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妙智法師:修道不是為了變得強悍


時間:2015/2/13 作者:恆覺

在QQ上跟一個朋友聊天,本來是用輕鬆到近乎詼諧的方式交流,但對方偶爾冒出一兩句話,讓溝通變得困難。最後她的頭像黑下去了,我猜想是因為我把話說得太白了。

我用了「強悍」這個字眼來表達她給我的感受。然後她問:你喜歡柔弱型的?我說:不是,只是不喜歡強悍,那樣會讓人敬而遠之。她卻回我:這很正常啊,因為以前你沒有碰到比你強的,現在就不習慣了,以後會習慣的,而且你也會變強悍的。這樣的回答真夠強悍的,我大大地汗了一個。

我想像自己搖身一變就成了「虎妞」或「鳳辣子」,雙手叉腰站在人群里嬉笑怒罵的樣子,於我真是個骨灰級的冷笑話。做為一名地道凡夫,選擇修道不是為了變得強悍,而是變得強大。我們的目標是見賢思齊。

該不會有人傻到用「強悍」去形容聖賢吧。佛陀是什麼樣子的呢?如同經中記載,垢淨智滿的大聖人佛陀,在日常行儀上平凡得與一般僧眾毫無區別。快到吃飯的時候,他就像所有普同沙門一樣,端著缽到城裡去乞食,然後吃飯、洗足、坐下來為大眾講經。你會覺得這樣的佛陀適合做朋友,做老師,他親切和藹,有威儀卻沒架子,他從來不居高臨下,不裝腔作勢,更不顯擺自己多有能耐。在途中與提婆達多相遇時,他還會溫和地退讓一邊,微笑地看著提婆達多趾高氣揚地走過。即便是面對來挑釁他的外道,佛陀也從來不會用「強悍」去征服對方,佛陀有時什麼也不說,有時會用善巧方便去引導。世尊的方法總結起來只有四個字:「慈悲」與「智慧」,這是強者的特質。

讓我們看看強悍與強大的區別在哪裡。通俗地講,內心強大的人肯定具備真才實學,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有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精神底蘊。他懂得克己復禮、謙沖自牧,眉眼之間常有和氣,敏於事而慎於言。內心強大的人,也不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襟懷與氣度。

而強悍之人並不一定擁有真正的本事,哪怕是真有點天才,多半也是自視甚高、鋒芒畢露、恃才傲物、剛愎自用之流,一開口便咄咄逼人、疾言厲色,習慣了目空一切、得理不饒人。過分的強勢卻缺乏謙虛的美德,所以讓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

內心強大的人,他首先擺平了自我,唯有無我能容一切且不為境所轉,做得最好卻放得最低;而強悍是我執的表現,他試圖通過外在形式來彰顯自我、維護自我,以此獲取認可。自我占據了他的整個世界,而不知道那個讓他苦苦保護的自我只是虛幻的影子。

在佛教,無論是低眉的菩薩,還是怒目的金剛,他們要表達的本意無非都是因材施教,讓眾生得度的慈悲而已。如果沒有慈悲,怒目只能代表嗔恨和愚痴。當然,「強悍」也並不是絕對的壞東西,當我們用它形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的精神時,強悍便是種讚美。語言文字只是種工具與遊戲。

最後,分享一下。寺院大殿外的牆壁上貼著一張警策語,只有寥寥數字:這個世上有四種人:一、沒能力,有脾氣;二、沒能力,沒脾氣;三、有能力,有脾氣;四、有能力,沒脾氣。師父每每讓弟子們對號入座。有一次,一位朋友過來看我,見到這個,便對我說:「我是第一種人,沒能力但有脾氣。」我聽了便準備誇他挺謙虛一人,沒想到他接下來還有話:「唉,這輩子雖然沒能力,但要連脾氣都沒了,豈不太窩囊了。」讓我瞬間啞口無言,好強悍的邏輯!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