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家裡人有過失,不要去指責,只想著如何幫助他改過來


時間:2014/12/19 作者:心源

說到孝,我們整箇中華民族最好的榜樣,舜王,那個孝做到了極處。父母對他很多的傷害,大舜都不放在心裡,甚至於都是時時想著: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我們感受一下,大舜父母對他這么不好,但是他沒有任何的責怪,反而是不斷的在反省自己。大舜這樣的態度,他人生委不委屈?他人生吃不吃虧?其實不肯吃虧就吃了大虧。而真肯吃虧、真肯委屈,為自己的家庭和諧求全的話,那是後福無窮。所以我們人生面對家庭的很多情境,真的要深謀遠慮,一言一行是給子孫無窮的福分,還是禍患?在大舜的心中,沒有絲毫父母的不是,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諸位大德同修們,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其實這句話非常有哲理,我們想想,父母一輩子有沒有可能沒有過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不可能沒有過失。但當父母有過失的時候,因為父母跟我們是一體,家人跟我們是一體,我們只有一個念頭,如何去幫助家人、幫助父母,如何去成就父母,沒有其他的念頭了。

絕對不把父母家人的過失放在心上,因為家庭是感恩的地方、是付出的地方,家庭不是計較的地方,不是指責的地方,不是論是非的地方。這個心境自然而然看不到所有家人的過失,而只想著透過自己以身作則,透過自己的善巧方便,能讓父母歡喜,讓父母能夠改正過來。就像《弟子規》說的「親有過,諫使更」,家裡人有過失,沒有其他的念頭,不去指責,只想著如何幫助他改過來。「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我們從這句經句當中,每個字都是流露著,一個孝子的真心、耐心跟善巧方便的智慧。悅復諫就是看父母高興的時候繼續勸,察言觀色;復是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因為那是我們為人子女應該做的事,沒有條件、沒有要求。大舜做到了不見父母的過,甚至於不見兄弟的過,把父母、弟弟完全感化了,一家團結、和諧。而且不只成就了他當下的家庭,還成就了他自己的學問、自己的福分,以至於世世代代子孫的福分。

在《中庸》裡面,孔夫子稱讚大舜,說到舜王「其大孝也與」,他的孝達到極點,德行成就了,「德為聖人,尊為天子」,他的福報也是達到頂點。而且還說到大舜的福分、智慧、德行,會庇佑他的子孫世世代代不會衰。孔夫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言,舜王的後代會非常的顯達。像古月胡、耳東陳、田地的田、女字旁的姚、人字旁的傅、虞美人的虞,好多的姓氏都是舜王的後代。剛剛有念到您的尊姓的長輩、朋友,請舉手一下,我們給舜王的後代掌聲歡迎一下。我們看到好多的朋友們都舉手了,這些朋友待會兒走出去的時候走路有風,走起路來跟以前都不一樣,抬頭挺胸,我是舜王的後代,一舉手一投足,不可以給舜王丟臉。你看一個祖宗的德行,足以庇蔭他幾千年以後的後代,這樣的祖宗我們為什麼不做?舜王做到了,聖哲人做到了,我們應該也要這樣去期許自己。

2007年淨宗弘法大會—飲水思源知恩報恩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二集)2007/12/15新加坡博覽中心第二廳檔名:52-241-0002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