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法師:六祖壇經講記 第76集  


六祖壇經講記(76)

參請機緣第六

大藏經其中有一套,叫《乾隆大藏經》,裡面也有收錄《六祖壇經》,但到第五品就結束了。為什麼?因為它認為後面的部分都是後人增錄的。六祖開示真正是到第五品,但是後面不是沒有價值。從第一品到第五品,你們會產生一個誤會,以為你們看懂,其實,我可以保證你看不懂。學生真的學會了,就要考試,考通過了才是真會。第六品就是考題,你只要今天回去看看第六品,摸著良心講,你不敢說你看懂。有的你好像懂,但有的你真的不懂,那就證明你不懂。如果有人說他《六祖壇經》看懂,你就跟他講第六品的公案,他就會知難而退。《六祖壇經》前面有故事,後面有情節,所以真的很好看。〔參請〕指的是禪師來參訪六祖大師,〔機緣〕就是六祖大師認為機緣已經成熟,所以才為他們開示。

為什麼說〔機緣〕、時機不對不可以講?而且有人讀了禪宗的公案都誤會,以為禪師都瘋瘋癲癲的。後人是因為這個個案特殊才收錄,平時禪師是很正常的,我們平時都應該正常的對待人才對,只有少數人有那個程度才可以那樣。請問,你們覺得我是瘋癲還是正常?如果我瘋癲你們早走光了。我上課還是比較正常,一般人還是比較喜歡正常。其實應該說,你現在是反常,哪一天你快要正常了,再推你一把。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

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尼曰:字尚不識,曷能會義?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驚異之,徧告裡中耆德雲: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晉武侯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燒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於是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等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第一個公案是六祖大師還沒有出家之前,他還在逃難的時候,有回到〔韶州曹侯村〕,當時〔人無知者〕,沒有人知道他是六祖。但他逃難總需要有安頓嘛!那時候有個讀書人叫劉志略,既然是讀書人當然有所涵養,所以能夠知道六祖大師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般涅槃經》。】〔無盡藏〕比丘尼到最後也開悟,開悟後她曾經寫過一首詩。無盡藏比丘尼常誦《大般涅槃經》,這一本經全台灣應該只有我們在上,說不定全世界啦。我會上這本經的因緣是因為《六祖壇經》後面的公案常常提到這部經,為什麼現在的人很少讀這一部經?這叫因緣。現在的人大多不知道有這部經,但每個人都知道有《華嚴經》、《法華經》,但六祖大師那個時代卻很流行《大般涅槃經》。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的濃縮和整理,把佛性講得最清楚。再來,六祖大師的思想表面上緣自《金剛經》,但事實上六祖大師談很多問題都是出自《大般涅槃經》的思想。尤其剛開始六祖大師遇到五祖弘忍,他所談的就是《大般涅槃經》的思想,並不是《金剛經》的思想。所以有人考證,認為在遇到五祖之前六祖大師就聽過《大般涅槃經》。我們最主要是要明白法義。

【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這是什麼境界?這樣的境界跟他當初聽《金剛經》一樣,他一聞到就悟。六祖大師應該是住在那裡,無盡藏比丘尼天天讀誦《大般涅槃經》,他應該會聽到。你看六祖大師的根器多好,他一聽就知道那本經在講什麼。那一天有個同學發了一個願,在三個月之內誦一千部《金剛經》。當他誦完之後,我說:「你真不簡單,已經誦了一千部。那《金剛經》到底在講什麼?」「師父,我不知道它在講什麼。」「那你白誦了,你誦了一千部的《金剛經》,卻不知道它在講什麼?六祖為什麼一聽就知道?」我們到底掉入一個什麼樣的陷阱?為什麼誦經不解義呢?常常有人講:「你就念就好了,有一天你就會知道。」這句話不夠圓滿,有時候會害死你們。你們都沒有檢討原因,沒有自我反省:「為什麼我這樣誦卻不知其義?」修行如此,讀書也是一樣,為什麼誦經不明白經呢?因為你沒有思維經中的法義,你怎麼會懂!學佛法要「聞思修」,你要思維。為什麼?《金剛經》分明跟你講「受持讀誦書寫為人解說」,它是有次第的。你還是要思維的,不是傻傻地誦。無盡藏比丘尼只會誦《大般涅槃經》,但她並不明白這部經到底是講什麼內容。六祖大師之所以一聞《大般涅槃經》就知道,是因為他是個開悟的人。他已經明白了,因為他聽任何一本經典都不離開自心自性。比如,一個對繪畫很內行的人,他看一幅畫,他講得出來這幅畫的畫風筆法是什麼,外行人根本看不懂。一個會下棋的人,他一看就知道這個棋不應該這麼下,外行人根本就不知道。我們以世間法來講就很清楚,內行人跟外行人的區別。一樣的道理,開悟的人叫內行人、過來人,所以他一聽就懂,沒有悟到的人是門外漢,他當然不懂。剛才同學分享得很好,佛法裡面談無始無終,說目標是假名,每個當下就是一個終點。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領悟到,就能夠體會到當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快樂。我們學佛法,就是希望你覺得很快樂。

【尼乃執卷問字,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無盡藏比丘尼問六祖大師字,按理應該不是問這個字怎麼念,而是問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尼曰:字尚不識,曷能會義?】意思就是說:「如果連這個字都不懂,串連起來整個句子你怎麼會懂呢?」這個叫做腦袋的概念。【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這八個字非常有名。我先用一句話來談:「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文字和語言就是心的展現,但是我們看到別人的展現,卻不明白他的心意。父母親明明對孩子好,這是父母親的展現,但是孩子卻不明白父母親的心意。同理可證,我們讀了佛經,卻不明白佛的心意。人跟人之間,平常在講話,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你的心意呢?!常常會造成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個意是會錯意。講話會會錯意,你看書也會會錯意,尤其你看佛經,更容易會錯意,尤其佛經里講的空,或非有非無,非色非空,非常非無常,這樣的概念很多人被繞得頭暈腦漲,不知道它到底想要表現什麼。假設你有機會看到《大般若經》,它常常用這樣的文字,幾乎整章都這樣寫,非什麼非什麼非什麼,一百多個非什麼。你一句句解釋也可以明白一個概念。請問,我們對一件事情可以舉多少個例子?假設我要講的話,我可以一直講下去,哪怕一萬個,或更多。但是,現在你不要執著我在舉什麼例子,而是你要明白我想要告訴你什麼。我說《大般若經》常常用「非」字是什麼意思,它只不過是叫你不要執著。但是它透過各種角度來跟你說右邊不要執著,左邊不要執著;前面不要執著,後面不要執著;裡面不要執著,外面不要執著;現在不要執著,過去不要執著,未來不要執著,連不執著也不要執著,連成佛也不要執著…。現在講完了,並不代表你聽懂了,「連成佛也不要執著,那幹嘛成佛?」你講成佛也是執著,那麼你不想成佛也是執著。比如你跟別人講:「你為什麼要執著吃辣的呢?」人家可以跟你說:「你為什麼執著不吃辣的呢?」這就是你不明白佛的意思。

現在六祖大師所講的意思是:「無盡藏比丘尼的認知是只要對這個字不懂,對串連起來的句子的意思一定不懂,但並不是這個樣子。」就像六祖大師可以反問無盡藏比丘尼一句話:「字你不是懂嗎,那串連起來整本怎麼不懂?」一樣的道理,你現在去瑞成書局隨便買一本佛經,每個字都看懂,連起來都不懂。奇怪!那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呢?〔諸佛妙理〕講的是本體,但是本體沒有離開現象,現象沒有離開作用,現象、作用跟本體這三個事實上都要去了解,缺一不可。有的人看到六祖大師講這一句話,他學禪果然就不看經典,這樣解釋一定是錯的。六祖大師的意思是說執著文字一定不明白妙理,但是〔諸佛妙理〕雖然〔非關文字〕,但是離不開文字,〔文字〕也沒有礙到〔諸佛妙理〕。你要知道一句話:「緣起不礙性空。」緣起就是現象,性空就是本體。「性空不礙緣起」,本體的空不會障礙到緣起的作用,這才叫不二。

【尼驚異之,】六祖大師這樣回答,讓無盡藏比丘尼嚇一跳,我們一般人遇到無盡藏比丘尼這樣問一定是啞口無言,答不出來。你要知道,禪師有時候回答你問題,比如說,有人問禪師說:「什麼叫道?」禪師回答說:「現在外面的布一塊賣多少錢?」表面上文不對題,事實上已經回答了:道就是日常生活。「外面的布一塊賣多少錢」,這叫日常生活,禪師用這樣的方式來回答,內行人一聽就嚇一跳。重點是:「我已經懂了,所以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麼。」悟,有時候是不需要講出來的,講出來就會變成語言文字。你們在禪宗常常聽到一句話:「言語道斷」。這是什麼意思?如果讓你用語言講得出來的,並不是本體,如果讓你用思考能夠想出來的,也不是本體,這就是佛經常講的「不可思議」。思是腦袋,議是語言的議論,如果你能夠明白這樣的概念,就能夠明白「諸佛妙理,無關文字」。無盡藏比丘尼一定有程度,她一聽六祖這樣講,就覺得這個人太了不起,這個人談的東西已經離開了語言文字。有時候,我們在對話要旗鼓相當,否則就牛頭不對馬嘴。有時候你不要講太深,別人程度不怎麼樣,你就講淺一點,不然一定會變成笑話。所以我才勸你稍微正常一點,除非是要切入,也就是大刀舉起來的那一剎那。如果別人對你很客氣,你不用高興,就代表你沒有什麼程度,所以別人才不敢拿出他的殺手鐧。同理可證,經得起的,一刀就開悟。

【徧告裡中耆德雲: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有個高人來了。如果你真的是一條龍,叫你潛龍都沒有辦法潛,有一天必然飛龍在天。你是個君子,不怕別人不明白你,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像六祖他逃難時,是躲避別人追殺,那是很危險的一件事。無盡藏比丘尼這樣跟他宣傳,一講下去,大家都知道:我們村莊來了個〔有道〕的修行人。

【有晉武侯玄孫曹叔良】這個人是曹操的後代。【及居民,競來瞻禮。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你真的是修行人,不怕沒有地方住;你真的是有道的人,不怕沒有人護持。六祖大師沒有說要蓋廟,人家現在就替他把廟重修。本來廟就有,但已經荒廢,大家重新把廟蓋好後,請六祖大師去當住持。這裡面的〔俄成〕,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在最短的時間,這個寺廟就成為一個有名的寺廟。寺廟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為那個寺廟蓋得漂亮,而是因為裡面的人。南華寺很有名,但是當六祖圓寂之後,經過幾百年,南華寺曾經沒落過。這段時間,首先是憨山大師,再來是虛雲老和尚去整頓。當人已經圓寂了,那個地方還是會沒落。但是你有德行,你就不怕沒有地方。

【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尋逐。師乃遁於前山,被其縱火焚燒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於是有師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六祖雖然隱姓埋名,但是由於他知名度太高,所以訊息馬上就走漏了,有時候我們到底是保護一個人還是害一個人,很難說。當時他的師兄弟還是不死心,依舊追殺他,而且手段殘忍,一定要置他於死地。六祖大師離開寺廟逃跑到山上去躲,他們居然燒山,想起來很可怕,我們現代人都沒有這麼離譜。結果六祖大師躲在一個石洞當中,那個石洞現在還在,而且因為他在那邊躲很久,那裡有燒的痕跡,石頭上面有紋路。那個石洞很窄,惠能大師應該是用縮骨功擠進去。我們看了這一段就知道,一個沒有開悟的人的瞋恨和貪慾多麼可怕!

【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行隱於二邑焉。】六祖大師想起五祖交待他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就是遇到懷集和四會這兩個地方就可以隱遁。

【一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六祖壇經》是法海所整理的,韋刺史請他記錄下來。【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諭。】法海禪師去拜訪六祖大師,開口就問:〔即心即佛〕,希望六祖大師能夠開示他。現在會這樣問話的人很少。我去別人那邊,還不敢這樣問,怕被人家趕出來,除非感覺到他可以問。一般人去我那邊也不太會問,但並不是他不敢問,而是他不會問。不敢問和不會問是不太一樣,有時候你是想問,但是不知道怎麼問。〔即心即佛〕這個公案出自一個法常禪師,他剛開始去拜訪馬祖道一禪師,禪師常常用四個字,比如說馬祖道一,前面兩個字常常是地名,後面兩個字才是他的法號,但是我們為了尊稱他,就多稱個地名,一般都稱馬祖禪師。法常禪師問馬祖禪師說:「如何是佛?」就是問什麼是佛?或怎麼成佛?它有很多種含義。祖師跟他回答說:〔即心即佛。〕他當下就契入了。什麼是佛?你的心就是佛啦!請問,「什麼是佛」有沒有標準答案?沒有。你們公案不要亂背,你們不可以這樣背。有人問什麼是佛,你也可以一巴掌打過去。假設這一巴掌打過去,他會開悟,那這一巴掌一定要打。但是一般人,你打一巴掌下去之後,你一定會被人家捶兩下回來。讀書人喜歡聽道理,你要從讀書人變修行人啦!修行人只看真功夫。我就要看你真功夫,其他我都不看。還有一個人問大珠和尚。大珠和尚寫過一本《頓悟入道要門》,這本是很有名的。有人問他,跟法海問六祖大師同一個問題。他問:「什麼叫即心即佛,為什麼我沒有看到佛?」這個問得很直接。大珠和尚說:「哪個不是佛?你說說看。」所以這個公案是有由來的。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什麼叫〔前念不生即心〕?就是說前念已經過去了,念頭已經過去了,你不應該再生起追憶過去的念頭,這樣的心才會清淨。但是,叫你不要再追憶過去的念頭,並不代表你無知,所以後面跟你講〔後念不滅即佛〕,這代表覺知,並不是不知道,所以佛者覺也,他就是一種覺知。心叫你不執著,但並不是沒有作用,只叫你不要去追憶,並不代表你會無知。把心跟佛同時講,我們凡夫就是會掉入一邊的概念,教你這個你就掉入這個陷阱,教你那個你就掉入那個陷阱,不會像六祖大師回答前念後念不滅,這樣的回答方式是很圓滿的,這叫中道。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這兩句話大家要好好地用。〔成一切相即心〕,唯心所造,一切都是你的心所造,但是,又要離開這一切你所創造的現象,要完全不執著,這何等困難!比如說你有兩個小孩,這兩個小孩是你創造的,但要你不執著他們,很困難。這個事業我創造的,但我不可以執著這個事業。這個寺院我造的,但我不執著這個寺院。這些學生是我教的,但是我不可以執著這些學生。你會不會用了?你說要不要做?當然要做。六祖大師回答這兩句話其實跟《金剛經》裡的話是一樣的意思,〔成一切相即心〕就是「行一切善」。《金剛經》後面就會跟你說〔離一切相〕。早上跟各位講要起善念,但是起善念要不要做出來?不是你在心裏面起善念而已,起了善念,做出來就叫做行善。你要行一切善,不做出來不能成立。但是又要能夠離開一切的善,這一切善是由你的心所創造,所推動所展現的,你執著就迷了,所以你應該覺,覺的人必然離開一切。這裡的〔離一切相〕講得更直接一點是「雖然行一切善,但是不執著這一切善,完全不執著。」六祖大師的回答,你細細地去口味,真是智慧。講得實在是太好了,六祖大師並沒有野狐禪,他講的話都很中肯,他直接了當地回答這個問題。這句話很難懂,我過去看很久才漸漸了解。

【吾若具說,窮劫不盡。】六祖意思就是說:「這兩個字我可以一直解釋下去,我怎麼說都說不完。」叫我們說,連一句都說不出來。所以我說悟的人就是悟,不悟的人怎麼講都講不出來。【聽吾偈曰:】六祖大師再講一個偈來詮釋。《六祖壇經》常常用一種模式,不是用「心」就是用「性」,不是用「體」就是用「用」,不是用「定」就是用「慧」。六祖大師最善於用這種模式來教導,事實上他講的概念是很單純的,並不複雜,但意境很深。假設你讀《六祖壇經》,從這幾個關鍵字開始去明白,你就可以去掌握《六祖壇經》的精髓。至於悟,自己要有更深的體悟。

【即心名慧,】心就是用,所以〔心〕是〔慧〕。智慧是展現的,智慧是拿來用的,所以你要用出你的智慧。【即佛乃定。】他講的這個〔佛〕是本體,是〔定〕的意思。【定慧等等,】即〔定慧〕等持、〔定慧〕等學,也就是〔定〕跟〔慧〕要同時具足,學習時要均衡。喜歡偏於定的人,比如說喜歡打坐修定,喜歡用念佛來修定,偏〔定〕為愚。但是如果喜歡思維,喜歡看經典、聽經聞法,這個叫偏慧,偏〔慧〕則狂。這就是沒有等持,不可以這樣。如何才能夠〔定慧〕等持呢?我們要從〔定〕生起〔慧〕,接著要從〔慧〕又回歸於〔定〕,如同水跟波,水波它不是前後的問題,是一體的。海浪就是波,海水就是水,海水跟海浪並不可以講誰前誰後,所以定慧等持也是這個意思。你們不可以說:「師父,我要先修定再修慧。」比如說,你每天誦《六祖壇經》一遍,誦一部《六祖壇經》差不多五十到六十分鐘,你專心的誦,那叫修定。誦完之後,從頭開始閱讀思維那叫修慧。我是奉勸你們讀經典,先誦再閱讀,《六祖壇經》你們可以這樣誦。如果是大本經,像《法華經》,就可以每天誦一卷讀一卷,誦一卷讀一卷。小部經可以誦完一遍,然後從頭開始研讀,我鼓勵你們這個樣子。當然,有時間的還可以抄一遍。可以透過書寫。

【意中清淨。】定慧定持,自然就可以達到〔清淨〕,就是可以見到〔清淨〕的自性。【悟此法門,由汝習性。】就是體的意思。六祖大師講的〔習性〕跟我們平時講的習氣不一樣,這個〔習〕就是學習的意思,學而時習之的習。也就是說,還是要從自〔性〕當中不斷地來練〔習〕,然後展現出用本無生,這個是定。【用本無生,】這個是慧。什麼叫〔無生〕?我們常講〔無生〕法忍,真的本來是無生,只是你不能體會。比如說,有的人夢到他出生了,又夢到他死亡了;有的人在夢中來來去去;有的人夢到花開了,又花謝了,但夢醒之後,沒有生也沒有死,你能明白嗎?我這樣來跟你解釋無生,不然你不能懂。我們現在之所以不懂〔無生〕,比如,我丟一個東西上去叫生,它掉下來叫滅。你就會說:「有生有滅啊!師父,你再怎麼解釋我都聽不懂。」我再做個譬喻,假設我們現在在夢中這樣丟,這樣你明白無生了嗎?因為那是夢,所以本來沒有,這叫〔無生〕。很多的概念不這樣譬喻實在是很難懂。比如說,把電風扇打開,它就會搖了,明明就動來動去,如果我說電風扇本來就無生,你一定聽不懂。《金剛經》講得很清楚:「如來若來若去,世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本來就沒有來去,如果你認為如來有來有去,就不能夠明白如來,這就叫做〔無生〕。講得更具體一點,大家明白本體是〔無生〕,卻不明白作〔用〕也是〔無生〕。「體」無生,〔用〕〕當然是〔無生〕,所以諸佛菩薩哪有說他在度眾生那件事!以本質來講,他真的是這個樣子,只是你看不明白。我們在夢中看菩薩在度我們,我們在夢中被菩薩度,我講完了,你這樣比較容易懂。【雙修是正。】定慧〔雙修〕,這樣才是〔正〕確的。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贊曰:即心元是佛,】我的〔心〕本來就是〔佛〕。【不悟而自屈。】我們不能悟,實在是太委屈自己了。你一天到晚問佛在哪裡,你為什麼會這樣問呢?佛就是你這個活生生的自己,你為什麼一直問我佛在哪裡呢?這樣冤不冤枉呢?你拜佛到底是在拜誰?你念佛到底是在念誰?你這一尊已經多生累劫都已經跟你在一起了,難道你不明白嗎?你不覺得你很委屈嗎?還不是你自己讓自己委屈的。【我知定慧因,】我今天已經知道了,知道我要〔定慧〕等持了。【雙修離諸物。】你不但要〔修〕定慧,在修定慧當中,你又要〔離〕一切相。這個公案你悟到什麼了?禪宗講「直下承當」,當下就承擔起來:「沒有錯,你說我是佛,我當下就做佛給你看。」但我們內心都說:「我不是佛,我是傻眾生。」果然是傻眾生,他要做,我有什麼辦法?!我們這個心,千說萬說都是它,但為什麼你都不去承擔好的,然後去發大的願呢?我說你可以,你真的可以,我說你可以開悟,你就可以開悟,我說你是個智者,你也可以變成一位智者。但是你的心太複雜了,你的心常常否定自己,別人肯定你,你反而推卸;別人否認你,你馬上反駁。我應該如何來說你的心呢?請問,你想不想現在就變菩薩?假設你有看過《華嚴經》的淨行品,裡面講得最清楚,文殊菩薩教我們怎麼用心。他用「善用其心」這四個字,告訴你一天二十四小時你怎麼用心,裡面有一百多條,每一條都講「當願眾生」。你去洗手也當願眾生,你坐在馬桶上也當願眾生,你出門的時候把門帶上也當願眾生,你走路也當願眾生,講話也當願眾生,你吃飯洗澡都當願眾生。你就是菩薩,唯有菩薩才可以這個樣子,那是很具體的。當願眾生就是善念,就是:「我做任何一件事情,大事小事,我每個念頭都是為眾生。」當下你就是菩薩,你要承擔,就是這樣承擔起來,你們不要再害怕,好好做一個菩薩吧!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