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寺廟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時間:2015/2/18 作者:清夢居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穿著花衣的大白牛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佛經中有關大白牛車:

法華經以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這三乘都是權乘,大白牛車喻佛乘,這一乘才是實乘。法華經譬喻品所說三車之一。對於聲聞乘之羊車,緣覺乘之鹿車而以譬菩薩乘也。"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中略)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無論白牛黑牛,大牛小牛,在印度都是聖物。原因很簡單:83%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崇奉的主神之一叫濕婆神,濕婆神的坐騎是牛,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於是,牛在印度便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聖物了。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農民家中大都養牛,他們待牛如同家人一樣。有錢人把牛廄建得和人住的房子一樣,蓋不起牛廄的人家就讓牛和家人住在一間房裡,有的人家因房小,寧可人睡露天,也要讓牛進屋安眠。早晨起來,主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牛梳洗,然後為牛準備一份豐盛的早餐。而主人一家則食用比較簡單的印餐——乾烙餅蘸豆糊糊。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微笑的大水牛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很多印度學者研究認為,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教徒是吃牛肉的,但後來發現牛最具有奉獻精神,於是便不僅不再食用牛肉,而且對牛敬若神明。吠陀時期的印度教典籍明確規定,禁止殺牛和禁食牛肉。印度學者認為,之所以厚待牛,主要是因為吠陀時期的遊牧民以及後來幾代遊牧民的生活嚴重依賴牛,牛不僅能為人類提供牛奶,還能充當耕田和運輸的勞動力,即使是牛的糞便,也能當作生活燃料。久而久之,印度便形成「聖牛」文化。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在印度,牛是凌駕於一切法規之上的。不僅不能殺、不能吃,還被散放在田野和城市中,自由行走,任何人的物品被它吃了都不能打它,而且還要供養它,這就是神牛的特權。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時代的發展,並沒有動搖「聖牛」文化的根基。聖雄甘地對牛就崇拜有加,他說:「尊敬、保護牛類,是人類最崇高的行為。。。牛為億兆人民的母親,慈愛的化身。」印度現在最大的一家牛奶公司的名字就叫「母親奶製品公司」。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無論在車水馬龍的要道上,還是在鄉鎮小街上,都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牛旁若無人地慢慢踱步,緩緩而行,即使因此而交通堵塞,也沒有人上前驅趕,更沒有人上前鞭打,司機們都會停下車來,耐心地等候神牛過去,連喇叭都不鳴。這是印度大都市的一大獨特景觀。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餐廳門口的黃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素食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素食自助餐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餐廳外美麗的玫瑰花園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柚子樹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另一家素食自助餐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一項進行了三千年的素食試驗

轉文

在印度餐館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僅有健康上的考慮,還有著深刻的宗教思考。素食者經常說,「你就是你吃的東西」,或者說,「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在印度教的世界觀中,大千世界萬物萬形,其生命本質都一樣。若一個人有宰殺烹吃動物的行為,他在另一個世界裡有可能被這些動物吃掉。這一理論延續了三千年後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當代科學的滋潤下「枝繁葉茂」起來。素食者認為,當代生態學、環境保護學和自然科學都論證了「不殺生」的合理性。

其中有一種叫做「化學反應」的觀點十分有趣。這一觀點相信所有動物都有情感。當它知道自己被殺時,會把氣憤、嫉妒、焦慮、懷疑以及對死亡的恐懼通過神經傳遍全身。人們吃了這些動物肉後,肉食在腸胃裡進行化學反應時會釋放出動物的這些情感,人在攝取營養的時候也會把這些複雜情感吸收進意識中,讓人變得多疑和恐懼。聽著素食者的虔誠講述時,我的心裡有一種感動。

我曾應邀去一位婆羅門家裡吃飯(註:在印度婆羅門最高貴,一直是統治階層,從古至今各類偉人層出不窮,如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著名運動員等等,不勝枚舉)。那飯菜極其簡單,有白米飯、果汁、果仁。蔬菜有黃瓜和青菜。在我的記憶里,吃齋念佛曾經是我外祖母那代人的信仰和實踐,看到眼前這一切,竟有了一種久違的親切。這位婆羅門對我說,飲食與種姓高低關係密切,婆羅門的食物象徵著純潔、精神和靈活;這一制度已經嚴格執行了三千年;低種姓者主要吃肉食、熏醃肉食,此類食品象徵著慵懶、沉重和黑暗。

我問,有那麼多好吃的肉食和海鮮不吃,是否會有一種遺憾?他不假思索地表示:食素不是犧牲,而是一種捨棄的快樂,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就是懂得捨棄。《薄伽梵歌》中的大神說,「如果人們懷著愛與虔誠向我奉上一片葉、一朵花、一顆果或一滴水,我都會接納。」大神對於物質欲望如此恬淡。信眾還能要求什麼呢?簡樸生活和高尚思想一直是素食主義者追求的美德。

印度有兩億多素食者。大部分食素者長得虎背熊腰,讓人懷疑他們屬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類。但印度畢竟是一個真誠的社會,他們在信念上從來不「演戲」。況且一個人食素就是在為自己的來世「積德」,實在沒有必要欺騙自己。 印度人口調查表明,印度素食者的平均壽命明顯高於食肉者。這意味著古老的飲食習慣完全符合現代的長壽觀念。印度醫學專家指出,素菜類食物容易消化,提供更廣泛的營養,不會給身體帶來很多負擔。素食者較少感染各類疾病,身體免疫力更強一些。他們的行為更敏捷,皮膚更光潤,思想更有活力。在一個充滿貪嗔痴誘惑的社會裡,堅持一種信念本身就是對意志的考驗。素食也就成了一種境界。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度教和穆斯林教兩大教對食肉都有嚴格的規定。根據印度教的思想,肉食品是骯髒、污濁的,吃肉會污染人的身體;而素食者潔淨高貴,深受神明的喜愛。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大多數印度教民眾秉承素食習慣,以至於印度11億人口的大國,其肉類年產量只有大約600萬噸,與中國一年約9000萬噸的水平相距甚遠。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清晨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早餐

小香蕉特好吃!無公害的!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剛到瓦拉納西時,看見兩位樂師在餐廳外演奏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車窗外的風景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開心的笑!沿途鄉村的印度人見到中國人挺友好的,窗外老有人在同我們揮手!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夕陽西下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菩提迦耶街頭賣菜的印度女孩

那兒的蔬菜和水果比較天然,無公害的!

印度朝聖——穿花衣的大白牛和素食自助餐擷影

友好的微笑

他們雖然經濟不發達,但好多人活得安靜滿足!在印度印度教普遍,遺憾的是信仰佛教的人極少,好難看到他們本國的僧人和信眾,途中遇見的基本上是中國或東南亞地區過去朝聖或參加噶舉法會之人!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但願將來有緣份具足的大智大福大悲之成就者能夠將佛教在印度光復起來!

2014清夢雲水之旅,大家吉祥!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