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了幻法師:學佛的婚姻誤區—消極與積極


時間:2011/4/28 作者:欣求極樂

第三節、消極與積極

一、消極的誤區

在一般人的眼裡,佛教是消極的、悲觀的。

事實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如基於督教信徒,總是給人樂觀向上的印象;佛教徒則給人消極無為的印象。乃至一些學佛的青年,都不敢在單位和社會上,公開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別人議論為頭腦不正常。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一些學佛居士,學佛很認真,工作不努力;節衣又縮食,布施挺大方;熱衷跑寺廟,家中缺和睦。

縱觀社會各階層、各種類型的學佛人,確實存在著許多人,不善處理婚姻家庭的問題,以至不少人學佛後,反而失去了家庭和睦與喜樂,這種現象似乎在城市中青年家庭比例較高。如一些人學佛後,執著種種苦行,效仿古代修行者,吃得差,穿得舊,不看電影、電視、報紙,弄得灰頭土臉,了無喜樂。如台灣星雲法師言:臉上無喜色,胸中無熱情。

以至當他(她)們向別人宣講佛法的《四聖諦》中「苦諦」時,往往會得到別人的訕笑:「用不著說人世間的苦,看你們的臉就知道人世間是苦的了……」

一般人不學佛,固然有許多執著,但學佛後,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執著:這樣不對,那樣又不符合佛教規矩;整天頭上安頭,無事找事。沒學佛時,喝酒、跳舞、打痲將,門門參加,樣樣不少。學佛後,則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加之有了宗教戒律的放大鏡、顯微鏡:看這個男的有問題,看那個女的又穿得象妖精;回到家,這樣不能吃,那樣不能做;電視有污染,書刊有色情。結果弄得家庭了無樂趣,與工作同事也甚少交往。

還有的學佛者,崇尚「苦行」,家庭擺設往往簡陋之至,猶如貧苦家庭;但宗教用品一應俱全,整天家中香菸繚繞,看上去家不象家,廟不象廟。而外形穿著乍一看:則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思想觀念上:排斥現代科技、文明;資汛——孤陋寡聞;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毫無熱情。

對這些居士而言,學佛儼然成了生活的全部。其實,這樣的修行已經出了偏差,不能為家庭和社會,帶來喜樂祥和。如果再遇上丈夫(妻子)不學佛的話,其偏激行為,則有可能成為婚姻危機的導火索。

二、積極的人生態度

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再說明一下佛教徒的人生態度,佛教如何看待消極與積極的。

辯證地說,佛教徒既有消極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從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極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則是積極的。

1、佛教徒應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每位佛菩薩的成就都來自於他們的發心和願力,正如佛教「四宏誓願」所說的那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也是所有學佛者應當樹立的人生目標,因為學佛就是要學佛所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常人的目標往往只是局限於個人或家庭,非常狹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學佛不僅是為了個人的解脫,還要幫助更多的人尋求解脫。

歷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為了弘揚佛法不辭勞苦、捨生忘死,正是他們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為聽聞佛法而獲得解脫。

我們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為將佛法傳播到日本,在交通條件極其簡陋的時代,六次東渡,其間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隨行的弟子相繼被風浪和疾病奪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長途跋涉的艱辛而雙目失明,但依舊鍥而不捨,終於在六十六歲的高齡踏上了遙遠的異邦,成為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是什麼支撐著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傳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為懼?」在他決定東渡伊始,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撓,他所憑藉的,正是為法捐軀的的赤誠之心,正是普渡眾生的積極追求。

2、佛教徒要積極的研究經教,以探索真理為己任

如果說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緣,願力還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去完成。學佛是追求真理的過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積極研究經教,才能從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諦。

且不說佛陀在因地時,為求半偈不惜捨身,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翻開《高僧傳》,每一位前賢都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當年,玄奘大師在國內遍訪各地善知識後,感於漢地流傳的佛法義理派別眾多,譯文尚欠完備,毅然背井離鄉,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樣的年代,西去印度談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歸無十」。

在漫長的旅程中,他無數次死裡逃生,終於來到佛法的發源地,又在印度學習了十七年之久。大師的博聞強記和銳利思辯使印度各宗僧眾都為之嘆服,聲譽之隆,一時無雙。但大師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濟世度人,為了將佛法的智慧傳遍東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後,再一次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回到漢地,開始了中國佛教史上規模空前的佛經翻譯事業。大師的一生都積極致力於經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為己任,真正體現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積極止惡,積極行善

當今的社會,普遍存在著:「不敢叫惡人住手,但卻要弱者住口」的現象,對此,佛教徒要有止惡行善的決心和勇氣。

人間有善、惡兩種力量。在我們的人格里,這兩種力量也同樣存在。學佛,就是要開發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們的起心動念,都和善法相應,使我們的慈悲念念增長。

《華嚴經》中有一著名的偈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當年,白居易在向鳥巢禪師問法時,禪師正是以此偈作答,白居易問:此言三歲小兒皆知。禪師意味深長地答言:雖三歲小兒皆知,但八十歲老翁猶不能行。由此可見實踐的重要性,正如俗語云: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體行持中,又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中國《易經》亦云:「積善之家有餘慶,積不善之家有餘殃。」

佛教強調持戒,即「諸惡莫作」,事實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種行善的方式。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殺生,我們就不必擔心受到他人的傷害;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偷盜,我們就可以夜不閉戶;如果每個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許多家庭糾紛;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妄語,我們就不必擔心上當受騙;如果每個人都不飲酒,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薩乘更強調「眾善奉行」,不僅要以持戒來利益眾生,還要積極行善。善事不論大小,凡是自己能夠做到的,都應隨分、隨力、隨時去做。像觀音菩薩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眾生有困苦,就積極主動地為人分憂解難。對所有眾生都視如己出,無有分別,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不求回報,不論得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積極完善人格,濟世度人

我們要像佛菩薩那樣去濟世度人,先必須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須從克服自身的煩惱做起。

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是因為生命中存在著很多煩惱。煩惱是來自於生命的內在,而客觀條件只是造成煩惱的外緣。面對逆境是否生起煩惱,與我們的觀念和修養有關。一個沒有貪慾的人,欲望不會成為他的牽掛;一個沒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種子不會在他心中發芽;一個沒有愚痴的人,無明不會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學佛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圓滿了斷德、智德、悲德的覺悟者。所謂斷德,就是斷除人類無始以來的貪嗔痴雜染。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本有的清淨自性才能得到顯現,人格才能得到進一步完善,而這正是濟世度人的基礎。

行菩薩道,不僅要說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實際行動去感召他人,讓所有人感受到菩薩的慈悲和智慧。菩薩的心量是常人難以度量的,菩薩在行布施時,不僅要施捨財物,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萬行莫不如此,為了眾生的利益,犧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說,真正行菩薩道就意味著徹底的奉獻。這是一個艱苦漫長的過程,要盡未來際無有間斷,廣度眾生無有疲厭。

綜上所述,作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薩為榜樣,以佛菩薩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明確人生目標的前提下,積極追求真理,傳播真理,從這個意義來說,佛教徒的人生態度無疑是積極的。

三、佛教徒的責任誤區

依人間佛教的精神,佛教、佛教徒應盡三個層次的責任:

第一、佛教徒應盡好普通人應盡的家庭責任,這是每個佛教徒最起碼責任;第二、佛教徒應盡到社會責任,搞好本職工作,服務社會,造福大眾;第三、佛教,還應負起指引人類文明航向,以佛的覺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佛教徒應避免出現以下誤區:

1、家庭責任誤區

佛教徒應盡好普通人應盡的家庭責任,這是最起碼責任。

在家佛教徒在家庭中應敦倫盡分,孝養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關心幫助親朋鄰居、同學同事,待人熱情禮貌,為人坦誠謙和。總之,要在家庭中做到人道無虧。如有的居士結婚後不願生育,認為生育小孩會影響修行,結果釀成家庭矛盾。

舉一個我親見的事例:一對學佛夫妻,向道心切,結婚後雙方約定:為學佛故,終生不生育。開頭近十年,倒相安無事,逐漸地雙方父母便有非議,並且日益矛盾加劇,最後見之便罵:「你們學的什麼佛,弄得我們抱不了孫子,太自私了!學佛是不是就要學得斷子絕孫?……」

夫妻倆不堪其擾,最後決定向父母妥協「投降」,但因妻子年齡偏大,過了最佳生育期,無奈,抱養了別人的一個女兒,才平息了家庭大戰。

婚姻不僅涉及兩性、義務、道德、責任等,在中國,婚姻不還涉及兩個家族等世俗關係;不可只顧自己和小家庭,還應該關心父母的感受和期望!婚姻、小孩可以成為各種煩惱的源頭,但未必障礙人成為好的修行者。

有的中青年學佛後,對家中小孩關心甚少,個別人甚至到寺廟去閉關、靜修,小孩則託付給親友照顧,時間往往長達數月或更久。最糟糕的是,還好一些有孩子的中青年女居士也這樣做。不知她們在修什麼?放棄家庭責任「去修行」,這種行為不僅不是修行,可說是極其不負家庭責任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還常發現一些佛教居士,對應盡的家庭責任未盡到,而對宗教的又投入太多,以至影響家庭生計。如有的居士入佛門後,熱心各種布施及公益慈善,樂於捐款,熱心助人。但對家庭則照顧太少;並且,在布施中執著事相、功德,有好大喜功之傾向,其布施不量力而行,而過多的捐款,往往招來家庭責難與非議。這些都是過分執著的結果。

作為一個學佛居士,經常布施是很好的,有助於克服我們無始以來慳貪的習氣,從而改變我們的心性;但是,布施的功德大小與發心有關,與金錢、財物的多寡則非正比關係。切不可在布施多少上相互攀比,量力而行就好,不要因布施影響家庭生計,甚至釀成家庭矛盾。

2、社會責任誤區

就我所知,有些居士,當他們信佛學佛之後,竟與他們的社會關係疏遠了、冷淡了、隔閡了,甚至被人視為孤獨、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當然,這是由於他們的慕道心切,他們一心嚮往解脫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們的社會關係,漸漸地脫節了,接不上了。但這不是一個居士應有的態度,修道的居士,對於名利物慾,固然要冷,對於社會公益,仍當要熱。切不可演變成「心中無熱力,臉上無喜色」之人。

事實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證大果位的人,對於社會的大眾,無一不是熱烘烘的。這種熱,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學佛,是為發菩提心,信佛學佛之後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豈不成了背道而馳?

最低限度,一個居士,不該是惹人討厭的對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乃至是虧辱了職守!既然不盡職守,仍然享受職守上的待遇或權利,便是一種債務,便是一種罪過,便是一種因果!那絕不是一個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義務,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愛戴。

佛教徒應盡到的社會責任,主要是搞好本職工作,服務社會,造福大眾。

學佛青年中,一部人學得不錯,學佛、工作和家庭,皆能融洽處理好;另有一部人則學出了毛病。上學的不好好學習,工作的不好好工作。還有個別人,為學佛而辭了工作,丟了飯碗,弄得像個乞丐。由於言行處處與眾不同,使人覺得特別,因而被社會大眾瞧不起,與民眾遠離。

他們的過失在於「定位」失誤——在家好修出家法!結果卻變成「欲速而不達」。

其實,在家青年學佛的重心,在「了生」的根本上,通過學修,真實發菩提心,獲得正確生活的知識,掌握好工作的技能。青年學佛應特別注意處理好工作、感情、婚姻家庭等問題,不宜將過多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學佛上,言行亦宜社會化、大眾化。

首先,要樹立遠大理想,發菩提心。古人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樹立遠大理想,立定明確的志向,是青年做好人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學習,掌握過好生活的本領才幹。青年應努力學習,掌握為社會服務的知識技術、本領才幹,以從事正當的職業。自己尚無法生存,豈能談得上學佛修道?

第三,在家佛徒應努力學習、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為社會創造獻物質、精神財富。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只知為自己速了生死、得成就打算,不顧家庭社會,工作的也不認真上班。

有一位學佛女居士,其所在單位福利好,工作輕鬆,報酬高,是普通人期望進入的行業;她未學佛前,倒是與民眾打成一片,吃火鍋,打痲將賭錢等,樣樣參加,處處不缺。學佛後,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過去的娛樂活動一概不參加了,轉而非常執著而認真地念佛、誦經。甚至定下每天誦念六部《無量壽經》的任務,而每誦一部需要一個多小時,如要完成任務,需每天誦經八個小時以上。於是,她上班就把經書放在辦公桌抽屜里,埋頭誦讀,經常一誦就是一兩小時。曾有居士勸她別在上班時間誦經,以免影響工作,但她完全聽不進去,回答說:反正沒事幹,別人都在聊天,我這樣做不是很有意義嗎?

結果,單位同事都覺得她行為怪異,但由於她個性強,無人願給她指出;過了一段時間,領導終於出面干預,並找她丈夫談話,丈夫大為氣惱,回家斥責:「你搞什麼名堂?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從此,她再也不敢上班誦經了。

一個佛弟子,如果連社會上一般好人能盡的社會責任都盡不到,其結果不僅是自己生活過不好,受到家人、社會的指責,更會連累佛教,使社會人士誤解佛教,認為是佛教把人教壞了,這豈不是以身謗法,罪過不淺?!

這種人待人處世,道德水平往往不及社會上較好的人,並且大多不通人情世故,不考慮別人的觀點及利益。

他們雖然在學佛修行方面,下功費時不少,但多收效甚微,甚至常出這樣那樣的怪毛病。其根本原因便是沒有先做好人,生活過不好,社會責任盡不到。學佛的出發點,本來是為破除我執、我愛,而以強烈「我執」來學佛,豈能平心靜氣放下一切而入定發慧?尤其是拿薪水而不上班或上班而不盡責,更是違犯偷盜戒,這樣過一天便增一份餓鬼業因,戒基未立,何來定慧?須知佛是福慧極大之人,要從做好人修起,連人都成不了,談何成佛!

3、佛教徒還應負起以身作則,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

促進精神文明,平衡社會人心,培養英雄賢聖,乃佛教對國家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一責任要由每個佛教徒來承擔,首先從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盡職盡責,生活得好,奉獻得多,表現出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利人助人的赤腸熱心,自然會成為周圍人眾的榜樣,佛法的光輝,便會從自己身上向外輻射,如日普照,吸引帶動人們向善學佛。

按佛經中的要求,一個在家佛弟子除自己精勤修行外,還應時常主動地以「四攝法」攝引、教化周圍的眾生,「隨所住處為眾說法」,隨眾生的過失和接受能力導以正道,若不如此,是為失職,「而是菩薩則為諸佛之所呵責」。

當今社會,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泛濫成災,價值失范,道德淪喪,貪污腐化、物慾橫流成為公害,不少人在紙醉金迷中荒蕪了精神田園,迷失了人生航向,需要佛法的指點迷津,給人們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予社會建設以深刻啟迪。

佛教徒應自覺肩負這一光榮的文化使命,面向全球,面向未來,開闊視野,以開放的心態、清醒的時代意識,緊扣人類文化重建的根本問題、切要問題,以種種方便努力弘揚佛法,使世人廣泛了知佛法的智慧。這是佛教對人類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