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法師:《佛遺教經講解》覺者釋迦牟尼佛  


覺者釋迦牟尼佛(節錄自正如法師《佛遺教經講解》)

一、悉達太子成佛

世界人類歷史發展以來,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宗教,也揚棄了許許多多的宗教。時至今日,世界公認的世界性宗教有三大宗教,它們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的佛是什麼含義?我們在上面已經講過,佛是「智者」、「覺者」的意思。照這樣講,佛教也就是智慧的教,也就是覺悟的教,可簡稱「覺教」。教義、主義在英文中都是Doctrine,因此「覺教」也可叫做「覺的主義」。照這樣講,佛教徒就是一群追求智慧覺悟之徒,也就是智慧覺悟之徒。照這樣講,這本身就不「迷信」,就反對「迷信」。

佛教,不是神創造的,也不是憑空捏造的,她是本來就存在於宇宙之中,只是起初沒有被發現而已。到人類進入公元前六世紀的時候,有位被稱作「佛」的人,他覺悟了這個真理。他所覺悟的這個真理,被人稱作「佛教」,如今在世界各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個佛教的發現者是誰呢?他就是被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的釋迦牟尼佛。

悉達誕生

在公元前六世紀,印度的北部有一個富裕的國家,國號名叫迦毗羅衛國。當時的國王姓喬達摩,名淨飯王,是釋迦族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族長。釋迦族人自認是太陽的種姓,這位太陽種姓的淨飯王自從即王位後,把這個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國泰民安,深得全國人民的敬愛和擁護。

淨飯王的王妃叫摩耶夫人,是鄰國拘利國天臂城主的女兒,模樣長得像天女一般美麗。她性情溫和,賢淑能幹,更擁有一顆仁慈之心,更讓她顯得無比漂亮。光陰過得很快,還沒講幾個字的工夫,他們已經是結婚二十多年了,摩耶夫人也已四十多歲的人了,然而,他們仍然沒有兒子。他們非常著急王位的繼承人。

一天晚上,摩耶夫人似夢非夢,朦朧中看到一個人騎著一頭大白象向她走來,並走入她的肚子裡,摩耶夫人懷孕了,時年45歲。冬去春來,摩耶夫人臨產的日子就要到來。按照當時印度的習俗,孕婦必須回到娘家生產。摩耶夫人也依照這習俗回娘家生產,她一隊人馬路過城外一處名叫藍毗尼花園時,摩耶夫人想到花園看看,於是在一棵無憂樹下休息時生下了太子。這一天,按中國傳統的說法是四月初八日。

藍毗尼花園,在現在的尼泊爾境內。1897年,考古家在尼泊爾發掘阿育王石柱後,才發現這裡是佛陀的誕生地藍毗尼花園遺址,並在附近發掘出古代的市鎮,其中有些相信是屬於當時的迦毗羅衛城。尼泊爾政府已將這些地方作為聖地加以保護和建設。

太子誕生的訊息傳開,全國一片歡騰。太子誕生了,自然也需要一個名字,而且取得名字要好叫,叫起來要好聽,還要富有深刻含義。不像我們一般平民百姓,兒女生下來了,就隨便安個名叫「阿貓」、「阿豬」的。塗先生生了個男孩,非常開心,想給他的寶貝兒子取個響亮的名字,想了三個多月,終於取名叫飛,姓塗名飛,寓「突飛猛進」之意,塗先生很是得意。可是,後來人們叫他兒子卻是「土匪」(塗飛)。俗話說,「生兒子容易,取名難」,是有這回事。現在,人家是為太子取名,當然是作為一件大事來做。於是,淨飯王舉行「取名」宴會,召集文武百官,經過研究討論決定,為太子取名「悉達多」。悉達多,中文意思是「一切事業成就」、「一切義理通達」。摩耶夫人生太子後的第七天就往生了。悉達多太子由他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養育成長。

從太子進入學習知識的年齡開始,淨飯王就聘請全國最出色的學者來教太子當時印度的所有知識。又請來武術高手和軍事專家教太子武藝戰術。太子天資聰明,勤奮努力,學業進步非常快。眼看太子已16歲了,淨飯王就為太子辦結婚大事。太子娶了拘利國國王善覺王的大公主,也就是他的表妹耶輸陀羅為妻,後生羅侯羅。

出家成佛

太子生性仁慈,氣質非凡,對人類無限悲憫,有著「普救眾生」的救世情懷。他得知,當時恆河流域奴隸制國家中,嚴格而不平等的等級種姓制度,非常反對。那時,印度主要有四個等級的種姓。第一種姓叫婆羅門,他們是掌管祭祀的奴隸主貴族。第二種姓叫剎帝利,他們是掌管軍政大權的奴隸主貴族。第三種姓叫吠舍,他們雖說有人身自由,但不能當官,被限制只能從事農業、工業等。第四種姓叫首陀羅,被稱為是最下賤的種姓,又被稱做「非人」,就是不是人,他們世世代代只能做奴隸,做前面三種姓人的奴隸,過著被剝削、受壓迫的生活。

婆羅門的《摩奴法典》中明確說,婆羅門人種,是造物神梵天用口創造出來的;剎帝利人種,是梵天用雙臂創造出來的;吠舍人種,是梵天用雙股創造出來的;首陀羅人種,是梵天用雙腳創造出來的。前三種姓是再生族,依宗教生活,死後可以獲得新生命。首陀羅種姓是賤民,不能信仰宗教,不能有宗教生活,沒有來生,死了就完事了,所以,又叫「一生族」。

各種姓的職業都是世代相傳,種姓之間不準通婚,尤其禁止首陀羅和其他種姓通婚。如果首陀羅人和其他種姓人生下混血種,這在法律上被稱作「旃陀羅」,意思是「不可接觸的人」。這種人被規定只能從事屠夫、劊子手、扛死屍等社會低層的職業。現在,印度還有約七千萬「不可接觸的種姓」。種姓制度的嚴重不平等,還涉及到人們的服裝、講話等各個方面。

另外,太子還發現人生的生老病死問題,眾生界的弱肉強食、互相殘殺,以及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關聯等等問題,都讓太子冥思苦想。思索的中心,就是如何尋求解脫人類的痛苦。但是,他所學到的豐富知識,和他未來的王位、權力、金錢,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因此,他想出家修行,找到這個解脫人類苦痛的方法。

他的父王,也早已發現他的思想傾向,於是,用金錢、美女、歌舞、更舒服的環境等等來供他享受,想阻止他出家。然而,這一切都未能讓他放棄他的追求。終於在他二十九歲那年的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起身來到已經熟睡的妻子和兒子身旁,深情地望著他們。雖然,他知道他們母子倆在未來的生活中會過得很好,可是,他仍然傷感沒能盡丈夫與父親的職責。但是,在「眾生」與「私情」的天平上,他還是投向了眾生。為了尋找真理,為了拯救那無數的在痛苦中掙扎的眾生,他必須割斷這狹小的私愛,必須拋棄個人的榮華富貴。他鼓起勇氣,堅定地走出臥室,離開宮殿,跨上駿馬犍陟,偷偷出城,來到苦行林,剃去鬚髮,脫掉太子服,穿上簡樸的衣服,成為真正的一名無產階級的修道人,過上了苦行生活。

在苦行林中,有許多苦行者修各種各樣的苦行,有的修倒掛苦行,將兩隻腳倒掛到樹上,倒垂著身體;有的修曝曬太陽的苦行,天天坐在華氏90多度的太陽底下;有的絕食、燒手臂,有的持「狗戒」食糞便等等,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他們認為通過肉體上的折磨苦修,才能洗除罪業,獲取靈魂上的安樂。

悉達多太子來到苦行林之後,先後參訪了毗舍離國的跋伽婆、摩揭陀國王舍城的阿羅迦藍、郁陀羅等許多有名的修行者,但是,他們的理論和修行方法都不能讓他滿意。於是,他深深認識到當時的這許多哲學思想都不是真正的解脫之法,便離開他們,渡過尼連禪河,來到岸邊的樹林中,和那裡的極端苦行者一起。為了尋找解脫之道,他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苦行,克服了種種艱難困苦,苦修了六年時間。但是,徒勞無功,毫無結果。方才覺悟到用折磨肉體的苦行方法來尋求解脫,是不可能的。

他走到伽耶山附近的尼連河裡,洗去六年的污垢,接受難陀波羅牧女的奶油稀飯的供養,覺得精神許多。然後,他來到前面不遠處的一棵又粗又高的蓽缽羅樹下的一塊大石板上,鋪上吉祥草,面向東方盤腿端坐,發誓說:「我今如不證到無上正覺,寧可粉身碎骨,終不起此座!」他便這樣開始禪修解脫之道,終於在49天後的一個星光閃耀的夜晚,戰勝了最後的煩惱魔障,證得了圓滿覺悟而成為佛。時年35歲。

佛的成佛處,在現在的印度比哈爾省,是世界旅遊聖地。那棵原本非常普通、不太出名的蓽缽羅樹,因為佛陀在樹下成佛的緣故,而得名菩提樹。後來,所有的蓽缽羅樹都叫做菩提樹,成為「聖樹」,聞名於全世界。菩提是「覺」的意思。

悉達多太子成佛後,大家就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釋迦是指釋迦族,是民族稱謂。如我們是漢族。牟尼就是聖人的意思。釋迦牟尼,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然而,釋迦族的聖人不只一位,因此,再加上一個「佛」字,以作區別,以表示這位是釋迦族中最偉大的聖人。釋迦牟尼佛,他就是佛教的創始人。

二、一生說法度人

上面,我們簡單地了解一下釋迦牟尼的成佛曆程,但是,釋迦牟尼成佛之後,在做些什麼呢?本經文中概括性地告訴我們說:「初轉*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簡簡單單四句19個字,道出了釋迦牟尼成佛後45年間的說法度人的光輝歷程。

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將他所覺悟的真理傳授給他人,以至他將要入涅槃的最後時刻,他還在作這件工作。45年來,他到處遊行,從未間斷這個工作。雖然,這個工作利益層面遍及到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九界眾生,然而,它的利益重點對象主要還是為人間的人類。雖然,為他類眾生說法,但其目的還是為了人類。所以,我們說這是「說法度人」的工作。

初轉*輪

阿若憍陳如,是人名,是一位僧人。最初,佛觀察到阿若憍陳如,應該是觀察到阿若憍陳如、跋提、跋波、摩訶男和阿說示等五人,這裡省略了其他四人,只提五人的代表阿若憍陳如。佛觀察等五人阿若等五人機緣成熟,因此,佛從伽耶山步行300餘公里來到波羅奈城鹿野苑(即現在的印度瓦拉那西城西北約十公里處),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這在佛經上叫做「初轉*輪」。「初轉*輪」,是說釋迦牟尼成佛後第一次說法的意思。

*輪,是以「輪」來比喻佛法。為什麼要用「輪」來比喻佛法呢?它有三種意義:(1)摧破之義:謂佛法能夠摧毀眾生的煩惱罪業,就像須彌四洲之主的「轉輪聖王」的輪寶,能輾碎山嶽岩石。(2)輾轉之義:佛到處說法不停,不限於一人一處,好比車輪輾轉不停。(3)圓滿之義:佛所說的教法圓滿無缺,猶如車輪之形狀。「轉*輪」,就是指佛說法,宛若輪子轉動,還寓意佛法能夠讓學修者「轉迷為悟」、轉苦得樂」、「轉凡成聖」。

「度阿若憍陳如」,「度」通「渡」,由此岸渡到彼岸之意。《八大人覺經》說:「乘法身船,渡生死海,至涅槃岸。」佛教認為,一切生命都是來自於經歷了無量次的生死輪迴,如果今生還不能夠解脫,她還將經歷無數次的生死輪迴。生死無邊,譬如大海,乘佛法船,才能渡過此生死大海,到達光明、幸福、快樂的涅槃彼岸。

為什麼?釋迦牟尼成佛後,不來度我度你,而去度憍陳如等五人呢?因為,他們之間有著特殊的因緣。原來,當時悉達多太子離家出走,淨飯王得知後,立即派憍陳如、跋提、跋波、摩訶男和阿說示等五人去,要把太子找回來。憍陳如等五人找到太子,並傳達國王的意思,請他回去。太子堅決不答應,憍陳如等五人沒有辦法。於是,他們也跟隨太子修苦行。六年之後的有一天,他們看到太子接受牧女的乳糜供養,並開始飲食,改變了原來極端的苦行生活,以為太子放棄修道,要過世俗生活。因此,他們離開太子,到波羅奈城鹿野苑,繼續苦修。

鹿野苑,是地方名。這有個典故。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國王打獵到這裡,圍困了一千多隻鹿。就在這危難關頭,一隻「鹿王」奮勇而出,哀求國王說:「陛下!請求您放它們走,讓它們多活幾天。我願意每天送一隻鹿,供你食用。」國王同意。

一天,輪到一隻母鹿供國王食用。這隻母鹿正好懷胎待產,於是,母鹿請求鹿王讓它生下小鹿後再去獻身。鹿王答應。但是,按「協定」,今天也必須送一隻鹿去,供國王食用。讓排在母鹿後面的那隻鹿去替母鹿,提早一天死,這不公平。為此,鹿王自己替代母鹿,前去供國王食用。國王得知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地說:「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汝雖是畜生,名為鹿頭人。」從此,國王不食一切肉。從此,國王禁止任何人在這個地方打鹿。這個地方,因此得名「鹿野苑」。

憍陳如等證四果

釋迦牟尼佛到達鹿野苑後,為憍陳如等五人正式演說佛法。佛第一次說法講些什麼內容?主要是講了苦、集、滅、道四諦法。這「四諦法」在後面我們會講到。據南傳佛經記載,在「初轉*輪」階段,佛說《轉*輪經》時,年紀最大的憍陳如立即獲得「斯陀含果」,佛進一步指導,其餘的四位也一一證得「須陀洹果」。佛闡述《無我經》後,五位都成就了阿羅漢果位。他們五人是佛教最早的出家眾。自此,佛教有了三寶,形成了教團。釋迦牟尼佛是佛寶,四諦*輪是法寶,五阿羅漢是僧寶。這是佛教最早的三寶。

什麼是斯陀含果、須陀洹果呢?什麼是阿羅漢果呢?由於大家是初學佛法,所以有必要作些介紹。佛教認為,生命界由於迷與悟的不同,因此,存在十種類別,這就是:

(1)地獄界:最低層的生命,處於牢獄之中,遭受極重苦痛。

(2)餓鬼界:這類眾生不得飲食,遭受無有休止的饑渴痛苦。

(3)畜生界:此類眾生互相餌食,生存艱難困苦。

(4)修羅界:阿修羅,嫉妒心強,生性好鬥,天上人間畜生界中都有。

(5)人間界:人類,有苦有樂。我們就是人間界。

(6)天上界:天人,享受天界快樂,快樂享受完了則墮落。

(7)聲聞界:指聽聞佛所說的聲教,觀察「四諦法」而悟道者。

(8)緣覺界:緣覺,觀察因緣法而證悟者。

(9)菩薩界:發廣大心,自行化他,以精進幫助他人而成佛者。

(10)佛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

前六種界的眾生沉淪六道,遭受生死輪迴等種種痛苦,是迷惑顛倒的世界。後四種界,是聖人覺悟的世界,他們即將、或已經超脫生死輪迴等痛苦。

「聲聞界」中有四個等級的「果位」:

(1)初果梵語名「須陀洹」,意譯「入流」,即入聖人之流的意思。初果人已經斷除三界「見惑」,進入聖人果位,不再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但由於有欲界九品「修惑」,所以,仍然需要經過在「人道」「天界」往來七次生死輪迴,斷盡欲界九品修惑,則證「阿那含果」。見惑,見道上的迷惑。修惑,修道上的迷惑。修惑也稱思惑。

(2)二果梵語「斯陀含」,意譯「一來」。二果人不僅斷除了見惑,還斷除了欲界六品修惑,但還有欲界修惑三品未斷,所以,還必須生到欲界天一次,然後再來人間出生一次,欲界三品思惑了斷,這才證得「阿那含果」。

(3)三果梵語「阿那含」,意譯「不還」。三果人已經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不再來「欲界」出生,所以稱「不還」。三果人命終之後則生色界天,然後,再進一步修行斷惑,證阿羅漢果。

(4)四果「阿羅漢」,意譯「應供」、「殺賊」、「不生」等。這個果位的人,已經斷除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見惑思惑,有漏惑業統統消除,超脫六道生死輪迴,圓寂以後就不再來三界受生,因此名「不生」。他們好比用智慧之劍殺盡三界煩惱賊,所以,得名「殺賊」。他們具足無漏功德,自然受到廣大人天的供養,因而名「應供」。阿羅漢果是「聲聞界」中最高的果位。講到阿羅漢,順便就簡單的附帶講了以上這些。有關詳細的內容,以後有機會再作講述。

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

佛陀度了憍陳如等五人後,不久又度了耶舍和耶舍的四十九名好朋友。耶舍的父母親也歸依了佛教,成為佛教最早的優婆塞、優婆夷。這時,佛的弟子增加到55人。佛為他們教授佛法,他們覺悟佛法後,佛就指派他們到各地宣講佛法,利益大眾。

佛陀在鹿野苑住了一段時間,就動身前往優樓頻螺。優樓頻螺,在現在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南側500多公尺處的目支鄰陀村的東面。在優樓頻螺這個地方,居住的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和伽耶迦葉三兄弟是當時很出名的苦行宗教師,他們各自有500、300、200名學生。優樓頻螺迦葉三兄弟聽聞佛說法後,深深地為佛的智慧、道德,以及佛法所折伏,先後分別帶領各自的弟子一起歸依佛出家。

離摩羯陀國王舍城(現在的印度巴特那市南面的拉查基爾)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村落名叫優婆提,這裡有位飽讀經書、聰明絕頂的年輕人,名叫舍利弗。他和他的好朋友目犍連,出於對生命宇宙真相的探索,而結伴離家到各地求學。他們四處參訪,跟隨了許多著名學者學習,但是,最終都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心。最後,他們還是回到自己的村莊,並二人協定,從今天開始,誰遇到「高人」都要在第一時間告知對方。

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街上漫遊,見到前方迎面而來一位身穿袈娑、威儀整肅的出家人,讓他油然生起恭敬心,心想他一定不是一般人。這個人,就是最初的五比丘之一的阿說示。舍利弗很想知道他的來歷,於是走過去同他談了許多話。其中有一段問答非常重要,這段話促使了舍利弗走上出家學佛的道路。舍利弗說:

「尊敬的法師!請您告訴我您老師的教義。」

阿說示以偈頌的方式回答說:「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這是一首「緣起法」偈,大家聽了有沒有「見道」?然而,我們這位舍利弗聽了第前句偈語時,即證得第一「入流」聖果。

舍利弗立即將這件事告訴目犍連,目犍連聽了這首偈,也證得第一「入流」聖果。兩人非常喜悅,決定歸依佛出家。出於禮節和好意,他倆前去拜見他們以前的婆賈那老師,希望他也能依佛學法。婆賈那老師固執已見,不從他學,倒是他的弟子們願意加入他倆的行列。於是,舍利弗、目犍連等同門200人一起到優樓頻螺佛的住所,加入僧團。

雖然,舍利弗依佛為師,但他是遇阿說示而聽聞佛法的,因此,他也視阿說示為師,對他非常恭敬。恭敬到什麼程度呢?據經中記載,阿說示在那個方向弘法,舍利弗就會朝那個方向合掌,表示尊敬。假如,舍利弗是躺下來休息時,他便把頭朝向那個方向。舍利弗,堪稱尊師重教的楷模。佛弟子中,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同他這種「重道」精神,應該是有關聯的。

此外,佛的同父異母兄弟難陀、堂弟阿難陀、姨母摩阿波闍波提,妻子耶輸陀羅、兒子羅侯羅等也都出家了。佛的弟子中,四種種姓的人都有,在這裡沒有種姓等級,沒有貴賤,一律平等。

佛陀自從35歲成佛,直到80歲涅槃,一年到頭,除雨季安居時間在本住所講學外,其餘時間或是單獨一人,或是在弟子的陪同下,四處宣揚佛法,讓許許多多的人受到了教育,獲得了解脫。佛「臨涅槃」的最後時刻,還在說法度人。

佛陀知道自己即將「入涅槃」,於是在「腳俱多河」洗了個澡,上岸接受純陀的飯食供養後,來到拘屍那城(約在今印度聯合邦的迦夏城)郊外鄔波陀那的娑羅樹林間鋪好臥床,準備涅槃。雲遊苦行大外道須跋陀羅,此時正在拘屍那城,當他聽說佛陀將在今晚涅槃時,「博學多聞,高傲自滿」的他突然想起要歸依佛陀出家。他見到佛後,佛就為他說法。他明白佛法後,就在佛的面前出家。這就是經中所說的「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須跋陀羅,是佛最後的一位出家弟子。

須跋陀羅,依佛出家時,已經是120歲高齡。人活120歲,壽命很長吧!其實,這是每一個人應有的正常壽命。前幾天,我從《香港佛教》雜誌上,看到一篇專題論述,題目是:《人活到120歲不是夢》。這是一位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洪紹光教授研究多年的結論。當然,各人的「業力」不同,壽命長短自然不同。

120歲的人,在我們佛教界有好幾位。有書籍記載的,除這位須跋陀羅外,還有佛的侍者阿難、佛陀時代的大護法維莎訶女信徒、唐朝趙州禪師、近代虛雲老和尚等。「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八十歲高齡還在雲遊四海,參訪名師,身體好吧!須跋陀羅120歲仍然到處參訪,住無定所,身體夠強壯吧!他們的求知精神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三、佛陀涅槃時刻

佛陀說法45年,講經300餘會,說了許許多多的佛法,度了無量無數的眾生。所要說的法都已說了,所要作的事都已作了,所要度的眾生也都已度了,這就是經中說的「所應度者,皆已度訖」。訖,是事情完結。

佛在娑羅樹間涅槃

佛來到人間成佛,成佛後圓滿完成了他的一切工作,於是他選擇在「娑羅雙樹間,入涅槃」。佛為什麼要挑選在這個地方涅槃呢?據說至少有三個原因。(1)方便120歲高齡的須跋陀羅皈依,成為佛最後的一位弟子。(2)演說法要,方便傳播,讓更多的人受益。(3)使大家能夠方便地分到佛的舍利。

佛為什麼選擇在「娑羅雙樹中涅槃」呢?這也有因由。因為「娑羅樹」有堅固、高廣的含義。又,娑羅樹花大如車輪,果實大如花瓶,果味甜如蜂蜜。堅固、高廣、果大、甜蜜,都是佛教所推崇。堅固象徵信心堅固,高遠象徵誓願、理想又高又廣,果大象徵無上佛果,甜蜜象徵涅槃快樂。

再者,娑羅雙樹,實為佛涅槃時,所臥的床舖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兩棵娑羅樹。這些娑羅樹,它們底下的根與根相連,上面的樹枝同樹枝交融,「下連上合」表「和諧」「圓滿」。更奇妙的是,佛將要「入涅槃」時,四邊的每一對娑羅樹,都有一棵枝葉、花果、樹皮逐漸枯萎而呈白色;而另一棵卻是枝葉異常茂盛。此四棵榮,四棵枯,正好象徵破除「四倒」,而證如來「四德」之意。

何為「四德」?四德,是佛的「法身」所具有的四種特徵。

(1)常,指佛法身常住,永恆不變。

(2)樂,佛的法身沒有諸苦,安住大樂。

(3)我,法身超越時空,來去無礙。

(4)淨,法身遠離惑業,清淨不染。

何為「四倒」?倒,乃顛倒。四倒有兩種:

(1)凡夫四倒:①常:由於不明事物的真實性,而將世間一切事物,認為是永恆不變的「常」。

②樂:對世間苦的產生、過程,以及結果迷惑不解,並以苦為「樂」。

③我:不能明了一切事物乃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本身並無自性---無我,以無我為「我」。

④淨:凡夫肉身,四大組成,不淨之軀,生命無常。凡人不明此理,迷戀肉身。為了這個身心,造作惡業。以「不淨」為「淨」。

(2)二乘四倒:①聲聞、緣覺二乘人,明悟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的變化生滅之中,諸法無常,便執著「萬事萬物」是「無常」。

②二乘人認為世間充斥缺陷,六道充滿痛苦,毫無快樂可言,就固執「無樂」。

③通過對生命的體悟,認識到一切生命,都沒有一個主宰、永恆不變的個體的我的存在,就偏執「無我」。

④他們認為身體是「罪惡之根源」,是不淨之物的組合體,沒什麼可愛戀的,應該徹底看破放下捨離,執身為「不淨」。以上都是顛倒、錯誤的見解,破除了凡夫四倒,再進一步體悟了二乘四倒,則證得如來的四德。

經文說:「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佛在「娑羅雙樹間」,度了須跋陀羅出家後,「將入涅槃」,就將要捨棄這個肉體,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涅槃的含義和種類

眾生由於貪慾、執著等錯誤的思想,因此,對自身,對外界事物產生錯誤的理解,因而產生錯誤的行為,造作惡業,從而流轉生死,以至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眾生錯誤的思想被修正之後,具有流轉生死能力的「業力」則停止運行,業障消除,這就從生死輪迴中解脫,解除一切痛苦,突破時空,獲得生命的涅槃境界。

「涅槃」是梵語,譯成中文有「滅度」、「圓寂」、「不生不滅」等意義。這個詞,原意是「吹滅」,或者是指「吹滅」的狀態。意思是指造作生死、苦惱等一切污染不淨之法的「業力火種」被「吹滅」。痛苦之因、痛苦之果消滅,生命的生死輪迴痛苦得以脫離,圓滿成就智慧福德,證得永恆寂靜、不可思議的最安樂的解脫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涅槃。

諸經中對涅槃的解釋非常豐富。這裡根據「唯識宗」所立,涅槃則有四種分別。它們是「性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和「無住涅槃」。

(1)性淨涅槃,全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說一切事物的自性本體,本來清淨真如。此真如之性,在生命於「三惡道」時,雖為煩惱塵垢所污染、障蔽,但它仍然「不垢」;成為聖人時,雖然煩惱塵垢消除,證得涅槃,但它也沒有因此而增加清淨度,這叫不淨,這就是通常經中所形容的真如涅槃之性「不垢不淨」。涅槃之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縱使經歷「驢胎馬腹」,「塗炭吞火」也不減少損壞絲毫。

(2)有餘涅槃。有餘涅槃聖人,雖然,仍以五蘊的肉體為所依,有饑寒老病等相,但是,煩惱斷盡,能以「涅槃境界」面對人生世事,不受饑寒老病諸苦所影響。如,釋迦牟尼佛35歲的時候,便已證得涅槃而成佛,但是他的肉體依然是過去的惑、業所剩餘的,這就是有餘涅槃。

(3)無餘涅槃。無餘涅槃聖人,所有煩惱斷盡,五蘊身體捨離,業盡報息,自他、物我、身心不再對立,一切事物圓融無礙,生命中不再有任何痛苦。釋迦牟尼佛80歲時,證入無餘涅槃。

(4)無住涅槃。了知生死涅槃,體性原來是一,本無煩惱生死可斷,也無菩提涅槃可證。以大智大悲大願大力,往來生死涅槃,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於因緣生滅的世界中,永無休息地「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而不為凡塵污染、諸苦所惱,隨時隨處自在涅槃。

四種涅槃中,性淨涅槃為涅槃本體,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二乘無學果人具足前三種,唯佛如來四種全部具足。

涅槃的樣子

涅槃,是怎麼個「樣子」?涅槃離言絕慮,無形無象,那有「樣子」可講,不過通過一些經典所述,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一些「輪廓」依據《方等般泥洹經》說,它有八大「法味」,通俗一點講可稱「八大特徵」。

(1)常住:常住十方三世而不變。

(2)寂滅:業障永滅,功德圓滿。

(3)不老:無增無減,青春常在。

(4)不死:原本無生,自然不死。

(5)清淨:清淨空寂,一塵不染。

(6)虛通:虛空通行,來去無礙。

(7)不動:安住無為,如如不動。

(8)快樂:永恆圓滿自在大快樂。

涅槃,是「滅度」,是「不生不滅」,有四種區分,具有八大特徵,但其「樣子」究竟是怎麼個樣呢?下面,這則「禪門公案」,也許能為我們對這涅槃「樣子」再增加一些理解和意會。

一日,南塔光涌禪師參訪仰山禪師,仰山問他:「你來做什麼?」

光涌回答:「來拜見禪師。」

仰山又問:「見到禪師嗎?」

光涌回答:「見到了!」

仰山再問:「禪師的樣子像不像驢馬?」

光涌說:「我看禪師也不像佛!」

仰山緊追地問:「既不像佛,那麼像什麼?」

光涌回應說:「若有所像,與驢馬有何分別?」

仰山禪師聽了光涌的回答,非常滿意,讚嘆不已!

這一問一答,看似平常,其實含義深刻。這是一場對「涅槃自性」的對白,它表明了事物實相、涅槃自性的「形容面貌」。「來見禪師」,就是「來成佛」,就是「來求涅槃」。涅槃,就是事物實相。涅槃相貌怎樣呢?它,如同仰山禪師,既不像驢馬,既不像佛。說白了,仰山禪師就是仰山禪師,涅槃就是涅槃,我是我,你是你。

有人說,涅槃之相,我還是沒看清楚!的確如此!涅槃,本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當你一開口、一動念已不是了。涅槃,乃「唯聖者所知」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不能以凡人的經驗、概念來測度的,更無法用文字做完整直接地表達。作個比方說,一個從未見過水、喝過水的人請教你:「水是什麼樣子?」縱使你口才很好,講上大半天,對方也未必能「明白」水的樣子。即便你很會寫,很會畫,也很將水樣子如實展出出來,對方還是無法完全明白水的樣子。

怎樣才能讓他知道水的樣子呢?有辦法!佛告訴我們:「讓他喝水!」讓他親臨其境,親自體驗,問題就完全解決了。就如同要明白水的味道,喝了水,便恍然大悟:「喔!原來水是這個味道。」佛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道理。雖然,你喝過水,也知道水的味道,但是,你還是無法完整地直接地確切地告訴他人「水的味道」。

說到這裡,應該明白的是,不能準確地將「水的樣子」、「水的味道」表達出來,並不等於水不存在。涅槃也是這樣,當你沒有證得涅槃,你是無法準確地全面地明白的。當你證得涅槃時,你就完全明白涅槃的境界了。可是,你還是無法用語言來準確表達。

涅槃就在這裡

涅槃,是佛教實踐的終極目標。如何才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呢?這要依靠「道諦」。道諦,它以涅槃為目的,以消除生死根本的煩惱為對象,以戒、定、慧為修行方法。佛陀在本《遺教經》中講述了「道諦」,我們遵照本經中的「道諦」修行,必定證得涅槃的境界。

你經過修行,證得涅槃的境界,豁然大悟:原來如此!涅槃就在這裡!有一天,洞山良價禪師問雲岩禪師:「老師!你百年後,如果有人問起您的道貌,我要怎麼回答?」

雲岩禪師答:「我不在別處!」

洞山禪師聽後,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洞山禪師在渡河時,看到水中自己的身影,這才悟到雲岩禪師「我不在別處」的道理,而說偈曰: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憑麼會,方得契如如。

涅槃如影相隨,不在別處,也不須到處尋覓,涅槃就在這裡。《雜阿含經》中明示我們說,貪慾之念消除乾淨就是涅槃,嗔恨之火消滅乾淨就是涅槃,愚痴邪見之心去除乾淨就是涅槃,煩惱痛苦破除乾淨就是涅槃。貪嗔痴沒有了是涅槃。他人對你貪嗔痴,你也不計較,這是涅槃。你不但不計較,而且還感謝他對你貪嗔痴,這是涅槃。不是有句話說:「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意志。」講的就是涅槃的境界。你感謝他對你貪嗔痴,你就連所謂的「貪嗔痴」,「不貪嗔痴」這個概念都不存在,當下即涅槃。

涅槃,在佛經中有許多別名,這裡也順便給大家提一提,如《法華經》中說「最上一乘道」,《華嚴經》說「一切諸法的自性」,《勝蔓經》裡說「如來藏」,或「自性清淨心」,《般若經》中說「對理無所知、無所不知」的「般若」,《大涅槃經》上曰:「佛性」,諸經中提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如」等等,說的都是涅槃的異名。雖然,名號不同,但是,同屬一物。

是時中夜寂然無聲

佛將要入涅槃的時候,經文說:「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這是「中夜」時分。在古時候的印度,將晝夜一天24小時分為六個時段,就是晝(白天)分為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三個時段,夜(夜晚)分為初夜、中夜、後夜三個時段。每一時段4個小時。中夜,是現在的晚上10點至次日凌晨2點。中夜,又有寓意「中道」之意。中道,就是離開極端的觀點,不偏於「左」不偏於「右」的中正思想。比如離「斷」離「常」,非「有」非「空」之理,這就是中道。斷,是指「物質」毀滅了,則徹底沒有了。常,是說一切「物質」永恆不變。不持「斷」的見解,不持「常」的觀點,這是中道。

中國儒家講待人接物要有「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中庸之道。這中庸之道相近佛家中道思想。但佛教的「中道」的「中」還有「如實」等其他含義。如實,就是實實在在知道事物的真實相。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思想立場,在大、小乘中都是廣受重視。雖然,它們對「中道」的意義和理解有深淺不同,但是,都將這「中道」理念作為教義的核心思想,在這一點上則是一致的。

上面,經文講到時間已經進入了「中夜」時分,此時此刻「寂然無聲」。半夜三更,已經是夠淒涼的了!結集經的人還來一句「寂然無聲」,更顯出了當時氣氛之特殊。是的,偉人將逝,天色黯淡,大地沉默,悲痛無聲!這裡「寂然無聲」,包含兩點意義。(1)是指萬籟無聲,周圍環境非常安靜;(2)是指佛此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身無痛苦,心大安詳。

「中夜」時分,萬籟俱寂,佛還希望藉此不多的時間「為諸弟子略說法要」!佛陀!您應該休息啦!可是,佛陀不!他要為諸弟子演說「法要」,他要說法說到最後一口氣,他要為眾生流盡最後一滴血。佛陀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在這裡展現無遺。

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為諸弟子略說法要」。「為」,這裡是介詞,表示行為的對象,相當「替」的意思,如為你服務。「諸」,是眾、許多的意思。從他受學,學習知識在他之後,因此,對於對方則自稱為「弟」。從他學習而獲得知識,產生見解,所以,對老師而自稱是「子」。佛弟子,菩薩、聲聞都是佛的弟子,但由於聲聞人常隨佛陀學習,以佛為師,所以,佛經中有時特指聲聞為佛弟子。佛滅度以後,一般而言,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五眾,以及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二眾都是佛的弟子。

以上七眾佛弟子身份的不同劃分,是根據他們所接受的佛教戒律的多少而區分的。梵語「式叉摩尼」,中文意義是「正學女」。18歲至20歲的女性出家後,受了「十戒」成為沙彌尼。之前經過兩年的「試驗期」,合格後才可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尼。在這兩年「試驗期」的女眾,就叫做「式叉摩尼」。

佛弟子,再廣泛一點講,凡是受了三皈依者,都是佛弟子。再廣泛一點講,一切眾生都是佛弟子,因為「佛想念慈愛眾生,猶如父母之想念慈愛子女」。又一切眾生本具佛性,都是未來佛。

在佛門中,弟子一詞還有多種不同稱謂,比如,一般稱本派門人叫門弟,或徒弟;授戒的弟子為戒弟、戒徒、戒子;傳法的弟子稱法弟、法子;本師圓寂後的遺法弟子則稱遺弟,等等。

「略說」,就是「去繁取簡」說,簡單說說。「法要」,就是佛法大要。由於時近「中夜」,時間不多,又由於要說的平常都已說了,此時只是象徵性地總結性地簡單講述佛法要義。臨終說法,血淚言語,字字囑咐,意義深刻。佛陀臨終交代,希望「諸佛弟子」能切實依教遵行。

佛略說法要後,進入涅槃,終年80歲。這一天,按當時的記載相當於我們中國農曆的二月十五日。佛出生在公元前623年,涅槃於公元前543年。這是1950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在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舉行首屆大會時,所作的一項關於佛陀生卒的決議。現在我們所用的佛曆是從佛的涅槃日算起。

關於佛的生卒、出家等日期,我國和東南亞各國記載有點不同,這是由於古代各國的曆法不同等多種原因所造成。現在中國大陸,還有人依然用出生的農曆日期來註冊戶口的。比如,某人今天農曆四月十七日出生,向政府申報戶口時,則被寫成2003年4月17日。假如說,有人又想將這4月17日變為緬甸日曆,於是,日期成為緬甸日曆的2003年一月一日新年。這樣,這個人的生日到了第二年便有三種不同的出生日期。又加上古人對時間和日期的觀念比較淡,各國曆法不同,時差不同,再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於是,人物的生卒出現不同的記載,這是很正常的。現在,佛的生卒、出家等年份,一般以「南傳佛教」的記載為依據。

佛涅槃後,遺體舉行火化。摩揭陀國、迦毗羅衛國等八國將佛的舍利分為八份,並在他們各自的國土上建塔安奉。

四、佛是覺悟的人

近代以來,許多高德大德突出強調「佛是人」、「佛是覺悟的人」這個理念。這一理念非常重要。在佛在世的時候,佛就曾經這樣說過,只是後來被忽略了,沒有被重視。我們在上面稍為了解了佛的出生、修行、成佛和說法度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對「佛是人、是覺悟的人」這個觀念,應該有初步的認知。為了對這一問題加深認識,我們有必要再作一些補充說明。

佛是人

當今,仍然有許多人將拜佛叫拜神,把土地、城隍叫做菩薩,對佛與神混淆不清。以前,有位朱先生剛從土地廟裡拜土地公出來,信佛的李先生在路上遇見他,問:

「你從哪裡來?」

朱先生答:「我去拜神。」

李先生看他雙手提著酒、雞、鴨等祭品,聽了他的話嚇了一大跳:「你拜菩薩?怎麼可以帶酒、雞、鴨去供?」

朱先生說:「那個『神\』吃葷的,還抽菸呢。」

土地公塑像上有把菸斗。最後事情總算弄清,朱先生是把土地神當作神。佛神分辨不清。佛與神是不同的,佛與神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某些人,還將佛菩薩視做「貪官污吏」來供奉膜拜,這都是不明佛法。

神是什麼?原始未開化時代,人們對大自然界不甚了解,對大自然界發生的閃電、打雷、洪水等無可抗拒的自然現象,以為一定是什麼「東西」在操縱著,於是,人們就給他們,應該是它們,人們就給它們取名叫「神」,如雷公神、電母神、河神、風神、火神等等。這是人類對大自然無知和恐懼的產物。及至後來,自然現象被人格化,或是某些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亡成神。在人間最出名的神當屬創造天地萬物無所不能的「造物神」。

根據專家學者統計,還不是很完整的統計結果:人類所崇拜的神,竟達三億三千萬個多。真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一般都是具有超凡神力,能神通變化。他們居住天界的叫「天人」,在地界的叫做「地祇」,在人間的名「鬼神」。儘管「神」有超人能力,但是,他們依然處在三界六道輪迴之中,遭受生死痛苦。

什麼是佛?人、螞蟻、昆蟲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都是「未來佛」。十方三世有無量無數佛。這是從廣義上講的。如果從狹義上講,佛是指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是實實在在的人。他有出生地點,有生身父母,有修行證悟過程。他國籍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父親是國王,姓喬達摩名淨飯,是釋迦族,母親摩耶夫人。他出家後,經過「修行」,而成為佛。佛是由人而成的。

釋迦牟尼成佛後,衣食住行與普通人一樣。從本經序言中,我們看到釋迦牟尼成佛後就不停息地到處講說佛法,傳授真理,解答疑難,利益他人,一直到「將入涅槃」還「為諸弟子略說法要」,還在說法,這是說佛的工作方面。從本經的經文中,我們看到的也都是「人話」。

從《金剛經》序言中,我們看到了佛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輪廓」。經序中說:「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氣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的生活就是如此平常。再結合其他佛經,我們看到佛一天的生活大致是這樣:早晨天還沒亮就起床盥洗,然後進入「禪定」。之後說法,或安排事務,就出門「托缽乞食」親近民眾,服務大眾。在城中乞討到飯食,即回到住處。吃完飯,洗淨飯缽,收好衣缽,洗淨雙足,鋪好座位,安坐片刻之後,或說法,或為弟子信徒解答疑問,或看護病人,或巡視各寮房,等等,一直「工作」到「午夜」,佛才以「右手托頭」如弓形般吉祥而臥。

佛在《增一阿含經》中說:「我亦是人數。」佛也是人類中的一員。佛是人,釋迦佛是由人而成佛的,而且「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同上)一切諸佛都是在人間成佛。不但佛陀出在人間,三寶的法寶、僧寶也在人間。雖然,佛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同我們正常人無異,但是,佛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是沒有人我分別,沒有是非執著,沒有煩惱痛苦,是生活在菩提覺悟之中。我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是充滿人我是非煩惱痛苦。這就是「佛與眾生」的不同之處。

一生提倡念佛法門的印光法師在《一函遍復》中也寫到:「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格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份與否?我總要盡我之份。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份,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許多人聽了淨空法師的音像製品,就錯誤地認為,要想求生西方,只有放下工作生活,一天到晚不停地念佛,這叫「淨念相繼」,才能往生。這其實沒有把握淨空法師的思想。淨空法師在《淨業三福講記》中就明確說過:「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假如人都沒做好,怎麼能成佛作祖呢?首先要把人做好。」又說:「(修行的)行就是行為,錯誤的行為就是染污。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為不外乎三大類,就是身、口、意三業。身是身體的造作,口是言語,意是思想、見解。」因此,我們首先必須通過修成完善的「人格」,人格完善則「人成佛亦成」。

佛教是以人為本、立足人間,以修正自己,利益他人為根本的修行方法。先從了「生」作為起點,生活的問題解決了,死的問題自然也跟著解決了,生死了脫而出六道輪迴。

佛教一切法門都是為我們修正身心行為,完善人格,成就佛果而建立的。但是,時至今日,我們一些學佛人卻「重視鬼不重視人」,「重視死而不重視生」,從而造成人們對佛教的種種誤解,以為佛教是「鬼教」,學佛是來學鬼,佛教跟活人沒有關係;以為佛教是「死教」,學佛是來學死、學往生、學求死,佛教同「生」、同現實生活沒有關係。這都是「本末不清」,錯了!佛教不僅是重視現實生活,而且更重視「死」,以至死後無盡的來生。佛教不但重視人類問題,而且也關心他類眾生的問題。

佛是覺悟的人

佛是人,是覺悟的人,是覺悟了人生宇宙真相的人。《雜阿含經》中,有一段佛陀同一位婆羅門的對話,更詳細說明了這一關鍵性的問題。

有一天,佛在憍薩羅國沙林村落的樹下靜坐,一位名叫陀那的婆羅門來到佛的跟前問道:

「您是天神嗎?」

「我不是天神!」佛回答。

「那麼,您是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嗎?」

「我實不是!」佛回答。

「那麼,您是一個凡人?」

「我不是凡人!」佛回答。

「那麼,您一定是非人?」

「我也不是非人!」佛回答。

「那麼,請告訴我,您到底是什麼?」

佛陀告訴他:「天、龍……人、非人等,都是由無明煩惱所生。我已熄滅無明煩惱,破除一切迷惑顛倒,橫渡生死大海,超出三界的覺悟者。」「我猶如水中蓮花,生於污泥而不染;我雖生活在世間,但不為世間所煩惱,我是覺悟的佛陀。」

佛是覺悟的人,我們從佛法中,的確看到了那充滿覺悟的文字和義理。佛不是萬能,不是造物主。佛說,「一切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提倡眾生平等,每一生命體都可成佛。佛說,「一切法都是佛法(真理)」,高唱「平等慈悲包容和平」。佛說,人們的命運是由自己掌握,人們通過正確的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佛教崇尚追求智慧覺悟自由民主,反對迷信,更鼓勵人們對佛的教義提出懷疑,反對偶像崇拜。佛經中在在處處教導人們嚴守「五戒」「十善」,廣行「六度」「四攝」,遵守國法,遵循道德,修正自己,行善積德,樂觀進取,不畏艱難,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等等。

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都是未來的佛。眾生與佛平等無二。你從思想意識上,從行為舉止上去傷害自己,去傷害他人,以及傷害他類眾生,就是傷害未來的佛。你為眾生服務,就是為諸佛服務,就是修集福德菩提。這還容易記住,可是許多人往往將自己家裡的「未來佛」給忘了。大家要牢記你家裡的所有成員都是「未來佛」,恭敬、照顧、供養他們,就是恭敬、照顧、供養諸佛。然後,將此思想行為擴展到親戚、朋友、同事,乃至一切眾生。這樣「修行」你必定能成佛。

佛教否定「神創造」說,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因緣解散而滅。基於這點,佛教常被人稱作「無神教」。下面,我們簡單談談這於問題。

佛教中,有句名言這樣說:「大疑者大悟,小疑者小悟,不疑者不悟。」這是說,對佛法有大疑問的人才會有大悟,有小疑問的人只有小悟,對佛法提不出任何疑問的,這個人很難「開悟」,將不會有大出息。佛在世的時候,有位名望很高、宗教知識豐富的大財主名叫優婆離。他本是尼鍵陀若提子的信徒。一天,他聽佛說法後,要求歸依佛陀,改變原有信仰。佛陀就對他說:「善男子!您應該對我的教義作認真研究後,再作信仰佛教的決定。」雖然,後來優婆離歸依佛陀,成為佛教徒,但是,佛對他多一條要求,那就是希望他尊重他以前的宗教師尼鍵陀若提子。

《臨濟語錄》記載,一天,臨濟宗的開創人義存禪師到達摩塔,塔主問:

「長老先拜佛還是先拜祖師?」

義存禪師答:「佛和祖師都不拜!」

塔主說:「佛和祖師是長老您什麼冤家?」義存聞言,一聲不響,轉身拂袖而去,好一個瀟灑自在。

另一則眾所周知,名為「丹霞燒佛」的禪宗公案,則可謂驚世駭俗,將佛教反對偶像崇拜、反對迷信權威,反對的教條框框的理念推向了高點。依據《祖堂集》記載,唐代丹霞天然禪師住慧林寺時,因天氣寒冷,丹霞就取來木佛像燒火取暖,說是「我在燒取捨利。」這個公案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這裡就不羅嗦。

佛像建立,她有她一定的意義。她可以讓人們緬懷先聖豐功偉績;讓人們見到佛像而想起佛,而學習佛的慈悲、智慧、圓滿覺悟的人格,而學習佛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論,見賢思齊,依教修行,利益眾生,超凡入聖。她是我們學習佛的一條方便途徑,這是建造佛像的真正用意。如果以佛像為「真佛」,這就大錯特錯了。好比一個國家的國旗,她只是代表該國的旗幟。見到這面國旗,就如同見到這個國家,能激發國民愛國思想。但如果把國旗當作這個國家的實體,一天到晚向國旗敬禮,獻飲食,不去勞動,建設國家,而說自己天天是在「愛國」、是在「建設國家」,這顯然是「走」偏了。

說到「佛像崇拜」,聖嚴法師作了個比喻。老法師說,正像靶場的射手,他要想射中靶子的紅心,他必須將視線由瞄準口通向準星,再對準靶子的紅心。雖然,射擊的目標在靶子的紅心,但必須首先通過瞄準口及瞄準星。當然第一流的射手,也許並不需要這些程式。同樣的,一個已經悟透了佛法的佛教徒,也無須借用偶像來作為中間媒介。這裡說的「瞄準口」「準星」是比喻佛像,「紅心」是比喻真佛、佛法。將瞄準口、準星當作「紅心」當然是錯了,它們只是能讓射手容易地射中靶子的紅心而已。雖然如此,但是,對於初學的射手而言,想要射中靶子的紅心,瞄準口、準星是不可少的設定。同理,雖然佛像不是真正的佛,但對於一些學佛的人來說,佛像也是很重要。學佛人通過佛像,見賢思齊,明悟自性真佛,而成佛道。

聽了丹霞燒佛像的故事後,你也去破壞佛像,這便錯了。雖然,國旗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實體,但你故意去玷辱國旗,這也是不對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