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超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 二、個別解釋大願 2、稱讚如來  


2、稱讚如來

經文:複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

普賢十大行願中的第二願是稱讚如來。上一回所講的第一行願是以重重無盡、很廣大的境界來禮敬諸佛,現在所講的第二行願是以無量無邊很微小的境界來稱讚如來。

經文: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所謂極微,是佛法中以印度人的觀念,建立起組成世間物質的最小單位;以現代人的知識來說,即是原子。海會的"海",是形容眾多的意思;如同一滴一滴的水會合而成大海一樣。

在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世界,每一個世界中有無量無邊的極微,在這最小的一一塵中,都有無量無邊佛的世間,在無量無邊佛的世間,都有無量無邊的佛,而在無量無邊的佛所,都有無量無數的菩薩眾圍繞著佛。

經文: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我以普賢菩薩行願非常深信的心,非常殊勝地明白了解,沒有懷疑,確定、肯定心中知道就是如此。

關於世間的現象,在小乘的教法中,認為世間只有娑婆世界,沒有他方世界;娑婆世界中只有釋迦牟尼佛,而且佛會入滅。在大乘教法中,認為世間不只有娑婆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佛世界,每個世界中的無量無邊的佛都不曾入滅,與這些佛有因緣的眾生就可遇到、見到佛。在小乘的教法中,物質的最小單位是極微,而極微是不可再分割的。世間人認為把極小的單位分割,就成為更小。但是大乘教法說,在最小的極微中,可以顯現極大的境界,即在極小中可包含極大。也就是說,很大的可以包含很小的事物,很小的境界可以包含無量無邊很大的境界,大跟小互相包含。這樣的境界,不是一

般世間的凡夫所能知,也不是阿羅漢所能知,只有大菩薩才能真正的見到、知道。雖是如此,並不是絕對不可知,在小乘的《阿含經》中記載:有些身軀很大的天人站在海中,海水只不過到它的膝蓋而已,這樣巨大的天人,可住在很小的錐頭裡。就是說,一個身形巨大的天人,可以住在人類眼中所看到的錐頭那麼小的點裡。當它住進去時,並不認為小,卻恰恰好。

佛在戒律中制定,比丘不可以隨便拔草、踏草地,但是這絕對不是一般平平的草地,而是沒有人煙、草長得比較高的草叢。因為有很多鬼神把草叢當為村落,住在草叢裡面,比丘拔草有時會破壞鬼神村。當它們出來時,身體比草叢還高大,所以說,這類的眾生所看到的境界,跟我們人所見不同,它們看草和人類所見不同,草對它們來說並不小,它們可以住進去。這就說明這樣的境界,在小乘的經典里有記載,在戒律里也有講到,但是我們凡夫以自己眼睛的境界來說,眼睛看到很小的就是很小,看到很大的就是很大,小的不能容納大的,這是世間一般人的境界,事實並不是如此,可能剛好相反。我們看這是一間雄偉壯觀的佛堂,另一個眾生很有可能看到這間佛堂是在一根草裡面。

根據大乘的說法,眾生依各自的六根,所看到世間的各種境界是不一樣,雖然大家住在一起,但是都不知道對方的境界。此處經文說,在一粒微塵中,就能容納一個世間。也就是說,有如一個原子那樣小的微塵中,就可以出現一個世間。比方說,一個原子受到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加給它的力量的影響,這麼小的原子也在影響著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們有能力、智慧,就能夠在一個原子裡面,觀察三千大千世界對它影響的力量,從中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力量。只是我們沒有這種能力,所以我們說不能,沒有這一回事。因此,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相信就在一個原子裡面,可以觀察到三千大千世界。

現在再倒回來看人,人是一種古怪的動物,現在科學家將破解生命密碼,清楚了解人類每個基因(gene)的生物化學組成。生物細胞中都含有所謂的染色體(chromosome),它包

含著決定細胞如何發展的遺傳物質,稱為基因體。染色體的遺傳物質是由脫氧核糖核酸(DNA)組成,而每一個雙鏈形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則由四種核鏈(nucleoties)排列而成。人類的身形、體狀可以藏在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核的染色體中,科學家可從某個細胞割出來,培植出與他一模一樣的人;現在科學家從克隆羊身上切割一些細胞的組織,已成功培植出與克隆羊一模一樣的"多利羊"。由此可見,我們認為那麼微小的細胞核里,竟收藏了要完成那隻羊所具足的一切,而那隻羊又包含了它身上的一切細胞。我們的身體是這樣,世間的一切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智慧不夠就不相信。

現在他說你要稱讚如來,不是去到佛的前面認識佛後,回去跟人家敘述佛是怎樣地偉大。佛不只是眼睛所看到的而已,在每一粒微塵中都可以看到佛的存在,只是我們沒此能力。同樣的,我的一切生命密碼都在細胞里,你可以在我的細胞中看到廣超法師,只是你沒有能力看到。你沒有能力,並不等於不可能。當你要稱讚如來時,要深信佛遍滿一切處。所謂遍滿一切處,並不是很大很大無量無邊裡面有一小小的佛,而是小小小小裡面也存在著無量無邊大大的佛,極大如地球裡面包含著一個極小人身形的佛,在這個極小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有無數的佛。這些佛都跟極大的佛一樣,有無量無數的菩薩圍繞,這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境界。你要這樣的了解,非常肯定,決定的相信,確定是如此,一點也不假,好像眼前所見,絕對沒有假的。你以那樣的境界,來稱讚那樣境界裡的佛。

經文: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各以比勝過辯才天女微妙的舌頭,每一舌根出無量無數的舌根,每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每一音聲出不同的語言,稱揚讚嘆一切如來所有的功德。

辯才天女是欲界的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也是欲界魔王所住的天中的一個天女,它的舌頭能夠變化出無數的舌頭,一個舌頭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每個不同的聲音又可以配合不同的樂器,發出不同的微妙音樂,而且其聲清澈和諧,使人聽了生大喜樂。

經文: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普賢菩薩將以如此的語言音聲,盡於未來際,相續不斷地,盡於法界的任何處所都稱揚讚嘆如來所有的功德。

他用自己的身體觀想有這樣的語言能力來稱讚如來的功德,這是普賢菩薩廣大的行,並非一般人能夠做到。普賢菩薩剛開始修普賢行願時,也是跟我們一樣做不到的,他是以甚深勝解信心去做,最後他完成了。其實不必像普賢菩薩,只要像辯才天女那樣的能力就能夠完成了。所以我們不用執著,認為我不能、不行,要等到修成菩薩那樣的境界才能夠,那樣就不叫做行願了。行願是"行"與"願"配合,修習直到完成為止。當你開始修的時候,就用觀想;你修完成了,就能夠做到。

經文: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段經文,在第一大行願中已講解過,我就不重複解釋。

關於讚嘆如來的功德,佛到底有什麼功德值得我們讚嘆?今天報紙上讚嘆書法家、詩人潘受是新加坡的國寶,這也是一種讚嘆。不過,這樣的歌功頌德是由於他在文學、藝術上為新加坡作出一些貢獻;有很多人受過他的恩惠;有些人將受到他的影響,甚至將繼續影響到下一代。所以潘受去世後,

就受到人們的讚嘆。在中國就有很多這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但是佛就不一樣,經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在佛教中,小乘的經典讚嘆佛,大乘的經典也讚嘆佛,但是它們所讚嘆的範圍有狹窄、有深廣的不同。在小乘的經典中是屬於狹窄的讚嘆佛,就是以作為一位覺悟者來觀佛,看佛有什麼功德值得讚嘆,以這樣來看,一切的讚嘆都是針對釋迦牟尼佛來說的;在大乘教法中說,各個世界中有無量無邊的佛,每一佛以適合各種眾生的方式教化眾生,不論淨土或穢土都非常殊勝,所以大乘經典中就讚嘆佛的非常殊勝的功德境界。

我先講講在小乘經典中讚嘆釋迦牟尼佛的功德的情形:一般上讚嘆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就是從佛的過去、成道,直到涅槃前的一切。我們讚嘆佛的功德可分幾方面來談:一、以佛過去的修行;二、以佛成道後,佛的智慧、心念的清淨;三、以佛外表的行為來讚嘆佛。這是以世間所有的眾生所沒有的,唯有佛具有的智慧、德行、相貌、威儀來讚嘆佛,如此才值得我們佛教徒的讚嘆。這樣把佛值得讚嘆的所有功德,菩薩、阿羅漢以及世間一般人所沒有的法,稱為佛不共法。有時候把佛不共法講成十八不共法,有時候叫做十力,有時候說成四無所畏。

現在我就為你們介紹十力。所謂十力,是佛有十種智力,世間任何的眾生都不具有,同時也做不到。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佛的智慧能夠知道什麼是處,什麼是非處。所謂處與非處,是指一切因果現象中,所做的一些行為或事情,它們的因果是對的,或是錯的。比如現今人們熱烈討論的課題--安樂死,即人患上嚴重的疾病,沒辦法醫治,應該死了,但是現在醫學發達,發明了很多延長生命的儀器,在病人快要死之前,為病人急救,裝上這些延長生命的儀器。有人主張一針打下去,讓沒藥救的病人好好死去,這樣可以減少他所承受的痛苦,活人也不需要被拖累受苦,付出昂貴的醫藥費,大家都安樂。人們就談論這樣在因果上是對還是錯?以佛法來說,那樣做因果上是錯的,稱為非處。

如果一個人患上絕症,不用服藥來醫治,讓他病情惡化,他的業報自然死去,跟打一支針讓他安樂死,因果是不一樣的。就是說,在醫學不發達的時候,因為沒有延長生命的儀器與加倍護理,患上嚴重病的人很快就死去,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是處、非處是在因果上,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眾生所作的事在因果上是對、是錯,佛都非常清楚,就稱為是處非處。

二、知過去現在未來業報智力:一切眾生所應做何業?所應做哪一些行為?到底應該做些什麼?佛都有能力知道。意思是說,一個有困擾的人來請求你幫忙指示他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有時你也沒辦法給予正確的指示,但是佛都很清楚,所給予的指示都是正確的,絕對不會錯。這裡不是針對眾生有困擾,請求指點迷津,重點是在修行上的指導,佛知道個別修行人的修行步伐與程式,如有人應該先修善業,應修布施,佛就教他先做布施;如果有人應該修定,佛就教他修定;如果有人什麼都不應該修,應該先照顧家庭,佛就叫他努力工作,賺錢養家。所以佛並不是碰到所有的人都說:"哎呀!來呀,來呀,來修念佛往生淨土;哎呀!來呀,來呀,來修禪定。"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自己都不太清楚,別人也不清楚,佛就有這樣的能力,給予我們正確的指示。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一個人在修禪定的時候,入什麼定,是在定中,或入了禪定,佛都知道。定有二種類:一種是動中的定,一種是靜中的定。靜中的定叫做三摩缽底,有時動中的定只叫做三摩地,三摩地在動中、靜中都有。佛都知道這種種不同的定。經典中有載,曾經有一個人入了定,連文殊師利菩薩都不知道他所入的定,要叫他出定都沒辦法。某些定境,菩薩都未必有能力知道。關於各種不同的定,在小乘的教法中,只闡述四禪八定;在大乘的教法中,有無量無邊各種各樣的禪定,名稱說不完,數都數不盡,超越我們的所知。關於這些禪定,佛全都知道。外道也有入不同的定,以世間的禪定來說,一般都是指四禪八定。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關於各個眾生的根性、智慧,是比較有智慧,或是比較遲鈍,佛不必詢問都知道。也就是說,佛

知道所有眾生的根性。一般上,你去參學,法師往往都會問:你學過什麼?修得怎麼樣?然後他才看要怎麼教導你,這就是他沒有能力知道你的根性。因為眾生有各種不同的煩惱、業習、執著,造成他有一些偏好,造成學習能力有限,就是所謂的根性。有些人對音樂很敏感,我們說他有音樂細胞,有些人Do,Re,Me都分辨不清楚,五音不全,這就是他的根性;有些人練習氣功,對氣很敏感,有些人對氣很遲鈍,氣功師不說他很有氣功細胞,而是稱讚他很有慧根。

五、知種種勝解智力:佛對不同的眾生,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很巧妙地把佛法詮釋出來,叫做種種勝解。比方說醫學系統,你生病找西醫,醫生用西醫的方式解釋;你找中醫,中醫師用中醫的方式解釋;你找神醫,那些神鬼用它們的方式解釋;你找氣功師,氣功師用氣功的方式解釋。雖然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你的病情,但是都可能醫治好你的病。佛對不同的眾生,就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佛法,使眾生放下煩惱,解脫生死,證悟涅槃。因此,一旦佛涅槃了,不同的眾生聽聞不同的佛法之後,他們就起爭執,各個執著他所聽聞的佛法是佛說的,他沒聽到的就認為非佛說,甚至認為自己所聽到的佛法才是正確的,別人所聽到的是錯誤的,這就造成佛教分裂成各個部派。就舉個例子:有一次,佛在山區講法,山區的石子路難行,石頭尖尖的,沒有穿鞋,每每踏破腳,如果穿木屐則很難行走,如果穿草鞋又不耐穿,所以佛準許比丘穿最貴、最耐穿的皮鞋。佛不允許平地的比丘穿皮鞋,不但不許穿皮鞋,還必須赤腳,因為平地的很多窮人沒有鞋子穿。如果你們到過印度,就可以看到那裡的人是赤腳的,我們這裡最普通的一雙塑膠拖鞋,是他們出遠門才穿的。那麼,在這種地方,佛就制定比丘不可以穿鞋。山區的比丘穿了皮鞋來到平地,平地的比丘說:"你犯戒!犯戒!"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佛依種種方式、種種需要跟眾生講解怎樣修行,怎樣去實踐種種佛法,甚至也根據眾生的能力來解說佛法。以這樣的方式來宣說佛法,唯有佛才有能力做得到,如最基本最重要的佛法--四聖諦的內容,唯有佛才能夠把它圓滿地闡釋。佛還沒有出世以前,沒有人有能力宣說。意思是說,在

佛出世之前,有些修行人已證悟辟支佛果,都沒能力演說四聖諦。這就是佛的種種勝解善巧,唯有佛才有這種智慧。

六、知種種界智力:"界"就是界限、範圍的意思。世間事物的分門別類;佛法分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種種心念,比如嗔心是屬於哪個界的心念,掉舉是在哪個界生起,佛全都一清二楚。

七、知遍趣行智力:"趣"就是興趣的意思。眾生因煩惱、行為造成心朝向某個方向。在小乘教法中,就以貪嗔痴三種類來分,即修行人有種種的興趣,比如嗔心重的人興趣於丟東西;貪心重的人興趣於收東西;痴心重的人,就不知要或不要。如果要教導這些不同的人修行,要知道其趣向,要教導不同的修法--嗔心重的人聽聞很多佛法,他會很厭倦;貪心重的人聽聞很多佛法,他越聽越高興,就越修越有樂趣。在如此的教導下,他們的修行很快就會有成果。對於各種不同的趣,不同的行為,要怎樣地去教導,佛都一清二楚。我們的貪心、嗔心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如果你很在乎食物的口味,那麼,你去到菜餚很差的道場,食物不如意的地方,就不能修行。如果你對別人的斥罵無所謂,你去到一個是非很多的地方也無所謂,可以修;有些人去到有很多是非的地方,就受不了,走了!這是眾生不同的志趣和方向,這些人應該怎樣教導,佛全都知道。眾生的根性是其智慧的遲鈍與敏捷;眾生的志趣是其所愛好的方向,兩者是不一樣的。根據佛法說,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老師要具備這些能力,如果缺少這些能力,就不是一切智者,只是覺悟不圓滿的聖人。

八、知宿命智力:佛知道一切眾生過去世的任何一種因緣。比方說,現在你們兩個人並肩地坐在一起聽聞佛法,必定有其因緣,我們不知道,但是佛就知道,甚至兩個人在某個時候發生一件事情,那件事情的因緣,佛也知道。就是你過去種種因緣、行為,反應到現在,佛都知道,這叫做知宿命智力。

九、知死生智力:眾生死後投生到哪裡,在那邊做什麼事,佛都知道。

十、漏盡智力:眾生的煩惱斷除的程度,佛都一清二楚,叫做漏盡智力。佛曾經說過,只有佛才清楚地確定誰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其他的人不一定很清楚。有些阿羅漢能夠知道某某人證什麼果位,但是並不是一定全部都清楚。漏盡通跟漏盡智力是有差別的:阿羅漢知道自己的煩惱斷除了,可能也知道某一些阿羅漢的煩惱斷除了,但是不一定知道所有的人的煩惱斷除的實際情況,這就是漏盡通;佛是知道所有眾生的煩惱斷除到怎麼樣的程度,稱為漏盡智力。

以上是以佛的十力來詮釋佛的功德。佛稱為正遍知,也稱為一切智者,佛什麼都知道,就是佛的智慧有這十種力,如此才有資格當人天的導師,才值得我們讚嘆為人天師,才有資格說覺悟圓滿;如果缺少了這些能力,就表示覺悟不圓滿。所以覺悟圓滿的十種力,是覺悟不圓滿的人所沒有的,叫做佛的不共法,這些是值得我們讚嘆的佛的智慧。

四無所畏:佛具十力的智慧,明了決定,而於大眾中,凡有所說,則無恐懼之相,所以叫做無所畏。

一、說一切智無所畏:"一切智"是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盡知盡見;這有如佛所說:我是一切正智人,所以得安穩,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能轉*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天王,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一切智無所畏。

二、說漏盡無所畏:"漏盡"是惑業生死俱盡;這有如佛所說:我一切漏盡,所以得安穩,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能轉*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天王,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漏盡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說障道"是說彼魔外障蔽聖道之法;這有如佛所說:我說障法,所以得安穩,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能轉*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天王,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障道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說盡苦道"是說能盡諸苦之道法;這有如佛所說: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能盡諸苦,所以得安穩,得無所畏,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能轉*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天王,若復餘眾,實不能轉,是為說盡苦道無所畏。

十八不共法:佛的功德、智慧超過一切,不與凡夫、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共有,稱為佛不共法,總計有十八種,所以稱為十八不共法。

一、身無失:"失"是過失的意思。佛從無始劫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諸功德圓滿,所以一切煩惱俱盡,身體的行為舉止完全沒有過失,不會令眾生起煩惱,稱為身無失。

二、口無失:佛具無量智慧辯才,所說的法,隨眾生的機宜,皆得證悟;同時佛所說的話,統統沒有過失,稱為口無失。

三、念無失:佛修很多甚深的禪定,心念絕對沒有過失,佛的心不會散亂,不會想歪邪的事情,稱為念無失。佛的心念一點過失也沒有,不用去保護、維持;阿羅漢還要保護、維持正念。

以上三個不共法合起來,稱為身口意無失。

佛身、口、意三業都無過失,在行、住、坐、臥中所做的一切,不但不會損害眾生,而且眾生看到都會生起歡喜心;阿羅漢的行為就沒有那麼清淨,可能會有一些過失。比如有一位阿羅漢叫做牛食比丘,因為過去世做牛的業習,吃東西時,會把食物吐出來,然後再把食物吞回去,這就是身有過失。人講話時,喜歡眉來眼去,佛絕對沒有這些身體的過失。佛在語言上絕對不會損害眾生;阿羅漢解脫生死後,心中雖然沒有煩惱,但是講話無意中可能會刺傷人。《大智度論》中記載:一位有神通的阿羅漢經常要過一條河,知道河中住著一個女河神,每次要過河就說:"小婢,請讓開,我要過河。"女河神就把水分開,斷流給他過。他小婢,小婢的叫多了,女河神起煩惱,認為阿羅漢輕視它,就去找釋迦牟尼佛理論。佛就問阿羅漢可否有說此話?是故意的嗎?阿羅漢承認有,說是無心衝口說出來的。佛就跟他說:"你必須向那個女河神道歉。"結果他又心直口快地就說:"小婢,對不起。"原來這位阿羅漢前五百世都是婆羅門出身,因為種姓高貴,所以有傲慢的業習。雖然今世證悟了阿羅漢果,沒有此煩惱,但業習尚存,這不妨礙他證悟,但口業還有過失。

佛沒有不好的心念。一個人在修行時,就要觀心,生起不好

的念頭,就要放下;生起好的念頭,就要保持。有時候阿羅漢會有念過失,不記得一些心念,比如他可能答應了人家一些事情,過後忘記了,此是屬於心念上的過失。這類身、口、意的過失,是不妨礙生死的。如果證悟者沒有清理這方面的過失,還是會有的。

四、無異想:佛不會因為眾生對佛有什麼行為,或與佛有什麼關係,如舍利弗是徒弟,淨飯王是父王……而生起另外一類的感受、另外一類的心,稱為無異想。佛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平等普度,心無簡擇。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眾生執著眼前的境界,認為眼前所見就是:你是我的爸爸,你是我的媽媽,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妹妹等種種關係,但是在佛來看,任何人都曾經做過佛的父母親、兄弟姐妹、兒子女兒……跟佛有緣,佛都能夠看到、都能夠知道。佛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所以佛絕對不會說這個人是我的什麼人了。就是說,當佛看見一個人的時候,會知道這個人跟佛今生的關係、前生的關係、過去世的關係,幾百劫以來的種種關係,佛都能夠看到。所以對任何眾生,佛不會說這個人跟我有特別的關係,甚至人間一個非常好的人--大慈善家,佛也不會對他生起特別的看法,因為大慈善家可能過去世也做很多惡事,今生做大慈善家而已;可能他十年前是惡人,賺夠了很多骯髒的錢才來做慈善事業。佛對這些都很清楚,不會因為你惡、你善,因為你好、你壞而有不同的看法。

五、無不定心:關於定,佛在小乘教法中講四禪八定,乃至第九個定,叫做滅盡定;但是佛在菩薩道中就講各種的定,叫做三昧,也叫做三摩地。三昧、三摩地並不是入禪定罷了。就是說,入禪定是一種定,另外一些定,不必在禪定里,在現前,心也在定中,比如大乘佛法中的首楞嚴定、那伽定。"那伽"就是龍的意思,即是龍的定。佛的心無時無刻都在定中。有人就會產生疑問:"佛時時刻刻都在定中,那佛怎麼說話?說話就要出定嘛?"佛時時刻刻都在定中,佛沒有出定或入定,行、住、坐、臥常在甚深的禪定中。當佛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時候,是在定中;佛沒有入這些禪定的時候,心也在定中,稱為無不定心。阿羅漢就不是這樣,

入定的時候才是入定,出了定就沒有在定中。他有作觀行時,就生起三摩地,叫做毗婆舍那三摩地;他沒作觀行時,三摩地不生起,也就沒有時時刻刻在定中。也因為這樣,古代人們雕塑佛像,佛頭上有個圓形光圈,另外還有一道從頭頂射上天空的光,你可從泰國佛像中看到佛的頭尖尖的,就是那一道光;不論是坐著,或站著都是如此,這就是表示佛在定中。如果你看斯里蘭卡的佛像,它們塑佛像的頭上有一把火,有火光,這表示佛無時無刻都在定中;阿羅漢只有頭上圓圓的光圈,頭頂沒有一道光射上天空。

六、無不知已舍:"知已"是已經知道的事情。"舍"是心沒有造作--平等心。佛念念知道自己對一切萬法,都時時刻刻保持在平等心。比如有些人要出門,忽然間下雨了,認為天不作美,心就不歡喜,這就是沒有平等心。在此"舍"有捨棄的意思,如捨棄貪嗔痴三毒煩惱,或原諒他人的過失。阿羅漢有時候也會沒有平等心,不是時時刻刻保持在舍心中。佛知道任何東西的時候,都保持平等心,稱為無不知已舍。

七、欲無減:"欲"是心中的志向。比方說,今天我一定要靜坐一個小時,而靜坐一個小時就是心中的志向,稱為欲。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絕對沒有放鬆過,心無厭足。雖然佛對眾生沒有期望,沒有執著要找誰來度化,但是佛時時刻刻都處在要度眾生的狀態,甚至佛要涅槃的時候,有一個外道來找佛,五百阿羅漢都說不行,連阿難尊者也不讓他見佛。佛知道了,還是讓他前來問法,可見佛有多慈悲,至死前那一刻還說法度化眾生,所以稱為欲無減。佛要給眾生利益的心,從來沒有退失。如果是修解脫道的人,他的欲是時時保持內心自在、解脫的狀況。

八、精進無減:"精進"就是努力。修解脫道者,進入修道的狀況,時時刻刻都會生起精進心所,這就是精進的力量。當精進心所退失了,修道就沒有那麼精進。世間人很努力做事,是因為心中有一個目標,有一個計畫、任務要完成,所以很努力去乾,這也叫做精進,但是不叫做精進的心。精進無減中的精進是一種心念,不只是精進的行為罷了,它是一直存在著的精進心所。然而凡夫所生起的善心或者噁心,都不過

是偶爾生起的心念而已,那是有增有減的。當修行人的精進心所在的時候,就會持續地自動觀察佛法,這屬於七覺支中的精進覺支。在修種種善法、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等種種行為上,佛都很努力地做,其心也一直在很努力著,稱為精進無減。

關於精進心所,我這樣講述你們可能聽不懂,但是當你在修行,它生起來的時候,就會知道,它一直存在著。我再舉個比喻:有個孩子出了遠門的母親,開始時的每一天、每一秒、每一念都有思念著孩子的心態;精進也是一樣,就是修行者對他所修的法,無時無刻都在那邊想著做它,正在進行中,或正在做。佛度眾生、做善事……都時時刻刻保持著精進的心,而我們眾生有時候要做,有時候不要做,好像今天要布施,明天不要了。我們在修道時也是一樣,有時候精進心所很強,有時候就沒有,放假了。當阿羅漢的精進心所退失時,也會放假去了。

九、念無減:"念"是指念力。當修行者有了一定的修行功夫,他現前所想念的事情,念念都記得清清楚楚,這個叫做念力。佛每一念都清清楚楚,不但是每一念,過去、現在、未來佛都清清楚楚,稱為念無減。

十、慧無減:當我們觀察世間的時候,專心地去看它究竟是什麼一回事,就叫做慧。如果沒用心,看了就算了,那就是沒有智慧;有智慧的觀察,就是看到任何東西,都對它生起選擇,看它是對呀,是錯呀,把它看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佛做任何事情都不曾離開慧的觀察,稱為慧無減。

十一、解脫無減:佛時時刻刻都處在解脫的心境,稱為解脫無減。阿羅漢雖然解脫了煩惱,但是並不是解脫無減,他解脫的狀態會減輕。意思是說,當阿羅漢的定力退了,就沒辦法享受證果的快樂--現法樂住,那快樂就退了,解脫就減了。

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知道一切修行解脫的方法和道理,稱為解脫知見無減。佛的解脫知見是無量的,知道眾生應該怎樣修行,才能達到解脫。不同的人要以不同的方式讓他得到解脫,如果對解脫知見不清楚,就不能度化人,好像佛在

世的時候,有些人要快樂的修行,佛都允許。即是修行不一定要吃苦,有些人是在很快樂的心情下修行。怎樣講呢?比方說,如果這個地方很吵鬧,你在這邊修很苦,要找個很清淨的地方來修,這就是一種追求快樂的方式來修行。有些人吃得好,睡得好,同修好,老師好……統統好,他就能夠修了;他修得很快樂,就修成了。這些人應該以這種方式朝向解脫,佛都能夠知道,這些是阿羅漢所不會的。有些阿羅漢修某些法而解脫,其他未修的法,他就不知道了,所以阿羅漢的解脫知見是有限度的。

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調伏眾生,以智慧演說一切諸法,教化眾生使其解脫證果,稱為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佛以微妙清淨之語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稱為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以清淨之意業,隨智慧說種種法,滅除眾生的無明迷惑,稱為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無時無刻都用智慧度化眾生;阿羅漢進入滅盡定後,就沒有用智慧度化眾生了。

佛在還沒做身、口、意業之前,就知道了,如此,就有辦法以智慧來看要怎樣去做。比方說,我不知道待會兒要坐什麼車牌、幾號的巴士回精舍,但是佛能夠預先知道,就以智慧觀察該不該坐那輛巴士。即是事情還沒發生,佛就能夠以智慧決定要不要做。因此,佛先以智慧觀察,然後才做身、口、意業,這是阿羅漢絕對做不到的。阿羅漢是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才以智慧去看該不該做,這就有很大的差別。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過去世所有一切事,悉能遍知而無礙,稱為智慧知過去世無礙,這也就是佛的十力中的宿命智力。

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事,悉能遍知而無礙,稱為智慧知未來世無礙,這也就是佛的十力中的死生智力。

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事,悉能遍知而無礙,稱為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如果一個人知道某某人過去是做什麼的,這只不過是宿命通而已;根據佛經的記載,三千大千世界中過去、現在、未來任何的一滴雨水怎樣發生,佛要知道,都能夠知道,這就是能夠知道過去、未來、現在無礙。這三種智慧稱為正遍知,即一切無所不知。阿羅漢未必無所不知,而佛是無所不知,稱為一切智智。

以上是佛的不共法,佛的不可思議功德,是一般眾生、阿羅漢、菩薩都辦不到的。佛值得我們讚嘆的功德力、能力、不可思議的境界很多,是講不完的,我只略講到此。至於佛的種種果報,等下面的經文談到時,我才為你們解說。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