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問答

人間天:什麼是打坐,打坐有什麼用處?


時間:2017/3/11 作者:定臻

同修:什麼是打坐,有什麼用處?

老師:首先,由於本人是淨土法門的忠實冬粉,對禪的部分理解並不深,最多略知一二也是道聽途說,雖然過去也曾經在這個部分做過嘗試,但是因為知道隨後的痲煩和障礙就沒有繼續。

我們知道,佛教的所有修持手段最後的落腳點就是在般若上了,粗暴的講般若就是智慧。獲得般若最快的手段方法就是禪定了,以禪定的方式進入到禪定對應的境界中,從而減低身心上的種種干擾,把專注力集中在某問題、某事、某觀察上,從而獲得更強大的觀察力和理解力,乃至更細緻的感受。

這個打坐,就像前一段我們分享的《量子糾纏和佛法的微細探討》裡提到的:我們本身有很多的量子在做糾纏,這些糾纏現象很多是暫無表達的,算是一種干擾,而這些干擾在我們理解應該叫做無明、叫做業力、叫做貪嗔痴等等。所以粗暴的說,這些阻礙智慧彰顯的都是業力,如《楞嚴經》提到「背涅槃城」就是這個意思。和自性的狀態違背的就是錯誤的,不管如何錯,最後都是錯,只不過佛陀慈悲我們,提出幾條項目讓我們去注意,我們才有地放矢。

般若有三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以經文、教義、佛陀教誨為文字般若;以實修、實踐、真實踐行為觀照般若;以獲得究竟實相為實相般若。

我們讀經的目的是要理解佛陀教誨,理解到哪裡是對的?理解到「在其中我們能發現自己當下要去做什麼」這就是對的。如果我們讀了再多的經文,對經文理解的再精闢高妙,而對當下自己的真實指導沒有落腳點,這些精妙的理解都是錯誤的,是一文不名的。

所以找到真實指導,這個文字般若就落實了,如果沒有找到真實的指導,文字是文字,般若是般若,二者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是不接壤的。只有在其中找到佛陀教誨的落腳點,才是真正的在學佛的法教要義。

真實指導的點抓到了,去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修行中,在時刻觀照自己,以佛陀的教誨提醒自己,這就是觀照般若。但是我說的這個標準比較低,再高一點就是按佛陀的指引去真實求證。佛教的獨特和魅力、偉大和平等全部落實在可證實上。也就是佛菩薩這樣做成就菩提了,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從而幫助自己和他人成就菩提,這就是一條對的路。所以真實落實這就非常重要,若是落實做不了,就讓獲得的指導無意義。

真實行走落實,就會走到指引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相般若上了。可是獲得實相般若都是大家大談特談的,我們少提,為什麼?因為離得太遠,腳下第一步還沒邁出去,到終點的夢做做就應該醒來,並提醒自己要繼續走路。如果不走路,就在那做夢,怎麼能到終點啊?或許大家會覺得,我和其他人的指導不一樣,我希望大家理解到當下腳下的路要如何走,然後再次第深入,而不是給你們畫一個大餅,讓你們畫餅充飢。

禪定是落實觀照般若的重要手段,也是見效最快、最利、最猛的修持系統,因為是系統我現在為止還沒見過這個系統裡的內部資料。因為各位要知道見思二惑是八十八加八十一品,這些內容的具體細節是有說明的,可是太內部了,外人很少知道。這些走路的次第我們不知道,所以很難在這個路里有進程,就像我們去了一個巨大的陌生城市,打聽路看地圖這都是對的,可是我們去哪、在哪、中間有多遠的路是要先知道的。乃至走下去,會遇到什麼路、什麼街、要通過哪個巷口,在地圖裡都應該有標註的,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這個地圖,所以很多人所謂的禪定,其實是在胡鬧,這話不好聽,但卻是事實。

比如說,各位知道禪定的四禪八定了,你們知道一禪是什麼狀態?二禪在什麼境界?三禪的大體表現是什麼樣的嗎?如果不知道,怎麼能判斷自己在不在路上,還是已經在陰溝裡翻船了呢?

現在學佛不比以前,以前有老師在眼前,有照顧;現在誰在誰前啊?都是網路接觸,隔著千萬里呢,你有了問題,出了偏差,你自己不主動說,沒人會飛過去告訴你走錯路了。所以這個路,對現在的網路學佛的狀態來說,就更加的兇險了,這也是內部資料不應該讓其他人知道的原因。你就算知道了內部資料,拿到具體地圖了,因為各自的根性不同,走不走、去不去、做不做、肯不肯,都不能確定,地圖效力就不好說了。有的人根性略差,走走沒效果就放下了;不說自己悟性不給力,反而說地圖有錯,這就不好了。

《六祖壇經》裡說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是禪定,所以禪定不在打坐的形式里,正如般若不在念經、念佛的形式中一樣。

禪講悟後起修,就是你得先明白這路怎麼走,然後開始修。淨土也是這樣,其他的法門大體也都是這樣,就算是非常特殊的法門,也是告訴你要這樣去做就會得如何如何,你去做吧,這也算是悟後起修,最多在悟的層面和內容不同罷了。

所以禪定的悟後起修是其他宗門裡最難的悟,也正是因為很難,所以佛陀說法很多年,來帶這些弟子,才會陸續的把大家帶出來。就拿阿難來說,跟隨佛陀二十五年,如果沒有遇到摩登伽女搗亂,他還是一果沒一果,好在有這場事故了,他真發心了一下證到了二果,成了入流聖人了。可是就算佛陀涅槃了,他還沒到四果,這中間阿難用了多少年?十八年,講《楞嚴經》的時候到佛陀示現涅槃,這中間過了十八年。十八年玄奘都從那爛陀學成回國了。

所以各位知道這個路可不是一走就到的,乃至有的人說:「悟了就馬上成佛了」,或者「見性成佛」,這是方便說。就像有人說:「去了極樂世界就做佛了」,這都是方便說。你得看到成佛要用多久的努力,這中間的精進都不能抹殺的,都是在影響全局的。

以近代的大德虛雲長老來說,十九歲童貞出家,五十六歲在高旻寺開悟,他用了多少時間?

悟的部分是什麼?淨土要悟的是如何能往生極樂,這是淨土法門的根基問題。你學佛了,學淨土了,這個根基必須抓住,手抓掉了,牙也要咬死這個,這是命可以丟,但是不可以忘記乃至混淆的重要內容。現在很多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往生標準,這就痲煩大了。

禪要悟的就更複雜,四禪八定這些都是世間禪定內容,在進入佛教的禪定後隨後有九地九品共八十一個階段次第在其中。這些內容也應該在修禪前都要有所了解,乃至修禪會有對應的禪病,應該如何避免、如何治療、如何調整?乃至在禪定境界中,會有種種錯誤境界,應該如何對治?這些內容都不理解、不明白就修禪,進不去那是佛菩薩慈悲我們;進得去了,結果是什麼就不好說了,這裡面十分微細和兇險。

所以當有人和我說打坐,我就說不要提打坐,你就說靜坐就好,說靜坐我還可以理解,說禪定打坐我就根本沒有能力去指導,最多是敲個邊鼓,告訴一下大體的部分,深的部分乃至修行的境界次第,必須有此方面的得道者來把關和調整,不然這路走不通的。

利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暴利的行業自然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修行也是這樣,你越想快些走,你就越要走捷徑,這個路就會越狹小危險;相反如果走大路,瘸子、瞎子都能走的路,自然速度上不來,你就得忍受其中的平淡和慢長。

因為人的心態不同,過往的經歷經驗不同,在面對捷徑和坦途的選擇上也會有不同,但是各位記得,和多人也強調這個,我強調一個更微細的部分:「殊途同歸」是都能走到地方,如果走不到地方,就不可能是殊途同歸,對不對?就像有人走走路丟了,他怎麼能做到殊途同歸呢?所以殊途同歸的前提是,就算走了不同的路,都能保證走到終點。如果走不到終點,沒有同歸一說,只有殊途可見。

對外不著相,不被種種相牽引,心自然減少干擾這是禪。所以禪是智慧,是對待周遭和自己的智慧看法和對待方式。

對內不動心,心是意識流,如何對待它不受其波動,不受其擾動,不受意識的衝擊,不受過往習氣業力牽引,不隨內在諸念而動?所以定是內心的清淨境界。

於是禪定就是:內心的清淨安和,外在的無爭不奪;禪定就是看得開、放得下;禪定就是守得住、吃得下;禪定就是睡得穩、行得真;禪定就是瞭然於內、淡然於外;禪定就是內心起是外在諸山河,外在山河落一心境界。

這些內容淨土法門要不要學?只要學佛,禪定是必須要進入的,只是淨土法門可以往生極樂後再修持這些,得佛陀加持教誨,我們入極樂世界就是正定聚住,不需要擔心入微細魔事,這是更穩妥些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