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2/10/17

禪悟與實現鄭石岩

第六章清淨與自由

淨是禪者的精神生活特質,淨顯然不同於靜。在禪者的眼光中靜未必就是淨,而淨一定能靜。淨是把心裡頭那些塵勞清洗出去,讓自己的真如本性回復原貌,就好像我們在清除污染一樣,只要環境不再受污染,自然有翠綠的青山,清澈的流水,亮麗的視野,從而有著舒適的感受。山水和藍天本來就有的,明月和綠野本來就存在的,只要能淨,萬物都能崢嶸並育。

我們的心中也有一個山河雙地,它一樣能孕育一切,它就是我們的真如。只要我們懂得淨的道理,真如就會活生生地實現,而流露著智慧之光。反之如果我們用靜的方式來處理,就好像內在的一切活動停止下來,生活就失去活力。所以空心靜坐不是生活的正道。禪的本質就是要離開染著的「有」和空心靜坐的「無」,而使自性真如能顯露出來。《楞伽經》是達摩(約西元五二O——五二六年間來中國)用來印心的經典,在這本經裡頭釋迦牟尼佛說:

「一切法性,

離有無,

不應作想。」

也就是說,生活之道不是在於「有」上生心,也不是用「無」來斷滅,而是從淨化寧謐中發出真如的光明智慧,去落實地生活。馬祖有一首偈子說:

「心地隨時說,

莘提亦子寧,

事理俱無礙,

當生即不生。」

這裡所強調的仍然是一個淨字。因為唯有淨化自性,才能做到事理無礙,只有在自性清淨了之後,這時所顯露出來的覺照才是真心,這時所作所為都是自然的、中肯的、當生的。這種「當生」的舉止行為,因為沒有受到「作為」的薰染,所以也就是「不生」。馬祖在答覆一位學生的問題時說:

「於心所生即名為色,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若了此心,乃可隨時著衣吃飯,

長養聖胎,

任運過時,

更有何事。」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直心去處理事情,便會顧慮東,顧慮西,權衡得失,分辨高下。這些「顧慮」都不是事實的本身,而是「色」,由於色是虛假的,如果能警覺到這一點,而把它放下,那時所產生的理念就是真心,那就是「不生」或「無生」。能把握這一點,一天到晚,沒有不心安理得,恰如其分了。

古人常說「無欲則剛」,當我們不在事理上另加上其他的企圖時,自性是清淨的。正因為自性是淨的,所以也是至大至剛。有許多人,一做起事來就考慮到利益,考慮到權利,或者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或批評,所以是被「色」相所轉,被境界所牽,以致不能把事情恰如其分的辦好。那是因為自己被色所障,被塵勞所薰,以致自性不能實現,般若智不能大放光明。

淨與心靈的自由

許多人都會覺得星期六下午,一直到當天的認里,是一個星期當中最喜悅,最適意自在的時間。為什麼呢?根據我的訪問,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段時間可以把一切放下,而且第二天又是星期天,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心裡覺得萬緣俱下,輕鬆自在。我想那是一種自由的喜悅,那種自由不是一般人為所欲為的自由,放縱自己貪慾的自由,而是心靈的清淨。

清淨是心靈生活的空間,是自性得以舒展的條件。我們所以覺得心煩氣躁,是因為我們失去性靈生活的空間。覺得苦悶煩惱,是因為我們被一些色相所纏縛。當我們被色相擾亂之時,我們的心理總是失去平衡,失去平心靜氣,失去恬靜。那就是迷,就是心病。

每個人本來具有「金剛之智」,它不但能用於出世,橫超三界(色界、欲界、無色界),直證圓覺,同時也是世間法的的根本智慧。每個人本來都很明理睿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事情處理得很好。但是自己一旦有了貪婪,有了不淨的念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任何一根受到「境界」的染著,失去其明照和覺察的本性,就有了弱點。這時許多錯誤的判斷,就因此而起。在佛經裡頭,我們稱這種錯誤叫心魔。心魔總是在不淨時,才乘虛而入。牛頭法融禪師(西元五九四——六五七年)在《心銘》中說:

「一心有滯,

諸法不同。」

人總是心理有了染著,才失去正確的判斷。所以貪小便宜的人總是賠大錢,小不能忍的人必然惹大禍,看不開放不下的人心理才發狂。愛財貨者易中貪毒,盛氣凌人者易中瞋毒,放不下心者易中痴毒。這三毒就是人類造作的孽源。

我有一位老鄉親,畢生努力工作,稍有積蓄,一天被金光黨騙了幾十萬元,被騙的原因就是為貪買便宜的珠寶,落得傷心若狂。許多人為了貪圖利息高,放高利貸,造成血本無歸;為了投機發財,弄得傾家蕩產。人的聰明睿智,是清淨的狀態下才流露出來,傅大士(西元四九七——五六九年)在《心王銘》中說:

「清淨心智,

如世萬金,

般若法藏,

並在身心。」

就一般生活而言(世間法),清淨與單純是最珍貴的法則。就正覺成佛,究竟湼盤的出世間法而言,自淨本心,使如來藏識顯現自然本有的心王,亦乃修證之樞要。傅大士說:

「淨律淨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

欲求成佛,

莫染一物。」

當我們不被貪婪、瞋罣和愚痴三種心毒污染自己的時候,心靈是清淨的,自性智慧就顯露出來,那就是悟佛知見,進而入佛知見。成佛悟道是沒有出世與入世之分,沒有職業和性別的不同,而在於保持心地的平淨。那時候不但身心喜悅自在,而且具有圓滿究竟的醒覺。牛頭法融在所著《心銘》中說:

「樂道恬然,

優遊真實。

無為無得,

依無自出。」

人只有在兀爾忘緣的時候,才可能有萬法齊觀的智慧;在寂靜不生的時候,才可能放曠縱橫,灑脫自在。

自由是淨心的結果,當我們不因為利在眼前而動心時,我們獲得真自由。當我們受到批評或誹謗時,我們不為此而動肝火,那就是自由。當我們不執著於成見,不執著於一切情愛時,那就是自由。自由是自心不役於物,不受制於境界,永遠保持清淨、明朗和喜悅。心靈自由就是從種種纏縛中解脫出來,肯定本來質樸無華的真我。那時自己心理的運作,無論是情感和理智,自然調和而沒有弱點,魔就不會乘虛而入,所以叫做「金剛般若」。這時所用的心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心,也就是般若智。

淨是現代心理衛生學上一項重要的心理學技術,無論是心理分析學派或人文心理學派,都把淨當做個人解脫煩惱、排除焦慮、消除心理困境的重要方法。因為只有透過淨化,我們才可能對生活有嶄新的認識,從而擺原有的困境,建立新的適應能力,再度點燃光明的希望。

現代人的焦慮和苦悶,大部分來自欲望之不能滿足,又無從克制欲望之不斷萌生,於是產生了壓抑,造成了苦悶,形成無止無盡的焦慮與煎熬。禪給我們的啟示是:

「外離相為禪,

內不亂為定。」(《六祖壇經》)

但是現代又有幾多人能真正做到這禪定的清淨呢?倘若我已經陷入煩惱的暗宅里,又怎麼能像六祖慧能所說的「常鬚生慧日」,來照破那五蘊塵勞呢?我相信,禪者一定要告訴苦悶的現代人:放下!放下!但是現代人也會常常自怨自艾地說:放不下!放不下。但無論如何現代人一定要學習淨的生活藝術,否則就會面臨更多的困頓與痛苦。

關於淨的道理,就心理學的領域來看,最早做完整研究的人要算佛洛伊德(S.Freud)。他認為淨是治療心理疾病和精神困頓的核心工作。因為淨化使一個人的心智與情感回復到平靜狀態。人唯有處於平靜狀態,才能發現造成心理焦慮和病症的真相或原因。他認為焦慮和病症是因為抑制,而抑制的原因通常是由於懼怕。所以如果我們能淨化那些引發懼怕的種種因素,就能重新認識那真相,接受它、承擔它,而疾病也隨之消除。

淨化可以透過和心理療家的諮詢達成。一般人如果心理煩悶,也可以找個知心的朋友傾談,而達到導瀉的作用。通常經過諮商或與朋友傾談之後,心情會恢復穩定,有時經過一番傾訴之後,會有釋然的感覺。心理學家羅吉斯(C.Rogers)曾把淨化和醒覺當做一體之兩面,認為心理經過淨化之後,即刻會產生解脫和釋放,並導致一個人的清醒與重新適應。

淨化是爭取理智和心衡的最好方法。當你為一件事情怒火中曉時,千萬注意要淨化自己,只要你有一點時間緘默,瞋罣之火即刻可以獲得冰釋。當你有些事情煩得發慌時,你一定要把它先擱置一下,找個調適的活動,如唱歌、詠詩、散步、旅行、度假等等,都有助於心靈的淨化,等到淨化過後再來處理原來令人煩心的事情,也就覺得容易多了。

當我們的心智被種種貪婪、瞋罣和愚痴所薰染時,我們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公充和真知卓見,那是心理錯亂的原因。《楞伽經》上說:

「合業生相,

深入計著,

不能了知色等自性,

故五識身轉。」

人由於種種的欲望和虛妄的念頭,引起種種不正當的思想和行為業相,深深地牽引著我們的心智。如果我們不能淨化自己,從種種虛亡色相中淨化出來,就會迷失自己。

自性淨土

我們內在心理世界裡,原本就是一個淨土,但因為服許多貪婪和造作,才造成了心靈世界的污染,而把自性淨土變成了污濁的世界。內心污染了,才有諸多的煩惱和痛苦,這時如能淨化內在的世界,自性中的如來藏識便能大放光明,去成就圓成實性,那就是佛,就是醒覺。

有一次一位弟子問六祖慧能說,念阿彌陀佛號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慧能告訴他說,心淨就是佛土淨,自性就是用功的道場。因此念佛往生,必須懂得自性的淨化,以清淨心和平直心去生活。《六祖壇經》上說:

「凡愚不了自性,

不識身中淨土,

願東願西。

悟人在處一般(醒悟的人平心處世,不起非分之念,),

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當一個人能自淨本性的時候,心理就沒有不善的念頭。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念念見性,不受愚迷,常行平直,西方只在剎那。因此念佛求生淨土,也必須從淨化自己著手,否則用功的方法就有了差錯。《六祖壇經》上說:

「佛向性中作,

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眾生,

自性覺即是佛。」

在心理歷程中,能夠使我們從自性中醒覺的唯一方法就是淨化。所以說:「但性清淨即是自性西方」。唐朝慧忠國師在答覆學生問「什麼是解脫」時說:

「諸法不相到,當處解脫。」

這句簡單的回答,似乎象一部大經一樣,能發人省悟。在《楞伽經》裡記載著釋迦牟尼佛大慧菩薩的叮囑說:

「法佛者攀緣離,

一切所作根量相滅。」

當一個人能放下種種攀緣和造作時,一切所作的妄想和緣起也就自然消滅。

在《楞伽經》裡,釋迦牟尼佛對自性也有詳盡的解說。自性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叫妄想自性,這在唯識論里稱為徧計所執,在大乘止觀中稱為分別識。分別識是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作用而存在的。如果六根執著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裡頭,就必然起心動念,失去真知的能力。由於起心動念是因為外境的影響而造成的,它並非真實,正因為它不是真實,所以會障礙般若智,而使人迷失。我們喜歡吃好吃的食物,穿華麗的衣服,愛聽別人的稱讚,努力想成就盛名,這些都是分辨的結果所產生的欲望,這些起欲望會使人走向作奸犯科,會使人步入無明煩惱的心境。妄想自性產生分別識。它對真如自性來說是一種障礙或塵垢,它使如來藏識無從發出光明亮麗的智慧,所以妄想自性的必須淨化的部分。

其次是緣起自性,在《唯識論》裡叫做他起性,《大乘止觀》中稱為依他性。它是經過分辨識所造諸業,而隨之薰染輪轉的習性。它可以含藏在阿賴耶識中,隨時隨地出現干擾我們的思維與判斷,所以又叫做現識。這種依他起性的從潛意識底層不斷源起的一些念頭,在日常處事接物之中隨時出現。通常我們在不經意之中,會產生一種不正當的意圖,一種情緒或衝動,這種衝動當時似乎是難以自制的,一旦付諸行動,往往招惹更多的煩惱與痛苦。當然也有可能產生創造性靈感,但如果不經過淨的洗鍊,是不可能有真知的。這種依他起的業力,也是必須淨化的部分。

第三個部分就是成自性,在《唯識論》中又稱為圓成實性,在《大乘止觀》中則稱為真實性。它是自性的本體,是經過淨化之後才顯現出來的真空妙有,能成就一切又能離一切,所以叫如來藏心,是醒覺的真我。

在我們的心理生活工作上,如果不懂得淨化自己,而不斷地起分辨,又不停地壓抑自己,那就會迷失自性,活在妄想的迷境裡頭,《楞伽經》上說: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騰而轉生。」

當我們被境界牽著走的時候,自性開始紊亂起來,在毗盧性海(即法體或自性)裡頭,欣起了一波波的浪潮,以浪激浪,墮入煩惱與苦難的深淵。反之若能淨化自己,就能豁然開朗,生活在自性淨土之中,清心自在,自由逍遙了。

釋迦牟尼佛說,由於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別,我們對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才會有執著,由於執著才有煩惱和薰染的業力。這些薰染了之後的種子,最後變為跟著如來藏識打轉的障礙,影響我們的思考和行為。即使人死了,這些業力仍然存在,再度轉輪,應諸有情而復生,生生不息,苦業不斷。倘若能自淨心意,分別而不執著於分辨之相,解脫薰染,一心清淨,那就是自由自在的如來。《六祖壇經》上說: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

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修持淨心使我們能套用六識的分別,而不流於六塵的執著,實現自由人生,而不流於貪婪的苦,那就是佛法的精要處,也是真空妙有的處世真理。

懂得真空妙有的人,就好像你到公園遊玩一樣,由於不把花園占為己有,所以能以空的心情去享受那顯現在眼前的花卉與樹木之美,鳥語花香的喜悅。因為那時「耳聞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那種無盡無藏的喜悅,是無從言喻的。人生也是一樣,如果把許多事放下,以淨心的「空」去生活,便無處不喜悅,無處不覺得豐足。

淨不但是不一種心理衛生的法則,可以提升一個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孕育創造力的基本條件。淨使我們清醒和覺悟,清心而自在。淨同樣使我們放下種種束縛和成見,讓自性真如,散發著光明的智慧。

清淨自性就是所謂的真如。真如不因為有了妄想、分別和執著而減少,當然也不會因為你放下執著和萬緣而增多。真如是不增不滅的,不生不滅的,它的關鍵在於能否透過淨化而大放樂明。誠如《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所說:

「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滅故名之為真。

三世諸佛及諸眾生,同以此一淨心為體。」

所以說當一個人能淨其本性進,自性真如便能照破種種見思和分辨的因惑,就能照破煩惱無明,獲大自在。因此淨心與修持是一體的。淨的修持使人從而自覺,顯露淨心之真如。淨心的自覺則產生了淨的功用,而發出清朗的法喜和智慧,那就證得自性淨土,並與十方諸佛國土相應。

淨的實踐與止觀

淨心不但是人類的治事智慧的來源,也是維持心理健康和人格統整的唯一憑藉。淨心使一個人不被外境誘惑牽引,而失去獨立和清楚的思考,同時也因為以清淨之心待人,所以人際關係也就更為平易。古人說「君子之交淡若水」,便是淨化的友情,而非別有所求的用心與熱絡。所以淨是人類性靈生活的最高表現,也是至高無上的生活藝術。

淨心既如此重要,我們要怎麼實踐淨的修養功夫呢?

天台宗承佛陀的教義,特別是重視淨心的修持法門,亦即止觀法門。止是淨的修持,觀是淨所發出的智慧;止就是「覺於淨心」,觀就是「淨心自覺」。當我們的自性真如被種種物慾和妄想薰染時,我們就變得愚迷、□狂和嫉妒,而流於種種惡業。因此必須經過「止」的功夫,使障礙清淨性體的種種塵勞解脫,呈現本來面目,顯現般若智慧,這樣才能做到《六祖壇經》所謂:

「偏財法界,

用即了了分明,

套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來去自由,心體無滯,

即是般若。」

怎麼才能做到止呢?當然,那必須遵守淨戒,有了戒律才能保障自己不被污染,這些戒律至少包括戒貪、戒瞋、戒痴、戒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妄語等等。這些戒是漸進的,可以先修少分戒,再修多分戒,進而修滿分戒。戒律越是森嚴,心靈越能清淨。不過如果持戒的結果,變成一種勉強而不是自動自發的喜悅,戒律就失去了淨化性靈的效果。如果持戒的結果使自己變得痛苦和不自在,那就是有了障礙。止的功夫必須從漸修培養,那也就是北禪神秀(西元六O六——七O六年)所謂的漸修,他說: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佛拭,

莫使惹塵埃。」

我們把心中的三毒(貪、瞋、痴)和五蘊塵勞放下時就是止,能不起分辨識時就是止,能無善無惡,無是無非時就是止。除了從持戒中培養止與淨的功夫外,還有以下幾個方法:

首先是懺悔。懺悔是淨化心中種種煩惱的最佳方法。懺悔不只是認錯了事,而是要能改正。把「無始」以來的薰染和惡業,全部懺悔。一個學佛的人,每天都要用心的懺悔三障(煩惱障、業障和果報障),令六根十惡悉皆清淨,從慚愧、畏懼和厭離中,轉三障為菩提心。從佛力佛恩中,觀罪性空,完全淨化,而表現於身、口、意,終於自見本性,發般若智。

在佛學的經典里有兩本與懺悔有關的曲籍,其一是《慈悲三昧水懺》,另一為《梁皇寶懺》,它們都在闡述修淨的方法。在禪宗裡頭,也講懺悔,《六祖壇經》的懺悔文是:

1.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2.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誑染,從前所作惡業□誑等罪,悉皆懺悔,原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3.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從前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原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六祖慧能稱上項懺悔叫無相懺悔,能夠「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所謂懺就是懺前愆,使其永不復起;由於它是真心的懺,所以能夠懺盡。悔就是悔其後過,使自己永斷五蘊六塵的引誘,永斷薰染,更不復作,所以能完全的悔正。

懺悔使一個人煩惱剝落,使自性如來,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朶。由於它是徹底的,所以不是知性的,而是體驗性的,同時也是主觀的,如人飲水一般,只能親嘗,無從言傅。它不但淨化了情感和情緒,使人落實在真實的生活里,離分別而滿心歡喜;懺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種種業力,使心靈獲得自由,而顯現出自性光明的如來藏識。

第二個修止的方法就是坐禪。六祖慧能說:「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性不動名為禪」,當一個人能止住種種虛妄,不被外凌晨所動,不起心動念,就是禪定。但禪定並不是那麼容易辦得到,所以必須有個練習的方法,那就是打坐。打坐除了依照正確坐姿進行外,重視調整身心,特別是調息,使自己身心完全融合一致,專注清淨,心無雜念。最常用來克制雜念的方法的有:「數息」,那就是從一數到十,來回專心數著呼吸,心無旁騖。其次是「隨」,那是專注於鼻息,一心隨著呼吸間氣息的出入專注其流動。這種念與息俱的訓練,使心不再散亂。「隨」的訓練,亦可用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的言行動靜,從而冷靜專注。再次就是「止」,也就是在打坐時,把注意力專注於身上的甘一點,由於專注得好像悉心照護著它,如保赤子一般,所以心不散亂。最後一種方法就是「觀想」,觀想把自己的精神提出來,去看著靜坐中的自己,靜靜地看著它,就像一個牧者在看牛羊吃草,不讓它去壞了秧苗一樣,以防止注意力的散亂。

打坐的訓練,不但能培養一個人的專注,其對於身體健康亦有助益,它使我們靜下心來,在身心上產生鎮定作用,同時能保持良好的清醒與反應能力。

淨化自性的用功方法,除了上述「懺悔」和修「止」之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觀」了。觀是一種由動入靜,化薰染為淨謐的一種有效方法。比如說,某甲罵我,我很生氣,如果及時觀照,想想那只不過是一系列的聲波而已,我為什麼要對那些聲波生氣呢?如果再想想,我被他罵已經算倒霉了,現在自己卻為了那些聲波而動怒動氣,豈不是自找苦吃?再想想自己生氣的意義是什麼,加以分析便發覺自己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血液裡頭的化學平衡發生變化,身體各個器官全部警戒起來。這時如果自己能從境況在跳出來觀照自己,就會覺得可笑,從而息怒。這種觀法就叫做思維觀《四十二章經》中說:「別人罵你,就像別人送你禮物一樣,如果你不收受,禮還是歸屬於罵我的人。」被罵的人如果有了這個思維觀,自己也就覺得釋然。

對大部分學生而言,考試沒有考好是很傷心憂悶的,但只要想著:失敗正是給我教訓和改進的機會,記取教訓而努力未來,傷感也就消失。因此,被倒會而無法要回會錢的人,只要把它當作宿債,自己就會比較釋懷。

第二種觀法叫做不淨觀。譬如說,修行的人涉想到漂亮小姐的時候,就想到她身上的不潔淨,鼻子裡都是鼻涕,嘴裡都是唾沫,肚子裡都是腥血不潔之物。並想到她死後也只不過一具骷髏,如此也就不想她了。人只要想著,自己的形體死後,只是一堆骨頭,把骨頭磨成了灰,被風吹散了,什也就不存在了,就會消除一些貪婪,而更積極於追求生命的第一義諦,參證清妙的正等正覺。

另一種引發自己清淨的方法就是慈心觀。當我們發現宇宙萬物是互依其存,是彼此互為圓滿的條件時,我們便會油然泛起一片慈悲之心,見人飢有如己飢,見人溺有如己溺。這時,自己對別人的憎罣自然消失,我與大自然的對立化為親切的互賴,那就是慈心觀。在佛法的觀念里,人與有情眾生,都曾經是親眷屬;只不過業力的輪轉,才化為種種卵、胎、濕、化的生物,有了這種觀念,自然對一切有情眾生產生悲憫之心。

此外,念佛也是一種觀想,當我們觀想著佛身莊嚴地出現在眼前時,我們開始感到一種平淨的感受。特別是念佛時,觀想自己即在極樂淨土,觀昭於《阿彌陀經》及《觀無量壽經》中的淨土情境,那時可以萬緣放下,百慮盡除。

觀不只用為淨化自性,同時也是用來發慧的重要方法。比如直觀般若,能把我們帶入當下領悟與喜悅的清妙,能讓我們過著光明的精神生活,同時也是心理活動上創造力的來源。佛陀為了教導我們善用觀的技巧。特別提出以下幾個法則(按:即四念處觀):

一、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

當我們能善用觀照的方法來解除心中的種種薰染,排除其煩惱時,我們自然獲得淨化。

總之,淨是我們提升性靈生活的手段,也是自我實現的要件。淨不但能消除種種虛妄,使自己真正地自由起來,同時也是引發內在自我大放光明,過創造性生活的條件,這是淨對世間法的意義。另一方面,由於我們內在的心理世界得到清淨,自性含藏的萬法也就展現出來,這時內在的精神生活與外在十方諸佛的法界,也就得到相應,這種相應,就是「心淨即佛土淨」,而證入《華嚴經》所謂的一真法界(最高的精神生活),得無盡的法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