔不敢當。

這詩是拿墨盒作比喻。墨盒有兩個墨池,就是「兩間房」;墨盒裡面不有一個輪子嗎?墨盒的一頭通過輪子把這個墨線拉出來,叫做「賃與轉輪王」。這個墨線彈出一條筆直的線,就是正直與準則。在這樣正直與準則的標準制衡之下,所有的妖魔鬼怪是不能抵禦的。這就是說,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要有底線,不能超越這個世界上行為的守則。這就是理性。

蘇東坡也做了一首詩:

吾有一張琴,五條絲弦藏在腹。

有時將來馬上彈,盡出天下無聲曲。

蘇東坡說,我也有一樣東西,不是墨盒而是一架琴,五條琴弦都藏在我的肚子裡。我自己隨興所至的時候拿出來就彈,但曲聲是你們別人聽不到的,只有我的心智可以聽到,「盡出天下無聲曲」。

這無聲的音樂是至極的天籟,這琴就是人心中感性的歡欣。每到一處地方,每見一個風景,心中便有一種悲憫之情自然生髮,一種歡欣之意自然流露。

其實,蘇軾與佛印分別代表了我們人格理想上的兩個支點,叫做「依於仁,游於藝」。

「依於仁」,指一個人內心要有仁愛的準則。這是一種標準,就像墨盒彈出墨線一樣,清清楚楚,不容置疑,定為標準。「游於藝」,就是人的自由境界,就是蘇東坡心中的那架琴,可以自由演奏內心的音樂。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一種心游萬仞的境界,擁有了這樣一種自由歡暢的心靈,他在這個寂寞的世界上還會不果敢嗎?他面對所有的紛紜萬象時,還不能超越嗎?

不同價值觀念的人,在經歷相同的事情時,會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

6、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人應對挑戰的時候,感到失去了心理的平衡,那是因為世界在動,而你不動。

時代在變遷,一個人真的能做到與時俱進,真的能做到取捨自如,以一種清楚的眼界給自己確定準則,並且以這樣心游萬仞的心態去調整自己的生活秩序,永遠保持動態中的平衡,你就永遠不會倒,你永遠是行進中的腳踏車和旋轉著的陀螺。只有當你靜止下來,你才會真正倒下。你倒下來是沒有外力可以拯救的。

每個人看見的世界大體相同。但每個人得出的經驗與道理卻大相逕庭。這關係到兩點,第一是智慧,第二是慈悲。我們有沒有能力從一草一木中得到啟發?能不能夠以一種善良在一花一葉上體現關懷?

7、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寬容按:這是宋代禪宗「無門禪師」的詩偈)

人間真正的好時節,就是沒有閒事,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那麼,這種閒事往往表現為什麼呢?就表現為我們給自己設定的一種障礙,讓我們的境界不能開闊。

那麼,在生活中,眼界怎麼樣能夠看得真正開闊呢?

禪宗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眼睛裡要是有事,心中就有事,人就會看得「三界窄」。三界是什麼?前生,此際,來世。只要你眼裡的事化不開,心裡成天牽掛著,你就會把前生來世、上輩子下輩子都抵押進去。但是,如果你胸懷開朗,心頭無事,用不著擁有多大的地盤,坐在自家的床上,你都會覺得天地無比寬闊。

所以,要想做到真正與天地共逍遙的境界,需要先開闊自己的眼界。

8、千江有水千江月

于丹說佛三祖禪寺的山門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佛學有句話叫:"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說我們的一顆心是否有分別心,在乎與不在乎的區別。如果在乎,心似千江水,天上只有一輪月亮,但是千江有水千江印月,處處都有一個月亮,心一旦想開了,心似萬里晴天。

于丹說佛

三祖禪寺全景

9、六根通透

大家知道,佛家的僧人出家時都穿僧鞋。這個僧鞋的形狀很有意思,前面露五指,後面露腳後跟。為什麼?

其實,穿這樣的鞋是為了提醒一個道理,所謂六根通透,要去掉貪、嗔、痴、怨、疑、慢。

你只有看穿這六根,心靈才真正清淨,真正通透。那這人生至理為什麼要把你放在腳下鞋上呢?用佛家的話講,人只有低下頭,才能看得穿。你不低下頭是看不見的。

10、拈花微笑

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至極的道理,既需要我們有遼闊浩瀚的眼界,也需要我們有踏實地的實踐。

據說佛祖在講經布道,釋迦牟尼拈花,弟子中只有伽葉微笑。伽葉微笑的那一刻,叫做有所心會,心領神會,他懂了,所以微笑。

我們來構想兩種結果,第一是佛祖拈花,舉座沒有一個人笑,那麼這個講經失敗了。第二是佛祖拈花,舉座全笑了,其實那也很失敗,也不可能。

因為這個世界上的道理,只要是一種精妙的、能夠貼近人心的道理,人的參悟都會有深有淺,有遠有近,都會根據人心智的不同、閱歷的不同、價值取向的不同、理想境界的不同而有高下之分。

這個世界永遠沒有一個規整件。真正的道理,不會像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精確無誤,人人明白。

當佛祖拈花的時候,只有伽葉在微笑。當莊子逍遙遊的時候,又有多少心靈真正得到自由的長空?真正有幾個人能夠與他的天地精神共往來呢?

11、把心找回來

于丹說佛于丹教授與星雲大師

佛光山曾經舉辦過一次活動,叫做「把心找回來」。我們要找回什麼樣的心呢?慈悲心、感恩心、懺悔心,我們越來越發覺,我們距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

12、儒道釋在人生境界上是一致的

我們總是過於匆忙,以至於連喝茶的時間都沒有了。其實,喝茶是一種儀式。茶在歲月之中,人在草木之間,期待著那一種相遇和甦醒。我們生活的時代,都是鋼筋水泥,缺少草木之氣。人生是一鍋沸水,要看你拿什麼放進去。一種是生雞蛋,時間久了,就變硬了,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的心腸是變硬了,總是在感嘆人心不古,世道黑暗。一種是胡蘿蔔,從開始的鮮亮色澤,變成了最後的稀泥,這就是被生活「煮」軟了。變軟的人比變硬的人還要多,這就是無處不在的老好人。還有一種選擇,就是乾茶葉,茶葉吸收了水分,變得豐潤而自信,並且把無色無味的水變成了一鍋香茶,這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儒道釋在人生境界上是一致的。

中國有三種思想:儒、道、釋。在人生的終極境界上,那是達到一致的。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經過幾十年的沉澱,到了七十就達到了內外合一,社會與人的內心達到了一致,就如同茶葉一樣。 儒家用了「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個字,道家只用了五個字:「外化內不化」,這是莊子所說的。外化,就是不要橫眉冷目,在社會上要融合他人,「化」入社會。而「內不化」,則是內心不妥協,不會找不著自己。佛家就更為簡單,就是兩個字:「覺悟」。這不是外在的標準,其實就是「見我心」,我們看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的心。我們需要把心找回來,心並不遙遠,就在明月之上,煙花之中,三月的微笑瞬間,心永遠都在那裡,等著你的喚醒。儒家教會人與社會的關係,這樣才能安身立命;道家教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樣才能滋養身心;佛家教會人與自我的關係,這樣才能溝通心靈。文化從來就不是艱澀難懂的古文,而是一陣風,一輪月,一場微笑。

13、花好月圓,茶禪一味

于丹說佛

問:揚州的壟斷性魅力在哪?揚州是一方神奇的土地,永遠有著一種歷史的瑰麗。為什麼揚州這個地方能留住人的夢幻,留住人的生命中最好的光陰?一個盛唐故去,餘音裊裊。一片薺麥青青,想見當年繁華。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于丹感嘆,「這樣的追問我們還聽得見嗎?我相信橋邊的明月還在,芍藥年年怒放,但我們的心何等遙遠。」「我之所以那麼羨慕做一個揚州人,是因為你們守著一個什麼樣的寶藏,你們守著讓自己心靈歡愉的理由。」于丹說:「揚州這個地方真要打國際的品牌,有八個字——花好月圓,茶禪一味。這對揚州來說是壟斷性的。」她繼而解釋,這個地方的煙花是其他地方不可複製的,這個地方的明月占盡天下。更可在茶禪一味中去看明月,思古今。獲得是的無用之間身心的愜意。無用的流光打開了生命的境界。觀一觀明月,觀一觀內心。于丹說,揚州是一種陶冶。明月在心,可以讓我們獲得比現實生活太多的超越。揚州是中國最浪漫的城市。

于丹說佛

14、何為「參禪」

孔子也說,有四種事情是要斷絕的,那就是「勿臆、勿必、勿固、勿我」,「勿臆」是不要胡思亂想,事事想當然;「勿必」是不要亂較勁;「勿固」是不要頑固不化;「勿我」是不要任何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孔子說「不憂不懼」,可是能夠真正做到的,是很難的。正如小和尚問道老和尚,何為「參禪」。老和尚說,參禪就是「吃飯、睡覺」。吃飯能夠做到不挑肥揀瘦,睡覺能做到心無雜念,解決了吃飯睡覺的問題,就是參禪了。

道家也是這樣,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說不要相信人定勝天,不要在局限真理上較真。所謂「局限」,就是自己的「局」小了,就會受到限制。我們要以儒家為大地,在大地上才能行走踏實;要以道家為長空,才能逍遙似神仙;最後要以佛家為內心,聯繫心靈與生命。

推薦再看看另一篇文章:

馬千里批于丹:一知半解強說「佛」 http://www.xuefo.net/show1_93434.htm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