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華​嚴經簡介


時間:2019/12/21 作者:釋妙善~盛圓

《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此經譯本有三種:一是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又稱為「舊譯《華嚴》」,或謂《六十華嚴》。二是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謂《八十華嚴》。三、唐貞元中般若的譯本,亦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為《普賢行願品》,或稱為《四十華嚴》。此三譯本中, 以《八十華嚴》的文義最為通暢,歷來流傳最廣。此經是宣說的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此經與觀音信仰相關的部分是《入法界品》,此品敘述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尋師求法的歷程。觀音是善財童子所參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識,菩薩為其宣說了大悲行解脫法門。

此節文義有五:第一,確定了觀音的道場信仰(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其次,善財童子拜觀音信仰(善財童子頂禮觀自在菩薩足,繞無數匝,合掌而住)。

再次,菩薩以方便濟生法門(菩薩以善巧方便隨所應化以及四攝等法來攝取眾生)。

第四,體現了觀音救難信仰(菩薩發大宏願,欲令一切有情眾生遠離生老病死種種怖畏,復令其發菩提心,成就究竟菩提)。

第五,宣說了稱名離怖畏法門(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

此五義中,又以第一義觀音道場信仰的影響最為深遠,文中翔實地敘述了觀音道場的方位、道場的景象以及道場的主人、眷屬和眾生的朝拜等,成為菩薩名山信仰的重要經典依據。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