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30集)


時間:2015/2/4 作者:果林果梅

現在這三品,昨天所講的「菩薩修持品」,從第二十八品起,都是講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菩薩的境界,而更深入的就是第三十品(昨天討論過)「菩薩修持」。今天所討論的兩品是「真實功德」,極樂世界的菩薩所做的功德是真實功德,所以我們要注意真實這兩個字。最後一品是「壽樂無極」,這一品所采的文句不是常見的《魏譯》,《魏譯》裡頭沒有,是古譯本裡頭漢代所譯,《吳譯》,《吳譯》是孫權那邊,魏蜀吳,那很古了,那兩種譯本裡頭所有的內容。所以這個內容很多人,雖然是淨土宗,有的人沒有見過,不要說是去註解、去研究。今天是這個內容,而這個內容非常突出,也非常重要。所以往往是這樣,這個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著的人就不會很多,往往是如此。

現在我們進行到第三十一品,一上來打了很多譬喻,說極樂大士的功德智慧深廣就如大海。他的菩提是覺悟,覺悟的高和廣大就像須彌山,用大海、用須彌等等做譬喻,來描述極樂世界這些大菩薩的功德莊嚴。這個在經裡頭、註解裡頭講得很詳細,因此這些內容我們在課堂裡頭就不再講了,大家自己看一看。我們從底下講起,「其心正直,善巧決定」,從這開始。以前那些譬喻、那些說明大家自己看一看。「其心正直」起到「遊戲神通」這裡頭一大段,是說明極樂世界菩薩的真實功德,因為這一品名字叫「真實功德」,都說真實功德。從「其心正直」起到「遊戲神通」這一段裡頭,是說明菩薩自覺覺他、弘法利生的功德。「正直」兩個字,有的時候我們當信佛經語深,因為普通都說這人很正直,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經書,也就把世間所謂這人很正直,極樂世界的人心很正直,因為這個往往就把很深的法當作很淺的內容體會,這個體會就有點辜負經文。正就是不邪,直就是不曲,這是這兩個字的含義。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正直,可以舉《法華經》裡頭的話為例,「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說佛菩薩,在一切諸菩薩裡頭他就正直,用正直的這個態度,舍掉了,不要以前那些方便的辦法和方便之道,都舍除了,而採用正直之說。正直之說是說什麼?「但說無上道」,但說就是只說,只是只有、唯獨,但說是這個意思,唯獨說如來的無上道。世尊說了《華嚴》以後大家都不懂,梵天勸請釋迦牟尼說這個權法,所以就說小乘、說方等等等等等,好多都是權說,權巧方便的方便之說,到了最後就舍掉這些方便而正直了,說無上道。所以正直的含義,我們知道很深。

《法華文句》是一個註解,解釋《法華經》的,它就把經上的這幾句經文它解釋。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看一點好的註解,這個話要這麼說,看不好的註解不如還只看經文。但是如果有好的註解的話,那確實是莫大的幫助。經是定藏,是體,這些註解屬於論藏,它是慧藏,屬於慧,要用慧顯明這個體,不然凡夫心很難如實的去體解,如實的去領會。這個解釋就是說,五乘法都是曲。主要說直是什麼?直就是不曲,不邪叫正,這兩個的解釋。什麼叫做不曲?什麼叫做不正?以前的話也對,這個不曲不邪的解釋,這就深入了,它說五乘之法都是彎曲的,都是一種方便的、權宜的,不是直。五乘法有好多種說法,在《法華文句》中的解釋,它就分人乘、天乘,有把這兩個合起一塊的,種種。反正大意是不差,但是這個分類,不同的書、不同的註解往往有不同。人是一乘,天是一乘,聲聞是一乘,緣覺是一乘,菩薩是一乘,所以稱為五乘。我們常常說三乘法,因為我們在中國的這個教裡頭不大談人天之乘。因為人天二乘的這些法,在咱們中國從古到今說得很詳細,也很深入。孔子之道是人乘到天乘,老子之道是天乘兼人乘,這兩方面把人天二乘的法說得很夠了,所以就沒有再藉助於印度的。所以我們在這一方面,翻譯經典方面的介紹就比較少一點,只說三乘,實際是五乘。講五乘之法這是曲,這是把他委曲,佛委曲,遷就大家的水平。所以說法人常常很委曲,不能暢所欲談,大家要知道,不能暢所欲談。所以有這話,老僧若一向依本分接人,堂前草深一丈。我老僧如果一向就是拿本分話來接待一切來的人的話,我堂前的草要長得一丈深,誰也不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就是往返於善知識之門,你只聽了很多法,你們沒有聽到他心裡的話,有的時候。沒有辦法,這是沒有辦法。為什麼如此?他真要說了本分話,大家就不來了。所以這個曲也是不得已,也代表就是不可少的。但是一直這麼曲那有什麼意思?所以到了《法華》就舍方便,說正直之法。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五千弟子,一直追隨佛多少年,到這個時候還是不能聽,要退席。所以你想想看,一個會場上有五千人退席,多大一個騷動。世尊說,「退亦佳矣」,退了也好。就是說有些法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這個很自然。所以五乘之法都是佛委曲之說,是曲說,是一種方便說,不是佛的直說,佛的本心所要說的話不是這些。

天台判教判為四教,整個佛法判為四個種類,就是藏、通、別、圓。藏是小乘法,通是通於小乘和大乘的,別是單純的大乘法,圓就是圓教。這個通、別就指的通教、別教。藏教就不用說了,藏教是小乘法,不用說了。後頭通教和別教,通是通於大乘、小乘,別教是專說大乘法的,這個都是傍、偏,不圓,它有偏。傍是射箭沒有射中紅心,你是打中了靶子,你還沒有中紅心,是傍、是偏,不是正,圓教才是正,這個意思。「今皆舍彼偏曲」,把這些偏的、不圓的,那些彎曲的、不正的都舍掉,「但說正直一道」,但說正直的法。正直一道是什麼?就是《法華》所說的一乘法。所以《法華》打了個譬喻,火宅的譬喻,佛騙自己這些孩子,說你們出來,譬喻說這個老父,大富長者,這些孩子貪玩,不肯出來,房子著了火,就全要燒死了。說你們快出來,外頭有羊車、有鹿車、有牛車,你們出來得到這些車,好玩極了。這樣小孩們聽見外頭有車,就都跑出來,跑出來之後房子燒了,他們就沒有遇難。佛就給他們一人一輛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遠遠超過那三乘的車子。由於那個孩子他能感興趣的就是羊車、鹿車這些,所以他聽見這些就高興就跑出來了。跑出來就好,就不至於被火燒死。這就是權法、實法的譬喻。所以《法華》大家覺得是好懂,實際是很不好懂,如果要是好懂的話,為什麼五千大弟子退席?現在就是但說正直一道。所以說正直者,其心正直,就是說極樂世界都是離開偏曲的這種教導,佛心中所思惟的,自己所受用的,都是一乘教圓教的方法。這個法,《法華》就方廣平正,其疾如風,大白牛車,像風那麼快。所以一乘法就是殊勝。這個說明彼土菩薩他們的心,都是契於《法華》最後圓教所說的大白牛車之法,一乘教。

「善巧者,《佛地論》曰:稱順機宜,故名善巧。」他之所說,他順乎這個機。我們說法要契機,根機,聽法的人根機、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運。所以有的時候某一宗大盛,又有的時候別的來代替,這有它的時機,有眾生的根機。所以你要很相稱、相順,與這個機宜恰當、適當,跟這一切是適當的,和聽的人的根器適當的,跟這個時代是適當的,跟這個法運是合宜的,這叫「稱順機宜」。所以說善巧,你是很善、很巧,不笨拙,不是在那蠻幹。你就蠻說,聽得他很厭惡、很反感,他還要罵兩句,逼著他毀謗佛法,你還說我有弘法的功德,那不行,那不是,那你做錯了,這是做反了,所以要善巧。

「又《文句》曰:顯善權方便」,要顯出善於行權、行方便,「明觀行精微」,表明了觀行的精和微。所以上一句,顯善權方便,這個是覺他。我能夠善於行權、善於方便,對於他現在宜於聽某種的法而來對他說,應該用哪一些譬喻來指點他,這個就是利他方面所需要的,觀這個機,逗教。這個逗教還有意思,就是說引發他的善根,引發他的疑問。所以禪宗常常有些很怪的問題,底下再一句他就開悟了。這個就是把他的根本疑情給逗出來,這叫逗教,觀機逗教,現在這樣說法的人就太少太少了,行權方便。所以上一句是利他。下一句,「於觀行善入精微」,這個是自覺,因為只有自覺才能覺他,這一點大家必須要知道。最近我這裡來往的客人很多,幾乎是每個禮拜都有這麼一批二批的跑來。有的人也很好的心,他們來了,從台灣來、從美國來,他們到處都參訪,都看了,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他說發現中國很多和尚很可憐,不知道怎麼來想法子能幫助他們。也確實,現在是有這個情況,所以才需要辦佛學院。所以國際友人一見面一談,就發現這個問題,人家很著急。他的意思就是說,是不是弄些錢來,弄些經書來,還是什麼什麼。我說最好的辦法是你們每個人好好的自覺,你不自覺你不能覺他。就是你問話人好好去修持,好好去自覺。這個話也很難懂,他在美國自覺,跟咱們中國和尚什麼關係?就有關係,地球就是一個,小得很,實際就這麼個問題。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要這麼樣自覺,善入精微,你才能夠方便的去利他,才能夠隨機應緣,才能夠善巧。什麼叫覺悟?就好像你睡著了,你作夢,咱們都在夢中,你覺醒了,覺就是覺醒,你醒了之後就如夢幻泡影,夢中這一切(夢中就是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剛才這些金銀財寶也沒有了,讓你害怕的老虎正在咬著你,老虎也沒有了,覺就沒有了。你要想,不是看見大家可憐,都在作夢,都在做害怕的夢,很可憐,你要把他叫醒嗎?這個叫醒的人自己還正在作夢,他能叫醒別人嗎?他自己還在那睡大覺。所以你必須自己是醒了,你才能叫醒旁人。這種道理是非常清楚、非常清楚。所以有很多人自己還在糊塗,就想我怎麼說法度眾生,實際上那是瞎忙。你自己還不明白,怎麼能使別人明白?自己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為了覺他,先要自覺。單純為了自覺就是阿羅漢,焦芽敗種。但是你真要行菩薩道,你要自覺,這個自覺是為利他而自覺的,這個就很殊勝。

善巧,下面引了《華嚴》的十種善巧,這裡我們就不列舉了。「決定」,事之固定而不會改移的叫做決定。決定就是什麼意思?決定就指的是真實不變。所以在善巧之中就是隨緣隨機決定,這就是隨緣中有不變,不變才能隨緣,隨緣不變。善巧而是決定,是真實不變,也就是我隨緣而所施的善巧也都是真實。所以世尊說了三乘的法還是讚嘆,十方佛還是讚嘆,都是真實,但是世尊自己說這個是權說,阿羅漢是化城。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圓融。《法華》說了這個火宅喻,說了有三種車,小孩子出來了,小孩就得救了,這得救是真實。三種車沒有給他,但是給他更好的,給了大白牛車。這就是決定有真實之利,他這種真實之本際、真實的智慧,所演出的一些權說,也同樣的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善巧決定,同時這裡頭還有隨緣而不變,不變可以隨緣,這兩方面的意思。

「論法無厭,求法不倦」。現在有些人就說,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什麼都不管了。從前老問我,我說這很好,你真能這麼做是能成功。後來我才知道,問話的這個人他說什麼都不管,他就是法上他不管,世間的事他樣樣管,他沒有一樣不管的,那就不行。法上你不管了,我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世間的事情功名富貴什麼什麼樣樣都要管,鄰居稍微有點什麼東西擺的不合適就和鄰居要吵架,居士林有一個很有修的老人,他就為這個就氣死了。你什麼都不管,你就全不管,你一念單提,這個才有希望。所以現在有人這麼問我,我就要給他做解釋,不像從前給他肯定,那就包括一切才行。所以這裡這些菩薩論法無厭,覺他,跟大家討論,他無有厭倦的時候,沒說我膩了,我要休息了,我不願意跟你說了。孔子也是誨人不倦,教導別人沒有厭倦的時候,都是為利他。求法不倦,要去求法。所以就是說一句顯利他,心無厭足是自利,都是說自覺,自覺和覺他並重。

「戒若琉璃」。戒定慧是三無漏學。所以要「奉持戒律,明淨清潔,以自莊嚴」,持戒跟琉璃一樣那麼乾淨。「內外明潔」,持戒很乾淨,像琉璃一樣,一點髒都沒有,內和外都是明潔。內指的心,外指的威儀,表現於外的,表里一如。由於這樣,他說的話大家心悅誠服。「其所言說,令眾悅服」,大家聽了很高興、很佩服。「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會疏》就解釋,「法音高響,猶如鼓聲」,說話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震動大家,猶如鼓的聲音。「威德摧邪,猶如勝幢」,他的威德在那,使得邪外自然心服,猶如得勝所建立的幢。法幢都是來譬喻,因為建立一個幢,是印度當時打仗勝利時候的一種表現。所以法幢是在法上取得勝利的一種形式,這個威德摧服邪外,像得勝之幢。「慧日」,智慧的光明像太陽一樣,照破一切迷惑。這個就是這三句話,「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這些菩薩都是如此。曜慧日就是菩薩的智慧照破眾生的黑暗,使得群迷能夠覺醒。「痴暗」,曜慧日就破痴暗,痴暗指的是什麼?就是指的無明。《華嚴經》說:「如來智慧無邊際」,如來智慧沒有邊際,「一切世間莫能測」,一切世間都不能測,「永滅眾生痴暗心」,佛的智慧永遠來消滅眾生的愚痴和暗(暗是無明)這樣的心。所以佛的智慧一切世間莫能測。無明眾生的這種痴暗,那是極其嚴重的。就舉今天我們來說,我們也都十分的不容易,人身難得都已得了,就不說了,佛法難聞、佛法難信,這個難聞、難信,大家起碼是聞了、是信了,這都是甚為稀有。這個也不能都歸功於自己,說我有這個根器,這都還是如來的智慧之功,因為如來的智慧之功,所以佛的言教,這些文字般若使我們今天聽到,我們還能夠破自己的痴暗,所以要感佛恩這個地方。

再底下,「淳淨溫和,寂定明察」。淳是純潔,淨是清潔,很乾淨。淳淨指內心的清湛離塵,像水湛清,一點髒東西沒有,這是淳淨的含義。「溫者,良也」。所以讚嘆孔子,「夫子溫、良、恭、儉、讓」,溫。和,儒家也有很好的解釋,「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凡一些事情能夠發動出來之後自然中於節度,這叫做和。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和字,咱們中國這個和字的道理很深,這致中和的和字。中和兩個字你能夠致力於此,我們達到這個時候,天地就是以此而定位,萬物以此而生育。所以這個裡頭,淳淨溫和指的表於外的儀表溫和。剛才要照我的那個解釋,也可以解釋為內心。總之內外都是清湛,都是自然中節,自然合乎戒律、法度。「寂定明察」,這些話都是很深很深的含義。寂定,寂是常寂光的寂,寂滅,寂滅為樂,定是戒定慧的定。所以寂定,入大寂定,大寂定就指的大涅盤。這是實際的理體,理的本體。所以寂定兩個字代表的是本體。明察就是智慧的照用,照見五蘊皆空,看到這一切。《宗鏡錄》就是這樣的宗旨,「以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這一切,照見一切,了了分明,秋毫不爽,一點錯沒有,這叫做明察。所以寂定明察擱在一起,寂定而明察,明察就是寂而常照,在寂裡面去照。不是一般的定,一寂就什麼都不知道,這種定就不是這種大乘定的境界。

底下,「寂定明察,為大導師」,這些大士是大導師。什麼叫導師?《淨影疏》說:「以慧開人,名為導師。」你拿智慧能使人開解、開悟,來開導人,這個叫做導師。《會疏》說:「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導師。」迷了路的人,你能給他指出正路,這是導師。所以這個很具體。不是說在課堂上我這講講,他就算導師,這個不行。你真要給那個迷了路的人給他指出正路,那才是導師,要起這個作用才是導師。你只是能講幾句經文,那不是導師,那是教員而已。怎麼叫大導師?極樂世界這些大士是大導師,他們就都是像普賢,所以都是德遵普賢。在咱們這部經第二品,來的這一切大菩薩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這種最極圓極頓的法來普利九界(六道是六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就九界),能普利九界的一切眾生,所以稱為大導師。在菩薩中也是導師,所以稱為大導師。這些極樂世界的大士為什麼能稱為大導師?寂定明察,寂而常照,有體有用。

「調伏自他」,做為大導師怎麼樣?就是自也調伏,他也調伏。「調者,調和、調理、調順,調其心也」。所以我們調是要心調。「伏者,降伏、制伏,降伏其非心」。《金剛經》問,「應云何住」,我們的真心應當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所問的就是調伏兩個字的意思。所以怎麼開顯本心是調字的含義。心調,調得怎麼樣?本心能夠開顯。云何降伏?降伏非心,就是伏的意思。調伏兩個字的含義,調字就是開顯本心,伏字就降伏非心。既然是大導師,必然能夠對於自心、他心俱能調伏,所以這個境界就很深了。我們就很慚愧,我們對於自心尚不能,煩惱來了還要動,還不能調伏,更談不上調伏他人的心。這些大導師對於自心、他心,他人的本心能使它明顯,他人的非心能使它降伏,所以是大導師。「自身入道,亦普令眾生入道;自心大覺,亦廣令眾生入於覺道」,這就是調伏自他。「引導群生,舍諸愛著」。調伏自他,首先是什麼?就引導一切有情(一切眾生),你先要舍這些愛,舍這些執著。所以世尊在悟道的時候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我們首先要斷愛,斷了愛還要斷執著。這個眾生,古雲「愛不重不生娑婆」,既然墜到娑婆,這個愛染在心中是很深的,再有執著,人我法執。所以就是要引導群生,為大導師,調伏自他。怎麼調伏他?要引導這一切群生,要舍離一切愛,舍一切著。「永離三垢」,永遠離開了三垢,貪瞋痴,思惑就沒有了。而且讓眾生遊戲於神通之中,都自在無礙。這一段就是這些大士自覺覺他的功德。

下面一段,「因緣願力,出生善根」。因緣有兩個解釋,一個解釋說是過去所修的,是《淨影疏》裡頭說的,過去所修的一切善行,能夠讓我們又生出今生的善來,這就是因。因為你過去種了很多的善根,使你今生又生出善來,這就是所謂因緣的因字這個力量。我今生又去親近善知識,又去聽法,佛法就是要聽人說,聽善知識說,「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沒人給你說,沒有過來人給你說,雖然你有智慧,你也不能理解,要有這個因緣,這就要緣力。你本來過去修了善,又引出今生的善,而又從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過去的善是因,現在聽法是緣,有因有緣,這個就是因緣願力,就出生善根,就很好。這是一個解釋,這是中國的解釋。日本《會疏》的解釋就不一樣,它說菩提心是因力,「菩提心正是佛道本因」,你不發菩提心怎麼能成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發什麼心,得什麼果。因為菩提心是本因,「能貫十方三世」,也讓一切魔怖畏。所以發菩提心,不管你修哪一宗都可以,發菩提心是不可少的,以這個為因。以什麼為緣?就是這一句,「廣求知識,大聚諸善」,補充一句,還要行善,就是這個緣有轉凡入聖的大威力。這是《會疏》的解釋。這兩種解釋,一個是以前生的善根為因,一個以今生髮菩提心為因,這兩說可以互相補足。你過去生中種了很多善根,所以你今生才能發菩提心;你今生能發菩提心,就是過去你有善根。這兩個雖然是說法不同,這個沒有矛盾。

「願力者,《淨影》云:起行之願,名為願力。」你發了好多願,誰都發了很多的願,你在這個願力之後並沒有跟著有行動,這是空願。所以你檢查你的願是空願、是狂願,還是真實的願,就看你這個願之後是不是能起行,起行之後能不能堅持貫徹,這就有了願力。所以《會疏》就說,願力是什麼?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等等,這四句話,他就能夠清淨佛國土,能夠成就眾生,這就是願力。你真的去「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種種的都做到了,那不就是清淨佛國土嗎?就能成就眾生。因為有願而沒有行就叫做虛願,沒有力量。現在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因緣願力,又有因緣又有願力,這樣的話就自然會出生新的善根。所以,「因緣願力,出生善根」。這句話我們不但是了解極樂的大士是如此,我們每個人自己也應該走這個道路。我們肯定我們有因力,我們不是過去生的修持怎麼能出家?怎麼能聞這個無上法?種種的,不管是四眾弟子,能深入到圓頓法門,皆是這個因力、緣力都還是具足的。因緣和願力,你本來的善根其實有一些,你再增長出生新的善根,這樣不斷的增進,一直到朗然大覺大悟。所以因緣願力,出生善根。因此我們就要廣求善知識。所以古德,像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十八歲就解決問題了,可是八十歲還在登山涉水參訪,尋求善知識,在深山老林裡頭找沒人知、沒人曉的大德,去請問一句半句。都八十還在尋求善知識,還在請教。所以我們也應當如此,應當把這個願要再起行,就可以出生新的善根。這個善根,像《大悲經》講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盤界,不可窮盡。」所以我們要種善根,出生善根。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善根一直到入涅盤界,涅盤界就是整個的法界,不可窮盡,這個善根是不可窮盡。所以過去善根是因,現在我們又有願力使它增長,這個因就結果,果裡頭就有籽,蓮蓬是果,蓮蓬裡頭就有蓮子,種下去又出現新的蓮花,這種輾轉,善根就無盡。所以「因緣願力,出生善根」。

「摧伏一切魔軍」,魔外,魔軍。因為魔是奪人的慧命,比奪性命還重要。身命是咱們這一期肉身的性命,這個丟了不可惜,因為一入胎又有了身命。慧命可惜,要斷了慧命,那就不行了,因為你就不信了,你不修了,你這個斷了。他奪人的慧命,魔,他壞你的道法,壞你的功德善本,這一類型的叫做魔。「此類鬼神」,確實是有的,「有大神力」。現在我們發現很多人著魔,也都很神異,自己把他母親殺了,在修持的時候他就看見他師父在對面。有這類鬼神,他不都是自己心理作用,要知道確實宇宙間有一種,這是一種存在,叫做魔。所以大家有時候說空,你說魔沒有,是空,你也可以說現在你自己就是空,這一切都空,那這也可以說空。你認為這些都有,那魔也都有,鬼神也都有,天堂、地獄也都有。摧伏一切魔軍,魔的隊伍就稱為魔軍,他專門跟你修行人來搗亂的。所以往往就是為魔所纏繞,有的修行打坐,《楞嚴經》講,你不靠咒,你專門靠自己入定去打坐的話,靠這個力量,你要是成功的,這是很難很難的,沒有,魔他在搗亂,你沒有法子對付,他的本領比你大得多。這些菩薩們能降伏一切魔軍。

「尊重奉事諸佛」。奉事諸佛是不容易的,往生到邊地,在邊地之中他不能出來,只有菩薩到他那邊說說法,他不能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也不能飛行到他方世界去拜佛,所以奉事諸佛需要有很大的善根、很大的福報。現在這些極樂的大士降伏魔軍,奉事諸佛,「為世明燈」,是世間的明燈。這就譬喻菩薩的智慧,能夠給眾生照破黑暗,照破那些迷惑,給眾生開解正道、指示正道。黑暗中有個燈,你不就看見了嗎?不黑了,你看見路了。這很好的譬喻。《淨影》就解釋,為世明燈怎麼講?「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燈明。」你自己有智慧,能夠生,物指的就是眾生,能讓眾生生出正解,這個就叫做世間的明燈,為世明燈。所以這些菩薩,他一方面是世間的明燈,並且是「最勝福田」。為世明燈,底下這四句話作成一氣讀,「為世明燈」這是一句,底下一句,「最勝福田」,種福的田,種福的田就是應當受供養的田。《探玄記》說,「生我福故,名福田。」這個能夠給我生出福來,生出福報來,所以叫做福田。《優婆塞戒經》就指明三個福田,一是「報恩福田」,我們要報恩,這裡頭可以種福,父母師長,這是一個福田,報恩福田。第二個是「功德福田」,這個福田它很有功德,你供養可以得福報,這就是供養佛法僧三寶。第三個福田是「貧窮福田」,他很窮,他很苦,你布施給他們,給他們謀福利,這也是福田。

「今經云:最勝福田」,我們要注意了,怎麼是最勝?這些菩薩他在種種福田之中,他能夠給眾生生出最殊勝的福。所以這是最好的福田,最殊勝的福田,因為他給你的果實是最殊勝。這些菩薩為什麼是這樣殊勝的福田?因為他有殊勝的功德。為什麼有這個功德?我們底下再看。底下「殊勝吉祥,堪受供養」,跟這就連起來了。剛才說為世明燈,他光明,他智慧,這個是大福田。底下說殊勝吉祥,殊勝吉祥這就是文殊菩薩的名號。「文殊即文殊師利。文殊可譯為勝、妙、第一,師利可譯為德、吉祥等」。所以妙吉祥、勝妙吉祥也是文殊的名號。「文殊表根本智,乃七佛之師,故殊勝吉祥」。所以他就是明燈,他是最勝福田,這就連下來了,「殊勝吉祥,堪受供養」,受得起這些供養。

底下,「赫奕歡喜,雄猛無畏」。赫是光明,奕是一種茂盛、強盛的形容,像火焰,很明亮,很有威勢,這是赫奕。「雄猛者」,《法華經》就稱大雄猛世尊。世尊是大雄猛,因為世尊斷盡一切煩惱。大雄寶殿,咱們這的大殿。大雄無所怯畏,勇猛精進,所以是雄猛。這些菩薩都赫奕,形容他光明的熾盛,形容他勇猛精進,雄猛。無畏,所以修四無畏,無所畏懼。而且在《大乘義章》講「化心不怯」,化度眾生的心永遠不怯懦,叫做無畏。這些菩薩也是如此。「身色相好」,身的這個形色相好,相好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實際這是指的應化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真要顯報身的話,無量的相,無量的好,我們的眼睛就辨別不了。所以我們這麼來看,「赫奕者,表菩薩威光明盛也。歡喜表內心很自在,形容和悅也。雄猛無畏則既表菩薩之實德,勇猛精進」,說法度生沒有怯懦、沒有畏懼,並且顯出「儀容威神無比,大雄不怯」。底下說「功德辯才,具足莊嚴」,還有其他的功德,就舉出一個辯才,這說明讚嘆了一些,底下還有像辯才等等這些,都是種種的功德都具足。具足莊嚴,「如來以福德智慧莊嚴其身」,具足這些功德就具足莊嚴。這就是讚嘆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

這一段是最後一段,「常為諸佛所共稱讚」。這些大士,諸佛(十方的佛)都證明他們的功德,讚嘆這些大士。「究竟菩薩諸波羅蜜」,我們說六度(六波羅蜜),六度也包括萬行,對於六度萬行種種的都徹底了,都達到了究竟,都圓滿。究竟菩薩諸波羅蜜,「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他雖然在究竟種種的波羅蜜,可是他安住於無生無滅的三摩地。不生不滅就是寂定,寂滅的寂,寂定。不生不滅,像《涅盤經》說,「涅言不生,盤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盤。」《維摩經》就說,「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所以這個不生不滅就離開生滅了。小乘的解釋,是有餘涅盤的解釋,偏於空。大乘就空假中,從空入假,他雖然是有為,他做種種波羅蜜,波羅蜜要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種種的都是在這裡有修有為,在這個事相上而顯示出本來無生無滅。不是都要離相,二乘是離開相,一切相都要破相而說空;大乘法,「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撥開了相談真,顯相的時候它就是空,相就是道,即事,事就是真,就是真如,就是實相。所以常常有人問,色即是空,桌椅板凳在這,怎麼說它是空?明明看得著的。現在就不用講很多佛理了,就用愛因斯坦的話來回答,這一切物質都是人類的錯覺。你說有桌椅板凳在這邊,如果是有,那是你的錯覺。科學家給你答覆了,不用咱們費勁。所以我們以後講佛法好講了,有人來問這個問題,你就把愛因斯坦的話搬出來。即事而真,所以他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極樂世界這些菩薩,他在不生不滅三摩地之中而廣修種種波羅蜜,廣修種種萬行。

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最近我們看了台灣一位老和尚有一個對話,他這本書裡這個對話我非常欣賞。有人去問他,這個老和尚入定能一入入四十天,他的基本功就是入定和念佛。教理不很深,知道得很少,禪宗領略得也不深,他的基本功是打坐和念佛,但是定功很深。有人問他一個問題,他說我們是不是要像老和尚這樣子成天打坐?他回答這句話,因為他都是有真實修持,所以他直起直用。所以他雖然不是很會禪,可是他這句話回答得是說的本地風光,就是他自己的風光。他並沒有想安排一句話來回答你,我這話有禪機,要這樣的話,禪宗早就應該吃棒子。是不是我們也應該像老和尚這樣成天要打坐?他說我聽了你說話,我才知道我是在打坐。在人家問他這句話之前,他並不知道他在打坐,可是他是在打坐。所以這不就是終日打坐,終日無坐嗎?他不知道他打坐,你說了,你說了我才知道我是在打坐。過去也有一個公案,不大記得清了,大概只記個精神,現在我也不去翻書了。大概是藥山,在石頭那裡,在那坐著。石頭走過來問他:你在做什麼?他回了一句話,他說(這句話不準確,反正意思是這個意思)聖諦亦不為。你在做什麼?就是聖諦我也不做了。(底下是準確的,因為我不是用記,我是最欣賞那個東西,一欣賞它就記住了。)石頭他問:你是在閒坐,你什麼都不乾,你在這閒坐著。藥山回答:閒坐就是為。什麼叫有為,什麼叫無為,這一點要好好體會。閒坐那是為,你要是以為閒坐是無為,那就永遠不明白什麼叫做道。所以在這個裡頭,就是在現在人生活裡頭的事情,也能暗合到這裡。「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日涉萬緣,一心空寂」。所以在布施、忍辱等六度都究竟,還安住在不生不滅三摩地里,這就是說這些大士的功德。

「行遍道場」,譬如說在大道場那成天跑,沒有地方不跑,凡是所謂道場中的一切事情,他這一切行都圓滿了,這是行遍道場。「遠二乘境」,這幾句話也是很驚心動魄的,這是《十住毗婆沙論》,說「若墮聲聞地,及辟支佛地」,你隨著聲聞地、辟支佛地,你依照這些地去修持,「是名菩薩死」,這叫做菩薩死了,「則失一切利」,你就失掉了一切利益。「若墮於地獄」,你墮地獄這樣來修行,「不生如是畏」,這個還不要生出這樣的害怕。就是說你要是隨著阿羅漢、緣覺這個道去修行的話,你要生很大的怖畏,要比你去做破戒入地獄的事還要更害怕。「若墮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墮二乘地,則為大怖畏」,重複一句。所以這些經裡頭的話,只能做一個解釋,不能做第二種解釋。這個地方「遠二乘境」,極樂世界的菩薩遠二乘境,所以二乘種不生。佛說二乘是焦芽敗種,定性聲聞就是如此,是焦芽敗種,是焦了的芽、腐爛了的種子。密教裡頭有戒條,在聲聞眾中你去住了七天,你是犯戒。當然你如果是去度他們,那又另當別論。你要是跟他們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待七天,就破戒。所以這個戒,要受戒就是要研究。現在人很多隻受戒,不研究戒,破了戒也不知道。你墮地獄,你是破戒了,你殺盜淫,你壞了戒,你就要入地獄。但是你不要害怕,破了戒不是最壞的事,最怕是你破了見、壞了見。因為破了戒之後你去懺悔,將來這個破戒的罪受完了,你還可以繼續修。所以在地獄中的眾生如果是肯念佛,他哪一天罪報滿了之後,他一出地獄就是清涼華菩薩。破戒不可怕,你壞了見就不行。你要是壞了見,現在很多人不重視這個見,當然守戒就是好的,我們也讚嘆,實在是讚嘆,但是現在還要進一言,底下還要重視自己的見。因為你壞了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壞了見,他就要以損人利己為正當,這是見的錯誤,見的錯誤不好辦。所以捨身容易舍見難。這是很粗的,當然很細微的就好多好多見是難捨。所以菩薩一定要修慈悲喜舍。這個地方就是「遠二乘境」,底下引出這段經文,引出戒和見的問題。所以密宗裡頭就特別重視,禪宗也是如此,溈山說仰山,「不貴子行履,只貴子見地」。你破了戒之後可以懺悔,你去受罪,這個罪報完了,你的見解還是對的,你可以繼續努力;見要錯了,你永遠要繼續錯誤。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好好的廣求多聞,要讀誦,要修持,就是要使自己有一個很正確的見,一個決定的見,一個圓滿的見。

「阿難:我今略說」,這是釋迦牟尼佛叫阿難,我現在略略說說,「彼極樂界,所生菩薩,真實功德,悉皆如是」。我還是略說,如果我廣說,「百千萬劫不能窮盡。」這一品就完了。

今天我們可以把最後一品講完,「壽樂無極」。這個題目也很有意思,「壽樂無極」,無有極限。第一句話就是「佛告彌勒菩薩」,我們就要重視,都是佛告阿難、阿難,這個地方是佛告彌勒。所以這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從這以後是彌勒當機,阿難退居第二位。在這部經中,佛後頭,現在我們這次講不了,佛告訴彌勒,「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我現在如實際之理向你們宣說這麼樣廣大、這麼微妙的法門,就是指的念佛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十方佛都稱讚。「付囑汝等」,現在就囑咐給你們,就指的阿難和當時在會的一切大眾,菩薩以及地球上的二萬人,「作大守護」,你們要好好的守護,而且是大守護。所以就是說在這個會上,阿難、彌勒當機,接受了佛這個囑咐。因此下一個是彌勒,佛囑咐他承當,他來之後一定要大弘這個法,作大守護。所以有人以為將來彌勒來了之後所說的只是法相,當然要說法相,唯識觀是彌勒成功的法門。但是受了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必定要對於這個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作大守護,要講述、弘揚《無量壽經》。所以從這個地方起就彌勒菩薩當機,也就是下一個接班的佛,在這個問題上要接班。佛告彌勒菩薩以及當時諸天人等,在這個會上,人類,地球的人是二萬,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二萬,還有諸天人民,還有諸大菩薩,這是無量無邊。告訴大家,「無量壽國」,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他那的聲聞、那的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這個聲聞,剛才說了遠二乘境。這個聲聞是什麼?就是從他證果,他所斷惑的水平來說,他斷了見惑、思惑,是相當於聲聞的水平,稱之為聲聞,都是發大乘心。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彌陀的願海是一乘的願海,都是等於大白牛車。這是一句話,他這個願海,具體大家的修持就是念六字洪名,求生淨土。於是乎使自己求生的信願投入在彌陀一乘願海的大願之中,所以彌陀的大願之海就成了自己的大願之海,這就是法門的微妙。這些功德不可稱說,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這是略說。

「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這個國家微妙安樂清淨是這個樣子,「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這段話見於《魏譯》,《魏譯》本有這一段,這段話的後頭就是古譯。所以後頭這段話也從來沒有人寫過註解,中國人、日本人、高麗人都沒有誰作過註解,我是第一個動筆的。也希望大家有人將來寫得更好,超過這個。我們也是在做一次檢驗,這裡頭還有什麼可以更好的、更恰當的一些解釋。「微妙、安樂、清淨」,這是《魏譯》,日本人作過註解,「莊嚴超絕」,它的莊嚴超乎一切,它絕妙,所以叫做微妙。「無有苦惱」,它的國家沒有苦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才稱為極樂,沒有苦惱,所以叫做安樂。而且這個國家是「無漏相」,它不是有漏之相,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漏的。它這個水鳥樹林雖然跟我們世界這些東西形相一樣,但是它是無漏的功德所成,是無漏所顯出之相,是實相而現之相。實相是無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但也沒有不相,不相也是相。無不相就兩個否定,負負就得正,是不是?所以實相可以顯一切相。實相所顯之相,所以也就清淨。因此極樂世界是微妙安樂清淨。

如此的安樂清淨,「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釋迦牟尼佛就,這是對當時在會的眾弟子說的話,你們何不力為善,好好為善,念道之自然。這個力為善的解釋,《淨影》又解釋,就是用力的去行善。念道之自然,就是說你念佛自然就往生了,不用你自己費什麼力量,自然達到的,這叫念自然。所以《淨影》的「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完全歸到念佛法門,解釋這兩句。這是中國人的解釋。日本人的解釋就廣一些,他把念道之自然,彌陀的本願是他力,他力法門,他力大道,靠他力,不是依靠自己力量在那修持,靠他力。所以到臨終的時候,佛來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還有經說,佛以三昧力,使得這個臨終的人也入三昧,因此自然而然發生正念,隨佛往生。這是非常自然,不是靠自己的造作,也不是自己力量所能達到的,這樣叫做自然,這是《會疏》的解釋。再一個自然,他說「三乘所證道」,三乘的行人他們所修的道是什麼?就是無為,無為而自然,你有為就不自然。無為就自然而然的,不是由於造作而成的。所以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他就是很天真,有的人很多做作,是真是假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那個造作的人比那個率真的人往往就差得很多。沒有眼睛的人就把那個很造作的人,表現很有道德、很有什麼什麼,但是他是做作的,咱們通常說假道學,那就是做作。三乘的法也是「無為自然,性不造作」,就叫做自然。所以自然中包括兩個意思,可是《會疏》的意思,重要的還是在前面,淨土法門是他力,是自然的。

從這兩個說法來比較,《淨影疏》就以為善去求往生叫做力為善,自然得到往生叫做念自然,這是《淨影疏》的意思。《會疏》的意思,就是「他力直超」,用他的力直超,這個叫做自然;「以無為無作」,也無為也無作,這個也叫自然,另外一種自然。「以初義」,前頭那個他力直超,做為自然為主。《會疏》這個說法很好,因為什麼?因為和淨土宗的奧妙相同。它這裡頭雖然是兩種,也互相含攝,這兩種它互相含攝,因為在你念佛之中,我們說暗合道妙。所以蕅益大師說,「從事持達理持」。你只要事持,就是老老實實一句一句這麼念,這是事上在持名,可是從事上持名,你可以自然而然不知不覺而達到理持,到了理持那就無為,也就是無作。所以第二種這種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第一種裡面。這就把這一段經文裡頭的,過去所流通的《魏譯》,這一段的解釋介紹過了。這一段,中國、日本人都有一些註解。

底下我們是用的古譯,古譯底下有一大段的句子都有自然,底下有八處都見了自然兩個字,「自然嚴整、自然無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自然所牽隨」,八處用了自然,從這個地方用了之後,下面有八處用自然。所以這個自然不是無因外道所主張的那個自然,有的說自然外道他們就主張自然。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這個字相同,就以為它的實義相同。自然兩個字,有的就是把凡是用自然都迴避,因為外道用過這個,這個就不能用。有的時候你沒辦法,像無為兩個字,咱們中國道教用的。大家稍微看過一點道家的書,道家常常用無為。咱們經里還是用無為,這個不妨礙,但我們的意思比它深。「蓋自者,自性;然者,《楞嚴經》中清淨本然」。清淨,本來的本,然就是然而那個然,就是自然的然字,清淨本然。有人問問題,清淨本然,怎麼又忽然出生山河大地?所以是很好的一個問題,就清淨本然。所以自然兩個字就是自性的自和清淨本然的然,自性清淨本然就稱為自然。自性的本然就是真如實相。所以念道之自然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實相。剛才不是解釋了嗎?在念佛就得到往生,念自然。所以持名念佛就是力為善、念自然,同時這裡就是念實相。

為什麼說你持名就是念實相?蕅益大師的解釋最好。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可以做為我們學習淨宗的一個綱。他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整個實相它全體)作依作正」,作依報作正報都是實相。所以要是倒過來說,依報也是實相,正報也是實相。「作法作報」,法身是實相,報身也是實相。「作自作他」,他方的佛是實相,我這是自,我也是實相,你們也是實相。「乃至能說所說」,能說的所說的,所說的經文。「能度所度」,我們去買點螃蟹放生,我是能度,螃蟹是所度;菩薩在度我們,菩薩是能度,我們是所度。「能信所信」,我們信極樂世界,我是能信,極樂世界是我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這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所印出來的。實相如個圖章,印出來一切印文,這一切都是實相這個圖章印出來的,實相正印之所印。這個就跟咱們上次解說過的「一切皆成佛」!你看蕅益大師這個話,跟咱們淨宗這「一切皆成佛」,跟《楞嚴》的「一切事究竟堅固」,這都是所謂在言教之中登峰造極的東西。所以印光大師讚嘆,釋迦牟尼佛再寫《阿彌陀經》的註解也不會超過蕅益。我因為這句話而佩服了印老,過去指的三大德這裡頭,我總覺得印老弱一些,但是印老能夠看到這樣,能敢說這樣的話。這句話不大敢說,沒有金剛骨頭,要用世俗的概念就不敢這麼說。因此持名就是念實相,念道之自然,剛才我們說自是自性,然是清淨本然。

「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這就顯極樂會眾的殊勝功德。「出入供養」,極樂世界,上次不是說了嗎?到各個世界去供養諸佛,他們不停止的去供養,這是修福;「觀經行道」,就是修慧,看經、行道,這是修慧,這是福慧兩種莊嚴,所以就「喜樂」,就生歡喜,法喜、法樂,願意久久修習,沒有懈倦。所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老在增上,這也就是我們要生極樂的原因。「才猛智慧」,這個才猛就是咱們這個經中稱讚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高才、勇哲,這不就是才猛嗎?有智慧。所以,「才猛智慧」跟這兩句經文是同一義。「心不中回」,回是退,中途退了就是中回,他沒有中回。「意無懈時」,他沒有懈怠。「外若遲緩」,遲是遲徐,安安靜靜慢慢的,緩是緩和。現在大家不都希望緩和嗎?不喜歡緊張。你外面看他很安徐、很緩和,「內獨駛急」,內心是很駛急。駛是疾速、很快,急是急速,也是很快。「外若遲緩,內獨駛急者」,就表示他表現於外的是很寬緩、很安閒,好像沒有事,但是內心精進不已,念念相繼,沒有一念懈怠,沒有剎那失照,這稱為內獨駛急。所謂「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他就沒有這個同死人的時候,這叫做駛急。

「容容虛空」,容容是和同之義,我們能融入叫做容。容容,跟大家都能夠相和、相同,沒有標新立異,容容。虛空,他跟虛空一致,沒有不同於虛空之處。所以這些聖眾的心,它同於虛空,虛空沒有邊際,自心也沒有邊際;虛空無一物,自心也無一物。虛空它是空無,可是萬象都生在空中,我們心也是如此,我們心中也建立萬物。「無一物」就不在有邊,「容萬物」就不落空邊,所以是不落這二邊。「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空也照,有也照。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無一物是空,容萬物是有,空有雙照。「容萬物而無一物」,空有都沒有,無一物,「則空有俱泯」。別看「容容虛空」中,就可以解釋出這些很重要的含義。底下自然而然就是「適得其中」,自然合乎中道,從容中道。適就是適合,「得者指契會」,無所得,你是契會於中道。也像《金剛經》說無住而生心,生心就無住,無住就生心,這就是中道。「中表相應」,中是裡頭,內心,表是表現於外的。

表里一如,所以就中表相應;沒有安排,所以就「自然嚴整」。這又出現一次自然,自然而很嚴整,莊嚴整齊。「檢斂端直」,檢是檢束,不要分散,斂是收斂,就是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的意思。「收聽攝視」,看的東西不追逐外頭,收;聽,這是聽自己,反聞自性,這都是收斂之意。端是端正,直是不曲、正直之義。所以,檢斂端直,收聽攝視,心不外緣,要端正、正直。這樣就「身心潔淨」,你不去追外頭的塵緣去了,所以你身也清淨、心也清淨,就是耳目口鼻身心都端正。於是「身心潔淨,無有愛貪」,身也乾淨,心也乾淨,沒有所愛,沒有所貪求。「志願安定,無增缺減」,他發的志願安定,安就是決定的意思,堅定的意思。彼土的聖眾所發的誓願自然就是堅定的,沒有忽冷忽熱,忽然間又出了什麼新的願,或者哪條願我又放棄了,一會又添一點,一會又減一點,一會又過了,一會又不及,沒有這些事,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沒有增缺減少。

「求道和正」,剛才說過這個和字很重要。自然中節,他就不為傾邪所誤,傾是歪,邪就是邪惡。現在這個邪惡很多,一不小心就上當。現在又批判了一些,暴露了一些,國內、國外都有,政府也抓起了一些。很多修行人上當,就是誤了傾邪。但極樂世界永遠沒有這種事情,不為傾邪所誤。為什麼能不為傾邪所誤?他「隨經約令」,按著經書的約束和教令。所以要尊重經教,皈依法,皈依就是皈命,你要皈依法。所以密宗,違反了佛說的話就要入地獄,這一條戒就不得了。所以隨便就學密,入地獄有分,因為老破戒。他要隨經的約束和命令,要聽佛的話。現在很多人都想自出心裁,想自己要標新立異,不知不覺有好多地方變得功不抵過。弘法也很有功,但是出了許多不符合於佛的原意,他自己杜撰的一些說法,這個就有謗法的過失,這個過就超過了他的功。隨經約令,「不敢蹉跌」,不敢稍有損失、稍有違反、稍有疏忽,摔跤了。「若於繩墨」,就好像木匠做工,拿那個墨繩(墨線),裁縫也有裁縫線,都是繩墨之義。這繩墨當然專指木匠,繩子上帶上了墨,一彈,木頭上就有一條線,你的鋸子就按這條線來鋸。

「鹹為道慕,曠無他念」,所慕的只是道法,心中空曠,沒有其他的念頭,只有道慕之外沒有其他的念頭,「無有憂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皆是至道。第二句,曠者空曠,其心空廣無有妄念。第三句,信心堅定,智慧明了」,無有憂思。無有憂思,因為你有了正信,你很安,你的願力很堅固。由於你有智慧,所以於這一切世間的事情沒有憂慮,對於法也無疑。沒有憂慮,無有疑,你才能夠做得到無有憂思。這是這三句的意思。從淨土宗來說,「曠無他念」就是萬緣放下,不想這些,萬緣我都放下。「鹹為道慕」,只是慕道,就是一念單提。「無有憂思」,當念,這一念就是。這就是這些大菩薩的,這三句的解釋。

底下這一段就很深入,「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作得善願,盡心求索」。為什麼自然無為?因為上次說的適得其中,他已經恰好從容在中道;因為他已經從容在中道,所以他就自然無為。他不是用一種什麼力量,或者怎麼克制、怎麼去造、怎麼去做而達到的,自然安住在無為法中,這自然無為,這才是真的無為。如果是由於你的造作,用點什麼逼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有為,你在那造,造就是為。「虛空無立」,虛空指心如太空,開廣沒有邊際,也離開塵,也無染,空中是不受一塵,空。無立就是禪宗說一法不立。前幾天來一個人,他最後說:求你就給我說兩句。我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予人。他是臨濟寺來的,他禪宗,那就是禪宗的話。我這個門裡頭,沒有一個法可以給人的,一法不立,若立了一法就是害人。虛空無立就是這個意思,如太虛空,一法不立。「自然無為,虛空無立,淡安無欲」,淡是淡泊。諸葛亮教子就是淡泊寧靜,淡就是淡泊,安就是寧靜,淡安就是淡泊寧靜的意思。無欲,欲是求,淺說我們不用了,那都是極樂世界的大士。所以這個欲,就應該用《俱舍論》的解釋,是希求做到什麼事業叫做欲。咱們經不是說嗎?「亦無希求不希求想」。淡安無欲,一切都淡泊寧靜,沒有希求,也沒有不希求想。「作得善願,盡心求索」。可是有了善願,盡心去求索,要實現這個志願。就好像法藏比丘有了心愿,要超勝一切佛國,他花了五劫時間去求索這個願,這個願出來之後又多劫修行去實現這個願。先五劫是結得善願,後來的修持就是盡心求索,而極樂國土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如此,結得善願,盡心求索。

前面已經說淡安無欲,沒有希求不希求想,這又有大願,又有盡心求索,初看好像是矛盾。這也就跟一上來的「德遵普賢」這一品一樣,「德遵普賢品」說,來釋迦牟尼佛這一會的這些大菩薩,都入空、無相、無願法門,都空、無相、無願,這些菩薩又都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大家注意沒注意這兩句話?這一切菩薩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底下又說具足無量行願。我們初初入佛法要想深入,就要善於去發現這些矛盾,發現了這些矛盾再解決這些矛盾,你就深入了。第一步往往發現不了,第二步是發現之後解決不了,這個就是我們用功的過程。它這個你看是矛盾,正好是事理無礙,空、無相、無願這是理,無量行願是事,事理無礙。所以終日度生是事,終日無度是理,這是事理無礙,不是偏於某一邊。事度的菩薩,是個小菩薩,他們是偏於事的一邊,阿羅漢偏於空的一邊,這都是聖人(聖賢),但是都有所偏,不是圓,圓你首先要事理無礙,再進而到事事無礙。

「含哀慈愍」。含哀是悲心,心中很哀念眾生。慈愍是憐憫眾生,這是慈心,大慈大悲,願意度眾生。「禮義都合」,所結得的這一切,自然契理契機,所以合乎禮合乎義。「苞羅表里」,苞是包含,羅是攝取,表是事相,里是理體。所以這些大士是事理雙圓,真諦和俗諦並照。「過度解脫」,這個過度的解釋是什麼?就表示自己出生死。這個就是《吳譯》的題目,稱為《過度人道經》,過度就表示自己出生死,也令其他眾生出生死的意思。所以過度不是現在咱們這個解釋,這個事情從那個事情過度,就是自己要出生死,也讓其他的眾生出生死。這樣的話,過度解脫合乎事、合乎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得到解脫。

底下這一段,也就是很多人讀這部經這一段不懂的地方。「自然保守,真真潔白,志願無上,淨定安樂。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所以這個地方,宗門和淨土,禪淨是不二,本來不二。你看,自然就是保任的任字,保守就是那個保字。任是什麼,保任的任字是什麼?就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沒有這樣的考慮、那樣的考慮,更沒有裝模作樣。這個保是念念不異,前念跟後念,保於、安住於實際的法身實相之中,就叫做保。自然保守,自然就是任運,任運底下就是保守,就是任運保守,正是禪宗的保任。一般說來,保任是悟後的事,這個地方怎麼一上來就把這個解釋為保任?底下才是悟,「一旦開達明徹」,才是大悟。要知悟有種種層次,在以上這些境界,這些大士何嘗不悟?但是悟還有大悟、小悟。所以大慧,宋朝的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無計其數。六祖第一次聽《金剛經》已經就有所悟,就超過神秀。你看看一個文盲,馬上超過神秀,這因為什麼?就是他比神秀多一點悟。但是還不徹底,所以再一次才證悟。高峰,中峰國師的師父,第一次大悟之後,第二次又多少年之後才悟。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剛開始的一個小悟,就覺得不得了。大慧法師是大悟十八次,小悟無數,數不清,這才是精進。所以這個保任,擱在後頭這個大悟之前就沒有矛盾,因為以前說的這個境界已經是甚為深玄的境界。

「真真潔白」,兩個真字。真這個真字就是一真法界那個真,真如本性那個真,妙明真心那個真,本經真實之際的真,是一個字。兩個真字擱在一塊,就表明不是對待那個妄而說的真,是絕待的真,就真中之真,所以真真。「潔白」,潔就是無垢,白就是無染,沒有垢污,沒有染。東西一染,你好好一件白衣服一染,你再洗它也洗不掉了。我們這個沒有染。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潔白。用百丈的話,「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心性沒有染,它本來就清淨,你又無染,它不就是真真潔白嗎?所以所保任的正是這個無染本淨的絕待真心。但是明心見性這個見的程度和水平還大大有差別。所以「當信佛經語深」,境界很深,佛經是無盡藏,禪宗亦復如是。所以悟了的人和悟了的人相見也有高下,有很多問答是非常玄妙、非常殊勝也就在這。「志願無上」,怎麼叫志願無上?所發的志願是無上。「《往生論注》曰:無上者,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在理體、在自性窮盡,沒有再過於這個的,稱為無上。宗門的還有一個我就不引了,那個很難懂。總之就是說,這個禪宗,法身不墮在法身數中。咱們一般以法身為極,怎麼到了法身出生報化,禪宗不落在法身數裡頭。一般以毗盧遮那為法身,唐朝的國師跟皇帝說:陛下,你應當在毗盧遮那頂上行走,你應當在毗盧遮那佛的頭頂上走路,超過法身。所以這叫做法身向上事,還有法身向上事在,這是無上。「志願無上」就是說他是以這個為志願,在淨宗說這是寂光上上品。

「淨定安樂」,淨是清淨,定是不動,「其心清淨,寂然不動」,這是淨定。「安樂者,安然自在,任運常樂」,這個樂是超過一切,無法形容。「一旦開達明徹」,突然有這麼一個剎那。為什麼不說你這樣用功多少年之後、多少天之後,或者什麼過程之後,就到達這樣一個境界?要這麼說就錯了,因為這個無上不是一個行所能到之處,這是一個行不到處。所以宗跟教在這個地方上,教就說如何如何修,宗門就指出是教外別傳。這是一個行不到處,你用修行不能達到的地方。怎麼能夠達到這個行不到處?必須除盡有所得心,你把有所得的心除得乾乾淨淨之後,你才能行至行不到處,你才能走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因此,既是個行不到處,這個行程就說不出來,行程是不可知,這個程期當然也就不可知。就是突然在無心三昧之中,無心三昧是高峰的話,正當開悟的時候,那個開悟的人他證入無心三昧,突然間他在這個三昧之中,突然間他觸著碰著,兩個突然。一下就好像咱們碰碰碰著了,自己全套的自動生產系統一下你把這個開關開了,於是全機都動起來,全場都動了,碰著了。你要碰不著這個,那你也沒辦法,你不懂,你什麼也不懂。比如說上次,世界上都很怕,兩個,美國或者蘇聯的首長,誰一下按錯了旋鈕,核戰爭就打起來了。自動控制,你這一按旋鈕,一下核彈什麼都發射,飛機也出去,對方馬上就應戰,就打起來了。這個旋鈕就是如此,他觸著、碰著,就例如這個,一旦一下你摸著這個就動了。所以禪宗管這個叫做「向上關捩子」。電門,向上一路那個電門讓你摸著了,「剎那相應」,你就能「究極心源,契入理一心」。契入理一心,這不是禪宗的話,這是淨土宗的話,這也就說明淨土宗的理一心也達到這樣的高度,他破無明。當然四十一品無明,破的有深有淺,徹底破無明就是常寂光,但總之是破無明。

「一旦開達明徹」,就是宗門的大徹大悟這一天。「開者心開,達者了達」。一旦開達了徹。明就是明明白白,《信心銘》說「洞然明白」就是明。徹就是透徹、徹底、徹悟。所悟的是什麼?一旦開達明徹是「自然中自然相」,是自然裡面的自然之相。《首楞嚴經》有最頓的地方,也有還稍微漸一點的地方,種種的都包括,一個經裡頭常常是各個方面都包含一些。最頓的地方就是「狂人失頭」那個譬喻,狂人自己照了鏡子,看見別人都長了頭,長了面很好看,他自己看不見自己的臉,怎麼我沒有頭?別人都這麼好,我怎麼看不見我自己的?把頭丟了,就以為丟了頭,成天找頭,就所謂稱為狂人,這狂人就說的是我們。有一天忽然間明白了,喔,我的頭就在這,不狂了,好了。所以「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這個最頓,一歇就是菩提。所以說開悟是什麼?喔,我的頭就在這,這自然,我本來有頭,頭在這,何等自然,狂心歇了,歇就是菩提。

還有古德開悟說的,「原來師姑(比丘尼),是女人做的」,他悟了之後就悟了這麼一句話。這是自然中自然相,因為他破了這一切法執。還有一句,「早知燈是火,成佛已多時」,這也是古人說的。但是更好給改兩個字,也是古人說的,比這個更好一點,「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成佛兩個字就不如飯熟兩個字好。我早知那個燈就是火的話,我就用燈把柴火點著,我做飯,飯就熟了,早就飯熟了。當然這個飯熟就譬喻的是成佛,都是極自然的事情。我當時就不知道那個燈是火,我滿處找火,鑽木取火,忙了半天,這火是不是有還不知道,我這個飯始終吃不上。我早知道那個燈,就是點的那個油燈,那個油燈不就是火嗎?那個把它引著了,你燒上柴,這個飯早就做得了。所以比丘尼就是女人,燈就是火,都是自然中自然相。

還有,沒有悟的人,山是山,水是水,男是男,女是女。初步悟的人,也就是破初關,這就變了,就往往沒有共同語言,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男不是男,女不是女。在他徹悟以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所以高峰的話,「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了。這個有好多說法,也是禪宗的說法,「歸來仍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這也是悟境,歸來還是那個我,可我的行履之處不是過去了,這也符合實際情況。再說,「歸來不是舊時人,仍是舊時行履處。」也是悟的人,回來的這個人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不同了,但是我行履之處,我吃飯穿衣我還是吃飯穿衣,仍是舊時行履處。所以這兩句都成立,但是不如高峰這個「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這個是最高境界。所以就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男還是男、女還是女,一切仍舊,這個仍舊就多自然。所以這個深淺,要能知道別人的話的深淺,這個很不容易,要知道。他這第一個情況,第二個情況,第三個情況,你這裡頭分辨得出嗎?不過總之,我們還是回到這裡來,這一切「只是仍舊」,這也說明就是自然,何等自然。

「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皆是清淨本然,一一皆是自然中自然相」。所以一切山、水、男、女、今時、舊時種種,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剛才不是引了這句話嗎?既然沒有一個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所以這一切相、一切事都是清淨本然,一一也都是自然當中的自然相。而且自然中的自然相,這個自然它就有根本,是「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根本就說明是本體,也就是一切諸法根本的自體,它本來的本體。《大日經》有這話,「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就是一切事都是從本體所流現,也都同歸於本體。這就是「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它有一個本體。「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有字很是關鍵,如同狂人的有本頭,這是有。傅大士給梁武帝講經,揮了一下戒尺就下座了,寶志公告訴他,大士的《金剛經》講完了,他就把尺晃了一下就完了。他的《心王銘》說,「水中鹽味,色里膠青」,水當中的那個鹹味,水有點鹹味,有沒有這個味?真有這個味,決定是有,可是你要找這個鹹味是什麼樣子,是個什麼東西,鹹味是什麼,鹹味是長的、是方的、是圓的、是紅的、是藍的、是白的?不可得,這一切不可得,但是它是有;它有,這一切不可得。所以這個決定是有,這個有字很重要。所以學佛要先知有。曹山,曹洞宗的祖師,曹山說「只要知有便是」,知道有就是,就對了,「無論當煩惱無明之時」,哪怕你正有煩惱,你正在無明之中,你能知道是有,就是。所以這個有字非常重要,不能放過。

「自然之有根本」,可以分兩方面來說,「一者,萬象森羅」種種,它的體性沒有兩個,所謂「千波皆水」,一切波,大波、小波、平靜的波、驚濤駭浪的波,都是水;種種金做的器件,都是金子所成的。所以這個水和金,水就是波的本體,金就是一切金的器件的本體。所以這一切之中它有個本體,這就是根本。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不由造作,一念頓悟,故云自然」。對於他悟了之後,了知無有一法在自心之外,「盡在自心,頓見真如自性」。所以,了了見,無可見;無可見,了了見。所以明心見性這個見字怎麼講?了了見,清清楚楚的看見,看見什麼?無所見,沒有什麼,沒有見到什麼。無所見,我沒有見到什麼;了了見,你清清楚楚的看見。這就好像有點不像話,正因為它不像話,所以就對了。非思想語言文字分別之所能知、之所能表達。你認為它處處都對,那它都說不到,沒有說到;就是你認為這個不像話,你想不通,那倒是對了。所以這個時候就知道自心、自性,這個就是根本,這個就是知道自然之有根本。所以《維摩詰經》說,「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當時豁然大悟,還得本心,就是那個狂人失頭後沒有丟頭,你沒有得到個頭,就是認識了。心也是如此,你不知道它,所以得本心者就是明本心。豁然就是剛才咱們說的「一旦開達明徹」,還達本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跟《維摩詰經》一致。大家不是講過《維摩詰經》了嗎?又《菩薩戒經》說,「我本元自性清淨」,本元的自性是清淨的,「若識自心見性」,認識自心,見自本性,「皆成佛道」。所以曹山說「只要知有便是」,這是佛佛相傳的心印。

「自然光色參回」,這就從事相中顯現一切妙光、妙色。參回,參是交參、相入,回是迴轉。這些聖妙的光,極樂世界光色,殊勝的境界之中,顯現出一一光中有種種色,一一色中有種種光,相參、相迴轉,變化不拘。「郁單成七寶」,這句話很難懂,這個你要查古譯才有法懂。郁單是北郁單洲,我們四大部洲之一。這個部洲它是比咱們都好,它這個土地都不要耕種,自然出生很多很多糧食,衣食不缺,而且人壽一千歲。這個郁單我們經中采的這句話是《漢譯》本,「郁單成七寶」,《吳譯》本是「郁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文字多一點。因為配在一起,文字不好辦,但是把這個意思,我們參考《吳譯》,這個意思就好懂了,就如同郁單州那種自然情況出生一切東西一樣,而極樂世界這些淨佛國土自然能出,如北郁單洲自然而然就能出生七寶。「橫攬」,攬是撮持,橫指空間,就能成萬物。「光精明俱出」,光是光明,精是精妙,明是明淨,一切都出生。此心本來具萬德,它是沒有無明、沒有垢污,「清淨莊嚴,光明微妙,精美潔淨」,一切的妙相就同時都俱出,沒有先後,同時都出現,光精明俱出就是這意思。

「著於無上下」,著是顯著之義。這句要不解釋又是很難懂了。著於無上下,它顯著於無上下,什麼叫無上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切都平等,沒有這些差別,「故名無上下」。就是說你「自然之有根本」這個智慧,就顯著了一切平等的實際。所以《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這些高下差別之分,就顯示出無上下的本體。「洞達無邊際」,洞然通達,無邊際是無有窮盡,這是心的照用。無上下是心之本體,洞達無邊際是心之慧用,一個是如如理,一個是如如智。所以著就是明,明就是明心見性的明,明了這個,顯著了這個什麼?一切平等無上下的本體,這就是心。窮盡心源,洞達,智慧所照的沒有邊際,這就是無邊際。這就說明什麼?就這一段,「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愈變愈殊勝,就出現七寶、出現萬物,「光精明俱出」,都出來。「善好殊無比」,這個善好沒有能相比的。這是顯明了無上下的本體,平等之本體,與實際的本體,這個智慧所通達的、所了達的、所照的無有窮盡。這以上都是極樂世界大士的境界。

底下是佛開示在會中的大眾,他說「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大家都要勤奮,要精進,要自己努力去求道。「必得超絕去」,必定也可以超絕,可以往生到「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土」。「橫截於五趣」,你就橫著截斷於五趣。我們都說六趣,為什麼這又說五趣?因為把修羅打散了,修羅有天修羅、人修羅、畜修羅、鬼修羅,把他分在這個裡頭去了,就剩了五趣。橫截於五趣,這個五趣裡頭,包含大家都知道的三惡趣,同時還包括了人天。因為人天也在修惡,但是沒有三惡道那麼惡,三惡道是純惡,人天是雜惡。人天跟三惡道比是善道,但是人天要跟極樂世界比,人天也是很苦,也稱為惡道,所以這個惡趣包括人天。橫截,就不是次第斷了,就是一下子把這五種惡趣的路都斷了。到了極樂世界就不會因罪業再墮在這五種惡趣之中,人天道也稱為惡趣。所以別的教以生天為究竟的果實,咱們佛教把生天看成是入了惡趣,這就是佛教不同之處、殊勝之處。橫截於五趣,惡道自然就閉塞了,沒有惡道,惡道這路不通。

「無極之勝道」,到了極樂世界,這是無有極。因為這是漢朝翻譯的,所以有些字句跟道教的字句是一樣,無極、太極。道教的語言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借用,像無為還是用了,這個沒有局限的。這個殊勝之道,這指的淨土法門。「易往而無人」,容易去,但是大家信心不夠,去的人很少。無人者,就極其少有。雖然十方世界諸往生者,可是像在咱們這種娑婆世界來說,你要知道咱們這個地球上有多少生命,一滴水有多少蟲子,多少生命。能往生者,當然始終不斷,像他們從台灣、美國來的人,都時有所聞,念佛往生的。咱們大陸上也有,但是十一億人口,這是少得很,因此就說是無人。很容易往生,但是沒有什麼人,就沒有那麼合適的。不是一個都沒有,是沒有什麼人,沒有人,這個人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少,和所有這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來比,真是可以忽略不計。「其國不逆違」,極樂世界沒有要拒絕誰去,是「自然所牽隨」,這都是自然得果,自然你修這個因就得這個果。所以大家應當「捐志若虛空」,捐是放棄,把你世間的這些志向把它都放棄,心如虛空。「勤行求道德」,要修道,更要得道。「可得極長生」,往生者都是無量壽。「壽樂無有極」,到了極樂世界,人人跟無量壽佛一樣壽命無量,而且都受大乘法樂,永遠沒有退轉。「何為著世事」,幹什麼你們要執著世間的事情?「譊譊憂無常」,譊譊就是吵吵鬧鬧,都在這吵吵鬧鬧,對於無常的事情在這憂患。這佛勸告大家。

這一段也正好把極樂世界的大士介紹完了,彌勒當機也介紹出來了,最後這一段又做了勸勉。下面,重點都是勸勉的開展,就勸大家這個世界怎麼怎麼苦,我們要求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大家之前,現在大家看到還有兩種往生,還有邊地往生的情況。讚嘆這個經的功德、法門的殊勝,這就是全部。後面的,像是留心淨土的人,自己要是一直都在聽講,自己去看沒有問題。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無量壽經(大經解)黃念祖老居士主講(第三十集)1991檔名:51-001-0030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