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要點摘抄(五)


時間:2016/5/27 作者:信願持名

今天和大家分享學習《大手印淺釋》第五講的要點摘抄,願我們心密弟子在祖師法雨甘露的滋養下茁壯成長,早證菩提,救度眾生。

第五講法而真實即是真正大手印之行

(1)大手印三要乃統一的整體

(2)大手印乃九乘佛法之精髓

(3)再次總結大手印三要

(4)大手印要中要

(5)見、修、行、果

(6)修行的必要性

(7)三修門

(8)立證無上正覺道

1、“見宗”才是正知見。“定”者,不是死定,而是活定。故空悲雙融方為正定。“行”者,內不隨妄念遷流,外不為境界所動,令心如河流,任運自然住,保任於惺惺寂寂。這才是正行。

2、念者,今心也,即當前一念心。佛者,覺也,即真如自性、一實相印。見、定、行三要之行法,令心念念在覺,不離一實相印,正是“實相念佛”。

3、無有正見,就無有正定;無有正定,就無有正行,哪來正果?經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是故只有正見、正定、正行,方能證見真如佛性,結果成佛。

4、修行的四個階段,即先樹立解脫正見,然後修定以攝伏散亂之心,心定之後在事境上磨練(六度萬行),最後證成佛果。

5、見到了宗旨,也就是明心見性了。見宗之後,就不會向外求取,不會心外求法,不會再落入外道了。你那裡有再大的神通顯現,我這裡也絲毫不動搖,腳跟站得很穩。如果沒證到這個地步,就站不穩腳跟,難免要動搖的。

6、先要認識本體,然後從本體起修。識得妄念與煩惱正是本體的妙用,既不跟它跑,也不壓制它,讓它自起自滅、起滅隨無。只須認得本體,把一切都攝歸本體。

7、要成道,必須修這個“無失要道”,其它的法不過是台架與助伴。不修這個心地法門,就不能成道。若不認識真心,怎么能成道?若不知道真心起現妄念正是妙用,不知道妄念正是真心的本覺智慧相,只是壓念不起,即使把妄念壓死了,也是不能成道的。

8、一切妙用都是光明,比如腦子一轉,這件事應該怎么做,這個人應該怎么接待,這也是光明,不一定非要看見亮光才是光明,一切妙用都是智慧光明相。

9、法性、佛性,其性本空,故稱空性。一切東西都具空性,都不可得,謂之“性空”。其性是空,是真空之本性。其空性,本來就不動不搖、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這叫本住。

10、心空了之後,般若大智慧朗然現前,凡夫的感情蕩然無存。無情乃大情,大悲心自然就生起來了。這就是“空性與大悲雙運”,這就是“要道”——修道的要點、成道的要點。

11、證得空性,就是有了智慧;起現大悲,就是有了福德。廣度眾生、為眾生服務,才有福德。如果只有智慧,沒有福德,或者福德資糧不夠,是不能成佛的。

12、我們要福慧雙修,只是修慧、修空,不修福,不為眾生做事,福德不圓滿,就不能圓成佛果。阿羅漢發心小,只顧自度,不度眾生,不為眾生服務,只是智慧具足,而福德不具足,故不能成佛,他必然會“回小向大”的。

13、大菩薩初發心就是為了廣度眾生而發,他說:我學佛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而學的。比如眾生在大海里快要淹死了,我要去救他,但我不會游泳、不會救生術,那怎么救啊!我學佛自度就是先學游泳、學救生術。學會之後,本領大了,我就去度眾生。自度只是手段,度生才是目的。學佛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這就是大心菩薩。

14、把這妄念和法身妙用融為一體,法身妙用就是妄念,妄念就是法身妙用,無二無別。仍以波浪和水為喻,不僅波浪息下來完全是水,即使波浪不息下來也完全是水。

15、正起念時,也不見有念可起,這叫堅固而定。並不是一個念頭不起,死在那裡不動。我們利用妄念,待人接物,處理日常事情,並不是跟著妄念跑。我們的真心仍然是不住不隨,不動不搖。

16、如貓捕鼠,貓伏在老鼠洞口,老鼠剛一冒頭,貓立即撲上去。老鼠喻妄念,你時時警覺如貓,妄念一露頭,立即追究它的來處。妄念息下,你就看著它的滅處。這就是參禪法門,目的也是使“念無連續”。這樣久久用功,念有連續由熟變生,念無連續由生變熟。功夫成熟,觸機遇緣,能看之心、所看之念於一剎那化於無形,“嚯”地一聲,能所雙亡,根塵脫落,那你就證成大道了。

17、“不是不見,不是不聞,了了覺知,不著見聞。”這樣作功夫,決定能成大道。“為一切要中要”,這是一切心要中的心要。修法要有訣竅,這是所有訣竅當中的最重要的訣竅。

18、“真實”,只有真如佛性才談得上真實,故稱“實相”。實相無相,無相而無不相。“法爾”,本來如此。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是如此真實,與修行無關,本來就光明無量、妙用無窮。

19、你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法身的妙用,通過境界識得真心。真心如鏡,境界似影,只認鏡子,不認影子。這樣作功夫,就是最上乘的大手印,就是最圓滿的法門,就是最快的成佛之道。

20、妙明真心,就是本覺智慧,它本來無相,本來無住,本來不動。它遍虛空、滿法界,本來沒有散亂。無論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它都是常恆不變的。

21、我們在做保任功夫,即守護自心時,不要起任何對治、取捨、修正之心,時時處處放下一切,空靈無住,方與真心契合。這樣才能證成大道。

22、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你卻動動搖搖、來來去去、生生滅滅,不相應啊!我們要時時刻刻與本性相應,無住、無緣、任運,在在處處不違越自心明淨本體。

23、真要了生死,就要發大誓願,不能怕吃苦,要於行住坐臥中努力用功。僅靠兩小時,三、四小時的打坐還不夠,還要時時刻刻警覺,不為境界所迷,保護清淨的本性。

24、不分別絕不是不知好醜,我們講的是不能“分別不息”,不能念念相續、剎不住車。起用的時候善惡分明、是非宛然,用過之後便無有粘滯,無有愛憎取捨,不留痕跡。若能如是,即現量而比量、比量而現量,這並不是分別。是好、是壞,心裡清楚得很,但並不是偏愛好人、厭惡壞人,我們希望壞人轉化為好人,希望好人更向上。

25、不分別絕不是黑白不分、是非不辨。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為一己私利而愛憎取捨。這就是現量而比量、比量而現量,雖然現量沒有分別,而比量還是知道好醜。我們的佛性是有知覺的,不象木頭、石頭,但卻不可有分別執著。如果分別執著,豈止是違犯三昧耶,那是六道輪迴的種子,甚至要下地獄的。分別執著,後患無窮啊!

26、三藏十二部佛法,浩瀚無邊的教義,統統能明了於心。三藏十二部無一不是描繪真心的,你領會了真心,就掌握了真諦。你就是家裡人,不再是門外漢,自己家裡的東西,你當然是一目了然而無所余。三藏十二部經,沒有什麼地方疑而不明,沒有什麼地方不能解釋,統統地知道,沒有剩餘的東西了。

27、觀心就是警覺地看著念頭起處。念頭來了,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念頭息下去了,問它到什麼地方去。觀心就是觀照,觀察它、照住它,這樣,念頭就不會亂起亂滅、遷流不息了。

28、正用的時候,即正觀心的時候,不要分別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動的時候,能觀之心、所觀之念,就會一時脫落,那就“能所雙亡”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念都沒有了。若不觀照,就不會能所雙亡,就不會脫開,所以一定要觀照。

29、看見念頭是好事,這是慧光初顯。你希望一下子就不起念,正如希望一步登天一樣,哪有那么快啊?這是學人的通病,都想一下子成功,一下子成佛,沒有這么容易。說難也不難,曉得方法之後就去做,今天做、明天做、後天做,幾年功夫一定能成功。想一下子就成功、一天就成功,沒有這樣的事。

30、什麼是執著?盯在一樁事情上放不下、脫不開,就是執著。什麼是遍計?就是普遍地計度、算計,沒一樣東西放得下,樣樣都要。這就是法相宗所講的“遍計所執性”。

31、我們修行人就要把這些東西放下,一切放下,放不下不行!放下就是超離,“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方為真正見中之王”,這樣做,才是正知見,才是見中之王。

32、自心明體,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它是光明無量、智慧無窮的,所以叫明體,光明就在我們的本體上。必須絲毫不散亂,絲毫不為外境所引誘而離開自性本體。如果跟著境界跑,胡思亂想,那就散亂了。要時時刻刻在本性上看得真切,保持得住。這樣才是真正修中之王。

33、禪宗里有句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警惕覺照,不隨妄念轉。如果跟著妄念跑了很遠、很久了,你才知道,那就不好了。念儘管起,但一起我就能看見它。一看見它,不理睬它,就照破了。照破就是毫不散亂,這才是真正修中之王。

34、先要知道自心明體是怎么一回事,再保護這個自心明體。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觀照也好,目的都是保護這個自心明體。這是先決條件,非常重要。這樣用功,一定能成就,故稱“行中之王”。

35、我們本來就是佛,本來就沒有離開大道。我們的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什麼聖和凡、上和下、生死和涅槃呢?究竟處沒有這些相對,你還希求什麼呢?真正證到了本體,就無聖無凡,聖人、凡夫都是一體,都是本來的光明自性。

36、儘管起妙用,本體仍是如如不動。功夫到這裡才算到家,還有覺照在,那就還沒到家。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這樣,總是要經過提起覺照的階段。要覺照、覺照、再覺照,把它照熟了,就象人在空氣中,忘記了還有空氣。

37、若不覺照、不作功夫,怎么證果呢?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生下來就成佛的人是沒有的。因為他的無明還在,總是著相。要證成道果,就須從開正知見起步。第一步,“啪——”,打開本來了,啊!這是我的自性!第二步,時時處處用功保護它。第三步就是證果。

38、“無念”並不是無記。無記是什麼呢?就是象木頭、石頭一樣,一個念頭都沒有,即所謂“無記空”。無記空就是“滅受想定”,滅掉了“受”和“想”,不接受外界的任何信息,沒有任何思想活動了。無記空是“無始無明”,不是好東西,不要把它當成好東西看。

39、出世修行的方法很多,如果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也不行。要一門深入,受持一個法,一直修到底。

40、安安閒閒、寬寬坦坦,令身安住,心裡沒煩惱,沒有牽掛,總是心平氣和、輕鬆愉快,身體就會好,病也不大生了。這樣住在世間,才可以用功修法。這是身修。

41、我們學佛法、修解脫道,必須一門深入,其它東西都不要去瞎弄。世間無益的話不要講,無益的咒語、課誦也不要去念。我們要做到“三少”:要心中事少,口中語少,腹中食少。

42、心裡裝著成套的與解脫道無關的空理論放不下,有什麼用啊?分析它、推論它,是“戲論”;思念它、評價它,是“思量”。應該“離戲論思量、比對心想”,心裡空空淨淨,遠離戲論思量,還要遠離比對心想。

43、我們的真心本來就象虛空一樣,不曾動過。現在我們認取真心,就要“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無所謂。虛空能容萬物,我也能容萬物。十方世界在虛空當中,十方世界也在我心中。

44、我們修法的人,要注意了:不要記座數!不要念叨我已坐了幾百座,還差多少就滿千座了。不要記啦,趕快放下,記次數是不行的,這是等待心,要不得!脫開的景象是忽然之間爆發的,作功夫成熟了,自然會爆發。不要有等待心,還是努力地修吧!一聽到我說“轟隆”一聲,你們不要認為就象聽到打雷的聲音。不是的,只是有這么一個意境,你覺得“轟隆”一聲,別人是聽不到的。最重要的是好好做功夫。做功夫,它自然會來;不做功夫,它就不會來。你期待它,等著它,有了這個等待心,它也不會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