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釋商胡小林:生意場上何必焦慮


時間:2012/4/17 作者:地水火風

來源:《中外管理》作者: 李靖

胡小林,淨空法師如是評價他:“我學佛58年了,再過兩年就一甲子。58年我只看到一個人的成就,這個人就是北京的胡小林居士!”

要知道,以“眾善奉行”為準則、不斷告誡自己的人本身就少之又少;而作為商人,以這樣的道德準則要求自己的,則又少之又少了;然而進一步的,不僅自己奉行,而且在企業里大加推廣《弟子規》,並且經營業績出現明顯提升的,更是鳳毛麟角。

讓我們隨著胡小林的足跡,看一看傳統文化《弟子規》是怎樣改變一個商人的心靈,又如何作用於他的生意和他的企業。

釋商胡小林:生意場上何必焦慮

“原來都是定數!”

作為北京匯通匯利公司的董事長,人們現在看到他,會覺得是一個心境平和、待人溫和又極具商業智慧的企業家。

然而,多年前的胡小林可不是這個樣子。據他回憶:以前他下班出來坐電梯,只有三層的電梯,如果員工發現他在等,都會主動讓他一個人先坐:“胡總您先走,我們坐下一個”——不到一分鐘的共處,員工居然會竭力避開這位焦慮、暴躁的老總。連胡小林當時都對自己的境遇十分不滿:“你說我給你們開了工資,給你們解決了就業問題,還落了個這樣的結果!”

日積月累,在商海打拚多年後,擁有財富卻沒有成就感的胡小林,到2006年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焦慮症:天天生活在緊張、憂慮、自責里,動不動就發脾氣,吃飯一不如意就掀桌子,業務吃請每每酩酊大醉,半夜三更又後悔,進而討厭去辦公室,討厭見客戶……以至於買房都從來不買三層以上的,怕什麼時候自己突然想不開,抬腿就跳!

大夫給他的治療方案是:吃藥,加遠離刺激源——客戶和辦公室!可是,做生意的胡小林怎么可能用這種“方案”治療自己呢?

這時,中國傳統文化開始走進了胡小林的生活。

聽從師父的教導,對《弟子規》如饑似渴修習的胡小林,慢慢找到了一種少有的感覺——心安理得。“我才知道,人一生里的際遇,鬧了半天都是定數!不是我們爭能爭來、著急能著急來、發脾氣能發來的。假設我一輩子是一億身家,這個人不給我,那個人會給我,我著什麼急呢?”

逐漸找到這種感覺,並踐行《弟子規》之後,胡小林的嚴重焦慮症逐漸緩解,連大夫都覺得奇怪:以前西醫認為治療焦慮症,應該是個長期的過程,可你怎么這么快就自我痊癒了?這太奇怪了。

從此,胡小林的生活和生意,換到了一個新的軌道上來。

戒酒的意外收穫

隨著對《弟子規》的修習,胡小林也開始了對“刺激源”——客戶關係的改造。“《弟子規》說得是挺好,但能解決掙錢的問題嗎?企業就是要靠錢說話,這是學習《弟子規》時所面臨的挑戰。”胡小林當然要面對現實。

當時胡小林打算先在業務上試一試,甚至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到2008年1月1號不靈,生意掉下來,那我就再‘回來’。”

而對客戶的開發,胡小林之前最苦惱的事情就在喝酒上:談生意沒有不應酬的,應酬沒有不喝酒的,而醉酒之後沒有不後悔、自責的。“我以前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鐺鐺鐺,先把自己灌醉!然後對客戶說肉麻諂媚的話,就無所謂了!喝了酒,就能拿單子。可等後半夜酒醒了,每次都覺得我怎么能這樣呢?!可第二天,還得接著喝……不斷循環。”這是胡和很多中國企業家都面臨的非常現實而糟糕的商業環境。

《弟子規》講:“喝酒醉,最為醜。”因為酒後頭腦不清醒、“滿嘴跑舌頭”,客戶中甚至一度傳言:“胡小林在酒桌上的話,最多聽信30%。”

不過如今,開始持酒戒的胡小林已經醒悟:“聽說過布施是因,財報是果,沒聽說過喝酒是因,掙錢是果的。”

而戒酒之後,與客戶應酬時,胡小林發現自己腦筋更清楚了,不該答應的就不答應,客戶提出的問題,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地回應。“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這是《弟子規》的教誨,“我現在看那些喝酒的人在飯桌上胡亂答應事,都替他們捏把汗,另外也慶幸自己沒有再這么喝,不再隨便答應人了,否則答應的那些事能給人家完成嗎?”

戒酒這件事,看似不大,但胡小林從中得了很大的收益。既然很多業務是在酒桌上談的,那么酒桌上這位堅決不喝酒的人,則必是頭腦清醒、說話不後悔的一位。

這只是胡小林“牛刀小試”。但能否把《弟子規》的更多精華在企業運營上深入實踐——在這樣的探索中,胡小林對信仰的踐行逐漸走向了“深水區”。

不打“妄語”,就是競爭力!

較之於匯通匯利所在的壁掛爐行業,胡小林認為:與日本和德國的企業相比,中國的企業在契約誠信方面做得並不好。而誠信,正是《弟子規》的一個重要內容:“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胡小林開始要求銷售部:“你們在談契約條款的時候,一定要把事實給開發商說清楚,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做,什麼情況下就不能做。”

但是一開始客戶反而不高興:“哪有對開發商說不做的?”銷售員也怕得罪客戶,又怕談判周期長,找胡小林說:“咱先答應吧,緩和跟客戶的關係,以後要有問題,喝幾頓酒,再送點東西,成品保護之類的事情到時候再談唄。”

然而胡小林很清楚,如果按客戶的要求打腫臉充胖子,以後又幹不了,不僅在開發商那裡交代不過去,而且開發商也得受買房人的責難,最後氣兒還是得發在胡小林的公司身上。於是,胡小林對銷售員說:“這就是考驗你們水平的時候!答應人是最容易的,但這是‘妄語’。能把契約每個環節講清楚,實現雙贏,才考驗水平。”

把“妄語”去除,最後反而贏得了客戶的尊重,開發商說:“這么多家賣壁掛爐的就沒有把成品保護之類事情說清楚的,只有你們公司把這問題說清楚了。契約交給你們這種公司我們放心——把醜話說前面,合作以後沒分歧。”

按胡小林的觀察:99%的官司,只要遵從了《弟子規》,其實都不該打;遵從了《弟子規》,就不會交“惡緣”,沒有誠信的損失。而誠信,在胡小林看來,正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

面對競爭,“仁者無敵”

而說到競爭,其實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與世無爭時,做到修身養性是比較容易的;但人常言:商場如戰場——在看似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修煉自己,就會複雜困難得多。

胡小林首先考慮的是放平心態:“要相信,這輩子掙多少錢是定數。”同時,他非常反對“商場如戰場”的說法,認為商場並不是戰場那樣的你死我活,反而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跟別人結怨,不要冤冤相報。

《弟子規》說:“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所以,胡小林對銷售員說:“我們立下一個規矩,你們如果只有靠詆毀對方、只有靠揭人家短,才能把錢掙回來,那這個業務乾脆咱們就不做!”

匯通匯利公司的員工也對《中外管理》提到:“招投標競爭中,我們是嚴禁詆毀競爭對手的。”

而對於不可避免的競爭,胡小林更信奉“仁者無敵”的智慧:“當我一遇到對立面,就想起師父說的‘仁者無敵’,這個時候要檢討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仁。這個人跟我過不去,一定是我的問題,要檢討自己。你放心,你的境界會愈來愈高!”

“如果這個錢是你的,別人爭也爭不去;如果這個錢不是你的,你就把別人殺了,這個錢你也享受不了。所以老祖宗說‘和氣生財’,真有道理。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怎么對待你。這種因果規律不可思議,要生敬畏心!”胡小林說。

隨著貫徹《弟子規》的深入,胡小林的“試驗”結果也出來了:“我們一般年景是賣23000台到25000台爐子,結果2007年一下賣出了31000台!”這堅定了胡小林用《弟子規》“改造”企業的信心。隨後的2008年,“因為有奧運會,北京基本上沒工程,我本來想索性搞內部的《弟子規》培訓。沒想到閒時不閒,生意反而比正常年景還高10%!”

淘汰“與人為敵”的制度

在匯通匯利內部,胡小林是怎么推行和落實《弟子規》的?這也是很讓人關心的事情。老總信服《弟子規》,可不等於企業內部就能一起跟著信服。

而胡小林的經驗,首先就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自己在公司要先做到《弟子規》的要求,否則員工會覺得這是唬弄人幹活的,會很反感。

甚至,胡小林發現會上討論的事情並沒有做到《弟子規》的要求,就會召回員工,按《弟子規》的精神重新討論。“經常有這種‘拉抽屜’的事情。我雖然沒面子,但這卻是在尊重《弟子規》,員工會對《弟子規》生起尊重心,認為老闆是揪住不放的”。

另外,為了把《弟子規》與企業管理制度結合在一起,胡小林把現行的管理制度都調出來,各個部門的考核、評比、流程、獎懲,特別是跟人打交道的制度,都調出來,用《弟子規》衡量,這些制度哪些對?哪些不對?逐一調整。以至於匯通匯利員工很明確地對《中外管理》講:公司的企業文化都在《弟子規》里!

而且胡小林有個看法:“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很多是‘對立’的理念,而不是合作的理念:你傷害了我,我就傷害你;你要乖乖地不傷害我,我也不傷害你。錯了!人和人之間不是這種關係。學了《弟子規》,就要拋棄與人為敵的制度,建立更人性化的制度。”

最後,胡小林感慨:“可千萬別小看你的員工,‘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員工,也是老闆自己修行的老師!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