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男女欲越淡薄,生命的檔次就越高。


時間:2019/5/5 作者:mybb03

婆娑世界的人都有慾念,不過有輕有重。筆者在《青春之癢健康趣味圖冊》中,詳細講解了慾念的輕重,對於今世人生的各方面影響。其中最後提到,清心寡欲的人,現世健康長壽,快樂吉祥僅僅是小福小利,戒色少欲的真正好處是在臨終與後世。這裡就是著重談談戒色對於後世的巨大影響。

《楞嚴經》對於慾念,有過描述,摘要: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沈,入阿鼻獄。】

佛陀在《楞嚴經》中的這段開示,大意是講,業債和情慾越重,後世就越墮落和悲慘;業債和慾念越輕,後世就越是飛升和美好。

對於業債,簡單地說,在人間如果能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業障自然輕微。持五戒可以得生為人;若五戒再加上行布施等十善業,舍壽後才有資格可以上生天界;而天界從下到上也分多個層次。最下層的天是欲界天,有六層。越往上層的天,淫慾就越淡薄,享受的境界也越殊勝。我們來看看經典中的開示。

摘自《楞嚴經》卷8: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白話解釋:阿難!那些不求出離生死輪迴(佛道)的世間人,未能捨棄夫妻男女之間的種種恩愛。但處於污濁的欲界人間,可以不犯邪淫。心不念邪僻,從而澄清瑩亮生出光明,命終之後上升天界,以日月為鄰伴。像這樣的一類名為四天王天。

【於己妻房婬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白話解釋:對於正常房事的貪愛微薄,但是安居自處的時候仍然會有慾念,不能完全捨棄。這類人命終之後升天,超過日月光明,居住於人間之頂,這一類名為忉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

白話解釋:如果有了慾念暫行房事,過後沒有思念。於人世間的時候,少動多靜。命終的時候可以安住虛空。日月的光明向上都照不到他,這類天人自己身有光明。這一類名須焰摩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白話解釋:平素沒有慾念。但是逢夫妻親熱等事,未能違逆(這裡是說違逆自己的慾念,不是違逆他人)。這類人命終之後會上升於精細微妙境界中,不接觸下界各種人與天之境界,乃至壞劫(這是指大星系的毀滅:不僅是地球,而是太陽系、銀河系等,星系的毀滅),毀滅世界的火災、水災、風災三種大災難都夠不著。像這一類名為兜率陀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白話解釋:自己沒有欲心,不過是應對方的要求行事。於房事時味如嚼蠟(索然無味)。命終之後超生於能自行變化的境界中,這一類名為樂變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瞭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白話解釋:已無世間欲心。對於男女之事只不過是順應世間規範、人倫要求。於房事交合時,心不在焉瞭然超越;命終之後超越變與不變的境界,這樣的一類名為他化自在天。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白話解釋:阿難!這六層天的有情眾生,身形有交合的行動,心仍然有愛欲的交錯;所以從這個他化自在天開始到人間界,名為有欲的世界。

天界的幸福不是人類所能想像的。天道的眾生不會生病,他們的衣食住行、身處的環境都不是人間能比擬的。如光音天的天人,以「喜悅」為食,自身有光明,有神通,自然快樂,自由飛行......他們享受各種人間難以想像的妙樂。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去哪兒就去哪,天界也不需要分什麼你的我的,你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不需要像人類那樣費力追求和造作。

欲界天的六個層次中,最低的是四天王天,都享有五百年的壽命。問題是在四王天的一日是人間的五十年!就是講四天王天的壽命相當於人間900萬年!再往上就更不可思議了,請看——

《佛說齋經》:

【當今人間五十歲。為第一天上一日一夜。第一四天上壽五百歲。彼當人間九百萬歲。佛法齋者。得生此天上。

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壽千歲。當人間三千六百萬歲。

人間二百歲為鹽天上一日一夜。鹽天壽二千歲。當人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

人間四百歲為兜術天上一日一夜。兜術天壽四千歲。當人間六億八百萬歲。

人間八百歲為不驕樂天上一日一夜。不驕樂天壽八千歲。當人間二十三億四千萬歲。

人間千六百歲為化應聲天上一日一夜。化應聲天壽萬六千歲。當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

若人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奉佛法齋。當命盡時。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隱快樂。猗善眾多我少說耳。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無量。】

想要上生六欲天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都要修五戒十善。單單是寡慾清心,不持戒行善,還是不能往生六欲天中。佛說了:「有信(信仰)、有戒(五戒十善)、有聞(修學佛法)、有施(布施)、有智(禪定生智)、奉佛法齋。當命盡時。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隱快樂。」

天道的眾生不會生病,壽命極長,隨心所欲,享受各種欲妙。相對於其它五道,他們貌似很幸福。

雖然天人看上去很快樂,但是他們享受的時間再長也是有限度的,其實相對於無量的輪迴來講是非常短暫的。而且天人最後的結果通常很悲慘,因為福報享受完,就輪到苦報了。我們知道,眾生有無量的前世,造作了無量的惡業,當天人壽命結束的時候,大多都會再墮入三惡道去承受痛苦,也有去人道這些善趣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墮落到三惡道裡面。

生老病死的痛苦,六度眾生都必須要面對。雖然天道的眾生不用面對生病的痛苦,但是他們最後還是無法避免死亡的恐懼,和惡道的輪迴。不精進修行佛法,脫離輪迴的苦海,最終得到的還是苦,不是幸福。

在天界,天人的房事也是高級越「不是事」

《起世因本經》卷7〈三十三天品第8〉:

【諸比丘!閻浮提人,若行欲時,二根相到,流出不淨;瞿陀尼人、弗婆提人,並欝多羅究留人輩,悉如閻浮提。一切諸龍、金翅鳥等,若行欲時,亦二根到,但出風氣,即便暢情,無有不淨;諸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行欲根到,暢情出氣,如諸龍王及金翅鳥,一種無異;夜摩諸天,執手成欲;兜率陀天,憶念成欲;化樂諸天,熟視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語成欲;魔身諸天,相看成欲;並皆暢心,成其欲事。」】

在《起世因本經》(注2)和《瑜伽師地論》中提到四天王天與忉利天的天人,在行婬欲的時候也是跟人間一樣,就是有男女二根交合,但是欲界天不會像人間一樣「漏失不淨」,也就是他們不會有精液等不淨物流出的現象,舒暢時只會有風氣出來就完事了。

忉利天的一天相當於人間一百年,同樣是一個月有三十天,每年有十二個月,而忉利天人的壽命是一千歲,相當於人間3600萬歲!身高是一由旬。由於婬欲淡一點,果報就更好一點。

再往上的第三層天到第六層天的福報又更好了,壽命也更長。婬欲也越來越淡薄。在人間的時候心念就已經是動少靜多了。

這第三層天的焰摩天人若起男女欲的時候,已經不須要男女二根的交合了,只要手拉手就可以滿足了。

第四層天的兜率陀天人,男女欲就更輕微了,他們連線觸都不需要,只要男女互相憶念對方就滿足了。

第五層天—樂變化天人—只要男女彼此注目細看,男女欲的熱惱就消除了。

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則只要雙方一起談話,男女欲就滿足了。

這些在《起世經》和《瑜伽師地論》中都有說明。譬如《瑜伽師地論》卷5:【複次,婬欲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婬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極猛利苦;由此因緣,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欲,若女於男不起男欲,何況展轉二二交會。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婬欲,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流出;欲界諸天,雖行婬欲無此不淨,然於根門有風氣出,煩惱便息。四大王眾天,二二交會熱惱方息;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亦爾。時分天,唯互相抱熱惱便息。知足天,唯相執手熱惱便息。樂化天,相顧而笑熱惱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視熱惱便息。】

白話解釋:也就是說,在地獄中的有情,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受著劇烈的痛苦,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生起婬欲之心,更何況是男女二根之交合。只有像鬼道、畜生道以及人間,有苦有樂,相互摻雜的狀況,就會有婬欲生起,男女二根相互交合併且會有不淨物流出;而欲界天的下二天中,雖然有男女二根交合行淫但沒有不淨物流出,只在男女二根中有風氣排出,男女欲的熱惱便得消除。但是,夜摩天則只要擁抱就夠了,兜率陀天則是牽手,化樂天則是相顧而笑,他化自在天連笑都不必了,只要互相對視就行了。

由經論中所開示欲界六天的境界,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欲界諸天越往上層婬欲越淡薄,若是到了色界的初禪天,就說是離欲的境界,色界天人根本沒有男女的差別,當然連想看異性的念頭都不會有了,更何況會有等而下之的婬欲諸行呢?

回過頭來,談談本文的重點。綜合從上面的開示,我們知道對於慾念,是越少越好。佛弟子修行進步的標誌,必然是慾念逐漸淡薄的。首先我們要做到,五戒中的不邪淫。然後是事來則行、事後不想。再進一步是,為了順應夫妻生活、世間道德規範而行,但自己已經不再有此欲想。最後則是完全超越這些念頭。

「菩薩見欲、如避火坑」,欲界六天中的上四天,就已經不會有男女交合了,而且連證得初禪的外道也都遠離婬欲了,何況是已經離欲,證得解脫的羅漢和菩薩呢。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欲望是墮落的惡因。要離苦得樂就要消除欲望,要消除欲望就要按照佛法,從五戒十善做起,廣行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等六度,逐步消除業債增加福報,業消障除心地會越來越清靜。所以修行越好的人慾望越少,欲望越少福報就越好,修得無欲無相,得到的是出離輪迴苦海的大福報。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