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扎西郎加活佛:佛教如何修心與修行為?


時間:2015/7/1 作者:悟西

扎西郎加活佛:佛教如何修心與修行為?

靜坐修心

偉大慈悲的佛陀,他放棄了自己的地位財富,放棄了人生一切的榮華富貴,為了一切眾生苦修六年,剛開始只有五個弟子。他為眾生創造了一個永久的幸福,並不是為了一個宗教,也不是為了後繼有個傳人,而是真正為了讓眾生獲得永久的解脫。偉大的佛陀說:我只是你們的一個老師。就是這位老師,他不僅教會我們出世間的佛法也教會我們入世間的道理。

怎麼做人?今生當中如何得到心裡的快樂以永久脫離輪迴的苦海?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答案就是修心和修行為,從而也就解答了前面兩個問題。

——什麼叫做修心呢?

一個簡單的比喻:一匹馬生下來,它天生就是帶有野性的,還有很多我們平常看到的野生動物,關在籠子裡也好,在外賓士也好,都脫離不了自己的野性。但是人不一樣,人不但會說話,還有思考的能力。雖然有些動物會語言,但他沒有思考的能力,語言也是人教出來的,有些動物雖然很乖巧聽話,也是被人馴服的,就像馬要帶上韁繩被人控制。多麼恐怖的野生動物,只要在人的培養和訓練下,也能學會表演、作秀。而剛剛也說了,人不僅會語言,還有自己的思想,都說人是高級的動物。佛經上講,六道輪迴中,暇滿的人身難得,像白天的星星一樣稀有珍貴。既然你得到了這個人身,並且有幸聽聞到佛法,這就是我們成就的開始,我們更不能浪費暇滿的人身。

其實,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暫時的休息,因為我們的靈魂還在不斷的輪迴中存在,我們不要只享受現在這個身體,還要想到:如果我們這個身體不在了,我們的靈魂在下一世會去哪裡?沒有一個人可以肯定地說,我明天還能活著。如果要這麼說,那完全就是一種妄語,因為世事無常,幾秒鐘之間生命也許就會消失。所以每天,當我們靜下心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思考,我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我該做什麼?我下一輩子會去哪裡?

——什麼叫做修行為呢?

在佛教中,很多佛教徒也有自己的嗔恨心,也有很多行為是不如法的。而不如法的發心與行為,我們一定要儘可能改變。因為我們是佛陀的弟子,我們要給自己一個積德行善、破除貪嗔痴達到無我無法的機會。

現在社會,有些披著袈裟的上師或者法師,覺得自己受戒了就很了不起了。這樣是非常不對的。雖然受戒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事情,但不要拿受戒來作為自己傲慢的理由。這樣的傲慢恰如讓自己站在了最高的山頂,而沒有機會也沒有道路再往上走了,甚至還有可能會一下子跌入谷底。更有甚者,就像披著羊皮的狼一樣,那他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真偽!

一個完整的修行人的行為,是要行菩薩道。跟著菩薩學習行為,每天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的人,都要微笑面對,因為天下萬物生命,都曾是生生世世中做過我們父母兄弟姐妹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不管你是一個大企業的老闆,還是一個普通的官員,都要懂得眾生平等的道理,不管你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多少財富或者名利,在我們死亡的那一刻是什麼也帶不走的。只要你皈依了佛門,就要改變自己的惡念和行為,眾生平等說說都懂,但是如果我們不改變外表行為,又如何去帶領別人?尤其是一個沒有學過也沒有接觸過佛教和佛法的人,看到你很多不好的行為,會讓他們對佛產生失望。所以一個修行人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

佛經裡面講,心是國王,身體是奴隸。因為你的心裡指揮什麼,你的身體就會反映出來,也就是外表的行為會反映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學過心理學的人會從外表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人的行為真的很重要,有些人講的比唱的還好聽,但是事實卻不是這個樣子,所以每個人都要好好觀察一下自己的行為,到底我如不如法,到底我是不是一個標準的皈依佛門的佛教徒。行為是惡劣的,心裡也是惡劣的,行為就是心和大腦在控制,就像你想拿一個東西的時候,是你的心想拿才促使你的手去拿。(文:扎西郎加活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