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略釋  


《普賢行願品》略釋

來定法師

讓我們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堅固,泯除心靈和物質的差別,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是一個真正平等的世界:從一毫端,我們看到了十方無盡的剎海,一念之中,我們見到了三世無數的諸佛。剖開一粒微塵,展開了大千的經卷。演說一字法門,海墨書之而不盡。心塵互含而互照,事理交徹而雙亡。一真法界,法法圓融圓妙而無遺。十大願王,願願互含互攝而無盡。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於無住心中,任運流出的一部經典,也是眾生心中,本來具足的一部經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不可思議的、微妙的世界。

《普賢行願品》裡面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和微妙,所展現的境界也非常廣大、宏闊,心塵交徹,重重無盡。澄觀大師讚嘆《普賢行願品》說:「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羅法身,影落心水。」意思是說:在這部經典裡面,所講的真如智慧,象大海一樣澄澈;所說的性空道理,象陽光一樣涵蓋了整個虛空;法身遍一切處,象滿天的星斗,布滿了夜空;如果心清淨了,那麼就像水平靜了一樣,萬物都映現其中。

由於此經徹底就是佛的自證境界,所以,首先要相信佛的聖言量,對此不思議解脫境界生起信心,爾後依據經文發起殊勝的見解,再依解起行,最後必然會證入此一真法界——這就是信、解、行、證。

但是普賢行願的行持關鍵是什麼呢?我們先看經文。

在本經中,普賢菩薩說:

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這段經文說明了十大願王是成佛必修的行願,既然普賢行願是成佛的必由之路,那麼如何快速圓滿普賢行願呢?這就是每一個大乘行者所關心的實際問題。

在本經中,普賢菩薩發出了十大願王的通願之後,又說出了非常重要的別願。什麼別願呢?普賢菩薩發願說: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通過這段偈頌,我們可以知道了,前面所說的十大願王,如同付給了我們無盡的寶藏,而這個往生的願望,又好像把開啟了寶藏的鑰匙給了我們。華嚴經講一生成佛,而一生成佛的具體方法就在普賢行願品,而普賢行願品的行持關鍵就是在於求生極樂世界。由此可見,華嚴經的結穴歸根之處,就是在於指歸求生西方淨土。

《普賢行願品》的發起因緣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總結這五十三參,初參德雲比丘,就是學的念佛法門,並得入初住,最後參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還是讓他將功德回向極樂世界。因此,普賢行願品和淨土宗有著甚深的淵源。清朝的魏承貫大居士,在淨土根本三經的基礎上,又增入了普賢行願品,成為淨土四經。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對行願品增入淨土根本經典,也非常贊同。並讚嘆說:「淨土法門得《華嚴》一經,遂得如大海之橫吞萬川,如太虛之總攝萬象耳。」

雖然《普賢行願品》有導歸極樂的功能,但是,我們必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會在什麼時間往生?

——當然是在臨命終時了!

那麼我們現在應該做些什麼呢?

——應該學習和實踐普賢行願,以積累往生資糧!

但是普賢行願的境界非常廣大,我們就拿供燈為例:「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我們凡夫想都想不出這樣廣大的供養具,那麼,我們修普賢行願應該從哪裡開始?應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又應該從什麼時間開始呢?

我可以告訴大家:修普賢行,要從我們一念上求下化之心開始。修行,是從這顆心開始,修行的道路,就是心的歷程,而修行,最後的歸宿,還是我們這顆心!

修普賢行,要從我們的身邊做起。

從恭敬頂禮三寶的第一次禮敬開始。

從第一聲稱嘆如來的名號開始。

從虔誠地供上第一盞燈燭開始。

從第一次真誠的懺悔開始。

從第一次因隨喜別人的功德而歡喜踴躍開始。

從第一次祈求善知識長久住世開始。

從第一次祈請善知識開示開始。

從第一次發心學佛開始。

從第一念呵護蟲蟻的悲心開始。

從第一次將功德回向給芸芸的眾生開始……

這就是在行持十大願王啊!

原來,修行普賢行願是如此的簡單。那麼,我們應該在什麼時間開始修呢?

佛法,就在當下,修普賢行,就從現在開始!

那麼,我們應該修什麼?

我給大家示範一下:大家能夠坐在這裡聽經聞法,功德不可思量。圍牆外面的人,他們都是做什麼?他們被滾滾的五欲六塵的湍流所吞沒啊!大家能夠坐在這裡聽經聞法,猶如泥中的蓮花,傲然出水,是那樣的高貴,是那樣的清淨——我隨喜大家的功德!

好!我做完示範了。下面,我領著大家修一下隨喜功德願。現在,有一個法師,站在這裡,為大家宣講佛法,做普賢菩薩的使者,把修普賢行的方法告訴大家,大家說,是不是該隨喜啊?

好!領修完畢,我們進行第三個小節——點評。通過剛才的實際行持,我們認識到,佛法並不遙遠,就在我們的生活空間,而普賢行願並非遙不可及,就在我們的一念心。你一次隨喜的掌聲,就圓滿地具足了普賢十大願王——不信嗎?我講給你聽:

我講經,你隨喜,這是隨喜功德。在隨喜的時候,對三寶生起恭敬心,這就是「禮敬諸佛」。

隨喜時,心中能感嘆如來的功德,這就是「稱讚如來」。

隨喜時,能供養出真誠的掌聲,這就是「廣修供養」。

對於大乘經典,能一念隨喜,就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這就是「懺悔業障」。

隨喜的掌聲,能夠鼓勵法師繼續講經,這就是「請轉*輪」——這對我是非常重要的!

經典,是佛的法身,能隨喜經典,就是「請佛住世」。

隨喜時,能夠隨順佛的言教,破除虛妄的夢想,這就是「常隨佛學」。

隨喜時,能配合法師互動,這就是「恆順眾生」。

一念隨喜大乘經典,永為菩提種子,未來必定成佛,這就是「普皆回向」啊!

大家看看,一念隨喜的功德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啊!

好!修行普賢行願原來如此簡單:從我們的心為起點,從我們的身邊做起,從現在開始。修行和我們的生活原本就是一體的,離開了生活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而遠離了修行的生活,是不完美的生活。只有安住在修行中的生活,這才是圓滿的生活,只有安住在修行當中的生命,這才是最有價值的生命啊!

總結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無非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我們上求佛道,就從持念一句佛號開始,從讀一遍心經開始,從嘗試一次禪坐開始。漸漸地,你就會懂了,一句佛號,就是生死海中的舟航;一部心經,就是開啟我們智慧的鑰匙;而一次禪坐,我們就沐浴在清涼的甘露之中。於是,修行變成一種快樂,智慧,成為我們永不相離的夥伴!

我們下化眾生,從給父母做一頓飯開始,從給一個迷路的人正確地指出方向開始,從一次不經意的委屈之後,默默地獨自承受開始。

漸漸地,你就會感觸到,父母的慈祥,眾生的友善。原來,修行普賢行願,是如此的高尚與快樂。

十大願王是無盡的燈火,光明照亮我們的一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