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的真善美


時間:2015/10/23 作者:君合

佛教的真善美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主張依經、律、論三藏去修持戒、定、慧三學,使人們最終除去煩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利人不害人,慈悲度眾生,得到成佛的目的,從而成為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協調、和諧、統一所結下的豐碩成果,這是真善美的結晶。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中,精神對物質的認識活動存在著相互滲透、彼此制約、彼此涵孕的兩個方面,即實體認識——真的內涵和價值認識——善的判斷。在實踐中體驗佛教所形成的真實感和道德感,實際上就是一個審美過程。我們追求美與真的結合,要求美與善的和諧,達到真善美的統一。正如慧廣法師說的:「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國淨土的象徵」。(慧廣:《生命的真相》,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頁)真善美在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三個主要的價值範疇,它們之間既有緊密的聯繫,又有嚴格的區別。真是事物的客觀實在性內容,凡是符合客觀世界的規律及其本質的東西,都是真;善是人們實踐的最終目的,凡是符合人的目的的東西,就是善;美則是人們對事物進行評價的社會現象。

真是客觀事物運動、變化、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內在規律性,真理就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美是客觀事物和現象在這一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審美屬性的形態。美的東西應是真的,也就是它蘊涵著客觀規律。美以真為前提,真是美的基礎,沒有真也就沒有美,但是真不等於美。人體的生理、心理運動規律及其解剖結構特點是客觀存在的,不經過念佛學禪,它們始終是作為真存在,而不是作為美存在。在念佛學禪中,合規律性的客觀事物,既體現一定的自然規律,也體現一定的社會規律,不一定都是審美對象。在念佛學禪中,在符合客觀規律和主體需要目的的基礎上,以感性的形式肯定人的自由創造的生動形象,能喚起人們的情感上的愉悅,構成審美對象,才能稱之為美。佛教窮究宇宙運動規律,把握地球發展原理,籌算人世盛衰變幻,珍惜人體生命,淨化人們心靈,促進人類文明,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崇尚自然和諧,從而造福於人類。

真要成為美,還必須在內容上經過善的中介,真善結合,在形式上要符合主體的目的。善是人對外部現實的合目的性要求的實現,也就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於人類的功利價值,即客體對象的實用價值。一般說來,凡是在實踐中符合人的目的的事物、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東西,就是善的。佛教促進人的自我覺悟、自我完善、自求進步、自然進化,使人們得到覺悟,精神文明,實現天下為公。這本身就表現出善,從根本上體現著、代表著社會利益的善。

善是美的靈魂,美歸根到底要服從善。實際上佛教之美與善總是聯繫在一起的,佛教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是統一的,佛教之美也是以善為前提,服從善的目的,對人有益有用。慈悲為懷是佛教徒善行的根本。慈悲,一般解釋為「憐愛」、「憐憫」等意思,慈是給人以快樂,悲是解除人的痛苦。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慈行是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行是幫助他人解除痛苦。要幫助他人得到快樂,就應該把他人的快樂,視同自己的快樂。要幫助他人解除痛苦,就應該把他人的痛苦,視同自己的痛苦。這就是佛教提倡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有把他人痛苦的呻吟,作為自己內心的痛苦去接受,在這樣共同感受的基礎上根除痛苦,才能幫助他人拔除潛伏於生命中的苦根源。同情是慈悲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構成完善人格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失去了同情心,對他人的痛苦痳木不仁,甚至幸災樂禍,也就失去了為人之道。慈悲也是愛的純粹化,佛教的慈悲是一種無限的、絕對的、無條件的愛。可見,沒有善也就沒有美。佛教慈悲為懷,增進人類友誼,發展世界和平,轉愚昧為智慧,化迷信為科學。這就揭示出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品德之完滿,達到了美與善的統一。

在真善美的關係中,真是前提,是基礎;善是內容,是靈魂;美是真善統一的顯現形態,這個統一高於真善是內容與形式的同時升華。真,總是作為善和美的基礎和條件而存在著;善,可以看作是對真的某種功利性的把握,又可以看作是對美的一種精神要求;美,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產物,必然包括真和善的客觀內容。真善美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積德行善,提倡為人民服務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氣,這是一種意念和意志的表現,是一種善有善報。而意念本身是有物質能量的,惡的意念可以傷人、害人,善的意念可以助人、救人。正如妙華法師說的:「慈善之舉能給人以快樂,悲憫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妙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中國宗教》2002年第2期)在個人主義泛濫、拜金主義流行,崇高境界消退、理想主義喪失,社會腐敗、人性墮落、道德淪喪、醜惡現象沉渣泛起,人們追求享樂和實利、沉溺於低俗之舉,價值觀念混亂、「道德完善」和「人格完美」的觀念開始動搖的嚴酷現實面前,佛法福慧,利樂並重,改惡從善,趨吉避凶,轉染成淨,消除澈蕖⒍氛、嫉妒、欺詐、占有欲,淨化身心,改造自己的人格結構,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同時喚醒人們反省人生,淡薄人慾和物慾,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從而有效地制止兇殺、戰爭、劫盜、欺詐、貪污、酗酒、吸毒等惡行,使行為符合所處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

總之,現代生活具有社會財富而不斷改善和變化,在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矛盾,諸如暴力、犯罪、剝削、道德墮落、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嚴重威脅。佛教有許多有益的成份,對於消除社會中極端個人主義思想,人與自然界關係的重視,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等方面都有益處,尤其在物慾橫流、功利主義甚濃的時候,更需要以佛教來解決世間的根本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體察到佛教對社會的效益和輔助作用,引起重視,發揚光大,努力實現社會的繁榮安定和人類的幸福安康。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